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绵阳市“十四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绵阳市“十四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

绵府发〔2022〕5号


科技城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科学城办事处,市级各部门:

现将《绵阳市“十四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绵阳市人民政府

2022年2月23日


绵阳市“十四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



目 录

第一篇 规划背景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二章 面临形势

第二篇 总体要求


第一章 指导思想

第二章 基本原则

第三章 主要目标

第三篇 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一章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第二章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三章 发展高品质基本公共服务

第四篇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第一章 幼有善育

第一节 保障优生优育服务

第二节 完善妇幼保健服务

第三节 扩容婴幼儿照护服务

第二章 学有优教

第一节 促进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

第二节 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第三节 引导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发展

第四节 保障特殊教育优质全面发展

第五节 促进职业教育融合创新发展

第六节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第七节 推进社会教育全面发展

第八节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第九节 推动教育信息化智慧化

第三章 劳有应得

第一节 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第二节 优化就业服务保障机制

第三节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第四节 保障重点群体就业

第五节 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

第六节 保护劳动者基本权益

第七节 强化创业带动就业能力

第四章 病有良医

第一节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第二节 提升医疗服务综合水平

第三节 强化医疗综合服务体系能力建设

第四节 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第五节 加强重点人群疾病防治

第六节 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

第七节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第五章 老有颐养

第一节 夯实基本健康养老服务基础

第二节 强化基本养老服务能力

第三节 助力老年人享受智慧生活

第六章 住有宜居

第一节 增强基本住房保障能力

第二节 促进居住品质有效提升

第三节 增强社区综合服务能力

第七章 弱有众扶

第一节 提高社会兜底保障能力

第二节 提升专项社会事务服务水平

第三节 推动残疾人服务事业发展

第八章 优军优抚有保障

第一节 健全优抚安置体制机制

第二节 提升优抚保障能力

第三节 规划建设褒扬纪念设施

第九章 公共文化体育有提升

第一节 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功能

第二节 全面提升广播影视服务水平

第三节 全面提升新闻出版服务能力

第四节 全面提升体育健身服务功能

第十章 公共安全体系有安排

第一节 完善灾害应急管理体系

第二节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第三节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第四节 加强社会安全综合治理保障

第五篇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创新


第一章 创新服务供给

第二章 夯实要素支撑

第三章 促进数字化发展

第四章 推动服务下沉

第六篇 保障措施


第一章 强化规划实施政策保障

第二章 强化规划实施项目支撑

第三章 强化规划实施监测评估

附录


第一篇规划背景

“十三五”时期,绵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根据《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四川省“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编制的《绵阳市“十四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明确绵阳未来五年基本公共服务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是政府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对推动绵阳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和指导性作用。本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

过去五年,绵阳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实施《绵阳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三五”规划》,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更加健全,设施网络更加完善,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基本实现。

重实效,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7.22%,建成公办幼儿园(含附设园)148所,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由33.36%提高到52.49%。义务教育实现全面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新增学位5.6万个,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72%,成为四川省首批完成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国家认定的市州,学前教育“80·50”攻坚任务圆满完成。高中阶段教育优质化程度持续提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7.2%以上,高于全国91.2%的平均水平,在绵学生优质高中教育受益面达到87.8%,学生成才率、高端人才竞争力在全省具有绝对优势。职业教育稳定发展。优质中职学校占比达26.9%,中职学生就业率连续5年达95%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达85%以上。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发展实现新突破。建成国家一流专业9个,省一流专业18个,大学毕业生留绵率由“十二五”末的16%增长至21.9%。国省级创新平台达到193个,荣获国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等科技奖励132项。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初步构建起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绵阳社区大学2019年入选全国首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城市社区学习中心能力建设项目”实验点。

兜底线,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财政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6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省控线以下,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9680元、19303元,年均增长7.9%、9.3%。新增就业持续增加,就业局势保持稳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7.9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5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村转移劳动力常年保持在140万人左右,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建成全国就业扶贫示范基地15个,市级就业扶贫示范基地(车间)30个、就业扶贫示范村30个,农村贫困劳动力实现累计转移就业6.75万人。全市建立各类创业服务组织(机构)220个,建成1个国家级、15个省级、26个市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区(基地)。新增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9个,新建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5个,新增11个省级及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省级及以上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新增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领军高层次人才55人,建成全省首个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和扶贫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全市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各项社保政策全面落实,待遇水平稳步提高。五大社会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实现企业退休人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五联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水平稳步提高;工伤保险制度体系更加健全,“两增两降”预期目标基本实现;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办法不断完善,总费率阶段性降至1%,失业保险金从每月966元调至1320元;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达491万余人。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服务条件明显改善。建成覆盖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人社服务平台,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平台标准化率达到100%,行政村平台建成率达到100%,市、县(市、区)两级“社银一体化”网点覆盖面达到100%,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521.86万人。

推医改,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和结构持续优化。建成省级重点学(专)科29个,建成三甲医院7个,创建省级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2家。医联体建设持续推进。成员单位覆盖全市所有县级医疗机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联体内部畅通双向转诊通道。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6.17%;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54%,常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全覆盖;人均预期寿命达80.3岁,高于国家77.3岁的平均水平;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妇幼保健服务体系持续健全。首家儿童医院建成投用,妇幼保健机构全部达到二级及以上水平,创建省级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示范基地2家;建立健全产儿科急救网络和绿色通道,母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疾病预防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及以上疾控中心9家,传染病发病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创建国、省级慢病示范区6个;创建1个国家卫生县城、10个国家卫生乡镇;“1543”精神卫生工作模式在全省进行推广。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中医药和民族医学传承有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科设置率达100%,90%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成功创建第一批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江油市老年病医养结合经验被国家卫健委作为示范并推广。

强精准,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夯实。养老支撑能力不断提升。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1张,高于全省30张的平均水平,医养结合床位达到2016张,建成“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低保对象的保障力度显著增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由每人每月300元、180元调整至610元、410元。救助水平有新提升。连续两次对特困人员的供养标准进行了动态调整,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特困供养人员集中供养率达62.76%;人均临时救助水平由397.9元提升为972.62元;实施“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百镇千村 助爱牵手”等儿童关爱项目,9个县(市、区)均在社会福利院设立了儿童部。本地化应急指挥工作体系基本建立。创建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基地1个、示范县1个、示范学校1所、国家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2个。

保基本,住房保障供应水平进一步增强。全市涵盖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等内容的住房保障供应体系逐步健全,总体上满足了困难群众住房需求。住房保障已覆盖非户籍常住人口。共向社会提供各类保障性住房5.97万套,累计发放租赁补贴8195户,公租房保障城镇常住人口家庭覆盖率达5.01%。约9万危旧房棚户区居民“出棚入楼”。全市改造各类危旧房棚户区3.82万套,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7.37亿元,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更新。全市老旧小区改造累计开工1290个,改造面积约873.93万平方米,累计投入改造资金约5.61亿元,受益群众约28.25万人,城市宜居水平显著提升。

惠民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完善。蝉联4届全国文明城市,江油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和“城市15分钟、乡村10公里”公共文化服务圈基本形成。文化惠民工程成效明显。实现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五馆一站”公共文化设施全面免费开放;成功打造绵州讲坛、绵州大舞台惠民展演季等40余项品牌群众文化活动;北川、江油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方特东方神画、绵阳文创产业园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签约落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得到加强。制定实施《绵阳市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成功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中国工业遗产2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处;加强白马藏族、羌族传承工艺等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命名挂牌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4个;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获正式认定。文化交流更加活跃。实施历史文化名人传承创新工程,连续举办嫘祖文化、大禹文化、李白文化、文昌文化等系列重大文化交流活动。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完成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三网融合等国家级试点工作,建成市县两级融媒体中心10家,广电网络分公司11个,自办电视频道10个、自办广播频率10个、无线发射台站11个,县级应急广播平台3个,大喇叭37312个。新闻出版事业稳步发展。全市现有报刊出版单位22家、出版物发行单位415家,建成3265个农家书屋、429个职工书屋、521个社区书屋。著作权登记数量累计达到32723件,成为第12个全国版权示范城市。

多举措,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进一步优化。公共体育服务设施更加完备。新建社会足球场地74块,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全民健身路径2844个,行政村社区健身设施已完成全覆盖。场馆开放普惠民众。全市各体育场馆均按规定向市民免费、低收费开放,年均服务市民超过100万人次。积极发展体育社会组织。拥有体育单项协会181个,体育业余俱乐部26个,健身活动站点2625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约1.9万人。国民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步入常态化。

全覆盖,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改善。完善残疾人社会救助制度,22.96万人次残疾人享受低保,居民医疗保险政府代缴保费36.9万人次、参保率99.89%,养老保险政府代缴保费17.5万人次、参保率99.52%。发放重度护理补贴224.5万人次、2.1亿元,困难生活补贴244.6万人次、1.92亿元,扶贫对象生活补贴1.7万人次、0.23亿元,改造危房2213户,22604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2019年全部脱贫。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为10万余人次提供基本康复服务,救助脑瘫、听障、智障、孤独症和0—6岁残疾儿童3022人,贫困残疾人白内障复明8645人,适配辅具4.89万件,29项医疗康复服务纳入医保范围。完善残疾人就业模式,城乡劳动年龄段、有劳动能力和就业需求的残疾人就业率达87.9%。义务教育阶段残疾人儿童入学率达96.3%,新设立残疾人儿童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为3143户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全覆盖。

第二章 面临形势

从国内看,“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等重要决策部署,对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十四五”时期将提供更加公平、更加优质、更高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催生多层次、多样化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格局,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从省内看,“十四五”期间,四川省进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围绕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树立人文化、便捷化、均衡化、绿色化导向,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合理布局、优化配置,加快建设文化更繁荣、生活更富裕、服务更优质、环境更优美的宜居家园。

从绵阳看,“十四五”时期,是绵阳抢抓国省系列重大战略机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的关键时期,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绵阳面临着新的变化。一方面,绵阳经济高质量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人民对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提出了新期待。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三孩政策实施,城乡人口流动性增强,对托育、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领域。城区大班额现象突出,乡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亟待提升;职业教育专业化、品牌化发展不足;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水平有待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国省重点学科(专科)建设不足,区域不均衡的状况仍未改变。劳动就业服务领域。企业“招工难”和求职者“就业难”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高水平技能培训有待提升,在绵高校大学生留绵率不高。基本公共文化体育服务领域。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低于全国2.08平方米的平均水平,人均全年参与体育运动次数、每千人拥有公共文化馆数量、每万人拥有馆藏图书数等指标处于省内中等水平。基本养老服务领域。养老服务要素保障不足,利用现有厂房、办公用房、集体用房等闲置资产改建养老机构面临诸多掣肘。养老服务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综上,进入新发展阶段,绵阳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机遇更具战略性、可塑性,挑战更具复杂性、全局性。但总体看来,机遇大于挑战,需筑牢底线思维,补齐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突出短板,以标准化供给提高均等化水平,以社会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努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精准服务水平和供给效率。

第二篇总体要求

坚持促进民生福祉显著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备,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得到更好满足,共同富裕取得新进展,建成更高质量的民生幸福城市。

第一章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绵阳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工作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基本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为方向,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构建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切实兜牢基本民生保障网底,稳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努力增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第二章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保障基本。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优质化、高级化,确保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发展要求相适应。针对特定人群的特殊困难,进一步加大倾斜和保障力度,体现城市文明程度和政府“兜底线”职责。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强化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健全政府投入保障机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支持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政府保障基本、社会多元参与、全民共建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新格局。

——协调发展,促进均等。坚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对农村、薄弱领域、基层社区和重点人群的支持力度,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市县之间、主要领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改革创新,提升品质。深化基本公共服务各领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以社会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扩大个性化、品质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加快推进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模式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的运用,提升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

第三章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面构建与绵阳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公共服务数字化改革全面深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优质均衡,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居全省前列,人民全生命周期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得到高水平满足。

服务更加均衡。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进一步提升,城乡间、区域间、群体间差距明显缩小,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全面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重点群体倾斜、向常住人口全覆盖,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群众能够就近享受高质量的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更高。

质效不断提升。系统完善、层次分明、衔接配套、科学适用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和内容更加丰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对接更加精准,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人民群众获得服务方式更加高效便捷,幸福感更强。

方式更加多元。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平等竞争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格局基本形成,服务方式的社会化、市场化、数字化程度明显提高,发展更加富有活力;基本公共服务机构的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服务获得感更强。

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更加健全,统筹协调、财政保障、监督问责等制度全面建立,服务内容、管理流程、监督评价更加透明规范,整体运行高效稳定,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服务安全感更强。

表1 十四五”时期绵阳市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发展指标

类别

指标名称

2020年

情况

2025年

目标

指标

性质

幼有

善育

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2.7

5.2

预期性

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覆盖率

——

应保尽保

约束性

学有

优教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97.22

98

预期性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100.72

100

约束性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97.2

98

预期性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0.35

12.5

约束性

劳有

应得

参加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人数(万人次)

18.6

19

预期性

病有

良医

人均预期寿命

80.3

>80.3

预期性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2.89

3.2

预期性

每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数(人)

3.29

3.8

预期性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90

95

预期性

老有

颐养

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

37.64

55

约束性

新建城区、居住(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

——

100

约束性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0

95

预期性

养老服务床位总量(万张)

3.52

3.87

预期性

住有

宜居

城镇户籍低保、低收入家庭申请公租房的保障率

——

应保尽保

预期性

符合条件的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率

——

应保尽保

预期性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万套)

——

13.71

预期性

弱有

众扶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目标人群覆盖率

100

100

约束性

优军服务保障

转业军官和政府安排退役士兵安置率

100

100

约束性

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参训率

100

100

约束性

文体服务保障

每万人接受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次数(次)

5469

>9000

预期性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

1.33

2.6

预期性

每百户居民拥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平方米)

——

≥30

预期性

第三篇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服务均等化,发展高品质多样化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第一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加强流动人员基本公共服务,结合户籍制度改革,保障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强化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公共服务供给保障,进一步缩小不同群体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开展基本公共服务跨区域合作,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着力破除城市与农村、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障碍,优化调整社会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布局。以服务人口、服务半径为主要依据,制定完善各领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等的具体标准,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补点建设。中心城区,要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高能级服务设施布局,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对人口集聚和吸纳能力的支撑作用。农村、山区等,要加大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倾斜力度,加快城乡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对接和标准统一,强化中心城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辐射农村配套政策,增强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

落实监督评估,加强动态调整。强化目标导向,完善信息统计,加强动态跟踪监测、推动总结评估和需求反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调整对普惠性公共服务支持重点和方向,满足群众需求。

第二章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明确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围绕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应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优军服务保障、文体服务保障、公共安全保障的民生保障目标,向全民提供系统、全面的基本公共服务,明确服务内容、服务目标和服务项目。


表2 绵阳市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

服务领域

服务内容与目标

服务项目

幼有善育

为城乡居民提供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服务,保障城乡育龄人群身心健康;为儿童提供关爱和基本生活保障服务,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农村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产妇健康服务,基本避孕服务,生育保险,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特殊儿童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困境儿童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共计9项)

学有优教

为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免费九年义务教育,提供教育资助服务,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

学前教育幼儿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提供教科书,义务教育免费提供作业本,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试点区域学生营养膳食补助,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普通高中免学杂费,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费,民族自治地区普通高中免费提供教科书。(共计11项)

劳有应得

为全体劳动者就业创造必要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环境,保障合法权益,促进充分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就业信息服务,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创业开业指导,就业登记与失业登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就业见习服务,就业援助,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和生活费补贴,“1233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电话服务,劳动关系协调,劳动用工保障,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共计12项)

病有良医

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与健康素养促进,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地方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管理,社区易感染艾滋病高危行为人群干预,基本药物供应保障服务,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住院护理保险补贴。(共计17项)

老有颐养

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保障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

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人福利补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共计4项)

住有宜居

保障公民居住权利,逐步满足城乡居民基本住房需求,实现住有所居。

公租房保障,城镇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共计3项)

弱有众扶

为城乡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提供物质帮助,保障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有尊严地生活和平等参与社会发展。

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受灾人员救助,法律援助,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无业重度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托养服务,残疾人康复服务,残疾儿童及青少年教育,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残疾人和老年人无障碍环境建设。(共计14项)

优军服务保障

提供优待抚恤、集中供养等服务,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优待抚恤,退役军人安置,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特殊群体集中供养。(共计4项)

文体服务保障

为城乡居民提供多样化文化体育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参加大众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等权益。

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送戏曲下乡,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观赏电影,读书看报,少数民族文化服务,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全民健身服务。(共计9项)

公共安全保障

提供应急保障、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食药品安全保障和社会安全综合治理保障等服务

公共安全教育和应急处置与救援救灾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食品安全保障服务、药品安全保障服务、社会治安保障服务(共计5项)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应用。依据国家、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各领域标准规范,结合经济基础、空间布局、人口结构和变动趋势、文化习俗等,制定绵阳市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建立依托于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的绩效考核机制,以标准化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补齐短板。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集中力量推进补齐短板项目、缩小城乡差距,优先提高落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较多的重点项目的保障水平。重点加大优质教育、卫健、文旅、体育资源供给,在更大范围、更高质量、更深层次上保障市民的基本公共服务权益。

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可及。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设施网络规划布局,全力打造优质生活圈,努力构建“都市15分钟、乡村1.5小时”基本公共服务圈;加快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构建覆盖全域、便捷优质、互联互通、运转高效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体系,让居民享受更加优质、便捷的基本公共服务。健全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资源覆盖范围。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机制,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证明互认,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窗通办”“跨区通办”,切实解决老年人等特殊群众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难。

第三章发展高品质基本公共服务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提质增效。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质量为目标,持续投入,确保“底线民生”保障水平保持全省前列,鼓励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地探索各项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品牌化创新。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基层为重点,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创新“服务清单”。重点支持优势企业整合现有资源,形成服务专业、覆盖面广、影响力大、放心安全的连锁机构。重点围绕“建设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提供更加优良的健康服务”,推动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服务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加快业态和模式创新,构建产业生态圈。积极发挥财政基金、政策性金融贷款等引导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支持自主品牌发展。

融入成渝双城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本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加快区域教育合作,探索建立成绵渝跨区域联合实验室,形成需求导向的联合共管机制;重点拓展区域医院发展联盟和医疗联盟合作范围;重点构建区域养老信息咨询、信息发布及行业服务管理平台,共同打造助推养老产业发展平台;重点鼓励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建立合作联盟,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享;重点提高区域公共卫生应急协同处置能力,完善联防联控常态机制,健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和双向转诊合作机制;重点推动住房保障一体化发展,探索建立公租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共建共享机制,推动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和缴存信息共享互认。

第四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一章幼有善育

全力推进母婴安全水平持续提升,保障婴幼儿健康成长发育,重点遏制威胁妇女健康的重大因素,加速落地妇幼全生命周期全覆盖健康服务。

第一节保障优生优育服务


全面实施优生政策。不断提高孕前优生、生殖健康、妇幼保健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进一步增加妇幼保健服务能力供给,加强咨询指导,增强孕产妇自我保健能力;推进出生人口动态监测,落实生育政策和“三孩”配套措施。

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广泛开展出生缺陷防治社会宣传和健康教育。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避免准备怀孕和孕期、哺乳期妇女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放射线。健全参加自愿婚前医学检查激励机制,推动城乡居民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覆盖,推广婚姻登记、婚前医学检查和生育指导“一站式”服务模式,向孕妇免费提供生育过程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健全涵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免费服务制度。规范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范围,逐步将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出生缺陷治疗纳入大病保障。到2025年,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98%,孕前优生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99%,产前筛查率达到73%,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到98%,新生儿听力筛查率≥95%。

加大儿童重点病防治力度。加强对儿童期传染病、常见病及残疾的筛查、评估和干预,改善儿童健康结局。以肺炎、腹泻、贫血、哮喘、龋齿、视力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等为重点,推广儿童疾病综合管理适宜技术,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开展儿童残疾防治,以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残疾及孤独症为重点,推动0—6岁儿童残疾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相衔接,使残疾儿童及时获得相关服务。

第二节完善妇幼保健服务


健全妇幼保健体系。丰富全生命周期妇幼健康服务,加强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增强市妇幼保健院辐射带动作用,市妇幼保健院力争建成省级区域妇幼保健中心,市儿童医院力争建成省级区域儿童医疗中心,到2025年,涪城区、游仙区、安州区、江油市、三台县、盐亭县、梓潼县力争建成三级乙等妇幼保健机构,平武县、北川县建成二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形成“一主七副两驱”发展格局。完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产儿科设备配备,开设心理门诊、心理咨询科。加强妇幼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妇幼卫生服务能力,确保全面履行妇幼保健公共卫生职能。

重点保障母婴生命安全。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保障能力建设,建立院际协作救治机制,做到院前和院内一体化、院内多学科救治,形成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应对有序、运转高效的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急救、会诊、转诊网络,实现救治服务的体系化、个性化、精准化、信息化和系统化,全力保障母婴生命安全,探索建立危重孕产妇救治基金。到2025年,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4/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4.5‰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6.5‰以下。

持续提升健康服务质量。统筹实施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延伸妇幼保健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支持绵阳市妇幼保健院建设省级区域产前诊断分中心,力争实现每个县(市、区)至少建立1个产前筛查机构,加快提高辖区产前筛查(诊断)技术服务可及性。支持大型商场、重要交通场所、人口聚集区域等公共场所规划建设母婴设施,逐步实现母乳喂养便利化。开展妇幼保健专科规范化建设,完善三级妇女保健服务网络。市妇幼保健院力争建成绵阳市“两癌”筛查诊治中心,完善全市“两癌”防治三级网络体系,实施全市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建设5G+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及健康管理云平台,实现“两癌”的预防、诊断、治疗与健康管理、健康干预、效果评价全过程闭环管理,到2025年,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筛查覆盖率不低于84%。

着重关注妇女儿童健康发展。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普及常见病防治知识,提高妇女儿童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开展妇女精神卫生咨询和服务,重点做好妇女产后抑郁症预防、早期发现及干预。强化对孕产妇和儿童的合理膳食指导,开展儿童营养性疾病的筛查,预防和控制贫血、营养不良、肥胖等营养性疾病。加强儿童眼及视力保健、口腔保健、生长发育及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和健康指导。做好儿童健康管理,按免疫规划进行预防接种,深化特殊儿童入学入园健康评估等工作。建设绵阳市儿童早期综合发展中心,到2025年,建成国家级、省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

第三节扩容婴幼儿照护服务


完善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按照“家庭为主、托育补充,政策引导、普惠优先,安全健康、科学规范,属地管理、分类指导”的原则,逐步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托育)普惠性服务供给。新建居住区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10个托位的标准,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及配套安全设施,与住宅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应在5年内通过购置、置换、租赁以及旧城改造等方式,按照每千人口达到8个托位的标准,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

加强托育服务质量和覆盖范围。开展“1(示范性照护机构)+N(社区照护设施)”模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依托社区综合体,增加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普惠优先、形式多样的社区托育服务。支持城市街区、道路、社区以及学校、医疗机构、公园、图书馆、绿地等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适儿化改造,争创儿童友好城市。到2025年,全市备案托育机构达到100家以上。

建立托育综合监管体系。各县(市、区)应将婴幼儿照护服务从业机构的管理纳入基层治理平台,建立举办者自查、相关职能部门抽查和县(市、区)牵头联合检查相结合的综合监管机制。将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纳入“雪亮工程”,强化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和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婴幼儿人身安全、虐童等违法犯罪行为。

专栏4—1 幼有善育 重点建设项目

1.儿童健康管理工程

开展儿童健康公共卫生服务、儿童乳牙早失干预、6岁以上儿童弱视干预和儿童健康科普宣传等项目,逐步开展3—5岁儿童免费涂氟防龋项目,为儿童提供全程健康管理服务。

2.高危儿综合管理工程

贯彻落实《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对早产儿进行住院前、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全面评估和专案管理,推动开展早产儿母乳喂养、袋鼠式护理、早期认知发育和营养干预工作。完善高危儿筛查及管理网络,全面进行高危儿综合管理。开展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和疾病综合管理体系构建以及多学科合作的高危儿综合管理项目。

3.妇女及未成年人基本权益保障提升工程

加强对《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宣传教育,打造全链条妇女维权服务机制。探索建设妇女儿童发展监测平台,掌握妇女儿童发展主要诉求。探索设立市级两癌救助金,加大两癌贫困妇女救助力度。探索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指导模式,发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统筹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

4.构建家庭发展政策支持体系

建立完善包括生育支持、幼儿养育、青少年发展、老人赡养、病残照料、善后服务等在内的家庭发展政策支持体系。贯彻落实税收、抚育、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政策,减轻生养子女家庭负担。支持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建立育婴室和托儿所,方便生育妇女兼顾就业与照料子女。支持妇幼保健机构开展托育服务,支持公立幼儿园实施托育一体化服务,打造市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统筹全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持续推进家教家风建设。组建好家风宣讲志愿队,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巡讲巡展。树立宣传一大批优秀家庭及角色典型。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基层指导服务站点和队伍,线上线下同步开设母亲学院,综合运用教育培训、咨询指导、亲子实践等方式,营造良好儿童成长环境。

5.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在未来社区建设中,实现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全覆盖;在老旧居住小区综合改造提升中,增设婴幼儿照护室内外活动场地;在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配建中,统筹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

第二章学有优教

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服务社会的工作思路,确保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创新推进“五育并举”,严格落实“双减”政策,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再突破。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满足多样化、社会化的教育需求,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努力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

第一节促进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


推动学前资源扩容增量。持续巩固“80·50”攻坚成果,构建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以新增人口集中地区和城镇为重点,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0所以上,新增学位约1.5万个,力争公办园在园幼儿比例达到55%以上。补齐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普惠性资源短板,每个乡镇原则上至少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园。

建立办园行为监管机制。严格幼儿园准入管理,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加强对教职工资质与配备标准、办园条件等方面的审核。强化对幼儿园的动态监管,坚持民办园年度报告和年检制度。深入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行动,坚决克服和纠正“小学化”倾向。

实施保教质量提升工程。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双向协同、有效衔接,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完善保教质量监测办法,重点监测结构性质量、过程性质量和结果性质量。出台学前教育质量评价方案,分层次对学前教育发展质量、幼儿园办园质量和幼儿发展质量进行评价,引导幼儿园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落实教研指导责任区制度,深化拓展学前教育研究“共同体”建设,统筹做好幼儿园的教学教研和业务指导。

第二节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落实城乡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扎实推进学区制改革,以城市新区为重点合理规划建设义务制学校,多措并举化解城区义务教育大班额现象,完善随迁子女入学和在流入地升学考试政策。支持绵阳优质学校集群化发展,开展集团化办学,实施“内培外引”,持续增强优质教育的覆盖面和可及性。到2025年,全市有100所学校建成市级高品质学校,50所建成省级高品质学校。

提升教育装备标准化水平。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和《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的要求,改造提升现有学校软硬件设施设备,推进校舍修建改造工程、基础设施配置改善工程、教学资源优化工程。配齐配足各类设施设备、场地、功能教室,提升设施设备使用效率。

统筹协调好城乡教育资源,优化城乡校点布局。紧扣基础教育“城挤、乡弱、村空”问题的化解,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机制,以乡镇学校布局调整为统揽,推进寄宿制中心学校建设、乡镇教师队伍建设、乡镇教学质量提升,加紧加快重塑基础教育空间版图。到2025年,通过“保留、整合、撤销、新建”等方式,推进中小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完成全市学校布局调整,切实优化教育空间布局。

第三节引导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发展


实施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计划。制定《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实施方案》,重点支持人口集中地区的城市、县城镇普通高中学校建设。支持涪城区、江油市、三台县构建县域普通高中发展共同体,整合区域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资源。探索分类办学模式,实行“一校一策”,支持市直属普通高中采取“一校+一县”结对帮扶模式,提升县域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实施育人方式改革推进计划。结合高考综合改革,制定《绵阳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组织开展新课程新教材专项培训,积极参与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区(校)建设,培养100名具有卓越实践成果的优秀校长、教师和教研员。依据学科人才培养规律、学生兴趣特长和社会发展需求,因地制宜、有序实施选课走班。支持绵阳中学、南山中学、三台中学、盐亭中学、东辰高中等学校开展基于新课程新教材的选课走班试点。推动学校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源规划等方面引导,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争创全省教学改革示范区。

实施多样特色发展协同计划。修订《绵阳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评价方案》,推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引导学校明确发展定位、凝练办学特色、提升育人能力。探索发展综合高中、科技高中、人文高中等特色学校,加强学校体育、艺术、写作、科技创新等特色课程建设,鼓励普通高中积极参与四川省百所示范性普通高中、百所特色办学普通高中引领创建工程,确保县域内至少创建一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特色办学普通高中。

第四节保障特殊教育优质全面发展


完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编制并实施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通过特教学校入学就读、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儿童福利机构特教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一人一案”做好教育安置工作,全面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继续办好涪城区特教校高中班,支持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开设幼儿班。到2025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不低于95%。

增强特殊教育保障能力。健全残疾儿童入学评估机制,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支持有条件地区建设特殊教育学校。加强专业人员的配备与合作,提高残疾学生评估鉴定、入学安置、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的有效性。增强特殊教育教科研能力,推进教学资源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

第五节促进职业教育融合创新发展


统筹普通高中与中职教育协调发展。推动搭建普通高中与中职教育学籍变动管理平台,提高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合理化水平,纵向贯通人才培养体系,推行“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导职业教育资源向产业和人口集聚区集中。整合1200人以下的“空、小、散、弱”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全市产业发展需求,通过合并、托管、集团办学、校园土地置换等措施,探索重组职业学校。到2025年,争创省级双优建设计划项目中职学校2所以上。

推进全域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实施职业教育融合创新发展行动,打造名校品牌,促进特色化中职教育高水平发展。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名校”建设实施办法,支持现有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中职学校和专业积极争取国家“双优”建设项目。到2025年,建设一批省内和西部知名的一流中等职业教育名校和名专业。

推进产教融合深度发展。积极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职业院校,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设备、场地、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支持校企共建公共实训基地、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到2025年,打造省级产教融合示范项目2个,打造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个。

根据绵阳一、二、三产业特色,制定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重点专业集群建设规划,推动职业院校围绕产业发展,面向市场调整专业布局,推行现代学徒制,支持职业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实施中职“三名工程”、高职“双高计划”,持续推进民族地区“9+3”免费教育计划,扩大民族地区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实施市级“中等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到2025年,新认定市级示范(特色)专业10个,建成省级示范(特色)专业5个,依托高职本科院校和大中型企业建立3个以上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

第六节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深化科教融合。鼓励在绵高校与企业合作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创新载体,更好的为绵阳相关产业服务;开展科技攻关成果转化,支持高校承担基础性、前沿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承担国家、省科技计划(专项)项目;支持高校成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设立科研成果孵化基金,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健全高校科技人才流动机制,支持教师在本市创办企业或到企业开展成果转化。引导在绵高校围绕重点产业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形成错位发展、各有侧重的学科专业体系。

培育一流学科与高水平专业。实施高等教育对标提升行动计划,支持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双高’建设和升本准备;支持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等高校实施一流学科建设专项。A类学科以现有省一流学科为基础,B类学科以各高校优势学科为基础,加快推动在绵高校传统优势学科与实体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深度融合。实施“高水平”专业建设专项,引导在绵高校新增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调整合并需求不足、供给过剩专业,打造支撑创新链、产业链的特色优势专业。

扩大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招引国内外重点大学在绵新设办学机构,建设理、工、医、教等领域的研究生院。支持西南科技大学与国内知名高校、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国防科研院所共建“中国科技城国防科技工业联合研究生院”,实现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到2025年,在绵高校数量力争达到17所,全日制在校大学生达16万人,在校硕士研究生0.5万人、博士研究生0.1万人。

提升教育国际合作水平。支持高等学校加强与国(境)外院校在教育、教学、科研、联合实验室等国际合作方面的深层次交流与合作。支持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参与办学。鼓励高等院校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增进国际理解,拓展国际视野。

第七节推进社会教育全面发展


深入推进构建全民覆盖的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家庭,推动构建惠及各类群体的终身教育体系。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依托四川终身学习在线平台,优化国家数字化资源中心绵阳分中心,继续推进“终身学习点亮绵阳未来”线上展示平台建设。支持办好绵阳老年大学,发展社区老年教育、远程老年教育。

发展惠及全民终身教育。落实四川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工作,推动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互认衔接。加强终身教育机构办学和质量监管,构建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学习者等多主体分担的学习经费筹措机制。加强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和继续教育,发展科学家庭教育,推进城乡社区和网上家长学校建设。

第八节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好师德师风负面清单,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把“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四个服务”和“六个要”等要求细化落实到师德教育全过程,深化师德师风问题治理,加大师德失范行为查处力度。

提升师资队伍能力水平。坚决克服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纳入教师考核。优化打造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构建高水平教师培训体系。建立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国家教师教育基地为引领、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专业发展机构为纽带、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为实践基地,协同联动、层次分明、开放灵活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实施“四名计划”培养培育工程,重点打造“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名辅导员”等“四名”示范队伍。完善绵阳特色“赛训研”三合一平台,持续开展全市教师赛课活动,以赛带训,以培促研,通过赛课观摩、现场点评、专家培训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市级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九节推动教育信息化智慧化

优化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迭代升级,加快IPv6规模化部署应用,建成可控、可管、稳定、高速的教育专网,稳步推进中小学智能化校园建设。

推进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教育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推动教育决策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教育管理由单向管理向协同治理转变、教育服务由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变。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优化整合,一体化水平大幅提升,数据孤岛得以打通,多元参与的应用生态基本建立,教育决策科学化、管理精准化、服务个性化水平全面提升。

高质量发展在线教育。全面推进“三个课堂”的建设和应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建设集进修、培训、教研于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线上平台,推行“线上”网络研修与“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模式,扩大普及范围,提升应用水平。建设绵阳数字学校,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个性化的需求,构建教育均衡发展的数字化环境。

专栏4—2 学有优教 重点建设工程

1.优质学校培育工程

推进全学段、全面、全域提质,通过政策倾斜扶持、高校校地共建、名校支持带动、名师专业引领、专家指导、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引导社会办学等举措,拓展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开展“五育并举”全面提质行动、品牌学校创培行动、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行动,实施名园培育工程、小学强基工程、初中强校工程、高中培优工程,提升全域基础教育发展水平。

2.基础教育巩固培优工程

学前教育阶段:实行公民办并举,大力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加快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义务教育阶段:着力构建以城镇义务教育学校、乡镇中心(寄宿制)学校为主,必要的乡村教学点为辅的多元协调发展的义务教育学校新格局。按照“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中心城镇或片区集中”的总体思路,撤并、调整、新建一批学校,优化布局、补齐短板。实施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支持各地新建、改扩建特殊教育学校,改善现有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建设一批特殊教育资源中心。

高中教育阶段:改善、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条件,逐步调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和办学规模,保持普高与中职办学规模大体相当,力争普通高中校额达到省定标准。

3.现代化学校建设工程

坚持“实用、够用、安全、节俭”的原则,按照“绿化、文化、美化、节约化、智能化”的要求,新建(改扩建)一批现代化学校,提升建设品质、优化育人空间。

4.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达标工程

大力推进健康教室(教学场所)建设,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严格执行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教室采光和照明国家标准,达标率100%。

5.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工程

增强职业教育名师引领: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鼓励校企双方积极申报国家“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力争到2025年“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50%以上。实施市级“职业教育名校长”工程和市级“职业教育名师”工程。

推进职业学校课堂革命:坚持开展全市教师教学比赛、学生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助力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省、市教学质量监测体系,逐渐覆盖公共基础学科和大类专业,并加强监测结果运用,客观评价学校教学质量。到2025年,建成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门,建设虚拟仿真实训项目5个。

6.高等教育333工程

建设3大服务平台加快出台支持政策,系统推动高校内涵建设,鼓励和引导高校走“质量型、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加强校、地、企、院之间沟通、联系与协调,实现信息、资源、成果等融通共享,建设校地融合平台、产教融合平台、校院融合平台。

构建3大合作机制健全校地、校企合作机制,引导高校与各地政府、大中型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施订单培养。健全校院合作机制,引导高校与在绵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科技研发和研究生等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培养。

实施3大建设项目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项目,引导高校举办大学生就业专场招聘会,提升大学生留绵率。实施科研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和地方合作的科技研发基地、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促进高校开展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共同开展研究型和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示范专业建设项目,培育打造一批国、省高水平专业。

7.卓越教师梯级培养工程

梯级教师培养,构筑教育人才金字塔重点实施 “四名”培养计划,强化市、县、校三级“四名”工作室建设,计划每年培育中小学名教师100名,名校长50名,名班主任100名,名辅导员20名。

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引领带动各地建立一支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支持市内职业院校和教师参与省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和紧缺领域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建设。

实施乡村教师校长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加强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和民族地区双语教师专项培训。

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引进省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金牌教练”、优秀管理人员等高层次教育人才,加强对人才的后续管理考核力度,充分发挥人才效益。

8.智慧教育建设工程

加快推进信息化基础应用环境升级:大力提升校园智能化水平,加强全市中小学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终端配备,做好设备更新和软件迭代,营造完善的信息化基础环境。

全面完成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创建30所智能化校园:推进基于大数据的课堂分析,探索学情分析精准化、课堂评价反馈及时化、学习资源推送个性化,推进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学习的“智慧课堂”建设。

全面实现三个课堂在广大中小学校的常态化按需应用:每所城镇中心学校至少建设1间录播教室,创建不少于30所主播学校,组成“1+N”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建设“绵阳数字学校”,不断增强优质数字资源的有效供给。

建设教育大数据中心,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推动教育科学决策、精准管理和个性服务:推动跨地域、跨层级、跨部门教育数据的汇集与共享,建立大数据中心,支撑招生计划、就近入学、学生资助、安全防控等教育决策,提高决策科学性。探索基于大数据的用户行为分析,为广大师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第三章劳有应得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建立完善农民工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机制,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促进共同富裕。强化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全面提升就业创业全过程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第一节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促进人民收入水平稳健增长。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鼓励企业柔性用工,建立“共享用工”调节机制,稳步提高养老金、低保、失业保险等民生保障待遇标准,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推广“五金增收”模式,鼓励农民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多种经营,积极发展民宿经济、林下经济,增加经营性收入来源。实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带动小农户发展”工程,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基地、做加工、创品牌,发展休闲度假、民宿旅游等经营方式,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延伸收益。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社会资本组建混合所有制经济实体。

加强经济权益保障。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健全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各项制度。完善投资入股、产权交易等制度,有效保护股权、债权、物权和知识产权等财产权益。完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分配政策,推动专利、发明、专有技术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采取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岗位分红权激励等多种方式,健全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市场决定报酬制度,让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者得到应有的回报和激励,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完善农村集体产权确权和保护制度,分类建立健全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登记、保管、使用、处置制度和财务管理监督制度,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依法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制度。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按照国、省统一安排部署,贯彻执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全国统筹相关工作要求,全面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等政策改革任务。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丧抚费制度。进一步强化健全社会保险待遇调整机制。加快发展企业年金、商业补充保险,促进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合理衔接,形成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保障体系。推进工伤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探索建立适应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伤保险保障办法,实现职业人群工伤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功能。

优化提升社会保障综合服务能力。加强社会保障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加强社保基金监管,持续提升线下经办服务水平,优化经办流程,稳步推进移动服务平台自助服务模式。积极推动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模式,持续做好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工作。

第二节优化就业服务保障机制


明确政府主导地位,引导各方力量参与就业工作。建立健全就业与宏观部门联动机制,明确各部门在促进就业创业中的职能,建立有效的、制度化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就业服务活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团组织配合、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就业服务工作格局。

建立健全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强化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创业的引擎作用,将就业创业工作置于经济社会发展优先地位。建立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金融、产业、贸易等综合性经济政策体系,预防和避免规模性失业现象出现。

扩展就业空间,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新兴业态,不断拓展新兴就业领域;推进新产品、新服务应用示范,加快产业化进程,持续释放吸纳就业潜力;催生更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家庭手工业等小微主体,提升经济品质,开发更多新型就业模式,扩展就业空间。加快打造商务服务新兴极核,完善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条,发挥服务业就业蓄水池作用,持续增加服务业岗位供给。

第三节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市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与服务信息网络,推进就业服务网络向乡镇、农村延伸。按照城乡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完善就业、创业、教育培训等方面公共服务政策和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公平、有效的政策和服务支持。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性别歧视,完善市场运行规则,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

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依托中国(绵阳)科技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运作好“科技城人才之家”,规划建设“海内外人才服务工作站”等人才服务载体,持续完善区域人才服务体系。持续实施“科技城人才计划”“绵州育才计划”等系列人才政策,实施科技城博士集聚行动,精准培养、靶向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培养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建好“绵州英才卡”数字化服务平台,组建中国科技城科学家联盟、重点产业人才联盟,实现对人才进行全过程、全周期跟踪服务。

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完善就业创业“一站式”“全城通办”“综合柜员制”等服务模式。通过公益性岗位等渠道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加快专业工作人员队伍建设,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就业服务能力提升培训。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实施“互联网+就业”计划,完善就业信息服务制度,建立信息互联互通机制,搭建共享发布平台,健全市级就业信息资源库,建成服务网站、呼叫中心、新媒体终端、社会保障卡“四位一体”的就业创业公共服务网络。开展就业信息分析利用,建立就业数据与宏观经济、行业经营等关联数据的比对分析方法,引导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

建立完善失业监测预警机制。主动应对经济下行、产业结构调整、疫情影响带来的失业风险,健全人力资源供需调查、失业动态监测等统计与发布制度。强化与研究机构、市场分析机构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就业形势分析研判,健全就业形势定期综合会商评估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失业监测机制,及时监测掌握企业人员变动情况及趋势。

第四节保障重点群体就业


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健全覆盖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全过程的就业服务体系,搭建综合性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围绕绵阳市发展战略和产业规划,鼓励电子信息、新材料、汽车零部件、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设立见习岗位,推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实习见习,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实训,提升适应市场需要和职业发展的能力。引导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转变就业观、择业观,加强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实现理性就业。

着力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创业。支持建设一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实训基地和公共职业技能实训基地,以乡村特色产业、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工程项目等为抓手,推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和就业示范基地建设。为返乡创业者提供政策服务、技术培训和指导、项目辅导、品牌创建、产品营销等服务,鼓励和指导具备创新创业条件的农民成立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户、中小微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

统筹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创业。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强化就业困难人员动态管理,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开展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提供一对一就业援助。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对招录用就业困难人员的企业发放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为从事灵活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实行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第五节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


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劳动者全职业生涯周期的职业培训制度,健全以政府补贴培训、企业自主培训、市场化培训为主要供给,以企业、职业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依托,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为主要形式的培训体系。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互联网+”等模式,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大规模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

提高职业培训效果。做好战略性人力资源发展规划,落实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加强我市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培训,实施技师培训项目,加大急需紧缺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力度。探索“订单+定岗+定向”等多种培训新模式,建立重点产业职业技能培训需求指导目录。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建立职业培训补贴标准与社会需求程度、培训成本相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

加大重点群体培训力度。组织实施专项培训计划,大力开展面向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等重点群体的免费职业培训。重点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养力度,使其成长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需求的高技能劳动者,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第六节保护劳动者基本权益


健全劳动关系矛盾协调机制。全面落实劳动合同制度,规范用人单位劳动用工行为。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创新劳动保障监察体制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建设,加强各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组织建设,加强专业性预防调解工作。加强劳动关系协调三方关系建设,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机制,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落实劳动收入分配制度。深化工资制度改革,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决定和增长机制,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监督各类用人单位执行最低工资规定,完善落实工资集体协商、集体合同、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信息指导等宏观制度,健全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信息体系,加强对重点群体薪酬分配的事前指引,完善根治欠薪长效机制。

第七节强化创业带动就业能力


持续完善劳动者创业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收费管理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破除制约劳动者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和落实金融信贷、工商财税、社会保险等扶持政策,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支持大众创业。积极争创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加大市级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建设,提升创业孵化服务功能。

着力强化创业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市、县、街道、社区四级创业服务网络,构建创业者“半小时服务圈”。建好基层创业服务人员、创业培训师资、创业导师“三支队伍”,优化“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梯级孵化体系,鼓励建设具有绵阳特色和行业引领作用的专业型孵化平台和示范点。

大力激发自主创业活力。深入实施“创新创业绵阳行动”,继续实施创新创业大赛、创业明星和能手争创等活动。鼓励发展“互联网+创业”和新个体经济,鼓励灵活用工、共享用工、直播经济等新兴模式和业态发展。探索农村电商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推动农业品牌化标准化发展,夯实乡村富民产业本底。加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持续引进高层次青年人才到绵阳创新创业。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业风尚,培育创业意识,营造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专栏4—3 劳有应得 重点建设工程

1.就业供求信息监测服务提升工程

与省级层面加强协作,协同成渝共建统一开放人力资源市场,指导鼓励人力资源市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依托招聘信息和数据库,采取设点监测、线上调研、数据对比等方式,开展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监测,为研判就业形势、完善就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2.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与人才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根据劳动者自身条件和服务需求,构建精准识别、精细分类、专业指导的服务模式,提供个性化服务措施和解决方案。组织开展进企业、进园区、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为企业和劳动者送政策、送岗位、送信息、送服务、送维权,提高公共就业服务可及性。借助已有科技城人力资源产业园平台,以及已入住36家人力资源企业,进一步建设运营好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积极创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新增2个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

3.人才协同重大机制改革工程

协助建立成渝两地协同引才机制,协同组织开展引才活动,建立高端人才互认机制,统一人才评价和资质互认标准。深化成渝轴线县(市、区)就业创业“生态圈”建设,持续开展跨区域人才交流和劳务合作,推动城际间就近就业。

4.基层服务平台信息化工程

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将金保专网接通到各村社,推进基层公共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实现资源信息共享、互通。

5.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体系建设工程

充分发挥绵阳市公共实训基地平台作用,采取共建共享的原则,实行公益性和市场化相结合的管理运行模式,逐步建立覆盖全市主要产业的职业技能公共实训网络。依托实训基地广泛开展技能实训、技能竞赛和技能评价等工作。

6.先进产业就业护航工程

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瞄准我市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等先进产业领域,聚焦先进产业集群、示范产业链和现代化产业平台体系,重点针对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新职业新岗位,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劳动者共享的引才育才机制,形成一支高素质产业劳动者队伍。

7.乡村振兴战略就业助力工程

为乡村振兴提供招聘、就业创业指导、培训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促进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流动和配置。鼓励专项资金助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现代化农业生产等项目进行重点人才培养,促进乡村地区人力资本积累。提供特殊优惠政策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引导返乡创业人员实现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对接,鼓励返乡创业人员挖掘当地特色产业。加大高校毕业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支持力度。

8.技能兴绵行动

加强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建设。加强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建设。持续提升职业院校专业化、特色化水平。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技能人才培养、技能评价、标准开发等领域的重要作用。用5年左右时间建设一批高水平中、高职院校;建设5个左右高水平中、高职专业(群)。继续推进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新建15个以上的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9个以上的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健全以绵阳市职业技能大赛为龙头,企业、行业、院校技能竞赛活动为基础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进一步完善选手的选拔、培养和激励机制。积极参加省级及以上职业技能大赛,力争在更高层次技能大赛中取得突破。

第四章病有良医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完善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医疗卫生健康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推进“健康绵阳”建设,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综合连续和经济有效的全人全程健康管理服务。

第一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以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定位,深化公立医院治理结构改革。健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机制,完善考核指标和方式方法,推动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建设功能化、人性化、智能化的现代化医院。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合理制定并落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标准并建立动态核增机制。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统筹推进“三医联动”,增强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协调性。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一体化经办运行机制,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合并实施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探索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加强市、县、乡(街道)、村(社区)医保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建设“互联网+智慧医保”大数据系统和医疗保障服务综合信息化系统。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发挥医保控费作用,落实社保(医保)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制度,继续做好社会保障卡省内、市内通用,支撑全国通用。统筹门诊和住院待遇政策衔接,深化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和老年痴呆等慢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将结核病、丙肝、乙肝等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的重大传染病和严重精神障碍纳入门诊特殊病种保障。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按人头、按床日付费等多种付费方式并行的多元复合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支付方式,逐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付比例。

巩固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坚持公立医疗机构以基本药物为主导的用药模式。规范开展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落实集中采购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完善短缺药品监测网络和信息直报制度,健全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分级应对体系。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推进药品使用监测和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体系建设。保障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加强对传染病药品监测预警,推进传染病治疗短缺药品供应保障。

第二节提升医疗服务综合水平


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完善医联体体制机制。强化由三级公立医院或县级医院牵头、其他若干家县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的紧密型医联体或医共体,畅通双向转诊通道,逐步引导居民形成有序就医格局。探索对紧密型医联体实行基本医保基金“一个总额”付费,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引导三级医院逐步减少普通门诊,将预约诊疗、日间手术等服务模式常态化、制度化。建立医联体内不同级别、类别、举办主体机构间分工协作机制,统筹负责区域内居民健康促进、疾病防控、疾病治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社会支持性服务等全过程服务。促进医防融合。鼓励医疗机构增加预防干预服务,在患者转诊过程中予以健康指导干预协助和跟踪管理,推行一站式服务。健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健康体检制度,进一步规范健康体检,支持专业体检中心扩展其服务功能和范围;探索集慢性病预防、风险评估、跟踪随访、干预指导为一体的居民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强化专科协同。针对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推动多学科联合诊疗。继续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建设,促进专科协同发展。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广泛应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推进“全专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为重点,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80%以上。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衔接,以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为突破口推进基层医防融合。完善和丰富电子健康档案服务内容,优化面向个人开放的服务渠道和交互方式,有效发挥在居民全流程健康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

加强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提升公共卫生信息化“平战结合”能力,依托全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探索推动二级及以上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间的信息系统互通共享,加强新兴技术与公共卫生领域的融合应用,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加快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一体化、数字化医院”建设。

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丰富“5G+智慧医疗”应用场景,推动健康服务融入生活,鼓励社会资本发展高端医疗服务、健康养老服务、健康管理服务、专业护理及康复服务,构建健康服务新业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在医疗健康服务中的应用,结合智能诊断、智能护理和智能养老等领域,重点发展符合临床专业要求的可穿戴设备和紧急救援设备设施。

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高层次卫生健康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建立后备人才库,遴选培养一批首席专家、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大力培育绵州名医。加强儿科、精神科、老年医学、康复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培训力度,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全科医生的目标。鼓励医师到基层、医疗资源稀缺地区和其他有需求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

补齐医疗卫生短板。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强化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坚持中心城区控制、新城区发展原则,重点解决新城区医疗资源缺乏的问题。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推进大型医疗机构“高精尖优”发展工程。支持儿童、妇产、肿瘤、精神、口腔、康复等专科医院建设。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综合水平,促进医疗服务均等化水平。

第三节强化医疗综合服务体系能力建设


不断完善以市级医院为龙头、县级医院为支撑、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骨干、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医疗卫生综合服务体系。

建设区域医疗中心。把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作为绵阳健康发展战略性措施,支持绵阳市中心医院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绵阳四〇四医院、绵阳市中医医院、绵阳市妇幼保健院等创建专业类别的省级医学中心。推进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和胸痛、心电、影像、检验等专业远程诊断中心建设,推广“多学科诊疗MDT”“绵阳市卒中急救地图”“绵阳胸痛中心全市模式”“日间手术中心”等全新模式,拓展区域医疗中心的功能和辐射范围,努力打造成都平原医疗副中心。

加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县级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构建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聚焦“大病不出县”目标,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加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加大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相关专业科室以及紧缺专业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提升重大疾病诊疗和急诊急救水平,促进县域内就诊率逐步提高。

优化调整基层卫生机构布局。构建起以县医院为龙头、医疗卫生次中心为支撑、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骨干、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基层医疗卫生新格局。

健全精神卫生体系。建立以市、县精神卫生机构为核心,综合医院精神科为辅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补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基础的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和服务网络。依托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推进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病专业省级重点学科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支持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危急重症医学综合楼建设项目和智慧医院及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立项,建设省级精神疾病疑难危急重症多学科(MDT)诊治中心,支持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省级实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巩固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地位。

第四节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以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龙头,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协同网底,二级以上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为协同补充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推进国家级传染病重点专科建设,支持绵阳市疾控中心建设“西部一流,全省领先”的现代化疾控中心。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加快推进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提升常见传染病采样检测与重大传染病快速检测能力。

完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构建统一的“市—县”一体化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信息化平台,积极探索建立120急救报警智能化系统,实现报警呼救、实时定位等急救功能,实现全市“一网管理、一键急救”。合理布局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城市地区完善以市急救中心为主体,二级以上医院为支撑的城市院前医疗急救网络,服务半径不超过5公里,平均急救反应时间少于15分钟;农村地区建立“县级急救中心—中心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三级急救网络,服务半径10—20公里。

加强采供血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市中心血站建设,进一步提升全市的血液保障能力和血液安全供应,逐步落实无偿献血“三免”政策,力争到2025年末千人口献血率达到14‰。

健全卫生监督执法体系。积极推进市级主城区卫生监督执法机构整合建设,协调推进县级监督执法机构改革。推动将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工作纳入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合理配置乡镇、村(社区)监管协管力量,加快建成“设置科学、功能完善,制度健全、管理规范,保障有力、运行高效”的规范化卫生监督机构。


第五节加强重点人群疾病防治

提升慢性病防治水平。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提高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综合防治能力。完善和丰富电子健康档案服务内容,优化面向个人开放的服务渠道和交互方式,有效发挥在居民全流程健康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高血压患者基层规范管理率不低于60%,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率不低于60%。以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早期筛查干预为重点,完善“市—县—乡”三级癌症防治体系,加强癌症防治科普宣传,强化危险因素干预。到2025年,人群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不低于73%,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不低于55%,全市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不低于44%。

加大传染病防治力度。积极落实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的策略与措施,做好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防控。加强儿童传染病和常见病防治,积极开展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工作;加强流感、手足口等急性传染病防控,做好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控工作。巩固艾滋病防治体系,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加强艾滋病源头控制,提升防治能力和防治效果。加强肺结核主动发现,将结核病筛查纳入重点人群体检项目,落实精准诊断和治疗管理,持续提升结核病防治工作质量。全面实施病毒性肝炎防治措施,开展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危害行动。持续推进狂犬病消除行动。到2025年,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达92%以上;肺结核发病率控制在46/10万以下。

加大地方病防治力度。继续做好血吸虫病、疟疾等重点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持续巩固全市血吸虫病消除达标和消除疟疾成果。加强重点地方病干预,做好现症地方病病人救治救助,巩固和保持碘缺乏病、大骨节病消除状态,巩固氟中毒病区控制成效。

加大职业病防治力度。依托绵阳四〇四医院,开展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加强卫健、人社、民政、医保、司法等部门配合,加强尘肺病的筛查、随访,巩固和深化尘肺病病人的健康帮扶工作。全面推进“健康企业”建设,实现重点行业领域“健康企业”创建县(市、区)全覆盖。完善职业病监测体系与风险评估,职业病防治监测工作县(市、区)覆盖率达到100%。加强职业病网络直报工作,职业病检查和诊断机构报告率达到100%。完成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县(市、区)覆盖率达到100%。加强职业卫生、放射卫生技术服务质量控制,加强卫生防护工程应用性研究及推广工作。

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继续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夯实接种率,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90%以上。积极推广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推动重点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稳妥有序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逐步提高人群接种率。规范疫苗管理,加强免疫规划冷链系统和信息化建设。

提升社会心理服务水平。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加强社会心理人才队伍培育,将社会心理服务融入市域社会治理工作,提升各治理部门运用心理学规律开展工作的能力,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现实诉求和社会心理需求,努力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支持、引导从事社会心理服务的个人、社会组织、团体、企业和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向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组织提供社会心理服务,逐步扩大服务覆盖面,并为弱势群体提供公益性服务。到2025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达到95%以上,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

第六节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

提升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深化中医药创新协作,加强中医药名师、学科团队建设,在中医药流派传承、医疗、教育、科研等领域建立合作机制,推进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药重点研究室、重点学(专)科、中医专科联盟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强化中医药、羌医药的保护传承和普及发展,建成绵阳市中医医院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工程项目。到2025年,力争建设1—3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学科、实验室),建设5—10个省级重点专科(学科、实验室)。

健全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和协作机制。依托绵阳市中医药研究所、北川羌医药研究分中心等中医机构,加强对重大疑难疾病、重大传染病防治的联合攻关和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形成一批防治重大疾病和治未病的重大产品和技术成果。积极探索与发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建设,积极开展治未病和老年病研究工作,推动医疗机构提供中医体质辨识亚健康调理、季节养生和预防保健等服务。

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因地制宜推进绵阳产道地中药材产业化和中药现代化进程,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推动麦冬、附子、天麻、厚朴等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加大中药材“药食同源”新产品开发,带动道地中药材精深加工产业化发展。

第七节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建设卫生城镇和健康城镇。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建设成果,持续提升公共卫生环境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宜居环境。巩固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建设成果,持续推进卫生乡镇(县城)创建,逐步实现省级卫生乡镇(县城)全覆盖。推进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以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家庭等为重点,实施健康细胞建设工程。到2025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覆盖率达到15%,建成健康乡镇10个,健康村80个。

改善城乡公共卫生环境。完善公共卫生环境治理长效机制,整体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强化薄弱环节卫生管理,推进农贸市场合理布局和标准化建设,加强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建立完善农村村庄保洁机制和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进农村饮用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定期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状况评价。

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加强健康科普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健康知识和技能核心信息发布制度,支持市疾控中心建设健康知识科普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新媒体、村村响广播、坝坝电影等广泛宣传健康知识,鼓励社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社区健康讲堂等活动。

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全面实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引导群众养成“三减三健”、手卫生、个人防护等健康生活方式。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和合理膳食行动。倡导母乳喂养,强化控烟限酒,严禁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

专栏4—4 病有良医 重点建设工程

1.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质工程

规划建设30个左右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标准的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每个建制乡镇设置1所达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设置1所达标村卫生室。每3—10万居民和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内规划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工程

建设绵阳市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加强新兴信息技术与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融合,提高远程医疗覆盖率,逐步实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联互通,有效提高全市居民医疗健康服务的便捷性和公平性。

3.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工程

以市中心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绵阳四〇四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医院为重点,实施“名医、名院、名科、名师”建设工程,坚持全职招引和柔性引进双发力、委托管理和专科联盟相结合,实施知名专家周末坐(会)诊。加大医疗机构与知名院校合作,促进医、教、研协同发展,引进省内外创新先进理念和技术,打造“医、教(培)、研+健康服务业”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加快建设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医学综合楼、中国(绵阳)科技城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市中医医院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工程、市中医医院科教综合楼、市中心血站迁建等项目;开工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核医学中心、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高新医院(肺病医院)等项目;规划建设科技城新区医院、市中心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市中医医院中医特色重点医院等项目。

第五章老有颐养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

第一节夯实基本健康养老服务基础


健全养老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优化老年医疗资源布局,设置1所市级老年病医院或在市级高水平医院设置老年医学中心。加强综合医院、中医院老年医学科、康复科建设,到2025年,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和康复科比例均达80%以上。

加大养老设施建设。推进公办养老院综合改革,大力推行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等方式,鼓励开展连锁化经营。积极培育和引入市场服务主体,投资建设和运营专业化的养老机构。提高供养型、护理型、临终关怀型等养老机构床位总量,重点发展一批日托型、疗养型养老机构。完善县级、乡镇(街道)、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积极发挥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和社区卫生、文化、体育及其他服务设施的养老服务功能,打造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发展面向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多样化养老服务。到2025年,新增普惠性养老床位500张以上,养老床位结构进一步优化,护理型床位占比达55%;向失能、失智、独居高龄、经济困难的失独老年人提供公共医养结合服务,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5%,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55%。

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鼓励支持专业机构运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以街道(乡镇)为单元有序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实现日间照料和夜间监护服务社区全覆盖。加强对适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推进公共设施和家庭适老化建设与改造,新建城市道路、公共场所和涉老设施场所无障碍化率达100%。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和老年用品,不断丰富养老服务业态,促进老年消费市场的发展和繁荣。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扎实开展群众性老年文化活动和老年人体育赛事活动,丰富老年人群精神文化生活。推进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加强老年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与康复辅助器具配置人才培养。

第二节强化基本养老服务能力


扩大优质养老服务供给。发展互助性养老服务,推广“老年公寓+养老服务”“物业服务+养老服务”等模式,探索“时间银行”“志愿型”“储蓄型”等互助养老模式。加强异地养老机构互助合作,开展异地养老、候鸟式养老等服务。到2025年,实现每个县(市、区)至少培育和孵化1家具有专业水平的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每千名老人配备1名社会工作者、每百张养老机构床位配备1名社会工作者。

推进智慧养老服务发展。大力推广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推进“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通过养老服务专线、手机APP定制服务菜单,为居家老人提供线上线下服务。以数字技术赋能养老为导向,率先探索打造智慧养老院。构建全生命周期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生态,瞄准家庭服务机器人、健康检测设备、可穿戴设备等终端产品,提高健康养老智能产品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本地健康养老产业提质增效的支撑作用。

提高老年人社会福利水平。强化特殊困难老年人兜底保障和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按照全省统一标准,实施老年人生活能力评估,精准为老年人提供福利服务。完善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逐步健全老年人社会优待制度体系。

第三节助力老年人享受智慧生活

贯彻落实《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围绕老年人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线上服务与线下渠道相结合”,支持老年大学、公益组织等机构举办知识讲座和指导培训,鼓励老年人自我探索对数字化信息智能技术的学习,提升运用智能技术的能力,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享受智慧生活。

专栏4—5 老有颐养 重点建设工程

1.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新建养老院、康养基地等载体10处,改造完成27处,逐步完成已有农村敬老院的适老化改造,完善各地养老服务体系及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站、点建设。

2.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工程

对老旧住宅、公共场所等实施适老化改造,力争建成1—2个示范性城乡老年友好型社区

3.银发经济发展培育工程

落实减税降费优惠政策,降低养老行业成本。落实养老服务连锁品牌扶持政策。落实各级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具体措施。完善养老综合服务信息平台,进一步发挥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和信息指挥中心职能,优化更新“养老关爱地图”,推动养老服务供给需求精准对接。支持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设置老年用品展示体验区。

第六章住有宜居

加快构建“政府保基本、市场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保障体系。系统营造功能完善、精准高效的社区生活服务场景,全面实现“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转变。

第一节增强基本住房保障能力


保障性住房供给进一步拓宽。完善公租房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并举的保障方式,实现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因地制宜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加大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保障力度,实现多主体供给、多渠道筹集保障性房源,“十四五”期间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0000套(间)。

健全基本住房保障机制。进一步建立完善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和住房保障体系,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保障和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完善公租房房源和保障对象“两张清单”,健全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和保障对象进退审核监管机制。

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农民实施改造工程的主体作用。建立以政府补助、农户自筹为主,统筹农村集体公租房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机制。尊重民族地区居民居住传统和生活习惯,改造后农房要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注重保持田园和传统特色。

推进保障性住房信息一体化建设。借助数字技术赋能政府治理,完善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保障性住房房源清单。强化住房管理服务集成,积极打造保障性住房智能服务平台,打通公租房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相互转换通道,突出公共租赁住房同城异地置换功能,加强住房保障信息公开。

第二节促进居住品质有效提升


鼓励建设高品质居住小区。探索推进EOD、ABO等片区开发模式,坚持新建住房与市政公用配套公服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建设住房质量更加优良、交通出行更加便捷、教育医疗更加完善、文化体育设施更加完备、人居环境更加舒适的宜居社区。加大城镇新建保障性住房的绿色建筑标准强制执行力度,逐步提高城市新建住宅绿色建筑标准执行比例,逐步提高新建住宅成品住宅比例。加大装配式建筑推广力度,逐步提高保障性住房项目装配式比例。探索社会资本合作改造模式,引导广大业主使用维修资金改造小区人居环境以提高居住品质。

加速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严格执行棚改范围和标准,注重改造时序,加大棚改项目的资金筹措力度,加大安置房源储备力度,完善安置房需求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实施老旧小区有机更新。聚焦基础设施改造、生态价值转换、城市治理提升方面存在的问题,着力实施老旧片区、老旧小区和老旧社区更新改造提升行动,推进留白增绿,推进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采取因地制宜、分类处置,合理确定改造内容,增强社区养老、托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功能。到2025年,基本实现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应改尽改,力争打造特色示范院落10个。

第三节增强社区综合服务能力


加强基层政权与治理阵地建设。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加强乡镇、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提档升级,支持和鼓励建设一批社区综合体。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发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社区)便民服务室(站)作用,推动政务服务工作重心下移。推动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健全市、县、乡三级组织机构,推进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村(社区)综治中心。优化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规范“城镇四级”“农村三级”服务管理体系,推进城镇、社区(村)“全覆盖”。推进基层管理和服务智能化信息化建设。

探索基层党建引领治理模式。构建“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综合保障+科技赋能”的社区治理新框架。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的多元参与、共同治理、共促发展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体系。加强城乡社区党组织建设,推动街道、社区、小区党建互联互动,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机制。以社区工作“三项清单”规范基层政府治理与社区自治的关系,培育发展社会企业新型主体。创新社会协同、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组织形式和制度渠道,推进社区规划师、社工、专家学者等专业人才进社区,发展培育社会组织、社区自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形成多元参与的社区发展治理格局。

健全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机制。实施“五维并举、互融互促”的发展策略,推动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与社会综合治理“双线融合”,健全城乡社区发展与治理一体化推进机制。完善城乡社区“五态”统筹推进机制,探索建立镇(街道)“一支队伍统管、一张网络统揽、一个平台统调、一套机制统筹”的基层治理工作机制。持续推动城乡社区减负提能,落实城乡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备案和动态管理制度。探索健全居民社区参与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供需对接机制,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系,积极创建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三社联动”,构建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1+3+N”矛盾纠纷协调联动化解机制,完善基层矛盾纠纷治理机制,实现精准治理。完善社区财政投入机制,激发社区自我造血功能。

打造便民生活服务圈。优化社区商业网点、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业态配置,鼓励企业以连锁经营方式设立餐饮、超市、肉菜店、养老、洗染等大宗化社区服务网点。积极推进家政服务网络建设,鼓励依托大中型服务企业建设家政服务网络中心,提供清洁卫生服务、初级卫生保健、婴幼儿看护、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养老服务、病人看护、护理孕妇和产妇、家务管理、保姆等安全便利的家政服务。继续实施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工程,进一步优化农贸市场网点布局。紧盯“宅经济”,大力发展“网上菜场”“网上超市”“网订店送”等数字生活新服务,推进“智慧商圈”“智慧商街”建设,着力打造“5分钟便利店+10分钟农贸市场+15分钟超市”便民生活服务圈。

专栏4—6 住有宜居 重点建设工程

1.城镇棚户区改造工程

“十四五”期间计划改造城镇棚户区15000套(户),预计完成投资90亿元。重点改造老城区建筑安全隐患大、建筑密度大、房屋建成年限长、房屋质量差、使用功能不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简陋、群众改造意愿迫切的项目。

2.住房租赁服务平台建设

搭建住房租赁信息服务平台,为租赁市场供需双方提供高效、准确、便捷的信息服务,提升住房租赁市场监管服务水平,为广大市民和企业提供智慧化、人性化的住房租赁服务,实现房源核验、房源发布、合同网签、备案登记、信用管理、租房备案证明等一站式服务。

3.实施保障性租赁住房试点

因地制宜积极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十四五”期间,计划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0000套(间)。

4.便民生活数字化赋能行动

全面启动“数字生活新服务”工程,推进网上菜场、网上餐厅、网上超市、网上家政、网上邮政(快递)、网上市场和网上培训建设。加强家政服务智慧平台建设,提升“互联网+家政”综合服务应用。

第七章弱有众扶

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统筹城乡、覆盖全民、托底有力、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着力健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残疾人救助和服务机制,逐步拓展保障范围,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第一节提高社会兜底保障能力


健全分层分类、城乡统筹、兜底保障功能有效发挥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推动基本生活救助与专项救助、临时救助有效衔接,推动实现居住地申请救助。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特困救助供养等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健全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受灾人员等专项救助制度。制定、公布低保标准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健全临时救助政策措施,强化急难社会救助功能。完善市、县、乡、村四级衔接互通的社会救助网络,建设社会救助信息大平台,提高精准救助水平。

第二节提升专项社会事务服务水平


提升人口与家庭服务水平。推动户籍管理事务数字化、全国联网,建立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深入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最美军嫂”、亲子阅读等系列主题活动,推动全社会建设好家庭、传播好家教、弘扬好家风。

保障特殊群体合法权益。深入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平等获得就学、就业、婚姻、生育、财产和参与社会事务等机会的权利。强化对未成年人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的依法保障和社会责任,健全未成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完善监测预防、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五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加强儿童福利机构的布局建设,积极创建儿童友好城市和友好型城乡社区儿童之家。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学前教育资助制度。

加强法律救助和法律援助。均衡配置法律服务资源,建立“全生命周期”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机制。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现市县法律援助机构全覆盖。加大对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家庭暴力、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案件的法律援助力度。加强刑事法律援助工作。推动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全覆盖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和多元化纠纷预防调处化解机制。

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推进发展慈善事业,统筹政府救助主导与慈善救助参与,动员引导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救助服务。充分发挥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公益慈善组织的作用,鼓励慈善组织、企业和个人依法开展募捐捐赠、志愿服务等各类公益慈善活动。规范慈善资金监管,加强对慈善公益组织的管理和慈善公益活动的监督引导,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营造全龄公益慈善氛围,推动社工服务、志愿服务惠及全龄市民。探索“慈善+”跨界合作,引导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构建组织化、专业化、多元化现代慈善事业发展格局,加快城乡社区志愿服务站点建设。

全面深化殡葬改革和管理。进一步改善殡葬服务基础设施条件,规范殡葬服务市场,提升殡葬基本服务保障水平。做好殡葬设施建设规划,优化设施布局。实行惠民殡葬政策,保障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殡葬服务需求。树立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殡葬新风,加快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满足城乡居民基本殡葬需求。

第三节推动残疾人服务事业发展

完善多层次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将符合条件的困难残疾人及家庭全部纳入低保,低收入家庭的重度残疾人全部按照“单人户”纳入低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特困供养,优先对残疾人实施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康复、住房、临时救助和就业援助。扩大残疾人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康复和托养服务。继续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行动,完善以社区康复为基础、康复机构为骨干、家庭为依托的康复服务体系,加快残疾人托养机构建设,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加大残疾人就业保障。落实扶持残疾人创业就业财政补贴奖励、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政策。稳定集中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加强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强化市残疾人“双创”空间孵化功能,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依法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加强对残疾人的司法保护,完善残疾人法律救助机制、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普及残疾人可及、优惠的公共文化活动,提高残疾人体育活动参与率。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支持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

专栏4—7 弱有众扶 重点建设工程

1.人社信息化工程

继续推进绵阳“智慧人社”建设工程。持续做好市、县、乡镇(街道)、社区金保专网建设。建设并完善社会保障类核心业务(服务)系统,实现人社与医保、民政、残联等民生类部门数据共享互用,同时与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互平台有效对接,推进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2.医保转移年限互认重大机制改革

协助省上完成全省范围内部分市州、跨省地区医保关系转接年限互认机制改革。

3.社会救助及专项社会事务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建成梓潼县长卿镇公益性公墓、三台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安州区失能特困人员照护服务中心、安州区社会救助服务中心(救助站),原址改扩建三台县殡仪馆、三台县水观音公墓和盐亭县殡仪馆、盐亭县赐紫山公墓。

4.残疾人康复托养工程

力争建成1所专业化残疾人康复或托养设施,有条件的县(市、区)残疾人康复、托养和综合服务设施“三者有其二”,保障已建成的残疾人服务设施健康运行。

5.无障碍场景营建工程

建设和完善小区道路、居住绿地、配套公共设施、居住建筑、停车场(库)等范围的无障碍设施,新旧公共场所无障碍化率分别达100%、80%。制定绵阳市无障碍专项规划和标准体系,引领和规范各区域、各领域、各环节的无障碍建设,全方位、系统化推进全区无障碍场景营建。

第八章优军优抚有保障

贯彻落实《退役军人保障法》,建立健全退役军人事务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

第一节健全优抚安置体制机制


提高退役军人服务和保障水平。建立完善退役军人待遇与贡献相一致的优抚保障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各项优待安置政策,健全完善抚恤优待补助经费自然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各类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优待标准。将退役军人优先纳入救助、养老、医疗、康复、住房以及残疾人保障等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退役军人阳光安置机制。构建与国防现代化和军队改革要求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服役贡献和能力专长相匹配的退役军人安置机制。大力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实行培训、就业一体化服务,落实各项支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税收优惠政策。

第二节提升优抚保障能力


健全优抚安置服务体系。将优抚安置对象优先纳入救助、养老、医疗、康复、住房、残疾人保障、家属随迁安置、文化、交通、子女教育等服务体系。

提升优抚机构服务保障能力。探索建立优抚安置对象社会化服务平台,提升光荣院、优抚医院服务能力。着力保障军队伤病残军人移交地方医疗需求,改善优抚医院设施和设备条件,提升优抚医院医疗和护理水平。细化明确光荣院服务对象,重点保障集中供养人群,建立统筹平衡供需服务模式,提高床位利用率。推动优抚医院、军供保障中心建设。

第三节规划建设褒扬纪念设施


规划建设烈士纪念设施。立足实际,统筹规划现有烈士纪念设施,以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原则,做好“两弹一星”英烈纪念园、市级军人公墓等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工作。

注重烈士纪念设施管理维护。组织实施提质改造工程,完善设施设备,加强服务能力。优化展陈内容,创新展陈方式,提升整体效能。建立烈士祭扫礼仪规范,完善祭扫制度,规范祭扫活动。大力推进社会拥军、科技拥军、文化拥军、教育拥军、法律拥军形成全民爱国拥军浓厚氛围,巩固深化“全国、省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

专栏4—8 优军优抚 重点建设工程

1.拥军优抚工程

规划建设绵阳市光荣院、优抚医院。

2.烈士褒扬纪念工程

按照《四川省烈士纪念设施三年提升行动方案(2021—2023)》相关要求,推进“两弹一星”英烈纪念园、三台县烈士纪念广场建设;绵阳市烈士陵园改扩建;安州区烈士陵园、江油市西山烈士陵园、盐亭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平武县烈士陵园、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烈士陵园提质改造。

3.融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程

切实加强长征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1)依托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大红军长征绵阳段的研究和宣传;(2)改造提升现有纪念场馆,夯实保护利用基础,重点打造红军长征市级纪念馆、主题文物陈列馆、苏维埃政权建设专题馆;(3)创新文旅融合思路,打造长征文化旅游线路,重点打造江油市青林口古镇、北川县禹里镇、平武县平南乡三个主题文旅小镇;(4)加强区域合作,深度融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第九章公共文化体育有提升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构建城乡一体、区域均衡、人群均等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公众文明素质和身体素质。

第一节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功能

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落实四川省新一轮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加强三线建设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软硬件建设,完善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城市十五分钟、乡村十里文化圈”工程建设,形成以市、县级公共文化设施为核心,乡镇(街道)、村(社区)级公共文化设施为骨架的全覆盖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体系,重点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院坝”,补齐美术馆、艺术表演场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设施短板。

打造优雅时尚的文旅新场景。实施文化地标建设行动。在科技城新区规划建设绵阳市文化艺术中心。建成具有区域带动力、全市影响力文创园区3个、特色街区5条,完善图书馆、剧院、文化艺术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提升打造越王楼、126文化创意园、“两弹城”、松花岭航空动力小镇、方特东方神画、三江码头等文旅地标,支持北川、平武、梓潼、游仙等依托精品线路串珠成链,推动资源优势转为产业优势,促进文旅多元发展。实施文润绿道行动。以生态绿道、公园等为载体,开展阅读空间进绿道、文艺展演进绿道、文创雅集进绿道,打造文化新场景。实施文化阵地提升行动。全面优化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布点。建成3个以上24小时图书馆,基本形成以市图书馆总馆、县(市、区)图书馆为主干,镇(街)图书分馆、村(社区)图书室、馆外流通服务点为枝叶的“四级”总分馆体系。以绵阳市文化馆总馆为中心,实现镇(街)分馆全覆盖,建立覆盖全市的市民艺术普及体系。

加强地域特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融合创新。实施文化保护工程,开展白马文化传承发展专项行动,推进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强对羌年、文昌出巡、白马山寨歌会、雎水踩桥等民俗活动的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发挥品牌引领作用,积极申办、承办国家级、省级文化活动,打造一批原创IP,办好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一带一路”李白文化节、王朗白马风情节等活动。加快推进文旅融合,积极培育一批特色文化街区、夜间经济集聚区和文化消费平台。全方位、多领域推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大力提升潼川古城、郪江古镇、嫘祖陵景区、休闲康养民宿群等文旅名片的影响力,加快建设绵阳华夏历史文化科技产业园、李白文化产业园、青莲文旅特色小镇等核心项目,创新开发“红色文化+旅游”“国防文化+旅游”“三线文化+旅游”“科技文化+旅游”等特色产品,打造全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高地。

第二节全面提升广播影视服务水平

加强县、乡、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布局,巩固广播村村响和电视户户通,推进广电5G网络覆盖和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继续推进“视听乡村”工程建设,实现线上观看、网络视频学习等网络“一站”服务、“一码”获取。鼓励有条件的公共文化机构挖掘特色资源,鼓励动漫、游戏、微电影(网络剧)等新型文化业态与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研发具有绵阳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创新文化供给,拓宽消费渠道,提升群众个性化消费水平。

第三节全面提升新闻出版服务能力


建好全国版权示范城市。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加强对外宣传,讲好绵阳故事。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与服务。促进版权登记和版权交易,打击侵权盗版,保护知识产权,整治出版物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加强“扫黄打非”部署和推进,严格审查广告刊播内容,进一步净化文化市场环境,确保文化安全,形成依法有序的管理局面,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推行“馆店融合”示范工程,推广“你读书、我买单”服务模式,继续加强农家(社区)书屋、科普宣传栏(屏)以及人文社科知识普及走廊建设。统筹整合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文化共享工程、公共文化云等平台,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第四节全面提升体育健身服务功能

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依托各类体育场馆设施,探索主体多元的体育赛事活动组织形式,因时因地因需开展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分层分类引导各类运动项目发展。定期组织市级综合性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老年人运动会以及群众基础好、参与度高、覆盖面广的赛事活动,打造县域品牌特色的赛事活动,形成多元全民体育健身活动格局。

实施品牌赛事引进培育计划。基于“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理念,结合“科技创新、李白文化、白马文化、三国文化、文昌文化”等特色元素,围绕“足球、乒乓球、自行车、马拉松、皮划艇”等体育项目,加快引进重大知名赛事,加快孵化培育本土自主品牌赛事,不断提升赛事管理服务科学化水平,积极争取举办国省级运动会,推动赛事市场化、品牌化、专业化发展。

完善全民健身设施。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加强城市绿道、步道骑行道、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场地设施建设,落实城市基础设施、新建居住区按标准配套建设群众健身设施,着力构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全民健身设施体系,实现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开展全民健身促进行动,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社会开放,进一步做好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对外开放工作。

实施青少年体质促进计划。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实施青少年体育促进计划。健全“体教融合”工作机制,将青少年体质提升和全面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终身运动习惯。持续推动传统体育项目和时尚体育项目为特色的“一校多品”进校园。建立完善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全年龄段的“631”特色体育学校布局,以“足球、篮球、排球”及2至3个传统或新兴项目试点建设高水平学校预备队,分期分批推进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建设,全市组织开展特色项目的学校达20所以上。

专栏4—9 保障公共文化体育服务 重点建设工程

1.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程

对标市级“五馆一院”、县级“四馆一院”、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配套要求,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提供高标准、高规格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阵地。推进绵阳市文化艺术中心建设。

2.实施文旅融合示范工程

重点支持江油扛起“枢纽基地”大旗,打造方特东方神画等文旅新地标。积极支持北川、平武、梓潼、游仙等依托精品线路串珠成链,推动资源优势转为产业优势,推动文旅多元发展。重点打造“李白故里·华夏诗情”“白马西羌·民族风情”“三线记忆·革命激情”等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3.实施文创产品开发工程

积极推进文化差异创意产业开发,持续提升文化资源转化能力。以开发培育“绵州风物”品牌为目标,挖掘、转化传统民俗、传统艺术、传统医药、传统体育、传统技艺等非遗项目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加强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推动文化资源与创意设计、现代科技、时尚元素有机结合,打造一批彰显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

4.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

重点实施嫘祖文化、大禹文化、三国蜀汉文化、李白文化、文昌文化、红色文化、“三线建设”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1)深化文物保护利用: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提升文物展示水平。加强革命文物合理利用,充分发挥革命文物的教育引导作用,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绵阳段)建设,建好用好绵阳“三线建设”博物馆和“两弹一星”干部学院。(2)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进景区、进校园等活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生活,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注重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推动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省级白马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升传统工艺产业化水平。实施川剧、曲艺和中华吟诵振兴计划,将绵阳市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华吟诵传承推广基地。(3)实施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计划:构建嫘祖、大禹、李白等历史名人文化展示、纪念和传习体系。加强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古镇和传统村落的普查甄别和分类保护,调动基层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在不破坏原貌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利用。(4)实施历史文化记忆传承工程: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天府文化创意工程、绵州文化记忆工程、最美人文古镇(村落)创建工程、传统工艺振兴发展工程、四川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等。

5.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展演工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完善文艺创作生产扶持办法,注重文艺精品创作的过程扶持,持续推动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影视精品创作;实施舞台艺术精品、重点主题美术创作计划,打造一批反映绵阳市优秀传统文化和科技城建设火热生活的文艺精品。以“绵州大舞台·惠民演出季”等为依托,打通文艺创作、生产、展演、消费及经纪代理环节,搭建优秀作品多元传播展示平台,创作、引进一批舞台艺术精品,培育激活绵阳演艺消费市场。推动演艺资源与旅游景区的融合,打造一批优秀景区演艺项目。

6.实施文旅开放合作工程

推动建立“大九寨”“大蜀道”“环雪宝顶”等旅游合作联盟,构建与周边市州资源共享、客源互送、推广互动、线路共建的全方位合作格局。组成公共文化场馆联盟,以重庆北碚区特色活动为载体,加强地方馆藏文献、文艺精品创作、阅读活动共享交流,联合举办“绵阳迎春诗会”“缙云之声合唱节”等文艺品牌活动;打造“双城同读一本书”阅读品牌,共建书香友好之城;挖掘川剧文化、“三线建设”文化等共通点,做大做强联合办展、作品研讨和专家学术讲座等活动,促进绵阳市各地互动发展,策划实施绵碚文化艺术节。办好海峡两岸嫘祖、大禹、文昌文化交流活动和羌年、李白故里文化旅游节、白马文化风情节、仙海端午文化旅游节等节会活动,将品牌节会打造成为文旅开放合作平台。着力提升文旅项目招商引资水平,积极招引国内外龙头文旅企业来绵发展,打造一批文旅精品项目;通过战略重组、托管经营等方式,推动现有景区景点提升运营水平、增强运营质效。

7.实施文旅+融合创新工程

推动文化旅游与农业、林业、水利、科技、教育、卫生、体育、工业、商贸和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县域经济等深度融合,加快旅游新技术产业园、药王谷、西部写生创作基地等项目建设,支持仙海端午龙舟赛、安州环山环湖自行车公开赛等赛事品牌化发展,完善城市商业区旅游服务功能,提升绵阳酒、绵阳菜、绵阳茶、绵阳药等文化附加值,开发地方特色工艺品、老字号产品、文化旅游纪念品等创意商品,培育一批农业旅游、乡村旅游、森林旅游、水利旅游、科技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商务会展旅游示范基地,不断拓展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和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空间。

8.实施群众体育提质增效工程

建设全域体育现代化。打造百个社区(街道)公共体育服务现代化示范点,推进全民健身服务的“触手可及”。打造万场次赛事网络体系,塑造高质量赛事目的地城市品牌。

第十章公共安全体系有安排

围绕灾害应急管理、公共卫生应急防控、食药品安全保障、社会综合治理等领域,进一步完善公共安全服务体系,全市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第一节完善灾害应急管理体系

完善防灾救灾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大应急”体系建设,提升自然灾害应急防范能力,完善气象灾害预案与响应机制,推进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综合风险防范体系、应急救援救助体系、应急管理信息体系、基层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推进自然灾害风险评估,进一步完善县(市、区)以及镇(街道)各级组织的灾害事故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和救助预案编制,提高对公共危机的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开展重点场所和领域的消防安全治理。完善城乡社区疫情防控网络化管理体系。增强公安、武警、应急管理技术专家等人员储备,强化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

强化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推动组建镇(街道)综合应急服务中心和综合性救援救助队伍,逐步实现基层应急管理有机制、有场所、有机构、有人员、有应急队伍、有任务清单、有应急文化消费新场景、有监督手段、有评价体系、有持续改进措施,做到综合风险清、隐患动态台账清、应急备灾资源要素清、群众防灾安全应急能力清。

强化重大资源保障。健全救灾物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升突发事件紧缺重要物资生产快速恢复能力。摸清应急物资产能底数,建立应急物资生产企业清单和产能清单。完善“市、县、乡、村、组、点”六级物资储备体系,加强救灾物资“库、站、点”、应急避难场所、紧急避险点的规划建设。重点保障生活类物资、应急药品、救援工具等物资储备,强化重大通信设施保障。

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加强大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知识教育普及工作,开展安全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五进”宣传活动,建设一批公共安全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疏散逃生、应急避险演练。引导公众做好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避险知识及技能家庭教育。

第二节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强化卫生应急指挥调度。将重大疫情防控、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体系信息化建设纳入“智慧城市”总体框架,推进市级卫生应急指挥调度中心与作业中心建设,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调度系统,建立与应急、疾控、市场监管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调度中心,建成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监测、预警、评估、应急值守和处置于一体的“平战结合”应急作业中心。

完善社会急救体系。完善社会急救培训管理体系,大力普及医疗急救知识和技能。鼓励医疗卫生人员和经过急救培训的人员积极参与急救志愿服务,逐步建立起各界参与、机制健全、运行高效的社会急救志愿服务体系。在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区域按照规定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设施,有效降低突发事件的死亡率、伤残率。

第三节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与公安、法院等部门的联合执法力度,建立定期交流、线索通报以及联合行动的联动机制,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监管行政执法的威慑力。加强基层监管队伍建设,提升基层监管能力。

完善食品药品溯源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管理“零容忍”机制,积极落实各级政府监管责任。完善食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问题食品药品召回制度。充分发挥微博、微信以及抖音等新媒体的强大宣传作用,普及全民食品药品安全知识。

加强食品药品全链条监管。推进电子追溯,高度关注网络餐饮外卖服务等新业态下食品安全,实现重点食品品种可溯源率达到100%。加强食品抽检监测,强化部门联合整治,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场所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防控区域性系统性重大食品安全风险。对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基本药物评价性抽检标准及全省高质量药品考核指标,实现本地生产国家基本药物(中药饮片除外)抽检合格率达到99%以上,杜绝重大药品安全事件。


第四节加强社会安全综合治理保障


完善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慧眼工程”建设应用,加强城乡综合治理组织、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基本能力建设,提高对动态环境下社会治安的控制力。持续开展“净网”专项行动,加大对网络黑灰产业打击整治力度,严厉打击网络黑客、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网络水军等违法犯罪行为,整治网络违法犯罪生态。建设智慧型“治安防控识别圈”。

严厉打击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严厉打击传统盗抢骗犯罪,瞄准团伙系列犯罪、职业犯罪、跨区域犯罪、收销赃犯罪,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案件高发多发势头。建立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运行机制,对黑恶势力犯罪苗头打早打小、露头就打,防止坐大成势,实现长效常治。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坚决打好禁毒人民战争。

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健全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吸毒人员、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和重点青少年群体、外来人员、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制度。扎实开展群体性矛盾风险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努力为“十四五”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专栏4—10保障牢固坚韧安全防线 重点建设工程

1.智慧急救信息系统建设工程

重点建设包括智慧急救指挥调度、急救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数据共享联动等三个主要平台,包含硬件建设和若干子系统的建设。

2.自然灾害预警发布平台建设工程

建设统一的自然灾害预警发布平台,对接各有关部门的业务系统,实时接入自然灾害各类数据,提升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和预报预警能力,整合信息发布资源,完善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渠道,通过“一张图”方式直观展示各类自然灾害以及预警情况支撑领导决策。

3.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程

将防灾减灾救灾纳入市级城市发展规划,同步规划建设应急避难场所。积极推动开展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维护、管理等工作。

4.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程

建设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综合信息平台和食品药品安全追溯服务体系。构建食品、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建立食品药品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实现各级监管队伍装备配备标准化。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建设,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机制,提高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源性疾病监测和事故应急能力。

第五篇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创新

聚焦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精准谋划工作重点方向,推进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引导基本公共服务融合创新,提供高品质公共服务产品。

第一章创新服务供给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推行政府购买、特许经营、合同委托、服务外包、土地出让协议配建等多种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公建民营、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资本合作等方式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合理利用政府补贴供给方和补贴需求方的调节手段,探索财政资金对非公立基本公共服务机构的扶持,引导社会工作者提供专业服务,逐步扩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范围和规模。

积极发挥国有经济作用。鼓励和引导国有经济以兼并、收购、参股、合作、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服务发展。加大对承担公益类业务的国有资本支持,逐步扩大财政资金支持国有经济参与公共服务发展的资金规模,重点支持国有经济从事非营利性或微利活动。落实国有经济参与公共服务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

鼓励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建立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社会公共服务的长效保障机制,完善志愿服务激励保障措施。大力发展公共服务非营利性组织,加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的规范管理及能力建设。加快培育发展社会工作者队伍,推动志愿服务与政府公共服务优势互补、有机融合。完善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机制。

第二章夯实要素支撑

强财力保障。围绕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加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统筹协调,注重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的衔接配合,加强政策研究和储备,坚持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夯实政府主体责任,优先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财力需求。建立与经济发展和政府财力增长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增长机制,确保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及标准落实到位。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系,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后资助等为主的支持方式。强化人均公共服务支出的监督考核,确保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及标准落实到位。

加强人才培养。不断完善引才引智机制,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充分发挥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等在绵高校作用,探索创新公共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扩大公共服务从业人员规模。健全公共服务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制度,定期组织职业培训和业务轮训,提高公共服务专业化水平。探索公办与非公办公共服务机构在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合作机制,对非公办机构的人才培养、培训和进修等给予支持。完善基层公共服务人员工资待遇、技术等级评价、职称评定、医疗保险及养老、住房保障等激励政策,引导公共服务和管理人才向农村和基层流动。大力发展慈善组织,广泛动员志愿服务组织与志愿者参与提供公共服务,鼓励企事业单位提供公益服务。

第三章促进数字化发展

强化科技应用支撑。创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汇聚贯通感知数据、政务数据、社会数据,全面提升民众信息获取便利性。统筹各类公共服务资源,积极开展未来社区标志性数字应用场景,率先提供数字生活、数字教育、数字交通、数字旅游、数字养老、数字健康等新服务跨部门协同应用,落地未来社区九大场景,形成数字社会城市基本功能单元系统。夯实数据资源基础,强化多场景应用,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平台,推出“线上+线下”基本公共服务地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以及获取服务的便捷程度,增强定位服务人群、发现服务需求的灵敏性和有效性,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

加快政务信息化建设。整合集中政务数据资源,大力推进审批流程再造,深化民生领域场景应用,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建设集行政审批、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文化展示于一体的新市民服务中心,提供主动服务、协调帮办、异地代办、免费寄递、延时服务等便民措施,方便企业和市民“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升级优化平台互动交流功能,实时掌握民生诉求,及时呼应人民群众期待。

推动数据开放共享。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基本信息资源集中采集,推进各级各类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实现服务信息资讯共享互换。结合绵阳政务大数据中心建设,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逐步形成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的数据共享大平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数据资源跨部门、跨领域融合共享。

第四章推动服务下沉

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下沉,采取上下联动、纵横协调的方式,确保服务沉得下、立得住、推得开,提升服务能力、拓展服务领域,构筑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便利化政务服务模式,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

强化基层资源供给。加大对基层服务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优化服务产品供给机制,提高基层产品供给能力,集中人财物资源下沉,拓展社区公共服务管理职能,培养社区工作者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满意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优化基层服务审批。在整合基层行政审批和服务职责基础上,加强乡镇(街道)社区综合服务机构与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综合便民服务作用。明确工作职责和业务流程,制定赋权清单,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分阶段、多形式的组织实施培训,成熟一批、赋予一批,确保下放权利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第六篇保障措施

“十四五”基本公共服务规划是绵阳推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迈上新台阶的行动纲领,保障规划有效实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强化规划实施政策保障,严格履行政府职责,凝聚发展合力,坚持项目支撑与监测评估,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第一章强化规划实施政策保障

建立绵阳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强化部门协调,统筹推进全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发展规划,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对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各类规划的指导,与国家、省、市、县行业部门相关规划紧密衔接,主动加强与上级部门、支援方衔接沟通,落实各项支持政策和项目。围绕规划实施,统筹协调绵阳市基本公共服务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制定出台扶持政策,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健全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使规划与政策、制度形成合力,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第二章强化规划实施项目支撑

坚持以规划引领项目建设、以项目支撑规划落地,围绕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创业、医疗与公共卫生、社会服务与社区治理、公共文化体育、社会民生、优军优抚以及公共安全等基本公共服务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策划包装并组织实施好一批关系城市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功能性、支撑性、操作性的重大项目。优化重大项目投资领域和区域布局,保持投资规模稳步较快增长。

第三章强化规划实施监测评估

建立体现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的规划实施评价考核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和实施进度,实施分类考核,对部门和地方政府落实规划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加强规划实施监督工作,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社会团体和群众监督,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专项督查制度及纪律保障制度,将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纳入各部门综合评价和考核体系,与政府目标管理挂钩。加强规划动态管理,定期报告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进展情况,适时组织规划中期评估,依法开展规划修编和调整工作,发挥社会各界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作用,开展第三方评价。


附录

名词解释

1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根据一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为维持本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基本的社会正义和凝聚力,保护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社会条件。依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明确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优军服务保障、文体服务保障等9个方面、22大类、80个服务项目都属于国家确定的基本公共服务范围。

21543精神卫生工作模式:“一核五促进、三网四突破”,即抓住一个核心: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突出五大促进:促进提高经费保障,促进部门政策资源整合,促进奖补政策落地,促进危险患者协同管控,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推进;完善三张网络:完善精神障碍预防、治疗、康复服务网络;实现四个突破:信息交换突破,延伸服务突破,药物便捷配送突破,分类分时施保突破。

3一主七副两驱发展格局:一主指市妇幼保健院;七副指涪城区、游仙区、安州区、江油市、三台县、盐亭县、梓潼县妇幼保健机构;两驱指平武县、北川县妇幼保健机构。

4母婴安全五项制度:指包含“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制度”“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制度”“危急重症抢救制度”“孕妇死亡个案报告制度”“约谈通报制度”等在内的五项母婴安全制度。

580·50攻坚:指2020年实现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公办幼儿园占比达到50%。

61+4工程:乡镇学校布局调整和寄宿制中心学校建设工程、乡镇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乡镇义务教育学校质量提升工程、闲置校舍利用工程。

7双减: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8国家双优建设项目:指“优质中职学校和优质中职专业”建设项目。

91+X证书制度试点:依据国家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部署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10四有好老师指“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

11四个引路人:指“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12四个相统一指“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13六个要指“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14IPv6:英文“InternetProtocolVersion6”(互联网协议第6版)的缩写,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设计的用于替代IPv4的下一代IP协议。

15三个课堂指“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

16五金增收模式:指广大农民务工就业挣薪金、委托经营拿酬金、流转土地收租金、入股分红获股金、集体反哺得现金。

17两网化指网格化和网络化。

18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

19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绵阳市民政局于2016年建成使用的综合型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该平台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和定位功能,为老年人搭建起现代化智能信息网络平台及求助指挥系统,老年人足不出户就可享受生活服务、医疗服务、定位服务、紧急求助、健康咨询等居家养老服务。

2EOD模式:为生态导向发展模式(Ecology—OrientedDevelopment)的英文缩写。该模式是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是一种创新性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

21ABO模式:为“授权(Authorize)—建设(Build)—运营(Operate)”的缩写,指在当地政府的授权下,由片区开发建设主管部门将片区土地整理、基础建设、投资促进和经济发展等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授权和委托至成功转型平台公司或社会资本方企业,并以特许经营形式加以实施,政府履行规则制定、绩效考核等职责,同时支付授权运营费用的合作开发模式。

22五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指加强政府兜底监护体制机制建设,形成完善的监测预防、发现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五位一体”工作机制。

23三社联动:形成政府与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互联、互动、互补”的服务性治理方式。

24枫桥经验: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

251+3+N矛盾纠纷协调联动化解机制:是指坚持党建引领,以市党委为核心,以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三种调解方式充分衔接、高效运作,控制矛盾纠纷源头,以网格长、法律顾问团、志愿服务队等“N”方力量为依法治理中坚,多方协调联动化解矛盾的机制。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公共服务 十四五 规划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