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轨交产业进入“前沿竞争”时代
中国轨交产业进入“前沿竞争”时代
中国轨道交通产业正处在新一轮竞争的最前沿。
作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自主创新程度最高、国际竞争力最强、产业带动效应最明显的行业之一,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适逢一个技术集中爆发交融的好时机。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颠覆性新兴技术与轨道交通加速深度融合,新一代轨道交通系统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高铁发展面临新一轮“洗牌”。
如何在“领跑”中和竞争者拉开距离?在速度时代,用速度说话。快速与新技术的结合,将让我们领先的能力越来越强,让中国的机会越来越大,雄立于轨道交通新一轮产业和技术竞争的高地。
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轨道交通产业,是凭实力跑出来的一张“国家名片”,创造了诸多世界“第一”“之最”。如今,站在这一产业发展的历史高位,市场变幻的风云、技术革新的浪潮扑面而来。在“前沿竞争”中如何保持优势继续“领跑”?这是留给中国轨道交通产业的时代问卷。
“前沿竞争”显露三大制高点
湖南株洲,一个被称为“中国动力谷”的城市。在这里,集聚了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等知名轨道交通企业。2018年,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主导产业总产值达到1250亿元,是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基地之一。
“如果你想听到关于轨道交通发展前景的好消息,经常来这里看看,不会让你失望。”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说。
“中国动力谷”是全球轨道交通技术和产业风云际会的观察窗口之一。业内专家认为,轨道交通的未来已来,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颠覆性新兴产业与轨道交通加速深度融合,新一代轨道交通系统将进入新的阶段。
10月18日至20日,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下称“轨博会”)在湖南长沙举行,这是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首个国家级国际性专业展会。记者在轨博会上了解到,快速、绿色、智能,被视作轨道交通发展的三大方向,也是前沿技术竞争的制高点。
更快速——当前,中国高铁商业运营时速最高达350公里,为世界之最。5月23日,设计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这可以填补高铁和航空运输之间的速度空白。而采用“高温超导磁悬浮+真空管”技术、时速可超过1000公里的“超级高铁”,已成为技术研发的热点之一。
更绿色——已在长沙运营三年多的磁浮快线,具有低噪音、零排放、低辐射等特点,可以成为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的有效替代方案;储能式现代有轨电车,利用“超级电容”提供动力,车辆运行无需架空接触网供电,利用车站停车上下客的30秒时间即可充满电能,并且能将85%以上的制动能量回收。此外,能减重降噪的新一代碳纤维地铁车辆、采用氢能源的有轨电车、新能源悬挂式空铁也争相亮相。
更智能——今年6月,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设施,中国首条智能高铁京张高铁全线轨道贯通;采用虚拟轨道跟随控制技术,通过车载各类传感器识别路面虚拟轨道线路的“智轨”列车,已在一些城市测试、运行,有形的轨道化为了无形;全自动驾驶列车,可实现自运行、自决策、自检测。
业内专家表示,5G时代的到来,高可靠与低时延、大规模机器类通信等5G通信所具备的能力,将解决轨道交通目前所面临的系统复杂、节点分散、运维人员缺乏等挑战,为轨道交通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
产业“领跑”背后仍存短板
在新一轮技术和产业竞争中,中国轨道交通产业由“跟跑”“追赶”变为了“并跑”“领跑”。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成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自主创新程度最高、国际竞争力最强、产业带动效应最明显的行业之一。
以“中国名片”高速铁路为例:高铁列车实现了全谱系自主研发,转向架、列车网络控制、车体制造等关键技术都已实现自主掌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核心软件、成套列控装备全部实现国产化,对国外产品实现全面替代;高铁桥梁、隧道等线路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居于世界前列,能够应对各种复杂、凶险的地质条件。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卢鹏起说,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与积淀,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了自主研发、配套完整、设备先进、规模经营的完备体系,由地铁、轻轨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发展迅速,全国高铁运营总里程居世界第一。
然而,整体领跑的背后,“短板”仍然不容忽视。多位接受采访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人士指出,当前中国轨道交通和发达国家没有“代差”,但在基础创新、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关键零部件上还有一定差距,有的短板甚至对产业安全构成一定负面影响。
轨博会期间,刘友梅院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宏观层面,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处于引领地位,但在微观层面还有一些不足。比如随着轨道交通的绿色化、智能化,需要新型材料来提高列车全寿命周期的疲劳强度和可靠性,以及做到结构的轻量化,而这类材料有的还依赖进口。
国内一家公司研发了一种世界一流的高速动车组核心部件,整机性能指标十分优异。但企业负责人指着流水线上一种亮闪闪的合成材料坦言:“这层‘塑料’看起来普通,但只有国外一些公司才做得好。”
在另外一家从事高铁关键技术系统制造的公司,记者看到一个零部件有两种完全不同的造型。进口的这个零件用含特殊材质的不锈钢制造,体积小、重量轻、性能技术指标高;而同样功能的国产部件却要使用多种不同材料制造,不仅又大又笨,一些技术指标还不如进口零件,如用于进口替代十分勉强。
在轨道交通领域,诸如此类存在短板的“关键少数”还有不少。据了解,在一些关键材料和零部件上,要么国内还无法批量提供合格产品,要么在产品品质、可靠性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出现“大产品受制于小产品”的尴尬局面。
业内人士认为,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非常讲究“精度”。这些设备往往运行在风里、雨里、雪里、沙里,需要抗疲劳、抗衰老,对各种零部件的品质和加工水平要求很高。而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和工人不能对每件工业产品精雕细琢,是导致一些国产材料和零部件量产质量不过关的重要原因,有些产品外形看上去一样,但在看不见的“噪声”“振动”等方面显露出了差别。近些年,中国制造业越来越强调“工匠精神”,但产品品质的提升非一日之功,还需要长期积累。
“迭代创新”才能最终胜出
轨博会期间,在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发展院士专家专题研讨会上,多位院士、专家提及,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不是“比产能”,而是“比创新”。中国轨道交通行业要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方面有原创性、颠覆性创新,并注重创新成果的转化。如果不重视原始创新,下一步发展将缺乏后劲。
当前,中国轨道交通企业对于基础创新、基础研究日益重视。比如,在中车株机,新研发大楼里的基础研究与仿真部是有着“最强大脑”的部门之一,共有12位博士,他们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前瞻性研究和仿真分析;中车株机成立了多个研究所,在永磁材料、超导材料、高速轴承等领域发力。中车株机宣传部副部长颜常青说,过去在技术上是“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现在还需要“展望一代”。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目前,不少轨道交通企业面临着产业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难题。一家知名企业的研发负责人说,他们想组建一支10人的团队从事人工智能研究,但却一直没有招满。有个合作院校的一名博士非常符合要求,和公司领导也见了面,但后来还是去了BAT中的一家企业,“因为对方能给到70万元的年薪,而我们这里只有20万到30万元”。
本次轨博会主办方专门举办“人才峰会”,并且发布了高端人才需求目录,正是要推动“产才融合”。“只有特别重视人才,长期发展才更有支撑。”专家表示,美国每个创新中心都把人才培养作为最重要职责,轨道交通的产业聚集地也应成为人才的聚集地。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可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以高铁、地铁为代表的轨道交通市场,为技术的升级和落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湘牵工业公司销售总监许道明清楚地记得,中国巨大的地铁建设市场需求,推动了大型盾构机的国产化。过去进口盾构机价格昂贵,交货周期长,处处受制于人。而现在国产品牌盾构机,占据了国内市场的主要份额,一些产品具备了攻克高难精尖超级地下工程的能力。
株洲市市长阳卫国认为,未来轨道交通产业的市场空间仍然巨大,这包括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走出去、维保检修等“后市场”以及“虚拟智轨”等多种轨道交通形式的拓展。业内人士指出,产品的广泛应用,将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让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进入轨道交通行业,从而形成从市场驱动技术到技术助推市场的良性循环。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轨道交通行业统筹、协同不够。比如,世界最大的轨道交通展“柏林展”,综合了大铁路、城轨、整车、牵引系统、零部件等方方面面,而国内的相关展会存在各自为战的问题。
湘电集团电气传动事业部研究所所长陈鸿蔚认为,大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在产品标准、运营管理等方面有所差异,但技术上的共性相当大,应该在国家战略层面推进两个系统的融合。对于一些前沿技术,单独一家企业没有能力做,建议由协会牵头进行联合技术攻关。
此外,建设产业集群是协同发展的重要方式。“产业集群不仅是空间上的集中和配套,而是研发、供应链等环节上的集聚。要融合、协同、跨界创新,真正产生‘化学反应’,才更有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秘书处副秘书长曾建平说。
标签: 时代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