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交通强国建设“安徽样板”

打造交通强国建设“安徽样板”

打造交通强国建设“安徽样板”
来源:安徽日报发布时间:2021-09-06 17:36浏览次数:次字体:【

日前,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安徽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全面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

交通建设是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实施方案》主要围绕推进皖南交旅融合发展、提升合肥综合交通枢纽辐射能力、支撑乡村振兴发展、推动智慧交通技术应用等4个方面试点任务,计划通过1年至2年时间取得阶段性成果,3年至5年时间取得相对完善的系统性成果,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加快构建“快进慢游”交通网

作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的重要内容,未来我省着力推进皖南交旅融合发展试点,加快构建“快进慢游”交通网。《实施方案》提出,建设“五山”联动“快进”交通网。依托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民航等构建“快进”交通网络,提高旅游目的地的通达性和便捷性,实现游客快速进出目的地。推进一种及以上“快进”交通方式通达4A级景区,两种及以上通达5A级景区。

推进“五山”联动快速旅游通道建设。完善联通齐云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大别山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重点实施池州-黄山高铁、六安-安庆铁路等项目。推进皖南旅游高速公路网建设。依托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在既有京台高速黄山-池州段、沪渝高速宣城-池州-安庆段、济广高速安庆-六安段已经初步串联“五山”的基础上,打造高速公路旅游通道,谋划建设宣商高速、北沿江高速、扬绩高速连接线等高速公路,完善皖南地区“快进”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实施方案》提出,建设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慢游”交通网络。依托皖南片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沿线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域内旅游交通条件,通过“交通+旅游”整合旅游资源,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新业态,实现交旅融合。

“交通工程不仅仅限于通道建设,更重要的是把交通工程本身作为一种旅游业态、一种旅游项目、一种旅游品牌来打造,围绕道路挖掘旅游内涵,实现交旅融合发展。”省文旅厅副厅长王云波表示。随着试点深入推进,有望通过3年至5年时间,基本形成“慢游”交通基础设施网,“五山”联动精品旅游线路基本建成,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交旅融合品牌,打造交旅融合安徽样板,建设皖南长三角后花园。

促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在交通支撑乡村振兴发展方面,我省进一步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促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支撑乡村产业兴旺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有序推进20户以上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及联网路建设,强化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的衔接。推动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结合现代农业开发、乡村旅游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方向、新要求,重点推动县乡公路以及低等级农村公路的升级改造,原则上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

为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建设通往农业产业园、乡村旅游景区、休闲度假区、生态养殖基地、农家乐聚集地等乡村主要产业经济节点的公路,原则上不低于双车道标准,满足旅游客车通行需要。充分考虑现代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等发展需求,适当提高农村公路的建设标准。

优化路网的同时,不断提升运输服务供给,提高客运服务能力和物流服务水平。着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鼓励和引导城乡道路客运经营主体实施公交化改造、公司化运营,鼓励城市公共交通客运企业与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相互融合,从事多元化经营,鼓励推行全域公交模式。编制农村物流三级网络节点体系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节点的数量、布局、规模、功能,并分步有序实施,实现县域内农村物流网络节点的全覆盖。推广“农村货运班线”模式。打造公交客运站点、物流中转站点和扶贫驿站、电商服务中心(点)等“交通+”“三站合一”和“多点合一”模式,利用便捷的物流递送,实现生产、加工、销售、运输一条龙,推动农村交通、实体经济、互联网融合发展。

随着试点深入推进,预期通过1年至2年时间,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基本健全,通达能力全面提升,管养水平持续提高。通过3至5年时间,全面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快递进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力支撑乡村振兴。

提升合肥枢纽辐射能力

近年来,合肥市紧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大力推进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米”字型高铁网络基本形成,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巩固。

为加强合肥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实施枢纽运输能级提升、枢纽智慧服务创新、枢纽站城融合联动、枢纽管理体制改革、枢纽产业经济集聚五大工程。通过3至5年时间,合肥综合交通枢纽辐射能力显著提升,枢纽经济、枢纽产业初步形成规模效应。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建设取得显著进展,高速铁路枢纽格局和多层次轨道交通网基本形成。枢纽一体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综合交通枢纽集疏运体系更加完善。

争取与区域航空枢纽建设要求相适应的航线、航班时刻和国际航权配置,引进3家以上国内有实力的综合物流集成商在合肥设立区域分拨中心,打造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发挥合肥江淮港口综合枢纽的区位优势,推动建设兆西河通江一级航道,将合肥港打造成以集装箱运输为主的江海河联运港口,重点培育合肥港至长三角其他大港集装箱江海河联运航线。全面启动外环高速建设,探索制定实施绕城高速免费通行政策。编制合肥都市圈轨道一体化规划,共建轨道上的合肥都市圈,以构筑通勤圈、对接沪苏浙、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构建多层次、高品质、有机衔接、四网融合的现代轨道交通运输体系。

在推动智慧交通技术应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关键技术创新,创建数字化工程,通过数字化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程度,形成行业基础设施产业链生态圈。开展智慧交通“新基建”,建设新型智慧交通大数据云平台、芜湖港智慧港口,开展宁芜智慧高速公路试点建设等。随着试点深入推进,有望通过3年至5年时间,建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智慧交通项目,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创新。(范克龙)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样板 交通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