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文件】金寨县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

【政策文件】金寨县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

为全面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皖发〔2022〕5号)、《中共六安市委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安市科技强农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六安市机械强农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六安市促进农民增收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六发〔2022〕7号)精神,开展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以下简称“两强一增”行动),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挥“亩均论英雄”的牵引作用,实施“两强一增”行动,推深做实“138+N”工程和“6969”工程,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推进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着力打造乡村振兴金寨样板。

到2025年,力争农业劳动生产率达4.8万元/人、农业亩均产出率达*****元/亩,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5%以上;农机装备结构更加合理,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农机智能化和数字化应用更加广泛,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5%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科技强农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行动。大力引进和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加强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提升“一站一盟一中心”新型农业推广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产业联盟作用,年推广转化实用农业科技成果4项以上。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建立科技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分产业组建博士科技特派团,构建“产业+特派团+产业技术中心+特派员+龙头企业+示范项目+农户”的科技注入产业发展模式,全县科技特派员动态发展到230人,实现行政村服务全覆盖。(责任单位:县科商经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现代农业合作中心、县委组织部、县教育局、县林业局、县中药产业中心,排名第一的为牵头单位,下同)整合驻村工作队、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专业科技服务团等力量,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推动从个人服务向团体服务转变,从技术服务向产品营销、金融服务、乡村治理等转变。支持科技特派员以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入股等多种形式,与服务对象结成“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加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新建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3-5个。(责任单位:县科商经信局)加强县、乡两级农技队伍建设。支持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增值服务合理取酬。加快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和创新创业带头人。每年培训高素质农民300人。(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二)农业种质资源保护提升行动。加强金寨农作物品种抗性鉴定试验站建设,年完成水稻、玉米、小麦等品种抗性鉴定任务1.1万份以上。加大品种展示与示范推广力度,在天堂寨、白塔畈等乡镇建立优质水稻品种筛选基地,定期发布县域主推品种、主推技术、主推模式,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持续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新收集农作物及野生近缘种质资源80份,提升国家级金寨野生猕猴桃、苦丁茶原生境保护区保护能力。(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中药产业中心)支持金寨县天丰桑蚕原种场改扩建,建设母种专用桑园50亩、原蚕点20处,实现年繁育原种5000张、一代杂交种10万盒的生产能力。对基因测序纯度95%以上的金寨黑毛猪(霍寿黑猪)进行保护培育,规范2家县级保种场、6家保种点建设,争创1家省级保种场。(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积极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围绕食用菌等重要种质资源,开展基础性、保护性研究,促进研究利用成果有效转化。在天马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建成大别山菌物药资源保育区1个,面积达1000公顷以上,在金寨县长岭乡建设珍稀中药材种源保护基地1个,有效保护野生中药资源品种3个以上。(责任单位:县中药产业中心、县林业局)常态化开展渔业资源管理,加强长江河宽鳍鱲马口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大鲵自然保护区“十年禁渔”工作。(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公安局、县交通局、县市场监管局)

(三)种养业提质增效行动。围绕“稳产量、提品质、增效益”,推行“按图索粮”和订单化生产,发展优质专用粮食28万亩,建立水稻万亩示范片1个、小麦千亩示范片2个。大力推进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新增设施蔬菜基地1万亩。加快推进食用菌发展,高质量发展大别山珍稀食药用菌产业,扎实推进生态化、标准化、宜机化茶园建设,完成徽茶产业集群建设任务。(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中药产业中心)加强生猪、肉鸡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新建一个日产100万枚鸡蛋的蛋鸡场,年饲养生猪38万头、麻黄鸡500万只,畜禽规模养殖比重提高到80%以上。利用梅山、响洪甸水库大水面资源发展净水渔业,年产优质鱼5000吨。实施绿色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0.42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至1.3万亩。(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不断提高金寨农产品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培育有影响力的“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企业品牌2个、产品品牌5个,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195个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林业局、县中药产业中心)

(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行动。紧扣“138+N”工程,围绕茶叶、中药材、蚕桑、果蔬、生态养殖等主导产业,推动产业“区域化、链条式”发展,力争打造2个年综合产值超10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实施农产品加工“五个一批”工程,深入推进农产品产地初(粗)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支持市场经济主体开发功能、休闲和营养保健等食品,重点培育亿元企业10家以上、10亿元以上企业1-2家,产值超10亿元产业集聚乡镇2-3个,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5家以上,全县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96亿元。(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中药产业中心、县农投公司)积极开展省级“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示范创建工作,重点打造茶叶全产业链。(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五)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行动。对标农业提质增效“6969”工程,提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茶叶和中药材两大主导产业,建设标准化茶园、中药材示范基地,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积极打造国内一流园区,争当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示范,力争实现年综合产值75亿元。(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中药产业中心)推进麻埠省级六安瓜片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发挥蝙蝠洞“六安瓜片”原产地、核心区优势,实施茶叶加工、仓储冷链等项目,建设标准茶园及生态有机茶园,力争实现年综合产值40亿元。争创省级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发展设施农业、循环农业和智慧农业,新发展茶园8000亩,改造提升千亩连片生态茶园40个;年新种植中药材(食用菌)2万亩以上,建设千亩黄精基地、灵芝和天麻基地2个,创建“十大皖药”示范基地5000亩以上;新发展桑园4万亩,培育100亩以上的养蚕主体50家,加快南溪“丝绸小镇”建设;实施油茶低产林改造1万亩,培育提升油茶2万亩以上、山核桃1万亩以上,推进关庙“山核桃之乡”建设。加快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建设,力争每年新入驻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以上,新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个,吸纳涉农整合资金和社会资本不少于1亿元。建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7个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中药产业中心)支持龙头企业开展科技研发、装备升级改造和智能化应用。(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科商经信局)

(六)农业绿色循环发展行动。坚持农业资源利用集约化、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进农作制度创新,推广应用间种、套种、轮作等方式。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等技术,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58。(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中药产业中心)实施“两个替代”提升行动,年推广有机肥2万吨、粘虫板200万片、诱捕器2万个、小微除草机械1000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做好农户施肥调查和34个耕地质量监测点监测工作,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43%,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秸秆收储运体系,确保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提升五年行动计划,改造规模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规范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建设,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90%;建立2个耕地土壤农地膜残膜监测点,农地膜回收率达95%。持续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全县强制免疫动物疫病的群体免疫密度90%以上。提高农业生物安全和兽药安全使用水平。(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生态环境分局)

(七)数字赋农行动。强力推进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建设,力争形成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乡村建设模式。(责任单位:县行政审批局、县委网信办、县农业农村局)加快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抢占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制高点。以茶叶、中药材、蚕桑、果蔬、畜禽、水产等标准化种养示范基地(场)为重点,推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林业等生产过程数字化转型升级,引导支持农业企业应用大数据监测技术,建设数字农业工厂2个、数字农业应用场景15个。推动国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建设数字茶园、智慧农业示范基地。(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中药产业中心、县行政审批局)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升级,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建设运营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一体化,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争创全国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责任单位:县科商经信局、县农业农村局)参与并配合完善省农业农村大数据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行政审批局)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推进益农信息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三、机械强农

(一)优势农机制造产业壮大行动。培育壮大农机制造龙头企业,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在企业设立研发基地,推动企业设备研发技术升级,加快提升农机制造企业竞争力。鼓励企业整合资源、加强合作,研发“六安瓜片”机械模拟手工加工机械技术,推广小型烘干机技术。支持金寨县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健全农机维修服务网络,大力推广应用适合丘陵山区生产的中小微型新机械。(责任单位:县科商经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委)

(二)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分区域、分产业、分品种、分环节,开展农业机械需求调查,重点梳理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薄弱环节技术装备、丘陵山区和种养业等特色产业装备需求情况,编制农机装备需求和研制清单并实时动态更新。(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科商经信局)支持金寨县山区农机化服务联盟建立产、学、研、推、用对接和定期会商机制,促进适应山区农机装备和关键技术的协同攻关。加大茶园管理、茶叶清洁化生产、山核桃脱蒲(青核桃剥皮机)、猕猴桃分选、毛竹初加工、食用菌及中药材生产等丘陵山区适用装备和技术的研发推广力度。支持适应养殖业发展的畜禽粪污处理、秸秆综合利用、尾水净化、洗消饲喂等农机装备研制。(责任单位:县科商经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现代农业合作中心)

(三)全程全面机械化推进行动。加快农机更新换代,调整优化农机购置补贴和报废更新补贴等支持政策,逐步淘汰老旧机械,推广使用大型复式智能高效机械,实现大型复式智能高效机械占比30%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提升粮食生产关键薄弱环节农机化作业水平,重点加快无人植保机、水稻插秧机和粮食烘干机推广使用。在水稻主产乡镇建设育秧中心4个。大力推广茶、果、菜、食用菌及中药材生产、毛竹初加工以及畜禽粪污处理、尾水净化、洗消饲喂等新机具新技术,实现经济作物和畜牧、渔业机械化率60%以上。加快农机农艺融合进度,制定和完善区域农机化技术路线、模式和作业标准,建设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1个。(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四)农机社会化服务提升行动。加强县域统筹规划布局,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新增和改造提升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4个。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组建农业生产联合体,引导村级组织参与农业生产“大托管”和农机作业网格化服务,推进“机械换人”。培训农机合作社理事长40名、农机手600名。围绕打造“智慧农机”,逐年增加5G、北斗导航、无人驾驶、“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农机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中的应用,推进农机智能调度信息平台建设。(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五)农业“标准地”改革行动。优化耕地功能空间布局,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推进农业“标准地”改革,强化土地经营者对土地的投入和管理责任,提高土地产出率。新建高标准农田2.5万亩、改造提升3万亩,高标准农田面积累计达到40.3万亩,因地制宜建设集中连片永久基本农田。加快农机通行作业条件改善,推进田块小并大、弯变直、坡改梯和机耕路互联互通,新增宜机化改造3.87万亩,提升农田宜机化水平。(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采取“改、培、保、控”等耕地质量提升举措,持续改善土壤肥力。深入挖掘新增耕地潜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增效。推深做实田长制改革,田长制配套制度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实现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提升、布局稳定。(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

(六)农产品仓储冷链设施建设行动。面向长三角市场需求,规划建设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集配中心、产地市场,配备预冷加工、冷藏保鲜等冷链设施,打造长三角3小时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圈。推进现代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基地建设,提高果蔬、肉类、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和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冷链流通率和错峰销售能力。加快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新增冷藏保鲜设施54个、库容1.8万立方米。(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委、县科商经信局)

四、促进农民增收

(一)工资性收入倍增行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支持发展规模体量大、专业化程度高、延伸配套性好、支撑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就地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林业局、县中药产业中心)实施农村居民本地就业“121”计划,加强与本地企业用工需求精准对接,及时提供动态岗位信息,推进有劳动力的家庭每年有1名劳动力在本地务工,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带动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1万元。(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建立完善创新创业优惠政策,扶持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士兵、农业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创业,带动农民就业。(责任单位:县科商经信局、县退役军人局、县农业农村局)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升农民就业能力和层次。(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积极发挥地方财政保障作用,提高村干部、村医等农村稳定就业人员工资待遇。(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委组织部、县卫健委)结合“四送一服”,对开发区企业缺工情况进行摸底,通过“春风行动”,协调乡镇、企业,送工、招工,就地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实施“金凤还巢”工程,合理引导、支持和鼓励我县外出人员携资携技返乡就业创业。稳定村级公益劳务岗位,年受益对象1万人左右,户均增收近6000元。(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委组织部、县林业局)

(二)财产性收入扩量行动。推广“委托流转”“股份合作”等模式,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65%,300亩左右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50%。(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中药产业中心)推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改善农田水利条件,增加土地产出效益,提高农民租金收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依托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六统一”,盘活村级集体资源资产。(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林业局、县公管局)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成果,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实现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占比超15%,推动村集体经济强村开展经营性收益分红全覆盖,不断提高农民财产收益。(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财政局)力争全县农民财产性收入翻一番。

(三)经营性收入壮大行动。深入实施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育工程,认定产业带头人1500人。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家庭农场发展到5400个,农民合作社稳定在2200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到110个。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至75家。实施水稻高产高质规模化种植,提高农民种粮效益;提高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增强养殖业带农增收能力;围绕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快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乡村休闲旅游年综合收入突破20亿元;推进“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等小加工,让更多的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中药产业中心、县市场监管局、县行政审批局、县科商经信局、县文旅体育局等)

(四)转移性收入提升行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实施农民工素质提升工程,每年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200人次以上。(责任单位:县人社局)推动农民工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让农民工留得住、能就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8+1”综合救助标准。(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人社局、县教育局、县住建局、县退役军人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医保局、县残联等)落实好农业相关支持补贴政策,加强对农业生产救灾等资金保障,实现对粮食实际生产者精准补贴。(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林业局、县发改委等)加大弱势群体关心关怀,对高龄老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人等低收入群体开展排查摸底,落实相关补贴补助等政策。(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县残联)强化惠农政策监管,将其纳入“小微权力”监管和日常巡查范围,严防发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责任单位:县纪委监委)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孝老爱亲评比,引导农民子女赡养、优待老人,提高赡养收入水平。(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好牵头抓总的作用,统筹推进“两强一增”行动落地实施。在县农业农村局设立“两强一增”行动办公室,从相关单位抽调人员集中办公,承担日常工作,建立清单化、闭环式工作机制和定期调度、通报制度。各乡镇及县直相关部门明确分管领导及具体经办人员,细化工作方案,制定推进措施,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抓好各项任务落实。

(二)注重“双招双引”。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城市之间的合作交流,主动承接沪苏浙地区农产品加工产业转移项目,围绕食品加工、果蔬茶加工、饮品加工、水产品加工、中药制造、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等领域,全力开展“大招商、招大商”行动,重点引进农产品加工“头部企业”。继续实施人才引进战略,制定更加优惠政策,持续推进“金凤还巢”“能人回归”工程和紧缺人才引进工作,打造招才引智“绿色通道”,着力引进一批农业领域高端人才、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展科技攻关、技术推广和人才培训,推动我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县科商经信局、县林业局、县中药产业中心、县投创中心等)

(三)加强用地保障。严格落实好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政策,在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中,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用足用活国家和相关部门支持产业发展用地政策,认真学习借鉴沪苏浙先进经验,探索推进农业“标准地”改革,进一步简化、优化用地审批和规划许可流程,通过产业科学规划安排一批、园区整合供应一批、增减挂钩支持一批、存量用地挖潜一批、设施农用地保障一批,切实解决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用地问题。(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对乡村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纳入用地审批“绿色通道”,优先办理。

(四)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和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县级财政每年统筹5亿元农业产业振兴链式资金,通过政府直接投入、投资收益、资产收益、财政奖补等多途径,切实保障“两强一增”行动的实施。(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到2025年全县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到10%以上。(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落实对农产品加工园区的税收支持,加大企业贷款贴息力度。(责任单位:县税务局、县财政局)依托金寨县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农业产业振兴贷及金寨国元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有限公司等投融资平台,加大产业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乡村产业发展。支持涉农企业上市。扩大特色农产品保险范围,拓展农业担保范围,用好农机融资租赁工具。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加强与金融部门合作,创设金融产品,灵活金融担保形式,强化风险防范措施,创优农业融资环境。(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管局、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县城投公司、县人行)

(五)严格督查考核。“两强一增”行动纳入各乡镇及县直有关部门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内容。(责任单位:县委农办、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建立“两强一增”行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亩均产出率等指标统计。(责任单位:县统计局、县调查队、县农业农村局)对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阶段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责任单位:县委农办、县委督查办)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立与用地指标、涉农资金安排“双挂钩”的“赛马”激励机制。(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财政局)

抄送: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

中共金寨县委办公室2022年3月9日印发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实施方案 农机 农民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