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科技学院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建设方案(2021—2025年)

黄河科技学院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建设方案(2021—2025年)


黄河科技学院创办于1984年,是全国第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全国首批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为进一步巩固学校“十三五”时期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的建设成果,加快推进学校“十四五”时期的改革发展步伐,在充分调研并经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特制定本方案,简称为“13830计划”,即:一个总体建设目标,三个分项建设目标,八大重点建设工程,三十个示范建设项目。

一、建设目标与思路

(一)“十四五”示范校建设总体目标

应用技术大学示范校建设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战略举措,是推进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施路径。立足新发展阶段,学校坚持将“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应用科技大学”作为十四五时期示范校建设的总目标,实现学校“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办学层次实现突破、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的三大发展目标,加快国内一流应用科技大学教育思想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科技创新体系、社会服务体系、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建设。到2025年,把黄河科技学院建成一所“扎根河南、服务中原、面向全国,办学思想先进、办学体系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高、科技创新能力强、对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支撑作用显著,示范引领作用凸显、特色鲜明的应用科技大学”。

(二)“十四五”示范校建设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关于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坚持创新引领,统筹学校建设发展,遵循以下的总体建设思路。

1.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以庆祝建党百年为契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提升党建质量,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构建“抓大党建”和“大抓党建”的工作格局,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党建提升与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双赢局面。

2.深入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战略。强化前瞻布局和顶层设计,主动引领、融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变革,聚焦资源、平台、制度、政策等要素的系统化设计和体系化建设,使教育体系与社会体系、科研体系、产业体系无缝对接,构建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新生态。

3.大力推进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强化学科建设顶层设计,激发学科发展的内生动力,建立学科建设的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传导学科建设压力,厚植学科建设定力,融合学科建设合力,激发学科建设动力,打造一批实力突出、特色鲜明的优势特色学科。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形成特色专业集群。

4.全面推进学校数字化转型发展。大力推进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体系的数字化、现代化,推进现代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优化网络化智能化教育管理与服务,以新技术探索教育教学和治理新模式、激发教育发展新活力。

5.全力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汇聚优秀青年人才和杰出创新团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德才兼备、学术造诣深厚、学科结构合理、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热心与学生

共同成长的教师队伍,夯实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

6.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推进依法治校。努力破解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推进管理与服务机构改革,深化综合改革和学校内涵建设,建构新型治理结构与制度体系,加快提升学校办学治校能力。

二、建设基础

学校2015年获批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5年来,围绕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目标和任务,积极开展改革和建设,在高质量党建、办学条件优化、专业集群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产教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上了新台阶,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赞誉学校“情怀大、格局大、手笔大、作为大”,为学校下一步的建设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为“示范校”建设把牢了政治方向

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建立了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四项机制”,发挥好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紧扣“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持续深化“以党建为核心,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模式,统筹谋划和系统推进党建工作。荣获“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高校统战工作示范单位”“河南省高校三全育人改革试点单位”“全省高校十佳优秀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等荣誉,打造了民办高校党建思政品牌,为“示范校”建设筑牢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先进的治理理念为“示范校”建设提供了保障

学校坚持“立足河南、辐射中原,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经济建设第一线”的办学定位,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进行体系化的设计和改革,扎实推进示范校建设。一是科学谋划顶层设计,将转型发展与学校战略规划紧密结合,并纳入学校章程和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制定《黄河科技学院示范性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方案(2015—2020)》,统筹推进学校十三五时期的建设发展。二是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围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教融合等关键领域,修订出台了200余项规章制度,建立工作考评与推进机制,确保了建设任务按计划稳步推进。三是推进内部治理体系改革,完善董事会、党委、行政、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五位一体”的治理体系,坚持法治思维,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持续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四是推进数字化转型改革,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坚持“学生中心”理念,开启了数字化赋能教育创新发展的实践探索,为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质量和终身学习能力赋能。推进“学部制”“大部制”改革,优化学校内部组织结构、治理方式和决策机制,为个性化教育的实施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三)良好的办学基础为“示范校”建设创造了条件

学校持续改善生均办学条件,先后投10多亿元建设教学科研楼宇、学生宿舍、活动场馆和实习实训基地,购置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学校占地近3000亩,截止到2020年底,已经建成的房屋建筑面积合计101.11万平方米,在校生3万余人。馆藏图书375万册,期刊4950种,各类数据库59个,较好满足了教学科研需要。建成万兆为主干,千兆到桌面的校园网络,总出口带宽63.21GB。5年来,投入2.3亿购置教学科研仪器,新改建 259个多媒体教室、2个实训中心和297个实验实训室。建成三级综合附属医院和智慧教育馆、智慧医疗馆、人体生命科学馆。现有省级科研平台10个、地市级科研平台24个、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全媒体科普传播中心创作基地1个,省科普教育基地2个,郑州市示范性实训基地(中心)3个,为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支持。截至 2020 年底,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4.47亿元,设备总台套数达到59859台套,10万元以上设备499台,学校多媒体教室数量达到458个,实验总室135个,实验分室439 个,实验室面积4万平方米,有力保障了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需求。

(四)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示范校”建设提供了支持

一是师资队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形成了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业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现有高级职称教师728人,占47.06%,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237人,占79.96%。院士(兼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省百人计划、省教学名师等50余人。二是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将实践经历作为教师年终考核和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把具备“双师双能”作为入选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必备条件。修订出台《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挂职)锻炼的管理规定》,构建校企合作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有效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现有行业背景教师412人,占26.63%;双师双能型教师896人,占57.92%。三是多样化教师培养培训成效明显。学校设立教师发展中心,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构建培训、评价及持续改进的教师培养体系。探索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办法,实现职前教师培养和职后教师发展有机衔接。完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

(五)对接产业的专业集群为“示范校”建设搭建了平台

一是优化布局,强化学科建设。瞄准地方产业需求,以重点学科为龙头,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优势,不断加强学科建设。近年来,学校建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加工工程、生药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和区域经济学5个省级重点学科,并顺利通过省教育厅中期检查。二是对接产业链和创新链建设专业集群。以优势专业为核心,打造信息工程、智能制造等6大专业集群。率先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等国家急需专业,撤销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停招服装设计与工程等2个本科专业,预警法学等7个本科专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加强特色优势专业建设与培育,建成9个省级一流专业、29个省级特色或品牌专业、19个市级示范(重点)专业,形成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初步实现了优势专业带动相关专业的专业群联动发展模式。三是搭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建立了校政企行多主体长效合作机制,与行业企业共建“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行业学院”“西吉动漫行业学院”等6个行业学院,在阿里巴巴(中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5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获评省级重点产业学院。与宇通重工等企业合作的3个项目获得河南省校区合作奖补资金400万元。

(六)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为“示范校”建设夯实了基础

一是校企合作探索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分类培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整合校内外实训基地资源优势,成立电子信息名师工作室等13个工作室,积极探索产教深度融合、教学做一体化、项目开发与专业教学共融共通。二是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制定《关于实施新时代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工程的意见》,坚持“金课”标准,加强课程建设,获批省级一流课程4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公益课程2门、省级思政样板课4门、省级本科教育线上教学优秀课程20门、省级规划教材6部,获河南省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课程改革创新奖”。三是多样化教学模式全面实施。全面推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公共课推广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教学辅导三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计算机类、机械类、艺术设计类、新闻编导类等专业教学中探索现代学徒制,由企业导师+学校导师“双导师”共同实施教学和人才培养。四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实施“项目+竞赛”训练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素养。近五年,学生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7914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284项,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获2银6铜。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8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3项,立项总数量位居河南省高校第四名。依托大创项目学生发表论文120篇,其中SCI 3篇,中文核心10篇,申请发表专利18项。

(七)显著的创新和服务能力为“示范校”建设聚集了资源

一是集成科技创新资源优势。聚合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优势资源,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实践平台,建成“创客工作室-创客工厂-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先后获批全国首批众创空间、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国首批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020年9月,大学科技园顺利入围国家大学科技园评审认定答辩(全国仅38 家)。二是科技创新成效显著。依托专业集群,凝练学科与科研方向,引导和支持教师积极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主动服务行业企业技术升级。五年来,建有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层次教学科研平台50多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4个;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人文社科基金等省级以上课题320余项,纵向经费153万元;公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17篇,其中SCI收录186篇;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政府发展研究奖等省级奖项110项。三是服务社会能力持续提升。发挥科技平台和高端智库人才的作用,开展成果转化、咨政建言和企业咨询。与企业联合组建高水平研发中心和实训基地4个,解决实际难题30余项;申请专利4342项,连续四年位居全省高校专利授权量第二,为“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十强高校”。建设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等智库10个,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成果多次得到省领导的专门批示予以肯定;发布全国首部河南民办教育蓝皮书、全国首部省级双创蓝皮书等,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两项成果入选2019年CTTI来源智库年度精品研究成果和最佳实践案例(全国仅7家);受教育厅委托,发起成立了全省高校智库联盟,成为理事长和秘书长单位。受省发改委委托,开展全省双创基地的第三方评估,为建业集团等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学校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面向社会开放,为全国近100家高校和科研单位提供技术服务超70万次,是全省唯一连续两年获得双向补贴的院校。

(八)较强的综合实力为“示范校”建设蓄积了力量

学校形成了综合实力较强、产教融合优势突出、创新创业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校办学品牌,《河南教育要情》《河南教育信息》多次刊发学校示范校建设成效,报送省领导并向全省高校推介。国务院“双创”专题督查调研组、国家创新创业专题调研组和国务院大督查创新驱动组先后到校调研,均给予高度评价,新华社专题报道,并刊发在国务院网站。多次被央视《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2017年,学校创业园入选团中央首批“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被共青团河南省委评为“河南省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园区”;荣登“2012-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本科)TOP300”。2018年,学校被评为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年度考核一类。2019年,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获批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学校入选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建设院校,在“中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发明专利排行榜”中位列全国民办高校第一名。2020年,学校获评优秀(A类)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学校2018-2020连续三年位居武书连中国民办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第一名,2017-2020连续四年在广州日报全国应用型大学排行榜位居民办高校第一名。

三、建设内容与任务

围绕学校“十四五”期间示范校建设总体目标,设立八个重点工程、三十个重点项目,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推动示范校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党建和思想政治建设工程

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为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理念,构建纵向衔接和横向配合相统一、校内教育和校外培养相协调的一体化育人体系。

项目一: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强化政治引领,促进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强力推进“两化一创”强基引领行动计划落实,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培育3-5个省级“样板支部”、2-3个全国高校“样板支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理论成果。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和组织发展工作。强化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党务干部培育、选拔、考核、管理等工作机制,持续抓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打造一支高素质党务干部队伍。

项目二: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学习制度,提升学习效果,提高政治理论素质,筑牢思想根基。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课堂、论坛、报告会、网络平台等阵地建设和管理,切实保证学校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校园和谐稳定。优化宣传媒体结构,构建“对外形象融合宣传服务平台、对内舆情汇集分析数据平台、媒资共享管理平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学校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五位一体的融媒体宣传教育体系。按照河南省文明校园测评体系标准,完善文明创建工作机制,制定年度工作方案,出台工作推进台账,加强软硬件建设,着力提升省文明校园品牌亮度,不断开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项目三:统一战线“党建+”系统工作。健全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强化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进一步增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同心意识;以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主线,以“五个一”为抓手,探索“1+2+5”民族团结工作新模式,持续办好“党建+石榴籽”和“青春榜样·石榴花开”培训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抓好宗教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抓好宗教“双防”,维护和谐稳定。

项目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教学,采用丰富多样的教育教学形式,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探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完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课程群建设;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以“五范”“五训”为抓手,在教师修身、人才引进、名师培养上下功夫,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加强思政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教育教学“八个相统一”为目标,不断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用好数字化教学资源,构建“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教学+辅导”混合教学模式,打造一批思政“金课”。

(二)办学条件优化提升工程

始终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断强化办学条件支撑,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服务保障体系,提升信息化水平,争创一流育人环境。

项目五:办学基础条件建设。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校园功能布局,提高土地资源和建筑利用率,完善校园景观规划,提升校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品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优美型校园,推进绿色大学、校园信息化、平安校园建设,营造一流的校园环境;计划完成投资6.78亿元,建成一批学生宿舍、实践教学实训楼、医学教学实验楼等建筑面积大约15.25万平方米。完成室外道路及地下管网管线等建筑及配套设施的改造升级,面积大约1.1万平方米。加快建设数字化图书馆,丰富优化馆藏资源,馆藏书刊总量达到400万册,数据库年均点击量达2500万次。

项目六:实验实训室建设。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资源共享、综合利用”的原则,计划投入专项建设资金1亿元,加强实验室规划、建设、管理和利用,整合现有资源建成工程实训中心、新商科综合实训中心、全媒体融合实训中心等6个实训中心,整合工学部、艺体学部、医学院、商学院实验室资源,建设一批虚拟仿真实验室、智慧教室。加大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校企共建共享一批基于真实生产环境的实验室、中试基地和技术研究中心。开发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与应用服务平台,实现实验室数字化管理。?

项目七:智慧校园建设。加强统筹规划,建设大数据决策与服务系统,由信息、服务、数据、资源四个子门户构成的新一代门户体系,智能校园平台数据集成、互操作与展示的数据中心,以及可与数据中心对接的云桌面计算机实验室,分批次完成具有资源管理平台的基础型、拓展型、高级型智慧教室项目。利用物联网、5G等技术,实现校园一脸通。建成“人人、时时、事事、处处”的智慧生态校园。

(三)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内培外引并重,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人才评价机制,为高水平应用技术示范校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项目八:双师双能型教师引进培养。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的作用,依托“学业导师+传统书院+现代学徒制”的现代学业导师制度,构建“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大力引进行业企业一流人才,成立“大师工作室”,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兼职任教。支持教师获取职业技能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每年选派100-150名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开展实践锻炼、挂职锻炼,科技咨询、项目合作,业务培训等,推动专业教师向“双师双能型”教师转化。

项目九: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做好高层次人才的日常管理、阶段考核、知识产权保护、项目合作(对接)、研发成效跟踪、后勤服务保障等工作。设立“名师工作室”,围绕本科专业集群打造具有国内影响力的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团队。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建设省级科技创新团队。积极引进企业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负责人和专兼职教师,共同成立产业学院教师工作坊,打造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教学和研发团队。

项目十:优秀青年教师和管理干部培养。依托教师发展中心,建成省级教师发展示范中心。设立“优秀青年名师培育”和“优秀青年学者培育”“优秀青年技能专家培育”三类项目,每个类别100人,实行年度调整、动态管理。构建完善的管理培训体系,积极选拔和推荐优秀管理干部学历学位再深造,探索开通管理干部职称晋升通道,不断提高管理干部的专业化水平。

项目十一: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构建多元人才评价机制,营造适合不同岗位教师发展需求的制度环境,完善以岗位分类为基础的择优激励约束机制。在师资队伍定编定岗的基础上,切实落实学术评价与管理重心下移,推动师资和权责在校院(部)之间的合理配置。尊重学科差异,完善同行专家评议制度,优化评价程序。在教师评价中逐步引入发展性评估体系,加大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评价系数。面对新发展格局,增强教育体系与社会的匹配度。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各类人员考核评价体系,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

(四)专业集群建设工程

紧密对接地方产业链,全面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资源配置,重点打造“专业特色鲜明、行业优势明显、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专业集群,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项目十二: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建设。聚焦地方战略需求、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以培育专业硕士学位点为抓手,加强学科顶层设计,重点建设3-5个对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的应用型学科,形成有重点、有层次、有特色的应用型学科体系,为学校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培育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不断提升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和整体办学实力。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内涵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为引领,严格对照硕士单位申报条件,聚焦高层次人才、科研经费和高层次科研项目等关键问题,做优做强核心指标,重点建设材料与化工、药学、电子信息三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奋力实现办学层次实现新突破。

项目十三:专业集群建设。瞄准河南省国家战略需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需要,五年内投入不少于6000万元,加强传统专业改造,多专业交叉复合,推动本科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度融合,积极扶持发展具有一定超越潜能的优势专业,在智能制造等6大应用型专业集群上形成鲜明特色和较强竞争力,加强专业认证工作与应用型一流本科专业的一体规划及协同推进,打造一批省级特色优势专业群。

项目十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以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为重点,积极与政府、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联合,五年内投入不少于8000万元,推动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筑装饰设计、文化传媒、生物医药、智慧物流和供应链等8个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探索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等方面,打造成为集“产、学、研、转、创、用”多功能、多主体深度融合的新型办学实体。

(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紧紧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校政、校企、校协、校院“四联互动”,全面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促使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项目十五:深化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围绕企业标准和职业发展需求,校企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互修、课程共享,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课程新体系。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教材编制和课程建设,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科学对接,建设一批高质量校企合作课程、教材和工程案例集。以新理念引领一流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开发建设一批综合性、高阶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一流课程。推广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研讨课等教学改革,持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统筹推进“课程思政”管理体系建设,打造课程思政样板课。每年开展60个项目化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在工科、商科、艺术等应用型学科领域全面推行真实项目教学、真实案例教学。

项目十六:推进学业导师制改革。完善导师制管理制度,健全学业导师管理体制,构建校、部(院)和科教中心(教研室)三级学业导师协调机制;加强学业导师队伍建设,打通教师和企业高技术人才互聘互评通道,拓展企业学业导师。建立学业导师阶梯式培育机制,努力打造“四有”学业导师队伍;探索“学业导师制+高级师徒制”的培养路径;打造高水平数字化平台,赋能学业导师制创新。

项目十七:实施学分制管理。统筹开展学分制管理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导师制、项目化教学改革等学分制改革研究与实践。利用翻转校园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学分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开展创新学分标准的制定、申请、审核和认定。进一步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空间,提升学生学习效能,开发、增加、优化课程资源,开出更多优质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完善选课制、导师制、重修制、主辅修制、学分互认制等与学分制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学分体系建设,满足学生自主、多层次、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项目十八:创新实践育人模式。强化实习实训教学过程管理,持续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全面促进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完善国家、省、市、校四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体系,推动项目落地转化。加大对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高层次科技创新竞赛的支持和奖励力度,将课堂教学、科研项目与竞赛活动有效融合。以项目化教学为载体,全面开展“非工科”本科生工程素养教育。

项目十九:推进数字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持续推进课程评估,建立数字化技术支持的课程评价机制,构建监控、诊断、评估、整改的课程教学质量保障闭环体系。建设专业管理、学分制管理,学业导师制管理等数字化管理平台,建立动态监测、诊断评估、预警调整等管理机制,为科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六)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强化应用导向,积极融入区域、产业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广泛开展科技服务、应用性创新和科技创新转移转化,提升学校以应用为驱动的创新能力。

项目二十:完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加强学术诚信建设,实施科研活动全过程诚信管理,强化科研主体职责。深化科研评价制度改革,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制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制度,激发科技创新潜能,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实效。

项目二十一:加强创新团队和平台建设。加强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协会的深度合作,在纳米功能材料,机械设计与制造、区域经济等领域,搭建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组建高层次创新团队,产出一批高水平标志性成果,服务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拓展全链条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功能,建成“一园多区、多点联动、开放协同”的新型国家大学科技园。

项目二十二:推进重大科研项目培育。坚持科研培育理念,强化计划引领和政策导向,加快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打造优势创新团队,建立重大科技项目孵化培育机制,借助创新团队和平台建设合力,形成“搭平台、引智力、育团队、孵项目、产成果”的联动模式,全面提升学校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项目二十三: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50家以上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建智能化绿色装饰技术研发中心、5G+智慧应用创新中心、基因检测与生物信息技术中心等产业公共技术研发平台8个,打造跨专业的师生技术服务团队,推动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建设数字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加快推进成果转移转化。建立科研反哺教学机制,科研成果90%转化为课堂教学案例,实现教学内容与技术进步同步更新,提升师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项目二十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充分发挥高端智库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作用。成立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评价中心,参与河南省发改委、科技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工业信息化厅等相关项目的第三方评价;积极参与企事业单位组织的各类社会调研活动,为全省经济发展规划、产业评估及企业转型发展提供研究报告、决策建议和咨询服务;二是整合校内优质教育资源,全方位服务社会需求。纳米功能材料研究所完成CNAS实验室认证,建立标准化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对外检测和技术服务的社会认可度和满意度;面向社会举办公务员、退役军人、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经理人等大型培训;积极申报郑州市创业培训定点机构、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综合示范基地、国家退役军人培训基地,打造高端培训教育品牌。

(七)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程

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根本,以“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为核心,深入实施“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打造“互联网+就业”的创新工作模式。

项目二十五: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着力打造“理论加实践,四年不断线”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金课,以促进和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为目标,突出三个环节(教学、实践、分类指导),整合三方资源(专业授课教师、辅导员和专业咨询人员),坚持三个结合(学生管理、学风建设、规划目标),打造职业规划设计、创青春等精品大赛,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赢在职业生涯起点。

项目二十六:实施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构建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全心服务的大就业工作格局,建立以就业质量为尺度的教学质量评价,着力实现“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基层成长、学术提升”,完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推进政策落实和供需精准对接,拓展就业平台、市场化岗位和新兴业态空间,落实基层就业专项,搭建多重就业渠道,提供足额高质岗位,提升就高、就专率,促进毕业生多元化多领域多渠道多层次就业创业。

项目二十七:打造“互联网+就业”平台。建设“智慧就业平台”,拓展和搭建“云课程设计”“云招聘平台”“云指导服务”“云手续办理”“云跟踪调研”等,打造专业化、立体化、信息化保障体系,打通精准指导服务和人岗匹配“最后一公里”,切实提升毕业生“云就业”能力和满意度。

(八)学校治理体系改革创新工程

探索中国民办高校特色发展之路,形成董事会决策、党建引领、制度健全、执行有力、富有生机的现代民办大学,实现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项目二十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以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为统领,对标《黄河科技学院章程》,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明晰职能部门的设置、职责边界和责、权、利清单,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将依法治校作为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依法办学,依法行政,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以组织扁平化、效率最大化的原则,完善“工学部”“艺体学部”改革,推进大人事、大行政、大学工、大后勤等大部制改革。

项目二十九:创新集团化办学模式。依托大学科技园,按照“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的建设思路,成立由政府、行业企业参与的学校理事会,建设科技、教育两大集团,形成集团化办学体制。形成教育、科技、产业实体一体化的创新型组织架构,实现创新资源的共享和统一配置。

项目三十: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大力推进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体系的数字化、现代化,推进现代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优化网络化智能化教育管理与服务,以新技术探索教育教学和治理新模式,激发教育发展新活力。

四、预期成效

(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学校建成具有学士和硕士两级人才培养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高、科技创新能力强、对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支撑作用显著,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特色鲜明的应用科技大学,核心指标保持在全国民办高校、省内同类高校前列。

(一)专业集群优势突出

建成4-6个专业特色鲜明、行业优势明显,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省级应用型本科专业集群,建成省级重点产业学院2-3个。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中心4-6个,校外稳定的实践基地40-50个,共建专业工作室等10-15个。

(三)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高

建成完善的人才发展体系,到2025年,专任教师达1770人。专任教师中,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80%以上;博士教师占比25%以上。引进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新增3-4个省级教学团队,力争实现国家级教学团队的突破;教师获评省级以上教学名师2-3人。新引进博士400名;引进培养10名在行业有权威有影响的专业集群建设带头人;每个专业培养学术带头人2-3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中高学历高职称比例显著增加。

(四)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更加深入,建成省级重点学科6-8个。顺利通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序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成省级一流专业15-20个,力争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3个。打造百门校级和省级“金课”,建设50门“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建成30门课程思政样板课,60门项目化教学改革课程。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就业指导工作满意度达到95%,用人单位满意度达到90%,毕业三年内创业率达到10%。

(五)科研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和团队3-5个,省部级科技开发项目5-8项,省部级成果奖实现新突破,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实现大幅提升。力争建成国家大学科技园,新增孵化面积2.4万平方米,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0人;新引进或共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0个;培育创新团队、创业项目200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挂牌上市企业和获得投融资企业20家。

(六)社会服务贡献度持续提升

新增横向课题和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0项左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合同交易额1亿元左右。新建特色新型智库3-5个,进一步增强资政服务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企业行业发展能力,年形成被政府采纳的资政报告和企业行业报告数量显著提升。积极融入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承担政府和社会各界职业培训,年培训人数超1.5万人次。

(七)校园文化特色鲜明

构筑大学文化高地,依托中国民办教育博物馆等平台,形成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品牌1-3 个;推进大学文化、质量文化建设,打造一批国家级校园文化品牌;打造文化辐射高地,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整合校内外文化研究平台和文化项目资源优势,积极与政府对接,联合成立黄河文化研究中心,形成一批国家级理论成果。

五、保障机制

(一)改革管理体制机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把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建设作为学校十四五规划的核心目标和工作主线。建立工作领导组,校长和党委书记任组长,设立办公室和工作组,制定工作方案,细化任务分工,明确建设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推动建设项目分阶段、按步骤有序进行。加强调查研究,定期分析研判形势,研究政策,深化综合改革。二是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依托集团化办学,为企业与学部搭建以解决企业生产中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新型研发中心,探索构建科教深度融合新模式。进一步推进教学单位的学部制改革和机关职能部门的大部制改革,做好科教中心的资源配置,使其更好发挥在教学、科研和服务的一体化创新功能。三是建立共建共管机制。企业以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参股或入股,与学校共建产业学院。探索建立多方参与的产业学院理事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制订《产业学院企业人员兼职管理办法》,鼓励产业学院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购买产业、行业、企业前沿技术课程和教学服务等资源。四是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出台《企业体系人才队伍管理办法》等文件,畅通校企人才双向流动。修订完善《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加大对高层次应用性科研项目和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支持力度。制定《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建设项目考核办法》,确保项目规范管理。

(二)建立自我评价优化机制

一是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组织高校、产业、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知名专家组成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建设委员会或考核组,引入第三方力量,开展项目评议、考核,实施动态管理。二是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围绕本建设方案制定的目标,细化项目建设标准,实施目标管理。建立问题核销制度,实施绩效管理,按年度定期不定期对项目进行评估,考评结果与各单位、各团队年度绩效考核及评奖评优评先挂钩,严格落实优胜劣汰。三是开展相关利益方问卷测评。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毕业生、校友、用人单位、合作企业、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不同主体进行问卷测评,推动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

(三)建立资源筹集与配置机制

一是设立示范校专项建设经费。以示范校建设总体目标以及建设内容与任务为主,设立示范校专项建设资金,用于产业学院和专业集群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等八大工程建设。二是拓宽经费筹集渠道,确保示范校的建设。充分依托学校现有资源,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以获取更多的办学资金,确保示范校建设。加强创新体系、科研能力和服务能力建设,争取财政专项资金支持;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和横向研究,争取合作单位在横向科研经费支持;鼓励和支持学部(院)及科教中心开展技术转移转化、培训指导等社会服务活动,获取技术成果转化经费收入和培训收入;发挥产业学院服务优势,积极拉动社会资金和地方政府资金投入;利用培训中心平台,通过对社会各界培训,获取培训收入;充分利用学校基金会平台,接受校友及社会捐助。三是优化资源配置。“十四五”时期重组与整合校内外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挖掘现有资源潜力,提高资源的积聚效应,科学合理配置各类教育资源。推进学校与政府、企业、行业、科研院所在人才、资金等方面共建共管共享,扩大资源增量,盘活资源存量,激发蛰伏资源潜能,加强各类资产资源配置和调度,全面提高资源资产使用效率。将办学资源向优势重点学科、特色专业集群、产业学院等多元化混合式人才培养实体和创新平台倾斜。建立健全示范高校建设专项资金的监管体系,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确保资源高效利用。



相关附件:[点击下载]

标签: 方案 高校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返回首页

收藏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