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政策文件】全椒县“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

【上级政策文件】全椒县“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

全椒县“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期间,全椒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实际行动深刻实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高度重视持续推进林业建设工作,把发展林业作为建设优良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确定了“生态立县”战略,紧紧围绕“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和“四旁四边四创行动”,坚持把城乡造林绿化、湿地保护与修复、林业产业发展等林业建设内容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并以长防林、退耕还林、森林长廊、森林城镇、森林村庄等林业生态工程为重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获得了省级森林城市、“中国碧根果之都”“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2017年以来,我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作出的“要把好山好水保护好,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重要指示,响应安徽省委、省政府推进林长制改革的号召,把推进林长制改革作为全县贯彻“两山”理论的关键之举和“生态立县”战略的内在要求,全面推进林长制改革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林业发展步入了新的更高阶段。

一、“十三五”林业建设回顾

“十三五”期间,我县按照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传统林业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林业产业不断培育发展,林业得到快速发展。现已基本形成以薄壳山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以乡土树种为主的特色精品苗木两大主导产业,以及木材加工、森林旅游、林下经济和森林康养等为辅的林业产业,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持续快速提升。森林资源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果,截至2019年,全县森林面积93.6万亩(含四旁折合面积38.8万亩),森林覆盖率39.92 %,比“十二五”末37.74%增加2.18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达275万立方米,比“十二五” 末231万增加44万立方米。

(一)主要成就

1、造林绿化成效显著。先后实施了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林业增绿增效行动、长防林工程、国土绿化提升行动等一大批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全县完成成片造林7万亩,完成道路林网建设、四旁植树等折合面积1.55万亩,完成森林抚育19.88万亩、封山育林3.5万亩、退化林修复1.31万亩。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镇9个,省级森林村庄69个。2019年8月全省“四旁四边四创”绿化工作会议在全椒召开,2020年2月,林业局荣获“全省森林防火和抚育补贴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2、产业发展不断壮大。把薄壳山核桃作为推动乡村振兴首位产业,制定鼓励产业发展系列奖补政策,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县财政投入资金1亿多元,引进77家企业发展美国薄壳山核桃6.3万亩,面积居全国县级地区之首。其中种植500亩以上企业25家,成立了安徽省首家薄壳山核桃博士后工作站,建立国家级山核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试验示范基地6个,发展省市现代林业示范区9家,10个“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6个“市级林业龙头企业”,3个省级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家庭林场。经过五年的精细耕作,薄壳山核桃产业已初见成果,2020年全椒县薄壳山核桃已产果400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32019年,我县荣获“中国第四届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先进单位”,2020年6月,“中国碧根果之都”正式加冕全椒,8月,被授予省级“全椒县碧根果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0年10月,成功举办中国(全椒)薄壳山核桃创新发展大会暨碧根果采摘节。“全椒碧根果”品牌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多个国家级主流媒体进行了全方位宣传报道。全县林业产业由过去的小碎步发展阶段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阶段,产值由“十三五”的27亿元增加到33.6亿元。

3、国有林场改革稳步推进。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国有林场改革,国有林场由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转为财政差额拔款事业单位,落实人员编制208人,实际入编188人,现有在职人员178人。改革后国有林场主要任务由生产经营为主向资源管理为主方向转变。改革后的国有林场已逐步步入正轨,成立的森园公司经营正常,发展势头良好,林场和公司人心稳定,干部职工干事有激情。2018年9月,我县选派的3名林业技术工人代表安徽省参赛,在全国林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二名和3个“个人二等奖’的优异成绩,为我省历次参赛取得的最佳成绩,充分展示了改革后国有林场职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精湛的技术技能。

4、林长制改革卓有成效。紧贴“林”这个主题,紧盯“长”这个关键,紧抓“制”这个保障,紧扣“治”这个落脚点,扎实推进林长制改革。全县设立三级林长204名,将全县森林资源划分为100个管护责任区,配备生态护林员176名,竖立林长公示牌131块。相继出台了林长制会议、督察、考核、信息公开、信息专报等五项制度,建立了月工作例会、调度制度;把建立责任体系作为保障推进工作的前提基础,探索推行的“5233”工作机制得到了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肯定,多次在省、市级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县域经济考核连续4个位居全市第一。2020年4月,我县获全省30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设单位之一。

5、资源保护成绩斐然。加强林地管理,规范征、占用林地审核报批程序,坚决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行为。对全县14家采矿企业进行逐一清理,违法责任人全部按规定进行了处理。严格执行采伐限额制度,确保森林资源年消耗量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6.6万立方米采伐限额以内。持续开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以及打击侵权假冒伪劣种苗专项行动,先后开展“绿剑”“清网”、“餐桌行动”、“非法侵占林地”等执法专项行动,共办理行政案件106起,处罚100人,单位12个,收缴罚没款总计90余万元;共办理刑事案件43起,监视居住1人,刑拘22人,取保51人,逮捕4人。

6、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利用“一张图”实现森林资源网上监测管理,为传统林业向数字林业、智慧林业转变打下了坚实基础。

7、“两防”体系日趋完善。投资500万元,新建原黄栗树林场、马厂林场森林景观望火楼2座;新建森林防火硬化道路34公里,采购森林防火物资100万元,森林防火应急管理不断完善,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显著提高。年均森林火灾发生率和受害率均控制在0.3‰以内。开展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建设,在全县设立14个基层测报点,布设45套监测设备,加强美国白蛾和杨树食叶害虫监测。积极推广无公害防治举措,持续开展“绿盾”检疫执法活动,严格落实各级林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责任,松材线虫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发生疫木安全事件;美国白蛾、马尾松毛虫等食叶害虫没有暴发成灾,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四率”指标全面完成。

8、进一歩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把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盘活林业资源的关键性举措来抓,生态改善、林农增收、林业增效、森林增质取得积极进展,积极探索解决林农及林业经营主体贷款难、贷款贵问题,大力推进林权贷款融资,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更好地吸引金融企业为林业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服务。为全县林业经营主体办理林权抵押贷款8500万元,申请贴息贷款1000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三五”期间,我县林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1、造林空间越来越小。近年来,通过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和林业增绿增效行动等林业重点工程,县内可供造林绿化的荒坡、农村宅旁等已全部栽种树木,我县造林空间越来越小,加之基本农田禁止栽树,新增造林推进难度加大。

2、林权人权利得不到保障。自森林增长工程实和增绿增效行动实施以来,为加快我县国土绿化进程,县委县政府积极鼓励企业、大户以及林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造林主体参与造林,而这些造林主体主要又是通过流转土地方式实施集中连片造林,其中相当一部分造林地为基本农田,导致林权证难以办理,林权人权利得不到保障,一些林业优惠政策享受不到(如林权抵押贷款等),造林企业、大户反映强烈。

3、森林资源、湿地保护有待进一步加强。滥伐林木、乱捕滥杀野生动物现象时有发生;侵占林地、非法使用林地行为屡禁不止;湿地修复和保护投入不足。年度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仍然较大,松林资源损失较大。

4、林业产业实力不强,林业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率不高。林业产业竞争力不强,精深加工企业少,产品单一,附加值不高。除薄壳山核桃较为明显外,其他林业产业在全市影响不大、辐射范围不广,农民来自林业的收入还比较低,林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比重较小。

5、林业有害生物存隐患。受松类限制性采伐和规范除害处理等约束,采伐后要求就地粉碎处理,又没有补偿,林权人利益得不到保障,病死树清理推进难度大,松材线虫病有可能偏重发生,危害松林安全。

6、林业改革任重道远。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公共财政服务、融资服务体系等林业发展机制不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完善提高。

二、“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安徽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部署的关键时期,是全面深化林业改革、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先行区示范区的战略机遇期,林业改革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一)发展背景

1、林业生态建设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日益严重,极端天气频繁,而且受全球新冠疫情冲击,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从国际发展看,各国普遍认识到了,林业在维护生态安全、淡水安全、生物安全、气候安全、木材安全、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冲击后,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艰难时期,以林业为主体的生态建设将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2、林业生态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

林业生态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生态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刻阐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我们必须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来促使生态文明建设更上新台阶非常关键,是科学之举。森林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保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林业夯实生态根基、保护生态安全,加大力度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 需要林业创造绿色财富、积累生态资本,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和生态经济;需要林业引领绿色理念、繁荣生态文明,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这些都是新时期赋予林业的新使命,也将为林业改革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环境。

3、林业生态建设是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的重要支撑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创新创造出更多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试验区、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屏障建设先导区的战略定位,打造生态文明安徽样板。其中争取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是打造生态文明安徽样板的重要支撑,示范区建设将在十四五期间围绕林长制改革“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五大任务,进一步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积极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安徽提供强大的生态环境容量,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态产品,扩大林业生态经济总量,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安徽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新机遇

1、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制定了40 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从总体目标、基本理念、主要原则、重点任务、制度保障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部署安排, 不断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国有林场改革、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等一系列重点工程不断开展,国家对林业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不断增加。随着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林业发展改革的潜力和红利将会不断释放。

2、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正式实施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于 2020 年 7 月 1 日正式实施。修订后的《森林法》加强了权属保护,明晰了产权,有利于调动林业经营主体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积极性;强调了森林分类经营,突出公益林和商品林主导功能;突出了规划引领,将森林资源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成为考核政府的重要约束性指标;强化了资源保护,提升了森林资源保护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深化了“放管服”改革,下放采伐限额审批权,删除木材生产计划、木材调拨等内容;突出了执法权威,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监督检查手段,加大破坏森林资源案件惩处力度。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和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其中,将成为全行业全社会遵守的行为准则, 全面深化林业改革的制度保障,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

3、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不断推进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建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我县作为全省30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试点单位之一。根据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的要求,坚持“以制度为引领,以科技为支撑,以工程为载体,以项目为抓手,以文化为灵魂”的改革思路,积极打造林长制改革“全椒样板”。制定了《全椒县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行动方案》,明确打造明确打造创新特色林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探索建立江淮分水岭地区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机制、探索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发展机制建设任务,推进林业治理体系现代化。推进林长制改革将为全椒十四五林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把好山好水保护好,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全面推进林长制改革、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等作为贯穿“十四五”期间统筹全县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重要抓手,创新体制机制、释放发展活力、巩固生态安全、助力脱贫攻坚,建立健全现代林业治理体系和林业治理能力,最终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林业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2、规划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生态放在优先位置,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维护生物多样性,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强化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全面提升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发展。依照生态功能区划、国土空间规划,聚焦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战略等国家和省市县的重点工程,以森林为主体,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各要素,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完善生态保护体系,构建完备的生态系统,使之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问题导向,分区施策。结合区域和林情特点,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分类保护、科学管理,解决好林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科学配置树种和管控措施,持续推进低效、退化生态系统的治理修复。全面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实现林业治理体系现代化。

——坚持政策保障,落实责任。逐步完善各项配套支持政策,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工程建设长效机制,同时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林长职责,层层压实责任,确保一山一坡、一园一林都有专员专管、责任到人。

(四)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县林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发展活力明显提高,产业结构明显合理,发展方式明显优化,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生态、产业强县地位初步建立,全面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目标,建设成果全民共享。

---植树造林。通过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和“四旁四边四创”绿化提升行动等重点工程的实施,全县完成造林8万亩,森林覆盖率新增0.5个百分点,达到40.5%。2022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四项创建。创建省级森林村庄 10个、建设森林长廊40公里。

---活立木蓄积量。全县活立木蓄积量净增加30万立方米,达到 305万立方米以上。

---林业总产值。全县林业总产值净增加9.3亿元,达到42.9 亿元。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全县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10‰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85%以上,测报准确率达90%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95%以上。

---森林火灾。年均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5‰以下。

---智慧林业建设覆盖城乡。

(五)重点工程

1、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提升森林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强化森林资源有效监测,推进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调查监测业务与空间技术的深度融合。依托“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理念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整合资源林政、森林防火、林业生态工程、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等林业信息资源,建成全县森林资源基础信息服务平台,形成“一个体系、一个库、一套数”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森林资源基础数据、森林资源“一张图”高效、实时更新,为及时发现和评估重大生态灾害、重大生态环境损害情况,为林业规划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计划在林业局办公区建成森林防火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全县森林资源管理一体化远程监控;以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为基础,完善镇、村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网络体系,采购智能监测设备,建立远程监控系统,实现监测数据处理现代化,信息传输网络化。计划建立6个薄壳山核桃监测点,3个松树监测点,2个杨树监测点和4个苗木产地基地监测点,织密织牢疫情监测第一道防线,确保及时发现,及时组织除治。

2、物资储备库。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加快完善县、镇两级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在3个国有林场各建一座100平米的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建设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御灾物资储备库房500平方米,大型喷雾机1台,防治无人机2台,常年合同储备防治农药2吨。

3、望火楼建设。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对现有老旧望火楼进行提升改造,在孤山、瓦山国有林场和神山国家森林公园各建一座7层塔式森林防火望火楼,提升森林防火监测能力。

4、薄壳山核桃产业造林。结合乡村振兴和产业扶贫,以林长制改革作为重要抓手,重点发展以薄壳山核桃为主的经济林,建设具有先进技术水平和一定规模的示范基地。不断优化经济林产业布局,打造种植、加工、产品销售产业链。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培育竞争力强、带动面广和龙头企业,通过企业精深加工,优化产品质量,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带动全县经济林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规划期新增薄壳山核桃产业造林面积3.7万亩,总面积达到10万亩,申报创建全椒县为《国家全椒薄壳山核桃产业示范园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薄壳山核桃标准化示范基地》、《全椒碧根果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全椒碧根果”国家地理标志注册商标,每年定期举办薄壳山核桃产业国际高峰论坛暨碧根果采摘节。

5、薄壳山核桃深加工。利用全椒薄壳山核桃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与有实力的加工销售企业对接,优化招商环境,加快推进薄壳山核桃深加工项目落实,进一步扩大产业链,将全椒薄壳山核桃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规划期内,引进2家有实力企业发展薄壳山核桃系列食品综合加工厂1个和碧根果油加工厂1个。

6、森林质量提升行动。加强中幼龄林抚育,采取透光伐、卫生伐、合理疏伐、割灌、修枝等措施,做好松土、扩穴、追肥等各个抚育环节,加大森林抚育力度,优化林分结构,促进林木快速生长,培育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对针叶林,尤其是松类纯林实施“疏针补阔”、“间针育阔”,促进形成针阔混交林;对次生乔木林保留目标阔叶树种,清除林下杂灌和藤本,对林窗较大、林分稀疏的补植乡土阔叶树种。对生长情况良好的经济林,采取施肥、灌溉、整型、修枝等管护措施提高产量;对品种不良或生长衰退的经济果林采取换头嫁接或更换种植优良品种的方式改造;对低产林采取垦翻林地、增施肥料、合理砍伐,不断提高林分质量。规划期内重点实施中央森林抚育试点、薄壳山核桃抚育、退化林修复、一环线苗木景观带林相改造提升等20万亩,全面提升森林的多种功能,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

7、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立足全椒的自然地理特色、资源现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传承,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镇村建成区为重点,以森林长廊、县乡道路林带、河流水系绿带、农田林网为线,以森林公园、国有林场、城郊片林等为斑块,通过实施森林网络、森林科普、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等体系建设工程,到2022年,使全县林木覆盖率、城区绿化覆盖率、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各项创建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要求,全面建成林城相融、山水相映、城乡一体、生态宜居的国家森林城市。

8、森林村庄创建。按照生态宜居总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为目标,全面保护乡村绿化成果,持续增加乡村绿化总量,着力提升乡村绿化美化质量,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基本实现“山地森林化、村庄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的乡村绿化格局。以巩固省级森林城镇、森林城镇为抓手,以争创县级国家森林城市为亮点,规划期内,再创建10个省级森林村庄,使全县省级森林村庄总数量达到80个。

9、碧根果小镇。以石沛镇太禾公司为核心,依托自然资源优势,不断探索创新模式,充分挖掘碧根果产业发展潜力。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碧根果森林质量提升、加强产业生态文化建设、开发森林旅游、新建碧根果博物馆、新建研学中心和全国碧根果交易中心等,建成集碧根果产业、观光游、休闲度假游、康养养生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森林小镇。

10、古树名木保护工程。开展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进一步查清全县古树名木资源总量、种类、分布、生长状况等,全面掌握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现状,建立全县古树名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和动态监测体系,加快推进古树名木分级鉴定、建档管理、挂牌保护,培育古树名木后备资源。抢救和复壮濒危、长势衰弱、受威胁的古树名木,加强古树名木周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探索建立古树名木保护基金制度。

11、精品苗木培育工程。在现有花卉苗木基地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苗木花卉产业结构,建设以乡土树种和园林景观树种为主的苗木花卉基地。重点扶持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苗木花卉企业,通过土地流转承包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丘陵岗地、农村四旁、道路两侧等土地资源,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引导绿化苗木行业“电商化”发展,逐步建立苗木花卉电子商务中心,实现网上交易。规划期改造提升现有苗木花卉示范基地5万亩。基本实现林木种苗法制化、标准化、信息化、规范化管理,实现苗木花卉产业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12、国家林木良种基地。对瓦山国有林场现有1950亩的国家马尾松、马褂木良种基地进行培育、改造提质,加强抚育管护,促使林木生长,提高产种量,增强种子品质,同时配套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基地在良种生产、种质资源保护、科研创新、示范推广等方面的作用。

13、薄壳山核桃科技攻关。全椒县薄壳山核桃研究所全面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国家林业局山核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相关领域高端科技人才等开展广泛技术合作与交流,开展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的选育、碧根果系列产品研发等。规划期内,建立薄壳山核桃品种良种基地1000亩,开展品种选优,选育适合全椒的特色优良品种,并进行推广。

14、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工程。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实施包括集约人工林栽培、现有林改培、中幼林抚育、支撑体系和其他在内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工程,对73272亩林相进行改造,清除影响目的树种生长的藤蔓、伐除差树等,促进保留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对157462亩现有林进行改培,增加单位面积立木株数,提高林地利用率;利用境内大型河流、水库资源,开展水源保护地绿化,营造林水源涵养林,新建集约人工林栽培43691亩。

15、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放在突出位置,推动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绿化机制,对境内县级主干道及慢城旅游“三纵一横”道路路网,实施新建和改造绿化提升,建成江淮风水岭国家风景道130公里,栽植乌桕、三角枫、榉树等乡土树种。

16、山湖大道路绿化提升。对山湖道路两侧100米范围内的残次林进行林相改造和绿化提升,实施规模2万亩。通过改造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林分抗性,实现森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多重受益。

17、滁河风光带建设。滁河全椒段沿岸宜绿化地段新建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休闲观光林带55公里,宽50米。通过植物造景为主的设计模式,分区段实行乔、灌、花、草合理搭配,建成沿河优美景观,为人们提供假日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18、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国有林场场部和林下经济节点对外连接道路建设。将通往国有林场中具有社会公共服务属性的道路纳入地方公路网规划,将林区专用道路纳入专用道路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和建设。在孤山、瓦山、神山3个国有林场林区新建水泥道路210公里,为林区森林防火提供基础保障。

19、湿地公园建设。加快湿地生态修复,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优化融合碧云湖(黄栗树水库)、襄河省级湿地公园与水利风景区规划建设,落实湿地公园保护边界范围,推进道路、宣传、监测调查、界桩、水涵养林、湿地动植物恢复及保护、森林资源景观、景点等基础设施、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景观设施规划建设。

20、南屏山森林公园后续建设。对现有的800亩林分进行林相改造,林下栽植麦冬、牵牛花等地被植物;对南屏山森林公园延伸面积按园林绿化标准建设,乔、灌、花、草合理搭配,提升公园景观;按照南屏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对公园北大门、西大门进行提升改造,建设儒林商业风情街和南谯书院,完成南屏山森林公园修编,开展埋设地桩和围墙修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南屏山森林公园的生态、人文、休闲、娱乐水平。

(六)保障措施

1、落实规划实施责任

各镇党委和政府是完成“十四五”林业各项任务的责任主体。各镇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林业工作的领导,把林业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林业,及时协调和解决好林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把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林地保有量等“十四五”规划的约束性指标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体系,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对因保护不力致使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领导责任。

2、完善林业投入体系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林业投入体系,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合理安排公共财政投入。将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落实专项经费,对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实行财政预算。对非重点林业生态建设,政府也应在资金投入上实行优惠政策,对营造林给予补助。积极探索实行以奖代补、贷款贴息、购买服务、以地换绿等多种方式新林业发展模式,推进造林、抚育、管护等任务由各类社会主体承担。改善林业投资和经营环境,引导国企、民企、外企、集体、个人、社会组织等各方面资金投入,广泛吸纳国内外社会各界资金注入到林业生产建设中。

进一步完善林业信贷资金扶持政策,加大对林业企业的信贷资金使用力度,鼓励众多林业企业更多更好使用林业信贷资金,进一步开展森林保险、林权抵押等林业投融资服务,进一步激发林业经济活力, 促进林业稳步发展。财政部门及林权收储中心等相关单位应进一步完善资金的管理制度,规范各项工程的资金使用,加强监督管理,推动现代林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3、加强科技创新推广

依靠林业科技创新,加强松材线虫病的防控技术研究、林下复合经营、薄壳山核桃林分矮化技术等方面协作研究,全面提高林业技术水平、综合生产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各级林长的纽带作用,重点抓好林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在实施林业项目时,要依靠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林科院等林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作为技术依托,提高科技含量。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建立和完善林业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积极利用科技项目招投标等方式,建立起管理高效、运转协调的林业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林业科技推广机构的力量,大力推进 “产学研”相结合,加快林业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步伐,为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健全林业机构队伍

健全林业行政管理机构,完善权责一致、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管理体制。全面实施科教兴林和人才强林战略,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为重点,统筹推进林业重点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基层实用等各类林业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林业干部队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满足新时代林业生态建设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加强人才队伍培训,不断加强林业相关人员素质能力建设,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加大干部选拔任用力度,充分利用林长制“五个一”平台,激励人才向基层流动、到一线创业,优化基层森林经营人才配置机制。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着力造就一支适应林长制改革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林业生态文明相关知识宣传工作,讲好森林故事,展现生态建设成就,树立优秀典型,营造全社会绿色生态发展氛围。

5、强化规划实施监督

各镇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大工作力度,按照属地管辖原则,将规划的各项任务、工程和分解落实到各个区域和单位,通过任务目标考核机制将规划任务落地、责任到人、确保实效。加强部门协调、沟通和对接工作,统筹各类林业生态空间规划, 特别要注意推动林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共同推进规划实施,确保规划顺利完成。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跟踪分析,建立规划实施评估机制,实行年度绩效量化考评,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定期公布重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和规划目标完成情况。对已完成的任务和项目要及时宣传报道。局职能股室要根据业务职能和实际需要,组织编制一批重点专项规划,并做好与本规划的衔接工作,进一步细化主要指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确保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有效衔接。

标签: 发展规划 十四五 林业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返回首页

收藏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