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规划局】《凤阳县林业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解读

【自然资源规划局】《凤阳县林业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解读

凤阳县林业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根据《“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和规划纲要》、《安徽省林业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滁州市林业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凤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主要明确“十四五”时期凤阳林业保护发展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总体布局、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展望到2035年远景目标,是未来五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县林业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行动指南。

2021年11月25日,《凤阳县林业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凤林字〔2021〕507号)。其主要内容包括六个部分,解读如下:

一、林业事业发展的现状与形势分析

《规划》这部分内容包含“十三五”发展回顾、主要成就、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总结“十三五”林业事业发展成绩时,认真分析了林业保护发展形势,新阶段对林业保护发展的新要求,要求我们要做到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把满足人民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作为林业保护发展的根本导向、坚持把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作为林业保护发展的核心理念、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林业保护发展的战略定位、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林业保护发展的动力源泉。

指出了存在问题:国土绿化科学化水平有待提高、森林经菅水平亟待提升、林业基础保障能力仍需增强、林业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短板明显、林业投融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规划》确立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视察小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十四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以新阶段林业保护发展现代化需求为导向,以推动长三角林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为动力,以持续建设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为统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面加强林业生态保护,持续开展国土绿化和森林经营,做大做强绿色富民产业,加快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质量推进我县林长制改革示范区“五区”建设,提升林长制“五个一”服务功能,健全“五绿”并进机制,实施“五大森林”行动,为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凤阳提供更加有力的生态支撑。

《规划》遵循的基本原则: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人民至上,生态惠民;坚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坚持合作共建,一体发展。

《规划》制定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林长制组织体系和目标责任体系更加完善,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自然生态系统更加完备,森林质量和效益更加明显,林业保护发展机制更加健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林业碳汇能力进一步增强。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新增造林1万亩,实施退化林修复2万亩,中央和地方森林抚育10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2%,林木绿化率达36%,森林蓄积量达260万立方米,湿地保护率达55%,林业总产值达50亿元。

展望2035年,我县林业保护发展水平进入全省先进行列,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状况根本好转,全县林地保有量、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等保持稳定增长状态。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明显增强,生态服务功能显著提高,林业碳汇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贡献更加突出,国土生态安全屏障坚实牢固,基本实现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十四五”林业事业发展主要任务

《规划》确定的“十四五”林业事业发展主要任务是创建并深化五大森林行动。

网格化护绿,实施平安森林行动。提升管护能力,强化生态保护,加大执法力度。

(二)科学化增绿,实施健康森林行动。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健全森林经营体系,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

(三)精细化管绿,实施碳汇森林行动。开展林业碳汇监测,建立林业碳汇机制,设立林业碳汇基金。

(四)高效化用绿,实施金银森林行动。推动林业产业聚集发展,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大力实施林业品牌战略。

(五)多元化活绿,实施活力森林行动。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深化国有林场改革,优化林业营商环境。

四、重点工程

为了深化林长制改革,推进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十四五”期间,建设以下17个林业重点工程。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规模和内容

1

五叠泉景观提升工程

狼巷迷谷景区

岸边绿化、设置驳岸和亲水平台

2

凤阳山十里画廊景观道路林带改造工程

凤阳山旅游区

长度8.5公里、面积0.3万亩

3

白龙潭水库建设工程

韭山洞景区

新建砼重力式防护墙68.5米,水位提升1.5米,扩容1.3万立方米,扩大水面19亩

4

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凤定路凤阳段道路项目

凤阳山旅游区

全长4.98公里及绿化工程

5

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环卧牛湖风景道路项目

凤阳山旅游区

全长23.82公里及绿化工程

6

凤阳山旅游区自驾(房车)露营地

凤阳山旅游区

木屋住宿,房车帐篷露营、餐饮商店野营区等配套服务设施

7

韭山洞景区环境提升工程

韭山洞景区

停车场建设、景观绿化,循环路吊桥、白龙泉环湖栈道、韭山洞滑道、桃花水母展示馆等

8

如意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一期)

城区涂山路至留守司路段

长度约3.6公里,建设面积约56公顷,主要包括河道开挖、堰坝桥梁、景观绿化等

9

濠河治理工程

府城镇和大庙镇境内

干支流疏浚22.83公里(濠河干流徐家湾-唐河河口段3.98公里,支流唐河河口-邬岗桥段18.85公里)、干渠绿化等

10

总铺镇金山市级林业示范区提升工程

总铺镇

道路硬化10公里,加工储备中心3500平方米,展示中心1000平方米,游客服务中心1500平方米

11

淮河干流景观长廊工程

沿淮乡镇

新扩建淮河干流防护林带长30公里、宽30米,道路改造提升20公里

12

淮河干流花园湖进洪闸湿地公园工程

黄湾乡

建设面积69.4公顷,淮水展馆区3.57公顷、生态游憩区7.64公顷、湿地体验区25.05公顷、草滩湿地区27.08公顷、配套绿化区6.08公顷

13

生态屏障工程

红心镇、殷涧、大庙、总铺、刘府、武店镇、官塘等南部山区7个镇

新建林带、片林面积0.3万亩,厂区绿化0.1万亩

14

森林长廊示范工程

全县

铁路、国道、省级主干道路等森林长廊绿化,道路两侧栽植15-50米宽林带,新扩建长度30公里,面积约0.4万亩

15

营造林工程

全县

造林8万亩,森林抚育15万亩,退化林修复2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

16

林业创建工程

全县

创建国家森林乡村20个,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1个、市级现代林业示范区2个,省级森林城镇3个、森林村庄30个

17

矿山复绿工程

殷涧镇、大庙镇、府城镇、刘府镇等

对青山矿区、长发矿区、琅琊山铜矿开采矿区及老栗山、独山、九华山等废弃矿区开展修复,复绿面积0.2万亩

五、保障措施

《规划》明确,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支撑保障、增强服务功能、推进科技创新、严格考核奖惩五个方面采取保障措施。

《规划》强调,党委和政府是林业发展和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的责任主体,要组织研究林业改革发展事项,制定、实施林长制规划和林业工作计划,协调解决林业保护和发展重大问题,推动改革工作责任细化和落实。

《规划》指出,强化支撑保障。自然资源(林业)部门加强林业执法和森林资源管理,发展改革部门统筹谋划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并争取上级投资支持,财政部门设立林长制考核奖励及林业增绿增效综合奖补资金,金融监管部门引导辖区内金融机构做好林业信贷和保险等业务,交通运输部门加快推进国有林场林区道路“最后一公里”建设,科技、人社等部门推进林业“双招双引”项目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林长会议成员单位要履职尽责,发挥好“林长+”部门工作协作机制作用,合力推进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

《规划》指出,推进科技创新。加强与科研院校战略合作,开展“双招双引”行动,加强林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开展林业科技创新型企业认定,启动实施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程,引导林业龙头企业、现代林业示范区等投入林业科技开发、推广和应用。采取“定向委托”“竞争赛马”等方式,加强“三树一苗”提质增效、地带性树种选育、林下复合经营、重大森林火灾预警与防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强基层林长、林业干部职工、林业乡土专家培训,建设一批高水平林业科技创新团队。

《规划》指出,严格考核奖惩。林业发展暨林长制纳入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党委和政府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有关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干部选拔任用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对在“十四五”林业发展和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予以表彰奖励。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造成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严重破坏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标签: 自然资源规划 林业保护 十四五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返回首页

收藏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