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资金投入、项目帮扶并举——乡村振兴有特色土里刨金“绿银行”

五河:资金投入、项目帮扶并举——乡村振兴有特色土里刨金“绿银行”

五河:资金投入、项目帮扶并举—— 乡村振兴有特色 土里刨金“绿银行”
来源:蚌埠日报发布时间:2022-03-23 10:31浏览次数:次字体:【

“这样的大虾,一斤能卖50-60元,比过去种地收入高得多!”3月15日上午,在五河县沱湖乡大岗村稻虾共作养殖基地,公司负责人黄跃宗指着刚捕捞的种虾对记者说。

近年来,五河县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主要手段之一,利用五年过渡期的有利条件,保持对脱贫责任、政策、帮扶、监管的持续发力,加快为脱贫户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让全县各地的扶贫产业项目不断开花结果,带动广大脱贫人口真正享受到发展带来的硕果。

稻虾共作实现稳定增收

安徽润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稻虾/稻蟹共作的生态农业公司。2017年,该公司依托大岗村毗邻沱湖的优势,先后流转4860亩土地开展稻虾/稻蟹共作规模农业,不仅带动了包括62名脱贫户在内的200户村民实现了稳定增收,更带领全村走出了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振兴之路。

采访当天,记者来到稻虾养殖基地,只见五六名工人正对一批刚出水的小龙虾进行分类,“这些都是去年留存的种虾,由于时间较长,成年虾的个头都不小,目前的市场销量和价格都非常好。”一位正在忙碌的工人说,当天他们的工作除了清理水塘里的种虾,更重要的目的是投放虾苗,“我们把虾苗投放到更大水塘,到今年5月底就能收获,然后在水田栽种水稻,最终,实现稻虾共作双丰收。”

稻虾共作的经济效益怎么样?公司负责人黄跃宗现场给记者算了笔账:一亩水田平均产虾200斤,每斤均价可达20元,可实现4000元收入,水稻亩产量约1200斤,参照去年1.56元单价,产值近2000元,两项累加产值可达6000元,远远高于过去单纯的稻麦种植。

年近60岁的李其家曾经是大岗村的贫困户。几年前,他先将自家土地流转给公司,然后利用扶贫资金入股,同时在基地从事养殖务工,结果,每年都能获得3万元的收入,“现在既有租金收入,还有年底股息分红,再加上每月固定工资,每个月至少收入2500元,再也不用为生活发愁,天天过得越来越踏实!”

工人对成熟草坪进行捆扎。

其实,通过参与稻虾共作实现稳定增收的不止李其家,还包括众多的普通村民。据介绍,在基地的带动下,大岗村通过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基地务工形式参与稻虾共作种养殖的村民达到200户约2800人,人均实现年增收4000元。

小草坪变身致富增收的“绿银行”

无独有偶,在距离大岗村以南不到20公里的头铺镇安淮村,一家名为安徽万佳绿园草坪的园林公司,一改过去的传统种植模式,通过发展草坪种植产业,同样带动当地村民实现了稳定增收。

“眼前的一大片绿都是我们公司栽培的草坪,主要品种是百慕大和黑麦草,一年可收割两茬。目前,正收割的是准备供给镇里某生活小区的绿化用草。”公司负责人王世田对记者说,随着天气转暖,市场对草坪的需求日趋旺盛。为了应对激增的订单,这几天,他们正在组织工人对现有的成熟草坪进行切割、分块、捆扎,忙得不亦乐乎。

2018年,王世田与同乡合伙成立了安徽万佳绿园草坪园林有限公司,先后流转土地约650亩,专门从事园林草坪的栽培、种植和销售。如今,经过多年努力经营,公司不仅在当地站稳了脚跟、拥有了稳定的客源,“万佳”的名声更传遍全县十多个乡镇,每年的销售额早已突破百万元。

“目前,我们的草皮销售市场反响非常好,每到销售旺季,订单始终源源不断,产品长期供不应求。”王世田告诉记者,根据现在的市场行情,一平方米草坪的价格在15元左右,一亩地的销售收入就接近万元,刨去地租、人工、肥料等成本,每亩利润可达到6000元,远高于传统种植的收入。

由于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公司良好的发展势头也带动了村里和周边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每天的工作很简单,不是浇水上肥,就是翻草捆扎,一天收入百十块,既不耽误带孩子,又不影响做家务,一年收入万把块轻轻松松。”基地务工人员孙秀笑着对记者说。

小草坪变身致富增收的“绿银行”,让广大村民开阔了眼界,更见识了产业发展的巨大优势,纷纷要求加入公司合作社。于是,在村两委的协调推动下,公司已吸纳300户村民加入“绿色产业”,长期聘用务工人员100余人,既丰富了产业结构、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让广大村民实现了持续稳定增收。

其实,类似的特色产业在五河县层出不穷、遍地开花。无论是稻虾共作,还是草坪种植,一个个特色产业的背后都是该县致力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动实践。去年以来,该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坚持以产业就业促增收为抓手,强化“四级网格”管理,切实做好防返贫检测和帮扶工作,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五河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朱美玲介绍,2021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衔接资金1.5亿元,用于实施到村到户产业发展、公益性岗位开发等项目,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原则,通过自身产业发展、务工就业等方式,带动农户2万余人,实现人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贾铁成)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乡村振兴 资金 银行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