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铜陵市郊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郊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

【转载】铜陵市郊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郊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

区经开区,乡、镇人民政府,各办事处,普济圩社区,区直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郊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区人大十二届六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铜陵市郊区人民政府

2021年2月23日


郊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目 录

第一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1

第一节 发展基础 1

第二节 发展环境 6

第三节 指导思想 8

第四节 发展战略 10

第五节 发展定位 11

第六节 发展目标 12

第二章 大力推动跨江发展,齐心共绘发展蓝图 17

第一节 构建“两轴两翼”空间格局 17

第二节 高标准建设江北港新区 19

第三节 全方位提升江南城市品质 21

第三章 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 23

第一节 聚力发展五大特色产业 23

第二节 推动现代服务业扩容提质 31

第三节 加快数字化发展 33

第四章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激发发展新动能 35

第一节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35

第二节 着力搭建创新平台 36

第三节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37

第五章 紧扣一体化高质量,全面融入长三角 39

第一节 承接产业转移和成果转化 39

第二节 推进重点领域开放合作 40

第三节 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 41

第四节 大力提升招商引资质量 43

第五节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44

第六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46

第一节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46

第二节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50

第三节 推动乡镇特色化发展 52

第四节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54

第五节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55

第六节 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55

第七章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共建美丽宜居新家园 57

第一节 优化生态空间结构 57

第二节 协同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 57

第三节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58

第四节 推进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 59

第五节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9

第六节 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60

第八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全区发展基石 62

第一节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62

第二节 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65

第三节 强化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67

第九章 切实补齐民生短板,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69

第一节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69

第二节 推动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70

第三节 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 71

第四节 加快推进健康郊区建设 73

第五节 大力推进文化体育建设 74

第六节 推动养老托幼健康发展 76

第七节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78

第八节 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79

第十章 坚持底线思维,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郊区 82

第一节 加强重点领域安全保障 82

第二节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83

第三节 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83

第十一章 保障措施 85

第一节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85

第二节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85

第三节 加大要素支持保障 85

第四节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 86

第五节 加强规划监督考核 87


专栏目录

专栏 1 “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5

专栏 2 郊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15

专栏 3 城市建设重点项目 22

专栏4绿色建材产业重点项目 24

专栏5光电信息产业重点项目 26

专栏 6 现代物流产业重点项目 28

专栏 7 农产品贸易加工产业重点项目 29

专栏8文旅康养产业重点项目 31

专栏9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 33

专栏10开发区转型升级重点项目 43

专栏11乡村振兴重点项目 49

专栏12 乡镇发展方向 53

专栏13生态建设与资源利用重点项目 61

专栏14交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64

专栏15水利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67

专栏16能源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68

专栏17社会民生重点项目 81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四五”规划具有重大意义。《郊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铜陵市郊区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明确“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是全区政府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区人民共同的行动指南。

第一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第一节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全区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基本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十四五”开篇奠定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各项经济指标全面向好,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发展指标大幅跃升。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预计达到136.8亿元,较2016年83.9亿元增加6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862.8元。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57亿元,年均增长15.8%。财政收入达到21.1亿元,年均增长5.39%。顺利完成区划调整,发展空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三次产业结构从2015年的1.8:68.4:29.8调整为2020年的8.2:49.6:42.2。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全区培育建成“优质稻米”“大院生姜”等一批特色农业基地,“佘家贡姜”“枫瑶虾稻米”“陈瑶湖菜籽油”等地方品牌知名度显著提升,拥有国家级示范农业合作社4个,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1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传统工业转型升级,2020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16.9亿元,“十三五”期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2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23家。建成全区首个院士工作站,六国化工—中国农大张福锁院士工作站,引进高层次人才研发团队5个,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63名,面向“双一流”高校招录经济、金融、电子商务、城乡规划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20名。新四板挂牌科创板企业16家,新三板企业2家。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汐有电商产业园一期建成开园,成功引进上海则一、远孚等物流企业。大通古镇风景区跻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通影视文化产业园营业收入破亿元,成功举办全国龙舟邀请赛、周潭文化旅游节、灰河文明乡村旅游(葡萄)节等活动。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加强,长江大保护“1515”战略全面落实,“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扎实开展,上级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工作持续推进,77家“散乱污”企业全部整治到位,“43+N”问题清单和60个“N”生态环境问题全部整改完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工程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全力开展,完成大气污染整治项目50个,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9.3%以上,秸杆焚烧现象得到有效管控;河(湖)长制深入推进,重点流域水质基本达标,区域水质监测断面达市级标准;净土工程聚焦发力,涉镉重金属企业排查工作稳步推进,长江五组固废、华安矿业矿料处置完毕,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江北港铁路专用线、国道236青通河大桥改建工程等重要基础设施工程稳步推进,公路网密度提升至约150公里/百平方公里。“四好农村路”扩面延伸工程深入实施,农村公路网密度约135公里/百平方公里。水利基础不断夯实,实施6类水利项目21个水利工程,完成投资2.66亿元,全面提升水库、河道防洪建设,小型圩区、灌区灌溉能力建设,易涝区排涝能力建设以及灾后生产恢复建设。老洲江北水厂项目与南部城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工程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持续推进,宝山征迁荣获市级表彰。特色村镇培育有力,建成省级美丽乡村11个、市级美丽乡村4个,灰河乡居省级“美丽宜居百强镇”首位。完成改厕18466户,完成灰河村等11个村庄污水治理工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现自然村全覆盖。

发展活力持续增强。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调整优化,13项改革任务有效落实。开发区改革迈出新步伐,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社区综合治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社会工作创新发展园建成运行。73个村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63个村完成“三变”改革试点。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布局,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成功引进中节能、广东湛江国联水产等央企名企项目。依托进博会、东盟博览会、世界制造业大会等展会平台,成功招引艾格丽生物科技等项目。外资外贸水平不断提升,五年累计利用外资2.45亿美元,年均增幅13.2%,利用内资316.9亿元,年均增幅8.9%,实现进出口总额0.9亿美元,年均增长71.9%。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9235元、15761元,年均增长7.9%、9.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五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7553户,新增城镇就业人口超过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8.5万人。建成45个城乡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区、乡镇办、城市社区覆盖率100%。大通镇荣获“第三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镇”称号。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实现5798户,15846名贫困人口脱贫。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健全,区域内医疗机构与市立医院建立城市紧密型医联体,陈瑶湖镇中心卫生院荣获“全国群众满意的卫生院”称号。

专栏 1“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指标

规划

目标

年均增速目标(%)

2020年预计完成

实际年均

增速(%)

经济

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20-125

8.5-9.5

135

10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130000

——

56000

——

财政收入(亿元)

20-22

6

21.1

5.39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250

9

46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42

10

55

15.8

创新

发展

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

比重(%)

2.8

5

1.2

——

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上工业

产值比重(%)

10

——

6.3

——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53

——

53

——

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个数(个)

10

——

23

14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7.3

——

16.47

17.7

开放

发展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0.3

10

0.9

71.9

5年累计利用外资(亿美元)

1

5

2.45

13.2

5年累计利用内资(亿元)

290

5

316.9

8.9

绿色

发展

空气质量优良率(%)

82

——

89.3

——

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

95

——

100

——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

达标率(%)

95

——

100

——

森林覆盖率(%)

35

——

21.52(含江北三镇)

——

耕地保有量(万公顷)

0.185

——

2.005(含江北三镇)

——

单位GDP能耗降低(%)

下达

——

基本完成下达

——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下达

——

基本完成下达

——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万吨)

下达

——

基本完成下达

——

协调

发展

城镇化率(%)

75

——

56

——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

比重(%)

23

——

42

——

共享

发展

年末总人口(万人)

9

——

25.5

1.74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高于GDP增幅

27115

城镇登记失业率(%)

3.6

——

3.5以内

——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1.1

——

8.5

——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5.1

——

20.79

——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

人数(人)

下达

——

0.0251

——

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张)

46

——

20

-12(区划调整影响)

基层民主参选率(%)

90

3

90

——

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居民

人口比例(%)

4.5

0

13

24

第二节发展环境

从国际看,环境日趋复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金融、贸易、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运行风险上升,国际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安全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 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广泛渗透经济社会各领域,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新旧动能转换。

从国内看,发展优势明显。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将推动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必将拓展郊区投资空间,推动消费转型升级。

从区域看,竞争与合作共生。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叠加,为郊区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加快转型发展等创造新机遇。以合肥为中心的都市圈经济加快崛起,对人力、技术、资金等资源要素产生巨大虹吸效应,郊区与周边先发县区相比,营商环境、城市承载力、公共服务水平等多方面尚处于相对劣势,在招商引资、要素集聚、园区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难度与挑战。

从自身看,优势与劣势并存。郊区地跨长江两岸,贯穿皖江三市,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和铜陵连接合肥都市圈的重要枢纽,区位优势明显。行政区划调整后,区域面积增加、人口数倍增长,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人口红利进一步释放,为加速推动江北新区经济发展、构建跨江联动发展新格局提供重要契机。但郊区暂无核心主城区,特别是区划调整后江南江北差距对比明显,民生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江北片村镇建设落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与江南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资源要素保障能力弱,城市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指标严重趋紧;产业结构不合理,江北片产业基本空白,江南片主要以传统建筑建材、化工产业为主,环境保护压力较大,产能扩展有限。

综合研判,“十四五”时期,郊区将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与挑战共存,应充分发挥郊区所长,主动加强战略谋划,不断提高把握机遇和应对风险能力,努力突破自身在产业结构、资源要素、公共服务等方面制约,走创新驱动、绿色振兴、开放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乘势而上开启高水平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第三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实施五大发展行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保持转型升级定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快郊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十四五”时期,郊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以下重要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能力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对标对表沪苏浙,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扩大开放,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等区域发展,全力服务国家和省、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区域开放型经济水平。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坚持实干为先。始终树牢实干导向、强化进取意识,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以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和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斗争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真正把苦劳变成功劳、把实干变成实效。

第四节发展战略

工业强区战略。以稳增长、提质量、促转型为重点,围绕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现代化两个方面,实施工业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力量发展壮大主导产业,重点培育壮大绿色建材、光电信息产业,建设特色产业集群,奋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跨江发展战略。立足江南江北产业发展基础与资源禀赋条件,重点推动江南提质扩容,聚力建设江北新城,补齐江北发展短板,突出解决江南江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南北错位发展。配合推进澄英高科技园区建设,加快打造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发展样板,推动跨江发展开新篇。

开放合作战略。紧抓区域一体化发展机遇,加强与长三角沪苏浙、合肥都市圈等地区在产业、科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衔接,借势谋合作、共赢促发展,进一步拓展开放新空间,构建郊区开放发展新格局,增强郊区发展整体质量和竞争力。

绿色转型战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污染治理和岸线复绿,恢复长江原貌,构建绿色增长模式、绿色产业结构、绿色城乡形态、绿色生活方式,着力打造美丽长江经济带,实现水清岸绿产业优,建设生态宜居美丽郊区。

城乡融合战略。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立足江北、江南两大片区,重点聚焦江北片区短板弱项,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治理、市场要素等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依托江北三镇、普济圩现代农业集团的农业种植基础,打造城乡融合发展载体,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南北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郊区城乡关系。

第五节 发展定位

富有特色的产业强区。坚持“两手抓”,实施“双倍增”,突出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围绕光电信息产业链“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产业转移和成果转化,推进光电信息产业集群发展;依托郊区发展基础、区位优势、自然资源禀赋,重点培育现代物流、文旅康养、电子商务等新经济,建设具有郊区特色的产业强区。

跨江发展的现代新区。抓住区划调整机遇,以澄英高科技园区、江北港铁路专用线及 G3 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建设为契机,聚焦跨江发展,谋划建设江北新城,按照产城融合理念,推动产业与人口同步聚集,把江北三镇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短板,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奋力打造跨江发展的现代新区,开启郊区发展新篇章。

山清水秀的生态城区。以城市为龙头,以美丽乡村为支撑,以绿色生态为保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统筹南北片区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布局,强化全域环境建设,形成南北协调、城乡联动发展格局,打造“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良、绿色文明”的城乡面貌。

宜居宜业的幸福高地。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升民生工程精准度,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医疗、教育、卫生等设施建设,推动平安建设巩固提升,实现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让人民群众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生活更有品质、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第六节 发展目标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安徽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的目标要求,落实省、市战略部署,围绕建设“产业优、生态美、百姓富”的现代化幸福美丽新郊区总体目标,坚持“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聚力做强绿色建材、光电信息、现代物流、农产品贸易加工、文旅康养五大特色产业,打造富有特色的产业强区、跨江发展的现代新区、山清水秀的生态城区、宜居宜业的幸福高地,为建设“四创两高”现代化幸福铜陵做出新贡献。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条件和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在提质、增效、节能、降耗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稳健、可持续增长。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更趋优化,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倍增。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9%。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纵深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不断释放,发展动力与活力不断增强。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对外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对外投资与合作水平显著提高,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成果显著,开放型经济对全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提升。到2025年,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达到7%。

创新创业彰显新活力。优势产业迈向中高端,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构建。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25年,全区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17%,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6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件以上。

协调发展取得新成效。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5%以上,城区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江南江北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区域协作取得新进展,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先发地区差距明显缩小,区域协调发展展现新面貌。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环境联网治理机制持续运行,跨流域生态环境协同监管体系基本建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持续加大民生改善力度,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稳步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25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人均公共财政支出与长三角平均水平差距有效缩小,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基层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法治郊区、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基层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平安郊区建设不断深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展望2035年,郊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20年翻一番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基本达到长三角平均水平,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建成法治郊区、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平安郊区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郊区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与长三角平均水平大体相当,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专栏 2 郊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主要指标

2020年

基数

“十四五”目标

指标

属性

总量

年均增长

经济发展

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36.8

——

8%以上

预期性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5.6

12.5

——

预期性

3

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

——

——

8.5%

预期性

4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

——

5%

预期性

5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46

——

8%

预期性

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55

——

9%

预期性

7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0.9

——

7%

预期性

8

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35

40

——

预期性

9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56

>65

——

预期性

创新驱动

10

研发经费投入(亿元)

0.92

——

>10%

预期性

11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

产值比重(%)

7

17

——

预期性

12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1

>10

——

预期性

13

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

——

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

预期性

14

高新技术企业数(个)

23

>46

——

预期性

民生福祉

15

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7115

——

略高于经济增长

预期性

16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0.3

≥1.5

——

预期性

17

城镇登记失业率(%)

3.5以内

3.5

——

预期性

18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0.4

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

约束性

19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个)

0.985

3.6

——

预期性

20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8.5

7.5

——

预期性

21

每千人口拥有0-3岁婴幼儿托位数(个)

——

>4.5

——

预期性

22

人均预期寿命(岁)

78.5

79

——

预期性

绿色生态

23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

市下达

市下达

——

约束性

24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市下达

市下达

——

约束性

25

城市PM2.5平均浓度(ug/m3)

36.7

市下达

——

约束性

26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89.3

市下达

——

约束性

27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100

市下达

——

约束性

28

森林覆盖率(%)

21.52

25

0.11%

约束性

安全保障

29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亿斤)

3.6

≥3.6

——

约束性

30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万吨标准煤)

市下达

市下达

——

约束性


第二章 大力推动跨江发展,齐心共绘发展蓝图

大力实施跨江发展战略,科学规划空间发展布局,加快江北新城建设步伐,同步提升江南城镇建设成色,共同奏响跨江融合时代强音,塑造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构建“两轴两翼”空间格局

立足郊区国土资源、岸线资源、现有产业及城镇分布现状,统筹城镇和产业布局,构建“两轴两翼”空间发展格局,在一江两岸融合发展、共同繁荣上先行先试、作出示范。

“两轴”:G3发展轴、沿江绿色发展轴。G3发展轴,沿G3高速和合铜公路,以产业集聚为核心,紧抓澄英高科技园区建设契机,主动承接合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共同打造新型产业集群,打造合肥都市圈连南接北的主廊道,促进合铜经济走廊形成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发展格局。沿江绿色发展轴,依托港口和长江岸线资源,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大力推动港口物流等临港产业发展,优化沿江产业布局,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循环化升级改造,推动生态环境修复。

“两翼”:江北片区、江南片区。江北片区发挥普农集团龙头带动作用,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加快农业产业高端化发展步伐,重点依托澄英高科技园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江北港新区,紧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合肥都市圈等战略机遇,推动产业、科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深度合作。江南片区重点打造铜陵主城区特色片区,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沿铜都大道两侧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站位打造服务业集聚区,依托经济开发区,差异化打造大通工贸园、私营工业园与横港物流园,推动园区转型升级,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



图 “两轴两翼”空间布局图

第二节高标准建设江北港新区

坚持以港兴城的发展理念,按照“前港、中园、后城”发展思路,高标准建设江北港新区,形成港口、产业、城市新区融合发展局面,在江北形成相对集中的生产生活服务区和人口集中居住区,打造未来铜陵市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

港区。立足滨江港口岸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统筹铁路、码头、堆场、园区,建设港口作业组团与仓储物流组团,打造规模化、智慧化多式联运枢纽港,将江北港打造成全新的第五代国际联运港,建设皖江城市带多式联运枢纽港,建成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口岸港。充分发挥港区铁、公、水多式联运发展条件,打造临港产业园,规划发展氢能源产业、铜基新材料、集成电路、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现代服务业以及生态农业等临港产业。重点建设“两中心,一基地”,立足龙桥铁矿、罗河铁矿等销往长江沿线钢厂的现实需求,谋划建立铁矿石集散中心;充分发挥江北港铁路专运线与港口无缝衔接优势,谋划建立煤炭储运中心;立足江北农业产业基础,以及粮油、果蔬等特色农产品优势,谋划建设大型粮食运输储备基地。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紧抓江北港铁路专运线建设契机,依托长江干线航道,充分发挥京台高速、德上高速、北沿江高速、沪渝高速、G347国道等综合交通优势,建设临港物流园区,发展港口物流、现代服务等产业,建设综合保税区、物流园区与商业综合服务区,打造集多式联运、流通加工、仓储配送、商业配套服务等功能的皖江城市带港口物流基地。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四纵、四横、四片区”内部交通网络,完善江北港区防洪抗灾、电网水网、地下管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推动江北港区集疏运系统建设,吸引重大物流和生产型服务业项目落户。推动港口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建设1个港口大数据中心,数据感知与采集网络、通信及数据传输网络2张网,港口生产综合管理平台、港航公共服务平台、多式联运协同运行平台3个平台,为提升港口效能、保障港口安全筑牢基础。

园区。充分发挥江北区位优势、发展基础与特色,沿合铜黄产业走廊打造高端“智”造、基础“制”造为一体的产业园区。立足澄英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重点配合推进澄英高科技园区建设,围绕澄英高科主导产业,谋划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围绕周潭境内三公山山脉与枫沙湖沿线,充分挖掘人文底蕴与自然资源,实施田园综合体项目,带动文化旅游、康养休闲、宜居宜业同步发展,培育经果林,打造万亩茶园,着力围绕澄英高科技园区打造“后花园”和“小菜园”。支持大山积极创建安徽省休闲农业与旅游示范点,以旅游业发展带动农家乐、经果林、茶叶等相关产业壮大,重点依托西山口水库,谋划建设专家生活区,培育发展企业商务接待服务。

城区。围绕老洲村打造临港城市配套服务区,布置运输服务及金融服务办公区及职工生活服务区,在陈瑶湖镇及老洲镇重点打造全面配套的港口后方城区,建设杨湖、花山生活组团,带动功能集聚、人口集聚,推动资金流、信息流、人流在港口后方聚合,打造铜陵市跨江发展的核心生活区,推动产城港融合发展。按照主城区标准,强化规划引领,拉开新城框架,统筹规划居住用地、商服设施用地、工业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等新城建设用地,拓展发展空间。提升承载能力,完善服务功能,强化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推动现有公路提升扩面,优化公交站、公共停车场等市政设施布局。更新改造供水水质不能稳定达标的水厂和老旧破损的供水管网,完善燃气储气设施和燃气管网。合理布局医疗卫生、教育、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社会福利设施与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保障新城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建设人才公寓、生活小区等生活设施,配套建设超市、商场、农贸市场等服务设施。

第三节 全方位提升江南城市品质

加强与中心城区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规划衔接,重点对接铜陵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空间布局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最大限度地发挥同城效应。补足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各类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推动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优化调整教育资源布局,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完善城区路网,改善城区交通条件,大力推进城乡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大城区管网建设和改造力度,加强城市供水、污水、燃气、通信等各类地下管网建设。实施民用住宅集中供热项目。分类分批、科学稳妥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深入推进道路改造、街立面整治、屋面维修等,精心打造一批样板工程、示范工程,同步配套管理,推广老旧小区“准物业”管理。推动羊山叽森林公园(桥南公园)等项目建设,提高城市品质。提升城区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加大市容管理力度。

专栏 3 城市建设重点项目

住房保障。江南明月城(12亿元),重大项目安置工程(10亿元),溪山雅居二期商业开发项目(5.5亿元),澄英高科安置点项目(2亿元)。

道路改造与提升。江北新区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30亿),江北交通枢纽(15亿元),铜陵市铜都大道畅通工程项目(10亿元),枫沙湖环湖公路(5亿元),陵江大道市政化改造工程(2.6亿元),“宜安”道路建设项目(1.5亿元),南部城区道路路网工程(1亿元),铜山路、金川路道路修建(0.4亿元)。

供水与污水处理。城市湖链工程(100亿元),老洲江北水厂建设工程(5亿元),南部城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2.8亿元)。

其他。羊山叽森林公园(桥南公园)(1.6亿元),智慧城市(0.5亿元)


第三章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

坚持工业强区,立足郊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实施产业基础再造、产业链现代化工程,推动产业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高质量产业发展体系。力争到2025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90亿元。

第一节聚力发展五大特色产业

依托郊区现有基础,加快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进一步彰显产业特色、延长壮大产业链条,加快建设绿色建材、光电信息、现代物流、农产品贸易加工、文旅康养五大特色产业。

绿色建材产业。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着力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到2025年,绿色建材产业主营业收入达到150亿元以上,培育形成20家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

——基本思路。依托属地大企业,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着力引进和培育绿色建材骨干企业,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矿山、智能化车间等工业技改项目,推进企业由“低小散乱”向“专精特新”转变。着力推动绿色建材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装配式建筑、精品骨料机制砂、特种钢材、化工新型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建设长三角区域绿色建材基地。

——发展重点。①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动海螺、富鑫等优势骨干企业加强与相关领域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企业技术研究中心,攻克关键共性技术,开发新技术、新产品。②支持海螺建设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制造基地,发展钢结构部品部件、预制混凝土部品,延伸发展结构与保温、装饰一体化复合装配式外墙板等围护部品,以及智能家居等全装修建筑部品。③支持富鑫发展特种钢,重点发展精品钢深加工产业,开发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型钢材以及装备制造业、航空航天业所需的高性能特钢材料。④推动化工产业绿色化、循环化、智能化,实施化工企业绿色发展工程,鼓励企业利用智能化设备改造生产线,推动精细化工企业向新型功能材料、高档涂料和颜料及其下游延伸产品链,布局特种性能、多领域应用化工材料产品。⑤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推动磷石膏固废处理中心、富鑫矿渣微粉等项目落地。鼓励富鑫打造集废钢铁回收、分拣、加工于一体的大型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园区,建设省级废钢铁加工产业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示范铜陵基地。

专栏4绿色建材产业重点项目

安铜办牧岭新矿体建设项目(27亿元),盈创3D打印建筑绿色循环产业园项目(20亿元),高钙产业园项目(20亿元),金磊灰岩矿980万吨/年开采项目(13.4亿元),装配式建筑制造基地项目(10.5亿元),中节能再生资源利用项目(10亿元),磷石膏固废处理中心(6.6亿元),安徽六国化工磷石膏生态环境影响综合整治及绿色发展工程(6.5亿元),陈瑶湖青山牛头山石料矿开发项目(2亿元),超细金属粉体工业化生产(2亿元),一二三四五线提产节能改造(1.6亿元),电子级化学品材料类(1.5亿元),金磊项目剥离物及其固废综合利用(1.5亿元),矿山设备大型化升级改造(1.5亿元),富鑫城市矿山(1.3亿元),富鑫特种钢(1.3亿元),瑞银工贸公司年产60万吨粉煤灰研磨、分选项目(1.1亿元),南京金固护栏有限公司钢结构建筑项目(1.01亿元),富鑫矿渣微粉(1亿元),金港公司建筑垃圾、矿山废弃余料及机制砂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1亿元),安徽鑫佳铜业有限公司年产10000吨有色金属粉末扩建项目(1亿元),金启公司建筑垃圾、矿山废弃余料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1亿元),年产400万吨砂石固废物综合利用项目(0.9亿元),雄姿“建筑石料开采”技术改造项目(0.8亿元),棕叶山提产改造(0.6亿元),12000T/D熟料线石灰石破碎输送系统及一期骨料一级破碎系统移位改造(0.6亿元),球团竖炉技改项目(0.5亿元),商混和机制砂项目(0.4亿元),福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0.3亿元),珑天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0.3亿元),百谦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0.2亿元),贵龙年产50万吨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0.2亿元),金盈沣“一般固废综合处理再利用项目”(0.2亿元),富鑫钢铁“工业大脑”(0.1亿元)。

光电信息产业。围绕光电产业链“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以现有基础和平台为依托,推进光电产业集群发展,建成初具规模、竞争力强的光电信息产业基地。力争到2025年,光电信息产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争创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基本思路。加快推进液晶显示屏、手机整装、塑胶模具等企业建成投产,依托大通工贸园,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着力引进镜头、滤光片、射频器件等光电产业链缺失部分,重点引进5G材料和元器件、新型传感器、敏感元件等生产企业。

——发展重点。①加快经开区5G光电产业园建设,推动准化厂房、研发中心、道路、绿化、环保等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围绕5G核心产业链,谋划5G模组与元器件、5G智能终端、车联网应用产品、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等重点产业发展。②推动一批项目落地,重点实施面板级嵌入式芯片封装、智能触摸面板、智能终端设备、电子显示模块等项目,加快推进液晶显示屏、手机整装、塑胶模具等企业建成投产。③基于信息平台、网络、终端等上下游产业链,瞄准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产业转移,引进上游的玻璃基板、彩膜、背光源等专业原材料企业,中游的LCD和OLED面板制造及显示模块组装。以智慧郊区为契机,推动5G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交通、医疗、工业、文化体育、教育等各行各业。

专栏5光电信息产业重点项目

面板级嵌入式芯片封装项目(10.5亿元),年产2000万片电子显示模块项目(8亿元),年产3000万片智能触摸面板项目(5.1亿元),新能源汽车芯片设计与封测中心与生产基地(5亿元),新型芳论项目(5亿元),年产400万片LED模组生产项目(3.8亿元),年产500亿颗LED封装显示项目(3亿元),年产300万台智能液晶温控器项目(2.8亿元),年产3000万片液晶显示屏(2.6亿元),郊区经开区5G光电产业园(2.3亿元),智能手机及智能硬件制造基地(2亿元),5G光电模组产品和云服务器生产项目(2亿元),智能美妆冰箱研发生产项目(2亿元),智能终端设备产业园项目(2亿元),智能终端暨工业物位传感器项目(2亿元),年产300万套塑胶模具(1.5亿元),光缆及控制器件生产建设项目(1亿元),半导体模具、精密零部件制造项目(1亿元),年产10万根高端电雕版扩建项目(0.5亿元),5G应用(0.11亿元),5G信息服务产业园(0.2亿元)。

现代物流产业。依托港口、岸线资源,进一步盘活横港物流园,整合进境水果口岸、顺通物流园、“汐有”电商平台等资源,大力发展冷链、仓储等现代物流,力争到2025年,形成横港、江北港差异化发展格局,建成长江经济带一流的港口物流基地,现代物流总产值突破50亿元。

——基本思路。合理布局物流节点设施,完善交通运输组织条件,构建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安全有序的物流服务体系,将郊区打造成区域性物流枢纽和现代物流产业基地。

——发展重点。①着力推进交通物流枢纽建设,加快推进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江北港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建设,不断提升铁路、公路运输能力,依托江北港建设,促进港口转型升级,拓展临港物流功能。加强与市港航集团联系,强化与舟山港等沿江港口合作,推进公铁水联运和江海联运等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②着力提升物流园区承载功能,支持海螺物流园、江北港区物流园、富鑫物流园等项目建设,着力提升海螺码头、德盛码头、五洲码头、兴港码头3号泊位吞吐能力,加快推进铜陵金港码头及运输廊道升级改造,打造万吨级泊位。建设冷链物流设施,实施汐有冷链物流项目。③培育壮大物流市场主体,围绕海螺等大型国企主辅分离转型需求,引进区域总部企业,培育综合物流企业,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发展,加快形成由龙头物流企业推动的物流服务聚集、资源聚集。

专栏6现代物流产业重点项目

海螺物流园(30亿元),铜陵港江北煤炭储配中心(21.4亿元),江北港区物流园项目建设(5亿元),江北港区(老洲作业区)一期工程建设(4.16亿元),物流运输车辆购置项目(2.8亿元),铜陵市汐有冷链物流项目(2.2亿元),畅通水运物流项目(2亿元),富鑫物流园(1亿元),顺丰速运(铜陵)中转场二级分拨站建设(0.5亿元)。

农产品贸易加工产业。深化提升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以农业产业化优势企业为龙头,以粮油、水产、经果等农副食品生产和加工为重点,突出特色优质品牌产品,构建“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打造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2.6:1。

——基本思路。推进以普农集团、江北三镇为主的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优质粮油供应基地建设,打造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平台,开展农超对接、农商对接、农餐对接,引导农村电商经营主体对接先发地区知名电商平台。

——发展重点。①提升农产品供给水平,充分发挥普农集团等作用,稳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粮油、水产、畜禽、生姜、白茶、果蔬等特色农产品,巩固提高区域公共品牌知名度,着力培育一批区域影响力大的农产品品牌。②打造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平台,加快推进以陈瑶湖现代农业示范园、普农集团为主组建优质粮油加工产业集群,促进符合条件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普农集团等)加快上市进度。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加强鲜活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以粮油、水产、畜禽、生姜、白茶、果蔬等为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初加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围绕粮油、果蔬等优势产业,充分发挥普农集团等龙头作用,大力发展食品加工、粮油加工等产业。③建立农产品展销物流平台,完善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改善储藏、保鲜、烘干、清洗分级、包装等设施装备条件。积极对接大型电商企业、连锁超市等,优化升级农村电商,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充分利用各类展会、交易会、博览会等平台。

专栏7农产品贸易加工产业重点项目

绿色食品产业加工园(30亿元),金迈(粮食)加工产业园项目(1.5亿元),恒古拉茶业种植项目(1.1亿元),永兴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项目(1.1亿元),年产2万吨木质素项目(1亿元),陈瑶湖牛樟树、牛樟芝种植康养基地项目(1亿元)。

文旅康养产业。立足郊区特色,充分发挥区位、文旅与森林等生态资源优势,发展以历史文化古镇风韵、生态观光、会议展览、休闲娱乐为主题的旅游业,集住养护理、康复锻炼、休闲养生于一体的高端康养业,推动文旅康养产业实现新突破。力争到2025年,文旅康养产业主营业收入达到20亿元。

——基本思路。强化规划引领,进一步统筹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丰富文化旅游业态,提高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文旅康养产业做大做优做强。

——发展重点。①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深入推进道路改造、风貌整治、历史文化挖掘、文物古迹修缮等建设。②以大通古镇风景区争创5A级景区为核心,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推动周潭镇大山景区提档升级。③支持南泉禅文化中心建设,整合桐东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等红色文化元素,加快铜山镇南泉区域景区创建、陈瑶湖镇水圩村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建设特色文化旅游区。④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开展四级联建项目创建,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名镇、特色旅游名村、休闲旅游示范点,依托江北三镇丰富的农业资源、生态资源等,发展一批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科普教育、健康养生等休闲旅游基地。⑤支持大通影视文化产业园做大做强,探索开发励志剧、影视体验剧、影视穿越游等影视体验项目,实现影视旅游一体化发展。⑥常态化开展大通美食节、大山桃花节、灰河葡萄节、水圩红色旅游节、南泉禅宗文化节等文化旅游品牌活动,全方位开发民宿、农家乐、垂钓、采摘等休闲旅游产品。谋划打造长三角休闲旅游后花园,开发一批中短程旅游精品线路、特色旅游产品。⑦充分发挥周潭镇、铜山镇、安铜办等森林养生资源优势,配套建设休闲养生及医疗服务设施,积极开展以修身养性、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休闲、疗养、健康、保健、养老、养生、体育、文化等服务。⑧依托陈瑶湖、枫沙湖等资源,以“颐、乐、学、为”为核心理念,探索“社区+健康养老+医疗”经营与发展模式,开展生活照料、老年护理、营养配餐、康复保健、修养身心等全方位和多维度高品质照护服务。⑨以润泽医养中心项目为抓手,培育发展高端健康养老服务机构,加快建立覆盖生命全周期、内涵丰富、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

专栏8 文旅康养产业重点项目

大通古镇文旅项目(20亿元),铜陵陈瑶湖月神湾景区(12.5亿元),普济桑田田园综合体(5.6亿元),铜山工矿区工业旅游公园项目(5亿元),南泉文化旅游二期项目(5亿元),西山口水库田园综合体项目(3亿元),周潭镇休闲旅游开发项目(2.3亿元),大通旅游码头(0.5亿元)。

第二节 推动现代服务业扩容提质

推动现代服务业扩规模提质量,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力争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3.8亿元,创建汐有冷链物流园、桥南汽车城2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推动大通古镇风景区争创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电子商务。整合行业电子商务平台资源,建设集网络监管、政策发布、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鼓励电商企业在便民服务、农产品交易、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养老服务等领域扩大电子商务应用。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发挥普济圩农场二分场电子商务服务站建设示范作用,鼓励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子商务企业入驻阿里巴巴、邮乐购等特产馆,组织企业参加在长三角各省市举办的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农商大会。引导农村电商经营主体对接长三角知名电商平台,培育壮大“汐有”等电商平台,加快拓展跨境电商领域,大力引进电商企业,培养跨境电商人才,鼓励传统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商贸服务。以服务产业集群发展为目标,以大流通、大商贸为契机,以古镇文化为内涵,发展郊区枢纽型商业。谋划建设江北商业综合体,创建澜溪特色商业街。以社区商业中心和农贸市场为抓手,以服务民生需求为导向,发展郊区民生型商业。大力发展汽贸产业,盘活现有闲置汽车门店,推进“腾笼换鸟”,积极引进优质汽车品牌企业落户。培育教育、文旅、体育、康养、休闲等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抓好线上零售、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培育申报工作,支持实体商业发展线上业务,推动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线下拓展,发展假日经济、夜间经济、夜游经济等,打造新型消费载体,升级改造现有商业街区、大型体育场馆等商贸服务设施,打造具备多功能、综合性、业态结构丰富的新型消费载体。参与推进“满意消费长三角”行动,持续优化消费环境。

其他服务业态。①加快现代金融产业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能力,引导更多股份制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完善“税融通”“续贷过桥”政策,扩大“无还本续贷”业务覆盖面,引导资金更多投向中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环节。②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培育科技研发、检验检测、工程咨询、经纪代理、认证管理、信息咨询、技术推广等各类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科技型企业贷款贴息等金融创新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支持力度,带动金融资金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积极推进企业研发平台、双创孵化平台建设,大力建设国家、省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③提高社区服务业发展质量,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重要依托,重点发展家政服务和病患陪护等服务,鼓励发展残疾人居家服务,积极发展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因地制宜发展家庭用品配送、家庭教育等特色服务,推动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家庭服务市场和经营机构,建设社区生活综合服务中心,集中提供零售、餐饮、家政、养老、休闲等多元服务,完善“一站式”服务功能,增强社区生活综合服务能力。

专栏9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

桥南汽车4S店集群二期项目(5亿元),红旗汽车体验馆项目(1.5亿元),金丰机动车检测建设项目(0.5亿元)。

第三节 加快数字化发展

加快数字郊区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高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

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推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推动信息基础设施改造升级,超前布局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构建郊区数字发展支撑体系。加强5G基站建设,推进5G规模部署和商用,推动5G在各行业中的融合应用。提升宽带网络覆盖水平,提高光纤网络覆盖率,提升IPv6用户普及率和网络接入覆盖率。打造公共支撑平台,完善智慧郊区大数据平台功能,拓展云数据资源中心。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推动实体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发挥六国化工“工业大脑”项目建设示范作用,持续推动“企业上云”,支持传统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加快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建设。推动农业生产过程数字化,探索推进农业物联网试点,推广智能大棚,推动种养殖过程精细化与自动化。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培育数据产业生态,以光电信息产业园为依托,招引5G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加速打造5G产业集群。充分挖掘数据资源要素,拓展应用场景,加快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业态。

加快推进数字治理。加快数字政务建设步伐,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做好7*24小时政务服务地图推广使用,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提高协同办公水平,加强在线协同办公、移动办公、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加强数字城管建设,以物联感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核心,打造集“信息采集汇聚、调度指挥、监督考核、公众服务”于一体的智慧郊区管理平台,加快推进“一网统管”,深化数据汇聚共享,强化系统集成共用,推进城市治理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手段创新,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第四章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激发发展新动能

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搭建创新创业新平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以创新为引擎培育发展新动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第一节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坚持把培育创新主体工作放在首位,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梯度,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化肥生产、电子元器件、光电信息产业等重点高新技术领域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战新企业队伍。强化龙头企业引领,支持骨干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增强科技团队能力,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争创企业自主品牌,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领军型企业。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降低高新技术企业办税成本。集中力量打造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和协同创新产业集群,鼓励企业瞄准产业技术前沿发展的重点领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合作,重点攻关共性、关键技术难题,构建“培育一批、储备一批、认定一批、提升一批”的培育发展新格局。

培育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计划,积极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重点建设“小进规”“高成长性”“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库。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引领中小企业提档升级、做优做强。对初创期、成长期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政策引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指导,加大帮扶力度。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资金池,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拓宽融资渠道“双管齐下”。

加大小微企业培育力度。实施小微企业培育计划,加快培育和集聚相关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围绕主攻方向、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立足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引进培育和集聚发展一批“补短板”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落实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税费和融资担保支持政策,通过引导资本投资、低息贷款、政府采购等方式,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拓展小微企业发展空间。

第二节着力搭建创新平台

加强科创载体建设,抓好各类创新平台培育,提升科技创新平台综合能力,推动创新要素集聚、开放与共享,加快创新要素双向流动。

打造企业研发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自主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通过校企共建等方式,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科技研发机构,整合大型企业和重点企业创新资源,到2025年,力争新增1-2家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

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园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打造优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载体。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开放创新资源,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打造“双创”升级版。以企业孵化器为抓手,加快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专业化、精细化建设。

搭建产业公共创新平台。围绕产业创新发展共性需求,采取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新模式,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及其他特色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企业间的技术合作与交流,推动行业科技资源共享,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实现产业链、创新链、技术链、资金链和政策链深度融合。

第三节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的位置,畅通高层次人才流通渠道,以“产业链”“创新链”,打造“人才链”,全方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大力引培创新人才。加强对光电信息产业等产业发展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积极对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先发地区科技人才资源,引进高水平产业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通过项目合作、短期聘用等方式,引进拥有科学技术成果、发明专利或掌握高新技术的各类高层次人才。通过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方式,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同参与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试点,拓展校企合作育人途径。建立科技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引导科技人才合理流动,支持企业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推动科技特派员服务企业,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人员兼职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促进“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生态优化”创新全链条发展。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健全和完善企业培养、选拔、使用、激励高技能人才体系,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全面落实各项科技创新人才优惠政策,围绕“人才链”构建“服务链”。持续提供人才优质服务,妥善解决高层次人才的户籍、子女入学、医疗保险、创业投资等实际问题。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和人才工作专项基金,鼓励各类人才创新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科学管理高层次人才,完善人才管理责任体系与责任评价标准,健全人才选用机制、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加快建设人才公寓和盘活存量住房,进一步为高层次以及中高层次人才提供过渡性住房支持。


第五章紧扣一体化高质量,全面融入长三角

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合肥都市圈发展,在更大范围集聚要素资源,在更广领域开展区域交流,在更优质的园区载体上参与对外分工合作,全面提升区域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一节承接产业转移和成果转化

推进跨区域科技合作与产业协同发展,搭建协同发展平台,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和成果转化。

强化产业和科技合作。建立行之有效的产业承接提升机制。依托澄英高科技园区,重点承接长三角区域产业转移项目及本地成熟产业链延伸项目,与江南区域产业形成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产业布局。加强与长三角发达地区技术交易市场对接,推动产业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推动长三角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产品和重要装备产业化项目落户。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合作建设产业技术研发机构,推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郊区转移转化。重点支持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产学研项目,促进产学研合作持续深入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科技转化成果服务平台建设及技术市场培育发展等专项行动。到2025年,在重点行业领域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投资5亿元,推动转化重大科技成果5项。

建设高水平协同发展平台。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安徽自贸区,鼓励与长三角核心区城市开展园区共建,整体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鼓励企业参加各类品牌展会,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积极引进长三角优质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培育集市场开拓、融资、通关、退税、人才培训等一体化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加大长江外贸码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港口现代化水平和承载能力,发挥进境水果指定口岸功效。

第二节推进重点领域开放合作

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协同联动发展,推动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推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全面落实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郊区实施方案,做好绿色生态铜陵样板郊区文章。集中开展沿江区域整治,推进长江流域联防共治,严格执行长江经济带负面清单制度,强化“1515”生态管控,纵深推进“三大一强”、水清岸绿产业优等专项攻坚行动。坚决打赢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歼灭战和长江(郊区段)禁捕退捕攻坚战。配合市相关部门建立临界市区县生态环境协作机制和环境信息共享平台,探索共建长三角联防联控联网监管机制。

推动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推动教育协同发展,依托华东师大、浙江师大等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名校+”战略、“联合办学”、“集团化办学”等形式与长三角城市开展交流合作,推进优质资源扩面。加强文旅交流合作,积极融入长三角地区文化旅游发展,打造一批中短程旅游精品线路、特色旅游产品。强化医疗卫生结对共建,增加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数量,推动医保长三角异地结算全覆盖。参与跨地区卫生应急准备和协作联防联控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应对重大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建设。

强化人才合作交流。完善企业人才跟踪培养机制,分类组织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赴长三角重点高校培训研修,精准提升人才政治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以长三角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为契机,引导辖区企业与长三角地区高校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创新平台,开展技术联姻和项目合作。

第三节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

优化园区产业布局,明确发展方向,完善园区配套服务设施,推动园区管理体制创新,全方位促进郊区整体发展空间再拓展、要素资源再配置、产业布局再优化、发展动能再创新。

优化园区产业布局。立足用地性质、区位特点、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不断优化产业链布局,优化“一区三园”产业发展布局,推进化工产业集聚发展,实现园区错位发展。

——私营工业园。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腾笼换鸟”,逐步“退二进三”,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拓展研发、设计、创意等新兴服务业业态。

——横港物流园。整合优化资源,推动开源再生产业园铜拆解与临港物流业融合发展,推进快递分拣中心、汐有冷链仓储等一批项目建设,做强物流配送产业,打造现代物流基地。

——大通工贸园。持续推进绿色建材等产业转型升级,完成田子湖路以南区域1800亩工业用地开发和500亩商业地块开发,打造以光电信息产业为重点,智能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的产业格局。

完善园区承载功能。积极谋划开发区扩区,拓展园区发展空间,提升承载能力。推进园区综合整治,加快南部城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建设,解决园区及周边生活废水处理难题。推进私营工业园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实施道路亮化硬化美化,提升园区整体环境面貌。加快生活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园区道路建设、通信建设、电力建设以及企业职工生活综合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园区产业承接力和人才吸引力。完善园区公共服务网络,确保园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优化园区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实施“标准地”制度和“亩均效益”评价,提高工业用地投入产出水平,提高园区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以开发运营去行政化和主责主业去社会化为着力点,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建立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务实管用的绩效考评与政策支撑体系。推行“管委会(党工委)+公司”管理体制,切实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探索专业化运营公司参与开发区建设、招商、运营、管理及园区服务。完善绩效考核体系,构建园区人员能进能出、竞争择优机制,推动管理体制改革向深向实。加快智慧园区建设,逐步构建物联网体系,健全园区微信公众号、APP等线上服务平台,打通企业服务通道,以“安环管家”网络监管平台建设为切入口,搭建以服务为核心、具有特色的“互联网+”智慧园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专栏10开发区转型升级重点项目

工业经济综合服务互联网产业园项目(11.5亿元),铜陵市悦江服装产业园区项目(10亿元),大通工贸园基础设施建设(7.3亿元),颖洁洗涤产业园项目(1亿元)。

第四节大力提升招商引资质量

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思维,拓宽招商引资思路,推进招商引资主体多元化、模式多样化、对象精准化,以高质量招商引资促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创新招商引资理念与方式。实施“双招双引”首位工程,强化与周边市区联系,发挥郊区在交通、政策等方面比较优势,重点面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开展招商推介,扩大招商视野。转变招商理念,加强与长三角专业机构、商会、协会、企业带头人合作,积极开展委托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强化以会招商,积极参加进博会、中博会、制造业大会等高端会展,参与铜陵市与上海技术交易所、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等开展的对接活动,宣传郊区招商引资与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开展专题招商。做优产业转移招商,重点做好沪苏浙广深产业转移项目承接工作,着力引进一批重大优质项目。借鉴上海等地自贸区试点经验,放宽外商投资领域,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吸引外企投资和增资扩股。依托郊区名人和企业家资源,推动郊区籍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鼓励本土企业家二次创业。

全面发力精准招商。编制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目录,明确招商重点与方向。重点围绕绿色建材产业、光电信息产业、现代物流产业、农产品贸易加工产业与文旅康养产业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招商引资针对性。围绕辖区内海螺、富鑫、皖能等骨干企业,盘活现有存量资产,开展延链补链招商。瞄准行业龙头企业等优势企业精准招商,投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创新项目,加快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第五节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优化政府“四张清单”制度建设,推进“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改革做深做实,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完善重点项目“首问负责制”,对企业诉求全程响应、跟踪督办、闭环管理,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全方位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搭建银企沟通平台,推进投融资和金融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明确国企功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优化投资环境,推行“网上受理、网端推送、快递送达”办理模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营造要素自由流动、竞争公平有序、产权有效激励的市场环境,降低企业成本,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持续推进政府投资与社会资本合作,鼓励民间投资以多种方式规范参与PPP项目,增强民间投资动力,提振民间投资信心。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完善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机制,深度参与全国通关一体化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推动共建长三角通关一体化,加快融入公共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构建跨区域政务服务网,实现民生保障和企业登记等事项“一窗受理、一次办理”,提高服务质效。


第六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第一节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绿色农产品供给,打造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全面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打通农田水利建管“最后一公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灾减灾能力和服务民生能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粮油作物耕作、栽植、植保、排灌、收获、烘干等机械化水平,重点推广连栋大棚、智能温室、钢架大棚、喷滴灌、基质栽培、工厂化育苗、保鲜库等农业设施装备。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提高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推广设施果蔬基地生产环境监测、畜禽养殖场视频监控、远程视频诊断、智能化养殖,水产养殖环境监测等设施智能技术,建设一批智慧农业生产基地和项目。

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种养业。稳步扩大粮食产业规模,大力推广以水稻为载体的水旱轮作、粮经轮作、稻田养鱼等新型种养模式,鼓励利用冬闲田和园地、低丘缓坡等旱地发展小麦、大豆、玉米、番薯、马铃薯旱杂粮生产。发展林下经济,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发展果蔬产业,推广白茶、莓茶、黑茶、玫瑰茶等良种,推进规模化、标准化茶叶现代园建设,加大铜山、安铜、周潭茶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推进江北区域保障型菜篮子基地建设,巩固江南大通镇和悦洲老蔬菜基地面积。大力推进畜禽生态化、设施化规模养殖,加快生猪产业增量提质,积极发展皖南土鸡、枞阳媒鸭等区域优势品种,加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积极引导盆景花木产业有序发展,鼓励在大通镇等地发展高档盆花盆景等园艺产业,建设铜陵市最大的园艺花木交易市场,开展高档盆景苗木品种的开发、引进和推广。

提升农业品牌和质量。围绕粮油、畜禽、水产、果蔬等优势特色农业,实施品牌提升行动,引导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巩固提升“大通白姜”“普济大米”等公共品牌形象,提高“佘家贡姜”“白鳍豚小磨麻油”品牌知名度,塑造地理标志品牌,打造郊区特色农业名片。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中华老字号”“安徽老字号”。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实施省、市、区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加快建设一批统一供种供苗、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管理、统一质量检测、统一收购销售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完善农产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全面实行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推行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落实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加大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培育力度,引导符合家庭农场条件的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等注册登记,推动规范化发展。持续开展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活动,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提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壮大社员规模、基地规模和产业规模,创办农产品加工、物流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引导和鼓励同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与相关市场主体之间进行多领域、多方式的联合与合作,组建管理结构健全、分配制度规范、与社员利益联结紧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提高龙头企业对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组建产业化联合体,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到2025年,全区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0家以上,其中省级以上10家,培育市级以上规范化示范家庭农场40家以上。

大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广农牧结合、粮经(水旱)轮作、间作套种、种养结合等环境友好型农作制度,形成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物质多级循环的产业结构。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减少农业投入品对环境的污染,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与农药减量控害,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健全畜禽粪污处理利用标准体系,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实现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物再生资源化。广泛应用喷灌滴灌、肥水同灌等设施和低耗能、高效率农机具。因地制宜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堆沤腐熟、青贮氨化、栽培食用菌、清洁能源利用、压缩制板(块、颗粒)等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综合利用技术。

强化普农集团引领作用。强化资源和资金支持,支持普农集团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农业种植、养殖,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不断增强农业资源实力和资产规模,重点打造特色农业示范园。做大粮食加工产业,开发附加值高的下游食品,推动形成组合消费品、饮品等高附加值的产品生产和加工体系。发展农业贸易和生态旅游,吸引终端消费群参与体验式文化旅游,建立客户数据库和产业互联网,开发农业贸易供应链平台,发展农业供应链业务。依托食品产业园搭建文化旅游IP开发和孵化平台,积累文化旅游IP资源,打造标志性体验旅游基地。

专栏11乡村振兴重点项目

铜陵市郊区农业农村建设综合项目(5.1亿元),大通盆景区项目(5亿元),安铜办人居环境整治工程(1.5亿元),灌区续建更新改造配套工程(0.6亿元),粮站搬迁(0.5亿元),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程(0.5亿元),镇消防站建设(0.5亿元),老洲镇政府搬迁(0.5亿元),农村改厕长效管护项目(0.4亿元)。

第二节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薄弱环节,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展新姿。

强化乡村规划建设。因地制宜编制村庄规划,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及各项控制性指标要求,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生产、生活等功能空间,细化产业用地、村民住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布局。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全面保护田园、山脉水体、古树等生态自然资源。提升农房建设质量,规范农房建房审批,加强建房行为监管,建立健全农房建设工程质量及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以重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水利、交通、能源、信息等重大工程建设,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现代乡村基础设施体系。

——完善农村水利设施。聚焦水利薄弱环节,实施堤防加固、水库加固工程,加快推进红旗站、沙池一站与王套站等重点排涝工程建设,全面提升陈瑶湖等流域的防洪排涝能力。加快推进江北水厂建设,推动自来水厂并网改造,推动区域供水规模化与城市供水一体化。

——畅通农村交通网络。提升农村道路建设水平,持续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实施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加快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推动农村客运、货运联动发展。完善公路网络体系,提升道路畅通水平。完善农村物流网络,全面推进农村物流节点升级建设与优化布局,以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建设为抓手,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末端网络,推动区、乡(镇)、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全覆盖。

——增强农村能源保障能力。加强农村电力保障,以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为抓手,推动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重点加大圩区农排线路升级改造力度,提高防汛抗旱电力保障能力。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加快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实施农村生物天然气、沼气等燃料清洁化工程,拓宽能源供应渠道,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力争到2025年,建成重点自然村100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10个,市级美丽乡村2个。

——深入推进厕所垃圾污水治理。统筹推进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加强村庄公共厕所建设,开展改厕及粪污治理,提升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和资源化利用,以老洲镇、陈瑶湖镇、周潭镇、大通镇农村环卫一体化项目建设为抓手,建立健全环卫网格化保洁机制,加快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覆盖。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优化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布局,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扎实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专项工作,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

——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改善提升村容村貌,全力开展“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大力整治公共空间,开展绿色庭院活动,全面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提升村庄绿化、亮化、美化与净化水平。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加强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同步做好村庄文化景观设计,提取运用村内建筑元素符号,打造特色街道,建设独具自身文化特点和风俗的村庄。强化美丽乡村长效管护,重点引导村民参与,健全美丽乡村管护机制,推动美丽乡村长治久美,由点到线再到面,打造一批“升级版”精品村、“标准化”示范村、“增强版”品牌村。

第三节推动乡镇特色化发展

充分利用乡镇资源优势,推动大通镇、陈瑶湖镇等重点镇建设,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完善重点镇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与产业培育设施,发挥建设示范效应,带动一般镇发展,形成以大带小、错位发展的乡镇发展格局。以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为导向,重点推进大通镇国家级特色小城镇建设,统筹推进大通江豚小镇、陈瑶湖糯米农创小镇建设,加快建设一批特色小镇。科学定位主导产业,分类打造商贸、文化旅游、体育、康养等特色小镇,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塑造小镇别样景观,凸显郊区地方特色,推动产城人文融合,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新型空间。

专栏12 乡镇发展方向

大通镇。立足区政府驻地与皖南旅游区枢纽区位优势,建设特色农业片区、旅游片区、产业聚集区,做好海螺水泥文章,招引配套服务的产业项目,有序推进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不断完善镇区功能,争创文明和谐的特色重镇。

老洲镇。发挥长江岸线、农业资源比较优势,发展物流、商贸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努力成为铜陵市辐射江北地区的桥头堡,铜陵市现代农业示范城镇,以商贸、居住和公共服务为主的综合性生态宜居城镇。

陈瑶湖镇。立足交通区位、优质农产品等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依托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和澄英高科技园区,打造合铜发展带新兴增长极、省级糯米特色小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澄英高科技园区核心区。

周潭镇。借力澄英高科技园区建设,培强培优产业经济,实现工业强镇;科学合理开发后山、环湖旅游项目,实现文旅美镇;结合枫沙湖治理与北岸加固工程,打造万亩高标准农田实验区,实现农业稳镇。

铜山镇。大力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以白茶、莓茶、菊花等特色农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开发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和生态采摘,依托金磊大凹山-寒山灰岩矿开发项目,做好企业的各项配套服务工作。

灰河乡。抢抓澄英高科园区战略布局,深化与普农集团紧密协作,共建区域高质量发展共同体,推进食品产业园建设,打造以糯稻、精品米等主导产业为主的精深加工聚集区,建成绿色发展生态乡。

桥南办。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引进或培育经济新业态,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做好“存量”和“增量”两篇文章,打造现代化创新型生态新城区。

安铜办。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有效对接安庆市宜秀区和怀宁县,发挥辖区山场、生态旅游资源和养老产业优势,精准打造生态休闲养生特色小镇。

第四节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农村配套制度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努力清除阻碍农业农村发展的各种障碍,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全面推开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基本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础上,开展“回头看”,妥善化解遗留问题,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完善设施农用地政策,探索利用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推进农村配套制度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落实扶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政策,完善“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利益联结机制。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逐步推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政经分离、财务分设,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农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力争到2025年,年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9个。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保险。

第五节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未落户常住人口。推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等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逐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合理引导工商资本有序入乡,投资适合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农业项目,培育一批城乡融合示范项目,打造城乡融合发展载体。

第六节 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后续帮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好政策衔接,持续发挥现有扶贫政策的长效作用,借鉴脱贫攻坚形成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做强产业衔接,以产业振兴为抓手,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整合各类涉农涉贫资金,着力推动镇域特色产业规模发展,打造产业扶贫升级版,确保脱贫攻坚成色更足质量更高。做优组织衔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一盘棋、一体化”式推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内育”与“外引”相结合,培养新时代乡土人才,补足农村发展人才短板。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保兜底脱贫、社会扶贫、贫困村提升七大扶贫工程为抓手,巩固脱贫成果,不断增强农村内生发展动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七章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共建美丽宜居新家园

深入践行“两山”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持续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一节 优化生态空间结构

强化国土空间管控和负面清单管理,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实施分类调控政策,健全生态综合补偿机制,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空间的占用,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生态环境空间管制,加强生态安全风险控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各类违法乱占耕地行为,优化农业生产布局,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开发。合理控制城镇开发边界线,坚持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促进空间开发集约高效,提高土地空间利用效率。加强自然资源执法,切实保护自然资源。

第二节 协同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

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突出抓好治污、治岸、治渔,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围绕长江铜陵郊区段生态环境系统性保护修复,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健全长江水灾害监测预警、灾害防治、应急救援体制,推进河道综合治理和堤岸加固。严格长江铜陵段禁捕管理,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全面打赢长江禁捕退捕攻坚战,打击长江河段渔业非法捕捞,确保“六无四清”,推进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坚决打赢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歼灭战,开展长江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行动,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加强各类固废排查整治,坚决杜绝乱排、乱倒工业固废、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等行为。推动渔业绿色发展,加快制定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依法划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推进渔业养殖污染治理。

第三节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谋划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升级版。全面推进蓝天保卫战,扎实开展“五控”行动,完善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体系、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以及大气污染防治奖惩机制,加强工业废气、道路扬尘、秸秆焚烧治理,深入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基本消除重污染工作。着力推进碧水保卫战,制定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整合工作,推进各类水环境问题治理,消除劣五类水体、城市黑臭水体和农村黑臭水体。稳步推进净土保卫战,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定期对重点监管企业和工业园区周边开展监测,强化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开展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专项整治行动,严格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倾倒、处置固体废物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行为。

第四节 推进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与恢复。全面保护现有湿地,严格湿地用途监管,加强河湖自然生态岸线保护,增强湿地生态功能,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加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深入实施林长制,开展宜林地植被恢复与疏林地改造、封山育林和中幼林抚育等工程,全面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推进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建设。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推广节能减排绿色采选冶技术,实现新建矿山边开采、边保护、边治理。强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沿江等平原圩区耕地土壤和河道沟渠岸坡植物保护。

第五节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传统产业结构,依法清理停建产能严重过剩项目,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加强工业节能增效,强化重点企业用能管理,促进建筑、交通运输、商贸流通、农业农村等领域节能,深入实施重点行业领域节能提效工程、节能技术和产品应用化示范工程、主要大气污染物重点减排工程、主要水污染物重点减排工程、循环经济重点工程、秸秆利用产业化提升工程。加快工农业复合循环发展示范区建设,形成企业循环生产、行业循环式链接、产业循环式组合的大循环体系,以再生资源为核心,提升循环产业能级。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园区废物交换利用、能源资源梯级利用、污染集中治理,推动开发区全面完成循环化改造,建成生态工业园区。

第六节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生产,持续推进产业低碳化、交通清洁化、建筑绿色化、现代服务业集约化、主要污染物减量化、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规模化。推进产品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开展绿色制造行动,支持企业实施绿色战略、绿色标准、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提升产品节能环保低碳水平,提高绿色产品生产比例,畅通绿色产品流通渠道。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推动钢铁、建材、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实现碳排放零增长,推进实施一批低碳产业化示范项目,推动低碳产品认证和广泛使用。大力倡导绿色行为、低碳生活理念,加快形成生态友好、绿色文明的饮食、出行和消费方式。推广使用绿色环保公共交通工具,倡导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出行方式,重视慢行交通设施建设。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推广节水型器具、节能灯具和电器,全面推行无纸化办公,降低办公场所能耗、水耗。鼓励政府及企事业单位鼓励实行绿色采购,优先采购环境标志产品。

专栏13生态建设与资源利用重点项目

长江大保护(横港地区工业置换)项目(200亿元),年产10万吨全生物质降解薄膜项目(15亿元),糯稻高值化综合利用循环产业建设项目(12.9亿元),长江生态岸线防护绿地建设工程(5亿元),桥南区域环境综合整治项目(5亿元),安铜办地质灾害沉陷区治理工程(3亿元),老洲镇老湾环境连片整治项目(3亿元),铜陵市生活垃圾分类工程(1.6亿元),金华分水岭环境治理项目(0.8亿元),铜陵市郊区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项目(0.6亿元),大通白浪湖水生态环境治理项目(0.5亿元),仁鹏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0.4亿元),大山至施湾森林防火带(0.3亿元)。


第八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全区发展基石

聚焦提质增效与绿色安全,加大要素投入,健全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网络,提高基础设施的服务保障能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节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统筹推进公路、铁路与水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运输方式结构合理、基本设施配套完善、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公路网络化建设。提高公路承载力和路网服务水平,持续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国省干线公路改造以及县乡公路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配合推进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前期工作和江北港铁路专用线建设,推进G3京台高速、G50沪渝高速铜陵段扩容工程和北沿江高速前期工作。实施县道干线网提升改造工程,配合区域交通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县道规划网络的建设步伐,续建和新改建三级县道,逐步消除四级县道。强化农村公路干线路网、基础路网建设,推动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互联互通,着力构建以县道为骨干、乡道村道为脉络的公路网络体系。大力实施乡道升级改造工程,按照四级公路(双车道)标准提升乡道建设能级。因地制宜推进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打通农村地区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加快推进江北交通枢纽项目建设,连接G330,跨G347,实现G3长江公铁大桥、G330、G347互联互通。到2025年,农村公路总里程超过900公里,全区建制村通畅率100%。

加快推进铁路网建设。抢抓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一体化机遇,加强与长三角铁路网相关规划对接。紧抓江北港新区建设契机,加快推进江北港铁路专用线、江北港至藕山专用线、横埠至陈瑶湖联络线、澄英高科技园区接入线、澄英高科技园内轨道交通网等项目建设。配合推进南环铁路线建设,自铜陵南站接入海螺水泥专用线。加快推进铁路南北连城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城际铁路建设,谋划铜九黄城际铁路(铜陵段)、合庐铜城际铁路、九华山机场市域线等城际铁路,推进区域间互联互通。

加快推进水路建设。优化整合全区港口资源,加快推动江北港区建设,打造合肥都市圈通江达海的重要港口转运基地。推进江河联运的高等级内河航道建设和疏浚治理。推进德盛码头、五洲码头、兴港码头升级改造。整合大通镇永平渡口、和悦渡口、大通汽渡,实行大通古镇汽客渡口统一化、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提升客、汽渡运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力争到2025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6000万吨。

专栏14交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公路。过江通道建设工程(65亿元),S22北沿江高速无为至安庆(铜陵段)(60亿元),G50沪渝高速扩容工程(铜陵段)(50亿元),G3京台高速扩容工程(铜陵段)(30亿元),省道S335钱铺至灰河段工程(25.2亿元),省道S340横埠至江北港(18.3亿元),国道G330陈瑶湖至天门镇(二期)项目(11.3亿元),国道G237牛头山至殷汇(铜山镇段)(3.8亿元),铜陵长江公路大桥斜拉索更换及其它病害处治工程(3.5亿元),G236青通河大桥工程(2.3亿元),周潭环山公路项目(2.3亿元),县道X305陈瑶湖至老洲提升工程(2.1亿元),郊区水源工程建设(1.5亿元),县道X305陈瑶湖至灰河提升工程(1.3亿元),县道X029陈瑶湖至周潭提升工程(1.2亿元),G347同心服务区(0.5亿元)。

铁路。铜枞宜市域(市郊)铁路(118亿元),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工程(87亿元),合庐铜城际铁路(55.1亿元),铜陵港江北港区铁路专用线(34.6亿元),九华山机场市域线(28.8亿元),铜九黄城际铁路(铜陵段)(28亿元),铜陵至九江铁路复线扩能(24亿元),澄英高科技园内轨道交通网(20亿元),江北港至藕山专用线(17.5亿元),铁路南北连城项目(10亿元),澄英高科技园区接入线(6.5亿元),横埠至陈瑶湖联络线(6.3亿元),南环铁路线(5亿元),G3桥综合服务区项目(5亿元)。

水路。铜陵港横港物流园公用码头项目(5亿元),安庆铜矿石门湖码头升级改造(2亿元),五洲码头升级改造工程(1.5亿元),德盛码头升级改造工程(1.5亿元),兴港码头3号泊位升级改造项目(1亿元)。

第二节 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聚焦水利薄弱环节,坚持“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督”的总基调,全方位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提高防洪减灾能力,推动水资源合理调配与高效利用。

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工程,不断完善以城乡一体化和区域规模化为主体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建立健全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推进中型灌区新建与续建配套改造,实施万亩圩口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工程,有序开展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提升区域水资源配置能力。落实最严格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等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进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完善水质检测体系,不断提升全区农村供水水质达标率。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建立节水评价机制,严格落实节水评价要求,将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分级建立各类用水户用水计划,加强用水过程管理,规范用水行为。

完善防洪减灾体系。谋划推进区域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推进长江铜陵段一二类滩圩垸整治工程、陈瑶湖流域防洪综合治理等工程。实施易涝地区排涝能力建设,持续推进中小河流系统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灌排泵站更新改造等工程建设。聚焦防汛薄弱环节,完善防汛调度指挥机制,加强防汛信息管控能力建设,严格排查防洪安全隐患,制定防汛应急预案,强化基层防汛业务培训,提升防汛工作能力。加强江河湖泊监管,建立界线清晰、权责落实的河湖管理与保护体系。到2025年,万亩以上圩区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其它圩口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到5-10年一遇。

加强水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持续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和农村水系综合治理,开展水源地安全达标建设。加强河湖管理保护,大力建设清洁型、生态型河湖,以河长制湖长制为抓手,压实河湖长主体责任,建立河道、湖泊规划治导线管理制度,加强河湖空间用途管制,制定最低水面率控制指标,同时发挥社会参与、民间监督的作用,协调调度各方科学施策、系统治理,推动河湖管护常态化。

提升水利管理水平。落实“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建管机制,严格执行“四制”,健全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管制度和监督机制,保障水利工程质量总体可控、稳步提升,推进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开展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严格用水户的取用水监管。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健全水利风险预警机制,推动水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提高水利应急管理水平。

专栏15水利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长江干线大通河段航道整治(10亿元),陈瑶湖防洪综合治理(9.4亿元),青通河航道整治(铜陵段)(5亿元),显化河综合治理工程(2.8亿元),铜陵市郊区普济圩红旗站工程(2亿元),沿江排涝泵站前排涝沟整治疏浚工程(1.8亿元),长江铜陵段一二类滩圩垸整治工程(1.5亿元),铜陵市郊区普济圩沙池一站工程(1.4亿元),郊区提水灌溉工程建设(1.1亿元),渡口整合及老街防洪能力提升项目(1亿元),铜陵市郊区普济圩王套站工程(0.9亿元),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护岸工程(0.8亿元),陈瑶湖镇万亩圩口排涝泵站建设(0.2亿元)。

第三节强化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聚焦发电厂、智能电网、变电站、配气站等能源基础设施,以智能化、节能化、生态化为方向,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构建安全、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设施体系。加快推进皖能燃气发电项目,配备建设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调峰发电机组。增强电力供应能力,强化发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150MW文化旅游+渔光互补漂浮电站综合示范项目、大通镇水桥湖渔光互补150MW光伏发电项目、七万千伏风力发电项目。积极拓展电力外送通道,完善电网主干网架结构和现代配电网,推进电网智能化建设改造。完善燃气管网布局,开展新一轮天然气管网设施建设,推进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积极推动CNG和LNG加气站、加注站建设,强化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互联互通和公平开放。加大新能源、充电桩、智能清洁能源、氢能动力等新型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战略,鼓励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实行清洁生产,鼓励实行“气代煤”、“电代煤”清洁取暖,探索推动地热供暖。

专栏16能源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天然气。皖能燃气发电(25亿元),民用住宅集中供热项目(5亿元),江北片区汽化乡镇项目(3亿元),澄英高科集中供气供暖供电项目(3亿元),安铜办管道天然气进村入户建设项目(1.8亿元),江北港华燃气站(0.7亿元)。

新能源。150MW文化旅游+渔光互补漂浮电站综合示范项目(10亿元),垂直轴风力发电和观光旅游博览项目(10亿元),大通镇水桥湖渔光互补150MW光伏发电项目(6.5亿元),铜陵郊区铜山镇90MW光伏发电项目(6亿元),华能风电场项目(5亿元),七万千伏风力发电项目(5亿元),灰河乡分散式风电场项目(3亿元),铜陵市郊区陈瑶湖镇杨圩5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2.2亿元)。


第九章切实补齐民生短板,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补齐民生领域短板,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第一节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工程,完善富民增收政策体系,健全城乡居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推动民生事业,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增加转移性收入。发展慈善事业,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拓宽居民劳动收入渠道,鼓励居民投资实体经济,支持居民财产向资本转变,着力提高居民股权红利收入,引导居民参股创办企业或出资入股、联合投资建设经营风险小、预期回报好的经营项目,增加经营性收入。鼓励居民利用家庭生活闲置资金,积极投资固定资产并出租,增加财产净收入。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健全预防和解决拖欠工资的长效机制,提高职工工资水平,推动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健全并落实最低工资制度,统筹推进收入分配重点领城改革,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持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统筹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工作,确保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落实到位。

第二节推动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到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不低于1.5万人。

拓宽就业渠道。着力培育就业新增长点,支持引导个体经营发展,鼓励劳动者创办投资小、见效快、易转型、风险小的小规模经济实体;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业态的政策支持,创造更多灵活就业岗位,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完善多元化产业体系,推进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和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发挥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就业主渠道作用,扩大城镇就业规模。持续开展“四进一促”专项活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残疾人、转产转业渔民等重点群体就业。

支持创业带动就业。优化创业环境,推动创业扶持政策落地,积极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解决劳动者创业过程中融资难、门槛高等问题。加强创业载体建设,打造一批农民工创业园、众创空间等创业平台。加强创业教育培训,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系统提供项目策划、创业培训、开业指导、融资服务等创业服务,培育一批创业培训示范基地。完善落实扶持创业优惠政策,加大创业资金支持,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

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就业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整合网上资源,打造智慧就业平台。结合本地企业需求,加大实施失业保险费返还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工作力度。实施技能培训提升行动,组织就业重点群体人员实施免费技能脱贫培训,开展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加强失业人员就业技能培训,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加快失业监测体系建设,加强就业风险防范统筹协调、督查调度,制定完善应对规模性失业风险预案,逐步构建覆盖劳动力市场、企业用工主体和劳动者个体的就业失业统计调查体系。落实就业援助政策和各项服务举措,规范公益性岗位开发与管理,为各类就业重点群体人员提供就业托底,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保障劳动者待遇和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第三节 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推动教育资源布局合理、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加强语言文字和普通话在全区规范运用水平。到2025年,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9%以上,普惠园覆盖率达到98%以上,公办园占比达到55%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到100%,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

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安全发展,坚持公办民办并举,加快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提高办园质量,规范办园行为,同时严格落实城区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幼儿园要求,做到与住宅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强化中心学校建设,全面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重点补齐老洲镇、周潭镇与陈瑶湖镇教育短板,完善操场、实验室等教辅用房、教育信息化设备、视频监控设备,推动乡村学校建设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标准,逐步缩小校际差距。推进普通初中优质发展、创新发展,培育建设初中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品牌。加快补齐高中教育短板,有效整合区内现有高中资源,全力支持示范高中建设,积极创建一所省示范高中。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贯彻落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周转池制度,完善教师补充机制,重点补足配优体育、艺术教育、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紧缺学科师资。夯实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依托“名师工作室”,培养专业教师人才,探索打造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梯级培养体系,培养一批青年骨干教师,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完善教师待遇保障制度,全面推行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无校籍管理”制度,重点提高农村教师保障水平。

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教育体系。完善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快智慧校园建设进程,建设一批智慧学校。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立健全智慧教育服务平台、教育统计信息系统和学校教育教学信息系统。以安全教育平台为抓手,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监管机制。持续增强信息素养针对性培养,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第四节 加快推进健康郊区建设

围绕“健康郊区”建设,按照强弱项、补短板的原则,加大对卫生健康事业的投入,加快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全面筑牢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病有所医”向“病有良医”升级,基本解决群众看病难题。到202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医疗卫生资源不断优化,相关指标均达到省市要求。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深入推进与市立医院医联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指导、支持中心乡镇卫生院积极争创二级医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改善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基层卫生服务站建设,合理定位卫生院发展方向,构建各具特色的办院模式。以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为抓手,做好基层中医药服务工作。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医疗行业,支持口腔、中医等特色专科医疗机构建设,提高民营医疗机构服务水平,逐步形成与公立医疗机构专业互补的医疗体系。加强医疗队伍建设,提高医护人员执业水平,提高基层诊疗能力。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水平。强化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落实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应急体系建设,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大力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行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积极宣传贯彻《疫苗管理法》,做好本行政区域疫苗接种管理工作。强化医养结合,完善老年人健康服务,做好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健全全民健康信息服务体系,推进医疗信息互联互通与业务协同,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管理、医疗健康公共服务等业务应用系统。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第五节大力推进文化体育建设

加强文化体育建设工作,持续推动文化、体育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多优质文化体育产品,提升文化体育领域现代化水平,谱写郊区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新篇章。

发展文化事业。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繁荣文化事业、做强文化产业为抓手,全方位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持续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突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五大创建”,巩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重点培育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有针对性开展精神文明宣传教育,围绕榜样示范,扎实推进好人郊区建设。健全和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持续开展诚信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巩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文化阵地功能配备,推动档案馆达标建设,整合文化和图书资源,建成区文化馆和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围绕本土文化特色,举办各类讲座、培训、世界读书日活动、非遗日、节庆等活动,继续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图书活动。构建区文化馆和乡镇办文化站、区图书馆、各乡镇办图书馆分馆和阅读点联动机制,打造一批优秀文化品牌和全民阅读品牌。充分发挥基层文化协管员的作用,推动文化人才队伍100%全覆盖。建立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继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等工作,支持汤家墩遗址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文物保护利用。

提升体育事业与产业。弘扬中华体育文化精神,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加强优秀民族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的保护、推广和创新,形成体育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相互结合、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体育事业。全面加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群众体育运动,合理布局体育健身设施,重点建设中小型、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加强体育公园、社会足球场、健身步道、全民健身中心、户外运动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现乡镇办“三个一”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全覆盖。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重视体育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完善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互促共进机制,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公共体育场馆向学生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丰富体育健身活动内容,依托东乡武术等品牌,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扶持推广各类民族民间民俗传统运动项目。加强体育健身组织网络建设,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逐步形成体育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体育产业。培育体育龙头企业,以现有体育销售企业为主体,以体育品牌产品为纽带,重点发展连锁经营,鼓励各种形式联合,引进一批体育制造业企业,打造体育制造产业区。大力发展体育赛事表演、体育用品销售、体育健身培训、体育广告、体育场馆租赁及体育旅游等体育产业。支持“互联网+”体育产业,鼓励体育行业利用互联网整合开发资源,推动体育场馆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体育服务模式。推动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第六节推动养老托幼健康发展

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完善婴幼儿照护体系,织密民生保障网,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规范养老机构管理,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养老机构质量建设,提升医养结合覆盖面,支持养老机构增加医护人员、开展培训,有效整合现有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具有护理功能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深入实施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落实分散特困供养人员照护和监护人制度,提高照护服务水平。建立普惠老年社会福利制度,深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完善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大力发展智慧养老,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培育养老服务品牌,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便利化、智慧化的养老需求。到2025年,实现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全覆盖,城镇社区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站全覆盖,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覆盖率不低于80%,护理型养老床位不低于50%。

完善托幼照护服务体系。落实生育政策,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提高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多种形式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建设,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规范健康发展。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为家长及婴幼儿照护者提供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服务。加大对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支持力度,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及配套安全设施。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支持各类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

第七节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到2025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5万人以上。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持续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以全区各类未参保企业或未全部参保企业为重点,兼顾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积极推动各类单位和人员参保。对退役士兵社会保险接续、退捕转产渔民养老保险参保等重点群体参保情况进行全程跟踪。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引导激励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早参保、多缴费。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重点实行医保支付制度改革,落实异地就医结算,建立医保负面清单制度,提升医保资金使用质效。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推动建立集保障生活、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三位一体的失业保险制度。

大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强化社会救助政策之间,社会救助与其他社会保障之间的衔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统筹专项救助政策和救助资源,强化兜底保障作用,加大因病、因残和因学致贫家庭的保障力度,将符合条件的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低保范围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对非贫困低保对象“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情况开展排查,确保应助尽助。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完善低保对象认定办法,优化低保审核审批程序,建立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实行低保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推进城乡低保统筹工作。健全特困救助供养制度,科学制定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和照料护理标准,加强特困人员特别是重度残疾人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全面落实“先行救助”“分级审批”等规定,建立健全主动发现、部门协同、信息共享、慈善衔接机制,增强救助时效性,实现应救尽救、托底救助。

强化水库移民服务保障。强力推进水库移民脱贫解困工程,确保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直接发放到位。大力推动水库移民产业升级发展,推动移民增收致富。全面加快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建设。改善移民和移民安置区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加强水库移民创业就业培训,促进移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外出务工移民返乡创业,加强对就业困难移民的就业援助,强化移民转移就业职业能力培训。

第八节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法治水平,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提升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基层党建组织全面有效覆盖,打通党建“最后一公里”。持续深化“三社联动”,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发展壮大社会组织,培育公益慈善类、社区服务类等社会组织,完善志愿者服务体系,打造一批志愿者服务品牌。加快智慧社区建设,依托“互联网+”探索建设基于社区多网融合的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持续扩大智慧社区建设试点覆盖面,打造未来社区共同体。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推广业主自治等居民自治新形式,健全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完善民主决策程序,建立健全社区议事协商机制,推动社区协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创新信访工作体制机制,完善信访制度。

加快建设法治郊区。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进法治郊区、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积极开展法治示范创建工作,提高法治建设水平。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着力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法治、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全面推进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建设,规范信访工作程序,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

专栏17社会民生重点项目

教育。建设省级示范高中(2亿元),建设悦江实验初中(0.8亿元),教育基础设施改造和能力提升工程(0.5亿元)。

医疗卫生。郊区应急物资储备库项目(5亿元),医疗设备及医用产品制造项目(3亿元),江北三镇中心卫生院升级改造项目(2.8亿元),新建铜陵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中心(0.9亿元),市三院医疗卫生能力提升建设工程项目(0.7亿元)。

文化体育。体育综合场馆建设(1.1亿元),铜陵市郊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0.1亿元)。

养老服务。安徽润泽老年颐养园(5亿元)。

社会保障。乡镇公益性公墓(1亿元)。


第十章 坚持底线思维,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郊区

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相结合,坚决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增强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筑牢安全发展底板,为高质量发展把好“安全关”。

第一节 加强重点领域安全保障

优先保障粮食安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深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构建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增强能源安全保障,加快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调整改善能源结构,加大能源安全生产投入,加强能源行业安全监管,全面提升煤电油气运安全水平。加大金融风险防控力度,加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大风险处置化解力度,健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持续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着力整顿“套路贷”“校园贷”及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加强对辖区内担保公司、小贷公司、投资类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类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持续开展各类交易场所风险专项整治,确保辖区内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全面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完善网络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坚持依法管理网络空间,全方位构建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处置机制。

第二节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构建食品药品安全、工业生产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这三大“安全”体系,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有效遏制矿山、建筑施工、交通等重特大安全事故。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实施安全质量全程追溯工程,确保食品药品安全、有效、可及,积极争创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及创建全省质量强区。推进全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强化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灾害防控工作,加强洪涝干旱、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和防治工作,实施重点涝区排涝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应急防控处置能力。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健全应急指挥体系和处置机制,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深化国防动员体系和后备力量建设,增强国防动员能力,推动军民融合加快发展。

第三节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健全社区安全网格化工作体系,构建全域覆盖、上下联动、运行高效的基层网格化监管模式。健全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各类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完善治安巡逻系统和监控系统,对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点场所、主要路段等人群聚集和治安复杂区域开展不间断巡逻防控。扎实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常态化机制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和涉疫情违法犯罪行为。


第十一章保障措施

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责任落实,确保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顺利落实。

第一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全区各级党委(党组)在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规划纲要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郊区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第二节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建立规划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由区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区其它相关领导任副组长,全面领导部署、推进落实规划中提出的各项发展改革目标任务。设立规划推进办公室,做深做实专项规划,规划各部门要严格按照职能分工,各司其职。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单位,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要明确工作责任和进度。分解落实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建设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明确实施主体和工作要求。

第三节加大要素支持保障

在用足用实国家、省市扶持政策的同时,在财政、税收、融资、用地、人才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通过PPP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经营性公益事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奖励政策和项目资金,加强政府引导类基金的管理,引导政府资金向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流动,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加大招商引资,科学编制土地利用年度用地计划和供应计划,加强经济建设用地保障。加强人才引进和人才管理,正确引导和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吸引高层次专业人才提供科技服务。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第四节强化重大项目支撑

坚持以规划引领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确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对重点项目布局的指导作用。聚焦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两新一重”、乡村振兴、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积极谋划一批切实提高郊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大项目,加强项目储备,扩大有效投资。围绕产业发展,谋划推进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现代化项目,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围绕科技创新发展,谋划推进一批科技孵化器、加速器、异地研发机构、检验检测平台等项目。围绕5G和数字经济发展,谋划布局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围绕提升全域承载力,谋划推进一批综合交通运输、能源、水利、产业平台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聚焦长江大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谋划推进一批环境基础设施提标改造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围绕公共服务设施短板,谋划推进一批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托育等城乡公共设施项目。围绕江北三镇补短板,谋划交通、水利、能源、网络等基础设施项目,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提质。围绕医疗卫生防疫短板,谋划推进一批医院、卫生防疫、应急物资储备项目。围绕中央投资及地方债支持方向,谋划推进实施一批城市防洪防涝治理、城市停车场等项目。到2025年,谋划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50个以上。

第五节加强规划监督考核

着力推进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在全社会营造关心规划、自觉参与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加强第三方独立评估,听取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在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由区政府组织全面评估,并将中期评估报告提交区人大常委会审议。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区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负责的主要发展目标、约束性指标和主要预期性指标年度进展情况、重大任务年度执行情况,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年度监督检查。根据中期评估等情况需要进行修订时,由区政府提出意见,报区人大常委会批准。

郊区十四五规划纲要.pdf


标签: 五年规划 发展 民政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