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筹建北仑区妇女儿童医院的建议
关于筹建北仑区妇女儿童医院的建议
妇女儿童健康事业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尺度,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北仑区目前没有独立的区级妇女儿童医院,发展现状与群众对妇幼保健事业发展的需求形成极大反差,已经不能满足我区妇女儿童的医疗需求,建议筹建北仑区妇女儿童医院。 一、筹建北仑区妇女儿童医院的必要性 (一)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必备条件 疫情之下,妇女儿童疾病预防救治体系也是卫生防疫体系的重要一环。治疗对象为婴幼儿和儿童的儿科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定点专科医院门诊能及时优化就诊流程,让更多患儿和家长“少等候、少跑路、少往返”,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二)妇女儿童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严重不足 近几年,全区的妇幼保健和产科、儿科需求一直保持在高位,而且未来几年会有明显增长,但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工作人员却存在较大缺口。产科、儿科方面,目前提供床位和在岗医生远低于全市的平均水平。 (三)产科、儿科资源配置与社会需求不平衡 在资源总量不足的情况下,还存在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如区人民医院承接了区内一半以上的分娩量,使其产科高负荷运转,而其他区内产科医院的分娩量相对较少。同样,位于中心城区的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儿科门诊“人满为患”,而其他副城区儿科门诊的门诊量则较少。 (四)产科、儿科学科建设形势严峻 近年来,鉴于产科儿科岗位风险、工作强度、职业发展等众多因素,在人才招录、培养方面资源匮乏,动力不足。一方面招录用难,另一方面,由于产科、儿科高负荷工作还导致人才流失严重,缺乏中坚力量。北仑妇保院因编制人员、场地等限制无法开展儿科门诊。 (五)妇幼保健及产科、儿科风险明显增加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生育人口结构的改变对医疗保健力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高龄和剖宫再孕产妇占了极高比例,以2019年为例,我区孕妇的高危孕妇户籍达到73.44%,非户籍达到75.16%。将面临孕产期合并症、并发症以及出生缺陷风险增大的问题,这意味着保健工作量明显上升,而医生所承担的职业风险也水涨船高。 (六)高危妊娠陡增对妇幼品质提出新挑战 “二孩潮”大环境下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受到追捧,由此造成优质医疗资源紧张,在“质”的层面给妇幼卫生工作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带来压力。由于受择优而选的主观原因影响,产床利用率两级分化比较严重,基层产科医疗资源质量普遍较低,群众对其缺乏信任,相比而言规模较大、设施较全的助产机构更能够让群众放心。 (七)“青年北仑”人口增长,医疗需求增加 北仑区是2019年确定的首批全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试点县(市、区)之一。北仑区在2019年2月12日发布了关于打造“青年北仑”的意见政策(简称“青年北仑”1.0版实施方案)。2019年北仑区青年人口净增人口大幅度增加,做好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从而提升新北仑人的城市获得感,成为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相关建议 在这样的新政策、新形势下,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全区的妇女儿童医疗资源整体布局,增加医疗资源供给,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健需要。为此,我们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合理整合资源,筹建专业妇女儿童医院 筹建一家区内的妇女儿童医院,做到专业特色突出,集医疗、保健、康复、科研、教学于一体全面发展的专科医院。全面有效整合区内资源,健全人力资源规划和梯队建设模式,妥善处理好人才队伍建设、群众认可度等因素。 (二)谋求多方支持,填补妇女儿童医疗资源不足 通过对口支援、学科共建等协作机制,将省级、市级医院的相关优质资源下引到我区,以弥补区域内资源不足的问题;另外通过政策引导,支持社会资本优先投资产科、儿科相关的医疗机构,以填补区内医疗资源不足。 (三)加大政策扶持,强化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进一步优化相关学科人员的引进、招录用流程,在职称聘用、晋升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以解决这些岗位人员职业发展的需求。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完善全区妇幼保健、产科、儿科人才队伍的建设问题。
标签: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