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气象探测中心高速公路交通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建设(后期)设备及软件开发招标公告

省气象探测中心高速公路交通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建设(后期)设备及软件开发招标公告



关于公开征集省气象探测中心高速公路交通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建设(后期)设备采购及软件开发项目需求意见的函


我中心受江苏省气象探测中心的委托,将对省气象探测中心高速公路交通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建设(后期)设备采购及软件开发项目进行采购。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现公开征集需求意见。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凡满足采购需求的供应商,均可与我中心项目负责人联系。

二、本项目的相关资料:

省气象探测中心高速公路交通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建设(后期)设备采购及软件开发项目采购需求文件(下载:http://www.jszfcg.gov.cn)供应商如认为资格要求参数存在倾向性、不合理、不详细等问题,可以填写需求文件中市场调研记录表书面反馈信息(传真至***-********或发送电子邮件,无意见也请书面反馈)。

三、联系时间及方法:

1、时间:2013年8月1日起至2013年8月26日17时00分止

2、联系地址:南京市中央路42号

邮编:210008

联系人:陈国锋

联系电话:***-********

自动传真:***-********

Email:sjccgf@126.com



江苏省高速公路交通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建设(后期)项目需求第一部分关于资质要求1.参加了中国气象局组织的“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试验考核”的生产厂商才可参加本次投标。2. 投标人需有自主生产的交通气象站数据采集器,采集器部分不可从其它厂家整体购买。3. 投标人具有高速公路监控软件或气象应用软件开发经验,如投标人不具备此项经验,可将此部分内容指定给有相应经验的单位。4. 本次招标___不接受___联合体投标。第二部分关于合同和投标书的需求1、中标单位需与江苏省气象探测中心和江苏省高速公路联网营运管理中心两家招标单位签订主合同,并分别与各路桥公司签订分合同,其中关于江苏省高速公路联网营运管理中心的合同价由各分公司签订分合同支付,分合同金额以各路桥公司报价表认定。2、中标单位需在项目启动前,提供投标书给各路桥公司合计约18份。第三部分招标内容及预算项目总预算 1524万(不包括10%暂定金),具体招标内容见下表:江苏省高速公路交通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后期)建设内容 序号类别项目内容类型单位数量采购单位认定内容单位①单位②1外场监测站部分公路交通气象监测系统公路交通气象监测站(实时观测能见度、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降水、路面0cm和-10cm温度)接市电套8550%50%接太阳能板53监测站安装基础平台----个1382监测站GPRS/CDMA无线通讯租赁(5年)----套1380%100%3信息共享平台系统服务器----台100%100%终端工作站----台204一期改造费用方式一个750%50%方式二 三2方式三145软件部分气象软件部分----套150%50%注:1.招标单位①:江苏省气象探测中心2.招标单位②:江苏省高速公路联网营运管理中心中标后由上述两家单位分别跟中标单位商定签订合同事宜,合同内容和金额认定按照上表所列内容。3.以上内容均包括合同签订、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的安装、调试、交工验收、相关培训、技术支持和质量保证期内的维护维修保障。第四部分外场监测站技术规范根据交通运输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交通气象服务工作的通知》(交公路发〔2010〕456号文)的要求,配合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同意将江苏省高速公路运营与服务智能化平台列入省信息化重大示范工程的函》(苏经信信推函【2012】262号)文件精神,以及“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的智慧高速公路应急指挥应用示范工程”建设要求,按照江苏省高速公路营运管理的需求和信息化建设的统一部署,决定展开江苏省交通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后期)建设。江苏省高速公路交通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实施方案(后期)技术规格及要求此项招标范围包括江苏省高速公路交通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建设(后期)项目的主设备(含买方要求的配套件、安装材料、备品备件)、监测站安装基础平台(含材料及施工建设)、系统设备、应用服务软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系统验收等全部费用。1.交货时间和地点本合同签订后120天内,供货方将合同规定的所有规格、数量的货物免费送货、卸货到买方指定地点,并完成系统全部的安装、调试和培训工作。 2.项目建设需求:2.1公路交通气象监测系统基本要求在江苏联网高速公路上选定的138个站点建设公路交通气象监测站,每个站点建设任务包括公路交通气象监测站成套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基础平台的施工等,并在指定地点建立监控管理系统,实现自动组网、监控管理、质量控制、数据接收与处理等。2.1.1基本要求监测站成套设备满足高速公路沿线机电设备安装的技术要求,特别是外观结构、防盗(拆卸)、安全防护性能等。(需提供拟投入本系统建设中的气象监测站外观实景照片,可清晰反映监测站的结构及防盗性能、布线、涂色、传感器布局等)。2.1.2监测要素及指标要求2.1.2.1传感器应用要求所用各类传感器需在气象行业内广泛使用,并受到认可,投标人须提供相关省级应用证明文件、合同等。2.1.2.2观测要素要求要求使用8要素(项目)自动气象监测站,即:能见度、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降水、路面(0cm)温度、路基(-10cm)温度。各个气象观测要素(项目)的传感器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如下: 2.1.2.2.1能见度传感器:测量范围:10~10000m;分 辨 率:1 m;准 确 度:能见度≤2000 m,误差<10%;能见度>2000 m,误差<20%;取样间隔:1秒;输出时间间隔:1分钟2.1.2.2.2温度传感器(本次投标温度传感器需温湿分离型):测量范围:-20℃~+80℃; 分 辨 率:0.1℃;准 确 度:±0.2℃; 为便于日常维护和检定标校,温度传感器采用插拔式结构,传感器安置在防辐射罩内。2.1.2.2.3湿度传感器:测量范围:0~100%;分 辨 率:1%准 确 度:4%(≤80%),8%(80%)为便于日常维护和检定标校,湿度传感器采用插拔式结构并具备高湿防结露功能,传感器安置在防辐射罩内。2.1.2.2.4雨量传感器:分 辨 率:0.1 mm准 确 度:0.4mm(≤10mm),4%(>10mm)冬季(12月-3月)不作规范性监测要求; 2.1.2.2.5风速传感器:测量范围:0.3~60.0 m/s分 辨 率:0.1 m/s启动风速:<0.3 m/s准 确 度:风速≤10m/s时±0.3 m/s    风速>10m/s时±(0.03V) m/s2.1.2.2.6风向传感器:测量范围:0°~360°;分 辨 率:2.8°;准 确 度:±5°;响应灵敏度:0.3 m/s(风向标偏转30°时)2.1.2.2.7路面(0cm)、路基(-10cm)温度传感器:测量范围:-40℃~+80℃;分 辨 率:0.1℃;准 确 度:±0.3℃; 2.1.3监测站外观结构要求2.1.3.1传感器安装高度和布设能见度传感器:安装高度为3±0.2m,以能见度仪取样点为基准;空气温度、湿度传感器:安装高度为3±0.2m,传感器安装在防辐射罩内。风速、风向传感器:安装高度为3.5±0.2m。雨量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安装在基础平台上,与交通气象观测站主杆相距1.5m以上,若观测站点条件允许可增加到3m间距。以观测站基础平面为基准,雨量传感器的承水口水平,承水口高度为0.70m,雨量传感器需要采用金属防盗罩加固。路面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公路或与公路路面和路基材质相近的路面,距离公路边防护栏1.5m~2.5m处,在埋设路面温度传感器时尽可能保持公路原有结构和材质。路面(0cm)温度传感器安置方式呈水平状态,传感器均采用固定措施并以相同材料填实,考虑到安装在路表面的温度传感器免受车辆碾压等外力因素而损坏,路表面的温度传感器的感应棒可完全埋入,感应棒的顶面与路表面保持一致。路面(-10cm)温度传感器要求感应头位置精确定位在路表面下10cm处。2.1.3.2机箱要求机箱要求为不锈钢材质,配有防水及遮阳罩,具有散热、密封、防尘等功能。进出机箱的所有电源线、信号线等必须从机箱背面直接进入立杆金属管内,接口密封良好,达到防水、防尘的要求。机箱须装有锁定装置,配有防盗锁具,具有防盗、防破坏能力。机箱要求悬挂在主支撑杆上,从机箱内部用紧固螺栓与立杆固定,实现安全防盗。机箱内须配有防雷模块装置,达到防雷标准规范要求。机箱底部距地面高度为1.5米。机箱正面朝向公路行车道,或尽可能朝向同侧公路的来车方向。机箱外部采用乳白色喷涂处理。2.1.3.3立杆和支架要求监测站支架由主立杆、传感器等支架组合、基座和连接件组成,材质主要为不锈钢、镀锌钢材。支架部分总高度约为3m。雨量传感器配备独立的防盗固定装置。太阳能板支架安装在主立杆上(机箱下侧),方向可调节。主杆、支架及连接件具备防拆卸、移动等安全保护要求。主杆及支架组合整体的外部均采用乳白色喷涂处理。2.1.3.4线缆布设要求监测站的线缆布设的基本要求是从外表上看不到电源线和信号线。所有线缆从支架、立杆、机箱等金属管内布线,达到隐蔽、保护、美观、防盗割、防雷电等效果。能见度、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传感器主要布设在气象监测站的支架上,各类传感器的电源、信号线均通过支架、立杆的金属管内布线到机箱内,接头处设有防水和隐蔽装置。雨量传感器布设在基础平台上,其电源或信号线也要通过基础平台内部的预埋管线,从底座进入主立杆金属管,再从机箱背部与立杆的连接口引入机箱。路面温度传感器要求在埋设位置附近配置有高强度金属材质的转接盒(便于日后维护时抽取和更换传感器),信号线通过埋设的管线引入基础平台内部的预埋管线,从底座进入主立杆金属管,再从机箱背部与立杆的连接口引入机箱。2.1.3.5外观涂层及色彩气象监测站除了传感器可以保持原外观色彩外,其它部分(如立杆、支架、机箱、防护罩等)的外表均应做好平整、防锈蚀处理,然后再进行外涂层工艺处理,机箱外涂层厚度>80μm,立柱外涂层厚度>120μm。气象监测站的外观涂层色彩为乳白色。2.1.4监测站安装基础平台要求承载监测站的基础,选择硬质基础平台上安装,对需要现场预制基础平台,须参照有关基础施工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在预制基础平台上,平台尺寸为1500mm*3000mm。安装监测站主杆和雨量传感器的距离≥2m。基础平台施工要求符合国家有关防雷规范。2.1.5防雷措施要求气象监测站需具备良好的防雷功能,包括防护直击雷和感应雷。基础预制过程中建有防雷接地系统,防雷接地体使用的主钢筋与钢筋笼子相连接。为防止基础防雷接地体达不到防雷规范要求,在基础侧面预留防雷接地使用的接口,便于外接其它接地装置。防雷接地系统要达到国家防雷规范的要求。接地系统要符合国家防雷规范,接地电阻≤4Ω。监测站同步安装有避雷针,避雷针的长度(接闪器的高度)为4.5-5.0m,同时要求避雷针的制作材料、直径、接闪器材料、固定连接装置、引下线和接地等都能达到相关防雷的技术规范要求。避雷针固定安装在监测站主杆上,用连接件牢固,与监测站主杆和支架之间呈绝缘状态,并通过防雷引下线方式从主杆内连接到防雷接地系统。在机箱内安装有防雷单元,主要解决机箱内部电器对感应雷的防护问题。2.1.6监测站的辅助功能要求2.1.6.1自动采集和预处理: 自动采集各气象要素数据,对采集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相关统计,形成逐分钟的观测数据值并存储;2.1.6.2智能化管理存储器:自动管理采集器内置存储器,具有内存自动清除、循环管理、采集时间记忆、未测和缺测标记等功能;存储器可保存1个月(31天)采集到的逐分钟各气象要素的数据;2.1.6.3自动上传监测数据:能自动定时每分钟(可选择10分钟)上传气象采集资料、工作状态参数、安全报警参数。2.1.6.4设置自动上传时间间隔:常规设置成每分钟(可选择10分钟)自动上传当前的逐分钟气象要素值,并反馈设置结果。2.1.6.5遗漏资料补传:可补传采集器中存储的气象资料,按1分钟、10分钟、30分钟或小时长度上传存储的历史记录;2.1.6.6时钟校准:由监控中心软件下传日期和时间值对监测站的采集器进行日期和时间校准,并反馈校准信息。2.1.6.7预留路面状况监测扩展功能:监测站预留路面状况传感器的接口,采集控制软件适当升级后可自动监测路面呈现的干、湿、积水、积雪、结冰等状态,路面温度、冰点温度、含盐量,水层、雪层、冰层等厚度。2.1.6.8监测站工作状态监测:实时(每分钟)上传监测站工作状态参数集,包括:监测站AC220V供电状态或太阳能供电状态、蓄电池工作电压、机箱内温度、无线通讯在线状态、主要传感器工作状态参数等,并随时接收监控中心下达的指令上传监测站当前工作状态参数集。2.1.6.9监测站安全报警监测:实时(每分钟)上传监测站安全状态参数集,包括:能见度仪镜头前蜘蛛网、机箱门未关闭、监测设备发生倾斜、太阳能板装置脱离、雨量传感器脱离等,并随时接收监控中心下达的指令上传监测站当前安全状态参数集。2.1.7监测站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2.1.7.1存储容量:采用大容量电子存储芯片,用于存储程序和采集处理后的资料,可连续存储31天的最新采集的逐分钟各要数资料及逐时气象站工作状态集资料。2.1.7.2通讯方式:GPRS或CDMA2.1.7.3通讯接口:RS232/4852.1.7.4供电方式:主机箱供电需同时具备AC220V和太阳能两种接入方式。各站点按实际情况选择接入方式。本次采购站点包括AC220V供电站点85套,太阳能供电站点53套。详细接入方式清单见工程量清单。若采用AC220V供电,配置蓄电池≥100Ah,外接电源中断后可保障连续供电≥5天;蓄电池配置自动充放电控制管理器。若不具备接入AC220V电源条件,可采用独立太阳能供电,要求蓄电池≥200Ah,一次充电完成后可保障连续供电≥7天。蓄电池配置自动充放电控制管理器。2.1.7.5采样周期:1分钟多次采样经统计得到1分钟的各气象要素值2.1.7.6时钟准确度:月累计误差30秒2.1.7.7工作环境温度:-20~ 65℃2.1.8监测站网监控管理和资料传输技术要求2.1.8.1组网通讯与监控管理要求安装在公路沿线的各个气象监测站均通过GPRS/CDMA无线通信方式与监控管理中心建立双向联系,实现监测站的自动组网和监控管理功能。监控管理中心软件可对所有的气象观测站进行统一管理,即可设置和查询各个监测站的站名、区站号、DTU号码、经纬度、海拔高度、无线通信在线登录状态、当前工作状态,能够全面反映监测站数据上传或监控中心指令下达的工作全过程。监控中心软件可接收各监测站上传的实时监测资料,也可下达指令请求监测站上传某时间段的监测资料、校准日期和时间等,可接收和查询各监测站的工作状态信息和安全监测信息,如机箱内环境温度、传感器工作状态、供电状态、安全报警信息等。实现多种方式下的监控管理功能,给出异常状态的报警提示,便于监控中心值班人员监控管理。监测站数据需能够接入交通气象服务系统,并提供不低于三种数据转换模块,以便接入。2.1.8.2数据接收和保存通过无线通讯方式将各监测站上传的气象资料发送至监控中心,经处理后导入存储文件,该数据文件是导入数据库和实现共享上传的基础文件。监测数据是按照一定的数据格式存储的文件,数据存储文件是以一个气象要素、一个月为单位组织的,文件经预先格式化方式创建,按照顺序方式记录某气象要素的逐分钟数据,文件属性为文本文件。数据存储文件的组织和格式参见中国气象局气象观测司“气测函〔2009〕265号”文《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指南》和气象行业标准《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数据格式》(征求意见稿)。(详见实施方案)。即需提供以下格式的数据文件:1、观测数据(逐分钟)存储文件;2、观测要素数据文件(ZZ文件)3、正点要素数据文件(Z文件)4、公路交通气象观测数据文件传输格式规范(试行)2.2无线通讯建设要求用于公路交通气象监测站(138套)的GPRS/CDMA无线通讯,无线通讯租赁周期为≥5年。2.3信息共享系统配置要求在气象部门信息中心实现本系统的公路交通气象监测站的系统运行监控管理应用软件的安装、调试,实现气象监测站网的监控管理和数据接收处理。信息共享系统要求实现“气象局-联网中心-各路桥公司”相互之间的信息传输和共享,将依托已建成的气象部门与联网中心之间的10Mb通讯专线,以及联网中心与各路桥公司之间已有的高速公路光纤骨干通讯网,以联网中心为中心桥梁,实现各路桥公司与气象部门之间的信息传输。在一期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在新增加的路桥公司的监控中心安装交通气象信息共享平台,每处监控中心布设1台服务器、2台终端工作站。服务器配置: 2U架子机,CPU Intel Xeon-7500系统(2个E7520)处理器,主频≥2GHz、内存≥32G DDR3 、硬盘: 8块2.5英寸300G SAS硬盘、磁盘阵列:Raid 5;DVD-ROM光驱、集成双千兆网卡、 2个热插拔电源、质保(4年) 。气象终端工作站,台式机,二代智能英特尔-酷睿≥i5处理器(≥3.1G 6M缓存)、正版Windows? 7 Professional 专业版版操作系统、硬盘500G、内存4G DDRIII 1333,显存≥512M、集成千兆网卡、21寸液晶显示器、质保(4年)。服务器和工作站软件配置要求操作系统:高级企业版RedHat Server 5.5或以上,信息终端Windows7。数据库:使用开源的MySQL数据库系统。中间件:使用开源的Tomcat或GlassFish。开发工具:跨平台的Java和Flex Builder。应用软件:指交通气象信息传输、存储、检索、显示等应用软件。3.一期项目整改3.1背景介绍由于受到树木或其它遮挡物的影响,《江苏省高速公路交通气象保障服务系统(一期)》部分站点(站点信息及采用方案见1.5),太阳能充电效率降低,在连续阴雨情况下蓄电池供电无法达到技术要求,造成数据缺测,影响交通气象服务,为此对一期项目进行整改。根据各站点实际情况,整改内容有三种,个别站点同时采用内容之一和内容之二。3.2整改内容之一:(站点数7个)在原机箱下方位置增加一个电源箱,添加一块12V100AH蓄电池,蓄电池品牌型号与一期项目已安装蓄电池相同。增加的蓄电池与原有蓄电池并联。同时增加充电接口,便于应急充电。3.3整改内容之二:(站点数0个)迁站,将原有站点迁至有市电供应的位置。注:原地温传感器报废。3.4整改内容之三:(站点数14个)就近接入市电。3.5整改内容之二 整改内容之三:(站点数2)4.保修期内服务要求4.1投标人应明确设备验收合格正式交付使用后,免费保修期的期限为4年;并承担免费保修期内发生的一切费用及因设备故障给买方造成的一切损失;4.2投标人须提供免费维保期后,买方如委托卖方进行维护每年需支付的费用(按使用年限分段报、不计入总造价);4.3投标人明确服务能力(包括现场服务、售后服务);必须具有完整的设备故障响应机制,设备故障发生后,响应时间为1小时内,并在3小时内提出解决方案,故障72小时之内解决;4.4保修期内如有站点因非质量原因整套损坏需更新,应按照招标价格供货给买方。质保期内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全部易损件、备品备件明细表,并提供签订合同之后十年内易损件、备品备件生产厂家及单价,以及该报价的有效期,可分时间段报价。4.5当备件停止生产的情况下,卖方应事先将停止生产的计划通知买方,使买方有足够的时间采购所需的备件;在停止生产后,如买方要求,卖方应免费向买方提供备件的蓝图、图纸和规格;4.6投标人必须免费对用户进行现场的技术培训,并随时提供免费的远程技术支持;4.7产品供货商应提供购置产品的终身软件免费升级。5.样品需求投标公司需提供下表中的样品用以供评委现场查看及封样。品名数量能见度传感器1温度传感器1湿度传感器1路面0cm温度传感器1路面-10cm温度传感器1风向传感器1风速传感器1采集器1风横臂1第二部分气象软件招标技术要求一、 项目概要1.1 背景  近年来由于全球性的气候变化,突发性风险天气在各地频发,因天气原因引发的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惨重,不但影响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经济效益,而且还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江苏省由于自身的地域和气候特点,省内高速公路易受雨、雪、路面结冰、大风等天气影响,由此引起的道路通行障碍和交通事故较多,建立高速公路气象综合平台对于支持高速公路的营运管理和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通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江苏省在高速公路气象风险安全保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构筑沿线观测网方面,目前气象一期及之前建设的自动气象观测已经全部投入使用,并且对观测数据进行了统一收集,统一处理,统一发布,初步建立了交通气象风险安全保障系统,该系统的功能目前主要局限于高速公路的气象实时监控、以及区域范围内的天气预报、预警的发布。  发达国家在高速公路的气象监测,道路气象解析,路况解析,业务预警(决策判断),作业实施判断,社会公众服务平台的构筑,评估论证改善的循环等方面各自根据国情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业务系统,与这些发达国家相对完善的高速公路气象风险安全保障综合业务系统相比,江苏省目前主要缺少了较为重要的基于高速气象风险管理业务的气象业务预警、路段精细预报、预警以及气象业务调度指挥实施判断等系统功能。1.2 建设目标  基于上述背景,根据交通运输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交通气象服务工作的通知》(交公路发〔2010〕456号文)的要求,配合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同意将江苏省高速公路运营与服务智能化平台列入省信息化重大示范工程的函》(苏经信信推函【2012】262号)文件精神,以及“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的智慧高速公路应急指挥应用示范工程”建设要求,按照江苏省高速公路营运管理的需求和信息化建设的统一部署,决定展开江苏省气象综合平台的相关建设,通过此次建设完善我省高速公路气象服务保障体系,巩固我省高速公路的气象监测能力,提高我省高速公路对于气象预警、预报、业务实施判断的能力,同时做好与我省正在开展的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对接,加大针对高速公路气象风险的指挥调度力度,提高针对气象的高速公路公众服务水平。总体而言,要达到四大目标:1、实现高速公路全方位、多角度气象监测  基于GIS地图上显示高速公路沿线观测气象信息,其中全方位针对高速公路气象信息的时间性,能够对高速公路气象信息的历史数据进行查询、分析,对高速公路的实时气象信息进行展示,对高速公路的未来气象信息进行预报、点评。多角度针对高速公路的气象信息的内容,包含高速公路气象信息的各种参数,如气温、能见度、风向、风速、降水量、相对湿度、路面温度、气压以及周边区域天气等。  2、构建交通气象服务共享系统,实现完备的高速公路气象风险管理建立江苏省气象台和江苏省高速公路交通气象服务产品共享平台,提供基于GIS的交通气象监测信息、预报预警信息、气象专题信息、风险评估信息、气象业务预案等的查询浏览和下载保存等服务。根据气象实时监测信息、道路实际情况等进行判断,产生由气象原因引起的道路风险(以下简称道路气象风险)预警,对气象预警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结合该路段历史天气,形成气象风险等级评估判,然后生成气象预案,最后对接联网中心数据中心,与联网中心调度指挥平台、各路公司气象业务模块及调度指挥系统共享气象监测信息、预报信息、预警信息、风险评估信息、业务预案信息等,为实现联网中心与各路公司的气象业务协同提供支持。从而形成完备的“气象预警-风险评估-业务预案-业务协同支持”的高速公路气象风险管理。3、实现直观的3D建模展示基于三维数字地球技术实现交通气象监测站、路状视频、路桥公司调度指挥中心、养排处、医疗点、消防点等全面的基础信息,并能实时调看附近摄像机视频,通过三维场景地图上展示高速公路的气温、能见度、风向、风速、降水量、相对湿度、路面温度、气压等全面的实时气象要素,并展示高速公路的气象预警、风险等级信息。通过3D建模技术,在三维数字地球场景上模拟交通气象沿线观测站、观测场、高速公路、加油站、服务区、高速公路收费站、沿线电子显示屏的实景,再现高速公路行驶真实场景。4、完善研究交通气象多种灾害天气的预警预报技术研发交通气象专业化预报模型、提高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准确率及交通数值预报方法,完善高速公路交通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技术,能见度、降水、大风等高影响天气预报方法及相关指标体系,实现交通气象灾害数值预报和高影响天气预报指标预报。在数值预报和指标预报基础上,结合天气形势进行主客观产品预报或者主观产品预报后进行预报分析和预报制作,自动生成分时段、分路段的各类产品,为交通气象用户群提供各类文字、图表、图形、图像等交通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产品。1.3 建设范围对气象综合平台进行深化设计,制定实施方案,对气象综合平台的硬件进行采购、安装,对气象综合平台进行设计、编制,对气象综合平台的系统进行调整、测试,同时完成与联网中心信息化系统的对接。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系统深化设计。2、实施方案。  3、服务器、数据库、磁盘阵列等硬件的采购、安装。  4、软件开发工具的采购、安装。5、系统功能的软件开发。6、与气象服务保障有关放入路公司软件安装。  7、与气象局之间的系统联调。  8、与江苏省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信息化相关系统的对接和联调。  9、测试和维修设备  10、备件和工具。  11、系统优化调整。  12、联合设计。13、系统软、硬件设备在质量保证期内的维护。1.4建设原则1、实用性原则平台的设计坚持实用性原则,在保持平台总体设计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的同时,确保平台建设切合实际、符合现状,能够切实解决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既能实现联网中心内部的数据、流程的整合、交换,还可在气象局与联网中心之间建立有效的数据交换、流程转换机制,以实现联网中心与气象局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流程贯通。为公司工作人员的业务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手段。2、系统设计原则平台采用模块化、通用化、构件化(组件化)的设计和开发模式,确保系统各模块,各子系统之间的松耦合。同时,通过服务封装的方式,确保各模块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在此之上,可以方便地构建各种应用系统。体系结构上具备一定的先进性、可扩展性、开放性。遵循相应的国际、国内、地方或行业标准。3、可扩展性原则平台的任何一部分均可相对独立地扩展,未来新增功能可快速集成到平台统一体系框架中来,且对外提供二次开发的API接口和说明文档,气象相关的一些应用系统可以基于应用支撑平台提供的适配器、组件、服务、API接口进行快速部署。4、可靠性原则平台的设计能确保平台运行的高效性、可靠性及安全性,同时简化平台的运行管理及维护工作。平台具备相应的扩展能力,并且所提供的扩展方式不影响平台工作效率。5、标准化原则支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的数据格式,以服务接口方式提供标准化的数据发布方式。6、友好界面原则友好的用户界面,提供完善的监控功能对软硬件可用性、性能进行监控,合理分配CPU、内存等资源。提供完善的监控功能对软硬件可用性及性能进行监控。7、安全性原则气象综合平台设计应充分考虑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注意信息保护和隔离,采取不同措施,包括系统安全机制、数据存取的权限控制等。8、利旧性原则由于气象一期已经建成一套气象服务系统,对接气象一期及之前的气象监测站点,采用气象局提供服务,联网中心和路公司可以通过查询等方式共享气象服务信息的方式。在气象后期气象综合平台的建设中,应充分利用一期已有的系统和功能(招标文件中不再累述这些系统和功能,如预报、预警功能,视频调看功能),从而减少重复投入。1.5建设依据《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指南》中国气象局“气测函〔2009〕265号文”;《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江苏省公路交通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交通控股“十二五”规划》;《江苏省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信息化规划研究》(2012);《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国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指导意见》;《公路网运行监测和服务暂行技术要求》;《江苏交通控股系统信息化暂行技术要求-数据交换暂行技术要求》;《江苏交通控股系统信息化暂行技术要求-基础信息编码指南》;《江苏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高速公路交通气象条件等级》气象行业标准(QX/T 111-2010);《江苏高速公路联合值班室制度汇编》;《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国气象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软件工程国家标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GB/T19001-1994;《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GB/T12505-1990;二、系统建设需求2.1网络架构 图2-1 气象综合平台物理结构图平台需能够接入气象后期、气象一期及之前建设的所有气象监测站,通过GPRS/CDMA传送到气象局,气象局对源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源数据、分析处理后的数据以及生成的预报、预警、风险评估等数据完全开放给联网中心,通过10M气象专网推送到联网中心气象综合平台数据库,同时根据联网中心综合数据中心的要求,将上述数据以及气象平台的生成数据推送到联网中综合数据中心,各路公司可登录平台查询相关气象信息,从而实现“气象局-联网中心-路公司”的全面数据共享。2.2系统架构本系统采用“C/S(客户端/服务器) B/S(浏览器/服务器)”的混合开发结构。其中,交通气象服务共享系统采用B/S架构,其他部分采用C/S结构,运行在各级气象局的局域网内,主要基于GIS桌面系统,采用C#语言开发;根据高速公路营运管理的特点,结合信息化系统的要求,交通气象服务共享系统采用流行的B/S结构,基于WebGIS开发,以JAVA开发语言为主,综合JSP、AJAX技术,用于在网络上发布气象信息。所有的这些系统都通过统一的大型空间数据库引擎对存储在后台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存取操作,从而保证数据的统一性和共享性。气象三维系统要求能够支持WindowsXP、Windows7操作系统,数值预报和客观预报模型等支持Redhat操作系统,B/S系统开发要求采用基于FLEX的富客户端开发技术,能够支持IE、FIREFOX、SAFARI浏览器。 图2-2 气象综合平台系统架构图综合气象综合平台各部分,包括气象局端、联网中心端、气象综合平台与联网中心信息化系统之间的接口,甚至延伸到公众发布,将这些部分视为一个整体,系统架构可以描述为以下几个具体部分:1、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层是系统高效、稳定、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根据系统运行的实际需求,系统硬件设备中包括了由数据库服务器、基础数据收集服务器、基础平台软件服务器、运行管理服务器、Web服务器、磁盘阵列和磁带库组成的主机和存储系统。还包括了防火墙、路由器和交换机、图形工作站、PC终端等。软件设施主要是GIS平台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等。2、数据存储层数据存储层主要由基础地理数据库、交通气象服务数据库、用户管理数据库、元数据库和数据共享库组成。基础地理数据库主要提供各种基础地理数据的存储和管理,该数据库是GIS应用的核心。元数据库主要提供对整个数据库的描述以及空间数据的说明信息,并保存对GIS应用集成框架的配置信息。数据共享库是气象综合平台与高速公路信息化系统之间的接口,数据共享库存储的数据内容应为开放的气象数据,能够被信息化系统直接应用,包括:监测站源数据、监测站分析数据、预报数据、预警数据、风险评估数据、业务预案数据、公众服务信息发布建议数据等。数据共享库应能与信息化系统对应数据库的结构、字段格式、表结构等相对应,从而保证气象综合平台与信息化系统的顺利对接。3、数据访问层数据访问层主要提供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的数据访问,空间数据访问主要通过空间数据访问引擎来完成。非空间数据访问一般可采用ADO/ADO.Net、JDBC等来访问。数据访问层提供插件机制可以实现数据访问引擎的扩展能力,来满足对各种数据格式的支持。4、交通气象业务支撑层交通气象业务支撑层,是按统一接口方式开发各类通用组件,再由C/S或B/S进行数据访问。5、应用层根据业务需求特点,将系统应用层划分两大部分:(1)交通气象服务共享系统;(2)交通气象资料三维展示系统;6、表现层目前设计的系统的表现层主要是交通气象服务共享系统,通过共享系统统一发布交通干线的实时天气情况、日常天气预报、不良天气警报、灾害天气预报、风险等级评估等。此外,形成网站、广播、情报板等多种发布形式的信息内容,为高速公路公众服务提供支持。2.3 功能需求在兼备气象一期软件系统各项功能的基础上,气象综合平台应具有两大功能:气象服务共享功能和气象三维展示功能。2.3.1 气象服务共享系统1、气象服务共享功能 图2-3 气象服务共享功能架构根据总体建设目标,气象服务共享系统要基于GIS地图,实现可视、可控,具备查询直观、操作便捷的特点,具体至少(且不局限于)要实现以下八大功能:(1)历史气象信息查询、统计功能分为两大功能,远期气象信息查询和近期气象信息查询。操作界面以GIS地图为基础,产生相应的按钮和下拉菜单,主要形式为弹出窗口。1)远期气象信息查询远期气象信息可以查询气象局20年以内的气象信息,产生相应的按钮和下拉菜单,以曲线图、柱状图和报表的形式展示能见度、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风向、路面温度、气压等气象要素,时间精确到每日,空间精确到相邻气象监测点之间的路段。同时能够对标定时期内气象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展现形式为饼图、圆环图和报表。2)近期气象信息查询近期气象信息查询主要是对24小时以内的历史气象信息进行查询,产生相应的按钮和下拉菜单,通过曲线图、柱状图和报表的形式展示能见度、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风向、路面温度、气压等气象要素,时间精确到每小时,空间精确到相邻气象监测点之间的路段。(2)实时气象信息展示功能对目前气象状况进行展示,以基于GIS的图形展示为主,产生相应的按钮和下拉菜单,在地图各路段通过不同颜色线条、图形、弹出窗口等对能见度、相对湿度、降水量、路面温度、气温、风向、风速、气压等沿线天气和周边地区气象信息进行展示,并能调看监测站附近的摄像机视频,时间精确到10分钟更新一次,空间精确到相邻气象监测点之间的路段。(3)未来气象信息的预报功能对未来气象信息预报进行展示,在基于GIS的图像展示中产生相应按钮和下拉菜单,各路段以弹出窗口的形式为主对未来的能见度、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风向、路面温度等气象信息进行预报,空间单位以相邻气象监测点之间的路段和区域计。主要包括:1)16时专报2)气象日报3)节假日预报4)趋势预报(4)气象预警功能气象局应对气象要素本身、可能对高速公路产生的影响、各路段的具体情况等进行综合判断,产生气象预警,在基于GIS的图像展示中及时产生气象预警,主要包括路段级气象预警和路网级气象预警,路段级预警在路段通过不同颜色线条、弹出窗口的形式进行展示,空间精确到监测点之间的路段,路网级预警主要针对区域性可能对高速公路产生影响的气象风险进行预警,主要通过弹出窗口的形式进行展示,空间精确到区域。(5)道路气象风险等级评估功能气象局根据各路段气象风险等级评估要素和气象风险等级评估阈值,对气象预警信息地区的气象风险进行等级评估,对路段造成的影响进行估计,操作界面以GIS地图为基础,在地图各路段通过不同颜色线条显示气象风险等级,空间精确到监测点之间的路段,在气象预警功能界面的基础产生相应的提示按钮,通过弹出窗口的形式进行展示。(6)气象业务预案建立气象业务预案库,根据道路气象风险等级评估的结果在气象业务预案库中确定对应的业务预案,业务预案包括业务预案等级和业务预案内容。操作界面以GIS地图为基础,在气象风险等级评估界面的基础上产生相应的按钮,弹出相应窗口,并生成各种表格和流程图,各路公司的业务预案因自身情况不同而可能不同。业务预案等级根据气象风险的影响力、影响范围和影响时间进行判断,分为路网级业务预案和路段级业务预案。形式上以弹出窗口为主。业务预案的内容为气象相关业务的人员、设备、作业方法、作业要领、作业内容等。形式上以弹出的各种表格,流程图等文本文档为主。此外,气象综合平台业务预案库要具备反馈修改功能,各路公司可根据自身情况和实际使用的反馈及时调整业务预案。(7)业务协同支持气象服务共享系统要开放同数据中心的接口,从而建立与调度指挥平台、公众服务平台和路公司的相关连接,将相关气象监测站数据、预报数据、预警数据、风险等级评估数据、气象预案数据、公众服务信息发布建议数据等推送到联网中心综合数据中心,再由综合数据中心将数据推送到调度指挥平台、公众服务平台。路公司可以通过综合数据中心的接口提取气象信息数据,开展相关应用。从而便于业务协同的开展。(8)其它辅助保障功能1)预警提示功能气象综合平台在接收到气象预警时要能够及时产生提示信息,可以通过闪光按钮或提示音的方式提醒监控员,经监控员点击确认提示。2)预警解除功能气象综合平台要具备预警解除功能,当监控员在预警时间内和预警区域内经核实确认并无气象风险发生,手动还原预警前状态,同时撤销后续业务功能。3)运维保障功能气象综合平台要具备气象监测站点的监控能力,对监测站点的设备情况、通信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操作界面以GIS地图为基础,通过监测站图形的不同颜色表示监测站状态,从而形成对监测站状态的实时监控,空间精确到监测站点。2、气象服务共享系统业务架构 图2-4 气象综合平台业务架构(1)数据接入实时接入监测站数据,内容包括能见度、降雨量、风向、风速、气压、相对湿度、温度、路面温度等要素。(2)业务分析气象业务分析包括气象预报、预警、气象风险等级评估和气象风险预案分析;气象局通过专业分析形成气象预报,同时对可能产生的道路气象风险形成预警。风险等级评估是指在预警信息的基础上,结合预先建立的模型,分析出气象风险等级。根据气象风险预警信息、风险等级信息,结合气象综合平台建立的气象预案库,自动生成详细的预案信息。(3)业务协同当有气象风险预警时,路公司根据预案信息,即时进行风险处置,调度指挥平台和公众服务平台操作员接收到相应的预警、预案信息和公众服务信息发布建议后,分别产生气象业务指令和公众服务指令后,形成相关的业务流。2.3.2气象三维展示系统在充分调研联网中心和气象局原有气象展示系统的基础上,重新开发或完善气象三维展示系统,在三维地球上查询浏览各类气象信息,包括卫星云图、雷达拼图、天气实况、模式预报等综合气象数据及高温、暴雨、大风等预警信息,实现雨、雪、云、雾、冰雹等气象信息的三维动画模拟,逼真再现各类天气现象和灾害天气过程。同时实现地貌、地形、地面建筑物等的三围空间展示和三维建模。2.4支撑系统对于上述功能的实现,需要相应的系统支持,目前已有的气象软件系统已经具备了部分功能,因此对于已有功能要进行继承和升级,对于新功能要建立相应的系统进行支撑。主要包括(且不局限于):1、交通气象综合数据采集与解译子系统交通气象实时监控子系统主要实现各类交通气象监测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质量控制,并能对各类气象气象观测站的实时运行状态进行监控。该系统要求采用C/S架构。2、交通气象监测警示子系统根据对交通沿线观测站、区域自动站、雷达、AWX卫星云图、数值预报模式产品、WS报等各类气象数据的实时监控,当出现或预计要出现暴雨、台风、浓见度、暴雪等灾害时,能够实时预警,并提醒工作人员进行处理。3、交通气象数据综合显示与分析子系统(1)基础地理数据显示;(2)交通数据显示:在地图窗口中,显示铁路、国道、省道、普通公路、水路、航道等交通线路和交通站点的分布情况,或与其他数据集叠加显示;(3)气象数据二维显示可以直接读取MICAPS各类数据,并以气象标准图示方法显示。要求支持地面填图、高空填图、等值线显示、色斑图显示等常见气象数据显示方式。在地图窗口中,显示导入系统的气象站的空间分布情况,以及实时的气象数据或历史资料数据。图上选择一观测站,可查询该观测站关联的所有信息,包括温度、雨量、相对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信息。查询结果可以只显示当前的实时气象信息,也可以显示某一时段内的气象变化。显示的形式可以是表格,也可以是统计图。提供与自动站点监测数据动态进行连接的功能,可以在地图上动态实时显示自动站点监测的各气象指标的数值大小,或者以分级专题地图的形式显示各指标数值的大小,并且提供对历史数据的回放功能和动态地图显示功能。实况数据显示功能:此功能将实时显示自动站点数据监测的最新数据(分指标),可以以专题地图的形式显示,用不同的颜色或符号代表不同的指标大小(如温度的高低)或方向(如风向),提供显示方式的切换和指标的切换功能,支持同时开多个窗口同时对比显示不同指标的同一时刻的数据。系统设置好地图将根据指定的时间间隔动态刷新,以显示最新的数据情况。历史数据回放功能:类似于实况数据显示功能,但此功能提供对过往历史数据的回放显示功能。可以设定要显示的数据的时间,地图将自动调用指定时间的历史观测数据;动态地图显示功能:按指定的时间间隔显示一个连续的时间段内所观测到的数据,以便观察数据的时空动态变化过程。(4)气象分析:地面填图高空填图插值等值线分析等值面分析要素累计:根据指定的条件对要素进行累加、求距平等。根据时间、地区、资料类型等条件对各种气象要素(气温、湿度、气压等)进行距平统计并生成地图和报表。极值计算:根据指定的条件统计要素的极大值、极小值。根据指定条件在数据库中提取满足条件的数据,通过进行极大值、极小值的统计计算,并生成相应的产品图和报告。频率统计:根据指定的条件统计要素出现的频率大小、天数等。多要素条件统计:根据指定的要素、条件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5)该系统与联网中心指挥调度信息综合展示系统的对接要求:采用统一的GIS底图;气象平台在底图上添加气象专题图时,需满足图层渲染效果一致,保证数据结构一致性。该系统GIS基础图层展示以及基础数据通过调用联网中心指挥调度信息综合展示系统实现;两系统间对接时不统一时,以联网中心指挥调度信息综合展示系统为统一标准;4、交通气象预警预报子系统交通气象预警预报子系统主要实现交通气象灾害数值分路段、分时段的精细化预报和高影响天气预报主客观预警,并能结合天气形势分析和客观预警初期气象服务,制作分时段、分路段的交通气象要素预报,并能自动地生成各类文字、图表、图形、图像等服务。5、交通气象服务制作与分发子系统交通气象服务制作与分发子系统为业务员提供交通气象服务制作的工作平台。一方面,将交通气象分析、处理结果进行加工包装,并实现气象服务产品的分发,为各级部门和专业用户提供交通气象服务;另一方面,将交通气象分析、处理结果以开放的数据形式发送到联网中心气象平台数据库。此外,系统提供服务模板制作功能,业务员可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定制服务模板,便于快速高效地制作服务,同时能够提高服务的规范性。6、服务共享子系统本子系统采用B/S架构,构建交通气象服务共享系统,支持IE、FIRFOX、SAFRI浏览器。系统提供交通气象监测信息、预报预警信息、气象专题信息等的查询浏览和下载保存等服务;同时提供博客、论坛等方式的用户交流平台。该系统主要包含如下模块:(1)交通气象监测模块交通气象监测模块包含如下内容:1)天气监测提供交通沿线的整点天气实况,如能见度、风速风向、能见度、温度、湿度、雨量等,并可以查询历史天气。在地图上用鼠标点击交通沿线的站点图标,即可显示该站点的天气实况或历史天气,并提供历史天气变化曲线链接。2)显示要素对显示要素进行控制,显示或隐藏交通沿线站点的能见度、风速、风向、温度、湿度、雨量、气压、路面状况等交通气象要素。3)卫星监测提供卫星云图的浏览,选择卫星云图的类型、时间等,浏览卫星云图动画。4)监测公报提供交通气象监测的文字产品浏览,按时间以列表显示,默认显示最新的监测公报。(2)交通气象预报模块交通气象预报模块包含如下功能:1)短期预报提供短期(24h、48h、72h)交通沿线的天气实况,如能见度、风速风向、能见度、温度、湿度、雨量等。在地图上用鼠标点击交通沿线的站点图标,即可显示该站点的短期天气预报,并提供未来三天气变化趋势链接。2)中期预报提供中期(如未来10天)交通沿线的天气实况,如能见度、风速风向、能见度、温度、湿度、雨量等。在地图上用鼠标点击交通沿线的站点图标,即可显示该站点的中期天气预报,并提供未来10天气变化趋势链接。3)长期预报提供长期(如未来30天)交通沿线的天气实况,如能见度、风速风向、能见度、温度、湿度、雨量等。在地图上用鼠标点击交通沿线的站点图标,即可显示该站点的长期天气预报,并提供未来30天气变化趋势链接。4)精细化预报提供未来24h交通沿线的天气实况,如能见度、风速风向、能见度、温度、湿度、雨量等。在地图上用鼠标点击交通沿线的站点图标,即可显示该站点的24h天气预报,并提供未来24h逐小时的精细化天气预报接。点击该链接,以列表形式展示交通沿线24小时逐小时精细化天气预报。5)显示要素对受影响的路段图层和气象要素图层进行控制,显示或隐藏受影响路段和交通沿线站点的能见度、风速风向、能见度、温度、湿度、雨量等气象要素。6)预报公报提供交通气象预报的文字产品浏览,按时间以列表显示,默认显示最新的预报公报。(3)交通气象预警模块气象预警和道路气象风险等级评估是非常专业的气象业务。气象业务的预警和道路风险等级评估,通常都是在分析该地域的历史气象数据基础上,确定了地域特性后进行构筑的。建立统一的预警判别。气象局发布根据各路段的实时天气状况、路段本身特点、历史气象信息等进行综合判断,从而产生预警信息。要全面各种因素,针对道路可能出现的风险,从气象的角度进行分析,建立模型,从而得到预警结论。本模块的具体要求如下:1)预警信号发布当前的预警信号,包括预警类型及级别、预计发生时间、预计持续时间、影响范围、预计强度等。并能在地图上定位当前预警信号的影响范围。预警信号包括:台风预警信号暴雨预警信号 暴雪预警信号 寒潮预警信号大风预警信号 高温预警信号雷电预警信号霜冻预警信号大雾预警信号 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冰雹预警信号 沙尘暴预警信号各类预警信号又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个级别,不同的预警信号的含义、级别及符号参见江苏省气象部门发布的的《预警服务规范》。2)灾情实况发布当前存在的灾情的实况,并能在地图上定位该灾情影响的范围。交通气象服务监测的灾害,一类是以雾、雨、雪、大风、高温、雷电、道路结冰、沙尘暴等为主的影响交通安全的气象灾害;另一类是由气象灾害诱发的洪水、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3)解除报警发布已解除的报警,并能在地图上定位该报警。4)预警公报已发布的预警公报,以网页形式展示。5)预警规范预警服务相关规范。(4)交通气象风险评估模块建立统一的道路气象风险等级评估。由于道路气象风险是指引起道路风险的气象状况,因此,在划分道路气象风险等级的时候应充分反映该气象状况可能引起的道路风险程度及影响范围。由气象局对监测站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该路段历史气象及该路段本身特点形成气象预警,并根据事先确定的气象风险等级评估要素建立模型,评估道路气象风险等级。本模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交通气象风险等级评估和重大灾害天气评估。1)道路气象风险等级评估制定应急处置方案的前提是建立统一的道路气象风险等级评估。主要是进行灾前风险等级评估工作。由于道路气象风险是指引起道路风险的气象状况,因此,在划分道路气象风险等级的时候应充分反映该气象状况可能引起的道路风险程度及影响范围。风险等级评估工作需要有大量的样本数据和业务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由气象局对监测站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该路段历史气象及该路段本身特点形成气象预警,并根据事先确定的气象风险等级评估要素评估道路气象风险等级。在该模块中提供评估指标的选取、评估模型选取、指标权重设置、评估模型输入及修改等功能,最终在系统中计算出评估结果,并可将各个路段的风险评估结果以不同等级颜色显示的方式反演到地图上,给用户直观的认识。2)重大灾害天气评估重大灾害天气评估模块提供对某次重大灾害性天气所造成影响进行评估的平台。主要进行灾后损失评估工作。按不同灾种利用灾害专题地理数据(灾害发生时间、影响范围)统计灾害发生时其影响范围内的道路交通状况(受灾路段信息、封路信息、交通管制信息、车流量等)、事故发生情况(伤亡人数、车辆损失数)、直接经济损失等信息。系统依据统计结果生成评估报告,预报员可对生成的客观评估报告进行人机交互,完善评估结果。首先根据各个灾种的特点分别建立灾害影响评估模型。对交通运输业影响比较大的气象灾害主要包括台风(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暴雨(雪)、冰雹、大风、沙尘、龙卷、大(浓)雾、高温、结(积)冰、积涝等。(5)交通气象业务预案模块气象业务预案的制定应按路段的不同分别制定。高速公路气象业务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需要长时间工作积累才能取得较好效果,因此业务预案的制定应遵循“预案暂定,及时反馈,因势调整”的原则,由于各路公司情况的不同(如组织机构,运作模式),各路段实地情况的不同,系统开发单位应根据现有规章制度,结合对联网中心、路公司、气象局等单位的调研和联合设计,首先制定每个路公司初始气象业务预案,在系统的运作过程中通过路公司长期的气象业务反馈,不断调整业务预案内容。气象业务预案应包含气象相关业务的详细说明,主要包括降雪业务预案、降雨业务预案、风业务预案、低能见度业务预案、高温业务预案、路面冰冻业务预案、台风业务预案等,具体业务预案的构成应包括:1)气象业务工作的目的与构成①气象业务工作的目的②气象业务的构成③气象业务要领制作目标2)气象业务的计划与准备①计划与准备②建立气象业务预案包括业务种类和人员、各种业务的详细、业务预案内容③各路段的状况把握④设施、机械、资材等的完备3)业务预案的执行业务预案要以气象局预警和风险等级评估信息为依据,首先通过对气象风险的状况进行判断,其次综合巡逻报告数据,道路状况,社会影响程度等各方面因素进行判断和最终决定。表现形式以流程图为主。4)作业要领①道路巡逻的判断和实施②各种作业的判断和实施③作业基本规定包括作业顺序、作业规定、作业方法、作业路线、作业材料以及材料使用说明等。④根据气象变化和作业情况整体趋势提高作业效率6、气象三维展示系统(1)气象资料三维展示交通气象资料三维展示子系统是基于多点触摸技术和三维GIS技术,实现在三维地球上查询浏览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叠加展示各类气象数据,包括卫星云图、雷达拼图、天气实况、模式预报等综合气象数据以及高温、暴雨(雪)、大风沙尘、雾霾、路面结冰等预警信息。系统支持高精度三维地形、高清遥感影像和二维地图的三维叠加显示,支持数据的快速漫游、旋转、缩放。系统默认提供全球150米遥感影像数据、全球90米DEM数据和全国1:100万电子地图。也可根据需要定制更高分辨率的地形和遥感数据。(2)气象三维动画模拟气象三维动画模拟子系统可实现雨、雪、云、雾、冰雹等天气现象的三维动画模拟,逼真再现各类天气现象和灾害天气过程。并可实现台风登录、预报路径、影响范围等进行动画模拟,生动形象地展示台风运动轨迹和发展过程。(3)气象三维建模子系统交通气象三维建模子系统无需投影即可描述真实地形面貌,可表达二维 GIS无法表达的各类气象站、雷达站、观测场、高速公路、国道、地面建筑、航道、电子室外显示牌等的三维空间展示和三维建模。7、交通气象业务监控子系统交通气象业务监控子系统主要实现对系统整体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包括交通气象数据采集监控、数据存储监控、客观模型运行监控、预报产品制作监控、产品分发监控、服务送达状态监控、数据送达状态监控等,为系统能够持续稳定运行的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系统自动生成监控运行日志文件,可以实时查看数据采集、预报制作、服务制作、服务分发等流程中的运行状态监控日志。当发现异常时,系统将根据实时监控状态自动报警,提醒管理人员进行出错信息的定位、查找,排除各种问题。三、GIS服务3.1基本原则 参考国内外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江苏省交通气象保障服务系统未来的发展需要,根据江苏省高速公路信息化系统建设的要求,本系统GIS软件平台应满足如下要求:1、具有齐全的产品体系结构GIS软件平台要有从组件式GIS、桌面GIS到WebGIS的一系列软件产品,从而能满足从后台数据管理与维护到前台服务产品发布的全方位要求。2、空间数据模型完善且便于扩充系统涉及多种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据,既有矢量数据,又有大量的栅格数据。这就要求GIS软件平台的各种软件产品具有统一的数据模型,能够支持多种数据模型,包括几何对象模型、栅格数据模型、网络数据模型、数字地形模型、线性参照系与动态分段模型。同时能够便于根据气象数据自有的特点对数据模型进行扩展,能够支持时态数据模型、三维数据模型。3、能够直接读取气象专业数据格式要求能够直接读取MICAPS 、NETCDF、HDF等专业气象格式的数据。4、能够便于扩展气象专业功能通用的GIS平台不能完全满足本系统的要求,因此GIS平台应能够便于扩展气象专业功能,包括能够方便扩展显示和制图功能以及能够方便扩展针对气象行业应用的专业的气象专用空间算法。5、WebGIS平台要求WebGIS界面的开发必须使用Flash Builder 开发,选用的WebGIS平台要具备基于Flash的SDK开发包;WebGIS平台还要提供一个标准的WMS服务器,切图必须要有图层的概念。Web服务器的所以开发必须选择Java作为开发语言 。要能够直接读取和发布MICAPS等气象专业格式的数据。6、GIS的合理性要求根据江苏省高速公路信息化系统建设的要求,气象服务共享系统的GIS展示界面应尽可能同调度指挥GIS综合展示平台的展示界面保持一致,所以应选用合理的GIS软件平台进行开发。7、GIS底图的要求为保证气象服务共享系统的GIS展示效果应尽可能同调度指挥GIS综合展示平台展示效果保持一致,气象服务共享系统的GIS底图采用与指挥调度信息综合展示系统相同的底图。8、GIS图层的要求所有数据、分析结论均通过一套标准化图层体系展现,图层元素以标准化符号显示,图层坐标支持WGS84经纬度和高速公路桩号两种表达方式,所有数据要以WG84经纬度和高速公路桩号两种方式提供给联网中心信息化系统。四、数据交换 图4-1数据流向气象综合平台应能够满足与信息化系统对接的要求,所有数据、以产品形式提供的服务和气象综合平台产生的数据均应转化为完全开放的气象数据同步到联网中心综合数据中心,供信息化系统其它模块进行应用,投标单位应完成与信息化系统的对接工作,同时充分考虑对接的工作量。通过对交通气象综合平台需求的深入分析和理解,在系统总体框架设计的指导下,将数据存储分为关系型数据库(RDBMS)存储和物理文件存储。其中RDBMS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交通专题数据库、气象资料库、产品服务库、应急处置预案库、产品共享库、系统运行控制库。物理文件存储区分为气象业务资料存储区、视频资料区及服务产品存储区。总体组成如下图所示: 图4 2 数据库组成4.1数据库总体设计 图4 3 数据库总体设计思路4.2数据库说明此部分内容为数据库的基本内容,具体细节及修改待招标完成后中标单位与信息化系统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联网中心及气象局等共同商定。1、基础地理数据表 4 1 基础地理数据名称用途行政区划图主要用于气象范围的界定和描述地形图用于气象预报和灾害分析,其中应包括居民区、城市、河流、水库和山体等基本要素DEM数字高程模型主要用地形气象分析应用正射遥感影像图用于和气象数据叠加,直观展现气象情况数字栅格图由于气象GIS中多采用栅格数据模型,为便于GIS中分析和应用于,可采用一定大小的网格基于行政区划图进行栅格化处理2、交通专题数据表 4 2 交通专题数据名称类型交通路线公路(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外)属性:编号、名称、等级等铁路属性:编号、名称等水路属性:编号、名称等航线属性:编号、名称等交通设施公路站点火车站码头加油站服务区涵洞收费站交通枢纽桥梁匝道交警驻点电子显示屏站点机场其他重要驻点路政驻点路公司监控中心路公司养排处消防点医疗点3、气象参考数据表 4 3 气象参考数据名称类型气象观测站地面站探空站测风站火箭站辐射站自动气象站雷达站动态气象地图卫星云图雷达监测图等值线图根据气象观测站的不同,既可以分多层设置,也可以存放于同一层中,采用不同的编码来表示。气象观测站点在GIS中表示为点图层,除其点位位置这一几何信息外,还应包括其他属性信息,其中最重要的三个属性字段是”观测站类型”、”观测站编号”和“是否为自动站”。如果该观测站为自动站,则可以通过”观测站编号”来调用实时的气象信息和历史气象信息。如果该观测站不是自动站,则可以通过”观测站编号”来调用历史的气象信息。表4 4 观测要素的主要技术要求观测要素范围分辨率允许误差能见度10~10000m1m能见度≤2000 m,误差<10%;能见度>2000 m,误差<20%。气温-20~ 80℃0.1℃±0.2℃湿度0~100%1%4%(≤80%)8%(>80%)风速0~60m/s0.1m/s(0.5 0.03V)m/s(0.3 0.03V)m/s风向0°~360°1°5°降水0~4mm/min0.1mm0.4mm(≤10mm)4%(>10mm)路温-40~ 80℃0.1℃±0.3℃3、交通气象服务产品表4 5 交通气象服务产品序号产品名称发布内容1.交通气象实时监测及分级警报(120站)公路沿线布设的交通气象监测站实时上传的监测资料,同时根据公路交通对各类气象条件等级划分要求设置警报功能(色彩、音响等)。2.低能见度浓雾或低视程能见度预警:预计能见度<500米。临近预报:预计能见度<200米或以下。3.短时强降水预警:预计强降水能使能见度<500米。临近预报:当1分钟降水量≥0.8-1.2mm时且考虑强降水能使能见度<200米或以下。4.路面高温预警:预计路面温度≥60℃,并预报出大致时段、地段。临近预报:预计路面温度≥62℃,气温可达37℃或以上并预报出时段、地段。5.路面低温预报预警:当有强冷空气南下,气温将降至-2℃以下时。临近预报:当地表温度降至-4℃,气温已在-2℃以下,且预计地表温度将会降至-5℃以下时。6.重要交通气象信息专报当有重大灾害性天气影响时;节假日或有重大活动时,发布天气情况及对交通产生的影响和应采取的措施。7.周末或假日交通气象展望对周末或假日的交通气象预报,特别是对周末或假日出现的灾害性天气进行预测。每周五或节假日前一天上午10:30前发布。8.交通气象日报对当日的交通气象预报,,特别是对当日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进行预测。每天上午8:30前发布。9.交通气象趋势报对未来两天的交通气象预报,特别是对未来两天出现的灾害性天气进行预测。每天上午10:00前发布。10.交通气象预报服务简报在出现重大的灾害性天气后,对本次过程进行总结并对本次的预报服务情况作出评价。11.区域性强风、台风预警:受强冷空气南下、气旋系统发展或台风影响时,预计阵风会达到7级(14 m/s)或以上。临近预报:预计交通沿线风力≥14m/s(7级),要预报风向及量级、影响时间。12.降雪(积雪)、路面结冰预警:考虑有降雪,或气温较低,路面有水会产生结冰。临近预报:当有小雪且地表温度<0℃时,要考虑公路路面结冰;有中—大雪要考虑公路路面积雪。13.次生灾害或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结合交通气象灾害的预警和预报,针对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或地质灾害制作预警、预报。14.实时交通气象条件适宜度分级指标产品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形成按决策理论建立的交通适宜度分级指标。15.交通气象条件适宜度分级指标预报产品根据精细化预报预警产品形成按决策理论建立的交通适宜度分级指标预报产品,对不适宜交通运行的状况根据交通营运、管理和用户可控的时段进行分级预警。16.交通气象精细化预报预警产品提供交通沿线和区域内各气象要素精细化预报。17.交通气象风险评估产品以概率形式,对交通沿线可能出现的气象要素、衍生因子和次生灾害对交通的可能影响进行风险评估。18.交通气象灾害过程评估报告在出现重大的对交通造成较大影响的气象灾害性天气后,对本次过程作出总结,结合交通运输情况、事故、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等进行评估并给出评估报告。19.用户自定义产品如交通气象传真电报、交通气象信息通报等4、交通气象服务产品的数据化根据信息化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需求,交通气象相关信息需要在其它系统中进行应用,因此,要求交通气象服务产品转化为完全开放的数据供联网中心使用,目前根据信息化系统的需要提出相关的最低数据要求,具体需求待招标完成后中标单位与信息化系统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联网中心及气象局等共同商定。(1)数据交换内容表4-6气象综合平台与联网中心信息化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内容表数据传输方向数据项数据内容数据要求从气象服务系统数据库到综合数据中心气象监测站源数据沿线能见度、风向、风速、气温、降雨量、路面温度、湿度、气压,周边区域气象以外场监测站点计气象局分析数据分析后的气象监测站源数据、气象预报数据、气象预警数据、风险等级评估数据、业务预案数据、公众服务信息建议以监测点之间的路段计高速公路GIS基础数据路网底图、加油站、服务区、收费站、涵洞、交道、交通枢纽、气象监测站、摄像机、桥梁、匝道、交警驻点、路政驻点、路公司监控中心、路公司养排处、消防点、医疗点以实际情况计(2)数据交换方式设计气象综合平台应至少支持两种数据交换方式,按数据类型与数据交换量的大小分为数据流传输方式与XML格式数据传输方式。应根据气象数据的实际特性和实际传输的需求对相应的数据格式进行规范。数据流传输方式通过数据访问中间件实现以提高数据通信、交换过程的完整性与稳定性,因此数据需要包含数据头、尾、校验帧,并有数据应答与数据重发机制。XML格式数据传输方式涉及到设备号、地理位置(经纬度、桩号)的数据均通过XML格式数据交换。XML格式数据传输方式的数据内容由以下几部分构成:——文档声明;——名称空间;——XML规范包头;——XML规范包体。 (2)数据结构监测站源数据的数据结构参照“外场监测站招标技术要求”,监测站分析数据、预报数据结构、预警数据结构、风向评估数据结构、业务预案数据结构暂定如下(待招标完成后,需同信息化系统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联网中心及气象局等联合商定):1)监测站分析数据表4-7 监测站分析数据结构表序号字段名类型长度说明1站点代码字符10气象发布站代码2数据时间日期时间19YYYY-MM-DD HH:MM:SS3温度字符6单位:0.1摄氏度。4湿度字符6相对湿度,一个百分比值,取值1到1005降水量字符6小时雨量,单位:0.1mm6风速字符6单位:0.1m/s7风向字符6取值0到3608气压字符6单位:0.1百帕。9能见度字符6(器测项目)能见度102)气象预报数据①字段定义表4-8 气象预报数据字段表字段名定义预报范围预报区域或路段预报时间段预报时间段天气现象阴、晴、雨、雪等气温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其他其他要素②数据结构表4-9 气象预报数据结构表序号字段名类型长度说明1预报范围字符50预报区域或路段2预报时间段字符50预报时间段3天气现象字符10阴、晴、雨、雪等4气温字符10单位:0.1摄氏度。5其他字符2000其他要素3)气象预警数据①字段定义表4-10 气象预警数据字段表字段名定义风险类型降雪、 降雨、风、低能见度、高温、路面冻结、台风等发布时间发布的时间持续时间风险持续时间影响范围具体影响路段其他其他要素②数据结构表4-11 气象预警数据结构表序号字段名类型长度说明1风险类型字符10降雪、 降雨、风、低能见度、高温、路面冻结、台风等2发布时间日期时间19YYYY-MM-DD HH:MM:SS3持续时间字符50风险持续时间4影响范围字符1000具体影响路段5其他字符2000其他要素4)气象风险等级数据①字段定义表4-12 气象风险等级数据字段表字段名定义风险类型降雪、 降雨、风、低能见度、高温、路面冻结、台风等风险等级风险等级生成时间等级信息生成的时间风险范围风险范围其他其他要素②数据结构表4-13 气象风险等级数据结构表序号字段名类型长度说明1风险类型字符10降雪、 降雨、风、低能见度、高温、路面冻结、台风等2风险等级字符10风险等级3生成时间日期时间19YYYY-MM-DD HH:MM:SS4风险范围字符1000风险范围5其他字符2000其他要素5)气象风险预案数据①字段定义表4-14 气象风险预案数据字段表字段名定义预案类型降雪、 降雨、风、低能见度、高温、路面冻结、台风等风险等级等级信息发布时间预案发布的时间发布对象联网中心或路公司预案内容包括处置流程、负责部门应急资源需要的应急资源联系方式涉及的联系方式其他其他要素②数据结构表4-15 气象风险预案数据结构表序号字段名类型长度说明1预案类型字符10降雪、 降雨、风、低能见度、高温、路面冻结、台风等2风险等级字符10等级信息3发布时间日期时间19YYYY-MM-DD HH:MM:SS4发布对象字符10联网中心或路公司5风险等级字符10等级信息6预案内容字符2000包括处置流程、负责部门7应急资源字符1000需要的应急资源8联系方式字符100涉及的联系方式9其他字符2000其他要素五、系统运行环境气象综合平台软硬件环境应充分考虑气象局和联网中心现有机房及软硬件环境,在利旧的原则下考虑现有设备和配置能否满足建设要求,在此前提下购置相关硬件、设备及软件。以下提出最低要求,投标单位在投标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实现系统功能所需要的软硬件设备,并在投标过程中进行响应和补充。5.1气象局端软硬件环境初步计划1、硬件环境要求(1)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引擎服务器的最低配置应满足:4*英特尔六核 X7542 至强 CPU 2.66GHz18M二级缓存128 GB内存6*300GB 10K SAS 硬盘4千兆网口(2)数据管理与交换服务器数据管理与交换服务器的最低配置应满足:CPU型号:Xeon E7520 1.866G CPU数量:2颗内存容量:16GB DDR3硬盘容量:3*300GB 10K SAS 硬盘内部硬盘架数:最大支持8块串行连网络控制器:双千兆网卡电源类型:热插拔电源产品结构:4U 散热系统:热插拔风扇RAID模式:RAID 0,1,5 扩展槽:7×半长PCI-E 最大CPU数量:4颗最大内存容量:1TB(3)气象业务系统服务器气象服务系统服务器的最低配置应满足:4*英特尔六核 X7542 至强 CPU 2.66GHz18M二级缓存128 GB内存6*300GB 10K SAS 硬盘4千兆网口2、软件环境要求气象综合平台设计的服务器应至少包括: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应用中间件、运行状态监控软件、报表软件、防病毒软件、防火墙软件。(1)操作系统软件服务器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关键部分,目前主要的操作系统有四种:UNIX、Windows NT/2000/2003/2008 server、OS/2和Macintosh。OS/2和Macintosh在欧美比较流行,在国内很少使用,因此一般不在选择之列。国内数据库服务器操作系统一般以UNIX或 Windows 2008 server。(2)数据库管理软件数据库软件是信息系统与数据处理的核心,是与应用密切相关的支撑软件,为了满足联网中心长远持续发展,保证联网中心气象综合平台的各项指标优越性,要求采用Oracle 11g数据库,RAC群集工作方式。(3)应用中间件支持业内常用标准,包括EJB、JSB、JMS、JDBC XML WML;创建和管理提供辅助工具,能够允许定制及现成的业务组件;为多个数据库提供持久性支持;部署和管理应用,并确保可伸缩性、可用性和安全性。方便地与业界领先的数据库,以及与Microsoft Visual Basic、 Visual C、Active Server Pages和COM协同工作;方便地与业界领先的数据库,以及与Microsoft Visual Basic、 Visual C、Active Server Pages和COM协同工作。大并发量的支持:通过各种缓存、池等技术大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性能,通过高速数据通道等技术将众多的客户端并发访问汇聚为较少的并发数目,从而保证系统的吞吐能力,并通过集群和负载均衡等技术保证在分布式运算环境中的容错与资源调度。支持所有主流操作系统 支持各种主流平台,如HP-UX、IBM AIX、SUN SOLARIS、WINDOWS NT/2000、Linux等。(4)入侵检测系统系统不少于6个10/100/1000Base-TX;标准1U机箱,单电源;性能指标:最大监控流量500Mbps;最大TCP并发连接数80万;每秒最大包获取能力(64Byte)200,000pps;每秒新建TCP连接数20,000/s。(5)入侵防御系统性能要求:吞吐率≥300Mbps;并发连接数≥100万;功能要求 :支持IPS模式、IPS学习模式、IDS模式、IDS监视模式、Forward模式、Mirror模式等多种模式,支持直路和旁路同时部署;内置3000种以上的签名特征,内置僵尸网络(Botnet)特征库,僵尸网络(Botnet) 特征规则数大于250条。(6)防火墙软件模块化多业务防火墙(≥6个10/100/1000M以太网电口,并发数≥300万,吞吐量≥5Gbps;支持Bypass,实时提供用户、应用流量排名;支持攻击自动拦截、记录日志;支持服务器防护,如sql注入防护;支持病毒库自动或手动升级;支持web安全防护;支持流量管理。(7)备份软件要求对每一种类型的数据库、操作系统提供相应的备份支持模块;此外还需配置备份服务器管理模块和虚拟带库支持模块。操作系统:支持Windows 2003,IBM AIX,HP-UX,Linux等主流操作系统的主流版本;备份模式:支持LAN,LAN-FREE备份。归档功能:可以按照年限将文件和数据库进行归档,可以根据文件种类、日期、所有权及其它搜索标准命名或标记归档内容;数据库及应用系统:支持Oracle数据库和Weblogic,JBoss等应用服务器。无备份客户端数量限制或不少于30个客户端的license。完全图形化管理及监控:无需复杂的命令行,利用图形界面简单、快速、准确地完成备份系统的部署和维护;能对备份作业的进度和工作是否正常进行实时监控。备份断点续传:支持文件、数据库系统备份/恢复中断继续功能,能自动地从数据保护和恢复作业的中断点恢复,继续工作不需要用户干预。不同类型介质的备份/恢复:能对不同类型的介质进行相同的备份操作,保证所有的备份数据在不同的介质中都能透明的恢复,用户不必指定恢复设备。支持合并生成全备份: 能够仅利用上次的全备份和随后的增量备份/差量备份,在介质服务器上重新构造一个全备份。服务:原厂5年7*24小时。5.2联网中心端软硬件环境初步计划1、硬件环境 气象综合平台设计的服务器应至少包括:数据库引擎服务器、身份认证服务器、数据管理与交换服务器、气象服务系统服务器、GIS服务器、Web服务器、磁盘阵列、磁带库。(1)数据库引擎服务器数据库引擎服务器的最低配置应满足:4*英特尔六核 X7542 至强 CPU 2.66GHz18M二级缓存128 GB内存6*300GB 10K SAS 硬盘,4千兆网口(2)身份认证服务器身份认证服务器的最低配置应满足Risc或安腾2芯片CPU主频≥1.6GHzCPU≥24核内存128G以上硬盘容量:3*300GB 10K SAS 硬盘TPC-C≥1,000,000tpmC(3)数据管理与交换服务器数据管理与交换服务器的最低配置应满足:CPU型号:Xeon E7520 1.866G CPU数量:2颗内存容量:16GB DDR3硬盘容量: 3*300GB 10K SAS 硬盘内部硬盘架数:最大支持8块串行连网络控制器:双千兆网卡电源类型:热插拔电源产品结构:4U 散热系统:热插拔风扇RAID模式:RAID 0,1,5 扩展槽:7×半长PCI-E 最大CPU数量:4颗最大内存容量:1TB(4)气象服务系统服务器气象服务系统服务器的最低配置应满足:4*英特尔六核 X7542 至强 CPU 2.66GHz18M二级缓存128 GB内存6*300GB 10K SAS 硬盘4千兆网口(5)GIS服务器GIS服务器的最低配置应满足:CPU:Xeon1.8G CPU数量:1颗 内存容量:4GB DDR3硬盘容量:6*300GB 10K SAS 硬盘 内部硬盘架数:最大支持8块2.5英寸 RAID模式:M5110E RAID 0,1 扩展槽:2×PCI-E 3.0 1×P光驱:DVD(可选) 最大CPU数量:2颗 最大内存容量:768GB 内存插槽数量:242、软件环境要求气象综合平台设计的服务器应至少包括: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应用中间件、运行状态监控软件、报表软件、防病毒软件、防火墙软件。(1)操作系统软件服务器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关键部分,目前主要的操作系统有四种:UNIX、Windows NT/2000/2003/2008 server、OS/2和Macintosh。OS/2和Macintosh在欧美比较流行,在国内很少使用,因此一般不在选择之列。国内数据库服务器操作系统一般以UNIX或 Windows 2008 server。(2)数据库管理软件数据库软件是信息系统与数据处理的核心,是与应用密切相关的支撑软件,为了满足联网中心长远持续发展,保证联网中心气象综合平台的各项指标优越性,要求采用Oracle 11g数据库,RAC群集工作方式。(3)应用中间件支持业内常用标准,包括EJB、JSB、JMS、JDBC XML WML;创建和管理提供辅助工具,能够允许定制及现成的业务组件;为多个数据库提供持久性支持;部署和管理应用,并确保可伸缩性、可用性和安全性。方便地与业界领先的数据库,以及与Microsoft Visual Basic、 Visual C、Active Server Pages和COM协同工作;方便地与业界领先的数据库,以及与Microsoft Visual Basic、 Visual C、Active Server Pages和COM协同工作。大并发量的支持:通过各种缓存、池等技术大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性能,通过高速数据通道等技术将众多的客户端并发访问汇聚为较少的并发数目,从而保证系统的吞吐能力,并通过集群和负载均衡等技术保证在分布式运算环境中的容错与资源调度。支持所有主流操作系统 支持各种主流平台,如HP-UX、IBM AIX、SUN SOLARIS、WINDOWS NT/2000、Linux等。(4)运行状态监控软件运行状态监控软件需达到以下要求:1)实时掌握运行情况;2)及时发现故障与异常,并迅速定位,尽快解决;3)及时发现入侵、病毒等安全问题及安全隐患,并迅速响应;4)通过运行分析,调整运行策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5)通过安全分析,调整安全策略,提高系统安全性;(5)入侵检测系统系统不少于6个10/100/1000Base-TX;标准1U机箱,单电源;性能指标:最大监控流量500Mbps;最大TCP并发连接数80万;每秒最大包获取能力(64Byte)200,000pps;每秒新建TCP连接数20,000/s。(6)入侵防御系统性能要求:吞吐率≥300Mbps;并发连接数≥100万;功能要求 :支持IPS模式、IPS学习模式、IDS模式、IDS监视模式、Forward模式、Mirror模式等多种模式,支持直路和旁路同时部署;内置3000种以上的签名特征,内置僵尸网络(Botnet)特征库,僵尸网络(Botnet) 特征规则数大于250条。(7)防火墙软件模块化多业务防火墙(≥6个10/100/1000M以太网电口,并发数≥300万,吞吐量≥5Gbps;支持Bypass,实时提供用户、应用流量排名;支持攻击自动拦截、记录日志;支持服务器防护,如sql注入防护;支持病毒库自动或手动升级;支持web安全防护;支持流量管理。(8)备份软件要求对每一种类型的数据库、操作系统提供相应的备份支持模块;此外还需配置备份服务器管理模块和虚拟带库支持模块。操作系统:支持Windows 2003,IBM AIX,HP-UX,Linux等主流操作系统的主流版本;备份模式:支持LAN,LAN-FREE备份。归档功能:可以按照年限将文件和数据库进行归档,可以根据文件种类、日期、所有权及其它搜索标准命名或标记归档内容;数据库及应用系统:支持Oracle数据库和Weblogic,JBoss等应用服务器。无备份客户端数量限制或不少于30个客户端的license;完全图形化管理及监控:无需复杂的命令行,利用图形界面简单、快速、准确地完成备份系统的部署和维护;能对备份作业的进度和工作是否正常进行实时监控。备份断点续传:支持文件、数据库系统备份/恢复中断继续功能,能自动地从数据保护和恢复作业的中断点恢复,继续工作不需要用户干预。不同类型介质的备份/恢复:能对不同类型的介质进行相同的备份操作,保证所有的备份数据在不同的介质中都能透明的恢复,用户不必指定恢复设备。支持合并生成全备份: 能够仅利用上次的全备份和随后的增量备份/差量备份,在介质服务器上重新构造一个全备份。服务:原厂5年7*24小时。六、系统技术要求1、系统需采用C/S B/S应用结构体系,应充分考虑系统的衔接方式。2、系统需采用J2EE技术架构,以保持良好的跨平台特性和系统移植特性。3、系统功能的实现,应尽可能自动化,减少人工操作环节,用户操作界面应简明、实用、易于学习和掌握。4、系统须提供与主流移动平台(android、windows、ios等)的扩展接口。5、系统的开发符合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要求制定开放标准及接口,保证与其他相关系统的互连接。6、系统应有完善灵活的权限管理机制,系统管理员提供分级管理机制,可提供多级管理,可以根据使用系统的不同角色和用户进行权限分配。系统需建立严格安全的控制机制。7、系统应对数据和应用的安全性充分考虑,提供安全手段防止对系统的非法侵入、攻击、避免操作人员的越级操作。要求实现文件的加解密、加水印、防止拷贝截屏等功能。8、系统开发应严格遵照国家软件开发工程规范进行,根据开发进度及时提供有关开发文档,包括软件需求说明书、数据要求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测试计划、用户手册、测试分析报告、系统维护手册、操作手册、系统安装手册等。9、系统必须支持连续7×24 小时不间断地工作,可在特定时间段内对系统进行维护。数据传输要求准确、可靠,保障数据不重、不错、不漏。10、系统支持在并发300以上,一般Web查询的响应时间3秒以内,带有数据图表的,响应时间在6秒以内。统计分析的响应时间不得超过10秒。报表生成的响应时间不得超过5秒。11、系统应提供开放、统一的数据接口,方便实现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和数据交换,要求系统接口交互高效、顺畅,数据安全、完整,操作简单便捷。七、成果提交1、深化设计书;2、项目实施方案;3、需求分析书;4、测试方案及测试报告;5、管理员手册及运行维护方案;6、用户操作手册;7、系统开发培训手册;8、工作总结(含技术报告);9、其他与本系统开发相关的各类文档;10、安全评估风险报告;11、技术规范。八、售后及培训8.1正常服务项目交付后中标方应配备专职人员,随时提供现场技术支持服务,并建立完善的用户档案,以便能及时准确解决系统出现的各种故障。具体要求如下:1、中标单位应设有完整的技术队伍,配有专职人员,并有完善的用户档案(需求,设计,维护记录,软件改动记录,预案库更新记录等跟踪文档),以便能及时准确解决系统故障。2、中标单位应保证系统应具有预警、风险评估、业务预案更新功能,保证各路公司监控员能够手工更新预案,中标单位需提供至少每半年一次的整体更新,更新应以不影响系统工作为前提。3、质量保证为4年,中标单位在此期间提供维护、系统改造和技术支持服务。4、中标单位必须为用户提供24小时电话技术援助,解答用户在系统使用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排除故障的建议和操作方法。如电话支持无法解决,中标人必须在报修1小时内派出技术人员,3小时内提出解决方案,72小时内解决故障。在质量保证期内产生的所有维护、改进和技术支持费用中标单位应免费提供。5、中标单位对其提供的软件提供长期技术支持。在质量保证期内,如对软件有新的改进、增加新功能或者为适应最新标准所形成的最新版本,均免费、及时提供给用户使用。中标方对系统软件的升级与维护应对业主进行及时的说明。6、通过制定详细服务计划、每季度对客户系统进行一次检查、远程系统监测及其他服务,避免系统发生问题。8.2驻场服务质量保证期内中标单位原则上需根据用户需要提供本单位内具有较强技术能力和协调能力的专职人员驻场服务,为系统提供全方位专职技术维护服务。费用由中标方提供。8.3人员培训人员培训包括对最终用户培训和维护人员培训。对于提供的所有培训,中标人必须保证师资力量,主要培训教员应是系统的主要设计和开发者,以及有相应专业资格和实际工作经历并至少有三年教学经验的专业培训教师。所有培训必须使用中文教学,否则中标人必须免费提供相应的翻译。主要培训内容包括:平台软件的结构、功能,数据结构与数据来源,软、硬件安装,平台运行管理与维护,平台使用等。中标人应针对本系统的最终用户提供分层次培训。需提供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包括一对一培训、现场培训、集中培训等, 中标人应详细制定人员培训方案,培训方案应包括培训目的、培训时间安排、人员层次、人数、次数、培训课程(包括课程介绍)、主要内容(列出培训基本内容)、培训组织方式等。中标人应对本系统的运行维护人员提供详细的技术、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培训,培训人数不少于50人次且每次培训不少于1天,采用集中或现场培训。质量保证期外如维护单位发生变化,应对新的维护单位进行培训。培训教材要求:教材应包含系统的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安装配置手册、维护手册等必要文档,且均为中文版。九、系统验收投标人需要提供系统验收建议方案,包括验收内容、验收流程、验收标准及软件测试方案等。9.1阶段性验收2013年10月1日前完成初验收,实现气象综合平台的试运行。2013年12月15日前完成最终验收。9.2初验收基本完成本项目的部署、实施及培训工作,由中标方申请,招标方同意后,双方可以开始组织系统的初验收。初验收应满足基本实现系统要求的所有功能,管理人员能够利用系统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使用人员能够熟练使用系统功能。9.3终验系统完全满足招标方要求后,由中标方申请,招标方同意后,双方可以开始组织系统的最终验收。双方共同确认测试方案和测试数据,并签署系统最终验收报告。十、其它要求1、投标人应按本合同条款,技术规范及批准的图纸和有关文件,进行各项工作,完成与本次气象综合平台有关的设计、设备及相关软件开发的一切服务,以保证有效地完成本项目全部工作内容。2、投标人还应依照过去的工作及工程实践经验,提供技术规范、工程量清单或图纸中没有提到的但为完成本项目各系统必须的所有其它材料、劳力、备件、样品、工具、设备等。应在投标文件的技术建议书中单独列出此部分材料、劳力、备件、样品、工具或设备明细及所涉及的费用,并分摊计入投标总价中。3、质量保证期为4年,从交工验收合格开始之日算起。投标人应在整个质量保证期内提供免费服务以纠正、修复或更换制造和设计上的缺陷,由此引起的额外费用全部由投标人负担。4、本工程涉及到的所有设计、软、硬件描述应视为保证系统运行所需的最低要求和应有的基本功能,如有遗漏,投标人应在予以补充,否则一旦中标将认为投标人认同遗漏部分并免费提供。投标人所提供的软件需配齐以构成一套实用系统。如果投标人在中标并签订合同后,在系统实施、集成时出现因自身软件的遗漏导致系统无法运行,相关部分均由中标方免费提供,招标人将不再支付任何费用。5、投标单位在充分考虑合理利用现有设备资源和系统资源的基础上,提供符合项目要求的网络及安全架构方案。6、投标人必须承诺保证提供的所有软件产品为最新正式版本,并提供有关软件版本的证明材料。7、本项目涉及较多专业性较强的业务和工作,且需要同联网中心信息化系统对接,因此,投标人应充分考虑系统建设的工程量,根据招标要求在中标后同信息化系统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联网中心、气象局等进行联合设计,进一步明确平台功能需求,做出相应调整,从而完善深化设计。8、投标人应承诺:中标后,在不增加费用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根据业主要求及时调整系统建设内容,实现业主需要的功能。

标签: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返回首页

收藏

附件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