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县“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2021—2025年)

定远县“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2021—2025年)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论述精神,有效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安徽省防震减灾条例》《安徽省“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滁州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定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 年。

一、防震减灾工作现状与形势

(一)“十三五”时期主要工作成效

“十三五”时期,定远县防震减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省、市地震局的大力支持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经过不懈努力,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1.地震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是推进了泉坞山地震台软硬件建设;二是完成程桥皖04井地震监测站数字化改造;三是调整优化全县20个地震群测群防观测点,建立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地震监测网络。

2.地震灾害防御能力明显提高。一是通过脱贫攻坚工作中“三不愁、两保障”政策的落实,我县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明显改观;二是经过“十三五”时期5年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老旧小区及棚户区改造的实施,城镇居民住宅抗震能力得到稳步提高;三是在重点建设工程方面,中医院住院大楼、明发财富中心及江巷水库等重大项目均结合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达到了抗震设防标准。四是深入贯彻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精神和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要求,修订完善抗震设防行政审批权责清单和实施清单,简化审批流程,实行“一次受理”“一窗通办”,优化营商环境,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

3.突发地震事件处置水平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我县先后发生炉桥1.7级地震(2017年4月29日)、定城1.4级地震(2018年12月26日)和西卅店3.3级地震(2019年11月1日)。其中定城1.4级地震有感半径达5公里,有感群众近万人。西卅店3.3级地震是当年安徽省发生的最大震级地震,也是安徽省“十三五”期间发生的较大地震,全县大多数区域震感强烈,合肥、滁州、淮南、蚌埠等部分地区也有较强震感。定城1.4级地震发生后,县地震办与定城镇密切配合,通过有关社区积极做好群众工作,消除社会恐慌情绪,避免产生地震谣言。西卅店3.3级地震发生后,县地震办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在县政府网站和三色定远等媒体平台发布震情信息,通过全县22名防震减灾助理员和20名地震群测群防信息员积极向周边群众答疑解惑,宣传地震知识,全力维护舆情和社会稳定。

4.地震科普馆建设稳步推进。一是充分利用中小学校现有资源,合理规划布局并建成了位于郯庐断裂带上的藕塘、池河、张桥和颍上至定远断裂上的永康、吴圩等较大乡镇的地震科普馆,县财政投入180余万元在新二中县科技馆一楼建设了展品丰富多样、功能设施齐全、面积近1000平方米的地震展厅。二是依托已建成的地震科普馆,积极创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2016年以来,藕塘中学、永康中学、张桥中学、池河中学、定远县第二中学先后被评为滁州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其中藕塘中学、永康中学、定远县第二中学还被认定为安徽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5.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成效显著。一是每年都结合“5.12”“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等时间段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活动;二是以地震科普馆为宣传主阵地,加强对重点人群特别是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普及,五年来,入馆参观师生超过5万人次,2019年11月1日西卅店3.3级强有感地震发生在上课时间,全县所有中小学校未发生一起意外事故,也没有任何一个班级发生恐慌或拥挤事件,全体师生第一时间反应能力远远好于普通群众甚至机关干部;三是结合扶贫攻坚工作,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在助力贫困户脱贫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防震减灾意识;四是创作并发放内容健康、群众喜闻乐见的地震科普教育作品,其中防震减灾宣传扇荣获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大赛优秀奖;五是创建了一批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其中市级8所、省级5所,藕塘中学被评定为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二)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经过“十三五”期间的不断发展,定远县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仍然与所处郯庐断裂带、存在发生中强以上地震背景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对防震减灾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做不到“宁可备而不震,不可震时无备”;二是社会运行系统日益复杂,灾害链条不断延伸,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作难度大;三是监测手段不多,地震工作人才队伍不稳定;四是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房屋抗震性能普遍较低;五是防震减灾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不够,公共服务能力不足。

(三)定远县地震灾害概况与防震减灾形势

定远县地处华北和扬子两个地史发展特点不同的交接部位,地质构造复杂,著名的郯庐深大断裂自北向南斜贯我县东部和南部地区,颍上至定远断裂自西向东与之交汇,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属全省高烈度区,历史记载以来最大为1868年10月30日老人仓(仓镇)5.5级地震,在当时导致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06年7月26日5时18分,程桥乡发生的4.2级地震导致震中附近房屋倒塌6间,总计550余户居民住宅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经济损失近500万元,所幸的是倒塌房屋住户已晨起外出或无人居住而未造成人员伤亡。2019年11月1日15时33分,西卅店镇发生3.3级地震,全县大多数区域震感强烈,滁州、淮南、蚌埠等部分地区也有震感,虽然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但也是近年来安徽省发生的最大震级地震。

“十三五”期间发生的三次地震以及2021年6月5日14时15分张桥镇发生的2.3级地震,凸显出我县未来五年面临的震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二、“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全面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大力提升地震灾害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注重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统筹协调和保障,切实形成防震减灾工作合力。

2.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3.坚持预防为主。科学认识和把握地震灾害规律,坚持源头防治、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全面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

4.坚持创新服务。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创新服务平台,丰富服务内容,优化服务产品,加强科学技术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有力支撑,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地震安全的迫切需求。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初步建成以智慧化为标志的新时代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地震监测预警、地震灾害防治、公共服务能力等均显著提高,努力实现城乡建筑、重大工程和生命线工程等广义上的房屋(以下简称房屋),能够抗御相当于我县基本烈度的地震,即在发生相应级别地震时,城镇新建房屋和农村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建设的房屋基本不坏,其它达不到抗震设防标准的房屋虽有损坏或倒塌,但不至于造成较大人员伤亡,人民群众防震减灾意识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保持稳定。

三、“十四五”防震减灾工作主要任务

(一)提升地震监测预警水平

一是继续加强程桥皖04井软硬件建设和日常监测,提高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二是实施定远地震台升级改造工程,建成全省一流的县级地震台站;

三是增上新的地震前兆监测手段,提升我县地震监测预警和震情趋势分析研判水平;

四是优化全县地震群测群防网点布局,完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和防震减灾助理员的“三网一员”宏观观测体系;

五是配合完成国家地震灾害监测预警及烈度速报项目建设,在省市地震局支持下,力争实现震后10-30秒提供地震预警信息、3分钟提供地震参数自动速报结果。

(二)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一是结合定远实际,开展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和重点隐患排查,摸清地震灾害风险底数,实施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建立地震灾害风险数据库;

二是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安徽省防震减灾条例》和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要求,开展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核定,加强重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事中事后监管,建立落实监督问责机制;

三是启动并推进盐化工业园、高铁站区等重点区域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四是根据“把地上搞结实”的要求,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各部门项目,在郯庐断裂带沿线乡镇平稳有序推进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抗震加固工程,着力提高广大农村地区居民住宅抗震性能;

五是修订并适时更新地震应急响应预案,完善突发地震事件处置程序,定期开展地震应急响应演练,提升地震应急响应保障能力。

(三)提高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

一是继续在5.12“防灾减灾日”和其它重大地震事件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七进”活动,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争取到“十四五”末,公民具备防震减灾科学素养比例达到15%;

二是强化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力争到2025年底,再增创5个以上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其中省级以上2个)、3个以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其中省级以上1个);

三是规范地震科普馆建设及管理,“十四五”期间规划新建炉桥、仓镇等乡镇地震科普馆,升级改造藕塘、永康等乡镇地震科普馆;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地震科普馆对全县中小学生等重点人群及地震科普馆所在地周边乡镇干部群众开展地震知识宣传,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防震减灾意识;

四是创作中小学生防震避险知识手册,深入开展校园地震应急实战演练,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避险和自救互救本领。

五是加强涉震舆情监测引导,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四、“十四五”时期防震减灾重点项目

(一)新增地震前兆监测手段

1.项目内容:2022年前,在定远地震台新增地震前兆监测技术手段,提高郯庐断裂带地壳水平运动监测能力和县级地震前兆监测分析研判能力。

2.投资概算:相关仪器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费用约50万元争取省市支持解决,每年运行维护费用约10万元由县财政予以保障

(二)地震台标准化改造项目

1.项目内容:按照规定标准,对定远地震台进行升级改造,力争建成全省一流县级地震监测台站。

2.投资概算:标准化建设软件等方面费用约30万元争取省市支持解决,地震台附属设施建设约60万元由县财政配套承担。

(三)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程

1.建设目标:全面摸清我县城乡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对地震灾害损失进行预评估,为突发地震事件应急处置提供必要支撑;重点实施三和、拂晓、池河、桑涧、藕塘、仓镇、界牌、大桥、二龙、连江等郯庐断裂带沿线乡镇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循序推进其他乡镇房屋设施加固工程,为建设平安定远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2.建设内容:开展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在省市指导下进行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提高地震应急辅助决策能力和灾害风险评估能力;统筹城镇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旧房屋改造、土地增减挂等工作,有效整合发展改革、财政、住建、交通、水利、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相关项目,着力提高郯庐断裂带沿线乡镇房屋设施特别是居民住宅抗震性能。

(四)地震科普馆项目

1.项目内容:规划建设炉桥、仓镇等地震科普馆,并对 “十三五”期间建成的藕塘、永康等地震科普馆进行升级改造,将传统输入式科普教育与现代体验式感性教育融为一体,提高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吸引力、参与度和覆盖面。

2.投资概算:炉桥、仓镇等地震科普馆新建费用为130万元,藕塘、永康等地震科普馆升级改造费用为60万元。

(五)重点区域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

1.项目内容: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国土空间规划,适时开展高铁站区、经济开发区、盐化工业园等重点区域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国土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地震安全保障。

2.投资概算:每平方公里15万元左右,以招投标价格为准。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依法落实防震减灾工作责任,强化职能部门防震减灾职责意识,明确各项目标任务的牵头部门和协作单位,切实形成工作合力,确保规划能够顺利完成。

(二)强化责任落实

防震减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积极研究解决防震减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分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要按照“宁可备而不震,不可震时无备”要求,切实做好防震减灾日常工作。

(三)健全工作机制

继续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年度考核,细化分解防震减灾工作任务,落实防震减灾工作责任。建立健全检查评估制度,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中期评估,促进规划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四)保障经费投入

将防震减灾日常工作经费和重点项目建设所需资金一并纳入预算管理,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防震减灾投入增长机制,逐年加大对地震监测、地震灾害风险防治、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等方面的经费投入,加强对相关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

(五)加强队伍建设

要结合定远县地震频发现状,从实际出发,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机构与队伍建设,逐步建立起与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育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努力构建不同年龄层次、专业类型和技术特长的防震减灾工作队伍,为定远县防震减灾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标签: 防震减灾 十四五 规划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