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方案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方案
为保障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在新冠疫情持续防控形势下顺利进行,根据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呼和浩特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相关要求,按照《关于做好2022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学科复核及录取工作的通知》(农科研生〔2022〕13号)文件要求,在2021年博士生招生考试顺利完成的经验基础上,结合研究所实际,依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2022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实施方案》,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原则
1.严格落实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尽量减少人员跨省流动、聚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加强人员安全防护,确保广大师生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严格招生考试组织管理,做到政策透明、流程规范、监督机制健全,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确保公平公正。
3.严格招生考核标准,坚持科学有效,做到全面衡量、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确保招生质量。
二、组织领导
研究所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所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研究生工作副所长担任,按照所务会有关规定负责制定本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本次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录取工作;成立招生工作监督组负责全面监督本次博士招生工作;成立材料审核组负责审核申请人提交的电子和纸质材料、学科复核的考核记录及考核成绩;成立学科考核组,负责研究所各学科申请人的初选和复核工作。
三、考核办法
(一)学科复核方式
为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研究所2022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学科复核工作均采用远程网络视频方式进行。
远程网络视频复核选用“腾讯会议”作为主系统, “小鱼易连”作为备用系统。考生需要双机位模式参加考试,并按照要求做好设备和软件的安装调试。如有困难,及时向研究所研究生管理部门反映。
(二)学科复核基本程序
复核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取远程网络视频方式进行笔试;第二阶段采取远程网络视频方式进行面试考核。
1.学科复核时间
线上笔试:4月15日(暂定)
线上面试:4月15日(暂定)
2.申请人提交纸质材料
通过学科初选的考生在参加学科复核前,须按照《中国农业科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要求将所有纸质材料、证书扫描件等通过寄送方式提交给研究所审核。
3.远程复核准备及平台测试
①考生须按要求提前准备好参加远程复核所必须的软硬件条件和网络环境,提前安装指定软件,准备可以支撑“双机位”运行的硬件,即需要两部带摄像头的设备及附件,包括笔记本电脑、台式机(配有摄像头和音箱)、智能手机、手机支架等,其中一台设备(第一机位)从正面拍摄,放置在距离本人约30cm处,考生头肩部及双手要出现在视频画面中,考生不得佩戴墨镜、帽子、口罩、耳机等,保证面部清晰可见。另一台设备(第二机位)从考生侧后方45°距离本人约30cm处拍摄,确保第一机位和第二机位分别从考生正面和侧后方完整拍摄到考生本人、学科考核组能够从第二机位清晰看到第一机位屏幕。
②考生复核当天须选择独立、可封闭的空间,确保安静整洁、光线适宜,复核期间严禁他人进入考试独立空间。除复核要求的设备和物品(如身份证、签字笔、空白草稿纸等)外,笔试场所考生座位1.5米范围内不得存放任何书刊、报纸、资料、电子设备等。
③考生须提前测试设备和网络,须保证设备电量充足、网络连接(宽带网线、Wi-Fi或4G/5G信号)正常流畅。考试过程中,除复核需要打开的软件外不允许再运行其他网页或程序,应关闭移动设备的录屏、录音、录像功能及音乐、闹钟等可能影响正常复核的应用程序,保证复核过程不受其他因素干扰或打断,不得与外界有任何音视频交互。
④为确保复核过程顺畅,复核开始前研究所将组织考生对平台系统进行测试,并结合考生身份进行确认工作,提前熟悉软件系统和复核流程。考生如在软硬件和考试场所等方面存在特殊困难,可向研究所研究生管理部门反映。
⑤为保障远程复核的公平性和保密性要求,复核开始前将对候考考生身份和周边环境进行检查,考生须通过视频设备进行360度无死角检查。研究所将在复核前与考生逐一签订《诚信复核承诺书》(见附件)。复核正式开始前,由复核工作人员向考生宣读复核有关纪律要求和复核流程,经考生确认后开始复核。
⑥复核工作在研究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进行,为降低人员密度,防止人员聚集,研究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将做好人员排查、场地安排、设施设备以及工作用具杀菌消毒等工作。复核现场将配备一定数量的备用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手持式体温检测仪、水银体温计、速干手消毒剂等。复核工作现场入口设立体温测量点,所有参与复核的人员必须接受体温测量、进行手部消毒并佩戴口罩。对于身体出现咳嗽、发烧等异常情况的一律不安排参加复核工作。复核场所人员间距不得低于1米,复核结束后有序错峰撤离工作现场。
4.笔试部分(占考核总成绩的50%)
远程网络视频笔试为全程闭卷考试,考生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考试内容包括学科专业知识与研究动态掌握能力考核(占考核总成绩的30%,考核时间不少于90分钟)和专业英语考核(占考核总成绩的20%,考核时间不少于30分钟)。主要考核申请人对学科宏观专业知识、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等的掌握能力和专业英文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笔试部分的命题组织管理、试题审核、安全保密等严格参照《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工作管理办法》(农科研生〔2019〕127号)文件执行。
考生在考试结束前不得交卷,中途不得离场。考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须立刻停笔并在5分钟内将答卷拍照上传至草原研究所指定邮箱或平台,拖延答题者取消笔试成绩。考生拍照须字迹清晰,光线适宜,边缘接近答题纸纸张,不得过大或过小,以免影响密封线装订。因拍照字迹模糊不清影响判卷结果的,责任由考生自负。答卷上不得有任何特殊标记(包括涂改液痕迹、格式线等)。
考生须在笔试结束的24小时内将答卷邮出,寄至研究所,地址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乌兰察布东街120号。考生笔试分数以拍照答卷卷面为准。
远程笔试试题将采用综合性、开放性的能力型试题,重点考查考生对本专业领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研究所自主命题,考生切勿相信网上所谓的“历年真题”、“内部资料”等,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
5.面试部分(占考核总成绩的50%)
①研究工作陈述:占考核总成绩的20%。申请人对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的科研工作进行陈述(可采用远程共享PPT形式),每位申请人20分钟,其中陈述10分钟,回答问题10分钟,学科考核组成员对每位申请人进行独立评分。
②综合素质考核:占考核总成绩的20%。对申请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学科背景、科研素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潜质和心理素质等进行考核,考核采用问答方式。对每位申请人的考核时间不少于30分钟,学科考核组成员对每位申请人进行独立评分。
对申请人的综合素质考核可以与申请人的研究工作陈述一并进行。
③英语口语与听力测试:占考核总成绩的10%,每位考生测试时间一般应不少于5分钟。
四、录取工作
学科考核组依据申请人的复核总成绩按报考专业由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名并确定拟录取名单。学科复核成绩以百分制算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是博士生招生学科复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研究所将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做好考核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对于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拟录取名单由研究所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按“三重一大”议事规则审议确定,报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审核通过后在研究所网站公示5个工作日。考生如对本人成绩持有异议,应在公示期内按研究生院有关规定申请成绩复查,研究所将组织专门人员进行认真复查,并将复查结果通知考生本人。
公示结束后,研究所将拟录取名单及拟录取考生材料上报研究生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对拟录取名单和材料进行再次审查。经研究生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及相关会议决策程序,最终确定中国农业科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并在研究生院网站公示10个工作日。
五、体检
体检工作在确定拟录取名单后进行。研究所将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组织体检工作。
六、监督与复议
1.实行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研究所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按有关规定对研究所学科复核过程和录取结果的公平、公正负责。对发生违法、违纪、违规行为的,将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2.实行监督制度。研究所招生工作监督组、研究生院招生督查小组对学科复核工作进行全面监督,随机到京内学科复核工作现场巡视检查或加入远程平台检查。
3.实行信息公布制度。研究所学科复核工作办法、学科复核结果、拟录取名单等信息应及时对外公布。
4.实行申诉复议制度。研究所将保证咨询、申诉和监督渠道畅通,及时受理考生咨询和投诉申诉。研究所招生投诉电话:0471-*******,研究生院招生投诉举报电话:010-********。
七、其他
本方案由研究所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如本方案内容与教育部、北京市招考委、北京教育考试院的政策相冲突,以上级最新文件要求为准。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2022年4月5日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