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港街道2020年“法治北仑”建设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
小港街道2020年“法治北仑”建设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
索引号 | ****************3N/2021-144892 | ||
组配分类 | 部门工作 | 发布机构 | 小港街道 |
成文日期 | 2021-04-0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司法 |
索引号 | ****************3N/2021-144892 |
组配分类 | 部门工作 |
发布机构 | 小港街道 |
成文日期 | 2021-04-0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司法 |
2020年,小港街道党委政府仅仅围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宁波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服务民生、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将法治为民、利民、惠民落到实处,将经济发展与法治建设有机结合,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
一、强化法治思维,全面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
(一)理念转变抓基础。我街道党委政府深刻认识到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在执政建设中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辖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将法治政府建设和普法工作列入我街道年度工作议题。街道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各党政班子成员、各科室长为组员的法治政府建设和普法教育领导小组,落实工作责任、充实人员力量。普法宣传等经费纳入街道财政预算,并专款专用。建立健全了工作例会、人大政协督查、法治建设工作汇报制度,确保法治建设各项工作有序稳步开展。
(二)制度规范抓保障。小港街道严格执行党内工作责任制等各项制度,深入推行农村基层小微权力清单,不断督促落实下级党支部的民主、公开,保障党员权利,定期召开基层党建工作专题分析会,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针对性的研究部署基层党建重要工作。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实行民主集中制。确保涉及街道党委政府的重要内容讨论决策有人大、政协参与和监督。重视对同级人大、政府及工青妇的领导,监督工作,落实责任。
(三)学习强化抓引导。充分发挥党委中心组在理论学习中的龙头作用,年初制定理论学习计划;及时抓好网上党校的知识更新,通过网上点学、个人自学、专题夜学,强化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示范引导作用。2020年,党委中心组在学习上注重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党政领导班子专题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及《宪法》等法律法规学习4次。今年以来,街道要求机关干部分组进行夜学,共开展法律学习3次,将集中学习与自我学习进行分配,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责任落实抓队伍。我街道注重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度部署、分工、落实,强化“党政班子负责科室长、科室长负责一般干部”的条块负责制。作风建设、效能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常态化持续深入,区纪委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注重培养优秀狮子型干部,敢于担当、崇尚实干的选人导向进一步形成。建立干部廉政约谈机制,对新履职科级干部开展集中廉政谈话和逐个廉政谈话,帮助梳理分析廉政风险点,绷紧廉政勤政这根弦。
二、坚持服务中心,深化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民主决策改善民生。今年以来,我街道以坚持打造省级样板美丽城镇—“风情浃江,智创小港”为目标,紧密结合“污水零直排”、老小区改造及小区微提升、下邵老街历史名宅修缮提升工程、东岗碶碶闸周边环境提升工程等重点工作,积极推进城镇环境整治、河道清理整治、旧小区地下雨污水管网改造等各项工程。一方面,根据有关规定,对设计重大民生事项的规范性文件,街道均按照法定要求,通过咨询专家、征求部门意见或其他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严格执行行政决策程序,坚持有关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风险评估与意见征求制度,未经风险评估预测的将不提交集体讨论,不予决策。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关于重大决策的调研论证、意见征求、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的工作流程,初步实现了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进程。
(二)依法职权凸显成效。2020年,小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立足本职岗位,狠抓队伍建设和城市管理两大任务,强力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改一拆”“两路两侧”“两整两提”等中心工作,不断强化市容市貌管理,加大违法建筑查处力度。一是始终坚持以“零容忍”态度防控新增违建,中队联合街道实施两级网格化管控机制,落实村(社区)网格员,做好每日巡查和信息报送工作,并建立微信群随时进行信息传递,一旦发现违建第一时间处置,促进控违强势推进。根据违建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拆除方案,部署拆除工作,并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及时疏导化解,始终秉持“拆得掉、稳得住、不出事”的要求稳妥实施拆违行动,杜绝因拆违而导致上访事件。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力求实现新违建“零增长”,不给新增违建留任何空间。截至2020年10月26日,累计处置违法建筑31处,处置面积共255292平方米,完成全年目标的116%。其中,拆除新增违建8处,拆除面积3815平方米;拆除存量违建22处,拆除面积251477平方米。拆后利用方面,共完成拆后利用31处,拆后利用率达到100%。其中已按规划实施建设16个,面积约116766平方米;临时公用设施15处,面积约2281平方米。二是加强住宅小区综合整治。针对小区违法搭建、车库住人、违规养犬等行为,小港综合行政执法中队依托“执法进小区”机制,根据“执法清单”内容,深入小区开展法制宣传和执法,通过提前介入、多方联动,及时制止相关违法行为。截至目前,中队共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文明养犬宣传资料3000余份。处理违规装修、阳光房违建、油烟扰民、车棚车库违规等84起,发放责令整改等文书41份。三是推进执法成效。截止9月底,一般程序累计处罚306起,共计罚款957716.9元。其中,非法采矿处罚23起,罚款145050元;非法占用国有土地处罚6起,罚款224593.6元;工商类处罚85起,罚款11170元;市容环卫渣土类处罚39起,罚款470800元;其他处罚事项153起。简易案件62起,罚款2460元。违停抄告5699辆。暂扣非法采矿挖机19台、车辆3辆;暂扣建筑垃圾类车辆73辆;查处非法电捕鱼行为6起,暂扣电瓶33只,渔船10艘,渔网172张等各类非法电捕鱼工具;非法灌装类煤气瓶78个;无照经营暂扣电子秤、煤气瓶、三轮车等188件。执法中队共接听热线电话1192起;接收街道转办信访件273起,办理237件,回退36件;接收局转办信访件17起,办理16件,回退1件;接收督办件、批示件7件,办理3件,仅存档4件;中队智慧城管平台案件6018件,全部处理完毕。
(三)疏导矛盾确保稳定。在街道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全体机关干部、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今年重大活动的信访维稳工作,确保了在会议期间零进京上访的工作目标。工作中做到一事一方案,层层落实,责任到人,积极化解信访矛盾积案,牢牢守住“六个坚决防止”的工作底线。确保重大会议、活动期间街道辖区大局稳定。为以后重大活动期间做好社会稳定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并提炼了工作经验。因疫情影响、黄山隧道、滨江核心区整体拆迁、三轮车回购等大工程和区街道中心工作的推进,初信初访数量比往年同期明显增加,截止10月底,共受理群众来信个访138件,169人,其中群访12件,251人。已办结136件,占信访总量的98.6%,剩余2件正在办理中。
(四)正风肃纪改进作风。2019年,根据区纪委关于推进清廉北仑建设要求,根据实际制订、推进“清廉小港”建设工作方案,并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注重发挥班子成员、职能科室、联村干部、村(居)干部作用,形成合力推进的良好格局。 截止10月底,共受理问题线索27件(其中,信访件件),办结21件;立案5件,自办案件3件,已有8名党员受到了党纪处分。处理第一种形态问题线索20件,问责21人。在此期间,街道党工委给予了纪工委极大的信任和支持,对部分党纪处分人员在调查期间,不仅鼓励纪工委大胆工作,并及时帮助清理各种干扰,确保了街工委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查处案件,切实提高了审查调查能力,并以案为鉴,举一反三,及时开展针对性教育引导、警示,筑牢思想防线。同时,对处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找准“病灶”、对症下药,扎紧制度“笼子”,健全明责、督责、考责、问责闭环机制,协助党工委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精准发现问题,用好问责利器,推动整改落实,切实做好办案“后半篇”文章。
(五)创新方式落实监管。疫情以来,小港司法所充分发挥信息管理平台、浙里矫app和微信等网络定位功能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利用钉钉视频会议、微信直播课堂等形式开展在线集中训诫和教育学习,强化矫正担保人制度,严格日常报到及外出请销假制度。截至今年10月,小港司法所共接收社区矫正人员36名,解除18名,无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现象。
三、推进依法治理,夯实基层民主法治
(一)规范公共资源管理。全面贯彻执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全面贯彻执行《北仑区(开发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及《关于整合完善我区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资格审查办法和招标评标办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严格招标前审批程序。截至目前所有项目均采用公开招标形式。规范招投标交易工作流程,项目均聘请招标代理单位的同时,中心加强了对招标代理单位的管理,确保了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模式,调整街道本级公共资源交易制度。截至目前小港街道交易中心共完成了个75小型公共资源交易项目招投标,其中街道本级项目54个,村级项目21个,工程类32个,非工程类43个。公开招标66个,竞争性谈判招标1个,邀请招标8个(其中50万以上的有2个),工程预算总价2092.4369万,合同总价1973.1503万,节约资金119.2866万,节约率为5.7%。农村产权类项目预算共226.0458万元,交易额为393.6317万元,增收额为167.5859万元,增收率达74.14%,采购等其他类项目预算共1237.6816万元,交易额为1255.0635万元,节约资金65.5781万元,节约率为5.59%。充分发挥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服务社会公众的作用。
(二)继续推进民主法治创建。目前,小港街道下辖各社区已成功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家、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8家、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8家,夯实了基层的民主法治基础。通过创建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部、群众关系,基本实现了村(居)民代表选举民主化、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化等,创建活动为辖区奠定了良好的法治基础。
(三)发挥人民调解职能。司法所坚持发展“枫桥经验”,为更好地维护辖区稳定,派驻专职人民调解员进驻矛调中心。截至10月31日,辖区内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件,调处成功率达98%以上,其中调处疑难复杂矛盾纠纷20余件,涉及金额1500万余元。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指导村社区调解案件143起,接受咨询300余人次。
四、紧紧围绕全民守法,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一)打造多样化宣传阵地。坚持“以点带面、辐射成圈”的法治文化发展理念,建立了以体现小港特色的“七园一道一场”九个融教育、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枫桥式”法治文化示范点。今年更是在原有基础上,新建了三个法治主题公园。丁家山和合兴村的法治公园,融入了宪法内容,新棉村的民法典公园将最新的民法典知识带到了村民的生活中。同时,为增强外来务工人员法治宣传教育,及时掌握外来务工人员学法用法需求和依法维权情况,司法所还在外来务工人员集居村设立“阳光课堂”和“阳光家园”,不定时地为外来务工人员开展送法上门服务活动。
(二)落实“七五普法”开展工作。今年是“七五普法”的收官之年,自“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小港街道紧紧围绕市委、区委的战略部署,在工作中以增强群众法治观念、提高群众法律意识为目的,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依法行政为目标,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工作。2020年,小港街道共开展法律宣传活动2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手册3000余本,累计接收法律咨询200余人次。
(三)抓好青少年法治教育。2020年,各社区组织开展的假日学校中,都为青少年学生安排了学法课程和课外实践,让青少年在活动中轻松学法、知法、懂法。
(四)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小港街道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原则,紧贴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满足人民群众对法治宣传的新期待与新需求,寓法治宣传于公共法律服务之中,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今年,小港街道通过招投标,引进共业律师事务所,将公共法律服务延伸到村(居)民生活、企业生产的第一线,极大满足了企业、村(居)民的法律需求。2020年,公共法律服务大厅共开展法律援助4件,提供法律咨询198件,来电咨询74次,QQ咨询217次。
2021年工作思路:
一、坚持依法行政,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是政府有效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小港街道把政府活动纳入法治轨道,全面提升依法行政的领导方式和水平,形成经济、民生、法治协同推进的局面。
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动改革深入发展。小港街道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三、坚持法治建设平台打造,解决群众重大关切。小港街道坚持把法治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以法治服务中心工作,形成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张齐头并进,法治护航发展新常态。
四、推动建设法治文化,营造法治浓厚氛围。法治文化是法治建设的基础和灵魂,小港街道将坚持多措并举,多方位、多角度建设法治文化,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法治建设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小港街道办事处
标签: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