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布科技“揭榜挂帅”项目榜单(技术攻关类)的通知

关于发布科技“揭榜挂帅”项目榜单(技术攻关类)的通知


各区(市、县)、德阳经开区科技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切实解决制约我市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探索“揭榜挂帅全球引才”的德阳模式,现将科技“揭榜挂帅”项目榜单(技术攻关类)予以发布。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定义

科技揭榜挂帅是一种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是指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提出实际技术研发需求和成果转化落地需求,政府提供对接平台并予以立项认可及经费资助的新型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方式,旨在调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社团组织等社会创新力量,加强德阳产业发展的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实现科技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榜单任务

(一)装备制造领域

项目一:华龙一号主管道用X2CrNiMo18.12(CN)奥氏体不锈钢组织性能演化规律研究

需求提出单位: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需求目标:针对华龙一号主管道用X2CrNiMo 18.12(CN)奥氏体不锈钢高温屈服强度不稳定的问题,明晰X2 CrNiMo 18.12(CN)析出相/第二相的影响机理,探讨较低始锻温度下混晶可能产生的条件,讨论混晶在材料拉伸塑性变形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从显微组织角度系统分析X2 CrNiMo18.12(CN)高温屈服强度不稳定与工艺参数的关系,实现华龙一号核电主管道批量化、稳定化制造。

考核指标:(1)探明不同工艺参数对析出相/第二相类型、形貌特征、分布状态、位向关系等的影响,明晰微合金元素对性能的影响机理。(2)构建加热速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与组织特征参数的量化关系,建立工艺参数与性能的关联模型。(3)研究1050℃或更低温度下保温时间、循环加热方式对晶粒的影响规律,讨论较低始锻温度下混晶可能出现的工艺条件。(4)基于SEM与EBSD结合技术,探究单相拉伸变形过程中,晶粒尺寸和分布状态对变形不均匀性、晶粒转动、位错滑移的演化,探索不同晶粒尺寸组织对强度、塑性的影响机理。(5)研究试验保温时间对固溶态X2 CrNiMo 18.12(CN)奥氏体不锈钢高温屈服强度的影响规律,并应用高温原位等设备与手段,分析试验保温时间对组织的影响规律。(6)研究不同固溶工艺处理后各晶粒形态的演化规律,明晰锻后晶粒状态是否与固溶后晶粒存在映射关系。

实施周期:不超过2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80万元。

项目二:无缝锻制厚壁筒体的整体收口

需求提出单位: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需求目标:针对厚壁筒体整体收口技术进行研究,开发相关的收口装备及工装,目标是将筒体直径达650—900mm,壁厚达70—100mm,长度达2500—6100mm的Cr-Mo钢锻造材料的圆筒进行两端整体封头收口。

考核指标:(1)筒体锻件热挤压成型温度和封头收口温度不超过锻造温度,防止氧化和脱碳等加热缺陷。(2)基于需求目标中的圆筒状态,要求收口后的两端为圆滑过渡的球形封头。(3)球形封头正中带DN80的管口。(4)收口后内表面经处理粗糙度不低于3.2。(5)筒体挤压成型后,按照NB/T47013,对筒体做100%直探头纵波和斜探头周向轴线超声检测,质量等级Ⅰ合格;加工完成后对筒体可探表面进行100%表面磁粉检测,Ⅰ合格,不允许有任何缺陷存在。

实施周期:不超过7个月。

榜单金额:不超过260万元。

项目三:氢环境下的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需求提出单位: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需求目标:二重装备负责材料的研究,揭榜单位按照GB/T34542.2-2018《氢气储存输送系统第2部分:金属材料与氢环境相容性试验方法》标准要求进行不同压力下氢环境材料的断裂韧性及疲劳寿命2项力学性能试验的研究。

考核指标:(1)二重装备提供两组不同强度的Cr-Mo钢材料分别做35MPa、50MPa、70MPa、98MPa氢环境和大气环境下材料的断裂韧性及疲劳寿命2项力学性能试验。(2)试验环境、程序、方法、数据误差等应满足GB/T34542.2-2018《氢气储存输送系统第2部分:金属材料与氢环境相容性试验方法》的相关要求。(3)分析上述两组不同强度材料在不同氢环境中以及在大气环境下的力学性能表现及规律。

实施周期:不超过5个月。

榜单金额:不超过25万元。

项目四:燃机透平叶片涂层局部损伤对叶片服役温度场影响的模拟计算及试验验证

需求提出单位: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需求目标:针对燃气轮机服役过程中热部件高温涂层局部损伤导致部件温度场变化、部件服役工况恶化,进而影响机组安全运行,因而燃机高温涂层需依据涂层损伤容限判定标准开展定期检修。为实现自主燃气轮机高温涂层损伤容限判定标准制定,需开展基于叶片服役工况边界条件的模拟计算研究涂层局部损伤对基材/涂层系统温度场影响规律研究。开展设计试验方案,验证燃机涂层局部损伤对基材/涂层系统温度场影响规律研究;并通过试验进一步研究涂层局部损伤后涂层/基材系统加速损伤机理研究。通过项目执行,为自主燃机检修涂层损伤容限标准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考核指标:(1)完成不同陶瓷层厚度(0.2mm、0.3mm、0.4mm、0.5mm、0.6mm)不同剥落直径(0、1mm、3mm、5mm、7mm、9mm)温度场模拟计算,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2)针对模拟计算边界条件,开展试验设计并通过燃气热冲击试验验证模拟计算结果,至少验证剥落直径0、1mm、3mm、5mm、7mm的模拟计算结果,试验验证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的趋势和规律吻合。(3)基于模拟计算和试验验证确定的临界损伤尺寸范围,选取3-4组不同损伤尺寸涂层试样,开展燃气热冲击试验(考核次数3000次左右),并对不同损伤状态下,涂层继续服役对陶瓷层加速损伤的规律与机理进行研究。

实施周期:不超过2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30万元。

项目五:水轮发电机关键部件冷却结构及高效冷却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

需求提出单位: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需求目标:为应对未来更大容量、更高水头以及变转速水电机组新的开发难题,针对不同类型水电机组可能遇到的散热瓶颈,如变速抽水蓄能机组转子绕组端部固定结构与通风散热的矛盾、卧式贯流机组的定子、推力轴承和导轴承、高转速立式机组的转子等关键部件的高效冷却等难题,需要从如下四个方向开展研究:(1)通过分析变速发电电动机转子端部通风冷却结构特征和散热参数,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开展转子端部的流固耦合传热规律研究,继而提出变速机组转子端部绕组通风散热结构优化方案,以期提升变速机组转子端部的散热性能;(2)在梳理现有贯流机组结构特点及冷却方式的基础上,对定子铁芯轴向穿管蒸发冷却、定子通风槽板蒸发冷却、定子热管冷却三种冷却方式进行对比寻优,以期摒弃定子对空气循环冷却的依赖,有效降低定子线圈及铁芯温升,提高绝缘寿命;(3)聚焦立式机组推力轴承的冷却结构创新,提出至少三种适用于立式机组推力轴承的相变液冷方案,利用流动和传热仿真手段,对比分析不同方案的应用效果,为未来工程方案选型和产品应用打下基础;(4)通过广泛的调研提出新型导轴承蒸发冷却技术方案,采用数值仿真和实验的方法对导轴承蒸发冷却系统流动换热过程进行研究,对采用液冷技术的导轴承原理模型方案的冷却效果进行分析评估,形成新型导轴承蒸发冷却(或热管)初步技术方案。

考核指标:

(1)在2021年8月31日前提交阶段研究报告,其中报告内容包括:变速机组转子端部结构及散热性能调研报告;贯流机组定子冷却技术调研报告;贯流机组定子铁芯穿管结构电磁场仿真分析报告;推力轴承冷却方案调研报告;新型导轴承蒸发冷却技术方案调研报告;新型导轴承蒸发冷却技术方案设计报告;(2)在2022年8月31日前提交阶段研究报告,其中报告内容包括:护环式转子绕组端部通风散热仿真分析报告;螺栓把合式转子绕组端部散热性能仿真分析报告;定子铁芯轴向穿管蒸发冷却流体传热仿真分析报告;定子铁芯轴向穿管蒸发冷却实验报告;相变液冷技术的三种推力轴承原理方案设计报告与流动传热仿真计算报告;推力轴承相变液冷技术可行性研究完整技术报告1份;新型导轴承蒸发冷却技术仿真计算报告;(3)在2022年11月30日前提交阶段研究报告,其中报告内容包括:变速机组转子端部绕组结构及通风散热优化设计研究报告;变速机组转子端部通风冷却结构可行性研究完整技术报告;定子热管冷却实验研究及仿真分析报告;定子通风槽板蒸发冷却流体传热仿真研究报告;新型导轴承蒸发冷却技术实验研究报告;导轴承蒸发冷却技术的可行性研究完整技术报告;(4)发明专利4项(申请),发表论文6篇(含2篇EI)。

实施周期:不超过2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764万元。

项目六:大型高速电动机磁悬浮轴承技术研究

需求提出单位: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需求目标:针对管线电机对轴承的高清洁度、高转速的运行要求,解决轴承使用传统油或脂润滑存在的问题,推动磁悬浮轴承在高端电动机上的工程化应用,开发载荷为4吨级磁悬浮径向轴承。项目成果示范应用于18MW管线电动机组。

考核指标:(1)基于管线电动机组的运行要求,研发工程应用的磁悬浮轴承,轴承设计载荷4吨级,轴承最高设计转速10000转/分,管线电机的匹配容量达到18MW;(2)磁浮轴承结构、电源、控制等关键环节实现国内自主设计研发;(3)磁浮轴承零部件制造厂家及原材料供应商全部实现国产化;(4)轴承最大承载载荷8吨。

实施周期:不超过2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250万元。

项目七:叶片失效机理研究与部件测试

需求提出单位: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

需求目标:针对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大型化、轻量化、可靠性的设计需求,需要对大型风力发电叶片进行深入的分析及相关部件试验测试,解决叶片主要结构的失效机理分析以及叶片部件试验测试相关难题,提高吐片设计制造的可靠性。项目成果可用于所有风电叶片的设计制造。

考核指标:(1)风电叶片主要承力结构失效仿真及失效机理分析,提供完整可靠的分析方法及分析总结报告,并在8MW-1OMW级大型叶片上完成研究应用,利用分析方法对叶片进行失效评估,进一步提高叶片设计可靠性,降低叶片安全风险。(2)针对风电叶片断裂及裂纹扩展机理开展研究,提供工程中裂纹扩展的判断方法,并针对叶片主梁与壳体芯材区域不同裂纹特点,提供对应的裂纹失效分析模型,以便工程应用。(3)针对风电叶片主梁结构、螺栓结构以及二次成型结构等重要部件的界面性能开展研究,提供界面止裂增韧的工程应用方法,界面性能至少提升20%以上。

实施周期:不超过2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项目八:风力发电机组超高塔架研制

需求提出单位: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

需求目标:针对中原地区风资源风速低和风剪切大的特点开发一款160米以上的经济性塔架满足东方风电机组的运行要求,提高东方风电机组的竞争力;塔架形式不限,实现技术国产化。项目成果示范应用到东方风电在中原地区的项目中。

考核指标:技术指标:(1)基于我国中原地区风资源特点开发塔架高度不低于160米,且具有高度扩展的柔性;(2)设计一款刚性塔架(刚性塔架频率大于机组转动频率的15%以上),塔架形式包括混塔、桁架塔和分片塔。经济指标:塔架单位千瓦造价控制在1000元以内。

实施周期:不超过2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项目九:民用电缆无动力下料装置设计及应用

需求提出单位:特变电工(德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需求目标:本项目旨在解决电线电缆生产中所使用的绝缘颗粒料的自动转运、存储、加料和收发管理。目前全行业都采用的是人工调运、转运,效率、准确性、信息化程度等均存在不足之处,限制了企业更大规模、更高效率发展。举例说明:绝缘颗粒料转运和加料过程,绝缘颗粒料集中储存在库房或生产现场地面区域,使用时通过将原材料抽进生产设备的储料桶内,当原料到达一定高度后,吸料停止;当原料下降到指定高度时,动力系统自动开启吸料工作。终端需要人工加料,其原因在于:原料从干燥桶经过管道,再经过截料阀进入料桶内,当料桶的原料到达一定数量后,断料式开关关闭,抽空料管内的原材料后,截料阀、截风阀同时关闭,吸料装置需定期对空气滤清器进行清理,避免滤清器阻塞。

考核指标:技术指标:(1)设计二层钢构平台,部署在挤塑生产设备主机上方;需要满足3天使用量的缓存位和承重要求;(2)设置自动提升机,满足至少不小于1吨重量的绝缘料的上下提升;(3)设计料袋专用托盘,满足下料需求;(4)每个下料口需设置一备一用2个下料架,并确保下料过程中不会堵塞;(5)平台上有1台专用AGV用来自动转运料袋和托盘;(6)设置1部自动码托盘、自动分托盘装置;(7)下料架采用自重力下料,下方(与托盘分离)需设置自动夹紧装置,以便每袋料没有使用完自动关闭下料口;(8)采用专用的WCS系统对所有的材料仓储、转运、调度进行信息化管理;(9)当进料完毕后,封口器收口,方便工人打结吨包下料口;(10)整个平台只有1个人员负责解开口袋和回收空口袋,其他全部自动完成。经济指标:每年节约电费34万元。

实施周期:不超过2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350万元。

项目十:高辛烷值无铅航空汽油适航验证

需求提出单位:四川天舟通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需求目标:能够协助我单位进行新型抗爆剂的验证,通过全分析检测结果对UL100号航空汽油的配方及生产工艺提出建设性意见。能够针对UL100新配方进行发动机台架试车试验:对比UL100航空汽油试车时的发动机转速、进气压力、燃料流量、燃料压力、滑油消耗量、滑油温度、滑油压力、气缸头温度、最大功率等参数与100LL航空汽油的差异,以及与发动机试车要求的符合性等。能够对UL100号航空汽油进行试飞验证:通过不同机种的多次试飞验证UL100号航空汽油的性能是否达到要求,并检查试飞后对发动机及相关部件的影响。

考核指标:(1)技术指标满足ASTM D910和GB 1787产品标准中100LL号航空汽油的要求,且辛烷值≧99.6,四乙基铅含量≤0.03g/kg,铅量≤0.02g/L;(2)采用IO-540-V4A5和IO-540-AE1A5两种型号发动机进行不同程序的定型持久实验,完成不同工况下UL100航空汽油试车时的发动机转速、进气压力、燃料流量、燃料压力、滑油消耗量、滑油温度、滑油压力、气缸头温度、最大功率等10种参数的测试;(3)在持久试车运转中测取的状态燃油消耗率应在型号规范相对应状态规定值的100%-103%范围内;持久实验中发动机的实测功率(或在规定的大气条件下不需修正的制动功率)应保持不小于型号规范的规定值,且进口压力的绝对值应维持在为达到规定功率所要求的90%-101.5%范围内;(4)完成至少1种机型,起飞、加速、盘旋和降落等5种不同工况下试飞试验。

实施周期:不超过2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项目十一:粗磷酸精制膜技术中试项目

需求提出单位:四川宏达股份有限公司

需求目标:本项目以精制湿法粗磷酸为目标,研制在磷酸中稳定的国产纳滤膜材料;解决受湿法粗磷酸中Al、Ca、Fe、Mg、Si、S、F等无机离子影响,在纳滤过程中会发生严重的结垢的技术难题;开发以纳滤技术为核心的粗磷酸精制工艺,最终通过中试研究实现湿法粗磷酸精制工业生产。

考核指标:(1)净化磷酸主要质量指标达工业磷酸标准,粗磷酸净化收率80%。(2)利用膜净化技术,进行净化磷酸中试验证。(3)项目建成后,可年节能量25600吨标准煤。(4)运行费用低于现有技术生产运行费用的20%。

实施周期:不超过2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350万元。

项目十二:精密继电器电磁仿真分析

需求提出单位:四川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需求目标:精密继电器电磁仿真分析,在吸反力分析可信度达到95%的基础上,侧重在塑料件成型模流仿真可信度达到95%、寿命过程中的疲劳仿真分析可信度达到85%。

考核指标:(1)吸力仿真:由铁芯、轭铁、衔铁、线圈的参数,衔铁的转动角度信息,根据模型,仿真出衔铁运动时,吸力测量点处与铁芯的气隙大小及对应的安匝值。反力仿真:对动簧片自由行程时的刚度、动簧片超行程时刚度进行提取。根据刚度计算簧片的反力。由动簧片弹性模量、厚度、柏松比等,以行程,超行程为边界条件,根据模型,计算出簧片在行程中的力值大小。吸反力曲线配合要求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误差在10%以内。(2)塑料件成型模流仿真:由精密继电器所需的部件--塑料材料信息等,仿真设计的塑料零件的变形情况,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误差在10%以内。(3)寿命过程中的疲劳仿真分析:由既定的工作条件(如环境温度、湿度、负载条件、激励条件等),根据模型,对继电器的疲劳和衰减度仿真分析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误差在10%以内。

实施周期:不超过2年。

榜单金额:100万元。

项目十三:IGBT交流节能调功器研制

需求提出单位:四川库伦电气有限公司

需求目标:针对功率调节器(电力调整器或者调功器)高效化、节能化、绿色清洁化的市场需求。开发研究新一代基于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IGBT)的高功率因数、低谐波、高效率的交流功率调节器。项目成果示范应用于电加热控制领域。

考核指标:技术指标:功率因数:≥0.99;谐波含量:≤2.0%;经济指标:比较晶闸管功率调节器节能10-40%。

实施周期:不超过2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项目十四:研究用于3C电子芯片外壳高速电镀生产线

需求提出单位:德阳致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需求目标:一种适用于带金属引脚的3C电子芯片外壳高速电镀生产线,解决药水能耗高的实际问题,采用环保材料实现化学镀,解决水和重金属回收问题。

考核指标:(1)整机工控台集中控制,运行安全稳定;(2)电镀工序中电流实现智能自动调节;(3)电镀工序中药水浓度实现智能自动调节;(4)整机功率小于300KVA;(5)电镀液耗比小于200g/个;(6)整线运行速度大于3米/MIN,产能3K/H;

实施周期:不超过2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项目十五:不锈钢低压流体管材生产中关键工序智能化及自动化改造

需求提出单位:四川龙立可不锈钢管业有限公司

需求目标:针对不锈钢管道气密检测这一关键工序,能够通过机器视觉系统智能化自动识别,自动上下料,自动清除管材端面毛刺、对管材有泄露的部位自动标识,自动统计产品合格率。系统带有数字化通讯模块,对于整个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升级预留接口。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如专利、标准等。

考核指标:(1)研制一套“不锈钢管材漏点缺陷的机器视觉检测判读系统”,向管材内冲入额定的气压(1.05MPa),通过机器视觉系统智能化自动识别,对管材有泄露的部位自动标识。(2)该系统能在15秒内给出准确的结果,检测准确率大于99.99%。(3)对合格管材与不合格管材进行自动分选,全程无需人工干预。(4)在进行检测过程中清除管材端面毛刺,实现减少工序和人力投入。(5)系统带有数字化通讯模块,对于整个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升级预留接口。(6)申请2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编制1项企业标准。

实施周期:不超过2年。

榜单金额:90万元。

项目十六:一种新型机械化装车托盘

需求提出单位:四川科恒创科技有限公司

需求目标:针对目前钢结构机械化装车托盘的加工难、质量不稳定,易生锈易腐蚀的缺点,开发一种机械化装车托盘,以解决目前钢制托盘面临的生产效率、质量、防腐蚀防锈等方面的问题,需完成托盘的结构设计、材料设计并具备模具化批量生产的可能。项目成果示范应用于化工、食品、饲料等企业的装车现场。

考核指标:技术指标:(1)基于我公司面临的客户方面的需求,要求托盘动载2吨以上,静载6.5吨以上。(2)托盘结构整体结构需具备我公司要求的侧移取货功能。(3)托盘的材料配方以塑料为基础,原料具备批量易得性。(4)整体结构及材料配方具备开模具一体成型的可行性,且其生产效率不低于5分钟/只,质量稳定。经济指标:托盘成本与国内普通塑料托盘相比增加50%以内。

实施周期:不超过2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50万元。

项目十七:航空发动机薄壁复杂型面叶片高效加工工艺及检测技术研究

需求提出单位:四川绵竹鑫坤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需求目标:研究航空发动机薄壁复杂型面叶片的加工过程数字化仿真建模与优化、多轴数控三维加工工艺及程序开发、加工过程弹性变形控制、内应力控制、光学智能检测及质量评价等方法和技术,突破薄壁复杂型面叶片制造的应力变形及表面完整性控制、高柔性快速精密光学检测等关键技术,实现薄壁复杂型面叶片高效高精数字化加工及检测的目标。

考核指标:技术指标:(1)型面轮廓度≦0.06mm;(2)型面偏移量≦±0.08mm;(3)型面扭转度≦±7′;(4)光学检测可实现全型面重构,检测和评价参数包含叶片型面轮廓度及特征参数,与三坐标检测结果对比相差在0.01mm以内。经济指标:通过对航空发动机薄壁复杂型面叶片进行加工工艺和检测技术研究,克服产品在铣削加工过程中的变形,避免多次加工,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生产效率提高20%,检测效率提高30%。(检测方式希望得到客户认可)

实施周期:不超过2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50万元。

(二)先进材料领域

项目一:基于工业互联网皮革化学品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需求提出单位:四川德赛尔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需求目标:从皮革化学品行业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看,全面、广泛地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解决行业关键痛点,是行业高水平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建设基础皮革化学品与原料资源库、产品与工艺数据库、产品性能与绿色生态评价数据库、过程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皮革化学品构效评价模型与算法、工业智能算法及专家规则库,高通量的实验装置与生产设备RTO系统等。通过项目建设,用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有效缓解行业环境与安全状况,提升行业产品高端化和精细化水平,为德阳乃至全国同行探索一条皮革化学品行业,以及精细化工行业的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成果示范应用于四川德赛尔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1、安全管理的技术难题

设备、工艺、化学品安全是化学工业安全管理的核心,特别是人员和化学品安全管理是皮化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项目结合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成果,通过无线通讯技术将所有的定位设备及相关智能化设备集成在同一个网络平台上,研发其中关键技术,通过集中管理,分布式拓展,发挥工业大数据价值,以可视化形式实现人、机、料、法耦合条件下的整体安全监控,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效率。

2、皮革化学品生产过程先进控制的技术难题

皮革化学品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是先进控制,本项目立足解决以下难题:

(1)建立生产实时数据库和信息管理数据库,建设生产管控一体化平台。

(2)开发实施相关的生产过程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工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以过程管控为基础、精益生产为目标、质量管理为保障的过程先进控制与管理。

(3)提升生产安全管理水平,物料防错、防呆,降低生产损耗和成本,实现车间管理的日清日结。

(4)建设智慧仓库管理WMS 系统,实现安全和高物流效率为目标,提升订单/工单处理效率,提高仓库物流能力。

考核指标:(1)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实现精度高达30厘米到米级的定位智能分析系统,标签续航达3个月以上。(2)提高生产效率20%以上,产品质量问题处理及时率提高20%,生产成本降低15%以上,设备利用率提高10%。(3)仓库库位空间利用率约可提升20%到30%,简单化完成KPI考核全过程,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20%到 30%,物料跟踪转运实时查询,库房周转次数提高20%。(4)项目成功建设将显著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服务能力,预计可增收3000万元/年。

实施周期:1年半。

榜单金额:400万元。

项目二:燃机透平关键镍基高温合金叶片预烧结预制件(PSP)修复技术攻关

需求提出单位: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需求目标:针对燃机透平关键镍基高温合金叶片修复再制造技术,开发满足高Al、Ti含量的镍基高温合金叶片大平面或曲面、宽间隙缺陷或损伤区修复关键核心材料,解决高Al、Ti含量的镍基高温合金叶片大尺寸复杂缺陷修复困难问题,实现关键核心修复材料国产化。项目成果示范应用于G50燃机。

考核指标:技术指标:(1)修复基高温合金MarM247材质叶片。(2)修复叶片缺陷宽度≥20mm,深度≥2mm。(3)修复组织孔隙率≤1%。(4)服役叶片首次性能恢复后修复区域静态强度至少为新品叶片的80%。经济指标:叶片修复成本与国外相比减少30%以上。

实施周期:不超过3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35万元。

项目三:航空高强高韧钛合金强截面变化结构件热处理控制技术研究

需求提出单位: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需求目标:基于高强高韧钛合金锻件在航空领域的广泛应用,批产锻件性能的稳定性、可控性、均匀性需求越来越强烈。为了获得满足用户需求的高品质锻件,需研究对锻件性能调控起关键作用的热处理过程,最终通过热处理过程精确控制实现锻件性能调控。项目的研究成果主要应用于大型通用航空飞机。

考核指标:技术指标:(1)分析不同热处理参数下微观组织的形成机理和对锻件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联合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以上;(2)通过热处理调控,使同一件锻件最大截面处和最小截面处抗拉强度Rm差值由≥100MPa缩小至≤50MPa;(3)通过热处理调控,使典型件所有性能均能满足标准要求;(4)按照相关热处理控制技术进行控制的产品≥3炉批,性能均能一次性合格;(5)形成强截面变化结构件热处理控制技术研究报告。

实施周期:2年。

榜单金额:30万元。

项目四:大型飞机起落架锻模防变形、防开裂长寿命技术研究

需求提出单位: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需求目标:针对航空工业先进战机及大飞机用超高强度钢等大型复杂起落架模锻件质量稳定可控,低成本、高效率制造转型升级的需求,需以A-100钢大型复杂起落架锻件用模具及锤锻深型腔钢锻件成形模具为依托,研究并解决模具变形、开裂、生产效率低下、制造成本高昂及修复效果较差等问题,开展长寿命、低成本、防开裂变形模具及裂纹修复控制技术的研究,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项目成果示范应用于某先进隐身战机用主起落架外筒锻件的模具。

考核指标:技术指标:(1)进行2000Mpa级起落架锻件用模具及锤锻用深型腔锻模堆塌变形及裂纹产生机理进行分析,进行多梯度增材强化及裂纹控制技术研究,联合申报发明专利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以上,形成自主关键技术。(2)基于8万吨用2000Mpa级复杂起落架外筒模锻件用锻模的情况,研制并交付一套增材强化后的锻模,模具总重大于45t。(3)升级改造后的锻模红硬性较原有技术提高50%以上,且无增材层裂纹问题。(4)升级改造后的模具单件磨损量较原有技术/原始锻模减少1/5以上,总变形量小于1mm。(5)使用增材强化后的模具可实现起落架锻件在8万吨压机上的20件无停顿生产,总体使用寿命超过300件。经济指标:技术升级改造的模具综合使用成本较原有技术下降10%以上。

实施周期:2年。

榜单金额:55万元。

项目五:钛白粉生产尾渣-钛石膏的综合利用技术攻关

需求提出单位:龙佰四川钛业有限公司

需求目标:针对硫酸法钛白粉生产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钛石膏产量大,堆存及运输困难,杂质含量高且不均匀,回收利用难等问题,开展一项可以解决钛石膏堆存、运输、净化、减排及综合利用相关技术攻关,并实现钛石膏回收利用产业化,项目成果将示范应用于钛白粉生产企业尾渣-钛石膏的综合利用中。

考核指标:技术指标:(1)研制一套能将钛石膏(滤饼含水量高达50%左右)游离水含量降低至20%以下的处理技术,以便于钛石膏的堆存及运输,要求成本不得高于6元/吨,并能大规模应用;(2)研制一套降低钛石膏中铁含量或者酸性废水中的铁含量的工艺技术,以解决钛石膏杂质含量高且不均匀,影响钛石膏颜色的难题。要求最终钛石膏中的铁含量低于0.1%;(3)开发一套钛石膏的综合回收利用技术,年回收利用量不得低于20万吨/年,成本不得高于10元/吨,且工艺符合产业化政策,能建立生产试验线;(4)开发一套钛白粉生产过程中的钛石膏的减排工艺,以降低钛石膏的排放。要求生产一吨钛白粉钛石膏的排放量不高于1.5吨(干基)。

实施周期:不超过3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项目六:新型纤维增强热塑性聚合物管道先进材料

需求提出单位:四川金元管业有限公司

需求目标:针对新型纤维增强热塑性聚合物管道先进材料研发项目现有技术难点,完成并实现如下需求:(1)完成玄武纤维的表面特性分析和按需改性;(2)完成纤维与热塑性聚合物之间接触面积的优化设计和界面作用方式及特点研究;(3)完成纤维(本身结晶结构特点)与聚合物晶体之间的晶格匹配特性及其对提升热塑性聚合物强度和韧性、实现刚韧平衡的可能性研究;(4)完成新型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管道的加工工艺研究;(5)完成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管道封端处理及管道连接技术研究。

考核指标:技术指标:(1)65℃-85℃热水中165小时静液压强度:公称直径小于200mm管道不小于6.4MPa;公称直径大于200mm小于400mm的管道不小于3.5MPa。(2)强度≥0.20Mpa/0.5mm位移。(3)耐化学腐蚀性:10%硫酸浸泡三个月,纤维与基体树脂不分离。经济指标:项目完成后实现年产品收入2000-3000万。

实施周期:不超过2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项目七:3C电子封装领域用高分子热固性绝缘材料优化开发

需求提出单位:德阳致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需求目标:针对高速高频5G通信的电子产品封装市场需要,研究一种高分子热固性绝缘材料,在原有配方基础上通过对原有材料成分改进来进行成分优化,达到常温状态乾式颗粒、粉尘少、使用方便,高强度、高硬度,低收缩、高耐热、耐燃性、流动性好等综合优良性能,解决注塑工作条件下产品毛刺多、后续工序毛刺不易清除的问题;该材料用于较高强度电子零件封装箱盖的生产,也适用埋入金属pin(带状含针脚片料)电子零件材料射出成型,注塑产品达到常温能储存六个月以上不变形的目的。项目成果示范:应用于电子网络变压器外壳,滤波器封装外壳等。

考核指标:技术指标:(1)注塑后的产品毛刺少且小,使用震动除毛刺或者化学清洗即可顺利完成,生产效率明显改善,产能可提高2倍以上;(2)符合UL 94V-0标准及无卤环保要求、电气绝缘及耐热性,耐热变形温度可达250℃以上;(3)介电强度 27 到 30 kV/mm;(4)相比耐漏电起痕指数(CTI) > 600 V;(5)载荷下热变形温度 (1.8 MPa, 未退火) 260 °C;(6)线形热膨胀系数 - 流动4.0E-5 cm/cm/°C;(7)收缩率 - 流动 0.28 到 0.31 %。;(8)弯曲模量 11800 到 12700 Mpa。经济指标:(1)投入实验仪器10台套,所需场地200方,总投入300多万;(2)突破高分子热固性材料高流动性关键技术,废料回收技术,获得(申请)1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培养1名高级人才,公开发表1篇论文;(3)在高档3C电子封装领域开展应用,最终实现国产替代进口;实现年销售收入(产值)1000万元以上;

实施周期:不超过2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300万元。

项目八:大尺寸复杂构型电工绝缘阻燃材料及构件产业化关键技术

需求提出单位:四川迪弗电工科技有限公司

需求目标:针对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轨道交通等领域对大型复杂构型电工绝缘构件的迫切需求,开发相应的大尺寸复杂构型电工绝缘阻燃材料及构件,解决该类构件及材料加工成型困难,尺寸稳定性差、综合性能指标欠佳等行业共性技术难题。项目成果示范应用于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等国家重要工程领域。

考核指标:(1)通过大尺寸复杂构型环氧基绝缘阻燃材料体系研发、性能控制、模具研制、快速精密加工成型及尺寸稳定工艺设计,实现特高压输变电用带翼板王字梁阻燃绝缘结构件等重点产品量产,建成工业示范生产线;(2)构件长度≥6m,翼板宽幅≥0.2m,拉伸强度≥130MPa,平行层向剪切强度≥30MPa,电气强度垂直层向≥14.2kV/mm,介质损耗因数(1MHz)≤5.5,体积电阻率≥1.0×1013?·cm,无卤阻燃级别V-0(3.0mm厚度),极限氧指数≥33,满足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轨道交通等领域对该类电工绝缘构件的使用要求。

实施周期:不超过2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600万元。

项目九:特种尼龙树脂合成及其应用

需求提出单位:四川朗迪新材料有限公司

需求目标:针对我国高性能特种尼龙树脂的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而特种尼龙树脂一直被国外垄断的问题,开发几种特种尼龙树脂,解决国内特种尼龙树脂主要依赖国外进口的瓶颈问题。开展共聚尼龙6/66树脂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长链尼龙1012和1212树脂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打破国外垄断,填补我国特种功能材料在该领域的空白。项目成果示范应用于汽车、通讯、机械、电子电器等领域。

考核指标:技术指标:(1)共聚尼龙6/66树脂与现在市售产品尼龙66相比,提高力学性能的同时,加工温度由260℃降低至240℃,节约能耗。(2)长链尼龙1012树脂和长链尼龙1212树脂性能与国外市售产品相当,实现国产化,打破国外垄断。经济指标:产品成本与国外同型号产品相比减少20%以上。

实施周期:不超过1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120万元。

项目十:高性能环保型钻井液处理剂的研制与生产技术

需求提出单位:四川正蓉上之登科技有限公司

需求目标:针对钻井液废料及钻屑会造成环境污染,其后期处理成本高的难题,研制高性能环保型钻井液处理剂成为绿色钻井的必然趋势。为此研制一种高密度钻井液用环保型抗高温抗盐降滤失剂,可应用于高密度1.7-2.4g/cm3的钻井液中,在高温(120-220℃)及高盐(饱和食盐)条件下依然有良好的降滤失作用,且能抗钙镁等二价金属离子。同时在高密度钻井液体系中与其他处理剂有良好的配伍性,能适用于目前国内常用钻井液体系,在使用中无大幅增粘、起泡等不良影响,不含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环境亲和友好。项目成果示范应用于油田行业钻井中。

考核指标:抗温抗盐低荧光润滑剂:抗温≥180℃,抗饱和盐水,生物毒性EC50>20000mg/L,润滑系数降低率>50%;钻井液用泥页岩抑制剂胺基聚醇:抗温≥160℃,15%盐水滚动回收率≥100%,岩心线膨胀降低率≥60%,生物毒性EC50>2000mg/L。

实施周期:不超过2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项目十一:U26Mn2Si2CrNiMo奥贝氏体钢力学性能稳定性攻关

需求提出单位:四川贝金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需求目标:轨道交通是我国交通运输的重点,铁路道岔辙叉是轨道变道的关键器材,合金钢心轨是辙叉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稳定性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安全。对合金钢心轨材料U26Mn2Si2CrNiMo奥贝氏体钢力学性能稳定性攻关,解决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延伸率、低温冲击韧性、硬度不合格问题,对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性,提高辙叉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有着重要意义。

考核指标:(1)抗拉强度Rm≥1280Mpa;断后伸长率A≥12%,断面收缩率Z≥40%;(2)洛氏硬度HRC37-42;(3)冲击韧性Aku(室温)≥60J;Aku(-40℃)≥30J/cm2。

实施周期:不超过1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10万元。

(三)现代农业领域

项目一:障碍性耕地安全利用关键技术与模式攻关

需求提出单位:德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需求目标:推进德阳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亟需开展障碍性耕地安全利用关键技术与模式的攻关。土壤障碍形成成因复杂,区域差异性大,安全利用成本高、难度大,且尚无成熟的技术体系与综合治理模式。开展障碍性耕地安全利用技术集成应用,农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指标要求。项目实施过程中无安全稳定隐患。

考核指标:(1)形成障碍性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模式2-3套。(2)在安全利用耕地建立试验示范基地3个。(3)项目实施区生产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产品合格率100%。

实施周期:3年。

榜单金额:350万元。

项目二:猕猴桃剪枝无人化技术攻关

需求提出单位:四川棚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需求目标:我公司现有猕猴桃园面积1000亩,牵头带动发展的合作社2500亩,由于雇工难用工贵,效益呈下滑趋势,加之人工剪枝速度慢常误农事,同时存在潜在的病虫害传染风险,我公司决定引进机器人技术,完成果实采摘和枝条修剪工作。目前,果实机器人采摘技术已经成熟,但是机器人剪枝尚无报道。为了解决我公司猕猴桃机器人剪枝难题,提升全国猕猴桃产业人工智能化生产技术水平,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我公司急需机器人剪枝技术或合作攻关研发该技术。

考核指标:技术指标:(1)基于我猕猴桃园的种植环境(西南地区典型),研制并交付一套运用于坡度不大于10度的自然环境猕猴桃园剪枝机器人移动平台,可低速避障,可根据猕猴桃园树苗分布图自动规划修剪移动平台路径,自主导航作业。(2)剪枝机器人对需要修剪枝条识别率达到95%以上,完成准确率达到90%以上。(3)修剪一根枝条的用时小于10秒。经济指标:猕猴桃剪枝机器人综合成本小于当前人工修剪成本(500元/亩)。

实施周期:不超过2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180万元。

项目三:丹参种源高效繁育技术与生态栽培技术攻关

需求提出单位:中江县万生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需求目标:针对中江丹参种性退化、繁育系数低以及土壤连作障碍严重、病虫害频发、化肥农药和生长添加剂施用不合理等限制产业可持发展的突出问题,建立中江丹参种源高效繁育技术与生态栽培技术,实现中江丹参优质组培苗的生产应用以及生态栽培技术的示范和推广,为丹参种业市场提供长势好、产量高、质量优的中江丹参种苗,从源头提升中江丹参的质量,实现中江丹参栽培的“减量-提质-增效”。

考核指标:(1)建立中江丹参种源高效繁育技术。(2)基于“适度密植覆膜栽培—生物可降膜替代传统地膜—有机肥替代传统化肥—微生物菌肥改土提质—提质减药增效”多环节的技术攻关与突破,建立中江丹参生态栽培技术。(3)建立中江丹参高效繁育及生态栽培示范基地100亩,技术辐射推广1000亩,实现亩增收1000元以上。(4)实现地膜回收率100%,核心示范基地农药和化肥减量35%-40%,辐射推广区减量25%-30%。

实施周期:2年。

榜单金额:200万元。

项目四:猕猴桃毁灭性病害防控

需求提出单位:什邡市沿山猕猴桃专业合作社

需求目标:猕猴桃遭受着一种毁灭性的病害——溃疡病,给猕猴桃产业带来了特大损失,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生产的毁灭性细菌性病害,被列为全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此病来势凶猛,感染后1-3年将致使全园濒于毁灭,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即使不毁灭的果园也减低产量,导致果皮变厚,果味变酸,果实变小,果形不一,品质下降,商品价值降低,目前没有药剂可防治。项目通过引进一种防控溃疡病发生的物理方法,建立避雨大棚及智慧农业系统,对猕猴桃溃疡病起到防控作用。

考核指标:技术指标:(1)溃疡病发生率小于3%。(2)建立的避雨大棚及智慧农业系统设计寿命大于20年,低质易耗材料设计寿命大于3年。(3)避雨大棚设计高度小于5米,大于3米。智慧农业系统设计达到无人控制操作。经济指标:(1)每亩猕猴桃(红肉系列)产量不少于1000公斤以上。(2)建设成本每亩不大于5万元。(3)建设面积小于100亩。

实施周期:不超过1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350万元。

项目五:水稻智能化直播装备及关键技术研究

需求提出单位:四川飞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需求目标:针对水稻无人机“种肥药”一体化直播高产增收需求,开发一款适配于农用无人机的水稻智能化条播器,解决杂交稻撒直播用种量大、播种精度差、中后期群体通风透光性差等问题;开展水稻耐淹水、耐低温、耐迟播等直播关键技术研究,集成水稻无人机智能化节本增效直播生产技术体系,实现水稻直播效率和效益协同提高,实现无人机规范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直播水稻。项目成果示范应用于10kg~40kg农用植保无人机。

考核指标:技术指标:研发配于农用无人机的水稻智能化条播器1台(套),行距20~30cm,亩播种量2~6kg;创新水稻耐淹水、耐低温、耐迟播等智能化直播关键技术3项,搭建精准智能化控制管理平台1个,集成杂交稻智能化条直播生产技术体系1套。经济指标:相较于现有水稻机械化直播生产技术相比,新集成水稻智能化种植生产技术稻谷增产5%以上,作业效率提升30%以上,每亩节本增效150元以上,土地种植利用率提高2%以上。其他指标:申请2项专利,登记1件软件著作权。

实施周期:不超过2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60万元。

项目六:柑橘品种改良优化

需求提出单位:四川田和柑橘种植有限公司

需求目标:需要柑橘品种优化改良技术,培育出更多的高品质高利润的新品种。

考核指标:通过研发培育高品质高利润的柑橘品种,能够申报不少于3项专利(至少含1项发明专利),专利所有权归四川田和柑橘种植有限公司所有。

实施周期:服务合同签订日起3年完成研发。

榜单金额:10万元。

(四)医药食品领域

项目一:临床服药智能管理机器人系统

需求提出单位:德阳市人民医院

需求目标:研究住院临床病人服药整体环节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因素;探索一种新型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以解决服药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因素;建立一套软硬件系统满足住院临床病人安全服药的管理目标。

考核指标:(1)优化医院管理流程,从流程上变革以往手工方式,建立从医、药、护、患四个核心间的信息封闭环,提升管理效率,减少风险因素。(2)建立住院部服药信息化数据流转系统,建立一套数据登记系统,将当前的HIS、LIS 等系统数据关联打通,保证数据流通过程中的一致性。统一医院的各类药物名称,将商品名、别名、商标名等,归一化处理,做到可查询、可登记、保持信息一致性。同时与发药系统联动管理,从医嘱、配药、发药、服药、服药后反馈联动处理,真正做到整体流程闭环。(3)搭建服药管理自动运输机器人,机器人能够联动数据系统,将药品信息登记在内部。同时机器人具备智能病人识别、提醒、病床服药管理、自动行走、发药、退药管理等功能。能够涉及到护士日常用药管理的整个过程,尤其是解决病人识别、用药指导和提醒、用药登记、药品保存等风险环节。(4)服药监督管理数据分析管理平台,分析管理平台能够记录病人用药的整个过程数据,有效动态分析整个人力资源配比、服药安全性分析、药品退药过程监督等数据,可以为用药管理流程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同时能够为护士资源配置提供有效的指导。

实施周期:1年。

榜单金额:320万元。

项目二:1-Boc-3-吡咯烷酮稳定晶型及其合成工艺研究

需求提出单位:四川同晟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需求目标:以甘氨酸甲酯为原料,通过四步反应得到目标产物1-Boc-3-吡咯烷酮的合成工艺存在合成路线长、周期长、产能低、成本高等问题。需解决目前该产品第一步甘氨酸甲酯盐酸盐和丙烯酸甲酯反应容易生成多取代杂质、需要通过后处理除去多取代杂质所造成的收率低且增加工艺步骤和人力成本的问题。避免或者研发低成本处理脱羧反应步骤产生大量二甲硫醚气体,且符合环保要求。研发出一种新的生产和结晶工艺,目标产物中规则晶型的含量应在98%以上,解决1-Boc-3-吡咯烷酮不利于保存,而增加的保存和运输成本问题。同时满足工业化大生产的需求。

考核指标:(1)新的稳定晶型生产工艺能有效提高目标化合物的熔点,增加其稳定性,便于保存和运输,其中目标产物中规则晶型的含量应大于98%。(2)新工艺绿色安全,对环境无污染并满足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周期:2年。

榜单金额:330万元。

项目三:植物发酵及其衍生物产品在化妆品、芳疗和食品中的应用

需求提出单位:银谷芳香科技有限公司

需求目标:能够解决、优化植物发酵工艺,可产业化加工生产;开展发酵产品及其衍生物产品的测试研究,可转化为具体发酵产品,并应用到化妆品、食品、芳疗等领域。

考核指标:(1)发酵工艺研究、发酵菌种选育、培养基配置、发酵条件控制、分离提纯、发酵装置应用等发酵全工艺过程的研究开发以及产业化生产加工。(2)发酵产物检测、发酵产品及其衍生物产品的开发利用。特别是玫瑰花发酵系列产品在食品、化妆品和芳疗中的应用。(3)推荐适宜的发酵设备,为实现工厂化生产提供有效手段。(4)能够解决、优化植物发酵工艺,可产业化加工生产。(5)开展发酵产品及其衍生物产品的测试研究。(6)可转化为具体发酵产品,并应用到化妆品、食品、芳疗等领域。

实施周期:1年。

榜单金额:180万元。

项目四:中药精油的加工提取及功效研究

需求提出单位:银谷芳香科技有限公司

需求目标:中药精油的提取工艺研究及纯化分离,能够解决、优化中药精油提取工艺,开展功效性测试研究,并转化为具体芳香产品,可产业化加工生产。

考核指标:(1)中药精油的提取工艺研究及纯化分离,能够解决、优化中药精油提取工艺,可产业化加工生产。(2)开展功效性测试研究,并转化为具体芳香产品、中药精油产品。

实施周期:1年。

榜单金额:80万元。

三、申报流程

有意向的申报单位应在本通知规定的申报之日起,结合榜单具体需求及自身能力进行揭榜申报。通过“德阳市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网址:http://deyang.tccxfw.com)网上在线提交申报材料。项目申报过程中申报单位无需提交任何纸质材料,待立项后再行提交纸质申报材料。

(一)申报身份获取

申报单位管理员、项目负责人登录“德阳市科技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身份注册和实名认证,申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需完整、如实填写相关信息,已注册过的单位和个人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并补充完善相关信息,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项目申报。

(二)项目负责人填报

项目申报书由项目负责人填写。项目负责人登录德阳市科技管理信息系统,选择“揭榜挂帅”项目,按照提示,在线填报项目申报书和上传附件,盖章部分扫描后在线上传。

(三)项目申报单位审核

项目申报单位登录德阳市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对项目申报书进行在线审核和提交。

(四)推荐单位网上审核、提交

推荐单位及时进行申报项目的在线审核、提交。

(五)申报书修改

在项目申报截止时间以前,项目负责人、申报单位均可在线主动撤回申报书进行内容修改。修改后,项目申报书及其附件须在申报截止时间以前完成项目申报单位审核和在线提交。

(六)推荐单位汇总、推荐、报送

推荐单位在规定时间前完成所有拟推荐项目的网上审核和提交、汇总,并出具项目申报推荐函和项目汇总表报市科技局。各县(市、区)推荐的项目需由科技部门、财政部门联合出具推荐函和项目汇总表,并报市科技局和市财政局。不受理市本级以外申报单位单独报送。

四、揭榜时限

揭榜申报时间为:2021年7月12日8:30至2021年8月12日18:00。

请项目负责人和申报单位妥善安排提交工作,避免因集中申报造成网络拥堵,确保按时提交。

五、其他说明和要求

(一)申报要求

本榜单面向市内外产学研单位和企业发布,对项目申报单位无注册时间要求,对项目负责人和团队无年龄、学历和职称要求,申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应当具有良好社会信用。

(二)项目管理

德阳市科学技术局将为发榜方和揭榜方在对接洽谈、信息交流、政策咨询等方面提供全程服务。资金拨付等流程将视项目进度按照有关管理办法执行。

(三)诚信管理

参与“揭榜挂帅”项目组织实施的各方面力量,须严格遵循科研诚信、科学伦理等有关规定,坚决杜绝弄虚作假、串通控榜、骗取财政资金等不良行为发生。德阳市科学技术局相关部门将全程跟踪和监督检查,对存在违规现象的责任主体,按照科研信用管理相关规定处理,并通报市外揭榜单位所在省市科技部门,纳入科研信用记录,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对违法违纪的,及时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六、咨询电话

(一)项目申报咨询:

装备制造领域:成果科 廖攀****-*******

先进材料领域:高新科 汪绍瑾 ****-*******

现代农业领域:农村科 陈伟****-*******

医药食品领域:社发科 唐小丁 ****-*******

(二)申报流程技术咨询:

资管科江海涛 ****-*******

(三)监督与投诉:

机关纪委敬国伟 ****-*******

德阳市科学技术局

2021年6月28日

标签: 科技 发布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返回首页

收藏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