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集客十二期一阶段工程用V35协转等二次招标公告

移动集客十二期一阶段工程用V35协转等二次招标公告


邢台移动集客十二期一阶段工程用V35协转等项目

比选公告(第二次)

一、 邀请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邢台分公司

二、 项目名称:邢台移动集客十二期一阶段工程用V35协转等采购(第二次公告)

三、项目实施地点:邢台移动公司

四、 项目内容:

1. 本次比选采购的产品明细: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1
V.35协转设备

RC904-V35FE1协转
23

2

RC002-4AC
23

3

V35通用T型电缆
23

4
单E协转

RC953-FEE1
23

2.本项目采用公开比选, 并采用资格后审的方式进行采购。

五、报名条件:

1、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必须能够纳入邢台移动现有网管监控平台,如不能纳入必须提供网管平台解决方案,并将解决方案一并纳入报价;(详见附件4)

2、注册资金要求50万元及以上;企业的一般经营资质合法有效,如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

3、供应商的产品若不是原厂家提供,还需要出具合格的相关产品原件生产商的代理销售证明;

三、 报名及领取比选文件的时间

1、报名时间:2013年5月11日至2013年5月15日(8:30-12:00,13:30-17:30);

2、报名后即可领取比选文件,应严格按照比选文件制作应答文件,并于比选文件中规定的时间现场应答。

四、报名方式

有意参与的单位,请在报名时限内,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报名:

1、直接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邢台分公司采购供应中心(邢台市郭守敬大道2999号)报名;

2、网上报名,发送邮件到136*****650@139.com">136*****650@139.com,邮件主题为:邢台移动集客十二期一阶段V35协转采购项目报名;

3、报名时请提供单位名称、单位注册资金、联系人、联系电话与电子邮箱。

本次采购不接受邮寄与电话报名。

五、免责说明: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 艳 电话:136*****650

传真:****-*******;邮箱:136*****650@139.com">136*****650@139.com。

联系地址:邢台市郭守敬大道2999号移动大厦东二楼采购供应中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邢台分公司


2013年05月10日


附件-河北.doc

河北移动集中采购协议转换器技术规范书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2013年 1月技术要求1. 范围本设备规范要求规定了各类形式协转技术要求。设备包括V.35-E1协转、以太网-单路E1协转、以太网-多路E1协转、汇聚型协转设备等必须满足的技术要求。卖方所提供协转设备要求可被网管。其中汇聚型协转是融合PTN、SDH、PDH、以太网技术的多业务接入设备,定位于城域网接入层。能够同时实现TDM业务和以太业务的接入、汇聚和传输,并提供统一的网络管理。对于配套接入设备遵循相关技术标准,且于汇聚型协议转换器的网管同一平台体现网管,并且拓扑自动生成。所投标产品必须能够纳入邢台移动现有网管监控平台,如不能纳入必须提供网管平台解决方案,并将解决方案投资纳入报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汇聚型协议转换器设备应基于标准SDH、以太网规范和PTN规范开发,具备标准化的网管接口和网管功能,符合下列国际/国家的建议或标准:ITU-T G.703 同步数字体系接口物理/电气特性ITU-T G.704 1544, 6312, 2048, 8448 and 44 736 kbit/s 等级的同步帧结构ITU-T G.707 同步数字体系(SDH)网络节点接口ITU-T G.774 同步数字体系(SDH)网元级管理信息模型ITU-T G.781 网同步层功能ITU-T G.783 同步数字体系(SDH)设备功能块特性ITU-T G.784 同步数字体系(SDH)管理ITU-T G.803 基于同步数字体系(SDH)的传送网结构ITU-T G.813 同步数字体系(SDH)从属时钟设备的定时特性ITU-T G.823 基于2048kbit/s 体系的数字网络的抖动和漂移的控制ITU-T G.825 基于SDH 的数字网络的抖动和漂移地控制ITU-T G.826 基群及以上速率国际恒定比特率数字通道的差错性能参数和目标ITU-T G.828 同步数字通道的差错性能参数及对象ITU-T G.829 SDH 复用段及再生段差错性能事件ITU-T G.831 基于SDH 的传送网的管理能力ITU-T G.841 SDH 网络保护结构的类型和特性ITU-T G.842 SDH 网络保护结构的相互配合ITU-T G.957 与SDH 相关的设备和系统的光接口ITU-T G.664 光传输系统的光安全保护步骤及需求ITU-T G.8040/Y.1340 GFP帧映射到准同步数字序列(PDH)ITU-T G.7043/Y.1343 PDH信号的虚串联ITU-T G.7042/Y.1305 为虚连接信号而作的链路容量调整方案(LCAS)ITU-T G.7041/Y.1303 一般成帧程序(GFP)ITU-T Q.822 Q3接口的第1、2、3阶段定义――性能管理ITU-T Q.821 Q3接口的第2、3阶段定义――告警监视ITU-T Q.812 Q3接口的高层协议ITU-T Q.811 Q3接口的低层协议ITU-T X.86(2001)同步数字体系(SDH)上传送Ethernet的LAPS技术要求ITU-T X.903 开放分布处理-参考模型:体系ITU-T X.720 管理信息模型ITU-T M.3400 TMN管理功能ITU-T M.3100 通用网络信息模型ITU-T M.3010 电信管理网的原则TMF814 NML/EML间基于CORBA的北向接口规范IEEE 802.1Q 虚拟桥接局域网IEEE 802.3 CSMA/CD 接入方法及物理层说明IEEE 802.3z 千兆以太网标准YD/T877-1996 同步数字体系(SDH)利用设备和系统的电接口技术要求YD/T900-1997 SDH 设备技术要求--时钟YD/T973-1998 SDH155Mb/s 和622Mb/s 发光送模块和光接收模块技术条件YD/T1017-1999 同步数字体系(SDH)网络节点接口YD/T1022-1999 同步数字体系(SDH)设备功能要求YD/T1061-2000 同步数字体系(SDH)上传IP 的LAPS 技术要求YD/T1078-2000 SDH 传输网技术要求——网络保护结构间的互通YD/T1100-2001 SDH 上传送IP 的LAPS 测试规范YD/T1179-2002 同步数字体系(SDH)上传送以太网帧的技术规范IEEE 802.1ag 连通性故障管理(CFM:Connectivity Fault Management)IEEE 802.3ah 第一英里的以太网(EFM:Ethernet in the First Mile)ITU-T G.8031 以太网线性保护倒换ITU-T G.8032 以太网环网保护倒换IEEE 1588v2 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密时钟同步协议标准ITU-T Y.1731 基于以太网网络的OAM功能和机制3.组网模型和设备功能定义3.1. 组网模型与设备类型本次集中采购的协议转换器,卖方应在技术应答中按设备具体型号给出以下性能指标的详细数据。协转(协议转换器)设备完成单路或多路E1到单路以太网业务或V.35的接口转换。汇聚型协议转换器通常采用点对多点拓扑结构来提供多业务的接入解决方案,包括对用户多种业务类型的接入以及不同网络结构的接入。汇聚型协议转换器系统包括汇聚型协议转换器局端设备和多种远端设备,利用其在分组传输网(PTN)和SDH传送网下提供多类业务的综合接入能力,满足集客专线和WLAN下的应用要求。图1为汇聚型协议转换器系统的组网模型。汇聚型协议转换器局端设备在线路侧可提供E1、STM-1、STM-4、FE、GE等多种上联接口,提供SDH、PDH、以太网、PTN等多种接入方式。可通过光纤接入不同类型的远端设备,包括PDH光端机、光纤收发器、SDH/MSTP远端设备、综合业务设备、PTN远端设备等。 图1设备组网模型3.2. 汇聚型协转3.2.1 汇聚型协转总体功能要求(1)SDH 上联盘支持STM-1/4 接口,通过拨码设置可以为STM1或STM4;(2)IP上联盘支持FE 和GE 接口能力,单盘千兆端口数量不低于3个,其中GE接口应支持电口和光口方式,其中接口具备10/100/1000自适应口和固定千兆口;(3)多系统支持和扩展能力:单一局端设备可以接入多种类型的远端设备;(4)局端设备支持SDH环网保护和线性1+1 保护功能;(5)局端设备支持以太网环网保护和线性1+1 保护功能;用作以太上联组网,可具有交换盘GE接口的跨盘1+1保护能力;(6)功能完善的网络管理系统:网管应能对设备组成的复杂网络进行集中操作、维护和管理(OAM),实现电路的配置和调度,保证网络安全运行;(7)支持局端和远端设备的统一管理;当远端采用SDH/MSTP 设备时,应支持DCC 能力,实现设备的统一管理。(8)支持带内网管的能力,可选择任意PDH业务盘的E1通道或SDH群路/支路盘的VC12通道承载带内网管,实现设备的统一网络管理;(9)汇聚型协议转换器设备支持设备软件的远程在线升级;(10)支持标准的以太网封装协议(GFP/LAPS)以及映射协议(虚级联/LCAS),可以和不同厂家的MSTP 进行互通;(11)支持EOPDH 以太接入,支持HDLC 或G.8040 GFP 封装,能够动态调整带宽。(12)VC-12 虚级联数要求最大支持46 个以上;(13)支持板卡的混插能力以及热插拔;(14)支持主控模块、交叉模块、时钟模块的热备份,可在线更换新的主控盘,配置信息不改变;(15)支持设备在线复位;(16)支持标准的时钟功能,及外接时钟能力;(17)兼容/扩容性好,在出现新业务类型板卡或者是新版本板卡时,在原有系统应用或软件升级应不影响原有业务;(18)具备符合TMF814规范的基于CORBA协议的标准北向网管接口,可实现网管系统同上级管理系统对通;(19)具备与PTN网络业务互通的要求;(20)PTN远端支持以太网OAM功能,可和上层PTN网配合完成末端管理。支持802.3ah对通,支持802.1ag测试功能;(21)PTN所有设备能实现OAM网管/SNMP双网管,支持Y.1731性能测试。同时支持1000M端口能力,以太环网保护,jumbo帧; (22)汇聚型协议转换器的保护技术包括网络级:以太网环保护、线性保护、链路的LAG保护、生成树收敛保护。同时汇聚型协议转换器必须基于高可靠性电信级设计,支持1:1电源冗余等。保证业务可用性,提高SLA达成,保证业务QoE;(23)以太网接口设备或板卡支持以太网环路检测功能;(24)所有插接光模块板卡或设备需支持光模块的数字诊断功能;(25)电源、群路实现热备,并能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对模块进行更换;(26)风扇可以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进行更换;(27)配置文件可实现双备份,实现在线设备故障后,对重新更换板卡实现零配置功能;(28)安全性方面:以太板卡支持环回检测,并可实现环回检测报文的广播包和组播包可配;(29)在网管上可实现拓扑自动发现功能,即通过网管网元设备可任意发现新增设备,并且新增设备无需任何配置;(30)交换盘可以实现跨盘保护;(31)网管上可实现不在网设备的预配置,在设备在网上电后实现业务的配置下发;3.2.2汇聚型协议转换器 局端板卡SDH功能要求(1)汇聚型协议转换器 板卡应满足SDH 节点的基本功能要求,具体要求符合ITU-T 相关SDH 规范和《YD/T1022-1999SDH 节点功能要求》、《YDN099-1998光同步传输网技术体制(修订)》中的相规范。(2)设备应具有灵活的交叉矩阵,交叉矩阵容量不应小于32*32VC4 或等效2016*2016VC12 的交叉能力,以提供从E1,STM-1 到STM-4 速率的TDM 业务。(3)应支持由ITU- T G.707/2000 规范的VC12 级别的虚级联VCAT 功能。(4)每个虚级联的VC 在网络上的传输路径是各自独立的,这样当物理链路有一个方向出现中断时,不会影响从其它方向传输的VC。3.2.3汇聚型协议转换器PTN功能(1)支持与PTN网络的兼容性,符合相关PTN网络技术要求。(2)设备具有足够的交换容量,单槽位应不低于1GE 的背板总线,以提供PTN的FE/GE业务。(3)设备应具有较大交换容量,以不低于30G线速交换容量。(4)设备应提供丰富的GE接口,整机以不低于20个GE接口。(5)应支持G.8031\G.8032规范,实现以太1+1线性保护或者以太环网保护。(6)支持802.3ah\802.1ag\Y.1731网络状态监控OAM功能。3.2.4汇聚型协议转换器PDH功能(1)E1业务、V35业务、EoPDH业务支持板件汇聚或单板直接落地。(2)E1业务、V35业务、EoPDH业务支持在板内任意交叉,以及板间任意交叉。(3)E1业务支持64kbit/s级别的交叉。(4)EoPDH业务单板卡汇聚比应不小于16,如有其它汇聚比设备可列举。3.2.5汇聚型协议转换器V35功能(1)支持成帧/非成帧设置。(2)支持多种时钟源选择。(3)支持DTE,DCE 模式的选择。(4)支持带宽的灵活配置。(5)支持与其他厂家的设备的互联互通。3.2.6汇聚型协议转换器以太网功能(1)封装格式:EOS 方式下支持标准的GFP(G.7041)封装协议; EOPDH方式下支持HDLC 或标准的GFP(G.8040)封装。(2)汇聚型协议转换器 设备支持的以太网业务应达到1000M线速能力。(3)通道容量:最大支持的虚级联数不小于46 个VC-12 和NxE1(1≤N≤8)。(4)以太网专线方式下,支持VLAN 透传;以太网汇聚方式下,支持VLAN TAG透传、插入、提取和转换。(5)以太网业务支持板内的一级汇聚,和设备的二级汇聚。(6)以太汇聚板支持QinQ 功能,可实现不同客户、不同业务的细分。(7)以太网业务支持生成树和快速生成树。(8)以太网业务支持动态组播。(9)以太网业务支持静态MAC地址配置。(10)以太网业务要支持带宽的在线升级能力。(11)支持与其他厂家的互联互通能力。(12)支持端口的自协商能力。(13)端口的线序支持交叉/直连(MDI/MDIX)自适应,或手工设置。(14)局端设备应可提供FE、GE(光电兼容)接口。(15)以太网业务要求具备环路监测能力。3.2.7汇聚型协议转换器保护能力(1)支持电源的1+1 保护能力(2)支持上联盘的单板1+1端口保护(SNCP)和双盘的1+1 设备保护。(3)上联STM-1/4接口可以与其他厂家的STM-1/4接口构成保护(单向复用段保护)。(4)上联STM-1/4接口可以设置保护条件(SD/SF),设置保护为返回式或不返回。(5)支持业务盘的1+1 端口保护。(6)支持业务级的通道保护。(7)支持以太环网保护和以太1+1线性保护。(8)保护倒换时间满足50ms。3.2.8汇聚型协议转换器业务接入能力(1)业务接入能力需满足接入层网络的中长期建设规划要求。(2)单台汇聚型协议转换器设备接入远端SDH/MSTP设备数量不小于40个光方向。(3)单台汇聚型协议转换器设备接入远端PDH设备数量不小于40 个光方向。(4)单台汇聚型协议转换器设备接入远端光纤收发器设备数量不小于68个光方向(EOS方式)。(5)单台汇聚型协议转换器设备接入EOP以太网数量不小于504个VCG。等效E1数量504个。3.2.9 汇聚型协议转换器 系统业务性能要求3.2.9.1 PDH 支路输入口抖动和漂移容限PDH支路输入口的正弦调制抖动容限和漂移容限符合图2模板及表1中规定容限。 图2 PDH支路输入口抖动和漂移容限表1 PDH支路输入口抖动和漂移容限参数速率kbits/s抖动幅度(UIp-p)频率(HZ)伪随机测试信号A0A1A2A3f0f10f9f8f1f2f3f4204836.9(18μs)1.50.2181.2×10-54.88×10-3(注2)0.01(注2)1.667(注2)202.4k18k100k2E15-134368618.6(18μs)1.50.150.15(注1)(注1)(注1)(注1)1001k10k800k2E23-11392462506.6(18μs)1.50.0750.075(注1)(注1)(注1)(注1)20050010k3500k2E23-1注1:值由设备供商提供具体数值。注2:2048kb/s 速率下f8、f9 和f10 的数值指不携带同步信号的2048kb/s 接口特性。3.2.9.2抖动和漂移传递特性PDH支路接口的抖动传递特性满足图3和表2的规范。 图3 PDH支路接口抖动传递特性表2 PDH支路接口抖动传递参数接口速率频率增益dB(kb/s)f0(Hz)f5(Hz)f6(Hz)f7(Hz)X(dB)-X(dB)2048(注1)40400/0.5-19.5139246(注1)5005000/0.5-19.5注1:值由设备供商提供,但f0频率不大于20Hz。3.2.9.3抖动和漂移的产生来自支路映射的抖动和漂移:来自2048kb/s在没有输入抖动和指针活动时,不超过0.35UI峰-峰值,测量方法按G.783建议;来自140Mb/s在没有输入抖动和指针活动时的支路映射抖动和漂移由设备供商提供。来自支路映射和指针调整的结合抖动和漂移:在提供通道的所有网络单元保持在同步状态下,支路映射和指针调整的结合抖动和漂移满足表3及图4的要求。表3 映射抖动和结合抖动规范G703接口比特率容差范围滤波器特性最大峰-峰抖动f1高通f3高通f4高通映射抖动结合抖动f1-f4f1-f4f1-f4f1-f42048kbit/s±50×10-620Hz20dB/dec18kHz20dB/dec100kHz-20dB/dec(注1)0.075UI0.4UI(注2)0.075UI(注2)34368 kbit/s±20×10-6100Hz20dB/dec10kHz20dB/dec800kHz-20dB/dec(注1)0.075UI0.4UI0.75UI(注3)0.075UI(注3)139246 kbit/s±15×10-6200Hz20dB/dec10kHz20dB/dec3500kHz-20dB/dec(注1)0.075UI0.4UI0.75UI(注3)0.075UI(注3)注1:值由设备供商提供。注2:0.4UI 限值对于图7 中的a、b、c 所示指针测试序列,0.075UI 限值对于图7 中的a、b、c、d 所示指针测试序列。T20.75s,T3=2ms。注3:0.4UI 限值对于图7 中的a、b、c 所示指针测试序列,0.75UI 限值对于图7 中的d 所示指针测试序列;0.075 限值对于图7 中的a、b、c、d 所示指针测试序列。目前暂定T2=34ms,T3=0.5ms。假设相反极性的指针调整在时间上是充分扩展的,即调整周期大于解同步器的时间常数。 图4 指针测试序列3.2.9.4 24 小时误码特性24小时无误码。3.2.9.5 SDH 的输入口抖动容限 图5 STM-1接口输入抖动容限要求 表4 STM-1输入抖动容限频率f(Hz)峰峰值10<f≤19.338.9UI(0.25μS)19.3<f≤68.7750 f -1UI68.7<f≤500750f -1UI500<f≤6.5k1.5UI6.5k<f≤65k9.8×103 f -1UI65k<f≤1.3M0.15UI3.2.9.6 STM-1 接口输出抖动接口带通滤波器峰峰值STM-1500Hz-1.3MHz0.5UI65kHz-1.3MHz0.1UI3.2.10 以太网业务性能3.2.10.1吞吐量设备在同一模块和经过背板,单对端口间的稳态吞吐量必须达到线速。3.2.10.2 时延对于存储转发设备,时延为被测设备收到最后一比特到发出第一比特的时间间隔。对于按比特转发设备,时延为被测设备发出第一比特到收到第一比特的时间间隔。汇聚型协议转换器 设备必需具有较低的转发时延。本规范定义的时延为测试设备发出带时戳的测试帧到收到帧的时间间隔。本规范建议100M 以太网端口64 Byte 以太网包时延不超过200μs。3.2.10.3 丢包率丢包率测试为 0。(挂表时间大于24 小时)3.2.10.4 最大帧长设备应支持最大帧长度不小于1536字节。3.2.10.5 MAC地址容量应支持MAC地址容量不小于8000个。3.2.10.6 支持VLAN数量应支持VLAN数量不小于1000个。3.2.10.7 流量控制在全双工以太网链路上应采用PAUSE功能来实现流量控制。防止瞬时过载导致缓冲区溢出时不必要的帧丢弃。3.2.11 PTN业务性能要求3.2.11.1 OAM层次结构和总体性能要求汇聚型协议转换器具有故障管理和性能监视的OAM能力,这些能力可以用于业务层的OAM故障管理,配合PTN的可维护性操作。PTN网络的OAM分层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 图6 PTN网络OAM结构框图 可以在不同的参考点插入和提取OAM报文,这些参考点称为维护点(MP)。根据其所处位置的不同,维护点又可以分为维护端点(MEP)和维护中间点(MIP)。MEP能够发送和终结用于故障和性能监测的OAM报文。MIP能够对部分OAM分组进行响应,但是不能主动发送OAM报文。各层的OAM功能可分为主动(Proactive)和按需(On-demand)两类。 对OAM的总体要求如下:1、PTN网络设备内部的OAM支持4层OAM功能,包括业务层OAM、PW OAM、LSP OAM和段层OAM。2、业务层支持采用以太网、SDH/PDH等业务的OAM。3、PTN网络设备段层采用以太网链路和SDH链路(POS接口)的OAM。4、汇聚型协议转换器可提供基于业务层的OAM,与PTN配合实现基于以太网业务的故障检测和处理;PTN完成段层、LSP层、PW层、以太网业务层OAM必须具备故障管理和性能管理功能。5、汇聚型协议转换器作为维护点又可以分为维护端点(MEP)和维护中间点(MIP)。MEP能够发送和终结用于故障和性能监测的OAM报文。3.2.11.2 故障管理功能1、连续性检查(CC):连续性检查功能是一种主动OAM功能,源端维护端点周期性发送该OAM报文,宿端维护端点检测两维护端点间的连续性丢失(LOC)故障,以及误合并、误连等连通性故障。发送周期可设置,设备支持的最小发送周期为3.3ms,保证最快在10ms完成故障检测。2、环回(LB):属于按需OAM功能。源端维护端点发送该请求OAM报文,宿端维护端点接收该报文并返回相应应答OAM报文。用于验证源宿维护端点间的双向连通性,以检测节点间及节点内部故障,进行故障定位。 3、链路追踪(LT):链路跟踪功能是一种按需OAM功能,可用于邻接关系检索和故障定位:4、邻接关系检索:链路跟踪功能可以用于识别一个MEP和一个远端MEP或MIP之间的邻接关系检索。为了建立邻接关系,需要得到MIP和/或MEP的顺序。每个MIP和/或MEP可通过其MAC地址来标识。a)故障定位:链路跟踪功能可以用于故障定位。当发生故障(例如链路和/或设备故障)或者产生转发平面环路时,MIP和/或MEP的顺序关系很可能与预期的不同。这种不同的顺序关系就提供了故障位置信息。3.2.11.3 性能管理功能性能管理OAM功能包括帧丢失率测量、帧时延/抖动测量和吞吐量测量。目前只定义点到点连接的性能参数,对于多点连接的性能参数需要进一步研究。1、帧丢失率测量(LM):用于测量丢包率,包括双端LM和单端LM。双端LM是一种主动的OAM机制,用于进行性能监测,使用CC消息格式。单端LM是一种按需OAM机制,用于进行临时性的丢包率测试,使用LM消息格式。2、双向帧时延测量(DM):该功能可以通过专门的时延测量OAM报文实现,工作在按需模式。周期性向对端维护端点发送请求OAM报文,并在诊断时间间隔内接收对端维护端点的应答OAM报文,报文携带发送、接收时间戳,每个维护端点可以实现双向延时及抖动测量。3、吞吐量测量(TM):属于按需OAM机制。用于测量吞吐量,分为单向和双向测量两种。可以使用LB或TEST功能进行吞吐量测量。3.2.11.4 网络保护功能1、汇聚型协议转换器保护机制支持应用于环状或链状网络拓扑。2、保护必须提供阻止网络不稳定时的反复倒换的机制,提供保护回复时间的设置(WTR)。3、保护倒换时间必须支持小于50ms,且与业务的数量无关。4、环保护机制能够很好的扩展:比如支持多个传输路径,多个节点,多个环等。5、STM-N接口必须支持MSP 1+1保护功能。6、汇聚设备必须支持电源单元、交换单元、时钟、主控单元等主要功能单元的1+1冗余备份能力。7、在上述功能单元的冗余单元启动1+1保护后,系统转发性能必须不受影响。8、核心、汇聚节点设备必须支持PDH光接口的1+1保护能力。3.3. V35-E1协议转换器3.3.1 整机要求1、可以与其它厂商的V35-E1协议转换器互通。2、支持三种时钟方式:内部时钟、V35终端时钟和E1线路时钟。3、支持故障转移功能,将E1接收侧告警转移到V.35接口DCD、CTS信号(可选)。4、台式设备必须支持AC电源。DC可选。(填写实际支持的电源种类,如都支持,添AC、DC。)5、支持网管功能,可通过带内或带外方式实现OMC管理设备。3.3.2 V35端口要求1、端口数量=12、支持打开、关闭V35端口。3、发送时钟相位正向、反向可设。4、支持V35时隙跟随功能。当该功能使能时,此E1接口的时隙设置将跟随对端V35接口的时隙占用情况(可选)。3.3.3 E1端口要求:1、端口数量=12、支持E1的成帧/非成帧(透明)传输模式。3、E1成帧时,可以配置PCM30/31模式。4、PCM30模式下可选择TS1-TS15,TS17-TS31中任意一个或几个传送信号;PCM31模式下可选择TS1-TS31中任意一个或几个传送信号。5、支持E1端口环回,方向支持内环或外环。6、支持E1时隙跟随功能。当该功能使能时,此E1接口的时隙设置将跟随对端E1接口的时隙占用情况。7、具备内置误码测试单元,可以配合多种环回方式进行线路诊断和测试。3.4 HDLC型Eth-单E1协议转换器3.4.1整机要求:1、支持E1透明、成帧两种模式,成帧时,可基于N*64K配置时隙。2、卖方设备HDLC封装业内公认标准RJ017模式,能够与其他厂家单E1设备在透明模式下互通。3、局端协转支持SNMP网管,且局远端协转要求支持E1带内管理方式,局端协转能够穿透DXC、PCM设备对远端协转进行管理。4、局端设备能够在管理界面获取远端设备型号。5、局端设备能够在管理界面获取远端设备的软件、硬件和(或)固件版本信息。6、能够从中心端以太电口协转发起对远端光口协转及末端收发器的三级网管。简述三级网管的实现方式及原理。7、以太网光口设备能够管理对接的光纤收发器,而且能够从中心端以太电口协转发起对远端光口协转及末端收发器的三级网管。简述三级网管的实现方式及原理。8、能够上报收发器掉电告警。9、使能、禁止故障转移功能。10、支持以太网超长帧透传,帧长可达1916B。11、台式设备必须支持DC电源,AC可选。3.4.2 ETH端口要求:1、端口数量=1。2、支持LINK状态查询。3、支持流量控制查询和配置。4、电口设备支持速率双工查询和配置,自协商。5、电口设备支持端口使能、禁止。6、电口设备可设置以太网电口速率10M、100M,在自适应功能禁止时有效。7、使能和禁止以太网802.3X流控功能。8、可获取ETH状态信息,包括:LINKUP LINKDOWN。9、以太网为光口可获取SD告警。3.4.3 E1端口要求:1、支持两种时钟方式:主时钟(内部时钟)、从时钟(E1接收恢复时钟)。2、支持E1端口环回测试。3、具备内置误码测试单元,可以配合E1环回进行线路诊断和测试。4、局端支持本地告警LOS。5、局端支持本地告警AIS。6、局端支持本地告警CRC。3.5 HDLC型Eth-多E1协议转换器:3.5.1 整机要求:1、局端协转支持SNMP网管,且局远端协转要求支持E1带内管理方式,局端协转能够穿透DXC、PCM设备对远端协转进行管理。2、能够在管理界面获取设备型号。3、能够在管理界面获取设备的软件、硬件和(或)固件版本信息。4、能够从中心端以太电口协转发起对远端光口协转及末端收发器的三级网管。简述三级网管的实现方式及原理。5、以太网光口设备能够管理对接的光纤收发器,而且能够从中心端以太电口协转发起对远端光口协转及末端收发器的三级网管。简述三级网管的实现方式及原理。6、能够上报收发器掉电告警。7、使能、禁止故障转移功能。当所使用的E1链路全部失效时,可以将以太口down掉。8、支持以太网超长帧透传,帧长可达1916B。3.5.2 ETH端口要求:1、端口数量=1。2、支持打开、关闭Eth端口。3、电口设备可设置以太网电口的自适应禁止和使能。4、电口设备可设置以太网电口速率10M、100M,在自适应功能禁止时有效。5、使能和禁止以太网802.3X流控功能。6、可获取ETH状态信息,包括:LINKUP LINKDOWN。7、以太网为光口可获取SD告警。3.5.2 E1端口要求:1、端口数量=4。2、支持E1端口环回测试。3、支持E1时隙跟随。4、支持E1无序连接。5、支持E1链路最大相对延时+/-16ms。6、支持反向复用,可以任意配置VCG所使用的E1数量,从而控制业务带宽。7、具备内置误码测试单元,可以配合E1环回进行线路诊断和测试。8、能够在管理界面上获取本端E1口告警状态信息——信号丢失(LOS)。9、能够在管理界面上获取本端E1口告警状态信息——告警信号(AIS)。10、能够在管理界面上获取本端E1口告警状态信息——帧失步(LOF)。11、能够在管理界面上获取本端E1口告警状态信息——冗余校验错误(CRC)。12、能够在管理界面上获取对端E1口告警状态信息——信号丢失(LOS)。13、能够在管理界面上获取对端E1口告警状态信息——告警信号(AIS)。14、能够在管理界面上获取对端E1口告警状态信息——帧失步(LOF)。15、能够在管理界面上获取对端E1口告警状态信息——冗余校验错误(CRC)。3.6 GFP型Eth-单E1协议转换器3.6.1整机要求:1、卖方设备符合ITU-T G.8040标准及ITU-T G.7041标准,支持E1成幀。2、局端设备支持SNMP网管,且能够管理远端同厂家协转。3、能够在管理界面获取设备型号。4、能够在管理界面获取设备的软件、硬件和(或)固件版本信息。5、能够从中心端以太电口协转发起对远端光口协转及末端收发器的三级网管。简述三级网管的实现方式及原理。6、以太网光口设备能够管理对接的光纤收发器,而且能够从中心端以太电口协转发起对远端光口协转及末端收发器的三级网管。简述三级网管的实现方式及原理。7、使能、禁止故障转移功能。8、支持以太网超长帧透传,帧长可达1916B。9、台式设备必须支持DC电源,AC可选。3.6.2 ETH要求1、端口数量=1。2、支持打开、关闭Eth端口。3、电口设备可设置以太网电口的自适应禁止和使能。4、电口设备可设置以太网电口速率10M、100M,在自适应功能禁止时有效。5、使能和禁止以太网802.3X流控功能。6、可获取ETH状态信息,包括:LINKUP LINKDOWN。7、以太网为光口可获取SD告警。3.6.3 E1要求1、支持E1端口环回测试。2、支持E1时隙跟随。3、可选择TS1-TS31中任意一个或几个传送信号。4、具备内置误码测试单元,可以配合E1环回进行线路诊断和测试。5、能够在管理界面上获取本端E1口告警状态信息——信号丢失(LOS)。6、能够在管理界面上获取本端E1口告警状态信息——告警信号(AIS)。7、能够在管理界面上获取本端E1口告警状态信息——帧失步(LOF)。8、能够在管理界面上获取本端E1口告警状态信息——复帧失步(LOMF)。9、能够在管理界面上获取对端E1口告警状态信息——信号丢失(LOS)。10、能够在管理界面上获取对端E1口告警状态信息——告警信号(AIS)。11、能够在管理界面上获取对端E1口告警状态信息——帧失步(LOF)。12、能够在管理界面上获取对端E1口告警状态信息——复帧失步(LOMF)。3.7 GFP型Eth-多E1协议转换器3.7.1 整机要求1、卖方设备符合ITU-T G.8040标准及ITU-T G.7041标准,支持E1成幀。2、局端设备支持SNMP网管,且能够管理远端同厂家协转。3、能够在管理界面获取设备型号。4、能够在管理界面获取设备的软件、硬件和(或)固件版本信息。5、能够从中心端以太电口协转发起对远端光口协转及末端收发器的三级网管。简述三级网管的实现方式及原理。6、以太网光口设备能够管理对接的光纤收发器,而且能够从中心端以太电口协转发起对远端光口协转及末端收发器的三级网管。简述三级网管的实现方式及原理。7、对收发器的管理支持IEEE802.3ah标准。8、使能、禁止故障转移功能。9、支持以太网超长帧透传,帧长可达1916B。10、台式设备必须支持DC电源,AC可选。3.7.2 ETH要求1、端口数量=1。2、支持打开、关闭Eth端口。3、电口设备可设置以太网电口的自适应禁止和使能。4、电口设备可设置以太网电口速率10M、100M,在自适应功能禁止时有效。5、使能和禁止以太网802.3X流控功能。6、可获取ETH状态信息,包括:LINKUP LINKDOWN。7、以太网为光口可获取SD告警。3.7.3 E1要求1、端口数量=4。2、支持E1端口环回测试。3、支持E1时隙跟随。4、支持E1无序连接。5、具备内置误码测试单元,可以配合E1环回进行线路诊断和测试。6、能够在管理界面上获取本端E1口告警状态信息——信号丢失(LOS)。7、能够在管理界面上获取本端E1口告警状态信息——告警信号(AIS)。8、能够在管理界面上获取本端E1口告警状态信息——帧失步(LOF)。9、能够在管理界面上获取本端E1口告警状态信息——复帧失步(LOMF)。10、能够在管理界面上获取对端E1口告警状态信息——信号丢失(LOS)。11、能够在管理界面上获取对端E1口告警状态信息——告警信号(AIS)。12、能够在管理界面上获取对端E1口告警状态信息——帧失步(LOF)。13、能够在管理界面上获取对端E1口告警状态信息——复帧失步(LOMF)。3.7.4 VCG要求1、映射管理,可使能禁止FCS。2、支持净荷扰码使能和禁止设置。3、虚级联管理:可设置虚级联组(VCG)LCAS使能和禁止。4、虚级联管理:可支持虚级联组(VCG)中成员的添加和删除。5、虚级联管理:可支持获取虚级联组中成员状态。6、虚级联管理:可支持获取虚级联组中告警LOM。7、虚级联管理:可支持获取虚级联组中告警SQM。8、虚级联管理:可支持获取虚级联组中告警CRC。9、虚级联管理:可支持获取虚级联组中告警LOA。10、支持获取VCG告警 LFD。4. 网管要求4.1 网络管理能力4.1.1 配置管理(1) 设备指配网管系统应设备或网元的基本参数和信息的设置和查询,如IP地址,所属用户,位置区域等。(2) 交叉连接指配a) 网管系统应提供交叉连接表或者其他直观易用的方式,以完成交叉连接功能。b) 网管系统应提供各种业务的指配功能。(3)业务接口指配网管系统应提供对接入业务的接口属性的管理。(4)拓扑自动发现功能。因移动网络特殊性(汇聚-基站-用户),需要设备支持三级网管自动发现能力。网管系统能够支持自动发现网络设备,并自动生成组网拓扑。(5)PTN远端设备管理a) 设备业务配置可通过网管对远端设备进行完全配置操作,实现业务的开通。b) OAM相关配置通过网管可配置远端OAM相关功能:OAM环回、LB、LT,环路检测。c)业务接口指配网管系统应提供对接入业务的接口属性的管理配置。d)系统软件升级通过网管软件可实现远端设备在线远端升级。e)快速配置与开通实现在光纤连通状态下,远端设备被局端设备自动发现和管理,由网管进行业务的配置与处理。4.1.2 性能管理(1) 性能参数收集类别划分为15 分钟和24 小时两种;(2) 可设置性能参数收集的起止时间:15 分钟可从0、15、30、45 分钟开始;24 小时可从任一小时开始;(3) 网管系统应支持ITU-T G.826、Q.822、X.738、X.739、 G.7741 和M.3100 等标准规定的SDH 的各种性能参数(4) 以太网业务,应支持如下性能参数a) 总体性能统计b) 接收到的好包字节总数c) 发送的好包字节总数d) 接收的坏包字节数e) 发送的坏包字节数f) 校验错误数4.1.3 告警管理(1) 告警报告收集告警是由网元产生并上报给网管系统的。网管系统应能实时收集网元发出的告警信息,并自动更新当前告警列表。(2) SDH/PDH 告警网管系统支持的SDH/PDH告警参考ITU-T相关建议: X.721,M.3100,X.739,Q.821。(3) 设备掉电、断纤告警支持远端设备的掉电、断纤告警的上报。(4) 接口故障告警支持接口的故障告警。(5) 支持支路信号的中断告警指示(6) 告警屏蔽、过滤(7) 告警相关性分析与定位支持对于用户侧以太接口进行广播包流速控制。并对大于一定量的广播包进行提示告警。(8) 告警显示、查询和统计(9) 告警处理4.1.4 安全管理(1) 具备安全管理(分级管理:高中低级用户具备不同的管理权限)。(2) 用户管理,包括用户信息的创建、修改与删除。每个用户应分配一个密码。(3) 用户授权,即为指定用户赋予操作权限。(4) 用户登录鉴权,当一个用户登录网管系统时,系统应提示操作人员输入密码,并校验该密码是否正确。只有成功通过鉴权的用户才能登录本系统。鉴权失败时系统应给出提示信息。(5) 用户操作鉴权,当用户执行网管系统某个功能时,系统应自动校验该用户是否有执行该功能的权限,如无权限则无法执行。4.1.5 日志管理网管系统应提供日志管理功能,用于记录、显示查询操作人员的登录信息和操作信息。4.1.6 网络拓扑显示网管系统显示拓扑清晰明了,易与操作维护。4.1.7 系统备份/还原网管系统支持定时备份/手动备份功能。4.2 维护能力(1) 支持网管模块的级联能力。(2) 局端和远端设备以太网接口均应支持对连接状态、速率和工作方式的监测(3) 局端和远端设备支持对业务链路的误码性能测试(4) 远端设备支持以太网端口状态的监视。(5) 支持以太网的网管连接。(6) 支持网络设备端到端业务级管理。(7) 支持内嵌DCN 的网络连接支持告警。5 物理电气性能要求5.1设备尺寸1.汇聚型协议转换器结构满足IEC297 19 英寸6U 标准插箱设计规范,机箱外形尺寸为480mm(宽)×248mm(深)×267mm(高),5.2设备电压范围设备要求直流电压范围(V):-38.4~-57.6(采用-48V电源时)。交流电压及其波动范围要求:单相100V~240V,频率47Hz~63Hz,线电压波形畸变率小于5%。5.3环境温度、湿度1.设备长期工作环境温度范围为+5~+40℃(-5~+40℃),相对湿度保持在40%~65%。2.设备短期工作环境温度范围为0~+45℃(-10~+45℃),相对湿度保持在20%~90%。注:括号内数值用于无人值守的局点。5.4功耗附:设备功耗列表。5.5电磁特性1.设备电磁特性应该符合GB19286标准。2.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及抗电磁干扰应满足IEC61000-4-2/IEC61000-4-3/IEC61000-4-4的要求。5.6抗震特性设备抗震特性应该符合ANSI T1.329-2002《电信网络设备抗震能力》标准。5.7防雷击特性设备防雷击能力应该符合GB/T3482-2008。5.8对机架和板卡的一般要求1.设备的总体机械结构,应充分考虑安装、维护的方便和扩充容量或调整设备数量的灵活性,实现硬件模块化。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设备的安装固定方式应具有防振抗震能力,应保证设备经过常规的运输、储存和安装后,不产生破损变形。应提供设备的机械结构、品种规格及安装规程等方面的详细说明。2. 线缆在机架内排放的位置应设计合理,不得妨碍或影响日常维护、测试工作的进行。插拔电接口板卡不应改动线缆布线。5.9表面涂敷处理1、设备的表面涂敷,应满足防腐的要求。所有喷漆(塑)零件的表面应光滑平整、色泽一致,不允许有划痕、斑疵、流挂、脱落和破损。电镀零件的表面应有金属光泽,不允许有裂纹、斑点、毛刺和缺陷。2、机架(板卡)的外观应色彩协调,色调柔和,色泽一致。3、印刷电路板应满足下面要求:4、所有印刷电路板均应防腐蚀。5、印刷电路板均不允许有飞线。6、印刷电路板应有插拔及锁定位置。7、同一品种的电路板应具有完全的互换性。6.设备安装调测、运行、验收6.1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6.1.1安装和调试设备应在规定的安装时间前到达安装现场,卖方应负责安装,安装调测时使用的工具、设备由卖方提供。系统测试的条款应与技术规范一致。基于以上要求,卖方应提供测试条件、方法和过程的草案,谈判以后,最终测试文件由双方共同拟定。6.1.2测试和调试本规范书所述及的系统性能原则上都应进行测试,并作为验收依据。卖方应提出各项性能指标的具体测试方案和内容,并经买方确认后实施。a)现场验收系统的性能、质量和数量的最终验收在买方现场进行,设备运抵安装现场后,买方将与卖方共同开箱验收,如卖方届时不派人来,则验收结果应以买方或当地商检人员的验收报告为最终验收结果。验收时发现短缺、破损,买方有权要求卖方立即补发和负责更换。验收结果经双方确认后,方为有效。b)初验及最终验收在设备安装、调测达到技术规范书规定的指标并开通业务后,可按系统进行初验。卖方最迟在合同小签后2周将验收规范(包括项目、指标、方式和测试仪器等)提交给买方,验收规范书必须是中文。买方可根据合同及技术规范书和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的有关规定进行修改和补充, 经双方确认后形成验收测试文件作为验收测试依据。 割接验收测试合格后, 双方签署验收协议,设备入网开通上线运行。初验后设备经过试运行期, 所有性能指标达到技术规范书的要求时, 可进行最终验收。在试运行期间,由于设备设计、生产及工艺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均应由卖方免费负责及时处理,在全部达到要求时, 双方签署最终验收文件。6.2 技术服务(1)卖方应提供设备安装调试时所需的工程设计资料,卖方有责任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提供技术服务,包括技术咨询等。(2)在设备安装和系统调测期间,买方有权派出技术人员参加,卖方有义务对其进行指导。(3)卖方应根据合同规定将要安装和调试资料提前单独发往安装现场。(4)在系统设备试运行期间,根据需要卖方有责任派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维护工作。(5)试运行期间出现的设备故障,卖方应在接到通知后的规定时间内处理完毕,恢复设备无故障运行,并交给买方详细的故障处理分析报告。该报告将视为试运行期间的统计报告,作为日后确定是否结束试运行的依据之一。(6)在网络和设备扩容及软件升级时,设备厂商应派技术人员到场指导。(7)卖方应对其在中国的售后服务、技术支持方面的情况作出说明。在中国有无技术支持中心,地点设在何处,能否提供7×24小时技术服务。(8)设备营运期内,卖方提供的技术服务应满足中国移动售后服务技术标准的要求,或双方约定的其它要求。(9)卖方应提供7*24服务,提供24小时热线电话号码(包括公众假期),卖方收到买方通知后2小时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果需要到现场进行施工,8小时内,服务提供商技术人员携带必备工具到现场。如有因维修不到位而给买方造成的损失,由卖方负责赔偿。(10)保修期满后,如果出现特殊和紧急情况且在买方要求下,卖方承诺将派遣其专家以合理价格到现场对合同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11)卖方若为代理商,买方享受原厂家商技术和售后服务。(12)卖方应具备本地技术支持能力,满足日常支撑需求。(13)卖方应具备故障、咨询的反馈快速处理效率,能够解决问题,能够及时调测设备,满足客户时限要求。(14)卖方能够主动提供非常完备的服务后续支持。6.3 测试、验收要求卖方应遵循并满足中国移动相关部门制定的IMS网络测试、验收规范和要求。6.4其它相关技术服务要求(1)本技术规范书中所述“客户”、“用户”包括使用卖方设备的中国移动的用户/客户。(2)卖方应有专职客户服务经理负责处理相关的客户服务工作,为用户提供7*24小时的客户热线服务。(3)卖方提供的技术支持服务:a)为用户提供疑难问题解答,与用户现场交流,协助上门推广,方案编写。b)制定实施范例模板,协助买方编写实施案例和培训资料。c)卖方办事处可以直接协助开拓用户,现场与用户沟通,编写针对性解决方案,提供全面的售前支持,协助买方全力开发市场。(4)卖方提供的工程安装服务:a)在用户当地设立办事处。b)根据需要配置工程服务人员。c)根据用户需要提供工程安装服务,卖方针对设备安装,维护制定详细周全的实施流程和规范。(5)卖方提供的用户培训服务:a)免费为用户提供设备的技术、安装及维护等的技术培训。b)可根据需要提供卖方公司内部培训、客户现场培训。c)培训人数、时间、地点可由用户方决定。(6)卖方提供的设备保修服务:a)为用户提供设备保修服务。b)为用户提供现场故障处理服务,承诺1小时到达现场。(7)卖方提供的备件支持服务:a)在中标市建立备件中心,提供安装一定数量的备件,为用户提供快速的备件更换服务。b)根据用户需要,可为用户提供一定数量的返修机替换服务。(8)卖方提供的定期巡检拜访服务:按月、季度或年定期巡检和拜访客户,了解客户的需求。(9)卖方提供的本地备件库:卖方需设置分公司,常备设备进行升级和返修的使用。保证对任何故障的设备维修周期为1天。在1小时内响应到达现场,并在 2 小时内解决问题;当设备故障无法及时解决时,进行设备更换。(10)卖方提供的发货和安装承诺:a)3天内,免费送货到买方/用户指定地点。b)3天内调试安装完毕,确保安装质量与用户满意,并在使用中可以针对用户要求进行特定功能的二次开发。c)用户使用满意签订竣工报告提交买方备案。(11)卖方提供的现场支持,安装维护:卖方需在用户所在地建立安装维护机构,接到客户通知后,1小时内达到现场提供售前支持,安装,维护等工作。(12)可以针对企业应用的不同行业和不同应用,进行针对性的功能修改和集成开发,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实现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13)保修期内,卖方对产品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指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排除,对出现故障的部件、元件或零件免费进行修理或更换。这些替换品不包括合同中规定的由卖方向买方提供的维护用的备件。紧急情况下,为了使货物正常运行,经买方同意,卖方可以使用买方的备件。使用结束后,卖方应及时归还或配齐使用过的所有备件、元件。对需要现场维修的,卖方技术人员应在收到买方故障通知后,在提供远程服务的同时,从离故障现场最近的维修点乘坐最快交通工具在最短时间内赶赴现场对货物进行维修。(14)若卖方收到买方故障通知后7日内未能排除故障,买方有权要求卖方免费提供同档次的全新产品,卖方应于7日内免费提供相关产品供买方临时使用。在保修期内经卖方修理或替换的部件、元件或零件的保修期应重新计算。(15)保修期内,对保修范围内的保修服务所发生的全部物质损耗和人员费用,均由卖方予以承担。卖方未及时承担保修责任的,买方有权采用其他渠道和方式对货物进行维修,由此产生的费用由卖方承担。对因货物在保修期间发生的质量缺陷造成的买方和/或第三人财产和/或人身损失,卖方应予以赔偿。对本款中应由卖方承担的全部保修和/或赔偿费用,买方有权在卖方的质量保证金中予以直接扣除,不足部分,买方有权继续追索。承诺保修期内免费提供设备更新及软件升级服务。(16)保修期满,卖方应持续对设备运行期间出现的故障提供维修服务。对维修所需费用,卖方应仅收取正常的成本费用。

标签: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