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1").css("display","block");//视图时要用 包围var flashvars = {f: "",s:"0",c:"0",e:"2",v:"80",p:"1",lv:"0",loaded:"loadedHandler",my_url:encodeURIComponent(window.locatio" />

武隆区2022年汛期自然灾害趋势分析

武隆区2022年汛期自然灾害趋势分析

一、汛期主要灾害趋势预测

(一)主要气象灾害。

据统计,近年来我区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区域性暴雨等极端天气呈现多发频发重发态势。2022年汛期我区气候的总体趋势为:气温较常年和去年偏低,降水接近常年,灾害性天气偏重,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突出;汛期有9-11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不排除发生极端暴雨灾害的可能,暴雨诱发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高。

预计2022年汛期灾害性天气偏重、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突出,总体涝重于旱。2022年汛期(5-9月)全区气温略偏低、降水偏少。各地平均气温在22~26.8℃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各地偏低0.1~0.3℃;与去年同期相比,其余大部地区基本持平。各地降水量在850~1000毫米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大部偏少1成;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地区偏少1~3成。

主汛期(6-8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各地平均气温在23.5~28.0℃之间,大部地区比常年同期偏高0.2~0.5℃;较去年同期偏高0.3~1℃。各地降水量在500~670毫米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1成;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地区偏少1~2成。

1.暴雨洪涝。汛期(5-9月)有9~11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较多年平均(9次)偏多,较去年(13次)偏少。主要多雨时段在5月下旬、6月中下旬、7月上旬、8月下旬和9月上旬。

2.气象干旱。预计从2022年7月中下旬开始,大部地区有25~29天轻度气象干旱,干旱程度接近常年(27天)和去年(22天)。

3.高温热浪。7-8月我区极端最高气温大部地区为39~40℃,沿江河谷地带可达42℃左右,最高气温超过35℃的阶段性高温天数大部地区为20~25天;7月中旬后期至8月中旬我区大部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的持续5~7天的高温热浪天气。

4.风雹雷电灾害。预计5月下旬、6月中下旬、7月上旬、8月下旬和9月上旬有大风、冰雹、雷电等强对流天气。

5.低温阴雨。5月下旬和9月下旬,大部地区可能发生。

(二)洪旱灾害。洪旱并存,涝重于旱。洪水趋势。较2021年偏少,但时空分布不均,可能引发多次极端暴雨洪水。境内大部分中小河流最高水位可能出现在5-7月,大多数洪水趋势为小洪水,部分可能出现中洪水或大洪水,其中乌江可能发生接近或超警戒水位洪水,大溪河可能发生超警戒或超保证水位洪水。山洪趋势。由于全区以山地为主、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局部暴雨山洪时有发生,要注意防范山洪灾害重点区域和风险点。旱情趋势。预计今年将发生伏秋旱,旱象中等,较2021年持平,平均总旱时间约为30天,连旱时间约为25天,大部分地区始旱时间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

(三)地质灾害。预计2022年全区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总体较常年偏高,较2021年偏低。5月,全区地灾发生频率较常年及去年偏高;6-8月,全区地灾发生频率较常年偏高,较去年偏低;9-11月,全区地灾发生频率较常年及去年偏低。

(四)森林草原火灾。2022年因春季气温回升较快,森林草原防火与同往年同期相比形势较为严峻,夏季森林草原防火形势也重于2021年,7月至9月,全区将会出现22-42天的四级(高度危险)以上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过程,其中五级(极度危险)持续时间可达10-15天,加之林下可燃物增多、人为活动频繁,引发森林草原火灾的风险增大。

(五)农业灾害。发生预计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螺害总体发生程度4级,部分防治不及时和防治不到位的病虫可能在局部造成损失。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有松材线虫病、松墨天牛、云斑天牛、森林鼠(兔)害等,除松材线虫病外,其他以轻、中度发生为主。此外,暴雨易使农作物受淹受灾、农业设施损毁,造成较大农业经济损失;高温伏旱天气影响作物产量,甚至会造成植株萎蔫死亡;5月连阴雨将影响部分大田农作物苗情质量以及玉米开花授粉与籽粒灌浆,9月连阴雨将影响油菜等小春作物及秋播蔬菜播栽。

(六)次生衍生灾害。

道路交通。汛期强降雨、大雾、大风等恶劣天气及洪峰过境、水位陡涨陡落等影响水上交通、码头营运安全;降雨诱发的泥石流、公路水毁、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等,造成公路中断、交通受阻,给行车安全带来风险;区域性暴雨、短时强降雨等易造成城市公路隧道、车站出入口等低洼地段涌水、倒灌、排水沟堵塞,引发公共交通停运及乘客滞留的风险。建设施工。泥石流、山体滑坡、坍塌等对工程建设领域影响大,暴雨及山体滑坡易造成桥梁、隧道渗水、漏泥沙等危害,影响结构安全;高温酷暑、大风、暴雨等易引发作业人员中暑、高空坠落、广告牌倒塌等安全事故;极端强对流天气和洪涝对危房和部分简易结构房屋造成不利影响,加剧房屋主体使用安全隐患。危化。高温、雷电等天气,对危化品、烟花爆竹、油气管道装置设施安全运行影响较大。城市管理。汛期风险主要包括“十防”重点工作和洪涝灾害五类风险(见附表:2022年汛期城市管理防范重点)。文化旅游。强降雨、大雾、大风等天气和洪峰过境给漂流、游览观光等水上旅游项目以及高风险游乐项目带来较大风险。此外,洪水、地质灾害、暴雨等易影响景区安全和旅游交通安全。通信及能源保供。地质灾害、暴雨洪涝、雷电等,可能导致通信传输干线和基站损坏、电力设施损毁及供水取水设施损坏、管网破裂等。

2022年汛期城市管理防范重点

分类

具体内容

“十防”

重点工作

1. 防止城市道路、桥梁、隧道涵洞、护坡挡墙因暴雨洪水导致垮塌;2. 防止高温酷暑天气导致市政结构设施变形、运行不安全不健康;3. 防止城市照明、户外广告设施因线路故障、老化和雷电引发漏电、火灾;

4. 防止城市园林树木因高温雷电导致火灾;

5. 防止城区化粪池因暴雨洪水倒灌导致污物外泄;

6. 防止高温汛期城市供水水质不达标、调水不及时;

7. 防止暴雨洪水导致生活垃圾处理场和转运站、建筑垃圾填埋场等环卫设施受损;

8. 防止暴雨大风天气导致城市行道树倒伏、折断后现场处置不及时、不到位;

9. 防止暴雨大风天气导致照明灯饰、大型户外广告倒塌倾覆;

10.防止高温汛期城市管理领域生产一线作业人员伤亡和中暑。

洪涝灾害

五类风险

1. 城市低洼地区市政基础设施内涝风险;

2. 沿江沿河城市供水取水设备因洪水损毁风险;

3. 城市供水原水浊度升高净化处理难度加大导致短时局部供水欠压甚至停供风险;

4. 沿江沿河建设施工设备、水上船舶或大型漂浮物随洪水冲撞跨江大桥桥墩风险;

5. 沿江沿河城市照明管线及灯饰设施遭洪水淹没损坏风险。

三、对策建议

(一)严格落实责任。汛期是全年灾害防治的攻坚阶段,各级各部门要深刻汲取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教训,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把别人的教训当作自己的教材,逐项对照反思,切实做好查漏补缺改进工作,不断提升应对极端天气和重大灾害风险的防御能力。要压实各级责任,严格落实党政领导、部门监管、企业单位主体责任,落实汛期党政领导“双值班”、“四级分片包干责任制”、层层“叫应”等制度。

(二)加强隐患排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运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调查阶段成果和汛前巡查排查结果,针对重点区域、重点隐患,严格落实“日周月”隐患排查制度和汛前汛中汛后、雨前雨中雨后巡查排查核查制度。要抓住防洪薄弱点、地灾隐患点、城镇低洼区、火灾易发区、在建工程、危旧房屋、旅游景区、学校等重点部位,按照“分级管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制定针对性措施,做好风险隐患的实时监测、动态管理和先期处置,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风险。

(三)统筹会商调度。区“1委4指”办公室要继续强化与相关行业部门的协作,按照“1+7+N”会商研判制度要求,有序组织开展汛期各阶段趋势分析,重点抓好各灾害性天气过程的临灾会商,开展针对性应急部署和调度。

(四)强化预警响应。气象、水利、规划自然资源、林业、农业等重点行业部门要加强监测预警;区级各行业部门要按照区“1委4指”汛期信息报告工作要求,通过党政网、工作交流群等,及时通报本行业监测预警信息及灾害防治工作情况,进一步强化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区减灾办要以“全市预警管理工作实训推进会”为契机,认真学习推广开州区试点工作成效,按照“一行业一措施、一乡镇一方案”要求,加快推进全区行业、乡镇预警规范化体系和智能发布系统建设,利用汛期开展实战检验,重点督促落实极端天气条件下停学、停工、停业、停运、停游、停航等“熔断”措施。

(五)做好应急准备。各行业部门要依托本行业监测预警工作机制,加强突发灾害的先期处置,全面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洪薄弱点等重点区域的避险演练。有关部门要强化本行业救援队伍值班备勤、装备物资准备和队伍指挥调度部署工作,强化行业联动以及与邻近区县的联动协作;要根据灾害预报预警落区,针对重点地区、灾害防治薄弱区、高风险区提前布防、抵近驻守;一旦发生灾情,要第一时间组织有效救援,及时高效报送信息,准确统计灾情,做好救灾和善后工作,保障受灾群众“五有”。

(六)开展社会宣教。根据市级统筹,通过网络全面培训、视频专题培训、组织现场培训等方式,针对换届、人员变动调整实际,系统开展业务培训。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结合“5·12”全国防灾减灾日,以社区、学校、医院、机关企事业单位、厂矿企业、施工工地、大型综合体等为重点,持续推进防灾减灾应急科普知识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要面向社会公众,围绕洪涝、大风雷电冰雹、地震地灾、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开展灾害风险基本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宣传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对暴雨、大风、雷电、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强对流天气的风险识别和预警响应等内容的宣传普及,切实提高公众主动、科学避灾避险的意识和能力。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自然灾害 分析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