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医疗保障局关于2021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完成情况的报告
市医疗保障局关于2021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完成情况的报告
索引号: | 0451YLBZ/2022-***** | 体裁分类: | |||
发布机构: | 市医疗保障局 | 发文日期: | 2022-01-29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
时效: | |||||
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统一工作部署,2021年我局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对标对表国内医保工作先进地区水平,扎实开展医保改革和民生服务工作,“为民医保、智慧医保、法治医保、廉洁医保”建设取得新成效。现将工作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一是深入察民情访民意,精准纾民忧惠民生。为摸清摸透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找准找实工作发力点,市医疗保障局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持续开展“一把手走流程”,坚持定期、不定期到各级医保办事窗口、两定医药机构实地走流程,体验群众办事感受,发现办事难点堵点,跟踪解决实际问题。班子成员、党员干部全部参与到“走流程”中来,实行问题直报制度,建立常态化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工作机制。持续完善“我为群众办实事”台账,明确问题包保责任人,实行销号管理,使“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转化医保民生实际成效。 二是全力助力疫情防控,为守护全市人民生命健康贡献医保力量。制定实施先救治后结算、“长处方”管理等18项疫情防控政策措施,拨付疫情专项周转金9500余万元,预付医保基金4.9亿元,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对困难企业实行减半征收政策,累计减征医保费6.3亿元,惠及企业3.8万户。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3796家参保单位、8.9万名参保人员延期缴费,合计金额4189.01万元。在全国率先出台“三合一”核酸混检价格,先后9次调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价格。及时拨付新冠疫苗及接种经费累计9.5亿元,全程做到“钱等苗”,确保不因资金问题影响采购单位正常采购和疫苗企业生产供应,保障全市疫苗接种工作顺利进行。 三是全面实行市级统筹,9区9县(市)参保人员实现“同城同待”。制定实施哈市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实施方案,有效解决原10个医保统筹区政策制度各异和参保人员待遇参差不齐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实现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六统一”。全市702万参保人员实现“同城同待”,与市区一致,县(市)门诊、住院保障范围和报销比例由最低78%提高至90%。缴费由“双基数”统一调整为“单基数”,助力企业每月减负降费近1800万元。县域3.5万名各类参保人员首次纳入保障范围,哈尔滨市扩面人数增幅全省第一,成为全省唯一获得表彰地(市)。《扩面提标全面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荣获哈尔滨市改革创新奖提名奖。 四是大力推进药品耗材降价工作,有效缓解群众“看病贵”难题。将17种抗癌谈判药纳入我市特殊用药管理,价格平均降幅56.7%。扎实推进国家集采政策在哈尔滨市落地,冠脉支架由*****元下降到700元左右,平均降幅93%;人工晶体平均降幅54.21%;冠脉扩张球囊平均降幅89.9%。开展落实国家组织集采5批218个品种,省际联盟集中采购2批27个品种。累计为我市群众节约医疗费用超5.5亿元,极大减轻了群众医疗费负担。 五是深入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避免百姓“跑腿垫资”。将符合要求的省区县定点医疗机构全部纳入国家结算平台,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简化异地结算备案流程,拓宽备案渠道,实现网上备案、自助备案,方便百姓异地就医。截至目前,实现异地直接结算9万余人次,医疗费用总额19.8亿元,统筹基金支出13.45亿元,有效缓解参保群众异地就医大额垫资困难,同时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惠民目标。 六是持续深化三医联动,实施DRG付费方式改革。哈尔滨市作为DRG付费国家试点城市之一,紧紧围绕任务节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推动实施,积极联动配合,高标准通过国家局三轮评估验收,取得阶段性成效:诊疗服务行为明显规范,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明显提高,在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医保高效能治理、群众获得、增强三方共赢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我市正式启动DRG实际付费,被国家医疗保障局批准为全国18个DRG付费示范点城市之一,同时是黑龙江省内唯一国家示范点。 七是转换医保信息系统,平稳上线国家平台。加强专线管理,清理1047条不规范联网线路,清除2家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服务商,有力打击私接乱连行为。开展上线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百日攻坚战,根据不同定点机构量体裁衣,制定机构专属工作方案。成立贯标督导组、测试指导组、工作验收组等30余个专项工作组。发动74名干部对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实行包保,对32家三级以上医疗机构实行“蹲守式”督办。顺利完成7638个诊疗项目、6.5万名医保医务人员、17万种药品编码、74万项耗材、6800家定点医药机构的贯标任务。10月31日,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在哈尔滨市如期上线。 八是保持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看好百姓“救命钱”“保命钱”。创新基金监管机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形式,对2063家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全覆盖检查。聚焦“三假”、医保卡套现、挂床住院、血液透析、特殊疾病等重点领域,先后5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共追回医保基金约8100余万元,形成“全覆盖、无禁区、零容忍”监管高压态势。 特此报告。 哈尔滨市医疗保障局 2022年1月28日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来源:市医疗保障局) |
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统一工作部署,2021年我局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对标对表国内医保工作先进地区水平,扎实开展医保改革和民生服务工作,“为民医保、智慧医保、法治医保、廉洁医保”建设取得新成效。现将工作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一是深入察民情访民意,精准纾民忧惠民生。为摸清摸透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找准找实工作发力点,市医疗保障局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持续开展“一把手走流程”,坚持定期、不定期到各级医保办事窗口、两定医药机构实地走流程,体验群众办事感受,发现办事难点堵点,跟踪解决实际问题。班子成员、党员干部全部参与到“走流程”中来,实行问题直报制度,建立常态化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工作机制。持续完善“我为群众办实事”台账,明确问题包保责任人,实行销号管理,使“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转化医保民生实际成效。
二是全力助力疫情防控,为守护全市人民生命健康贡献医保力量。制定实施先救治后结算、“长处方”管理等18项疫情防控政策措施,拨付疫情专项周转金9500余万元,预付医保基金4.9亿元,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对困难企业实行减半征收政策,累计减征医保费6.3亿元,惠及企业3.8万户。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3796家参保单位、8.9万名参保人员延期缴费,合计金额4189.01万元。在全国率先出台“三合一”核酸混检价格,先后9次调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价格。及时拨付新冠疫苗及接种经费累计9.5亿元,全程做到“钱等苗”,确保不因资金问题影响采购单位正常采购和疫苗企业生产供应,保障全市疫苗接种工作顺利进行。
三是全面实行市级统筹,9区9县(市)参保人员实现“同城同待”。制定实施哈市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实施方案,有效解决原10个医保统筹区政策制度各异和参保人员待遇参差不齐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实现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六统一”。全市702万参保人员实现“同城同待”,与市区一致,县(市)门诊、住院保障范围和报销比例由最低78%提高至90%。缴费由“双基数”统一调整为“单基数”,助力企业每月减负降费近1800万元。县域3.5万名各类参保人员首次纳入保障范围,哈尔滨市扩面人数增幅全省第一,成为全省唯一获得表彰地(市)。《扩面提标全面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荣获哈尔滨市改革创新奖提名奖。
四是大力推进药品耗材降价工作,有效缓解群众“看病贵”难题。将17种抗癌谈判药纳入我市特殊用药管理,价格平均降幅56.7%。扎实推进国家集采政策在哈尔滨市落地,冠脉支架由*****元下降到700元左右,平均降幅93%;人工晶体平均降幅54.21%;冠脉扩张球囊平均降幅89.9%。开展落实国家组织集采5批218个品种,省际联盟集中采购2批27个品种。累计为我市群众节约医疗费用超5.5亿元,极大减轻了群众医疗费负担。
五是深入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避免百姓“跑腿垫资”。将符合要求的省区县定点医疗机构全部纳入国家结算平台,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简化异地结算备案流程,拓宽备案渠道,实现网上备案、自助备案,方便百姓异地就医。截至目前,实现异地直接结算9万余人次,医疗费用总额19.8亿元,统筹基金支出13.45亿元,有效缓解参保群众异地就医大额垫资困难,同时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惠民目标。
六是持续深化三医联动,实施DRG付费方式改革。哈尔滨市作为DRG付费国家试点城市之一,紧紧围绕任务节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推动实施,积极联动配合,高标准通过国家局三轮评估验收,取得阶段性成效:诊疗服务行为明显规范,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明显提高,在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医保高效能治理、群众获得、增强三方共赢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我市正式启动DRG实际付费,被国家医疗保障局批准为全国18个DRG付费示范点城市之一,同时是黑龙江省内唯一国家示范点。
七是转换医保信息系统,平稳上线国家平台。加强专线管理,清理1047条不规范联网线路,清除2家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服务商,有力打击私接乱连行为。开展上线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百日攻坚战,根据不同定点机构量体裁衣,制定机构专属工作方案。成立贯标督导组、测试指导组、工作验收组等30余个专项工作组。发动74名干部对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实行包保,对32家三级以上医疗机构实行“蹲守式”督办。顺利完成7638个诊疗项目、6.5万名医保医务人员、17万种药品编码、74万项耗材、6800家定点医药机构的贯标任务。10月31日,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在哈尔滨市如期上线。
八是保持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看好百姓“救命钱”“保命钱”。创新基金监管机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形式,对2063家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全覆盖检查。聚焦“三假”、医保卡套现、挂床住院、血液透析、特殊疾病等重点领域,先后5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共追回医保基金约8100余万元,形成“全覆盖、无禁区、零容忍”监管高压态势。
特此报告。
哈尔滨市医疗保障局
2022年1月28日
标签: 营商环境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