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灾害风险普查 招标公告

海洋灾害风险普查 招标公告

公告信息
公告标题:辽宁省海洋灾害风险普查采购公告有效期:2021-04-30 至 2021-05-11
撰写单位:辽宁新迪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辽宁省海洋灾害风险普查)招标公告
项目概况

辽宁省海洋灾害风险普查招标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辽宁政府采购网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1年05月22日 09时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JH21-210000-19286
项目名称:辽宁省海洋灾害风险普查
包组编号:001
预算金额(元):4,673,000.00
最高限价(元):4,673,000.00
采购需求:查看

包组名称:辽宁省海洋灾害致灾孕灾要素调查和危险性评估包号:001

一、主要工作内容

1、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我省沿海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6市22个县(区)的海洋灾害风险普查,获取海洋灾害主要致灾信息、主要承灾体信息、历史灾害信息,掌握重点隐患情况,摸清海洋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客观认识当前沿海地区致灾风险水平、承灾体脆弱性水平、综合风险水平,科学预判今后一段时期灾害风险变化趋势和特点,为有效开展海洋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提升我省综合灾害应急能力。

2、本包组主要工作内容

辽宁省海洋灾害致灾孕灾要素调查、危险性评估数值模拟计算、重点防御区划定、省级成果汇总、成果审核与质量控制。

二、采购标的需执行的相关文件、规范和标准

(一)海洋灾害隐患调查评估技术规范

《海洋灾害隐患调查评估技术规范-总则》;

《海洋灾害隐患调查评估技术规范-海堤》;

《海洋灾害隐患调查评估技术规范-渔船渔港》;

《海洋灾害隐患调查评估技术规范-海水养殖区》;

《海洋灾害隐患调查评估技术规范-滨海旅游区》。

(二)海洋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风暴潮灾害防治区(重点防御区)划定技术导则》;

《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_第1部分:风暴潮》;

《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_第2部分:海浪》;

《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_第3部分:海啸》;

《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_第4部分:海冰》;

《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_第5部分:海平面上升》。

(三)支撑文件

《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普查的通知》(国办发〔2020〕12号);

《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普查的通知》(辽政办发〔2020〕19号);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试点版)》(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20年9月);

《全国海洋灾害风险普查实施方案》(自然资预警函〔2020〕126号);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修订版)》(国灾险普办发〔2021〕6号);

《辽宁省海洋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辽自然资办发〔2021〕12号)。

三、工作要求(包括标准、技术指标等详细内容)

1、致灾孕灾要素调查

针对辽宁省沿海区域,结合已有业务工作成果转化和利用,对1989-2018年历史灾情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能够支撑海洋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致灾孕灾要素数据集。致灾因子调查依据不同灾害类型特点,调查收集30年以上长时间连续序列的数据资料,相关信息更新至2020年12月31日。

收集5个种类海洋灾害致灾孕灾要素数据,按照《海滨观测规范》(GB∕T14914-2006)和《海洋观测延时资料质量控制审核技术规范》进行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分析和评估数据资料在空间连续性和时间连续性以及资料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并对数据进行校核和质量控制,形成能够满足开展海洋灾害致灾孕灾要素成果数据集。

(1)风暴潮。从辽宁沿海海洋、水文代表站搜集整理实测潮位值,通过调和分析等手段分析得到天文潮数据、增水数据,并统计年度最大增水、最高潮位。从临时验潮站搜集整理潮位值,处理按照《海滨观测规范》(GB∕T14914-2006)中的一般和分类规范进行。对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根据观测资料的特点、变化范围,进行一般性检验,对观测格式等进行非法码检验,进行相关要素的相关性检验以及统计特性检验。参照《海洋观测延时资料质量控制审核技术规范》进行水文气象观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级,形成标准数据集。收集区域警戒潮位核定结果中的警戒潮位值。

(2)海浪灾害致灾孕灾要素调查主要以收集整理 1978-2020 年 42 年期间辽宁省海域、近海海浪实况分析图为主,掌握辽宁省近海及各海区有效波高 4m 以上的灾害性海浪过程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为海浪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提供支撑。

(3)海啸灾害致灾孕灾要素调查主要以收集整理为主,搜集辽宁省近海历史地震和海啸事件,开展海底地质构造分析,统计和分析辽宁省近海主要倾滑俯冲带和地质断层历史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参数,遵循历史重演和构造类比的原则,综合研究确定可能对辽宁省沿海造成影响的潜在海啸源及其相关参数。

(4)海平面上升调查包括数据资料收集、处理分析、完整性评估、补充调查、资料更新 5 个工作流程。一是数据资料收集,收集掌握在各级主管部门的相关数据和资料,为海平面上升危险性调查与评估工作提供基础;二是资料处理分析,按照省尺度调查与评估工作要求,梳理资料成果,并对数据资料在空间连续性和时间连续性进行分析评估;三是资料完整性评估,开展资料完整性评估,包括数据资料是否完整、时相上和空间上是否满足海平面上升危险性和区划工作要求;四是数据资料补充调查,对空间上存在缺失的数据资料进行补充调查,对时相上较陈旧的资料进行更新性补充调查;五是数据资料更新,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资料和补充调查数据资料成果相结合,对数据资料进行更新,形成海平面上升危险性和区划所需的数据资料集。

(5)海冰调查主要包括资料收集、补充调查和资料处理 3 个工作流程。一是资料收集,收集海冰灾害基础数据和资料,注明数据来源和数据更新时间,并对所有共享、引用的数据资料按照要求进行整理,形成数据表和数据集;二是补充调查,对未收集到和不完善的信息开展现场补充调查,妥善保管调查一手资料,并对补充调查资料按照要求进行整理,形成数据图表、数据集;三是资料处理,将所收集的各类资料严格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进行质量控制,并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2、危险性评估

(1)风暴潮危险性评估主要包括省尺度和县尺度。省尺度危险性评估,综合考虑风暴增水和风暴潮超警戒两个指标,评估风暴潮灾害危险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影响省域沿海台风及温带风暴潮过程,时间序列长度不少于 20 年。以沿海乡镇为评估单元,参考国家尺度风暴潮灾害危险性等级确定方法,计算省域沿海岸段风暴潮灾害危险性等级。县尺度危险性评估,主要分为风暴潮数值模拟、可能最大风暴潮淹没范围及水深计算、不同等级强度风暴潮淹没范围及水深计算和危险性等级评价4个方面。

(2)海浪灾害危险性评估为省尺。海浪灾害省尺度危险性评估,主要包括构建历史海浪场数据集、计算海浪典型重现期和海浪危险性评估 3 个方面

(3)海啸灾害危险性评估包括省尺度和县尺度。省尺度危险性评估。省尺度海啸危险评估技术路线与国家尺度评估相同,以沿海乡镇为单元,选取单元内危险性最高等级岸段为该单元危险性等级。县尺度危险性评估。市县尺度海啸危险评估技术路线与国家、省尺度评估相比,增加了海啸淹没危险评估。利用建立的海啸源和建立的模型分别开展海啸波幅、淹没范围等的数值计算,获得海啸危险评估所需的海啸淹没水深等信息。海啸波携带水体的流速较强,对近岸居民财产和工程设施等可能造成危害。海啸波在近岸传播和淹没过程中,其流速与该区域岸形、地形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市县尺度还对海啸波致流速进行评估。

(4)海平面上升危险性评估包括海平面上升分析预测、潮汐特征分析、地面高程状况分析、岸段海岸状况分析、危险性指数计算、图件制作 6 个方面。

(5)海冰灾害危险性评估为省尺度。省尺度海冰灾害危险性评估以沿海县为评估单元。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评估指标选取与分析、海冰灾害基本特征及重大(典型)海冰灾害实例分析、危险性等级划分和图件制作 4 个方面。

3、成果编制

提交相应的数据集和技术报告

4、严格按照相关办法和标准开展质量控制、成果审核和成果汇交工作。

四、成果资料(详细内容)

(一)数据成果

1、省级:5个灾种海洋灾害致灾孕灾要素省级标准成果数据集;辽宁省沿海海洋、水文代表站位年度最大增水和最高潮位观测资料集;各站点警戒潮位值数据集;海浪历史再分析数据集;历史海啸源数据集;历史海啸水位数据集;历史海啸最大波幅分布场、海啸流速分布场数据集;沿海海平面上升状况数据集;沿海特征潮位状况数据集;沿海岸带类型和稳定性空间数据集;沿海地面高程空间数据集;省尺度沿海海冰冰情数据集。

2、市级。风暴潮和海啸2个灾种海洋灾害致灾孕灾要素市级标准成果数据集。

3、县(区)级。风暴潮和海啸2个灾种海洋灾害致灾孕灾要素县级标准成果数据集。

(二)图件成果

1、省级。省尺度海洋灾害防治区(重点防御区)划图。

2、市级。市尺度沿海海洋灾害防治区(重点防御区)划图。

3、县(区)级。县尺度沿海海洋灾害防治区(重点防御区)划图。

(三)文字报告成果

1、省级。省尺度风暴潮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报告;省尺度海浪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报告;省尺度海平面上升危险性评估技术报告;省尺度海啸灾害危险评估技术报告;省尺度沿海海冰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报告;省尺度海洋灾害风险隐患调查工作报告;省尺度海洋灾害防治区(重点防御区)划技术报告。

2、市级。市尺度沿海风暴潮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报告;市尺度沿海海啸灾害危险评估技术报告;市尺度海洋灾害防治区(重点防御区)划技术报告。

3、县(区)级。县尺度沿海风暴潮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报告;县尺度沿海海啸灾害危险评估技术报告;县尺度海洋灾害防治区(重点防御区)划技术报告。

合同履行期限:自签订合同之日起至2022年2月28日
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落实政策为促进中小企业、支持监狱企业、促进残疾人就业等相关政策。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包组编号:002
预算金额(元):2,820,000.00
最高限价(元):2,820,000.00
采购需求:查看

包组名称:辽宁省海岸带东段海洋灾害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风险评估和区划

包号:002

一、主要工作内容

1、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我省沿海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6市22个县(区)的海洋灾害风险普查,获取海洋灾害主要致灾信息、主要承灾体信息、历史灾害信息,掌握重点隐患情况,摸清海洋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客观认识当前沿海地区致灾风险水平、承灾体脆弱性水平、综合风险水平,科学预判今后一段时期灾害风险变化趋势和特点,为有效开展海洋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提升我省综合灾害应急能力。

2、本包组主要工作内容

辽宁省海岸带东段(包括大连市、丹东市,共11个区县)海洋灾害风险隐患调查、风险评估、重点防御区综合减灾能力和县级重要灾种调查、辽宁省海洋灾害危险性评估图件绘制工作,并提交相应的技术报告。

二、采购标的需执行的相关文件、规范和标准

(一)海洋灾害隐患调查评估技术规范

《海洋灾害隐患调查评估技术规范-总则》;

《海洋灾害隐患调查评估技术规范-海堤》;

《海洋灾害隐患调查评估技术规范-渔船渔港》;

《海洋灾害隐患调查评估技术规范-海水养殖区》;

《海洋灾害隐患调查评估技术规范-滨海旅游区》。

(二)海洋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风暴潮灾害防治区(重点防御区)划定技术导则》;

《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_第1部分:风暴潮》;

《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_第2部分:海浪》;

《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_第3部分:海啸》;

《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_第4部分:海冰》;

《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_第5部分:海平面上升》。

(三)支撑文件

《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普查的通知》(国办发〔2020〕12号);

《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普查的通知》(辽政办发〔2020〕19号);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试点版)》(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20年9月);

《全国海洋灾害风险普查实施方案》(自然资预警函〔2020〕126号);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修订版)》(国灾险普办发〔2021〕6号);

《辽宁省海洋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辽自然资办发〔2021〕12号)。

三、工作要求(包括标准、技术指标等详细内容)

1、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

(1)调查范围

海洋灾害隐患调查范围为海岸带区域,向陆一侧延伸至海拔 10米等高线,而且纵深不超过 10 公里,重点河口区域延伸覆盖沿海县全域;向海一侧延伸至领海基线。

(2)资料收集

收集海水养殖区、渔船渔港、滨海旅游区、典型海岸生态系统等基础资料数据。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收集地理信息、海洋观测、历史灾害等基础资料,调查获取沿海防护工程(海堤)、滨海旅游区、渔船渔港、设施渔业等四类承灾体相关资料。

(3)补充调查

在资料收集、遥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海洋灾害隐患调查评估技术规范-总则》等技术规范要求,对不能满足调查要求的数据开展现场补充调查。海堤现场调查:海堤数据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开展现场勘查、海堤工程图件与实况比对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堤防数据的准确度和现实性。同一名称、规划、设计、施工标准的海堤为一个自然段;在一个自然段的海堤上,至少须要对其首、末、中段三个以上的点位进行坐标及高程测量(其中必须包括一个沉降最低点的测量);对于跨行政区的海堤自然段,则测量本县级行政区域内的海堤。通过分析收集到的堤坝信息,梳理出各种险工、险段信息,主要有未合拢海堤、病险海堤、没有达到防洪潮标准的海堤、病险水闸泵站等;然后现场测量这些海堤设施的坐标、高程等要素并拍照、录像,详细收集这些险工、险段的历史受灾情况。海堤测得的坐标,还须与遥感图件进行比对,如有较大偏差,则须核实或重新测量。其他海洋灾害重要承灾体调查:在资料收集、遥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参照《海洋灾害隐患调查技术规范》,对不能满足调查要求的数据开展现场补充调查。包括测量主体工程的位置和结构属性信息,并拍照、录像,获取现场数据、图像资料。海水养殖区主要调查位置、面积或范围、养殖方式、养殖种类、产量或产值等;渔船渔港主要调查已建成渔港和避风锚地的位置、面积、容纳量,及港区内渔船吨位、尺寸等;滨海旅游区包括已投入运营的沿海风景名胜、海水浴场等,主要调查位置、级别、面积、设计日游客接待量等。海洋灾害隐患调查充分考虑海洋灾害影响特征及调查区域工程防护能力及重要承灾体分布,应用相关技术方法和规范,以点面结合方式确定海洋灾害隐患区(点)。

(4)成果核验

海洋灾害隐患区域确定后,应采用地方自检和逐级核验相结合的方式,征求地方相关行业部门对隐患调查结果的意见,对有疑问或问题的隐患区(点)开展实地踏勘,结合历史灾情比对,核验并修正完善隐患调查成果。

(5)成果分析整合

整合分析隐患调查成果,形成隐患数据表单及数据集,并将其空间化形成隐患空间分布图。形成技术报告和隐患清单。

2、风险评估和区划

(1)省级。依据相关规范开展省尺度(1:25万)风暴潮、海浪、海啸、海冰、海平面上升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并在区划结果基础上划定相关灾种的防治区(重点防御区)。

(2)市级。依据相关规范开展市尺度(1:10万)风暴潮和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开展风暴潮和海啸市尺度(1:10万)受海洋灾害影响的人口、经济和房屋等典型承灾体的暴露度风险分析,并在区划结果基础上划定相关灾种的防治区(重点防御区)。

(3)县(区)级。依据相关规范开展县尺度(1:5万)风暴潮和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开展风暴潮和海啸县尺度(1:5万)受海洋灾害影响的人口、经济和房屋等典型承灾体的暴露度风险分析,并在区划结果基础上划定相关灾种的防治区(重点防御区)。

3、严格按照相关办法和标准开展与本包组相关工作的质量控制、成果审核和成果汇交工作。

四、成果资料(详细内容)

(一)数据成果

1.省级:辽宁省海岸带东段沿海防护工程、海水养殖、渔船渔港、滨海旅游区4类承灾体市尺度海洋灾害隐患调查数据库。

3.县(区)级。辽宁省海岸带东段沿海防护工程、海水养殖、渔船渔港、滨海旅游区4类承灾体县尺度海洋灾害隐患调查数据库。

(二)图件成果

1.省级。辽宁省海岸带东段省尺度风暴潮灾害危险性等级分布图;省尺度海浪历史综合分析图;省尺度不同重现期的浪高分布图;省尺度四级浪高的年平均和月平均频率分布图;省尺度各级浪高出现频率的饼状分布图;省尺度海浪玫瑰图;省尺度不同潜在地震海啸源情景下的海啸淹没危险性分布图;省尺度沿海海啸波幅综合危险性等级分布图;辽宁省沿海各县、乡(镇)评估单元海平面上升危险性分布图;省尺度沿海各岸段海平面变化状况分布图;省尺度海冰危险性等级分布图;省尺度海洋灾害隐患空间分布图;省尺度沿海风暴潮灾害危险性区划图;省尺度风暴潮灾害脆弱性等级分布图;省尺度风暴潮灾害风险等级分布图;省尺度风暴潮灾害风险区划图;省尺度海浪灾害危险性区划图;省尺度沿海海啸危险等级分布图;省尺度沿海海啸灾害脆弱性等级分布图;省尺度沿海各县级、乡(镇)级评估单元海平面上升脆弱性分布图;省尺度沿海各县级乡(镇)级评估单元海平面上升风险程度分布图;省尺度沿海各县级、乡(镇)级评估单元海平面上升风险等级分布图;省尺度沿海海冰灾害风险等级分布图;省尺度沿海海冰灾害风险区划图;省尺度沿海海冰灾害脆弱性等级分布图。

2.市级。辽宁省海岸带东段市尺度沿海风暴潮灾害危险性等级分布图;市尺度可能最大风暴潮淹没范围及水深分布图;市尺度不同等级强度风暴潮淹没范围及水深分布图;市尺度不同潜在地震海啸源情景下的海啸淹没危险性分布图;市尺度可能最大海啸淹没危险性分布图;市尺度海洋灾害隐患空间分布图;市尺度沿海风暴潮灾害脆弱性等级分布图;市尺度沿海风暴潮灾害风险等级分布图;市尺度沿海风暴潮灾害风险区划图;市尺度风暴潮灾害应急疏散图;市尺度不同潜在地震海啸源情景下的海啸风险分布图;市尺度海啸脆弱性评价图。

3.县(区)级。辽宁省海岸带东段县尺度沿海风暴潮灾害危险性等级分布图;县尺度可能最大风暴潮淹没范围及水深分布图;县尺度不同等级强度风暴潮淹没范围及水深分布图;县尺度不同潜在地震海啸源情景下的海啸淹没危险性分布图;辽宁省海岸带东段县尺度可能最大海啸淹没危险性分布图;县尺度海洋灾害隐患空间分布图;县尺度沿海风暴潮灾害脆弱性等级分布图;县尺度沿海风暴潮灾害风险等级分布图;县尺度沿海风暴潮灾害风险区划图;县尺度风暴潮灾害应急疏散图;县尺度不同潜在地震海啸源情景下的海啸风险分布图;县尺度海啸脆弱性评价图。

(三)文字报告成果

1.省级。辽宁省海岸带东段省尺度海洋灾害风险隐患调查技术报告;省尺度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技术报告;省尺度海浪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报告;省尺度海啸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报告;省尺度沿海海平面上升风险评估技术报告;省尺度沿海海冰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报告。

2.市级。辽宁省海岸带东段市尺度海洋灾害风险隐患调查工作报告;市尺度海洋灾害风险隐患调查技术报告;市尺度沿海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技术报告;市尺度沿海海啸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报告。

3.县(区)级。辽宁省海岸带东段县尺度沿海风暴潮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报告;县尺度沿海海啸灾害危险评估技术报告;县尺度海洋灾害防治区(重点防御区)划技术报告。

合同履行期限:自签订合同之日起至2022年2月28日
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落实政策为促进中小企业、支持监狱企业、促进残疾人就业等相关政策。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包组编号:003
预算金额(元):2,130,000.00
最高限价(元):2,130,000.00
采购需求:查看

包组名称:辽宁省海岸带西段海洋灾害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风险评估和区划

包号:003

一、主要工作内容

1、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我省沿海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6市22个县(区)的海洋灾害风险普查,获取海洋灾害主要致灾信息、主要承灾体信息、历史灾害信息,掌握重点隐患情况,摸清海洋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客观认识当前沿海地区致灾风险水平、承灾体脆弱性水平、综合风险水平,科学预判今后一段时期灾害风险变化趋势和特点,为有效开展海洋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提升我省综合灾害应急能力。

2、本包组主要工作内容

辽宁省海岸带西段(包括葫芦岛市、锦州市、盘锦市和营口市,共11个区县)海洋灾害风险隐患调查、风险评估和区划、重点防御区综合减灾能力和县级重要灾种调查工作,并提交相应的技术报告。

二、采购标的需执行的相关文件、规范和标准

(一)海洋灾害隐患调查评估技术规范

《海洋灾害隐患调查评估技术规范-总则》;

《海洋灾害隐患调查评估技术规范-海堤》;

《海洋灾害隐患调查评估技术规范-渔船渔港》;

《海洋灾害隐患调查评估技术规范-海水养殖区》;

《海洋灾害隐患调查评估技术规范-滨海旅游区》。

(二)海洋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风暴潮灾害防治区(重点防御区)划定技术导则》;

《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_第1部分:风暴潮》;

《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_第2部分:海浪》;

《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_第3部分:海啸》;

《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_第4部分:海冰》;

《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_第5部分:海平面上升》。

(三)支撑文件

《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普查的通知》(国办发〔2020〕12号);

《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普查的通知》(辽政办发〔2020〕19号);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试点版)》(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20年9月);

《全国海洋灾害风险普查实施方案》(自然资预警函〔2020〕126号);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修订版)》(国灾险普办发〔2021〕6号);

《辽宁省海洋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辽自然资办发〔2021〕12号)。

三、工作要求(包括标准、技术指标等详细内容)

1、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

(1)调查范围

海洋灾害隐患调查范围为海岸带区域,向陆一侧延伸至海拔 10米等高线,而且纵深不超过 10 公里,重点河口区域延伸覆盖沿海县全域;向海一侧延伸至领海基线。

(2)资料收集

收集海水养殖区、渔船渔港、滨海旅游区、典型海岸生态系统等基础资料数据。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收集地理信息、海洋观测、历史灾害等基础资料,调查获取沿海防护工程(海堤)、滨海旅游区、渔船渔港、设施渔业等四类承灾体相关资料。地理信息主要收集调查地区的比例尺不低于 1:1 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资料,时限性要求不超过两年。海洋观测资料主要收集调查地区历史风暴潮灾害过程中沿海及近海潮(水)位站潮位、海浪等观测资料。对于河口地区,应额外收集代表性的水文站观测资料。获取符合警戒潮位核定规范确定的警戒潮位值,警戒潮位值应统一到 1985 国家高程基准。历史灾害资料主要收集调查区域历史海洋灾害灾情资料,包括淹没情况、沿海防护设施损毁、海洋渔业损失、重要基础设施破坏、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情况。沿海防护工程主要调查内容为已建成海堤、护岸、海塘、海挡等结构物的位置分布、类型、长度、堤顶和挡浪墙顶高程、设计防护标准等信息,以及堤后保护区域内重要承灾体;海洋设施渔业主要调查内容为海水养殖区的位置、面积、养殖方式、养殖种类、产量或产值等;渔船渔港类主要调查内容为已建成渔港和避风锚地的位置、面积、容纳量,及港区内渔船吨位、尺寸等;滨海旅游区主要调查内容为已投入运营的沿海风景名胜、海水浴场等,主要调查内容为旅游娱乐区的位置、级别等。

(3)补充调查

在资料收集、遥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海洋灾害隐患调查评估技术规范-总则》等技术规范要求,对不能满足调查要求的数据开展现场补充调查。海堤现场调查:海堤数据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开展现场勘查、海堤工程图件与实况比对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堤防数据的准确度和现实性。同一名称、规划、设计、施工标准的海堤为一个自然段;在一个自然段的海堤上,至少须要对其首、末、中段三个以上的点位进行坐标及高程测量(其中必须包括一个沉降最低点的测量);对于跨行政区的海堤自然段,则测量本县级行政区域内的海堤。通过分析收集到的堤坝信息,梳理出各种险工、险段信息,主要有未合拢海堤、病险海堤、没有达到防洪潮标准的海堤、病险水闸泵站等;然后现场测量这些海堤设施的坐标、高程等要素并拍照、录像,详细收集这些险工、险段的历史受灾情况。海堤测得的坐标,还须与遥感图件进行比对,如有较大偏差,则须核实或重新测量。其他海洋灾害重要承灾体调查:在资料收集、遥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参照《海洋灾害隐患调查技术规范》,对不能满足调查要求的数据开展现场补充调查。包括测量主体工程的位置和结构属性信息,并拍照、录像,获取现场数据、图像资料。海水养殖区主要调查位置、面积或范围、养殖方式、养殖种类、产量或产值等;渔船渔港主要调查已建成渔港和避风锚地的位置、面积、容纳量,及港区内渔船吨位、尺寸等;滨海旅游区包括已投入运营的沿海风景名胜、海水浴场等,主要调查位置、级别、面积、设计日游客接待量等。海洋灾害隐患调查充分考虑海洋灾害影响特征及调查区域工程防护能力及重要承灾体分布,应用相关技术方法和规范,以点面结合方式确定海洋灾害隐患区(点)。

(4)成果核验

海洋灾害隐患区域确定后,应采用地方自检和逐级核验相结合的方式,征求地方相关行业部门对隐患调查结果的意见,对有疑问或问题的隐患区(点)开展实地踏勘,结合历史灾情比对,核验并修正完善隐患调查成果。

(5)成果分析整合

整合分析隐患调查成果,形成隐患数据表单及数据集,并将其空间化形成隐患空间分布图。形成技术报告和隐患清单。

2、风险评估和区划

(1)省级。依据相关规范开展省尺度(1:25万)风暴潮、海浪、海啸、海冰、海平面上升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并在区划结果基础上划定相关灾种的防治区(重点防御区)。

(2)市级。依据相关规范开展市尺度(1:10万)风暴潮和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开展风暴潮和海啸市尺度(1:10万)受海洋灾害影响的人口、经济和房屋等典型承灾体的暴露度风险分析,并在区划结果基础上划定相关灾种的防治区(重点防御区)。

(3)县(区)级。依据相关规范开展县尺度(1:5万)风暴潮和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开展风暴潮和海啸县尺度(1:5万)受海洋灾害影响的人口、经济和房屋等典型承灾体的暴露度风险分析,并在区划结果基础上划定相关灾种的防治区(重点防御区)。

3、严格按照相关办法和标准开展与本包组相关工作的质量控制、成果审核和成果汇交工作。

四、成果资料(详细内容)

(一)数据成果

1.省级:辽宁省海岸带西段沿海防护工程、海水养殖、渔船渔港、滨海旅游区4类承灾体市尺度海洋灾害隐患调查数据库。

3.县(区)级。辽宁省海岸带西段沿海防护工程、海水养殖、渔船渔港、滨海旅游区4类承灾体县尺度海洋灾害隐患调查数据库。

(二)图件成果

1.省级。辽宁省海岸带西段省尺度风暴潮灾害脆弱性等级分布图;省尺度风暴潮灾害风险等级分布图;省尺度风暴潮灾害风险区划图;省尺度沿海海啸灾害脆弱性等级分布图;省尺度沿海各县级、乡(镇)级评估单元海平面上升脆弱性分布图;省尺度沿海各县级乡(镇)级评估单元海平面上升风险程度分布图;省尺度沿海各县级、乡(镇)级评估单元海平面上升风险等级分布图;省尺度沿海海冰灾害风险等级分布图;省尺度沿海海冰灾害风险区划图;省尺度沿海海冰灾害脆弱性等级分布图。

2.市级。市尺度海洋灾害隐患空间分布图;市尺度沿海风暴潮灾害脆弱性等级分布图;市尺度沿海风暴潮灾害风险等级分布图;市尺度沿海风暴潮灾害风险区划图;市尺度风暴潮灾害应急疏散图;市尺度不同潜在地震海啸源情景下的海啸风险分布图;市尺度海啸脆弱性评价图。

3.县(区)级。县尺度海洋灾害隐患空间分布图;县尺度沿海风暴潮灾害脆弱性等级分布图;县尺度沿海风暴潮灾害风险等级分布图;县尺度沿海风暴潮灾害风险区划图;县尺度风暴潮灾害应急疏散图;县尺度不同潜在地震海啸源情景下的海啸风险分布图;县尺度海啸脆弱性评价图。

(三)文字报告成果

1.省级。辽宁省海岸带东段省尺度海洋灾害风险隐患调查技术报告;省尺度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技术报告;省尺度海浪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报告;省尺度海啸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报告;省尺度沿海海平面上升风险评估技术报告;省尺度沿海海冰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报告。

2.市级。辽宁省海岸带东段市尺度海洋灾害风险隐患调查工作报告;市尺度海洋灾害风险隐患调查技术报告;市尺度沿海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技术报告;市尺度沿海海啸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报告。

3.县(区)级。县尺度海洋灾害防治区(重点防御区)划技术报告。

合同履行期限:自签订合同之日起至2022年2月28日
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落实政策为促进中小企业、支持监狱企业、促进残疾人就业等相关政策。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二、供应商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落实政策为促进中小企业、支持监狱企业、促进残疾人就业等相关政策。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无
三、政府采购供应商入库须知
参加辽宁省政府采购活动的供应商未进入辽宁省政府采购供应商库的,请详阅辽宁政府采购网 “首页—政策法规”中公布的“政府采购供应商入库”的相关规定,及时办理入库登记手续。填写单位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联系人等简要信息,由系统自动开通账号后,即可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具体规定详见《关于进一步优化辽宁省政府采购供应商入库程序的通知》(辽财采函〔2020〕198号)。
四、获取招标文件
时间:2021年04月30日至2021年05月11日,每天上午8时30分至11时30分,下午13时00分至16时30分(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辽宁政府采购网
方式:线上
售价:免费
五、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
2021年05月22日 09时30分(北京时间)
地点:电子响应/投标文件在辽宁政府采购网线上递交,纸质响应/投标文件在辽宁新迪咨询顾问有限公司线下递交。
六、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七、质疑与投诉
供应商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在知道或者应知其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向采购代理机构或采购人提出质疑。
1、接收质疑函方式:书面纸质质疑函
2、质疑函内容、格式:应符合《政府采购质疑和投诉办法》相关规定和财政部制定的《政府采购质疑函范本》格式,详见辽宁政府采购网。
质疑供应商对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答复不满意,或者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未在规定时间内作出答复的,可以在答复期满后15个工作日内向本级财政部门提起投诉。
八、其他补充事宜
无。
九、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称: 辽宁省自然资源厅
地址: 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29号
联系方式: ***-********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称: 辽宁新迪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地址: 沈阳市沈河区北站路146号嘉兴国际大厦609室
联系方式: ***-********
邮箱地址: lnxdzbgs@126.com
开户行: 交通银行沈阳北站支行
账户名称: 辽宁新迪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账号: ****************86813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 童月
电话: ***-********

标签: 普查 风险 灾害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返回首页

收藏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