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类别 | 分类别 | 检测 项目 | 检测方法 | 采样点位 | 采样 频次 | 数量 |
1 | 废气 | 无组织废气 | 二氧化硫 |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2-2009 | 4 | 3 | 12 |
氮氧化物 | 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 479-2009 | 4 | 3 | 12 |
汞及其化合物 |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第五篇 第三章 七(二) | 4 | 3 | 12 |
颗粒物 |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T15432-1995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GB/T15432-1995)修改单 | 4 | 3 | 12 |
镍及其化合物 | 空气和废气 颗粒物中铅等金属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 657-2013 | 4 | 3 | 12 |
苯并芘 | 环境空气和废气 气相和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HJ 647-2013 | 4 | 3 | 12 |
苯 |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第六篇第二章一(一)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 | 4 | 3 | 12 |
甲苯 |
二甲苯 |
氨 | 环境空气和废气 氨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3-2009 | 4 | 3 | 12 |
甲硫醇 | 空气质量 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和二甲二硫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GB/T14678-93 | 4 | 3 | 12 |
硫化氢 |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第三篇 第一章 十一(二) | 4 | 3 | 12 |
苯乙烯 | 环境空气 苯系物的测定 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 HJ 584-2010 | 4 | 3 | 12 |
粉尘 | 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HJ 618-2011 | 4 | 3 | 12 |
非甲烷总烃 | 环境空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HJ 604-2017 | 4 | 3 | 12 |
恶臭 | 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GB/T 14675-1993 | 4 | 1 | 4 |
有组织废气 | 二氧化硫 |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HJ 57-2017 | 1 | 3 | 3 |
氮氧化物 |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HJ 693-2014 | 1 | 3 | 3 |
烟尘 |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T 16157-1996 | 1 | 3 | 3 |
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HJ 836-2017 | 1 | 3 | 3 |
一氧化碳 | 定电位电解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 第五篇 第四章 十一(二) | 1 | 3 | 3 |
汞及其化合物 |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 第五篇 第三章 七(二) | 1 | 3 | 3 |
镍及其化合物 | 空气和废气 颗粒物中铅等金属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 657-2013 | 1 | 3 | 3 |
沥青烟 |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沥青烟的测定 重量法HJ/T 45-1999 | 1 | 3 | 3 |
苯并芘 |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苯并(a)芘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HJ/T 40-1999 | 1 | 3 | 3 |
苯 |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第六篇第二章一(一)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 | 1 | 3 | 3 |
甲苯 |
二甲苯 |
氨 | 环境空气和废气 氨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3-2009 | 1 | 3 | 3 |
甲硫醇 | 固定污染源废气 甲硫醇等8中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气袋采样-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法 | 1 | 3 | 3 |
硫化氢 |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 第五篇 第四章 十(三) | 1 | 3 | 3 |
苯乙烯 | 固定污染源废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734-2014 | 1 | 3 | 3 |
丙稀晴 |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丙烯腈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HJ/T 37-1999 | 1 | 3 | 3 |
非甲烷总烃 | 固定污染源废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HJ 38-2017 | 1 | 3 | 3 |
恶臭 | 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GB/T 14675-1993 | 1 | 3 | 3 |
2 | 水 | 废水 | 总锌 | 水质 铜、铅、锌、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7475-1987 | 1 | 1 | 1 |
总氮 | 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HJ 636-2012 | 1 | 1 | 1 |
生化需氧量 | 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稀释与接种法 HJ 505-2009 | 1 | 1 | 1 |
总铜 | 水质 铜、铅、锌、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7475-1987 | 1 | 1 | 1 |
悬浮物 |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 11901-1989 | 1 | 1 | 1 |
COD |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HJ 828-2017 | 1 | 1 | 1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水质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GB/T 7494-1987 | 1 | 1 | 1 |
pH值 | 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 GB 6920-1986 | 1 | 1 | 1 |
氨氮 | 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5-2009 | | 1 | 1 |
石油类 | 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HJ 637-2018 | 1 | 1 | 1 |
氟化物 | 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GB 7484-1987 | 1 | 1 | 1 |
总氰化物 | 水质 氰化物的测定 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HJ 484-2009 方法3 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 | 1 | 1 | 1 |
挥发酚 | 水质 挥发酚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 503-2009 | 1 | 1 | 1 |
苯系物 | 水质 苯系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GB/T 11890-1989 | 1 | 1 | 1 |
3 | 噪声 | 噪声 | 噪声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 4 | 2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