SCG*******-汕头市公安局机动车驾驶人科目二、三考试系统设备公开招标采购招标公告
各供应商:
汕头市政府采购中心受汕头市公安局委托,对汕头市公安局机动车驾驶人科目二、三考试系统设备进行公开招标采购,招标文件经采购人审核、确认。欢迎符合资格条件的供应商投标。
二、采购项目名称:汕头市公安局机动车驾驶人科目二、三考试系统设备公开招标采购
三、采购预算:人民币8,292,873.55元正(超出采购预算的投标无效)
四、项目内容及需求:(采购项目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详见附件)
机动车驾驶人科目二、三考试系统设备。(详情请参阅招标文件中的相关内容,供应商必须对全部内容进行投标。)
五、供应商资格:
1.具备《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条件;
2.投标人必须具有省级(或以上)公安机关颁发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维修一级资质[或省级(或以上)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颁发的资质等级为壹级的安全技术防范行业资质等级证书];
3.投标人必须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叁级(或以上)证书;
4.项目中的计算机、激光打印机和电视机必须是列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库〔2013〕12号)颁布的“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第十三期)” 中有效期内的产品(但在第十三期节能清单中无对应细化分类且节能清单中的产品确实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的,允许在节能清单之外采购。)。
六、供应商资格证明文件
供应商应按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交证明其有资格参加投标和中标后有履行合同能力的文件,并作为其投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文件:
1)投标人的有效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
2)投标人的有效税务登记证复印件(加盖公章);
3)投标人的有效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加盖公章);
4)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原件(如果法定代表人本人参加);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和法人授权委托证明书原件(如果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他人参加);
5)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如果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他人参加)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原件核对后退回,复印件加盖公章;
6)投标人的省级(或以上)公安机关颁发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维修一级资质证书[或省级(或以上)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颁发的资质等级为壹级的安全技术防范行业资质等级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
7)投标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叁级(或以上)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
8)项目中的计算机、激光打印机和电视机必须是列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库〔2013〕12号)颁布的“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第十三期)”中有效期内的产品(证明材料,复印件加盖公章。可用节能产品公示清单页面截图加盖投标人公章);但在第十三期节能清单中无对应细化分类且节能清单中的产品确实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的,允许在节能清单之外采购。
9)以联合体参加投标的,提交联合体共同投标协议书原件及复印件(加盖公章)。
七、投标截止时间:2013年5月28日9时30分(注9时开始受理投标文件)
八、投标文件送达地点:汕头市长平路11街区财政大楼首层西侧
九、开标评标时间:2013年5月28日9时30分
十、开标评标地点:汕头市长平路11街区财政大楼首层西侧
十一、有意参加本次公开招标采购的供应商须预先进行报名:
1、报名办法:符合资格的供应商应当在2013年5月7日起至2013年5月21日期间带报名函到汕头市政府采购中心(汕头市长平路11街区财政大楼首层西侧)报名备案,或者将报名函传真至汕头市政府采购中心,报名函格式自定,但必须有法定代表人签名、加盖公章,并且注明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等信息。
2、报名截止时间:2013年5月21日17时。
十二、招标文件公示:公示期为五个工作日(自2013年5月7日起至2013年5月13日17时止),如有供应商认为招标文件的内容损害其权益的,可以书面形式向汕头市政府采购中心提出质疑。质疑时,请将反映的内容及公司的基本信息(公司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等)以书面形式(法定代表人签名、加盖单位公章)送达或传真至汕头市政府采购中心。
十三、招标文件请点击附件自行下载。
采购代理机构联系人:黄先生、江先生
联系地址:汕头市长平路11街区财政大楼首层西侧
邮编:515041
开户名:汕头市政府采购中心
开户行:建行汕头市分行财政大楼办事处
采购人名称:汕头市公安局
采购人地址:汕头市黄河路88号
联系人姓名:罗先生
汕头市政府采购中心
汕头市机动车驾驶人科目二、科目三考试系统及场地改造改造方案汕头市城建工程设计院二O一三年三月 1.前言32.项目建设意义33.汕头考场现状分析23.1 近3年受理量23.2 未来5年需求量23.3 现有考试能力23.4考试设备数量及考试能力测算34.设计内容35.设计原则36.考试项目介绍57.123号令中的场地要求58.设计方案158.1科目二场地改造158.2科目二设备改造158.2.1系统简介168.2.2预留科目三考试系统通用车载设备平台218.3科目三场地改造228.4科目三设备改造228.4.1、科目三考场系统设计要求238.4.2、考试线路238.4.3、考试容量238.4.4、考试流程248.4.5、网络规划248.4.6、监控方案258.4.7、高精度考车定位及软件268.5场地设施配套(待考区办公设备)299.节能设计原则3010.环保设计原则3010.1 建设期环境保护3110.1.1 建设期环境影响因素3110.1.2 建设期环保措施3210.1.3环境影响评价341.前言近几年,汕头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车辆管理所(以下简称车管所)在驾驶人考试管理工作和考场建设方面做了大量投入,先后建成了科目一无纸化考试系统、科目二电子桩考系统和场内道路考试电子评判系统,同时结合科学、高效的运作管理,逐步建立起一整套规范的管理的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激增,申领驾驶证的人数逐年递增,考试压力不断加大,对此车管所采取延长工作日考试时间、双休日及节假日加班等方法,以求增加考试容量、解决考试积压问题。车管所虽采取了各种措施提高考试能力,但驾驶人培训机构的无序招生仍造成考试积压问题形势严峻。为贯彻和落实公安部123号令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有关考试要求的修改,汕头车管所拟申请对现有考场科目二、科目三的升级改造,彻底解决当前考试积压问题,并满足未来3至5年内驾驶人考试日益增长的需求。2.项目建设意义本期项目建设以新部令等指导文件为项目规划依据,以加强车管所驾驶人考试业务的监督和管理为项目建设导向,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驾驶人考试需求为建设目的,以考场现有各科目考试系统、信息资源及新考场的建筑布局为建设基础,开展机动车驾驶人考试系统升级改造和扩建建设,实现了我市科目二、科目三考试由人工评判到智能评判的跨越,将有效杜绝机动车驾驶人考试流程中的人为因素,确实解决过去传统人工评判方式中存在的考试标准不够统一和不够透明等问题,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3.汕头考场现状分析3.1 近3年受理量根据现有机动车驾驶人考试业务受理情况,对我市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场地、考试设施建设工作进行了调研和分析。2009年以来申领机动车驾驶证考试受理量,如下表所示:范围2009年度受理量(人)2010年度受理量(人)2011年度受理量(人)平均增长率全市4万5万6万20%3.2 未来5年需求量目前,我国经济仍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在未来3年内,人们出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学习机动车驾驶仍然将呈上升态势。因此,按照目前我市中心城区的增长趋势,我们预计在今后3年内,车管所每年驾驶人的增长率为20%。到2012年将达到 7万人,2013年将达到 8万人,2014年将达到10万人,2015年将达到12万人。为了保证受理量与考试能力的相适应,扣除考试合格率的因素,考试能力应稍大于受理量,才能与预计的受理量达到相对平衡。3.3 现有考试能力车管所现有考试设备及考试能力:考试项目设备、警力现有考试量(人)年考试量(万人)考试时间备注科目二6套电子桩3807每天约12小时9选3考车9辆3007每天约12小时3.4考试设备数量及考试能力测算按照2011年法定每月平均工作天数:(1年365天-52个双休日104天-法定节假日11天)/12个月=20.83天,此为“制度工作日”,主要用于工时管理,是判断超时加班的标准。年工作日为249.96天约等于250天,日工作时间8小时。小型车每小时平均考试人数为4人次,考场20辆车每小时约考80人次,工作7个小时约考560人次,根据以往合格率,每天7小时大约可考400至500人。4.设计内容本项目是对汕头市机动车驾驶人考试系统项目规划,包括对现有科目二电子桩考、选项目考场进行升级改造,即科目二、科目三场地及设备改造。5.设计原则(一)规范性原则系统设计将严格按照公安部令第123号令中的相关规定和要求,遵循“统一、规范、实用、可靠”的原则进行开发。(二)系统安全性原则系统建设将确保数据库安全、网络安全、应用软件操作安全,充分采用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用户身份认证等安全防范技术和手段。(三)数据标准化原则系统开发、设计符合公安部相关数据库规范要求,遵循公安部制订的数据库规范和评判、代码标准,包括对数据属性、字典的统一定义。(四)稳定性原则在充分确保安全性的同时,强化系统的稳定性、易于维护性、兼容性以及可扩展性。(五)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可靠性本系统首要考虑的因素,通过选用成熟可靠的系统设备、数据库软件及操作软件等方面,来实现此目标先进性、实用性和标准化。(六)系统的兼容性本系统应该与车管所机动车驾驶证管理系统兼容,体现在机动车驾驶员考试信息的索引、数据格式方面,应该与机动车驾驶证管理系统衔接。(七)系统的先进性 所选用技术和设备必须是先进成熟的,以有效保护投资,满足未来技术发展需要。包括:无线数据传输、数据存储设备及其管理软件、应用软件体系结构和实现技术等方面。(八)系统的标准性和开放性网络平台和数据库的标准性、开放性;监控图像格式的标准性;存储介质标准化。(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电子桩考系统二次集成开发后的考试系统数据配备有完整的日志记录,记录操作员所做的任何操作;系统具有严格的操作权限管理功能,提供基于用户身份的验证,对任何越权访问或非法攻击都能自动记录;系统提供完善的出错控制功能。在驾驶员数据读取、校验,考试成绩录入、存储等过程中,均有自动统计、自动检查功能,可有效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系统采用冗余备份机制,并提供多层安全管理控制功能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十)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系统硬件设备尽量采用通用部件,维护方便;软件系统选用通用平台,界面友好,维护便利;系统硬件配置灵活,可随着业务的发展变化,系统软件应充分考虑业务的扩展性,采用通用数据库,为二次开发预留接口。(十一)系统的实用性和经济性系统功能设计要求使用方便、简单,操作界面简洁。在设计上,选择经济可靠的设计方案。6.考试项目介绍科目二考试项目包括:小型车考试倒车入库、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侧方停车、曲线行驶、直角转弯5个项目。科目三考试项目包括:上车准备、起步、直线行驶、变更车道、通过路口、通过人行横道线、通过学校区域、通过公共汽车站、会车、超车、掉头、靠边停车、夜间行驶 13 个考项目。7.123号令中的场地要求a)考试项目设置一般要求1.1.1 科目二考试项目按考试车型分别设置,设置项目应符合GA XXXX(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内容和方法)要求。驾驶技能考试系统设置应符合GA/T XXXX(机动车驾驶人考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b)倒车入库1.1.2 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车和低速载货汽车倒车入库项目图形设计一般应符合图2所示,根据实际情况也可选择和图3相同的图形设计。有条件的可在库侧增设障碍物。单位为米 …… —控制线;W —库宽:取值车身宽(不含倒车镜)加0.6;L —车位长:取值车身长加0.7;S —车道宽:取值车身长的1.5倍;h —车库距控制线距离:取值车身长的1.5倍。图2倒车入库项目图形设计c)桩考i.大型客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桩考大型客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桩考项目图形设计应符合图3的规定。有条件的可在库侧增设障碍物。 单位为米 1.1.3 ○ —桩杆;1.1.4 ── —边线。1.1.5 图形尺寸:1.1.6 L—桩(库)长:取值二倍车长,前驱动车加0.5;1.1.7 w—桩(库)宽:取值车身宽(不含倒车镜)加0.7;1.1.8 W—车道宽:取值车长的1.5倍;1.1.9 s—起止点距甲乙库外边线距离:取值1.5倍车长。图3大型客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桩考项目图形设计ii.牵引车桩考牵引车桩考项目图形设计应符合图4的规定。单位为米 1.1.10 ── —库边线;1.1.11 ○ —桩杆; 1.1.12 图形尺寸:1.1.13 甲、乙库长取值整车长加1,库宽取值整车宽的1.5倍;1.1.14 甲库四角设桩杆,乙库在靠近甲库的一角设桩杆;甲、乙库之间相距2倍车长,分设在路中线的两侧;1.1.15 W—车道路宽:取值3倍车宽。图4 牵引车桩考项目图形设计iii.三轮汽车桩考三轮汽车桩考项目图形设计应符合图5的规定。 1.1.16 ○ —桩杆;1.1.17 ── —边线。1.1.18 图形尺寸:1.1.19 桩间距取值车长加40cm;桩与边线的距离取值车宽加30cm;起终点线距最近桩杆距离取值2倍车长。图5 三轮汽车桩考项目图形设计iv.普通二、三轮摩托车、轻便摩托车桩考1.1.20 普通三轮摩托车、普通二轮摩托车、轻便摩托车桩考项目图形设计应符合图6的规定。1.1.21 1.1.22 1.1.23 1.1.24 1.1.25 ○ —桩杆;1.1.26 ── —边线。1.1.27 图形尺寸:1.1.28 桩与边线的距离取值为车宽加30cm;1.1.29 桩间距取值为:普通和轻便二轮摩托车为车长加50cm;正三轮摩托车为车长加40cm;侧三轮摩托车为车长加80cm。1.1.30 终止线距最后一根桩杆距离取值3倍车长。图6 普通三轮摩托车、普通二轮摩托车、轻便摩托车桩考项目图形设计d)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1.1.31 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项目图形设计应符合图7的规定。单位为米定点停车位…… — 控制线;── — 停车桩杆线,线宽取值0.3;i—坡度,取值10%;l—坡长,取值(含竖曲线全长):大型车≥30,小型车≥20,摩托车≥8;R—竖曲线半径,取值>30。图7 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项目图形设计1.1.32 上坡起步坡道坡度路段上端处设起点标线,起点标线为单停车线实线。1.1.33 定点停车停车点位应设停车让行标志、标线,停车标线内侧设停车控制线,设置位置应在坡底向上1.5倍车长以上,坡顶缓坡以下。标志标线设置应当符合GB 5768的要求。e)侧方停车侧方停车项目图形设计应符合图8。有条件的可在库前后增设障碍物。单位为米 …… —控制线;L—车位长,大型客车为1.5倍车长减1,小型车辆为1.5倍车长加1,其他车辆为1.5倍车长;W—车位宽,车宽加0.8;w—车道宽,1.5倍车宽加0.8。图8 侧方停车项目图形设计f)通过单边桥通过单边桥项目图形设计应符合图9。单位为米 L—桥面长度,1.5倍车辆轴距;W—桥面宽度,0.2;H—桥面高度,0.07-0.12; ?—左右桥间距,牵引车挂车为2倍轴距,三轮汽车为3倍轴距,其他车辆为2.5倍轴距;W—左右桥错位间距,车辆轮距加1;S—桥面斜坡长, 0.5-1.7;r—桥面倒角圆曲线半径各类车型均取值0.04。图9通过单边桥项目图形设计g)曲线行驶曲线行驶项目图形设计应符合图10。单位为米 半径:大型货车、大型客车、牵引车等取值12,中型客车、低速载货汽车取值9.5,小型汽车取值7.5; 路宽:大型货车、大型客车取值4,牵引车取值7,中型客车、低速载货汽车取值3.7,小型汽车取值3.5;弧长:八分之三个圆周。图10 曲线行驶项目图形设计h)直角转弯直角转弯项目图形设计应符合图11的规定。单位为米 L—路长,大于等于1.5倍车长;W—路宽,小型汽车为轴距加1,牵引车前轴距加4,其他车辆为轴距加0.5。图11 直角转弯项目图形设计i)通过限宽门通过限宽门项目图形设计应符合图12和表8所示。单位为米 ● —限宽门标杆;?? —道路中心线;w—路宽,取值≥7;W—限宽门宽,取值车身宽(不含倒车镜)加0.7;L—限宽门前后间距,取值3倍车长;图12 通过限宽门项目图形设计j)通过连续障碍通过连续障碍项目图形设计应符合图13所示。单位为米路宽:取值7;圆饼直径:取值0.7,B、C、D、E圆饼中心点偏离路中心线距离取值1;饼高:取值0.1;圆饼间距:指相邻两块圆饼中心点投影在路中心线上之间的距离;大型客车、城市公交车、大型货车圆饼间距为2倍车辆最前轮轴至最后轮轴距,牵引车圆饼间距为1.5倍轴距(轴距是牵引车前轴至挂车最后轴的轴距),其他汽车圆饼间距为2.5倍的车辆轴距。1.1.34 圆饼数量:牵引车只设A、B、C三个圆饼,其他车辆设置六个圆饼。图13 通过连续障碍项目图形设计k)起伏路行驶起伏路行驶图形设计应符合图14所示。单位为米 L—凹凸路引道及间距长度,大于车辆的1.5倍轴距;凹路深及凸路高,取值0.06-0.12;路宽,各类汽车道均取值≥3.5;凹路及凸路长度,车轮直径加0.6。图14起伏路行驶项目图形设计l)窄路掉头1.1.35 牵引车窄路掉头路段直线长取值≥30m,路段宽取值14m;1.1.36 其它车型窄路掉头路段直线长取值≥20m,路段宽取值9m;1.1.37 各车型窄路掉头路段车头驶抵方向侧向净空取值≥2m,车尾倒车方向侧向净空取值≥4m。m)模拟隧道1.1.38 考试用模拟隧道为行车道侧向及上方遮光设施。模拟隧道内无照明,其最暗处白天照度取值<50lx;1.1.39 模拟隧道直线行车道长度取值≥100m,模拟隧道通常可布置为弯道,行车道长度取值≥60m;模拟隧道内净空取值符合6.3条要求;1.1.40 模拟隧道入口和出口应当设置前照灯使用标志,标志设置符合GB 5768的要求。n)模拟连续急弯山区路i.模拟连续急弯山区路至少由两个以上不同方向的弯道组成,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S型、U型等不同类型弯道组合设计,纵坡3%~5%、弯道超高和加宽,规范设置限速标志和警告标志,道路直线段设置中心黄色单虚线,弯道段设置中心黄色单实线。ii.模拟连续急弯山区路项目示意图见图15。 R —弯道外缘半径,取值40~60m;W —弯道宽,取值9~10m;w —直线路宽,取值7m; ⌒L—弯道外缘弧长,取值≥1/3圆周;?—弯道间距,取值0~30m;1.1.41 S —引道长度,取值≥50m。1.1.42 图15 模拟连续急弯山区路项目示意图o)模拟高速公路i.模拟高速公路路面工程及设施应符合JTG D80要求,路段长≥400m,至少设置同向两个车道,有条件可设应急停车带,同时设置入口和出口匝道。ii.模拟高速公路应参照GB 5768设置标志标线,主要包括:入口指示标志,分道限速标志、地面限速标识,出口预告标志、出口指示标志、出口匝道限速标志,有条件的还可设置可变信息牌。p)模拟雨(雾)天湿滑路面i.模拟湿滑路面附着系数≤0.3,长≥30m,宽≥4m。湿滑路面外侧应设置对车辆无损的安全防护设施。ii.模拟雨(雾)天气应能达到中雨(雾)效果。q)模拟紧急情况处置模拟紧急情况处置项目考试结合其它场地考试项目进行。8.设计方案8.1科目二场地改造因新部令中大车科目二考试项目改动较大,将原有项目中的百米档取消增加了窄路掉头,并增加了模拟高速公路行驶、模拟连续急弯山区路行驶、模拟隧道行驶、模拟雨(雾)天行驶、模拟湿滑路面行驶和模拟紧急情况处置六项模拟考试项目,使得大车科目二考试项目变为十六项,并且全部为必考项目。故现有场地中无合适的场地进行大车项目建设,将现有的场地进行部分重建,去除大车项目,全部改为小车项目。场地改造后拥有12个倒车入库、6个侧方停车位、3个坡道停车和起步、3个直角转弯、3个曲线行驶。18辆考车同时考试,每小时约考90人次,每天工作八小时约考720人次,根据一般合格率估算每天可考到560余人。整体布局以绿化带为主,美观直观,视觉上也比较清晰,给考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考试环境。(改造平面图详见附图一)8.2科目二设备改造原桩考场地设备拆除,大车和小车所有场地项目设备拆除,上坡路中间护墙拆除,部分绿化带拆除重新水泥硬化,平整道路,划线。为应对部令经常性修改,而在部令修改后可以用最短时间最低投入,对系统进行简单改造,即可满足并适应新部令要求。在此背景下,对原有的考试系统进行颠覆性升级。新场地建设后场地内不再安装任何检测设备,所有检测评判设备全部安装于考试车中。8.2.1系统简介“型机动车驾驶人场地驾驶技能(科目二)考试系统”基于卫星定位系统(GNSS)中的载波相位技术对车辆进行实时动态定位测量(RTK),采用双天线为基线,融合高度集成的INS和iMENMS等传感器,动态采集车辆运动过程的各种参数,借助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软件SL_KACT(SanLian Kinematic Auto Contour Trackiing)对上述参数进行综合数据处理,可以获得高精度车辆位置、航向、速度、倾仰、横滚等全姿态参数。应用全姿态参数和车辆轮距、轴距等车型参数在电子地图(GIS)中模拟车辆的运动中车身轮廓变化(含车轮轮廓,简称轮廓跟踪),再将轮廓的运动轨迹与预先存储在电子地图上的科目二场地布置方案(用虚拟环境替代实际项目设置和标志标线,简称虚拟线圈)相关联{电子地图考试示意图}。《考试评判软件V3.0》实时动态分析关联性变化量,并根据部令对科目二考试的规定在虚拟环境下自动评判。“SL2301型机动车驾驶人场地驾驶技能(科目二)考试系统” 不借助场地电子设备可实现部令和部颁标准规定的所有考试项目,包括:小车倒车入库、直角转弯、曲线行驶、上坡路定点停车和坡道起步、侧方停车位,大车通过单边桥、通过连续障碍等,以及模拟高速公路行驶、模拟连续急弯山区路行驶、模拟隧道行驶、模拟雨雪天和湿滑路行驶。 SL2301型机动车驾驶人场地驾驶技能(科目二)考试系统”借助卫星定位、车辆轮廓动态跟踪算法及虚拟线圈技术对科目二考试进行自动评判,摆脱了对场地电子设备的依赖。在科目二考试中,卫星定位系统检测的车辆运动轨迹实时传送到SL2301-CZ-GKJ型车载工控机,三联科目二考试评判软件运用VKD算法自动跟踪车辆轮廓和姿态,结合GIS中的虚拟线圈和SL2301-CZ-ZJ型车载主机检测的车辆信息对驾驶人场地驾驶技能进行实时评判,系统的主要特点有:节省了场地设备和基础建设投入:投资少,施工周期短,基础建设成本低。提高了考试和训练效率:可以连续不间断发车,可以选择多个起点和终点,可以考试和训练同时进行。节约了大量土地资源:同一个项目上可以考不同车型,同一个场地上可以考不同项目,同一个场地可以租赁给不同的考试单位。降低项目运营成本:场地免维护,系统配件消耗少,管理成本低。升级扩展能力强:评判规则修改只需升级软件,评判项目增加只需增加考试设施,考试能力增减只需修改考试项目数量配置文件。预留指纹、身份证等身份验证设备接入端口,外设设备可直接接入。系统稳定性高:系统硬件设备少,不受雷电雨雾影响,环境适用性强。数据安全及监管级别高:软件采用三层结构,场地及车型数据由上级认证存储,系统具备传感器级自检功能,并受上层监管平台扫描监督。科目二考试系统主要由控制中心、待考室、网络传输、场地和车载等部分组成。考试场地上无需安装任何检测设备,使得场地施工成本大大降低,施工周期大大缩短;考试场地适应性强,不受雨雪、雷暴等恶劣气候影响;大量采用的是虚拟线圈技术,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免维护;同一块场地可以根据需要布置不同考试项目,可以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对于迎合即将颁发的新部令的执行,改造周期可以大大缩短。 智能车载设备主要包括车载一体化工控机、车载主机、车载音视频单元、车载传感器单元、车载供电单元、车辆信号处理单元及其他外部设备组成。车载主机主要集成GPS/GLONASS双频双星 、陀螺仪、加速度计、视频服务器及无线传输设备等;车载信号处理单元主要包括:BCM主机模块、汽车仪表采集模块、汽车其他信号采集模块、车载计算机及其他设备。控制中心是整个考试系统的神经中枢,放置场内道路考试系统后端管理控制设备。主要担负考试过程的控制与调度、考试信息的存储查询与统计、网络交换网络安全管理、电源管理、无线局域网络管理、考试场地视频和考车车视频监督显示等功能。控制中心设计简洁、规范、布局合理、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在控制中心设备配置不变的情况下,能够随意增、减考车数量。考试员在主控中心能够通过车载视频图像直接监督驾驶人考试情况,对整个考试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并通过语音进行指挥调度。控制中心计算机用于各考试区域考试过程管理和考试情况监控。且配有独立的数据服务器,通过公安专网,同车管所统一版“六合一”系统实时连接,下载考生约考信息,实时回传考试成绩。并可按要求从“六合一”系统提取约考学员的基本信息到本地数据库储存,且能够通过接口将考生考试成绩、考试员、考试日期等信息自动写到机动车驾驶人管理系统中。考试系统数据库预存二天以上的考试数据,以便在网络不通时仍可继续进行考试,待网络恢复后再下载、上传相关信息,确保考试正常进行和数据的安全。控制中心配备网络交换机及网络机柜组成控制中心局域网系统。控制中心有安全保障功能,保证系统关键设备至少2个小时延时运行。车载监控是通过视频服务器将采集到的车内视频信号进行压缩,通过无线网络传送监控中心,将视频显示在监考工作站和电视墙上。对现有电视墙合理区划、分配,分别显示科目二考试视频图像和电子地图,每一显示区域可任意切换。当考生通过身份认证开始考试后,车载摄像机分别将考试路段图像及考生的考试图像实时传到控制中心,显示在监控中心指定监视器上。考试员通过回传监控中心的图像画面,可以实时掌握考生的考试情况。同时场地监控系统传回的考场情况可以帮助考试员掌握考车之间的安全距离及场地空闲状态,做到车辆智能调度、也保证考试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系统监管功能1、监管系统用户的操作对于关键性的操作给予报警。2、对考试软件的版本进行控制,通过检验考试软件的MD5码对MD5码错误的给予报警提示。3、对数据库中的考试数据给予监管,对于直接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修改的或者直接添加考试数据的给予报警。4、对场地尺寸和车辆尺寸进行监管,对于修改场地尺寸和车辆尺寸进行报警,对于场地尺寸和车辆尺寸不匹配的给予报警。5、对数据库进行监管,对于对数据库进行迁移或恢复进行报警,对数据库可以自动打开审计功能,6、对考试视频进行监管,对于在考试过程中不开启视频监控、对视频进行遮挡、对监控不进行录像的给予报警。还可以对车辆监控配置进行监管。7、统计考试汇总信息,打印出考试汇总报表,对于合格率过高、重考次数过多的进行报警。8.2.2预留科目三考试系统通用车载设备平台基于卫星定位、车辆轮廓动态跟踪算法及虚拟线圈技术在科目三考试系统的广泛应用,智能车载系统完全符合科目三实际道路考试的评判要求,车载设备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即科目二车载设备同时支持科目二、三考试。新设备是通用型车载平台,可在需要时加装科目三考试软件后直接考科目三,而不需再进行改造和加装设备。8.3科目三场地改造科目场地改造的内容主要有:原地面全部铺设为砼地面;增建两个待考区;增建一个门房及一个厕所;增建一条绿化带。(详见附图一)无需在考试场地上安装任何检测设备,使得场地施工成本大大降低,施工周期大大缩短;考试场地适应性强,不受雨雪、雷暴等恶劣气候影响;大量采用的是虚拟线圈技术,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免维护;同一块场地可以根据需要布置不同考试项目,可以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对于迎合即将颁发的新部令的执行,改造周期可以大大缩短。8.4科目三设备改造SL2306系统主要包括智能车载设备、无线网络、基站、测绘设备以及考试评判软件。系统可适用于场内道路,半封闭道路,实际社会型道。该系统功能设计实用,使用方便简单,操作界面简洁。本方案针对在汕头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考场进行设计,在考试路段上实现科目三考试系统;整个考试流程从预约、签到、候考、分配、考试、打印成绩实现自动化管理;同时,对考试过程提供全方位的监控、监督以及倒查功能。消除考试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的干扰,充分体现考试过程的公正、公平、公开 以及进一步解放警力,真正实现科技强警的发展目标。8.4.1、科目三考场系统设计要求系统严格遵循公安部123号令,在考试路段上实现科目三自动化考试管理系统,达到200人的日考试量;采用计算机评判为主,考试员辅助评判的方式对学员的考试过程进行自动评判,考试项目包括上车准备、起步、直线行驶、变更车道、通过路口、通过人行横道线、通过学校区域、通过公共汽车站、会车、超车、掉头、靠边停车、夜间行驶 13 个考项目。考试结束后,考试成绩自动上传至核心库。同时对科目三考试过程有一套完整的监控、监督与倒查的方案。8.4.2、考试线路科目三考试路段为1条考试线路。当考生在发车区完成上车准备、起步后,进入考试路段前,车载语音会自动提示进入考试路线。为了充分利用该考试路段和节约考试时间,按去一个人考试、回一个人考试的模式,在本路段共安装1套考试项目。此外道路旁边上还设有若干标示牌。8.4.3、考试容量每位考生完成科目三全部科目的考训时间约为10分钟,即每小时每台考车可以完成6位考生的考训;按照每天白天考试时间为7小时,夜间考试时间2小时,则每台考试车的日考训量为54人/日。年考试天数按照220天计算。考试车型考车数量时考训量(人次)日考训量(人次)年考训量(人次)备注小车165411880大车1654118808.4.4、考试流程科目三考试整体流程参见图8.4-1 所示: 整个流程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化管理,具体详细描述见后面章节。8.4.5、网络规划系统局域网络系统由位于调度控制中心局域网和覆盖考试道路的无线局域网络构成,参见图8.4-2。 中心局域网络: 由1台千兆交换机为核心构成的以太网络,连接考试工作站、硬盘录像机、数据库服务器等设备。无线局域网络: 通过联通、电信等无线3G网络,完成考试车载数据同管理中心的交换。8.4.6、监控方案考试过程监控包括两部分,分别为考车监控与道路监控,参见图8.4-3。考车监控: 考车监控具有两路视频,分别为车内视频与正前方视频监控。视频信号经编码后通过无线局域网络系统传回至控制中心。此外考车具有语音双向对讲功能。在调度控制中心监考的考试员可与任一辆在考的考车进行语音通话。 在考试管理控制中心内配备综合监控电视墙,最上方为LED显示屏,用于显示相关信息,中间配备一台60英寸品牌LCD液晶电视,两侧各放置4台40英寸品牌LCD液晶电视,共9台液晶电视。配套设施和软件。配备方便的控制系统。可切换显示考试区域电子地图、考试车车载视频图像、流动监控车视频图像等。 图8.4-4 监控管理显示8.4.7、高精度考车定位及软件采用先进的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技术(RTK)对考车实现精确定位。在中心楼顶设立一GPS基准站,接收GPS卫星信号, 经主机处理后,产生差分校准信号,通过网络进行广播;在考车上安装有GPS移动站,接收卫星信号,同时接收差分校准信号,解算出具有厘米级精度的考车定位信号,用于实现发车时机控制、评判等功能,见下图。 定位技术指标:◆考车定位精度±1厘米◆定位输出频率10HZ◆定位范围直径10KM通过考车高精度的考车定位技术可以实现:◆全程判断考车行驶过程中,是否触轧路边线、是否长时间骑轧车道分界线行驶,见图8.4-5。 图8.4-5 行驶过程中,全程车道线分界线与路边缘线检测◆在任意点靠边停车后,车身距道路右边线的距离是否在30cm以内,见图8.4-6。 图8.4-6 靠边停车时检测与路边线距离路口停车时,是否超出停车线、或是否停在人行横道线上,见图8.4-7。 ◆ 直线行驶时,方向是否稳定,见图8.4-8; ◆项目进出场检测;◆ 后溜距离检测,转弯掉头检测;优点:1、不需在道路上安装辅助设备(气管、磁铁),降低了施工难度、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系统稳定性;2、便于灵活选择考试道路。电子地图测绘软件可以对考试道路进行地理信息建模,形成考试道路地理信息数据库,在评判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见图8.4-9。 8.5场地设施配套(待考区办公设备)本次场地设施配套的内容主要有:监控室、两个待考休息厅及门房配套,主要配套设备(见表8.5-1)。分 类规格数量空 调3匹8台1.5匹2台显示器46寸8台显示屏3X2M3块桌 椅待考区不锈钢排椅200只办公桌椅10套注:以上设备为成套购买(包含电源线、插座等配件及安装费用),样式及型号待建成后由采购人确定,具体实施由商家或厂商负责安装。9.节能设计原则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重大问题之一,合理利用能源、降低能耗被列为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我国解决能源问题的方针是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节能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能源开发”,是解决我国能源供应紧张、保护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节能是基本建设领域内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本项目在设计、施工、使用的各个环节,都应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措施,注重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10.环保设计原则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一般会对环境产生影响,项目可研阶段充分调查涉及的各种环境影响因素,预测和评价项目实施可能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并按照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本工程建设是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优化的一部分,项目建设除完善科目二、科目三场地及设备的功能外,还会对社区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产生影响。设计在保证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护并优化城市环境。综合分析项目选址、施工建设、使用运行对环境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保护措施。本工程环保设计按以下原则进行:①预防为主和影响最小化原则;②资源消耗减量化原则;③优化使用可再生资源原则;④资源循环利用原则;⑤工程材料无害化原则;10.1 建设期环境保护10.1.1 建设期环境影响因素(1)大气污染施工期间,泥土的运输和堆放使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含量增加,污染空气,施工扬尘使附近的建筑物、景观小品、花草树木等蒙上尘土,给区域环境的整洁带来不良影响。(2)噪声施工噪声是对工地周围居民影响较大的环境问题。一般噪声影响大多发生在施工初期的挖掘、推土、打桩等过程,其中打桩过程一方面的噪声级较高,另一方面持续的时间也相对较长,因此对周边的环境影响也较大。建筑施工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减缓施工噪声对周围的影响。(3)污水施工期间废水主要是来自施工废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包括土石方开挖和钻孔产生的泥浆水、场地平整致使地面裸露时雨水冲刷而产生的含泥废水、施工运输车辆冲洗、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和洗涤水;建筑物养护、冲洗产生的含悬浮物、石油类废水。(4)建筑垃圾施工期间将产生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在堆放、运输、处置过程中都可能对环境产生污染,甚至影响土地利用、湖(河)水纯净。10.1.2 建设期环保措施(1)对场地影响的缓解措施在制订施工方案时充分考虑到影响场地的各个因素,建议采取相应的缓解措施:①建设工地尽量采取封闭式施工方法,即将工地与周围分隔,可在工地四周设置围护栏,以起到阻隔工地扬尘和飞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②采用商品混凝土浆,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扬尘影响,同时还可减轻水泥搅拌机的噪声影响;③严格按照渣土管理有关规定,运输车辆不得超载,被运渣土不得含水太多,造成沿途泥浆滴漏,从而影响城市道路整洁,渣土必须及时清运并按照指定的运输线路行驶,送往指定的倾倒地点,以减少由于渣土产生的扬尘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④运输车辆必须根据核定的载重量装载建筑材料和渣土,对于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扬尘的装载物在运输过程中应加以覆盖物,防止运输过程中的飞扬和洒落。(2)减小噪声措施①.选用低噪声的建筑机械,不采用锤式打桩工艺,而改用静压桩或孔桩工艺。②.对于产生高噪声的机械,应设法安装隔声装置,例如建立隔声房,以最大限度减轻高噪声施工机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把施工场界噪声控制在国家《建筑施工场噪声限值》(GB12523-90)的指标范围内。 (3)减少污水污染措施①.施工期间产生的泥浆水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工程施工单位应在工地建废水沉淀池,一切外排水必须先经沉淀后才能外排,避免对排水管网的堵塞以及对海洋环境的影响。②.加强施工机械管理,尽量避免跑、冒、漏、设置固定的车辆冲洗场所和隔油、沉砂地等处理设施。③.施工场地四周设排水沟,将场地废水收集经过沉淀处理后排放。(4)减少建筑垃圾污染措施建设单位将会同各有关部门,为本工程的建筑垃圾制定堆放、运输、处置计划。运输计划应与有关交通、环卫部门联系,避开交通高峰时间,按规定路线行驶,并确保计划严格执行。施工中遇到有毒、有害物质应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与环保、卫生部门联系,经环保、卫生部门的要求妥善处理后再继续施工。10.1.3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工程分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考场在运营期将排放废水、废水、噪声和固体废弃物。(1)水环境影响评价废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对纳污水体影响不大,不会改变水质功能。(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考场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非甲烷总烃排放总量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师可行的,但应注重二氧化氮污染控制措施,只要实行总量控制。(3)声环境影响评价考场内道路行驶机动车产生的噪声在距路边80米处可衰减达到标准的限值(昼间6Db、夜间50dB)。(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弃物若不加处理会产生环境影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对固废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减轻环境污染,保护人体健康。考场内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运至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应尽量综合利用,对不能处理的部分可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理;对于危险废物(包括医疗垃圾)应由持有广东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得单位处置。经过对固废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和管理措施,固废对周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可减至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