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贺州市农作物生态区域动态监测项目水稻苗情监测报告第7期: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紧抓实晚稻后期田间管理工作
2021年贺州市农作物生态区域动态监测项目水稻苗情监测报告第7期: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紧抓实晚稻后期田间管理工作
一、监测点苗情基本情况
9月8日田间调查:监测点三个品种均处在孕穗期。
(一)手抛秧:壮香优白金5株高72.45 cm,分蘖23.8株,叶龄11.78叶;野香优海丝株高71.65cm,分蘖17.1株,叶龄12.58叶;又香优龙丝苗株高69.06cm,分蘖22.9株,叶龄12.96叶;
(二)机插秧:壮香优白金5株高57.79 cm,分蘖28.9株,叶龄12.38叶;野香优海丝株高63.33cm,分蘖24株,叶龄12.76叶, 又香优龙丝苗株高62.64 cm,分蘖29.6株,叶龄13.2叶。
以上说明,机插秧除了植株比手抛秧矮以外,分蘖数、叶龄指数均比手抛秧多,说明晚稻机插秧生长快、分蘖多。
二、面上生产情况
根据农情统计:截止9月9日,全市晚稻52.08万亩田间管理已追肥一次52.08万亩,追肥二次50.17万亩,露晒田49.74万亩,攻三类苗12.6万亩,施攻胎肥30.32万亩,喷施叶面肥31.87万亩;一类禾苗面积27.75万亩,占53.29%,同比增10.28%,二类禾苗面积20.22万亩,占38.83%,同比下降9.09%,三类禾苗面积4.1万亩,占7.87%,同比减1.74%。一类禾苗占53.29%,同比增10.28%,为晚稻夺取高产稳产打下坚实基础。
据9月8-9日田间调查,我市晚稻大部分已进入孕穗期,少数已经抽穗,应当做好 “一攻三喷”为主的田间肥水管理工作,夺取晚稻增产增收。
三、气象条件情况
据市气象局气象服务信息:预计:2021年9月降雨量50~80毫米,平均气温26.0~27.5℃,与历年同期相比,降雨量偏少1~2成,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发生或持续,平均气温偏高0.5℃左右。
主要天气过程:9月11-13日我市以多云天气为主,大部地区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局部37℃以上;14-17日有阵雨或雷雨。周降雨量5~15毫米,局部25~40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略偏少;周平均气温27.0~28.5℃,与历年同期相比偏高1~2℃。9月21-24日,中到大雨;9月29~30日,大雨。预计9月下旬后期(27~30日)北部及高海拔地区有寒露风天气过程。
四、下一步生产建议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是我市晚稻抽穗扬花期,是夺取晚稻高产的关键时期,各县(区)应根据水稻后期生育特点,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特别是注意秋旱及寒露风对晚稻的不利影响,切实加强田间管理,促进水稻增产增收。
(一)科学管水
后期保持田间土壤一定的干湿度。做到湿润孕穗,有水抽穗,干湿交替灌浆,切忌断水过早,即抽穗扬花期应保持3-5厘米的浅水层;灌浆期则应干湿交替,每次灌水后,让其自然落干,保持湿润,保证最后3片功能叶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乳熟后期,不能断水过早,更不能让田土干裂发白,应特别注意免耕插(抛)秧的晚稻,其根系浅、吸水蓄水能力弱,一旦水分跟不上,容易造成瘪谷。
(二)合理施肥
1、主攻晚稻后期 “一攻三喷”措施落实
根据禾苗生长情况在幼穗分化第三期施攻胎肥,一般亩施尿素3—5公斤加氯化钾2—4公斤,以增强稻株后劲能力,促使抽穗整齐。对长势好、叶色浓绿的禾苗可不施攻胎肥,以免造成禾苗贪青,影响结实和加重病虫危害;在始穗、齐穗、灌浆期分别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促进穗大粒多,增加粒重,确保晚稻高产稳产。
2.合理施好穗粒肥
一是在幼穗分化初期(倒4叶)时追施穗肥,每亩施尿素和氯化钾各4-6Kg;对于土壤肥力较高,水稻长势较旺,晒田效果较差的田块可不施穗肥。二是在幼穗分化第三期(倒2叶)酌施保花肥,每亩追施尿素、氯化钾各2-4Kg。三是在晚稻后期可增施壮粒肥,每次每亩采用磷酸二氢钾150-200g加“920”(即赤霉素)1g兑水50Kg进行叶面喷施。一般正常抽穗田块,可选择在抽穗初期喷施1次;对秧苗老化、高位分蘖多的田块,可在抽穗初期和中期各喷施1次;对贪青晚熟田块可不进行叶面喷施或只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对脱肥田块,齐穗期可在叶面喷施的基础上,每亩补施尿素2-3公斤,防治早衰。
(三)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
晚稻生长中后期容易暴发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及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且这些病虫害多复合发生。要大力推广应用综合防治措施、绿色防控技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口农药适时达标防治、科学防治。晚稻尤其是始穗期是防治稻瘟病、螟虫等病虫的关键时期,各地要依据县(区)植保站发布的病虫预测预报,认真调查研究,精心组织农户及时防治,全力把病虫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四)认真抓好寒露风防御措施的落实
寒露风是秋季冷空气入侵引起明显降温而使水稻减产的一种低温冷害,在晚稻抽穗扬花期,如遇日平均气温连续三天以上低于22℃(杂交水稻23℃)或日最低气温≤17℃的天气即为寒露风,它会影响水稻开花、授粉、受精和灌浆过程的正常进行,使稻穗秕谷粒增加,千粒重下降,造成水稻严重减产。做好寒露风防御,是夺取晚稻高产稳产的重要一环。因此,各县(区)应密切关注当地气象预报,根据气候变化及时指导农户做好灾害天气的防御工作,力争晚稻丰收,颗粒归仓。
1.要从思想认识、技术储备、物资储备上做好充分准备,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短期气象预报,提前做好防御寒露风的准备工作,一旦寒露风来临可立即实施防御,把损失降到最低。
2.晚稻喷施一次以磷酸二氢钾为主的叶面肥,以提高植株养分,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低温能力。
3.根据天气预报,若属于干冷型寒露风的,要抓好风前灌水,保湿保温,有条件的撒施草木灰防寒,风期喷水,减少水分蒸腾;若属于湿冷型寒露风的,应注意排除积水。?
4.寒露风过后及时补肥。受寒露风侵害后,稻株活力普遍减弱,因此要及时补喷一次以磷酸二氢钾为主的叶面肥,以恢复稻株活力。对已受害而不能齐穗的晚稻,在寒露风过后也应及时喷施“920”,这样可提高抽穗整齐度,减少包颈,促进灌浆,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增产增收。
5.抓好寒露风过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因寒露风过后禾苗受害,易引起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也易造成稻飞虱等害虫的危害,因此,要随时检查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关联文件: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