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长沙市一江四河滨水区域总体规划采购需求公开

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长沙市一江四河滨水区域总体规划采购需求公开

一、功能及要求:

(一)研究背景

2020年,长沙市提出“四精五有”城市发展理念,10月20日,针对“四精”之一—精美建设,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精美长沙”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按照“四精五有”要求,加快建设美丽舒适宜居现代化大都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2月21日,郑建新市长提出“要以高水平水生态建设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要求。近年来,长沙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将水生态文明建设与提升城市品质、推进产业转型、增进民生福祉有机结合,着力让水留下来、活起来、净起来、美起来,获评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成功探索出统筹推进水生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一江四河”是长沙市域的骨干水系,也是重要的生态基脉,架构了长沙市水网结构基本格局,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长沙城市发展与水系格局息息相关,城市格局的变化也需要水系格局来支撑和彰显。

首先,“一江四河”是城市空间演变的生长之轴。一方面,“一江四河”架构了现有城市发展格局,湘江两岸集中商业商务、教育研发、公共服务等城市功能区,是城市综合服务发展轴。“四河”集聚了城市文化、创新等城市功能区,是城市重要发展轴线。另一方面,“一江四河”是未来城市空间拓展的纽带,捞刀河和沩水分别链接了长沙两翼的金阳新城和金洲新城。

其次,“一江四河”链接了长沙重要文化和创新资源,是长沙新老文化交汇融合、新经济与创新破圈交互的城市魅力之轴。湘江汇集橘子洲等传统文化名片,浏阳河流经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区、长沙国际会展中心等长沙新文化代表地区,靳江河链接岳麓山大学城创新片区,“一江四河”是展现城市魅力的金名片。

最后,“一江四河”与城市公共空间网络紧密契合,“一江四河”滨水区整合了城市重要的公园绿地和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集中展示,是长沙活力之轴。

(二)研究目的

1.生态优先,关注城市韧性水网建设

构建生态完整的水生态格局。水系空间是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关注对流域的整体性保护,突破传统对于单一河道或湖泊修复建设的模式,统筹全域范围内河湖湿地等各类水系要素以及森林田草等相关生态要素,保障流域生态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实践生态安全有韧性的水网建设,提升水网对于外界干扰的缓冲力自我恢复能力,营造生物与水交融共生,人与水和谐相处的交互场景。

2.还水于民,关注滨水空间人民共享

民生优先,以人为本。滨水空间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是建设人民城市的重要抓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需求,强化“一江四河”的公共性和开放性,合理布局休闲生活、健身娱乐、旅游观光等功能,增强空间的可达性、参与性和舒适性,让全体市民共享城市发展建设成果。

3.策划引领,关注水系空间的品质营造

策划先行,针对水系特点形成功能定位策划,构建定位清晰、价值多元的水网,塑造有故事、有品质的水系空间,打造有温度有价值的水网品牌,为后续水系空间规划设计提供依托。

4.系统思维,关注水系全系统体系构建

基于系统规划的视角,滨水区发展要从多系统视角关注水系全要素发展。从城市区域和水系流域的整体结构的视角进行统筹,建立包含山水格局系统、风貌系统、绿道系统、道路系统、岸线系统、管控系统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全系统规划。

5.融合发展,关注水岸城一体化发展

滨水地区发展应关注水-岸-城三维融合,以河湖水系为基础、岸线绿地为关键、滨水空间为核心,统筹推动自然生态保护、人居环境改善、多元业态融合,水岸城一体化打造彰显文化底蕴、营造生活场景、引领城市发展的价值体系。

6.示范推动,关注近期旗舰工程打造

???“一江四河”的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需要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以具有示范性和典型性的近期旗舰项目为抓手,打造生态示范河、历史场景河、生活宜居河和城市客厅河等主题化河道,并塑造若干“明星”项目和“网红”项目节点。

二、相关标准

(一)研究范围

“一江四河”滨水区域,“一江”指湘江,“四河”指浏阳河、捞刀河、靳江河和沩水。

(二)研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修正);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

3.《城市设计管理办法》(2017年);

4.《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2015 年);

5.《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4 年修订);

6.《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6-2020)》;

7.《长沙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长政发〔2018〕12 号);

8.《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建科〔2020〕 38 号);

9.《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长沙市“一江一湖六河”管理范围划界成果的通告》(长政发〔2020〕2号);

10.《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在编);

11.相关街区层面控规;

12.国家及地方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的规定。

三、技术规格

(一)策划定位

基于生态、景观、产业等多维度视角,对“一江四河”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策划,提出差异化、特色化、可落地的“一江四河”滨水区域功能定位和目标愿景。

(二)案例借鉴与启示

选取国内外知名滨水城市如上海、重庆等,全面分析其滨水空间,从功能、公共空间、生态、文化等方面总结提炼出可供长沙借鉴的经验。

(三)总体布局

基于“一江四河”的水系特征和发展特征,考虑现状滨水绿道公园、产业片区、城市功能等的建设和布局,识别高价值水系空间,识别支撑水系统格局完善、水生态价值转化的最重要的河道水系或者区段,提出“一江四河”水系主题场景段以及一般贯通段的基本空间格局,聚焦重点区段,明确不同发展方向,提出各区段主导功能。

(四)分河流规划指引

根据分河流特征,结合总体布局结构的要求,明确各条河流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愿景,研究下阶段分河流建设规划的设计要点。同时基于现有控规的覆盖情况和匹配情况,对下一步控规调整提出方向性建议。

基于“一江四河”水网总体布局结构,针对分河流提出主要系统的结构性方案,对后续各条河流具体设计提出原则性的指导。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提出滨水空间总体功能布局。结合滨江用地、区域功能、水系空间特征等,引导城市滨水功能布局,建立滨江产业场景清单,引入高品质功能,清退低效产业,并划定战略预留区域留出未来发展弹性。

构建骨干滨水公共空间网络。识别的滨江沿岸标志性节点,划定核心公共空间,构建系统、完整、丰富的滨江公共空间体系。建立高标准的滨江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形成兼顾游憩与生活功能的服务设施体系。

识别滨江魅力地标区域。识别城市滨水新地标、遗产风貌展示区、水岸特色历史地标等,构建特色节点体系,策划滨江游线系统,串联特色节点,打造滨水城市会客厅。

构建滨江蓝绿生态空间结构。结合各区段生态本底,识别滨水地区生态空间,构建互联互通的蓝绿生态空间网络结构。

制定公共交通和步行贯通原则。在滨江及腹地范围内构建包含轨道交通、地面公交、水上交通、慢行交通和静态交通在内的复合公共交通体系。

构建滨水界面风貌基本格局。根据水的特征、滨水功能、人的体验等多重维度,引导形成具有特色的滨水建筑风貌与和谐的滨水界面氛围,实现滨水形态的统一管控。

(五)管控框架

?????在传统通过水利工程项目实施规划的基础上,建立“立法支撑-管控导则-协调引导”的管控体系。结合管控要素、管控手段、管控对象形成控制体系,为后续建设导则编制建立结构性管控框架。

四、交付时间和地点

(一)服务完成时间:2022年12月,具体实施时间以合同签订时间为准。

????(二)服务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

五、服务标准

????成果内容包括文本、图集及相关附件。正式成果需提交电子文件光盘2张,纸质装订成果6套。

????专家评审会会议纪要及其它相关会议纪要一并视为设计要点。


六、验收标准

(一)本项目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项目履约验收工作管理的通知》(长财采购[2016]6号)文件要求进行简易程序验收。

(二)项目验收国家有强制性规定的,按国家规定执行。

七、其他要求

(一)服务完成时间:2022年12月,具体实施时间以合同签订时间为准。

(二)服务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

(三)付款方式:

1、付款人: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国库集中支付)

2、付款方式:

付费次序

占总费用

付费时间

第一次付费

30%

签订合同后

第二次付费

50%

项目结题后

第三次付费

20%

项目通过验收后

(四)本项目采用费用包干方式,供应商应根据项目要求,详细列明项目所需的费用,以及人工、管理、财务等所有费用,如一旦成交,在项目实施中出现任何遗漏,均由中标人免费提供,采购人不再支付任何费用。

(五)本项目成交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包或分包给第三方,如被采购人发现,采购人有权取消其成交资格。

(六)供应商须保证所提供的证明材料真实有效,如发现造假,取消其成交资格,所造成的后果均由成交人承担。

(七)供应商在投标前,如须踏勘现场,有关费用自理,踏勘期间发生的意外自负。

采购需求仅供参考,相关内容以采购文件为准。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总体规划 自然资源 规划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