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富同兴的贵州叙事

绿富同兴的贵州叙事

奋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绿富同兴的贵州叙事

  从空中俯瞰贵州,青山滴翠、碧水含情,一场绿色盛宴就在眼前:红枫湖,是无边无际的绿;加榜梯田,是层次多元的绿;梵净山,是随性通透的绿;湄潭茶海,是清新袭人的绿……

  让黔贵大地绿更浓。自2017年设立“贵州生态日”以来,贵州全力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整体性跃升——

  绿色经济占比45%;森林覆盖率达62.12%;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7.7%;9个中心城市AQI(空气质量指数)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98.4%……“山地公园省”成为近悦远来的宜居家园、旅游乐园、乡愁故园,绿水青山已然成为贵州的骄傲。

  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作为名副其实的生态“优等生”,贵州向“绿”而行,奋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样板”,掀开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序章。

  “绿”字为底——

  最鲜明态度实现破局

  贵州开阳,洋水河。过去的磷矿石开采企业和磷化工企业早已不见踪影,“现在空气里没有了浓烈的磷味道,扬尘和噪声也减少了,水清岸绿,安逸得很。”住在河边的苟钱双,见证了洋水河的“前世今生”。

  洋水河是乌江二级支流,上世纪末,由于沿线磷矿石开采企业外排废水和磷化工企业跑冒滴漏,洋水河水体总磷严重超标,成为远近闻名的“牛奶河”。

  2018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曝光“洋水河总磷污染”。贵州省、贵阳市高度重视,通过“九大提升工程”,让河流水质总磷从8.0mg/L左右下降至0.2mg/L,水质达到地表水三类。

  洋水河的治理,折射出贵州在推进生态治理上,不逃避问题、不惧怕难题的鲜明态度!

  凉都六盘水,曾经“依靠煤”,再到“做足煤”,如今“不唯煤”,轰响了绿色新引擎,茫茫荒山再现绿意,昔日的烟尘蔽日,一去不返。

  铜仁万山区,曾经千疮百孔、汞尽城衰的破败景象,如今变废为宝、风光旖旎,从“锈”到“秀”的华丽转身,闯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发展的涅槃之路。

  …………

  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贵州以“绿”为底,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青山绵延,流水不息。“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紧盯污染防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入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和固废治理、环境风险防控五场标志性战役,重点实施白酒、锰、磷、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工业园区七个专项攻坚行动,系统解决突出环境污染问题和城镇、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短板问题,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动污染防治在重点区域、重要领域实现新的突破。”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杨同光说。

  精妙“碳”索——

  新发展理念蓄能升级

  2月15日,全省第一张林业碳票在黔西市颁发。贵州持续探索以林业碳票作为贷款的可质押物,参与碳票存储、交易、融资等,推动碳票变现,让“碳票”真正变“钞票”。

  5月7日,雷山县人民法院发出贵州首份《碳汇认购令》,责令滥伐林木的被告台江县人李某,向剑河县林业局缴纳用于生态修复的“碳汇”认购资金*****.6元。这一创新举措借司法力量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5月27日,荔波农商银行与荔波县尧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签订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合同,向其发放贷款100万元。这是全省首笔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让活树变活钱、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

  6月14日,织金县贵州乌蒙利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获得贵州首张茶园林业碳票。该公司所持碳票涉及茶园面积5773亩,辐射带动10个乡镇21个村发展茶叶种植核定碳减排量6774.46吨。

  抓住绿色低碳发展带来的机遇,才能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空间格局。

  走进贵州首个“水光互补”示范发电项目——威宁自治县玉龙镇象鼻岭水电厂,牛栏江水缓缓流入电站大坝,不远处的光伏基地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通过“水、光、农”互补模式进行开发,该电厂的水电、光伏产生的绿色电能通过500千伏乌撒线输送到千家万户。

  “目前,在毕节、六盘水、安顺、黔西南、黔南建设的五个百万千瓦级大型光伏基地和位于乌江、北盘江、南盘江、清水江等流域的在建水风光综合基地正有序推进。”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华介绍。

  新国发2号文件赋予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战略定位,贵州精妙“碳”索,在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上,正迈出坚实有力步伐。

  绿富同兴——

  产业链延伸催生裂变

  6月15日下午,由省生态环境厅、农工党贵州省委主办的大方县单株碳汇项目购碳活动启动仪式在贵阳举行。省农工党党员代表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现场共购买近7万棵树木的70万千克碳汇,让当地百姓增收20.6万元。

  黔贵大地,山水藏“富”!既要温饱也要环保,既要生活也要生态。贵州在“绿富同兴”下狠功夫,不断挖掘出生态潜力,激活发展的生态价值。

  2021年,贵州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2800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560亿元,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3719亿元……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探索和实践省份之一,贵州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道路。

  站在湄潭县复兴镇随阳山村八角山上,透过薄薄雾霭,民居、田园、山水,一幅如画风光徐徐铺展。72岁的老支书范佐文做梦都没想到,昔日偏远的小山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一叶生一业!

  湄潭以茶叶为主导产业,随阳山村种绿、护绿、养绿,坚持走茶旅融合发展道路,打造“茶叶为媒、茶海为景、文化为魂”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当地群众靠山吃山吃出了“新味道”。

  “目前,海雀村参与单株碳汇项目共有50户,每户每年收入1350元。今年,我们要努力扩大规模,继续推进碳汇经济发展,让家家户户都端上‘绿饭碗’。”在赫章县河镇彝族苗族乡海雀村,名誉支书文正友把他心里的“新算盘”说给记者听。

  一树兴一村!

  海雀村是我省单株碳汇精准扶贫试点地,参与单株碳汇项目的已有2.25万棵树,每年总收入有6.75万元。

  “处处见绿,遍地生绿,绿色产业变成绿色银行,绿色让海雀更富。”文正友的话语间有兴奋、有感慨,“海雀村充分依托万亩林场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林下种养特色产业。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民宿,目前已建成18家,今年预计能增加到38家。”

  绿色相伴,奋勇前行。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充分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迭代升级,加强全链条防控、全形态治理、全地域保护……贵州,正饱蘸绿意写芳华!(记者 尚宇杰)

?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