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山水电站增效扩容工程(电气二次设备)招标公告

方家山水电站增效扩容工程(电气二次设备)招标公告

采购项目名称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大渡河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方家山水电站增效扩容工程采购项目(电气二次设备采购)
采购项目编号 SCLTZB2014-05-C号
采购方式 公开招标
行政区划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
公告类型 公开招标采购公告
公告发布时间 2014-04-28 09:00
采 购 人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大渡河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采购代理机构名称 四川乐投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项目包个数 1
各包描述 附件
各包供应商资格条件 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注册资金大于等于8000万元,主营业务具有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制造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生产资质或能力;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近三年无亏损);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须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4、具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5、参加本次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记录;6、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三级及以上资质;7、2011年以来具备类似业绩五个以上,并提供业绩项目业主联系方式(业主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地址),以备查询。8、具有国家电网或国家五大发电集团招标准入资格的证明文件。(以业绩合同为证明文件)注:本项目不支持联合体投标。
标书发售方式 现场发售
标书发售起止时间 2014-04-28 09:00到2014-05-05 17:00
标书售价 500元
标书发售地点 乐山市市中心城区嘉州大道625号(新欧乡)1栋6楼1号
投标截止时间 2014-05-19 10:00
开标时间 2014-05-19 10:00
投标地点 乐山市市中心城区嘉州大道625号(新欧乡酒店)一楼开标室
开标地点 乐山市市中心城区嘉州大道625号(新欧乡酒店)一楼开标室
现场考察或标前答疑会时间
现场考察或标前答疑会地点
采购人地址和联系方式 地 址:四川大渡河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联 系 人:杨先生 电话:153*****007
采购代理机构地址和联系方式 地 址:乐山市市中心城区嘉州大道625号(新欧乡)1栋6楼1号联 系 人:吴女士 联系电话:****-*******-***
采购项目联系人姓名和电话 联 系 人:吴女士 联系电话:****-*******-***
备注 投标人在购买招标文件时应出示单位介绍信或从四川政府采购网(www.sczfcg.com)上下载的“介绍函”。同时还应出示本人身份证、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应具备相应经营范围)、以及招标公告中“各包供应商资格条件”规定的所有资质,复印件加盖公司鲜章(原件备查)

包描述第一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继电保护一、一般技术条款1、工程概况方家山电站位于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堡镇境内,为长滩河干流开发中的最后一级电站。该电站于1994年建成发电,原水轮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由重庆水轮机厂设计制造,目前仍正常运行出力。2008年通过技改增设110/35KV 16000KVA近区电源上网主变一台,该主变保护及控制使用重庆新世纪产品,本次投标产品应考虑该台主变监控及保护的接入问题。方家山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其主要任务为发电,在四川电力系统中担任基荷。电站原设计水头240m,设计发电流量7.91 m3/s,装机容量为16MW。增效扩容改造后设计水头238.50m,设计发电流量8.4m3/s,装机容量为17MW,年利用小时6320h,多年平均发电量10750万kw.h。增效扩容改造后经济效益明显。电站厂址距离峨边县城约35Km,交通便利,电站上网条件成熟。1.1 电站环境条件绝对最高气温35.7℃绝对最低气温-3.2℃多年平均气温16.2℃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7%1.2 海拔(以黄海为基准面)发电机层: 808.48m水轮机层: 802.675m安装高程: 801.285m尾水底板: 798.75m1.3地震地震基本烈度: Ⅷ度动峰值加速度: 0.10g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0.40s1.4 电站运行方式(1)本电站主要以发电为主,在地方电力系统中担任基荷。(2)电站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设计。(3)投标产品应满足电站远程集中控制需要。1.5接入系统方式及电气主结线本站以110kV电压等级LGJ-120(LGJ-240)送出线路经26km在峨边110 kV变电站并网。电站采用两台机组扩大单元结线,设一台主变。1.6 冷却水冷却水主水源取自水轮机顶盖,其水质较好,设计水温≤25度。1.7 厂用电源(1)厂用交流电源为三相四线制,50Hz,380/220V,电压波动范围为85%~115%;(2)供控制和保护用的直流电源为220V、24V,电压变化范围为80%~110%;(3)供各变送器及传感器等自动化元件所需的电源为直流24V,电压变化范围为80%~110%。1.8 电站建设进度电站主体工程计划于2014年9 月开工。第一台机组计划于2015 年2 月安装调试完成,第二台机组于2015 年 5 月全部安装调试完毕,2015 年 5月投入商业运营,工程于2015年 10月竣工。1.9电站交通和运输条件电站厂房距峨边县城公路约26km,峨边县城距成都市230km,设备进厂交通为公路,进厂道路宽为5m,进厂大门宽为4m、高 5.5 m。1.10 厂房起重设备厂内设置1台主钩吊重50t。副钩吊重10t的桥式起重机,供机组安装及检修使用。起重设备布置及运行范围见附件中厂房布置图。2、设备使用环境条件?尘埃本系统设备运行环境:室外;污秽等级:Ⅱ级;卖方应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地考虑防尘措施。?电磁环境电站设备安装场所无任何特殊的电磁屏蔽措施,卖方应保证在此环境下设备能安全运行。3、供货范围和界限3.1工作内容卖方应完成的工作,包括计算机监控系统、微机继电保护系统配件的设计、制造、工厂试验、包装,运往目的地,交接、安装指导,现场试验及运行指导,对买方单位人员的培训和保证期内的维修服务和提供技术资料、图纸与工程设计单位和其他承包商的协调工作。本次投标产品应考虑2#主变监控及保护的接入问题。3.2供货范围卖方应提供如下设备:——卖方应完成下列项目的设计、制造、车间测试、组装、喷漆、包装、保险、运输、交货,并负责指导安装、配合现场交接试验、试运行及验收等。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 注1.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1.1站控级设备1)操作员工作站(系统服务器)套2HP、DELL、SUN需组屏安装2)厂内通信数据服务器套13)工程师/编程员工作站套14)调度远动通信工作站套25)便携式计算机台1HP、DELL、IBM6)网络打印机(A3/A4幅面黑白激光)台1HP、EPSON、Canon7)控制台(含4把椅子)个18)GPS时钟装置套11.2现地级设备9)机组现地控制单元1~2LCU套2包括LCU交换机及屏体。PLC选用GE、施耐德等 10)开关站及公用现地控制单元3LCU套111)前池现地控制单元4LCU套11.3网络设备12)网络柜面113)站控级交换机台2罗杰康、Hirschmann14)厂内通信交换机台11.4线缆15)4芯铠装多模光缆km0.216)网线km11.5二次安全防护17)软件安全加固产品套418)硬件防火墙套11.6防雷措施19)防雷保护器全套11.7不间断电源(UPS)20)厂区UPS装置(2X5kVA)套1伊顿、山特、艾默生,包括屏体21)前池UPS装置(1kVA)套11.8软件22)系统软件23)支持软件24)应用软件25)通信软件26)防病毒软件1.9辅机控制箱27)渗漏排水控制屏套1控制箱含自动化元件。PLC及自动化元件采用合资品牌。28)低压气机控制箱套129)清水池供水控制屏套130)其它自动化元件套1自动化元件采用合资品牌2.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设备31)发电机保护屏套2内装1套保护装置32)110KV变压器保护屏套1内装1套保护装置33)110KV线路保护屏套1内装1套保护装置34)110KV故障录波屏套135)10KV厂用变保护装置套2装于厂用变高压开关柜36)电度表屏面13规定的备品备件套14.规定的专用工器具套1说明:1、电站监控系统与辅机控制系统的通信采用MODBUS通讯规约,通讯接口为RS485。投标人应仔细阅读招标文件技术部分关于硬件配置的叙述,随投标文件提供各工作站、服务器和现地级设备的详细配置清单,现地级设备应按详细配置清单列出分项报价。2、在执行合同过程中如发现有任何漏项和短缺,在发货清单中并未列入而且确实是卖方供货范围中应该有的,并且是满足合同第1、2章技术条款对合同设备的性能保证值要求所必需的,均应由卖方负责将所缺的设备、技术资料、专用工具及备品备件、服务及技术指导等补上,其费用应在合同总价中。4、交货时间供货进度时间如下表:交货时间表设备名称数量交货时间计算机监控系统及其附属设备一套2014年9月30日微机继电保护系统及其附属设备一套2014年9月30日5、运输要求合同范围内的所有设备的运输均由卖方负责运至电站安装现场买方指定的地点,具体运输方式由卖方决定,在运输前应进行运输线路调查,就运输方式、措施和费用预算等做充分的运输组织设计。运输时应保护计算机监控系统、微机继电保护系统的所有附件(未拆卸的)不受损坏。成套拆卸的组件和零件的包装应保证经过运输和保存直到安装不受损伤。在运输过程中应无严重的振动、颠簸及冲击现象。设备和装运方式应能承受运输至安装现场的整个过程中所能出现的最大加速度力,避免设备在运输中损坏。6、技术文件、资料、图纸的提交6.1一般要求1.卖方提供的资料应使用国家法定单位制即国际单位制,语言为中文。2.资料的组织结构清晰、逻辑性强。资料内容要正确、一致、清晰、完整、图纸及其图形、文字符号必须符合GB4728、GB7159的规定,其回路标号应符合国标的规定,满足工程要求。3.卖方资料的提交要及时充分,满足工程进度要求。在合同生效后30天内给出全部的技术资料清单和交付进度。对提交的合同设备的每批图纸都需列出清单,并在时间表上作适当的标明。时间表在所有情况下都是一个按次序提交图纸和资料的完整计划,并满足交货和提供电站设计资料的顺序的需要。4.对于其他没有列入合同技术资料清单,又是工程的设计、设备的安装、监造、运行、维护、检修必需的文件和资料,一经发现承包单位也应及时免费提供。5.对于卖方提交的图纸,设计单位审查完后将意见提交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将书面通知卖方不符合要求的图纸名称,并要求卖方修改后重新提交图纸。由于重新修改图纸,推迟合同规定的交图时间,影响工程进度时,将认为卖方延误工期,并应承担违约罚款。6.2图纸资料本节包括对本规范规定的全部设备的制造图纸、图纸的光盘、文献资料等的提交要求。6.2.1工厂图纸卖方应按规定的技术资料清单和交付进度提交所需的工厂设计图纸和资料。下列图纸和资料每项提交8套、图纸的光盘3套。其中给设计院2套、图纸的光盘1套。这里所有的术语“工厂设计图纸”包括制造、装配、安装和布置图,材料和设备的清单;以及制造厂的标准图、设计计算书、说明书、样本和小册子,特性图表和试验数据、接线和控制图,以及所有其它图纸及与材料、设计方法有关的附带说明等资料。术语“光盘”包括基础图、安装和布置图、二次接线全图、控制图、原理图、端子图、控制柜盘面布置图等的图形文件(通用AUTOCAD win R14.0格式)。所有正式提交给买方和设计院的图纸资料需盖有“正式”图章。正式图纸应在设计联络会后15天内提供(12套)。应及时提供(但不限于)专项技术条款要求的试验报告资料两份给买方。6.2.2图纸提交1)设计联络会应安排在合同签订后40天内举行,买方在举行设计联络会前15天提供4套(买方和设计院各2套)图纸资料(详见专项技术条款)。2)最终提供的图纸资料及说明书:a)图纸资料部分:b)说明书部分:卖方需将分包商和外购单位的说明书与自己的说明书综合在一起提交给发包单位。运行、维护说明书应与所提供的设备相适应。.设备装卸和搬运说明书.存放保管说明书.安装说明书.维护和运行指导书.外购件的技术说明书3) 随机图纸卖方应随设备装箱提供随机图纸16份(包括图纸、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技术资料)。6.3标准与工艺买方在执行本合同时,全部设备安装工作的检查、施工安装、调整、试验、验收应遵循设备合同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和制造厂有关技术文件,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现行技术规范、规程、标准。选用的标准应是已颁发的最新版本。本合同必须遵照执行的技术规范如下(但不限于此):6.3.1国家标准●计算机监控系统应遵照以下标准(但不限于以下标准):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基本技术条件DL/T578-2008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规定DL/T5065-2009水力发电厂自动化设计规范DL/T5081-1997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试验验收规程DL/T822-2002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范DL5003-2005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5002-1991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DL476-1992数据通信基本型控制规程GB3453数据终端(DTE)和数据电路终端设备(DCE之间的接口定义)GB3454-2001网络技术标准IEEE 802.3操作系统标准GB23128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验收大纲JB/T5234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程SDJ9-1987不间断电源设备GB7260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7450-87信息处理、数据库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 GB1526-89中国国家汉字库标准GB2312《电网与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信息处理系统-LAN-第2部分:逻辑连接控制(IEEE标准802-2)ISO 8802-2信息处理系统-LAN-第3部分:具有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址访问CSMA/CD的存取方法和规范(IEEE标准802.3) ISO 8802-3信息处理系统-LAN-第4部分:令牌传输总线存取方法和规范(IEEE标准802.4) ISO/IEC 8802-4信息处理系统-LAN-第5部分:令牌传输环网存取方法和规范(IEEE标准802.5) ISO/IEC 8802-5远动传输规约 IEC 870-5电力部电力系统实时通信应用层协议 DL 476电力部循环式远动规约 DL451-远动设备及系统传输规约IEC870-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传输规约IEC870-5-101电力系统传输电能脉冲数量配套标准IEC870-5-102软件工程术语汇编729IEEE软件质量保证设计标准730.1 IEEE国家汉字库标准GB 2312不停电电源(UPS) NEMA PE1工业控制和系统:工业控制装置,控制器和组件一般标准 IEC 1131光纤数字传输——对用户和厂商的要求。ANSI/EIA TSB-19采用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的数据终端设备与数据回路终接设备之间的接口ANSI/EIA 232-D 冲击耐压能力试验 ANSI/IEEE C37.90A与电气设备有关的继电器和继电器系统 ANSI/IEEE C37.90固态继电器 ANSI/EIA 443程序控制器 IEC 61131电站分布式数字控制和监视应用指南 IEEE 1046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IEC 60950监控、数据采集和自动控制系统的定义、规范和分析IEEE/ANSI c37.1电磁兼容性—抗干扰性综述IEC 61000-4-1工业抗干扰标准EN 61000-6-2 电流谐波限制标准EN 61000-3-2电压脉动限制标准EN 61000-3-3电磁场交变试验标准EN 61000-4-3电磁瞬态试验标准EN 61000-4-4电压涌浪冲击试验标准EN 61000-4-5缆基抗射频试验标准EN 61000-4-6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IEC870-5-103地区电网数据采集装置和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13730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DL/T575.1~T575.12●网络/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应遵照以下标准(但不限于以下标准):工业和通讯标准:工业抗干扰标准(基础标准) EN 61000-6-2电流谐波限制标准 EN 61000-3-2电压脉动限制(波动)标准 EN 61000-3-3激光保护等级标准 EN 60825-1 – Class 1工业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标准 EN 61131-2 电讯设备抗干扰标准 EN 11024电讯设备射频特性标准 EN 11022电讯设备安全标准 EN 60950电讯设备和民用电器安全标准 UL 60950联邦管理法(射频限制要求) FCC CFR-47 Part 15 Class A局域和城域网标准 IEEE 802.3人身保险试验公司:安全标准 UL 508工业控制设备安全标准 UL 508 / CSA C22.2 No.142工业危险环境控制设备标准 UL 1604EMC电磁兼容系性抗干扰标准:静电释放试验标准 EN 61000-4-2 接触放电: 3级试验(6 kV)空气放电: 3级试验(8 kV)电磁场交变试验标准 EN 61000-4-3 3级试验(10 V/m; 80 - 1000 MHz)电磁瞬态试验标准 EN 61000-4-43级试验(2 kV power line, 1 kV data line)电压涌浪冲击试验标准 EN 61000-4-5 两线对称涌浪冲击: 2级试验(1kV)两线不对称涌浪冲击: 3级试验(2kV);数据线涌浪冲击: 2级试验(1kV)缆基抗射频试验标准 EN 61000-4-6 3级试验[ 10 V (150 kHz - 80 MHz)]●继电保护系统应遵照以下标准(但不限于以下标准):水力发电厂继电保护设计导则 DL/T 5177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 587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 1428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屏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1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478静态继电器及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GB 6162微机母线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670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7450电力系统二次回路控制、保护屏及屏基本尺寸系列GB7261电力系统二次回路保护装置用插件箱及插件面板基本尺寸系列GB7268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电安生[1994]191号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7261电工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GB2423.1电工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2423.2电工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b:设备用恒定湿热试验方法GB/T2423.9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GB/T14537电气继电器第22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第3篇: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GB/T14598.9电气继电器第22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第4篇:快速瞬变干扰试验 GB/T14598.10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第1部分:1MHz脉冲群干扰试验 GB/T14598.13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第2部分:静电放电试验GB/T14598.14中国电力部电力系统实时通信应用层协议 DL/T 667(IEC 60870-5-101~104)微机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671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DL/T 624国家电力公司发布的《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和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继电保护实施细则》国电调〔2003〕138号文。四川省电力公司反事故措施实施细则(试行)》继电保护专业具体设计要求。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继电保护专业重点实施要求●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规程、条例或水电行业标准。若标准有冲突以上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规程、条例或水电行业标准为准。6.3.2屏柜6.3.2.1所有计算机监控系统、微机继电保护屏柜由承包人提供,屏柜内的接地应满足GB 14285的要求。6.3.2.2全部设备表面应清理干净,并涂保护层,最后一道保护层颜色在甲乙双方商谈后决定。6.3.2.3端子排A.端子排采用魏德米勒端子系列。B.220V及以上端子排、端子之间及端子对地应能承受交流2000V(有效值)1min耐压;而24V端子排、端子间及端子对地应能承受交流500V(有效值)1min耐压。C.屏内端子应以安装单元分开设置、强电和弱电端子也应分开布置,顶部标明安装单元,交流电流端子应采用试验端子,电源端子间、电源端子和其它端子间应有隔板。6.3.2.4电缆A.电缆路径:电缆应规定路径,使导线或绝缘不被门、抽屉、组件的插入或替换及使用或维修时的操作而损坏。B.电缆的检查:电缆和导线应便于维护人员检查,不应设置在屏或组件后的不易移动处。C.电缆安装:电缆或电线应安装在使用的固定屏上。D.电缆端头:电缆的辨认用酚醛标签,并用尼龙绳系在电缆上,标签写有电缆命名和电缆芯命名,应采用不退色墨水书写。如发包人同意也可用相当的永久性的电缆辨认方式,每根电缆的备用芯应接在端子排的备用端子上,用酚醛标签写上电缆命名和“备用”。E.危险保护:带对维护人员足够高的危险电压的电缆或母线,应有塑料护套,保护裸露的导体和端点以防维护人员无意间触及。F.导线编码:所有导线用编码方式来辨认,彩色编码只在能明显辨认时才允许作用。若使用彩色编码,则整个设备都应使用相同的色彩。G.电缆屏蔽:承包人应提供所有的主站和每个LCU设备所需的内部连接电缆(包括光纤电缆)。需要时,所提供的电缆应屏蔽。H.导线接头和端子:在导线中应无线头,每个端子所连接的导线应不多于二根。6.3.2.5组件A.组件安装:组件应安装在插入式印刷电路板上。印刷电路板及其相应的插座上应能清楚地辨认出,便于出图纸和与使用手册上的信息相对应。B.振动保护:组件设计和安装方法应在低频振动(在50Hz范围)时不引起误操作或故障,所有的连接器应有防振锁紧的措施。C.熔断器:所有熔断器均应为插入式,容易拔出和替换,不采用永久性安装的熔断器。6.3.2.6其他部件A.灯:所有的白炽灯工作在不大于80%额定电压下。且满足低电流要求。在环境照度为600勒克斯,可见距离至少为5m,所有的I/O点指示均为LED型的。B.自动开关:所有自动开关应为手动操作的,塑壳,灭弧型,每个极应有热过流和瞬时断路保护,根据NEMA标准,分断能力为1000A。所有的自动开关至少应适用于240V、50Hz交流电用。所有的自动开关可手动操作,在操作位置可以见到位置指示灯以指示自动开关在打开或闭合位置。所有的自动开关均应能自动脱扣,在过热时,能自动跳开,并有报警接点发出报警信号。所有空气开关均应采用西门子、施耐德或ABB产品。6.4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6.4.1范围在本招标书内包括安装,运行和维护(后简称O&M)说明书的编制和提交,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应分为硬件维护文件,软件文件和软件程序包,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应包括承包人提供的所有的设备和程序。6.4.2说明6.4.2.1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应按本节要求,承包人还应将分包商和其它承包人的说明书综合在一起递交。6.4.2.2在设备装运前15天,承包人应提供10套运行和维护说明书给发包人审查。6.4.2.3在收到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45天内,或在收到与复审有关的必需的全部资料后45天内,按迟交的那个计算,发包人将在此期间内复审并按以下办法回复。将标有下列意见,一套最初的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送回给承包人。A.可继续进行,无需修改;B.按修正的进行;C.修正并重新提交;D.拒绝。6.4.2.4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在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中指出或另外书面回复给承包人。6.4.2.5在收到送回的标有“拒绝或修正并重新提交”意见的运行和维护说明书后30天内,承包人应根据修正内容修改说明书,并重新提交2套修改过的说明书供发包人复审,发包人按上述条款以同样的方式,在同样的时间内复审并回复。6.4.2.6在收到标有“可继续进行,无需修改”和“按修正的进行”的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后15天内,承包人应根据加注的修正意见修正说明书(如果有的话),并应提供10套最终的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给发包人。6.4.2.7如果后来改进设备,要求修改运行和维护程序,承包人应修改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此修改应附上最终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的替换内容,或重新编制说明书(由承包人选择),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的修改应不迟于设备改进后30天内提交,修改或重编的说明书的提供份数和交给单位同上规定。6.4.3说明书内容6.4.3.1说明书应由封面、标题页、目录、插页和资料组成,资料内容包括概述、安装、运行、保养、故障检修、部件清单和推荐的备品备件清单,以及附录。6.4.3.2标题(封下)页应包括设备的名称和功能、制造商的标志号以及发包人的规范编号与标题。6.4.3.3目录应列出说明书的所有章节和标题,带有每章节开头的参考页码和包括的图纸清单。6.4.3.4插页应是说明书所描述设备的插图。6.4.3.5说明书应包括图纸、图表、软件以及硬件设备的描述。6.4.3.6运行说明书应按集中自动控制和现地自动控制进行的开机、并网,调整有功、无功、电压、频率,测量各参数;正常停机,事故停机等分别说明。6.4.3.7维护说明书应包括提供设备正确运行的检查、清理、调节以及拆卸、重新装配的逐步程序。维修要求的专用工具清单应包括在维护说明书中。6.4.3.8附录应包括列有全部安全保护措施,定期维护项目的表格、维护的形式、维修计划和参考报告或手册、术语汇编、试验报告的复印件,及其它在上述条款中未规定但又是需要呈送的有关材料。6.4.3.9一套最终形式的运行和维护说明书应制成光盘或U盘。6.5技术文件、资料、图纸承包人提供五个部分的文件资料:设计文件、设备安装文件、操作文件、维护文件和试验文件。6.5.1承包人提供图纸、文件资料的形式6.5.1.1所有图纸采用AUTO CAD格式,所有文件资料采用OFFICE WORD格式;6.5.1.2提供的图纸、文件资料包括电子版和印刷版两种。电子版采用光盘、印刷版采用标准A3和A4图纸;6.5.2承包人提供图纸和资料监控系统、继电保护系统硬件配置图及设备清单LCU结构布置图及配线表机柜设备的布置图及布线图设备端子图及内部连接图设备安装开孔和固定连接图设备接地连接图安装说明书软件系统的结构设计文件系统软件资料操作系统、支持程序、使用程序、数据库软件的使用说明应用软件清单目录计算机监控系统、继电保护系统软件技术说明计算机监控系统、继电保护系统软件维护手册用户界面的使用说明数据库使用手册图形编辑器使用手册顺序控制程序设计说明、流程图及说明报表编辑程序使用说明AGC、AVC技术说明及使用手册监控系统操作及维护手册硬件设备的所有随机资料工厂和现场试验记录应用软件源程序所有测试及试验记录文件6.6 设计联络会的规定6.6.1为协调合同设备的设计、工程设计及其它方面的工作,以保证合同顺利有效地实施,买方和卖方应根据情况召开设计联络会。6.6.2合同双方应在设计联络会上讨论设计方案、相关技术问题、合同设备与其它系统设备的接口、资料交换、工作进度等。6.6.3卖方应在设计联络会前30天,向买方提交设计联络会上需讨论的技术文件。6.6.4设计联络会以会议纪要的形式确认双方协定的内容,卖方应接受设计联络会的意见、建议或要求,并在合同执行中遵守。设计联络会的会议纪要由卖方起草,经与会方代表签字后生效。在设计联络会期间如对合同条款、技术文件有重大修改时,或涉及合同额外费用时,须经买卖双方授权代表签字同意。设计联络会均不免除或减轻卖方对本合同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6.6.5在设计联络会中,买方对卖方设计的任何审查,均不能因此而免除或减轻卖方按本合同规定应承担的任何义务和责任。6.6.6在设计联络会期间,买方或买方代表人员有权就合同设备的技术方案、性能、参数、试验、与其它系统设备的接口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补充技术条件或要求,卖方应认真考虑并研究,予以满足。7、安装监督和培训服务7.1范围本节内容包括安装和启动承包人所提供的设备的安装指导服务以及在承包人工厂和在工地上培训发包人人员操作和维护设备的培训指导服务。7.2安装服务及要求的说明7.2.1承包人应提供其公司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且安装调试过五个以上同类型电站的安装指导人员和/或计算机硬件或软件专家,通过发包人对按合同供应的设备的每个部分的安装、启动、试验和试运行进行技术指导,安装指导人员需协调与各安装承包商的工作。7.2.2安装指导人员应接受发包人的审查和认可,至少在指导人员预定到达之前30天,承包人应提交其指导人员的资格文件供发包人审查,在任何时候,如果指导人员不能胜任,应更换一位更称职的指导人员。7.2.3安装指导人员在发包人工地工作是承包人技术服务的一项内容,其往返旅费及膳食费用由承包人负责。安装指导人员未经业主同意不得调离。安装指导人员工作经验。7.3发包人人员的培训7.3.1概述A.根据合同,承包人应分别提供称职的指导人员在规定的地点对发包人人员在计算机监控系统(包括计算机编程、计算机有关设备的维护、LCU维护和系统操作及提交的所有有关系统等方面) 继电保护系统进行培训。B.在培训期开始之前,承包人应提交课目的大纲、课目训练资料及其它必须给培训人员提供的基础知识的资料。C.承包人应提供所有的课程资料,培训辅助设备及所有课程的指导人员,指导人员及助手的费用、旅费应由承包人支付。D.培训应按五天工作日实行(星期一至星期五)。7.3.2工厂培训发包人派技术人员至承包人工厂参加监控系统、继电保护系统软硬件知识学习和操作维护培训。具有专业技术工作经验的资深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进行授课。熟练技术人员辅导发包人技术人员上机进行实际操作和开发训练。电站人员参与部分系统开发工作,例如数据库生成、编制画面和表格等工作,熟练掌握这些技术,以便于将来监控系统、继电保护系统、工业电视系统、直流系统在现场运行后的有关修改与增加。参与系统部分应用软件的开发、如控制流程、语音报警系统语句定义节。电站人员参与监控系统、继电保护系统的工厂调试工作,以便进一步了解监控系统、继电保护系统、各部分的功能、调试的过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办法;掌握监控系统、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培训结构结束后,经考核发给结业证书。7.3.3现场培训系统介绍监控系统、继电保护系统结构和基本功能;对电站运行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对电站维护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阐明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7.3.4培训内容1)现地控制单元部分现地控制单元硬件设备的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现地控制单元有关的功能介绍;现地控制单元操作和维护知识;现地控制单元编程软件介绍; 现地控制单元顺控流程的编辑、修改方式;触摸屏人机界面的生成方式;参与现地控制单元的部分开发和调试工作。2)上位机系统部分上位机系统有关硬件设备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操作系统和流程技术介绍;监控系统、继电保护系统结构及功能介绍;上位机系统操作和维护知识;上位机系统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介绍;上位机系统数据库生成、编辑、修改方法;监控系统画面和报表的编辑、修改方法;监控系统的系统管理知识;参与上位机系统的部分功能设计、开发和调试工作。7.3.5培训计划监控系统、继电保护系统出厂前,电站派员至承包人工厂进行技术培训,并参与部分开发和调试工作。设备在现场安装调试时,承包人现场服务人员对现场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操作、调试、维护及修改培训。监控系统、继电保护系统投运时,承包人现场服务人员对电站的运行人员进行操作培训。监控系统、继电保护系统投运后,在发包人需要时,仍然可派员来承包人工厂进行技术培训。上述各项培训的时间根据具体情况及工期进度确定。推荐电站参加由有关单位组织的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学习班。8、试验8.1工厂组装和试验8.1.1整套计算机监控系统、继电保护系统应在工厂组装并进行工厂试验,以检验系统是否符合本招标书要求。8.1.2计算机监控系统、继电保护系统工厂试验项目见相关条款的规定。8.2现场试验8.2.1试验范围设备在最终验收前应进行现场试验,通过现场试验以验证设备的适用性及其保证值。8.2.2责任所有试验均在承包人负责技术指导和监督下由安装承包商或发包人指定单位组织进行,承包人应对现场试验的安全性、质量以及合同中规定的各项保证值负责。承包人应提供试验所需的,经过校准的试验仪器和设备,并附有证明文件。发包人有权决定是否在进行现场试验后购买这些仪器的一部分或全部。8.2.3试验大纲试验大纲应包括试验项目、试验准备、试验方法、试验程序、试验标准、试验时间及进度等,每项试验应事先经发包人校准后执行,试验大纲及日程表由承包人最迟在开始试验前120天编制提出。8.2.4试验资料及报告A.每次试验前,承包人应编制和递交试验记录单、试验总结单、试验所需设备、试验人员清单,每次试验完成后,承包人应递交试验报告供发包人审查。B.试验报告内容应包括:试验项目、试验目的、试验人员名称、测量仪表的检查和校定结果、试验方法、试验程序、试验表格、计算实例、计算公式及曲线、全部测量结果汇总、最终成果的修正和调整误差说明及对试验结果的讨论意见和结论。C.试验结束后30天内,承包人应以试验报告或试验合格证的形式提供给发包人6份合格的试验结果。本节所规定的工作,其所有费用包括在报价表内的相关工作项目中。9、装配设备应在卖方车间里进行装配,并按买方的要求试验,满足设备性能要求。10、工厂涂敷(1)所有设备表面应进行防腐处理,并采用适当的涂敷保护。(2)所有由卖方工厂涂敷的设备外表面颜色由买方决定,内表面颜色可由卖方按自己的标准选择。11、铭牌各设备名称、制造编号、型号、制造厂名称和地址、额定容量等主要技术参数、电气特性等重要项目,均应采用中文清晰、耐久地书写在铭牌上。12、备件备件必须能与原件相互替换,并须妥善包装使之能在现场条件下长时间储存。所有备件、附件都应在包装上注有说明和用途,不同种类的设备放在同一箱内时,应在箱面上注明。 二、计算机监控系统及其附属设备采购技术条款1、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基本要求1.1 概述本技术条款提出了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主要技术要求,系统的配置(见招标附图:计算机监控系统结构框图)应被认为是可行的基本方案。投标人对设备的数量、类型、系统结构和配置也可以提出不同的建议方案,但建议方案必须满足本技术条款所阐述的全部功能要求。建议方案应附有完整的供货清单、分项报价表及设备技术特性指标,并将主要的技术偏差填入技术偏差表中。1.2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1)方家山水电站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原则设计,应能实现现地LCU、中控室、峨边县调中心监视的指导思想进行总体设计和配置。(2)计算机监控系统应高度可靠、冗余,其本身的局部故障不应影响现场设备的正常运行,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平均修复时间(MTTR)及可利用率、实时性等指标均应满足DL/T578的规定。(3)计算机监控系统应严格执行电监会[2004]5号令及电监安全[2006]34号文的规定,进行安全防护。(4)实时性好、抗干扰能量强,适应水电站的现场环境。(5)人机接口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简洁、灵活,便于二次开发。(6)人机接口功能强,适应水电站运行操作习惯。具有汉字显示和打印功能,汉字应符合国家一、二级汉字库标准。(7)系统配置和设备选型应符合计算机发展的特点,充分利用计算机领域的先进技术,系统应达到当前的国际先进水平。(8)现地控制单元(LCU)应以可编程控制器(PLC)为基础构成。(9)计算机监控系统需与峨边县调中心进行通信。(10)计算机监控系统通过厂内通信数据服务器和厂内通信交换机实现与水情测报系统的通信。(11)计算机监控系统应留有一定的备用,以便于用户修改、维护以及增加新的测点、画面和功能。1.3 网络结构方家山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均采用全开放的分层分布式双星型网络结构,由网络上分布的各节点计算机单元组成。各节点计算机单元采用局域网(LAN)联接,与峨边县调中心采用广域网(WAN)联接。计算机监控系统按IEEE802.3标准设计,网络传输协议TCP/IP,采用千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该交换机以1000Mbps的速率通过RJ45口与千兆交换式工业以太网上的各计算机节点连接,传输介质采用双绞线;另外,该交换机以100Mbps的速率通过光口或RJ45口与百兆交换式工业以太网上的各计算机节点连接,传输介质采用光纤。局域网设备由2组千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和网络连接设备组成。这2组交换机构成冗余配置,布置在网络柜内,通过RJ45口以点对点的方式与2台系统服务器兼操作员工作站、2台调度远动通信工作站、1台工程师/编程员工作站、1台厂内通信数据服务器、网络打印机及时钟同步装置相连;通过多模光口与4套现地控制单元(1~4LCU)内的现地级冗余交换机相连。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通过厂内通信交换机和硬件防火墙与厂内通信数据服务器相连。计算机监控系统结构框图参见招标附图,投标人也可根据自身系统的特点推荐其它方案作为备选方案供买方选择。1.4 控制和调节方式正常情况下,方家山水电站的控制、调节方式有3种:调度中心级调控方式、站控级调控方式和现地LCU级调控方式。方式一:调度中心发调控命令给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或直接控制各机组及110kV开关设备和进行AGC、AVC控制。方式二:中控室操作员工作站按上级的调控指令自动执行控制和调节。方式三:各现地LCU按上级的调控指令自动或手动执行控制和调节。计算机监控系统应能满足上述多种调控方式的要求,为了保证控制和调节的正确性、可靠性,操作步骤应按“选择-确认-执行”的方式进行,并且每一步都应有严格的软件校核、检错和安全闭锁逻辑功能,硬件方面也应有防误措施。无论在哪种调控方式下,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均应将实时数据和运行参数等按各级要求上传至各级调控层,用于监视。调控权限采用现地优先的原则,优先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现地级、站控级、调度中心级。调控权限可通过各级的现地/远方切换开关或软功能键进行切换和闭锁。原则上,上一层可以要求下一层切换调控权,下一层应按上一层的要求切换调控权,只有当下一层的调控权切换到上一层,上一层才能进行控制和调节。1.5 负荷给定方式1.5.1 有功功率(1)由上级调度部门计算机根据AGC算法自动给出电站总负荷设定值;(2)由上级调度部门下达的负荷曲线给定电站总负荷;(3)由运行人员根据上级调度要求手动给定电站总负荷。1.5.2 电压(1)由上级调度部门计算机根据AVC算法自动给出电压定值或限值;(2)由运行人员根据上级调度要求手动给定电压或电压限值。1.6 安全防护要求应按照1.2(3)进行安全防护设计。安全防护实施方案须经上级信息安全主管部门和电力调度机构审核和验收。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总体原则为“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以保证电力监控系统和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的安全。计算机监控系统至少应配置以下安全防护措施:(1)计算机监控系统属于控制区(安全区I),是安全防护的重点与核心,所有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都必须置于安全区I,纳入统一的安全防护;(2)计算机监控系统通过广域网与峨边县调的通信,必须加装经过国家指定部门检测认证的电力专用纵向认证加密装置(由业主另行采购);(3)计算机监控系统(安全I区)与非控制区(安全II区)之间的连接采用硬件防火墙进行隔离;(4)系统服务器兼操作员工作站和调度远动通信工作站应采用安全加固的操作系统;(5)计算机监控系统应配置网络防病毒系统;(6)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重要业务系统应当采用认证加密机制;(7)计算机监控系统内部各节点之间应采取虚拟网(VLAN)和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8)计算机监控系统应部署安全审计措施、把安全审计与安全区网络管理系统、综合告警系统、敏感业务服务器登录认证和授权、应用访问权限相结合;(9)计算机监控系统应部署恶意代码防护系统、采取防范恶意代码措施。病毒库、木马库的更新应离线进行;(10)将IEC61970规定的功能模块适当置于各安全区中;(11)禁止生产控制大区内部的E-mail和Web服务;(12)严禁E-mail、Web、Telnet、Rlogin、FTP等安全风险高的通用网络服务和以B/S或C/S方式的数据库访问穿越专用横向单向安全隔离装置,仅允许纯数据的单向安全传输。2、计算机监控系统功能2.1 概述计算机监控系统能实时、准确、有效地完成对方家山水电站各被控对象的安全监控。其主要功能如下:(1)数据采集和处理;(2)安全运行监视;(3)控制与调节;(4)自动发电控制(AGC);(5)自动电压控制(AVC);(6)人机接口;(7)统计记录与设备运行管理指导;(8)生成报表和打印;(9)系统自诊断;(10)语音报警和ON-CALL;(11)系统通信;(12)培训;(13)时钟同步。2.2 站控级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功能2.2.1 数据采集(1)自动采集各现地控制单元的各类实时数据;(2)自动采集来自电网调度中心的数据;(3)自动采集外接系统的数据信息;(4)接收由运行人员向计算机监控系统手动登录的数据信息。2.2.2 数据处理(1)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可用性检查,对不可用的数据给出不可用信息,并禁止系统使用;(2)对接收的数据进行报警处理检查,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库刷新;(3)形成各类报警记录并发出音响、中文语音、电话语音和短信报警;(4)生成各类运行报表;(5)生成历史数据记录;(6)生成趋势曲线记录;(7)生成分时计量电度记录和全厂功率总加记录;(8)机组水头、效率、加权平均效率等计算;(9)进行事件顺序记录及处理;(10)事故追忆及数据处理;(11)主、辅设备动作(或启/停)次数和运行时间的统计。2.2.3 安全运行监视(1)对方家山水电站主要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操作进行实时监视。具有检修状态和运行状态的切换功能,当设备处于检修状态时,该设备所有的开出控制功能(包括电量和有/无功的累计)均被闭锁。设备不同状态的显示应采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2)机组开/停机过程监视。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机组开/停机过程的主要操作步骤,当发生过程阻滞时,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阻滞原因,并将机组自动转入安全工况或停机。(3)通信通道监视。计算机监控系统应能监视通信通道(包括交换机、路由器、光缆等),对冗余通道应能自动或手动切换。(4)操作员的监视手段应是多样化的。如:液晶显示器显示数据、文字、图形、曲线和表格等;事故或故障的音响、语音、电话、短信报警;模拟屏显示、打印输出等。2.2.4 控制与调节(1)对机组的控制与调节1)机组开/停机顺序控制(分步或连续)、事故停机和紧急停机控制;2)点设备控制。对单个对象具备ON/OFF操作的设备,要求对其实现ON/OFF控制操作,并考虑安全闭锁;3)给定值控制:机组的转速/有功功率、电压/无功功率和导叶开度按设定值进行闭环控制;4)油、气、水系统的自动控制;5)其它。(2)对110kV断路器的控制与操作;(3)对公用设备(泵、阀)的控制与操作;(4)其它。2.2.5 人机接口及操作要求(1)人机接口的原则1)对系统参数、数据的录入和任何改动都应限制权限和设置口令,并应有完整的操作记录,将每次操作的操作人员(口令使用者)、操作步骤、操作时间、操作结果均记录在案,并存入历史数据库中。2)人机接口(包括菜单、操作指示、报警语言、报表、汉字搜索、操作员信息提示等)具有汉字显示和打印功能。汉字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二级汉字字库标准(GB2311-80,GB2312-80),汉字输入至少应包括五笔和智能ABC输入法。3)人机接口操作方式应简便、灵活、可靠。对话提示说明应清楚、准确,在整个系统对话运用中保持一致。4)画面调用应灵活、可靠、响应速度快,画面调用分自动和召唤两种方式,自动方式用于事故、故障及过程监视等情况,召唤方式为运行人员随机调用。5)操作过程中操作步骤应尽可能少,并有必要的可靠性校核及闭锁功能。6)任何人机联系请求无效时,应显示出错信息。7)任何操作进行到某一步不再继续(下一步)完成该项操作的情况下,则可自动或人工删除操作信息。8)被控对象的选择和控制的连续过程只能在同一个操作员工作站上进行。9)运行人员可根据权限在控制台上方便地设置或修改运行方式和参数。(2)画面显示液晶显示器作为站控级主要人机接口设备,实时显示厂内主设备的运行状态、操作变化过程、事故和故障以及有关参数。事故画面具有自动推出和最高优先权(采用多窗口技术)。主要画面包括:电气主接线图、厂用电接线图、直流系统图、机组运行工况转换顺序流程图、机组运行工况图(P-Q图)、机组油、气、水系统图;各类棒图、曲线图、各类记录报告、操作及事故处理指导、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运行状态图等。(3)语音报警及ON-CALL1)当发生事故或故障时,立即发出中文语音报警和显示信息。可通过人机接口在线或离线禁止全部或某个LCU的中文语音报警功能。报警音响应将事故和故障区分开来,音响应可自动或手动解除。可在当前画面上显示报警语句(包括报警发生的时间、对象名称、报警性质等)。显示颜色应随报警信息类别而改变,若当前画面具有该报警对象,则该对象的标志(或参数)应闪光和改变颜色。闪光信号在运行人员确认后解除。2)当发生严重事故或故障时,除了上述报警之外,还应电话语音自动报警(ON-CALL)。电话语音自动报警可根据预先设定进行自动拨号,拨号应按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进行,当某一级为忙音或在规定时间内无人接听时,自动向上一级拨号,当对方摘机后,立即告诉对方报警内容(包括时间、地点、情况)。电话语音自动报警功能至少支持8路同时自动拨号。另外,还应能通过移动通信卡向预先设定的手机用户发送短信,告诉对方报警内容,并应支持群发功能。3)对于任何确认的误报警,运行人员可手动退出该报警点。(4)记录及打印1)各类操作记录;2)各类事故和故障记录;3)各类异常报警和状态变化记录;4)趋势记录(图形及列表数据);5)事故追忆及相关量记录;6)报表记录;7)各种记录打印;8)画面及屏幕拷贝。(5)维护和开发监控系统的交互式画面编辑工具和交互式报表编辑工具应具有操作方便、灵活等特点,用户能增加自定义图块或图表,能直接输入中文,画面及报表中的动态数据项与数据库的连接应能通过鼠标实现。操作人员应能在线和离线编辑画面、报表及所有报警信息。2.2.6 统计记录与设备运行管理指导(1)自动统计并记录各主要机电设备的动作次数、运行小时数、正常停运时间、检修次数及时间、事故和故障次数等数据,建立设备运行档案;(2)自动统计并记录各机组工况转换次数及运行、停机、备用、检修时间累计;(3)计算各机组的水头、效率,并根据实际的典型日负荷曲线计算各机组的加权平均效率;(4)自动统计并记录主要公用系统设备等的启动次数、启动间隔、每次运行时间、累计运行时间;(5)自动统计并记录各线路运行、停运时间累计;(6)逐日累计电站的发电量和用电量,以及平峰谷负荷时的发电量分时累计;(7)建立历史数据库,存档备案;(8)自动统计并记录继电保护动作情况,存储继电保护整定值及修改记录;(9)存储机械保护定值及修改记录;(10)操作防误闭锁;(11)操作指导;(12)根据需要,提供编制运行和检修操作票的指导,操作票自动生成;(13)根据需要,提供事故处理以及其它必要的运行管理指导;(14)其它运行管理需要的数据积累和记录。2.2.7 生成报表和打印(1)能方便地生成和修改报表,并能方便地查询和维护数据库,可自由生成过去任一时段的报表。各类报表包括但不限于:1)操作记录统计报表;2)事故和故障统计报表;3)继电保护定值表;4)越限报警报表;5)事件顺序记录报表;6)趋势记录报表;7)分时电量计量统计报表;8)日、月、年生产报表;9)设备运行状态统计报表;10)生成或计算各类报表所需数据;11)历史报表;12)电网辅助功能统计报表(如:一次调频、PSS投退次数和投入时间累加等)。(2)报表打印分为定时打印和召唤打印。召唤打印可分为实时打印、历史打印、事故和故障时自动打印。报表的幅面应满足A4/A3幅面的要求。2.2.8 系统自诊断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自诊断功能包括在线周期性诊断、请求诊断和离线诊断。诊断内容包括:(1)计算机内存自检;(2)硬件及其接口自检,包括外围设备、通信接口、各种功能模件等。当诊断出故障时,自动发出信号,对于冗余设备,自动切换到备用设备;(3)自恢复功能(包括软件及硬件的监控定时器功能);(4)掉电保护;(5)双机系统故障检测及自动切换。当以主/热备用方式运行的双机中的主用机故障退出运行时,无扰动地切换至备用机且不中断任务。2.2.9 系统通信计算机监控系统应对通信通道、通信状态进行监视,并在操作员工作站上显示通信故障报警信息和通信状态等信息,对冗余通信通道应能自动或手动切换。其通信内容如下:(1)通过局域网实现计算机监控系统内部各节点间的通信。(2)与峨边县调中心通过通信通道进行通信,以电力调度数据专网为主通道,常规远动专用通道(即点对点方式)为备用通道。主通道采用IEC60870-5-104协议,备用通道采用IEC60870-5-101协议。调度远动通信工作站应提供100Mbps以太网接口与买方提供的电力调度数据专网交换机相连,电力专用纵向认证加密装置由买方另行采购。1)调度中心监视的主要内容有:?各机组的有功和无功功率;?110kV线路的有功和无功功率;?主变高压侧的有功和无功功率;?全厂总有功和无功功率;?110kV系统电压和频率;?110kV线路电压;?发电机出口电压和频率;?110kV断路器、接地开关的位置信号;?各发电机出口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的位置信号;?110kV线路保护及重合闸动作信号;?主变压器保护动作总信号;?发电机保护动作总信号;?全厂事故总信号;?各自动调节装置运行状态信号;?各机组励磁系统PSS投入信号。以上遥测和遥信信号均要求带时标传送。2)调度中心操作的主要内容有:?给出全厂总有功功率和总无功功率值或总日负荷曲线,由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自动优化确定开/停机计划和机组负荷分配;?110kV断路器的操作;?远方开/停机。(3)计算机监控系统通过厂内通信数据服务器和厂内通信交换机实现与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电站MIS系统的通信,通信内容和具体要求将在设计联络会上讨论确认。安区I区与安全II区设备之间的通信采用硬件防火墙进行逻辑隔离,安区II区与安全III区设备之间的通信采用正向安全隔离装置进行隔离。卖方应确保计算机监控系统对外通信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与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通信。采集电站的水文、水情、气象信息,以及水调命令,并将电站的运行参数传给水情自动测报系统。(4)卖方作为主责任方,应与接入系统的其它厂商就接口要求等进行协调,并提供相关技术资料,以确保上述通信成功。2.3 现地级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功能2.3.1 LCU的一般功能要求LCU可以接受上位机或LCU触摸屏上输入的指令,执行相应操作。通过其开出继电器的空接点去动作被控对象。LCU应具备较强的独立运行能力,在脱离站控级设备的状态下仍能够完成对其监控范围内所有电气设备的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设定值的修改、工况调节和转换、事故处理等任务。要求处理速度快,应有容错、纠错能力,并带有其监控范围内的完整的数据库。LCU可以不通过站控级设备直接与上级调度计算机的通信。(1)数据采集和处理1)模拟量采集和处理?定时采集。按扫查周期定期采集数据,存入数据库。?将采集到的模拟量数据进行滤波、数据合理性检查、工程单位变换、模拟数据变化(死区检查)等,根据规定报警并上送站控级设备。?越限检查。对采集到的非电量(如温度、转速、压力等)进行越限检查,及时将越限情况和数据上送站控级设备。机组温度越限保护应采用多点比较和判别法,当相邻测点的温度均越高限值时,报警或启动机组LCU的事故停机程序,并可设置延时。?梯度越限检查。对非电量(如温度、转速、压力等)两次采集的数值进行检查,当其变化梯度超过允许值时报警,并可设置延时。机组温度梯度越限保护与机组温度越限保护相同,应采用多点比较和判别法。2)开关量的采集和处理?自发性状态变位采集,状态检查,更新数据库,并将报警量即时上送站控级设备。?事件顺序记录与处理。有中断能力的开关量变位时,立即转入事故流程进行处理,并按其变位发生时间的先后形成事件顺序记录。?状态开关量。当事故类开关量变位时,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机组解列、停机、减出力等);当故障类开关量变位时,应采取报警处理。3)综合量的采集与处理?通过交流采样装置采集电流、电压,并计算出有功/无功功率、频率、功率因数、零序电压等参数;?计算机组水头、效率;(机组LCU)?统计开关动作次数、主/辅机启/停次数及运行时间等。4)根据站控级的要求上送数据(2)人机接口彩色液晶触摸屏作为现地级主要的人机接口设备用于监视、操作和控制平台,应能显示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电气模拟接线图、各种事故和故障报警信息、事件表、趋势分析图和各类棒图等。对于操作中的错误或不合法指令,LCU拒绝执行,对于合法的指令,显示控制过程及最终结果。所有监控画面应与操作员工作站上的画面相同。(3)报警LCU上应具有反映被控对象的事故、故障、越限等状态的不同音响的报警功能。(4)通信1)与站控级的通信。将采集到的数据或事件信息上送站控级设备,接收站控级发来的控制和调节命令,并将执行结果返回给站控级。2)接收时钟同步信号。3)与被控对象的自动装置通信。4)应设置与便携式计算机通信的接口,用于LCU的调试。(5)自诊断功能LCU应能在线和离线对硬件及软件进行自诊断,及时诊断出故障部位模件及故障性质。当诊断出故障时,应能自动闭锁控制输出,并在LCU上显示和报警,同时将故障信息上送站控级设备;对于冗余模件,应能自动切换到备用模件。2.3.2 机组LCU的功能要求除满足一般功能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1)水轮发电机的控制与调节1)机组开机程序控制:包括分步开机至并网发电、一个命令连续开机至并网发电的顺控方式;2)机组停机程序控制:包括分步停机、一个命令连续停机的顺控方式;3)机组LCU屏上应有实现分步、连续开/停机的操作和监视设备;4)开停机过程中,当发生过程阻滞时,将机组自动转入安全工况或停机;5)机组事故停机或紧急停机控制:当机组LCU检测到事故信号或接到事故停机或紧急停机命令后,启动机组LCU的事故停机或紧急停机程序;屏上应装设带保护罩的事故停机按钮和紧急停机按钮各一个。6)机组辅助设备的控制;7)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的分/合操作;8)灭磁开关的分/合操作;9)接受操作员站有功/无功的单机或联合调节;10)机组有功/频率调节;11)机组无功/电压调节;12)各种整定值和限值的设定;13)机组的自动准同期并网操作。(2)电量采集对于发电机的三相电流、三相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频率、功率因数等电量的采集通过机组LCU屏内的交流采样装置实现,通过RS-485总线传送到机组LCU的PLC。(3)电度采集在机组LCU屏内装设1块多功能电度表,采集发电机的有/无功电度量,通过RS-485总线传送到机组LCU的PLC模块,并上送站控级设备。发电机的有/无功电度均采用单向计度。(4)10.5kV母线零序电压告警2.3.3 开关站及公用LCU开关站的功能要求除满足一般功能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1)控制1)110kV断路器的分/合操作;2)110kV断路器的自动准同期合闸操作。3)400V厂用电进线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4)10kV厂用电系统各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5)各种水泵、气机、风机的启/停操作。(2)电量采集对于110kV线路及主变的三相电流、三相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频率、功率因数等电量的采集通过开关站LCU屏内的交流采样装置实现,并通过RS-485总线传送到开关站LCU的PLC模块。400V进线的电量采集采用多功能测量仪表(由买方另行采购,安装在相应的开关柜上),通过RS-485总线传送到公用LCU的PLC模块,并上送站控级设备。(3)电度采集在开关站及公用LCU屏内装设2块多功能电度表,采集主变低压侧、110KV线路的有/无功电度量,通过RS-485总线传送到开关站及公用LCU的PLC模块,并上送站控级设备。主变低压侧、110KV线路的有/无功电度均采用双向计度。400V进线的电度采集采用2块多功能电度表(由买方另行采购,安装在相应的开关柜上),通过RS-485总线传送到公用LCU的PLC模块,并上送站控级设备。厂用电有/无功电度均采用单向计度。2.3.4 前池闸门LCU的功能要求除满足一般功能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1)控制闸门的启/闭操作(应按闸门电机功率配置一次元件安装于前池LCU内,并配置闸门位置上、下限位开关);2.3.5 与时钟同步系统的接口该系统配置一套高精度的时钟同步装置,用于实现计算机监控系统、继电保护系统、安控装置、MIS系统、能量采集计费系统、水情测报系统的时间同步。时钟同步装置具备多种对时方式和多种接口,包括:硬对时(1PPS/1PPM/1PPH,差分和空接点)、软对时(串口报文)、编码对时(IRIG-B及DCF77)和网络NTP对时等。卖方在投标时应详细列出计算机监控系统所需的时钟同步接口形式和各种接口的数量,具体内容将在设计联络会上讨论。3、硬件配置3.1 配置原则(1)冗余化措施1)系统服务器及操作员工作站因数据处理量大,且为全厂信息处理的核心,采用双重化配置。2)网络设备是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之间交换数据的途径,采用双重化配置。3)调度远动通信工作站是与调度连接的关键设备,采用双重化配置。(2)按功能和控制对象配置硬件,将功能尽可能分散。(3)为了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利用率,减少人员培训费用和系统维护费用,便于调试及运行人员掌握,整个系统应尽量采用相同类型的硬件平台,并应满足机组现地控制单元分期投运的要求。(4)为了满足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和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硬件平台应采用先进的、符合当今工业标准的产品。(5)本技术条款规定的技术参数是根据目前市场上主流产品的技术性能确定的,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和更新迅速,卖方最终交货的合同设备应为供货时主流产品中较高档次的产品。3.2 配置方案所有上位机系统的服务器和工作站的主机采用机架式结构,统一组屏安装,系统及操作员工作站和工程师/编程员工作站的外设位于控制台,应考虑为其配置相应的延长线(10m)。(1)2套系统服务器及操作员工作站主要负责站控级应用软件(包括AGC、AVC)的运行及站控级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统计和记录,包括历史数据的存储/归档和检索、数据库的生成和管理、运行管理文档的保存和检索。作为操作员人机接口工作台,负责安全运行监视、控制和调节、事件记录及报警状态显示和查询,但不允许修改或测试各种应用软件。(2)2套调度远动通信工作站用于与地调通信,完成与调度端的数据交换。应采用直采直送的方式与调度侧进行通信,即任何一个数据包从现地采集后途径调度远动通信工作站传输过程中不得采用规约转换方式解拆重包。(3)1套厂内通信数据服务器兼语音及手机短信报警工作站主要负责实现与水情自动测报系统、MIS系统等专功能自动化系统的通信。主要负责语音报警、电话查询、事故自动寻呼(ON-CALL)等工作。(4)1套工程师/编程员工作站负责对运行维护人员进行控制、操作、维护、软件联合开发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培训信息来自计算机监控系统,启动相应的模拟仿真程序,但不输出到被控对象,不能影响正常的生产过程。主要负责系统的开发、诊断和维护,可完成应用软件、数据库、系统参数的定义和修改,程序下载等工作。(5)1台便携式计算机主要用来调试现地LCU及其它相关智能设备。其调试软件由卖方及相关智能设备厂家提供。(6)1台打印机用于各种记录、报表、曲线及操作票的打印。(7)现地控制单元按被控对象设置,每台机组各设1套LCU,开关站及公用设备设1套LCU,前池设1套LCU。(8)网络设备2台站控级主交换机、8台LCU屏内现地级交换机、2台厂内通信交换机、网络连接设备(包括各种光缆、网线)及安全防护设备等。(9)时钟同步系统1套时钟同步系统为电站层计算机设备提供串行时钟信息,并为现地LCU提供脉冲对时信号。时钟同步系统应该满足为电站其它现地智能设备提供对时的要求。3.3 配置要求3.3.1 系统服务器及操作员工作站2套操作员工作站为高性能、多任务、多用户型工作站,以冗余方式工作,支持掉电保护和电源恢复后的自动重启功能。每套操作员工作站基本配置要求如下:(1)操作系统:汉化Unix;安全加固的操作系统;(2)CPU处理器:2个四核CPU处理器,字长64位,主频≥3.0GHz;(3)高速缓存:三级缓存≥10MB;(4)内存:容量≥4GB,支持扩展(虚拟)内存;(5)硬盘:容量≥500GB,3GB/s,SATA接口;(6)彩色高密度显卡:分辨率≥1920x1200,显存容量≥1GB;(7)液晶显示器:27”TFT,分辨率≥2560×1440,平面直角,抗反射、防眩光;(8)接口:USB接口及串/并口的数量应满足使用要求,4个1000M网络接口;(9)电源:冗余电源,可热插拔电源模块;(10)标准键盘、光电鼠标、冗余风扇;(11)光驱:≥48倍速DVD-ROM;(12)其它附件。3.3.2 调度远动通信工作站(2套)采用高性能的PC服务器,并配有足够的通信接口。每套调度远动通信工作站的基本配置要求如下:(1)操作系统:汉化Linux,安全加固的操作系统;(2)CPU处理器:2个四核CPU处理器,字长64位,主频≥3.0GHz;(3)高速缓存:三级缓存≥10MB;(4)内存:容量≥4GB,支持扩展(虚拟)内存;(5)硬盘:容量≥300GB,SAS接口;(6)彩色高密度显卡:分辨率≥1600x1200,显存容量≥512MB;(7)液晶显示器:17”TFT,分辨率≥1440×900,平面直角,抗反射、防眩光;(8)接口:USB接口及串/并口的数量应满足使用要求,4个1000M网络接口;(9)电源:冗余电源,可热插拔电源模块;(10)标准键盘、光电鼠标、冗余风扇;(11)光驱:≥48倍速DVD-ROM;(12)其它附件。3.3.3 厂内通信数据服务器(1套)采用高性能的PC服务器,并配有足够的通信接口。基本配置要求如下:(1)操作系统:汉化Windows;(2)CPU处理器:1个四核CPU处理器,字长64位,主频≥3.0GHz;(3)高速缓存:三级缓存≥10MB;(4)内存:容量≥4GB,支持扩展(虚拟)内存;(5)硬盘:容量≥300GB,SAS接口;(6)彩色高密度显卡:分辨率≥1600x1200,显存容量≥512MB;(7)液晶显示器:17”TFT,分辨率≥1280x1024,平面直角,抗反射、防眩光;(8)接口:USB接口及串/并口的数量应满足使用要求,4个1000M网络接口;(9)电源:冗余电源,可热插拔电源模块;(10)标准键盘、光电鼠标、冗余风扇;(11)光驱:≥48倍速DVD-ROM;(12)电话语音卡:1个(输出8路标准电话语音);(13)短信发送装置:1个;(14)其它附件。3.3.4 工程师/编程员工作站(1套)工程师/编程员工作站为高性能、多任务、多用户型工作站,支持掉电保护和电源恢复后的自动重启功能。基本配置要求如下:(1)操作系统:汉化Unix;(2)CPU处理器:2个四核CPU处理器,字长64位,主频≥3.0GHz;(3)高速缓存:三级缓存≥10MB;(4)内存:容量≥4GB,支持扩展(虚拟)内存;(5)硬盘:容量≥500GB,3GB/s,SATA接口;(6)彩色高密度显卡:分辨率≥1920x1200,显存容量≥1GB;(7)液晶显示器:27”TFT,分辨率≥2560×1440,平面直角,抗反射、防眩光;(8)接口:USB接口及串/并口的数量应满足使用要求,4个1000M网络接口;(9)电源:冗余电源,可热插拔电源模块;(10)标准键盘、光电鼠标、冗余风扇;(11)光驱:≥48倍速DVD-ROM;(12)其它附件。3.3.5 便携式计算机(1套)笔记本电脑(当前主流配置),至少应满足以下配置要求:(1)操作系统:汉化Windows ;(2)CPU处理器:Core 2 Duo T7300,主频2.0GHz;(3)内存:2GB,支持扩展(虚拟)内存;(4)硬盘:至少200GB;(5)显卡:独立显卡,显存容量≥128MB;(6)液晶显示器:14.1”TFT,宽屏,分辨率≥1280x1024;(7)接口:USB接口及串/并口的数量应满足使用要求,1个10/100/1000M自适应RJ45口;(8)光驱:1个内置COMBO光驱DVD-ROM/CD-RW,速度24x/24x/24x/8x Max;(9)内置网卡、56k语音、数据及传真MODEM,2个PCMCIA插槽;(10)提供所需全部控制、监视、测试、编程用软件。3.3.6 打印机(1台)(1)A3/A4幅面黑白激光打印机1)处理器:133MHz;2)打印形式:双面打印;3)分辨率:1200dpi;4)打印尺寸:A3/A4;5)打印速度:30ppm(A4)/18.5ppm(A3);6)内存:48MB;7)配10/100M 以太网卡,并口、网口可选。3.3.7 控制台、计算机桌和椅子(1)应为中控室操作员工作站提供1台套操作员控制台,结构及配置要求如下:1)控制台的结构及总体布置造型应与中控室的总体布置协调一致;2)显示器的布置不得有碍于操作人员对模拟屏的监视;显示器的方位、角度、距离应考虑操作人员有最佳监视效果,显示器应有遮除眩光的措施;3)键盘应布置在合适的高度,与显示器方位一致;4)控制台上应有一定的平面给操作人员搁置文件;5)控制台上的人机接口设备及连接电缆应能方便地拆卸、更换;6)控制台总长度暂定为6m,台面宽度暂定为1.2m,台面应采用进口亚克力材料。(2)应为控制台和计算机桌配4把椅子,应能旋转和调节高度,并坚固耐用,颜色应与控制台和计算机桌配套。(3)卖方应在订制控制台、计算机桌和椅子之前,将控制台、计算机桌和椅子的制作材料、颜色、规格、尺寸、结构等详细资料提交给买方批准。经买方认可的资料将作为买方验收的依据。3.3.8 现地控制单元(LCU)(1)人机接口设备采用12.1”TFT彩色触摸屏,分辨率800x600,应选用不低于Red-lion G303S 、Proface ST400、Beijer T4A或同等档次产品。(2)LCU应具有智能性和可编程能力,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主处理器(CPU)安装在独立的机架上,每个机架包括:CPU模块、电源模块、与上位机通信模块、I/O站通信模块;所有模板应能支持带电热拔插;每个机架应备1~2个插槽,备用插槽应带盖板;32位处理器必需硬件配置,内存≥4Mb,PLC CPU主频≥266MHz,带闪存,热备用CPU保证切换无扰动,CPU经常性占用率≤50%;PLC应选用GE公司 PAC3i系列、施耐德Modicon unityPremium系列或相当品质的产品。LCU应方便地与采用不同规约现场总线的现场设备通信。(3)LCU采用智能I/O模块,应适应水电站的环境条件,并能满足IEC 255-5及IEC 1000-4要求。I/O模块每个输入/输出点应带有LED指示灯。I/O机架应配置的电源模件和通信模件支持热插拔。所有的I/O模块应与CPU同档次同系列。1)开关量输入(DI)模块:所有输入通道均应有高电压(≥1500VDC)光隔离保护和滤波功能,并带显示输入逻辑状态的LED指示灯;DI模块接收干接点(无源接点)输入。单个DI模板的输入点数不得超过32点。2)模拟量输入(AI)模块:应有一个A/D转换器,其分辨率为16位或更高,量化误差应限制在小于1/2LSB;AI模块接收4~20mA过程电流信号;单个AI模板的输入点数不得超过16点。对于经室外引入的或重要的模拟量信号应先经信号隔离器再进模拟量输入模块,输入对输出对电源对地四端三重全隔离;隔离器至少应满足:精度±0.1%,温度系数±100ppm/℃,隔离强度≥1500V/min。3)开关量输出(DO)模块:所有输出通道应有电气隔离,并带显示输出状态的LED指示灯;短时工作继电器在程序控制下激磁一段可调时限后自动释放。单个DO模板的输出点数不得超过32点。(4)应随LCU一起提供实时时钟,用以记录过程输入状态发生变化的时间。(5)每套LCU配置2台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每台交换机的端口数配置如下: 1) 机组LCU:?提供2个100M多模光口,用于与电站LAN相连,通讯规约TCP/IP;?至少提供4个10/100M自适应RJ45口,用于连接LCU柜内的PLC、便携式计算机或便携式测试设备,通讯规约TCP/IP;2) 开关站及公用LCU:?提供2个100M多模光口,用于与电站LAN相连,通讯规约TCP/IP;?至少提供4个10/100M自适应RJ45口,用于连接LCU柜内的PLC、便携式计算机或便携式测试设备,通讯规约TCP/IP;3) 前池闸门LCU:?提供2个100M多模光口,用于与电站LAN相连,通讯规约TCP/IP;?至少提供4个10/100M自适应RJ45口,用于连接LCU柜内的PLC、便携式计算机或便携式测试设备,通讯规约TCP/IP;(6)LCU应能提供RS-485串口,用于与外部智能设备相连,通讯规约采用IEC60870-5-103或Modbus标准:(不含计算机监控系统内部所需的串口数)1)机组LCU:至少提供8个RS-485串口,用于连接机组保护装置、电调柜、励磁柜、调速器油压装置控制柜、进水阀控制柜等;2)开关站及公用LCU:至少提供12个RS-485串口,用于连接变压器保护装置、110KV线路保护装置、厂房技术供水泵控制柜、交流采样装置、400V配电盘多功能仪表、直流屏、UPS馈电屏;3)前池LCU:至少提供4个RS-485串口。(7)同期装置1~2#机组LCU和开关站及公用LCU屏内应分别设置1套微机自动准同期装置(机组和开关站均为单对象)和一套手动同期装置。手动准同期装置应采用多功能同步表。自动准同期装置应采用SID-2AS型准同期装置。1)机组自动准同期同期点为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微机自动准同期装置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允许压差设定值应是可调的,调整范围为0~10V;?允许相差设定值应是可调的,调整范围为0~10°;?允许频差设定值应是可调的,调整范围为0~0.5Hz;?恒定越前时间应是可调的;?电压升/降输出信号时间应是可调的,调整范围为0.1~2s;?电压升/降输出信号间隔时间应是可调的,调整范围为1~6s;?速度增/减输出信号时间应是可调的,调整范围为0.1~0.5s;?应设置一个自动准同期装置投/切开关。2)开关站自动准同期同期点为110kV系统1个断路器,微机自动准同期装置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允许压差设定值应是可调的,调整范围为0~10V;?允许相差设定值应是可调的,调整范围为0~10°;?允许频差设定值应是可调的,调整范围为0~0.5Hz;?恒定越前时间应是可调的;?应具有自动检测两端有压、两端无压、一端无压等功能,并保证断路器安全合闸;?应设置一个自动准同期装置投/切开关。 (8)交流采样(三相四线)每套机组LCU应配1套交流采样装置,负责每台发电机出口的电量采集。开关站及公用LCU应配2套交流采样装置,负责1台主变低压侧、110KV出线的电量采集。1)耐压2000V,1min不发生击穿、飞弧等现象;2)测量精度至少达到0.5级;3)额定电压输入为:100V AC;4)额定电流输入为:5A;5)在外界电场、磁场干扰下输出值变化不得超过基本误差的绝对值;6)提供1路可定义的4-20mA模拟量输出。(9)多功能电能表(三相四线)每套机组LCU应提供1只发电机单向有功/无功多功能电能表;开关站及公用LCU应提供2只双向有功/无功多功能电能表。1)有功电度测量精度为0.2S级,无功电度误差不大于1%,应能单或双向计量有功和无功电度;2)额定电压输入为:100V AC,额定电流输入为:5A;3)应为数字式电度表,并具有分时计量功能,可按设定的时段累计、显示和存储电度值;4)具有记录表内各种事件、故障信息的功能;5)具有断电保护和来电记忆恢复功能;6)事件缓冲区内的信息可保存2天以上;7)至少应提供标准RS485串口,用于与现地LCU相连;8)通讯协议具有数据校验功能,所传送的信息带有时标,并具有批量传送信息的功能;9)支持通过通讯接口修改电能表内部参数的功能;10)在外界电场、磁场干扰下输出值变化不得超过基本误差的绝对值;11)具有外接辅助电源的功能,辅助电源应由机组LCU屏内的电源装置供电。(10)功率变送器每套机组LCU配置1只有功功率变送器和1只无功功率变送器,至少应满足以下要求:1)变送器额定电压输入为:100V AC;额定电流输入为:5A;2)变送器输出为二路独立的4~20mA模拟量;3)变送器的精度应不低于0.2级(11)LCU电源每套LCU应设有冗余的开关电源,对于机组LCU及开关站及公用LCU均采用交/直流电源(1路UPS,1路DC220V)供电,前池LCU采用双交流电源(1路UPS,1路AC220V)供电,任意一路电源故障退出运行,不应影响LCU正常运行。开关电源的容量应满足负荷要求,并留有一定的裕度。对于机组LCU,开关电源的容量除满足内部需要外,还应提供2回24V DC(5A)供机组端子箱使用。另外,每个输入、输出电源回路应装设自动空气开关。(12)LCU屏上应设置“现地”和“远方”操作方式切换开关。在“远方”方式时,控制在站控级计算机上自动完成;在“现地”方式时,控制可通过LCU屏上的触摸屏完成,也可通过便携式计算机完成。(13)应提供LCU屏内全部辅助设备,使其成为完整的连接好的屏。3.3.9 I/O点的配置I/O点数见下表,其中不包括卖方自用的点数,该点数仅作报价参考,实际的I/O点数在设计联络会上确定并不应引起商务价格的变化。序号设备代号设备名称数量(套)DISOEAIDO交流采样装置多功能电度表安装位置11(2)LCU机组现地控制单元219232486411发电机层机旁23LCU开关站及公用现地控制单元122432163222中控室34LCU前池现地控制单元1328816前池值班室3.3.10 网络设备应提供计算机监控系统全套网络设备及盘柜,应包括2台站控级主交换机、8台现地级交换机、1台厂内通信交换机、线缆、安全防护设备及网络管理软件和测试软件、网络维护工具等其它所需的设备。网络结构详见1.3及附图。数据通讯网络应是全双工、交换式、无冲突的,数据通讯带宽应不小于100Mbps。任何时候,最大通讯负载量不得超过总带宽的40%。(1)交换机1)性能要求?站控级交换机采用模块化结构,现地级交换机及通信交换机采用一体化结构。所有交换机都应为高抗干扰工业以太网交换机,采用国际知名品牌罗杰康、Hirschmann产品。?交换机应支持基于端口的VLAN(虚拟局域网)划分、IGMP Snooping(主播侦听)、IEEE802.3x(流量控制)、广播限制器、DHCP Relay with Option82(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以及端口掉线后交换机的MAC地址表的快速更新功能。?交换机应具有工业级安全认证cUL508或IEEE1613, NEBS Level3等,可以暂时关闭不用端口,支持端口与所连接设备的MAC地址绑定等网络安全功能。?交换机支持SNMP V3网络管理功能,提供网络交换机自动搜索管理软件,便于系统管理权限的划分,在未设定IP地址或IP地址重复的情况下也能自动发现连接在网络上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系统配备一套网络管理软件实现统一的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该网络管理软件支持OPC(动态过程控制)通信方式,含OPC DA(数据采集)和OPC AE(时间报警),将网络设备的状态信息传递到HMI/SCADA软件中。?为了实现网络设备的时间同步,交换机应支持RFC1769 SNTP简单网络时间协议。?交换机应具有传送语音和图像的能力。?交换机应采用模块化电源设计,支持AC220V双电源冗余输入,采用无风扇设计,允许运行温度为-40~85℃,运行湿度10%~95%(无凝露),电磁兼容性指标应满足工业要求。?交换机在常温下MTBF值(平均无故障时间)要求在30年以上,当发生链路故障时恢复时间小于5ms。?所有交换机EMI抗电磁干扰性能在4级以上;支持无故障通信,具有ZPL零丢包技术,IP等级应达到IP40。2)端口配置(以下端口数量是最低要求,为满足招标文件的技术要求,卖方应为每台交换机配置足够数量的端口)?站控级交换机:每组交换机至少应配置12个1000M RJ45口、4个100M RJ45口、4个100M多模光口、2个100M单模光口。其中光口应为交换机集成配置的光口。?现地级交换机:安装在各LCU柜内,端口数量详见3.3.7。?厂内通信交换机:交换机至少应配置4个10/100M自适应RJ45口。(2)线缆1)合同设备之间的所用光缆、网线、电缆及电源插座板、安装调试用特殊或专用工具等全部由卖方提供。2)所有线缆应具有防霉变、防鼠、防潮的特性,光缆应采用铠装光缆。3)卖方提供的线缆数量应满足现场需要,所需费用已包含在合同总价中。4)卖方应根据监控系统设计确定电缆型号规格,根据设备布置确定电缆长度,并提交电缆统计清册给买方批准,电缆统计清册包括电缆编号、电缆型号规格、备用芯数、电缆起点、电缆终点、电缆长度,以及各种规格的电缆总长度。3.3.11 安全防护设备1)操作系统安全加固产品(4套)为保证重要的数据和文件不被更改、删除、非法拷贝,关键业务、进程不被非法停止,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系统服务器、调度远动通信工作站、厂内通信数据服务器应采用安全加固的操作系统,加固方式包括:安全配置、安全补丁、采用专用软件强化操作系统访问控制能力以及配置安全的应用程序。一个由网络边界到核心的纵深的多层次防护体系,才是一个完整的安全防护体系。软件安全加固产品必须采用通过公安部和国网安全实验室测评的电站核心系统防护S-NUMEN。投标人应在投标文件中提供在两个以上大中型水电站成功应用两年以上的该操作系统安全加固产品业绩,并提供相应的测评报告和应用业绩证明。软件安全加固产品应具备以下功能:?数字签名认证机制;?帐号管理;?口令质量控制;?文件的访问控制;?防止程序非法终止;?程序自动权限设置;?Setuid控制——特权程序控制;?网络控制服务;?登录服务控制;?入侵响应——系统IPS;?日志系统及设置;?程序自身保护功能(Self-Security);?跨平台管理,必须满足可以同时运行在AIX、HP-UX、Solaris等主流UNIX平台的需求。2)硬件防火墙(1套)?用于安全I区与安全II区之间的逻辑隔离,可根据安全策略(允许、拒绝、监测)控制出入网络的信息流,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抗攻击能力。防火墙系统应能限制外部对系统资源的非授权访问,以及内部对外部的非授权访问,特别是限制安全级别低的系统对安全级别高的系统非授权访问。?必须使用经过有关部门认可的国产硬件防火墙,其功能、性能、电磁兼容性必须经过相关测试。?硬件防火墙至少应提供2个10/100M自适应RJ45口。3.3.12 防雷保护器计算机监控系统交/直流电源输入回路、外部系统进入局域网的端口处等均应加装防雷保护器,以防止计算机监控系统遭受雷电侵入或地电位升高的破坏。投标人应随投标文件提供防雷网络结构图,该图应详细表明所有防雷保护器的布置位置、数量和要求。3.3.13 UPS电源峨边县方家山水电站设置2套UPS装置,分别布置在中控室及前池配电房。(1)对于布置在电站中控室的UPS装置,卖方应提供2套完全相同的UPS电源,并联冗余结构。UPS电源由N 1个正弦波逆变器构成,单台逆变器容量2.5kVA或1.5kVA,N个正弦波逆变器额定总容量不应小于5 kVA考虑。UPS电源的直流进线取自厂内直流系统,交流进线取自厂内交流配电盘,当直流电源故障时应无间断切换到交流电源供电。提供20回 10A交流馈电回路给其他系统的设备供电。(2)对于布置在前池配电房的UPS装置,卖方应提供1套UPS电源。UPS电源容量为1kVA,自带蓄电池,装于现地LCU屏内。UPS电源的交流进线取自前池交流配电盘,正常情况下由交流220V供电,交流故障时应无间断切换到直流供电。提供5回 6A交流馈电回路给其他系统的设备供电。(3)UPS装置提供1段220V交流母线,其进/出线回路应设置自动空气开关和稳压隔离装置。(4)UPS馈电回路应装设自动空气开关。(5)计算机监控系统所需的UPS馈电回路数和容量由卖方统计,并在投标时明确,同时提供UPS选型计算书。(6)UPS电源屏内应装设必要的测量表计和反映设备运行/故障情况的各种信号指示灯,供运行人员现地巡视和操作,并将进/出线开关位置信号、UPS电源退出运行报警信号、母线低电压报警信号等送至计算机监控系统。(7)UPS电源应选用中外合资品牌或进口产品,如英格瑞德IPM系列DC220V/AC220V 正弦波逆变器或同等产品。(8)UPS电源装置应满足以下性能参数要求:1)交流输入电压:380VAC或220VAC(变化范围80%~115%),50Hz±2%;2)直流输入电压:220V DC(变化范围80%~115%);3)交流输出电压:正弦AC220V±1%,50Hz;4)稳压范围:静态0~100%负荷:≯±1%;动态100%负荷突变:≯±4%;5)波形失真系数:≤4%线性负荷;6)波形畸变:2%;7)过载能力:120%时可连续工作;8)输出功率因数:应满足从超前0.0到滞后0.0;9)采用高频脉宽调制技术,满足正弦波输出的总谐波畸变(THD)小于1%;10)支持自主均流、支持模块并联运行及同步运行控制要求,满足并实现多模块并联系统的N 1冗余设计方案、单台逆变器容量为2.5kVA或1.5kVA,支持带电热插拔;11)效率>92%(半载到满载),待机消耗小于100W(空载);12)保护措施:设置输入欠压、过压保护,设置输出过载、短路保护,并将报警信号输出到计算机监控系统;13)环境要求:冷却方式采用内置智能风扇设计,工作温度为-20℃~ 55℃,储存温度为-50℃~ 55℃,湿度为0~95%无冷凝;14)噪音:60db;15)可靠性:MTBF>500000h。3.3.14 GPS时钟装置卖方应提供至少一套由同步时钟、天线、前置放大器、低损耗同轴电缆等组成的全球定位卫星时钟系统,确保监控系统内部以及与有关的微机型控制子系统(例如继电保护)之间的时钟同步。时钟同步装置的输出信号至少包括分脉冲、秒脉冲、网络对时和IRIG-B信号。配置两台主时钟,互为备用,两套主时钟分别同时接收GPS和北斗卫星时间信号。当主时钟同时正常接收GPS和北斗星系统时间信号时,应将北斗星的时间信号作为主时钟的外部时间基准,GPS的时间信号作为后备。在失去卫星同步信号的情况下,接收器应有高精度的内部自守时钟,其时间误差每24小时少于10ms。在接收器损坏的情况下,计算机也应有内部高精度时钟,以便以降级的精度继续对事件进行时间标记。如果时钟同步装置的对时输出信号数量不足,卖方应负责扩充、转接或增加时钟同步装置的数量,以确保电站所有需要对时信号的继电保护、故障录波器等各种设备都能接收到对时信号。A. 时间同步系统用于实现计算机监控系统、保护装置及故障录波器、安全自动装置、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子站等设备的时间同步,应能提供满足这些设备需要的各种时间同步信号。B.GPS 时钟放在计算机房,接收天线装在室外(100 米天线)。它接收卫星时钟信号与两台主机进行对时通信,通过网络功能自动校准各计算机的时钟。C.时间同步系统为双机双时钟源(GPS 北斗卫星),GPS 卫星同步时钟的时间信号接收单元应能接收GPS 卫星发送的协调世界时(UTC)信号作为外部时间基准信号。正常情况下,主时钟的时间信号接收单元独立接收GPS 卫星发送的时间基准信号;当主时钟的时间信号接收单元发生故障时,该主时钟应能自动切换到另一台主时钟的时间信号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北斗卫星时间基准信号,实现时间基准信号互为备用。D.GPS 天线电缆应带防雷保护,应避免感应雷进入GPS 主时钟,保证设备安全正常运行。E.主时钟内部的时钟,当接收到外部时间基准信号时,被外部时间基准信号同步;当接收不到外部时间基准信号时,保持一定的走时准确度,使主时钟输出的时间同步信号仍能保持一定的准确度。当外部时间基准信号接收恢复时,自动切换到正常状态工作,切换时间应小于0.5S,切换时主时钟输出的时间同步信号不得出错。F.应具有时间信号扩展功能,以满足用户不同要求方便地扩展时间信号的输出数量。G.输出的时间信号应满足秒(1PPS)、分(1PPM)、时(1PPH)、IRIG-B(DC)时码、IRIG-B(AC)时码、DCF77、串行口以及NTP 网络对时等方式。H.应有时间设置和显示功能,显示年、月、日、时、分、秒及当前所接收卫星的个数。应使用四位十进制数表示年份。I.应采用交直流两路电源供电,任何一路电源消失,主时钟仍保持正常工作。J.主时钟应具有真正意义的网络时钟服务器功能和内置NTP 协议。K.应支持光纤B 码输入输出,具有内置光纤B 码输入输出和脉冲方式。L.技术指标各项技术指标应优于《华东电网时间同步系统技术规范》的要求。GPS 卫星时钟同步系统应通过省级以上权威机构检测,并具有检测报告。M.时钟装置的配置:计算机监控系统内部所需要对时接点由承包人自行统计。其余见下表:NTP/SNTPB码(RS485 DC)2路以上20路3.4 软件配置3.4.1 概述(1)卖方提供的计算机监控系统软件应是成熟的、可靠的、标准化的,并符合本招标文件要求的。(2)软件采用功能化、模块化设计,并采用面向对象技术,保证系统的开放性,使系统维护和扩充更加方便。(3)软件必须由统一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人机联系系统支持。(4)在应用程序、操作系统、支持程序和数据库之间应建立简明的接口。(5)程序之间的数据应做到共享。(6)按照开放式的接口、服务和支持格式规范,使软件以最少的修改实现在不同系统间的移植,并能与本地的或远程系统中的应用实现相互操作,以方便用户的交互。(7)卖方至少应提供以下软件,但不限于此:1)系统软件;2)支持软件;3)应用软件;4)通信软件;5)防病毒软件;(8)所有软件应使用光盘或其他媒介提供可靠的备份。3.4.2 系统软件系统软件应能支持计算机监控系统开发应用软件。应具有成熟的、最新版本的可用程序包,当主机扩充主存、外设或增设其外围设备时,不需要重新改编程序。(1)操作系统1)必须采用标准的操作系统。具备进程管理(包括批处理、分时及实时进程管理)、进程间的同步或异步通信、虚拟内存管理及内存保护、中断处理和 I/O管理服务、事件驱动、多线程多队列管理、资源分配控制、文件管理、共享进程库支持、动态链接、应用编程接口等功能。2)操作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实时性、可移植性、高可靠性、成熟性,运行稳定、已经过多次版本升级、符合开放系统互联标准的汉化Unix操作系统或Windows多任务操作系统。3)操作系统应为实时多用户、多任务执行程序系统,并具有应用于本招标文件所规定的硬件的成功经验,能有效地执行高级语言程序。为提高计算机利用率和响应时间,操作系统应具有以优先权为基础的任务调度执行,资源管理分配以及任务间的通信和控制手段,优先级至少有32级。4)系统服务器兼操作员工作站和调度远动通信工作站应使用安全加固的操作系统。5)所有画面、图表、报表均支持汉字显示及打印。6)具有对用户的识别、认定和授权机制,能对各进程的每一个系统调用事件进行监听、监视、记录及跟踪分析。7)系统资源丰富,并具有相应的支持软件。(2)语言编译器应提供完善的、有效的编程软件,而且必须是厂家的标准版本,以进行应用软件的开发。这些编程软件包括标准的汇编语言、高级编译语言、交互式数据库编程软件、交互式图象编译软件和交互式报告编译语言。在系统服务器上应提供带有操作系统的高级编程语言,并满足以下要求:?全局优化和局部优化。?支持IEEE标准的浮点运算。 ?支持不同语言间的相互调用(混合编程)。 ?提供共享函数库及操作系统接口。?具有强有力的调试工具。在工程师/编程员工作站上可对系统中某个节点的数据进行编辑、下载、重新装入等数据库维护操作,应有具体措施保证节点的数据库与整个系统的数据库一致。(3)诊断软件为了提高系统的可利用率和可维护性,计算机监控系统应配置完备的诊断软件,至少应包括周期性在线诊断软件、请求在线诊断软件、离线诊断软件和工具等。1)周期性在线诊断软件的基本要求:?能对站控级计算机及外围设备提供周期性的在线诊断;?能对现地单元控制器及接口设备提供周期性的在线诊断;?能对通信网络及接口设备提供周期性的在线诊断;?在线诊断发现的故障信息应有报警显示和记录。2)请求在线诊断软件:系统在线运行及人机对话情况下,对系统中某一外围设备应能使用请求在线诊断软件进行测试检查。3)离线诊断软件和工具:对系统中的计算机设备或组件进行查找故障的诊断。(4)文件管理软件(5)其它系统软件3.4.3 支持软件除应具有系统生成、软件联合开发、系统运行和维护的各种标准支持软件外,还应具有:(1)数据库管理及组态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控制和管理,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用户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库管理员也可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它支持多个应用程序和用户用不同的方法同时或不同时刻建立、修改和查询数据库。应能提供各节点存储瞬时状态、事件数据、测量值及用于趋势分析和定期报告的数据,以及归档和检索这类数据的管理。1)实时数据库管理必须具备对数据库进行实时设置和调整、I/O点或计算量的增减,以及定时将实时数据存入历史数据库的功能,在执行这些操作时不能影响设备的实时运行。实时数据库管理系统应采用数据库而不是数据文件方式来管理实时数据,应提供硬盘至内存的映射机制(时间通常应达到ms级),使用共享内存技术使数据库常驻内存,供各个进程共享,并满足实时性要求;应支持逻辑上的层次和指针结构,以满足网络分析的要求。2)历史数据库管理应具备结构编辑、数据查询、转存和备份功能,历史数据管理的所有功能都应基于关系型商业数据库予以实现,关系型数据库应能支持多种类型的访问(包括标准查询语言SQL)。3)能进行系统中各种人员的增减、口令和权限管理,编辑方便,加密性好。4)应提供数据库生成软件,用此软件生成和修改数据库。5)应提供用户访问数据库的一整套用户函数或其它有效手段,以实现系统用户管理和实时数据的存取、设置、修改。6)组态软件至少包括图形编辑与运行、报表管理、控制流程编辑与运行、日志管理、报警管理、语音管理、趋势图管理、人员管理、网络节点管理等模块。(2)进程管理系统由于系统是由许多功能各异的进程协调运行来实现的,因此,需要一个性能优良的进程管理系统来实现对进程的协调管理。该管理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1)及时汇报各进程的运行状态,检测重要进程的非正常退出,如网络通信中断、扫描进程出错等,并以报警的形式提示用户。2)实现进程之间的控制。3)实现进程之间的通信。4)限制启动进程的权限,避免冲突和混乱。5)设计、增删、修改进程方便。6)提供计时器事件功能。用户可定义多个计时器事件,并可设置事件的时间间隔、触发进程或程序等参数。7)能通过定义或设置实现重要进程异常退出的自动重启。(3)画面显示管理软件1)系统应支持多显示器、多屏幕的窗口模型。生成的图形可以在一台计算机的多个屏幕上同时显示,也可以在不同计算机的多个显示器上同时显示。支持多窗口显示及窗口的区域放大、缩小、移动、裁剪、复制、打印输出、导航器指示的图形漫游等功能。支持实时数据的分层显示、手动置数、遥信取反、动态定义参数的查询和修改(同时修改数据库)等画面操作。2)人机界面应有安全等级,等级数不少于5级,各安全等级可由系统管理员定义,并赋予不同的权限。3)应提供多种画面调用方式。主要的调用方式有:?利用快捷键调用。?从目录画面上调用。?单击画面链接点调用。?按前后页调用画面。?通过地理图调用。?按键入的画面名调用。(4)报表生成软件编辑报表简便,能实现报表计划打印和存储。(5)数据库与画面群结合软件(包括交互式作图软件、窗口软件、交互式数据库生成软件、动态汉字管理软件等)。要求提供遵循X-Window和OSF/Motif标准的图形用户接口, 并满足以下要求:1)系统应提供功能强大的图形编辑器,用于生成和编辑所需要的各种画面(系统图、单线图、地理图、棒图、饼图、中文表格、历史数据和趋势曲线图等)。2)图形编辑器至少应提供七种基本实体(线、矩形、圆、椭圆、弧、折线、文本),以绘制图形。图形编辑器应提供灵活方便的方法,用以控制基本实体的显示特性(颜色、线型、线宽、是否填充、字符大小、对齐方式、X/Y方向比例)。利用基本实体应能组合成任意尺寸的自定义图元组(如开关、刀闸、变压器、发电机等),以及常用图元组供绘图时调用,并提供图元编辑功能(放大、缩小、图内/图间拷贝、移动、变色、变线型、变线宽等),以减少作图工作量。3)图形编辑器应提供功能较强的图形实体和图元操作手段,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移动、拷贝、删除、旋转、镜像、无级缩放及自动复位(可对图形进行无级放大与缩小,并能自动恢复原始尺寸)、撤消和重做(可以避免用户误操作)、开窗放大和回放(用于实现图形的无级缩放、平滑移动)、网格定位(可以保证图形有很高的精度)、世界图(既可连贯地绘制几十页的大系统图,也可绘制仅一页的厂站图)等。4)应能自动标定待显示动态数据的位置,用户可用所提供的工具作移动、旋转、放大、缩小、变色、删除等修改和调整。5)图形编辑器应制图方便,能制作各种电力系统设备与元器件图形(包括立体画面),画面和图形对象剪贴方便,画面对象能与数据库中各种类型的量进行链接。6)所选择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对每种平台应保持不变的应用编程接口(API),以实现从一种平台到另一种平台快速而方便地移植。7)应独立于操作系统内核及网络协议。8)应具有一套完善的开发工具。9)应支持矢量汉字,有良好的汉字输入法。10)应支持多种商用图形文件到SCADA画面文件的相互转换。11)SCADA/AGC/AVC等所有应用应有统一的开发平台和人机界面。12)应支持浏览器操作。(6)网络管理软件1)应支持灵活的结构、国际通用网络通信协议(ISO/OSI、TCP/IP等)、局域网通信、远程数据通信、异种网络互联等功能。能实现远程调用、终端服务、打印服务、窗口服务、图形服务、网络文件共享等应用。2)提供一组完整的软件工具,包括名字服务(允许分布处理意义上的宿主口令、地址、别名等的集中管理)、时间服务(可保证网络中所有计算机时钟的同步)、远程调用(允许本地程序在远程宿主机上执行)等。3)网络管理软件还应具有严密可靠的网络安全保护措施。 (7)人机接口软件1)人机接口软件的设计应满足系统所有功能要求和操作要求。人机接口软件应有交互式图象编译程序、交互式数据库编译程序、交互式报表编译程序、键盘或命令解释程序等支持。2)人机接口软件应允许操作员在不详尽了解系统知识的情况下,能增加或修改操作员命令、显示形式和记录形式。3)人机接口软件使用户能按使用手册增加或修改显示画面、报表和系统配置。(8)双机切换软件计算机监控系统应具备故障在线检测及双机自动切换功能,正常情况下双机以主备方式运行,在主用机发生故障时,备用机应能不中断任务且无扰动地成为主用机运行。(9)档案管理软件。(10)其它支持软件。3.4.4 应用软件卖方应提供能实现2所述计算机监控系统功能要求的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应采用目前最流行的控制系统高级语言编制,包括站控级应用软件和现地级应用软件。现地级应用软件应固化在Flashrom内,用户应能方便地修改程序。?应用软件应按结构式模块化设计,层次分明,每个功能模块或任务模块应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独立性,相互用接口联系起来。对每一个模块的修改,不应对其它模块造成任何影响。?所有任务、功能应明确,有确定的执行周期和优先级,能在一个多任务的实时操作系统管理下运行。?应用软件应严格按系统功能和特性要求精心设计,应包括防错、纠错软件,以软件弥补硬件的不足。?应用软件环境的设计应满足用户能安全、方便地实现对应用软件的补充、修改或移植的要求。3.4.5 通信软件卖方提供的通信软件应包括监控系统内部的通信软件、与华中网调及四川省调EMS系统的通信软件、与其它外部系统的通信软件。买方应与业主及相关系统或设备的厂商协调和配合,以保证通信成功。监控系统内部通信软件至少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应采用开放式网络协议,支持TCP/IP协议;?在通信协议规定的数据块传送结构中,报文类型定义可按报警点数据、事件顺序记录点数据、状态点数据、模拟点数据、脉冲累加点数据、控制及校核数据等划分;?时钟信号应按同步时钟校准,周期性地传送和校正系统内各级时钟;?应能监视通信通道故障,并进行故障切除(停止通信)和报警;?局域网通信交换数据量及其频度应满足系统功能要求和特性要求;?站控级与现地级的通信协议应是公开的,并有详细说明,以保证将来现地控制单元中的主要设备改型或升级不受影响。3.4.6 软件供应(1)所有软件均应为正版,具有合法使用权,卖方应出具相关证明材料,任何盗版行为均导致废标。(2)系统中使用的第三方软件均应有合法的许可证,许可证的数量应与监控系统中实际使用的软件数量一致,其有效期应与监控系统的寿命一致。并保证交货时所使用的第三方软件为最新版本。(3)本系统最终验收前,如果市场上具有更新的操作系统和工具软件(第三方),在保证硬件与软件兼容性的前提下,卖方应免费为买方进行操作系统、工具软件及应用软件的升级。(4)本系统最终验收后,如果卖方开发出了更新的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和应用软件,在保证硬件和软件的兼容性的前提下,卖方应免费为买方进行操作系统、工具软件及应用软件的升级。(5)系统中所使用的软件至少应提供2套以上的备份,备份介质应采用光盘。(6)工具软件及监测终端接口软件应能在多个节点上安装并运行。3.5 系统性能要求3.5.1 实时性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的实时性反映在系统的各种响应时间上,包括CPU处理、存储器存储、数据采集及处理、通道传输、软件等的速度或效率,同时还应考虑故障时重载对响应时间的影响。(1)LCU的响应能力LCU的响应能力应满足生产过程中对数据采集时间或控制命令执行时间的要求。1)状态和报警点采集周期:≤1s;2)模拟量采集周期:电量≤1s,非电量(包括温度量)≤5s;3)事件顺序记录点(SOE)分辩率:≤1ms;4)LCU接受控制命令到开始执行的时间应小于1s;5)供事件顺序记录使用的时钟同步精度应高于所要求的事件分辨率。(2)站控级的响应能力站控级的响应能力应满足系统数据采集、人机接口、控制功能和系统通信对时间的要求。1)站控级数据采集时间包括LCU数据采集时间和相应数据再采入站控级数据库的时间,后者应不超过1s。2)人机接口响应时间?调用新画面的响应时间:全图形显示不超过2s;?在已显示的画面上实时数据刷新时间:从数据库刷新后算起不超过2s;?操作员发出执行命令到控制单元回答显示的时间不超过2s;?报警或事件产生到画面字符显示和发出音响的时间不超过2s。3)控制功能的响应时间?有功功率联合控制功能执行周期为3s~1min可调;?无功功率联合控制功能执行周期为3s~1min可调;?自动经济运行功能处理周期为5~30min可调;?站控级自动控制命令执行的响应时间即从控制命令发出到现地级控制点执行该控制命令的时间不得超过1.5s。4)站控级对调度系统数据采集和控制的响应时间应满足调度系统的要求。?所有传送信息的变化响应时间≤2s;?事件顺序记录(SOE)分辩率:≤1ms。5)双机切换时间:双机热备用,切换时保证无扰动、实时数据不丢失、实时任务不中断。3.5.2 可靠性(1)系统中任何设备的任何故障均不应影响其它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也不能造成所有被控设备的任何误动或关键性故障。(2)站控级各工作站或计算机(含磁盘)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应大于10000h。(3)LCU的MTBF应大于16000h。(4)对于设备运行中MTBF的考核值可以考虑以设备正式投运后的两年时间为计算期限,其中包括正常停机时间。如果故障的处理时间超过规定的维修时间,则计算期限应相应延长。应采用制造厂提供的合格的备件来更换故障组件。(5)监控系统的使用寿命为15年以上。3.5.3 可维修性(1)可维修性参数平均修复时间(MTTR)应由制造厂提供,当不包括管理辅助时间和运送时间时,一般应在0.5小时以内。(2)制造厂至少应采取下列措施以提高设备的可维修性:1)设备应具有自诊断和故障寻找程序,应按现场可更换部件的水平来确定故障位置;2)应有便于试验和隔离故障的断开点;3)应配置合适的专用安装、拆卸工具;4)互换件或不可互换件应有识别措施;5)预防性维修不应引起磨损性故障;6)应提高硬件的代换能力。3.5.4 可利用率(1)计算机监控系统在最终验收时的可利用率不得低于99.9%。(2)考核系统可利用率的计算表达式为:A=[可使用时间÷(可使用时间+维修停机时间)]×100%式中:A——可利用率;所有时间的单位均为小时(h);可使用时间=考核(试验)时间-维修停机时间(3)考核(试验)时间(h)本系统设备在“现场交接证书”签发后即开始进入可利用率的考核时间,考核时间取8760h。(4)维修停机时间(h)1)维修停机时间应包括故障维护时间、影响设备使用的预防性维修时间和扩充停机时间。2)故障维修时间仅计算检查故障和处理故障设备使其恢复正常运行的时间,它不包括通知和安排维修人员时间,不包括等待备件和维修工具的时间。但对于重复性故障,其故障维修时间应取故障发生到处理结束的全部连续时间。3)维修停机时间中所含现地控制单元的故障维修时间应按所有现地控制单元故障维修时间总和除以现地控制单元总个数的商进行计算。4)可不计入故障维修时间的设备故障有:非关键性故障(不影响监控系统运行或不需要停机维修的故障)、冗余部件中不影响功能的故障;5)维修停机时间应按规定的考核时间范围进行统计。3.5.5 系统数据规模及处理能力(1)数据库规模模拟量≥500开关量≥1000控制量≥500设定值控制≥500计算量≥500(2)历史数据库的历史数据至少能在线保存2年;(3)至少能在线保存30个事故追忆数据集;(4)至少能在线保存20条采样周期为s级,持续时间为48h的趋势曲线数据。3.5.6 CPU负荷率按本节所述信息规模及实时响应指标,在电力系统正常情况下,任意30min内站控级计算机和LCU的CPU负荷率应小于40%;在电力系统事故状态下,10s内CPU负荷率应小于60%。3.5.7适应环境能力及抗干扰能力(1)环境温度中控室0~40℃现地控制单元0~40℃允许温度变化率5℃/h(2)运行温度系统0℃~50℃硬盘4℃~50℃软盘4℃~50℃(3)存放温度系统-40℃~70℃硬盘-40℃~60℃(4)相对湿度中控室65%~80%(5)尘埃中控室尘埃粒度大于0.5μ的个数小于10000粒/升。(6)抗震硬盘振动频率 10~100MHz 1.5G (7)接地监控系统不设独立的接地网,直接与电厂的主接地网可靠连接,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不大于2Ω。(8)装置的一般电气性能及抗干扰系统的所有设备均应满足以下性能要求:1)绝缘电阻:交流回路外部端子对地10MΩ以上,不接地直流回路对地1MΩ。2)绝缘强度:500V以下,60V及以上机柜框架和机柜外壳间应能承受交流2000V电压1min。60V以下机柜框架和机柜外壳间应能承受交流500V电压1min。3)抗干扰无线电干扰(RI) 30~500MHz3级10V/m抗静电干扰(ESD) ESD 150pF-150Ω 3级8kV抗工频磁场干扰 主机:800A/m,显示器:80A/m4)浪涌(或传导干扰)抑制能力(SWC)1~1.5MHz衰减振荡3级2500V1.2/50μs冲击波 3级5000V3.5.8系统安全性(1)对操作安全性的基本要求1)对系统每个功能提供校核,发现有误时应及时报警并撤消命令;2)当操作有误时,应能自动或手动禁止,并报警;3)对任何自动或手动操作应作存储记录和进行提示指导;4)在人机操作中应设置操作员控制权口令,不低于5级;5)应按控制层次实现操作闭锁,其优先权从高到低依次为:现地级、站控级、调度级;6)应能设置操作员工作站的权限。(2)对通信安全性的基本要求1)系统设计应保证信息传送中的错误不会导致系统关键性故障(使外部设备误动作,或造成系统主要功能故障或系统作业故障等);2)本系统与调度系统的远程通信的信息量出错控制应与通信规约一致;3)站控级与现地级设备的通信包括控制信息时,应对响应有效信息或没有响应有效信息有明确的指示。当通信失败时,应考虑2~5次重复通信并发出报警信号。4)为验证通道正常,应提供适当的通道检查手段和设备。(3)对硬件、软件和固件设计安全的基本要求1)应有电源故障保护和自动重新启动;2)应能预置初始状态和重新预置;3)应具有自检查能力,检出故障时能自动报警;4)设备故障应能自动切除或切换并能自动报警;5)系统中任何单个元件的故障不应造成设备误动;6)系统中任何硬件和软件的故障都不应危及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人身安全;7)CPU的负载率应留有适当的裕度,在正常情况下,CPU负载率不应超过40%;在重载情况下,CPU最大负载率不应超过60%;8)磁盘的使用时间应尽可能低,正常情况下,在任意一个5min内,其平均使用率应低于50%。9)系统设计或系统性能应考虑到重载和紧急临界情况。3.5.9 可扩性(1)可扩性是系统增加新设备或新功能的能力。为了确定和实现系统的扩充,制造厂应给出系统可扩性的限制。其主要限制如下:1)站控级或单元级设备的点容量或存储器容量的极限;2)使用有关例行程序、地址标志或缓冲器的极限;3)数据速率极限;4)增添部件时,接口修改或部件重新定位等设计和运行的极限。(2)系统可扩性至少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1)对各LCU,每种类型的I/O点应留有不少于使用点10%的备用点,并配线到端子上;2)站控级工作站的硬盘容量应有40%以上的裕度;3)应留有扩充LCU、主控级工作站、外围设备或系统通信接口等的余地;4)通道容量应留有足够裕度,通道占用率应小于50%。3.5.10 可变性(1)对站控级和单元级设备中点设备的参数或结构配置应便于修改。(2)对点的可变性要求1)应能实时由运行人员确定点的说明或改变此说明;2)应能实时改变模拟点工程单位标度;3)应能实时改变模拟点限值;4)应能实时改变模拟点限制值死区;5)应能实时改变输出点的时间;6)应能实时改变控制点的参数。(3)对已有的各LCU(或终端)在再构造时,应能满足下述各项变化:1)应能实时在站控级数据库中为已有的各LCU增加初始未提供或未定义的点;2)应能实时在站控级数据库中为已有的各LCU重新安排各I/O点的分类;3)应能实时对各LCU(或终端)的通信接口地址、点设备地址等进行再分配并作相应的软件修改。3.6 辅机控制箱3.6.1公用辅机监控设备的基本要求1)有自动控制要求的系统,其控制回路接线设计均应满足以自动控制为主(经由PLC实现),现场手动控制为备用(手动控制,用于调试及紧急情况,不经由PLC实现)。每台电机分别设置“手动/切除/自动”方式切换开关(其中“自动”位置接点除送入PLC外,还应分别引出一对无源空接点送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并应对每台电机分别设置手动“启/停”操作按钮。2)有远方(指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启/停”操作要求的系统,均应考虑接入远方“启/停”操作命令的接口。3)每套系统公共控制回路电源(如PLC、I/O设备、开出中间继电器、各类仪表及现场变送器等)必须冗余配置(设置双电源模块供电),自动无扰切换,且每套电源均应设置完善的短路保护及隔离措施,并应在负载侧分别设置电源监视继电器及信号灯,将失电信号引出至端子排。4)每套系统各电机主进线电源应分别设置空气断路器,各电机应设置完善的保护措施(如短路保护、热过载保护、断相保护等),并将运行及故障信号采用无源空接点引出给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15KW以上电机采用软启动器进行启停控制,采用软启动器控制且电动机运行时间较长的系统(如技术供水、渗漏检修排水、空压机系统),电机主回路还应配置旁路接触器;15KW以下的电机应配置电机综合保护器。5)每套系统中的各电机操作回路电源应相互独立(取自电机主进线电源),并应设置完善的短路保护及隔离措施、设置电源监视继电器,将失电信号引出至端子排。6)每套系统各电机均应分别设置运行信号灯,各电机故障、各变送器信号异常(如参数突变、参数超过高低限值等,由PLC软件判别)、压力及液位异常等信号则应综合设置1个“系统或装置故障”信号灯。7)对于采用开关量和模拟量两种不同原理的控制模式则以模拟量为主且模拟量和开关量相互校核,互为备用。8)各控制系统的自动化元件包括在本合同内。传感器和变送器输出应为4~20mA直流电流,负载电阻不小于750?。除另有规定外,25℃时变送(传感)器最大允许误差应不超过满刻度的±0.25%,从-20℃至60℃变化引起的误差应不超过满刻度的±0.5%,交流输出脉动应不超过1%。变送(传感)器的校准调节量应为满刻度的10%,从满刻度的0~99%的响应时间应小于300ms。输入、输出、外接电源(若有)和外壳接地之间应有电气隔离。所有变送(传感)器的绝缘耐压试验值应符合IEEE 472 SWC的试验要求。控制屏应提供监控范围内自动化元件所需的电源,为此应设一专供传感器的电源模块(DC220V/DC24V)。9)本电站辅机控制系统采用MB通信方式与监控系统LCU进行通讯。并将重要的信息量通过硬接线方式送至计算机监控系统LCU。10)控制屏外引的信号应全部接至其端子排。为避免同一端子上出现两根或两根以上的接线,应考虑使用足够的连接端子。投标人供货范围内的设备如果需要外引至其他屏上时,均应上端子,端子排上应预留使用数量20%的备用端子供买方以后使用。3.6.2公用辅机监控设备的分项技术要求3.6.2.1厂内渗漏排水控制屏本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为2台排水泵,两台排水泵其中一台为“工作”泵,另一台为“备用”泵。控制屏应能完成这两台水泵的自动和手动控制及电机保护,同时还应能接受来自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远方控制功能。维持厂内渗漏集水井水位在设计范围(0~5m)以内。该控制系统由1面屏组成,尺寸为800X600X2260mm。1)渗漏排水泵的技术参数:排水泵:功率18.5kW(暂定),电压AC380V,数量2台。2)自动化元件配置:① 液位变送器:输出两线制4-20mA,电源DC24V,数量1只。 ② 液位浮子开关:开关量输出,数量4只。 3)控制方式:控制方式分为现地手动,自动控制和远方LCU控制方式。各排水泵分别设置”手动”、“切除”、“自动”切换开关(其中“自动”位置接点除送入PLC外,还应分别引出一对无源空接点送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及现地手动“启/停”按钮。切换开关置于“自动”位置时,系统按照自动流程进行控制。 切换开关置于“切除”位置时,该控制对象退出运行。切换开关置于“手动”位置时,在现地控制屏上通过启停按钮实现各排水泵的启停操作。切换开关置于“自动”位置时,远方LCU可以通过现场总线及硬接线的方式实现排水泵的远方控制。4)控制要求:——正常情况下,两台排水泵均设置为“自动”控制方式,PLC根据集水井的水位完成两台排水泵的启动/停止操作。PLC应能自动统计每台排水泵的运行时间和启动次数,并自动轮换工作、备用排水泵,实现两台排水泵互为备用的功能。当PLC只检测到其中一台排水泵的切换开关置于“自动”位置时,PLC应自动将该台排水泵设置为主工作排水泵。当排水泵切换开关置于“手动”控制方式时,可手动直接启/停对应排水泵(通过启/停按钮实现)。当某排水泵故障时,将其切换开关置于“切除”位置,断开其电源空开,可维护故障排水泵。——排水泵根据液位开关和液位变送器进行自动控制。当集水井水位高于“工作启动水位值”时,自动启动工作排水泵;若水位继续上升至“备用启机液位值”时,则自动启动备用排水泵;当水位继续上升到“水位高报警值“时,发出水位高报警信号;当水位下降到“停机水位值”时,停止工作排水泵和备用排水泵。——控制系统具有完善的电机过载、缺相、欠压、过压等保护功能,排水泵电机应设置软启动器。——输入到PLC的4-20mA模拟信号应与开关信号一同参与自动操作流程的控制和保护,两路测量信号互检和热备用。——控制面板应设置运行状态、故障指示灯,显示设备的相关状态。液晶触摸屏用于显示压力值及设备状态,并可设置、修改参数值。——控制屏采用MB通信方式与监控系统LCU进行通讯。并将重要的信息量通过硬接线方式送至计算机监控系统LCU。5)I/O点数量名称点数备注开关量输入32开关量输出16模拟量输入(4~20mA)4模拟量输出(4~20mA)43.6.2.2低压空压机控制箱(控制方式暂定)本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为2台低压空压机,两台空压机其中一台为“工作”空压机,另一台为“备用”空压机。低压空压机自带现地控制箱(低压空压机控制屏应在屏内设置动力配电空气开关),空压机的启停和保护由现地控制箱实现,低压空压机控制屏应能根据气罐压力(0.8MPa)实现低压空压机的自动启停和轮换,保证厂内其它设备的用气要求。该控制系统由1面屏组成,尺寸为800X600X1300mm。1)空压机的技术参数:低压空压机:功率5kW(暂定),电压AC380V,数量2台。2)自动化元件配置:① 压力变送器:输出两线制4-20mA,电源DC24V,数量1只。 ② 压力开关:开关量输出,数量4只。 3)控制方式:控制方式分为现地手动,自动控制和远方LCU控制方式。各空压机分别设置”手动”、“切除”、“自动”切换开关(其中“自动”位置接点除送入PLC外,还应分别引出一对无源空接点送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及现地手动“启/停”按钮。切换开关置于“自动”位置时,系统按照自动流程进行控制。 切换开关置于“切除”位置时,该控制对象退出运行。切换开关置于“手动”位置时,在现地控制屏上通过启停按钮实现各空压机的启停操作。切换开关置于“自动”位置时,远方LCU可以通过现场总线及硬接线的方式实现空压机的远方控制。4)控制要求:——正常情况下,两台空压机均设置为“自动”控制方式,PLC根据气罐的压力完成两台空压机的启动/停止操作。PLC应能自动统计每台空压机的运行时间和启动次数,并自动轮换工作、备用空压机,实现两台空压机互为备用的功能。当PLC只检测到其中一台空压机的切换开关置于“自动”位置时,PLC应自动将该台空压机设置为主工作空压机。当空压机切换开关置于“手动”控制方式时,可手动直接启/停对应空压机(通过启/停按钮实现)。当某空压机故障时,将其切换开关置于“切除”位置,断开其电源空开,可维护故障空压机。——空压机根据压力开关和压力变送器进行自动控制。当气罐压力低于“工作启动压力值”时,自动启动工作空压机;若压力继续下降至“备用启机压力值”时,则自动启动备用空压机;当气罐压力继续下降到“压力低报警值“时,发出压力低报警信号;当压力上升到“停机压力值”时,停止工作空压机和备用空压机。——输入到PLC的4-20mA模拟信号应与开关信号一同参与自动操作流程的控制和保护,两路测量信号互检和热备用。——控制面板应设置运行状态、故障指示灯,显示设备的相关状态。液晶触摸屏用于显示压力值及设备状态,并可设置、修改参数值。——控制屏采用MB通信方式与监控系统LCU进行通讯。并将重要的信息量通过硬接线方式送至计算机监控系统LCU。5)I/O点数量名称点数备注开关量输入32开关量输出16模拟量输入(4~20mA)4模拟量输出(4~20mA)43.6.2.1厂内清水池供水控制屏本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为2台供水泵,两台供水泵其中一台为“工作”泵,另一台为“备用”泵。控制屏应能完成这两台水泵的自动和手动控制及电机保护,同时还应能接受来自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远方控制功能。维持厂内清水池水位在设计范围(0~5m)以内。该控制系统由1面屏组成,尺寸为800X600X2260mm。1)清水池供水泵的技术参数:排水泵:功率22kW(暂定),电压AC380V,数量2台。2)自动化元件配置:① 液位变送器:输出两线制4-20mA,电源DC24V,数量1只。 ② 液位浮子开关:开关量输出,数量4只。 3)控制方式:控制方式分为现地手动,自动控制和远方LCU控制方式。各排水泵分别设置”手动”、“切除”、“自动”切换开关(其中“自动”位置接点除送入PLC外,还应分别引出一对无源空接点送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及现地手动“启/停”按钮。切换开关置于“自动”位置时,系统按照自动流程进行控制。 切换开关置于“切除”位置时,该控制对象退出运行。切换开关置于“手动”位置时,在现地控制屏上通过启停按钮实现各供水泵的启停操作。切换开关置于“自动”位置时,远方LCU可以通过现场总线及硬接线的方式实现排水泵的远方控制。4)控制要求:——正常情况下,两台供水泵均设置为“自动”控制方式,PLC根据清水池的水位完成两台供水泵的启动/停止操作。PLC应能自动统计每台供水泵的运行时间和启动次数,并自动轮换工作、备用供水泵,实现两台供水泵互为备用的功能。当PLC只检测到其中一台供水泵的切换开关置于“自动”位置时,PLC应自动将该台供水泵设置为主工作供水泵。当供水泵切换开关置于“手动”控制方式时,可手动直接启/停对应供水泵(通过启/停按钮实现)。当某供水泵故障时,将其切换开关置于“切除”位置,断开其电源空开,可维护故障供水泵。——供水泵根据液位开关和液位变送器进行自动控制。当清水池水位低于“工作启动水位值”时,自动启动工作供水泵;若水位继续下降至“备用启机液位值”时,则自动启动备用供水泵;当水位继续下降到“水位低报警值“时,发出水位低报警信号;当水位上升到“停机水位值”时,停止工作供水泵和备用供水泵。——控制系统具有完善的电机过载、缺相、欠压、过压等保护功能,供水泵电机应设置软启动器。——输入到PLC的4-20mA模拟信号应与开关信号一同参与自动操作流程的控制和保护,两路测量信号互检和热备用。——控制面板应设置运行状态、故障指示灯,显示设备的相关状态。液晶触摸屏用于显示压力值及设备状态,并可设置、修改参数值。——控制屏采用MB通信方式与监控系统LCU进行通讯。并将重要的信息量通过硬接线方式送至计算机监控系统LCU。5)I/O点数量名称点数备注开关量输入32开关量输出16模拟量输入(4~20mA)4模拟量输出(4~20mA)43.6.2.4其它自动化元件序号名   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位备 注1投入式液位变送器4~20mA模拟量,量程0~10m,DC24V2套采用合资品牌,前池1套,厂房尾水1套,分别装于前池和公用LCU4、工厂图纸4.1卖方应按本招标书要求提供全部设备的图纸、文件、使用说明手册,所有资料卖方均应提供10份给买方。如果卖方未能按要求提供买方认为满意的资料,则买方有权对卖方按合同条款处以罚款。4.2具体提交要求:卖方应在合同生效后20天内提交本条所列的图纸和文件,供买方组织审查。系统硬件框图、配置说明及设备清单机柜设备布置图及布线图中控室控制台结构及外形尺寸及安装图各机柜外形尺寸安装基础布置图基本软件和应用软件清单目录及软件说明4.3卖方应在合同生效后30天内(买方可根据工程实际进度对该时间进行调整,但误差不得超过45天)提交本条所列的图纸和文件,供买方组织审查。设备结构详图设备各功能单元硬件结构配置图所有模块的电气原理图软件系统结构设计文件应用软件流程图、源程序及说明软件功能框图、应用软件编制的源程序和流程图画面显示及报表格式I/O输入/输出定义表第一次设计协调修改后的图纸全部外购设备所附文件其它供审查用的说明资料4.4卖方应在合同生效后90天内(买方可根据工程实际进度对该时间进行调整,但误差不得超过60天)提交本条所列的图纸和文件,供买方组织审查。最终设备结构详图最终设备各功能单元硬件结构配置图最终所有模块的电气原理图各设备内部配线图、端子图及外部连接图设备接地连接图最终应用软件流程图、源程序及说明最终软件功能框图、应用软件编制的源程序和流程图最终画面显示及报表格式最终的I/O输入/输出定义表其它供审查用的说明资料工程使用的图纸和文件设备清单及技术说明书设备安装说明书设备运行操作使用说明书各种软件包的操作和维护手册及最终说明书现场调试试验大纲工厂和现场各试验阶段文件正常维护说明书故障检查及修复说明书按有关规定应随设备到货的有关图纸和文件5、试验5.1工厂试验5.1.1概述计算机监控系统必须进行厂家的产品标准试验以及本技术条款规定的所有功能、性能试验,以明确监控系统是否已达到本规范要求的性能指标。5.1.2 工厂试验?主计算机/操作员设备的工厂试验主计算机/操作员站设备的工厂系统试验应包括(不限于此)A.设备的检查和起动;B.电源要求、电压和频率运行范围及失电后设备自动再起动;C.执行系统的检查和诊断程序;D.检查每一应用程序的功能;E.测量操作员要求的显示和记录;F.核实LCD显示和记录;G.测量操作员要求的显示,控制执行和报警报告在最劣负荷条件下的响应时间;H.双机自动切换性能;I.CPU负载率的核实;J.不间断电源插件及模块的功能;K.噪声干扰试验。?现地控制单元的工厂试验工厂系统试验应按设备的最终安装位置要求配置接线端子间的连接电缆。通信连接器应包括适当的衰减器和噪音发生器以模拟电站每一通信线路的最恶劣条件。现地控制单元的工厂系统试验应包括(不限于此)A.设备的检查和起动;B.输入/输出的耐压试验;C.电源要求、电压和频率运行范围及失电后设备自动再起动;D.执行系统的检查和诊断程序;E.检查每一应用程序的功能;F.核实LCD显示和记录;G.测量操作员要求的显示,控制执行和报警报告在最劣负荷条件下的响应时间;H.自动切换性能;I.CPU负载率的核实;J.不间断电源插件或模块的功能;K.噪声干扰试验。?其它系统设备的工厂试验其它设备诸如工程师/培训台、通信服务器、厂长/总工程师终端等。应在试验时接入的情况下进行全系统的性能检查。5.1.3现场试验?概述A.在监控系统安装完成后,卖方进行系统调整、校正及测试以证明整个系统的性能达到本招标书的要求。现场试验应经历三个主要阶段:即现场初步验收试验,可利用率试验和最终验收试验。在所有合同设备保证期期满之前一个月内对整个系统给以最终的验收。B.卖方应提供一个验证系统是否达到规定要求的程序和试验大纲给买方复核。应根据上节“工厂试验”中所规定的工厂试验要求,在安装好的系统上重新进行试验。C.现场试验的步骤应至少在计划试验时间的三个月前提供。D.卖方应提供一个完整的现场试验报告,以表明系统的特定部件及整个系统完全符合规定的性能要求。E.现场试验应在安装完毕的设备上进行,任何部件不能满足规范书要求以及卖方保证性能时,应由卖方无偿地加以更换,完成所要求的测量所必需的全部试验设备由卖方提供。?现场初步验收试验A.主计算机/操作员站:主计算机、操作员站的现场初步验收试验应包括如下内容:(不限于此)a.安装检查、核实内部接线、电源、设备部件、计算机设备、控制台以及其它外围设备;b.系统的起动、操作检查以及硬件诊断程序的试运行;c.操作试验:a)系统显示;b)报警记录和显示;c)事件记录和显示;d)定期记录;e)LCU的投运情况下的控制操作;f)用于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机组投入和运行记录的自动控制功能;g)主用和备用主计算机/操作员站之间的切换试验;h)由于通信线路故障引起的切换试验;i)不间断电源插件及模块功能试验;j)与电力系统调度中心进行数据交换试验。d.对主计算机/操作员站及其外部设备进行性能试验以核实是否达到保证的性能指标。B.现地控制单元(LCU)每个LCU以及相关的设备都应进行现场初步验收试验。试验应包括如下内容:(不限于此)a.安装检查、核对输入/输出接线、电源以及设备各部件;b.系统起动、运行检查和硬件诊断程序试运行;c.核对输入/输出端获得的电信号;d.验证运行试验:a)系统显示;b)报警记录和显示;c)事件记录和显示;d)定期记录;e)控制操作;f)机组起动和停机顺序;g)核对所有人—机联系方案。e.性能试验以验证LCU的全部保证特性指标;C.其它系统设备a.其它设备,如工程师/培训台,通信服务器、厂长/总工程师终端,在试验中均应接入系统以检查它们的功能,系统的总体性能应在整体系统的元器件均接入的情况下进行检查。b.应检验培训台的功能。?可利用率试验a.在上述7.6.2.2款定义的现场初步试验圆满完成后,当系统进行正常控制运行时,也就开始8760h可利用率试验。可利用率试验期间,不应要求卖方进行特殊试验程序或特殊操作。可利用率试验应与所有主站设备和软件以及LCU一同运行。b.可利用率试验期间,买方的使用和维护(0&M)负责人将利用系统完成正常控制功能。卖方将完成所有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有关维护工作,及在此期间的所有备品备件的提供。c.卖方至少应在工地或现场留一个代表,能在可利用率试验期间的所有时间内被传唤,以修理每个出现的故障和在停工期间提供校验和资料的辅助服务。在试验期间,买方将提供一个全工作日的维修人员,但仅在买方代表的指令下执行修理工作。d.可利用率计算法中的硬件和软件的主要的实时部分,应包括下述内容:a)硬件(a)主计算机/操作员站(b)磁盘存储单元(c)彩色液晶LCD,键盘(d)故障恢复硬件(e)同步时钟系统(f)报警/事件打印机(g)调制解调器(h)局域网(i)LCU硬件b)软件(a)数据监测和控制(b)人机接口(c)操作系统(d)故障恢复(e)AGC/AVC控制(f)LCU软件e.可利用率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其中:A为可利用百分数T为运行的总小时数D为停机时间的总小时数f.停机时间定义为:由于硬件和/或程序故障引起的不能进行正常系统操作的这段时间,具体内容如下:a)导致现场设备的误动或系统不能操作现场设备。b)导致不能使用应用程序交换或传输正确的数据。c)导致不能用控制台LCD或打印机存储、检索或传输数据。d)DL/T 578-95附录A规定的“关于维修停机时间的定义”。g.停机时间是当时系统硬件和软件失灵或故障的发生被证实且通知卖方时才开始计算停机时间,失灵或故障应记录在值班记录上,并说明失灵或故障的症状,发生的时间和通知卖方的时间。当故障被排除和设备重新开始进行正常操作,停机时间中止。h.对全部可利用率算法:设备的备用部件故障为故障的可接受方式。仅当一对备用部件均故障,例如两个磁盘或两个主CPU等,停机时间才开始计时。两个或更多LCU I/O点的故障将被认为是LCU的损坏。i.停机时间不包括由于现场设备失灵或故障或操作人员完成正常系统操作时误操作引起的停机时间。j.在任何设备失灵和故障的诊断前,卖方代表所要求的合理的证明文件传递时间应从停机时间中排除。同样,当故障发生时,为获取不在工地的备件的任何文件证明的运输时间也应从停机时间的计算中排除。对所有已排除的停机时间,同样,也应从总时间(T)的计算中排除。k.系统的每个部分(定义在上述的4点)应满足本节规定的可用率。若系统在可用率试验期间,未能符合可用率要求,则允许再做一次可用率试验,由买方决定重新开始试验时间,如仍未能符合可用率要求,将按合同商务条款5.17处理。? 最终验收试验A、局部最终接收试验(设备):应对监控系统主要设备的每个部件进行最终的验收试验。B、最终验收试验应包括:与初步验收试验所包含的内容相同,重点应放在初步验收试验中不完全满意或在保证期运行中有故障的部分设备的重新试验上。C、最终系统验收试验当所有局部最终验收试验完成后,应对整套监控系统进行最终系统验收试验以验证是否完全达到其保证的性能指标。6、备品备件、维修和试验设备6.1卖方提供系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所需的备品备件和本合同供货范围内设备的正常维护和保养所需的维修工具和试验设备。安装、调试和试运行阶段所需的各种消耗品应由卖方提供,但不计入本条所列的备品备件之中。6.2在本章规定提供以及卖方推荐的所有设备和仪器所需的内部连接电缆、测量用电缆、探测器、电源线和其他专用工具、仪器的辅助设备应包括在供货范围内。6.3所有提供的备品备件应能可替换并且是用同一种材料制成的,使用相同的生产标准,按相应的技术指标生产。所有的备品备件,应装箱保存,以防存放时损坏,在密封的包装箱中,应适当地给予标记和说明,并附清单。6.4卖方应按报价表中的备品备件和维修及试验设备的总价,提供备品备件和维修及试验设备,此外,应在本章规范的附件中提供这些备品备件和维修及试验设备的详细的名称,规格、每项单价以及合价。备品备件和维修及试验设备的合价应与报价单对应栏目一致。三、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1、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要求(1)在雷击过电压、一次回路操作、系统故障及其它强干扰作用下,不应误动和拒动。保护装置的快速瞬变干扰试验、高频干扰试验、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冲击电压试验和绝缘试验应至少符合IEC标准。装置调试端口应带有光电隔离。(2)各装置(包括各保护装置、操作箱、非电量保护等)均应具有独立的直流电源快速小开关,与装置安装在同一面屏(柜)上。应对保护屏上的各个直流电压回路进行监视,在直流电源消失时应发告警信号,当在该直流回路中任何一处发生断线、短路或接地时,保护装置不应误动。直流电源电压在80~115%额定值范围内变化时,装置应正确工作。直流电源波纹系数≤5%时,装置应正确工作。各装置的逻辑回路应由独立的直流/直流逆变器供电,在直流电源恢复(包括缓慢恢复)至额定电压的80%时,保护装置的直流逆变电源应能自动恢复。拉合直流电源以及插拔熔丝发生重复击穿火花时,装置不应误动作。(3)对于装置间不经附加判据直接启动跳闸的开入量,应经抗干扰继电器重动后开入;抗干扰继电器的启动功率应大于5 W,动作电压在额定直流电源电压的55%~70%范围内,额定直流电源电压下动作时间为10 ms~35 ms,应具有抗220 V 工频电压干扰的能力。(4)保护装置应能在装置面板上方便地进行参数设定但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且可在装置内储存不少于4 组定值。当直流电源失去时,这些设定值不应丢失。(5)所提供的保护设备应能直接与监控系统连接,供方应提供符合国家电网公司要求的通用规约文本。保护装置向子站或监控系统提供的信息包括: 保护的运行定值及控制字;保护的当前运行定值区;保护的动作信号、动作时间、故障相别;保护的自检状态,自检出错的类型,出错时刻;保护的当前压板状态;保护的当前模拟量。提供的保护装置应能保证接入电站监控系统,必要时应提供规约转换装置,保护装置需具备3 组通信接口(包括以太网或RS-485 通信接口)和打印机接口。(6)保护装置应具备远方修改定值功能、软压板远方投退和定值区远方切换功能,其软压板远方投退功能不允许通过修改定值实现。(7)微机保护装置应具备通信网络对时和卫星时钟对时功能。应具备IRIG-B(DC)或脉冲对时功能,并通过保护柜端子排接线。(8)非电量保护设一套出口,对于主后合一的变压器保护,每套变压器差动保护和后备保护设一套出口,对于主后分置的变压器保护,变压器差动保护和后备保护单独设置出口。设置保护强电跳闸出口连接片和每套保护功能投退压板。(9)每套保护的出口继电器应提供不少于5 组触点。对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信号触点的要求跳闸信号:1 组保持触点,2 组不保持触点;过负荷、保护运行异常和保护装置故障等告警信号:1 组保持触点,1 组不保持触点。(10)跳闸出口继电器触点的长期允许通过电流应不小于5A,在电感负荷的直流电路(τ5ms)中的断开容量为50W。信号继电器触点的长期允许通过电流应不小于2A,在电感负荷的直流电路(τ5ms)中的断开容量为30W。(11)装置中跳闸出口回路动作信号应自保持,在直流电源消失后,应能维持动作。只有当运行人员复归后,信号才能复归,复归按钮装在屏上的适当位置,以便于操作,并应同时具有远方复归功能。(12)保护屏中的插件应接触可靠,并且具有良好的互换性,以便检修时能迅速更换。(13)TV 回路应装设TV 专用额定电流为1A 的低压降快速空气小开关,并带常闭辅助接点监视。(14)应提供标准的试验插件及试验插头,以便对各套装置的输入和输出回路进行隔离或能通入电流电压进行试验。另外,对保护投入、出口跳闸、合闸等输入、输出回路应在屏(柜)面上有隔离措施,以便在运行中可分别断开。隔离及试验部件应考虑操作的方便性,隔离压板标签栏位置应安装在隔离件本体或隔离件下部。(15)各套装置的出口电路、主要电路、装置异常及交直流消失等应有经常监视及自诊断功能,除装置本身有LED 指示外,应提供告警接点给用户的报警装置。(16)装置中任一元件损坏时,装置不应误动作。(17)本规范书所列的任何保护动作以后,除特别指明外,应包括以下内容:1) 独立跳闸接点闭合去出口跳闸。2) 继电器本身的动作(掉牌)指示。3) 提供用户报警装置的接点闭合(包括中央信号、远动、事件记录信号)。2、发电机保护功能及其技术要求保护装置采用微机保护。具备TA断线识别和闭锁功能。显示故障报告应汉化,简洁明了。(1)发电机保护的主保护配置方案:1)比率差动及差动速断保护:应满足工程中制动侧数的要求,跳发电机出口开关,并提供3组同步接点输出。(2)发电机保护的后备保护配置方案:1)复合电压闭锁过电流保护:一段二时限。2)零序电压式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应具有三次谐波电压滤除功能,应具有TV断线闭锁功能。3)发电机转子一点接地保护:应能适用于转子回路对地分布电容不大于8 μF 的各种非旋转励磁方式的发电机励磁回路,宜满足无励磁状态下测量要求。4)发电机过电压保护:5)发电机定子过负荷保护:6)发电机失磁保护:应能检测或预测机组的静稳边界,应能检测或预测机组的静稳边界或检测机组的稳态异步边界;应能检测系统的崩溃电压;应能检测不同负荷下各种全失磁和部分失磁;应防止机组正常进相运行时误动;应防止系统振荡时误动;应防止系统故障、故障切除过程中的误动;应防止TV 断线和电压切换时的误动。(3)对操作箱的要求(在配置操作箱的情况下)操作箱应设有断路器合闸位置、跳闸位置和电源指示灯。操作箱的防跳功能应方便退出,跳闸位置监视与合闸回路的连接应便于断开,端子按跳闸位置监视与合闸回路依次排列。操作箱应具备以下功能:1)手合、手跳回路;2)保护跳闸回路;3)断路器压力闭锁回路;4)断路器防跳回路;5)与相关保护配合的断路器位置等;6)跳闸及合闸位置监视回路;7)跳合闸信号;8)控制回路断线信号;9)备用中间继电器;10)直流电源监视功能。(4)发电机保护标准技术参数表1)发电机差动保护标准技术参数表序号参数名称单位标准参数值1差动速断动作时间ms≤25 ms (2 倍整定值)2比率差动动作时间ms≤35 ms (2 倍整定值)3电流定值误差不超过±3%4制动系数定值误差不超过±3%5交流电流回路功率损耗(每相)VA≤1VA(In=5A)6装置直流消耗W≤50W(工作时)≤80W(动作时)2)发电机后备保护标准技术参数表序号参数名称单位标准参数值1复合电压闭锁过电流保护电流整定值允差不超过±2.5%电压整定值允差不超过±2.5%负序电压整定值允差不超过±5%固有延时(电流负序电压均为1.2 倍整定值或低电压为0.8 倍整定值时)不超过70ms电流负序电压元件返回系数不小于0.9低电压元件返回系数不超过1.12零序电压式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不超过±3%保护范围95%零序电压整定值允差不超过±2.5%返回系数不小于0.9固有延时(1.2 倍整定值时)不超过70ms3发电机转子一点接地保护不超过±3%最小整定范围1kΩ~10 kΩ动作值误差(1kΩ~5 kΩ)±0.5kΩ动作值误差(大于5 kΩ)±10%返回系数不超过1.34发电机过电压保护不超过±5°电压整定值允差不超过±2.5%返回系数不小于0.9固有延时不超过70ms5发电机定子过负荷保护电流整定值允差不超过±2.5%返回系数不小于0.9固有延时(1.2 倍整定值时)不超过70ms6发电机失磁保护阻抗整定值允差不超过±2.5%其他整定值允差不超过±5%固有延时不超过70ms7交流电压回路功率损耗(每相)VA≤1VA8交流电流回路功率损耗(每相)VA≤1VA(In=5A)9装置直流消耗W≤50W(工作时)≤80W(动作时)3、主变压器保护功能及其技术要求保护装置采用微机保护。变压器差动保护和非电量保护必须分开且独立。主后合一的变压器保护装置不允许与测控装置集成。具备TA断线识别和闭锁功能。显示故障报告应汉化,简洁明了。(1)变压器保护的主保护配置方案:比率差动及差动速断保护:应满足工程中制动侧数的要求,跳各侧开关,并提供3组同步接点输出。非电量保护:包括本体重瓦斯、本体轻瓦斯、油温、油位异常、压力释放等。非电量保护(除需经保护装置延时的信号外)直接起动装置跳闸回路,且保护动作应自动记录。并提供3组同步接点输出。(2)变压器保护的后备保护配置方案:1)高压侧复合电压闭锁过电流保护:一段二时限。2)高压侧间隙零流、零压保护:一段二时限。3)高压侧中性点零流方向保护:一段二时限。4)低压侧复合电压闭锁过电流保护:一段二时限。5)高压侧过负荷发信,过流闭锁有载调压,启动风冷保护。(3)变压器保护标准技术参数表1)变压器差动保护标准技术参数表序号参数名称单位标准参数值1差动速断动作时间ms≤25ms (2 倍整定值)2比率差动动作时间ms≤35 ms (2 倍整定值)3电流定值误差不超过±3%4制动系数定值误差不超过±3%5交流电流回路功率损耗(每相)VA≤1VA(In=5A)6装置直流消耗W≤50W(工作时)≤80W(动作时)2)变压器后备保护标准技术参数表序号参数名称单位标准参数值1后备保护电流定值误差不超过±3%2后备保护电压定值误差不超过±3%3后备保护时间定值误差不超过±3%4后备保护方向元件动作范围边界误差不超过±5°5交流电压回路功率损耗(每相)VA≤1VA6交流电流回路功率损耗(每相)VA≤1VA(In=5A)7装置直流消耗W≤50W(工作时)≤80W(动作时)3)变压器非电量保护标准技术参数表序号参数名称单位标准参数值1非电量启动功率W 5W2启动电压V直流操作电压的55%~70%3动作时间ms10 ms~35 ms(额定直流电源电压下)4、110KV线路保护功能及其技术要求线路保护设置一面屏,保护装置采用微机保护,具体要求如下:(1)110kV 线路距离保护应具备由三段相间和接地距离保护、四段零序方向过流保护构成的全套保护。保护装置应配有三相一次重合闸功能、低频减载/解列功能,TV 断线、TA 断线、过负荷告警功能,装置还带有跳合闸操作回路以及交流电压切换回路。各项功能指标应满足相关的电力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的要求。(2)110kV 线路电流保护应具备三段式相电流、零序电流保护构成的全套保护。保护装置应配有三相一次重合闸功能、低频减载/解列功能,TV 断线、过负荷告警功能,装置还带有跳合闸操作回路以及交流电压切换回路。各项功能指标应满足相关的电力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的要求。(3)自动重合闸由主保护和后备保护跳闸起动,并可由断路器状态不一致来起动。三相自动重合闸应有同期检查和无电压检查。重合闸装置应有外部闭锁重合闸的输入回路,用于在手动跳闸、手动合闸、母线故障、延时段保护动作、断路器操作压力降低等情况下接入闭锁重合闸接点。当不使用用于重合闸检线路侧电压和检同期的电压元件时,线路TV 断线不应报警;检同期重合闸所采用的线路电压应该是自适应的,用户可自行选择任意相间或相电压;重合闸应有足够信号接点,起动中央信号、事件记录和远动信号。(4)三相操作板/箱应具有一组三相跳闸回路及合闸回路,跳闸应具有自保持回路。应具有手跳和手合输入回路。操作板/箱应具有防跳回路,防止断路器发生多次重合。操作板/箱的防跳回路应能够方便的取消。操作板/箱应具有气(液)压闭锁输入回路。跳合闸应分别具有监视回路,且分别引上端子。跳闸位置监视与合闸回路的连接应便于断开。操作板/箱应具有足够的输出接点供闭锁重合闸和发中央信号、远动信号和事件记录。(5)保护装置显示故障报告应简洁明了。(6)保护屏安装一台打印机,打印机的交流电源:220V。(7)110KV线路保护标准技术参数表序号参数名称单位标准参数值1电流精工范围A测量范围下限为0.05 In,上限为20In~40 In,在电流为0.05In~(20 In~40In)时,测量误差≤5 %(相对误差)或0.02 In(绝对误差),但在0.05 In 以下范围用户应能整定并使用,实际故障电流超过电流上限(20In~40In)时,保护装置不误动不拒动2电压精工范围V0.01Un—1.1Un3电流I 段保护动作时间ms不大于25ms(1.2 倍整定值)4距离I 段暂态超越≤5%5相间距离I 段动作时间ms不大于30ms(0.7 倍整定值)6接地距离I 段动作时间ms不大于30ms(0.7 倍整定值)7零序过流I 段动作时间ms不大于25ms(1.2 倍整定值)8整组动作时间ms近端故障不大于20ms;远端故障不大于30ms9交流电流回路过载能力2In,连续工作;10In,10s;40In,1s10交流电压回路过载能力1.2 In,连续工作;1.4 In,10s11交流电压回路功率损耗(每相)VA≤1VA12交流电流回路功率损耗(每相)VA≤1VA(In=5A)13装置直流消耗W≤30W(工作时)≤50W(动作时)14跳闸触点容量长期允许通过电流不小于5A;触点断开容量为不小于50W15其它触点容量长期允许通过电流不小于2A;触点断开容量为不小于30W5、10KV厂用变压器保护功能及其技术要求保护装置采用微机保护。厂用变压器保护装置允许与测控装置集成。具备TA断线识别和闭锁功能。显示故障报告应汉化,简洁明了。(1)厂用变压器保护的配置方案:电流速断保护:跳高压侧开关。过电流保护:一段二时限,跳高压侧开关。非电量保护:包括本体重瓦斯、本体轻瓦斯、油温等。非电量保护(除需经保护装置延时的信号外)直接起动装置跳闸回路,且保护动作应自动记录。并提供3组同步接点输出。(2)厂用变压器保护标准技术参数表序号参数名称单位标准参数值1保护电流定值误差不超过±3%2保护电压定值误差不超过±3%3保护时间定值误差不超过±3%4保护方向元件动作范围边界误差不超过±5°5电流量、电压量测量误差不超过±0.2%6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测量误差不超过±0.5%7电网频率测量误差不超过0.02Hz8遥控命令输出正确率100%9事件顺序记录分辨率不超过2mS10交流电压回路功率损耗(每相)VA≤1VA11交流电流回路功率损耗(每相)VA≤1VA(In=5A)12装置直流消耗W≤50W(工作时)≤80W(动作时)6、故障录波装置装置功能及其技术要求(1)故障录波装置、故障录波柜之间,故障录波柜和其他设备之间,应采用光电耦合或继电器空触点进行连接,不应有电的联系。(2)提供的故障录波装置应能保证接入变电所其他厂家的子站或监控系统,必要时应提供规约转换装置(包括在投标报价中), 故障录波装置需具备3 个网络接口或RS-485 口。故障录波装置应具备远方修改定值功能。(3)所提供的设备应能与变电站内继电保护运行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或直接与监控系统连接,供方应提供符合国家电网公司要求的通用规约文本。故障录波装置向子站或监控系统提供的信息包括:故障录波的动作信号、动作时间、故障相别以及测距信息。(4)故障录波装置应为数字式的,宜采用嵌入式系统,所选用的微机故障录波装置应满足电力行业有关标准。(5)故障录波装置宜单独组网, 接口优先采用以太网口, 主方式采用数据网传输至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子站,通信规约采用IEC60870-5-103 通信规约。备用方式应配备拨号服务器, 通过电话通道将录波数据自动远传。(6)录波装置应具有本地和远方通信接口及与之相关的软件、硬件配置。既可在当地进行运行、录波数据存储、调试、定值整定和修改、信号监视、信号复归、控制操作、故障报告形成、远程传送、通信接口等功能;还可以与保护和故障信息管理子站系统接口,以实现对故障录波装置的故障警告、起动、复归和波形的监视、管理等,同时应具有远传功能,可将录波信息送往调度端。(7)装置不能由于频繁起动而冲击有效信息或造成突然死机。(8)装置内存容量应满足连续在规定的时间内发生规定次数的故障时能不中断地存入全部故障数据的要求。录波结束后,录波数据自动转至装置的硬盘保存。(9)装置记录的数据应可靠,不失真,记录的故障数据有足够安全性,当故障录波装置或后台机电压消失时,故障录波装置不应丢失录波波形。(10)为了便于调度处理事故,在线路或元件故障时,故障信息应上传到调度端,有助于事故处理时收集到重要的电气故障量。(11)录波装置应能完成线路和主变压器各侧断路器、隔离开关及继电保护的开关量和模拟量的采集和记录、故障起动判别、信号转换等功能。对于线路,故障录波装置还应能记录高频信号量。(12)故障录波装置应能连续监视电力系统,任一起动元件动作,即开始记录,故障消除或系统振荡平息后,起动元件返回,在经预先整定的时间后停止记录,在单相重合过程中也能记录。故障录波装置应能连续记录多次故障波形。(13)要求故障录波装置能记录因故障、振荡等大扰动引起的系统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系统频率全过程的变化波形。(14)应有足够的起动元件,在系统发生故障或振荡时能可靠起动。(15)故障起动方式包括模拟量起动、开关量起动和手动起动。装置可以同时由内部起动元件和外部起动元件起动,并可通过控制字整定。(16)装置应具有完善的录波数据综合分析软件,方便分析装置记录的故障数据设计,可再现故障时刻的电气量数据及波形,并完成故障分析计算,如谐波分析、相序量计算、幅值计算、频率计算、有功和无功计算等。(17)故障录波装置应具有测距功能,测距误差应小于线路全长的3% (金属性故障)。(18)故障录波装置应能根据设定的条件自动向调度端上传有关数据和分析报告,并满足调度端对通信规约的要求。(19)故障录波装置应具有记录动作次数的计数器。(20)录波装置面板应便于监测和操作。应具有装置自检、装置故障或异常的报警指示等,并应有自检故障报警、录波起动报警、装置异常报警、电源消失报警和信号总清(手动复归)等主要报警硬接点信号输出。(21)录波装置应具有时间同步对时功能, 应具有硬对时和软对时接口,推荐采用RS - 485 串行数据通信接口接收时间同步系统发出IRIG–B(DC)时码作为对时信号源,对时误差小于1ms。(22)打印机的交流电源:220V。(23)性能指标1) 故障录波装置应能记录和保存从故障前150ms 到故障消失时的电气量波形。2) 故障录波装置应至少能清楚记录5 次谐波的波形。3) 故障录波装置模拟量采样频率在高速故障记录期间不低于5000Hz。4) 故障录波装置电流、电压波形采样精度为0.5%。5) 故障录波装置交流电流工频有效值线性测量范围为0.1~20In;交流电压工频有效值线性测量范围为0.1~2Un。6)动作值精度。事件量记录元件的分辨率应小于1.0ms 。7)AD 转换精度: 16 位。8)CPU: 32 位。(24)110kV 故障录波装置标准技术参数表序号参数名称单位标准参数值1电流定值误差不超过±3%2电压定值误差不超过±3%3谐波分辨率不低于31次4采样频率Hz不低于5000Hz5测距精度(金属性短路)3%6交流电压回路过载能力1.2 In,连续工作;1.4 In,10s7交流电流回路过载能力2In,连续工作;10In,10s;40In,1s8交流电压回路功率损耗(每相)VA≤0.5VA9交流电流回路功率损耗(每相)VA≤1VA(In=5A)10装置直流消耗W≤50工作时)≤8W(动作时)11跳闸触点容量长期允许通过电流不小于5A;触点断开容量为不小于50W12其它触点容量长期允许通过电流不小于2A;触点断开容量为不小于30W7、试验保护屏应按有关标准进行出厂试验和现场试验。在保护屏进行出厂试验前十天,卖方应通知买方,并向买方提交试验程序和大纲,以便买方审核并派代表参加其出厂检验;已提供型式检验报告的装置,经买方审核后,可免除部分或全部检验项目。在制造装配过程中,对于重要工序和中间检验,买方可派代表到厂参加并予以监造;现场验收包括:现场交接验收、投运72小时试运行并消缺后的初步验收、质保期结束后的最终验收。8、备品备件、维修和试验设备提供保护装置总数量一半的保护装置电源模块作为该电站保护系统的备品备件。第二节 直流系统一、一般技术条款1、工程概况方家山电站位于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堡镇境内,为长滩河干流开发中的最后一级电站。该电站于1994年建成发电,原水轮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由重庆水轮机场设计制造,目前仍正常运行出力。方家山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其主要任务为发电,在四川电力系统中担任基荷。电站原设计水头240m,设计发电流量7.91 m3/s,装机容量为16MW。增效扩容改造后设计水头238.50m,设计发电流量8.4m3/s,装机容量为17MW,年利用小时6320h,多年平均发电量10750万kw.h。增效扩容改造后经济效益明显。电站厂址距离峨边县城约35Km,交通便利,电站上网条件成熟。1.1 电站环境条件绝对最高气温35.7℃绝对最低气温-3.2℃多年平均气温16.2℃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7%1.2 海拔(以黄海为基准面)发电机层: 808.48m水轮机层: 802.675m安装高程: 801.285m尾水底板: 798.75m1.3地震地震基本烈度: Ⅷ度动峰值加速度: 0.10g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0.40s1.4 电站运行方式(1)本电站主要以发电为主,在地方电力系统中担任基荷。(2)电站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设计。1.5接入系统方式及电气主结线本站以110kV电压等级LGJ-120(LGJ-240)送出线路经26km在峨边110 kV变电站并网。电站采用两台机组扩大单元结线,设一台主变。1.6 冷却水冷却水主水源取自水轮机顶盖,其水质较好,设计水温≤25度。1.7 厂用电源(1)厂用交流电源为三相四线制,50Hz,380/220V,电压波动范围为85%~115%;(2)供控制和保护用的直流电源为220V、24V,电压变化范围为80%~110%;(3)供各变送器及传感器等自动化元件所需的电源为直流24V,电压变化范围为80%~110%。1.8 电站建设进度电站主体工程计划于2014年9 月开工。第一台机组计划于2015 年2 月安装调试完成,第二台机组于2015 年 5 月全部安装调试完毕,2015 年 5月投入商业运营,工程于2015年 10月竣工。1.9电站交通和运输条件电站厂房距峨边县城公路约26km,峨边县城距成都市230km,设备进厂交通为公路,进厂道路宽为5m,进厂大门宽为4m、高 5.5 m。1.10 厂房起重设备厂内设置1台主钩吊重50t。副钩吊重10t的桥式起重机,供机组安装及检修使用。起重设备布置及运行范围见附件中厂房布置图。2、设备使用环境条件?尘埃本系统设备运行环境:室外;污秽等级:Ⅱ级;卖方应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地考虑防尘措施。?电磁环境电站设备安装场所无任何特殊的电磁屏蔽措施,卖方应保证在此环境下设备能安全运行。3、供货范围和界限3.1工作内容卖方应完成的工作,包括直流系统配件的设计、制造、工厂试验、包装,运往目的地,交接、安装指导,现场试验及运行指导,对买方单位人员的培训和保证期内的维修服务和提供技术资料、图纸与工程设计单位和其他承包商的协调工作。3.2供货范围卖方应提供如下设备:——卖方应完成下列项目的设计、制造、车间测试、组装、喷漆、包装、保险、运输、交货,并负责指导安装、配合现场交接试验、试运行及验收等。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 注1.220V直流电源系统套1 1)充电模块20A个3 1 艾默生2)监控单元(包括10.4”彩色液晶触摸屏)套1 艾默生3)交流输入单元个1 艾默生4)直流馈线回路控制回路空气开关Ie=20A只20 西门子、施耐德或ABB合闸回路空气开关Ie=20A只10事故照明回路空气开关Ie=40A只15)试验回路空气开关Ie=40A只1西门子、施耐德或ABB6)绝缘监测仪个1艾默生7)电池巡检仪个1艾默生8)免维护阀控式铅酸蓄电池150Ah套1选用索润森、阳光、艾诺斯品牌。电池103只9)屏间连接件套110)屏体面3~411)移动式放电装置台12.48V直流电源系统80Ah套1 12)充电模块10A个2 1 艾默生13)监控单元(包括10.4”彩色液晶触摸屏)套1 艾默生14)交流输入单元艾默生15)直流馈线回路空气开关Ie=20A只10 西门子、施耐德或ABB采用西门子、施耐德或ABB16)试验回路空气开关Ie=30A只1 17)电池巡检仪套1 艾默生18)绝缘监测仪个1艾默生19)免维护阀控式铅酸蓄电池80Ah套1选用索润森、阳光、艾诺斯品牌。电池8只20)屏间连接件套1 21)屏体面2 3规定的备品备件套14.规定的专用工器具套1具体供货范围详见投标分项报价表说明:1、电站监控系统与直流系统的通信采用MODBUS通讯规约,通讯接口为RS485。2、在执行合同过程中如发现有任何漏项和短缺,在发货清单中并未列入而且确实是卖方供货范围中应该有的,并且是满足合同第1、2章技术条款对合同设备的性能保证值要求所必需的,均应由卖方负责将所缺的设备、技术资料、专用工具及备品备件、服务及技术指导等补上,其费用应在合同总价中。4、交货时间供货进度时间如下表:交货时间表设备名称数量交货时间直流系统设备一套2014 年9 月30日5、运输要求合同范围内的所有设备的运输均由卖方负责运至电站安装现场买方指定的地点,具体运输方式由卖方决定,在运输前应进行运输线路调查,就运输方式、措施和费用预算等做充分的运输组织设计。运输时应保护直流系统的所有附件(未拆卸的)不受损坏。成套拆卸的组件和零件的包装应保证经过运输和保存直到安装不受损伤。在运输过程中应无严重的振动、颠簸及冲击现象。设备和装运方式应能承受运输至安装现场的整个过程中所能出现的最大加速度力,避免设备在运输中损坏。6、技术文件、资料、图纸的提交6.1一般要求1.卖方提供的资料应使用国家法定单位制即国际单位制,语言为中文。2.资料的组织结构清晰、逻辑性强。资料内容要正确、一致、清晰、完整、图纸及其图形、文字符号必须符合GB4728、GB7159的规定,其回路标号应符合国标的规定,满足工程要求。3.卖方资料的提交要及时充分,满足工程进度要求。在合同生效后30天内给出全部的技术资料清单和交付进度。对提交的合同设备的每批图纸都需列出清单,并在时间表上作适当的标明。时间表在所有情况下都是一个按次序提交图纸和资料的完整计划,并满足交货和提供电站设计资料的顺序的需要。4.对于其他没有列入合同技术资料清单,又是工程的设计、设备的安装、监造、运行、维护、检修必需的文件和资料,一经发现承包单位也应及时免费提供。5.对于卖方提交的图纸,设计单位审查完后将意见提交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将书面通知卖方不符合要求的图纸名称,并要求卖方修改后重新提交图纸。由于重新修改图纸,推迟合同规定的交图时间,影响工程进度时,将认为卖方延误工期,并应承担违约罚款。6.2图纸资料本节包括对本规范规定的全部设备的制造图纸、图纸的光盘、文献资料等的提交要求。6.2.1工厂图纸卖方应按规定的技术资料清单和交付进度提交所需的工厂设计图纸和资料。下列图纸和资料每项提交8套、图纸的光盘3套。其中给设计院2套、图纸的光盘1套。这里所有的术语“工厂设计图纸”包括制造、装配、安装和布置图,材料和设备的清单;以及制造厂的标准图、设计计算书、说明书、样本和小册子,特性图表和试验数据、接线和控制图,以及所有其它图纸及与材料、设计方法有关的附带说明等资料。术语“光盘”包括基础图、安装和布置图、二次接线全图、控制图、原理图、端子图、控制柜盘面布置图等的图形文件(通用AUTOCAD win R14.0格式)。所有正式提交给买方和设计院的图纸资料需盖有“正式”图章。正式图纸应在设计联络会后15天内提供(12套)。应及时提供(但不限于)专项技术条款要求的试验报告资料两份给买方。6.2.2图纸提交1)设计联络会应安排在合同签订后40天内举行,买方在举行设计联络会前15天提供4套(买方和设计院各2套)图纸资料(详见专项技术条款)。2)最终提供的图纸资料及说明书:a)图纸资料部分:b)说明书部分:卖方需将分包商和外购单位的说明书与自己的说明书综合在一起提交给发包单位。运行、维护说明书应与所提供的设备相适应。.设备装卸和搬运说明书.存放保管说明书.安装说明书.维护和运行指导书.外购件的技术说明书3) 随机图纸卖方应随设备装箱提供随机图纸16份(包括图纸、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技术资料)。6.3标准与工艺买方在执行本合同时,全部设备安装工作的检查、施工安装、调整、试验、验收应遵循设备合同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和制造厂有关技术文件,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现行技术规范、规程、标准。选用的标准应是已颁发的最新版本。本合同必须遵照执行的技术规范如下(但不限于此):6.3.1国家标准●直流系统应遵照以下标准(但不限于以下标准):(1)《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 5044(2)《电力系统用直流屏通用技术条件》ZB K45017(3)《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 DL/T459(4)《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DL/T637 (5) 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 DL/T 1074(6)《电力用高频开关整流模块》 DL/T781(7)《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2(8)《不间断电源设备》GB7260(9)《信息技术设备用不间断电源通用技术条件》GB4715(10)《国际电磁兼容及抗干扰标准》IEC870-2-1(11)《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7450(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13)《预防直流电源系统事故措施》(国家电网【2004】641号)(14)《直流电源系统技术监督规定》(国家电网生技【2005】174号)(15)《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及其实施细则(16)《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17)《中国国电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18)《直流电源系统技术标准》(国家电网公司)?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规程、条例或水电行业标准。若标准有冲突以上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规程、条例或水电行业标准为准。6.3.2屏柜6.3.2.1所有直流系统屏柜由承包人提供,屏柜内的接地应满足GB 14285的要求。6.3.2.2全部设备表面应清理干净,并涂保护层,最后一道保护层颜色在甲乙双方商谈后决定。6.3.2.3端子排A.端子排采用魏德米勒端子系列。B.220V及以上端子排、端子之间及端子对地应能承受交流2000V(有效值)1min耐压;而24V端子排、端子间及端子对地应能承受交流500V(有效值)1min耐压。C.屏内端子应以安装单元分开设置、强电和弱电端子也应分开布置,顶部标明安装单元,交流电流端子应采用试验端子,电源端子间、电源端子和其它端子间应有隔板。6.3.2.4电缆A.电缆路径:电缆应规定路径,使导线或绝缘不被门、抽屉、组件的插入或替换及使用或维修时的操作而损坏。B.电缆的检查:电缆和导线应便于维护人员检查,不应设置在屏或组件后的不易移动处。C.电缆安装:电缆或电线应安装在使用的固定屏上。D.电缆端头:电缆的辨认用酚醛标签,并用尼龙绳系在电缆上,标签写有电缆命名和电缆芯命名,应采用不退色墨水书写。如发包人同意也可用相当的永久性的电缆辨认方式,每根电缆的备用芯应接在端子排的备用端子上,用酚醛标签写上电缆命名和“备用”。E.危险保护:带对维护人员足够高的危险电压的电缆或母线,应有塑料护套,保护裸露的导体和端点以防维护人员无意间触及。F.导线编码:所有导线用编码方式来辨认,彩色编码只在能明显辨认时才允许作用。若使用彩色编码,则整个设备都应使用相同的色彩。G.电缆屏蔽:承包人应提供所有的主站和每个LCU设备所需的内部连接电缆(包括光纤电缆)。需要时,所提供的电缆应屏蔽。H.导线接头和端子:在导线中应无线头,每个端子所连接的导线应不多于二根。6.3.2.5组件A.组件安装:组件应安装在插入式印刷电路板上。印刷电路板及其相应的插座上应能清楚地辨认出,便于出图纸和与使用手册上的信息相对应。B.振动保护:组件设计和安装方法应在低频振动(在50Hz范围)时不引起误操作或故障,所有的连接器应有防振锁紧的措施。C.熔断器:所有熔断器均应为插入式,容易拔出和替换,不采用永久性安装的熔断器。6.3.2.6其他部件A.灯:所有的白炽灯工作在不大于80%额定电压下。且满足低电流要求。在环境照度为600勒克斯,可见距离至少为5m,所有的I/O点指示均为LED型的。B.自动开关:所有自动开关应为手动操作的,塑壳,灭弧型,每个极应有热过流和瞬时断路保护,根据NEMA标准,分断能力为1000A。所有的自动开关至少应适用于240V、50Hz交流电用。所有的自动开关可手动操作,在操作位置可以见到位置指示灯以指示自动开关在打开或闭合位置。所有的自动开关均应能自动脱扣,在过热时,能自动跳开,并有报警接点发出报警信号。所有空气开关均应采用西门子、施耐德或ABB产品。6.4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6.4.1范围在本招标书内包括安装,运行和维护(后简称O&M)说明书的编制和提交,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应分为硬件维护文件,软件文件和软件程序包,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应包括承包人提供的所有的设备和程序。6.4.2说明6.4.2.1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应按本节要求,承包人还应将分包商和其它承包人的说明书综合在一起递交。6.4.2.2在设备装运前15天,承包人应提供10套运行和维护说明书给发包人审查。6.4.2.3在收到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45天内,或在收到与复审有关的必需的全部资料后45天内,按迟交的那个计算,发包人将在此期间内复审并按以下办法回复。将标有下列意见,一套最初的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送回给承包人。A.可继续进行,无需修改;B.按修正的进行;C.修正并重新提交;D.拒绝。6.4.2.4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在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中指出或另外书面回复给承包人。6.4.2.5在收到送回的标有“拒绝或修正并重新提交”意见的运行和维护说明书后30天内,承包人应根据修正内容修改说明书,并重新提交2套修改过的说明书供发包人复审,发包人按上述条款以同样的方式,在同样的时间内复审并回复。6.4.2.6在收到标有“可继续进行,无需修改”和“按修正的进行”的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后15天内,承包人应根据加注的修正意见修正说明书(如果有的话),并应提供10套最终的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给发包人。6.4.2.7如果后来改进设备,要求修改运行和维护程序,承包人应修改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此修改应附上最终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的替换内容,或重新编制说明书(由承包人选择),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的修改应不迟于设备改进后30天内提交,修改或重编的说明书的提供份数和交给单位同上规定。6.4.3说明书内容6.4.3.1说明书应由封面、标题页、目录、插页和资料组成,资料内容包括概述、安装、运行、保养、故障检修、部件清单和推荐的备品备件清单,以及附录。6.4.3.2标题(封下)页应包括设备的名称和功能、制造商的标志号以及发包人的规范编号与标题。6.4.3.3目录应列出说明书的所有章节和标题,带有每章节开头的参考页码和包括的图纸清单。6.4.3.4插页应是说明书所描述设备的插图。6.4.3.5说明书应包括图纸、图表、软件以及硬件设备的描述。6.4.3.6维护说明书应包括提供设备正确运行的检查、清理、调节以及拆卸、重新装配的逐步程序。维修要求的专用工具清单应包括在维护说明书中。6.4.3.7附录应包括列有全部安全保护措施,定期维护项目的表格、维护的形式、维修计划和参考报告或手册、术语汇编、试验报告的复印件,及其它在上述条款中未规定但又是需要呈送的有关材料。6.4.3.8一套最终形式的运行和维护说明书应制成光盘或U盘。6.5技术文件、资料、图纸承包人提供五个部分的文件资料:设计文件、设备安装文件、操作文件、维护文件和试验文件。6.5.1承包人提供图纸、文件资料的形式6.5.1.1所有图纸采用AUTO CAD格式,所有文件资料采用OFFICE WORD格式;6.5.1.2提供的图纸、文件资料包括电子版和印刷版两种。电子版采用光盘、印刷版采用标准A3和A4图纸;6.5.2承包人提供图纸和资料序号图纸和数据名称(但不限于此)(1)1.各屏柜外形图,包括尺寸、重量、设备布置、电缆引入和固定方式(2)*直流系统屏排列示意图及安装图(3)3.蓄电池安装支架的布置方案图及安装图(4)4工厂标准和规程规范(复印件)(5)5直流系统屏原理接线图(附设备表,包括型号规格、数量及与图中对应的设备代号)(6)6.各屏柜端子接线图(包括柜内端子排的布置、柜间以及与外部设备连接的要求)(7)7.各屏柜盘面及屏内设备布置详图(8)8.设备清单(9)主要设备及元器件详细的技术资料和使用说明书(10)蓄电池技术参数及充放电特性曲线图等(11)与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接口类型和通讯规约(12)后台通讯点表及交流进线负荷容量(13)其他相关资料7、安装监督和培训服务7.1范围本节内容包括安装和启动承包人所提供的设备的安装指导服务以及在承包人工厂和在工地上培训发包人人员操作和维护设备的培训指导服务。7.2安装服务及要求的说明7.2.1承包人应提供其公司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且安装调试过五个以上同类型电站的安装指导人员和/或专家,通过发包人对按合同供应的设备的每个部分的安装、启动、试验和试运行进行技术指导,安装指导人员需协调与各安装承包商的工作。7.2.2安装指导人员应接受发包人的审查和认可,至少在指导人员预定到达之前30天,承包人应提交其指导人员的资格文件供发包人审查,在任何时候,如果指导人员不能胜任,应更换一位更称职的指导人员。7.2.3安装指导人员在发包人工地工作是承包人技术服务的一项内容,其往返旅费及膳食费用由承包人负责。安装指导人员未经业主同意不得调离。安装指导人员工作经验。7.3发包人人员的培训7.3.1概述A.根据合同,承包人应分别提供称职的指导人员在规定的地点对发包人人员在直流系统进行培训。B.在培训期开始之前,承包人应提交课目的大纲、课目训练资料及其它必须给培训人员提供的基础知识的资料。C.承包人应提供所有的课程资料,培训辅助设备及所有课程的指导人员,指导人员及助手的费用、旅费应由承包人支付。D.培训应按五天工作日实行(星期一至星期五)。7.3.3现场培训系统介绍直流系统结构和基本功能;对电站运行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对电站维护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阐明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7.3.4培训内容直流系统有关硬件设备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直流系统结构及功能介绍;直流系统操作和维护知识;直流系统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介绍;直流系统画面和报表的编辑、修改方法;直流系统的系统管理知识;7.3.5培训计划设备在现场安装调试时,承包人现场服务人员对现场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操作、调试、维护及修改培训。直流系统投运时,承包人现场服务人员对电站的运行人员进行操作培训。直流系统投运后,在发包人需要时,仍然可派员来承包人工厂进行技术培训。上述各项培训的时间根据具体情况及工期进度确定。8、试验8.1工厂组装和试验8.1.1整套直流系统应在工厂组装并进行工厂试验,以检验系统是否符合本招标书要求。8.1.2直流系统工厂试验项目见相关条款的规定。8.2现场试验8.2.1试验范围设备在最终验收前应进行现场试验,通过现场试验以验证设备的适用性及其保证值。8.2.2责任所有试验均在承包人负责技术指导和监督下由安装承包商或发包人指定单位组织进行,承包人应对现场试验的安全性、质量以及合同中规定的各项保证值负责。承包人应提供试验所需的,经过校准的试验仪器和设备,并附有证明文件。发包人有权决定是否在进行现场试验后购买这些仪器的一部分或全部。8.2.3试验大纲试验大纲应包括试验项目、试验准备、试验方法、试验程序、试验标准、试验时间及进度等,每项试验应事先经发包人校准后执行,试验大纲及日程表由承包人最迟在开始试验前120天编制提出。8.2.4试验资料及报告A.每次试验前,承包人应编制和递交试验记录单、试验总结单、试验所需设备、试验人员清单,每次试验完成后,承包人应递交试验报告供发包人审查。B.试验报告内容应包括:试验项目、试验目的、试验人员名称、测量仪表的检查和校定结果、试验方法、试验程序、试验表格、计算实例、计算公式及曲线、全部测量结果汇总、最终成果的修正和调整误差说明及对试验结果的讨论意见和结论。C.试验结束后30天内,承包人应以试验报告或试验合格证的形式提供给发包人6份合格的试验结果。本节所规定的工作,其所有费用包括在报价表内的相关工作项目中。9、装配设备应在卖方车间里进行装配,并按买方的要求试验,满足设备性能要求。10、工厂涂敷(1)所有设备表面应进行防腐处理,并采用适当的涂敷保护。(2)所有由卖方工厂涂敷的设备外表面颜色由买方决定,内表面颜色可由卖方按自己的标准选择。11、铭牌各设备名称、制造编号、型号、制造厂名称和地址、额定容量等主要技术参数、电气特性等重要项目,均应采用中文清晰、耐久地书写在铭牌上。12、备件备件必须能与原件相互替换,并须妥善包装使之能在现场条件下长时间储存。所有备件、附件都应在包装上注有说明和用途,不同种类的设备放在同一箱内时,应在箱面上注明。 二、直流系统设备采购技术条款1、直流系统的基本要求1.1 概述本技术条款提出了直流系统的主要技术要求,系统的配置(见招标附图:直流系统结构框图)应被认为是可行的基本方案。投标人对设备的数量、类型、系统结构和配置也可以提出不同的建议方案,但建议方案必须满足本技术条款所阐述的全部功能要求。建议方案应附有完整的供货清单、分项报价表及设备技术特性指标,并将主要的技术偏差填入技术偏差表中。1.2 直流系统的技术要求(1)正常浮充电状态下,当提供冲击负荷时,直流母线电压不得低于直流标称电压的90%。(2)充/浮充电装置的交流电源突然中断时,直流母线应连续供电,直流母线电压瞬间波动不得低于直流标称电压的90%。(3)多台高频开关电源并机工作时,其均流不平衡度应不大于±5%。(4)充、浮充电装置以恒流充电方式运行,当输出电压达到限压整定值时,应能自动转换为恒压充电方式运行,以限制其输出电压的增加;充、浮充电装置以恒压充电方式运行,当输出电流超过限流整定值(包括过载和短路)时,应能自动进入限流状态,以限制其输出电流的增加。(5)对于交流输入、交流输出、直流母线、蓄电池组过电压及欠电压,应具有相应的保护功能或输入自动切换功能,输入恢复正常后,应能自动恢复原工作状态。(6)直流空气开关及熔断器应具有安-秒特性曲线,上下级配合级差应大于2级,避免越级误动。(7)屏内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电气绝缘性能应符合《电力系统用直流屏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8)额定负载下长期运行时,各发热元器件的温升应满足《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的要求,不得因其温度的升高影响周围元器件的正常工作。(9)电磁兼容性应满足《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的要求。(10)屏内所安装的元器件,应采用进口元件或国家定点厂的优质名牌产品,应有合格证。2、直流系统的配置要求(1)蓄电池应采用管状正极板、阀控式胶体铅酸蓄电池,应选用具有国内大型水电站应用业绩的知名进口品牌索润森、阳光、艾诺斯、海志产品,投标人应在投标文件中提供电池厂家授权书。蓄电池交货时,供货商必须同时提供由蓄电池制造商开具的供货证明(注明型号、数量及供货商名称等)及质保文件。(2)厂区220V直流系统采用一组蓄电池、一套充/浮充电装置、辐射供电式方案。直流母线采用单母接线,蓄电池和充/浮充电装置应接于一段直流母线。母线布置在直流馈电屏内。(3)厂区48V直流系统采用一组蓄电池、一套充/浮充电装置、辐射供电式方案。直流母线为单母线,布置在直流馈电屏内。(4)蓄电池应配置1套微机电池在线监测装置,应能检测每个单体电池的电压,并根据充放电时间计算出电池容量,对落后电池及电池损害予以报警。除应提供微机电池在线监测装置接入单体电池的线缆外,还应提供与蓄电池组和安装支架相匹配的走线槽。(5)蓄电池正常充电方式为浮充电,充/浮充电装置应能按照配套蓄电池厂家给定的充电及浮充电曲线进行充电,可人工设置定值,并能按要求自动切换充电方式或根据电池运行工况自动选择充电方式。浮充电方式下,应具备对蓄电池进线温度补偿的自动调节功能。充/浮充电装置应由N 1个高频开关整流模块冗余并联,任何一个模块损坏不得影响整套装置运行,整流模块可带电更换。为充/浮充电装置提供2回380V交流进线电源,并设置交流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和防雷保护器。正常负荷(包括经常负荷电流和蓄电池浮充电电流)由充/浮充电装置提供,当充/浮充电装置故障或交流失电时,由蓄电池组提供。充/浮充电装置应能以给定的均充/浮充曲线进行充电和浮充电;在对蓄电池进行均充过程中,应能保证直流母线电压的变化在正常范围内,从而保证各馈电回路的正常运行。充/浮充电装置应具备“手动”和“自动”功能。充/浮充电装置应采用艾默生或相当品牌档次的产品。(6)充/浮充电装置应配置1台微机监控装置,显示器采用10.4英寸液晶触摸屏,汉化软件,实时显示各单元设备的各种信息,包括采集数据、设置数据等,方便随时查看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按照蓄电池的特性曲线和环境温度变化(温度传感器由卖方配套提供)自动实现蓄电池的均衡(均流/均压)充电和浮充电、直流母线电压的调整、蓄电池的活化,并能对直流母线电压、充电回路电压、蓄电池电压、充电回路电流、蓄电池电流等进行在线监视和记录存盘,存储容量至少1年。将交流电压异常、整流模块故障、直流母线电压异常、绝缘监测仪报警、蓄电池电压异常、通信故障、逆变器故障、微机监控装置故障等开关量信号引上端子排,并发声光报警。微机监控装置上应配有与配电监控模块、整流模块、微机绝缘监测装置、微机电池在线监测装置的通讯接口,还应配有标准的串行接口、以太网口和USB接口,实现对设备的遥信、遥测及遥控功能并方便导出运行记录。(7)直流馈电回路应装设微机绝缘监察装置,监测直流系统正、负母线及各馈电回路的绝缘状况。当对地绝缘电阻值越限时,微机绝缘监察装置应报警,并自动显示接地回路、接地极性和接地电阻值。厂内微机绝缘监察装置采用分散采样、集中监控的方式实现对直流系统的绝缘监测,微机绝缘监察装置主机与从机应协调配合工作,各从机应工作在并联运行状态,任何一台从机掉电不得影响其他从机的正常工作。微机绝缘监察装置还应具有过/欠压报警功能,当直流母线电压高于或低于规定值时,应报警,并能数字显示母线电压值。(8)应提供1台移动式放电装置,定期为蓄电池组放电。放电装置应能实时显示放电电流、蓄电池电压、放电时间、释放容量等信息,并自动记录和保存放电过程的电流及电压值。(9)所有空气开关均应采用西门子、施耐德或ABB产品,每个空气开关应带辅助接点以满足控制要求。(10)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应采用西门子、施耐德或ABB产品。(11)除交流进线侧外,所有经室外引入的回路均也应装设防雷保护器。(12)应具有与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通信的接口,并根据计算机监控系统卖方提出的通信规约及要求完成通信软件开发。(13)直流系统应具有与电站时钟同步系统对时的接口,接口类型和对时方式在设联会上确定。直流系统自身时钟精度为24h允许±1S。(14)充电屏前门应为网孔门,孔径大小由卖方根据散热要求确定,防护等级为IP20。3、直流系统的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3.1蓄电池(1)厂区220V直流系统蓄电池组,组屏布置在控制楼中控室内。?类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组数:1组?每组蓄电池的容量:150Ah(10小时放电率);?每组蓄电池单体数量:103只?单体电池额定电压:2V/只?单体电池浮充电压:2.25V/只?单体电池均充电压:2.3V/只?单体电池终止电压:1.92V/只?蓄电池使用寿命:25oC浮充使用,不少于18年?安装方式:组屏安装(2)厂区48V直流蓄电池组,组屏布置在控制楼中控室内。?类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组数:1组?每组蓄电池的容量:80Ah(10小时放电率)?单体电池额定电压:6V /只?单体电池浮充电压:6.15~6.35V /只?单体电池均充电压:6.30~6.35V /只?单体电池终止电压:5.80V /只?每组单体的个数:8只?蓄电池使用寿命:25oC浮充使用,不少于10年?安装方式:组屏安装3.2充/浮充电装置(1)估计电站直流负荷为:经常负荷40A,最大冲击负荷(起励)20A(10s),事故照明负荷30A。(2)厂区220V直流系统充/浮充电装置,布置在副厂房中央控制室内。每套充/浮充电装置应由N 1个高频开关整流模块组成,单个模块额定输出电流20A。(3)厂区48V直流系统充/浮充电装置布置在副厂房中央控制室内。每套充/浮充电装置应由N 1个高频开关整流模块组成,单个模块额定输出电流10A。(4)220V直流系统高频开关整流模块?两路交流电源输入(三相四线):380V±15%,50Hz±5%;?直流母线标称电压:220V;?输出电压:180~320V(连续可调);?功率因数:≥0.99;?效率:≥94%;?稳压精度:-0.4%~+0.24%;?稳流精度:-0.1%~ 0.15%;?纹波系数:≤±0.05%;?噪 音:≤45dB。(5)厂区48V直流系统高频开关整流模块?两路交流电源输入(三相四线):380V±15%,50Hz±5%;?直流母线标称电压:220V;?输出电压:40~60V(连续可调);?功率因数:≥0.99;?效率:≥94%;?稳压精度:-0.4%~+0.24%;?稳流精度:-0.1%~ 0.15%;?纹波系数:≤±0.05%;?噪 音:≤45dB。3. 3馈线回路数(1)厂区220V直流馈电屏, 220V直流母线的馈线回路数如下:10A:20 回;20A:10回;40A:2回; (2)厂区48V直流馈电屏:30A:1 回;10A:10回;3. 4放电装置(移动式)?额定放电电压:220V?额定放电电流:10~200A,连续可调。?放电稳压精度:≤1%?放电稳流精度:≤1%?放电容量精度:≤1%3.5上送LCU的信号以下信号应上送LCU,包括但不限于此:(1)充电屏:充/浮充电装置输出回路熔断器熔断、交流进线开关合位、配电监控模块故障、通信故障、直流母线电压异常、微机绝缘监察装置故障、整流模块故障、微机电池在线监测装置报警等开关量信号以硬接线方式上送开关站LCU。(2)蓄电池柜:充/浮充电装置输出回路联络开关合位、蓄电池输出回路开关合位、母线联络开关合位、蓄电池组熔断器熔断等开关量信号以硬接线方式上送开关站LCU。充电回路电流、充电回路电压、直流母线电压、蓄电池组输出电流、蓄电池组输出电压等模拟量信号(4~20mA)以硬接线方式上送开关站LCU。(3)馈电屏:各馈线开关合位、直流母线接地等开关量信号以通讯方式上送开关站LCU。4、型式试验、工厂试验和现场试验4.1 概述卖方应对合同设备进行型式试验、工厂试验和现场试验。4.2 型式试验和工厂试验(1)型式试验如果卖方所提供的合同设备为已完成型式试验的定型产品,应提交试验报告请买方认可,方可免除型式试验;否则应对其中一套合同设备进行型式试验。(2)工厂试验1)卖方应在合同签订后120天内提交一份车间装配和试验计划。2)卖方应在试验前30天通知买方,以便买方决定是否目睹试验。3)卖方应向买方提交4份试验报告(包括各特性曲线),并提交2份副本给电站设计单位。4)买方参加或弃权的试验,这些都不能减免卖方按合同要求应承担的责任。(3)试验项目见下表:序号试 验 项 目直流电源型式试验工厂试验1.外观及结构检查√√2.电气绝缘性能试验绝缘电阻测量√√工频耐压试验√√冲击耐压试验√√3.防护等级试验√4.噪声试验√5.温升试验√6.蓄电池组容量试验√√7.事故放电能力试验√8.负荷能力试验√9.连续供电试验√10.电压调整功能试验√√11.稳流精度试验√√12.稳压精度试验√√13.纹波系数试验√√14.并机均流性能试验√√15.限压及限流特性试验√√16.效率试验√17.功率因数试验18.报警及保护功能试验绝缘监察试验√√电压监察试验√√故障报警试验√√过欠压保护试验√√过载和短路保护试验√19.微机监控装置试验控制程序试验√√显示和检测功能试验√√保护和故障管理试验√√三遥功能试验√√自检和人机对话功能试验√√20.电磁兼容性试验振荡波抗扰度试验√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21.谐波电流试验√22.动态电压瞬变范围试验23.瞬变响应恢复时间试验24.同步精度试验25.频率试验26.电压不平衡度试验27.电压相位偏差试验28.电压波形失真度试验29.总切换时间试验5、备品备件、维修和试验设备5.1卖方提供系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所需的备品备件和本合同供货范围内设备的正常维护和保养所需的维修工具和试验设备。安装、调试和试运行阶段所需的各种消耗品应由卖方提供,但不计入本条所列的备品备件之中。5.2在本章规定提供以及卖方推荐的所有设备和仪器所需的内部连接电缆、测量用电缆、探测器、电源线和其他专用工具、仪器的辅助设备应包括在供货范围内。5.3所有提供的备品备件应能可替换并且是用同一种材料制成的,使用相同的生产标准,按相应的技术指标生产。所有的备品备件,应装箱保存,以防存放时损坏,在密封的包装箱中,应适当地给予标记和说明,并附清单。5.4卖方应按报价表中的备品备件和维修及试验设备的总价,提供备品备件和维修及试验设备,此外,应在本章规范的附件中提供这些备品备件和维修及试验设备的详细的名称,规格、每项单价以及合价。备品备件和维修及试验设备的合价应与报价单对应栏目一致。第三节 工业电视一、一般技术条款1、工程概况方家山电站位于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堡镇境内,为长滩河干流开发中的最后一级电站。该电站于1994年建成发电,原水轮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由重庆水轮机场设计制造,目前仍正常运行出力。方家山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其主要任务为发电,在四川电力系统中担任基荷。电站原设计水头240m,设计发电流量7.91 m3/s,装机容量为16MW。增效扩容改造后设计水头238.50m,设计发电流量8.4m3/s,装机容量为17MW,年利用小时6320h,多年平均发电量10750万kw.h。增效扩容改造后经济效益明显。电站厂址距离峨边县城约35Km,交通便利,电站上网条件成熟。1.1 电站环境条件绝对最高气温35.7℃绝对最低气温-3.2℃多年平均气温16.2℃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7%1.2 海拔(以黄海为基准面)发电机层: 808.48m水轮机层: 802.675m安装高程: 801.285m尾水底板: 798.75m1.3地震地震基本烈度: Ⅷ度动峰值加速度: 0.10g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0.40s1.4 电站运行方式(1)本电站主要以发电为主,在地方电力系统中担任基荷。(2)电站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设计。1.5接入系统方式及电气主结线本站以110kV电压等级LGJ-120(LGJ-240)送出线路经26km在峨边110 kV变电站并网。电站采用两台机组扩大单元结线,设一台主变。1.6 冷却水冷却水主水源取自水轮机顶盖,其水质较好,设计水温≤25度。1.7 厂用电源(1)厂用交流电源为三相四线制,50Hz,380/220V,电压波动范围为85%~115%;(2)供控制和保护用的直流电源为220V、24V,电压变化范围为80%~110%;(3)供各变送器及传感器等自动化元件所需的电源为直流24V,电压变化范围为80%~110%。1.8 电站建设进度电站主体工程计划于2014年9 月开工。第一台机组计划于2015 年2 月安装调试完成,第二台机组于2015 年 5 月全部安装调试完毕,2015 年 5月投入商业运营,工程于2015年 10月竣工。1.9电站交通和运输条件电站厂房距峨边县城公路约26km,峨边县城距成都市230km,设备进厂交通为公路,进厂道路宽为5m,进厂大门宽为4m、高 5.5 m。1.10 厂房起重设备厂内设置1台主钩吊重50t。副钩吊重10t的桥式起重机,供机组安装及检修使用。起重设备布置及运行范围见附件中厂房布置图。2、设备使用环境条件?尘埃本系统设备运行环境:室外;污秽等级:Ⅱ级;卖方应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地考虑防尘措施。?电磁环境电站设备安装场所无任何特殊的电磁屏蔽措施,卖方应保证在此环境下设备能安全运行。3、供货范围和界限3.1工作内容卖方应完成的工作,包括工业电视系统配件的设计、制造、工厂试验、包装,运往目的地,交接、安装指导,现场试验及运行指导,对买方单位人员的培训和保证期内的维修服务和提供技术资料、图纸与工程设计单位和其他承包商的协调工作。3.2供货范围卖方应提供如下设备:——卖方应完成下列项目的设计、制造、车间测试、组装、喷漆、包装、保险、运输、交货,并负责指导安装、配合现场交接试验、试运行及验收等。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 注1.工业电视系统设备1)图像监控、管理、存储服务器套1HP、DEC、DELL2)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套13)网络视频解码器套14)工业电视屏面15)室内网络球型彩色摄像机(A型)台3纯数字化。采用日本SONY,美国派尔高或英国DATIONAL6)户外网络球型彩色摄像机(B型)台87)室内网络枪型彩色摄像机(C型)台208)户外网络枪型彩色摄像机(D型)台39)区域交换机台3罗杰康。端口数详见工业电视摄像头及区域交换机布置表,均需配置控制箱,采用壁挂式安装10)室内护罩个2311)室外护罩个1112)吊杆等配件套513)防雷设备套114)超五类屏蔽网线Km415)电源线缆Km42规定的备品备件套13.规定的专用工器具套1具体供货范围详见投标分项报价表说明:1、在执行合同过程中如发现有任何漏项和短缺,在发货清单中并未列入而且确实是卖方供货范围中应该有的,并且是满足合同第1、2章技术条款对合同设备的性能保证值要求所必需的,均应由卖方负责将所缺的设备、技术资料、专用工具及备品备件、服务及技术指导等补上,其费用应在合同总价中。4、交货时间供货进度时间如下表:交货时间表设备名称数量交货时间工业电视系统设备一套2014 年9 月30日5、运输要求合同范围内的所有设备的运输均由卖方负责运至电站安装现场买方指定的地点,具体运输方式由卖方决定,在运输前应进行运输线路调查,就运输方式、措施和费用预算等做充分的运输组织设计。运输时应保护工业电视系统的所有附件(未拆卸的)不受损坏。成套拆卸的组件和零件的包装应保证经过运输和保存直到安装不受损伤。在运输过程中应无严重的振动、颠簸及冲击现象。设备和装运方式应能承受运输至安装现场的整个过程中所能出现的最大加速度力,避免设备在运输中损坏。6、技术文件、资料、图纸的提交6.1一般要求1.卖方提供的资料应使用国家法定单位制即国际单位制,语言为中文。2.资料的组织结构清晰、逻辑性强。资料内容要正确、一致、清晰、完整、图纸及其图形、文字符号必须符合GB4728、GB7159的规定,其回路标号应符合国标的规定,满足工程要求。3.卖方资料的提交要及时充分,满足工程进度要求。在合同生效后30天内给出全部的技术资料清单和交付进度。对提交的合同设备的每批图纸都需列出清单,并在时间表上作适当的标明。时间表在所有情况下都是一个按次序提交图纸和资料的完整计划,并满足交货和提供电站设计资料的顺序的需要。4.对于其他没有列入合同技术资料清单,又是工程的设计、设备的安装、监造、运行、维护、检修必需的文件和资料,一经发现承包单位也应及时免费提供。5.对于卖方提交的图纸,设计单位审查完后将意见提交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将书面通知卖方不符合要求的图纸名称,并要求卖方修改后重新提交图纸。由于重新修改图纸,推迟合同规定的交图时间,影响工程进度时,将认为卖方延误工期,并应承担违约罚款。6.2图纸资料本节包括对本规范规定的全部设备的制造图纸、图纸的光盘、文献资料等的提交要求。6.2.1工厂图纸卖方应按规定的技术资料清单和交付进度提交所需的工厂设计图纸和资料。下列图纸和资料每项提交8套、图纸的光盘3套。其中给设计院2套、图纸的光盘1套。这里所有的术语“工厂设计图纸”包括制造、装配、安装和布置图,材料和设备的清单;以及制造厂的标准图、设计计算书、说明书、样本和小册子,特性图表和试验数据、接线和控制图,以及所有其它图纸及与材料、设计方法有关的附带说明等资料。术语“光盘”包括基础图、安装和布置图、二次接线全图、控制图、原理图、端子图、控制柜盘面布置图等的图形文件(通用AUTOCAD win R14.0格式)。所有正式提交给买方和设计院的图纸资料需盖有“正式”图章。正式图纸应在设计联络会后15天内提供(12套)。应及时提供(但不限于)专项技术条款要求的试验报告资料两份给买方。6.2.2图纸提交1)设计联络会应安排在合同签订后40天内举行,买方在举行设计联络会前15天提供4套(买方和设计院各2套)图纸资料(详见专项技术条款)。2)最终提供的图纸资料及说明书:a)图纸资料部分:b)说明书部分:卖方需将分包商和外购单位的说明书与自己的说明书综合在一起提交给发包单位。运行、维护说明书应与所提供的设备相适应。.设备装卸和搬运说明书.存放保管说明书.安装说明书.维护和运行指导书.外购件的技术说明书3) 随机图纸卖方应随设备装箱提供随机图纸16份(包括图纸、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技术资料)。6.3标准与工艺买方在执行本合同时,全部设备安装工作的检查、施工安装、调整、试验、验收应遵循设备合同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和制造厂有关技术文件,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现行技术规范、规程、标准。选用的标准应是已颁发的最新版本。本合同必须遵照执行的技术规范如下(但不限于此):6.3.1国家标准●工业电视系统应遵照以下标准(但不限于以下标准):1)电力系统设计方面:?《电网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发电站技术导则》(Q/GDW383)?《发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Q/GDWZ414)?《循环式远动规约》(DL 451)?《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DL 476)?《远动终端设备》(GB/T13729)?《发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DL/T860)2)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行业标准》(GA70)?《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入侵报警子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5)?《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GB/T6995)?《全介质自承式光缆》(YD/T 98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10408.1)?《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GB/T166776)3)视频监控图像质量方面:?《电视视频通道测试方法》(GB3659)?《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7401)4)视频系统网络设计方面:?《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层安全协议》(GB/T 17963)?《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GA 216.1)?《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5)视频系统工程建设方面:?《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入侵报警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入侵报警子系统验收规则》(GA308)?《入侵报警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入侵报警子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GA/T67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规程、条例或水电行业标准。若标准有冲突以上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规程、条例或水电行业标准为准。6.3.2屏柜6.3.2.1所有工业电视系统屏柜由承包人提供,屏柜内的接地应满足GB 14285的要求。6.3.2.2全部设备表面应清理干净,并涂保护层,最后一道保护层颜色在甲乙双方商谈后决定。6.3.2.3端子排A.端子排采用魏德米勒端子系列。B.220V及以上端子排、端子之间及端子对地应能承受交流2000V(有效值)1min耐压;而24V端子排、端子间及端子对地应能承受交流500V(有效值)1min耐压。C.屏内端子应以安装单元分开设置、强电和弱电端子也应分开布置,顶部标明安装单元,交流电流端子应采用试验端子,电源端子间、电源端子和其它端子间应有隔板。6.3.2.4电缆A.电缆路径:电缆应规定路径,使导线或绝缘不被门、抽屉、组件的插入或替换及使用或维修时的操作而损坏。B.电缆的检查:电缆和导线应便于维护人员检查,不应设置在屏或组件后的不易移动处。C.电缆安装:电缆或电线应安装在使用的固定屏上。D.电缆端头:电缆的辨认用酚醛标签,并用尼龙绳系在电缆上,标签写有电缆命名和电缆芯命名,应采用不退色墨水书写。如发包人同意也可用相当的永久性的电缆辨认方式,每根电缆的备用芯应接在端子排的备用端子上,用酚醛标签写上电缆命名和“备用”。E.危险保护:带对维护人员足够高的危险电压的电缆或母线,应有塑料护套,保护裸露的导体和端点以防维护人员无意间触及。F.导线编码:所有导线用编码方式来辨认,彩色编码只在能明显辨认时才允许作用。若使用彩色编码,则整个设备都应使用相同的色彩。G.电缆屏蔽:承包人应提供所有的主站和每个LCU设备所需的内部连接电缆(包括光纤电缆)。需要时,所提供的电缆应屏蔽。H.导线接头和端子:在导线中应无线头,每个端子所连接的导线应不多于二根。6.3.2.5组件A.组件安装:组件应安装在插入式印刷电路板上。印刷电路板及其相应的插座上应能清楚地辨认出,便于出图纸和与使用手册上的信息相对应。B.振动保护:组件设计和安装方法应在低频振动(在50Hz范围)时不引起误操作或故障,所有的连接器应有防振锁紧的措施。C.熔断器:所有熔断器均应为插入式,容易拔出和替换,不采用永久性安装的熔断器。6.3.2.6其他部件A.灯:所有的白炽灯工作在不大于80%额定电压下。且满足低电流要求。在环境照度为600勒克斯,可见距离至少为5m,所有的I/O点指示均为LED型的。B.自动开关:所有自动开关应为手动操作的,塑壳,灭弧型,每个极应有热过流和瞬时断路保护,根据NEMA标准,分断能力为1000A。所有的自动开关至少应适用于240V、50Hz交流电用。所有的自动开关可手动操作,在操作位置可以见到位置指示灯以指示自动开关在打开或闭合位置。所有的自动开关均应能自动脱扣,在过热时,能自动跳开,并有报警接点发出报警信号。所有空气开关均应采用西门子、施耐德或ABB产品。6.4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6.4.1范围在本招标书内包括安装,运行和维护(后简称O&M)说明书的编制和提交,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应分为硬件维护文件,软件文件和软件程序包,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应包括承包人提供的所有的设备和程序。6.4.2说明6.4.2.1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应按本节要求,承包人还应将分包商和其它承包人的说明书综合在一起递交。6.4.2.2在设备装运前15天,承包人应提供10套运行和维护说明书给发包人审查。6.4.2.3在收到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45天内,或在收到与复审有关的必需的全部资料后45天内,按迟交的那个计算,发包人将在此期间内复审并按以下办法回复。将标有下列意见,一套最初的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送回给承包人。A.可继续进行,无需修改;B.按修正的进行;C.修正并重新提交;D.拒绝。6.4.2.4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在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中指出或另外书面回复给承包人。6.4.2.5在收到送回的标有“拒绝或修正并重新提交”意见的运行和维护说明书后30天内,承包人应根据修正内容修改说明书,并重新提交2套修改过的说明书供发包人复审,发包人按上述条款以同样的方式,在同样的时间内复审并回复。6.4.2.6在收到标有“可继续进行,无需修改”和“按修正的进行”的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后15天内,承包人应根据加注的修正意见修正说明书(如果有的话),并应提供10套最终的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给发包人。6.4.2.7如果后来改进设备,要求修改运行和维护程序,承包人应修改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此修改应附上最终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的替换内容,或重新编制说明书(由承包人选择),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的修改应不迟于设备改进后30天内提交,修改或重编的说明书的提供份数和交给单位同上规定。6.4.3说明书内容6.4.3.1说明书应由封面、标题页、目录、插页和资料组成,资料内容包括概述、安装、运行、保养、故障检修、部件清单和推荐的备品备件清单,以及附录。6.4.3.2标题(封下)页应包括设备的名称和功能、制造商的标志号以及发包人的规范编号与标题。6.4.3.3目录应列出说明书的所有章节和标题,带有每章节开头的参考页码和包括的图纸清单。6.4.3.4插页应是说明书所描述设备的插图。6.4.3.5说明书应包括图纸、图表、软件以及硬件设备的描述。6.4.3.6运行说明书应按集中自动控制和现地自动控制进行的开机、并网,调整有功、无功、电压、频率,测量各参数;正常停机,事故停机等分别说明。6.4.3.7维护说明书应包括提供设备正确运行的检查、清理、调节以及拆卸、重新装配的逐步程序。维修要求的专用工具清单应包括在维护说明书中。6.4.3.8附录应包括列有全部安全保护措施,定期维护项目的表格、维护的形式、维修计划和参考报告或手册、术语汇编、试验报告的复印件,及其它在上述条款中未规定但又是需要呈送的有关材料。6.4.3.9一套最终形式的运行和维护说明书应制成光盘或U盘。6.5技术文件、资料、图纸承包人提供五个部分的文件资料:设计文件、设备安装文件、操作文件、维护文件和试验文件。6.5.1承包人提供图纸、文件资料的形式6.5.1.1所有图纸采用AUTO CAD格式,所有文件资料采用OFFICE WORD格式;6.5.1.2提供的图纸、文件资料包括电子版和印刷版两种。电子版采用光盘、印刷版采用标准A3和A4图纸;6.5.2承包人提供图纸和资料序号图纸和数据名称(但不限于此)(14)1.系统原理接线图(15)*屏柜安装接线图,包括柜内、柜间以及与外部设备连接的端子图和现地安装接线图(16)3.屏柜盘面及柜内设备布置图(17)4性能参数一览表(包括主要特性、参数、主要设备规格及特性等)(18)5设备清单(19)6.合同设备的技术说明书(20)7.与电站监控及联动控制系统的联动控制方式及接口(21)8.其他相关资料7、安装监督和培训服务7.1范围本节内容包括安装和启动承包人所提供的设备的安装指导服务以及在承包人工厂和在工地上培训发包人人员操作和维护设备的培训指导服务。7.2安装服务及要求的说明7.2.1承包人应提供其公司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且安装调试过五个以上同类型电站的安装指导人员和/或专家,通过发包人对按合同供应的设备的每个部分的安装、启动、试验和试运行进行技术指导,安装指导人员需协调与各安装承包商的工作。7.2.2安装指导人员应接受发包人的审查和认可,至少在指导人员预定到达之前30天,承包人应提交其指导人员的资格文件供发包人审查,在任何时候,如果指导人员不能胜任,应更换一位更称职的指导人员。7.2.3安装指导人员在发包人工地工作是承包人技术服务的一项内容,其往返旅费及膳食费用由承包人负责。安装指导人员未经业主同意不得调离。安装指导人员工作经验。7.3发包人人员的培训7.3.1概述A.根据合同,承包人应分别提供称职的指导人员在规定的地点对发包人人员在工业电视系统进行培训。B.在培训期开始之前,承包人应提交课目的大纲、课目训练资料及其它必须给培训人员提供的基础知识的资料。C.承包人应提供所有的课程资料,培训辅助设备及所有课程的指导人员,指导人员及助手的费用、旅费应由承包人支付。D.培训应按五天工作日实行(星期一至星期五)。7.3.3现场培训系统介绍工业电视系统结构和基本功能;对电站运行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对电站维护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阐明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7.3.4培训内容工业电视系统有关硬件设备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操作系统和流程技术介绍;工业电视系统结构及功能介绍;工业电视系统操作和维护知识;工业电视系统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介绍;工业电视系统数据库生成、编辑、修改方法;工业电视系统画面和报表的编辑、修改方法;工业电视系统的系统管理知识;7.3.5培训计划设备在现场安装调试时,承包人现场服务人员对现场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操作、调试、维护及修改培训。工业电视系统投运时,承包人现场服务人员对电站的运行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工业电视系统投运后,在发包人需要时,仍然可派员来承包人工厂进行技术培训。上述各项培训的时间根据具体情况及工期进度确定。8、试验8.1工厂组装和试验8.1.1整套工业电视系统应在工厂组装并进行工厂试验,以检验系统是否符合本招标书要求。8.1.2工业电视系统工厂试验项目见相关条款的规定。8.2现场试验8.2.1试验范围设备在最终验收前应进行现场试验,通过现场试验以验证设备的适用性及其保证值。8.2.2责任所有试验均在承包人负责技术指导和监督下由安装承包商或发包人指定单位组织进行,承包人应对现场试验的安全性、质量以及合同中规定的各项保证值负责。承包人应提供试验所需的,经过校准的试验仪器和设备,并附有证明文件。发包人有权决定是否在进行现场试验后购买这些仪器的一部分或全部。8.2.3试验大纲试验大纲应包括试验项目、试验准备、试验方法、试验程序、试验标准、试验时间及进度等,每项试验应事先经发包人校准后执行,试验大纲及日程表由承包人最迟在开始试验前120天编制提出。8.2.4试验资料及报告A.每次试验前,承包人应编制和递交试验记录单、试验总结单、试验所需设备、试验人员清单,每次试验完成后,承包人应递交试验报告供发包人审查。B.试验报告内容应包括:试验项目、试验目的、试验人员名称、测量仪表的检查和校定结果、试验方法、试验程序、试验表格、计算实例、计算公式及曲线、全部测量结果汇总、最终成果的修正和调整误差说明及对试验结果的讨论意见和结论。C.试验结束后30天内,承包人应以试验报告或试验合格证的形式提供给发包人6份合格的试验结果。本节所规定的工作,其所有费用包括在报价表内的相关工作项目中。9、装配设备应在卖方车间里进行装配,并按买方的要求试验,满足设备性能要求。10、工厂涂敷(1)所有设备表面应进行防腐处理,并采用适当的涂敷保护。(2)所有由卖方工厂涂敷的设备外表面颜色由买方决定,内表面颜色可由卖方按自己的标准选择。11、铭牌各设备名称、制造编号、型号、制造厂名称和地址、额定容量等主要技术参数、电气特性等重要项目,均应采用中文清晰、耐久地书写在铭牌上。12、备件备件必须能与原件相互替换,并须妥善包装使之能在现场条件下长时间储存。所有备件、附件都应在包装上注有说明和用途,不同种类的设备放在同一箱内时,应在箱面上注明。 二、工业电视系统设备采购技术条款1、工业电视系统的基本要求1.1 概述本技术条款提出了工业电视系统的主要技术要求,系统的配置(见招标附图:工业电视系统结构框图)应被认为是可行的基本方案。投标人对设备的数量、类型、系统结构和配置也可以提出不同的建议方案,但建议方案必须满足本技术条款所阐述的全部功能要求。建议方案应附有完整的供货清单、分项报价表及设备技术特性指标,并将主要的技术偏差填入技术偏差表中。1.2 工业电视系统的设计原则1.2.1 总则(1)本技术规范提出了工业电视系统的主要技术要求,系统的配置(见招标附图:工业电视系统框图)应被认为是可行的基本方案。(2)本电站工业电视系统采用数字式视频监控方式。工业电视系统必须是性能可靠、技术成熟、功能完善的分布式结构,系统配置灵活、操作方便、布局合理,能满足长时间工作的要求。(3)工业电视系统的各装置应具有工作可靠、性能稳定、结构简单、易于调试、维护、更换和日后扩展等特点。1.2.2 工业电视系统设备的性能要求承包人提供的工业电视系统应为配置合理、安全可靠、技术成熟、性能优良的系统,并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但不限于此。1.2.2.1可靠性和先进性(1)系统的软硬件应采用高可靠性设计,可以长期在线稳定运行。(2)系统所选用的计算机以及摄像机都必须是国内外专业厂家生产,并经过长期实践考验的领先产品。(3)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结构,各区域的监控功能分别由各个区域的摄像机完成,他们应分别具有独立完成所辖范围监测任务的能力。(4)系统中任何设备的单个元件故障不应造成系统关键性故障或控制设备的误动作。1.2.2.2兼容性在系统功能实现上支持目前主流的标准接口和通信协议、传输协议、网络协议,可接入不同生产厂商不同类型的外围设备,使得整个系统可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进行功能的增加和扩展。1.2.2.3实用性系统功能设计应充分考虑现场的实用性,现场工程师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获得有关设备状态、系统性能的技术数据和报告。能够完成处理各种测试、分析任务和诊断任务。1.2.2.4开放性系统应操作简单,数据格式和编程接口对用户开放,便于发包人现场工程师进行二次开发。编程方式采用图形化方式,发包人现场工程师不需要系统地学习编程语言以及数字信号处理和数学理论就可随时对系统进行扩充升级。并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参数设定和参数修改。1.2.2.5独立性系统监测应与分析系统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分析系统进行分析、检修或现场试验时不能影响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功能。同样当监测系统某区域故障或检修时,不能影响分析系统的功能,并能手动屏蔽或退出局部区域内摄像机的功能。1.2.2.6可维修性系统的结构应考虑维修方便,以便缩短平均修复时间(MTTR)。当不考虑管理辅助时间和备品运送时间时,MTTR应小于1小时。同时承包人应采用下列措施增强系统的可维修性:(1)系统设备应尽可能采用同型号、同结构的商用化的标准产品以及标准的成熟的软件及操作平台,以保证系统的长期可用性,保护发包人的投资;(2)系统具有自诊断和故障点查找、定位、记录程序。系统出现故障时,能立即找出故障点和故障原因并尽快排除故障,恢复系统正常工作;(3)应有便于试验和隔离故障的断开点;(4)应配备合适的专用安装拆卸工具,预防性维护不应引起磨损性故障;(5)系统可由发包人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通过软件编程进行修改和维护。1.2.2.7抗干扰性系统应采取可靠的抗干扰措施,防止大气过电压、电磁波、无线电和静电等干扰侵入系统内部,造成系统设备的损坏和误动作。1.2.2.8抗震性系统应采取可靠的抗震措施,防止由于外界的震动等干扰影响系统正常工作,造成系统设备的损坏和误动作。1.2.2.9安全性(1)系统应保证控制信息中的一个错误不会导致系统出现破坏性的故障。系统应对每个功能操作提供安全检查和校核,当发生误操作时,系统应能自动禁止误操作输出并报警提示。任何自动或手动操作,应提供事件的顺序记录,并可提供相应的操作指导。在人机对话中,系统设置不同级别的口令,分别设置系统维护权口令、系统操作控制权口令等。(2)系统具有电源故障保护和自动重新启动能力,并能预置初态和重新预置。系统设备具有自检和诊断能力,设备故障能自动切换和切除,并发出故障报警;(3)系统对外通信应具有保障本系统运行数据及数据库安全的措施。1.2.2.10整体性工业电视系统应有机的结合由其他承包人提供的消防监控系统设备,使工业电视系统成为一套完整的监控系统,实现在电站控制室集中监视电站设备运行和电站安全状况。1.3 网络结构(1)工业电视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由后端设备和前端设备组成。(2)后端设备站内各节点计算机和打印机通过安装在控制室工业电视屏内的主交换机组成局域网(LAN)联接,厂内区域交换机通过多模光缆或网线与主干交换机相连,前池、进水口的区域交换机通过单模光缆与主干交换机相连。(3)后端设备站内计算机与电站监控系统相连,实现数据通信及联动控制。系统应预留接口,以便将电站的视频监控信号有效接入控制中心。(4)前端设备由区域交换机、室内/户外网络球型彩色摄像机、网络彩色枪式摄像机以及相关配件等组成。各个区域的摄像机采集数字视频信号送入区域交换机汇集,再通过主交换机经1000M光纤以太网接口至监控中心数据通道。数字图像信号以TCP/IP协议和组播方式进行通讯,传输给图像监控管理服务器。(5)工业电视系统应能通过网络视频解码器和系统软件完成将数字图像信号转为模拟视频信号,送出模拟视频信号至液晶显示器(由业主另外采购),实现监控画面在液晶显示器上的实时显示。(6)工业电视系统按IEEE802.3设计,采用分层星型结构的快速交换式以太网,局域网通信规约采用TCP/IP协议,传输速率1000Mbps。(7)工业电视系统结构参见招标附图。2、工业电视系统的功能要求2.1 主要功能要求视频监控系统主要考虑对全厂主要电气设备、关键设备安装地点以及周围环境进行全天候的图像监视,以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生产所需的监视设备关键部位的要求。同时,该系统可实现电站安全警卫的要求。整个系统应由监控终端进行控制;当发生报警时,站端视频处理单元可传送现场图像信息。系统还应具有与监控中心或各监控终端进行接口和远传的功能。其中监控中心或现有MIS用户终端只需安装相应软件和授权就能实现站内视频监视终端的功能,而不需要安装专用硬件设备。2.2 视频显示功能1) 实时图像监视,彩色图像以不少于8个通道、每通道以每秒25帧的速率实时传送和播放。视频图像大小随意可调。2) 在系统结构窗内方便地选择所需监控的摄像机。切换画面简便明了,对于球形摄像机应可以通过预置位菜单,快速切换不同的预置位。3) 视频色彩、亮度、饱和度等可由用户设置调整。4) 以单画面、4画面、9画面或16画面显示图像。5) 自由切换视频画面。6) 方便地设置屏幕背景颜色。7) 方便设置轮巡显示,可以在同一监视器上对站内所选摄像机进行轮巡显示。用户可在系统弹出菜单内增减轮巡摄像机,改变停留时间,改变预置位等。8) 视频监控系统具备电子地图功能。在电子地图上应能显示摄像机、报警器等设备的运行状态。2.3 图像储存回放功能1) 图像快照功能:以BMP格式储存画面。2) 报警可联动录像,录像时间可调,带时标、地标。可存储静止画面和活动画面。3) 系统可连续录像,每路图像的存储时间应不小于720h。4) 存盘信息合理管理,可按时间、地点、报警性质查询回放。5) 具有可显示、存储、检索、回放所选摄像机实时图像及图像回放编辑功能。6) 硬盘空间管理功能,硬盘空间不足时报警。7) 可远程回放站端的任一摄像头的历史图像(时间可设)及报警录像;可远程控制站端的服务器实现手动录像、定时录像、报警触发录像,支持画面异动检测功能。8) 图像回放方式有逐帧、慢放、常速、快速放大/缩小等多种方式。能够将任意一幅回放图像存放成JPEG或BMP格式的图像,供数据交换使用。9) 每路录像支持按D1格式回放。2.4 设备控制功能1) 对水电站环境和设备进行防盗、防火、防人为事故的监视。通过通信网络通道,将被监视的目标实时图像及报警信号上传到监控中心,并实现控制功能。2) 操作人员通过监控主机对电站设备或现场进行监视,对电站摄像机控制(左右、上下、远景/近景、近焦/远焦),画面切换和数字录像装置的控制。能对任一摄像机进行控制,实现对摄像机视角、方位、焦距、光圈、景深的调整,对于带预置点云台,操作人员能直接进行云台的预置和操作。可设置现场球形摄像机,包括设置预置位、区域名称、区域遮盖等所有智能球形摄像机功能。3) 对操作人员能设置权限管理。保证控制的唯一性,即对某一设备操作时,其它设备则不准许动作,确保一对一操作。4) 可完整的远程控制前端设备:如现场云台、电动变焦镜头、防护罩雨刷等各种受控设备。5) 可进行当地或远程布防、撤防,也可以事先确定布防、撤防策略,由系统按照制定的策略自动进行布防、撤防。也可以通过电子地图进行布防或者撤防。6) 具有操作联动功能,当运行人员对某一设备进行操作时,摄像机应自动调整到该设备处,并启动录像装置录像。3、工业电视系统的硬件要求3.1系统结构(1)电站工业电视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由后端设备和前端设备组成。(2)后端设备主要包括1套图像监控管理服务器、1套图像存储服务器、1套网络视频解码器、1台主交换机、1面工业电视屏(包括温湿度控制器、端子排、防雷设备等)等。(3)前端设备主要包括3台区域交换机(包括交换机控制箱)、20台套室内网络球型彩色摄像机、3台套室外网络球型彩色摄像机、3台套室内网络枪式彩色摄像机、8台套室外网络枪式彩色摄像机,以及安装摄像机所需的配套护罩,支架等。(4)现地摄像机及区域交换机的点位分布参见工业电视摄像头及区域交换机布置表。(5)承包人应满足以下主要设备的硬件要求,同时还应满足工业电视摄像头及区域交换机布置表中的技术要求。3.2后端设备的配置要求后端设备(放置于控制楼中控室内)主要包括以下设备:?1套图像监控管理服务器?1套图像存储服务器?1套网络视频解码器?1台主交换机及相关网络设备?1面工业电视屏(包括温湿度控制器、端子排、防雷设备等)系统应至少满足以下硬件要求:3.2.1图像监控管理服务器(一套)图像监控服务器应采用国外高性能的知名品牌HP、DEC、DELL或同等档次服务器。能独立完成一定的数据记录和图形存贮任务。配有足够的通信接口。各种存储器应带保护装置,防止和避免因电源或不正确操作造成信息丢失和改变。基本配置和主要性能如下:CPU:双核Intel处理器, 字长64位主频: ≥2.4GHz二级高速缓存: ≥2MB内存:≥2G(可扩展)硬盘:≥500G图形卡,512MB显存液晶彩色显示器1台:22”液晶显示器,分辨率不低于1600×1200,至少为增强16色,底色为黑色,平面直角。液晶显示器应有防暴、防眩光及防X线措施,正常工作及画面刷新时图像显示稳定无闪烁。操作系统: 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汉化功能: 符合国标GB2311-80和GB2312-80,支持双字节的汉字处理能力。命令和实用程序都应有相应的汉字功能。光驱: DVD±R/RW刻录机网络接口:2个10/100/1000Mbps以太网端口;2个USB端口网络支持:IEEC802.3z,TCP/IP鼠标、键盘1套其它必需配置的硬件和软件。承包人提供的图像监控服务器应支持不少于100个摄像机的接入,并完成相应的管理功能。同时还应能支持日后系统容量(工业电视点数)的扩充。承包人可根据自身软件支持的点数配置相应台数的图像监控服务器,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偏差说明。3.2.2图像存储服务器(一台)图像存储服务器采用机架式结构,应满足所有视频输入24小时全天候录象(以CIF、JPEG或MPEG-4等格式存储,不少于100路),保存1周,重要监控位置(至少包括32路)24小时全天候录像,保存30天的的需要。自动/手动/侦测/报警录像控制;采用循环存盘方式储存录像数据,系统根据设置自动覆盖早期数据;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单个录像数据存储时间;通过设置保护容量、警戒容量、释放空间对磁盘空间进行管理,从而保证录像工作顺利进行。一机可对多路视频信号进行实时同步音、视频监控、存储。显示、保存可在1~25帧/秒/路间任意调整,满足用户多种需求。存储服务器采用1台磁盘阵列设备,主要性能如下:处理器:64位RAID 控制器: FC-AL 硬件 RAID 控制器采用SAN存储方式高速缓存:1GB硬盘:≥30T其它必需配置的硬件和软件。3.2.3主交换机(一台)采用智能型快速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以构成10-100-1000Mbps自适交换式工业以太网,传输速率1000Mbps。各节点计算机应使用光口或RJ45电口直接连到交换机上。交换机放置在控制楼中控室工业电视屏内,至少应配有24个10-100-1000Mbps自适应端口,其中:有2个1000Mbps单模光口、3个1000Mbps多模光口、5个100Mbps多模光口、14个10-100-1000Mbps RJ45口。交换机应满足如下技术要求:(1)交换机应为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采用模块化结构,应装有2个以上的备用插槽。所有交换机全部采用原装进口罗杰康产品。(2)交换机应支持基于IEEE 802.1x,10BaseT、100BaseTX、1000BaseTX端口上的IEEE 802.3x全双工操作,IEEE 802.1D生成树协议,IEEE 802.1p CoS,IEEE 802.1Q VLAN,IEEE 802.3ab,IEEE 802.3u 1000BaseTx规范,IEEE 802.3u 100BaseTx规范,IEEE 802.3 10BaseTx规范;(3)交换机设备需具有工业级安全认证 cUL508,支持SNMP V3,可以暂时关闭不用端口,支持端口与所连接设备的MAC地址绑定等网络安全功能;(4)交换机支持SNMP V3网络管理功能,提供网络交换机自动搜索管理软件,便于系统管理权限的划分,能在未设定IP地址或IP地址重复的情况下也能自动发现连接在网络上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系统配备一套网络管理软件实现统一的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该网络管理软件支持OPC(动态过程控制)通信方式,含OPC DA(数据采集)和OPC AE(时间报警),将网络设备的状态信息传递到HMI/SCADA软件中;(5)为了实现网络设备的时间同步,交换机应支持RFC1769 SNTP简单网络时间协议;(6)交换机应能传送语音和图像。(7)交换机应采用双220VAC电源冗余输入,采用无风扇结构,允许运行温度范围为0~60℃,运行湿度10%~95%(无凝露),电磁兼容性指标应满足工业要求。(8)交换机在常温下MTBF值(平均无故障时间)均要求在15年以上,当发生链路故障时恢复时间小于500ms。3.2.4工业电视屏(一面)控制楼继电保护室放置一面工业电视屏,屏柜具体要求参见一般技术条款6.3.2节。图像存储服务器为机架式结构,布置于工业电视屏内;图像监控管理服务器布置在中控室控制台上。3.3前端设备的配置要求包括3台区域交换机(包括交换机控制箱)、3台套室内网络球型彩色摄像机、8台套室外网络球型彩色摄像机、20台套室内网络枪式彩色摄像机、3台套室外网络枪式彩色摄像机,以及安装摄像机所需的配套护罩,支架等。3.3.1区域交换机共配置3台区域交换机,分别放置在厂房负一楼、厂房一楼和前池室内等区域。区域交换机应采用智能型快速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以构成10-100Mbps自适交换式工业以太网,传输速率100Mbps。区域交换机均需配置现地控制箱,控制箱应采用不锈钢材料,壁挂式安装,控制箱内应装有电源模块、开关、端子排等必要设备。现地控制箱均采用交流220V供电。交换机应满足如下技术要求:(1)交换机应为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采用模块化结构,应装有2个以上的备用插槽。所有交换机全部采用原装进口罗杰康产品。(2)交换机应支持基于IEEE 802.1x,10BaseT、100BaseTX、1000BaseTX端口上的IEEE 802.3x全双工操作,IEEE 802.1D生成树协议,IEEE 802.1p CoS,IEEE 802.1Q VLAN,IEEE 802.3ab,IEEE 802.3u 1000BaseTx规范,IEEE 802.3u 100BaseTx规范,IEEE 802.3 10BaseTx规范;(3)交换机设备需具有工业级安全认证 cUL508,支持SNMP V3,可以暂时关闭不用端口,支持端口与所连接设备的MAC地址绑定等网络安全功能;(4)交换机支持SNMP V3网络管理功能,提供网络交换机自动搜索管理软件,便于系统管理权限的划分,能在未设定IP地址或IP地址重复的情况下也能自动发现连接在网络上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系统配备一套网络管理软件实现统一的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该网络管理软件支持OPC(动态过程控制)通信方式,含OPC DA(数据采集)和OPC AE(时间报警),将网络设备的状态信息传递到HMI/SCADA软件中;(5)为了实现网络设备的时间同步,交换机应支持RFC1769 SNTP简单网络时间协议;(6)交换机应能传送语音和图像。(7)交换机应采用双220VAC电源冗余输入,采用无风扇结构,允许运行温度范围为0~60℃,运行湿度10%~95%(无凝露),电磁兼容性指标应满足工业要求。(8)交换机在常温下MTBF值(平均无故障时间)均要求在15年以上,当发生链路故障时恢复时间小于500ms。3.3.2室内网络球型彩色摄像机(以下简称:A型)根据布置表的要求,监视对象的现场情况和功能要求,应采用日本SONY,美国派尔高或英国DATIONAL进口产品的网络摄像机,为确保产品质量,要求在投标文件中附厂商的授权书及产品的检测报告,其基本要求如下:(1)快速球形摄像机不低于1/4″CCD,具有高清晰(水平解析度大于540线),高灵敏性能,PAL制;(2)不低于36倍光学变焦倍数镜头,数字变焦倍数12倍,光圈数(范围值)1.4~3.0,焦距3.4~122.4mm;(3)最低照度达到:彩色模式:1Lux,黑白模式:0.1Lux;(4)支持日夜自动转换; (5)有效像素:752(H)×582(V);(6)水平360°连续旋转,旋转速度最大300°/s;垂直不低于90°自动翻转,旋转速度最大240°/s;(7)摄像机输出接口:网络端品(RJ45);(8)压缩方式: JPEG/MPEG-4;(9)不低于2路报警输入,2路报警输出;(10)不低于5条巡视轨迹;(11)预置位不少于128个预置位;(12)信噪比:不低于50dB(13)支持自动/手动光圈、自动/手动变焦、自动增益AGC、自动背光补偿、自动白平衡(14)IP20防护等级,防护罩为IP42。3.3.3户外网络球型彩色摄像机(以下简称:B型)根据布置表的要求,监视对象的现场情况和功能要求,应采用日本SONY,美国派尔高或英国DATIONAL进口产品的网络摄像机,为确保产品质量,要求在投标文件中附厂商的授权书及产品的检测报告,其基本要求如下:(1)快速球形摄像机不低于1/4″CCD,具有高清晰(水平解析度大于540线),高灵敏性能,PAL制;(2)不低于36倍光学变倍镜头,数字变焦倍数12倍,光圈数(范围值)1.4~3.0,焦距3.4~122.4mm;(3)最低照度达到:彩色模式:1Lux,黑白模式:0.1Lux;(4)支持日夜自动转换; (5)有效像素:752(H)×582(V)(6)水平360°连续旋转,旋转速度最大300°/s;垂直不低于90°自动翻转,旋转速度最大240°/s;(7)摄像机输出接口:网络端品(RJ45);(8)压缩方式: JPEG/MPEG-4;(9)不低于2路报警输入,2路报警输出;(10)不低于5条巡视轨迹;(11)预置位不少于128个预置位;(12)信噪比:不低于50dB(13)支持自动/手动光圈、自动/手动变焦、自动增益AGC、自动背光补偿、自动白平衡(14)IP20防护等级,防护罩为IP66。3.3.4室内网络枪式彩色摄像机(以下简称:C型)根据布置表的要求,监视对象的现场情况和功能要求,应采用日本SONY,美国派尔高或英国DATIONAL进口产品的网络摄像机,为确保产品质量,要求在投标文件中附厂商的授权书及产品的检测报告其基本要求如下:(1)不低于1/4″CCD,逐行扫描,具有高清晰(水平解析度大于540线),高灵敏性能,PAL制;(2)有效像素:752(H)×582(V);(3)不低于26倍光学变焦倍数镜头,数字变焦倍数12倍,光圈数(范围值)1.4~3.0,焦距3.0~88.4mm;(4)最低照度达到:彩色模式:1Lux,黑白模式:0.1Lux;(5)摄像机输出接口:网络端品(RJ45);(6)压缩方式: JPEG/MPEG-4;(7)信噪比:50dB;(8)支持自动/手动光圈、自动/手动变焦、自动增益AGC、自动背光补偿、自动白平衡(9)IP20防护等级,防护罩为IP42(室内)。3.3.5户外网络枪式彩色摄像机(以下简称:D型)根据布置表的要求,监视对象的现场情况和功能要求,应采用日本SONY,美国派尔高或英国DATIONAL进口产品的网络摄像机,为确保产品质量,要求在投标文件中附厂商的授权书及产品的检测报告其基本要求如下:(1)不低于1/4″CCD,逐行扫描,具有高清晰(水平解析度大于540线),高灵敏性能,PAL制;(2)有效像素:752(H)×582(V);(3)不低于26倍光学变倍镜头,数字变焦12倍,光圈数(范围值)1.4~3.0,焦距3.0~88.4mm;(4)最低照度达到:彩色模式:1Lux,黑白模式:0.1Lux;(5)摄像机输出接口:网络端品(RJ45);(6)压缩方式: JPEG/MPEG-4;(7)信噪比:50dB;(8)支持自动/手动光圈、自动/手动变焦、自动增益AGC、自动背光补偿、自动白平衡(9)IP20防护等级,防护罩为IP66。3.3.6防护罩与摄像机安装在一起,具有防尘功能,户外防护罩还具有恒温、通风、防水、除霜等功能,带遮阳板、等级为IP66,以保证摄像机正常工作。3.3.7防雷器工业电视控制柜和区域控制箱的进线电源回路中以及户外摄像机均需配置防雷器。户外前端设备均应满足主要性能要求:反应时间:≤1ns最大防雷电流: ≥3000A工作频率: 0~10MHz3.4电源工业电视屏采用双电源供电,发包人为工业电视屏提供一路220V交流电源和一路UPS电源,厂区区域交换机控制箱所需的电源均由工业电视屏提供,并在工业电视屏上设置厂区区域交换机控制箱的配电回路,从工业电视屏到厂区区域交换机控制箱的电源电缆(型号:ZR-KFVP-3X4)均由承包人提供。前池、进水口区域交换机控制箱所需电源,由发包人各提供一路220V交流电源到控制箱。控制箱到各现地设备的电源电缆由承包人提供。工业电视系统内部各设备所需的电源,以及所需的其它电压等级的电源(若需要)均由承包人提供。3.5吊杆等配件承包人应提供用于厂房内摄像机的吊杆,用于吊装网络球型摄像机,每个吊杆应至少长约2米,为取得最佳的现场监视效果,可在现场适当调整吊杆长度。承包人应提供用于工业电视摄像机安装时所需的一切其他配件。3.6电缆3.6.1承包人应提供工业电视系统设备之间的所用网络连接线、电源线、电源插座板、安装调试用特殊或专用工具等,并均随工业电视系统一起供货。3.6.2除合同中有明确规定外,工业电视系统与消防监控系统设备之间的通信电缆和网线均由承包人供货。3.6.3所有电缆应具有防霉变、防鼠、防潮的特性。3.6.4承包人应根据工业电视系统设计确定电缆型号规格,并根据设备布置确定电缆长度,并提供电缆统计清册给发包人批准,电缆统计清册包括电缆编号、电缆型号规格、备用芯数、电缆起点、电缆终点、电缆长度,以及各种规格的电缆总长度。3.6.5承包人提供的光纤连接器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1)连接器应包括两端带活动连接器的尾纤和适配器。连接器型号为FC/PC型,承包人应给出尾纤的标准长度。2)连接衰减:≤0.5dB。3)反射衰减:≥40dB。4)连接器寿命:插拔1000次仍能满足衰减要求。5)尾纤和软纤的2m截止波长必须符合:?c≤1240nm。3.6.6承包人提供的电缆包括:(1)网线包括上位机系统与工业电视屏内主交换机之间、主交换机和区域交换机之间、交换机至MSTP设备之间、区域交换机至现地摄像机的网线,不少于5km。(2)电源线包括所有交换机和摄像机的供电电源线,总长不少于4km。以上电缆长度仅供承包人报价参考,承包人供货的电缆数量应满足现场安装需要,所有电缆包含在合同总价中。4、工业电视系统的软件配置4.1软件平台环境系统中的各节点计算机应采用具有高可靠性、良好实时性、开放性和可扩充性等技术指标,并符合开放系统互联标准的、支持中文的最新版本的多任务多用户操作系统。如中文Windows2000或Windows NT操作系统等作为软件平台。4.2软件开发工具系统中各节点计算机应具有可靠的、完备的监控软件开发平台及工具以进行应用软件的开发。它们包括:(1)工业组态软件;(2)开发编程软件;(3)交互式数据库开发及调试软件;(4)交互式画面编辑软件;(5)交互式报表编辑软件;(6)系统维护开发工具。4.3数据库软件监控系统应具有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和数据库的维护管理软件。(1)数据库的结构定义应方便、灵活。支持灵活的数据库记录增、减,数据项增、减,及数据库的检索和复制功能,并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和一致性。(2)数据库维护管理软件应包括数据库的自动生成、编辑、数据库在线修改(修改或增减数据库记录)、历史数据库的维护、管理、归档等功能。(3)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定义应包括本电站工业电视系统监控和管理所需的全部数据。承包人应提供数据库的保护、防止任何不当修改、以保证数据库安全性的说明文件。4.4通信软件通信软件包括工业电视系统各设备之间、控制系统与电站监控系统之间的通信控制软件,通信软件应采用开放系统互联协议并适用于工业控制的标准协议。通信软件配置应能由用户修改,并提供详细的说明文件,以便于将来与其他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交换。4.5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为本电站工业电视系统专门开发的运行监控软件,应采用C/C高级语言或可视化组态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并支持中文,便于维护和调试,并应允许发包人二次开发。4.6 软件供应(1)所有软件均应为正版,具有合法使用权,卖方应出具相关证明材料,任何盗版行为均导致废标。(2)系统中使用的第三方软件均应有合法的许可证,并保证交货时所使用的第三方软件为最新版本。(3)在使用期间,应提供免费升级服务。(4)系统中所使用的软件至少应提供2套以上的备份,备份介质应采用光盘。(5)应提供应用软件源程序,应用软件源程序中应有充分的注释说明,保证应用软件源程序的可读性。系统软件包和应用软件包应简明、通用,便于调试,并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开放性和通用性。5、工业电视摄像头及区域交换机布置表序号所处区域具体位置摄像机类型区域交换机端口数要求(至少)(至少)1前池监控翻水口球机MB-AS3(前池室内)6个百兆电口,1个百兆光口2前池监控入水口球机3前池监控闸门枪机4前池监控室内枪机5厂房一层监控室内全境室内球机MB-AS1(厂房一楼)22个百兆电口,1个千兆光口6厂房一层监控测温屏1室内球机7厂房一层监控测温屏2室内球机8厂房一层监控调速器1枪机9厂房一层监控调速器2枪机10厂房一层高压室对射枪机11厂房一层高压室对射枪机12厂房一层厂用电室枪机13厂房一层中控室对射枪机14厂房一层中控室对射枪机15厂房室外区监控大门车辆进出车牌枪机16厂房室外区监控升压站球机17厂房室外区监控升压站枪机18厂房室外区监控升压站球机19水泵房监控设备及阀门枪机20水泵房监控设备及阀门枪机21水泵房监控设备及阀门枪机22厂房楼顶监控大楼外开阔区域球机23厂房楼顶监控大楼外开阔区域球机24厂房楼顶监控大楼外开阔区域球机25厂房楼顶监控大楼外开阔区域球机26厂房负一层监控厂用变枪机MB-AS2(厂房负一楼)10个百兆电口,1个百兆光口27厂房负一层监控励磁变枪机28厂房负一层发电机转轴1内对射枪机29厂房负一层发电机转轴1内对射枪机30厂房负一层发电机转轴2内对射枪机31厂房负一层发电机转轴2内对射枪机32厂房负一层监控空压机枪机33厂房球阀层监控球阀区域枪机配红外灯34厂房球阀层监控球阀区域枪机配红外灯6、备品备件、维修和试验设备6.1卖方提供系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所需的备品备件和本合同供货范围内设备的正常维护和保养所需的维修工具和试验设备。安装、调试和试运行阶段所需的各种消耗品应由卖方提供,但不计入本条所列的备品备件之中。6.2在本章规定提供以及卖方推荐的所有设备和仪器所需的内部连接电缆、测量用电缆、探测器、电源线和其他专用工具、仪器的辅助设备应包括在供货范围内。6.3所有提供的备品备件应能可替换并且是用同一种材料制成的,使用相同的生产标准,按相应的技术指标生产。所有的备品备件,应装箱保存,以防存放时损坏,在密封的包装箱中,应适当地给予标记和说明,并附清单。6.4卖方应按报价表中的备品备件和维修及试验设备的总价,提供备品备件和维修及试验设备,此外,应在本章规范的附件中提供这些备品备件和维修及试验设备的详细的名称,规格、每项单价以及合价。备品备件和维修及试验设备的合价应与报价单对应栏目一致。第四节 全厂通讯系统一、一般技术条款1、工程概况方家山电站位于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堡镇境内,为长滩河干流开发中的最后一级电站。该电站于1994年建成发电,原水轮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由重庆水轮机场设计制造,目前仍正常运行出力。方家山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其主要任务为发电,在四川电力系统中担任基荷。电站原设计水头240m,设计发电流量7.91 m3/s,装机容量为16MW。增效扩容改造后设计水头238.50m,设计发电流量8.4m3/s,装机容量为17MW,年利用小时6320h,多年平均发电量10750万kw.h。增效扩容改造后经济效益明显。电站厂址距离峨边县城约35Km,交通便利,电站上网条件成熟。1.1 电站环境条件绝对最高气温35.7℃绝对最低气温-3.2℃多年平均气温16.2℃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7%1.2 海拔(以黄海为基准面)发电机层: 808.48m水轮机层: 802.675m安装高程: 801.285m尾水底板: 798.75m1.3地震地震基本烈度: Ⅷ度动峰值加速度: 0.10g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0.40s1.4 电站运行方式(1)本电站主要以发电为主,在地方电力系统中担任基荷。(2)电站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设计。1.7 厂用电源(1)厂用交流电源为三相四线制,50Hz,380/220V,电压波动范围为85%~115%;(2)供控制和保护用的直流电源为220V、24/48V,电压变化范围为80%~110%;(3)供各变送器及传感器等自动化元件所需的电源为直流24V,电压变化范围为80%~110%。1.8 电站建设进度电站主体工程计划于2014年9 月开工。第一台机组计划于2015 年2 月安装调试完成,第二台机组于2015 年 5 月全部安装调试完毕,2015 年 5月投入商业运营,工程于2015年 10月竣工。1.9电站交通和运输条件电站厂房距峨边县城公路约26km,峨边县城距成都市230km,设备进厂交通为公路,进厂道路宽为5m,进厂大门宽为4m、高 5.5 m。2、设备使用环境条件?尘埃本系统设备运行环境:室外;污秽等级:Ⅱ级;卖方应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地考虑防尘措施。?电磁环境电站设备安装场所无任何特殊的电磁屏蔽措施,卖方应保证在此环境下设备能安全运行。?方家山电站采用ADSS/12芯?纤芯主要参数3、供货范围和界限3.1工作内容卖方应完成的工作,包括通讯系统配件的设计、制造、工厂试验、包装,运往目的地,交接、安装指导,现场试验及运行指导,对买方单位人员的培训和保证期内的维修服务和提供技术资料、图纸与工程设计单位和其他承包商的协调工作。3.2供货范围卖方应提供如下设备:——卖方应完成下列项目的设计、制造、车间测试、组装、喷漆、包装、保险、运输、交货,并负责指导安装、配合现场交接试验、试运行及验收等。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 注1.光传输设备套1 1.1 光端机套1采用思科、华为、中兴等37)MSTP/STM-1/4/16基本单元包含主控、交叉、二次电源、时钟、公务、告警等基本功能;套138)光接口板S-1.1块139)光接口板L-1.1块140)光接口板L-1.2块11.2业务接口41)2M电支路板G.703,不少于16个2M/块块142)FE电接口不少于4口/块,支持透传、汇聚、和二层交换块143)GE电接口不少于2口/块,支持透传、汇聚、和二层交换块11.3网管系统套144)硬件服务器套1机架式安装于机柜内45)第三方软件Unix套146)网管软件含许可协议,最少可管理150个网元套147)远程终端套148)本地维护终端便携式电脑、软件,许可协议套11.4其它49)跳纤FC/FC,10m根应与光接口板数量对应50)机柜2.2m/19"标准机柜台1含各种附件51)综合配线架套11.5PCM终端设备152)子架个153)主控制单元 块154)电源盘 块2220V/48V55)2M接口/支路板不少于8个/块块256)音频接口4WE&M 路457)音频接口用户单元,用户侧路858)音频接口用户单元,交换侧块859)RS232接口板RS232路860)数据口V.24块161)数据口V.35块162)数据口G.703(64K)块12.厂内通信系统设备2.1数字调度通信系统设备套163)数字调度机(40线)套1西门子等进口品牌64)17寸彩色液晶触摸屏调度台套165)E&M中继线线1666)2M数字中继线(支持Q、No.1信令)线267)数字录音录时系统(1 7通道)(带调度机的维护终端)套168)配线架(100线)套169)柜体面1含各种附件70)按键式自动电话机部252.2软件71)系统软件72)支持软件73)应用软件3规定的备品备件套14.规定的专用工器具套1具体供货范围详见投标分项报价表说明:1、在执行合同过程中如发现有任何漏项和短缺,在发货清单中并未列入而且确实是卖方供货范围中应该有的,并且是满足合同第1、2章技术条款对合同设备的性能保证值要求所必需的,均应由卖方负责将所缺的设备、技术资料、专用工具及备品备件、服务及技术指导等补上,其费用应在合同总价中。4、交货时间供货进度时间如下表:交货时间表设备名称数量交货时间通讯系统设备一套2014 年8 月15日5、运输要求合同范围内的所有设备的运输均由卖方负责运至电站安装现场买方指定的地点,具体运输方式由卖方决定。6、技术文件、资料、图纸的提交6.1一般要求1.卖方提供的资料应使用国家法定单位制即国际单位制,语言为中文。2.资料的组织结构清晰、逻辑性强。资料内容要正确、一致、清晰、完整、图纸及其图形、文字符号必须符合GB4728、GB7159的规定,其回路标号应符合国标的规定,满足工程要求。3.卖方资料的提交要及时充分,满足工程进度要求。在合同生效后30天内给出全部的技术资料清单和交付进度。对提交的合同设备的每批图纸都需列出清单,并在时间表上作适当的标明。时间表在所有情况下都是一个按次序提交图纸和资料的完整计划,并满足交货和提供电站设计资料的顺序的需要。4.对于其他没有列入合同技术资料清单,又是工程的设计、设备的安装、监造、运行、维护、检修必需的文件和资料,一经发现承包单位也应及时免费提供。5.对于卖方提交的图纸,设计单位审查完后将意见提交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将书面通知卖方不符合要求的图纸名称,并要求卖方修改后重新提交图纸。由于重新修改图纸,推迟合同规定的交图时间,影响工程进度时,将认为卖方延误工期,并应承担违约罚款。6.2图纸资料本节包括对本规范规定的全部设备的制造图纸、图纸的光盘、文献资料等的提交要求。?6.2.1工厂图纸卖方应按规定的技术资料清单和交付进度提交所需的工厂设计图纸和资料。下列图纸和资料每项提交8套、图纸的光盘3套。其中给设计院2套、图纸的光盘1套。这里所有的术语“工厂设计图纸”包括制造、装配、安装和布置图,材料和设备的清单;以及制造厂的标准图、设计计算书、说明书、样本和小册子,特性图表和试验数据、接线和控制图,以及所有其它图纸及与材料、设计方法有关的附带说明等资料。术语“光盘”包括基础图、安装和布置图、二次接线全图、控制图、原理图、端子图、控制柜盘面布置图等的图形文件(通用AUTOCAD win R14.0格式)。所有正式提交给买方和设计院的图纸资料需盖有“正式”图章。正式图纸应在设计联络会后15天内提供(12套)。应及时提供(但不限于)专项技术条款要求的试验报告资料两份给买方。?6.2.2图纸提交1)设计联络会应安排在合同签订后40天内举行,买方在举行设计联络会前15天提供4套(买方和设计院各2套)图纸资料(详见专项技术条款)。2)最终提供的图纸资料及说明书:a)图纸资料部分:b)说明书部分:卖方需将分包商和外购单位的说明书与自己的说明书综合在一起提交给发包单位。运行、维护说明书应与所提供的设备相适应。.设备装卸和搬运说明书.存放保管说明书.安装说明书.维护和运行指导书.外购件的技术说明书3) 随机图纸卖方应随设备装箱提供随机图纸16份(包括图纸、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技术资料)。6.3标准与工艺买方在执行本合同时,全部设备安装工作的检查、施工安装、调整、试验、验收应遵循设备合同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和制造厂有关技术文件,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现行技术规范、规程、标准。选用的标准应是已颁发的最新版本。本合同必须遵照执行的技术规范如下(但不限于此):6.3.1国家标准●通讯系统应遵照以下标准(但不限于以下标准):GB/T-15941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缆线路系统进网要求YD/T1238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技术要求YD/T1179 同步数字体系(SDH)上传送以太网帧的技术规范YD/T1111.1 SDH 光发送/光接收模块技术要求—2.488320Gb/s 光接收模块YD/T1111.2 SDH 光发送/光接收模块技术要求—2.488320Gb/s 光发送模块YD/T1100 SDH 上传送IP 的LAPS 测试规范YD/T 1102 基于ATM的多媒体宽带骨干网技术要求—网络性能部分YD/T 1109 ATM交换机技术规范YD/T1078 SDH 传输网技术要求——网络保护结构间的互通YD/T1061 同步数字体系(SDH)上传IP 的LAPS 技术要求YD/T1017 同步数字体系(SDH)网络节点接口YD/T1022 同步数字体系(SDH)设备功能要求YD/T973 SDH155Mb/s 和622Mb/s 发光送模块和光接收模块技术条件YD/T900 SDH 设备技术要求—时钟YD/T877 同步数字体系(SDH)利用设备和系统的电接口技术要求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规程、条例或水电行业标准。若标准有冲突以上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规程、条例或水电行业标准为准。6.3.2屏柜6.3.2.1所有通讯系统屏柜由承包人提供,屏柜内的接地应满足GB 14285的要求。6.3.2.2全部设备表面应清理干净,并涂保护层,最后一道保护层颜色在甲乙双方商谈后决定。6.3.2.3端子排A.端子排采用魏德米勒端子系列。B.220V及以上端子排、端子之间及端子对地应能承受交流2000V(有效值)1min耐压;而24/48V端子排、端子间及端子对地应能承受交流500V(有效值)1min耐压。C.屏内端子应以安装单元分开设置、强电和弱电端子也应分开布置,顶部标明安装单元,交流电流端子应采用试验端子,电源端子间、电源端子和其它端子间应有隔板。6.3.2.4电缆A.电缆路径:电缆应规定路径,使导线或绝缘不被门、抽屉、组件的插入或替换及使用或维修时的操作而损坏。B.电缆的检查:电缆和导线应便于维护人员检查,不应设置在屏或组件后的不易移动处。C.电缆安装:电缆(光缆)或电线应安装在使用的固定屏上。D.电缆端头:电缆的辨认用酚醛标签,并用尼龙绳系在电缆上,标签写有电缆命名和电缆芯命名,应采用不退色墨水书写。如发包人同意也可用相当的永久性的电缆辨认方式,每根电缆的备用芯应接在端子排的备用端子上,用酚醛标签写上电缆命名和“备用”。H.导线接头和端子:在导线中应无线头,每个端子所连接的导线应不多于二根。6.4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6.4.1范围在本招标书内包括安装,运行和维护(后简称O&M)说明书的编制和提交,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应分为硬件维护文件,软件文件和软件程序包,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应包括承包人提供的所有的设备和程序。6.4.2说明6.4.2.1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应按本节要求,承包人还应将分包商和其它承包人的说明书综合在一起递交。6.4.2.2在设备装运前15天,承包人应提供10套运行和维护说明书给发包人审查。6.4.2.3在收到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45天内,或在收到与复审有关的必需的全部资料后45天内,按迟交的那个计算,发包人将在此期间内复审并按以下办法回复。将标有下列意见,一套最初的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送回给承包人。A.可继续进行,无需修改;B.按修正的进行;C.修正并重新提交;D.拒绝。6.4.2.4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在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中指出或另外书面回复给承包人。6.4.2.5在收到送回的标有“拒绝或修正并重新提交”意见的运行和维护说明书后30天内,承包人应根据修正内容修改说明书,并重新提交2套修改过的说明书供发包人复审,发包人按上述条款以同样的方式,在同样的时间内复审并回复。6.4.2.6在收到标有“可继续进行,无需修改”和“按修正的进行”的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后15天内,承包人应根据加注的修正意见修正说明书(如果有的话),并应提供10套最终的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给发包人。6.4.2.7如果后来改进设备,要求修改运行和维护程序,承包人应修改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此修改应附上最终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的替换内容,或重新编制说明书(由承包人选择),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书的修改应不迟于设备改进后30天内提交,修改或重编的说明书的提供份数和交给单位同上规定。6.4.3说明书内容6.4.3.1说明书应由封面、标题页、目录、插页和资料组成,资料内容包括概述、安装、运行、保养、故障检修、部件清单和推荐的备品备件清单,以及附录。6.4.3.2一套最终形式的运行和维护说明书应制成光盘或U盘。6.5技术文件、资料、图纸承包人提供五个部分的文件资料:设计文件、设备安装文件、操作文件、维护文件和试验文件。6.5.1承包人提供图纸、文件资料的形式6.5.1.1所有图纸采用AUTO CAD格式,所有文件资料采用OFFICE WORD格式;6.5.1.2提供的图纸、文件资料包括电子版和印刷版两种。电子版采用光盘、印刷版采用标准A3和A4图纸;6.5.2承包人提供图纸和资料序号图纸和数据名称(但不限于此)(22)1.各屏柜外形图,包括尺寸、重量、设备布置、电缆引入和固定方式(23)*通讯系统屏排列示意图及安装图(24)4工厂标准和规程规范(复印件)(25)5通讯系统屏原理接线图(附设备表,包括型号规格、数量及与图中对应的设备代号)(26)6.各屏柜端子接线图(包括柜内端子排的布置、柜间以及与外部设备连接的要求)(27)7.各屏柜盘面及屏内设备布置详图(28)8.设备清单(29)主要设备及元器件详细的技术资料和使用说明书(30)其他相关资料7、安装监督和培训服务7.1范围本节内容包括安装和启动承包人所提供的设备的安装指导服务以及在承包人工厂和在工地上培训发包人人员操作和维护设备的培训指导服务。7.2安装服务及要求的说明7.2.1承包人应提供其公司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且安装调试过五个以上同类型电站的安装指导人员和/或专家,通过发包人对按合同供应的设备的每个部分的安装、启动、试验和试运行进行技术指导,安装指导人员需协调与各安装承包商的工作。7.2.2安装指导人员应接受发包人的审查和认可,至少在指导人员预定到达之前30天,承包人应提交其指导人员的资格文件供发包人审查,在任何时候,如果指导人员不能胜任,应更换一位更称职的指导人员。7.2.3安装指导人员在发包人工地工作是承包人技术服务的一项内容,其往返旅费及膳食费用由承包人负责。安装指导人员未经业主同意不得调离。安装指导人员工作经验。7.3发包人人员的培训7.3.1概述A.根据合同,承包人应分别提供称职的指导人员在规定的地点对发包人人员在通讯系统进行培训。须给培训人员提供的基础知识的资料。C.承包人应提供所有的课程资料,培训辅助设备及所有课程的指导人员,指导人员及助手的费用、旅费应由承包人支付。D.培训应按五天工作日实行(星期一至星期五)。7.3.3现场培训系统介绍通讯系统结构和基本功能;对电站运行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对电站维护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阐明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1、铭牌各设备名称、制造编号、型号、制造厂名称和地址、额定容量等主要技术参数、电气特性等重要项目,均应采用中文清晰、耐久地书写在铭牌上。12、备件备件必须能与原件相互替换,并须妥善包装使之能在现场条件下长时间储存。所有备件、附件都应在包装上注有说明和用途,不同种类的设备放在同一箱内时,应在箱面上注明。 二、通讯系统设备采购技术条款本技术条款提出了通讯系统的主要技术要求,系统的配置(见招标附图:通讯系统结构框图)应被认为是可行的基本方案。投标人对设备的数量、类型、系统结构和配置也可以提出不同的建议方案,但建议方案必须满足本技术条款所阐述的全部功能要求。建议方案应附有完整的供货清单、分项报价表及设备技术特性指标,并将主要的技术偏差填入技术偏差表中。1、光传输设备1.1 系统性能(1)SDH网络性能指标其性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系统性能指标:能符合ITU-T相关建议和国家标准。1.2.3接口性能(1)SDH光接口性能SDH光接口STM- 1、4、16参数符合ITU-T建议G.957和G.958的要求电接口特性应具有2Mbit/s、34Mbit/s和140Mbit/s电接口能力,线路码型符合G.703,阻抗为75Ω,比特率符合G.703,信号电平符合G.703,其中2Mbit/s电接口的单板端口密度不小于16个2Mbit/s电接口/板。(2)10/100M以太网接口特性卖方所供设备应具有10/100Mbit/s自适应以太网接口。(3)1000M以太网接口特性卖方所供设备应具有符合IEEE 802.3z的千兆以太网接口。千兆以太网物理接口支持1000Base-SX和1000Base-LX。(4)接口互通性要求卖方所供设备应与符合上述标准的其它厂商设备的PDH/SDH接口要求互通,并不影响业务功能和性能。1.2.7告警和故障处理性能告警功能至少应符合ITU-T建议G.782、G.783、G.784的要求。方应说明设备的本地和远方告警项目。1.2.8公务1.2.9可靠性指标卖方所供设备使用寿命不少于15年。1.2.10 电源电源板卡支持带电热插拔,不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支持过压、欠压、过流保护。1.3 网管系统主要技术参数1.3.1 系统要求(1)网管系统卖方提供监控与网络管理系统(简称网管),管理卖方所提供的STM-1、4、16、64光传输设备,其在今后作为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该网管完成标准管理信息的交换及安全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和性能管理。主要管理对象包括:SDH、MSTP、 以太网。网元间通过ECC协议栈或TCP/IP协议栈通信。1.4PCM终端设备技术要求1.4.1 功能要求PCM终端设备支持双电源输入,实现自动切换。任一输入故障,均不影响业务的正常运行。PCM终端设备应具有智能化程度高、功耗低、结构紧凑等特点。PCM终端设备的各种话路端口参数(包括接口电平、数据端口及其传输速率)均要求可利用软件设置,要求接口插槽通用性好,各接口插槽不应对接口板类型进行限制。PCM终端设备应具有就地和远程维护功能。根据设备供货表提供相应的软、硬件监管PCM终端设备。PCM终端设备各种告警均能上传调度端。2厂内通信系统设备2.1厂内通信系统设备的基本要求2.1.1 总体要求本电站站内通信系统采用数字程控调度机系统。生产调度通信和行政管理通信合用一台数字调度机。调度交换机必须选用经信息产业部批准的机型,以便于维修、扩容和开发新技术。调度交换机必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力系统数字调度交换机》(DL/T 79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力系统通信自动交换网技术规范》(DL/T 598)、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技术规定《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YDN 065)在用户类型、组网、编号、接线、信号、网同步、过电压保护、电源、环境及维护等方面的要求。调度交换机应选用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调度交换机应采用模块式结构,主处理器处理能力大于500线,接口板根据本期工程需要装设,以后可根据发展需要逐步扩容。调度交换机的中继方式和信令可以随需要进行灵活更改。3.2.1.2 厂内通信系统设备的性能要求承包人提供的厂内通信系统应为配置合理、安全可靠、技术成熟、性能优良的系统,并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但不限于此。2.1.2 设备部分k) 卖方所提供设备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10年2.2厂内通信系统设备功能要求2.2.1调度交换机功能中继路由方向应不小于64个,能对接收号码进行处理。处理号码数可达到18位; 异常情况下(如单方常摘机、线路接地、短路等)应能对中继线或用户分机自动闭锁与恢复;自诊断定位与测试功能,能对用户电路进行内线测试与外线测试;告警功能,在系统出现故障时,能提供声光告警及两个告警触点;具有录音接口,可实现调度台与调度用户的实时录音;可配置数字中继、E&M中继、二线环路中继;可与其他交换机联网,可实现DID、 BID、DOD2、DOD1接续。2.2.2调度台卖方所提供的调度台类型应为:触屏调度台(1)电源调度台应具备220V 交流电源或直流-48V供电方式,或用户线馈电方式。卖方应说明所供调度台的供电方式。2.2.4录音系统a)要求采用数字录音技术。b)要求支持压控和声控录音方式,并可具备增益调节功能。c)可支持录音通道数量不小于 16 路。2.2.5维护终端功能维护终端的软硬件应能可靠工作,界面应友好完善。2.2.6维护管理功能a) 卖方所供交换设备应具有就地和远程维护功能。交换设备内应设有通信接口RJ45、RS485(或RS232);并可通过电话拨号远端接入进行维护管理。b) 维护管理硬件要求:便携式PC机c) 维护管理软件要求:厂商随设备提供。2.3厂内通信系统设备的性能要求2.3.1 接口2.3.1.1 接口种类 a)用户侧接口Z用户侧接口包括以下两种:1) 二线模拟用户接口。模拟用户终端设备(如模拟电话机、调制解调器、传真机等)接入调度交换机的接口。2) 数字用户接口。数字用户终端设备(如数字电话机、G4传真机等)接入调度交换机的接口,包括B D、2B D和30B D等。可根据需要配置。b)中继侧接口数字调度交换机接入公用电话网或电力系统通信网的接口,主要包括以下三种:l) 2M数字中继接口A;2) E&M中继接口 C1,包括二线E&M及四线E&M接口(贝尔1、贝尔5);3) 二线环路中继接口C2。2.3.9 过电压保护所有线路都应在总配线架安装过压保护器,其放电器对雷电冲击引起的过电压抗御能力应足够高。调度交换机应既能经受纵向过电压,又能经受横向过电压。有些部件受两种过电压的影响,而另一些部件只受横向过电压的影响。安装于总配线架上的保安单元为一级保护;调度交换机本身采取的防护措施为二级保护。 3、试验和验收3.1 试验3.1.1对试验报告的要求(1)提供试验依据的标准(2)提供试验的原理接线及试验设备和仪器仪表的型号、精确度等(3)提供的试验报告包括:a.全套出厂试验报告b.型式试验报告c.主要部件的试验报告3.3 现场验收3.3.1安装投标人将负责各站的安装督导。3.3.2单机测试投标人将负责单机加电及初始化工作,并按合同要求对单机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其测试结果必须满足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买方给以全面的配合。3.3.3网管系统安装及调测投标人将负责全部网管系统的安装和调测工作,调测内容按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进行。3.3.4数字段测试和链路/通道测试数字段测试和链路/通道测试由双方共同进行,测试内容按技术规范书的要求进行。3.3.5所有现场验收测试记录由投标人整理,双方签字后移交买方,作为验收依据。3.3.6投标人督导结束买方将投标人移交的单机、网管系统、数字段、链路/通道测试结果与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核对无误后,投标人督导人员即可撤离现场。3.4 初验与试运行条件买方对投标人提供的单机、网管系统、数字段、链路/通道测试记录进行抽查测试,如果测试结果与技术规范要求相符,并满足国网验收规范,则认为测试满足买方初验的条件,反之则不具备初验的条件。如发生买方抽查测试结果与技术规范要求或国网验收规范不符时,投标人在买方的配合下应对买方发现的质量缺陷做重新处理,处理后买方仍需进行测试,直到满足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后,买方才能给投标人开具初验证明,工程进入试运行。3.5 试运行试运行期为3个月。试运行期间若发生与本技术规范书不符或与初验记录不一致的情况时,双方要进行协商,商洽试运行期间的问题如何解决,否则买方不予终验。若试运行期间设备发生质量问题,试运行期顺延。3.6 终验试运行结束后进行终验。买方在确认以下工作进行完毕后方可进行最终验收,并由买卖双方签署最终验收证明,否则不予终验:a)返修部件已补齐,并由招标方确认无任何质量差错;b)双方签订返修协议;c)双方签订软件升级计划。工程终验完成后,设备进入质保期。4、备品备件、维修和试验设备4.1卖方提供系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所需的备品备件和本合同供货范围内设备的正常维护和保养所需的维修工具和试验设备。安装、调试和试运行阶段所需的各种消耗品应由卖方提供,但不计入本条所列的备品备件之中。4.2在本章规定提供以及卖方推荐的所有设备和仪器所需的内部连接电缆、测量用电缆、探测器、电源线和其他专用工具、仪器的辅助设备应包括在供货范围内。4.3所有提供的备品备件应能可替换并且是用同一种材料制成的,使用相同的生产标准,按相应的技术指标生产。所有的备品备件,应装箱保存,以防存放时损坏,在密封的包装箱中,应适当地给予标记和说明,并附清单。4.4卖方应按报价表中的备品备件和维修及试验设备的总价,提供备品备件和维修及试验设备,此外,应在本章规范的附件中提供这些备品备件和维修及试验设备的详细的名称,规格、每项单价以及合价。备品备件和维修及试验设备的合价应与报价单对应栏目一致。备注:详细技术参数以正式招标文件技术参数为准。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四川乐投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