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镇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桥头镇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2020年桥头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和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将建设法治政府摆在工作全局的首要位置,推动法治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整体提升,为全镇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职责。一是充分发挥镇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专题召开镇党委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讲话精神,安排部署法治政府建设、政务服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防控疫情、普法宣传等法治建设重点工作,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汇报,分析研判依法治理工作中的短板弱项和不足漏洞,合理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坚决做到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依法治理全过程和各方面,确保党中央和省市县委法治建设各项决策部署在桥头镇落地落实见效;二是调整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桥头镇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落实《大通县法治政府建设2020年工作要点》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定期召开镇长办公会分解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任务,研究解决镇法治政府建设重要工作,制定了桥头镇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明确工作职责,全程督导工作措施落实。

(二)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一是加强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承接县职能部门下放的县级政务服务事项113项,公开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10项,梳理规范政务服务事项84项;设立12个综合服务窗口,实行“好差评”管理,推动改革工作走深走实;二是压缩服务事项办理时间,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更大程度地利企便民,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水平;三是全面落实《大通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把集体讨论、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集体议事制度作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推进政府决议法治化水平;四是持续深化政务公开,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把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贯穿行政行为全过程。五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落实《西宁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加强备案审查工作和上报备案工作,认真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共清理规范性文件2件,确保依照法定权限履行职责;六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签订社会信用体系目标责任书,加强诚信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诚信守法意识,推进信用村镇建设,全镇22个村创建信用村20个,信用户9752户,2020年桥头镇创建为信用乡镇。

(三)推进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一是严格落实大通县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制度,成立桥头镇法治审核机构,凡提交会议研究讨论的重大行政事项均由聘请的法律顾问、镇政府法治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核;二是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凡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且涉及面广、容易引发社会稳定问题的重大决策事项,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强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对潜在风险进行先期预测、研判、介入、化解,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三是选聘职业律师为镇政府法律顾问,实行重大事项决策听取法律顾问意见制度,邀请法律顾问解析《民法典》《人民调解条例》《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突出法律顾问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中的参谋助手作用,增强政府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积极开展桥头片区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根据桥头镇城乡结合的地域特点,成立村(社区)执法服务站33个,参与配合桥头片区综合行政执法中心开展工作。二是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按照《综合行政执法人员行为规范》,加强对职能机构工作人员的管理,要求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严格按照办事流程开展行政审批各项工作,做到公正文明执法;三是按照省市县关于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定,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做好行政执法公示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合法性审查制度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推进行政执法透明规范、合法公正。

(五)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一是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信访接待室)和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点(遇四说事室),针对社会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的重点行业,集中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切实做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坚持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引领,健全村规民约和“一约四会”,使其成为人民群众广泛认同、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健全完善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加大移风易俗力度,通过评定表彰“好家风好家训”“好婆婆好媳妇”,弘扬公序良俗,有效遏制天价财礼、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薄养厚葬、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尚,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社会治理格局;三是按照《大通县关于实施村(社区)法律顾问的实施方案》,聘请律师担任全镇22个行政村、11个社区担任法律顾问,为基层群众提供无偿法律咨询服务,引导群众以合法途径解决问题,有效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升级;四是加强重点领域社会治理,围绕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在全镇范围内组织开展“扫黑除恶”、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整治、“黄赌毒”、消防安全、安全生产等系列专项整治行动,配合相关部门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广大群众切身利益,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六)全面能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一是严格落实党委会、镇长办公会前学法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法制度,充分利用党委会、镇长办公会、干部晨读会、中心组学习会等载体,将宪法、党章、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纳入中心组学习内容,以领导干部带头讲法、观看警示教育片、组织干部学法考试、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等形式,不断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二是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大全民普法力度,采取办黑板报、悬挂横幅、制作展板、彩页广告、微信群、电子屏、广播、法治咨询台、“以案释法”等多种方式,先后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生态环境整治和矛盾纠纷大排查、扫黑除恶、综治维稳、法治宣传月等重要时间阶段和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各村(社区)开展宪法、禁毒、防疫、消防、信访、计划生育等各类专题法律法规宣传进行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拓宽了普法覆盖面,提高了群众知晓率;三是加大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力度,打造法治文化主题广场1个,充分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皮影、老爷山花儿会等民间文化艺术等形式,将法治文化与地域民间文化有机结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法治文化需求。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镇法治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中央和省市县委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和不足:一是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上学用转化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深化改革、矛盾纠纷、信访事项、维护稳定的意识需进一步提高。二是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运用新媒体新手段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举措不多,群众尊法信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在省市县委的坚强领导和中央督导组组的有力指导下,结合我镇工作实际,积极开拓创新,深入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一要推进法治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丰富学习形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开讲法治课堂,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每月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 2 次。强化学以致用,自觉主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各项工作,切实解决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真正做到以学促行。二要加大执法队伍培训力度,突出实用、实效导向,针对依法履职、应对复杂局面和规范执法等短板加强培训,切实提高队伍业务能力水平。三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运用新媒体新手段,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方法,以创建“民主法治村”为载体,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进一步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法治氛围,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广大群众共同追求。

标签: 政府 桥头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返回首页

收藏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