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田镇人民政府2021年工作报告

十月田镇人民政府2021年工作报告

十月田镇人民政府2021年工作报告

——十月田镇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2月15日)

李??壮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回首过去五年,十月田镇发展蹄疾步稳、务实奋进,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互联网+生态农业小镇定位,抢抓海南自贸港建设新机遇,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获得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先进集体、海南省卫生镇、海南省文明镇、全县双创双修和社会文明大行动第一名,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等荣誉。

五年来,我们稳中求进、探索创新,推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一是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做大做强好清香水菠萝、保平毛豆、芒果等高效农业,建成万亩香水菠萝示范基地、新希望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千亩火龙果示范生态园区,基地采摘、共享农庄和花卉产业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正在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二是品牌效益逐渐凸显。培育出好清村香水菠萝、姜园村圣女果、保平村毛豆等3个“一村一品”示范产业,举办4场大型农产品推介会,打响十月田镇生态农业特色小镇品牌。结合本地特色挖掘、打造和推广青山盖咭果、南岭柠檬、才地三红蜜柚等数十个本地特色农产品,积极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注册。三是互联网农业小镇初具规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将互联网与生态农业特色小镇有机结合,先后培育出200余个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100余场电商启蒙培训班,培训人数超过1500人次。服务本地及全县农业基地100余个,利用互联网+销售年产值约6000万元。十月田互联网农业小镇运营商“海南生产队”入选2019年全国电商精准扶贫典型案例50佳、2020年国家数字乡村20佳示范案例,初步成为昌江品牌农业的重要形象窗口。四是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在全县率先开展数字乡村建设,将好清村作为数字乡村试点进行打造。构建“互联网+生产+管理+销售”的工作体系,建成10个数字农业试点基地,总面积4000余亩,覆盖柚子、盖咭果、火龙果等特色产业。引进一批现代化数字农业设施,精准采集农业基地的物候大数据,有效帮助农户通过数字信息手段管理基地种植,解决传统农业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痛点,助力全镇农业发展向现代化、数字化、标准化迈进。

五年来,我们尽心尽力、真心为民,实现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一是脱贫任务如期完成。把脱贫攻坚工作当做第一民生工程,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实行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工作机制,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于2019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858户3875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全镇适龄学生义务教育教育补贴按时发放到位,贫困户参保全覆盖,全镇858户住房鉴定均为安全等级,饮用水质安全达标。开展镇级消费扶贫活动80余场,消费金额124.3万元,帮助贫困户增收。坚持“产业+就业”帮扶模式,706户3162人入股海南三度生态农业科技公司,企业带贫覆盖率达100%,实现高质量脱贫。全镇外出务工2276人,“零就业”贫困家庭全面消除。扶贫小额覆盖率达到52.7%,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二是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推行“户清扫、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配备215名村级保洁员,设立114处垃圾收集点、1个镇级垃圾中转站,全域垃圾转运运转长效体系全面建立。全面铺开污水排放管网建设,完成王炸、好清等5个村污水排放管网建设,行政村污水排放管网覆盖率72%,全镇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全镇总普查厕所数量4941户,已改厕户4848户,厕所覆盖率98.1%。新建椰子村、王炸村、里表村等三个垃圾分类示范村,将垃圾分类纳入村规民约,设立4个垃圾分类屋,给村民配备1000余个垃圾分类桶,发放10000余份垃圾分类宣传册,让垃圾分类逐渐成为村民的生活习惯。三是社会保障能力提升明显。积极加快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审核时效,确保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群众能及时享受到相应的政策帮扶。开展暖冬行动,组织各村(居)通过微信、电话、走访慰问困难群众548户,发放棉被203床,棉衣43件。开展965名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为有需求的残疾人申请辅助器具38台,协助县残联进村入户为35户贫困户进行残疾鉴定,实施残疾人无障碍改造29户,办理115名残疾人阳光家园计划居家托养和4户困难残疾人扶持生产,开展暖冬慰问74人。四是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广泛开展送戏下村、文化科技卫生“三下村”、“文明户”、最美家庭评选等群众乐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在重大节日广泛开展文体活动,让群众在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针对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气,广泛开展乡风评议,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引导农村群众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五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投入468万元,硬化道路34条15公里。投入242万元集中建设王炸村、塘坊村、保平村等三个村的路灯共155盏,保障广大群众出行需求。完成塘坊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受益人口超过1600人;完成才地村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受益人口超过800人。农村危房改造995户,危房改造均达到“五项直观”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百镇千村”和“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实施才地、里表、沙田等9个整村提升和美丽乡村项目,农村面貌得到极大改善。

五年来,我们凝心聚力、精准施策,保障社会大局稳定有序。一是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全力推进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应急演练活动,进一步提升全员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工作的应急处置能力,全镇实现新冠肺炎病例“零确诊”,18岁以上群体疫苗接种实现“应接尽接”,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成果。二是全力抵御非洲猪瘟。在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中,开展养殖场技术指导15次,张贴宣传海报300余张,发放《非洲猪瘟防控明白纸》1300余份,设置防控卡点9个,覆盖全镇辖区车辆必经之路,值勤人员24小时不间断对过往车辆进行消毒和检查。开展入户巡查556次,累计排查生猪18583头;消毒生猪养殖402户、无害化点41处、运输车辆563辆,有效阻断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三是精心部署扫黑除恶。开展扫黑除恶宣传教育26次,发放《扫黑除恶知识50问》、《扫黑除恶宣传手册》宣传资料16000余份,在全镇主要道路和各村显著位置悬挂横幅260条。摸排各类涉黑涉恶线索39条,并经走访调查核对,确定疑似涉黑涉恶线索5条,均已报送公安机关。四是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加大村民法律法规及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选择《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涉农法律开展专项宣传活动,提高普法针对性。将典型的调解纠纷“以案释法”进行宣传教育,做好解惑释疑,让群众熟悉有关的调解流程及调解制度,引导村民通过正确方式解决矛盾纠纷。开展领导干部下访接访活动,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接访服务窗口,安排干部坐班接访,建立接访工作台账,定时跟踪。受理并办结信访案件98件,信访积案化解3宗,未发生重大民转刑案件命案、千人以上重大矛盾纠纷和因矛盾纠纷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 ?

五年来,我们直面困难、勇于担当,促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一是非法采砂得到遏制。坚持“全覆盖、零容忍”打击非法采砂的高压态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与县综合执法局、镇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85次,烧毁采砂设备4处,抓获非法采砂嫌疑人29名,扣留23辆非法盗土车辆和10余部挖掘机,严厉打击了非法采砂的嚣张气焰,有效保护镇域自然资源不受侵害。二是牢牢守住耕地红线。持续加大农村违法用地、违法建筑整治,整体拆除“两违”建筑299宗,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组建乱占耕地工作巡查小组,常态化开展控增量工作巡查和宣传工作,定期要求各村上报“两违”排查情况,确保控增量工作有部署、有落实、有成效,坚决守住耕地红线,保护粮食安全。三是严格防控森林火源。利用广播、横幅、新媒体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森林禁火令,利用流动宣传车及手提音响沿公路及到各个村不间断的宣传,在各村及重点林区、山地悬挂宣传条幅2182条、发放森林防火知识宣传册14000余份。建立网格化禁燃监管体系,把禁烧工作责任细化到网格、落实到每个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组建12支森林防火应急分队,共有400余人,设立15个森林防火重点防控点,实行24小时轮班并进行坚守巡管,全镇未发生重大火情事故,森林防火工作成效明显。

各位代表、同志们,取得这些成绩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全力支持的成果,是全镇人民凝心聚力、同心共建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凝心聚力、砥砺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个别村集体经济还比较薄弱,全面实现乡村振兴难度较大;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还存在短板;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缓慢等问题。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直面问题不回避、紧盯问题不放松、解决问题不畏难,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今后五年工作任务

各位代表!接下来五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五年,是奋力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五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认清新形势,把握新要求,确立新目标。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互联网+生态农业小镇为战略定位,以数字农业推动乡村振兴为抓手,坚持“一中心、两园区、三基地”为发展思路,依托凤梨、圣女果、红心菠萝蜜等产业打造特色风情小镇,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发展,实现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围绕目标要求,今后五年将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产业发展,全力促进经济增收。充分整合各方资源,积极争取配套资金,建设现代化农产品物流园,打造集种植、采摘、仓储、物流、销售为一体的全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培育壮大三红蜜柚、菠萝蜜、香水菠萝等龙头企业,积极做好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着力挖掘宣传一批具有掌起特色的农产品,提升农业品牌知名度,重点打造北部热带水果产业园区,南部特色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推进产业园项目落地,大力发展菠萝等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完善产业结构,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挖掘本地旅游资源,优化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依托热带农业和黎族文化资源,打造农旅+文旅相结合的旅游新业态,争取建成里表村民宿、才地村红色文化传承基地、万善村黎药文化传播基地、保平书法文化创作基地,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创建。

(二)建设法治政府,全力构建和谐社会。完善政府治理体系。围绕“平安建设”总体目标,以维护社会稳定为主线,大力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健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机制。持续发动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平安十月田”建设,不断深化全民参与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形成基层共治、平安共创、成果共享的良好局面,切实筑牢社会治安群防群治防线。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公开听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提高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法律知识讲座、专业知识培训等,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做好教育、稳控、处置和防范各项工作,依法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决维护社会长治久安。

(三)聚焦疫情防控,全力保障稳定发展。以更高标准更高水平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坚决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坚实屏障。严格实施网格化管理机制,落实核酸检测应急预案,做好对返乡务工人员、返乡学生及外来人员的信息登记、体温监测、健康管理和随访等工作。严格控制农村红白事规模,落实重点场所、重点区域防控工作,做好室内通风、环境清洁消毒、人员健康监测、一米线等日常监管,严防出现疫情输入。开展多种形式的防控政策和防疫知识宣传,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引导大家养成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使用公勺公筷等良好卫生习惯,帮助广大群众增强常态化防控意识,自觉落实防范要求和防护措施。

(四)巩固脱贫成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全方位做好政策衔接,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让农民群众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充分发挥本地热带农业资源、乡村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热带作物、冬季瓜菜等特色产业,一村一品、一村一策,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激发脱贫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带动脱贫群众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增收。引入和培育壮大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劳务用工等方式,构建长效机制,带动脱贫户实现长久稳定增收。引导支持企业优先留用脱贫人口劳动力,帮助已就业人员稳定就业。用好公益性岗位,按规定落实相关补贴,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鼓励灵活就业,支持脱贫享受政策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通过劳务输出、新就业形态等多种形式灵活就业,对符合条件的落实务工奖补。

(五)提升人居环境,全力改善农村面貌。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建立全域垃圾分类示范镇。以生活垃圾规范收运工作为抓手,持续推行“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健全环境卫生长效监管机制,实现城乡环境面貌整体提升。持续推进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镇区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加大重点问题河道巡查管控,做到“早发现、早治理”,严防黑臭水体反弹。坚持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打好蓝天保卫战,严厉打击偷排、漏排、渗排污水和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开展户厕问题摸排和整治工作,实现“数量充足、管理有效、卫生环保”的目标,为人民群众提供干净、卫生、整洁的如厕环境,助推全镇全域旅游发展。

(六)建设数字乡村,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将数字乡村建设作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推进产业数字化发展,将数字经济新作为新的经济增加点。构建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统筹建设农业自然资源、重要农业种质资源、农村集体资产、农村宅基地、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五类大数据,形成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为农业农村精准管理和服务提供有力支撑。依托数字乡村大数据的支撑,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加强农业与数字技术融合,提高农业数字化水平。构建数字化乡村治理体系,推广好清村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案例,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逐步由脱贫摘帽向振兴之路迈进。

(七)加强环境保护,全力推动农业升级。继续保持高压打击、顶格处罚的态势,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牢牢守住生态文明建设底线。完善体制机制,规范砂石销售点管理,保障砂石市场供应量,稳定砂石市场价格,切断非法采砂利益来源,从源头遏制非法采砂行为。广泛宣传非法采砂的危害性,切实增强群众群防群治意识,积极营造全民参与打击非法采砂的浓厚氛围。持续开展农村违法用地、违法建筑整治工作,建立健全“两违”整治巡查机制,探索建立线索举报奖励机制,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监督的热情,推动“两违”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采取有力措施,守住耕地红线,推进耕地“非粮化”整治,坚决遏制增量、妥善处置存量、构建长效机制,积极稳妥、依法依规整治全镇耕地新增“非粮化”问题。完善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以及抛荒问题举报、巡查、监测、执法相结合的监管机制,坚持农地农用,粮地粮用。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愿景引领新征程,新作为铸就新辉煌。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勠力同心、真抓实干、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努力为十月田镇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