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求《相山区现代服务业锻长补短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函
关于征求《相山区现代服务业锻长补短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函
各镇街、相山经济开发区、区直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增强产业集聚发展效应,激发服务业经济发展新动能,相山区发改委牵头起草了《相山区现代服务业锻长补短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征求各单位意见建议,请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意见建议,经单位主要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后,于2022年4月30日(周二)下午下班前,xsqfgw@126.com,无修改意见也需反馈,联系人:任超,电话:*******。
附件:
1.《相山区现代服务业锻长补短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
淮北市相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4月6日
相山区现代服务业锻长补短行动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一地两区一城”“五个淮北”建设目标,推动全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发展路径以深化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立足人才、经济、区位优势,抢抓长江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聚焦创新发展、转型发展、集聚发展、融合发展,以平台搭建、项目推进、主体培育为着力点,全力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新型城镇化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服务业集聚区与开发区衔接建设,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加快形成“东延、西扩、南进”服务业空间布局,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要素吸引能力,打造皖北地区服务业发展高地。
二、发展目标力争到2025年末,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和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生活性服务业满足人民消费新需求能力显著增强,着力强化全区服务业在主体培育、集聚示范、融合发展、品质提升等方面的标杆引领作用。
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十四五”期间,服务业总量进一步扩大,发展内生动力、服务供给水平不断提升,全区现代服务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发展优势进一步彰显。力争到2025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实现服务业增加值突破500亿元。
结构优化取得新进展。主攻发展优势型服务业,壮大发展成长型服务业,突破发展先导型服务业,层次多元、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到2025年,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程度显著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加快建设省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发展贡献实现新突破。服务业对经济贡献、税收贡献和就业贡献份额实现稳步增长。到2025年,服务业税收占全区税收总收入的比重达到70%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持续增长,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稳步提升。
集聚效应催生新业态。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建设一批主体功能突出、辐射范围广、带动作用强的服务业发展示范区,逐步成为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标杆。到2025年,全区培育5家以上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区)。
居民消费得到新提升。围绕“互联网+、服务+”,大力促进服务业高端化、智慧化发展,引领消费潮流和产业升级方向,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85亿元左右,年均增长8%,“互联网+服务”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得到普及并趋于成熟,培育若干消费型领先企业。
附表:“十四五”服务业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2020年基数 | 2025年目标 | |
1 | 服务业增加值 | 亿元 | 249.4 | 500 |
2 | 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 | % | 3.3 | 10 |
3 | 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 % | 65.6 | 60以上 |
4 | 服务业税收占全区税收比重 | 亿元 | 77.7 | 80 |
5 | 年增规上服务业企业 | 个 | 10家以上 | 80家以上 |
6 | 营业收入过亿元服务业企业 | 个 | 3 | 8 |
7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194 | 285 |
8 | 省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 | 个 | 2 | 5 |
以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为导向,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适应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新需求,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优化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将服务业打造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聚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现代物流、现代金融、软件信息、电子商务等潜力较大,带动能力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全区经济提质增效。
1.现代物流。完善冷链物流系统。优化冷链设施建设布局,依托中农批大市场、家家悦综合物流园、开发区综合物流园、大润发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冷链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和大型连锁超市为载体,大力推进省级物流基地建设,打造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过程一体化冷链物流配送网络体系。促进物流智能终端设施建设和资源共享,推广农产品“生鲜电子商务+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新模式。实施城乡物流高效配送专项行动和“快递进村”工程,完善区镇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推动农村客运与物流融合发展,补齐村级网络短板,实现全区物流配送中心和村级寄递物流配送站全覆盖。发展供应链物流。建设供应链物流平台,推进物流信息互联互通。大力发展智慧物流、电商物流、冷链等特色物流,实现物流服务与各类产业的深度融合。提高现代物流业信息化水平。到2025年,新增A级以上物流企业1家,建成运营物流园区1家。(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商务局、农水局、各镇街、开发区)
2.科技服务。以满足科技创新需求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导向,大力提升研发设计、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科技咨询、检验检测认证、科学技术普及等科技服务能力,加快构建全价值链科技服务体系。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精准对接、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打造一流科创载体,建设科技资源统筹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全省重大科技平台、国家实验室、重大产业创新载体、重大科技开放合作载体建设,积极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以企业为主体推动创建国家、省级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整合方正智谷、源创客、淮北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现有平台资源,打造双创平台新高地,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策源地。到2025年,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8家以上,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责任单位:区发改委、科技局、经信局、开发区)
3.软件和信息服务。围绕科技信息技术创新和集聚创新融合发展,强化技术攻关和安全保障,重点突破5G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关键技术。以国购大数据基地为载体,统筹布局大数据中心,建设面向基于互联网的农业、商务、医疗、健康、养老、教育、社会保障等不同领域的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增强服务应用能力,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以“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应用”为核心,创新发展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数据资源安全保护,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加强移动互联网政策性公共服务平台、政府电子政务云平台、创业孵化等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数据共享体系建设。完善农村信息服务,构建覆盖城乡的信息服务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建立集专利、商标、版权等于一体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检索、数据加工、数据库建设、信息预警分析等服务。继续推进相山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聚基地建设。到2025年,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责任单位:区发改委、科技局、经信局、数据资源局、开发区)
4.现代金融。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促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建设与金融融合发展。支持本土法人金融机构做大做强,结合实际引进更多适合产业发展的金融机构,推进产品服务创新,培育金融服务品牌,发展类型多样、优势互补、竞争有序、经营规范、充满活力的金融机构体系。推广新型政银担、税融通、续贷过桥、无还本续贷以及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融资方式,积极争取政策性金融支持,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规范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公司等类金融机构发展。鼓励引导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融资,利用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比例。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完善金融业发展激励机制,加快培养、引进金融人才,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推动金融风险防控全覆盖,规范民间融资行为,加强公众金融风险教育,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凤凰山实业)
5.电子商务。以推动电子商务与农业、工业和实体商业深度融合为着力点,完善电子商务扶持政策,拓展电子商务应用领域,促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共同发展。加快培育电子商务平台,完善提升发展传统网络零售,培育发展跨境电商、生活服务电商、电商服务、工业电商等电商新业态,争创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培育一批行业电子商务平台扩大网商规模。深化电子商务应用。以电子商务产业园、快递物流园建设为抓手,利用VR等新技术,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加大新零售数字科技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等电商企业落地建设扶持力度,提高发展水平和集聚能力,提升产业层次。鼓励金鹰、家家悦真棒等商贸龙头企业加大线上销售规模,切实促进商品流通和扩大消费。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支持惠民网络等本土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壮大。深入实施农村电商巩固提升工程,利用京东、苏宁、拼多多等知名第三方平台建设运营区级综合特色店铺,引导和帮助村级电商服务站线上营销本地农产品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全面开展电商精准扶贫,在“两中心一站点”农村电商全覆盖的基础上,推动农村电商双向发展。建立健全配套支撑体系。开展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的协同发展试点,加快建立电商分拨中心和快递分拨基地,打造皖北电商发展平台。到202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农水局、各镇街、开发区)
6.商务服务。丰富完善商务服务内容,推动服务方式创新,重点发展企业管理、法律服务、会计审计、市场营销、广告服务、勘查设计、工程咨询、商务咨询等专业服务。围绕“五群十链”发展需求,创新高端专业服务业态,建设智慧化专业服务平台,提升专业服务水平,促进“五群十链”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组织好淮北食品工业博览会、汽车展等重大展会活动,推动展览、交易、会议、节庆等融合发展,探索“会展+优势产业”“会展+文化旅游”等模式,推动会展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发展。加快打造全省高端商务服务业发展集聚区,到2025年,全区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达2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商务局)
7.人力资源服务。以服务人才强区战略、“双招双引”为出发点,重点发展人力资源招聘、培训、人事代理、劳务派遣、技能鉴定等服务,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继续教育互通平台,积极培育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引进发展壮大一批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支持发展“互联网+人力资源”,推动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多形式合作,引导业务形态多元化经营,加快建立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到2025年,培育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30家以上。(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人社局、数据资源局)
(二)着力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培育生活性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以消费引领创新、以创新引领供给,不断扩大服务消费供给规模,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1.现代商贸。顺应商业变革和消费升级趋势,培育定制消费、智能消费、信息消费、时尚消费、循环消费等新模式,鼓励发展品牌直销、时尚秀展、都市娱乐、品牌餐厅、主题乐园等新业态,促进商旅文体等跨界融合互动。提升商贸集聚辐射力。突出“现代、高端、精品”特色,培育金鹰商场、万达广场、家家悦真棒超市、大润发等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加快绿金湖西岸、凤凰新区商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南翔云集文化特色街、运河古镇等项目开街运营,形成一批精品特色商业街区。推进住宿餐饮、便利店连锁化、品牌化发展,布点规划居住区商业中心,支持连锁便利店进社区、品牌农产品进超市,加快构建“十五分钟便民消费圈”。建设一批现代商业综合体、一站式大型购物中心、大型品牌折扣店等。促进新零售与物流业融合发展,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发展。促进住宿业提档升级,依托伯瑞特、口子国际大酒店、矿业会议中心等现有酒店,支持星级宾馆建设,改造现有中低档宾馆、酒店,鼓励建设经济、卫生、舒适、方便的快捷酒店、经济型宾馆、大众旅馆,满足不同层次旅客的需求。做大做强餐饮业,推进餐饮业连锁化经营,拓展在线订餐、美食鉴赏、顾客点评等服务功能。到2025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280亿元。(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市场局、各镇街、开发区)
2.托育养老。准确把握我区人口发展趋势,发展养老育幼服务市场,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健康养老育幼服务需求。完善提升养老服务。依托绿金湖西岸谋划高端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培育、打造一批集居住、医疗、护理和康复为一体的医养融合型高层次养老机构。重点培育淮海健康养老服务中心、朝阳医院老年公寓等医养结合服务机构,通过龙头示范带动全区各综合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支持国有企业参与发展养老服务,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推动养老服务的发展。完善养老服务设施,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补齐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短板。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促进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全覆盖。发展医疗健康服务,大力提升健康养老、残疾康复服务质量,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合理配置大型医用设备,鼓励支持社会各类资本发展健康体检、专业护理、养生康复和母婴照料等多样化健康服务机构。发展加快托育服务建设。加大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力度,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规范托育机构服务内容,构建托育服务标准规范体系,探索发展家庭育儿共享平台、家庭托育点等托育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推动托育机构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到2025年,全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比例不低于1.2%,每千人口拥有0-3岁婴幼儿托位数1个。(责任单位:民政局、区商务局、卫健委、各镇街、开发区)
3.文化旅游。明确旅游发展定位,充分利用山水生态、人文历史以及汉文化、隋唐运河文化、红色旅游、乡村民俗等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培育旅游发展新业态,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创新发展自然生态旅游。着力一体化推进黄里景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办好黄里杏花节,打造自然景观旅游板块。积极发展工业旅游。支持淮北建投集团开发保护大唐发电厂工业遗存,完善凤凰山绿色食品博览园研学功能,打造工业遗产旅游板块。加快发展乡村旅游。谋划开展以休闲体验农业为主题的乡村旅游艺术节,扩大黄里软籽石榴、笆斗杏的品牌影响力。加快建设集种植、体验、销售、旅游为一体的芳香小镇。着力推进前柳园花卉产业建设,打造乡村体验旅游板块。弘扬发展红色旅游。着力推进徐度乐纪念馆、相山区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站点改造提升,加快发展红色旅游,打造红色文化旅游板块。提升发展历史文化旅游。实施友谊巷等城市记忆长廊改造提升工程,整合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城市档案馆、规划馆等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弘扬具有淮北特色的历史文化,打造历史文化旅游板块。开拓发展康养旅游。依托渠沟镇芳香种植,黄里景区建设,创办迷你马拉松、健身徒步行等活动,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芳香、黄里富氧基地,打造康养休闲旅游板块。(责任单位:区文旅体局、农水局、各镇街、开发区)
4.体育休闲。加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足球场地、体育公园等设施建设,构建社区15分钟健身圈。大力促进体教、体医、体旅融合发展,发展体育旅游、体育康复、体育培训、体育传媒等特色业态和服务新模式。推动体育服务提质增效。充分利用相山公园、黄里景区、绿金湖等资源,重点布局水上、自行车等引领性强的时尚运动项目产业。持续推进赛事推广、活动策划等多样化发展。打造体育品牌,举办“七夕”荧光跑、“全民健身休闲季”“广场舞”等系列品牌赛事活动。支持体育产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领军体育企业。(责任单位:区文体旅局、各镇街、开发区)
5.居家服务。进一步完善家政、物业、社区等服务标准,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满足城镇居民家庭多元化、个性化、高品质的服务需求。提升家政服务。发展母婴服务、养老护理、家庭管理等全方位、精细化服务。充分利用市场现有资源,开展家政服务提质扩容,培育连锁家政服务品牌。大力发展“互联网+家政”,推动居民和家庭服务等消费建设。规范物业服务。鼓励物业企业向智慧社区运营商转型,促进物业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完善物业服务市场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物业管理信息公开公示制度和企业信用管理制度,优化物业服务市场竞争环境。(责任单位:区民政局、住建局、各镇街、开发区)
(三)打造“四类”新经济形态优化发展总部经济。支持发展总部经济,大力引进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服务业企业总部及国内100强企业研发中心、销售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总部。优化总部经济发展环境,完善总部经济政策体系,推动一批产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综合服务项目落地,使相山区成为淮北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嵌入全国创新网络的重要接口。优化住房供需结构,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和智慧小区建设,提高新建城区、新建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比重,提高商业住宅智能化水平,为总部企业提供优质载体。搭建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投资要素交流配置平台,加快建设区域性总部经济中心。
支持发展平台经济。依托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潮流及产业基础和优势,支持网络交易服务平台、信息资讯服务平台、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线上线下结合和跨界业务融合平台等机构在区内落户集聚。鼓励金融服务、人力资源、检验检测等行业企业打造高水平垂直电商平台,在高端消费、养老服务、健康医疗、教育培训、旅游休闲等新兴领域培育一批专业化平台电商企业。创新交易方式和跨境电商服务模式,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平台中心、支付中心和服务中心。
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发挥市、区扶持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作用,积极引进经济质态优、税源空间大的服务业企业入驻商务楼宇。引导国购广场、中泰广场、源创客等楼宇业主、管理运营方有选择性招商,吸引优质企业入驻集聚,努力推进相似或相关企业相对集中地入驻楼宇,依托高铁西站区域优势,推动建设凤凰新区商业综合体。打造一批特色主题楼宇,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推动全区楼宇经济发展,努力提高单位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让楼宇经济成为相山新的增长极。
积极发展集聚经济。充分利用扶持政策,积极引导、谋划、创建电子商务、软件与信息服务、旅游休闲等新的服务业集聚区,形成梯次推进、竞相发展的局面。扶持源创客孵化产业园、汽车汽贸后市场、南翔云集商业广场申报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加大国购大数据基地、中农批大市场等项目培育力度,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相关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健全服务业发展改革例会制度,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部门工作合力。建立高效运行的长效工作机制,强化服务业绩效评价。
完善规划体系。根据全市服务业统一布局,做好服务业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的衔接。着力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制定相关配套产业政策,建立科学完整、相互衔接的服务业规划实施体系。
强化项目建设。建立健全重点项目协调推进工作机制,提升产业链招商、对接服务和项目落地推进能力。制定年度项目投资计划,加强项目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服务业项目开设绿色通道。
(二)优化市场环境建立服务体系。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扩大民营企业投资领域,实行民资与其他投资主体同等优惠政策。建立健全服务业标准体系,扩大服务标准覆盖领域,对暂不能实行标准化行业,广泛推行服务承诺、服务公约、服务规范等制度,规范服务行为。
加强诚信建设。强化社会诚信,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健全服务业企业信用奖惩机制,引导企业依法经营,营造“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信用环境。
强化政策配套。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发展服务业方面政策文件精神,制定我区服务业各专项优惠政策,努力形成政策洼地效应,为服务业创造最佳发展环境。
(三)强化要素保障加强资金保障。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广开服务业投融资渠道,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服务业投融资体系。加大服务业发展的财政投入,调整和提高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加大对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进行支持。鼓励引导企业争取国债资金、国家、省服务业引导资金。
保障和优化土地供应。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对接市土地新政,创新完善存量土地用地政策,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促进存量工业用地盘活,为原有产业转型以及新型产业培育提供土地资源支持,提高土地资源产出效率。积极借鉴自贸试验区工业、商业、办公等综合用地试点经验,探索推进存量土地循环利用、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创新试点。
引进和培育各类人才。加强服务业创新人才服务,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提供专业化服务,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引进中的作用,形成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参与人才服务的合力。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户籍落户、配偶就业、子女上学、住房保障等办法和措施。建立人才信息库平台,动态掌握新人才信息,为全区人才分析及管理提供大数据支持。对所有入驻园区企业以及人才提供“一门式”服务。注重培育本土人才。选送一批可塑性强,善于经营的优秀青年到著名院校、企业进行深造,使其尽快成长。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安徽
安徽
安徽
安徽
安徽
安徽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