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沟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蒿沟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蒿沟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
远景目标纲要
(建议稿)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
目 录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
——主要工作举措
——取得的成效
二、“十四五”时期发展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
三、“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
——奋斗目标
——具体举措
四、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突出打造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突出争当改革先锋,打造体制机制和营商环境优选区
——突出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推进乡村振兴
——突出建设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示范区,推动全面绿色转型
——突出提升招商引资力量,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
——突出建设美好生活共同体,打造安居乐业幸福蒿沟
——突出筑牢安全发展底板,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蒿沟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营造公平正义法治环境
——切实加强规划实施与保障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埇桥区蒿沟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要主要明确“十四五”时期蒿沟镇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谋划重大战略,部署重大任务,实施重大工程,确定工作重点,是未来五年蒿沟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镇人民共同的行动指南。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决战阶段。蒿沟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工作,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一)主要工作举措
1.经济工作。五年来,全乡工农业生产总值累计达137.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863元、财政收入累计达3121.66万元,固定资产累计投资达27亿元,2020年蒿沟乡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居全区乡镇第一。
2.脱贫攻坚。建档立卡贫困户1583户3481人,于2020年底全部稳定脱贫。两个贫困村大史村、柳沟村,先后于2017年、2018年顺利出列。
3.环境保护。我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对大气、水、土壤等进行了全面治理,实现了“天蓝、水清、地洁、草绿”目标。
4.环境整治。蒿沟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文明创建综合提升工作始终走在全区乡镇前列,先后获得省、市、区多次表彰。投入2300多万元,先后建成赵楼、大史、柳沟3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通过开展环境整治工作,蒿沟的天更蓝了、水更绿了、草更青了、地更洁了。
5.疫情防控。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防疫指挥部各项部署,扎实做好人员摸排、隔离、防控、消杀等工作,实现了“三无”目标,取得疫情防控阶段性显著成效。
6.社会稳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度,分工协作、齐抓共管。五年来,乡辖区内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扫黑除恶工作成效显著;连续多年实现无进京访、无重大恶性案件和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全乡信访总量持续下降,重复访占比降至全区平均水平以下,有效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7.农业生产。全乡7个村连续5年粮食持续增收。土地流转总面积5.23万亩,流转率达95.59%,流转率局全区第一。打造了以高滩村“百果园”为基地、尹楼“百果村”为龙头的特色田园农业,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8.党的建设。2018年,在全区率先实现7个村“村书记、村主任”一肩挑。新建2个村党员活动中心。完成枪河、大史、巩家、柳沟4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2020年,全乡7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20万元以上4个村、50万元以上1个村,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空壳村。
(二)取得的成效
2017年获得埇桥区首批“最美乡村”称号;2018年省旅游局授予蒿沟乡“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称号、区政府授予“全区第二届文明乡镇”称号;2019年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继续全区领先,多次受到区级表彰,被评为“宿州市卫生先进单位”;2020年第一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文明创建综合提升工作均位列全区前十名;7月份和9月份区美丽乡村现场会、省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现场会先后在我乡召开;荣获“省卫生乡镇”荣誉称号、宿州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和埇桥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突出贡献”奖、“2020年度先进民兵单位”、“第三届宿州市文明村镇”和2020年度宿州市“禁燃区外散煤先进集体”。
蒿沟镇“十三五”时期获得的重要奖励及荣誉
序号 | 获奖名称 | 颁发单位 | 颁发时间 | 文件号 |
1 | “五好”关工委 | 市委组织部 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 2018.1 | |
2 | 2018年度安全生产突出贡献班组 | 国网宿州供电公司 | 2018.1.8 | 电人资工作【2019】4号 |
3 | 李娟脱贫攻坚青年突击队先进集体 | 共青团宿州市委员会 | 2018.5 | |
4 | 区第二届文明乡镇 | 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 2018.7 | |
5 | 先进基层站所 | 宿州市公安局 | 2018.8 | |
6 | 最美乡镇 | 区乡村振兴环境整治综合工作领导小组 | 2018.10.16 | 埇环综组 【2018】15号 |
7 |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合格乡镇” | 区乡村振兴环境整治综合工作领导小组 | 2018.11.9 | 埇环综组 【2018】17号 |
8 | 省级优秀旅游乡镇 | 安徽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 2018 | |
9 | 2019年5月份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前3名 | 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工作领导小组 | 2019.6.3 | 埇农环组字 【2019】11 |
10 | 全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现场会 | 2019.10.29 | ||
11 | 2019年度埇桥区平安 建设示范乡镇 | 综治办 | 2019.1.31 | 埇信联发【2019】1号 |
12 | 2018年度宿州市卫生先进单位 | 宿州市爱国卫生运 动委员会 | 2019.6.30 | 宿爱卫 【2019】9 |
13 | 2019年度宿州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 | 宿州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 | 2020.2.18 | 宿经普【2020】1号 |
14 | 2019年度“宿州市五四红旗团(工)委” | 共青团宿州市委员会 | 2020.4.23 | 宿青【2020】15号 |
15 | 在我乡大史村开展全省粪污资源化利用现场会 | 2020.9.23 | ||
16 | 在我乡高滩村开展区委书记领衔督办区政协重点提案办理协商活动 | 2020.9.23 | ||
17 | 协助做好全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暨粮改饲技术现场观摩培训班有关工作 | 宿州市农业农村局 | 2020.9.18 | |
18 | 省卫生乡镇 | 宿州市埇桥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 ||
19 | 宿州市埇桥区2018-2020年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突出贡献单位” | 2020.12 | 埇文明【2020】15号 | |
20 | 在我镇柳沟村召开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现场会 | 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 2020.7.29 | |
21 | 2020年第一季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文明创建综合提升工作全区第七名 | 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 2020.4.28 | 埇农环组字【2020】8号 |
22 | 2020年第三季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文明创建综合提升工作全区第七名 | 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 2020.10.30 | 埇农环组字【2020】15号 |
23 | 2020年第四季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文明创建综合提升工作全区第八名 | 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 2021.1.26 | 埇农环组字【2020】16号 |
24 | 2020年度先进民兵单位 | 中共宿州市埇桥区委 埇桥区人民政府 埇桥区人民武装部 | 2021.3.8 | 埇秘【2021】12号 |
25 | 第三届宿州市文明村镇 | 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 2021.1.19 | 宿文明【2021】3号 |
26 | 2020年度宿州市“禁燃区外散煤先进集体” |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融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部署,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新阶段现代化和谐美丽新蒿沟建设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新阶段现代化和谐美丽新蒿沟建设全过程和各领域,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贯通第一要务、第一资源、第一动力,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方式,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在创新发展格局中勇立潮头。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大力弘扬“小岗精神”,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扩大开放,主动服务融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三)重大平台
依托宿马园区优势,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加强公共服务综合配套建设。
皖北(埇桥蒿沟)承接产业集聚区。依托宿马园区地理位置优势和埇桥区现代产业“两区”建设强势,盘活“2112”遗留厂房和闲置土地,增加就业机会,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突出融入徐州都市圈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努力在合作共建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打造承接产业转移新高地。
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示范区。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推动绿色城镇、绿色产业、绿色生活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促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依托宿马园区,做大做强、做优做精粮食与畜禽等现代农业,向规模经营要效率、向产业融合要效益、向品牌经营要利润,促进产业集群、推动绿色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打造成宿马园区大花园、大乐园、大菜园。
三、“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一)奋斗目标
“十四五”时期,蒿沟镇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理论为引领、用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前进方向、凝聚奋进力量,蒿沟镇委、镇政府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乡村振兴为统揽,统筹推进蒿沟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主要发展思路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加大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规划力度;以提高群众美好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好民生工程等项目建设;以增加农村收入为落脚点,大力优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综合实力实现新的更大跃升。全镇经济总量在全区位次进一步提升,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人均GDP与全市、全区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传统基础设施网络布局更加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新的更大增强。协同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创新投入持续增加,创新主体与创新载体支撑能力进一步凸显。
生态文明实现新的更大成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大气、水、土壤质量持续提高,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民生福祉实现新的更大进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民生投入比重持续增长,民生工程建设量质并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事业加快发展,社会保障更加充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治理效能实现新的更大提升。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平安蒿沟建设不断深化,法治蒿沟、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社会更加文明。
(二)具体举措
未来五年我镇将主要做好以下工作:提高政府自身建设水平,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未来五年规划:以打造田园乡村为主线,实现“一村一品”、“一庄一景”、“一户一色”。
1.打造巩家村万亩大豆基地。
为加大乡村振兴步伐,壮大巩家村集体经济收入。总结2020年大豆良种繁育经验,根据土壤适宜大豆生长的基础上。计划2021年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繁育基地面积2500亩,自一号路两侧300米内为良种繁育面积,2021年3月份做好前期工作,预计6月份适时播种。
2.打造柳沟村士杰特色文化产业园。
本项目总规划用地 140 亩,一期用地74.9亩,占地面积49434平方米,二期用地65.1亩占地面积42966平方米。一期主要进行宿州市文化产业主轴风景区建设、办公、服务中心、卫生站、配电房、快递收发站、公厕、小型污水处理站、集中绿地、人工湖、人工假山、博物馆、碑林等,二期主要进行宿州市文化产业商业集群街区配套建设、商住开发等。
本项目建设可以带动其他各行业的发展,还将有助于对自然资源的管理,进一步营造文化产业园的良好生态环境,带动当地村民致富,进而达到人口、资源、生态的协调发展,进而促进埇桥区经济的发展。
3.打造尹楼村3000亩文冠果特色田园综合体。
该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第一期工程投资600万元,2020年10月动工,2021年三月底结束。一期工程占地面积133.3万平方米,其中空闲宅基地33.33万平方,道路面积5.12万平方,栽植各种果树108种,近10万棵,金银花20万余棵,文冠果嫁接苗30万棵,品种苗16000棵、珍珠油杏60000余棵、元宝枫15000棵。钙果、树莓10000余棵,贡菊50000余棵、黄花菜103余样。截至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部结束。
二期工程投资1400万元,自2022年元月—2023年12月,重点将打造民俗博物、农耕文化一条街,农家乐、民宿、农家生活体验馆,果树采摘、百果超市、果树认养、植物康养等,以及一系列的配套服务设施,打造一体化农业旅游综合体,形成体验本土风情、品尝特色美食、购买本地名优产品和特色旅游产品的聚集地。同时通过整合资源和自身优势,利用古濉河曲折而丰富的水岸线,打造十里荷花长廊,以及水上乐园。主要包括荷花观赏区、健身步道线路、绿林休憩区、村庄休闲公园区等,着重做好古濉河“水文章”,提升整体乡村旅游与效益农业。
预计至2023年,文冠果和珍珠油杏进入丰产期,届时尹楼村将分别建设文冠果茶加工厂、文冠果榨油厂、文冠果食品加工厂、油杏果铺厂、油杏果酒厂、杏仁汁加工厂。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集体收入。
预计将解决农村剩余劳力就业1000余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将突破200万元,农户在原收入基础上人均将增收5000余元。
4.打造高滩村特色“百果园”基地。
“百果园”示范园项目位于蒿沟镇北大门高滩村,项目总占地面积880亩,分三大板块,即果园区、油菜花观赏区和绿化区。其中果园区占地580亩,观赏油菜占地300亩。园区于2019年10月开始建设,总投资600万元,旨在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农业综合项目。
(1)果园区
集南北水果之精华,突出稀、特、优、新品种,在果型、颜色、营养均衡化的基础上填补了市场空缺。示范园区由11个特色园组成,分别为珍珠油杏高产园、文冠果高产示范园、杜仲示范园、热带水果大棚、百果园、生态庭院经济模板园、农耕文化园、紫藤园、猕猴桃长廊、十里香长廊及车厘子园、美国秋彤桃园。
(2)油菜花观赏区
占地300亩,分三个观赏区,以文冠果、元宝枫为主,杜仲、花椒为辅,大力发展木本油料作物,提高经济效益。观赏区内两条道路贯穿东西,以保障游客观赏畅通。
(3)绿化区
蒿夹路两侧种植元宝枫,间种绚丽海棠,地表种紫花苜蓿;观光大道两侧种植元宝枫,间种绚丽海棠;观光沟两侧种植元宝枫。园区春季将呈现一片碧绿、秋季一片红彤彤的美景。
园区本着“为耕者谋利,保食者健康”的宗旨,因地适宜、宜花则花、宜果则果,科学合理地用好每寸土地。将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生态环保农业三合一,拉长农业产业链,种、养、加工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让有限的土地发挥无限的效益,造福社会、致富于民。
预计年亩产值3万元左右,总产值可达1000万元。
5.打造赵楼村“最美庭院”文化观光村。
将创建“美丽庭院”建设活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任务,力争实现美丽乡村中心村赵楼村“美丽庭院”示范户创评率达到50%。
加大宣传力度,强调“美丽庭院”示范村、示范户创建活动是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整治、助推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明确“最美庭院”的创建目标、创建标准及创建评比方法,要求提高思想认识,严格按照“最美庭院”创建标准,迅速开展本村创建工作。
大力宣传“最美庭院”创建的意义和内容,提高村内家庭对“最美庭院”创建活动的知晓率和参与率,通过入户宣传、发放宣传资料等,开展“最美庭院”宣讲活动,在较短时间内使村民了解到此次活动目的和意义,广泛发动各村妇女和家庭积极参与到庭院建设活动中来。
“最美庭院”创建立足于在干净、整洁基础上抓提升,广泛组织动员党员、妇女和家庭参与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清洁庭院卫生死角、清理房前屋后的堆积物,及时处置生活垃圾,为庭院创评奠定基础。
在规划时注重挖掘各村庄特色内涵,保持田园风貌,打造一院一景、一院一韵,避免简单模仿、复制套用。积极引导广大妇女、家庭发挥美丽庭院主体作用,通过家庭种绿护绿培训、绿化角、“庭院花圃”推广等措施,有效推进“最美庭院”创评,实现“最美庭院”文化观光。
6.打造枪河村医养、垂钓、农家乐休闲村。
建设颐养垂钓休闲中心项目,每年能增加枪河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和丰富枪河村群众文化精神生活。建设内容主要为鱼塘120亩,50万元;护栏、钓鱼台设施与配套:宽230米,长350米,钓台60个,道路硬化等设施,投资85万元。项目每年能为村增加集体收入2万元左右,同时还有助于示范带动有能力的劳动者就业,充分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7.打造大史村千亩核桃产业园。
大史村围绕乡村振兴,精准施策,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为核心,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着力发展蒿沟镇大史村千亩核桃产业园。
建设的薄壳山核桃项目每年能为大史村和周边乡镇提供新鲜优质的农产品,既能增加核桃品种,又能提升核桃的质量和安全品质。项目每年能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0万元,同时还有助于带动有能力的贫困户80户劳动就业,促进农产品生产。届时大史村将成片推进核桃产业发展,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四、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展望二〇三五年,我镇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实现新型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蒿沟、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区、教育强区、人才强区,打造健康蒿沟,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蒿沟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蒿沟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镇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第一章突出打造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坚定下好创新先手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科技创新生态,加快科技强镇建设步伐。
第一节 产业技术水平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秸秆综合利用、纺织服装产业链。依托埇桥区“四区两基地”建设,加快推动智慧化物流及电子商务发展,壮大现代物流产业链。强化资源综合利用,不断深化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壮大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重点发展壮大特种服装,积极推进化纤、时尚服装生产,壮大纺织服装产业链。
第二节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以“3111”工程为抓手,以打造千亿集群为目标,培育龙头企业,壮大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发挥产业集群带动作用,促进工业企业技术水平、竞争能力、集聚水平、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切实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板材家居。以“拓展新领域、强攻中高端、创新定制化”为主线,着力在环保绿色板材、全屋定制家居、触控家居和配套附件上实现更大作为。
第三节 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加快交通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围绕“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的总体目标,实施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和安防工程,积极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工程创建,重点解决自然村通硬化路问题,加速农村公路联网成环。贯彻落实“路长制”和镇村道路专管员制度,加快实施农村道路安防和农村道路养护提升工程,提升农村道路安全水平。
第四节 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加大财政资金引导力度。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完善政府投资体制,充分激发社会投资的活力。发挥埇桥区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涵养优质税源,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服务好重点税源企业,切实做大财税经济“蛋糕”。
强化项目保障。深化“四督四保”“三个走”“集中开工”等项目工作机制,健全项目谋划和储备机制,谋划实施一批管长远、增后劲、补短板、惠民生的重大项目。围绕新建、续建、竣工、储备等关键环节,高质量实施“四督四保”机制,强化用地、资金、用能等要素供给保障。做好产业平台“优存量、扩增量、提品质、精服务”的文章,推动平台建设与运营升级。发挥领导联系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一个项目一套专班,着力提高开工率、竣工率、达产率和转化率。进一步规范、透明使用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
加强用地保障。结合美丽镇村建设,与控制违建相结合,用足用好拆旧安置政策,有序推进农村空心村治理,争取财政转移支付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有效增加建设用地。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合作、入股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住宅。加大对企业闲置土地的清理和盘活力度,向存量要增量。
第二章突出争当改革先锋,打造体制机制和营商环境优选区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政府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第一节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畅通参与政策制定渠道。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政务公开,积极开展示范法治政府创建工作,力争创建市级示范法治政府,努力创建省级示范法治政府。
第二节 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结合“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积极开展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为企业提供“全天候、保姆式”优质服务,严格兑现有关审批收费减免政策。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审批手续,加快完善并联审批、一次性办结、企业需求快速反应等工作机制。全面建设“数据中心”“智能大厅”“政务平台”,促进个人事项全程网办,做到“零原件、不见面”。强化电子材料、电子印章、电子云签、电子表单“四电”材料应用,对政务服务事项逐项逐条优化,加快实现政务服务事项“零材料”“零跑动”,掌上“随时办”。以“办好一件事”为标准,实现“一次提交、综合受理、协同办理、统一反馈”,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急难愁盼”问题。
第三节 全面推进“信用蒿沟”建设构建从信息归集共享到信用分类监管再到失信联合惩戒的监管闭环,将“征信、评信、用信”融为一体,实现综合监管、智慧监管。构建严重失信企业联合惩戒机制,将信用信息查询使用嵌入审批和监管工作全流程。开展诚信经营户选评活动,定期发布诚信“红黑名单”,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
第三章突出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镇,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镇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镇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一节 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总产量实现大幅提升。
落实稳定粮食生产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稳定粮食生产战略,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各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防止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落实农资综合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等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向种粮农民、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倾斜。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健全农业保险政策体系,探索多途径、多形式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风险保障机制,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规模。切实做好粮食收购质量、库存粮食质量监测工作,加强对“放心粮油”企业的监管,扎实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着力抓好军粮质量管理,确保军供粮油质量。
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抓好农村乱占耕地问题整改,实现新增违法用地“零增长”。实施“皖粮”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田水林路电综合配套、土地复垦整理、村庄规划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统筹结合,积极推动沃土工程实施,全面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
第二节 高质量发展镇村经济全面落实“113551”乡村产业振兴工程,积极拓展农业新功能,大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更加紧密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以控玉米、增大豆为重点,扩大粮豆轮作,增加杂粮杂豆等品种种植。统筹发展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实现提质增效,逐步建成各类设施蔬菜大棚面积1千亩。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生猪和草食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促进畜牧持续健康发展。到2025年,建成设施农业、大田、畜牧养殖等农业物联网示范点1个以上,全镇生猪存栏稳定在2万头以上,年出栏生猪4万头。
加强农产品品牌创建。实施品牌引领战略,利用微媒体、广播电视等平台加强宣传推介,提升高滩萝卜、药闫粉丝等品牌影响力。引进一批有品牌、有实力、有市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一批产业化、商品化程度较高的名特优加工农产品。建立“一个公共品牌、一套管理制度、一套体系标准、多个经营主体”的管理体系。积极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加强“三品一标”认证。强化品牌宣传,深度挖掘农业品牌文化内涵,鼓励支持企业加强营销策划和形象设计,讲好品牌故事,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展示、展销会和品牌推介活动。到2025年力争“三品一标”认证数达10家,“三品一标”产品的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新培育1-2个区域公共品牌。
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积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和电子商务进农村整合示范工程,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广“电商企业+农产品基地”的模式,引导有条件的农产品基地发展农产品电商,打造镇级农产品电商平台,实现基地和电商企业直采直供。到2025年,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电商销售全覆盖。
第三节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复垦一批空心村、整治一批自然村、建设一批中心村,完善建设村居基础和服务配套设施,加强数字镇村建设,着力打造具有皖北特色的升级版美丽乡村。
分类推进镇村建设。对现有中心村、仍将继续保留村镇等集聚提升类村庄,结合村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强化农业、工贸、休闲旅游等特色产业支撑,大力发展镇村经济。对历史文化村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特色产业产品原产地村等特色保护类村庄,全面保护整体空间形态和自然历史文化遗产。“十四五”期间,完成7个左右的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实现由建设示范村向示范村带动自然村转变。
全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开展农村“三大革命”和“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打造一批“清洁农家”“清洁村庄”“清洁集镇”。合理选择行政村开展整村推进和整镇推进,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积极建设生态公厕,不断完善农村公厕运维机制,逐步实现厕所粪污同步治理、达标排放或资源化利用。“十四五”期间,100%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到2025年底,水冲卫生厕所安装使用率达100%,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0%左右。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农户分类、回收利用、设施提升、制度建设、长效管理五大行动。到2025年,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完善“五位一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体系。
着力提升农村居住品质。加强农村危房改造,按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要求,进一步做好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建立完善农村住房长效管理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对辖区农户住房实行动态监测,对自然新增和因灾造成的疑似危房,做好排查、登记、上报工作,组织做好评定工作,将符合国家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全部纳入当年农村危房改造计划,做到农村危房动态清零。规范农房改造建设,拆除农村违章建筑,合理推进农房集聚。强化景观风貌提升,加强村庄空间梳理、建筑改造、设施植入、植树种花及水景渔趣等综合利用。到2025年,全镇基本实现“农田林网化、村庄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的镇村绿化格局。
第四节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以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完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产权制度,大力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强化金融支持,与周边乡镇联合争创城镇融合发展试验区。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衔接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积极做好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工作。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推深做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探索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积极开展农村“三变”改革试点,鼓励拓宽开发资源、盘活资产、综合服务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渠道,有序推进农村公共空间清理,打造年经营性收入超过50万元的集体经济强村。
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区级及以上示范社15家、区级及以上示范家庭农场20家,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到5家,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第五节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建立长效帮扶机制为根本,以激发内生动力为重点,保持战略定力,精准精细落子,深入推进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补强发展薄弱短板,强化兜底保障能力,完善责任体系建设,坚决筑牢返贫防线。
强化产业扶贫。继续做好“四带一自”产业扶贫,依靠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持续带动贫困户增收。持续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进一步在非贫困村发展产业扶贫项目。强化就业帮扶,加大技能培训的力度,加强稳岗就业,提供就近就业的机会。
加大社保兜底力度。推进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相结合,探索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健全常态化、制度化社会保险体系和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实现所有符合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农村人口“应保尽保、应救尽救”,织密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兜住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耦合联动。在总体规划、人才培养、政策制定、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监督考核等方面探索建立与乡村振兴衔接机制。突出推动产业扶贫项目、“两基”项目等与乡村振兴项目库相衔接,实行定期调整和动态更新。做好资金投入衔接,脱贫攻坚期内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实施的扶贫项目,脱贫攻坚期结束后,及时将资金向乡村振兴转化。
第六节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规划的引领作用,进一步优化城镇生产力布局,逐步形成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协调发展格局。
强化国土空间管控。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明确空间发展目标,确定空间发展策略。农产品主产区要增强农业生产能力,生态功能区要把发展重点放到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上。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等空间管控边界,强化底线约束。
第七节 建设美丽乡镇持续提升蒿沟镇在城镇资源要素配置、区域产业集聚提升、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的综合统筹能力。
整治镇容镇貌。加强沿街立面整治,保持沿街及两侧立面多样化整洁美观;健全地面保洁长效机制建设,突出做好重点区域保洁工作;强化公共水域综合整治,逐步恢复坑塘、河湖、湿地等各类水体自然连通;加强背街小巷、死角死面环境脏乱差治理,实现辖区环境整治全覆盖。
第八节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建设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理论武装“走心工程”,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健全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第九节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完善镇、村两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提升镇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持续推动“送戏进万村”、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活动,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办好“有戏天天唱”系列活动,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第十节 强化文旅市场监管加大涉黑涉恶线索摸排和查处力度,落实“扫黄打非”工作,净化演出、出版物市场环境,开展出版物市场联合执法行动、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行动,坚决查处农村地区违法违规演出活动。加大“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力度。加大安全检查力度,持续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加大对网吧、娱乐场所等文化经营单位的消防安全检查,确保文化市场安全运行。
第四章突出建设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示范区,推动全面绿色转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打好绿色低碳发展持久战、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保护修复战,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打造“天蓝、水清、地洁、草绿”的美丽蒿沟。
第一节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升级版,强化多污染物协调控制和区域协调治理。
守护一片蓝天。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两高”产业准入目录和产能总量控制政策措施,持续推进工业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加强涉气“散乱污”和“低小散”企业整治。重点“控煤”,摸排取缔散煤加工点,清理燃煤炉灶,取缔小煤锅炉。全面“控气”,加强工业炉窑及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燃气锅炉低氮改造,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有效“控车”,淘汰老旧超标柴油车,更新清洁能源汽车,加大黑加油站打击力度。现场“控尘”,整改建筑施工工地,网格化“控烧”,严禁焚烧秸秆,加强餐饮油烟污染管控。到2025年,空气质量稳步提升,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较2020年下降17%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呵护一泓碧水。以改善水生态环境为核心,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保护,系统推进工业、农业、生活和河道内源污染治理。不断完善村级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已损坏站点和管网,新建一批一体化终端处理站点。精准施治“一河一策”,大力推进全镇重要河道及支河支沟的治理工程,重点加快实施唐河、濉河、新汴河等河道及支流支沟的治理工程,推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优先消除劣五类水体和城市黑臭水体,不断恢复河湖水域面积、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持续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扎实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加强入河排污口长效治理和监管,加强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和河道保洁管理,在重点流域开展“清河行动”并形成常态化机制,加大力度排查河湖管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四乱”突出问题。持续加大河湖管理保护执法监管,规范河湖水事活动,实行河湖动态监管,严厉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坚决清理整治非法排污、设障等活动。全面排查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是否存在排污口、违法建设项目、违法网箱养殖等环境违法行为。对水质不达标的水源,采取集中供水、污染治理等措施,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到2025年,老濉河、唐河、新汴河等3条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质目标维持在Ⅲ类,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83.33%;集中式饮用水源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100%。
卫护一方净土。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持续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严格执行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质量标准,严格控制高毒高风险农药使用,减少农业化肥农药使用量。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和废弃农膜回收,完善废旧地膜和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理制度。持续落实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管理的规范化要求,取消不合理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加强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废塑料等污染综合治理。加强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估和高风险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控,对全区工业企业尤其是产生危险废物的企业开展大排查,梳理编制重大环境风险管控清单,推进工业污染场地治理。健全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实现医疗废物全收集、全处理,并逐步覆盖到建制镇。加快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加强土壤环境监管。深入开展固体废物大排查整治行动,着力提升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利用处置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建立健全固废危废污染防控长效机制,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跨界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无害化处置和综合利用。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第二节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争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加强水生态、耕地等的生态环境修复。组织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将河长湖长体系延伸至村一级。深化林长制改革,健全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协同推进的体制机制,打造林长制改革示范先行区。开展“四旁四边四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组织实施“三网”防护林建设,推进林业增绿增效,推进森林村镇建设。创新推进原料林基地建设,为家居板材行业提供原料保障。完善天然林和公益林保护制度,将所有天然林、生态公益林纳入重点保护范围。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到2025年,全镇森林覆盖率超过50%,创建森林村庄3个。
第五章突出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区域市场,深度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积极参与合作,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完善招商引资推进机制,建立招商项目对接、决策、督评工作机制,完善项目信息库、客商信息库、跟踪服务库。着力抓龙头、引总部、聚相关,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引进一批产业层次高、集聚能力强、带动效应大、延伸配套好的支柱性和横向配套项目,推进“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模式,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聚焦重点区域,加强招商力度。创新招引模式,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节会招商、以商招商、亲情招商、驻点招商,拓展基金招商、“园中园”招商。
第六章 突出建设美好生活共同体,打造安居乐业幸福蒿沟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一节 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启动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工程,多措并举促进居民收入合理增长,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提升居民工资性收入。到2025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2.3:1之内。
推动就业政策落实。落实和完善就业援助措施,帮助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有针对性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积极落实大学生就业一次性补贴,采取“一对一”的帮扶措施,强化实名制管理服务,确保促进就业不断档、不断线。推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加强跨区域劳务协作,引导农民工有序求职就业;支持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引导返镇农民工参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业,落实返镇创业政策,为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提供便利。加大临时性公益岗位开发力度,把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政策用好用足,做好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安置。
提升就业培训质效。用好失业保险基金在技能培训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企业主体作用,落实培训补贴政策,为各类劳动者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推动高质量线上技能培训,免费提供技能培训。结合市场需求,采取就近就地培训方式,适时组织开展线下就业创业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大力实施技能提升培训,通过技能提升培训获得更高技术等级或一专多能,提高适应岗位变化能力,增强就业的稳定性。
第二节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镇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节 全面推进健康蒿沟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埇桥行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扎实实施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持续改善。实施镇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百千万”工程,推进蒿沟镇卫生院进入二级行列,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到基层。搭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大力实施“智慧医疗”工程,构建医疗卫生云数据中心和区域卫生平台。完善医疗救治体系,构建快速“救治网”。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加快构建医防相结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定点传染病救治基地,加强传染病、职业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完善公共卫生应急响应管理制度。突出加强蒿沟镇卫生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建设,探索构建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落实疫苗药品安全党政同责,完善疫苗药品追溯体系。健全药品安全应急处置体系,确保突发事件应急药品的有效供应。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卫生健康和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
第七章 突出筑牢安全发展底板,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蒿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全镇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镇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蒿沟屏障。
第一节 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把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放在第一位,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提高对各种矛盾问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
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化维护政治安全。建立健全情报信息网络,加强人民防线建设。建立健全反奸防谍责任体系,防范打击宗教极端活动、民族分裂活动,严密防范境外宗教渗透活动。提升服务强军兴军能力,突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扎实做好双拥工作和退役军人事务管理,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再上新台阶。
防范打击暴力恐怖活动。加强情报信息、侦查打击、基础防范等工作,提高防范和预警能力。加强反恐力量建设,搞好反恐实战演练,增强公安民警防暴处突能力。完善组织体系,强化协调配合,加强危险物品管控,认真落实危爆物品储存场所治安防范要求。
防范打击邪教组织违法犯罪。落实党政“一把手”主体责任,健全党内定期汇报和情况通报制度。继续深入推进“创无邪教示范工程”,加强宗教管理,创建“无邪教社区”。坚持动态管理,深入开展创无“回头看”活动,以“回归社会工程”为载体,加强后续巩固帮教工作机制建设。
第二节 确保经济发展安全全力稳住安全生产基本盘。持续推进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常态化实效化和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制度化规范化,建立问题隐患和整改任务“两个清单”要求,实现所有区域、所有行业领域、所有生产经营单位、所有流程环节“四个全覆盖”。持续深化危险化学品、有限空间、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持续开展供电、供水、供气、供热、消防、工程质量、旅游安全等领域的专项整治,组织开展自然灾害领域风险点摸排,及时化解风险隐患。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妥善处置突发粮食事件,确保粮食应急供应。
第三节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提升防灾抗灾能力。提高防汛抗旱设施标准,强化河流湖泊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城市防洪安全,加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自然灾害综合防范基础设施建设。根据人口分布、灾害特征,完善建设覆盖一定范围,具备应急避险、临时安置、应急指挥和救援功能的大型综合应急避难场所。提高救灾物资和装备统筹保障能力,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建设蒿沟镇设置救灾物资储存室。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和演练方案,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应急救援保障工作,实现有场地设施、有装备物资、有工作制度。对接“城市大脑”,统一管理水灾、火灾、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事件和安全生产类、群体事件类事件的监控管理和应急指挥。
第四节 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加快推进公安检查站和雪亮工程建设,持续推进智慧平安镇村建设,强化网络警务建设,加强派出所、警务辅助力量、群防群治力量建设,进一步完善防控感知体系建设。
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大扫黑除恶案件线索发现及案件侦办力度,深化“打财断血”工作机制,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严厉打击“盗抢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和新型网络电信诈骗犯罪。完善“推磨转圈”治安乱点清查机制,进一步整治涉黄、涉赌等突出问题。加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
第八章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营造公平正义法治环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法治蒿沟建设,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提升民主法治化水平。
第一节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好干部标准,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
第二节 全面推进法治蒿沟建设坚持法治蒿沟、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提高依法法行政水平。依法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进一步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审计、监察等专项监督。打造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全面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促进司法公正,推进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培育发展公共法律服务组织,全面提升新时代公共法律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全民法治意识,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深入开展全民法治宣传教育,大力实施“八五”普法规划,落实普法责任制。
第三节 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发挥村委会的群众自治性组织作用。加强镇村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减轻村级组织负担,加强社会治理队伍建设。完善城镇网格化管理机制,建成镇、村两级信息服务网络互联互通的社区智慧治理和服务体系,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发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智慧镇村”。
第九章 切实加强规划实施与保障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一节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推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规划实施的各领域和全过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
第二节 引导社会广泛参与面向社会、面向群众,深入宣传规划的思路、目标及重要任务,着力推进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加大对规划实施情况和发展成果的宣传推广,不断提高公众规划意识,汇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和智慧,激发社会各界投身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形成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
标签: 五年规划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