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教体局“十四五”工作思路

铜陵市教体局“十四五”工作思路

(一)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1.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等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将法治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节约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编印符合我市生态环境和地理地貌特点的地市级环保教育教材,市级绿色学校和无废校园创建率达30%,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2. 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增设运动健身场所器材设施,增加体育锻炼项目,每年举办6次以上全市组织的中小学生各类体育联赛,有计划满足学生对体育项目的要求,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3. 加强劳动教育。开足开齐劳动教育课程,多渠道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因地制宜用好各类社会资源开展劳动教育和实践。建立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加强劳动教育教研,提升教育效果。

(二)高质量发展基础教育

  1. 推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坚持教育规划先行,以县(区)为单位科学制定本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通过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和改造、利用闲置校舍等途径,加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完成18所新建幼儿园建设任务,确保2025年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和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稳定在85%和55%。
  2.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以市域内优质公办学校为龙头,采用“名校+”的形式,快速分步推进中心城区优质学校与新城区学校实现联合办学,带领新学校尽快成长为优质教育资源学校。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按照就近入学、适当集中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撤并一批生源严重萎缩的村小和教学点,提高现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3. 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指导各高中学校根据学校传统、师资力量、生源特点以及资源优势明确发展定位,根据“省示范高中创优质、一般普高创特色”的发展思路,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加大布局调整力度,高水平建设东城高中,整合江北三镇及南部城区高中教育资源,停办部分规模小、效益差的普通高中,集中力量办好优质普通高中。
  4. 扩大特殊教育服务范围。建立残疾儿童入学保障制度,成立县区残疾儿童入学专家委员会,完善适龄残疾儿童入学情况排查机制,保障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8%以上。推动特殊教育向两头延伸,建成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

(三)建立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1. 加快探索职业教育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积极发挥安徽大江教育集团企业办学主体作用,将安徽大江教育集团建设成为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重点提升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支持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工学院建设成为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力争“十四五”时期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本科层次人才培养试点工作。落实好职业教育“市统筹、县整合”政策,支持枞阳县做大做强职业教育,补齐职业教育枞阳短板。
  2. 推进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争创全国300所示范性实训基地及皖江经济带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示范区。加快铜陵市大国工匠基地与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加快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围绕我市申报的43个安徽省皖江经济带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项目,全力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试点工作,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双元育人,支持铜陵有色等大型企业申报全国产教融合型企业。
  3. 深化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发挥好市级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作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层面对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工作的理论支持及实践指导,积极争当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城市,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养成教育,实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深入划转“1+X”证书制度试点,组织开展学历证书+技能等级证书人才培训工作,全面推进学分制试点。办好技能大赛,通过“以赛代练”、“以练促赛”方式,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参赛水平,力争在“十四五”时期实现我市职业教育选手参加世界技能大赛零突破。
  4. 加快融入职业教育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强与长三角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十四五时期,力争实现全市所有职业院校与长三角地区职业学校开展合作,通过联合招生、联合办学等形式,在统一招生、学分互认、跨校选课、毕业互通等方面开展探索,切实提升我市职业教育整体水平,争做推动职业教育长三角一体化安徽方阵排头兵。

(四)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1. 支持社会资本多元参与办学。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明确营利和非营利民办学校分类标准、分类登记办法和支持政策,探索建立教育产权制度;明确民办学校举办者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利;探索建立各类资本进入与退出教育领域的机制,优化社会资本投入教育领域的制度环境。
  2. 促进民办学校特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学校,对民办学校实行分类管理。加大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支持力度,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给予开办经费、运行经费等专项经费支持。

(五)健全完善学业质量水平监测与评价体系

1.建立符合铜陵实际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以学业质量水平标准为抓手,建立健全育人质量标准,认真执行国家教育质量标准,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确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核心要素制定覆盖全部学段,适应不同层次,适合不同类型,体现先进水平。

2.组织教育教学监测检测工作,创建学业质量水平监测体系。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检查课程计划执行情况,根据《铜陵市基础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实施方案(试行)》,建立全市性中小学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

3.加强数据统计与分析,打造学业质量水平评价体系。

切实加强考试数据统计与分析,以年级、班级群体的纵向和横向的发展情况详尽分析学校的优势和劣势,有针对性地制定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就全市成绩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指导性规范,统一布局,分级管理,层层落实,着力打造铜陵市学业质量水平评价体系。

(六)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 全面推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提高编制使用效率,促进县域内师资均衡配置。继续实施“定向公费培养乡村教师计划”,为乡村学校培养“一专多能型教师”,推动乡村教育可持续性发展。
  2. 深入推进“四名工程”“青蓝工程”建设,到2025年在全市范围内培养出300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加强“三名”工作室建设,发挥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示范引领作用,提高教师队伍总体素质。
  3. 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严格落实师德师风有关规章制度,加强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补课。完善教师师德管理监督及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师德师风日常管理,规范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宣传,加强学习和培训,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争当“四个”引路人。

(七)推进智慧学校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夯实支撑环境。全面提升智慧学校基础设施环境建设。进一步提升学校接入宽带,优化改造学校内部网络结构,实现无线网络在教学、办公及主要公共活动场所的全覆盖,确保网络访问高速畅通。建设智慧教室,建立电子身份统一认证系统,满足教学教研、学习活动、生活服务等需求。普及应用移动学习终端和创新实验室、学科教室等新型教学场所,创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智慧校园环境。

(八)推进融入长三角教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加强与长三角发达地区教育合作与交流,引进长三角一流院校优质资源,加大对基础教育的引领力度。建立长三角跨区域科研协同机制、基础教育重大问题协商共建机制、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共享与学分认定机制、教育现代化进程监测协同机制。联合建立涵盖行业企业的职业教育集团,积极参与建设长三角教育人才服务联盟。

标签: 铜陵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返回首页

收藏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