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工荣光】蔡登胜:用创新驱动工程机械无人化

【杰工荣光】蔡登胜:用创新驱动工程机械无人化

【杰工荣光】蔡登胜:用创新驱动工程机械无人化
2022-04-21 08:45来源:广西科协
【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孜孜不倦,从电子控制到智能化、无人化研究,他沉醉在技术研发的美酒中愈酿愈香;耐受艰辛,29年落子无悔,他只为追求工程机械全面智能化实现;上下求索,坚定信念,他用创新驱动工程机械无人化发展不断前进。

人物简介

蔡登胜,男,中共党员,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2年7月参加工作,2005年4月起历任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总院机电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智能技术研究所所长,现任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全球研发中心智能研究院院长。蔡登胜先生获选广西区人民政府2010年度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012年获广西技术发明二等奖,2014年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同年获聘为广西特聘专家。2019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年获“广西第二届杰出工程师”称号。2021年11月26日,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亮相三款无人驾驶工程机械产品,全面推广工程机械智能化发展。工程机械往智能化、无人化方向发展,顺应了低碳趋势和人口红利结束。无人化设备使得机器脱离人后,仍然可以高效稳定地作业,有利于长期工程作业,并且适应高温、粉尘、抢险、救灾等多种工况场景。作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和广西第一家上市公司,柳工被誉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排头兵”,随着“无人驾驶工程机械”发布,柳工引领整个工程机械行业进入无人驾驶新时代。对于工程机械这样的传统产业,无人驾驶意味着什么?它是否会全部能替代人工?作为无人驾驶研发项目负责人,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全球研发中心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蔡登胜,他与它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走进柳工机械,探寻他们背后的科技密码。

走进柳工,只见在露天广场处一台台挖掘机、压路机、装载机整齐摆放,气势雄伟,让人难以想象它居然可以自己干活的模样!从无到有,从智能电子控制到智能遥控、远程遥控,再到如今的无人驾驶,从2015年开始布局,2020年正式立项,6年的时间,孕育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工程机械产品,蔡登胜带着我们参观时感慨道:“这一路走来太不容易了。”望着公司广场上一排排整齐的“大家伙”,他倍感欣慰。1992年,蔡登胜进入柳工机械参加工作,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与智能化研究结缘,多年来扎根于柳工机械智能化产品的研究中,特别是在智能遥控,无人驾驶、遥操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身为一名科研人员,蔡登胜已在这里砥砺前行了29年,亲历了工程机械这多年来跌宕起伏的历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生的意义,29年来,工程机械发展的每一步几乎都与蔡登胜的成长关联到了一起。工程机械走向智能化,无人化,蔡登胜深切感知技术发展的重要性,技术可以改变世界,不管是生活、工作,未来的发展都需要智能化,对于柳工机械,对于蔡登胜,使命只有一个,就是推动我国工程机械的产业智能化进程,快一步,再快一步。

步步努力,脚踏实地迈向无人化创新之路

29年岁月,一个21岁的小伙褪去少年的青涩,从初出茅庐的“新人”成为工程机械领域的领军人物,对于蔡登胜来说,也正是29年的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地探索研究,才有今天的成绩。惟有埋头,才能出头。巴尔扎克说道:人们若是一心一意地做某一件事,总是会碰到偶然的机会的。热爱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使蔡登胜能够抓住机遇,也就有了工程机械无人化的未来。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蔡登胜在大学期间就对电子设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92年进入柳工后,蔡登胜起初从事的是电器产品的设计工作,虽然刚刚参加工作,什么都不专不精,但丝毫不影响他的热情和激情。慢慢地,通过对企业产品的了解,以及对基础电器工作的不断深入掌握,他成为公司电器设计工作的骨干成员。蔡登胜回忆道,当时的柳工,电子技术尚处于萌芽阶段,几乎可以说是没有,“我刚来的时候,做助理设计师,在那个年代,控制设备特别简陋,只有一些灯、启动电机、仪表等,仪表也不是电的仪表,油压表还是油管直接通进来,连电传感仪表都没有。”就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蔡登胜坚定信念,要做出一番成绩来。通过多年的电器技术积累,他对企业产品有了越来越深入的了解,为后来的职业发展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果说研究电器技术是自己的兴趣所在,那么,研究智能化技术就是时代的选择了。”蔡登胜说。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的发展,企业也在不断地进步,蔡登胜意识到智能化技术在产品技术中的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蔡登胜的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智能化技术研究方向。2003年至2005年期间,公司承担了国家863项目《装载机远程服务系统与智能化挖掘机技术》,借此项目,公司的机电设计工作真正切入到电控技术研究中来。蔡登胜在此项目中承担了重任,负责智能化挖掘机的设计工作。通过863项目的磨炼,为公司的电控技术成为产品的核心技术之一铺平了道路。蔡登胜也通过此项目完成了自己职业生涯的艰难而华丽的转身,2005年,蔡登胜成为机电研究所副所长,开始主持柳工机电技术研究工作。蔡登胜内心求知、求索的火苗从未停止过燃烧,他一直鼓励自己广涉猎精钻研,2007年,蔡登胜前往浙江大学继续攻读机械工程专业硕士,他笑道:“工作过程中深感自己的专业知识还是有所欠缺,希望通过回学校再学习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拓展自己的知识。”

▲蔡登胜在办公室日常阅读

直到2014年,柳工机电研究所转为智能技术研究所,柳工正式开启了全面拥抱智能化的征程。2021年11月26日,柳工创建63年纪念日,发布了三款无人驾驶工程机械,其中,922F挖掘机、856HMAX装载机的两款无人驾驶设备,是国内首辆无人驾驶挖掘机、装载机,也是柳工自主研发制造的智能无人驾驶设备。这一天,蔡登胜已经等了太久,多年来,通过不断地科研创新和技术攻关,与团队经历了不计其数的困难与挫折,誓要造出无人驾驶的工程机械的使命与责任让他披荆斩棘坚持了下来,在挖掘机、装载机领域,无人驾驶的应用前无古人,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产品顺利地发布,令作为负责人的蔡登胜更是信心激增。“无人驾驶替代了人工,工程机械能在对人不友好环境下展开工作,例如抢险救灾的危险工况和施工条件恶劣的工况。”蔡登胜告诉笔者,在隧道、矿山、热渣转运场等施工场景,无人驾驶设备能自主作业,不再需要传统司机以身试险,“此外无人驾驶还可以代替人从事边远的工作、远离聚居区的工地施工,能够让人摆脱枯燥的重复性工作,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多方面都是对人有益的。”蔡登胜骄傲地说道。当问及5G网络对如今工程机械无人驾驶设备的影响时,蔡登胜说:“5G具有大宽带,连接广,低延时的特点,通过提高图像信号传输实时性,能够解决远端操作和车端的动作协调和连贯性。”虽然5G的应用有效助力工程机械的发展,但是在未来的战略部署中,“我们仍然面临很多的挑战,首先是设备全电控的改造,如何更好把5G技术应用到工程机械中,另一方面,要解决的就是数据延迟的问题,尽管5G信号时延很小,但在遥操作过程中,是要远距离的观察,图像传输的瓶颈在于图像的编码解码,也就是把物理信号和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通过无线电波发送再解码还原为正式的图像,这个过程是有时间差的,而且远大于传输的时间。在这个传输时间差,如何保证机器工作过程的受控,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此,蔡登胜分析,必须加入智能化技术,通过智能辅助操作技术来弥补时间差的影响。为此柳工研发、储备了一系列技术:图像实时传输,整机的辅助驾驶技术,还有遥操作的图像识别技术,通过在二维的图像中加入增强现实技术,帮助遥控操作人员获取更多车端现场信息,从而提高操作简易性,提升作业效率。

“智能化对于产品来说,有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设备本身的智能化,即机器设备要具备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和执行能力,自主完成它所接受的任务,这是产品一端要解决的。另一个维度是施工智能化,即通过施工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实现施工管理过程的智能化。因此工程机械要实现无人驾驶,相关的物联网平台也要匹配得上。”蔡登胜介绍道,在工业物联网平台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利用物联网、卫星定位、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柳工建立国内、海外“柳工智能管家云服务平台”,实现对工程机械产品的智能化管理、机群管理、远程服务管理,现已上线超过******台。通过对云平台获取的各种设备数据进行深度的分析,可以得到在运营过程中有价值的数据,包括饱和度分析、保养及时性分析、机型的油耗分析等,并对机器健康状况实时监测,从而能够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最合适的解决方案,及时反馈给客户,保证高效的服务。

自主研发,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

29年来,蔡登胜伴随柳工的成长,见证了其从一家中国内地企业到现在能够在全球市场与国际品牌同台竞技,实实在在地感受了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改革和变迁。而柳工智能化够取得这些成绩,离不开公司高层的战略远见和研发团队的共同努力。一辆无人驾驶设备从方案论证到设计研发,再到最后定型,涉及很多项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能做到万无一失、表现完美靠的绝非幸运之神的眷顾,其背后是整个项目团队经年累月的苦干实干。除了苦干实干之外,更要依靠持之以恒地坚持走创新发展的道路。蔡登胜始终认为,创新是工程机械发展永恒的主题,也是无人驾驶设备设计的生命线。“柳工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企业,是一个能够让人为之奋斗的企业”,“作为一名技术人员,能够在柳工这个平台开展很多有意义的工作,个人也能够随公司的发展而成长。”在蔡登胜的眼里,科研离不开积累与沉淀,更离不开企业领导层高瞻远瞩的发展方向引领,是柳工前瞻性的战略部署及自主创新意识,企业才会在前进中步履铿锵。蔡登胜回忆道,2003年,时任董事长王晓华为首的柳工领导层就提出“建设开放的、国际化的柳工”,2005年,曾光安董事长提出技术研发不仅要考虑国内的技术现状和客户需求,还要着眼全球客户与全球市场,并强调产品技术一定要自主开发、自主创新,从那时候起,柳工产品研发不断向国际化发展,向自主研发发展,向尖端技术发展,向着成为工程机械世界级企业的目标发展。回望柳工的足迹,可以清晰地看到布局精心、落子谨慎的发展战略。2015年,柳工提出“三全战略”:全面国际化、全面解决方案,全面智能化。奋进的目标昭示着柳工的恒心与决心,也使蔡登胜的科研之路走得愈发明晰。“全面智能化对我的工作领域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强的创新意识,智能化技术在公司支持下全面改革发展。”从设计理念、研发理念的变革,到智能遥控、远程遥控、无人驾驶等技术探索,蔡登胜坚定不移地跟着公司的步伐前进,进行大胆地探索与实践,并取得突出成效,一路伴随柳工机械的壮大变革,他也在自己的青春岁月中,交出一份又一份完美的答卷。蔡登胜告诉笔者,其中一次技术研发变革令他印象特别深刻,“从前,产品的开发是‘各自为政’,各自工作,明确分工,互不干扰,也就是说技术归技术,生产归生产,技术开发完了以后到制造,再到配套件的采购,然后销售,推出去给客户。”2009年后,公司开始实施“柳工产品研发流程”,这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研发能力及水平,协同合作的模式使产品的研发极大提升了效率。采用柳工产品研发流程,除了能解决老产品的不足,还能更好地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同时产品在开发阶段就得到充分验证,极大提升产品品质。蔡登胜解释道:“我在这里头实际做的是产品研发的一环,运用智能技术,为各个产品插上智能化的翅膀。”

产品的研发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涉及相关机理性的研究,其中最大的难点在于要针对的是工作机理的研究,“以前是针对某个部件来开发控制系统,比较单一,现在我们智能化深度开发后,针对我们的整机设备,要追求的是整机的效率,包括它的平顺、节能、稳定性与舒适度等,需要系统的解决方案,涉及技术范围更广、更深,需要深入探索。”对这些基础、前沿技术,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开展研究,例如通过与高校合作的模式来进行深度的研究,尽管还有很多挑战及困难需要克服,但蔡登胜仍充满信心,一定能够解决难题。

▲蔡登胜(右二)与同事讨论基础电器

搭建舞台,孜孜不倦用创新驱动培养人才

2021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柳工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柳工自主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注入强劲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柳工示察时指出: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要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作为新时代的答卷人,蔡登胜谨记在心。他认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要做好创新能力建设,需要“一是公司要营造创新良好的文化氛围;二是要从管理制度上建立驱动创新的机制,三是人才团队的培养。”蔡登胜告诉笔者,为了让组织能够更适应当前前沿技术的研究开发,柳工成立了智能技术研究院,将控制技术、AI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集成到一起,以适应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变化。当前人才是最急需最短缺的,今后智能技术的进步会越来越快,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对人才的需求也就越大,人才队伍的建设刻不容缓。“客户导向,品质成就未来”是柳工的核心价值观。对于蔡登胜来说,在智能化技术研发的道路上,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针对满足客户的需求进行创新。倾听客户声音,满足客户的需求,促进企业产品技术含量的不断提升,为民族品牌的发展添砖加瓦是他持之以恒的动力。作为无人驾驶工程机械产品的见证者,蔡登胜也感慨颇深:“我们这些技术人员,都有一个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每当想到我们正在用智能技术为民族装备制造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大家都热血沸腾,激情投身到振兴民族装备制造业这一伟大事业里面去。”,“热血沸腾”,这个略带少年心性的词,仿佛一下子点出了柳工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也是蔡登胜努力拼搏的信念。

▲蔡登胜(中)在指导技术工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蔡登胜坚信实践出真理,回首过往,蔡登胜的背后是一幅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中国工程机械发展的宏伟图景,不管是从之前的助理设计师到现在的智能研究院院长,蔡登胜始终坚持学习,特别身处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深纵向扎根,往前沿的技术不断去研究探索,在他心里,“创新”从来不是一个虚词,也不是一句口号。挖掘机与装载机的“蹬蹬”声,无人化地有序运作,蕴含着以蔡登胜为代表的研发人太多的汗水及泪水,只有不断创新,努力工作,才能为祖国研制更多的先进工程机械设备,为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发展贡献力量是蔡登胜的爱国赤子心,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标签: 工程机械 无人 创新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返回首页

收藏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