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县中医医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现场检查意见

宣恩县中医医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现场检查意见

2022年6月,我院根据《宣恩县民族医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对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和审批部门审批决定等要求对本项目进行验收,提出验收意见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宣恩县中医医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由宣恩中医医院投资建设,属新建项目。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住院楼、门诊综合楼,规划用地面积*****.50m2,建筑占地面积4606.26m2,总建筑面积*****.66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92m2,(门诊综合楼9218.47m2,住院楼*****.45m2),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建筑面积*****.7m2(门诊综合楼6378.38m2,住院楼5134.32m2)。设计床位300张,实际床位299张。配套建设室外道路及场地*****.74m2、绿地*****.50m2

宣恩县中医医院于2015年12月委托湖北荆州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乙字2610号)编制了《宣恩县民族医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16年4月18日恩施州环境保护局以“恩州环审〔2016〕26号”文予以批复,同意项目进行建设。项目于2015年立项,2016年12月开工建设,现已基本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阶段。

二、工程变更情况

本项目环评阶段设计床位300张,本项目实际建设床位数为299张,和环评及批复基本一致。

项目环评阶段住院楼原设计为地下1层,地上15层,实际建设为地下2层,地上15层,其中原定在2楼的煎药室,现位于项目北侧的自建房内。

因此,项目建设内容与环评阶段基本一致,无重大变更。

三、环保设施落实情况

该工程在环评阶段及初步设计阶段提出了较为全面、详细的环境保护措施。环评、设计和批复中提出的各项环保要求在工程实际建设中和试运行阶段已得到基本落实。

1、废水

施工期:施工期污水主要有施工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施工单位采取下列减缓措施,以使施工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小限度。

(1)严禁施工废水乱排、乱流。

(2)施工场地应及时清理,施工废水由于SS含量较高,不能直接排放,必须经临时沉沙池处理后才可排入下水道,以防止泥沙等微粒物和一些建筑垃圾等杂物堵塞城市排水管网,

(3)在施工场点污水进入下水道处禁止堆放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并注意清理淤泥,防止阻塞排水管道。同时应做好建筑材料和建筑废料的管理,避免地面水体二次污染;在施工工地周界应设置排水明沟。

(4)项目施工期生活污水依托附近居民厕所,或施工单位设置早厕进行收集,经早厕收集后用于周边农灌或收集后由吸污车定期清运。

(5)对于基坑开挖后汇集的雨水,基坑内应每隔50m左右设一集水坑,采用离心泵抽排,经过沉淀池处理后可作为施工期道路浇酒、车辆清洗以及抑尘用水。若基坑发生渗水现象,建设单位应及时进行封堵,渗水可通过离心泵抽排。

(6)施工期间产生的溢流泥水,可修建临时导流渠进行收集,作为配料用水回用。

(7)施工单位除加强对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管理外,应对员工进行基本环保知识培训,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

运营期:本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及医疗废水。包括医务人员工作生活排放的污水,住院病人的陪护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及住院病人产生的生活污水,包括病人淋浴排水、冲厕污水、盥洗排水等,另外还有诊疗、手术、病人保健等医疗活动中排放的污水。

本项目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采取厌氧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处理+消毒工艺,即“格栅池+调节池+厌氧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定量池+接触消毒池”工艺,污水消毒采用次氯酸钠消毒设施,污水处理站的处理能力为350m3/d,位于项目西北侧。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05)中表2预处理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后进入宣恩博世科污水处理厂。

2、废气

施工期:施工期废气主要为主要包括扬尘及各类烟粉尘、柴油燃烧废气、汽车尾气等。

对燃柴油的大型运输车辆、推土机,需安装尾气净化器,尾气应达标排放。运输车辆禁止超载;不得使用劣质燃料。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行驶,或限速行驶,减少产尘量,并定时对车辆进行冲洗。对车辆的尾气排放进行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汽车排污监管办法。

运土卡车及建筑材料运输车应按规定配置防洒落装备,装载不宜过满,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散落:房屋拆迁施工现场内的施工道路应当用礁渣、细石或者混凝土等材料进行硬化处理,施工道路应保持平整,设立施工道路养护、维修、清扫专职人员,保持道路清洁、运行状态良好;在无雨干燥天气、运输高峰时段,应对施工道路适时洒水;房屋拆迁施工现场的施工运输车辆出口内侧,应当铺设长度不少于25米、宽度不小于出口处宽度的混凝土路面。

为减少在清理场地、基础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扬尘对当地空气环境及附近住院楼及就诊楼的影响,项目在施工期应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晴天或无降水时,对施工现场易产生扬尘的作业面(点)、道路等进行洒水降尘;对进出车辆限速,并在现场出口处修水池或冲洗车轮,以免带出泥砂污染市区。进出场路面进行硬化处理。

(2)加强粉状物料转运与使用的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运输散装建材和施工垃圾等应用专用车辆,并进行覆盖。

(3)在施工现场四周应按规定修筑防护墙和安装遮挡设施,实行封闭式施工。

(4)施工现场禁止焚烧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废弃建材与原料,不得使用能耗大、污染重的施工机械。

项目施工期粉尘经采取以上防尘抑尘措施后,对周围空气环境的影响能得到有效缓解,其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较小,随施工期结束,该影响也将消失。

运营期:本项目废气主要为污水处理设施恶臭、汽车尾气、油烟及备用发电机废气。

(1)污水站污泥经消毒无害化处理后要及时清运,控制污泥发酵时间;污水处理站可采取物理吸附法除臭,此外,在污水站周围设置绿化隔离带进一步除臭。

(2)本项目地下车库为敞开式,通风良好,汽车尾气无组织外排。

(3)食堂油烟安装了油烟净化装置及油烟专用烟道高空排放。

(4)其它废气控制措施:垃圾及时清运,避免长时间堆放,安排专人打扫医院内卫生,保持地面清洁卫生。

3、噪声

施工期:施工期噪声源主要来自于建设过程中的机械噪声。本项目常见设备有推土机、铲运机以及运输车辆等。新建过程中噪声源主要来自于挖掘机、推土机、铲运机、振荡器、打桩机、柴油发电机、电锯、打磨机、焊机以及设备运输等噪声。

为减小项目建设期噪声影响,防治边界噪声超标,要求施工期采取严格的降噪措施:

(1)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到环保管理部门办理《建设项目施工环境影响审批表》,严格按环保部门要求施工。

(2)从声源上控制。建设单位在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应要求其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为低噪音机械设备,譬如:选液压机械取代燃油机械: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设专人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并负责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

(3)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进度,在夜间(22:00-6:00)禁止使用高噪声设备,如打桩机、破碎机、推土机、挖掘机、打夯机、发电机、电锯、混凝土电动震捣机等,优先选用静压桩等先进建设工艺;对施工材料和垃圾等的运输尽量安排在晚上7:00~9:00点进行,以减小载重汽车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4)在施工的结构阶段和装修阶段,对建筑物的外部采取围挡,减轻施工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

(5)施工场地的施工车辆出入地点应远离声环境敏感点,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禁鸣。

(6)建设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施工工地的噪声管理,施工企业也应对施工噪声进行自律,文明施工,避免因施工噪声产生纠纷。

(7)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还需与施工场地周围居民、企业等建立良好关系,及时让他们了解施工进度及采取的降噪措施,取得大家的理解。若因工艺或特殊需要必须连续施工的,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三日内报请环保部门批准,并向施工场地周围的居民发布公告,以征得公众的理解与支持。

经采取上述降噪措施后,项目施工期噪声对区域声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小,对周围居民、企业等环境敏感目标的噪声影响能得到有效缓解。

运营期:根据各噪声源的产噪特征、所处位置以及传播途径,项目有针对性的分别采取以下噪声防治措施:

(1)对于本项目采用的机械设备,如水泵等首先在设备选型上选用低噪声的先进设备。本项目在设计时将水泵和风机设置于地下室封闭的机房内,且风机、水泵等下垫像胶减震垫、进出口安装消音器,所有水泵进出口安装橡胶软接头,产生的设备运行噪声经建筑物墙壁及门窗的吸收、屏蔽及阻挡作用,将会大幅度地衰减,不会对外环境产生影响。

(2)项目给水泵、风机、备用柴油发电机组等置于地下室第1层专用辅房内,经选择低噪音型、基座固定、減振、软连接、墙壁隔声以及距离哀减后对室外声环境的影响极小。

(3)病患、陪护人员以及医护人员等产生的嘈杂声主要集中于本大楼内部,噪声源强相对较小,经墙壁隔声后对室外声环境的影响很小。

(4)入院机动车辆为非固定噪声源,所产生的内部交通噪声具有间歇性、流动性等特征,难以从传播途径上进行降噪,一般通过采取加强对入院车辆管理、禁止鸣笛等措施加以控制,其影响主要限于院内。

(5)医院污水处理站噪声设备主要为水泵、搅拌机、二氧化氯发生器、废气引风机等设备,在运行时该类设备噪声可达80~90dB(A),其中地面辅房内放置的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噪声影响相对较大,通过采用低噪音型设备,将水泵、搅拌机等设备置于地埋池内,二氧化氯发生器置于污水站辅房内等措施后,可有效减轻其噪声对边界声环境的影响。

(6)项目中央空调机组位于地下,锅炉房设置有专门用房,其距项目北侧居民点及项目内部住院楼距离分别为70m及55m,对敏感点环境影响较小。另外需对中央空调及锅炉房机组做必要的减振处理,对机组进行隔振的弹性安装,避免与楼板的刚性连接。对机组修建砖体实心墙体进行隔音,检修门做密封处理。空调室外机通风问题由于受建筑结构的影响,在空调机组出风口上设一只出风消声器,采用支架固定:配套水泵上增设吸隔声罩,吸隔声罩采用企口形式。

(7)加强污水站周围绿化,可设置绿化隔离带,在东边界建筑2.5m高砖混实体围墙。

4、固废

施工期: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来自土石方阶段、主体结构阶段、装修阶段产生的施工垃圾,主要有建筑材料边角料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为减小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有效控制“二次污染”,项目在施工期应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建筑垃圾

对于施工期的挖掘土方和各类建筑废料,建设单位应按渣土清运管理有关规定,不得随意丢弃,应分类进行综合利用和妥善处置,领取施工渣土清运许可证,弃渣土优先考虑作为本项目绿化回填,余渣土根据管理部门建议送至附近其他地方回填土地平整,并做好回填场地植被恢复工作。经合理处置后,开挖弃土不会对项目所在区域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工地建筑垃圾中的建筑废模块、建筑材料下角料、破钢管、断残钢筋头、包装袋以及废旧设备等基本上可以回收;而另一部分如弃混凝土渣、废沙石等建筑材料废弃物等没有回收价值,如果随意倾倒和堆放,不但占用了土地,而且污染了周围环境,影响周围环境的景观。因此无回收价值的建筑废料必须统收集,可作为填充材料充垫场地、便道、路堤等,或定期运往指定地点堆埋。施工车辆在运送弃土时应使用不漏水的翻斗车,防止渣土沿途漏散、飞扬,清运车辆进出施工现场不得带泥污染路面,应严格按环卫和城市管理部门确定的路线行驶。

(2)生活垃圾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虽少,但若不及时清运、随意堆放必然会滋生苍蝇,产生恶臭,影响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卫生。因此仍需要设置专门的容器收集,及时清运至当地市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处置,以避免影响市容、给周边居民的正常工作、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

运营期: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医疗废物以及污水站污泥。

(1)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主要包括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废物五类。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版),项目医疗废物属危险废物,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处理和处置。项目医疗废物经消毒包装后暂存于医疗废物暂存间,由恩施州蓝坤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定期运走进行无害化处置。目前建设单位已与医疗废物处置资质单位恩施州蓝坤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签订处置协议。污水处理站废气处理装置产生的废活性炭待需处理时再与资质单位签订处置协议进行处置。

(2)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包括行政办公垃圾、医护人员生活垃圾、病人及陪护人员等产生的一般性生活垃圾。在医院大楼内设置垃圾桶,将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安排专人定期打扫医院内卫生,保持地面清洁卫生。

(3)污水处理站污泥

医院新建污水处理池产生的污泥先经浓缩消毒后暂存于污泥浓缩池中,污水处理站污泥属于危险废物,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处理和处置。目前污水处理站污泥产生量少,还未进行处理。待需处置时再与资质单位签订处置协议进行处置。

四、验收监测结果

1、废水监测结论

本次验收对污水处理站排放的废水进行了监测,验收监测结果显示,项目排污口废水中的pH、化学需氧量、氨氮、悬浮物 、五日生化需氧量、石油类、动植物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挥发酚、六价铬、汞、总砷、氰化物、色度、粪大肠菌群、总铅、总镉、总铬、总银、总余氯的排放浓度均满足《医疗机构污水污染排放标准(GB*****-2005)表2预处理标准,属于达标排放。

2、废气监测结论

项目采取了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项目无组织排放的项目氨、硫化氢、臭气浓度、氯气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05表3中的排放标准。项目有组织排放的项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气黑度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14表2中的排放标准。项目有组织排放的项目油烟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 *****-2001表2中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故项目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3、固体废物

项目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分开收集、处理。医疗废物经消毒包装后暂存于医疗废物暂存地,由恩施州蓝坤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定期运走进行无害化处置。在医院大楼内设置垃圾桶,将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宣恩县环卫部门清运处理。目前,污水处理站污泥产生量少,未进行处理,需处理时再与资质单位签订处置协议。

4、声环境质量监测结论

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为设备噪声和进出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主要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车辆管理,限速禁鸣措施。验收监测结果显示,项目厂界东北侧噪声达到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008)中的4类标准,厂界西北侧、厂界西南侧和厂界东南侧噪声达到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008)中的2类标准,属于达标排放。

五、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废水处理效果较好,对环境影响较小;本项目废气处理效果较好,对环境影响较小,区域内环境质量良好;本项目无特殊噪声污染源,采取各种隔声降噪措施,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本项目固废经统一处理后对环境影响较小。故,项目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六、验收结论

宣恩县民族医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基本落实了《环评报告表》及其批复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及风险防范措施。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执行了各项环境保护规章制度,较好的落实了“三同时”制度,基本落实了规定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该项目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合格。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宣恩县民族医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可以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目前,本项目已完成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

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项目名称:宣恩县中医医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宣恩县中医医院

建设地址:宣恩县珠山镇卸甲坝村(209国道西侧)

联系人:吴科长

联系电话:139*****337

邮编:******

通讯地址:宣恩县珠山镇卸甲坝村(209国道西侧)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我院已完成宣恩县中医医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的建设,社会各界如对本项目有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可在20个工作日内通过电话、信函告知我公司。

宣恩县中医医院

2022年6月14日

标签: 整体搬迁建设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返回首页

收藏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