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9—2022年)

义安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9—2022年)

义安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9—2022年)

2019年4月


目录

********2/202107/t********_*******.html#_Toc*******">前 言

********2/202107/t********_*******.html#_Toc*******">第一章 规划背景

********2/202107/t********_*******.html#_Toc*******">一、重大意义

********2/202107/t********_*******.html#_Toc*******">二、现实基础

********2/202107/t********_*******.html#_Toc*******">第二章 总体要求

********2/202107/t********_*******.html#_Toc*******">一、指导思想

********2/202107/t********_*******.html#_Toc*******">二、基本原则

********2/202107/t********_*******.html#_Toc*******">三、发展目标

********2/202107/t********_*******.html#_Toc*******">第三章 推动城乡空间融合 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2/202107/t********_*******.html#_Toc*******">一、构筑城乡融合空间形态

********2/202107/t********_*******.html#_Toc*******">(一)完善城乡发展体系

********2/202107/t********_*******.html#_Toc*******">(二)协调城乡发展布局

********2/202107/t********_*******.html#_Toc*******">(三)科学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

********2/202107/t********_*******.html#_Toc*******">二、打造“三生”共赢空间格局

********2/202107/t********_*******.html#_Toc*******">(一)高效利用生产空间

********2/202107/t********_*******.html#_Toc*******">(二)优化布局生活空间

********2/202107/t********_*******.html#_Toc*******">(三)绿化美化生态空间

********2/202107/t********_*******.html#_Toc*******">三、构建乡镇产业发展格局

********2/202107/t********_*******.html#_Toc*******">四、分类分策推进村庄建设

********2/202107/t********_*******.html#_Toc*******">(一)集聚提升类村庄

********2/202107/t********_*******.html#_Toc*******">(二)城郊融合类村庄

********2/202107/t********_*******.html#_Toc5885015">(三)特色保护类村庄

********2/202107/t********_*******.html#_Toc5885016">(四)搬迁撤并类村庄

********2/202107/t********_*******.html#_Toc5885017">第四章 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构筑乡村振兴强支撑

********2/202107/t********_*******.html#_Toc5885018">一、构建现代化农村水利网络体系

********2/202107/t********_*******.html#_Toc5885019">(一)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

********2/202107/t********_*******.html#_Toc5885020">(二)完善防洪保安基础设施网络

********2/202107/t********_*******.html#_Toc5885021">(三)构筑供水安全保障基础设施网络

********2/202107/t********_*******.html#_Toc5885022">(四)完善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基础设施网络

********2/202107/t********_*******.html#_Toc5885023">二、打造立体化农村交通物流网络

********2/202107/t********_*******.html#_Toc5885024">(一)实施农村道路巩固提升行动

********2/202107/t********_*******.html#_Toc5885025">(二)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路布局

********2/202107/t********_*******.html#_Toc5885026">(三)推进城乡道路客运融合发展

********2/202107/t********_*******.html#_Toc5885027">三、增强农村能源保障能力

********2/202107/t********_*******.html#_Toc5885028">(一)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

********2/202107/t********_*******.html#_Toc5885029">(二)优化农村能源结构

********2/202107/t********_*******.html#_Toc5885030">四、推动“数字乡村”建设

********2/202107/t********_*******.html#_Toc5885031">第五章 推进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培育产业兴旺新动能

********2/202107/t********_*******.html#_Toc5885032">一、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202107/t********_*******.html#_Toc5885033">(一)推进农业结构性调整

********2/202107/t********_*******.html#_Toc5885034">(二)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农业

********2/202107/t********_*******.html#_Toc5885035">(三)推动“旅游业+农业”发展

********2/202107/t********_*******.html#_Toc5885036">(四)培育提升农业品牌

********2/202107/t********_*******.html#_Toc5885037">(五)提升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2/202107/t********_*******.html#_Toc5885038">二、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2/202107/t********_*******.html#_Toc5885039">(一)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2/202107/t********_*******.html#_Toc5885040">(二)提高装备智能化水平

********2/202107/t********_*******.html#_Toc5885041">(三)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2/202107/t********_*******.html#_Toc5885042">三、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2/202107/t********_*******.html#_Toc5885043">(一)整合提升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

********2/202107/t********_*******.html#_Toc5885044">(二)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平台

********2/202107/t********_*******.html#_Toc5885045">(三)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

********2/202107/t********_*******.html#_Toc5885046">第六章 建设水清岸绿美好家园 塑造生态宜居新风貌

********2/202107/t********_*******.html#_Toc5885047">一、加大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

********2/202107/t********_*******.html#_Toc5885048">(一)统筹生态系统治理

********2/202107/t********_*******.html#_Toc5885049">(二)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

********2/202107/t********_*******.html#_Toc5885050">(三)健全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制度

********2/202107/t********_*******.html#_Toc5885051">二、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2/202107/t********_*******.html#_Toc5885052">(一)强化农业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2/202107/t********_*******.html#_Toc5885053">(二)推进农业清洁生产

********2/202107/t********_*******.html#_Toc5885054">(三)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

********2/202107/t********_*******.html#_Toc5885055">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202107/t********_*******.html#_Toc5885056">(一)深入开展农村环境“三大革命”

********2/202107/t********_*******.html#_Toc5885057">(二)村容村貌提升

********2/202107/t********_*******.html#_Toc5885058">(三)持续建设美丽乡村

********2/202107/t********_*******.html#_Toc5885059">四、提升生态资源价值

********2/202107/t********_*******.html#_Toc5885060">(一)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2/202107/t********_*******.html#_Toc5885061">(二)积极发展生态经济

********2/202107/t********_*******.html#_Toc5885062">(三)实现自然资源多重价值

********2/202107/t********_*******.html#_Toc5885063">第七章 繁荣兴盛农村文化 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2/202107/t********_*******.html#_Toc5885064">一、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2/202107/t********_*******.html#_Toc5885065">(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02107/t********_*******.html#_Toc5885066">(二)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2/202107/t********_*******.html#_Toc5885067">(三)倡导诚信品德规范

********2/202107/t********_*******.html#_Toc5885068">(四)促进乡村移风易俗

********2/202107/t********_*******.html#_Toc5885069">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202107/t********_*******.html#_Toc5885070">(一)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2/202107/t********_*******.html#_Toc5885071">(二)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2/202107/t********_*******.html#_Toc5885072">三、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202107/t********_*******.html#_Toc5885073">(一)强化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2/202107/t********_*******.html#_Toc5885074">(二)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2/202107/t********_*******.html#_Toc5885075">(三)丰富群众文化活动

********2/202107/t********_*******.html#_Toc5885076">第八章 强化现代治理能力建设 构建治理有效新体系

********2/202107/t********_*******.html#_Toc5885077">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2/202107/t********_*******.html#_Toc5885078">(一)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

********2/202107/t********_*******.html#_Toc5885079">(二)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2/202107/t********_*******.html#_Toc5885080">(三)加强基层组织作风建设

********2/202107/t********_*******.html#_Toc5885081">二、完善村民自治机制

********2/202107/t********_*******.html#_Toc5885082">(一)完善村民自治组织民主制度

********2/202107/t********_*******.html#_Toc5885083">(二)开展农村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

********2/202107/t********_*******.html#_Toc5885084">三、提高农村基层法治水平

********2/202107/t********_*******.html#_Toc5885085">(一)建设法治乡村

********2/202107/t********_*******.html#_Toc5885086">(二)建设平安乡村

********2/202107/t********_*******.html#_Toc5885087">四、发挥乡村德治积极作用

********2/202107/t********_*******.html#_Toc5885088">(一)强化道德教化引领

********2/202107/t********_*******.html#_Toc5885089">(二)发挥村规民约功能

********2/202107/t********_*******.html#_Toc5885090">第九章 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 打造生活富裕新乡村

********2/202107/t********_*******.html#_Toc5885091">一、提升农村就业创业环境

********2/202107/t********_*******.html#_Toc5885092">(一)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2/202107/t********_*******.html#_Toc5885093">(二)培育壮大创业群体

********2/202107/t********_*******.html#_Toc5885094">(三)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2/202107/t********_*******.html#_Toc5885095">二、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2/202107/t********_*******.html#_Toc5885096">(一)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2/202107/t********_*******.html#_Toc5885097">(二)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2/202107/t********_*******.html#_Toc5885098">(三)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2/202107/t********_*******.html#_Toc5885099">(四)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

********2/202107/t********_*******.html#_Toc5885100">三、推动农村居民增收致富

********2/202107/t********_*******.html#_Toc5885101">(一)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2/202107/t********_*******.html#_Toc5885102">(二)帮扶贫困户增收

********2/202107/t********_*******.html#_Toc5885103">第十章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确保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

********2/202107/t********_*******.html#_Toc5885104">一、强化乡村人才振兴支撑

********2/202107/t********_*******.html#_Toc5885105">(一)促进城乡人口双向流动

********2/202107/t********_*******.html#_Toc5885106">(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2/202107/t********_*******.html#_Toc5885107">(三)加强农村实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2/202107/t********_*******.html#_Toc5885108">(四)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

********2/202107/t********_*******.html#_Toc5885109">(五)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2/202107/t********_*******.html#_Toc5885110">二、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

********2/202107/t********_*******.html#_Toc5885111">(一)保障财政资金投入

********2/202107/t********_*******.html#_Toc5885112">(二)引导撬动社会资本

********2/202107/t********_*******.html#_Toc5885113">(三)创新金融服务机制

********2/202107/t********_*******.html#_Toc5885114">三、盘活农村土地资源

********2/202107/t********_*******.html#_Toc5885115">(一)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202107/t********_*******.html#_Toc5885116">(二)保障农村合理建设用地

********2/202107/t********_*******.html#_Toc5885117">(三)整合利用农村存量土地

********2/202107/t********_*******.html#_Toc5885118">四、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2/202107/t********_*******.html#_Toc5885119">(一)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2/202107/t********_*******.html#_Toc5885120">(二)推进农村“三变”改革

********2/202107/t********_*******.html#_Toc5885121">第十一章 统筹规划实施保障 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2/202107/t********_*******.html#_Toc5885122">一、加强党的领导

********2/202107/t********_*******.html#_Toc5885123">二、坚持规划引领

********2/202107/t********_*******.html#_Toc5885124">三、加强法治保障

********2/202107/t********_*******.html#_Toc5885125">四、注重典型带动

********2/202107/t********_*******.html#_Toc5885126">五、抓好评估考核


前 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事关义安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事关打造小康社会升级版,建设美好幸福新义安的整体推进,事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义安区将充分利用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市前列,城镇化水平较高的优势,对标“总要求”,落实“大战略”,推进义安区建设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区,城乡一体、产城一体发展示范区,铜陵东向发展门户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通知》(中发〔2018〕18号)、《安徽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共铜陵市委、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铜发〔2018〕10号)、《铜陵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铜陵市义安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义发〔2018〕15号),结合义安区实际情况,编制《铜陵市义安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本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在科学把握乡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义安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阶段性谋划,分别明确至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和2022年党的二十大召开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重点工程、重点计划、重点行动,确保义安区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是指导全区各级各部门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

规划基期为2018年,规划期限为2019-2022年,远景展望到2035年。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因发生重大深刻变化。把握当前乡村发展大变革、大转型的重大历史机遇,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对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2050年农业现代化全面实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重大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践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义安区作为铜陵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跑者、排头兵,将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积极开拓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模式,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幸福美丽农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义安区第一产业在经济总产值中占比将近8%,仍有XX万户农业经营户,农业农村的发展仍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城乡发展存在一定差距,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较为明显。义安区区委、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持续加大富农惠农强农政策支持力度,第一产业增加值持续提升,增长速度居铜陵市各县区之首,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深化拓展,乡村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快速发展,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公共文化服务差距大的问题依然存在。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着力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统筹推进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有利于乡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全面振兴,更好地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打造小康社会升级版,建设美好幸福新义安的战略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农业发展质量效益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弱,城乡差距依然较大,是制约义安区打造小康社会升级版,开创美好幸福新局面的最大短板。义安区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要求我们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城乡关系,进一步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为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增收注入新的强大动力,有利于带动乡村尽快跟上城市发展步伐,与城镇同步迈进小康社会、同步建成现代化美好幸福义安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义安区经济提档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农村经济是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离不开农业农村的现代化。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升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实现农村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为全区经济提档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现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总目标,不断加大惠农富民力度,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现代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农村综合改革实现新突破,乡村环境得到新提升,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农村社会面貌发生新变化,不仅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质效双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农产品供给稳步增加。2018年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X万公顷、粮食产量达到11.68万吨,全区蔬菜播种面积X万亩、总产量9.6万吨,肉蛋奶和水产品产量持续稳定增长。农产品质量得到新提升,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三品一标”认证面积17.61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50.24%,“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到138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个,全区有效期内无公害农产品119个、企业64家,绿色食品8个、企业8家,有机认证产品9个、企业4家。特色农业发展取得新成绩。全区各类特色农业(产品)生产基地已发展到11万亩,其中:铜陵凤丹基地已发展到2万亩,铜陵白姜标准化生产基地稳定在1万亩,水产养殖基地面积5.01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双千工程1.1万亩。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6.54%,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1%。农业现代化水平达到新高度。截至2018年底,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互联网+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增长。全区累计发展各类农业合作社607个、家庭农场280个,拥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13家。电子商务进农村实现“三个全覆盖”。建成X个电商公共服务中心、X个电商物流配送中心、X个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初步构建起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络。

农村改革创新实现新突破,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激发。义安区作为全国第三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及全省农村“三变”改革整县推进县,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工作,清理核实各类资产总额5亿元、清理登记集体土地面积74万亩,持续推进“三变”改革,有36个村开展“三变”改革。大力发展集体经济,2018年全区16个村通过将闲置的土地资源对外租赁经营和将闲置资金以入股形式投入企业经营获取收益,增加集体收入,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行试点103个。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稳步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在全国率先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及数据库系统建设,并通过国家和省质检验收,确权登记颁证面积27.99万亩,颁发经营权证书6.23万份;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截至目前全区耕地流转面积17.82万亩,占全区耕地确权登记颁证面积的63.67%,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扎实推进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国家试点,推进农村抵押贷款和“劝耕贷”工作,农业信贷担保业务累计放贷金额X亿元,着力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城乡统筹发展加速推进,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统筹城乡发展,按照“中心城区-中心镇-特色乡镇-综合乡镇-城镇型社区-新村社区-居民点”的城乡发展体系,以城带镇、以镇促村,推动城镇村联动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建设,提高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美丽乡村建设由点扩面,实现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四连冠”,中心村建设和自然村整治大力推进,建成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10个、市级中心村5个、特色自然村4个、全国美丽宜居村庄X个、全国特色小城镇X个。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2018年完成改厕8000户,新建污水管网27公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2018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10元、22715元,分别增长8.8%、9%,高出城镇居民0.2个百分点,城乡收入相对差距持续缩小。农业人口转市民速度加快,近5年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X万人,累计实现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X万人。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持续实施民生工程,涉农投入近4.5亿元;3.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得到解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X%,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X%;农村公路总里程达939.6公里,乡镇和建制村公路通达率、通畅率达到或接近100%;全区光纤覆盖率100%,农村重点区域区4G区移动网络信号全覆盖;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基本建成县区有农村物流中心,乡镇有综合运输服务站,建制村有综合运输服务点的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农村公共服务运维改革成为全省样板,教育、文化、卫生、养老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社会保障由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义安模式”在全省推广;新农合补助标准不断提高,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显著加强,县乡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初步形成,公共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

2018年到2022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乡村发展将处于大变革、大转型的关键时期,推动乡村振兴既有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纵观当前发展趋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由城镇化主导转向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农业农村将在发展全局中处于优先地位,政策支持力度将会明显增大,带动资金、人才、科技、产业等要素加速向农村集聚,有望激发乡村前所未有的发展新动能,农村发展迎来重大历史性机遇。义安区在此历史节点,要立足资源禀赋和自身实际,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目标,借力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大对传统农业农村的全面改造,着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特色化和农民职业化,激活乡村发展动力和潜力。同时,也要看到我区农业农村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农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水平和转化增值率依然偏低,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问题突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生态环境问题尤其突出;支农惠农体系不完善,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农村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

总体上看,义安区农业农村发展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备坚实基础和优势条件。

专栏 12013年以来义安区乡村发展成效

分类

序号

主要指标

单位

2013年

2018年

平均增速

农业

生产

1

高标准农田规模

万亩

2

粮食产量

亿斤

11.68

3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4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5

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万亩

6

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1550

农村发展

7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

8

农村集中供水率

%

9

农村公路总里程

公里

907

939.615

10

建制村通硬化路比例

%

100

100

农民生活

11

城乡居民收入比

12

新农合人均补助标准

13

农村低保覆盖人数

万人

14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

注:方括号[]内为5年累计增加数


第二章 总体要求

按照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聚焦薄弱环节和短板领域,统筹谋划、梯次推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义安区乡村振兴在“全市做示范、全省争一流、全国有影响”。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民主体地位、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在突出位置,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上级要求、顺应群众期待、彰显义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和党内法规,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区各级党组织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注重提升农民素质,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统筹生产、生活、生态,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把握我区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针对不同区域,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三、发展目标

——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构建形成“一核驱动、四园示范、四片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专项整治“三大革命”成效显著,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在全省率先实现规划布点全覆盖,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快速提高,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农村对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文明新风进一步提升;加速推进国字号、省字号农村改革试点工作,争当全省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全力打造农村基层党建“义安国标”试点,全面完成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各乡镇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

到2022年,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成为全省乡村振兴先行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巩固加强,科技贡献率显著提升,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全面形成,现代农业体系更加完备;农村人居环境大大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乡风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蔚然成风;乡村治理更加规范有效,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显著增强,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农村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巩固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国领先,城乡收入差距稳步缩小。

——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农业结构全面升级,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显著好转,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全面实现。

——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专栏 2义安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主要指标

分类

序号

主要指标

单位

2018年基期值

2020年目标值

2022年目标值

年均增速

产业兴旺

1

高标准农田规模

万亩

14.5

2

粮食产量

亿斤

11.68

3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4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5

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万亩

6

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7

粮油产业总产值

亿元

8

果蔬产业总产值

亿元

9

畜禽总产值

亿元

10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0.65

生态宜居

11

森林覆盖率

%

38

12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

90.1

91

92

13

农膜回收利用率

%

80

82

14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86.54

15

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100

16

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无害化改造率

%

100

17

绿色村庄达标率

%

50

18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

100

乡风文明

19

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

%

100

20

农民人均体育健身场地面积

平方米/人

2

21

县级文明村、文明乡镇占比

%

80

治理有效

22

有村规民约的村占比

%

100

23

村庄规划管理覆盖率

%

24

有社区服务站的村占比

%

25

集体经济强村比重

%

生活富裕

26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27

城乡居民收入比

%

2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

10

29

建制村通硬化路比例

%

100

100

100

备注:1.方括号[]内为5年累计增加数。

2.集体经济强村是指年经营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


第三章 推动城乡空间融合 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科学布局空间结构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起点。按照主体功能区要求,坚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统筹城乡国土空间开发,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格局,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构筑城乡融合空间形态

坚持布局合理、集中适度、方便有利,合理安排国土空间开发,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推动城市现代化空间布局向乡村延伸,加快形成分工明确、梯度有序、协调融合的城乡空间格局。

(一)完善城乡发展体系

构建“中心城区、中心镇、特色乡镇、综合乡镇”协调发展,城镇型社区、新村社区与多种类型居民点并存的多层次、有重点的城乡发展体系,形成现代城镇与田园乡村特色突出、错位发展、交相辉映的城乡发展格局。

专栏 3乡镇体系一览表

分类

乡镇

总体定位

中心城区

五松镇

义安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技中心,定位为都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中心区域。

中心镇

顺安镇

东部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定位为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物流交易、商贸、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心镇。

特色乡镇

钟鸣镇

全国重点镇,铜陵市“东大门”,东部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定位为以文化旅游、休闲康养、现代农业、商贸服务为特色的现代文旅型乡镇。

西联镇

铜陵市现代农业示范乡镇、铜陵市城郊休闲旅游重点乡镇、铜陵市生态宜居乡镇,定位为以文旅和现代农业互相融合促进的现代文旅型乡镇。

老洲乡

定位为以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为主导产业,以水产养殖、特色农产品加工为重点产业的生态旅游型乡镇。

胥坝乡

铜陵的“崇明岛”,定位为以现代农业、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为主导产业,以水产养殖、特色农产品加工为重点产业的生态旅游型乡镇。

综合乡镇

天门镇

铜陵的后花园,定位为以工业、旅游服务、现代农业为发展方向的综合乡镇。

东联镇

铜陵市工贸型、服务型专业镇,现代农业示范乡镇,定位为以工业及生产性服务为发展方向的综合乡镇。

专栏 4乡村体系一览表

城镇

城镇型社区

新村社区

居民点

旅游型居民点

混合型居民点

生活型居民点

老洲乡

中心村

和平村

光辉村

承德村、民主村

胥坝乡

旭光村

群心村、西江村

新洲村、长杨村

中洲村、安平村、重新村、文兴村、龙潭村

洪楼村、子垄村、前江村、江滨村

西联镇

钟仓村

汀洲村

钱湾村、犁桥村、观兴村、老观村、老兴村、兴桥村、西湖村、东湖村

加兴村、三义村、官上村、姚汪村、垅上村、北埂村、万丰村、沿船沟村、棋杆村、东城村、山东村

五松镇

城东村、江滨村、联盟村

东联镇

墩上村、郎丰村、莲西村、莲湖村、新河村

水浒村、合兴村

长河村、东埂村、西埂村、毛桥村、玉楼村

复兴村、联合村

顺安镇

北部:金港村、长龙山村

东垅村、先进村、沈桥村

新湖村、凤凰山村

明湖村、城山村、泉栏村、星月村、盛瑶村

高岭村

钟鸣镇

金桥村、清泉村、金龙村、长龙村

牡东村、金凤村

九榔村、水村、金山村、水龙村

狮峰村、马中村

新联村

天门镇

五峰村

竹园村、双龙村、天门村、朱村村、新民村

郎坑村

蟠龙村、西垅村、龙云村、南洪村、兴化村、高联村、考涧村、金塔村、龙山村

新华村

(二)协调城乡发展布局

统筹城乡发展,根据区位条件和内生驱动力的不同,划分西北片区、中部片区、南部片区,按照“中心城区-中心镇-特色乡镇-综合乡镇-城镇型社区-新村社区-居民点”的城乡发展体系,结合自身资源能力特色,以城带镇、以镇促村,推动城镇村联动融合发展。全面提升中心城区、中心镇能级,进一步强化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对乡村振兴的反哺功能。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特色乡镇和综合乡镇建设,充分发挥连城接村、承上启下的作用,辐射带动乡村发展。完善提升城镇型社区和新村社区综合服务水平,增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强化服务“三农”的核心功能。

西北片区:包含老洲乡、胥坝乡整体,以及西联镇北部区域。凭借太阳岛洲岛旅游区、胥坝岛生态旅游区和东西湖生态湿地休闲区等旅游资源,将老洲乡、胥坝乡和西联镇北部发展成为以旅游集散功能为主的风情特色乡镇。胥坝乡的群心村和西江村、西联镇的汀洲村、加兴村和钱湾村等村庄,位于镇区附近和老乡政府所在地,可建设集生产、生活和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村社区。老洲乡的中心村和光辉村、胥坝乡的龙潭村和长杨村、西联镇的三义村和犁桥村等村庄,为位于旅游区周边的村庄,逐步形成以休闲度假、旅游接待等服务业为主的旅游型居民点;各村行政中心和部分省市级美丽乡村,作为村域基本公共服务中心的村庄,可发展为以居住功能为主导,其服务设施又可服务周边乡村的混合型居民点;受地形条件制约布局或产业基础较弱的村庄,可发展为以单一居住功能为主的生活型居民点。

中部片区:包含五松镇、东联镇、西联镇整体,以及钟鸣镇、顺安镇北部区域。五松镇形成吸纳都市辐射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基地。顺安镇分别为东部城区和东部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集农业、工业、商贸、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心镇。凭借东西湖生态湿地休闲区等旅游资源,将西联镇南部发展成为以旅游集散功能为主的风情特色乡镇。东联镇将形成以服务、工贸为主的综合乡镇。东联镇的复兴村和永丰村、顺安镇的东垅村、明湖村和高岭村等的部分村庄,位于城区和镇区附近,可建设集生产、生活和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村社区。西联镇兴桥村、西湖村和东湖村、顺安镇的东垅村等的部分村庄,为位于旅游区周边和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内部的村庄,逐步形成以休闲度假、旅游接待等服务业为主的旅游型居民点;位于各村行政中心和部分省市级美丽乡村,作为村域基本公共服务中心的村庄,可发展为以居住功能为主导,其服务设施又可服务周边乡村的混合型居民点;受地形条件制约布局或产业基础较弱的村庄,可发展为以单一居住功能为主的生活型居民点。

南部片区:包含天门镇整体,以及顺安镇、钟鸣镇南部区域。顺安镇形成集农业、工业、商贸、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中心镇。钟鸣镇定位为以旅游服务为主,商务服务为特色的休闲养生特色乡镇。天门镇形成以旅游服务、工贸为主的综合乡镇。天门镇的朱村、新民村、南洪村、双龙村和天门村、钟鸣镇的金廊街道等的部分村庄,位于镇区附近和老乡镇府所在地,或是为由于搬迁而集中安置的居民点,可建设集生产、生活和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村社区。天门镇的蟠龙村和西垅村、板桥村的东江村、天门村的红旗村、顺安镇的凤凰山村、钟鸣镇的金凤村、金山村、水龙村、水村等村庄,均位于区域重要的旅游片区范围内,可叠加自身古村落特色,逐渐发展成为观光休闲、乡村旅游、特色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旅游型居民点;位于各村行政中心和部分省市级美丽乡村,作为村域基本公共服务中心的村庄,可发展为以居住功能为主导,其服务设施又可服务周边乡村的混合型居民点;受地形条件制约布局或产业基础较弱的村庄,可发展为以单一居住功能为主的生活型居民点。

********2/202107/W0********335729613987.png" alt="" oldsrc="W0********335729613987.png">

(三)科学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

进一步完善科学合理、层级明晰、管治有效的城乡规划体系,建立全域覆盖、放管结合、实施有序的空间治理模式,健全权责对应、过程管控、约束有力的监督管理机制,实现城乡规划体系更完善、特色风貌更凸显、功能服务更优质。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建立完善乡村规划体系,推动村庄规划管理全覆盖。科学划定村庄类型,因地制宜推进村庄建设规划编制,避免“一刀切”和“齐步走”。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做到农房建设有规划管理、行政村有村庄整治安排,建立健全违法用地和建设查处机制。提高乡村规划设计水平,突出乡村地域特色和自然肌理,与村庄区位条件、历史文化、产业发展、资源优势、集聚特征等因素相衔接,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规模。充分结合现代和传统元素,发挥专业人士和乡村能工巧匠的作用,打造现代版、升级版乡村,避免千村一面。

二、打造“三生”共赢空间格局

分类指导,因村施策,打造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自然秀美的生态空间,形成科学合理的乡村空间布局体系。

(一)高效利用生产空间

充分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加快推动“一核驱动、四园示范、四片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形成。因地制宜构建种植、养殖优势区域和专业生产区,促进农业空间有效利用,实现农业组团式、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按照集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原则,推动第二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开发园区集中,避免出现乡村工业布局分散,与农用地、生活用地等交错分布等情况。完善提升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田园综合体建设,提高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促进乡村生产融入区域性产业链和生产网络。适应土地碎片化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化的趋势,加快发展物流、商贸、金融、保险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提高市场化和专业化水平。科学确定重点开发乡村、限制开发乡村和禁止开发乡村,有效整合利用各类要素资源,有序推进乡村经济发展。

(二)优化布局生活空间

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复原村庄肌理、自然水系、古建筑等,形成和谐的空间资源关系。因地制宜,分类实施,不断优化居民点规模和集聚形态。优化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通过村庄改造整治,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优化整合农村居民点,保护农村田园景观;加强农村建房管理,严禁占用耕地;强化综合服务功能,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异地扶贫搬迁人口适度向乡镇集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完善供水、供电、通信、污水垃圾处理、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增加配套文化、娱乐、体育、旅游等服务设施,引导生活空间尺度适宜、布局协调、功能齐全。积极推进乡村生活圈的建设,统筹配置教育、医疗、商业等公共设施服务规模,规划建设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体活动广场、村级办公场所、公园、停车场等村落公共生活空间,配套建设乡村菜市场、快餐店、配送站等大众化服务网点,加快幸福院、老年活动室养等设施建设,加快乡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充分满足农民休闲、娱乐、社交等多方面需求,创造多元化生活空间格局。优化整合村庄资源,注重融入绿色、文化、创意等元素,构建便捷的生活圈、完善的服务圈、繁荣的商业圈、健康的社交圈,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满足城镇居民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三)绿化美化生态空间

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本体,以用地条件综合评价为前提,以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修复为先导,实施底线管控,促进乡村集约绿色发展,努力建设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低碳发展生态建设样板区。积极推进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全面推进沿路、沿河、沿村防护林建设,大力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巩固提升皖江国家森林城市和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造林成果,构建森林生态空间防护体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统筹生态系统治理,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强化山脉、森林、河流、湖泊、湿地等重要生态空间保护,积极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的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力度,强化生态空间管控。强化乡村环境治理,强化农业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深入开展“三大革命”,实施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建设美丽宜居生态环境。严格管制各类开发活动,对依法保护的生态空间实行承载力控制,确保农业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

三、构建乡镇产业发展格局

立足市场需求变化,结合各个乡镇不同的地理区位、乡风乡貌、资源禀赋等资源能力特点,总结乡镇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确定其未来产业发展的定位和发展路径,推动构建乡镇特色化产业发展格局。


专栏 5各乡镇乡村振兴分类发展指引

类型

SWOT分析

产业定位

产业发展路径

西联镇

优势:乡村、旅游景点开发建设特色明显,有一定产业基础。

劣势:传统农业较分散且规模较小,农产品加工不强不大;旅游业“连点成面”仍有待加强,旅游业与农业的互动关系有待加强。

机遇: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式符合国内消费升级趋势,未来村庄与景区联动发展潜力大。

挑战:作为旅游型特色乡镇,知名度有待提高,吸引外地城市游客难度较大。

传统农业(水稻、油菜、棉花、蔬菜、水产养殖)旅游业、特色农产品加工、

艺术影视、休闲康养

1.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升宜居水平;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充分挖掘利用地方传统文化符号,打造特色乡村风貌;

2.发挥河湖纵横、水土肥沃的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

3.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利用西联镇独特的水乡、古镇等文化旅游资源,依托犁桥、慢园等旅游业基础,发展农耕体验、娱乐休闲等乡村旅游业,形成文化休闲、民俗体验、古镇探幽、艺术观展、美食体验等旅游业态;

4.对标日本越后妻和熊本县,大力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打造田园艺术,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与农业、旅游等产业互动融合,加强品牌营销,塑造独特名片;

5.加快镇村联动发展,依托旅游业发展,发展特色农产品、乡村手工艺品、文创产品等展示销售,提高农业收入水平;

6.加快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的建设,推进田园综合体、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形成规模效益,促进人口向镇区的有序集聚。

东联镇

优势:乡域范围内有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园区、金桥开发区,工业发展一定有基础。

劣势:农业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零散未形成规模,农业经营化主体不强不大。

机遇:工业园区发展有利于本地农民就业,未来可以发展工业配套、物流等产业,成为为产业园区配套服务的工贸型专业镇。

挑战:工业发展可能对生态环境保护形成一定压力;本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难点。

传统农业(水稻、油菜、棉花)、工业(电缆加工、建材、服装加工)、工业配套、区间物流、现代农业

1.坚持集中连片建设美丽乡镇,推进美丽乡镇由“以点为主”向“由点带面”的战略转换,从全面创建向全面提升转变、从建设乡镇向经营乡镇转变;强化镇区、园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作用,以产业园区、安置新村等为载体,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安居和转移就业;

2.依托本地工业产业大力发展工业配套、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引进远程物流等一批大型物流企业,同步发展一批为制造业和城市服务的运输、仓储、加工配送型第三方物流企业;

3.对标德国鲁尔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突出铜基新材料、铁基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地位,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化;

4.调整农业结构,培育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广可持续、可循环的发展模式,支持资源再生利用产业有序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形成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格局。

钟鸣镇

优势:历史文化古镇,文化资源丰富,文旅融合基础良好。特色农业发展有基础。能够充分发挥人口大镇和经济强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劣势:旅游景点布局较分散,旅游业“连点成面”难度不小;旅游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

机遇:未来可借助全国首批特色小镇名号,及其旅游业产业基础,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及产业规模。

挑战:作为旅游型特色乡镇,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有待加强,景区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现有:传统农业(水稻、小麦)、现代观光农业、工业(纺织、服装、电子、铸造)、旅游业、商贸物流、休闲康养、特色农产品加工

1.全力推进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产业升级,以钟鸣镇区产业服务化、城乡产业多元化为基本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联合发展商贸、加工业和旅游服务业,加强业态组合和功能布局;

2.在完善镇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逐步将建设重点转向农村,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构建镇村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减小镇村间的差距;

3.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历史遗迹的保护,进一步挖掘当地古村落等历史文化资源,做好保护性开发工作;

4.推进旅游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颐养休闲产业,开展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休闲采摘等特色业态,推进生态养生农林业、养生用品制造业、生态休闲旅游业三产融合发展,深化生态休闲养生特色小镇建设。

顺安镇

优势:未来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城镇化进程快,城乡融合水平高,;产业方面已形成较完整的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体系。

劣势:一二三产业均有所布局,但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

机遇:未来随着东部新城建设和产业园区的不断发展,城镇化水平将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机遇大。

挑战:

旅游业、工业(矿业、建材)、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体验农业)、休闲康养

1.突出在新型城镇化中双核之一作用,完善城镇功能,提升承载能力,推进人口集聚;

2.在综合服务与产业密集片区,重点配套镇区生活及公共服务设施,重点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积极推进特色农产品加工和商贸物流发展,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3.依托凤凰山景区重点发展旅游观光业,重点围绕凤凰山风景名胜区和村庄特色建设,发展乡村旅游;

4.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循环农业示范区、都市农业示范园等园区建设,发展现代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

5.依托农业循环园和新桥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凤丹、无公害蔬菜、优质米国家科技示范等基地等,加大特色种植和特色养殖比重,打造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6.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做强做优农产品产业链,培育本地优质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大对优质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提高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发展水平;

7.引进电商企业,支持农产品电商发展,培育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扶持电商产业园建设,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电商新业态和电商产业集聚区。

天门镇

优势:自然环境良好,景区开发程度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方文化特色创造独特的城镇景观和风貌。

劣势: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旅游业未形成规模。

机遇:未来可借助自然环境良好,开发程度低的优势,发展生态旅游。

挑战:由于乡村产业发展、矿山开采与耕地保护、山林资源保护、土地资源节约等方面可能出现局部矛盾。

传统农业(渔业、茶叶)、特色农产品加工(粳米、生姜)、工业(建材业、矿业)、旅游业、休闲康养、特色农产品加工、艺术影视

1.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避免工业化发展对环境的破坏;整合优质资源,配置建材、农产品深加工等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2.发展特色农业和观光农业,建成集展示、休闲、观光、研究、深加工为一体的观光农业园

3.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结合养老养生产业市场需求,构建“观光农业+旅游业+养生养老”一条龙产业链。

4.在更高的层面进行区域性的生态管控红线划定,以保障建设不突破,生态保护红线内,未来主要以矿产企业逐渐退出和自然资源为依托的旅游为主;加强湿地、湖泊、山体等自然生态景观资源保护,开展生态修复工程,不断提升生态景观价值。

5.依托旅游度假区和风景区建设,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高标准打造,实现景区和村庄相互融合,联动发展。

老洲镇

优势:地理区位独特,生态环境优良。

劣势:由于江水围绕,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城镇化进程仍然以传统的方式集聚,其中人口转移重点向新城、尤其是中心城区集聚。

机遇:未来可借助优越的地理区位、生态环境、传统农业发达的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体验农业。

挑战:作为旅游型特色乡镇,特色化资源有待深挖,知名度有待提高,吸引外地城市游客难度较大。

现有:旅游业、传统农业(蔬菜、棉花、油菜、花生)、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体验农业

1.加强设施配套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整合水上运输业,不断提升宜居水平;

2.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打造特色农业基地,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打造现代农业品牌;

3.以农促游,积极发展与现代农业相关的现代服务业,推进旅游业的发展,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水上娱乐、水上餐饮等第三产业;

4.大力发展蔬菜、水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等适宜性产业,成为农产品供给、保障生态产品的重要区域和工业化、城市化适度推进的区域。

胥坝乡

优势:长江中的江心洲,地理区位独特,生态环境优良,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

劣势:由于江水围绕,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城镇化进程仍然以传统的方式集聚,其中人口转移重点向新城、尤其是中心城区集聚。

机遇:未来可借助优越的地理区位、生态环境、传统农业发达,历史文化等优势,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体验农业。

挑战:作为旅游型特色乡镇,知名度有待提高,吸引外地城市游客难度较大。

现有:旅游业、传统农业(棉花、油菜、花生、蔬菜)、

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体验农业

1.统筹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共建共享;

2.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规模化经营步伐,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打造特色农业基地;

3.发挥铜陵的“崇明岛”的特殊地理特征优势,发展粮油生产、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绿色食品加工业、生态旅游业,提高乡镇经济实力。

五松镇

优势:城镇化进程快,城乡融合水平高,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区域。

劣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城乡高水平一体化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

机遇:可利用城区商贸服务业发达的优势,打造物流配送、旅游集散、商贸市场等服务体系。

挑战:乡村规模小,产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现有:传统农业(养殖业)、工业(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旅游业、现代农业

1.突出在新型城镇化中双核之一作用,加快融入市区现代服务业商圈,提升产业集聚能力和吸引力;从产业联动、功能共升、设施共享、空间共谋的方向,依托交通等基础设施互通工程,加强与东部城区、周边乡镇的联系,带动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

2.加快推进城中村、镇中村改造,稳步推进城郊村、镇郊村撤村建居,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高水平一体化发展;

3.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积极推进特色二产和商贸物流等三产发展,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四、分类分策推进村庄建设

顺应乡村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针对区域特征、地貌特点、乡风乡貌、资源禀赋等,分类推进乡村建设。

(一)集聚提升类村庄

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心村和其他仍将存续的一般村庄,占据了乡村类型的大多数,是乡村振兴的重点。科学确定村庄发展方向,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有序推进改造提升,激活产业、优化环境、提振人气、增添活力,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村庄。鼓励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强化主导产业支撑,支持农业、工贸、休闲服务等专业化村庄发展。以农业为主的村庄,重点结合农业资源禀赋,积极发展农业多种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成为延续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以工贸为主的村庄,重点提升产业发展层级,增强自身承载能力,主动承接城市产业外溢,加快产业集聚,就地吸纳农业转移人口。以休闲服务为主的村庄,充分挖掘特色资源优势,完善服务配套设施,推动产品供给特色化、品质化,增强体验性、参与性,引导促进城镇居民到乡村休闲消费。

(二)城郊融合类村庄

城郊融合类村庄具备成为城市后花园和转型为城市的条件,要积极承接城市人口疏解和功能外溢,加快推动与城镇水、电、路、信息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进城镇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流动。

城市近郊区以及城关镇所在的村庄,具备成为城市后花园的优势,也具有向城市转型的条件。综合考虑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在形态上保留乡村风貌,在治理上体现城市水平,逐步强化服务城市发展、承接城市功能外溢、满足城市消费需求能力,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引导部分靠近城市的村庄逐步纳入城区范围或向小城镇转变,建设成为服务“三农”的重要载体和面向周边乡村的生产生活服务中心。

(三)特色保护类村庄

历史文化古村、传统村落、民族村寨等自然和历史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是彰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统筹保护、利用和发展的关系,注重保持村庄赖以生存发展的整体空间形态,注重生态保护以及历史文化资源、传统建筑的保护修复,努力保持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加强保护村庄的传统选址、格局、风貌以及自然和田园景观等整体形态和环境,加快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全面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传统特色建筑,体现传统历史文化特色。挖掘乡村传统民俗风情,注重保护村庄民风民俗和生产生活方式,并加以弘扬传承。合理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形成特色资源保护和村庄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

(四)搬迁撤并类村庄

对于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村庄,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人口流失特别严重的村庄,不具有保留价值的空心村、列入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计划的村庄,山区、库区、采煤塌陷区、行蓄洪区等特殊区域的村庄,严格限制新建、扩建活动,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生态宜居搬迁、农村集聚发展搬迁等方式,统筹解决村民生计、生态保护等问题。坚持村庄搬迁撤并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依托移民新村、小城镇、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乡村旅游区等适宜区域进行安置,避免新建孤立的村落式移民社区。搬迁撤并后的村庄原址,因地制宜还林还草还湿,增加乡村生产生态空间。农村居民点拆建和村庄撤并,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并经村民会议同意,不得强制农民搬迁和集中上楼。对在一定时间内尚不能搬迁撤并的,要与其他一般村庄一起,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达到“整洁村庄”标准。

专栏 6分类分策推进村庄建设发展指引

类型

集聚提升类

城郊融合类

特色保护类

搬迁撤并类

占比

约占全区总数X%

约占全区总数X%

约占全区总数**%

约占全区总数**%

目标

任务

到2022年,10%的村庄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35年,50%的村庄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50年,全部村庄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到2022年,全部村庄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到2022年,30%的村庄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35年,全部村庄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十三五”期间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合村并点村庄按规划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标准

要求

产业发展基础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宜居宜业水平大幅提升;乡风文明、乡村治理全面加强。

产业发展优势明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程度高,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环境优美宜居;乡风文明、乡村治理全面加强。

产业特色彰显,特色资源保护与村庄发展良性互促,村集体经济实力强;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明显改善;乡风文明、乡村治理全面加强。

保障正常的生产生活条件;合村并点、生态搬迁稳步有序,迁建与发展同步推进;农民就近安居和就业取得显著进展

典型

村庄

莲西村、莲湖村、金桥村、钟仓村、五峰村、长龙村等

生态保护型:郎坑、泉栏、金山、盛瑶、天门村红旗居民点等;

特色村落保护型:金山村龙潭肖居民点、板桥村江村居民点、水浒村赵氏戏楼居民点、凤凰山村相东居民点等

搬迁型村庄:沈桥村下湖居民点、明湖村红旗居民点、长龙村叶家湾居民点、金桥村竹园居民点、衣冠村姚墩居民点、蟠龙村合门居民点等;

撤并型村庄:长阳村胡家墩居民点、三义村姚墩居民点、玉楼村架子山居民点、合兴村曹圩居民点、兴化村栗树居民点等


第四章 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构筑乡村振兴强支撑

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以重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加快水利、交通、能源、信息等重大工程建设,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现代乡村基础设施体系。

一、构建现代化农村水利网络体系

科学有序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完善防洪减灾、供水安全等基础设施网络,构建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网络。

(一)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

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工程,推进配套水利设施建设与节水改造,兴建、提升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在小型灌区区域,改扩建塘坝、新建堰坝,新建提水站、引水闸等小型蓄引水工程,加强灌区配套与综合治理,并根据需要在山场经济作物区发展喷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积极推进小型农田灌排片区集中连片系统治理,加快现代农田灌排体系建设;在圩区区域,通过开展灌排泵站的更新改造、小型灌区改造配套,进行农村沟河疏浚和水环境治理,加固生产圩堤,进一步提高灌排标准和防洪能力。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推进农田节水减排,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兴建、提升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鼓励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自筹资金、自主建设小型水利工程,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奖补等市场化方式支持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管护。到2022年,喷灌、微灌的灌溉保证率为90%,其余灌溉保证率为85%;中小型渠道输水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5,高效节水灌溉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90;灌溉输配水系统及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性能与指标达到规范标准。

(二)完善防洪保安基础设施网络

深入实施长江主要支流及中小河流治理、排涝设施提标升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塘坝清淤整治,加快推进圩口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完成顺安河流域朱村西河、金凤河、西丰河和黄浒河流域新联圩段等河道治理,通过河道疏浚、堤防加固、岸线整治、涵闸配套等措施,提高河道防洪除涝和水资源利用能力,减轻洪涝灾害威胁,确保防洪安全。全力推进城镇和沿江圩区排涝设施建设,分类治理沿湖周边圩口,扩大长江、顺安河、黄浒河、青通河外排闸站规模,新建、更新改造排涝泵站,提高江(河)排洪排涝能力。实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采取大坝加固(包括基础处理与防渗)、溢洪道整治、输放水设施改造等措施,全面提高防洪标准。加快塘坝清淤、整治,对部分淤积严重未治理塘坝进行清淤整治,新建引水涵闸、拦水堰等小型蓄引水工程,清淤、护砌渠道,新建渠系配套建筑物。到2022年,按10年一遇3d暴雨3d平均排至作物耐淹水深的排涝标准,排水出路通畅,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农田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

(三)构筑供水安全保障基础设施网络

积极配合实施引江济淮铜陵境内工程,鼓励支持各地积极开展小型水库、塘坝和机井等抗旱水源建设。加快开展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切实做到节水增效。持续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乡镇应急和备用水源地。进一步推进河长制工作,建立健全河长制工作制度,细化实化河长制主要任务。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通过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扩容改造和管网延伸等多种途径,改善农村供水条件。对部分规模较小、设施简陋的单村供水工程进行配套改造,推进联村并网集中供水。在人口相对分散区域,开展小型和分散式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到2022年,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

(四)完善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基础设施网络

加快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利用现有自然河湖水系、调蓄工程和引排工程,因地制宜构建长江干流与沿线湖库、支流水系互连互通的工程布局,实施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加快推进城市水系与周边水系的沟通。加强河道管理维护河流健康,保护恢复河湖生态系统和功能。推进重要河流、重点湖泊、重点地区水生态修复与水环境保护。全力推进辖区内顺安河、黄浒河和青通河三大水系污染防治项目,全面改善城乡水环境质量。到2020年,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1.94亿立方米以内,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2%以上。拆除阻水障碍物,实施河塘沟渠水系连通。开展生态小流域建设,实施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加快建设以湖泊、采矿沉陷区、闸坝为点,以主要输水河道为线,以大沟治理为面,纵横交错、互为连通的河湖水系连通网络新格局。

二、打造立体化农村交通物流网络

坚持道路建设和服务提升并举,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农村客运、货运发展,加快完善农村现代物流体系,破除制约乡村发展的交通瓶颈。

(一)实施农村道路巩固提升行动

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网络化程度,构建义安区区域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好”农村公路,加快推进农村公路畅通工程、扩面延伸工程以及县乡道提升工程建设。到2020年,全面实现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实施约123公里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农村公路网络化程度全面提升;县道网中三级及以上路段占比达到55%以上,乡道达到四级公路(双车道)标准不低于50%,村道达到四级公路(单车道)标准不低于80%。“管好”农村公路,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路长制管理体系,推进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建立完善路面巡查制度,基本消除农村公路沿线“脏乱差”现象,实现农村公路“畅安舒美”目标。“护好”农村公路,提高农村公路列养率,提升公路养护水平,实现小修保养常态化。到2020年,全区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优、良、中等路总比例达到90%以上。“运营好”农村公路,全面推进城乡客运公交化和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向城市周边延伸,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到2022年,农村公路网络体系、通达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二)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路布局

着力补齐农村物流短板,加快构建以区级农村物流中心为纽带、乡镇综合运输站为节点、村级综合运输服务点为延伸的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加快农村物流节点建设,新建或改扩建集客运、物流、邮政、快递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末端网络。到2020年,建设1个区级农业物流中心,每个乡镇建设1个综合运输服务站,每个建制村建设1个综合运输服务点,基本建成覆盖区、乡(镇)、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加强农村物流资源整合,鼓励交通运输、商贸流通、供销、邮政等企业扩大在农村地区的设施网络布局。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支持规模运输企业开展冷链运输。鼓励市场主体对接农村电商平台,促进农产品流通和运输配送体系建设。加快农村物流站点的信息化建设,建立适应农村物流发展的信息服务平台。

(三)推进城乡道路客运融合发展

加强城乡联动,使城市公共交通线路逐步向乡镇和建制村延伸,推动城乡公交线路网络化建设。加快完善农村客运站场布局,坚持路、站、运同步发展。对于重点乡镇及道路通行条件良好的建制村,通过城市公交线网延伸或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提升标准化、规范化服务能力。对于出行需求较小且相对分散的偏远地区,鼓励开展预约、定制化等个性化客运服务。鼓励城乡道路客运经营主体实施公交化改造、公司化运营,多元化经营。积极拓展“运游一体”服务,支持乡村特色旅游区域开通乡村旅游客运线路。推动等级客运站站务升级,实现客运服务信息化。到2020年,全区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达4A级,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客车通车率100%,县城20公里范围内的城乡客运公交化运行率达达100%。

三、增强农村能源保障能力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引导、绿色发展、综合利用,加快农村地区电网、油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能源供给结构,有效提升农村地区的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和能源服务水平。

(一)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

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提升农村电网整体水平。加快补齐农村电网发展短板,优先安排薄弱地区电网改造升级投资和建设项目,完善农村配电网和农业生产配套供电设施,加快消除农村电网低电压、“卡脖子”等薄弱环节,提升农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逐步实现城乡供电均等化。全面提升农村电网整体水平,进一步缩短农网供电半径,加快新增变电站布点,提升乡镇电源变电站覆盖率,到2022年,新建完成110kV钟鸣变与35kV西联变,进一步提高西联、胥坝地区供电能力。因地制宜开展农网改造升级,对新规划建设的村庄,整村、整线、高低压同步一次改造到位,满足五年以上负荷增长需要;对纳入改造提质和旧村整治的村庄,结合村庄人居环境改善需求适时推进电网改造;对部分未改造完成和发展速度较快的区域继续高标准的进行电网建设;对已改造地区出现新的不适应情况,继续实施电网改造升级。全面应用模块化设计、最新版定额和标准物料,积极采用“三通一标”,应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装备水平,适应智能化发展趋势。到2022年,全区农村地区供电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9%,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8%。

(二)优化农村能源结构

拓宽农村能源供应渠道,扩大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规模,优化农村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将燃气基础设施纳入乡镇建设规划,实现农村燃气基础设施与乡村社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采用管道、独立供气、CNG等供气方式,推动天然气管网由县城向乡镇、农村社区延伸,打通农村天然气利用的“最后一公里”。加快推动秸秆直燃发电,开展生物质热电联产县域清洁供热示范,促进秸秆能源化利用。推进农村“煤改电”,采用高效电采暖和电炊具,替代燃煤、秸秆、薪柴等。加强农村劣质散煤使用治理,扩大清洁型煤供给。引导农村用能清洁化,积极采用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空气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解决农村采暖、生活热水等用能需求,在农业废弃物、畜禽废弃物资源富集地区,建设农村生物天然气和沼气等燃料清洁化工程。大力发展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因地制宜开展水能、风能利用,实现供给方式多元化。

四、推动“数字乡村”建设

实施农村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推动“互联网+农村”建设,打造数字乡村。引导电信运营商加大农村网络建设投入和布局,提升4G网络覆盖水平和接入能力,实施宽带乡村工程,推动光纤网络覆盖向自然村延伸,逐步开展移动物联网建设应用和5G建设布局。实施农村地区网络提速降费,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到2020年,实现农村4G网络全覆盖,有条件地区提供100Mbps以上接入服务能力。推进农村基层政务信息化应用,加快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智慧交通等信息服务进农村,全面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让信息化成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和民生服务水平的有力推动。鼓励建设农村信息平台,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引导开发农村消费信息服务、市场信息服务、“三农”政策服务、农村生活服务等APP应用,推进服务手段向移动终端延伸,服务方式向精准投放转变。在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实施网络安全工作,确保信息系统网络运行安全、重要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专栏 7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

(一)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工程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状况,以小型农田灌排片区为单元,强化灌溉、防洪、除涝、水环境与水生态保护综合治理。2019-2022年,中小型灌区完成新增及改善灌排面积41920亩,新建灌溉站1座,改造塘坝48个,新建引水涵闸8个,新建拦水堰31个,淤泥清理长度71米,新建渠系建筑物789座;圩区完成改善灌溉面积30165亩,改善排涝面积64535亩,新建灌溉站21座,新增装机容量517kW,改造塘坝152座,新建引水涵闸1座,淤泥清理长度60米,新建及维修渠系建筑物604座。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进农村供水自动化管理。到2022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5,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

)“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

加快推进农村公路畅通工程、扩面延伸工程以及县乡道提升工程建设,重点解决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实现每个较大自然村通村道,道路提标改造。到2020年,续建和新改建三级路县道里程约40公里,县道网中三级及以上路段占比达到55%以上;新改建乡道里程约30公里,使全县建制村通畅率100%,力争乡道达到四级公路(双车道)标准不低于50%;新建村道里程约160公里,消除等外路,使村道达到四级公路(单车道)标准不低于80%。2021年-2022年,继续提县乡村道公路等级,道路提标改造。县乡道公路网络实现全区重要的城镇节点(建制镇、乡)、经济节点(省级以上开发区和工业园区、4A级以上旅游景区)、交通节点(机场、高铁站、高速公路一般互通)的全面覆盖。“管好”农村公路,到2022年,全区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路长制”管理体系构建率100%,县、乡两级路长办公室设置率100%,县级农村公路“路长制”规章制度制定率100%,乡村道路专管员覆盖率100%,爱路护路安全出行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制定率100%。“护好”农村公路,到2022年,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优、良、中等路总比例达到90%。“运营好”农村公路,到2022年,农村公路网络体系、通达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工程

提升我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农村物流节点资源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合理规划区、乡(镇)、村三级物流节点布局。利用村部、社区及其他各类村级服务网点,建设具备农村物流各类物资集散、配送、信息采集与发布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运输服务点。完善现有乡镇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设施改造,开展集客运、物流、邮政、快递于一体的综合运输服务,提升配送等物流服务功能。鼓励创新农村客运和物流配送组织模式,推广适合农村公路条件的厢式、冷藏等专业化车型,开展冷链运输。到2020年,实现全区所有行政村和具备条件的自然村物流网络节点全覆盖。

(四)农村运输通达工程

整合城乡综合交通运输资源,完善优化运输网络,推动城乡客运运输融合发展。规划建设标准适宜、经济适用的农村客运站点。通客车的新改建农村公路,农村站点做到同步设计与建设。加强既有客运站点的升级改造和功能完善。到2020年,全区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达4A级,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客车通车率100%,县城20公里范围内的城乡客运公交化运行率达达100%。

)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

全面提升农网供电能力和质量,基本解决农村电网“卡脖子”“低电压”等突出问题,满足农村生产、群众生活用电需求。全面提升农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供电自动化、信息化和普遍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实现稳定可靠的供电服务全覆盖。到2022年,全区农村地区供电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9%,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8%。

)秸秆发电工程

着力引进实力雄厚、业绩突出的秸秆发电龙头企业和大型能源企业。到2020年,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秸秆产业化利用量(包括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工业原料化利用)占利用总量的比例提高到30%左右,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

)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提升工程

加强光纤到村和4G网络建设,在行政村光纤网络全通达的基础上向有条件的自然村延伸,实现镇及人口密集的行政村4G网络全面深度覆盖,移动宽带用户渗透率和光纤接入用户占比大幅上升。大力推进城域网优化扩容,完善城乡家庭用户光纤接入覆盖。到2020年,实现农村4G网络全覆盖,有条件地区提供100Mbps以上接入服务能力,半数以上农村家庭用户带宽实现50Mbps以上接入服务能力灵活选择。


第五章 推进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培育产业兴旺新动能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以效益优先为导向,以质量兴农、绿色优农、品牌强农为重点,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增强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一、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按照农业发展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农业,推动旅游业与农业深度融合互促,提升农业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促进农业发展质效双升。

(一)推进农业结构性调整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形成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发展格局,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走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调优、调高、调精农业产业,促进质量与效益同步提升。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探索粮食绿色增产新模式,着力发展优质专用品牌水稻、小麦等,切实稳定粮食生产。到2022年建成优质专用粮食基地50万亩;大力推进绿色蔬菜、精品蔬菜、设施果蔬建设,到2022年建成优质果蔬基地5万亩。调整畜禽养殖布局,推进以生猪和草食畜牧业为重点的畜牧业结构调整,形成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发展特色水产,推广现代养殖技术,引导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在巩固鱼、蟹等特色品种养殖基础上,重点培育高效益、高附加值、高外向度品种,深耕特色水产、精品渔业,发展休闲渔业;加快推广“稻+小龙虾”、“稻+鱼鳅龟鳖黄鳝等品种混养”、“稻+螺”、“藕+鱼”、“稻+鳖”等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提高稻田综合效益。壮大特色农林产品生产,通过建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强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创建一批绿色有机、品质优良、品牌知名的特色林下经济产品。

绿色粮油产业。在西联镇姚汪村、官上村、三义村、犁桥村等区域重点发展水稻种植集中连片主产区,提高水稻种植的机械化率,建设常规优质稻基地,选择高产、稳产、抗病、抗虫、耐旱、耐渍的“多抗”品种,加快新品种推广力度。以天门镇、顺安镇及钟鸣镇中北部为核心发展绿色粮油产业,集聚现有粮食储备、加工等产业优势,切实建设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和以优质粮油综合精深利用为主的粮油加工产业群,开展“全省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示范县”、“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等创建活动。到2022年,全市实现粮油产业总产值达100亿元以上。

精品果蔬产业。围绕铜陵、合肥、安庆及长三角等市场,在稳定X等常规蔬菜,以及莲藕、芡实、菱角等水生蔬菜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绿色蔬菜、精品蔬菜,扩大反季节蔬菜供应量。推动蔬菜产业重点向设施型、有机生态型方向发展,加快推广精品蔬菜和有机蔬菜种植,加强西联镇老观圩区域的老兴、观兴和老观村、以及三义村、犁桥村等地、老洲乡光辉村等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进蔬菜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以西联镇、钟鸣镇、胥坝乡、老洲乡等为主体发展设施果蔬产业,引导有种植水果、蔬菜等技能的农民发展设施水果、蔬菜,通过示范带动和免费技术培训等多项帮扶措施扩大设施水果面积,增加蓝莓、冬枣等优质水果产量。到2022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3万公顷以上,果蔬产业总产值达20亿元以上。

循环低碳畜牧业。推进畜禽养殖的标准化生产,提高养殖产业的组织化和产业化。在顺安镇、钟鸣镇、天门镇重点发展生猪、蛋鸡、肉鸡、草食性畜禽养殖;在东联镇、西联镇、老洲、胥坝发展水禽养殖。优化养殖业空间布局,积极推广畜牧业绿色低碳循环养殖模式,推进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建立养殖量与消纳耕地相匹配的种养结合机制。全面提升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毫不松懈抓好非洲猪瘟、禽流感等疫情防控,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到2022年,实现全市畜禽总产值突破30亿元。

健康水产业。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渔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渔业转型升级。以白荡湖池塘健康养殖区、东联圩蟹虾生态养殖区、沿江优质鱼类养殖区等区域为核心,转变以往过度依赖渔业一产的发展方式,推进渔业由养殖向下游加工、流通环节延伸,并与餐饮、休闲、旅游等服务业相结合,全面提升水产产业发展水平,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现代渔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深入推进名特优水产养殖,重点发展龟鳖、淡水鱼、淡水虾蟹等特色水产养殖。强化渔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化装备水平,提升渔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渔业绿色健康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通过建立长江渔业资源保护带、湖泊生态渔业示范区、稻渔综合种养基地、现代渔业示范基地、高标准连片精养鱼塘基地等推进现代渔业建设,保障水产品质量,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到2022年,建设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30个、循环流水养殖示范基地10个、千亩连片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6个、工厂化设施养殖示范基地2-3个,实现全市水产总产值突破50亿元。

(二)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农业

不断拓展特色农业的要素与内涵,将特色农产品与观光旅游、农业科技、餐饮消费、文化旅游相结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加快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推动白姜、凤丹、林特产品、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向精深加工、展示销售等产业链高端环节延伸,加大优质农产品品牌的宣传推介,提升名特优水产品规模发展水平,加快农业“互联网+”步伐,把发展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白姜。以天门镇、顺安镇、钟鸣镇等区域为重点,加快白姜深加工利用基地建设,重点打造天门镇中华白姜文化产业园,不断推动白姜特色化产业集群建设。以自然、保健、养生为主题,开发以白姜文化为基础的观光、采摘、制作、研究等多种功能,鼓励罐头、姜茶、零食、药材等精深加工业的发展。加强对优质白姜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加大电视、广播、城市广告牌、新媒体等多种渠道的宣传推广,加快拓展“铜陵白姜”的目标客群,促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增速不断加快,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不断提高。到2022年,全市白姜种植面积达1.5万亩,总产值突破10亿元,白姜加工业产值达到X。

凤丹。以顺安、钟鸣、天门镇等区域为重点,以“凤丹文化”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建设观赏、药用、油用牡丹基地,打造凤丹特色小镇,推进中国油用牡丹良种基地建设。加大对凤丹精深加工的引导和扶持,开发以凤丹为原料的特色药用、保健食品和日化品等,推动产业链不断延伸。借助钟鸣镇、。。等地区特色火山地貌,打造“火山牡丹”特色产品,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到2022年全市牡丹种植基地达2.5万亩。

林特产业。实施林业增绿增效和国土绿化行动,坚持基地建设和精深加工并举,以西联镇官上村、加兴村、姚汪村等村庄,依托现有基础,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推行“公司+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建设集育苗、盆景加工、销售、流通为一体的链条,打造花卉苗木基地。以顺安镇、天门镇等为核心,发展苗木花卉和薄壳山核桃等特色产业。

茶叶。以天门镇、。。等南部乡镇为重点发展绿茶的生产和销售,推进茶叶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扶持绿茶种植大户,推进规模化绿茶种植基地建设;加强新茶叶品牌创建,以及野雀舌、。。等已有品牌的宣传推介,提高茶叶品牌的销售组织化程度。到2022年,建立茶园基地6万亩,实现全市茶叶总产值突破10亿元。

(三)推动“旅游业+农业”发展

利用义安区地质地貌丰富,接壤池州、宣城等旅游强市、交通发达以及现代服务业基础良好的自然、区位、产业等资源能力优势,借助铜陵市打造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契机,发挥各区域农业和旅游业优势和特色,以景点为依托,打造观光休闲、民俗文化、体验农业等多种形式的旅游类型,带动农业优势产业规模更大,发展更快,向价值链更高环节迈进,促进旅游业与农业深度融合互促。

观光休闲旅游。以五松镇天井湖景区;钟鸣镇梧桐花谷、永泉旅游示范区、路虎小镇;顺安镇凤凰山4A级景区为重点,打造以本地及周边城市居民为主要客群的城市近郊观光休闲一日游。五松镇围绕现有天井小镇及天井湖公园,借助江南文化园国家4A级旅游区、天井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及省级水利风景区的旅游平台,发展高端餐饮、娱乐、住宿等业态,打造城市观光、娱乐休闲游目的地。在钟鸣镇以永泉农庄为核心,发展观赏休闲、特色餐饮,以及垂钓、高尔夫等户外娱乐活动,形成全家游、亲子游目的地;在梧桐花谷景区内发展花卉观赏、种植体验、艺术影视等活动,围绕其打造茶道、养生、康养等多种业态,形成本地及周边城市踏青游、养生游目的地;进一步丰富旅游内涵,扩大路虎小镇房车营地影响力,发展特色民宿、与高端体育休闲运动相结合的旅游房地产业。推进天门镇水龙潭太阳冲景区开发,借助九华湖与大通古镇的区位关系,以九华湖-天门山、白浪湖自然风景区、十里长冲等地森林、湖泊等自然风貌,打造生态游、吸氧游目的地,积极创建省级旅游休闲集聚区。老洲以现有太阳岛为中心,以独特的洲岛风貌为区域开发基础,整体性开发老洲乡全岛屿旅游资源,形成风貌鲜明、区位独特的洲岛生态旅游区。胥坝以休闲、度假、游憩、观光为功能主体,打造集现代休闲农业、科普农业、滨江湿地公园、特色渔业风情小镇等为特色的生态旅游区,成为铜陵的“崇明岛”。

民俗文化旅游。提升核心文化元素,推动文化主题与景观价值的深度融合,演绎景观之“最”。突出“田园艺术”与“水乡水镇”文化主题,依托西联镇犁桥村、慢园等已有文旅资源,植入艺术、文创等多种元素,开发一批民俗文化景观,打造田园音乐节、田园艺术季、田间美食汇、水上艺术馆等多种形式的艺术盛宴,推动当地特色农产品、文创艺术品的销售。依托钟鸣镇龙潭肖传统古村落打造“徽文化”、“古村落文化”聚集地,加大在微信、微博、小红书、抖音等各类新媒体上的宣传推广,成为知名网红打卡地,带动当地民宿、餐饮、购物等产业发展;依托清凉寺打造“禅艺文化”。借助顺安镇凤凰山景区金牛洞采矿遗址的知名度,围绕凤凰山形成以“铜文化”、“冶炼文化”为核心内容,博物、探险、铜艺烧制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娱乐方式。在顺安镇等乡镇开发“安徽民俗文化节”、“三月三庙会”、“江南小镇”等一批民俗文化节事旅游资源,带动特色优势农产品销售,将民俗文化与农业发展融合互促。

体验农业。在顺安镇、钟鸣镇、老洲乡、老洲镇等区域,重点打造名优特瓜果、蔬菜生产、展示、采摘及农家休闲、旅游观光为主的现代农业旅游观光示范基地。以顺安镇凤凰山为核心,建设中国南方凤丹产业园,配套凤丹观赏、标准化种植基地。在天门镇着力打造中华白姜文化产业园、国泉生态农庄等,体现以白姜文化为基础的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等旅游功能;坚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以白浪湖等大水面积,通过打造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等产品,建设集渔业观光、垂钓、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渔业旅游综合体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渔业示范基地。

(四)培育提升农业品牌

农业品牌建设。以优势特色产业为依托,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为重点,加快培育和创建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皖字号农业品牌。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推动凤丹、白姜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名特优畜禽水产规模发展水平。到2020年,白姜、凤丹、畜禽水产基地面积分别达1万亩、2.5万亩、5.5万亩。实施产业兴村强区行动,按照“一村一品、一乡(镇)一业”发展思路,每个村打造1-2个主导农产品。精准掌握“三品一标”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做到好中选优,严字当头。无公害农产品进一步加强对生产主体质量控制能力的把关,稳步推进发展,提升产品质量;绿色食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走精品化路线,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产业素质;有机食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重在依托资源和环境优势适度发展,满足较高层次消费需求;农产品地理标志坚持立足特殊地理资源,科学合理规划发展重点,确保主体权益、品质特色和品牌价值。到2022年,全区“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达200个,保持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最多的县区,省级著名商标、名牌产品达40个, 全面加强特色农产品营销,加快“走出去”步伐。农业品牌宣传。做好“三品一标”获证主体宣传培训和技术服务,不断提升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创新供销模式,借助国内外知名农产品交易会、农贸会、展销会,以及政府、企事业单位节庆集中采购等传统销售渠道,嫁接电商、城市高铁站和地铁站广告牌、新媒体、情景类电视节目植入等新型销售渠道,深入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建设,线上线下融合,做好品牌宣传推介,不断扩大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农产品质量检测整体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将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的农产品纳入追溯管理,推行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农产品质量自检,推行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试点。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制定并完善农业地方标准化体系,严格执行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实施农业标准化行动计划。加强农业信用体系建设,推行农产品生产“红榜”和“黑榜”制度。

(五)提升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加快农业走出去、引进来步伐。加快推进农业企业“走出去”。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农业“走出去”企业给予相应的资金、政策扶持,加强对国外投资环境和政策的宣传推介工作。紧抓“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大机遇,拓宽与“一带一路”沿线、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合作。通过安徽农产品出口交易平台、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开展白姜、凤丹、林特产品、茶叶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展示、宣传、推介。推广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支持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到国内大中城市设立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推进商贸流通、供销、邮政等系统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建设。完善农业对外招商项目库,加大农业“双招双引”力度,积极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和高端人才。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瞄准科技制高点,围绕现代农业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以色列、日本、德国等国外先进技术、经营模式、管理方式和现代服务的引进力度,力争在农产品高效种养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贸易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加强国际农业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引进,重点引进国外优良种质资源以及农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农产品加工、储运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实施现代农业高端人才境外培训计划,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农业人才。

二、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围绕构建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装备水平和现代管理等先进要素对农业发展的贡献,提高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

(一)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深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改革。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品牌效应,开展农业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开发力度,加快建设皖中南农业创新高地。推进农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业政产学研推协作平台,加强与国内外优秀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农业科技资源的产学研合作。坚持引培并举,加快引进农业高科技企业,同时积极鼓励本地农业企业开展应用技术研发,争取在生物育种、农产品加工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全面提升农业的源头创新和应用创新能力。到2022年,全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推进育繁推一体化,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进种业领域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探索成果权益分享、转移转化和科研人员分类管理机制。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和种业自主创新工程,全面推进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培育和推广适应机械化生产、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新品种,加快主要粮食作物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提高良种覆盖率。强化企业育种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种业企业。实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加快培育优异畜禽新品种。对接安徽农业大数据中心,提高农作物病虫害及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信息化水平。加强农业遥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重要农业资源台账制度。健全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体系。搭建多渠道、多形式、多媒体相结合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不断提升义安区农业信息服务能力、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发挥信息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二)提高装备智能化水平

实施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探索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新模式、新机制,稳步提升作业能力。进一步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打造一批标准化、规范化、功能全的服务品牌,不断提升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功能和水平。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以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为抓手,助力稳定粮食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到2020年,基本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和防治无人化,到2022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6%,全市创建13个农事服务中心(农机大院)。推进农机深耕深松作业,加快推进畜牧业、渔业机械化,提升农产品初加工和病虫害防治等机械化装备水平。积极推进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促进农机农艺农信融合,提高农机装备精准作业能力。支持开展农机化技术基础性研究、重大攻关与试验示范,发展高端农机装备制造,协调推进现代农业机械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实施设施农业“机器换人”工程,以设施农业园区和基地为重点,加快推广成熟通用机具,探索高效设施农业生产作业服务模式。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林业”“智慧水利工程”等“智慧农业”建设。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机装备、生产作业、管理服务中的应用,建立农业数据智能化采集、处理、应用、服务、共享体系。

(三)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巩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积极稳妥推进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试点。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农业农村改革各项政策措施,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巩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及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工作成果,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到2019年底,计划消除13个“空壳村”,全区累计达49个,实现全部“脱壳”任务。落实扶持小农生产的政策意见,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加快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培育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引导有一定规模的种养大户成立家庭农场;完善家庭农场管理服务制度,推进家庭农场基础台账和名录系统全覆盖;整合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重点支持龙头企业提升加工和带动能力,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依法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水平,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联社,引导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投资适合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农业项目,提供区域性、系统性解决方案,与当地农户形成互惠共赢的产业共同体。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政策体系和信用评价体系,继续加大财政、土地、信贷、保险、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扩大新型经营主体承担涉农项目规模。重点引导多路径提升规模经营水平,每年建设一批农民合作社、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及“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到2022年底,全区家庭农场达到X个、农民合作社达到X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X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到X个,社会化经营服务基本覆盖农业生产主要环节,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70%。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群集聚发展,参与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以及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等建设。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作用,做大做强一批具有一定综合实力的农业服务业企业,构建全程覆盖、区域集成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加强技术物化、品牌经营、农产品质量安全和融资保险服务以及“四服务一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公益性农技服务体系和经营性服务体系融合发展模式。培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鼓励小农户通过土地、林权、劳动、技艺、产品、房屋等多种方式,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注重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与小农户共建共享区域公用品牌,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有效引导小农户对接市场;扶持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拓展增收空间;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提升小农户抗风险能力。

三、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深入推进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创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着力构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一)整合提升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

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推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发展,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深入推进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创建。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积极培育一批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更好引领产业融合发展。延展整合产业链。培育产业链领军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链布局中的关键作用,促进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和服务相互融合;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动农业“接二连三”,促进立体化、复合式全产业链发展,推进不同类型农业产业链延伸整合,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培育和发展农商产业联盟、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产业链主体,构建产加销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积极探索“产前签订单,产中推技术,产后抓营销”的生产组织模式,实行合同订单、配套服务、标准化生产,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上水平、创品牌,支持主产区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提高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水平。创建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提升加工转化增值率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创新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一批专业化的营销经纪人,全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产品市场营销,组建以营销组织、经销大户为主体的营销队伍。建立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引导和鼓励在特色农产品主销区建立直销窗口。构建产、供、销信息于一体的网络信息平台,提高农产品经营化水平,建立“专业合作社+营销经纪人+网络信息平台+产品批发市场”的立体营销网络。优化融合供应链。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网络布局,促进传统流通网点向现代农资综合服务商转型;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乡村;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做好产地市场与销售市场之间的连接、交流、沟通与合作,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主要基地县乡与超市、高校、城镇社区和企业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鼓励推广农超、农企、农旅等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坚持“总量控制、等额替补”原则,持续壮大省级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平台

把握城乡居民消费拓展升级趋势,深入挖掘农业农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等功能,重新认识乡村新价值,增加乡村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创新发展新型农业产业模式。积极申报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大力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对条件允许资源独特的山区、库区、采煤塌陷区进行景区化改造,建设一批生态休闲旅游区;实施“畅游安徽”智慧化旅游新战略,占领智慧旅游产业新高地,完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联通旅游推介网络平台,提供网上信息服务、食宿预订、特产交易等便捷优质服务;大力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大力培植农业发展新业态。实施农村电商全覆盖巩固提升行动,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培育一批有实力的农村电商经营主体和知名农村电商品牌,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2022年实现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3亿元;大力发展新零售业态,推进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和综合服务网络建设,建立符合电商行业及消费需求的农超供给体系;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稳步发展体验农业、光伏农业,积极探索定制农业、会展农业、众筹农业等新业态。搭建农村产业创新发展平台。深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建设,加快建设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一批优势突出、生态循环的示范基地和产业集群,打造现代农业创新高地。

专栏 8农业现代化发展重点工程

(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

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特色农庄、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等,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农事体验等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到2020年,创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5个以上,力争实现休闲农业总产值5亿元。

(二)农村电商工程

深入实施农村电商全覆盖提升行动。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商企业拓展农村电商业务,推进本土农村电商龙头和农村电商品牌培育。大力推广“电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十农户”模式,推进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订单式农业生产,打通农产品直供直销链。到2022年,培育年交易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电商企业8家,培育农村网店150家。

)智慧农业引领工程

推动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实施“互联网+生产”、“互联网+营销”、“互联网+服务”按照,建立农业信息化物联网示范点,信息化到村覆盖率达到95%。对接安徽农业大数据中心,推进农业数据自动化采集、网络化传输、标准化处理和可视化运用,逐步实现跨行业、跨专业、跨业务数据整合分析及深度挖掘。

(五)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建设工程

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发挥技术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等功能作用,促进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相互融合,形成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建设一批农业科技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挥“国字号”优势,加快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突出科技创新、科技应用、实验示范、科技服务于培训功能,打造现代农业创新高地;建设一批创业园,为回乡下乡返乡创业人才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力争到2022年,全区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等30个以上。

(六)田园综合体建设工程

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具备以产业为基础,以文化为灵魂,以体验为活力,创新乡村消费,城乡互动的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田园社区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推动铜都义安田园综合体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田园综合体。

(七)特色小镇建设工程

继续培育建设特色小镇,同时加强对已有小镇的建设提升,放大钟鸣凤丹休闲养生国家级特色小镇品牌效应,加快提升基础设施建水平和产业发展带动能力;支持永泉农庄、智谷易购争创省级特色小镇,推进犁桥漫生活特色小镇建设;利用五松城区闲置房屋发展总部经济,拓展“天井小镇”发展空间。到2020年,培育建设特色小镇5个以上。

(三)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

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提高农民参与能力,鼓励农民以土地、林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为纽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和联合,强化农民作为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发挥供销、农垦等优势,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模式完善利益分享机制,总结农民土地经营权股份合作试点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产业扶贫经验,加快推广以龙头企业带动,集订单合作、土地流转、劳务用工、资产托管、带资入股等多种合作形式,“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劳务+社保”、“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将企业与农民从简单的产品购销、劳务雇佣、土地流转,转变为紧密的合作关系,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新机制。以“盘活资源、产业带动、服务创收”等方式为基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通过强化政策扶持和项目谋划,大力盘活村级资源,不断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更好发挥政府扶持资金的作用,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竞争力,增强带动农户发展能力,让更多农户分享政策红利。建立龙头企业与村镇的一对一帮扶机制。

第六章 建设水清岸绿美好家园 塑造生态宜居新风貌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牢固树立和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生活环境自然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乡村。

一、加大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

深入实施乡村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健全生态系统保护制度,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环境质量,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一)统筹生态系统治理

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努力建设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低碳发展生态建设样板区。科学配置农作物品种、种植制度、耕作方式,推动农林牧渔融合循环发展。加强农村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修复自然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健全耕地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分类有序退出超载的边际产能,合理实施休耕、禁养、禁渔、禁伐、禁采。将所有天然林、生态公益林纳入山林保护范围。协同推进湿地、草地、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的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力度。实施珍稀濒危水生生物保护行动计划和长江珍稀特有水生生物拯救工程,维护生物多样性。

(二)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

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的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力度,强化生态空间管控。加大生态公益林保护力度,实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与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巩固提升皖江国家森林城市和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造林成果,构建以水系林网、农田林网、骨干道路林网生态安全网络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到2022年森林覆盖率38%以上。加快制定湿地保护和利用建设规划,加强东湖湿地保护,到2022年湿地保有量达82.5万亩以上。改良天然草地,发展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草业,建立草地生态系统管理体系。加快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强化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加强重点湖库蓝藻水华防控。强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进泉栏河、西丰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到2022年,全区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XX平方公里。开展保护性耕作和污染耕地修复,构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长效机制,到2022年耕地质量提升0.5个等级(别)以上。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大矿上淘汰力度,实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加快废弃矿区地质环境和生态破坏修复治理,到2022年矿山保留率20%。严格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加大铜陵淡水豚等珍稀濒危和极小种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并完善野生动物预警监测体系。加强动植物遗传资源保护,划定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范围。加强动植物检验检疫管理,推进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工作。

(三)健全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制度

全面推进林长制改革,建立健全四级林长网格化管理体系,重点发挥镇级和村级林长的重要作用,落实“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完善天然林和公益林保护制度,将所有天然林、生态公益林纳入重点保护范围。建立草地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草畜平衡制度和草地生态监测机制。深入推行“河长制”,全面实施“湖长制”,将河长湖长体系延伸至村一级。推进河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和立界工作,加强对水源涵养区、滨河滨湖带的保护。完善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体制,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健全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制度,合理实施休耕、禁养、禁渔、禁伐、禁采。到2022年,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全面建成“河(湖)长制”“林长制”“山长制”“水长制”管理网络,持续完善环保考核评价机制。

专栏 9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一)造林绿化工程

积极推进增绿增效工程,加快森林质量提升。全面推行林长制,建立健全四级林长网格化管理体系,重点发挥镇级和村级林长的重要作用。实施国土绿化三年行动,加快推进废弃矿山复垦复绿,全面消除道路视觉污染。深入实施林长制,积极推进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到2020年,实现全区主干道路森林长廊全覆盖。深化林权改革,完善集体林地确权发证,实现全区林地一张图。巩固提升皖江国家森林城市和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造林成果,加强公益林管护和古树名木保护,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到2020年,新建省级森林公园1个;到2021年,完成森林抚育面积16万亩、人工造林和绿化提升面积1.8万亩。到2022年森林覆盖率38%以上。

(二)草地保护修复工程

全面清查草地资源,划定基本草地,建立草地确权登记颁证制度,明确草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全面开展草地监测,建立草地监测评价考核制度。采用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对草地、农田和森林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和综合治理。改良天然草地,发展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草业,建立草地生态系统管理体系。系统推进天然草地保护与建设工程、草地生态修复工程、林(果)草牧一体化工程建设。

(三)湿地保护修复工程

开展长江生态清淤、湖泊湿地恢复与修复、库塘湿地恢复与修复、河流沟渠湿地恢复与修复建设,初步开展生态拦截沟渠塘工程和净化型人工湿地建设工程。初步建立湿地保护管理机构体系和湿地资源调查与监测体系,开展重要湿地资源调查和湿地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到2022年,湿地保有量达82.5万亩以上,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得到抑制,初步建立湿地保护协调机制和监测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全区自然湿地保护网络体系,使50%以上的自然湿地、70%以上的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四)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

加快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全面开展农村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全力推进辖区内顺安河、黄浒河和青通河三大水系污染防治项目,全面改善城乡水环境质量。开展生态环境安全评估,强化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加强重点湖库蓝藻水华防控。到2020年,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1.94亿立方米以内,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2%以上。

(五)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重点监管生产建设项目的地表扰动,采取封育保护、自然修复等措施,保护和建设林草植被;不断提升丘陵区生态环境和水源涵养等水土保持功能;加强沿江等平原圩区耕地土壤和河道沟渠岸坡植物保护,加强长江和河湖沿岸及周边植物保护带和小型湿地建设;维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到2022年,全区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XX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比例下降到9%以下,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林草植被得到有效保护与恢复,年均减少土壤流失量21.6万吨,输入江河湖库的泥沙有效减少。

(六)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

统筹开展农村地区建设用地整理和土地复垦,优化农村土地利用格局,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通过县域内城乡间节余指标取得的收益,及时全部返还项目区农村,用于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土壤污染综合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加强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森林病虫害防治,有效防范外来生物入侵,到2020年,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6‰以下。严禁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

(七)重点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

重点开展废弃矿山、闭矿尾矿库土地复垦,实施采空区、塌陷区、排土场和露天采坑生态环境治理,加强废弃矿山、采石场等重点区域生态整治和修复,努力恢复矿山生态环境。

(八)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程

开展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全面开展以搬迁避让为主、搬迁与治理相结合的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作,基本消除威胁100人以上及重要地段、重要设施周边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时处置新发生地质灾害,实现隐患点和受威胁人数“减存量、控增量”。强化地质灾害防治体制机制建设,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进一步提高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应急管理、综合防治水平和能力,全面落实防灾减灾目标任务。

(九)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加大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力度,提升野生动物救护繁育能力,拯救极小种群野生动植物。开展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调查,建设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完善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生物多样性观测样区和综合观测站,开展常态化观测。建设自然保护区升级,推进自然保护区管理和科研的标准化建设。

二、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以生态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为导向,推动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强化农业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推行用水定额管理,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广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和机制节水,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广低压管灌、喷灌、微灌、沟畦改造等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加强灌区渠道防渗和田间工程配套,推进农田节水减排;继续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等。到2022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5,灌溉工程灌溉保证率达85%以上。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大力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强化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降低耕地开发利用强度,落实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示范推广冬季绿肥种植;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加强动植物资源保护利用。加快资源保护区、种质资源库和畜禽水产基因库规划建设,开展资源抢救性收集;坚持渔业资源养护,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科学划定江河湖库禁养、限养、养殖区域,水生生物保护区逐步施行全面禁捕。

(二)推进农业清洁生产

加强农业投入品规范化管理,全面实现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切实保护产地环境。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集成应用全程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健康养殖和高效低毒兽药,强化病虫害统防统治和全程绿色防控;健全化肥农药行业生产监管及产品追溯系统,严格行业准入管理。到2020年,有机肥施用比例提高到20%以上,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主要农作物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推广稻渔综合种养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循环利用等重点工程,切实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到2020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巩固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创建成果,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稳步推进秸秆收储运销体系建设,到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以上。建立农田残膜回收再利用制度,推广加厚地膜、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综合治理地膜污染,开展废旧地膜机械化捡拾和回收利用示范推广,到2020年,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左右。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合理调整养殖布局,科学确定养殖密度,开展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压减污染养殖产能。

(三)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

继续实施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法规制度和技术路径,有效遏制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分类实施污染耕地修复和种植结构调整。加强重有色金属矿区污染综合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实施源头控制、过程拦截、末端治理与循环利用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强化农业取水许可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利用,加大地下水超采治理力度。优化水资源科学配置,开展再生水利用。开展农村河塘清淤整治,推进农村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严格工业和城镇污染处理和达标排放,建立监测体系,严禁未经处理的城镇污水和其他污染物进入农业农村。

专栏 10农业绿色发展行动

(一)农业节水工程

大力推广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大力推广工业节水设备和工艺,推广水肥一体化及喷灌、微灌、管道输水灌溉等农业节水技术。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发展雨养农业。到2022年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5,灌溉工程灌溉保证率达85%以上。

(二)水生生物保护行动

落实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补偿机制,率先在水生生物保护区实现禁捕。引导和支持渔民转产转业,将渔船控制目标列入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约束性考核指标。继续清理整治“绝户网”和涉渔“三无”船舶。实施珍稀濒危物种拯救行动,形成覆盖主要江河湖泊的水生生物养护体系。

(三)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

实施农田面源污染防治。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水产养殖污染减排、地表径流污水净化利用等工程,推进种养结合,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划定畜禽养殖适宜区,因地制宜建设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农业废弃物田间暂存利用设施。实施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绿肥轮作、水肥一体化技术和新型肥料应用等项目,调整肥药施用结构,有效减少肥药用量。加大化肥、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监管力度。制定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理办法,建立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机制,探索建立废弃农膜回收处置机制。开展土壤污染综合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通过综合治理,到2022年,有机肥施用比例提高到20%以上,主要农作物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左右。

(四)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专项推进行动

围绕秸秆收割、压缩、烘干、储存、运输以及综合利用、产品制造、市场营销等全产业链条,扶持发展一批秸秆综合利用龙头企业。培育秸秆饲料化、基料化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秸秆饲料化、基料化消纳能力。以秸轩资源综合利用市场化、产业化为主线,推动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化利用模式,加速建设秸轩现代环保产业示范园区,推动形成布局合理、产业链条完整的秸轩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着力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的秸轩综合利用长效机制。到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以上。到2022年,全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以上。

(五)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

实施规模养殖场设施装备改造升级、畜禽粪污资源化循环利用等重点工程,形成设施升级、集中处理、循环利用、多元开发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格局。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加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推进畜禽废弃物的无害化治理和利用。推广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和设施化处理等畜禽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模式,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开展标准化改造和建设,加快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2020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六)农业绿色发展行动

深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调整化肥使用结构,改进施肥方式,推广高效绿色肥料新产品。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探索减肥增效技术模式,集成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农业绿色发展模式。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大力提倡使用有机肥。鼓励和支持农民积造农家肥、施用商品有机肥,恢复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料。重点实施生物和高效低毒农药补贴,扩大高效植保机械补贴范围。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集成推广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到2022年,全区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

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一)深入开展农村环境“三大革命”

深入开展“三大革命”,统筹推进农村卫生厕所改造,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建立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长效机制。

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巩固提升农村垃圾治理成果,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工业固体废物治理。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完善“户集、村收、乡(镇)运、区处理”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机制,逐步建立“分类收集、定点投放、回收利用、末端处置”运行体系。到2020年,全区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

开展农村改厕及粪污治理。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合理选择改厕模式,统筹配建卫生厕所,卫生厕所要达到无害化标准。强化改厕实施管理,鼓励农民户用厕所进院入室。推进农户将粪液粪渣还田资源化利用。加强村庄公共厕所建设,美丽乡村中心村、特色村、旅游村等都要配套建设公共厕所,新建和已有公共厕所要达到公共厕所三类标准。到2020年,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无害化改造,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到2022年,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无害化改造率100%,厕所粪污处理或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积极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处理效果好的污水处理技术,鼓励采用生态处理工艺。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实施清淤疏泼,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任务推进,明确农村河塘沟渠管控范围。到2020年,实现全区乡镇政府驻地、美丽乡村中心村全部建成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生活污水治理率明显提高。

(二)村容村貌提升

推进村庄道路硬化,加快推进通村组道路、入户道路建设,基本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实现户户通。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整治公共空间,全面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动员村民整治庭院环境,促进庭院内外整洁有序。大力提升农村建筑风貌,推进建筑设计下乡,开展田园建筑示范。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组织开展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活动,全面保护古树名木,建设绿色生态村庄,到2020年全区绿色村庄达标率达到50%以上。推进村庄亮化,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到2020年全区村庄亮化率达到80%以上。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鼓励对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建筑合理利用。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持有条件的重点村创A级旅游景区,加强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

(三)持续建设美丽乡村

按照人居环境“十年三阶段四版本”目标任务,做好村庄规划编制管理工作,完成布点规划剩余中心村建设,并向人口规模较大自然村拓展。在开展以“五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的基础上,市级中心村按照“基本版”要求,重点实施垃圾处理、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卫生改厕、污水处理、房前屋后环境整治、道路畅通、沟塘清淤等7项建设任务,确保达到“干净、整洁、有序”,打造“标准版”示范村。省级中心村按照美丽乡村“标准版”示范村要求,重点抓好垃圾处理、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卫生改厕、房前屋后环境整治、道路畅通、污水处理(含雨污分流)、河渠沟塘疏浚清淤、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村庄绿化、村庄亮化等10项建设任务,与此同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村口景观、村庄文化、重要节点整治等项目,力争打造“升级版”精品村。特色自然村按照“美丽乡村+”的建设模式,比照省级中心村建设标准,完善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形成各具特色、独具魅力的精品村,力争打造“增强版”品牌村。到2022年,所有村庄布点规划的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

专栏 1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农村垃圾治理专项工程

完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实施农业生产废弃物利用。老洲乡达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乡镇,其余乡镇同步推进。到2020年,全区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完成2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工程

2019年完成胥坝乡、西联镇、天门镇政府驻地、顺安镇农业循环园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5个省级中心村、6个特色自然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20年完成6个特色自然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到2020年,实现全区乡镇政府驻地、美丽乡村中心村全部建成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生活污水治理率明显提高。

(三)农村厕所革命

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加快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或改造步伐,2019年、2020年分别完成0.5万户、0.3万户自然村厕所改造。到2020年,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无害化改造,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到2022年,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无害化改造率100%,厕所粪污处理或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水环境治理工程

以供水人口多、环境敏感的水源以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建设的水源为重点,完成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划定,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整治乡村河湖水系,建设乡村湿地小区。启动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治理,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努力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村庄水环境。

(五)乡村绿化提升工程

全面保护乡村古树名木,重点推进农田林网和村旁、路旁、水旁、宅旁(一网四旁)绿化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庭院、村屯、沟渠、通道、农田全面增绿。到2022年,全区绿色村庄达标率达到50%以上,基本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0%,基本实现“山地森林化、农田林网化、村屯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的乡村绿化格局。

(六)美丽乡村建设

按照人居环境“十年三阶段四版本”目标任务,做好村庄规划编制管理工作,完成布点规划剩余中心村建设,并向人口规模较大自然村拓展。市级中心村按照“基本版”要求,打造“标准版”示范村。省级中心村按照美丽乡村“标准版”示范村要求,力争打造“升级版”精品村。特色自然村按照“美丽乡村+”的建设模式,比照省级中心村建设标准,形成各具特色、独具魅力的精品村,力争打造“增强版”品牌村。到2022年,所有村庄布点规划的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

四、提升生态资源价值

坚持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立足生态资源优势,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推动自然资源生态价值应用,促进生态价值实现。

(一)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落实农业功能区制度,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采取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等方式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关系。以定向援助、对口支援等方式,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森林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加快推进退耕还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探索实施公益林多元化补偿。落实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补偿制度和渔民转产转业补偿机制。完善土地、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健全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推行生态建设和保护以工代赈做法,提供更多生态公益岗位。到2020年,实现空气、森林、湿地、水流、耕地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基本覆盖。

(二)积极发展生态经济

利用生态理念和生态技术构建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推动生态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跨界融合,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推动生态价值实现。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大力推广立体种养、林下经济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加快发展森林草地旅游、河湖湿地观光、野生动物驯养观赏等产业,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农事体验等服务。加快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以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的创建。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绿色生态产品和服务,促进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

(三)实现自然资源多重价值

进一步盘活森林、湿地等生态资源,对社会资本利用荒山荒地集中连片进行植树造林,允许在保障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在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利用不高于3%治理面积发展林下经济、生态观光旅游、森林康养、养生养老等环境友好型产业。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放活对集体和个人所有的人工商品林采伐和运输管理,扩大商品林经营自主权。鼓励各类社会资本、金融机构、担保机构通过租赁、转让、抵押等方式取得林地经营权,建立林权收储担保补助政策,支持开展林权收储担保服务。鼓励各类企业、个人、社会团体通过工程建设、认养树木、亲子活动、生态教育等多种方式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工作,鼓励金融机构将企业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情况纳入信用评级。完善生态资源管护机制,通过购买服务、专项补助等方式,设立生态管护员工作岗位,优先安排当地群众参与服务和管理。进一步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自然文化遗产等资源有偿使用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

第七章 繁荣兴盛农村文化 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传承徽文化、铜文化、桐城派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基因。提升农民精神面貌,倡导科学文明生活,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加快形成义安美丽乡村文明新风尚。

一、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以农村文化礼堂为主阵地,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引领力、凝聚力和推动力,持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设风清气正的文明乡村。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采用黄梅戏、农村文化墙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相融合,引导群众自觉践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充分运用各类媒体、文艺作品、公益广告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体现铜陵地方特色的时代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法治建设,贯穿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环节,彰显社会主流价值。强化公共政策价值导向,探索建立重大公共政策道德风险评估和纠偏机制。深入开展“践行核心价值·打造好人义安”主题实践活动,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推动实施“好人成名人”和“名人成好人”工作,在农村树立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德行天下的良好风尚。

(二)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推动基层党组织、基层单位、农村社区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农村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应对解读,强化理论和政策引导在解决农村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农村社会心态。针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影响公共社会秩序的突出问题,加强应对解决,开展文明专项行动,把思想文化教育内容融入到各乡镇乡规民约、村规民约、行为规范、文明公约之中,合理引导农村思想文化发展。深入实施“传育立行”教育工程,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塑造生态宜居、文明和谐新风貌。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因地制宜组织乡村文娱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三)倡导诚信品德规范

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持续推动农村诚信建设制度化,不断提升乡村道德水准,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持续开展诚信宣传教育活动、诚信主题实践活动、扶贫脱贫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观念,营造中华孝道,强化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社会风尚。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基本形式,创设推评载体,挖掘道德资源,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人民调解员等活动,推出一批新时代农民先进模范人物,让乡贤在农村社会中发挥价值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作用,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乡风民风。持续深入推进“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好邻里”“道德模范”“义安楷模”“义安好人”“最美人物”等评选表彰活动,加大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宣传力度,建立健全先进模范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让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成为农民群众自觉追求。

(四)促进乡村移风易俗

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践行核心价值,开展主题宣教,完善村规民约,开展礼俗整治,健全自治组织,开展民风评议,深化基层创建,开展文明乡风等行动。充分发挥喜庆堂、乡贤文化馆、家风家训示范街等载体的引领作用,创新开展移风易俗示范户评选活动,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打造新时代乡贤文化,加快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到2020年,区级以上文明村、文明乡镇占比达到全区村镇总数的60%以上,到2022年,县级文明村和文明乡镇占比达到80%。发挥“一约四会”和农村党员干部示范作用,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推动红白理事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严格按照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规定开展婚丧礼俗专项整治,逐步实现婚丧事宜规范化、民间习俗文明化、移风易俗常态化。倡导厚养薄葬,文明办丧,深入开展殡葬改革试点,加快公益性公墓建设,逐步推进全民享有免费基本殡葬服务,鼓励推进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到2022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50%以上。在体制机制创新、推进节地生态安葬、治理农村散埋乱葬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模式。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大力弘扬红色文化、青铜文化、凤丹文化等人文资源和人文精神,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

(一)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充分挖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迹排查和保护,加大优秀农耕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提升非遗展示馆的管理、使用和保护水平。吸收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形成良性乡村文化生态。实施乡村儒学推进计划,打造一批乡村儒学讲堂和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充分依托乡村独特的传统文化和文化底蕴,规划建立义安历史文化名人主题雕塑公园(街),加快铜文化、桐城派文化与乡村优秀文化融合发展,增强义安传统文化创新融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实施义安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程和文化保护工程,完善传统村落名录,开展农村传统建筑挂牌保护,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充分发掘龙潭肖古村落、群心村民宿、犁桥村古民居等特色资源,建立保护利用监管机制。推动红色文化遗存和革命遗址挂牌立碑工作,对以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中共铜陵县第一次党代会遗址、中共铜陵特支遗址—钱家湾、笠帽山烈士纪念馆、铜陵特支展览馆、中共皖南地委机关驻地—钟鸣上山缪、抗日英雄垂千古—范家湾烈士墓、“渡江第一船”登陆点—文兴洲王家旭(九田)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传承地加大宣传保护力度,加强乡村革命文物保护修复和展示传播。加大优秀农耕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健全义安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体系,发挥非遗展示馆作用,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搜集、整理、挖掘和传习设施建设,培育“非遗”传人,加大对铜陵传统手工艺、牛歌、竹马灯等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保护,推动传统文化遗产合理开发。

(二)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借助新型文化创意、科技手段、市场化发展机制,实现文化资源的产品化转化,全面发展乡村特色文化经济。培育农业农村文化产业,加强规划引领、典型示范,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耕文化产业展示区和示范区,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业乡镇、文化产业特色村和文化产业群。立足村情、发挥特色、因势利导,以“文化+特色村”建设为突破口,注重在“乡土性”的区域特色中融入文化元素,依托特色文化资源建设重塑美丽义安乡村文化新空间,塑型乡村特色文化品牌。依托于传统手工技艺类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开展相关经济活动,采用“主题村落再造”模式,以主题村落为载体,以文化旅游为功能,以活态传承为方式,以聚集开发为手段,整体形成一个极富活力的生态文化博物村落,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化产业链。大力推动农村地区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行动计划,建立传统工艺工作站,以失蜡法等民间传统工艺为重点,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建设一批农民工创业园,鼓励在乡村地区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积极开发传统节日文化用品、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促进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品牌,促进传统工艺提高品质、形成品牌、带动就业。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继续挖掘青铜文化和凤丹文化内涵,树立“中国古铜都”和凤丹原产地的鲜明形象,抓住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契机,实现与“两山一湖”旅游区及“长三角”旅游圈的对接和联动发展。

三、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拓展完善区、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促进城乡公共文化均衡发展。完善构建“发展平衡、运行有效、惠及全民、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强化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推进实施开展中央大力鼓励推广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乡镇宣传文化站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推进乡村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制定建设标准,打造资源充足、设备齐全、服务规范、群众满意度较高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以基层文化建设为重点,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提高服务效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加强文化平台载体建设,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信息化网络,推进居民公共活动场所建设,加大中心村农家书屋、乡风家风馆、文化礼堂等文化阵地建设,合理开辟文化长廊、绘制文化墙、建设农民文化乐园,科学设置村口标识,将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家风家训、农耕文化及廉政文化等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展示。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为民开放服务力度,城乡文化活动室建设,未来全面实现每村、每社区均有文化活动室(文化活动中心)的目标。以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为载体,借助手机、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兴媒体,以互联网、移动通讯网、广电网、农远网等为通道,向农村地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文化数字信息化服务。实行乡镇地方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免费开放。

到2022年,计划新增建设省级农民文化乐园4个,市级农民文化乐园9个,文化礼堂4个。建立稳定规范的财政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发展格局。到2022年实现全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义安区地方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到部颁二级以上标准,图书馆总分馆图书实现通借通还,文化活动实现统排统演,把99个村农家书屋全部打造成全民阅读点。

(二)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文化惠民“菜单式”“订单式”服务,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农村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构建覆盖乡村的数字文化服务网络体系。结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充分运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文艺志愿服务、“一村一年一场戏”免费送戏活动等平台载体,把更多优秀的电影、广播电视、戏曲、书刊、科普活动、文艺演出、全民健身活动送到农民中间。加大优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力度,支持农村题材影视、戏曲、歌曲、舞台剧等创作。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推动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出版一批有内容、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丛书,讲好乡村故事、村名故事。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壮大乡村文艺人才队伍,组织文化特派员赴村开展针对性服务。加大力度开展农村科普工作,推动全民阅读进家庭、进农村,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加强“三农”题材文艺作品创作生产,繁荣乡村文艺创作。强化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乡村文化“三员”制度,组织文化特派员进村实施定点帮扶,壮大文化辅导员队伍。鼓励发展民间文艺团体,持续推动以中兰黄梅戏剧团和皖江黄梅戏剧团等由农民组成的业余文艺表演团体的演出活动,到2022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公开招标确定送戏单位,开展年送戏226场,送文化下乡活动350场,送电影下乡1282多场。

(三)丰富群众文化活动

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引导民俗民间展示、农村文化大院等多种农村文化业态发展。农村文化活动要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原则,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利用农闲、民间特色节庆、节日和集市,广泛组织开展花会、灯会、赛歌会、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满足广大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用优秀传统文化引领社会风尚。巩固提升“千镇万村种文化”活动,深化拓展“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加大基层文化活动开展力度,不断增强农村文化生机活力。完善群众文艺扶持机制,鼓励农村地区自办文化。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农村广场舞等广场文化活动健康有序开展。加强农村文化创新,融入时代内涵和流行元素,增强农村文化吸引力,创新举办地方农民歌会、乡村文化艺术季等活动。持续开展好具有铜陵地方特色的群众性传统节日民俗活动。鼓励支持文化志愿者以“大舞台”“大讲台”“大展台”等形式,深入农村开展群众性节日民俗活动及相关文化志愿活动。推动农村文化市场转型升级,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

专栏 12乡村文化繁荣兴盛行动

(一)农村文化配套设施建设工程

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提档升级,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效能。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区委、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乡镇可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和站(所)整合,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配备专职人员管理。村文化活动室可“一室多用”,明确由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在学校布点整顿中腾出的闲置校舍,可改造为村文化活动基地。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方面的作用,提倡中小学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定时就近向农民群众开放,把中小学校建成宣传、文化、信息中心。

到2022年,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实现室外固定电影放映点和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全覆盖。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加大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力度,实现所有行政村广播电视接入使用率达到100%。重视完善和发挥现有无线转播台站的作用,利用无线、有线和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力争使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到套数更多、质量更好的广播电视节目。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覆盖体系,做好农村接收广播电视的服务工作,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运行服务机制,确保村村通长期有效运行。

(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要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统筹规划,综合利用,使区文化馆、图书馆和乡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逐步具备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的能力。要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以共建方式发展基层服务点。

)农家书屋网络化建设工程

积极推进总分馆和“一卡通”管理模式,构建以区级图书馆为总馆,乡镇中心农家书屋为分馆,村(社区)农家书屋为馆藏点的总分馆服务网络,城乡借阅一卡通用,争取到2022年全区乡村出版物“通借通还”率80%,形成城乡一体、方便快捷的服务格局。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以乡镇为基本单位,组织各级各类戏曲演出团体深入农村基层,为农民提供戏曲等多种形式的文艺演出,促进戏曲艺术在农村地区的传播普及和传承发展。各乡镇每年开展戏曲进乡村演出活动每个乡镇不少于6次,推动实现戏曲进乡村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2019-2022年,年均组织开展“送戏进万村”演出200场以上。

(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以强健体质、砥砺意志、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为根本目的,坚持“农民主体、创新发展、骨干引领、重心下沉、农体融合”基本原则,健全农民群众身边的健身组织,建设和利用农民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丰富农民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农民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加强农民群众身边的健身指导,营造农民身边的健身文化氛围。到2022年,实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行政村全覆盖,农民人均体育健身场地面积达到2.0平方米;实现所有行政村有1名以上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农村题材艺术创作工程

加强选题规划和内容建设,把农村题材纳入舞台艺术生产、电影和电视剧制作、各类书刊和音像制品出版计划,保证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在出品总量中占一定比例。宣传文化领域的有关专项资金要加大对农村题材重点选题的资助力度,每年推出一批反映当代农村生活、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

以乡风文明、移风易俗、孝老爱幼、家庭和睦为重点,利用“乡村喜乐会”文艺平台,广泛开展各种文艺展演和文艺精品创作,丰富居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到2020年,新创一批优秀歌舞、曲艺作品,基本形成“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活动机制,力争更多新创作品进入省级、国家级展演展示平台。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工程

加强对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授予秉承传统、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民间艺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等称号,开展“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村”命名活动。对农村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积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陶瓷、泥塑、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戏曲、杂技、花灯、龙舟、舞狮舞龙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古村游、生态游、农家乐等民俗旅游项目。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深入发掘农村各类优秀民间文化资源,培育一批文化名村、名园、名人、名品。

)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

坚持保护第一与合理利用、科学规划与依法推进、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分类指导与分级负责及尊重民意与宣传引导相结合的方针。完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项目。吸引社会力量,实施“拯救老屋”行动,开展乡村遗产客栈示范项目,探索古村落古民居利用新途径,促进古村落的保护和振兴。对区内以龙潭肖村为代表的传统古村落加大保护宣传力度。

)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工程

推动乡村传统工艺项目纳入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技能培训为抓手,帮助乡村群众掌握一门手艺或技术。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提高传统工艺产品设计、制作水平,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品牌。

加强创意、设计与民间工艺品生产之间的深度融合,实施乡村创意产品推广行动,支持开发乡村特色文创产品。实施乡村文化品牌培育行动,扶持一批具有创新力、竞争力的文旅融合产业及文创企业,塑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强化乡村文化产业品牌推广。到2022年,培育50个特色文化产业示范企业、20个特色文化产业示范村、50个民间工艺品知名品牌。

十一)农村文化广场提升工程

实施农村文化广场“百姓舞台”提升工程,建设现代化、标准化、广覆盖、高效能的农村文化广场设施网络,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广场文化活动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广场的文化载体功能和凝聚人心作用,组织引导、整合吸纳各类文化资源向农村文化广场集聚,调动农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使农村群众就近参与群众文化活动、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十二)百馆千村文化结对工程

加强结对服务活动管理,鼓励采用文艺轻骑兵、乡村春晚等形式,开展送演出、送讲座、送展览、送培训等服务活动。坚持以强带弱、上下联动、共建共享,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向乡村倾斜、向农民推送。创新文化馆总分馆管理机制和服务方式,加强业务指导和资源调配,突出体系化运行、共享式发展,推动供需有效对接、有效覆盖,促进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体效能。

十三)农村文化市场繁荣发展工程

加强和充实区级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监管作用,健全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加强执法力量,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执法水平。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活动,取缔无证经营。重点加强对演出娱乐、电影放映、出版物印刷和销售、网吧等方面管理,坚决打击传播色情、封建迷信等违法活动,确保农村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大力培育农村文化市场,提高文化消费在乡村居民日常消费中的比重。支持农村专业化演出团体发展,发展创立乡村文化产业优秀品牌。到2022年,全市每年培育5-10家乡村书香网咖等文化休闲场所。加强农村文化市场人才队伍建设,每个乡村配备专兼职文化市场监督员1-2名,实现每个行政村文化市场监督员全覆盖,开展轮训,实现乡镇文化站管理人员每年培训2次,村协管员每年培训1次。

(十)乡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逐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构建分层分类乡土文化人才库,完善乡土文化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相关政策配套体系。重点打造乡镇文化站站长、村级文化协管员(文物保护员)、民营院团演出队伍、非遗传承人(乡村工匠)、文化团队(协会)、文化志愿者等六支乡土文化人才队伍。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巩固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注意发挥农村文化经纪人的作用。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村文化单位和基层文化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形成关心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到2020年、2022年,全区乡土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到2千人和2.5千人。

(十)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聚焦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加强失信行为整治,强化失信违约硬性约束,以道德信贷、道德广场、道德银行等为实践载体,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化无为有、化虚为实,努力构筑具有基层特色的“精神高地”。

(十)开展移风易俗行动

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十好”媳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到2020年,区级以上文明村、文明乡镇占比达到全区村镇总数的60%以上。到2022年,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到80%。


第八章 强化现代治理能力建设 构建治理有效新体系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格局,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大力实施“一抓双促”工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基层组织作风建设。至2020年,全力打造农村基层党建“义安国标”试点,全面完成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

大力推进“质量党建”,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推进党建标准化建设试点,大力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不断健全后进村党组织整顿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拓宽选人视野,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突出村级正职后备干部培养。深入推进村干部队伍专职化管理,全面落实村干部基本待遇、绩效考核、问责监督机制,健全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制度。大力推进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认真组织开展村“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推行村“两委”正职“一肩挑”和“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提倡由非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村党组织班子成员或党员担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完善乡镇党委、建制村党总支、村民小组党支部的组织架构,在以建制村为基本单元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推行“党支部+”,创新党组织设计,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在农村有效覆盖。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以具体建制村为切入点逐步排查,每年按照一定的比例倒排整顿对象,逐一制定整顿措施,开展集中整顿,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在以建制村为基本单元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积极开展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试点,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乡村振兴中提高威信、提升影响。举办新任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在巩固农村基层党建保障三年行动计划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加强村干部管理考核办法,督促村干部履职尽责。至2020年,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

(二)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标准条件,加强农村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建立完善农村党员定期培训制度,深化“三三制”工作法、“五双”主题教育、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等载体,稳妥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健全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机制。通过本土人才回引、院校定向培养、县乡统筹招聘等渠道,每个村储备一定数量的村级后备干部。通过开展党员挂牌、设立党员责任区、结对帮扶、党员承诺践诺和志愿服务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强化党员意识,真正做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建立和完善农村党员定期培训制度,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党员活动日等基本制度,强化常态化督查指导机制。全面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以乡镇党校、实训基地为重点,统筹村组活动场所,打造农村基层党建阵地群。注重发挥无职党员作用,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依岗承诺、志愿服务、积分管理等,健全党员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推动农村党员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移风易俗、乡村治理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加强基层组织作风建设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监督,严肃查处侵犯农民利益的“微腐败”,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深入推进“6+4”工作法、村级小微权力“1+3”管理模式,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健全抓乡促村推进机制,全面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推动“三张清单”工作法、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向农村党支部覆盖。将农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重点,严惩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的黑恶势力和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坚决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建立健全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任期述职、责任追究等制度,规范村级事务运行,建立监督员队伍,加强对村务决策、村务公开、“三资”管理、工程项目及惠农政策落实等工作的监督。满怀热情关心关爱农村基层干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重视发现和树立优秀农村基层干部典型,彰显榜样力量。

二、完善村民自治机制

扎实开展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创建工作,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放到基层,强化法律权威地位。

(一)完善村民自治组织民主制度

严格依法开展民主选举和自我管理,有序产生群众拥护的讲政治、守规矩、重品行、有本事、敢担当的村(居)民委员会及其下属组织、村(居)民小组、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选出村委会班子,依法成立村民理事会。强化村级民主监督,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完善村务公开平台建设,深化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加强民主管理,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作用。引导村民依托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理)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完善社区工作协商委员会制度,吸纳非户籍居民参与农村社区协商,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严格落实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完善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创新村民议事形式,完善议事决策主体和程序,落实群众知情权和决策权,积极促进流动人口有效参与农村社会服务管理,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实现村务事项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继续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工作,开展“自治乡村”建设工程。健全村务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村务档案归档、保管和使用管理。加强基层纪委监委对村民委员会的联系和指导。通过物质激励提升村民自治成效。加强基层纪委监委对村民委员会的联系和指导。

(二)开展农村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

推进乡镇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创新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方法。推进直接服务民生的公共事业部门改革,改进服务方式,最大限度方便群众。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缩小自治单元,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放到基层。巩固全国首批农村幸福社区示范区创建成果,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综合服务平台,推进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向农村延伸。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探索村级工作准入制度和工作事项负面清单。维护村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别法人地位和权力。支持开展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和志愿公益服务,不断探索建立以农村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专业社工人才为支撑的“三社联动”农村社区服务新机制,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更加多元高效的服务。

以法治的观念推进自治民主化,在农村社区治理中,建立农村社区协商制度,将协商民主的相关工作制度纳入《村民自治章程》,完善议事规则和工作规程。开展村(社区)村规民约社区公约修订工作,至2022年全区103个行政村(社区)全面完成“两约”制定。进一步规范农村社区民主选举程序,稳步扩大社区居民委员会直接选举覆盖面,全面推进居(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融合的姿态推进农村社区和谐化。通过“农村社区+”模式,进一步整合农村地区资源,改进农村社区服务方式,努力打造集约、合成、高效的“农村社区+”平台,构建“小社区大服务”的融合式发展新格局。依托“智慧养老”、“帮扶救助”等服务平台,探索“农村社区+养老、农村社区+公益、农村社区+救助”等为民服务融合机制,推动乡镇民政基本公共服务沉入农村社区,接地气。到2022年,区内每个乡镇内设置村级养老服务站3-5个,社会组织服务中心1家,慈善捐助点8家。

三、提高农村基层法治水平

坚持法治为本,树立依法治理理念,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规范市场运行、农业支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

(一)建设法治乡村

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向基层延伸,创新监管方式,推动执法队伍整合、执法力量下沉,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积极实施“七五”普法规划,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和“谁服务、谁普法”制度,积极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引导广大农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广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守法经营示范主体创建活动,健全村级党组织和干部常态化学法机制,探索村级法治型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乡村调解、区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机制。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站(窗口)行政村全覆盖,到2020年建成乡村一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着力培养一大批思想坚定,政治可靠,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农村普法骨干力量,不断壮大农村普法队伍力量。通过分期举办各种法制宣传教育和人民调解员培训班,使农村每家每户都有一个"法律明白人",到2020年,对农村“两委”干部和“法律明白人”轮训一遍。突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重点。对当前广泛涉及农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法律宣传,如征地拆迁补偿,土地流转,工伤保险和工伤损害赔偿,宅基地纠纷,环境污染,社会治安,农民工工资拖欠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建立健全农村服务体系,深化农村法律服务工作。加强县级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完善乡、村法律服务机构网点布局,形成区、乡、村、户四级联动服务网格。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

(二)建设平安乡村

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加快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面推进区乡村三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雪亮工程”建设,配齐配强村(居)社会治安防控力量,持续深化“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制度,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教恶势力,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依法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打击力度,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继续整治农村乱建庙宇、滥塑宗教造像。深入开展农村反邪教斗争。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持续开展农村安全隐患治理。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农村社区矫正对象、刑释人员、吸毒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监督管理工作,引导相关人员回归正常生活。借鉴推广浙江“枫桥经验”,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健全完善村居、社区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全面推行智慧民调系统,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向基层延伸,创新监管方式,推动执法队伍整合、执法力量下沉,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强化网格化管理,继续深化平安智慧村庄(社区)创建活动,强化乡村安全生产监管,防范各类事故发生。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按照“3+X”模式,进驻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等基本职能及其他拓展职能,深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

四、发挥乡村德治积极作用

坚持德治为先,传承弘扬农耕文明精华,以德治滋养法治精神,涵养自治,实现善治,让德治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

(一)强化道德教化引领

发挥中华传统文化、伦理道德的教化滋养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和谐稳定建立在较高的道德水准上。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依托村民议(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深入推进“传家训、育家风、立家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程,扎实开展“一十百千”工程,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评选表彰和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家庭等评选活动。深入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持续打造“流动好人馆”,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二)发挥村规民约功能

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的进程中所具有的汇集民意、聚集民智、化解民忧、维护民利的独特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通过引导村规民约向法治有序、德治有效、自治有利方向发展,实现有序的乡村治理,增加群众对地方政府的信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充分发挥和调动民众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保证基层民众的参与,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以村“两委”换届后建章立制为契机,认真做好村规民约立改废工作,加强对村规民约规范完善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依法建立村规民约的审查机制,尽快修订或废止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的村规民约。加强优秀村规民约宣传,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专栏 13乡村社会治理有效固本工程

(一)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

定期分析研判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带头人,探索村组后备力量培养途径,实施村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推动村组干部教育培训常态化长效化。健全完善村组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强化村组干部激励保障,树立基层干部先进典型,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立场有定力、为民服务有情怀、勤政务实有本事、认真负责有担当、干事创业有办法、廉洁公道有口碑的“六有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推动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

(二)农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程

持续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方式方法上,严格落实排查摸底、制定方案、对标创建、考核验收、达标命名的程序。创建内容上,聚焦加强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活动、基本保障建设发力。工作机制上,坚持区、乡、村、组四级联动,以上率下、以下促上,推动“整县提升、整乡推进、百村示范、千组晋位”整体提升农村基层党建质量水平。

(三)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程

建立健全法治乡村建设指导标准,深入推进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进村务财务公开,实现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严格落实信访事项终结制,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建立“涉法涉诉信访联合接待服务中心”,安排司法救助专项经费,对“于法已结、于情可悯”的“骨头案”实施救助。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购买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

(四)“法律进乡村(社区)”宣传教育工程

开展“送法律进农村,维稳定促发展”“法治宣传边关行”“法治宣传教育在村居(社区)”等农村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拓展深化“法律六进”活动。深化“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建立覆盖乡村的普法微信群。加强法治宣传一条街、法治书屋、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宣传树立村(社区)守法模范典型。

(五)“平安乡镇、平安村(社区)”创建工程

依法严厉打击农村地区各类刑事犯罪,加大突出治安问题整治力度,加强矛盾纠纷多元排查化解机制建设。建立农村群防群治队伍,加大治安巡逻防控力度。推进基层综治队伍规范化建设,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强化刑释解教人员安置教育和农村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工作。

(六)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按照每百户居民拥有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加快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实施“互联网+农村社区”计划,推进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培育发展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加强农村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分级培训制度。

(七)农村“雪亮工程”

加大农村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力度推进城乡视频监控连接贯通。探索农村群众参与视频监控系统日常监看值守,及时有效发现和预警风险隐患。在农村地区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等领域逐步开展应用,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建立健全“雪亮工程”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到2020年,实现区内农村覆盖率100%。

(八)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程

健全农村人防、技防、物防有机结合的防控网,增加农村集贸市场、庙会、商业网点、文化娱乐场所、车站码头旅游景点等重点地区治安室与报警点设置,加强农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深化拓展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强农村消防、交通、危险物品、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监管,形成具有农村特色的社会治安防控格局。

(九)村规民约规范化建设工程

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为依据,邀请知名律师参与村规民约修订和完善工作,使村规民约更加规范、更加合法。依法建立对村规民约的审查机制,对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的村规民约应尽快修订或予以废止。到2022年,全面完成村规民约的废、改、立工作。


第九章 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 打造生活富裕新乡村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标尺,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

一、提升农村就业创业环境

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多渠道增加农民就业创业机会,着力提升就业创业质量,推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一)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发展壮大义安区区域经济,重点扶持一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合理引导产业梯度转移,以乡村特色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及示范区为载体,吸引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协同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加强劳务协作,积极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实施乡村就业促进行动,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鼓励在乡村兴办环境友好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实施以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的学历和能力双提升计划,着力提高农民就业能力。

(二)培育壮大创业群体

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农村大学生、技术农民等发挥资本、技术、信息等优势,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财政创业补贴、税费减免等政策,支持农民工等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引导各类人才向农村流动,农业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开展项目合作、技术服务等年内累计1个月以上的,按照区柔性引才政策给予补贴。推动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提标增效,将农村自主创业青年纳入政策范围,降低或免除反担保,开展“社保贷”信用贷款试点。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全面提升农民创业能力。到2022年,实现有创业要求和培训愿望、具备一定创业条件或已创业的农民工至少参加一次培训。统筹规划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创业点建设,创建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

(三)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在农村地区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法规咨询、信息发布、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失业登记等公共服务制度,组织开展就业创业服务专项活动。健全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制度,组建专业就业咨询和指导团队,鼓励种田能手、返乡创业带头人、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经理等开展就业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辅导水平。到2020年,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全部轮训一遍,逐步提高持证农业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中的比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落实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制度,积极争取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选择一批知名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园、示范园区等作为基地,为农民就业提供必要的实习和实训服务。到2022年,拥有1-2个以上公共实训基地,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都有接受就业技能培训的机会,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选拔一批有持续发展和领军潜力的返乡创业创新人员,参加高层次进修学习或交流考察。推进“智慧就业”项目,加快乡村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打造一批标准高、服务优、带动作用强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专栏 14农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

农村就业岗位开发

发展壮大区域经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在乡村地区新办环境友好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振兴传统工艺,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二)返乡人员创业促进行动

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农村大学生、技术农民返乡创业,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财政创业补贴、税费减免等政策。推动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提标增效,将农村自主创业青年纳入政策范围,降低或免除反担保,开展“社保贷”信用贷款试点。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全面提升农民创业能力。

(三)农民工劳务协作对接行动计划

按照“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合作双赢”的原则,拓展劳务合作,深化与省内各市劳务合作。建立健全劳务输出对接机制,提高组织化程度。输出地要摸清底数,因人因需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输入地要动员企业参与,实现人岗对接,保障稳定就业。

(四)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程

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广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企业新录用农民工岗前技能培训、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并按规定落实培训补贴政策。到2022年,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都有1次接受就业技能培训的机会,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企业新录用农民工都有1次接受岗前就业培训的机会,培训合格率达到95%以上。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训基地建设工程

加大资金投入,依托现有公共实训基地、职业院校,重点开展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训,促进劳动力高质量就业。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打造义安区特色型公共实训基地。到2022年,拥有1-2个以上公共实训基地。

(六)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充分依托现有条件和政府综合服务场所,完善县、乡镇两级劳动就业服务设施设备,实现基层综合服务全覆盖。推进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全程信息化。

二、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促进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资源向农村倾斜,推动城市优质化公共服务向乡村布局,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建立现代教育体系,推动学前教育健康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提升发展。加强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提高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实施义务教育巩固提升工程,集中力量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推动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向乡村倾斜,建立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到2022年,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通过标准化评定。实施优质教育资源扩面工程,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立城乡中小学结对帮扶制度,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强农村偏远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强农村职业教育,鼓励支持兴建农村职业学校或学院,规划职业院校布局,扩大教育资源。发挥农村社区教育培训功能,提升教育服务“三农”示范基地建设水平。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农村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把农村需要的人群纳入特殊教育体系。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智慧学校建设工程。加快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工程建设,以“互联网+教育”为依托,推进“同城一堂课”“名师在线”等应用,推动优质学校辐射农村薄弱学校常态化。实施乡村教师队伍提升工程。统筹配置城乡师资,并向农村倾斜,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加快实施农村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保持乡村优秀教师相对稳定。

(二)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强化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大力推进农村地严重精神障碍管理、重大传染病防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卫生室布局,支持镇及村级医疗卫生机构改善条件,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一体化管理,加强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到2022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达标率达到95%以上。统筹实施乡镇卫生院补短板工程,对山区人口密度较小、村医缺乏的建制村实行乡镇卫生院驻点、巡回医疗,弥补基层医疗资源不足。规范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加强妇幼、老人、残疾人、贫困人口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服务。逐步提高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机制。到2022年,全区适龄儿童疫苗接种率提高到100%。深化农村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改革,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强化优生优育科普宣传,推进孕产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积极倡导优生优育。深入开展乡村爱国卫生运动,推动健康村镇、健康集体和健康家庭建设。实施卫生人才强基工程,完善农村订单定向医护学生免费培养政策,加大基层卫生人才招聘力度,改革完善人事薪酬制度,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扩大基层卫生人才队伍。

(三)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建全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基本保障全面覆盖、补充保障协调发展、兜底保障无缝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巩固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全覆盖成果,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水平。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做好农民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巩固城乡居民医保全国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统筹推进城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重点解决孤寡老人、特困家庭老人的养老问题,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健全缴费激励机制,引导广大农村居民多缴费、长期缴费,到2022年全区城乡居民人均缴费水平不低于300元/年,待遇领取人员人均养老金不低于200元/月。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农村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农村低保标准达到国家扶贫标准,到2022年全区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衔接机制,着力减轻农村重特大疾病患者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负担。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对被征地农民实行即征即保。加大农村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力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等纳入救助供养范围,在残疾人口达到50人以上的农村建设村级温馨家园,健全农村助残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引入社会工作人才和志愿者等,为“三留守”人员提供关爱服务。

(四)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

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建立县、乡镇(办事处)、社区养老服务三级中心,至2020年“三级中心”覆盖率为100%。继续开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试点,深入推进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鼓励多种方式建设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等互助养老服务设施,提升改造镇办敬老院,确保农村养老服务质量大转变、大提升。开展乡镇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积极推进乡镇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公建民营,提高供养服务机构托底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乡村卫生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能力,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建立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立老年人定期寻访制度,大力培育和发展乡村康养服务产业,推动建设富有乡村特色的养生养老基地。鼓励企业、集体、个人投入农村康养产业开发项目。鼓励村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发展养老服务,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大力培育和发展乡村康养服务产业,推动建设富有乡村特色的养生养老基地。引导扩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健康服务、精神慰藉等配套服务。积极开展养老护理人员培养培训。到2020年,全区乡镇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每个乡镇内设置3-5个村级养老服务站。

专栏 15农村公共服务提升工程

乡村教育提升工程

健全联控联保机制,加强对小升初、初中升高中等重点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贫困学生等重点群体及辍学率较高的重点地区、学校的监控,实现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全覆盖”。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在学生平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基础上,对寄宿制学校按照寄宿生年均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重点提升农村和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建设XX所农村义务教育智慧学校示范校和实验校。继续实施农村教育特岗教师计划和乡村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力量补充。落实乡村教师支持政策,加大对乡村学校校长教师的培训力度,建设乡村教师周转宿舍。

(二)健康乡村计划

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到2022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达标率达到95%以上,60%的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

(三)全民参保计划

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对各类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进行记录、补充完善,建立全面、完整、准确、动态更新的社会保险基础数据库,为全面参保和精确管理提供支持。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和居住居民为重点,鼓励持续参保,积极引导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参加职工社会保险。

(四)养老服务进农村工程

统筹规划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支持各地开展养护院、农村幸福院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通过邻里互助、亲友相助、志愿服务等多种模式,大力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依托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农家书屋、全民健身设施等,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关爱服务。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繁荣乡村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到2020年,乡镇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每个乡镇内设置3-5个村级养老服务站。

三、推动农村居民增收致富

(一)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统筹协调经济发展与就业良性互动,充分发挥义安经济开发区、东部城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园区的工业集聚、三产带动和产业化功能,建立重大项目用工联动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规模效应,着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积极开发卫生保洁、保安等公益性岗位,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增收。健全区、乡(镇)、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攻坚行动,建立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长效机制,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组织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注重推广订单农业、“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形式让农户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有效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激活农村各类资产、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医养、文化、教育等产业,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认真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等政策,积极拓展农民转移性收入。扩大农村中等收入群体,保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到2020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年均增长10%左右。

(二)帮扶贫困户增收

深入推进扶贫帮扶工作,提高帮扶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重点支持枞阳县汤沟镇贫困地区实施牵动性强、带动面广的农村道路、土地综合整治、农业基础设施等建设工程,帮助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按期完成脱贫任务,2020年前实现所有贫困村如期出列和脱贫区域连片脱贫。强化乡镇结对帮扶力度,到2020年,助力结对乡镇建设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电商、加工业、手工业等成长性强、增值性高的新业态产业,培育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定期开展“冬日暖阳”“领导助学”等走访慰问活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提高贫困群众获得感。强化驻村帮扶,加强日常管理和服务保障,发挥驻村工作队在脱贫攻坚中的生力军作用。支持3名驻村扶贫队长所在村产业扶贫基地建设,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第十章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确保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重塑城乡关系,改革创新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强化制度性供给,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配套改革,更好激发农村内部活力、优化农村外部发展环境,推动各种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平等交换,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一、强化乡村人才振兴支撑

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让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促进城乡人口双向流动,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激发人才要素活力,加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培养造就乡土人才,加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农村工作队伍建设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

(一)促进城乡人口双向流动

畅通人口双向流动通道,优化配置城乡公共服务资源,既让农民进城,又促进城市居民下乡。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发挥群团组织力量,将农村“走出去”人才“引回来”,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计划和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健全种业等领域科研人员以知识产权明晰为基础、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吸引城市人才“走进来”。建立城乡人才联合培养、交换、协作机制,优化乡村文化、生态及治理环境,以增强乡村对人才吸引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条件、有意愿、在城镇有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有序落户,依法平等享受公共服务。全面放宽城市落户门槛,积极引导农村学生升学和部队退伍进入城镇的人口、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城镇。扩大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保障符合条件的未落户农民工在流入地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推动城乡结对、村企挂钩,引导各类人才向农村流动,农业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开展项目合作、技术服务等年内累计1个月以上的,按照区柔性引才政策给予补贴。通过智力引进、智力借入、业余兼职、人才创业、人才派遣等多种途径,健全人才吸引激励保障政策,实现城市高层次人才向乡村有序柔性引进,鼓励有志青年到农村创业。优化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引导和支持城镇居民到乡村养老养生。

(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创立农民田间学校、实训基地等,加快培育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打造新区农村发展人才支撑体系。推动农村创新发展,围绕一、二、三产业,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农业职业技能培训,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提高培育质量,根据社会和生产需求,分层次、分类型、分产业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积极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完善培育体系,推进“理论授课、基地实训、认定管理、扶持发展”培育模式,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的负责人和业务骨干打造成职业农民的领军群体,将种养大户通过系统培训转化为职业农民的核心群体,将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创业农民工扶持发展成为职业农民的新生群体。加强动态管理,以乡镇为单位,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符合条件的,颁发统一式样的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录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监管网,建立统一档案。对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有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诚信生产经营行为的,取消新型职业农民资格,不再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区农业局主导,将培训指标分解至各乡镇,各乡镇农业分管机构按照公共事项服务的相关要求,由当地的农民田间学校、示范基地和社会培训机构具体承接培育任务,与当地政府或农业服务中心签订培育协议。由此构建起以农广校为主体、多方资源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体系。创新培育模式,培训中注重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基地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以技能提升为目标。推行“固定课堂”领学、“流动课堂”送学、“空中课堂”引学、“田间课堂”导学等多元化的培育模式。按照“一点两线、全程分段”和“互动式、参与式、重实训”的要求,以产业发展为立足点,以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为两条主线,按农业生产重点环节,分阶段安排集中培训、实训实习、参观考察和生产实践。到2020年,实现每个建制村村民小组有1名新型职业农民,全区累计培育2千名。继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重点培养凤丹、白姜、蔬菜、水稻、水产畜禽养殖五大主导产业龙头企业经理人、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领办人和种养大户,每年不少于100人。

(三)加强农村实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三农”领域实用专业人才培育力度,提高农村实用专业人才服务保障能力。实施重点人才“四百双服务”工程,将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区人才发展规划体系。依托智通职业技术学校、铜草花开国家级众创空间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灵活开展各类专业技术培训,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加强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找准义安区本地特色,从实际出发,针对培养对象特点,量身定制培训内容,重点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技能提升。强化与本地高等院校、研究所,如安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相关院校的密切合作,聘请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专家教授,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培训教师队伍,定期邀请专家教授到田间地头传授农业知识、指导农业生产。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或“农民夜校”,以培养农村实用专业人才为主,邀请农业局、畜牧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土专家”、“土秀才”授课,分批、分类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培训,采取互动讨论、现场指导等形式,着力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科学文化素质、生产劳动技能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坚持以培养当地农民为主,定向培训一批能适应现代农业,有志于扎根农村的农民大学生。坚持多渠道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专业人才的“传、帮、带”作用,组建科技宣讲团,定期到农村巡回宣讲,发挥农村实用专业人才“科技宣传员”和“致富引领员”的作用。计划至2022年,每年遴选培育100名以上乡村企业家人才,建立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扶持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培育一批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四)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组建乡村振兴战略联盟,运用市场化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开展投资兴业、办学育人、交流合作、技术指导和包村包户等方式共同破解乡村振兴短板、弱项和瓶颈。全面建立城市医生、教师、科技文化人员等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健全工商资本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之间的利益共享机制。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的优势和力量,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积极作用,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乡风文明建设、农村弱势群体关爱等。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建立完善新乡贤吸纳机制,鼓励离退休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到乡村,发挥余热、施展才能。深入推进大学生村官工作,因地制宜实施“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等计划。建立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扶持力度,让农村的产业、环境留住人,让农村的发展机遇吸引人。加大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农民工和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支持力度。

(五)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优良环境,完善落实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加快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积极推动政策落地见效。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浓厚氛围,积极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构建公平竞争人才环境,树立尊重人才的舆论导向,大张旗鼓地宣传优秀人才先进事迹。充分发挥人才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主力军作用。建立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策并举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建立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实施“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动,积极开发基层特定岗位。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好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聘、创业扶持、待遇保障等政策措施。乡镇干部经济待遇一般高于县级机关同职级干部10%-20%;健全公共财政支持和村级集体经济收益自我补充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村主干基本报酬按不低于当地(以乡镇为单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标准,其他村干部的基本报酬按照村主干基本报酬60%左右的标准。健全农业科技领域科研人员以知识产权明晰为基础、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允许农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保障其在职称评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每年选派50名左右农业科技特派员、农技推广员包村联户,开办“田间课堂”,提供农业科技服务。每年选派30名左右卫生人员、骨干教师、文化艺术人才走村入户,开展各类医疗、教育、文化艺术服务,到2022年,医疗、教育、文化艺术服务下乡人员总数量达到1500人次。逐步建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职称评聘和专业技术人才申报高级职称“单独分组、单独评审”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村庄人才公寓或专家公寓,为农业科技人才短期性、周性下乡提供便利。

专栏 16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工程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培育力度,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库。推进“理论授课、基地实训、认定管理、扶持发展”培育模式,到2022年,培养起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二)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

鼓励支持科技特派员携带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深入农村基层开展创新创业服务,到2022年,力争科技特派员队伍规模达到100人以上。

(三)农村专业人才认定计划

统筹开展农村专业人才评价认定,认定一批带动力能力强、有一技之长的“土专家”“田秀才”,扶持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培养一批技艺精湛、扎根农村、热爱乡土的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

)乡村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推动在土地流转、产业扶持、财政补贴等方面形成完备的政策体系,支持乡村企业家致力于农村产业发展。建立乡村企业家与农民利益共享机制,大力发展“乡村企业+小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合作关系。加大乡村企业家人才培育力度,2018-2022年,每年分别重点培育一批乡村企业家人才,促进各路人才“上山下乡”。

)新一轮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

积极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壮大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立农业对外合作人才库,依托高校和国家、省各种培训机制,大力培养适应农业对外合作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打造面向全球的农业“走出去”信息、技术、服务、人才支撑平台。强化科技人才合作。开展农业科技和人才交流,大力引进国外高层次农业技术管理人才、先进农业技术和安全高效的优良品种。

二、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

健全多元保障机制,完善政府投资体制,充分激发社会投资的动力和活力,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变资金渠道“独木桥”为多元化投入的“立交桥”保障财产资金的投入,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流向农村地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合理均衡配置公共资源,保证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

(一)保障财政资金投入

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逐年加大财政投入、金融支农和用地保障力度,整合支农资金项目,创新投融资机制,形成多元投入格局。创新财政支农机制,放大财政支农政策效应,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加快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推进行业内在预算编制环节源头整合、行业间涉农资金在执行环节统筹,下放涉农项目审批权限,赋予乡镇政府依法依规统筹使用涉农资金的权利。加快推进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积极推广“劝耕贷”等信贷产品,通过财政担保费率补助和以奖代补等,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力度。加强与国家、省融资担保基金合作对接,强化担保融资增信功能,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乡村振兴。在分配省发行债券时,优先用于支持乡村振兴公益性项目。

拓宽其他政府性资金筹集渠道,鼓励地方政府试点发行项目融资和收益自平衡的专项债券,支持符合条件、有一定收益的乡村公益性项目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乡镇探索成立乡村振兴资产投资管理公司、乡村建设公司和经营租赁公司。创新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用于支持乡村振兴的通道。在城市化地区,应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比例。在非城市化地区,应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分享发达地区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部分土地增值收益。

(二)引导撬动社会资本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利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契机,规范有序盘活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回收资金主要用于补短板项目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到农村投资适合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农业项目,提供区域性、系统性解决方案,与当地农户形成互惠共赢的产业共同体。对积极投入乡村振兴事业的社会资本,应落实和完善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创新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准入机制,清除下乡的各种障碍,凡是法律没有明文禁止的领域,社会资本都可以参与。

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干不了、干不好的领域,引导社会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业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参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推动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

创新社会资本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契约型、股权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通过产业链的合理分工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社会资本集中在农产品加工、农业服务业等环节,种养环节尽量由农户承担,走“公司+农户”“公司+家庭农场”的道路。通过“三变”改革,带动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项目,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办乡村旅游企业,配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参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入股、联营等方式使用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严格控制未利用地开垦,集中力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完善新增耕地指标调剂机制,新增耕地指标调剂和流转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广一事一议、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农民对直接受益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让农民更多参与建设管护。

(三)创新金融服务机制

各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完善和创新金融服务机制,推动乡村振兴。抓紧制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办法,落实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对涉农业务达到一定比例的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化监管和考核办法,如建立专营服务机构,设立“乡村振兴专营金融服务中心”,配置专业团队,实行专有授权、开展专项考核。推行专业服务模式,推行供销社、信用社(农商行)、农民专业合作社“三社”融合模式,在人员上融合,服务上融合,产品上融合,进一步完善功能、相互支持、融合发展,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及经营体系。打造专属产品体系,积极打造产业兴旺、创业掘金、生态宜居三类服务产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在信贷投放计划安排上向农村倾斜。强化各涉农银行等法人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责任和支持乡村振兴的作用,落实非存款放贷组织条例,原则上从农村吸储的资金主要用于乡村振兴。针对农业产业特点,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链上游农户的增信作用,积极发展供应链、产业链金融,为企业提供覆盖其整个成长生命周期的专属产品,满足“三农”等消费和其他各类金融需求。打造专业人才团队,补充团队力量,调整团队结构,使农商行在服务“三农”方面有专业的支持保障。

针对农村熟人社会特征,发挥村组干部、新乡贤等对周边农户的增信作用,积极发展农户信用贷款。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地方征信数据库,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发展普惠金融的重点放到乡村,利用互联网等平台,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交易成本。完善政银担风险分担合作机制,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落实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完善村镇银行准入条件,提高其乡镇和村覆盖率。扩大在农民合作社内部开展信用合作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和融资、并购重组。探索“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权)”试点。改进农村金融差异化监管体系,落实金融风险防范处置责任。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专栏 17乡村振兴金融支撑重大工程

(一)金融服务机构覆盖面提升工程

稳步推进村镇银行设立工作,扩大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面。在严格保持县域网点稳定的基础上,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有利于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到空白乡(镇)设立标准化固定营业网点。

(二)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

对基础金融服务存在空白的行政村,鼓励采取多种形式提供简易便民服务,加大村级金融电子机具的布放力度,将金融服务触角向村一级有效延伸。鼓励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通过财政补贴、降低资费等方式扶持偏远、特困地区的支付服务网络建设。在具备条件的行政村,运用多样化金融电子机具向行政村延伸服务,通过农村社区超市、供销社经营网点,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广泛布设金融电子机具、自助服务终端和网络支付端口等,使服务遍布每一个乡村。

(三)金融支农服务技术提升计划

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存取款、支付结算、小额贷款等各项业务,创新“三农”金融服务的新渠道、新手段、新方式和风控措施,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基础性、综合性金融服务。

(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工程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针对农业产业特点,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链上游农户的增信作用,积极发展供应链、产业链金融,为企业提供覆盖其整个成长生命周期的专属产品,满足“三农”等消费和其他各类金融需求。

(五)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搭建以“数据库+网络”为核心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提高信用体系覆盖面和应用成效。积极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提升农户融资可获得性,降低融资成本。

(六)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程

以移动支付示范工程建设为契机,构建全方位无障碍移动支付金融基础服务环境,打造金融系统“为民、便民、惠民”的重要服务入口。加大普惠金融服务站建设力度,到2022年,力争完成一批服务站建设。

三、盘活农村土地资源

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加快释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红利,完善农村土地利用管理政策体系,创新土地配置方式,保障农村合理建设用地,盘活存量,用好流量,辅以增量,激活农村土地资源资产,保障乡村振兴用地需求。

(一)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坚守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积极争取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总结改革试点经验。扎实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具体用地项目公共利益认定机制,进一步完善征地民主协商程序,完善征地补偿标准,建立健全有效的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解决机制。改革农民住宅用地取得方式,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市场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农户对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的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根据国家政策,赋予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权能,明确入市范围和途径,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积极推进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增加住房有效供给。不得违规违法买卖宅基地,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

(二)保障农村合理建设用地

统筹农业农村各项土地利用活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编制时,可预留一定比例的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农业农村发展。根据规划确定的用地结构和布局,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分配中可安排一定比例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专项支持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用地等相关产业园区的发展,合理保障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用地需求。健全设施农用地政策,对于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各类生产设施和附属设施用地,以及农业规模化经营必须兴建的配套设施用地,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前提下,纳入设施农用地管理。编制新一轮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预留不超过5%的规划建设用地指标,专项用于单独选址的农业设施和休闲旅游设施等建设,如凤凰山景区、梧桐花谷等休闲旅游设施的建设发展。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和农产品冷链、初加工、烘干、仓储、机库等设施建设用地,如凤丹、生姜等名特优农产品的产业配套基地优先提供保障。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调剂机制,新增指标优先用于农民生产生活、农村新型社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并留足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建设用地空间。

(三)整合利用农村存量土地

整合利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探索农户宅基地使用权的自愿有偿退出和规范有序流转机制,推进“空心村”治理和旧村改造时在留足村民必需的居住用地(宅基地)前提下,其他土地可依法用于发展二三产业。有效利用农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在符合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允许政府通过村级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优化村庄用地布局,用于项目所在地的农民生产生活、农村新型社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并留足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建设用地空间。鼓励农业生产和村庄建设等用地复合利用,拓展土地使用功能。对利用收储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给予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充分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易地调剂政策,着力盘活农村闲置低效建设用地。

四、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分类有序提高集体产权的流动性,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释放和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一)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科学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明晰集体所有产权关系,落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集体资产股份的占有权和收益分配权,发展集体成员边界清晰、集体产权关系明确的股份合作经济,形成有效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治理体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坚持市场导向,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地位,盘活集体资产,创新集体资产运营管护机制。坚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正确方向,发挥村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持续壮大扶持村集体经济,到2019年,全面消除“空壳村”。以乡镇为重点,加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推进力度。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和对集体经济活动的民主管理权利,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深入推进集体林权、水利设施产权等领域改革。针对村经济合作社所拥有的村级集体存量资产,在清产核资、登记造册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标准折算成股份份额量化给有资格享受这些资产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让其按所得的股份享受收益分配。采取确权确股确股值的方式量化到户到人。在户籍制度改革和人口流动频繁的新形势下为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在并村或撤村建居过程中非组织成员享有资产,或造成集体资产平调、流失,在不具备股份分红的条件下,先按股份合作制改革的要求进行清产核资、界定成员、制定章程、建立组织,待分配条件成熟后再行分配。采取只确定股份额、不确定股值,即采用“确权确股不确股值”的方式配股到户到人。在股权配置上,围绕“基本股、村龄股、劳龄股”等划分方式提供四种合理配置方式,配置方式的决定权交付于村民代表大会。在资产运营上,根据当地农业特征和产品特点,让市场运营专家和村民面对面交流,因地制宜地引导集体资产采取市场化运营方式,利用财政以奖代补资金,逐步壮大集体经济。

(二)推进农村“三变”改革

制定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有基础、有条件、农民群众有意愿的地方开展“三变”改革。通过股权纽带,让农村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各类分散的资金聚起来、农民增收的渠道多起来,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推动了农村改革由过去的“裂变”转向“聚变”,实现个人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相互配合、协调发展,让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优越性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支持基础较好、积极性较高的地区实施详细推进措施。制定财政资金变股金的操作办法,通过“资金改股金、拨款改股权、无偿改有偿”等方式,推动财政支农资金变股金。分类推进农村集体资源性、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改革,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机制。

第十一章 统筹规划实施保障 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一、加强党的领导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党管农村工作,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明确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综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落实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坚持乡村振兴重大事项、重要问题、重要工作由党组织讨论决定的机制,结合深化党政机构改革,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级党委农业农村领导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区委书记要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实行区负总责、镇抓落实、乡村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下大力气抓好“三农”工作。乡镇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要懂“三农”工作、会抓“三农”工作,分管领导要真正成为“三农”工作行家里手。做好“三农”干部队伍“三案”精准管理,注重选拔熟悉“三农”的干部进入乡镇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制定并实施专项培训计划,全面提升“三农”干部队伍能力和水平。通过选任、公开比选、挂职锻炼等方式,组织干部到农村一线任职、挂职,对经过实践考验、勤奋工作、实绩突出的优秀“三农”干部予以提拔使用,逐步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细化落实并指导完成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下属各单位建立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推进督查小组,定期向区委政府报告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推进情况。

二、坚持规划引领

制定义安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分别明确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各部门立足职能职责,强化政策配套,指导各地区完成区级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各单位需尽快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加强政策衔接和工作协调,及时掌握各乡镇落实规划情况,协调解决规划实施涉及的重大问题。各乡镇各部门要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方案编制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坚持因村制宜、一村一策,将乡村振兴的工作重点、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加以细化,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到每一个行政村。。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协调、系统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监管。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统筹保护并发展好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

三、加强法治保障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在规划编制、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提高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水平。从乡村发展实际需要出发,制定促进乡村振兴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把行之有效的乡村振兴政策法定化,发挥立法在乡村振兴中的保障和推动作用,推动各类组织和个人依法依规实施和参与乡村振兴。及时修改和废止不适应乡村振兴要求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强化市场监管,规范乡村市场秩序,有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四、注重典型带动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做好教育引导基础性工作,注重示范引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通过注重全面,狠抓关键、突出重点的方式促进典型带动。大力宣传先进事迹,要注重党员干部示范引领,善于发掘党员干部带头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挖掘选举一批有威望、有热情、有能力的先进示范典型,形成“点灯效应”和“头雁效应”,营造“全民共治、共建、共促、共享”的良好氛围。广泛宣传党的乡村振兴方针政策和各地丰富实践,做到进村入户、可学可做,振奋基层干部群众精神。加强乡村统计工作和数据开发应用。及时总结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让“典型带动更多典型”,全面推动铜陵乡村振兴建设。立足区内不同乡村特色,积极探索创新多元模式,点面结合,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

五、抓好评估考核

强化督导考核,把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工作情况纳入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建立科学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价结果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加大督促检查和差异化考核力度,通过集中督导、调研指导、观摩交流、抽查暗访等方式,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对于在乡村振兴推进工作中表现优异的乡镇党委书记、村党委书记、村主任及村镇相关干部给予表彰。在干部选用过程中,对于受过表彰的相关人员在政策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开展建立村级组织在线管理督查系统和村干部队伍信息系统工作,全面实时掌握村级组织基本信息、活动开展、运行保障、任务落实等情况,对因落实责任不力、长期打不开局面,导致乡村组织振兴工作滞后的个人,依规依纪严肃追责问责。规划实施督促检查和第三方评价机制,2021年开展规划中期评估,重点评估2020年目标完成情况和规划实施效果,2023年开展规划后评估。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战略规划 乡村振兴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