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类】中国电建山东电建一公司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EPC工程总承包综合自动化设备采购项目竞谈公告

【物资类】中国电建山东电建一公司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EPC工程总承包综合自动化设备采购项目竞谈公告

详情见附件



竞争性谈判公告公开竞谈
项目编号: 中国电建山东电建一公司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 200MW 风电项目 EPC
工程总承包综合自动化设备采购项目
1采购 项目
受山东电建一公司委托,中国电建山东电建一公司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
200MW 风电项目 EPC 工程总承包综合自动化设备采购项目以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中国
电建山东电建一公司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 200MW 风电项目 EPC 工程总承包项
目所需的 综合自动化设备 , 采购计划使用 自有 资金及银行贷款用于本次 竞谈 后所签订合
同的支付。
2 项目 概况与采购 范围
1 项目 名称: 中国电建山东电建一公司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 200MW 风电
项目 EPC 工程总承包综合自动化设备采购项目
2 项目概况 : 本项目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境内,风电场中心距乌
拉特后旗直线距离约 40km。风场周围交通便捷,场址北侧 3.5km 处有 X934 县道通过,
东侧有 S213 省道通过, Y301 乡道横穿风电场区。风电场场址地势起伏,场址植被稀疏。
3 采购范围: 综合自动化设备
4交货时间: 2022 年 07 月 30 日
5交货地 点 :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 200MW 风 电项目部
6 质量 要求: 详见技术规范书
3响应人资格要求
本次 竞争性谈判 要求 响应人 具备以下条件:
1 应 是在 中国境内 注册的生产制造企业,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
2应 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包括实施本项目的设计能力制造能力质量保证能
力和资信及完善的服务体系。
3 应具有承担总体设计 和 制造能力 ,并应 提供 近三年 类似 业绩 证明 。
4 应 具有良好 的银行资信和 商业信誉, 近三年 没有处于被责令停业财产被接管
冻结破产状态,无采取非法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违法违纪不良记录。
5应 具有 ISO9000 系列或等同管 理体系认证证书 。


4竞争性谈判文件的获取
1凡满足本公告规定的竞 谈 响应人资格要求并有意参加 竞谈 者,请于 2022 年 07
月 19 日前北京时间在中国电建设备物资集中采购平台 https://ec.powerchina.cn,
以下简称集采平台获取 竞谈性谈判 文件,集采平台的注册和使用均免费。
2有意参加 竞谈 者需在线上传下列资料及购买竞 谈 文件缴费凭证后方可下载标书:
购买竞 谈 文件经办人身份证和法定代表人签发的针对本竞 谈 项目购买竞 谈 文件授
权委托书或介绍信加盖公章扫描件合并文件上传。
5竞争性谈判响 应文件的递交
1竞争性谈判响应文件递交的截止时间竞谈截止时间,下同为 2022 年 07 月
19 日 10 时 00 分分北京时间,响应人应在截止时间前通过集采平台递交电子响应文
件。
1本次采购将通过集采平台全程在线开展,电子投标文件的加密提交解密
及签到等流程须各 响应 人在线进行操作。 响应 人须提前办理数字证书用于在线 竞谈 ,办
理方式 1直接下载中招易采 APP 自助办理数字证书,客服电话: 4000809508方
式 2请登陆 https://ec.powerchina.cn/caHandle.html 联系客服提 供相关材料办理实
体数字证书,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在线投标,因操作流程失误造成的投标失败将由投标
人自行承担后果。
2各响应人须登陆集采平台使用数字证书进行电子响应文件的编制加密和在
线投递,竞谈截止时间为 2022 年 07 月 19 日 10 时 00 分。请各响应人充分考虑文件大
小网络速度的影响并预留充足的时间,逾期将无法提交。 电子响应文件的在线投递建
议至少提前 12 小时完成 。
3各响应人须使用数字证书登录集采平台投标管家客户端进行在线签到, 在 采
购人终止解密前 未进行在线签到的 响应 人将无法进行后续 竞谈 流程。 建议在电子 响应
文件递交截止时间 1 小时前完成在线签到 。
4响应截止时间后,各响应人须使用数字证书登陆集采平台投标管家客户端对
响应文件进行在线解密。
2竞谈截止时间及递交地点如有变动,采购人将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已购买
采购文件的响应人。
3递交竞标响应文件前须在中电建集中采购电子平台向山东电建一公司添加采


购人名称或股份公司申报合格供应商资格,成为合格供应商后方能进行竞 谈 响应文件
递交和开标。因竞 谈 响应人自身原因导致合格供应商资格未能申报成功,造成竞 谈 响应
文件无法递交和开标的,由竞 谈 标响应人承担其全部后果。
4集采平台使用问题可咨询平台客服,客服电话: 4006-27-4006,具体联系方式
请根据网站首页联系我们列表中查找相应客服经理电话。
5谈判时间 : 2022 年 7 月 19 日
谈判 地点: 山东省济南市
如 发 布 竞争性谈判文件时无法确定 谈判 时间和地点,可填写 另行通知
6 联系方式
招 标 人: 山东电建一公司
地 址: 山东省济南市
邮 编: 250102
联 系 人: 王康
电 话: 0531-66227613
电子邮箱: wk9952sepco1.com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个人签章 电子签章
更正日期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计算机监控系统 技术规范书 通用部分 说明:本技术规范书为征求意见稿,请甲方与当地调度部门沟通,有意见及时反馈给设计院,以便修改。评标时必须通知地调度部门参加。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2年06月 石家庄 220kV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1. 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以及本规范使用说明。 2. 采购标准技术规范通用部分原则上不需要设备招标人项目单位填写,更不允许随意更改。如对其条款内容确实需要改动,项目单位应填写项目单位通用部分条款变更表并加盖公司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及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经标书审查同意后,对通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通用部分条款变更表,放入专用部分,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 3. 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专用部分分为标准技术参数项目单位需求部分和投标人响应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中标准参数值栏是标准化参数,不允许项目单位和投标人改动。项目单位对标准参数值栏的差异部分,应填写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投标人保证值栏应由投标人认真逐项填写。项目单位需求部分由项目单位填写,包括招标设备的工程概况和招标设备的使用条件。对扩建工程,可以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投标人响应部分由投标人填写投标人技术参数偏差表,提供销售业绩主要部件材料和其他要求提供的资料。 4. 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与招标人要求有差异时,除填写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5. 有关污秽温度海拔等需要修正的情况由项目单位提出并在专用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明确表示。 6. 采购标准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7. 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其保护部分的技术要求可参考相关保护装置的技术规范。 目  次 220kV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1 1 总则 3 1.1 一般性要求 3 1.2 卖方职责 3 1.3 应满足的标准 3 2 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5 2.1 使用环境条件 5 2.2 工作条件 6 2.3 技术性能要求 7 2.4 35kV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技术要求 17 2.5 屏体及其他要求 22 3 试验 23 3.1 工厂试验 23 3.2 现场验收试验 24 3.3 启动投运试验 24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24 4.1 技术服务 24 4.2 设计联络 28 4.3 培训 28 4.4 工厂验收 29 附录A 31 A.1 模拟量 31 A.2 状态量 31 A.3 控制量 32 1 总则 1.1 一般性要求 1.1.1 投标人应满足如下要求 a投标人提供的产品应具备国家电网公司检验检测机构检验合格证书。提供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和装置应在国家或电力工业检验检测机构通过动模电磁兼容及型式试验。提供的交换机设备应是工业级的,且应在国家或电力工业检验检测机构通过电磁兼容及型式试验并具有国家电网公司交换机入网检测 A 类产品资质。 b投标人应满足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家能源局2014版以及风电场调度运行信息交换规范。招标方在技术规范书专用部分提出的要求投标人也应满足。 c投标人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将被视为实质性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提供的产品应有省级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中标单位应按投标人要求开展相关检验测试。投标人应提供设备近3年运行业绩表。 1.1.2 本规范书提出了对220kV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技术参数功能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3 本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的条文,供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1.4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差异,则意味着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与本规范书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必须逐项在投标人技术差异表中列出。如果没有不一致的地方,必须在投标人技术差异表中写明为无差异。 1.1.5 本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1.6 本规范书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规范书未尽事宜,由合同签约双方在合同谈判时协商确定。 1.1.7 本规范书中涉及有关商务方面的内容,如与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有矛盾时,以商务部分为准。 1.1.8 本规范书中通用部分各条款如与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有冲突,以专用部分为准。 1.2 卖方职责 卖方的工作范围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提供标书内所有设备及设计说明书及制造方面的说明 b提供国家或电力工业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型式试验报告,以便确认供货设备能否满足所有的性能要求 c提供设备安装使用的说明书 d提供试验和检验的标准,包括试验报告和试验数据 e提供图纸,制造和质量保证过程的一览表以及标书规定的其他资料 f提供设备管理和运行所需有关资料 g所提供设备应发运到规定的目的地 h在更换所用的准则标准规程或修改设备技术数据时,卖方应接受买方的选择 i现场服务。 1.3 应满足的标准 计算机监控系统应遵照最新版本的电力行业标准DL国家标准GB和IEC标准及国际单位制SI,这是对设备的最低要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表1为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 表1 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 标 准 号 标 准 名 称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所有部分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GB/T 2887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 3047.1 高度进制为20mm 的面板架和柜的基本尺寸系列 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6587 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T 726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 9813.14 计算机通用规范 GB/T 11287 电气继电器 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 第1篇:振动试验正弦 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 GB/T 13730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14429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1-3部分:总则 术语 GB/T 1453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和碰撞试验 GB/T 14598.3 电气继电器 第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 GB/T 14598.26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 第26部分:电磁兼容要求 GB/T 15153.1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2部分:工作条件 第1篇:电源和电磁兼容性 GB/T 15153.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2部分:工作条件 第2篇:环境条件气候机械和其他非电影响因素 GB/T 15532 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 GB/T 16435.1 远动设备及系统 接口电气特性 GB/T 17463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4部分:性能要求 GB/T 17626.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7626.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0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振铃波抗扰度试验 GB/T 22386 电力系统暂态数据交换通用格式 GB 50065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T 19963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DL/T 451 循环式远动规约 DL/T 476 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 DL/T 478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630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 DL/T 634.5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 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T 634.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 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 60870-5-101网络访问 DL/T 667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 传输规约 第103篇: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DL/T 72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柜屏通用技术条件 DL/T 860所有部分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IEC61850,IDT DL/T 1241 电力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 DL/T 5136 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37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03 35kV220kV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49 220kV500kV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 5218 220kV750kV变电站设计规程 Q/GDW 131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Q/GDW 140 交流采样测量装置运行检验管理规程 Q/GDW 213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工厂验收管理规程 Q/GDW 214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现场验收管理规程 Q/GDW 624 电力系统图形描述规范 Q/GDW 1907 风电场调度运行信息交换规范 Q/GDW 11021 变电站调控数据交互规范 Q/GDW 11398 变电站设备监控信息规范 Q/GDW 13177.1 35kV750kV变电站防误闭锁系统采购标准 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 NB/T 31026 风电场工程电气设计规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4号令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国家能源局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14版 电安生1994191号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 国电调2002138号文 关于印发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继电保护实施细则的通知 国家电网调2011974号 关于印发风电并网运行反事故措施要点的通知 国能安全201536号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等安全防护方案和评估规范的通知 2 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2.1 使用环境条件 2.1.1 大气压要求:70kPa106kPa。 2.1.2 环境温度室内要求如下: a最高气温:45 b最低气温:-5 c最大日温差:25。 2.1.3 最大相对湿度要求如下: a日平均:95 b月平均:90。 2.1.4 工作温度要求如下: a间隔层设备:2555 b站控层设备:545。 2.1.5 抗振能力要求如下: 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同时作用。 2.1.6 安装方式要求如下: 计算机室和控制室设在主控制楼内,为无屏蔽措施房间继电器室为简单屏蔽措施房间,室内设有空调。 2.2 工作条件 2.2.1 额定值 额定值要求如下: a 额定交流电压:220V b 额定直流电压:220V/110V c UPS电压:AC220V d 额定交流频率:50Hz e 工作电源:间隔层设备包括网络设备采用DC 220V/110V,站控层计算机设备采用AC 220V不间断电源 f TA 二次额定电流:1A/5A g TV 二次额定电压:100V线电压,100/ V相电压 h 特殊量输入:4mA20mA,DC 0V5V。 i 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 2.2.2 接地与隔离要求 计算机监控系统不设置单独的接地网,接地线与变电站主接地网连接。系统的机箱机柜及电缆屏蔽层均应可靠接地。监控系统各间隔之间,间隔层与站控层之间的连接,以及设备通信口之间的连接应有隔离措施。 2.2.3 电磁兼容性要求 在雷击过电压一次回路操作开关场故障及其他强干扰作用下,监控系统不应误动作且满足技术指标要求。装置不应要求其交直流输入回路外接抗干扰元件来满足有关电磁兼容标准的要求。系统装置的电磁兼容性能应达到表2的等级要求。计算机监控系统间隔层装置的电磁兼容性能等级要求见表2。 表2 计算机监控系统间隔层装置的电磁兼容性能等级要求 序号 电磁干扰项目 依据的标准 等级要求 1 静电放电干扰 GB/T 17626.2 4级 2 辐射电磁场干扰 GB/T 17626.3 3级 3 快速瞬变干扰 GB/T 17626.4 4级 4 浪涌冲击抗扰度 GB/T 17626.5 3级 5 电磁感应的传导 GB/T 17626.6 3级 6 工频磁场抗扰度 GB/T 17626.8 4级 7 脉冲磁场抗扰度 GB/T 14598.9 5级 8 阻尼震荡磁场抗扰度 GB/T 17626.10 5级 9 振荡波抗扰度 GB/T 17626.12 2级信号端口 2.2.4 电源要求 电源要求如下: a 测控屏柜具备2路直流供电方式,支持手动或自动切换。各装置应具有直流快速小开关或带有熔丝的隔离开关,与装置安装在同一面屏柜上 b 直流电源电压在80115额定值范围内变化时,装置应正确工作。直流电源波纹系数小于等于5时,装置应正确工作 c 拉合直流电源以及插拔熔丝发生重复击穿火花时,装置不应误动作。直流电源回路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如短路断线接地等时装置不应误动作 d 各装置的逻辑回路应由独立的直流/直流逆变器供电,在直流电源恢复包括缓慢恢复至额定电压的80时,装置的直流变换电源应能可靠自启动 e 当交流电源电压在80115额定值范围内,谐波分量不大于5,频率在47.552.5Hz之间变化时,设备应能正常工作。 2.2.5 自诊断功能 2.2.5.1 装置异常及交直流消失等应有告警信号。各装置应有自诊断功能,装置本身也应有LED 信号指示。 2.2.5.2 配置的软件应与系统的硬件资源相适应,除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外,还应配置在线故障诊断软件,数据库应考虑具有在线修改运行参数在线修改屏幕显示画面等功能。软件设计应遵循模块化和向下兼容的原则。软件技术规范汉字编码点阵字型等都应符合相应的中国国家标准。 2.2.6 其他要求 2.2.6.1 屏柜上各测控装置应有隔离措施,以便根据不同运行方式的需要断开或连接。 2.2.6.2 装置中任一元件损坏时,装置不应误动作。 2.2.6.3 计算机监控系统中任一设备故障时,均不应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工作站控层发生故障而停运时,不能影响间隔层设备的正常运行工作。 2.3 技术性能要求 2.3.1 计算机监控系统配置 2.3.1.1 系统设备配置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备配置和功能要求按变电站有少人值班设计,留有远景实现变电站 无人值班的接口和功能配置,应采用站控层与间隔层两层体系架构,其信息交换应遵循 DL/T 634IEC 60870-5系列标准或 DL/T 860系列标准。 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开放式分层分布结构,由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可选以及网络设备构成。站控层设备按变电站远景规模配置,间隔层和过程层设备按工程实际建设规模配置,但应考虑终期规模的应用。计算机监控系统安全防护应满足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的要求。 2.3.1.1.1 站控层设备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a 主机兼操作员工作站。用于整个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维护管理,可完成数据库的定义修改,系统参数的定义修改,报表的制作修改及网络管理维护系统诊断等工作负责收集处理存储站控层数据作为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主要人机界面,用于图形及报表显示事件记录及报警状态显示和查询,设备状态和参数的查询,操作指导,操作控制命令的解释和下达闭锁逻辑功能AVQC等。在进行维护和监控操作时应有可靠的登录保护。主机兼操作员工作站按双机冗余配置。 b 工程师工作站可选。工程师工作站用于整个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维护管理,可完成数据库的定义修改,系统参数的定义修改,报表的制作修改及网络维护系统诊断等工作。对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维护仅允许在工程师工作站上进行,并应有可靠的登录保护。 c 远动通信设备。应采用双套专用独立设备,无风扇设计,无硬盘,直采直送,通过专用通道点对点方式以及站内的数据网接入设备向各级调度传送远动信息。 d 防误工作站可选。根据变电站的防误闭锁方案,可选择配置防误工作站,通过防误工作站实现对全站设备的防误操作闭锁功能。在防误工作站上可进行操作预演,可检验打印和传输操作票,并对一次设备实施防误强制闭锁。防误锁具按本期规模配置。 e 智能接口设备。用于站内其他设备的接入的转换终端,无风扇设计,无硬盘,该设备为专用设备。设备组屏柜布置。 f 打印机。配置激光打印机A3A4幅面任选。用于打印事件报警信号报表等。打印机应具有网络打印功能 g 音响报警装置。由工作站驱动音响报警,音量可调。 2.3.1.1.2 网络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网络交换机。 1 网络交换机网络传输速率大于或等于100Mbit/s,构成分布式高速工业级双以太网,应经过国家或电力工业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支持交流直流供电,电口和光口数量应满足变电站应用要求。 2 网络交换机的所有光口应是交换机本身内置光纤端口,不应采用外接光电转换器。 3 网络交换机可采用的几种接口型式见表3。 表3 接口型式 介质 速率Mbit/s 接口型式 单/多模光纤 100 ST 口 单/多模光纤 100 SC 口 单/多模光纤 1000 LC 口 双绞线 100/1000 RJ45 口 4 网络交换机应具有网络管理功能,且全站宜采用同一品牌的网络交换机。 b 其他网络设备。包括光/电转换器,接口设备如光纤接线盒和网络连接线电缆光缆等。 2.3.1.1.3 间隔层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a I/O测控装置具有状态量采集交流采样及测量防误闭锁同期检测就地断路器紧急操作和单接线状态及数字显示等功能,对全站运行设备的信息进行采集转换处理和传送。I/O测控装置还应配置有就地/远方切换开关。 b I/O 测控装置可提供通信接口,接入间隔层状态监测传感器信息,用 DL/T 860 模型描述状态监测采集量,并上送至状态监测高级应用单元或一体化监控系统。 c I/O测控装置的配置原则为开关电气设备按每个电气单元配置,母线单元按每段母线单独配置,公用单元单独配置。主变压器单元按各侧电压等级单独配置,本体单独配置,测控装置应保证采集数据的完整性。 d 110kV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测控应是独立装置。 e 间隔层网络设备。网络交换机网络传输速率大于或等于100Mbit/s,构成分布式高速工业级双以太网,应经过国家或者电力工业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支持交流直流供电,电口和光口数量应满足变电站应用要求。设备组屏柜布置。 2.3.1.2 系统网络结构 计算机监控系统应采用双以太网。站控层网络负责实现站控层设备之间以及与间隔层网络的通信,间隔层网络负责实现间隔层设备之间相邻间隔以及站控层网络的通信。在站控层及网络失效的情况下,间隔层应能独立完成就地数据采集和控制功能。 2.3.1.3 计算机监控系统硬件要求 计算机监控系统硬件要求如下: a 计算机监控系统应该用标准的网络的分布功能和系统化的开放式的硬件结构。 b 所有设备部件均应采取紧锁措施,抗振性能好,并且更换拆卸方便。 c I/O测控装置应满足工业级标准,采用模块化标准化设计,容易维护更换,允许带电插拔,任何一个模块故障检修时,应不影响其他模块的正常工作。应有自检及自诊断功能,异常及交直流消失等应有告警信号,装置本身也应有LED状态信号指示。所有I/O测控装置的部件在输入输出回路上都必须具有电气隔离措施。 d 一个元件故障不引起误动作,一个单元故障不影响其他单元。 e 计算机监控系统站控层与间隔层的通信介质应为光缆或双屏蔽双绞线,室内设备之间采用双屏蔽双绞线通信,需穿越室外电缆沟的通信媒介则采用光缆。光缆应有外保护层,能承受一定的机械应力。 2.3.1.4 计算机监控系统软件要求 计算机监控系统软件要求如下: a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等,应采用成熟稳定的标准版本的工业软件,有软件许可,软件配置应满足开放式系统要求,由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支持软件及监控应用软件组成,采用模块化结构,具有实时性可靠性适应性可扩充性及可维护性。站控层主机操作系统应采用国产安全操作系统。 b 应采用成熟稳定的操作系统软件,有软件许可,它应包括操作系统生成包诊断系统和各种软件维护工具。操作系统能防止数据文件丢失或损坏,支持系统生成及用户程序装入,支持虚拟存储,能有效管理多种外部设备。 c 数据库的规模应能满足计算机监控系统基本功能所需的全部数据的需求,并适合所需的各种数据类型,数据库的各种性能指标应能满足系统功能和性能指标的要求。数据库应用软件应具有实时性,能对数据库进行快速访问同时具有可维护性及可恢复性。对数据库的修改,应设置操作权限,并记录用户名修改时间修改前的内容等详细信息。历史数据库应采用标准的商用数据库软件,并应提供相应的软件证明文件。在任一工作站上对数据库中的数据修改时,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自动对所有工作站中的相关数据同时修改,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d 应采用系统组态软件用于数据生成图形与报表编辑等数据库建模与系统维护操作。应满足系统各项功能的要求,为用户提供交互式的面向对象的方便灵活的易于掌握的多样化的组态工具,宜提供一些类似宏命令的编程手段和多种实用函数,以便扩展组态软件的功能。用户能很方便的对图形曲线报表报文进行在线生成修改所有应用面均应汉化,用户可在画面上定义数据库和各种数据集的动态数据和各种动态字符矢量汉字。 e 应用软件应采用模块化结构,具有良好的实时响应速度和可扩充性。具有出错检测能力。当某个应用软件出错时,除有错误信息提示外,不允许影响其他软件的正常运行。应用程序和数据在结构上应互相独立。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硬盘空间不足,不得影响系统的实时控制功能。 f 网络系统应采用成熟可靠软件,管理各个工作站和就地控制单元相互之间的数据通信,保证它们的有效传送不丢失。 g 当某种功能运行不正常时,不应影响其他功能的运行。 h 计算机监控系统站控层设备监控主机操作员工作站工程师工作站防误工作站远动通信设备等的软件宜采用统一的软件平台,使用统一的数据库平台图形平台及通信平台软件,以便于工程调试维护扩建培训等。 2.3.2 计算机监控系统功能 2.3.2.1 总体要求 数据采集的总体要求如下: a 应实现电网稳态动态和暂态数据的采集 b 应实现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和辅助设备运行状态数据的采集 c 量测数据应带时标品质信息 d 支持DL/T 634IEC 60870-5或 DL/T 860,实现数据的统一接入。 2.3.2.2 数据采集和处理 计算机监控系统通过I/O测控装置实时采集模拟量状态量等信息量通过智能接口设备接受来自其他通信装置的数据。 对所采集的实时信息进行数字滤波有效性检查,工程值转换信号接点抖动消除刻度计算等加工。从而提供可应用的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各种实时数据,并将这些实时数据带品质描述传送至站控层和各级调度中心。 I/O数据采集单元输入量额定值: TA二次额定电流:15A TV二次额定电压:100V线电压,100V /相电压 特殊量输入:420mA,DC 05V。 a 采集信号的类型。采集信号的类型分为模拟量状态量开关量。 1 模拟量包括电流电压变压器挡位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频率功率因数和温度量等。 2 状态量开关量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以及接地开关的位置信号一次设备的告警信号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动作及告警信号运行监视信号变压器调压分接头位置信号等。 b 信号输入方式。 1 模拟量输入。间隔层测控装置电气量除直流电压温度通过变送器输入外,其余电气量采用交流采样,A/D转换位数大于或等于14位,采样精度不低于0.2级输入TATV二次值,计算IUPQfcox。交流采样频率大于或等于32点/周,应能采集到13次谐波分量,可接入的变送器输出为420mADC 05V。 2 状态量开关量输入。通过外部无源接点输入,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手车位置等取双位置接点信号。 3 保护信号的输入。重要的保护动作装置故障信号等通过无源接点输入其余保护信号通过以太网接口或串口与计算机监控系统相连,或通过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获得各类保护信息。 4 智能接口设备。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智能接口设备采用数据通信方式收集各类信息,负责直流电源系统交流不停电系统火灾报警装置及主要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等子系统的接入,其容量及接口数量应满足以上所有设备的接入,并留有一定的余度,具备可扩充性以满足终期要求。 c 数据处理。 1 模拟量处理。实时采集数据并进行相应转换滤波及数据库更新等。 2 状态量处理。实时采集状态量并进行滤波及数据库更新等。 2.3.2.3 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 a 数据库的建立。 1 实时数据库。存储计算机监控系统采集的实时数据,其数值应根据运行工况的实时变化而不断更新,记录被监控设备的当前状态。 2 历史数据库。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重要数据将存放在历史数据库中。应提供通用数据库,记录周期为1min1h可调。历史数据应能够在线滚动存储1年,无需人工干预。所有的历史数据应能够转存到光盘或磁带等大容量存储设备上作为长期存档。对于状态量变位事件模拟量越限等信息,应按时间顺序分类保存在历史事件库中,保存时间可由用户自定义为几个月几年等。 b 数据库的维护。 1 数据库应便于扩充和维护,应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安全性可在线修改或离线生成数据库用人机交互方式对数据库中的各个数据项进行修改和增删。可修改的主要内容有:各数据项的编号,各数据项的文字描述,对状态量的状态描述,各输入量报警处理的定义,模拟量的各种限值,模拟量的采集周期,模拟量越限处理的超越定值,模拟量转换的计算系数,状态量状态正常异常的定义,电能量计算的各种参数,输出控制的各种参数,对多个状态量的逻辑运算定义等。 2 可方便地交互式查询和调用。 2.3.2.4 调节与控制 a 自动调节。电压无功自动调节,由站内操作员工作站或远方控制中心设定其投入/退出。计算机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变电站的运行状况,并结合设定的各种参数进行判断计算后,根据调度下达的电压曲线或根据AVQC控制策略自动对电容器或电抗器断路器发出投入或切除的指令,从而控制电容器电抗器等无功设备的投运或停运或调节主变压器分接头,实现对控制目标值电网电压和无功的自动调节和闭环控制,使其在允许的范围内变化。在自动控制过程中,程序遇到任何软硬件故障均应输出报警信息,停止控制操作,并保持被控设备的状态。AVQC功能在站级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用软件实现,采集的实时信息均可作判据,该软件的逻辑功能包括:闭锁逻辑状态量模拟量,控制策略,提示信息输出功能,整定及统计功能等。调节操作均应生成报告。正常执行的报告内容有:操作前的控制目标值操作时间及操作内容操作后的控制目标值。控制操作异常的报告内容有:操作时间操作内容引起异常的原因是否由操作员进行人工处理等。另外,当控制功能被停止或启动时也应产生报告。 b 操作控制。操作员可对需要控制的电气设备进行控制操作。计算机监控系统应具有操作监护功能,允许监护人员在操作员工作站上实施监护,避免误操作。 操作控制分为四级: 第一级控制,设备就地检修控制。具有最高优先级的控制权。当操作人员将就地设备的远方/就地切换开关放在就地位置时,将闭锁所有其他控制功能,只能进行现场操作。 第二级控制,间隔层后备控制。其与第三级控制的切换在间隔层完成。 第三级控制,站控层控制。该级控制在操作员工作站上完成,具有远方/站控层的切换。 第四级控制,远方控制,优先级最低。 原则上间隔层控制和设备就地控制作为后备操作或检修操作手段。为防止误操作,在任何控制方式下都需采用分步操作,即选择返校执行,并在站级层设置操作员监护员口令及线路代码,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正确性。对任何操作方式,应保证只有在上一次操作步骤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同一时间只允许一种控制方式有效。 纳入控制的设备有: 1 22035kV及以下断路器 2 220kV隔离开关及接地开关,35kV及以下隔离开关及带电动机构的接地开关 3 站用电380V断路器 4 主变压器分接头 5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开关 6 继电保护装置的远方复归及远方投退连接片。 c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控制输出。控制输出的接点为无源接点,接点的容量对直流为110V220V5A,对交流为220V5A。 1 对220kV所有断路器的控制输出:1个独立的合闸接点和2个独立的跳闸接点。 2 对35kV及以下所有断路器的控制输出:1个独立的合闸接点和1个独立的跳闸接点。 3 对于遥控隔离开关220kV隔离开关及其接地开关35kV及以下隔离开关及带电动机构的接地开关的控制输出:1个独立的合闸接点1个独立的跳闸接点和1个独立的闭锁接点。合闸跳闸输出,均应通过计算机监控系统闭锁逻辑判断。闭锁接点应能实时正确反映隔离开关的闭锁状态,当满足相关闭锁条件,允许对该隔离开关进行操动时,该闭锁输出接点闭合,以接通电动操动机构的控制电源回路且该接点应能长期保持,直到闭锁条件不满足时,该接点断开以切断电动操动机构的控制电源。 4 对于手动开关的就地操作输出:1个独立的闭锁接点。闭锁接点应能实时正确反映手动开关的闭锁状态,当满足相关闭锁条件,允许对该手动开关进行操作时,该闭锁输出接点闭合,以接通手动开关配置的电磁锁回路,且该接点应能长期保持。 2.3.2.5 防误闭锁 应具备全站防误闭锁功能。应具有防止误拉合断路器防止带负荷拉合开关防止带电挂接地线防止带地线送电防止误入带电间隔的功能五防。 2.3.2.5.1 防误闭锁方案。 变电站的防误操作闭锁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案: 方案一:通过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逻辑闭锁软件实现全站的防误操作闭锁功能,同时在受控设备的操作回路中串接本间隔的闭锁回路。 方案二:计算机监控系统设置防误工作站。远方操作时通过防误工作站实现全站的防误操作闭锁功能,就地操作时则由电脑钥匙和锁具来实现,在受控设备的操作回路中串接本间隔的闭锁回路。 方案三:配置独立于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专用微机防误系统。远方操作时通过专用微机防误系统实现全站的防误操作闭锁功能,就地操作时则由电脑钥匙和锁具来实现,同时在受控设备的操作回路中串接本间隔的闭锁回路。专用微机防误系统与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应共享采集的各种实时数据,不应独立采集信息。 本间隔的闭锁可以由电气闭锁实现,也可采用能相互通信的间隔层测控装置实现。 在变电站采用GIS或HGIS设备的情况下,防误操作闭锁功能宜采用方案一。 方案一二三的具体要求,参见Q/GDW 13177.135kV750kV变电站防误闭锁系统采购标准 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 2.3.2.5.2 设备功能要求。 a 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逻辑闭锁防止电气误操作的要求。在站级控制层和间隔级I/O测控装置应具有实现全站电气防误操作的功能,该功能模块对运行人员的电气设备操作步骤进行监测判断和分析,以确定该操作是否正确。若发生不正确操作,应对该操作进行闭锁,并打印显示信息。在站控层无法工作时,间隔层应能实现全站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控制联闭锁。 当进行测控装置校验保护校验断路器检修等工作时,应能利用检修挂牌禁止计算机监控系统对此断路器进行遥控操作,并屏蔽该回路的报警,其试验数据应进入检修记录库。当一次设备运行而自动化装置需要进行维护校验或修改程序时,应能利用闭锁挂牌闭锁计算机监控系统对所有设备进行遥控操作。 运行人员在设备现场挂拆接地线时,应在一次系统接线图上对应设置拆除模拟接地线,以保持两者状态一致。在设备上挂拆接地线,设有联闭锁软件,即该模拟接地线挂拆参与闭锁判断。所有设置拆除模拟接地线,均通过口令校验后方可执行。 由站控层防误功能模块与间隔层防误功能模块组成防误子系统,防误子系统采用与监控系统一体化模式。 b 采用防误工作站防止电气误操作的设备要求。 1监控系统操作经微机防误系统闭锁,其他操作使用电脑钥匙进行常规操作。在五防工作站显示一次主接线图及设备当前位置情况,进行模拟预演及开出操作票。 2具有操作票专家系统,利用计算机实现对倒闸操作票的智能开票及管理功能,能够使用图形开票手工开票典型票等方式开出完全符合防误要求的倒闸操作票,并能对操作票进行修改打印。 3具有检修传动功能设置此状态时需使用专用钥匙。在防误工作站设置检修状态后,防误工作站上拉合检修传动设备偶数次拉合单数次应报警提示,则选定的设备在监控系统系统和电脑钥匙中应开放闭锁条件,同时闭锁其他所有设备。检修操作完毕之后,应能将电脑钥匙回传并与检修前记忆开关位置比对,在确认对位无问题后方可恢复正常状态。设置检修状态的设备应无数量限制并可重复设置。 4防误闭锁软件应具备操作票编辑功能。 5操作票的编辑界面应友好方便,能根据现场运行需求增加或删除操作步骤,接地桩网门相关二次设备的状态等应能纳入操作票。 6防误闭锁软件应能设置开票时是否自动对合/分操作进行检合/检分操作。 7防误闭锁软件应允许将操作票预先开好完成预演,转为可执行的操作票时应自动进行规则校验。如未通过规则校验,则拒绝执行并提示错误信息。 8应有完善的操作权限设置功能,应至少支持管理员操作员监护人三种以上的权限分类,其操作权限应可根据运行需求灵活调整。防误退出逻辑编辑修改应有独立的权限管理。 9操作票票号应由程序自动按顺序生成,不可更改,按页数调整票号,输出增加一页,编号加一。 10防误功能需退出时应能按间隔设置,禁止全站退出防误功能。 11防误闭锁软件应提供防误逻辑规则编辑功能,在规则校验时应根据输入的规则来判断操作是否允许执行,以防止误操作。操作规则库应类型多样定义灵活。可根据用户需求增加删去修改各逻辑规则。 12防误规则编辑工具应使用方便操作直观,宜采用用户界面友好的图形化的规则编制界面,也可采用文本规则编制界面。两种方式均应支持复制防误规则等手段,减少防误规则的设置工作量。系统应具备防误规则导入导出功能。 13外形设计应美观合理,便于单手握持具备背光照明功能,满足夜间操作需要具备汉字显示功能,可随用户要求编程不同的提示语句,并满足双编号的操作提示要求具备汉语语音功能。 14电脑钥匙是防误系统中的一个关键装置,应能正确无误地接收防误主机下装的操作票。 15电脑钥匙应能够记忆存储当前执行的操作票,关闭电源及更换电池时内容不丢失。 16每把电脑钥匙只能接受一个操作任务,防误计算机允许有多组没有逻辑关系的倒闸操作任务。 17电脑钥匙具有密码设置测试语音调节液晶对比度背光电池电量显示锁编码检查中止当前的操作票跳步等功能。 18电脑钥匙宜采用防误主机自动对时技术,接收防误主机发来的对时信息。 19电脑钥匙宜可记录每步操作的时间,回送到防误主机保存,可对操作过程进行分析评估。 20在任一步骤操作开始前或结束后,电脑钥匙应均可游览操作票前后各项的内容,为实际操作提供便利。必要时,应可对电脑钥匙存储的操作步骤进行跳步和中止操作,但应通过严格的口令验证,具备权限管理手段。 21电脑钥匙宜具备对当前操作设备重复开锁的功能,但不能对上一步操作设备重复开锁。 22电脑钥匙应有多种属性的操作: 1能接通电气编码锁 2能开机械编码锁 3显示提示性操作,可以把不需要强制闭锁的设备作为提示性属性。 23电脑钥匙与锁具应顺畅配合,无卡涩现象,保证能在符合条件时顺利开锁。 24应配备智能解锁钥匙和万能解锁钥匙各一套,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对各类锁具强制解锁。 25电脑钥匙应满足如下技术指标: 1工作环境温度:2040 2识别编码锁个数:1024 把 3 单次开锁成功率:99% 4一次可接收操作内容:256 项 5一次充足电可连续开锁个数:500 把 6一次充足电可连续工作时间:4h 7通信连接方式:串口USB红外无线可复选 8下载操作票成功率:99% 9下载操作票时间:1min操作票的内容小于50 项时 10平均无故障时间:2 年。 26变电站应配置两把或以上电脑钥匙。 27锁具的技术要求: 1锁具材质优良防尘防锈无卡滞户外锁具还应防水防潮防霉。 2各锁具与电脑钥匙配合良好。 3锁具应满足如下技术指标: 工作环境温度:2570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2 年 单次被开锁成功率:99%。 4不同类型锁具应配有其专用的解锁钥匙3 把。 5有状态检测功能可防走空程序。 28其他要求: 闭锁逻辑应经运行单位确认,闭锁条件应满足初期和最终规模的运行要求,修改增加联锁条件设备编码应满足运行要求。 c 独立专用微机防误系统的设备要求。 1独立专用微机防误系统主机的技术要求: 1防误工作站应具备串口或网络通信接口,能与变电站监控系统或集控站自动化系统通信。通信协议应兼容DL/T 634.5101 或DL/T 634.5104。 2防误工作站的配置性能应满足长期稳定运行防误闭锁软件的要求 3防误工作站对运行环境的要求应满足本项目室内使用环境条件的要求。. 2独立专用微机防误软件电脑钥匙锁具的要求同方案二。 3模拟屏的技术要求: 1模拟屏上电气主接线图上为全站一次系统图,主接线图应与变电站一次系统布置相同,并按变电站最终规模制作。 2模拟屏上的图形按电力系统符号标准。 3模拟屏屏面材料须采用具有高阻燃性能的工程塑料注塑而成的活面镶嵌式马赛克块,规格为25mm25mm。屏面应变形小光洁度高不反光且组合方便,能够方便地对一次主接线图进行修改。模拟屏的颜色应符合控制室环境氛围。屏体背面采用活动式推拉门,方便安装及检修。 4模拟屏如为旋钮开关马赛克屏,屏上用于显示一次设备状态的元件为旋钮式开关,通过开关分合位置表示现场一次设备的运行分合状态,应直观清晰,符合运行人员操作习惯,其变位应经人工扳动。 5模拟屏如为触摸灯开关马赛克屏,屏上用于显示一次设备状态的元件为触摸式灯开关,通过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运行状态,其变位由灯开关控制器根据工控机发出的指令自动实现,无须运行人员干涉。 6模拟屏应具有在线对位功能:利用旋钮开关或灯开关在屏面上实时显示相关设备状态,旋钮开关模拟屏的对位应在智能语音的提示下通过手动对位触摸灯开关式模拟屏应实现与现场一次设备自动实时在线对位,并具有远方操作后或事故动作后自动刷屏的功能。 7模拟屏须具有汉字操作提示功能。 模拟屏具有智能语音报警功能和仿真操作培训功能。 4单元电气闭锁应与防误闭锁装置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断路器隔离开关闭锁,正常操作时,二者之间逻辑为与的关系。 5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电气闭锁回路应直接采用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辅助触点,严禁使用重动继电器。 6其他要求。闭锁逻辑应经运行单位确认,闭锁条件应满足初期和最终规模的运行要求,修改增加联锁条件设备编码应满足运行要求。 2.3.2.6 同期 220kV断路器为同期检测点。计算机监控系统应能实现同期检测及操作。合闸检测分为检无压合闸和检同期合闸。同期检测部件位于间隔层检测来自断路器两侧的母线TV及线路TV的输入电压的幅度相角及频率的瞬时值,实行自动同期捕捉合闸。计算机监控系统应能根据电气接线状态,自动选择同期检测的对象,同时应具有检测TV断线的功能,防止有压作无压合闸处理。 2.3.2.7 报警处理 计算机监控系统应具有事故报警和预告报警功能。事故报警包括非正常操作引起的断路器跳闸和保护装置动作信号预告报警包括一般设备变位状态异常信息模拟量或温度量越限等。 a 事故报警。事故状态方式时,事故报警立即发出音响报警报警音量可调,操作员工作站的显示画面上用颜色改变并闪烁表示该设备变位,同时显示红色报警条文,报警条文可以选择随机打印或召唤打印。 事故报警通过手动或自动方式确认,每次确认一次报警,自动确认时间可调。报警一旦确认,声音闪光即停止。 第一次事故报警发生阶段,允许下一个报警信号进入,即第二次报警不应覆盖上一次的报警内容。报警装置可在任何时间进行手动试验,试验信息不予传送记录。报警处理可以在主计算机上予以定义或退出。事故报警应有自动推画面功能。 b 预告报警。预告报警发生时,除不向远方发送信息外,其处理方式与上述事故报警处理相同音响和提示信息颜色应区别于事故报警。部分预告信号应具有延时触发功能。 c 对每一测量值包括计算量值,可由用户序列设置四种规定的运行限值低低限低限高限高高限,分别可以定义作为预告报警和事故报警。四个限值均设有越/复限死区,以避免实测值处于限值附近频繁报警。 d 开关事故跳闸到指定次数或开关拉闸到指定次数,应推出报警信息,提示用户检修。 2.3.2.8 事件顺序记录 当变电站一次设备出现故障时,将引起继电保护动作开关跳闸,事件顺序记录功能应将事件过程中各设备动作顺序,带时标记录存储显示打印,生成事件记录报告,供查询。系统保存1年的事件顺序记录条文。事件分辨率:测控装置小于或等于1ms,站控层小于或等于2ms。事件顺序记录应带时标及时送往调度主站。事故追忆范围为事故前1min到事故后2min的所有相关运行数据,采样周期与实时系统采样周期一致。系统可生成事故追忆表,可以实现重演及显示打印方式输出。 2.3.2.9 画面生成及显示 系统应具有电网网络拓扑分析功能,实现带电设备的颜色标识。所有静态和动态画面应能存储,并能以JPEGBMPGIF等图形格式输出。应具有图元编辑图形制作功能,使用户能够在任一台主计算机或操作员工作站上均能方便直观的完成实时画面的在线编辑修改定义生成删除调用和实时数据库连接等功能,并且对画面的生成和修改应能够通过网络广播方式给其他工作站。在主控室操作员工作站显示器上显示的各种信息应以报告图形等形式提供给运行人员。 a 画面显示内容。 全站电气主接线图若幅面太大时可用漫游或缩放方式 分区及单元接线图 实时及历史曲线显示 棒图电压和负荷监视 间隔单元及全站报警显示图 计算机监控系统配置及运行工况图 保护配置图 直流系统图 站用电系统图 报告显示包括报警事故和常规运行数据 表格显示如设备运行参数表各种报表等 操作票显示 日历时间和安全运行天数显示。 b 输出方式及要求。 1 电气主接线图中应包括电气量实时值,设备运行状态潮流方向,断路器隔离刀闸地刀位置,就地/远方转换开关位置等 2 画面上显示的文字应为中文 3 图形和曲线可储存及硬拷贝 4 用户可生成制作修改图形。在一个工作站上制作的图形可送往其他工作站 5 电压棒图及曲线的时标刻度采样周期可由用户选择 6 每幅图形均标注有日历时间 7 图形中所缺数据可人工置入。 2.3.2.10 在线计算及制表 a 在线计算。 1 系统应向操作人员提供方便的实时计算功能 2 应具有加减乘除积分求平均值求最大最小值和逻辑判断,以及进行功率总加电量分时累计等计算功能 3 供计算的值可以是采集量人工输入量或前次计算量,这些计算从数据库取变量数据,并把计算结果返送数据库 4 计算结果应可以处理和显示,并可以对计算结果进行合理性检查 5 应可以由用户用人机交互方式或编程方式定义一些特殊公式,并按用户要求的周期进行计算。 b 报表。计算机监控系统应能生成不同格式的生产运行报表。提供的报表包括: 实时值表 正点值表 开关站负荷运行日志表值班表 电能量数据统计表 事件顺序记录一览表 报警记录一览表 微机保护配置定值一览表 主要设备参数表 自诊断报告 其他运行需要的报表。 c 输出方式及要求。 1 实时及定时显示 2 召唤及定时打印 3 生产运行报表应能由用户编辑修改定义增加和减少 4 报表应使用汉字 5 报表应按时间顺序存储,报表的保存量应满足运行要求。 2.3.2.11 远动功能 a 远动通信设备。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远动通信设备应采用双套专用独立设备无硬盘无风扇的专用装置,支持双路供电,双机并行工作方式向调度端同时传送远动信息。 远动通信设备应直接从间隔层测控装置获取调度所需的数据,实现远动信息的直采直送。远动通信设备具有远动数据处理规约转换及通信功能,满足调度自动化的要求,并具有串口输出和网络口输出能力,能同时适应通过专线通道和调度数据网通道与各级调度端主站系统通信的要求。 b 通信规约。计算机监控系统应能采用DL/T 634.5104规约与调度端网络通信,并支持采用DL/T 634.5101DL/T 451规约与调度端专线通信。 c 远动功能要求。计算机监控系统应能够同时和多个控制中心进行数据通信,且能对通道状态进行监视。为保证远程通信的可靠,MODEM应具有手动/自动切换功能。 计算机监控系统应能正确接收处理执行相关控制中心的遥控命令,但同一时刻只能执行一个主站的控制命令。 远动通信设备具有进行软件组态参数修改等维护功能。 d 需要向远方调度中心传送的实时信息。 1 模拟量。各电压等级线路的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变压器各侧的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所采集的各母线电压及频率,母联断路器和分段断路器电流,35kV及以下无功补偿装置无功功率,主变压器油温等。 2 状态量。全部断路器位置信号,全部隔离开关位置信号,主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线路保护动作信号,断路器重合闸失灵保护动作信号,变电站事故总信号,变压器分接头位置信号等。 e 远动通信设备的工作模式与调度主站的连接数量方式通信规约见本规范书专用部分。 2.3.2.12 时间同步 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应从站内时间同步系统获得授时对时信号,保证I/O数据采集单元的时间同步达到1ms精度要求。当时钟失去同步时,应自动告警并记录事件。计算机监控系统站控层设备优先采用NTP对时方式,间隔层设备的对时接口优先选用 IRIG-B对时方式。 2.3.2.13 人机联系 人机联系是值班员与计算机对话的窗口,值班员可借助鼠标或键盘方便地在屏幕上与计算机对话。人机联系包括: a 调用显示和拷贝各种图形曲线报表 b 发出操作控制命令 c 数据库定义和修改 d 各种应用程序的参数定义和修改 e 查看历史数值以及各项定值 f 图形及报表的生成修改打印 g 报警确认,报警点的退出/恢复 h 操作票的显示在线编辑和打印 i 日期和时钟的设置 j运行文件的编辑制作 k主接线图人工置数功能 l主接线图人工置位功能 m计算机监控系统主机上应有系统硬件设备配置图,该配置图能反映所有连接进系统的硬件设备的运行状态。 2.3.2.14 系统自诊断和自恢复 远方或变电站负责管理系统的工程师可通过工程师工作站对整个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所有设备进行的诊断管理维护扩充等工作。系统应具有可维护性,容错能力及远方登录服务功能。 系统应具有自诊断和自恢复的功能。系统应具有自监测的功能,应提供相应的软件给操作人员,使其能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进行在线监测。系统应能够在线诊断系统硬件软件及网络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生异常或故障应立即发出告警信号并提供相关信息。应具有看门狗和电源监测硬件,系统在软件死锁硬件出错或电源掉电时,能够自动保护实时数据库。在故障排除后,能够重新启动并自动恢复正常的运行。某个设备的换修和故障,应不会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 2.3.2.15 与其他设备的通信接口 a 计算机监控系统与继电保护的通信接口。计算机监控系统以串口或网络的方式从保护装置信息采集器或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连接获取保护信息。 如果在计算机监控系统后台实现继电保护装置软连接片投退远方复归的功能,则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系统与计算机监控系统分网采集保护信息。保护装置可直接通过网络或保护信息汇集器,按照子站系统和计算机监控系统对保护信息量的要求,将保护信息分别传输至子站系统和计算机监控系统故障录波单独组网后直接与子站连接。保护信息汇集器宜与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统一设计。 如果不在计算机监控系统后台实现继电保护装置软连接片投退远方复归的功能,则计算机监控系统仅采集与运行密切相关的保护硬接点信号,站内所有保护装置与故障录波装置仅与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连接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接入计算机监控系统站控层网络,子站与计算机监控系统之间通过加装防火墙实现互联,向计算机监控系统转发各保护装置详细软报文信息。 b 计算机监控系统与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35kV及以下的通信接口。计算机监控系统以串口或网络的方式与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35kV及以下通信,采集测控信息。 c 计算机监控系统与其他通信设备的接口。其他通信设备主要包括直流电源系统交流不停电系统火灾报警装置电能计量装置动态无功电压控制保护系统风电机组监控系统及主要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等。计算机监控系统通信接口设备采用数据通信方式收集各类信息,经过规约转换后通过以太网传送至计算机监控系统主机。 2.3.2.16 运行管理 计算机监控系统根据运行要求,可实现如下各种管理功能: a 事故分析检索。对突发事件所产生的大量报警信号进行分类检索 b 操作票。根据运行要求开列操作票进行预演,并能进行纠错与提示 c 模拟操作。提供电气一次系统及二次系统有关布置接线运行维护及电气操作前的实际预演 d 管理功能应满足用户要求,适用方便资源共享。各种文档能存储检索编辑显示打印 e 测控装置宜具有当地维护校验接口,满足交流采样运行检验管理的要求。 2.3.3 系统性能指标 计算机监控系统至少应满足以下性能指标要求: a 电流量电压量测量误差0.2,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测量误差0.5 b 电网频率测量误差0.01Hz c 模拟量越死区传送整定最小值0.1额定值 d 事件顺序记录分辨率SOE:全站1ms e 模拟量越死区传送时间至站控层2s f 状态量变位传送时间至站控层1s g 模拟量信息响应时间从I/O输入端至远动通信设备出口3s h 状态量变化响应时间从I/O输入端至远动通信设备出口2s i 控制执行命令从生成到输出的时间1s j 双机系统可用率99.9 k 控制操作正确率为100 l 站控层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20000h,间隔级测控装置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30000h m 站控层各工作站的CPU平均负荷率:正常时任意30min内30,电力系统故障10s内50 n 网络平均负荷率:正常时任意30min内20,电力系统故障10s内40 o A/D 转换器精度0.2%,模数转换分辨率16位 p 画面整幅调用响应时间:实时画面1s,其他画面2s q 画面实时数据刷新周期3s r 双机自动切换至功能恢复时间30s s 实时数据库容量:模拟量5000点,状态量10000点,遥控3000点,计算量2000点 t 历史数据库存储容量:历史曲线采样间隔为1min30min可调,历史趋势曲线,日报月报年报存储时间2年,历史趋势曲线300条 u 数据服务器数据库容量:模拟量5000点状态量15000点计算量2000点。 2.4 35kV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技术要求 2.4.1 保护装置技术性能要求 a 环境温度在5451055特殊要求时,装置应能满足本部分所规定的精度。 b 在雷击过电压一次回路操作系统故障及其他强干扰作用下,不应误动和拒动。保护装置抗电磁干扰能力应符合国标及行标相关标准。 c 保护装置与其他装置之间的输入和输出回路,应采用光电耦合或继电器触点进行连接,不应有直接的电气联系。装置调试端口应有隔离措施。 d 保护装置中的插件应接触可靠,并且有良好的互换性,以便检修时能迅速更换。 e 保护装置应具有直流电源快速小开关,与保护装置安装在同一柜上。保护装置的逻辑回路应由独立的直流/直流变换器供电。直流电压消失时,保护装置不应误动,同时应有输出接点以起动告警信号。直流回路应有监视直流回路电压消失的告警信号继电器。直流电源电压在80%115%额定值范围内变化时,保护装置应正确工作。在直流电源恢复包括缓慢地恢复到80%UN时,直流逆变电源应能自动起动。直流电源波纹系数5%时,保护装置应正确工作。拉合直流电源以及插拔熔丝发生重复击穿火花时,保护装置不应误动作。直流电源回路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如短路断线接地等时保护装置不应误动作。 f 应提供标准的试验插件及试验插头,以便对各套保护装置的输入和输出回路进行隔离或能通入电流电压进行试验。另外,对每面柜的出口跳闸,闭锁重合闸等输入输出回路应在柜面上有隔离措施,以便在运行中分别断开。隔离及试验部件应考虑操作的方便性,隔离压板标签栏位置应安装在隔离件本体或隔离件下部。 g 保护装置的异常及交直流消失等应有经常监视及自诊断功能以便在动作后启动告警信号远动信号事件记录等。 h 保护装置中跳闸出口回路动作信号及启动中央信号的接点应自保持,在直流电源消失后应能维持原有状态。只当运行人员复归后,信号才能复归,复归按钮装在屏上的适当位置,以便于操作,并应有远方复归功能。用于远动信号和事件记录信号的接点不应保持。 i 保护装置中任一元件出口继电器除外损坏时,保护装置不应误动作。 j 跳闸出口回路采用有触点继电器。跳闸出口继电器触点应有足够容量,跳闸出口继电器触点的长期允许通过电流应不小于5A,在电感负荷的直流电路5ms中的断开容量为50W。信号继电器触点的长期允许通过电流应不小于2A,在电感负荷的直流电路5ms中的断开容量为30W。 k 对于保护装置间不经附加判据直接起动跳闸的开入量,应经抗干扰继电器重动后开入抗干扰继电器的启动功率应大于5W,动作电压在额定直流电源电压的55%70%范围内,额定直流电源电压下动作时间为10ms35ms,应具有抗220V工频电压干扰的能力。 l 卖方所提供的保护设备宜采用符合DL/T 860的规约直接与变电站监控系统及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子站连接,并提供详细规约文件本。保护装置向子站提供的信息符合Q/GDW 273。保护装置需具备3组通信接口包括以太网或RS-485通信接口和打印机接口。 m 保护装置应具备远方修改定值功能软压板远方投/退和定值区远方切换功能,其软压板远方投/退功能不允许通过修改定值实现。 n 微机保护装置应具备通信网络对时和卫星时钟对时功能。应具备IRIG-BDC或脉冲对时功能,并通过保护柜端子排接线。 2.4.2 测控技术性能要求 a 具有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控制操作及信息显示等功能,对监控运行设备的信息进行采集转换处理和传送,通过网络传给站控层,同时接收站控层发来的控制操作命令,经过有效的判断等,最后对设备进行操作控制,也可独立完成对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控制操作。 b 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    1 采集信号种类。 遥测量:Ua,Ub,Uc,Ia,Ib,Ic,P,Q 遥信量:保护动作,装置故障,装置异常告警,断路器分合闸位置,断路器机构信号,远方/就地开关位置,装置压板投/退信号等。    2 采集信号的处理。 对所采集的输入量进行数据滤波有效性检查故障判断信号接点消抖等处理变换后,再通过网络传送。    3 信号输入方式。 模拟量输入:采用交流采样,计算IUPQfcos( 开关量输入:无源接点输入。 c 控制操作。 1 操作说明。 控制方式为三级控制,就地控制站控层控制远方遥控。操作命令的优先级为就地控制站控层控制远方遥控。同一时间只允许一种控制方式有效。对任何操作方式,应保证只有在本次操作步骤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 在屏柜上设就地/远方转换开关,任何时候只允许一种模式有效就地位置,通过人工按键实现一对一的操作。 所有的遥控采用选择校核执行方式,且在本装置内实现,并有相应的记录信息。 2 控制输出的触点要求。 提供1组合闸触点,1组分闸触点。 d 事件记录。 1 事件顺序记录。 断路器状态变位保护动作等事件顺序记录。 2 遥控操作记录。 记录遥控操作人员姓名操作时间操作内容,遥控操作的人机界面应满足变电站运行管理要求。 2.4.3 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的保护功能独立,保护功能完全不依赖通信网络,网络瘫痪与否不影响保护正常运行。 2.4.4 35kV及以下线路电流保护装置的技术要求 a 35kV及以下线路电流保护应具备三段相电流过电流保护构成的全套保护,对于小电阻接地系统应需具备两段零序电流过电流保护。保护装置应配有重合闸功能低频减载低压减载PT断线过负荷告警功能,装置应带有跳合闸操作回路。各项功能指标应满足相关的电力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的要求。 b 重合闸可由保护跳闸起动或由断路器状态不一致来起动。对于线路双侧都有电源的情况,重合闸应具备检同期方式和检无压方式,并可投退。重合闸装置应有外部闭锁重合闸的输入回路,用于在手动跳闸手动合闸母线故障延时段保护动作断路器操作压力降低等情况下接入闭锁重合闸接点。当不使用用于重合闸检线路侧电压和检同期的电压元件时,线路PT断线不应报警用户可自行选择重合闸检同期所采用的线路电压的相别和额定值。跳闸和重合闸信号应具备至少一组不保持接点和保持接点,保持接点可通过远方和就地复归。 c 三相操作板/箱应具有一组三相跳闸回路及合闸回路,跳闸应具有自保持回路。应具有手跳和手合输入回路。操作板/箱应具有防跳回路,防止断路器发生多次重合。操作板/箱的防跳回路应能够方便地取消。跳合闸应分别具有监视回路,且分别引上端子。跳闸位置监视与合闸回路的连接应便于断开。操作板/箱应具有足够的输出接点供闭锁重合闸和发中央信号远动信号和事件记录。 d 保护装置显示故障报告应简洁明了。 e 组屏柜时打印机的交流电源:220V。 f 每面保护屏有多台保护装置时安装一台打印机,切换使用。 2.4.5 35kV及以下线路距离保护装置的技术要求 a 35kV及以下线路距离保护应具备由三段相间距离保护三段过电流保护构成的全套保护。保护装置应配有重合闸功能低频减载低压减载,PT断线过负荷告警功能,装置应带有跳合闸操作回路。各项功能指标应满足相关的电力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的要求。 b 重合闸可由保护跳闸起动或由断路器状态不一致来起动。对于线路双侧都有电源的情况,重合闸应具备检同期方式和检无压方式,并可投退。重合闸装置应有外部闭锁重合闸的输入回路,用于在手动跳闸手动合闸母线故障延时段保护动作断路器操作压力降低等情况下接入闭锁重合闸接点。当不使用用于重合闸检线路侧电压和检同期的电压元件时,线路PT断线不应报警用户可自行选择重合闸检同期所采用的线路电压的相别和额定值。跳闸和重合闸信号应具备至少一组不保持接点和保持接点,保持接点可通过远方和就地复归。 c 三相操作板/箱应具有一组三相跳闸回路及合闸回路,跳闸应具有自保持回路。应具有手跳和手合输入回路。操作板/箱应具有防跳回路,防止断路器发生多次重合。操作板/箱的防跳回路应能够方便地取消。跳合闸应分别具有监视回路,且分别引上端子。跳闸位置监视与合闸回路的连接应便于断开。操作板/箱应具有足够的输出接点供闭锁重合闸和发中央信号远动信号和事件记录。 d 保护装置显示故障报告应简洁明了。 e 组屏柜时打印机的交流电源:220V。 f 每面保护屏有多台保护装置时安装一台打印机,切换使用。 2.4.6 35kV及以下线路光纤差动保护装置的技术要求 a 35kV 及以下线路光纤差动保护应具备以分相电流差动为主体的快速主保护,由三段过电流保护构成的全套后备保护。保护装置应配有重合闸功能低频减载低压减载PT 断线CT 断线过负荷告警功能,装置应带有跳合闸操作回路。各项功能指标应满足相关的电力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的要求。 b 电流差动保护两侧启动元件和本侧差动元件同时动作才允许差动保护出口。线路两侧的电流差动保护装置均应设置本侧独立的电流启动元件,必要时可用交流电压量等作为辅助启动元件,但应考虑在PT断线时对辅助启动元件的影响,差动电流不能作为装置的启动元件。 c 线路两侧电流差动保护装置应互相传输可供用户整定的通道识别码,并对通道识别码进行校验,校验出错时告警并闭锁差动保护。 d 电流差动保护装置应具有通道监视功能,保护对通道中断或判断通道数据异常的情况应有完整的记录报告并发出报警信号,并在投标文件中阐明该情况下闭锁保护的延时时间及发通道异常告警信号的延时时间。 e 重合闸可由保护跳闸启动或由断路器位置不对应来启动。对于线路双侧都有电源的情况,重合闸应具备检同期方式和检无压方式,并可投退。重合闸装置应有外部闭锁重合闸的输入回路,用于在手动跳闸手动合闸母线故障延时段保护动作断路器操作压力降低等情况下接入闭锁重合闸触点。当不使用用于重合闸检线路侧电压和检同期的电压元件时,线路 PT 断线不应报警用户可自行选择重合闸检同期所采用的线路电压的相别和额定值。跳闸和重合闸信号应具备至少一组不保持触点和保持触点,保持触点可通过远方和就地复归。 f 三相操作板/箱应具有一组三相跳闸回路及合闸回路,跳闸应具有自保持回路。应具有手跳和手合输入回路。操作板/箱应具有防跳回路,防止断路器发生多次重合。操作板/箱的防跳回路应能够方便地取消。跳合闸应分别具有监视回路,且分别引上端子。跳闸位置监视与合闸回路的连接应便于断开。操作板/箱应具有足够的输出触点供闭锁重合闸和发中央信号远动信号和事件记录。 g 光纤差动保护通道设备的要求。 1 优先采用专用光纤通道。 2 采用复用光纤时,优先采用2Mbit/s数字接口,对光纤通道的误码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确保通道传输发生误码时,不造成保护误动。 3 保护室光配线柜至保护柜通信机房光配线柜至接口柜均应使用尾缆连接。尾缆应使用 ST 或FC 型连接器与设备连接。光缆通过光配线柜转接。 4 光纤差动保护通道的收发时延应相同。2Mbit/s 数字接口装置与通信设备采用75同轴电缆不平衡方式连接。 5 每个继电保护通信接口装置的直流电源均取自通信专业的直流电源,并与所接入通信设备的直流电源相对应。直流电源开关的报警触点引至监控系统。各继电保护通信接口装置失电故障信号引至端子排。 6 保护屏和通信接口屏均应带有光纤接线盒。继电保护通信接口装置及相应的光电接线盒尾纤保护屏至继电保护通信接口装置之间连接用的引入光缆及敷设用穿管光纤头熔接包括备用纤芯均由卖方同时配套提供,并负责与通信装置间的接口设计和配合。 h 组屏柜时打印机的交流电源:220V。 i 每面保护屏有多台保护装置时安装一台打印机,切换使用。 2.4.7 35kV及以下电容器保护装置的技术要求 a 35kV及以下电容器保护由电流速断保护过电流保护过电压保护母线失压电容器不平衡适合于双Y型电容器组或电压差动等保护组成,保护电容器的内部短路和接地故障。装置应带有跳合闸操作回路。各项功能指标应满足相关的电力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的要求。 b 三相操作板/箱应具有一组三相跳闸回路及合闸回路,跳闸应具有自保持回路。应具有手跳和手合输入回路。操作板/箱应具有防跳回路,防止断路器发生多次重合。操作板/箱的防跳回路应能够方便地取消。操作板/箱应具有气液压闭锁输入回路。跳合闸应分别具有监视回路,且分别引上端子。跳闸位置监视与合闸回路的连接应便于断开。操作板/箱应具有足够的输出接点供发中央信号远动信号和事件记录。 c 保护装置显示故障报告应简洁明了。 d 组屏柜时打印机的交流电源:220V。 e 每面保护屏有多台保护装置时安装一台打印机,切换使用。 2.4.8 35kV接地变压器保护装置的技术要求 a 35kV及以下接地变压器保护由电流速断保护过电流保护及其本体保护组成,保护并联电抗器的内部短路和接地故障。装置应带有跳合闸操作回路。各项功能指标应满足相关的电力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的要求。 b 三相操作板/箱应具有一组三相跳闸回路及合闸回路,跳闸应具有自保持回路。应具有手跳和手合输入回路。操作板/箱应具有防跳回路,防止断路器发生多次重合。操作板/箱的防跳回路应能够方便的取消。操作板/箱应具有气液压闭锁输入回路。跳合闸应分别具有监视回路,且分别引上端子。跳闸位置监视与合闸回路的连接应便于断开。操作板/箱应具有足够的输出接点供发中央信号远动信号和事件记录。 c 保护装置显示故障报告应简洁明了。 d 组屏柜时打印机的交流电源:220V。 e 每面保护屏有多台保护装置时安装一台打印机,切换使用。 2.4.9 35kV及以下母联分段保护装置的技术要求 a保护功能要求如下: 1 母联分段保护配置一套专用的具备瞬时和延时跳闸功能的过电流保护装置含操作功能。 2 母联分段保护装置中应包括母线充电保护,并带可长期投入的带延时的过电流保护与零序过电流保护,延时过电流保护充电保护分别经压板控制,充电保护应经电压闭锁。各项功能指标应满足相关的电力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的要求。 b 母联分段断路器操作箱的功能要求如下: 1 操作箱应具有断路器的一组三相跳闸回路及一组三相合闸回路,跳闸应具有自保持回路。 2 操作箱应具有手跳手合输入回路。 3 操作箱应设有合闸位置跳闸位置及操作电源监视回路。 4 操作箱应设有防跳功能,可方便取消。 c 保护装置显示故障报告应简洁明了。 d 组屏柜时打印机的交流电源:220V。 e 每面保护屏有多台保护装置时安装一台打印机,切换使用。 2.4.10 35kV及以下电压并列及电压切换装置的技术要求 a 总的技术要求: 1 环境温度在5451055特殊要求时,装置应能满足本部分所规定的精度。 2 在雷击过电压一次回路操作系统故障及其他强干扰作用下,不应误动和拒动。自动装置抗电磁干扰能力应符合国标及行标相关标准。 3 自动装置与其他装置之间的输入和输出回路,应采用光电耦合或继电器触点进行连接,不应有直接的电气联系。装置调试端口应有隔离措施。 4 保护柜中的插件应接触可靠,并且有良好的互换性,以便检修时能迅速更换。 5 装置应具有直流电源快速小开关,与装置安装在同一柜上。装置的逻辑回路应由独立的直流/直流变换器供电。直流电压消失时,装置不应误动,同时应有输出触点以启动告警信号。直流回路应有监视直流回路电压消失的告警信号继电器。直流电源电压在 80%115%额定值范围内变化时,装置应正确工作。在直流电源恢复包括缓慢地恢复到 80%UN时,直流逆变电源应能自动启动。直流电源波纹系数5%时,装置应正确工作。拉合直流电源以及插拔熔丝发生重复击穿火花时,装置不应误动作。直流电源回路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如短路断线接地等时装置不应误动作。 6 装置异常及交直流消失等应有经常监视及自诊断功能以便在动作后启动告警信号远动信号等。 7 自动装置中任一元件出口继电器除外损坏时,自动装置不应误动作。 b 对电压并列装置的要求。 1 电压并列装置应有防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反送电和直流电源消失交流电压失电的功能。 2 每台电压并列装置应能完成两段母线的保护和计量电压并列。 c 对电压切换装置的要求。 隔离开关辅助触点采用单位置输入方式切换继电器同时动作和PT失压时应发信号。 2.5 屏体及其他要求 2.5.1 屏体要求详见国家电网继电保护柜屏制造规范。 2.5.2 内部配线的额定电压为1000V,应采用防潮隔热和防火的交联聚乙烯绝缘铜绞线,其最小等效截面不小于1.5mm2,但对于TATV和跳闸回路的截面应不小于2.5mm2。导线应无划痕和损伤。卖方应提供配线槽以便于固定电缆,并将电缆连接到端子排。卖方应对所供设备的内部配线设备的特性和功能的正确性全面负责。所有连接于端子排的内部配线,应以标志条和有标志的线套加以识别。 2.5.3 所有端子采用额定值为 1000V10A,压接型端子。端子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电流回路的端子应能接不小于4mm2的电缆芯线,电压回路的端子应能接不小于2.5mm2的电缆芯线。TA和TV的二次回路应提供标准的试验端子,便于断开或短接各装置的输入与输出回路对所有装置的跳闸出口回路应提供各回路分别操作的试验部件或连接片,以便于必要时解除其出口回路。一个端子只允许接入一根导线。端子排间应有足够的绝缘,端子排应根据功能分段排列,并加入可进行标注的隔离件,至少留有20的备用端子,且可在必要时再增加。端子排间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外部电缆的连接。断路器的跳闸或合闸回路端子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不应布置在相邻的端子上。 b 屏上跳闸回路应采用能接 4mm2截面电缆芯的端子,并且跳闸回路的公共端子应采用多个端子的连接方式跳闸回路端子应不少于6个连接端子,以保证一个端子只允许接入一根电缆芯。断路器的跳闸及合闸回路不能接在相邻端子上。屏上电源回路应采用能接4mm2截面电缆芯的端子,并且要求正负极之间应有端子隔开。 c 屏柜在开闭时,不能造成监控装置误动作。 2.5.4 屏面上信号灯和复归按钮的安装位置应便于维护运行监视和操作。 2.5.5 屏上的所有设备包括继电器控制开关熔断器空气开关指示灯及其他独立安装的设备,均应有便于识别铭牌或标签框。 2.5.6 屏柜所有空气开关应设在门外。 2.5.7 柜上设备应采用嵌入式或半嵌入式安装和背后接线。 2.5.8 对于必须按制造厂的规定才能运行更换的部件和插件,应有特殊的符号标出。 3 试验 3.1 工厂试验 3.1.1 为保证工程进度,确保系统满足标书的性能指标要求,买方将保留参加卖方的工厂试验的权利,卖方应予配合。 3.1.2 工厂试验应包括装置试验组屏后的屏柜试验系统功能试验及系统指标试验遵守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工厂验收管理规程,应包括以下试验项目,且不仅限于以下试验项目: a I/O单元的性能试验包括信号输入检查命令输出检查和模拟量测量精度测试等。测控设备上应可以方便地观察到测量结果,测量结果的输出也应使用标准规约同时也要考虑可以方便地实施状态量的传动试验 b 屏柜试验包括耐压试验绝缘电阻测量屏内接线检查等 c 系统功能试验包括标书描述的各项功能检查 d 电气联锁试验卖方应模拟变电站一次主接线来验证电气联锁逻辑的实现 e 双机主备切换试验 f 系统CPU和网络负荷率试验 g 时钟同步系统对时精度试验 h 事件顺序记录的分辨率试验 i 与多个调度端的通信模拟试验 j 与保护装置及其他通信设备的通信模拟试验 k根据实际系统经双方协商认为需进行的试验。 3.1.3 在工厂试验期间,卖方应根据标书的技术要求,完成工厂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 a 设备的编号数量和出厂序号 b 试验日期和试验地点 c 试验条件包括环境温度湿度试验电源等 d 试验方法和试验仪器仪表对于精度试验,应标明所使用的测试设备的精度 e 试验依据的标准,如为厂家标准,应提交标准文本供买方确认,是否满足标书要求 f 试验结果,包括试验数据试验点打印数据和示波器图形等 g 试验者和审批者的签名。 3.1.4 卖方完成工厂试验后,应及时通知买方,以便安排工厂验收试验。 3.2 现场验收试验 3.2.1 现场验收试验的时间和条件由买方根据现场安装和调试的进度确定。卖方有责任指导和配合买方完成现场安装和调试的各项工作,并应负责培训买方技术人员,使其掌握系统维护的各项技能。 3.2.2 现场验收有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进行,也有对事故条件的模拟。 3.2.3 现场验收主要目的是检验系统与变电站的一次系统及其他设备的配合遵守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现场验收管理规程,试验项目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下列项目: a I/O单元的性能试验包括信号输入检查命令输出检查和模拟量测量精度测试等 b 电气联锁试验卖方应模拟变电站一次主接线来验证电气联锁逻辑的实现 c 双机主备切换试验 d 系统CPU和网络负荷率试验 e 时钟同步系统对时精度试验 f 事件顺序记录的分辨率试验 g 与多个调度端的通信联调试验 h 与保护装置及其他通信设备的通信联调试验 i 所有人机接口功能演示应用软件的运行演示画面完备性检查响应时间和刷新周期测试 j告警系统测试包括系统自诊断异常告警,与站内其他设备配合进行 k系统自诊断测试。 3.2.4 在试验和调试期间所有损坏的供货范围内的设备,卖方应免费予以更换。对所有备品备件应加电投入运行,有故障的备品备件由卖方负责免费更换。 3.3 启动投运试验 3.3.1 变电站启动投运时,在站内所有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均投入运行的情况下,对计算机监控系统做 满负荷投运试验,试验内容及要求同3.2.3条。 3.3.2 启动投运试验后,应有72小时的连续运行试验。 3.3.3 在证明符合规范的所要求的全部试验完成后30天内,卖方向买方提交一式6份试验报告,该试验报告应写明所完成的试验取得的结果所用的试验设备试验人员的姓名和买方有关见证人的签名。设备投运后设备性能报告将由买方编制,卖方应与买方合作,提供所有的设备性能数据。 3.3.4 启动投运试验结束后,卖方的现场技术人员应负责完整备份系统软件,提供给买方。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4.1 技术服务 4.1.1 项目管理 4.1.1.1合同签定后,卖方应指定负责本工程的项目经理,负责协调卖方在工程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如工程进度设计制造图纸文件制造确认包装运输现场安装调试验收等。卖方应在合同及技术协议签订后的14天内向买方提供一份详尽的生产进度计划表,包括图纸和设计文件的认可设计联络 会系统接口调试工厂试验以及运输等项的详细计划,以确定每部分的工作及其进度。 交货时间如有延误,卖方应及时将延误交货的原因后果及采取的补救措施等向买方说明,而且要得到买方的同意。生产进度计划表见表4。 表4 生产进度计划表 合同号: 项目名称: 设备名称: 工作日期: 至 供货厂商名称: 技术规范号: 工作号: 离岸日期: 预计到岸日期: 序号 项目名称 开始时间 第周 结束时间 第周 持续时间 共周 备注 1 合同生效 2 设计文件和图纸的认可 3 第一次设计联络会 4 提供设计的图纸 5 第二次设计联络会 6 最终版图纸 7 培训 8 工厂试验 9 系统接口调试 10 工厂验收FAT 11 设备准备装运 4.1.1.2 设备应根据最终的认可图来制造。最终交付的设备应与最后确认的技术文件和图纸一致,以保证买方可以按照最终版的图纸和资料对所供系统和设备进行维护,并在运行中进行更换模板或零部件等工作。 4.1.1.3 在现场安装调试阶段,如果卖方的技术人员对系统的软件或设备的图纸进行修改,卖方应对相应的技术文件和图纸做出修改,并重新收编成册,正式提交买方。并保证经调试后的系统及安装后的设备与技术文件及其图纸完全相符。 4.1.2 技术文件 4.1.2.1 卖方在订货前提供一般性资料,如鉴定证书报价书系统原理图和主要技术参数产品质量的有效检验合格证典型说明书屏布置图。 4.1.2.2 技术协议签订后14天内,卖方向买方和设计院提供下列技术文件各1份以供确认: a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接线图I/O测控装置屏屏面布置图及说明 b 各套装置的方框原理图及其说明,各套装置及其元件的原理接线及动作原理说明 c I/O测控装置原理接线图及其说明包括手动控制回路操作原理接线电气闭锁原理接线等 d 设备布置和安装接线图,包括设备尺寸和安装尺寸,光纤网络设备的连接及其安装等 e 监控屏背面接线图 f 设备内部接线及其说明 g 设备连接的端子排图包括与买方设备接口的端子排 h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所有设备清单,包括设备型号技术参数性能数据及参数 i 计算机监控系统各种硬件的配置说明书,系统监控与操作功能规范书 j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程序清单以及维护使用说明书 k 卖方应提供与三个调度控制中心继电保护设备的接口配置和规约开发的技术规范 l 监控I/O信息表远动I/O信息表包括点号及地址 m AVQC的技术资料。 n 卖方认为必须提供的图纸和说明。在收到买方最终认可图纸前,卖方所购买的材料或制造所发生的费用及其风险全由卖方单独承担。生产的成品应符合合同的技术规范。买方对图纸的确认并不能解除卖方对其图纸的完善性和准确性应承担的责任。 4.1.2.3 卖方在收到确认意见后应提供资料 设计院在收到图纸后2周内返回主要确认意见,卖方在提供确认图纸时必须提供为审核该张图纸所需的资料。买方有权要求卖方对其图纸中的任一装置任一部件作必要修改,在设计图纸完成之前应保留设计院对卖方图纸的其他确认权限,而买方不需承担额外费用。买方可根据需要确定召开设计联络会设计联络会的次数根据情况确定。 卖方在收到确认意见或技术协议签订后,14天内供方应提供下列书面资料8份包括CAD图纸电子资料光盘,其中业主6份随屏,设计院2份邮寄: a 在4.1.2.2中所列举的修改后的正式图纸与技术文件 b 设备组装成柜后的内部接线图,包括柜正面背面布置图,柜的端子排图及说明,光纤网络设备的连接及其安装图 c 控制开关按钮继电器的接点图及其说明 d 柜地脚螺钉安装图 e 光缆电缆型号及其连接图 f 各种软件及软件使用的详细说明书 g 图例符号说明 h 卖方认为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所必须的其他图纸和说明书 i 其他资料和说明手册。说明手册应包括所有设备的装配运行检验维护零件清单推荐的部件以及型号等方面的说明。说明手册内容包括:系统总体说明,系统的技术参数,运行手册,维护手册,装配安装布置说明,合同中全部设备之间的连接说明及合同设备与买方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之间的连接说明,备品清单和说明及存放要求,软件总体说明,全部软件功能的详细说明,以及软件的结构说明及流程图,完整的程序员指南手册和其他使用手册,光盘方式提供的软件两套。说明手册由制造厂提供并注明就近服务的授权机构。说明手册还应有重要设备试验设备及专用工具的说明和有关注意事项。各装置的正常试验运行维护故障诊断的说明。 4.1.2.4 设备供货时提供资料 如设备的开箱资料,除了4.1.2.3所述图纸还应包括安装运行维护修理说明书部件清单资料工厂试验报告产品合格证等。供方提供的图纸资料应满足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行的需要。 4.1.3 现场服务及售后服务 4.1.3.1 卖方在计算机监控系统安装调试过程中视买方工作情况及时派出工程技术服务人员,以提供现场服务。卖方派出人员在现场负责技术指导,并协助买方安装调试。买方应为卖方的现场派出人员提供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条件。当变电站内设备分批投运时,卖方应按合同规定及时派工程技术人员到达现场服务。 4.1.3.2 现场投运前和试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元件损坏,卖方应及时无偿修理或更换,直至符合规范要求。保修期内产品出现不符合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卖方亦应负责修理或更换。保修期外产品出现异常设备缺陷元件损坏等故障,现场无法处理时,卖方接到买方通知后,应在4小时内响应,并立即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在48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理。 4.1.3.3 卖方在设备保修期外应及时更换损坏的设备,按成本收取维修费用。对国家电网公司的反事故措施以及软件版本的升级等,应提供技术服务。 4.1.3.4 参加试运行: a 在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安装调试系统联调完毕后,即设备和系统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时,卖方应确认可与外部电气一二次继电保护远动通信系统连接进行系统试运行 b 设备和系统试运行期为40天 c 为进行稳定观察和记录,买卖双方在此期间对任何设备均不能擅自再行调测,在此期间任何设备发生故障或某一项指标不能满足技术规范要求时,允许卖方立即修复或调整到指标要求,但试运行应从修复或调整完毕之日起,重新试运行40天 d 如果任何一设备的常规测试表明未达到保证值,并且如果卖方在最初故障之日起 2 个月之内,没有改善设备使之满足保证指标,买方有权终止合同。或如果设备的运行是可以接受的,那么买方有权有选择地要求换用设备,故障设备应由卖方更换。并承担有关费用。 4.1.4 工作安排 4.1.4.1 根据工程需要可以召开设计联络会或其他形式解决设计制造中的问题。 4.1.4.2 文件交接要有记录,设计联络会议应有纪要。 4.1.4.3 卖方提供的设备及附件规格重量或接线有变化时,应及时书面通知买方。 4.1.4.4 未尽事宜,双方协商处理,可以以其他形式补充。双方协商所形成的文件具有与规范书同等的效力。 4.1.5 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要求如下: a 订购的新产品除应满足本规范书外,卖方还应提供产品的鉴定证书满足本规范技术要求的国家或电力行业设备质检中心出具的产品型式试验质检报告。 b 卖方应保证制造过程中的所有工艺材料等包括卖方的外购件在内均应符合规范书的规定。若买方根据运行经验指定卖方提供某种外购零部件,卖方应积极配合。 c 卖方应遵守本规范书中各条款和工作项目的GB/T 1900ISO 9000质量保证体系,该质量保证体系经过国家认证和正常运转。 d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质量保证期应为设备投运验收后18个月或合同设备达到指定交货地点36个月,质保期以先到者为准。质保期内由于投标方的原因设备是旧的选材不当设计错误制造不良组装不好等,设备到现场在安装和运行过程中出现缺陷和损坏时,投标方应自费到现场免费修理或更换。系统或设备的质保期将延长,延长时间为系统或设备重新投运后的18个月。 e 卖方应保证计算机监控系统经过正确安装正常操作和保养,在其寿命期内运行良好。由于卖方设计材料或工艺的原因所造成的缺陷或故障,在合理的运行寿命期限内卖方应免费负责修理或更换有缺陷的零部件模板或整机。 f 卖方应采用有运行经验证明正确的成熟的技术来进行合同设备的生产。如采用卖方过去从未采用过的新技术,应征得买方的同意。 g 卖方从其他厂商采购的软件和设备,一切质量问题应由卖方负责。 h 在合同设备的制造过程中,必要时,买方将分批派遣有经验的工程师去卖方的工厂对设备的组装工厂验收等方面进行监制和抽查验证。买方监制人员不签署任何质量证明,买方人员参加监制既不解除卖方按合同规定所承担的责任,也不代替买方的到货检验。卖方应提供生产计划表,以便于买方选定去工厂的时间和需参加监制的项目和内容。 4.2 设计联络 4.2.1 在合同生效,卖方按合同规定向买方提供了合同设备的认可图纸资料之后,召开两次设计联络会。 4.2.2 卖方应负责合同设备的设计和协调工作,承担全部技术责任,并做好与买方的设计联络会工作。 4.2.2.1 第一次联络会约在合同生效后5周左右召开,卖方可以传真通知买方。地点人数和时间见专用部分。第一次联络会内容如下: a 卖方对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硬件配置,软件功能及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b 买方确认卖方提供的系统功能规范设计和监控屏的配置及屏面布置 c 买方向卖方提出详细的 I/O 配置要求包括模拟量开关量脉冲量及计算量等和画面显示报表打印文字处理的内容及格式要求 d 卖方对提交给买方确认的资料和图纸进行详细的说明,并对设备现场安装运行的各种有关要求作说明。买方将认可后的一份资料和图纸还给卖方,以便卖方绘制正式图纸 e 双方认为需要解决的其他问题 f 卖方应介绍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生产过程,以生产的装置功能试验及动模试验的情况,并参观工厂生产车间和已运行的用户。买方在了解与观看上述过程及试验中所提出的问题,卖方应予以解答,并共同讨论和确定需要改进的意见。 4.2.2.2 第二次设计联络会日期在第一次设计联络会议上确定,卖方代表的所有费用由卖方负责。在第二次设计联络会举行前7天,卖方应提供该次联络会议的计划日程和内容安排,并有买方确认。地点人数和时间见专用部分。第二次设计联络会议内容如下: a 卖方介绍制造工作进展情况,对前次联络会确定的正式版图纸进行解释和说明。并解答买方提出的意见和问题 b 买方和卖方确认最后一批技术要求文件系统功能及技术规范,包括: 1 测点定义 2 信息处理的格式 3 控制同期闭锁等功能的技术条件及要求 4 调度中心的处理要求 5 各种测量接口的要求。 c 买方向卖方提出每套应用软件和支持软件的详细要求,卖方应向买方提供软件修改的详细说明 d 卖方应按照买方提出的意见和问题,对软件进行修改,并在工厂检验中,按修改后的软件进行调试 e 审查合同设备交货程序质量保证 f 讨论卖方在第二次联络会之前提交的工厂验收试验大纲,讨论以后修改试验大纲需经买方确认 g 讨论卖方提出的工厂培训计划,并确定实施培训计划的具体细节 h 进一步确认卖方设备与买方配套的保护信息管理器和调度中心的接口 i 双方认为需要解决的其他问题。 4.2.3 全部费用,包括买方代表由所在城市至设计联络会所在地的往返旅费经济舱膳宿费地面 交通费当地保险费等。应单项单独列出。 4.2.4 讨论商定技术规范中规定在联络会议解决的其他问题,联络会议需作好会议纪要,纪要经双方签字与合同有同等效用。 4.3 培训 4.3.1 为了使用户掌握合同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及维护的技能,以保证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安全运行,卖方应接受买方的技术人员去工厂培训。 4.3.2 卖方应对买方提供技术培训,买方技术人员应在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各方面受到训练,使他们掌握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检查修理和维护等技能。 4.3.3 卖方应提供买方培训人员学习的技术文件图纸参考资料等,并提供试验仪器工具安全保护用品,工作场地和其他必需品等。 4.3.4 为了使培训者学到更多的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内容,卖方应提供一份详细的工厂培训计划给买方。培训计划应包括:培训时间安排,课程内容安排等培训细节,该计划买方有权修订,经双方商定后予以实施。第一次技术培训为在合同签订后3个月内进行。第二次技术培训在设备到达现场安装调试及移交后进行,乙方在现场对甲方人员进行使用及维护培训,并操作讲解。 4.3.5 报价者应将培训费用报入投标价,但应单项单独列出,培训费用包括到培训地的往返旅费及培训人员在培训地的交通食宿费用。技术培训的人数和时间见技术规范专用部分。 4.4 工厂验收 4.4.1 工厂验收 4.4.1.1 卖方应在工厂验收试验之前30天,向买方提交计算机监控系统详细的工厂验收及联调试验大纲,并通知相关的通信设备供货商,该大纲至少应该包括:试验日期试验接线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及测量仪器仪表等。该大纲需经买方确认方可执行。 4.4.1.2 卖方应确认提供的系统满足标书要求,在出厂验收前应通过所属省调地调主站的规约测试作为出厂试验的必要条件。 4.4.1.3 卖方应向买方提供工厂试验报告,有关设备的型式试验报告,同时提供设备和软件的使用和测试说明书。 4.4.1.4 在工厂验收期间,卖方应向买方参加试验的工作人员提供检查测试和记录设备。 4.4.1.5 买方参加工厂验收试验并不意味着解除卖方保证系统质量的责任,也不能代替设备到现场后的检查和测试。 4.4.1.6 工厂验收在工厂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主要根据标书要求进行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试验,以便确认:系统各项功能满足标书要求系统各项指标满足标书要求所有的硬件和软件缺陷已发现并改正各项切换功能满足标书要求系统各计算机的CPU和网络的负荷率满足标书要求所有的自诊断功能有效与调度的接口已实现系统的稳定性满足标书要求等。 4.4.1.7 工厂验收应包括系统性能试验功能试验和稳定性试验。 4.4.1.8 工厂验收应该按电气接线的最终规模进行,应该模拟预期的最大系统负荷。卖方应完成测试必要的电缆和光缆联结,测试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工厂试验项目的抽测,第二部分为系统试验,第三部分为系统稳定性试验。 4.4.1.9 第一部分工厂试验项目的抽测项目由买方参加验收人员在验收现场确定,若测试结果与工厂试验报告有较大出入,且卖方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买方有权要求卖方重新进行有关试验,由此造成的工厂验收时间延长的责任和费用应由卖方承担。 4.4.1.10 第二部分系统试验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试验项目: a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启动重新启动系统初始化故障和计算机内部通信等试验 b 网络通信测试 c 数据采集系统测试和精度测试 e 画面完备性检查,响应时间和刷新周期测试 e 告警系统测试包括系统自诊断异常告警 f 系统CPU和网络负荷率试验 g 与调度端的通信模拟接口试验 h 与保护装置及其他通信设备等的通信模拟接口试验 i 对自诊断和保护系统的试验,各种可能的错误和设备故障的处理。 j 若系统的性能指标不满足标书要求,卖方应承诺在交货前改进,并在现场试验时验证,若仍不能满足要求,将按合同的相关条款进行赔偿。 4.4.1.11 第三部分系统稳定性试验在系统试验后进行,系统在全负载全功能下进行72h的连续运行,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a 稳定试验运行期间,未经买方同意,卖方对外围设备不应有任何调整 b 无买方的事先同意,不能修改程序或进行系统维护 c 有故障的设备将用备件代替,故障单元运行时间应该被扣除 d 除非买方进行切换试验,试验期间不应有切换发生 e 如果由于设备故障停止试验,该试验视为无效,试验应重新进行 f 在试验过程的任何阶段,买方有权在系统上进行模拟和正常操作 g 若在稳定性试验期间,系统发生未经买方认可的运行中断,则试验将重新进行,由此造成的工厂验收时间延长的责任和费用应由卖方承担。 4.4.1.12 完成所有工厂验收试验后,经买方参加工厂验收人员的认可后,设备可以装运至现场。 4.4.2 包装运输和储存 4.4.2.1 装置制造完成并通过试验后应及时包装,否则应得到切实的保护。 4.4.2.2 所有部件经妥善包装或装箱后,在运输过程中尚应采取其他防护措施,以免散失损坏或被盗。 4.4.2.3 在包装箱外应标明买方的订货号发货号。 4.4.2.4 各种包装应等确保各零部件在运输过程中不致遭到损坏丢失变形受潮和腐蚀。 4.4.2.5 包装箱上应有明显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按GB/T 191。 4.4.2.6 整体产品或分别运输的部件都要适合运输和装载的要求。 4.4.2.7 随产品提供的技术资料应完整无缺。 附录A 计算机监控系统监控范围 A.1 模拟量 模拟量包括: 220kV线路的三相电流三相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220kV母联断路器的三相电流 220kV系统的母线电压和频率 主变压器的三相油温三相绕组温度 主变压器高压侧的三相电流三相电压三相有功功率三相无功功率 主变压器低压侧的三相电流三相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变压器分接头位置 站用变压器高压侧三相电流三相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站用变压器低压侧三相电流三相电压 380V母线电压互感器线电压 35kV及以下系统母线电压和绝缘监察 35kV及以下线路三相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35kV及以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三相电流无功功率 35kV及以下电容器三相电流无功功率 直流系统的母线电压 充电进线电流电压 蓄电池进线电流电压 浮充电进线电流电压 直流绝缘监视:正对地电压负对地电压 UPS系统的输出电压电流及频率 室外温度和二次设备间温度 全场机端出力,即全场风电机组机端的有功功率总和无功功率总和 单台风电机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机端三相电流和三相电压 风电场测风塔实时风速风向 AVC调节无功功率值 储能回路频率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 其他信号。 A.2 状态量 状态量包括: 220kV断路器电动隔离开关和电动接地开关的位置信号 35kV及以下断路器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位置信号 母线接地开关 变压器分接头位置 主变压器中性点隔离开关 站用变压器高压侧断路器状态信号 站用变压器低压侧断路器状态信号 380V进线断路器状态信号 380V母线分段断路器状态信号 380V馈出回路状态信号 主变压器保护动作及报警信号 220kV线路保护动作及报警信号 220kV母线保护动作及报警信号 220kV失灵保护动作及报警信号 站用变压器保护动作及报警信号 35kV及以下线路保护动作及报警信号 35kV及以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保护动作及报警信号 35kV及以下电容器保护动作及报警信号 110V/220V直流电源系统接地异常或故障信号 UPS系统状态异常信号 就地/远方含主控室和调度端切换开关位置信号 通信系统报警信号包括载波机光端机及PCM如果需要 变电站安防及消防系统总告警信号 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事件记录,包括无功补偿装置内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刀闸位置保护动作信号 无功补偿装置自动调整功能投退状态 单台风电机组的运行事件记录,包括单台风机投退状态故障检修状态以及待风状态等 单台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功能投退状态开关动作信号 AVCAGC投退状态 储能电能量及荷电状态:可充放电量充电电量放电电量荷电状态。 其他信号。 A.3 控制量 控制量包括: 220kV断路器电动隔离开关和电动接地开关 35kV及以下断路器电动隔离开关 所用电系统断路器包括站用变压器备用变压器及380V分段联络分支 保护定值的远方整定及其信号的远方复归,保护连接片投退 变压器有载调压 无功电压控制AVC控制 其他信号。 计算机监控系统 技术规范书 专用部分 目  次 1 标准技术参数 35 2 项目需求部分 37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37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43 2.3 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43 2.4 工程概况 44 2.5 使用条件 44 2.6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44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45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45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45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 45 3.4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46 3.5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46 1 标准技术参数 技术参数特性表是对采购设备的基础技术参数要求,在招投标过程中,投标人应依据招标文件,对技术参数特性表中标准参数值进行响应。投标人应认真逐项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见表1中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请填写表8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表1 220kV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 数 名 称 单位 标准参数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电流量电压量测量误差 0.2 投标人填写 2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测量误差 0.5 投标人填写 3 电网频率测量误差 Hz 0.01 投标人填写 4 模拟量越死区传送整定最小值及步长 0.1额定值 投标人填写 5 事件顺序记录分辨率SOE 站控层 ms 2 投标人填写 间隔层测控单元 ms 1 投标人填写 6 模拟量越死区传送时间至站控层 s 2 投标人填写 7 状态量变位传送时间至站控层 s 1 投标人填写 8 模拟信息响应时间 从I/O输入端至远动通信装置出口 s 3 投标人填写 9 状态量变化响应时间 从I/O输入端至远动通信装置出口 s 2 投标人填写 10 控制执行命令从生成到输出的时间 s 1 投标人填写 11 双机系统可用率 99.9 投标人填写 12 控制操作正确率 100 投标人填写 13 站控层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 h 20 000 投标人填写 14 间隔级测控单元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 h 30 000 投标人填写 15 各工作站的CPU平均负荷率 正常时任意30min内 30 投标人填写 电力系统故障10S内 50 投标人填写 16 网络平均负荷率 正常时任意30min内 20 投标人填写 电力系统故障10S内 40 投标人填写 17 模数转换分辨率 b 16 投标人填写 18 双机自动切换至功能恢复时间 s 30 投标人填写 17 实时数据库 容量 模拟量 点 500 投标人填写 状态量 点 10 000 投标人填写 遥控 点 3000 投标人填写 计算量 点 2000 投标人填写 18 历史数据库 存储容量 历史曲线采样间隔 min 130可调 投标人填写 历史趋势曲线,日报,月报,年报存储时间 年 2 投标人填写 历史趋势曲线数量 条 300 投标人填写 注 1. 项目单位对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有差异时,可在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投标人应对该差异表响应。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2. 参数名称栏中带的参数为重要参数。如不能满足要求,将被视为实质性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2 项目需求部分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表2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打的项目为主要技术参数,如不能满足要求,将被视为实质性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 标 人 要 求 投标人响应 型号规格性能参数 数量 型号规格性能参数 数量 一 站控层设备不少于以下设备均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 1 主机兼操作员工作站 套 2 1.1 主机机架式/非机架式 要求: 1 非停产主流优质设备 2 应提供产品的原厂家的技术说明 3 设备质保期应达到招标要求的质保年限,若设备原厂质保期小于要求的质保年限,由投标厂家负责购买原厂延长服务,其费用放入投标总价中 4采用国产设备 台 处理器字长: 64 位 CPU: 4 路 4 核/路 主 频: 2.4 GHz 内 存: 8 GB 显 存: 1 GB 硬 盘: 2x2 TB 网卡数量: 4 块 2 口/块 网卡速率: 100/1000Mbit/s自适应 光 驱: 可读写光驱 操作系统: 国产安全操作系统 电 源: 双电源供电 采用自主可控设备 2 此配置为最低配置,投标应高于此配置 1.2 显示器要求: 1 非停产主流优质设备 2 应提供产品的原厂家的技术说明 3 设备质保期应达到招标要求的质保年限,若设备原厂质保期小于要求的质保年限,由投标厂家负责购买原厂延长服务,其费用放入投标总价中 4采用国产设备 台 显示器尺寸: 24 寸 分辩率: 1920x1080 鼠标键盘: 各1 个 2 1.3 操作系统 套 2 1.4 数据库 套 2 1.5 支持软件应用软件通信接口软件等 套 1 1.6 KVM 套 2 2 远动通信设备 套 1 2.1 远动通信设备 台 连接调度端的数量含连接方式: 不少于12个方向 与各调度端的通信规约: 同时具备CDT101102103104国网公司经过测试的标注版等 处理器字长 32 位 处理器个数 2 路2 核/路 主 频 512 MHz 存储器容量 512 M 以太网口数量 6 个 以太网口速率 100M 串口数量 4 个 双主模式双电源供电 2 远动通信设备支持接入网络安全监测装置 2.2 通道切换装置 个 2 2.3 调制解调器 个 2 2.4 模拟通道防雷器 个 2 2.5 数字通道防雷器 个 2 2.6 屏体 个 2260(高)x800(宽)x600(深)mm 1 3 同步对时屏 套 1 3.1 时间同步单元 台 双机冗余配置,时钟支持北斗II代GPS,卫星时钟与地面时钟互备。双电源供电。 2 3.2 GPS天线 根 GPS馈线长度应满足现场实际对时需求 2 3.3 北斗天线 根 北斗馈线长度应满足现场实际对时需求 2 3.4 天线馈线防雷器 个 4 3.5 2M同轴电缆 m 按需 3.6 时间信号输出扩展单元 台 接口满足终期规模对时需求,并留有余量。 按需 3.7 屏体 面 2260(高)x800(宽)x600(深)mm 1 4 微机五防系统 套 按方案三配置 1 4.1 五防主机 要求: 1非停产主流优质设备 2应提供产品的原厂家的技术说明 3设备质保期应达到招标要求的质保年限,若设备原厂质保期小于要求的质保年限,由投标厂家负责购买原厂延长服务,其费用放入投标总价中 4采用国产设备 台 处理器字长: 64 位 CPU: 4 路 4 核/路 主 频: 2.4 GHz 内 存: 8 GB 显 存: 1 GB 硬 盘: 2x2 TB 网卡数量: 4 块 2 口/块 网卡速率: 100/1000Mbit/s自适应 光 驱: 可读写光驱 操作系统: 国产安全操作系统 电 源: 双电源供电 采用自主可控设备 1 4.2 显示器要求: 1非停产主流优质设备 2应提供产品的原厂家的技术说明 3设备质保期应达到招标要求的质保年限,若设备原厂质保期小于要求的质保年限,由投标厂家负责购买原厂延长服务,其费用放入投标总价中 台 显示器尺寸: 24寸 分辨率: 1920x1080 鼠标键盘: 各1 个 1 4.3 防误软件 套 1 4.4 操作票专家系统软件 套 1 4.5 防误锁具 套 按全站规模配置,包含风电场40台风机塔筒及40台箱变高低压室门,具体配置满足业主方运行要求。 1 4.6 电脑钥匙 把 4 4.7 电脑钥匙充电器数量 套 4 4.8 高压带电显示闭锁装置 套 三相,按需 1 4.9 其他未列入部分 套 1. 智能解锁钥匙管理机封存保管紧急解锁钥匙和移动存储设备200G。 2.锁具的具体数量及临时接地桩数量按工程主接线配置。 1 5 打印机 套 1 5.1 网络激光打印机 台 幅面: A3一台,A4一台 2 6 站控层网络通信屏 套 1 6.1 站控层网络交换机工业级,无风扇,使用电力工业权威机构检测合格的工业交换机A类 台 24 电口, 4 光口, 双电源: 均为DC220V 4 6.2 光电转换装置 台 按需 6.3 光纤终端盒 个 按需 6.4 智能接口装置提供智能设备规约转换功能,无风扇设计,无硬盘 台 每台: 以太网口数量 6 个 串口数量 12 个 2 6.5 屏体 面 2260(高)x800(宽)x600(深)mm 1 7 音响及语音报警装置 套 1 8 监控台 套 按能放置本站所有计算机设备考虑(并考虑专用服务器安装空间要求),操作台后应配有柜门,柜内应布置足够数量的PDU供台上设备电源引接,监控台型式及功能应经运行单位认可。 至少12工位。 1 二 间隔层设备不少于以下设备 1 公用测控屏 套 1 1.1 公用测控装置 台 每台装置含 模拟量: 4I4U8T8Z 路按电流电压温度量直流量填写 开入量: 64 路 开出量: 8 路 含380V公用测控量 2 1.2 直流电源切换装置 个 1 1.3 温湿度变送器 台 每台温湿度变送器配套提供测温湿探头室内温度湿度 2 1.4 屏体 面 2260(高)x800(宽)x600(深)mm 1 2 220kV公用测控屏 套 1 2.1 220kV公用测控装置 台 每台装置含 模拟量: 8U 路按电压量填写 开入量: 64 路 开出量: 8 路 1 2.2 直流电源切换装置 个 1 2.3 220kV交流电压转接端子 个 按需 2.4 屏体 面 2260(高)x800(宽)x600(深)mm 1 3 35kV公用测控屏 套 1 3.1 35kV公用测控装置 台 每台装置含 模拟量: 8U 路按电压量填写 开入量: 64 路 开出量: 8 路 1 3.2 直流电源切换装置 个 1 3.3 屏体 面 2260(高)x800(宽)x600(深)mm 1 3.4 35kV交流电压转接端子 个 按需 4 220kV线路测控屏 套 预留1台测控装置安装位置 1 4.1 220kV线路测控装置 台 每台装置含 模拟量: 4I5U 路按电流电压量填写 开入量: 64 路 开出量: 12 路 1 4.2 直流电源切换装置 个 1 4.3 屏体 面 2260(高)x800(宽)x600(深)mm 1 5 主变压器测控屏 套 2 5.1 高低压侧测控装置 台 每台装置含 模拟量: 4I5U 路按电流电压填写 开入量: 64 路 开出量: 8 路 4 5.2 本体测控装置 台 每台装置含 模拟量: 8Z 路按直流量填写 开入量: 64 路 开出量: 8 路 2 5.3 直流电源切换装置 个 2 5.4 屏体 面 2260(高)x800(宽)x600(深)mm 2 6 35kV测控保护一体化装置 套 均就地安装于相应的开关柜内 1 6.1 35kV线路测控保护一体化装置 台 每台装置含 模拟量: 7I4U路按电流电压量填写 开入量: 15 路 开出量: 4 路 10 6.2 35kV SVG支路测控保护一体化装置(暂按线路保护配置) 台 每台装置含 模拟量: 7I4U路按电流电压量填写 开入量: 15 路 开出量: 4 路 2 6.3 35kV站用变测控保护一体化装置 台 每台装置含 模拟量: 8I4U路按电流电压量填写 开入量: 20 路 开出量: 4 路 1 6.4 间隔层以太网交换机工业级,无风扇,使用电力工业权威机构检测合格的工业交换机A类 台 24 电口,4 光口, 双电源:均为DC220V 2 三 通信线缆 1 光缆 m 可选择铠装光缆带保护层的非金属铠装光缆等,并配套相应的尾纤及光纤接线盒。 按需 2 铠装屏蔽双绞线 m 保护装置所有智能设备风机监控系统储能监控系统箱变监控系统AVCAGC及功率预测等接入通信管理机,站内设备时钟对时等所需屏蔽双绞线均由投标厂家提供 按需 3 铠装超五类网络通信线 m 测控装置保护装置所有智能设备光伏监控系统储能监控系统箱变监控系统AVCAGC及功率预测等接入通信管理机等所需网络通信线均由投标厂家提供 按需 四 对接和配合调试 套 满足与站内其他智能设备(含AVCAGC风机监控系统储能监控系统风场箱变监控系统功率预测系统无功补偿设备等)的通讯联调 以及站内220kVGIS预制舱35kV配电装置预制舱2套SF6在线监测报警系统的接入。 1 五 防孤岛控制屏 套 1 1 防孤岛保护装置 台 独立主被动型防止非计划孤岛保护装置,动作时间应不大于2S。 设备选型满足当地电网公司要求 具备2条线路判别功能 1 2 打印机 台 1 3 屏体 面 2260(高)x800(宽)x600(深)mm 1 屏体颜色及开门方向:由甲方确定 注 1本规范书范本组屏方式仅供参考,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具体工程调整组屏方案。 2设备订购的原则为:站控层设备网络设备通信接口及光端接口等设备按全站终期规模配置,间隔层测控装置按本期规模配置。 3本工程二次设备集中布置在二次设备预制舱内,不设保护小室。 4投标方设备必须满足内蒙中调地区各项反事故措施及型号要求,自动化设备采用四统一装置。整套系统采用DL/T 860IEC61850规约。 5本工程风电场单个风电机组运行状态实时风速和风向等信号需传送至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升压站监控系统应能与风机监控系统实现通讯,具体实施由风机厂家向升压站监控厂家提供通讯规约,由升压站监控厂家负责将以上信息远传至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以及设备联调工作,以实现风电场监控系统与升压站监控系统的数据交换。升压站综自监控系统应具备接入风机监控系统的功能。 6. 风电场升压站内配置有一套功率预测系统综合通信管理终端含AGCAVC和储能监控系统均不在本招标范围内,投标方考虑与以上系统之间相互通信,以便将气象数据功率预报信息储能系统信息上传至调度端。 7. 升压站监控系统要预留至少2个新能源集控中心远程监控系统通讯接口。 8TA二次额定电流 1A。 9因本工程初步设计未审查,配置应以最终的审查结果为准,不排除调整的可能。投标方应在接到甲方正式生产通知后,再安排生产。 10.所供设备型号应具备接入II型网络安全监测装置的功能,并提供相应的软硬件设备。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表3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 投标人响应 型号和规格 数量 型号和规格 数量 1 测控单元 个 按功能 1 2 测控单元电源插件 个 2 3 35kV测控保护装置电源插件 个 1 4 五防锁具 个 按功能 10 5 专用工具包 套 1 6 测试线包 套 1 7 备份软件 套 1 8 网线光缆尾纤及附件 套 1 9 表4 设计联络会培训及验收需求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单 位 投标人响应 1 第一次设联会 人天: 2 第二次设联会 人天: 3 技术培训 人天: 4 出厂验收 人天: 注 项目单位可根据工程实际使用条件对表中项目单位要求进行修改。 2.3 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经确认的图纸资料应由卖方提交表5所列单位。 表5 卖方提交的须经确认的图纸资料及其接收单位 提交图纸资料名称 接收图纸单位名称地址邮编联系人电话 提交份数 提 交 时 间 认可图最终图 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设计方 1技术协议签订后2周内,供货商应提供认可图纸。 2工程师在收到认可图纸后2周内,应将经确认的1份图纸寄送给供货商。 3供货商收到经确认的图纸2周内提出最终图。 认可图最终图 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项目单位 2.4 工程概况 2.4.1 项目名称: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2.4.2 项目单位: 2.4.3 工程规模:本工程升压站220kV系统规划为单母线接线,出线2回,本期建成1回站内规划建设2台主变,本期建设2台35kV系统规划为独立2段单母线接线,本期建成2段单母线接线,并建设母线下35kV风机集电线路8回35kV储能线路2回无功补偿装置2组(SVG)35kV站用变1台。 2.4.4 工程地址: 2.4.5 交通运输: 2.5 使用条件 表6 使 用 条 件 表 序号 名 称 单 位 招标人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电源的频率 Hz 50 投标人填写 2 环境温度 站控层 日最高温度 39.1 投标人填写 日最低温度 -33.2 投标人填写 日最大温差 30 投标人填写 间隔层 日最高温度 39.1 投标人填写 日最低温度 -33.2 投标人填写 日最大温差 30 投标人填写 3 湿度 日相对湿度平均值 95 投标人填写 月相对湿度平均值 90 投标人填写 4 海拔 m 2000 投标人填写 5 耐受地震能力 水平加速度 m/s2 0.3g 投标人填写 垂直加速度 m/s2 0.15g 投标人填写 注 项目单位可根据工程实际使用条件对表中招标人要求值进行修改。 2.6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项目单位原则上不能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根据工程使用条件,当污秽等级海拔等与标准技术参数表有差异或对通用部分条款有差异时,应逐项在表7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列出,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应对表7的技术参数进行确认。 表7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序号 项 目 标准参数值 项目单位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2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投标人需填写专用部分的第1和第2部分的相应表格。标准技术参数表和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要求值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为准。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应填写投标人技术差异表。投标人保证值应与型式试验报告及其他性能试验报告相符。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投标人提供的产品技术规范应与本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要求一致。若有偏差投标人应如实认真地填写偏差值若无技术偏差则视为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的要求,且在投标人技术偏差表中填写无偏差。 表8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序号 项 目 对应条款编号 技术招标文件要求 偏 差 备 注 1 2 3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表9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序号 产品型号 运行单位 投运数量 投运时间 联系人及电话 备 注 1 2 3 4 5 6 7 8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 表10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型号和规格 单 位 数 量 1 2 4 5 6 7 3.4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表11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序号 产品型号名称 试验报告类别和内容 依据标准 试验时间 试验单位 1 2 3 4 3.5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表12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序号 鉴定产品型号名称 组织鉴定单位 依据标准 鉴定时间 1 2 3 4 5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主变压器保护AC柜 技术规范书 通用部分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2年06月 石家庄 220kV变压器保护采购标准 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1. 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 2. 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专用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 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1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范围 3根据实际使用条件,需要变更环境温度湿度海拔高度耐受地震能力用途和安装方式等要求。 经招标文件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表格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 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1标准技术参数2 项目需求部分和3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还应对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响应。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证明参数优于招标人要求的相关试验报告。 5. 对扩建工程,如有需要,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 6. 采购标准技术规范范本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7. 一次设备的型式电气主接线和一次系统情况对二次设备的配置和功能要求影响较大,应在专用部分中详细说明。 目  次 220kV变压器保护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2 1 总则 4 1.1 引言 4 1.2 供方职责 4 2 技术规范要求 4 2.1 使用环境条件 4 2.2 保护装置额定参数 4 2.3 装置功率消耗 5 2.4 220kV主变压器保护总的技术要求 5 2.5 220kV主变压器保护装置具体要求 7 2.6 柜结构的技术要求 9 3 试验 10 3.1 工厂试验 10 3.2 现场试验 10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10 4.1 技术文件 10 4.2 设计联络会议 11 4.3 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11 4.4 质量保证 11 4.5 项目管理 12 4.6 现场服务 12 4.7 售后服务 12 4.8 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12 1 总则 1.1 引言 提供设备的厂家投标企业应具有ISO 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年检记录,宜具有AAA级资信等级证书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证书并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商业信誉。提供的保护装置应在国家或电力行业检验检测机构通过型式试验和动模试验。 投标厂商应满足2.4.2中的规定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招标方在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提出的要求投标方也应满足。 提供的产品应有部级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 投标方应提供设备近2年运行业绩表。 1.1.1 本规范提出了220kV主变压器保护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2 本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1.3 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如有异议,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的意见和同规范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1.4 本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1.5 本规范经招投标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1.2 供方职责 供方的工作范围将包括下列内容,但不仅仅限于此内容。 1.2.1 提供标书内所有设备及设计说明书及制造方面的说明。 1.2.2 提供国家或电力行业级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动模试验报告和型式试验报告,以便确认供货设备能否满足所有的性能要求。 1.2.3 提供与投标设备版本相符的安装及使用说明书。 1.2.4 提供试验和检验的标准,包括试验报告和试验数据。 1.2.5 提供图纸,制造和质量保证过程的一览表以及标书规定的其他资料。 1.2.6 提供设备管理和运行所需有关资料。 1.2.7 所提供设备应发运到规定的目的地。 1.2.8 如标准规范与本标书的技术规范有明显的冲突,则供方应在制造设备前,用书面形式将冲突和解决办法告知需方,并经需方确认后,才能进行设备制造。 1.2.9 在更换所用的准则标准规程或修改设备技术数据时,供方有责任接受需方的选择。 1.2.10 现场服务。 2 技术规范要求 2.1 使用环境条件 2.1.1 环境温度:-33.239.1。 2.1.2 大气压力: 86 kPa106kPa。 2.1.3 相对湿度:5%95%。 2.1.4 抗地震能力:地面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同时作用。 2.2 保护装置额定参数 2.2.1 额定直流电源:220V110V。 2.2.2 额定交流电流:5A/1A。 2.2.3 额定交流电压:100V/相电压,100V线电压,300V开口三角电压。 2.2.4 额定频率:50Hz。 2.2.5 打印机工作电源:交流220V,50Hz。 2.3 装置功率消耗 2.3.1 装置交流消耗:交流电流回路功率消耗每相不大于0.5VA,交流电压回路功率消耗额定电压下每相不大于0.5VA,供方投标时必须提供确切数值。 2.3.2 装置直流消耗:当正常工作时,不大于50W当保护动作时,不大于80W。供方投标时必须提供确切数值。 2.4 220kV主变压器保护总的技术要求 2.4.1 环境温度在2545时,装置应能正常工作并且满足规范所规定的精度。 2.4.2 保护装置至少应满足最新版本的以下规定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但不限于表1中所列的规范和标准。 表1 保护装置应满足的规定规范和标准 标 准 号 标 准 名 称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GB/T 14598.17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4598.18 浪涌抗扰度试验 GB/T 14598.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 GB/T 726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 1128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 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1453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和碰撞试验 GB/T 14598.9 辐射电磁场骚扰试验 GB/T 14598.10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4598.13 1M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4598.14 静电放电试验 GB/T 14598.19 工频抗扰度试验 GB/T 14598 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通用技术要求 DL/T 478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5218 220kV750kV变电站设计规程 DL/T 713 500kV变电站和控制设备的抗扰度要求 DL/T 769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 DL/T 5136 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T 667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第103篇 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DL/T 72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柜屏通用技术条件 DL/T 559 220kV75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表1续 标 准 号 标 准 名 称 DL/Z 886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化规范性指导文件 750kV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 87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产品动模试验 DL/T 587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DL/T 995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Q/GDW 175 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和母线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 273 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处理系统技术规范 电安生1994191号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 国电调2002138号文 关于印发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继电保护实施细则 2.4.3 在雷击过电压一次回路操作系统故障及其他强干扰作用下,不应误动和拒动。装置快速瞬变干扰试验高频干扰试验,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冲击电压试验和绝缘试验应符合2.4.2的相关标准。装置调试端口应带有光电隔离。 2.4.4 保护柜与其他设备之间,应采用光电耦合或继电器触点进行连接,不应有直接的电气联系。 2.4.5 保护柜中的插件应接触可靠,并且有良好的互换性,以便检修时能迅速更换。 2.4.6 保护柜内各组电压量电流量的中性线必须分开。 2.4.7 保护装置应具有直流电源快速小开关,与保护装置安装在同一柜上。保护装置的逻辑回路应由独立的直流/直流变换器供电。直流电压消失时,装置不应误动,同时应有输出接点以起动告警信号。应有监视直流回路电压消失的告警信号继电器。直流电源电压在80%115%额定值范围内变化时,保护装置应正确工作。在直流电源恢复包括缓慢地恢复到80%UN时,直流逆变电源应能自动起动。直流电源纹波系数5%时,保护装置应正确工作。拉合直流电源以及插拔熔丝发生重复击穿火花时,保护装置不应误动作。直流电源回路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如短路断线接地等时保护装置不应误动作。 2.4.8 应提供标准的试验插件及试验插头,以便对各套装置的输入和输出回路进行隔离或能通入电流电压进行试验。另外,对每面柜的出口跳闸,闭锁重合闸等输入输出回路应在柜面上有隔离措施,以便在运行中分别断开。隔离及试验部件应考虑操作的方便性,隔离压板标签栏位置应安装在隔离件本体或隔离件下部。 2.4.9 保护装置的出口回路主要电路装置异常及交直流消失等应有经常监视及自诊断功能以便在动作后起动告警信号远动信号事件记录等。 2.4.10 保护装置中跳闸出口回路动作信号及起动中央信号的接点应自保持,在直流电源消失后应能维持原有状态。只有当运行人员复归后,信号才能复归,复归按钮装在屏上的适当位置,以便于操作,并应有远方复归功能。用于远动信号和事件记录信号的接点不应保持。 2.4.11 保护装置中任一元件损坏出口继电器除外时,保护装置不应误动作。 2.4.12 跳闸出口回路采用有触点继电器。跳闸出口继电器触点应有足够容量,跳闸出口继电器触点的长期允许通过电流应不小于5A,在电感负荷的直流电路5ms中的断开容量为50W。信号继电器触点的长期允许通过电流应不小于2A,在电感负荷的直流电路5ms中的断开容量为30W。 2.4.13 对于保护装置间不经附加判据直接起动跳闸的开入量,应经抗干扰继电器重动后开入抗干扰继电器的起动功率应大于5W,动作电压在额定直流电源电压的55%70%范围内,额定直流电源电压下动作时间为10ms35ms,应具有抗220V工频电压干扰的能力。 2.4.14 供方所提供的保护设备宜采用符合DL/T 860的规约直接与变电站监控系统及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子站连接,并提供详细规约文件本。保护装置向子站提供的信息符合Q/GDW273。保护装置需具备3组通信接口包括以太网或 RS-485通信接口和打印机接口。 2.4.15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宜采用全站后台集中打印方式。为便于调试,保护装置上应设置打印机接口。 2.4.16 保护装置应具备远方修改定值功能软压板远方投退和定值区远方切换功能,其软压板远方投退功能不允许通过修改定值方式实现。 2.4.17 微机保护装置应具备通信网络对时和卫星时钟对时功能。应具备IRIG-BDC或脉冲对时功能,并通过保护柜端子排接线。 2.4.18 所提供保护设备的软件版本及校验码应与买方进行确认,并提供配套的使用说明书和相关的定值清单。 2.4.19 差动保护技术原则。 1 具有防止励磁涌流引起保护误动的功能 2 具有防止区外故障保护误动的制动特性 3 具有差动速断功能 4 电流采用Y形接线接入保护装置,其相位和电流补偿应由保护装置软件实现 5 具有TA断线告警功能,可通过控制字选择是否闭锁差动保护。 2.5 220kV主变压器保护装置具体要求 220kV主变压器以高中压侧双母线接线低压侧双分支单母线分段接线的三卷变压器为典型设计要求考虑。其他主变压器或主接线型式不同的变压器保护配置方案在专用部分规定。 2.5.1 变压器保护配置。 配置双重化的主后备保护一体变压器电气量保护和一套非电量保护。各种保护的要求如下: 2.5.1.1 主保护。 1 配置纵差保护 2 可配置不需整定的零序分量负序分量或变化量等反映轻微故障的故障分量差动保护。 2.5.1.2 高压侧后备保护。 1 复压闭锁过电流方向保护。保护为二段式,第一段带方向,方向可整定,设两个时限第二段不带方向,延时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2 零序过电流方向保护。保护为二段式,第一段带方向,方向可整定,设两个时限。第二段不带方向,延时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3 不带方向的零序过电流保护采用中性点TA。 4 间隙电流保护,间隙电流和零序电压二者构成或门延时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延时可整定。 5 零序电压保护,延时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延时0.5s。 6 变压器高压侧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后跳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功能。变压器高压侧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接点开入后,应经灵敏的不需整定的电流元件并带50ms延时后跳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7 过负荷保护,延时动作于信号。 2.5.1.3 中压侧后备保护。本工程不需要 1 复压闭锁过电流方向保护。设一段三时限,第一时限和第二时限带方向,方向可整定第三时限不带方向,延时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2 限时速断过电流保护,设一段二时限,第一时限跳开本侧断路器,第二时限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3 零序过电流方向保护。保护为二段式,第一段带方向,方向可整定,设两个时限。第二段不带方向,延时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4 不带方向的零序过电流保护采用中性点TA。 5 间隙电流保护,间隙电流和零序电压二者构成或门延时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延时可整定。 6 零序电压保护,延时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延时0.5s。 7 过负荷保护,延时动作于信号。 2.5.1.4 低压侧后备保护。 1 过电流保护。设一段三时限,第一时限跳开本分支分段,第二时限跳开本分支断路器,第三时限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2 复压闭锁过电流保护。设一段三时限,第一时限跳开本分支分段,第二时限跳开本分支断路器,第三时限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3 过负荷保护,延时动作于信号。 2.5.1.5 低压侧限流电抗器后备保护可选。 复压闭锁过电流保护。设一段两时限,第一时限跳开本侧两分支断路器,第二时限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2.5.1.6 变压器非电量保护。 非电量保护跳闸不起动 220kV失灵保护。其主要功能和技术要求如下: 1 非电量保护动作应有动作报告 2 重瓦斯保护作用于跳闸,其余非电量保护宜作用于信号 3 作用于跳闸的非电量保护,起动功率应大于5W,动作电压在额定直流电源电压的55%70%范围内,额定直流电源电压下动作时间为10ms35ms,应具有抗220V工频干扰电压的能力 4 用于三相变压器的非电量保护装置的输入量不少于14路。 2.5.2 保护出口配置。 2.5.2.1 电量保护开关量输出。 1 保护跳闸出口。 a 跳高压侧断路器1组 b 跳高压侧母联断路器1组 c 跳中压侧断路器1组 d 跳中压侧母联断路器1组 e 跳低压1分支1组 f 跳低压1分支分段1组 g 跳低压2分支1组 h 跳低压2分支分段1组 i 闭锁中压侧备自投1组 j闭锁低压1分支备自投1组 k 闭锁低压2分支备自投1组。 2 起动高压侧失灵保护。 a 起动失灵保护1组 b 解除失灵保护电压闭锁1组。 3 备用出口。 跳闸备用4组。 4 信号接点输出。 a 保护动作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 b 过负荷2组:1组保持,1组不保持 c 保护运行异常信号含TA断线TV断线等,2组:1组保持,1组不保持 d 保护装置故障告警2组:1组保持,1组不保持。 2.5.2.2 非电量保护开关量输出。 1 保护跳闸出口。 a 跳高压侧断路器2组 b 跳中压侧断路器1组 c 跳低压1分支断路器1组 d 跳低压2分支断路器1组。 2 备用出口。 跳闸备用4组。 3 信号接点输出。 a 非电量保护动作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 b 保护运行异常信号2组:1组保持,1组不保持 c 保护装置故障告警2组:1组保持,1组不保持。 2.6 柜结构的技术要求 2.6.1 屏体要求详见国家电网继电保护柜屏制造规范。 2.6.2 内部配线的额定电压为1000V,应采用防潮隔热和防火的交联聚乙烯绝缘铜绞线,直流回路其最小等效截面不小于1.5mm2,交流电压电流回路最小等效截面应不小于2.5mm2。导线应无划痕和损伤。卖方应提供配线槽以便于固定电缆,并将电缆连接到端子排。卖方应对所供设备的内部配线设备的特性和功能的正确性全面负责。所有连接于端子排的内部配线,应按照相对编号法以标志条和有标志的线套加以识别。 2.6.3 所有端子采用额定值为1000V10A的压接型端子。电流回路的端子应能接不小于4mm2的电缆芯线。TA和TV的二次回路应提供标准的试验端子,便于断开或短接各装置的输入与输出回路对所有装置的跳闸出口回路应提供各回路分别操作的试验部件或连接片,以便于必要时解除其出口回路。保护跳合闸回路采用红色可断试验端子。一个端子只允许接入一根导线。端子排间应有足够的绝缘,端子排应根据功能分段排列,并加入可进行标注的隔离件,至少留有10%的备用端子,且可在必要时再增加。端子排间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外部电缆的连接。断路器的跳闸或合闸回路端子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不应布置在相邻的端子上,便于外部电缆的连接。 屏上跳闸回路应采用能接4mm2截面电缆芯的端子,并且跳闸回路的公共端子应采用多个端子的连接方式,以保证一个端子只允许接入一根电缆芯。屏上电源回路应采用能接4mm2截面电缆芯的端子,并且要求正负极之间应有端子隔开。 每面柜屏内下方应装有截面积100mm2的铜质接地汇流母线,母线上应有不少于6个接线柱。柜屏间母线应能方便互连。 2.6.4 屏面上信号灯和复归按钮的安装位置应便于运行监视操作和维护。 2.6.5 屏上的所有设备包括继电器控制开关熔断器空气开关指示灯及其他独立安装的设备,均应在屏面上有便于识别铭牌或标签框,且在屏体内按制造厂家的配线标示原则进行标示,所有标示应牢固不脱落不褪色。 2.6.6 保护柜所有空气开关应设在后门外上部。 2.6.7 柜上设备应采用嵌入式或半嵌入式安装和背后接线。 2.6.8 对于必须按制造厂的规定才能进行更换的部件和插件,应有特殊的符号标出。 2.6.9 保护跳合闸出口压板及与失灵回路相关压板采用红色,功能压板采用黄色,其他压板采用浅驼色。压板底座可采用浅驼色或与对应压板同色。 3 试验 3.1 工厂试验 卖方提供的设备试验标准应符合IEC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有关规范,并提供每一种型式产品的动模试验报告和型式试验报告。  卖方提供的每一套设备出厂之前都应按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工厂规定的调试大纲进行出厂检查性能试验,试验报告应随产品提供。当需作动态模拟试验或数字仿真试验时,模拟系统的接线和参数由卖方与买方在试验前协商确定,按实际系统参数进行试验。 3.2 现场试验 现场实际设备接入后,应按照DL/T 995在一次设备不带电和带电试运行时作现场试验,卖方应配合完成保护装置的现场调试及投运试验。现场投运前和试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元件损坏,卖方应及时无偿修理或更换,直至符合规范要求。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4.1 技术文件   卖方提供的技术文件应提供买方所要求的性能信息,并对其可靠性和一致性负责,卖方所提供的技术文件包括资料和数据将成为合同一部分。 4.1.1 投标时应提供的技术文件   卖方应随投标书一起提供一般性技术文件,并且应是与投标产品一致的最新版本: 1 产品的技术说明书 2 产品的型式试验报告和动模试验报告 3 产品的鉴定证书和或生产许可证 4 产品的用户运行证明 5 产品的软件版本等。 4.1.2 签约后提供设计用的技术文件 卖方应在签约后2周内向买方提供设计用的技术文件: 1 产品的技术说明书 2 产品及保护屏原理框图及说明,模件或继电器的原理接线图及其工作原理说明 3 组屏的正面布置图屏内设备布置图端子排图及图例说明 4 保护屏所用的辅助继电器和选择开关采用的标准 5 保护屏的安装尺寸图,包括屏的尺寸和重量基础螺栓的位置和尺寸等。 在收到买方最终认可图纸前,卖方所购买的材料或制造所发生的费用及其风险全由卖方单独承担。 生产的成品应符合合同的技术规范。买方对图纸的确认并不能解除卖方对其图纸的完善性和准确性应承担的责任。 设计方在收到图纸后2周内返回主要确认意见,并根据需要召开设计联络会。卖方在提供确认图纸时必须提供为审核该张图纸所需的资料。买方有权要求卖方对其图纸中的任一装置任一部件作必要修改,在设计图纸完成之前应保留设计方对卖方图纸的其他确认权限,而买方不需承担额外费用。 4.1.3 设计确认后应提供的技术文件   在收到确认意见后,卖方应在规定时间内向买方提供下列技术文件: 1 4.1.2所列的修改后的正式技术文件 2 保护装置的内部接线及图例说明,保护屏内部接线图及其说明包括屏内布置及内部端子排图 3 保护装置的软件版本号和校验码 4 产品的使用说明书,包括保护装置的现场调试大纲整定值表和整定计算说明及计算算例等 5 通信规约和解释文本及装置调试软件和后台分析软件,以便与计算机监控系统和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联调。 4.1.4 设备供货时提供的技术文件 设备供货时提供下列技术文件和资料: 1 设备的开箱资料清单 2 产品的技术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和组屏图纸 3 出厂调试试验报告 4 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书 5 合同规定的出厂验收试验报告和动模报告等。 4.1.5 技术文件的格式和分送要求 1 全部图纸应为A4幅面,并有完整图标,采用国标单位制。 2 提供的技术文件除纸质文件外,还应包括一份电子文档,并提供可供修改的最终图纸电子文件图形文件能够被PC机AutoCAD for Windows 2000版支持。 3 技术文件图纸和资料分送单位套数和地址在专用部分明确。 4.2 设计联络会议 4.2.1 若有必要,买方在收到卖方签字的第一批文件后的2周内将举行设计联络会议。 设计联络会议内容如下: 1 卖方应对修改后的供确认的资料和图纸进行详细的解释,并应解答买方对这些资料和图纸所提的问题,经过共同讨论,买方给予确认,以便卖方绘制正式图纸提供给买方。 2 卖方应介绍合同产品已有的运行经验。 3 卖方应提供验收大纲,工程参数表。 4.2.2 会议需要签订会议纪要,该纪要将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4.3 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要求满足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中关于工厂验收现场的规范。 4.4 质量保证 4.4.1 卖方应保证制造过程中的所有工艺材料试验等包括卖方的外购零部件在内均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若买方根据运行经验指定卖方提供某种外购零部件,卖方应积极配合。卖方对所购配套部件设备质量负责,采购前向买方提供主要国产元器件报价表,采购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交货时必须向买方提供其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及有关安装使用说明书等技术文件资料。 4.4.2 对于采用属于引进技术的设备元器件,卖方在采购前应向买方提供主要进口元器件报价表。引进的设备元器件应符合引进国的技术标准或IEC,当标准与本规范有矛盾时,卖方应将处理意见书面通知买方,由买卖双方协商解决。假若卖方有更优越或更为经济的设计和材料,足以使卖方的产品更为安全可靠灵活适应时,卖方可提出并经买方的认可,然而必须遵循现行的国家工业标准,并且有成熟的设计和工艺要求以及工程实践经验。 4.4.3 双方签订合同后,卖方应按工程设计及施工进度分批提交技术文件和图纸,必要时,买卖双方尚需进行技术联络,以讨论合同范围内的有关技术问题。 4.4.4 卖方保证所提供的设备应为由最适宜的原材料并采用先进工艺制成且未经使用过的全新产品保证产品的质量规格和性能与投标文件所述一致。 4.4.5 卖方提供的保护设备运行使用寿命应不小于15年。 4.4.6 卖方保证所提供的设备在各个方面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质量规格和性能。在合同规定的质量保证期内保护设备到货后24个月或SAT后18个月,卖方对由于产品设计制造和材料外购零部件的缺陷而造成所供设备的任何破坏缺陷故障,当卖方收到买方的书面通知后,卖方在2天内免费负责修理或更换有缺陷的设备包括运输费税收等,以达到技术规范的要求。质保期以合同商务部分为准。 质保期后发生质量问题,卖方应提供免费维修服务,包括硬件更换和软件版本升级。 4.5 项目管理 合同签订后,卖方应指定负责本工程的项目经理,负责卖方在工程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如工程进度设计制造图纸文件包装运输现场安装调试验收等。 4.6 现场服务 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视买方工作情况卖方及时派出工程技术服务人员,以提供现场服务。卖方派出人员在现场负责技术指导,并协助买方安装调试。同时,买方为卖方的现场派出人员提供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条件。 当变电站内保护设备分批投运时,卖方应按合同规定及时派工程技术人员到达现场服务。 根据买方的安排,卖方安排适当时间对设备的正确安装和试验给予技术培训。 4.7 售后服务 4.7.1 现场投运前和试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元件损坏,卖方应及时无偿修理或更换,直至符合规范要求。保修期内产品出现不符合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卖方应在4小时内响应,并在24小时内负责修理或更换。保修期外产品出现异常设备缺陷元件损坏或不正确动作, 现场无法处理时,卖方接到买方通知后,亦应在4小时内响应,并立即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在24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理。 4.7.2 对反事故措施以及软件版本的升级等,应提供技术服务。 4.8 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4.8.1 对每套保护,卖方应提供必要的备品备件。 4.8.2 卖方应提供安装运行检修所需的专用工具,包括专用调试测试设备。 主变压器保护AC柜 技术规范书 专用部分 目  次 1 标准技术参数 15 2 项目需求部分 16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16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17 2.3 技术文件提交单位 17 2.4 工程概况 18 2.5 使用条件 18 2.6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18 2.7 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适用扩建工程 19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19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19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19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19 3.4 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20 3.5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20 3.6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20 1 标准技术参数 投标人应认真逐项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见表1表4中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请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表11。 表1 220kV变压器保护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 数 名 称 单位 标 准 参 数 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电流精工范围 测量范围下限为0.05IN,上限为20IN40IN,在电流为0.05IN20IN40IN时,测量误差5%相对误差或0.02IN绝对误差,但在0.05IN以下范围用户应能整定并使用,实际故障电流超过电流上限20IN40IN时,保护装置不误动不拒动 投标人填写 2 差动速断动作时间 ms 202倍整定值 投标人填写 3 比率差动动作时间 ms 302倍整定值 投标人填写 4 差动速断动作精度误差 % 不超过5 投标人填写 5 后备保护电流定值误差 % 不超过5 投标人填写 6 后备保护电压定值误差 % 不超过5 投标人填写 7 后备保护时间定值误差 当延时时间为0.1s1s时,不应超过25 ms,延时时间1s时不超过2.5% 投标人填写 8 后备保护方向元件动作范围 边界误差 不超过3 投标人填写 9 交流电压回路功率损耗每相 VA 0.5 投标人填写 10 交流电流回路功率损耗每相 VA 0.5 投标人填写 11 装置直流消耗 W 50工作时 80动作时 投标人填写 12 起动失灵保护的动作接点的返回时间 ms 30 投标人填写 注 项目单位对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有差异时,可在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投标人应对该差异表响应。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该参数为重要参数。如不能满足要求,将被视为实质性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表2 220kV非电量保护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 数 名 称 单位 标 准 参 数 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动作于跳闸的非电量保护 起动功率 W > 5 投标人填写 2 起动电压 V 直流操作电压的55%70% 投标人填写 3 动作时间 ms 1035额定直流电源电压下 投标人填写 注 项目单位对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有差异时,可在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投标人应对该差异表响应。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该参数为重要参数。如不能满足要求,将被视为实质性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表3 打印机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 数 名 称 单位 标 准 参 数 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工作电源 V 220 AC 投标人填写 2 接口型式 与保护装置配套 投标人填写 注 项目单位对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有差异时,可在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投标人应对该差异表响应。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表4 保护柜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 数 名 称 单位 标 准 参 数 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尺寸 mm 高度2260,宽度800,深度600 投标人填写 2 颜色 业主提供 投标人填写 注 项目单位对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有差异时,可在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投标人应对该差异表响应。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2 项目需求部分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表5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项目单位要求 投标人响应 序号 名称 供 货 范 围 单位 数量 名称 供货范围 单位 数量 1 变压器保护屏A 每面含:第一套主后备一体化保护1台打印机1台 面 2 2 变压器保护屏C 每面含:非电量保护1台高压侧操作箱1 台低压侧操作箱1台打印机1台 面 2 3 其他 注:1.主变双套保护应采用不同原理不同厂家设备。 2.设备配置应满足当地电网要求。保护装置采用以太网接口接入计算机监控系统。装置采用DL/T 860IEC61850规约。 3.保护装置应具备对时功能,具有IRIG-B(DC)码对时方式。 4.因本工程初步设计未审查,配置应以最终的审查结果为准,不排除调整的可能。投标方应在接到甲方正式生产通知后,再安排生产。 表6 可选择的技术参数表 序号 名  称 参  数 投标人响应 备  注 1 装置工作电源 DC220V 2 电气主接线型式 两卷变压器 3 变压器接线方式 高压侧经中性点接地低压侧经小电阻接地,带平衡绕组 4 TA二次额定电流 1A 如果不一致,按侧注明 5 配置后备保护的侧数 含分支数 6 断路器跳闸线圈电流 招标人填写 如果不一致,按侧注明 7 断路器跳闸线圈数量 如果不一致,按侧注明 8 断路器合闸线圈电流 如果不一致,按侧注明 9 屏柜颜色 甲方确定 10 其他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表7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 投标人响应 型式和规格 数量 型式和规格 数量 1 电源插件 个 2 2 3 4 5 2.3 技术文件提交单位 表8 卖方提交的技术文件及其接收单位 提交图纸资料名称 接收图纸单位名称地址邮编联系人电话 提交份数 提 交 时 间 认可图最终图 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1技术协议签订后2周内,供货商应提供认可图纸。 2工程师在收到认可图纸后2周内,应将经确认的1份图纸寄送给供货商。 3供货商收到经确认的图纸2周内提出最终图 认可图最终图 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项目单位 2.4 工程概况 1 项目名称: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2 项目单位: 3 工程规模:本工程升压站220kV系统规划为单母线接线,出线2回,本期建成1回站内规划建设2台主变,本期建设2台35kV系统规划为独立2段单母线接线,本期建成2段单母线接线,并建设母线下35kV风机集电线路8回35kV储能线路2回无功补偿装置2组(SVG)35kV站用变1台。 4 工程地址 5 交通运输 6 变压器型式及主接线:220/35kV 2.5 使用条件 表9 使 用 条 件 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电源的频率 Hz 50 投标人填写 2 环境温度 日最高温度 39.1 投标人填写 日最低温度 -33.2 投标人填写 日最大温差 30 投标人填写 3 湿度 日相对湿度平均值 % 95 投标人填写 月相对湿度平均值 90 投标人填写 4 海拔高度 m 2000 投标人填写 5 耐受地震能力 水平加速度 0.3g 投标人填写 垂直加速度 0.15g 投标人填写 6 用途 组屏/单装置 组屏 投标人填写 7 安装方式 集中/分散 集中 投标人填写 注 表中招标人要求值为正常使用条件,超出此值时为特殊使用条件,项目单位可根据工程实际使用条件进行修改。 2.6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项目单位原则上不能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根据工程使用条件,当污秽等级海拔高度等与标准技术参数表有差异或对通用部分条款有差异时,应逐项在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表10中列出,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应对表10的技术参数进行确认。 表10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序号 项 目 标准参数值 项目单位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2 2.7 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适用扩建工程 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适用于扩建工程,由项目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提供。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远投标人需填写专用部分的第1部分和第2部分的相应表格。标准技术参数表和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要求值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为准。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应填写投标人技术差异表。投标人保证值应与型式试验报告及其他性能试验报告相符。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投标人提供的产品技术规范应与本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要求一致。若有偏差投标人应如实认真地在投标人技术偏差表中填写偏差值若无技术偏差则视为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的要求,且在投标人技术偏差表中填写无偏差。 表1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序号 项  目 对应条款编号 技术招标文件要求 偏 差 备  注 1 2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表1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序号 产品型号 运行单位 投运数量 投运时间 联系人及电话 备 注 1 2 3 4 5 6 7 8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表1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型号和规格 单  位 数 量 1 2 4 5 6 7 3.4 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3.5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表14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序号 产品型号名称 试验报告类别和内容 依据标准 试验时间 试验单位 1 2 3 3.6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表15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序号 鉴定产品型号名称 组织鉴定单位 依据标准 鉴定时间 1 2 3 4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主变压器保护B柜 技术规范书 通用部分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2年06月 石家庄 220kV变压器保护采购标准 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1. 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 2. 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专用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 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1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范围 3根据实际使用条件,需要变更环境温度湿度海拔高度耐受地震能力用途和安装方式等要求。 经招标文件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表格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 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1标准技术参数2 项目需求部分和3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还应对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响应。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证明参数优于招标人要求的相关试验报告。 5. 对扩建工程,如有需要,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 6. 采购标准技术规范范本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7. 一次设备的型式电气主接线和一次系统情况对二次设备的配置和功能要求影响较大,应在专用部分中详细说明。 目  次 220kV变压器保护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2 1 总则 4 1.1 引言 4 1.2 供方职责 4 2 技术规范要求 4 2.1 使用环境条件 4 2.2 保护装置额定参数 4 2.3 装置功率消耗 5 2.4 220kV主变压器保护总的技术要求 5 2.5 220kV主变压器保护装置具体要求 7 2.6 柜结构的技术要求 9 3 试验 10 3.1 工厂试验 10 3.2 现场试验 10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10 4.1 技术文件 10 4.2 设计联络会议 11 4.3 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11 4.4 质量保证 11 4.5 项目管理 12 4.6 现场服务 12 4.7 售后服务 12 4.8 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12 1 总则 1.1 引言 提供设备的厂家投标企业应具有ISO 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年检记录,宜具有AAA级资信等级证书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证书并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商业信誉。提供的保护装置应在国家或电力行业检验检测机构通过型式试验和动模试验。 投标厂商应满足2.4.2中的规定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招标方在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提出的要求投标方也应满足。 提供的产品应有部级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 投标方应提供设备近2年运行业绩表。 1.1.1 本规范提出了220kV主变压器保护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2 本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1.3 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如有异议,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的意见和同规范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1.4 本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1.5 本规范经招投标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1.2 供方职责 供方的工作范围将包括下列内容,但不仅仅限于此内容。 1.2.1 提供标书内所有设备及设计说明书及制造方面的说明。 1.2.2 提供国家或电力行业级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动模试验报告和型式试验报告,以便确认供货设备能否满足所有的性能要求。 1.2.3 提供与投标设备版本相符的安装及使用说明书。 1.2.4 提供试验和检验的标准,包括试验报告和试验数据。 1.2.5 提供图纸,制造和质量保证过程的一览表以及标书规定的其他资料。 1.2.6 提供设备管理和运行所需有关资料。 1.2.7 所提供设备应发运到规定的目的地。 1.2.8 如标准规范与本标书的技术规范有明显的冲突,则供方应在制造设备前,用书面形式将冲突和解决办法告知需方,并经需方确认后,才能进行设备制造。 1.2.9 在更换所用的准则标准规程或修改设备技术数据时,供方有责任接受需方的选择。 1.2.10 现场服务。 2 技术规范要求 2.1 使用环境条件 2.1.1 环境温度:-33.239.1。 2.1.2 大气压力: 86 kPa106kPa。 2.1.3 相对湿度:5%95%。 2.1.4 抗地震能力:地面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同时作用。 2.2 保护装置额定参数 2.2.1 额定直流电源:220V110V。 2.2.2 额定交流电流:5A/1A。 2.2.3 额定交流电压:100V/相电压,100V线电压,300V开口三角电压。 2.2.4 额定频率:50Hz。 2.2.5 打印机工作电源:交流220V,50Hz。 2.3 装置功率消耗 2.3.1 装置交流消耗:交流电流回路功率消耗每相不大于0.5VA,交流电压回路功率消耗额定电压下每相不大于0.5VA,供方投标时必须提供确切数值。 2.3.2 装置直流消耗:当正常工作时,不大于50W当保护动作时,不大于80W。供方投标时必须提供确切数值。 2.4 220kV主变压器保护总的技术要求 2.4.1 环境温度在2545时,装置应能正常工作并且满足规范所规定的精度。 2.4.2 保护装置至少应满足最新版本的以下规定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但不限于表1中所列的规范和标准。 表1 保护装置应满足的规定规范和标准 标 准 号 标 准 名 称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GB/T 14598.17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4598.18 浪涌抗扰度试验 GB/T 14598.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 GB/T 726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 1128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 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1453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和碰撞试验 GB/T 14598.9 辐射电磁场骚扰试验 GB/T 14598.10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4598.13 1M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4598.14 静电放电试验 GB/T 14598.19 工频抗扰度试验 GB/T 14598 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通用技术要求 DL/T 478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5218 220kV750kV变电站设计规程 DL/T 713 500kV变电站和控制设备的抗扰度要求 DL/T 769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 DL/T 5136 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T 667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第103篇 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DL/T 72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柜屏通用技术条件 DL/T 559 220kV75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表1续 标 准 号 标 准 名 称 DL/Z 886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化规范性指导文件 750kV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 87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产品动模试验 DL/T 587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DL/T 995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Q/GDW 175 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和母线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 273 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处理系统技术规范 电安生1994191号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 国电调2002138号文 关于印发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继电保护实施细则 2.4.3 在雷击过电压一次回路操作系统故障及其他强干扰作用下,不应误动和拒动。装置快速瞬变干扰试验高频干扰试验,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冲击电压试验和绝缘试验应符合2.4.2的相关标准。装置调试端口应带有光电隔离。 2.4.4 保护柜与其他设备之间,应采用光电耦合或继电器触点进行连接,不应有直接的电气联系。 2.4.5 保护柜中的插件应接触可靠,并且有良好的互换性,以便检修时能迅速更换。 2.4.6 保护柜内各组电压量电流量的中性线必须分开。 2.4.7 保护装置应具有直流电源快速小开关,与保护装置安装在同一柜上。保护装置的逻辑回路应由独立的直流/直流变换器供电。直流电压消失时,装置不应误动,同时应有输出接点以起动告警信号。应有监视直流回路电压消失的告警信号继电器。直流电源电压在80%115%额定值范围内变化时,保护装置应正确工作。在直流电源恢复包括缓慢地恢复到80%UN时,直流逆变电源应能自动起动。直流电源纹波系数5%时,保护装置应正确工作。拉合直流电源以及插拔熔丝发生重复击穿火花时,保护装置不应误动作。直流电源回路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如短路断线接地等时保护装置不应误动作。 2.4.8 应提供标准的试验插件及试验插头,以便对各套装置的输入和输出回路进行隔离或能通入电流电压进行试验。另外,对每面柜的出口跳闸,闭锁重合闸等输入输出回路应在柜面上有隔离措施,以便在运行中分别断开。隔离及试验部件应考虑操作的方便性,隔离压板标签栏位置应安装在隔离件本体或隔离件下部。 2.4.9 保护装置的出口回路主要电路装置异常及交直流消失等应有经常监视及自诊断功能以便在动作后起动告警信号远动信号事件记录等。 2.4.10 保护装置中跳闸出口回路动作信号及起动中央信号的接点应自保持,在直流电源消失后应能维持原有状态。只有当运行人员复归后,信号才能复归,复归按钮装在屏上的适当位置,以便于操作,并应有远方复归功能。用于远动信号和事件记录信号的接点不应保持。 2.4.11 保护装置中任一元件损坏出口继电器除外时,保护装置不应误动作。 2.4.12 跳闸出口回路采用有触点继电器。跳闸出口继电器触点应有足够容量,跳闸出口继电器触点的长期允许通过电流应不小于5A,在电感负荷的直流电路5ms中的断开容量为50W。信号继电器触点的长期允许通过电流应不小于2A,在电感负荷的直流电路5ms中的断开容量为30W。 2.4.13 对于保护装置间不经附加判据直接起动跳闸的开入量,应经抗干扰继电器重动后开入抗干扰继电器的起动功率应大于5W,动作电压在额定直流电源电压的55%70%范围内,额定直流电源电压下动作时间为10ms35ms,应具有抗220V工频电压干扰的能力。 2.4.14 供方所提供的保护设备宜采用符合DL/T 860的规约直接与变电站监控系统及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子站连接,并提供详细规约文件本。保护装置向子站提供的信息符合Q/GDW273。保护装置需具备3组通信接口包括以太网或 RS-485通信接口和打印机接口。 2.4.15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宜采用全站后台集中打印方式。为便于调试,保护装置上应设置打印机接口。 2.4.16 保护装置应具备远方修改定值功能软压板远方投退和定值区远方切换功能,其软压板远方投退功能不允许通过修改定值方式实现。 2.4.17 微机保护装置应具备通信网络对时和卫星时钟对时功能。应具备IRIG-BDC或脉冲对时功能,并通过保护柜端子排接线。 2.4.18 所提供保护设备的软件版本及校验码应与买方进行确认,并提供配套的使用说明书和相关的定值清单。 2.4.19 差动保护技术原则。 1 具有防止励磁涌流引起保护误动的功能 2 具有防止区外故障保护误动的制动特性 3 具有差动速断功能 4 电流采用Y形接线接入保护装置,其相位和电流补偿应由保护装置软件实现 5 具有TA断线告警功能,可通过控制字选择是否闭锁差动保护。 2.5 220kV主变压器保护装置具体要求 220kV主变压器以高中压侧双母线接线低压侧双分支单母线分段接线的三卷变压器为典型设计要求考虑。其他主变压器或主接线型式不同的变压器保护配置方案在专用部分规定。 2.5.1 变压器保护配置。 配置双重化的主后备保护一体变压器电气量保护和一套非电量保护。各种保护的要求如下: 2.5.1.1 主保护。 1 配置纵差保护 2 可配置不需整定的零序分量负序分量或变化量等反映轻微故障的故障分量差动保护。 2.5.1.2 高压侧后备保护。 1 复压闭锁过电流方向保护。保护为二段式,第一段带方向,方向可整定,设两个时限第二段不带方向,延时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2 零序过电流方向保护。保护为二段式,第一段带方向,方向可整定,设两个时限。第二段不带方向,延时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3 不带方向的零序过电流保护采用中性点TA。 4 间隙电流保护,间隙电流和零序电压二者构成或门延时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延时可整定。 5 零序电压保护,延时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延时0.5s。 6 变压器高压侧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后跳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功能。变压器高压侧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接点开入后,应经灵敏的不需整定的电流元件并带50ms延时后跳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7 过负荷保护,延时动作于信号。 2.5.1.3 中压侧后备保护。本工程不需要 1 复压闭锁过电流方向保护。设一段三时限,第一时限和第二时限带方向,方向可整定第三时限不带方向,延时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2 限时速断过电流保护,设一段二时限,第一时限跳开本侧断路器,第二时限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3 零序过电流方向保护。保护为二段式,第一段带方向,方向可整定,设两个时限。第二段不带方向,延时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4 不带方向的零序过电流保护采用中性点TA。 5 间隙电流保护,间隙电流和零序电压二者构成或门延时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延时可整定。 6 零序电压保护,延时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延时0.5s。 7 过负荷保护,延时动作于信号。 2.5.1.4 低压侧后备保护。 1 过电流保护。设一段三时限,第一时限跳开本分支分段,第二时限跳开本分支断路器,第三时限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2 复压闭锁过电流保护。设一段三时限,第一时限跳开本分支分段,第二时限跳开本分支断路器,第三时限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3 过负荷保护,延时动作于信号。 2.5.1.5 低压侧限流电抗器后备保护可选。 复压闭锁过电流保护。设一段两时限,第一时限跳开本侧两分支断路器,第二时限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2.5.1.6 变压器非电量保护。 非电量保护跳闸不起动 220kV失灵保护。其主要功能和技术要求如下: 1 非电量保护动作应有动作报告 2 重瓦斯保护作用于跳闸,其余非电量保护宜作用于信号 3 作用于跳闸的非电量保护,起动功率应大于5W,动作电压在额定直流电源电压的55%70%范围内,额定直流电源电压下动作时间为10ms35ms,应具有抗220V工频干扰电压的能力 4 用于三相变压器的非电量保护装置的输入量不少于14路。 2.5.2 保护出口配置。 2.5.2.1 电量保护开关量输出。 1 保护跳闸出口。 a 跳高压侧断路器1组 b 跳高压侧母联断路器1组 c 跳中压侧断路器1组 d 跳中压侧母联断路器1组 e 跳低压1分支1组 f 跳低压1分支分段1组 g 跳低压2分支1组 h 跳低压2分支分段1组 i 闭锁中压侧备自投1组 j闭锁低压1分支备自投1组 k 闭锁低压2分支备自投1组。 2 起动高压侧失灵保护。 a 起动失灵保护1组 b 解除失灵保护电压闭锁1组。 3 备用出口。 跳闸备用4组。 4 信号接点输出。 a 保护动作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 b 过负荷2组:1组保持,1组不保持 c 保护运行异常信号含TA断线TV断线等,2组:1组保持,1组不保持 d 保护装置故障告警2组:1组保持,1组不保持。 2.5.2.2 非电量保护开关量输出。 1 保护跳闸出口。 a 跳高压侧断路器2组 b 跳中压侧断路器1组 c 跳低压1分支断路器1组 d 跳低压2分支断路器1组。 2 备用出口。 跳闸备用4组。 3 信号接点输出。 a 非电量保护动作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 b 保护运行异常信号2组:1组保持,1组不保持 c 保护装置故障告警2组:1组保持,1组不保持。 2.6 柜结构的技术要求 2.6.1 屏体要求详见国家电网继电保护柜屏制造规范。 2.6.2 内部配线的额定电压为1000V,应采用防潮隔热和防火的交联聚乙烯绝缘铜绞线,直流回路其最小等效截面不小于1.5mm2,交流电压电流回路最小等效截面应不小于2.5mm2。导线应无划痕和损伤。卖方应提供配线槽以便于固定电缆,并将电缆连接到端子排。卖方应对所供设备的内部配线设备的特性和功能的正确性全面负责。所有连接于端子排的内部配线,应按照相对编号法以标志条和有标志的线套加以识别。 2.6.3 所有端子采用额定值为1000V10A的压接型端子。电流回路的端子应能接不小于4mm2的电缆芯线。TA和TV的二次回路应提供标准的试验端子,便于断开或短接各装置的输入与输出回路对所有装置的跳闸出口回路应提供各回路分别操作的试验部件或连接片,以便于必要时解除其出口回路。保护跳合闸回路采用红色可断试验端子。一个端子只允许接入一根导线。端子排间应有足够的绝缘,端子排应根据功能分段排列,并加入可进行标注的隔离件,至少留有10%的备用端子,且可在必要时再增加。端子排间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外部电缆的连接。断路器的跳闸或合闸回路端子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不应布置在相邻的端子上,便于外部电缆的连接。 屏上跳闸回路应采用能接4mm2截面电缆芯的端子,并且跳闸回路的公共端子应采用多个端子的连接方式,以保证一个端子只允许接入一根电缆芯。屏上电源回路应采用能接4mm2截面电缆芯的端子,并且要求正负极之间应有端子隔开。 每面柜屏内下方应装有截面积100mm2的铜质接地汇流母线,母线上应有不少于6个接线柱。柜屏间母线应能方便互连。 2.6.4 屏面上信号灯和复归按钮的安装位置应便于运行监视操作和维护。 2.6.5 屏上的所有设备包括继电器控制开关熔断器空气开关指示灯及其他独立安装的设备,均应在屏面上有便于识别铭牌或标签框,且在屏体内按制造厂家的配线标示原则进行标示,所有标示应牢固不脱落不褪色。 2.6.6 保护柜所有空气开关应设在后门外上部。 2.6.7 柜上设备应采用嵌入式或半嵌入式安装和背后接线。 2.6.8 对于必须按制造厂的规定才能进行更换的部件和插件,应有特殊的符号标出。 2.6.9 保护跳合闸出口压板及与失灵回路相关压板采用红色,功能压板采用黄色,其他压板采用浅驼色。压板底座可采用浅驼色或与对应压板同色。 3 试验 3.1 工厂试验 卖方提供的设备试验标准应符合IEC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有关规范,并提供每一种型式产品的动模试验报告和型式试验报告。  卖方提供的每一套设备出厂之前都应按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工厂规定的调试大纲进行出厂检查性能试验,试验报告应随产品提供。当需作动态模拟试验或数字仿真试验时,模拟系统的接线和参数由卖方与买方在试验前协商确定,按实际系统参数进行试验。 3.2 现场试验 现场实际设备接入后,应按照DL/T 995在一次设备不带电和带电试运行时作现场试验,卖方应配合完成保护装置的现场调试及投运试验。现场投运前和试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元件损坏,卖方应及时无偿修理或更换,直至符合规范要求。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4.1 技术文件   卖方提供的技术文件应提供买方所要求的性能信息,并对其可靠性和一致性负责,卖方所提供的技术文件包括资料和数据将成为合同一部分。 4.1.1 投标时应提供的技术文件   卖方应随投标书一起提供一般性技术文件,并且应是与投标产品一致的最新版本: 1 产品的技术说明书 2 产品的型式试验报告和动模试验报告 3 产品的鉴定证书和或生产许可证 4 产品的用户运行证明 5 产品的软件版本等。 4.1.2 签约后提供设计用的技术文件 卖方应在签约后2周内向买方提供设计用的技术文件: 1 产品的技术说明书 2 产品及保护屏原理框图及说明,模件或继电器的原理接线图及其工作原理说明 3 组屏的正面布置图屏内设备布置图端子排图及图例说明 4 保护屏所用的辅助继电器和选择开关采用的标准 5 保护屏的安装尺寸图,包括屏的尺寸和重量基础螺栓的位置和尺寸等。 在收到买方最终认可图纸前,卖方所购买的材料或制造所发生的费用及其风险全由卖方单独承担。 生产的成品应符合合同的技术规范。买方对图纸的确认并不能解除卖方对其图纸的完善性和准确性应承担的责任。 设计方在收到图纸后2周内返回主要确认意见,并根据需要召开设计联络会。卖方在提供确认图纸时必须提供为审核该张图纸所需的资料。买方有权要求卖方对其图纸中的任一装置任一部件作必要修改,在设计图纸完成之前应保留设计方对卖方图纸的其他确认权限,而买方不需承担额外费用。 4.1.3 设计确认后应提供的技术文件   在收到确认意见后,卖方应在规定时间内向买方提供下列技术文件: 1 4.1.2所列的修改后的正式技术文件 2 保护装置的内部接线及图例说明,保护屏内部接线图及其说明包括屏内布置及内部端子排图 3 保护装置的软件版本号和校验码 4 产品的使用说明书,包括保护装置的现场调试大纲整定值表和整定计算说明及计算算例等 5 通信规约和解释文本及装置调试软件和后台分析软件,以便与计算机监控系统和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联调。 4.1.4 设备供货时提供的技术文件 设备供货时提供下列技术文件和资料: 1 设备的开箱资料清单 2 产品的技术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和组屏图纸 3 出厂调试试验报告 4 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书 5 合同规定的出厂验收试验报告和动模报告等。 4.1.5 技术文件的格式和分送要求 1 全部图纸应为A4幅面,并有完整图标,采用国标单位制。 2 提供的技术文件除纸质文件外,还应包括一份电子文档,并提供可供修改的最终图纸电子文件图形文件能够被PC机AutoCAD for Windows 2000版支持。 3 技术文件图纸和资料分送单位套数和地址在专用部分明确。 4.2 设计联络会议 4.2.1 若有必要,买方在收到卖方签字的第一批文件后的2周内将举行设计联络会议。 设计联络会议内容如下: 1 卖方应对修改后的供确认的资料和图纸进行详细的解释,并应解答买方对这些资料和图纸所提的问题,经过共同讨论,买方给予确认,以便卖方绘制正式图纸提供给买方。 2 卖方应介绍合同产品已有的运行经验。 3 卖方应提供验收大纲,工程参数表。 4.2.2 会议需要签订会议纪要,该纪要将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4.3 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要求满足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中关于工厂验收现场的规范。 4.4 质量保证 4.4.1 卖方应保证制造过程中的所有工艺材料试验等包括卖方的外购零部件在内均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若买方根据运行经验指定卖方提供某种外购零部件,卖方应积极配合。卖方对所购配套部件设备质量负责,采购前向买方提供主要国产元器件报价表,采购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交货时必须向买方提供其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及有关安装使用说明书等技术文件资料。 4.4.2 对于采用属于引进技术的设备元器件,卖方在采购前应向买方提供主要进口元器件报价表。引进的设备元器件应符合引进国的技术标准或IEC,当标准与本规范有矛盾时,卖方应将处理意见书面通知买方,由买卖双方协商解决。假若卖方有更优越或更为经济的设计和材料,足以使卖方的产品更为安全可靠灵活适应时,卖方可提出并经买方的认可,然而必须遵循现行的国家工业标准,并且有成熟的设计和工艺要求以及工程实践经验。 4.4.3 双方签订合同后,卖方应按工程设计及施工进度分批提交技术文件和图纸,必要时,买卖双方尚需进行技术联络,以讨论合同范围内的有关技术问题。 4.4.4 卖方保证所提供的设备应为由最适宜的原材料并采用先进工艺制成且未经使用过的全新产品保证产品的质量规格和性能与投标文件所述一致。 4.4.5 卖方提供的保护设备运行使用寿命应不小于15年。 4.4.6 卖方保证所提供的设备在各个方面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质量规格和性能。在合同规定的质量保证期内保护设备到货后24个月或SAT后18个月,卖方对由于产品设计制造和材料外购零部件的缺陷而造成所供设备的任何破坏缺陷故障,当卖方收到买方的书面通知后,卖方在2天内免费负责修理或更换有缺陷的设备包括运输费税收等,以达到技术规范的要求。质保期以合同商务部分为准。 质保期后发生质量问题,卖方应提供免费维修服务,包括硬件更换和软件版本升级。 4.5 项目管理 合同签订后,卖方应指定负责本工程的项目经理,负责卖方在工程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如工程进度设计制造图纸文件包装运输现场安装调试验收等。 4.6 现场服务 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视买方工作情况卖方及时派出工程技术服务人员,以提供现场服务。卖方派出人员在现场负责技术指导,并协助买方安装调试。同时,买方为卖方的现场派出人员提供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条件。 当变电站内保护设备分批投运时,卖方应按合同规定及时派工程技术人员到达现场服务。 根据买方的安排,卖方安排适当时间对设备的正确安装和试验给予技术培训。 4.7 售后服务 4.7.1 现场投运前和试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元件损坏,卖方应及时无偿修理或更换,直至符合规范要求。保修期内产品出现不符合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卖方应在4小时内响应,并在24小时内负责修理或更换。保修期外产品出现异常设备缺陷元件损坏或不正确动作, 现场无法处理时,卖方接到买方通知后,亦应在4小时内响应,并立即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在24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理。 4.7.2 对反事故措施以及软件版本的升级等,应提供技术服务。 4.8 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4.8.1 对每套保护,卖方应提供必要的备品备件。 4.8.2 卖方应提供安装运行检修所需的专用工具,包括专用调试测试设备。 主变压器保护B柜 技术规范书 专用部分 目  次 1 标准技术参数 15 2 项目需求部分 16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16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17 2.3 技术文件提交单位 17 2.4 工程概况 18 2.5 使用条件 18 2.6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18 2.7 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适用扩建工程 19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19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19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19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19 3.4 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20 3.5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20 3.6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20 1 标准技术参数 投标人应认真逐项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见表1表4中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请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表11。 表1 220kV变压器保护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 数 名 称 单位 标 准 参 数 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电流精工范围 测量范围下限为0.05IN,上限为20IN40IN,在电流为0.05IN20IN40IN时,测量误差5%相对误差或0.02IN绝对误差,但在0.05IN以下范围用户应能整定并使用,实际故障电流超过电流上限20IN40IN时,保护装置不误动不拒动 投标人填写 2 差动速断动作时间 ms 202倍整定值 投标人填写 3 比率差动动作时间 ms 302倍整定值 投标人填写 4 差动速断动作精度误差 % 不超过5 投标人填写 5 后备保护电流定值误差 % 不超过5 投标人填写 6 后备保护电压定值误差 % 不超过5 投标人填写 7 后备保护时间定值误差 当延时时间为0.1s1s时,不应超过25 ms,延时时间1s时不超过2.5% 投标人填写 8 后备保护方向元件动作范围 边界误差 不超过3 投标人填写 9 交流电压回路功率损耗每相 VA 0.5 投标人填写 10 交流电流回路功率损耗每相 VA 0.5 投标人填写 11 装置直流消耗 W 50工作时 80动作时 投标人填写 12 起动失灵保护的动作接点的返回时间 ms 30 投标人填写 注 项目单位对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有差异时,可在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投标人应对该差异表响应。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该参数为重要参数。如不能满足要求,将被视为实质性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表2 220kV非电量保护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 数 名 称 单位 标 准 参 数 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动作于跳闸的非电量保护 起动功率 W > 5 投标人填写 2 起动电压 V 直流操作电压的55%70% 投标人填写 3 动作时间 ms 1035额定直流电源电压下 投标人填写 注 项目单位对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有差异时,可在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投标人应对该差异表响应。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该参数为重要参数。如不能满足要求,将被视为实质性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表3 打印机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 数 名 称 单位 标 准 参 数 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工作电源 V 220 AC 投标人填写 2 接口型式 与保护装置配套 投标人填写 注 项目单位对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有差异时,可在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投标人应对该差异表响应。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表4 保护柜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 数 名 称 单位 标 准 参 数 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尺寸 mm 高度2260,宽度800,深度600 投标人填写 2 颜色 业主提供 投标人填写 注 项目单位对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有差异时,可在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投标人应对该差异表响应。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2 项目需求部分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表5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项目单位要求 投标人响应 序号 名称 供 货 范 围 单位 数量 名称 供货范围 单位 数量 1 变压器保护屏B 每面含:第二套主后备一体化保护1台打印机1台 面 2 2 其他 注:1.主变双套保护应采用不同原理不同厂家设备。 2.设备配置应满足当地电网要求。保护装置采用以太网接口接入计算机监控系统。装置采用DL/T 860IEC61850规约。 3.保护装置应具备对时功能,具有IRIG-B(DC)码对时方式。 4.因本工程初步设计未审查,配置应以最终的审查结果为准,不排除调整的可能。投标方应在接到甲方正式生产通知后,再安排生产。 表6 可选择的技术参数表 序号 名  称 参  数 投标人响应 备  注 1 装置工作电源 DC220V 2 电气主接线型式 两卷变压器 3 变压器接线方式 高压侧经中性点接地低压侧经小电阻接地,带平衡绕组 4 TA二次额定电流 1A 如果不一致,按侧注明 5 配置后备保护的侧数 含分支数 6 断路器跳闸线圈电流 招标人填写 如果不一致,按侧注明 7 断路器跳闸线圈数量 如果不一致,按侧注明 8 断路器合闸线圈电流 如果不一致,按侧注明 9 屏柜颜色 甲方确定 10 其他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表7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 投标人响应 型式和规格 数量 型式和规格 数量 1 电源插件 个 2 2 3 4 5 2.3 技术文件提交单位 表8 卖方提交的技术文件及其接收单位 提交图纸资料名称 接收图纸单位名称地址邮编联系人电话 提交份数 提 交 时 间 认可图最终图 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设计方 1技术协议签订后2周内,供货商应提供认可图纸。 2工程师在收到认可图纸后2周内,应将经确认的1份图纸寄送给供货商。 3供货商收到经确认的图纸2周内提出最终图 认可图最终图 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项目单位 2.4 工程概况 1 项目名称: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2 项目单位: 3 工程规模:本工程升压站220kV系统规划为单母线接线,出线2回,本期建成1回站内规划建设2台主变,本期建设2台35kV系统规划为独立2段单母线接线,本期建成2段单母线接线,并建设母线下35kV风机集电线路8回35kV储能线路2回无功补偿装置2组(SVG)35kV站用变1台。 4 工程地址 5 交通运输 6 变压器型式及主接线:220/35kV 2.5 使用条件 表9 使 用 条 件 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电源的频率 Hz 50 投标人填写 2 环境温度 日最高温度 39.1 投标人填写 日最低温度 -33.2 投标人填写 日最大温差 30 投标人填写 3 湿度 日相对湿度平均值 % 95 投标人填写 月相对湿度平均值 90 投标人填写 4 海拔高度 m 2000 投标人填写 5 耐受地震能力 水平加速度 0.3g 投标人填写 垂直加速度 0.15g 投标人填写 6 用途 组屏/单装置 组屏 投标人填写 7 安装方式 集中/分散 集中 投标人填写 注 表中招标人要求值为正常使用条件,超出此值时为特殊使用条件,项目单位可根据工程实际使用条件进行修改。 2.6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项目单位原则上不能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根据工程使用条件,当污秽等级海拔高度等与标准技术参数表有差异或对通用部分条款有差异时,应逐项在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表10中列出,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应对表10的技术参数进行确认。 表10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序号 项 目 标准参数值 项目单位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2 2.7 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适用扩建工程 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适用于扩建工程,由项目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提供。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远投标人需填写专用部分的第1部分和第2部分的相应表格。标准技术参数表和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要求值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为准。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应填写投标人技术差异表。投标人保证值应与型式试验报告及其他性能试验报告相符。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投标人提供的产品技术规范应与本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要求一致。若有偏差投标人应如实认真地在投标人技术偏差表中填写偏差值若无技术偏差则视为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的要求,且在投标人技术偏差表中填写无偏差。 表1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序号 项  目 对应条款编号 技术招标文件要求 偏 差 备  注 1 2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表1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序号 产品型号 运行单位 投运数量 投运时间 联系人及电话 备 注 1 2 3 4 5 6 7 8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表1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型号和规格 单  位 数 量 1 2 4 5 6 7 3.4 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3.5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表14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序号 产品型号名称 试验报告类别和内容 依据标准 试验时间 试验单位 1 2 3 3.6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表15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序号 鉴定产品型号名称 组织鉴定单位 依据标准 鉴定时间 1 2 3 4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调度数据网设备 技术规范书 (通用部分) 说明:本技术规范书为征求意见稿,请甲方与当地调度部门沟通,有意见及时反馈给设计院,以便修改。评标时必须通知地调度部门参加。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2年06月 石家庄 网络设备 采购规范使用说明 1. 本规范作为调度数据网网络设备物资采购的统一技术规范书,由通用部分专用部分投标人响应和使用说明等四个部分组成,适用用于国家电网调度数据网网络设备物资集中采购。 2. 通用部分包括一般性技术条款,原则上不需要项目招标人项目单位填写,不能随意更改。如通用部分相关条款确实需要改动,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及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经标书审查同意后,对通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 3. 本规范的专用部分主要包含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工程概况使用条件技术参数要求等内容,项目单位和设计单位在招标前应结合技术发展并根据实际需求认真填写。 4. 本规范的投标人应答部分主要包括技术参数应答表技术偏差表投标产品的销售及运行业绩表主要部件列表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培训及到货需求一览表等内容,由投标人填写。 5. 本规范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目 录 1 总则 1 1.1 一般规定 1 1.2 投标人应提供的资质文件 1 1.3 工作范围和进度要求 1 1.4 标准和规范 1 1.5 需随设备提供的资料 2 1.6 投标时必须提供的技术数据和信息 2 1.7 备品备件 2 1.8 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 2 1.9 到货验收 2 2 其他要求 3 3 试验 3 4 质保售后服务保障体系工程实施 3 4.1 质保 3 4.2 售后服务 4 4.3 保障体系 4 4.4 工程实施 4 1 总则 1.1 一般规定 1.1.1 投标人应具备招标公告所要求的资质,具体资质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1.1.2 投标人须仔细阅读包括本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和专用部分在内的招标文件阐述的全部条款。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应符合招标文件所规定的要求。 1.1.3 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提出了对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4 本招标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标准和本招标文件技术要求的全新产品,如果所引用的标准之间不一致或本招标文件的要求如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要求较高的指标执行。 1.1.5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差异,则表示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招标文件的要求。如有与本招标文件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必须逐项在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表10投标人技术偏差表中列出。 1.1.6 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未尽事宜,由合同签约双方在合同谈判时协商确定。 1.1.7 本技术规范中涉及有关商务方面的内容,如与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有矛盾时,以商务部分为准。 1.1.8 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中通用部分各条款如与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有冲突,以专用部分为准。 1.1.9 投标人的应答书必须清楚地指明和响应技术规范书中各章每一项要求的实际指标值,在响应建议中必须列出具体数值,不能简单地回答满足或符合,并说明相应的计算方法或依据,如果没有明确实际指标值或假报指标值的将会严重影响评审结果。 1.1.10 投标文件以中文书写。投标人必须随技术投标文件提供具有全部投标文件内容的光盘文件两份。磁盘文件格式要求为:文字部分用兼容Word 2003中文版和WPS 2009版,表格部分用兼容Excel 2003中文版和WPS 2009版。 1.2 投标人应提供的资质文件 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应提供下列合格的资质文件,否则视为非响应性投标。 1.2.1 设备具有工业和信息化部或原信产部颁发的进网许可证。 1.3 工作范围和进度要求 1.3.1 本招标文件仅适用于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货物需求一览表表2表3中所列的设备。 1.3.2 合同签订时,应确定卖方向买方提交生产进度计划的时限。卖方应在买方要求的时限内向买方提交详尽的生产进度计划。 1.3.3 如生产进度有延误,卖方应及时将延误的原因产生的影响及准备采取的补救措施等向买方加以解释,并尽可能保证交货的进度。否则应及时向买方通报,以便买方能采取必要的应对延迟交货的措施。 1.4 标准和规范 1.4.1 按有关标准规范或准则规定的合同设备,包括卖方向其他厂商购买的所有附件和设备,都应符合这些标准规范或准则的要求。 1.4.3 下表所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招标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招标文件的条款。凡经修订的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招标文件。 卖方提供的设备和附件需要满足的主要标准 标准号 标准名称 GB 242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GB 2887 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4798.3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 有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 GB/T 13702 计算机软件分类与代码 DL/T 860.3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3部分:总体要求 YD/T 1130 基于IP网的信息点播业务技术要求 YD/T 1163 IP网络安全技术要求安全框架 YD/T 1171 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 YD/T 1190 基于网络虚拟IP专用网IP-VPN框架 YD/T 1099 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 IEEE Std 802.3TM 电信和系统间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殊要求 第3部分: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RFC 2544 网络互联设备的评测方法 RFC 2889 网络交换设备的评测方法 GB4943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GB17625.1 电磁兼容 限值 谐波电流发射限值 DL/T 1306 电力调度数据网技术规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4号令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1.5 需随设备提供的资料 1.5.1 卖方应免费随设备提供给买方下述资料,包括设备及配套软件的安装手册管理维护手册以及参数配置手册等以及配套软件的安装介质,上述手册为正规出版的中文版,同时提供相应电子版。 1.6 投标时必须提供的技术数据和信息 1.6.1 投标人应按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表1技术参数表列举的项目逐项提供技术数据,所提供的技术数据应为保证数据,这些数据将作为合同的一部分。如与招标人在表1中所要求的技术数据有差异,还应写入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表10投标人技术偏差表中。 1.6.2 设备性能特点架构技术发展路线和其他需要提供的信息。 1.6.3 设备机架柜外型尺寸重量面板布置进出线方式。 1.6.4 所需电源种类功耗电压地线要求。 1.6.5 机房荷重环境要求。 1.6.6 设备安装方式和抗震措施。 1.6.7 设备线缆端口等的实施维护标识办法。 1.7 备品备件 1.7.1 招标人提出运行维修时必需的备品备件,见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表3。 1.7.2 投标人应推荐运行维护时可能使用的备品备件,列在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表12中。 1.7.3 所有备品备件应为全新产品,与已经安装设备的相应部件能够互换,具有相同的技术规范和相同的规格材质制造工艺。 1.7.4 所有备品备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止损坏等措施,并应与主设备一并发运,同时标注备品备件,以区别于主设备实装用零部件。 1.8 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 1.8.1 招标人提出运行维修时必需的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见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表3。 1.8.2 投标人应推荐运行维护时可能使用的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列在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表12中。 1.8.3 所有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应是全新的可靠的,且须附完整详细的使用说明资料。 1.8.4 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应装于专用的包装箱内,注明专用工具仪器仪表,并标明防潮防尘易碎向上勿倒置等字样,同主设备一并发运。 1.9 到货验收 1.9.1 卖方负责将合同设备运送到买方指定的安装调试地点,由此产生的费用由卖方承担。 1.9.2 买方依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的承诺对全部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外型外观包装及资料文件包括装箱单保修单随箱介质等等进行验收。 1.9.3 买卖双方对设备到货后共同配合进行开箱检查,出现损坏数量不全或产品不对等问题时,由卖方负责解决。买卖双方可签署合同设备的到货验收证明书,该证明书共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1.9.4 在买方指定的地点和环境下,买卖双方进行合同设备的加电验收,设备需实现正常运行, 并达到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承诺的技术指标和性能。买卖双方可签署合同设备的加电验收证明书,该证明书共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1.9.5 设备到货验收及加电验收中出现性能指标或功能上不符合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的承诺产品质量问题以及合同要求时,买方有拒收的权利。 2 其他要求 2.1 投标人提供的所有硬件设备必须是全新的,软件产品应是最新版的商用版本,提供的产品准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能够在中国境内和国家电网调度数据网中合法使用,且在性能及质量方面能提供可靠证明,并享有设备制造商承诺的质量保证。同时,投标人同意并保证尊重任何他方的知识产权及其它合法权益,承诺其所提供的设备或服务均为有合法权利的,不会侵犯导致或引起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及其它合法权益,若因合同所提供的相关产品或服务及因履行合同导致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及其它合法权益,所引起的任何及/或全部责任均应当由投标人承担。 2.2 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在满足招标文件的基础上,提供保证所购设备得以正常连接和运行的全部部件模块软件及相关的连接设备电缆光缆等。如有缺漏,投标人免费提供。 2.3 投标人必须承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第三方透露本次采购的有关材料。 2.4 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必须为在产产品。 2.5 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必须是全新的准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产品。 2.6 如果投标人提供的设备要求使用特别接头插座等,由投标人提供。另外,所投设备的用电保护超过一般线路保护,保护设备也由投标人提供。 2.7 招标人非常重视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所提供设备的生命周期,要求所推荐的设备在未来五年内不能停产或淘汰。采购的设备将要有效地使用相对较长的时间, 所以要求本招标文件所采购的设备硬件和软件能够容易升级和扩充。 2.8 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基于国际标准或工业标准,成熟互联性强易扩充。 2.9 投标人提供设备的配套软件系统及相关硬件有最佳的匹配和应用运行能力。 2.10 投标人提供设备的配套软件系统及相关服务如果有使用时限和使用租金的问题,必须在投标文件中明确说明,如无明确说明,视为无使用时限和使用租金的问题。 2.11 在招标人购买整机之日起,投标人对其所有部件保证10年供应。投标人同意在合同执行过程中或者合同执行后,无论其所提供合同设备停产转产与否,投标人保证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0年内随时接受招标人购买合同设备备件和扩容的订单,并保证以不高于本合同的价格向招标人及时提供,同时提供10年内的技术支持和产品维修服务。 2.12投标人承诺在本次采购中提供的网络设备含配套软件不存在安全隐患和安全漏洞,终身有效,并承担连带责任。 2.13 投标人应满足标书全系列产品要求。 3 试验 3.1 投标人按招标人在投标文件中的承诺对其设备的性能和配置进行测试检查,并做出测试方案和测试报告。 3.2 设备测试中出现性能指标或功能上不符合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的承诺产品质量问题以及合同要求时,买方有拒收的权利。 4 质保售后服务保障体系工程实施 4.1 质保 4.1.1 合同设备含配套软件质保期为36个月,质保期从项目单位终验合格之日起算。 4.1.2 在质保期内,质保服务为设备生产原厂商的保修服务,包括提供免费的生产原厂商软件升级包和免费的设备生产原厂商保修备件。 4.1.3 质保服务响应时间:质保期内设备出现故障损坏,卖方必须保证在4小时内将备品备件送至更换现场满足买方使用。 4.1.4 卖方承诺在设备交付时提供针对交付设备的设备生产原厂商三年质保函。 4.1.5 如同一批次设备中,设备部件或模块存在明显共性缺陷或故障时,投标人需在7个工作日内免费更换全部相关部件或模块。该部件或模块在更换并正常运行后应重新计算质保期 4.1.6 质保期的终止不能视为卖方对设备中存在的可能引起合同设备损坏的潜在缺陷所应负的责任的解除,当发现设备出现故障损坏时,卖方尽快提供所需更换的部件。 4.1.7 在质保期内,更换后的故障存储介质由买方拥有,不得带离买方现场。 4.2 售后服务 4.2.1 卖方必须向买方提供合同设备至少十年的技术支持。 4.2.2 卖方必须向买方提供相关售后服务,包含但不限于: 1724小时专人技术支持 2重大系统故障的现场诊断分析与现场故障排除。2小时到达现场,4小时解决问题。 4.3 保障体系 4.3.1 设备原厂商在国家电网公司各网省公司涉及地理区域范围内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四川重庆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具有办事机构,并提供相应的通信地址联系人及电话同时,提供上述办事机构具体的售后技术人员名单及其项目实施经验等资历填写格式见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表14。 4.3.2 设备原厂商在国家电网公司各网省公司涉及地理区域范围内同上具有合同设备的备品备件库,并提供相应的通信地址联系人及电话填写格式见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表15。 4.4 工程实施 4.4.1 卖方提供合同设备安装调试的相关督导服务,提供网络实施方案及项目实施的技术支持。 4.4.2 签约后的15天内,卖方应负责完成工厂验收方案,并提供合同设备厂验所需的现场环境,同时做好工厂验收前期工作。买方卖方共同签署合同设备的工厂验收证明书,双方各执一份。 4.4.3 卖方按照买方要求参加项目设计联络会。 调度数据网设备 专用技术规范 目 录 1 标准技术参数表 1 2 项目需求部分 2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 2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 2 2.3 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3 2.4 工程概况 3 2.5 使用条件 3 2.6 可选技术参数表 3 2.7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4 2.8 培训及到货需求 4 2.9 招标人提出的其他资料 4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4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4 3.2 产品部件列表 5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5 3.4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5 3.5 用户使用情况证明或有关合同证明材料 5 3.6 设备原厂商办事处 5 3.7 设备原厂商备品备件库 6 3.8 本投标产品其他有关资料及说明 6 1 标准技术参数表 投标人应认真逐项填写技术参数表见表1中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请填写表10: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表1.1 路由器技术参数表 序号 项目 招标人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整机性能和功能 系统架构 体系结构描述 整机包转发能力 400Kpps 机架功耗电源 交直流,标出功耗 2 接口 可支持接口类型 10/100/1000BaseTE1异步串口 端口绑定 提供绑定接口情况 3 配置要求 基本配置 机箱,配置冗余交流或直流电源(11配置) 即为:2路AC或2路DC电源供电 业务板配置 端口配置数量:10/100M三层以太网电口8E1口,75欧姆4 板卡配置要求:除10/100M三层以太网电口外,针对其余各类型端口,至少配置2块相同业主板卡且安装在不同的机箱物理槽位上至少配置2个板卡。 引擎母卡机箱等自带的各类型端口不计入上述端口配置总数 除10/100M三层以太网电口外,其他板卡配置应满足冗余的要求,无单故障点。 4 协议 网络协议 OSPFBGP v4BGP4 ExtensionRIP v2IS-IS等常用协议IPATMFrame RelayPPP 路由表容量(可变长子网) 提供具体的路由和转发表容量,以及各路由协议的表容量,路由和转发表容量不小于28k 路由协议-组播 PIM-SM/DMIGMPMBGPMSDPMPLS VPN组播 5 IPv6 IPv6 全面支持IPv4和IPv6双协议栈支持IPv4向IPv6的基本过渡技术:支持IPv6静态路由,支持BGP4RIPngOSPFv3IS-ISv6等动态路由协议支持ICMPv6UDPv6TCPv6IPv6等 6 QoS 服务质量 流量分类流量监管流量整形拥塞管理拥塞避免等 业务分类和标识策略,请分别报出QoS队列数量 7 MPLS MPLS LDP,MP-BGP ,MPLS QoS 支持的标签数总量公网私网支持的标签数不小于1M MPLS VPN 三层VPNRFC2547,BGP MPLS VPN 能够实现分布式MPLS VPN处理,每块线卡必须能够本地化处理MPLS VPN业务 支持MPLS VPN跨域互联OptionABC三种方式 支持的VRF 数量私网路由数量总量和单个VRF 流量工程 MPLS/ TE 8 安全可靠性 网络安全 RADIUSCHAP验证PAP验证LOGIN验证包过滤访问控制列表NATIPSecIKEURPFSSHV2,提供具体NAT Session,值不小于256K ACL最大配置数,提供每个的规则数和在线速条件下最大的规则数,ACL整机8K,配置最大数量ACL不影响线速转发性能 可靠性 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不小于25年 电源告警监视电压监视和环境温度监视 BFD功能支持情况 网流分析 缺省提供网流分析功能,无需额外配置硬件 支持1:1的采样比 提供网流原始数据基本统计功能 9 管理 网络管理 SNMPV3兼容SNMP V1SNMP V2RMON IISyslog命令行分级保护MIB 支持被第三方网管管理 Console/Telnet/SSH等方式管理全部符合或列出符合部分 是否支持基于端口数据链路层信息以及IP五元组等条件,对包数字节数等信息进行统计的功能 MPLS管理 是否支持相关的MPLS LSP和TE隧道管理功能 是否支持MPLS VPN及QOS管理功能 是否支持MPLS OAM和Ethernet OAM功能 10 兼容性 兼容性 与其他网络设备厂商的网络设备兼容,并提供兼容性列表 注 打的项目,如不能满足要求,将被视为实质性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表1.2 交换机技术参数表 序号 项目 招标人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整机性能及功能 系统架构 体系结构描述 交换容量 8G全双工状态 整机包转发能力 6Mpps 机架功耗电源 交直流,标出功耗 2 配置要求 基本配置 交流电源(11配置),要求配置至少24个10/100M 电口 光口配置 3 协议 路由协议 静态路由 4 二层功能 VLAN支持 支持基于协议VLAN,端口VLAN,提供支持VLAN的最大数目 生成树协议 支持802.1d802.1w和802.1s生成树 基本功能 端口镜像优先权/802.1p端口聚集/802.3ad远程端口镜像端口聚合 组播协议 支持组播能力,IGMP, 并有能够限制组播/广播带宽能力 5 QoS 队列 支持IEEE 802.1p优先,支持DiffServ(RFC 2474和2475), IP ToS优先,并支持802.1p到DiffServ的映射 QoS 支持针对于TOSCOSDSCP的不同位加标记,可以针对标记进行保障带宽限制带宽等QoS保障 6 安全可靠性 安全 分级命令保护机制 支持ACL 802.1XDHCP Snooping 可靠性 电源告警监视电压监视和环境温度监视 7 管理 网络管理 SNMPV3兼容SNMP V1SNMP V2RMON IISyslog命令行分级保护MIB是否能够提供配套的网管 能够被第三方网管管理 Console/Telnet/SSH等方式管理全部符合或列出符合部分 8 兼容性 兼容性 与其他网络设备厂商的网络设备兼容,并提供兼容性列表 注 打的项目,如不能满足要求,将被视为实质性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2 项目需求部分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 表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以下设备均采用双电源供电 序号 项目单位要求 投标人响应 设备名称 数量 型式规格 数量 1 接入路由器 2台 2 交换机 4台 3 辅助材料:同轴电缆及BNC头1套交流电源防雷1套光缆含熔接8芯单模铠装屏蔽(按需)米光电转换器光/2M2台等 2套 4 屏体:高度2260 mm,宽度800 mm,深度600 mm 2面 5 厂家负责整体的安装调试,并提供所需防雷器等附件材料 1 注:1.本风电场升压站配置2套调度数据网接入设备双平面。上表仅供参考,卖方需提供详细的满足调度端要求的供货清单,并确保所采用的设备和参数均满足可靠接入内蒙中调巴彦淖尔地调调度数据网的要求,并负责与调度端的调试工作。 2.每面调度数据网屏内均安装2台电力纵向加密认证装置1台II型网络安全监测装置(不在本招标范围内),投标方提供的屏体需预留位置开孔配置空开,并完成相关安装配线工作。所供设备型号应具备接入II型网络安全监测装置的功能,并提供相应的软硬件设备。 3供货范围内的设备硬件和软件质量保证期为设备验收合格并正式入网运行后3年内。 4两套为同一厂家设备,含服务费用。 5因本工程初步设计未审查,配置应以最终的审查结果为准,不排除调整的可能。投标方应在接到甲方正式生产通知后,再安排生产。 2.2 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需确认的图纸资料应由卖方提交到表2所列单位。 表2 卖方提交的需经确认的图纸资料及其接收单位 提交图纸 资料名称 接收图纸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 提交 份数 提交时间 认可图最终图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设计方 2 1技术协议签订后2周内,供货商应提供认可图纸。 2工程师在收到认可图纸后2周内,应将经确认的1份图纸寄送给供货商。 3供货商收到经确认的图纸2周内提出最终图 认可图最终图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项目单位 4 2.3 工程概况 2.3.1 项目名称: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2.3.2 项目单位: 2.3.3 工程规模:本工程升压站220kV系统规划为单母线接线,出线2回,本期建成1回站内规划建设2台主变,本期建设2台35kV系统规划为独立2段单母线接线,本期建成2段单母线接线,并建设母线下35kV风机集电线路8回35kV储能线路2回无功补偿装置2组(SVG)35kV站用变1台。 2.3.4 工程地址: 2.3.5 交通运输: 2.4 使用条件 表3 使用条件表 序号 名称 招标人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环境温度 最高气温 39.1 投标人填写 2 最低气温 -33.2 投标人填写 3 相对湿度范围要求% 10%-90% 投标人填写 4 额定频率Hz 50 投标人填写 5 额定电压 220V 投标人填写 2.5 可选技术参数表 表4 可选技术参数表 序号 项 目 标准参数值 招标人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2.6 招标人提出的其他资料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投标人提供的产品技术规范应完全满足本招标文件中规定。若有偏差投标人应如实认真地在投标人技术偏差表表10中填写偏差值,否则视为与本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要求一致。若无技术偏差则应在技术偏差表中填写无偏差。 表5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序号 项 目 对应条款编号 技术招标文件要求 差 异 备 注 1 2 3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表6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序号 项目单位 项目名称 联系人 联系人电话 合同签订时间 型号规格 数量 备注 1 2 3 3.3 用户使用情况证明或有关合同证明材料 3.4 设备原厂商办事处 表7 设备原厂商办事处表 序号 省市自治区 办事处名称 地址 联系人 联系人电话 售后技术人员 售后技术人员联系电话 项目实施经验 备注 1 2 3 3.5 设备原厂商备品备件库 表8 设备原厂商备品备件库表 序号 省市自治区 备品备件库名称 地址 联系人 联系人电话 备注 1 2 3 3.6 本投标产品其他有关资料及说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直流电源系统 技术规范书 通用部分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2年06月 石家庄 直流电源系统 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1. 本物资采购标准技术规范分为标准技术规范通用部分和标准技术规范专用部分。 2. 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专用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 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标准技术参数表项目需求部分和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还应对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响应。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中参数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证明参数优于招标人要求的相关试验报告。 4. 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5. 技术规范范本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目 次 直 流 电 源 系 统 1 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1 目 次 2 1 总则 3 1.1 一般性要求 3 1.2 卖方职责 3 1.3 应满足的标准 3 2 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4 2.1 通用要求 4 2.2 110V/220V高频开关电源模块 5 2.3 蓄电池 6 2.4 48V通信电源模块 6 2.5 监控单元 7 2.6 蓄电池管理单元 7 2.7 直流电源系统绝缘检测装置 7 2.8 仪表 8 2.9 事故照明单元 8 2.10 其他要求 8 3 试验 9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现场验收监造和培训 9 4.1 技术服务 9 4.2 设计联络会 9 4.3 监造和培训 10 4.4 工厂现场验收 10 附录A 直流电源参考系统图 11 1 总则 1.1 一般性要求 1.1.1 本规范文件提出了对变电站的110V/220V直流电源系统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2 本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1.3 投标人提供的产品应具有国家或电力行业级检验检测机构试验合格的证明文件。 1.1.4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的形式对本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如有与本规范书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必须逐项在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列出。如果没有不一致的地方,必须在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写明为无差异。 1.1.5 本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1.6 本规范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规范未尽事宜,由合同签约双方在合同谈判时协商确定。 1.2 卖方职责 卖方的工作范围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提供标书内所有设备及设计说明书及制造方面的说明 b提供设备安装使用的说明书 c提供试验和检验的标准,包括试验报告和试验数据 d提供图纸,制造和质量保证过程的一览表以及标书规定的其他资料 e提供设备管理和运行所需有关资料 f所提供设备应发运到规定的目的地 g在更换所用的准则标准规程或修改设备技术数据时,卖方应接受买方的选择 h现场服务。 1.3 应满足的标准 直流电源系统应遵照最新版本的电力行业标准DL国家标准GB和IEC标准及国际单位制SI,这是对设备的最低要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表1为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 表1 技术规范引用标准 标准文件号 标准文件名称 GB/T 2900.41 电工技术原电池和蓄电池 GB/T 3047.3 高度进制为20mm 的插箱插件基本尺寸系列 GB/T 3859.1 半导体变流器 通用要求和电网换相变流器 第1-1部分:基本要求规范 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7251.1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总则 GB/T 726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 17478 低压直流电源设备的性能特性 GB/T 17626所有部分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GB/T 19638所有部分 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 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17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60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 DL/T 459 电力用直流电源设备 DL/T 63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DL/T 781 电力用高频开关整流模块 DL/T 724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规程 DL/T 857 发电厂变电所蓄电池用整流逆变设备技术条件 DL/T 1074 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 DL/T 5044 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36 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37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 1074 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 YD/T 731 通讯用高频开关整流器 JB/T 8456 低压直流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DL/T 5218 220kV750kV变电站设计规程 DL/T 5103 35kV220kV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 国家电网生2004641号 国家电网公司预防直流电源系统事故措施 国家能源局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14版 国家电网设备2018 979号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 2 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2.1 通用要求 2.2.1 主要技术参数要求如下: 交流输入额定电压: 380V三相四线制 交流电源频率:50Hz 输出标称电压:110V DC110V直流电源系统/ 220V DC220V直流电源系统 稳流精度:1% 稳压精度:0.5% 纹波系数:0.5% 效率:90% 噪声:60dB距离装置1m处。 2.2.2 主要技术性能要求如下: 直流电源系统接线:系统图可参考附录A。 蓄电池组数:2组。 蓄电池型式: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蓄电池组容量:由专用部分明确。 蓄电池数量:由专用部分明确。 高频充电装置数量:由专用部分明确。 直流电源系统应配备:总监控单元110V高频开关电源模块110V直流电源系统/220V高频开关电源模块220V直流电源系统48V通信电源模块雷击浪涌吸收器仪表电压电流采集装置绝缘检测装置蓄电池管理单元等。 具备防雷保护功能并带有遥信报警信号。 应满足在运行中两段母线切换时不中断供电的要求。切换过程中允许两组蓄电池短时并联运行。 两段母线采用隔离开关联络,每组蓄电池及充电装置应分别接入不同母线段。正常运行时,充电装置由交流电源切换装置经厂家内置的交流电源自投装置切换后供电。如果有公用充电装置则输出通过双投刀熔开关分别接至两组蓄电池。 直流电源系统开关应选用优质高分断直流断路器,上下级断路器应满足选择性配合要求,各断路器应配备跳闸报警及辅助信号触点并上传至监控单元,有信号灯指示其通断状态,一个站的直流断路器原则上应选用同一制造厂系列产品。 蓄电池组等重要位置的熔断器开关应装有报警及辅助信号触点,并引至端子排。 直流主母线及接头,应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的通流能力,母线应有阻燃绝缘套管。 直流电源系统的降压装置:由专用部分明确。 设备应满足GB/T 17626关于电磁兼容抗干扰的要求具体项目为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振荡波抗扰度试验等。 直流馈电屏及直流分电屏上应装设绝缘检测装置。 充电柜或主馈线柜应装设专用的蓄电池放电试验回路。 每路馈出端子正负之间应加不少于1只隔离端子。 要求双电源供电的直流分电柜应设置两段母线,两段母线宜分别由不同蓄电池组供电,每段母线宜由来自同一蓄电池组的2回直流电源供电,母线之间不宜设联络电气,电源进线应经隔离电器接至直流分电柜母线。 直流分电柜的直流馈出开关,应分别接于两段直流母线汇流排上,具体路数由专用部分明确, 汇流排和主电路导线相序和颜色应符合相关标准。 柜内元件的布置应便于安装和维护。 2.2 110V/220V高频开关电源模块 2.2.1 主要技术参数 交流输入额定电压:三相380V 交流输入额定频率:50Hz 直流标称输出电压:110V/220V 额定输出电流:由专用部分明确 功率因数:0.90 稳流精度:1% 稳压精度:0.5% 纹波系数:0.5% 采用峰峰值计算 效率:90% 软启动时间:3s8s 高频模块并联工作时输出电流不均衡度:5%。 2.3.2 主要性能要求如下: 应具有监控功能,且不依赖总监控单元独立工作,应具备人机对话功能。应支持与总监控单元通信,接收并执行监控装置的指令。 应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短路排除后自动恢复输出。 应具有以下保护报警功能:过温保护过电压保护过电流保护欠电压报警过电压报警交流欠电压报警交流过电压报警缺相报警通信异常报警等。 整流模块支持带电热插拔。 冷却方式为自冷或智能风冷。 2.3 蓄电池 2.4.1 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单体电池额定电压:2V。 单体电池浮充电电压:2.23V2.28V。 单体电池均衡充电电压:2.30V2.40V。 单体电池放电终止电压:1.8V。 2.4.2 主要性能要求如下: 环境温度在-2045条件下,蓄电池性能指标应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蓄电池在环境温度2025条件下,浮充运行寿命应不低于10年。 蓄电池组按规定的试验方法,10h率容量应在第一次充放电循环时不低于0.95C10,三次循环应达到C10。 卖方应提供蓄电池接线板及抗振型安装支架。 蓄电池间接线板终端接头应选择导电性能优良的材料,并具有防腐蚀措施。蓄电池槽盖安全阀极柱封口剂等材料应具有阻燃性。 蓄电池必须采用全密封防泄漏结构,外壳无异常变形裂纹及污迹,上盖及端子无损伤,正常工作时无酸雾溢出。 蓄电池极性正确,正负极性及端子应有明显标志。极板厚度应与使用寿命相适应。 同一组蓄电池中任意两个电池的开路电压差,对于2V单体电池不应超过30mV。 蓄电池使用期间安全阀应能自动开启闭合,闭阀压力应在1kPa10kPa范围内,开阀压力应在10kPa49kPa范围内。 两个蓄电池之间连接条的压降,3I10时不超过8mV。 电池组间互连接线应绝缘,终端电池应提供外接铜芯电缆至直流柜的接线板。 蓄电池以30I10的电流放电1min,极柱不应熔断,其外观不得出现异常。 蓄电池封置90天后,其荷电保持能力不低于90%。 蓄电池的密封反应效率不低于95%。 蓄电池需具有较强的耐过充能力。以0.3I10电流连续充电16h后,外观应无明显变形及渗液。蓄电池自放电率每月不大于4%。 蓄电池在30和65时封口剂应无裂纹和溢流。 制造厂提供的蓄电池内阻值,应与实际测试的蓄电池内阻值一致。 每组蓄电池应配置一套充电装置。 蓄电池组应考虑装设蓄电池管理单元的位置。 每节蓄电池应有编号。 2.4 48V通信电源模块 2.4.1 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标称输入电压:110V DC110V 直流电源系统/220V DC220V 直流电源系统 输出直流标称电压:48V 效率:85% 输出稳压精度: 0.6% 动态电压瞬变范围:5% 瞬变响应恢复时间:200s 温度系数:0.02%/ 浪涌电流:150% 峰峰值杂音电压: 200 mV,020MHz 电话衡重杂音电压:2 mV,3003400Hz 宽频杂音电压: 20mV3.4kHz30MHz 设备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30 000h。 2.4.2 主要性能要求如下: 应具有监控功能,且不依赖总监控单元独立工作,应配备液晶汉显人机界面。正常工作时,应与监控单元通信,接收和执行监控装置的指令。 应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短路排除后自动恢复输出。 应采用PWM调制制式,模块工作频率20kHz300kHz。 应具有以下保护报警功能:过温保护过电压保护过电流保护欠电压报警过电压报警通信异常报警等。 48V应采用正极接地负极加防雷模块方式,防雷等级不低于D级。 48V模块支持带电热插拔。 应有限流性能,限流整定值可在105%110%输出电流额定值之间调整。 同型号设备应能多台并联工作,并具有均分性能,其不平衡度应5%输出额定电流值。 2.5 监控单元 监控单元是高频开关电源及其成套装置的监控测量信号和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该单元能综合分析各种数据和信息,对整个系统实施控制和管理。每套充电装置必须配备一套监控单元,应具备以下功能: 适应直流电源系统各种运行方式,具备液晶汉显人机对话界面,应能与成套装置中各子系统通信,并可与站内监控系统通信,通信接口为RS485RS232或以太网。 显示充电装置输出电压充电装置输出电流母线电压电池电压电池电流两路三相交流输入电压各模块输出电压电流各种报警信号各种历史故障信息单体电池电压电池组温度等信息。 对以下故障进行报警:交流输入过电压欠电压缺相,直流母线过电压欠电压,电池组电压异常,模块故障,电池单体过电压欠电压,通信异常等,该单元应有自身故障硬触点输出。 具有蓄电池均充浮充自动转换功能。 应有根据电池组温度对充电电压进行补偿的功能。 2.6 蓄电池管理单元 本单元应独立设置,应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监测蓄电池单体电压内阻等运行工况 蓄电池充放电进行动态监测 蓄电池温度进行实时测量。 2.7 直流电源系统绝缘检测装置 直流电源系统绝缘检测装置应具备以下性能要求: 在线监测直流电源系统对地绝缘状况包括直流母线和各个馈线回路绝缘状况,并自动检出故障回路,能监测母线正对地母线负对地电压,能检测出每个支路的正对地电阻和负对地电阻。 应具有直流正负母线双极接地两段直流混接交流窜入直流回路的测记和报警功能 不应对直流电源系统注入交流信号。 绝缘检测装置应与成套装置中的监控单元或变电站监控系统通信。 被测母线及支路正极负极对地绝缘电阻低于告警设定值时应发出报警信号,母线对地电压检测误差不大于2,支路电阻检测误差不大于10%。 2.8 仪表 直流电源系统应配置数字式母线电压蓄电池电压母线电流蓄电池电流等表计,表计应采用数字表,精度0.5级。分电柜应配置表计。 2.9 事故照明单元 配置一面逆变电源屏,输入电压为两路电源:AC380V和DC220V,输出电压为:AC 380V,容量为2kVA暂定,最终以施工图实际需求为准,直流逆变屏主要由整流器逆变器输出隔离变配电系统切换回路馈电开关及测量仪表等组成。 工作方式:正常工作,事故照明电源由380V交流电源供电当厂用电故障或检修时,由静态自动转换开关切换至直流系统供电,直流电源经逆变器转换成AC380V为事故照明供电。当380V交流工作电源恢复正常,自动切换至380V交流工作电源复位功能,开关设备应选择满足短路分断水平的断路器。 2.10 其他要求 2.10.1 屏体应满足以下要求: 屏体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20级,选用高强度钢组合结构,并充分考虑散热的要求。屏柜应有良好的防电磁干扰的屏蔽功能。 屏体应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应提供必要设施,以保证能够正确起吊运输存放和安装设备,且应提供地脚螺栓孔。 屏体下方应设有接地铜排和端子。接地铜排的规格为25mm4mm,接地端子为压接型。屏间铜排应方便互连。 屏内所安装的元器件应有型式试验报告和合格证,宜采用标准化元件和组件。装置结构模式由插件组成插箱或屏柜。插件插箱的外形尺寸应符合GB 3047.3的规定。装置中的插件应牢固可靠,可更换。屏体及包括所有安装在屏上的插件插箱及单个组件应满足防震要求。插件插箱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所有元件应排列整齐,层次分明,便于运行调试维修和拆装,并留有足够的空间。对装置中带有调整定值的插件,调整机构应有良好的绝缘和锁紧设施。 所有屏面应清洁,进行喷塑处理,以防止在运输仓储和运行中的腐蚀和锈蚀。屏与屏的内外应清洁,应无灰尘划痕及油污等。 对于必须按制造厂的规定才能运行更换的部件和插件,应有特殊的符号标出。 屏体正面应有模拟母线。 2.10.2 端子排布 柜内设备的安排及端子排的布置,应保证各套装置的独立性,在一套装置检修时不影响其他任何一套装置的正常运行。 2.10.3 蓄电池支架 蓄电池支架要能足够承受蓄电池组重量,在基本地震烈度为7度及以上地区,蓄电池组应有抗震加固措施,并满足GB 50260中的有关规定。电池与支架之间要有绝缘垫。蓄电池之间间距左右不小于15mm,上下不小于150mm。 2.11 一体化电源监控 一体化电源监控装置是管理变电站直流系统UPS通信电源逆变电源等站内电源系统的综合监控,计算机监控和一体化电源监控通信实现对变电站电源系统的三遥功能。 2.11.1 显示界面 2.11.1.1 主界面 主界面以单线图的方式显示数字化管理系统所管理的电源系统的主接线图,正确反映各种电源装置之间的接线关系,图中的开关智能单元等符号应符合GB/T 4728.7的规定,所有文字显示均应为中文。开关位置各智能单元的状态及母线电压电流应为实时信息。 2.11.1.2 子界面 各种电源装置均有独立的子界面,以模拟图的方式显示较详细的电气主接线图,电气符号应符合GB/T 4728.7的规定,所有文字显示均应为中文。根据复杂程度的不同,子界面可以分成多级。界面中显示的信息均应是实时的。 2.11.1.3 列表信息 对于信息量较大的电源系统,可采用模拟图与列表相结合的方式显示各种模拟量和状态量,所有文字显示均应为中文。画面响应时间如下: 1画面调用响应时间不大于2s。 2开关量信号输入至画面显示的响应时间不大于2s。 3由串行通信输入的信号至画面显示的响应时间不大于3s。 2.11.2 事件记录 2.11.2.1 直流电源 1直流屏包括DC 48V和DC 220V。 2直流屏内交流备自投开关位置记录。 3交流输入电压故障记录。 4充电机输出开关位置脱扣或熔断器熔断记录。 5蓄电池进线开关位置脱扣或熔断器熔断记录。 6母线联络开关位置记录。 7直流母线电压异常记录,记录母线电压异常的持续时间。 8 充电机浮充电压记录,稳态下每天记录一次交流输入电压在允许波动范围内最低和最高时,充电机在浮充状态下的输出电压,需同时记录温度补偿电压值。 9充电模块故障记录。 10 各充电模块输出电流记录,稳态下每天记录一次。 11 馈线开关脱扣记录。 12 馈线开关变位记录。 13 直流母线绝缘状况记录,记录每天的绝缘电阻最小值,以曲线形式表示。 14 直流母线绝缘状况实时记录,保留最近一周的实时曲线。 15 馈线支路绝缘故障记录。 16 各种智能电子设备故障记录。 2.11.2.2 蓄电池 1蓄电池初次投运的完整记录,包括均充后的各单节电池电压的均衡度。 2蓄电池浮充记录,记录连续浮充时间浮充时的最大电流值每天记录一次。 3 蓄电池均衡充电记录,记录均充开始时间均充持续时间实际的均充电流值稳流状态和均充电压值稳压状态下。 4蓄电池巡检装置运行状态记录。 2.11.2.3 UPS电源 1UPS屏内交流输入备自投开关位置记录。 2交流输入电压故障记录。 3直流输入电压故障记录。 4UPS输出开关位置脱扣记录。 5直流输入开关位置脱扣记录。 6母线联络开关位置记录。 7母线自动切换装置动作记录。 8母线电压异常记录。 9馈线开关脱扣记录。 10UPS运行模式记录,如旁路输出交流输入逆变输出直流输入逆变输出。 11UPS故障记录,包含故障类型。 2.11.3 报警处理 2.11.3.1 报警输出 报警输出信息应直观醒目,并伴以声光效果,根据需要可配置空触点输出。 2.11.3.2 报警记录 报警信息记录的显示格式应可选择,如按发生时间的顺序按解除时间的顺序,每种报警信息均成对显示,即发生时间和解除时间。 2.11.4 时钟同步 数字化管理系统采用GPS标准授时信号IRIG-B码进行时钟校正,同时应具备软件对时功能。数字化管理系统的主机还应具有向所管理的各电源装置转发GPS信号的功能。对时精度误差不大于10ms。. 2.11.5 自诊断与自恢复 2.11.5.1 自诊断 数字化管理系统应具有在线诊断能力,对系统自身的软硬件包括各个通信接口运行状况进行诊断。发现异常时,予以报警和记录。 2.11.5.2 自恢复 对于一般性的软件异常,系统能自动恢复正常运行,并保持运行设定值不变。当运行设定值异常且不能自动恢复时,则以默认值运行,同时予以报警和记录。 3 试验 直流电源系统试验应满足以下要求: 所用元件均应按对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型式试验出厂试验和现场交接试验。现场交接试验可与用户协商进行。 各主要部件应进行材料试验,以确认部件和材料是否有缺陷,并应检查部件的设计和结构是否满足本规范书要求。 在工厂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设备功能的完好性适应性和满足本规范书及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现场验收监造和培训 4.1 技术服务 4.1.1 技术配合 4.1.1.1 卖方应指定一名工程技术人员配合买方的工作,对合同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现场试验等进行技术指导。买方应为卖方的现场派出人员提供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条件。 4.1.1.2 买卖双方应该根据施工的进展通过协商决定卖方现场派出人员的专业人员数量服务持续时间,以及到达和离开工地的日期。 4.1.2 任务和责任 4.1.2.1 卖方指定的现场派出人员,应在合同范围内与买方充分合作与协商。双方的现场代表,未经双方授权,无权变更和修改合同。 4.1.2.2 卖方现场派出人员应按合同规定完成有关设备的技术服务,指导监督设备的安装调试和验收试验。 4.1.2.3 卖方现场派出人员有义务协助买方在现场对运行和维护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4.1.2.4 卖方现场派出人员应满足买方对安装调试工作提出的技术和质量方面的合理意见和建议。 4.1.3 质保期 卖方应提供至少3年的质保期。 4.2 设计联络会 4.2.1 为协调设计及其他方面的接口工作,根据需要买方与卖方应召开设计联络会。在签约后的30天内,卖方应向买方建议设计联络会方案。 4.2.2 设计联络会内容: 确定布置尺寸以及其他附属设备的布置。 复核并确认设备的主要性能和参数。 检查质量保证程序及质控措施。 确定土建要求/运输尺寸和质量,以及工程设计的各种接口的资料要求。 讨论交货程序。 讨论监造工厂试验及检验问题。 讨论调试及验收试验。 买卖双方提出的其他内容。 4.2.3 双方应做好各次联络会议纪要,包括讨论的项目内容和结论,经双方代表签字生效。会议纪要与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4.3 监造和培训 4.3.1 买方有权派遣其检验人员到卖方及其分包商的车间场所,对合同设备的加工制造进行检验和监造。监造工作应遵循电力设计交流部分监造大纲电网交流设备及线路材料质量管控重点措施的相关规定。 4.3.2 监造人员有权前往卖方和或其分包商生产现场,观察和了解该合同设备工厂试验的情况及其运输包装的情况时,若发现任一货物的质量不符合合同规定的标准,或包装不满足要求,监造人员有权发表意见,卖方应认真考虑其意见,并采取必要措施以确保合同设备的质量。 4.3.3 监造人员参加工厂试验,包括会签任何试验结果,既不免除卖方按合同规定应负的责任,也不能代替合同设备到达买方后的检验。 4.3.4 为对合同设备进行实地了解,卖方应在本厂内组织一次对买方的培训。 4.3.5 监造范围如下: a 高频开关电源模块总监控单元外协件外购件等。 b 单元组装及试验。 c 整体组装及试验。 d 出厂试验和型式试验。 e 包装装运。 4.3.6卖方应向监造人员提供下列资料: a 合同设备的生产进度计划。 b 重要原材料型号规格合格证及其物理化学电气性能。 c 分包商主要零部件验收报告型式试验报告出厂试验报告及合格证说明书。 d 产品完善和改进的报告。 e 与分包商的技术协议及合同副本。 4.4 工厂现场验收 满足GB5017的要求。 附录A直流电源参考系统图 直流电源系统 技术规范书 专用部分 目 次 目 次 13 1 标准技术参数 14 2 项目需求部分 14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14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17 2.3 设计联络会培训及验收需求一览表 18 2.4 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18 2.5 工程概况 18 2.6 使用条件 18 2.7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19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19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19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20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 20 3.4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20 3.5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20 1 标准技术参数 投标人应认真逐项填写变电站220V直流系统标准技术参数表见表1中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请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表1 变电站220V直流系统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数名称 单位 标准参数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直流系统 交流输入电压 V 38015% 投标人填写 2 交流电源频率 Hz 505% 投标人填写 3 输入功率因数 0.90 投标人填写 4 直流电压调节范围 V 99143DC110V 180286DC220V 投标人填写 5 稳流精度 1% 投标人填写 6 稳压精度 0.5% 投标人填写 7 纹波系数 0.5% 投标人填写 8 效率 90% 投标人填写 9 噪声距离装置1m处 dB 60 投标人填写 10 高频充电模块并联工作时输出电流不均衡度 5% 投标人填写 11 蓄电池寿命 年 10 投标人填写 12 通信电源 输入额定电压 V DC110V或DC220V 投标人填写 13 输出电压调节范围 V 4810% 投标人填写 14 稳压精度 0.6% 投标人填写 15 动态电压瞬变范围 5% 投标人填写 16 浪涌电流 150% 投标人填写 17 温度系数 0.02%/ 投标人填写 18 纹波电压峰-峰值 mV 200 投标人填写 19 设备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h 30000 投标人填写 20 效率 90% 投标人填写 注1. 项目单位对本表中参数有差异时,可在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投标人应对该差异表响应。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与本表中参数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2. 参数名称栏中带的参数为重要参数。如不能满足要求,将被视为实质性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2 项目需求部分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表2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打的项目为主要技术参数,如不能满足要求,将被视为实质性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 投标人响应 型号规格性能参数 数量 型号规格性能参数 数量 1 220V直流电源系统 整套系统采用DL/T 860IEC61850规约 1.1 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柜 面 每面柜高频开关电源模块: 220V 20A充电模块6台 防雷模块等级 c 级,数量 1 只 总监控单元 1 套 交流进线断路器 63A,2个 交流进线切换装置 63A,1个 直流充电模块输入断路器 20A,6个 直流充电模块输出断路器 225A,2个带互锁 直流蓄电池至母线断路器不带脱扣器,1个 蓄电池放电断路器 50A,1个 蓄电池熔断器300A,2个 端子排及相关附件 空开大小仅供参考 2 1.2 直流联络柜 面 母联断路器400A2个 端子排及相关附件 空开大小仅供参考 1 1.3 直流馈线柜 面 每面柜220V直流馈线断路器(带直流信号灯)及以下设备: 25 A35个 40 A12个 63 A6个(塑壳断路器) 125 A4个(塑壳断路器) 125 A4个(三段式塑壳断路器) 直流馈线监测模块 1 套 端子排及相关附件 投标人根据空开数量选择合适的馈线屏屏体数量,如无法安装可增加屏体 2 1.4 220kV 直流分电柜 面 每面柜220V直流馈线空气开关及以下设备: 25A 60个 A个 A个 进线开关125A 8 个 信号灯数量 60个 报警及辅助触点数量1套 直流系统绝缘检测分机1套 继电器小室绝缘检测和开关量检测分机铠装通信电缆 20 m 端子排及相关附件 1 2 48V通信电源系统 2.1 通信电源柜 面 DC220V输入 每面柜含: 通信电源DC/DC 30A模块4个。 防雷模块等级 D 级,数量 1 个。 通信电源监控模块 1 套。 48V馈线断路器(母线输入电压48V,正极接地): 63A4个 32 A8个 20 A8个 10 A 8 个 馈线监测模块 1 套。 端子排及相关附件 屏体及附件2260600600 2 3 蓄电池架及蓄电池 套 每组蓄电池 104 只 每组蓄电池容量选择,单位Ah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蓄电池管理单元 1 套 蓄电池管理单元通信电缆 按需m 端子排及相关附件 2 4 事故照明逆变屏 面 逆变电源主机2kVA1个 交流进线开关32A 3P 1个 直流进线开关32A 2P DC1个 交流馈线开关20A 3P5个 信号灯 6个 屏体及附件2260800600 1套 1 5 配套耐火铠装电缆 套 充电柜与馈线柜之间电缆蓄电池与相应直流屏之间电缆馈线柜与分电柜之间电缆馈线柜与通信电源柜之间电缆馈线柜与UPS柜若与直流同一厂家之间电缆等。 蓄电池至充电单元距离 30 m 直流馈线柜至直流分电柜1距离 20 m 直流馈线柜至直流分电柜2距离 XX m 直流馈线柜至通信电源柜距离 20 m 直流馈线柜至UPS柜距离 20 m 直流馈线柜至事故照明逆变柜距离20 m 投标方注意:电缆总长度为所需电缆根数乘以相应距离。电缆截面应满足载流量及压降要求。 1 6 一体化电源监控装置 套 含直流电源系统通信电源系统UPS电源系统事故照明逆变电源一体化电源集中监控设备及各子系统通信装置。 1 注 1. 本规范书范本组屏方式仅供参考,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具体工程调整组屏方案。 2.整套直流系统通信电源系统及UPS系统屏柜事故照明逆变屏采用一体化电源供货,之间的电缆由投标厂家提供: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柜和直流馈线柜之间电缆由直流厂家提供并完成接线,直流接地选线装置至直流馈线回路电缆由直流厂家提供并完成接线,蓄电池至直流柜之间电缆由直流厂家提供并完成接线,直流馈线柜和直流分电柜之间电缆由直流厂家提供并完成接线,直流馈线柜和事故照明逆变屏之间电缆由直流厂家提供并完成接线。所有柜间电缆采用耐火铠装电缆,电缆截面应满足载流量要求,电缆长度应满足现场需要。 3. 直流馈线柜直流正负端子之间应具有空端子或绝缘隔板。 4.屏内所有空开数量以最终技术协议和施工图为准。 5. 屏内断路器应采用质量先进可靠的设备,具体厂家由甲方确定。 6. 屏体颜色及开门方向由甲方确定,通信电源柜屏柜尺寸为:2260x600x600mm,其余屏柜尺寸为:2260x800x600mm。 7.与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接口包括但不限于: 1通信接口: a通信接口采用以太网接口。整套系统采用DL/T 860IEC61850规约。 b遥测量:蓄电池电压电池电流,充电装置输出直流电压充电装置输出直流电流直流母线电压,DC/DC变换装置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 c遥信量:单只蓄电池电压异常蓄电池组出口熔断器熔断,充电装置运行状态故障总信号交流输入电源异常交流电源自动切换直流侧断路器故障跳闸,直流母线电压异常直流电源系统接地报警直流母线绝缘异常绝缘监测装置故障绝缘监测装置通信异常直流母线联络断路器合闸报警直流馈线断路器故障跳闸直流馈线断路器故障跳闸总告警DC/DC装置故障DC/DC装置电源侧断路器故障跳闸DC/DC装置负荷侧断路器故障跳闸微机监控装置故障微机监控装置通信异常电源系统各种故障及异常报警等。 2硬接点接口: 模拟量:蓄电池组出口电压蓄电池组电流充电装置输出直流电压充电装置输出直流电流直流母线电压。 开关量:蓄电池组出口熔断器熔断充电装置故障总信号直流母线电压异常直流电源系统接地报警直流母线联络断路器合闸报警直流馈线断路器故障跳闸总告警等。 故障录波量:正母线对地电压负母线对地电压。 8.以上直流系统配置方案仅为参考,投标方应保证所供设备满足DL/T5044-2014 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反措和当地电网的要求。 9. 投标方提供正式资料中应包含全站直流系统上下级差置图和各级断路器熔断器级差配合参数,设计方可配合提供相关资料。供货范围清单中除馈线外其余空开大小仅为参考,投标厂家应复核空开大小并提供满足要求的配置清单。 10.2组蓄电池分别安装于1个7000(长)x3700(宽)mm的蓄电池舱内,投标厂家所供设备与舱体之间的距离应满足相关安装要求。其余屏柜组屏安装于二次设备预制舱内。蓄电池舱布置于一层,二次设备预制舱布置于二层。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表3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单 位 招标人要求 投标人响应 型号和规格 数量 型号和规格 数量 1 自动空气开关 63A 1个40A 1个25A 3个 个 5 2 直流信号灯 个 5 3 蓄电池出口熔断器 NT 只 2 4 数字式万用表 4位半 个 1 5 6 2.3 设计联络会培训及验收需求一览表 表4 设计联络会培训及验收需求一览表 序号 项目 项目单位要求 投标人响应 1 第一次设联会 人天: 2 第二次设联会 人天: 3 技术培训 人天: 4 出厂验收 人天: 2.4 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经确认的图纸资料应由卖方提交表5所列单位。 表5 卖方提交的须经确认的图纸资料及其接收单位 提交图纸资料名称 接收图纸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 提交份数 提交时间 认可图最终图 说明书 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1 1技术协议签订后2周内,供货商应提供认可图纸。 2工程师在收到认可图纸后2周内,应将经确认的1份图纸寄送给供货商。 3供货商收到经确认的图纸2周内提出最终图 认可图最终图 说明书 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项目单位 2.5 工程概况 2.5.1项目名称: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2.5.2 项目单位: 2.5.3 工程规模:本工程升压站220kV系统规划为单母线接线,出线2回,本期建成1回站内规划建设2台主变,本期建设2台35kV系统规划为独立2段单母线接线,本期建成2段单母线接线,并建设母线下35kV风机集电线路8回35kV储能线路2回无功补偿装置2组(SVG)35kV站用变1台。 2.5.4 工程地址: 2.5.5交通运输: 2.5.6 直流系统总体布置方案:蓄电池组安装于蓄电池预制舱,其余直流系统设备组柜安装于综自设备预制舱。 2.6 使用条件 表6 使 用 条 件 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环境温度 日最高温度 39.1 投标人填写 日最低温度 -33.2 投标人填写 日最大温差 30 投标人填写 2 湿度 日相对湿度平均值 % 95 投标人填写 月相对湿度平均值 90 投标人填写 3 海拔高度 m 2000 投标人填写 4 耐受地震能力 水平加速度 m/s2 0.3g 投标人填写 垂直加速度 m/s2 0.15g 投标人填写 2.7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项目单位原则上不能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根据工程使用条件,当环境温度海拔高度等与标准技术参数表有差异或对通用部分条款有差异时,应逐项在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见表中列出,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应对表7的技术参数进行确认。投标人保证值应与型式试验报告及其他性能试验报告相符。 表7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序号 项目 标准参数值 项目单位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2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投标人需填写专用部分的标准技术参数和项目需求部分的相应表格。标准技术参数表和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要求值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为准。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应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投标人提供的产品技术规范应与本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要求一致。若有偏差,投标人应如实认真地填写偏差值若无技术偏差,则视为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的要求,且在投标人技术偏差表见表8中填写无偏差。 表8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序号 项 目 对应条款编号 技术招标文件要求 偏 差 备 注 1 2 3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表9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序号 产品型号 运行单位 投运数量 投运时间 联系人及电话 备注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 表10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型号和规格 单位 数量 1 2 4 5 6 7 3.4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表11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序号 产品型号名称 试验报告类别和内容 依据标准 试验时间 试验单位 3.5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表12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序号 鉴定产品型号名称 组织鉴定单位 依据标准 鉴定时间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火灾报警系统 技术规范书 通用部分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2年06月 目 录 1 总则 4 1.1 一般规定 4 1.2 投标人应提供的资质及相关证明文件 4 1.3 工作范围和进度要求 5 1.4规范性引用文件 5 1.5 需随设备提供的资料 6 1.6 投标时必须提供的技术数据和信息 6 1.7 到货安装调试验收 7 2 通用要求 7 3 产品试验 7 4其他要求 7 1 总则 1.1 一般规定 1.1.1本技术规范所列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含联动控制系统包括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探测器声光报警器手动报警按钮消防广播等,适用于升压站全站。 1.1.2 投标人应具备招标公告所要求的资质,具体资质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1.1.3 投标人须仔细阅读包括本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和专用部分在内的招标文件阐述的全部条款。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应符合招标文件所规定的要求。 1.1.4 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提出了对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5 本招标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标准和本招标文件技术要求的全新产品,如果所引用的标准之间不一致或本招标文件的要求如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要求较高的指标执行。 1.1.6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差异,则表示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招标文件的要求。如有与本招标文件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必须逐项在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表5技术偏差表中列出。 1.1.7 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未尽事宜,由合同签约双方在合同谈判时协商确定。 1.1.8 本技术规范中涉及有关商务方面的内容,如与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有矛盾时,以商务部分为准。 1.1.9 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中通用部分各条款如与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有冲突,以专用部分为准。 1.1.10 投标文件以中文书写。 1.1.11 投标人必须随技术投标文件提供具有全部投标文件内容的光盘文件两份。磁盘文件格式要求为:文字部分用兼容Word 2003中文版和WPS 2009版,表格部分用兼容Excel 2003中文版和WPS 2009版。 1.2 投标人应提供的资质及相关证明文件 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应提供下列合格的资质文件,否则视为非响应性投标。 1.2.1 同类设备的销售记录填写格式见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表7,并提供相应的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或有关合同证明材料用户合同封面及签字盖章页复印件等。 1.2.2 投标设备应具有符合国内法律相关规定的销售许可证书。 1.2.3供方所提供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及其配套探测器等设备必须通过中国消防产品质量认证委员会的消防产品安全认证,并取得该委员会颁发的产品质量认证证书同时通过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产品检验且合格。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应根据国家规定取得型式认可证书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设备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探测器应根据国家规定获准强制性认证。获得FM或VdS认证的产品优先。 1.2.4供方所提供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件应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如为进口品牌,应在中国大陆境内设置该品牌母公司独合资工厂。控制系统主要部件均为同类产品中的高质量产品,以确保系统可靠性。 1.2.5供方应具备安装施工和调试的资格和经验。参与本公司投标的施工企业必须具有消防工程专业承包二级及以上资质,其提供的代理产品应符合本规范要求。设计企业必须具有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甲级资质。 1.3 工作范围和进度要求 1.3.1 本招标文件仅适用于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货物需求一览表中所列的设备的配合设计制造验收施工调试消防检测消防验收。 1.3.2 合同签订时,应确定卖方向买方提交生产进度计划的时限。卖方应在买方要求的时限内向买方提交详尽的生产进度计划。如生产进度有延误,卖方应及时将延误的原因产生的影响及准备采取的补救措施等向买方加以解释,并尽可能保证交货的进度。否则应及时向买方通报,以便买方能采取必要的应对延迟交货的措施。 1.3.3供方应提供满足本规范书要求所必须的有关图纸硬件软件安装施工消防检测消防验收和售后服务。 1.4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下列标准如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对于标准中未做明确规定的,应参照同等规模项目工程的经验,本着技术先进的原则执行。 卖方提供的设备和附件需要满足的主要标准 序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 1 GB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2 GB50166-200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2 GB50229-200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4 GB4717-2005 火灾报警控制器 5 GB4716-2005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6 GB4715-2005 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7 GB15322-2003 可燃气体探测器 8 GB16280-2005 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9 GB14003-2005 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 10 GB14287.1-2005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第1部分:电气火灾监控设备 11 GB14287.2-2005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第2部分: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12 GB14287.3-2005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第3部分: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13 GA385-2002 火灾声/或光警报器 14 GB17429-1998 火灾显示盘通用技术条件 15 GB16806-2006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16 GB12978-1991 火灾报警设备检验规则 17 GA/T229-1999 火灾报警设备图形符号 18 GB/T4718-1996 火灾报警设备专业名词术语 19 GB4718-1996 火灾报警设备专业名词术语 20 GB15631-1995 点型红外火焰探测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21 GB12791-1991 点型紫外火焰探测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22 GB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23 GB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4 DL5027-1994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25 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 26 RoHs指令 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 27 DL5027-2015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1.5 需随设备提供的资料 应免费提供或配合制作必须的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其质量份数及资料提交进度必须满足整体工程进度要求,供方提交的图纸至少包括但不限于此: 1.5.1系统组态图及设计说明 1.5.2 控制原理和接线图 1.5.3 系统总配置图 1.5.4 清单 1.5.5 火灾报警及消防控制布点单线平面布置图 1.5.6 探头中继器手动报警器等系统中所有设备的布置图及端子接线图 1.5.7 机柜及箱盘的盘面盘内布置图盘内接线图及端子排出线图 1.5.8 应提供手动操作系统的布置图原理图接线图,并提供详细的功能说明 1.5.9 系统中所有设备的安装要求外形尺寸详细样本 1.5.10 设备材料清册 1.5.11设备及配套软件的管理维护手册以及配套软件的安装介质,上述手册为正规出版的中文版,同时提供相应电子版。 1.6 投标时必须提供的技术数据和信息 1.6.1 投标人应按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第1章列举的项目逐项提供技术数据,所提供的技术数据应为保证数据,这些数据将作为合同的一部分。如与招标人在专用部分第1章所要求的技术数据有差异,还应写入技术规范专用部分差异表中。 1.6.2 产品性能参数特点和其他需要提供的信息。 1.7 到货安装调试验收 1.7.1 卖方负责将合同设备运送到买方指定的安装调试地点,由此产生的费用由卖方承担。 1.7.2 买方依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的承诺对全部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外型外观包装及资料文件包括装箱单保修单随箱介质等等进行验收。 1.7.3 设备到货验收及加电验收中出现性能指标或功能上不符合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的承诺产品质量问题以及合同要求时,买方有拒收的权利。 2 通用要求 2.1 投标人同意并保证尊重任何他方的知识产权及其它合法权益,承诺其所提供的设备或服务均为有合法权利的,不会侵犯导致或引起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及其它合法权益,若因合同所提供的相关产品或服务及因履行合同导致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及其它合法权益,所引起的任何及/或全部责任均应当由投标人承担。 2.2 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在满足招标文件的基础上,提供保证所购设备得以正常连接和运行的全部部件模块软件及相关的连接设备电缆光缆等。如有缺漏,投标人免费提供。 2.3 投标人必须承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第三方透露本次采购的有关材料。 2.4 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必须为在产产品。 2.5 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必须是全新的准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产品。 2.6 如果投标人提供的设备要求使用特别接头插座等,由投标人提供。 2.7 招标人非常重视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所提供设备的生命周期,要求所推荐的设备在未来两年内不能停产或淘汰。采购的设备将要有效地使用相对较长的时间, 所以要求本招标文件所采购的设备硬件和软件能够容易升级和扩充。 2.8 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基于国际标准或工业标准,成熟互联性强易扩充。 2.9 投标人提供设备的配套软件系统及相关硬件有最佳的匹配和应用运行能力。 2.10 投标人应积极与各相关系统供应厂商配合,完成接口工作。 3 产品试验 3.1 投标人按招标人在投标文件中的承诺对其产品的性能和配置进行测试检查,并提供测试报告。 3.2 产品试验中出现性能指标或功能上不符合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的承诺产品质量问题以及合同要求时,买方有拒收的权利。 4其他要求 4.1 供方应对需方提供技术培训和操作指导,使培训人员能够掌握系统的原理调整使用维护保持系统最佳运行。 4.2 供方应提供所供备品备件清单,注明制造厂商,在服务期满后供方以优惠价格提供给需方。 4.3 供方应提供所有便于维修和安装的专用工具。此外,供方还应提供一份推荐的维修测试人员必备的标准工具清单。 4.4 质保期1年。全寿命周期8年。非人为损坏,供方应在1年内免费提供火灾报警控制器烟温感探测器等现场部件。保证在8年内提供系统备品备件。 4.5 本规范对火灾报警装置组件安装及其产品质量未作出明确技术要求的,均应满足国家地方性技术标准的规范与要求。 火灾报警系统技术规范书 专用部分 目 录 1 技术规范要求 8 1.1使用环境条件 8 1.2 设备规范 8 2 项目需求部分 10 2.1 货物需求一览表 10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 11 2.3 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12 2.4 工程概况 12 2.5 培训及到货需求 13 2.6 招标人提出的其他资料 13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13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13 3.2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13 3.3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14 3.4 用户使用情况证明或有关合同证明材料 14 3.5 本投标产品其他有关资料及说明 14 1 技术规范要求 1.1使用环境条件 1.1.1周围空气温度 最高温度:39.1 最低温度:-33.2 1.1.2环境相对湿度:多年平均相对值:90 %RH 1.1.3地震烈度: 7 度 水平加速度:0.2g 垂直加速度:0.1g 1.1.4防护等级:室内IP40,室外IP56 1.1.5抗电磁干扰要求:组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各类组件的抗电磁干扰性能应符合相应标准要求。 1.2 设备规范 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一套火灾报警控制器,布置在控制室,实现对变压器开关室电缆夹层等区域的消防报警及控制系统的监控,能够实现全范围内消防报警及控制系统的操作和信息共享。供方提供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在变电站特定条件下可靠运行,以确保系统的正确性稳定性。 控制器应能够实时显示火灾报警故障状态信息, 并能按时间顺序打印历史资料信息探测报警区域内,任何一点出现报警,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显示文字信息。 1.2.1 系统组成: 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控制器手动操作系统等 探测系统包括各种模块探测器手动报警触发装置等 火灾事故声光报警装置 备用直流电源装置 消防专用电话 消防应急广播 与其它消防灭火系统相关设备的接口。 1.2.2 消防报警区域划分: 1.2.2.1 消防控制器布置在控制室 1.2.2.2 消防报警区域 根据变电站的实际情况,系统分为若干个区域进行探测和控制。 1.2.3 系统功能要求: 1.2.3.1 系统组成:火灾报警控制系统一套。 1.2.3.2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探测回路采用二总线制,优先选择环形线路结构,所有探测报警设备及其模块采用有极性接线方式。系统总线上应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每只总线短路隔离器保护的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模块等消防设备的总数不应超过32总线穿越防火分区时,应在穿越处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 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能对雨淋报警阀组湿式报警组消防水泵等重要设备采用多线手动控制方式,并在控制器上有直接手动控制功能和指示灯。 对火灾进行探测,发出声光警报并自动手动及就地手动启动灭火系统,并对消防及灭火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监视。 1.2.3.3报警触发装置的类型及安装位置应符合被保护区域的使用要求,并由需方确认。 1.2.3.4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在区域内普遍设置,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分区的任何位置到最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米。 室内消火栓均设置手动报警按钮,消防报警及控制系统对消火栓系统设有监测。 1.2.3.5系统中每个报警触发装置的信号,应在控制器上有声光显示,并均能以简体中文描述报警位置。每台控制器须采用高度集成化的主控制板,每回路报警和联动点无比例混编,不少于128点。 1.2.3.6控制盘应能反映系统中各火灾探测回路的故障,并具有多对联动用输出接点。 1.2.3.7控制盘应能显示火灾发生的区域部位及时间。 1.2.3.8控制盘还应具有故障报警自检时钟等功能。故障报警与火灾报警的音响和灯光都应有所区别,并能显示故障发生的区域。当火灾报警与故障报警同时发生时,火灾报警优先。时钟要求显示火灾发生时间火灾首次报警时间内部自动连续记时。 1.2.3.9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应根据电站特点如高频电磁干扰选择,当设置自动联动装置或启动自动灭火系统时,应采用感烟感温线型感温探测器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组合。对于自动灭火系统,均应设置两路火灾探测系统,当其中任一路报警时,应向控制盘发出报警信号,当两路探测器同时报警时,自动联锁启动灭火系统。对环境较差的区域,如电缆隧道竖井桥架等处,应采用线型感温探测器,线型感温探测器敷设在桥架上时线型感温探测器的每个回路长度不宜超过200米。 1.2.3.10 需方向供方提供一路220AC 50HZ电源一路UPS电源到火灾报警盘,当供方还需要其它等级的电源时,应自备变压器等转换装置实现。供方供货范围内的各设备供电由供方自行解决。 控制盘应有专用备用蓄电池电源及自动充电器,备用电池应可在最恶劣工况下连续使用8小时。 1.2.3.11 消防通讯系统: 手动报警处应设置对讲电话插孔每个就地区域报警盘及其他重要部位的有人值班室应设置火警电话分机。 1.2.3.12 供方应提供与相关自动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接口。 1.2.3.13 供方所供系统与其它系统的接口形式,根据需方的要求确定接口形式为无源接点或24V DC信号。 1.2.4 控制要求 当探测器或监视模块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后,系统应能自动识别误报信号,而且对误报信号仅作记录,不发出报警对于真实报警信号,系统应能打开声光报警器提示工作人员。同时也应能自动手动启动消防泵,自动开启相应区域的专用灭火装置进行自动灭火。 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能按设定的控制逻辑向各相关的受控设备发出联动控制信号,并接受相关设备的联动反馈信号。 各受控设备接口的特性参数应与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的联动控制信号相匹配。 需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控制的消防设备,其联动触发信号应采用两个报警触发装置报警信号的与逻辑组合。 1.2.5 元器件要求 1.2.5.1 在选择火灾探测器时,应根据火灾的特点及探测点的环境来选择。探测器应具备防潮防渗水功能,电子编码,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优先选用符合RoHS指令的产品。 1.2.5.2 控制系统的容量不应小于报警区域的探测区域总数,应留有20%的余量。 1.2.5.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声光警报器,并在确认火灾后启动建筑内的所有火灾声光警报器。火灾声警报器设置带有语音提示功能时,应同时设置语音同步器。同一建筑内设置多个火灾声警报器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同时启动和停止所有火灾声警报器工作。 每个报警区域内应均匀设置火灾警报器,其声压级不应小于60dB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 的场所,其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 灯光警报装置和音响警报装置其中一种发生任何故障应不影响另一种装置正常工作。警铃铃声清晰响亮,音质稳定敲击柱强度高,安全可靠,外形美观。 1.2.5.4火灾报警控制器要求具有自动检测灵敏度可调故障自动监测能够准确判断火灾真伪RS485/232TCP/IP接口,系统具备良好的扩展功能,并提供相应通信规约,实现远程信号传输或控制具有火灾报警信号无源输出接点采用可充电电池作为数据存储的后备电源。 1.2.5.5 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由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保护长度在5100米之间,光束之间的距离14米可对灰尘温度等环境变化进行自动补偿易于安装调试,可以在墙壁或顶棚安装,带有必要辅件。 1.2.5.6 手动报警按钮要求外观美观,可以满足各种环境需求可靠性稳定性高采用可恢复式启动零件,专用钥匙复位。 1.2.5.7 短路隔离器可自动隔离故障,并带有故障隔离显示。 1.2.5.8某一个控制器或模块故障,不影响其它控制器及模块的正常运行。 1.2.5.9 电源故障应属系统的可恢复性故障,一旦重新供电,控制器及模块应能自动恢复正常工作而无需运行人员的任何干预。 1.2.5.10 供方提供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先行执行我国有关的防火规范及国家标准。 1.2.6 模块的设置 1.2.6.1 每个报警区域内的模块宜相对集中设置在本报警区域内的金属模块箱中。 1.2.6.2 严禁将模块设置在配电控制柜箱内。 1.2.6.3 本报警区域内的模块不应控制其他报警区域的设备。 1.2.6.4 未集中设置的模块附近应有尺寸不小于100mmx100mm的标识。 1.2.7 布线详见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1.2.7.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供电线路消防联动控制线路应采用耐火铜芯电线电缆,报警总线消防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用电话等传输线路应采用阻燃或阻燃耐火电线电缆。 1.2.7.2 不同电压等级的线缆不应穿入同一根保护管内,当合用同一线槽时,线槽内应有隔板分隔。 2 项目需求部分 供方负责根据需方提供的图纸资料和变电站实际条件,实施火灾报警系统的配合设计制造试验供货,负责落实施工调试,委托消防检测,确保通过当地消防部门验收。 2.1 货物需求一览表 项目单位要求 投标人响应 序号 名 称 单位 型式规格 数量 型式规格 数量 1 火灾报警控制柜 面 机柜式 1 1.1 火灾报警控制盘 台 联动型,具备RS-485或以太网接口,有上传联动功能,接入最少256点,含备用电源上传通信模块通信规约 1 2 图形显示器 套 1 3 感烟探测器 个 90 4 感烟探测器防爆型 个 5 5 智能感温探测器 个   2 6 探测器底座 只   按需 7 可燃气体探测器 个 将报警信息接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气体类型在施工图阶段明确) 1 8 智能编址型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带电话插孔 其中3套采用防爆型 只   24 9 声光报警器 其中3套采用防爆型 只 24 10 消防电话 套 1 10.1 消防外线电话 台 1 10.2 消防专用电话主机 台 1 10.3 消防专用电话分机 台 7 11 消火栓直启按钮 只 6 12 感温电缆含配套模块及电缆终端盒 米 满足含站内25m长x8.4m宽电缆夹层火警用感温电缆 600 按需 13 输入模块 只   8 14 输出模块 只   8 15 模块箱 个 6 16 短路隔离器 只   15 按需 17 消防广播 17.1 消防应急广播 套 含广播模块扬声器功率放大器等。 12 17.2 消防应急广播箱 个 按需 17.3 总线广播区域控制盘 台 1 17.4 消防广播录放盘 台 1 17.5 机柜 面 按需 18 耐火铜芯屏蔽控制电缆4x2.5mm2 米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供电线路消防联动控制线路 300 按需 19 屏蔽阻燃信号电缆 米 室内采用阻燃双绞线室外采用带阻燃屏蔽的铜芯电缆,缆芯截面1.52.5mm2,布线方式为总线制。 1500 按需 20 耐火电源线 米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探头等设备供电电缆NH-BV2.5 2000 按需 21 电话线 米 800 按需 22 广播线 米 800 按需 23 接地线 米 50 按需 24 其他辅材 米 配套镀锌钢管DN25,DN32 3500 按需 25 施工费 项 含站内1个220kVGIS预制舱1个35kV预制舱1个站变预制舱1个低压配电预制舱2个蓄电池预制舱1个二次设备预制舱1个综合楼及辅助用房等其他建筑。 1 26 其他火灾报警装置接入配合调试费 项 负责接入2台主变及60MW/120MWh储能系统火灾报警装置,共48个集装箱 1 27 消防检测费 项 1 注:1.供货范围的具体配置及数量以施工图为准。投标方应在接到甲方正式生产通知后,再安排生产。 2.本升压站工程火灾报警系统为集中式报警,并考虑与消防防烟排烟系统及门禁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火灾报警主机通过RS485口与监控系统网络通讯屏规约转换装置相连。 3.为实现预制舱通风箱和空调电源的火警断电,火灾报警系统应配置相关控制模块,将有源24V信号转换为可接强电AC220V的接点,该接点接入低压配电盘内相应电源馈线开关分励脱扣器,实现火灾报警与暖通系统联动。实现联动功能所需配套模块及与馈线开关联接电缆等材料由火灾报警厂家提供,并负责现场调试成功。联动模块安装于模块箱,就近布置于低压配电盘附近。投标厂家应与预制舱厂家配合,实现火灾报警系统与舱体内各项设备,如消防防烟排烟系统及门禁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最终满足消防等相关要求。投标人需承诺予以解决且不产生额外的费用,直至消防验收合格。 4.投标方配合现场施工单位埋管,并负责火灾报警系统安装指导与调试。 5.火灾报警控制器能够提供1副火灾报警信号无源接点(可接入DC220V),火灾报警信号接入公用测控装置。 6.火灾报警系统配置应满足相关消防规范及当地消防要求,设备配置功能应齐全,并且负责通过消防验收。 7.本技术规范书与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等规范冲突的地方,以最新版设计规范为准。 8.厂家所提供设备需满足当地运行环境要求。此招标供货范围单仅作参考,投标厂家根据以上要求及实际情况,提供满足要求的详细供货设备清单。 9.负责将主变火灾报警装置及储能系统火灾报警接入此系统,并提供相关线缆。升压站内60MW/120MWh储能系统集装箱内配置火灾报警装置,并设置1台火灾报警主机,根据建设方要求,投标厂家负责实现与此主机的通信功能,实现全站范围内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统一监控。 附表 环境条件 此表仅为参考数据,具体应以风电场实际数据为准 海力素气象站主要气象要素特征值表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 表1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单 位 项目单位要求 投标人响应 备 注 型号和规格 数量 型号和规格 数量 1 感烟探头 只 5 2.3 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需确认的图纸资料应由卖方提交到表2所列单位。 表2 卖方提交的需经确认的图纸资料及其接收单位 提交图纸资料名称 接收图纸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 提交份数 提 交 时 间 认可图最终图 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设计方 1技术协议签订后2周内,供货商应提供认可图纸。  2工程师在收到认可图纸后2周内,应将经确认的1份图纸寄送给供货商。  3供货商收到经确认的图纸2周内提出最终图 认可图最终图 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项目单位 2.4 工程概况 2.4.1 项目名称: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2.4.2 项目单位: 2.4.3 工程规模:本工程升压站220kV系统规划为单母线接线,出线2回,本期建成1回站内规划建设2台主变,本期建设2台35kV系统规划为独立2段单母线接线,本期建成2段单母线接线,并建设母线下35kV风机集电线路8回35kV储能线路2回无功补偿装置2组(SVG)35kV站用变1台。 2.4.4 工程地址: 2.4.5 交通运输: 2.5 培训及到货需求 表3 培训需求一览表 序号 招标人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2 3 表4 到货需求一览表 序号 招标人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合同生效之日起 日内到货含节假日 2.6 招标人提出的其他资料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投标人提供的产品技术规范应完全满足本招标文件中规定。若有偏差投标人应如实认真地在投标人技术偏差表表10中填写偏差值,否则视为与本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要求一致。若无技术偏差则应在技术偏差表中填写无偏差。 表5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序号 项 目 对应条款编号 技术招标文件要求 差 异 备 注 1 2 3 3.2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表6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型号和规格 单位 数量 1 2 3 4 5 6 3.3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表7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序号 型号规格 数量 用户单位 用户联系人 用户联系人电话 投运时间 备注 1 2 3 4 3.4 用户使用情况证明或有关合同证明材料 3.5 本投标产品其他有关资料及说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技术规范 通用部分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2年06月 石家庄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1. 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 2.采购标准技术规范通用部分原则上不需要设备招标人项目单位填写,更不允许随意更改。如对其条款内容确实需要改动,项目单位应填写项目单位通用部分条款变更表并加盖公司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及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经标书审查同意后,对通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通用部分条款变更表,放入专用部分,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 3. 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标准技术参数表项目需求部分和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还应对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响应。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中参数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证明参数优于招标人要求的相关试验报告。 4. 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5. 技术规范范本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目  次 目  次 2 1 总则 4 1.1 一般性要求 4 1.2 投标人必须提交的技术参数和信息 4 1.3 安装调试性能试验试运行和验收 4 1.4 应满足的标准 4 2 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6 2.1 环境条件 6 2.2 工作条件 6 2.3 基本技术条件 6 2.4 技术性能要求 7 3 试验 16 3.1 型式试验 16 3.2 出厂试验 17 3.3 现场试验 17 4 其他要求 17 4.1 质量保证 17 4.2 技术服务 17 4.3 工厂检验和监造 20 4.4 包装运输和储存 20 1 总则 1.1 一般性要求 1.1.1投标人及所投产品制造商应有权威机关颁发的ISO9001系列的认证书或等同的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投标人及制造商应已设计制造和提供过同类设备,且使用条件应与本工程相类似,或比规定的条件更严格。如发现有失实情况,招标方有权拒绝该投标详见招标文件商务部分。 1.1.2本规范提出的是基本技术要求,未尽的相关技术细节可在技术谈判中商定,投标人应提供符合DLGBIEC最新版本的标准和本规范要求的产品。 1.1.3投标人必须逐项响应本技术规范中的要求,如有与本技术规范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必须逐项在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技术偏差表中列出。 1.1.4本规范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1.5本规范未尽事宜,由招标人和投标人在合同技术谈判时双方协商确定。 1.1.6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如有异议,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1.7投标产品应具备国家或电力行业检验检测机构颁发的合格证书,并在投标文件中提供。 1.1.8投标文件应对招标文件进行逐条应答,还应包含以下内容:总体技术方案系统结构图设备型号性能指标试验报告有效期内产品说明书质量承诺书等。 1.2 投标人必须提交的技术参数和信息 1.2.1 技术参数响应表技术参数偏差表及相关技术资料。 1.2.2 投标产品的特性参数和特点。 1.2.3 与其他设备配合所需的相关技术文件和信息。 1.3 安装调试性能试验试运行和验收 1.3.1 合同设备的安装调试将主要由卖方负责,买方配合。 1.3.2 合同设备的性能试验试运行和验收根据本规范规定的标准规程规范进行。 1.3.3 完成合同设备安装后,买方和卖方应检查和确认安装工作,并签署安装工作证明书,共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1.3.4 设备安装调试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试运行。试运行后买卖双方应签署合同设备的验收证明书试运行时间在合同谈判中商定。该证明书共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1.3.5 如果安装调试性能试验试运行及质保期内技术指标一项或多项不能满足合同技术部分要求,买卖双方共同分析原因,分清责任,如属制造方面的原因,或涉及索赔部分,按商务部分有关条款执行。 1.4 应满足的标准 合同中所有设备备品备件,包括卖方从第三方获得的所有附件和设备,除本规范中规定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外,其余均应遵照最新版本的电力行业标准DL国家标准GB和IEC标准及国际单位制SI,这是对设备的最低要求。卖方如果采用自己的标准或规范,必须向招标方提供中文和英文若有复印件并经招标方同意后方可采用,但不能低于DLGB和IEC的有关规定。 表1 卖方提供的设备和附件需要满足的主要标准 标准号 标 准 名 称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Fc: 振动(正弦) GB/T 3047.1 高度进制为20mm 的面板架和柜的基本尺寸系列 GB 4798.4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4部分:无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 GB/T 6992所有部分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GB 12322 通用性应用电视设备可靠性试验方法 GB 12663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 GB/Z 14429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部分:总则术语 GB/T 17626.2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7626.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 50115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198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DL 451 循环式远动规约 DL 476 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 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GA/T 36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YD/T 980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IEC 60870-5-101 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IEC 60870-5-103 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IEC 60870-5-104 远动网络传输规约 IEEE 802.3 10BASE-T 以太网接口标准 IEEE802.3U 100BASETX快速以太网接口标准 CCITT G.703 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络数字接口参数标准 ITU-T H.323 网络电视电话系统和终端设备标准 ITU H.263 视音频编解码标准 ISO/IEC14496-2 MPEG4视音频编解码标准视听对象的编码6部分 2 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2.1 环境条件 1海拔高度:2000 m 2环境温度:5070 户外 2545户内 3抗地震能力:地面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同时作用,分析计算的安全系数不小于1.6 4相对湿度:595 5设备设计最大风速:35m/s。 2.2 工作条件 工作电源:交流220V,50Hz。 2.3 基本技术条件 投标人提供的视频监控系统的产品,应能在环境抗干扰等方面满足在强电磁场干扰环境下使用的要求,室外产品应通过EMC级检测,室内产品应通过EMC 级检测,投标文件中应提供国家或电力行业检验检测机构颁发的合格证书。 投标人应根据本技术规范书中的各项要求及招标文件所附总平面布置图及各控制楼等的平面图完成变电站视频监视系统含图像监视门禁系统及电子围栏红外线对射系统的组态设计,并在投标书中提出相应的系统图,投标书中的供货清册应包括本站视频监视系统含图像监视门禁系统及电子围栏红外线对射系统所需的所有软硬件及安装材料。 为最大程度保证系统的监控效果,整个系统不得采用二次及以上压缩。即从变电站监控前端压缩编码到各级终端解压回显,中间过程不得再有其他任何形式的压缩编码。 视音频图像设备及信号格式应严格符合国家国际有关标准。视频信号制式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视频制式PAL。图像清晰度在540TVL以上。同时在视频显示功能中,各种菜单说明都应为中文显示。 系统采用的视频编解码标准应采用最有效的国际标准进行视频压缩MPEG4或H264,采用国际通用的图像存储格式进行图像记录和存储,音频压缩标准采用ITUT G.711或 OggVorbis 标准。 2.3.1 系统先进性要求 机柜站端视频处理单元电源外围采集控制设备等设备应采用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产品,并出示相关检验机构的合格证书,系统应充分考虑可升级性。 2.3.2 系统可靠性要求 为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系统设备必须具备如下可靠性保证: 1系统的使用不能影响被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 2系统的局部故障不能影响整个视频监控系统的正常工作。 3系统设备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故障排除和替换。 4系统要有具备处理同时发生的多个事件的能力。 5系统具备防雷和抗强电磁干扰能力。 2.3.3 系统扩展性要求 由于电力系统建设阶段性特点,变电站遥视系统要求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 1系统主要设备的配置按照终期规模设计,在变电站将来扩建时,遥视系统的软硬件无须改变。 2系统各项功能和运行状态不受扩建影响。 3系统具备多级组网能力以便组建更大的监控网络。 2.3.4 系统运行安全性要求 1系统实行操作权限管理,按工作性质对每个操作人员赋予不同权限,系统登录操作进行权限查验。 2系统所有重要操作,如登录控制退出等,均应有操作记录,系统可对操作记录进行查询和统计,所有操作记录具有不可删除和不可更改性。 3网络安全保护,保证系统数据和信息不被窃取和破坏。 4系统保存的重要数据,具有不可删除和不可更改性。 5系统具有较强的容错性,不会因误操作等原因而导致系统出错和崩溃。 6系统应具有自诊断功能,对设备网络和软件运行进行在线诊断,发现故障,能显示告警信息。 7系统应具有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 8系统应具有远程配置的能力。 9系统可接入多种智能设备,通信协议为标准的远动标准协议。 10应采用全中文图形化界面。 11提供对系统操作的在线中文帮助。 12自动生成系统运行日志,可查询及以报表方式打印输出。 2.4 技术性能要求 2.4.1 主要功能要求 视频监控系统主要考虑对全站主要电气设备关键设备安装地点以及周围环境进行全天候的图像监视,以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生产所需的监视设备关键部位的要求。同时,该系统可实现变电站安全警卫的要求。 整个系统应由监控终端进行控制当发生报警时,站端视频处理单元可传送报警信息,并能联动相关设备,如启动照明灯光警笛等。 系统还应具有与监控中心或各监控终端进行接口和远传的功能。其中监控中心或现有MIS用户终端只需安装相应软件和授权就能实现站内视频监视终端的功能,而不需要安装专用硬件设备。 2.4.1.1 视频显示功能: 1实时图像监视,彩色图像以不少于4通道每通道以每秒25帧的速率实时传送和播放。视频图像大小随意可调。 2支持 VGA/HDMI主辅视频及辅助视频端口的本地输出VGA 最高分辨率可达 12801024,HDMI 分辨率最高可达 19201080 3支持 1/4/9/16 画面预览,预览通道顺序可调 4支持预览分组切换手动切换或自动轮巡预览,自动轮巡周期可设置 5支持预览的电子放大 6可屏蔽指定的预览通道 7支持视频移动侦测视频丢失检测视频遮挡检测视频输入异常检测 8支持视频隐私遮盖 9支持多种主流云台解码器控制协议,支持预置点巡航路径及轨迹 10云台控制时,支持鼠标点击放大鼠标拖动跟踪功能。 11视频监控系统具备电子地图功能。在电子地图上应能显示摄像机报警器等设备的运行状态。 2.4.1.2 图像储存回放功能: 1支持循环写入和非循环写入两种模式 2支持定时和事件两套压缩参数 3录像触发模式包括手动定时报警移动侦测等 4每天可设定 8 个录像时间段,不同时间段的录像触发模式可独立设置 5支持移动侦测录像报警录像的预录及延时,定时和手动录像的预录 6支持按事件查询录像文件 7支持录像文件的锁定和解锁 8支持指定硬盘内的录像资料仅供读取,只读属性 9支持按通道号录像类型文件类型起止时间等条件进行录像资料的检索和回放 10支持回放时对任意区域进行局部电子放大 11支持回放时的暂停快放慢放前跳后跳,支持鼠标拖动定位 12支持多路同步回放,可通过资源配置加以调整。 2.4.1.3 设备控制功能: 1对变电站环境和设备进行防盗防火防人为事故的监视。通过通信网络通道,将被监视目标的实时图像及报警信号上传到站端/调度端视频主站,并实现控制功能。 2操作人员通过站端/调度端视频主站对变电站设备现场进行监视,可对变电站摄像机进行控制左右上下远景/近景近焦/远焦,对于带预置点云台,操作人员可以直接进行云台的预置和操作。可设置现场球形摄像机,包括设置预置位区域名称区域遮盖等所有球形摄像机功能。 3可完整的远程控制前端设备:如现场云台电动变焦镜头防护罩雨刷等各种受控设备。 4对操作人员能设置权限管理,保证控制的唯一性,即对某一设备操作时,其他人员则不准许动作,确保一对一操作。 5可进行当地或远程布防/撤防,也可以事先确定布防/撤防策略,由平台按照制定的策略自动进行布防/撤防。也可以通过电子地图进行布防或者撤防。 6具有操作联动功能,当运行人员对某一设备进行操作时,摄像机应自动调整到该设备处,并启动录像装置录像。其他相应的数据如温度湿度SF6 浓度等能在监控画面上显示 2.4.1.4 报警功能: 1报警类别:消防报警防盗报警画面变化报警。报警可根据需要进行分级,报警信号报警内容可在任何画面自动显示。当发生报警时,监控主机硬盘或相应录像装置能自动进行存盘录像,同时传送报警信息和相关图像,并自动在电子地图上提示报警位置及类型。 2系统应具备处理多事件多点报警的能力,多点报警时采用覆盖方式,报警信息不得丢失和误报。 3现场报警器可以方便地与各种现场探测器连接,组成安全警卫子系统。 4各种探测器可以手动自动地布防撤防,并可按时间自动投入或自动撤防。 5报警视窗内提供报警信号的详细信息,可以通过点击报警信息切换报警画面。 6报警时能提供语音报警和电话传呼报警等多种方式。 7报警信息储存管理,实现报警联动录像,具备长延时录像和慢速回放功能,可以多种方式查询报警信息。 8可方便通过弹出菜单设置报警联动的摄像机,可以联动智能球形摄像机的不同预置位。 9报警信息可以区分该报警信息是否已被用户检查确认。 10画面变化报警的变化率可设置。 11视频监控系统应具有与火灾报警系统联动的功能,即当发生火灾时,火灾发生点处附近的摄像机应能跟踪拍摄火灾情况,同时,彩色监视器画面应能自动切换,以显示火灾情况。 12能对各摄像机进行自检并报警。 13所有报警信息均可查询,有需要时可打印输出。 2.4.1.5 环境信息采集处理功能: 1能对站内的温度湿度风力水浸SF6浓度等环境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处理和上传,采集周期小于5s。 2可设置不同级别的环境信息告警值。 3环境信息数据以变化传输方式上送地区主站,阀值可设。 4环境信息历史数据应能至少保存一个月,存储周期为10s10min可调。 2.4.1.6 语音功能: 1变电站端场景录音传输和播放。 2实现实时与站端/调度端视频主站的双向语音对讲及语音广播。 3实现双向语音录音功能,播放保存回放语音。 2.4.1.7 远方配置功能:应能接站端/调度端视频主站下发的指令完成参数配置布防/撤防预置位设置等配置功能。 2.4.1.8门禁功能: 1应实现刷卡开门密码开门远程控制开门等多种开门方式 2应具备信息记录功能,能记录门禁开启时间及开启人信息等,记录信息能远程读取 3能按时间地点进行权限设置,具备非法闯入报警非法刷卡报警等多种报警功能 4门禁具备安全休眠常开常闭等多种工作状态 5能和消防子系统联动,在消防告警时将所有门打开。 2.4.1.9安全警卫功能如下: 1红外防盗报警器能在一定距离范围内检测到非法入侵 2站内照明和录像在红外报警时能自动打开,平时也可以由操作人员手动打开关闭 3站内照明和录像在电子围栏报警时能自动打开 4警情发生时能启动警铃发出声音告警。 2.4.2 监视范围及配置要求 视频监控系统监视范围如下,但不限于此: 1监视变电站区域内场景情况。 2监视变电站内常规敞开式刀闸的分合状态。 3监视变电站内变压器断路器TATV避雷器和瓷绝缘子等重要运行设备的外观状态。 4监视变电站内主要室内主控室继电器室高压室电缆层电容器室独立通信室等场景情况。 5监测变电站内主要室内主控室继电器室蓄电池室独立通信室等温度湿度SF6浓度高压场地风力沿海变电站以及开关场地电缆沟的水浸情况。 6实现变电站防盗自动监控,可进行周界室内门禁的报警及安全布防/撤防。 7实现站内消防系统报警联动,并对消防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视。 8实现对空调等设备的远方状态监视和控制。 2.4.3 系统结构要求 系统应采用标准化网络化免维护式的系统结构,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符合ISO/OSI开放系统互联标准。 1系统要具备软硬件的扩充能力,支持系统结构的扩展和功能升级。 2系统应为其他系统提供标准图像接口,以利于其他系统调用及二次开发。 3系统所提供的支撑软件能支持用户进一步开发应用软件。 4系统的软硬件接口应采用国际标准或工业标准,支持与其他标准硬件其他网络及不同生产商的设备互联,可以达到信息资源共享。 5系统所选用的硬件平台应是符合现代工业标准,具有一定市场销售规模的通用化系列化的标准产品,并有可靠的维修服务支持,存在有其他替代品的可能。应充分考虑到计算机硬件的飞速发展和合同签订到系统投运的时间滞后。 6为适应系统多级监控要求,系统具有灵活的多级组网能力。 7系统具备开放的二次接口,可以为第三方提供进行连接的接口。 2.4.4 站端硬件要求 2.4.4.1 站端硬件总体要求 投标商提供的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屏蔽功能和抗强电磁干扰能力,并具备过电压保护措施,能够有效地应对变电站场地等区域中的强电磁干扰的环境。所有设备应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在变电站内的电磁感应静电电器操作及雷电过电压环境中,不应损坏,能正常工作。 投标商应对设备及电缆屏蔽层的接地,系统抗干扰措施作重点说明,证明其产品能适用于变电站的电磁环境。 视频监控系统各设备的安装使用应不影响和妨碍站内一二次电气设备及其他装置的独立性正确性可靠性。 与其他厂家智能设备及控制中心数据通信,保证数据接收及传送的正确性实用性。 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设备有液晶显示屏的其显示的信息必须为中文。 布置在室内的每台摄像机需要自带灯光控制器和照明设备,根据视频监控系统的指令进行开关。 彩色监视器站端视频处理单元总控电源刻录设备网络交换机网桥门禁主机等均应组屏安装。 系统电源故障摄像机故障站端视频处理单元刻录设备智能接口机等装置故障报警信号应能以硬接点信号传送至其他系统。告警信号硬接点2路输出。 2.4.4.2 站端视频处理单元 站端视频处理单元应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支持不同厂家的前端模拟或网络摄像机,实现视频监控支持以网络通信方式与监控后台主机通信,上送分析数据以及告警信号,接受监控后台主机的控制支持向站内其他系统发送实时视频数据流支持远程用户以直接或转发方式访问视频数据流。具体功能参数描述如下: 1接受站端/调度端视频主站的启动分析命令,启动摄像机预置位,获取监视对象如户外刀闸户外开关的视频画面 2在指定时间内进行数据分析,并进行模型比对 3在指定时间内以网络方式上传分析结果,分析结果可以是模型数据,也可是分析图片或视频片段 4通过站控网获取需要联动的信息,并按预先制定的规则进行视频摄像机联动 5支持在线修改联动规则 6可同时联动不同摄像机 7依据联动信息,启动录像,并具有预录像功能,预录时间可设置 8能接入不同厂家的摄像机,包括模拟摄像机和数字摄像机最大接入 16 路模拟摄像机或 24 路网络摄像机 9支持 PAL/NTSC 制式视频信号输入 10采用 H.264 视频压缩技术,压缩比高,清晰度好,编码性能稳定可靠 11每个通道的视频编码参数独立可调,包括分辨率帧率码率图像质量等 12每个通道支持定时和事件两套压缩参数 13支持复合流和视频流编码 14支持双码流技术 15支持 JPEG 标准的 4CIF 或 CIF 格式图片压缩存储网络传输 16支持水印WaterMark技术,防止图像被修改,保证录像资料真实有效 17文件格式与 Windows 系统兼容,采用硬盘空间预分配技术杜绝硬盘碎片的产生 18支持通过 USB 接口进行备份 19支持内置 SATA 刻录机进行备份 20支持按文件和时间进行批量备份 21支持回放时进行剪辑备份 22支持备份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23统一管理设备与 IP 通道的开关量报警输入/输出 24统一管理设备与 IP 通道的视频遮挡报警视频移动侦测视频丢失报警 25支持 10M/100M/1000M 或 10M/100M 自适应网络接口,具有 5 个以上网络口,分别支持 DL/T 860 协议以及 TCP/IP 协议 26支持远程手动触发和停止录像 27支持远程手动触发和停止报警输出 28支持语音对讲或语音广播 29内嵌 WEB Server。 详细性能参数见专用技术规范表 1 技术参数特性表。 2.4.4.3 摄像机 室外配置模拟/网络高速球机模拟/网路云台机模拟/网路固定机室内配置模拟/网路中速球机模拟/网路固定机可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具有智能视频分析功能的网络摄像机。具体功能参数描述如下: 1安装方式灵活,提供多种安装方法 2室外摄像机防护能力通过 IP66 测试,室内摄像机防护能力通过 IP65 测试 3室外摄像机通过 EMC4 级认证室内摄像机防护能力通过 EMC3 级认证 4具备智能分析功能的摄像机定位精确,偏差小于 0.1 度 5支持多语言菜单及操作提示功能,用户界面友好 6支持断电数据不丢失 7支持断电记忆功能 8支持定时启动预置点花样扫描巡航扫描水平扫描垂直扫描随机扫描帧扫描全景扫描功能 9支持密码保护,防止恶意修改配置信息 10支持自动光圈自动对焦自动白平衡背光补偿低照度宽动态等功能 11支持 128 个预置位,并具有预置点冻结功能 12支持视频丢失告警视频遮挡告警,支持就地接入告警并启动告警联动。 详细性能参数见专用技术规范表 1 技术参数特性表。 2.4.4.4 云台控制器解码器 云台控制器应满足以下要求: 1云台解码器内置在云台中,要求能够完成云台和镜头等控制对象的控制 2云台控制器解码器的控制协议应具有开放性。 2.4.4.5 主动红外线对射及相关设备 主动红外线对射及相关设备功能参数描述如下: 1红外线光束对射探头应采用四光束的,当有人或物体阻挡光线时产生告警信号,并可以设置其布防和撤防两种运行方式。 2红外对射的安装应该覆盖所有的围墙及大门,红外线光束对射探头的裕度应不小于100如围墙的长度为60m,则对射探头的标称距离为不小于601100120m。 3红外对射支撑管应用不锈钢管和底座,管厚不少于1.2mm,座子厚度不小于2.5mm座子的固定螺栓方向向下。 2.4.4.6 门禁设备 变电站高压室通信室蓄电池室二次设备室控制室GIS 室SVG室可配置门禁设备,功能参数描述如下: 1具有多路输入输出接口及 RS-232/RS-485/RJ-45 通信接口 2具备保存 30 000 张不连续用户卡和 15 000 条脱机事件记录信息的存储能力。 2.4.4.7 电子围栏 在围墙上设置电子围栏,按围墙每边100m左右设一个防区。光报警装置按防区设置。前端围栏直接安装在围墙顶部的上方,电子围栏采用四线制。在电子围栏醒目处,一般每隔 10m 安装一块警示牌,警示牌悬挂在合金线上。 2.4.4.8 环境信息采集设备 环境信息采集设备包括环境数据处理单元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水浸探头SF6 探测器等。详细性能参数见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表1标准技术参数表。 2.4.4.9 网络交换机 网络交换机功能参数描述如下: 1站端系统应配置交流220V供电的二层以上网络交换机。 2满足变电站电磁兼容标准。 3采用无阻塞配置的结构设计,保证满配置时能以线速接收帧,并能无延迟地处理。 4端口支持10M/100M/1000M,采用RJ45接口及光纤接口。 5具备网络风暴抑制和网络流控制功能,并能支持组播功能,组播条目在256条以上。 6采用分布式交换处理结构,所有接口模块均具有本地自主交换的能力,并满足DL/T8603中各项技术要求。 鉴于网络交换机在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网络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投标单位在投标时应选择成熟稳定的并在电力系统有大量应用业绩的商用产品,并需提供由国家权威机构出具的该产品的电磁兼容测试报告电磁干扰下的性能测试报告使用环境温度测试报告性能测试报告。 2.4.4.10 视频光端机 模拟摄像机到站端视频处理单元传输距离超过300m或者网络摄像机到站端视频处理单元传输距离超过100m的,采用单模光纤视频光端机传输。视频光端机详细性能参数见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表1标准技术参数表。 2.4.4.11 站端视频工作站 变电站端配置一台图像工作站,具备视频系统客户端的一切功能。图像工作站的详细配置见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表1标准技术参数表。 2.4.4.12 综合电源 综合电源功能参数描述如下: 1综合电源提供两路AC 220V/50Hz交流电源输入接口当主供电线路停电时,可自动切换到备用供电线路上。 2对于新建的变电站视频监控设备,其电源由柜内综合电源集中辐射式配送,机柜中安装配电接线端子,每路电源都有标签详细说明,便于维护检修对于改造的变电站视频监控设备,原运行良好的视频监控设备需保留,其供电电源可保持不变。 3当供电电缆较长不能满足设备供电质量要求,或个别设备所需电源较特殊时,可向该设备直接提供AC 220V/50Hz交流电源,在设备前端安装独立电源适配器转换成所需要的电源。 4电源配电器必须具备防雷和防过电压能力,电源电压在1510额定电压频率在22范围变化时,设备各项性能和技术指标均能满足系统要求。 2.4.4.13 灯光控制单元 配备辅助灯光的变电站应配置灯光控制单元,灯光控制单元和站端视频之间用RS485/232通信,卖方应提供详细的规约文本。详细技术指标见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表1标准技术参数表。 2.4.4.14 线缆线路 1站端系统所使用的通用电缆可分为:电源电缆导线截面积不小于2.5 mm视频电缆SYV755控制电缆导线截面积不小于0.75 mm报警电缆导线截面积不小于1.0 mm灯光电源电缆导线截面积不小于2.5 mm屏蔽网络线光缆等。 2模拟摄像机到站端视频处理单元传输距离超过300m或者网络摄像机到站端视频处理单元传输距离超过100m的,传输电缆采用单模光纤。采用的光纤芯数每路视频不少于 4 芯 3所有电缆敷设时,电缆沟弱电桥架竖井内室内墙内暗埋套穿PVC管埋地敷设时套穿热镀锌管。 2.4.4.15 屏柜 1柜内所安装的元器件应有型式试验报告和合格证。装置结构模式由插件组成插箱或屏柜。插件插箱的外形尺寸应符合GB3047.1的规定。装置中的插件应牢固可靠,可更换。保护屏包括所有安装在屏上的插件插箱及单个组件应满足防震要求。插件插箱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所有元件应排列整齐,层次分明,便于运行调试维修和拆装,并留有足够的空间。对装置中带有调整定值的插件,调整机构应有良好的绝缘和锁紧设施。 2柜体下方应设有接地铜排和端子,接地铜排的规格为25mm4mm,接地端子为压接型。屏间铜排应方便互连。保护屏工作地和保护地宜分设接地铜排,若共用接地铜排,应保证不影响人身及屏内设备安全。 3内部配线的额定电压为1000V,应采用防潮隔热和防火的交联聚乙烯绝缘铜绞线,电源回路的最小截面不小于2.5mm2,其余回路的最小截面不小于1.5mm2。导线应无划痕和损伤。供方应提供配线槽以便于固定电缆,并将电缆连接到端子排。供方应对所供设备的内部配线设备的特性和功能的正确性全面负责。所有连接于端子排的内部配线,应以标志条和有标志的线套加以识别。 5所有端子额定值为1000V10A,压接型端子。一个端子只允许接入一根导线。端子排间应有足够的绝缘,端子排应根据功能分段排列,并应至少留有20的备用端子。端子排间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外部电缆的连接。 6屏的形式颜色尺寸等参数应与变电站内其他的控制保护屏柜一致。 7结构为屏前后开门垂直自立式的柜式结构。柜内主要设备为固定安装方式,要求与屏正面平齐美观。应提供由柜门而自动开启的柜内照明设备,以便于对柜内的设备进行检查和接线。柜内应设有横向及竖向导线槽,所有设备安装的位置都应方便外部电缆从屏柜的底部进入。 8屏面上信号灯和复归按钮的安装位置应便于维护运行监视和操作。所有供货的屏柜均应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应提供必要设施,以保证能够正确起吊运输存放和安装设备,且应提供地脚螺栓孔。 9所有屏面应清洁,并涂有一层底漆和两层面漆,以防止在运输仓储和运行中的腐蚀和锈蚀。屏与屏的内外应清洁,应无灰尘划痕及油污等。 10屏上的所有设备包括继电器控制开关熔断器空气开关指示灯及其它独立安装的设备,均应有铭牌或标签框,以便于识别。 11屏柜标识应统一美观,满足用户要求。 2.4.4.16 视频矩阵。 变电站可选用视频矩阵,配合大屏幕显示器,组成视频大屏显示。视频矩阵的视频输入接口数由站端摄像机数量决定,视频输出接口数由大屏显示器数量决定。 2.4.5 系统软件要求 2.4.5.1 总体要求 1所有软件应符合国际公认的标准。 2应配置已经现场考验的成熟的软件。 3所配置的软件应当支持用户开发新功能,开发后的软件应能在线装入系统,所有软件安装简单方便。 4软件应能支持系统的扩充,当系统改造或扩充时,不必修改程序和重新组装软件,只需要对新增设备进行配置。 5应有汉字功能支持所有画面显示运行报表,应提供二级汉字库并具有汉字编辑功能。 6应充分考虑到计算机软件的飞速发展,软件供应商应在3年内,提供最新版本软件。 2.4.5.2 应用软件要求 应用软件为管理和值班运行的核心,对系统的监控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维护。要求采用全中文图形化操作界面,绝大部分操作可以通过鼠标直接完成。应用软件能提供标准软件接口,即二次开发手段,使得其他网络用户能对图像信息进行二次开发应用。 具体要求详见系统功能要求。 2.4.6 接地要求 视频监控系统不设置单独的接地网,但应设专用的接地汇集点,遵照一点接地原则,接地点应接于变电站的主接地网的一个点上,消除地电位差的影响。 机箱机柜以及电缆屏蔽层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接地引线应独立并同建筑物绝缘。所有镜头应经过抗静电处理,防止灰尘吸附。 2.4.7 抗干扰要求 由于室外多数摄像机安装在高压设备附近,现场总线视频电缆电源电缆又与控制电缆并行敷设,静电影响及电磁干扰较为严重,特别是通信口视频口电源入口受影响最大,卖方对设备应采取屏蔽及过电压保护抗浪涌等措施,当发生操作过电压及一次设备出现短路故障时,不致被损坏,卖方应提出具体的抗干扰措施,证明其产品能适用于变电站的电磁环境。具体要求如下: 1系统采用的硬件设备均按工业标准设计,能抗强电磁干扰。 2系统中所有的设备均装有看门狗电路,能自动恢复程序异常出错故障。 3摄像头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经过DSP处理的摄像头,摄像头护罩采用铝合金屏蔽。 4数据处理板矩阵控制器码转换器等均设计有数字滤波电路,以滤除干扰信号。 5所有的设备均为三防防水防尘防霉变设计。 2.4.8 抗雷击及过电压保护要求 系统设备符合ITU建议的抗雷击及过电压保护要求,选用的设备接口均应装有雷电保护过电压保护电路。 控制计算机数据口,网络口均安装专用有抗雷击过电压保护器。 2.4.9 网络通信要求 1通信及通信网络是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实时视频图像的远程传输,需要网络提供足够的带宽。站端系统向上一级主站提供一个IP地址供访问,站端系统以子网方式实现设备间的访问和控制。 2视频监控系统应具有标准的10M/100M以太网接口及2M 带宽的E1接口,配置相关设备如网络延伸器网桥等以及图像视频信息远传软件,实现向远方多个监控中心传送图像视频信息,完成图像数据控制信号的实时传输,通信符合TCP/IP通信协议并可将图像上送站内其他系统。提供图像视频信息远传接入调试技术支持及开发工具包,保证远方终端与该系统的联调成功。 3远程图像实时传输在保证实时性和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应采用新技术尽量减少带宽资源的占用。 4网络用户权限可设置。 5具有密码保护可查询打印,提供有密码保护,根据不同级别的密码,限制不同的操作。具有操作及报警记录功能查询打印功能。 6站端视频监控系统具有单播组播功能。 2.4.10 与其他系统联动控制及接口要求 1与其他系统系统接口功能。能与其他系统通过数据接口RS485/RS232网络口IEC61850协议可选进行连接,接收其他系统的指令并实现操作时的视频监控联动功能,并在监控主站上进行显示。 2与火灾报警系统接口功能。能与现场安装的火灾报警系统通过数据接口RS485/RS232进行连接,接收火灾报警系统的各种告警信号,并在监控主站上进行显示。 3与门禁子系统接口要求。门禁子系统通过智能接口设备或直接通过网络口DL/T 860 协议和系统通信,从而实现门禁子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之间的互动。站端/调度端视频主站能对变电站的门禁子系统进行控制,并在站端/调度端视频主站上进行授权显示控制。 4与照明系统接口功能。监控主站能对变电站的照明灯具系统进行控制,通过数据接口RS485/RS232或其他接口进行连接,并在监控主站上进行显示控制。 2.4.11 系统主要性能指标要求 视频监控系统在建成投运后应达到如下基本性能: 1平台平均无故障时间:大于 50 000h 2图像存储质量:不低于 D1 格式 3图像压缩质量:不低于 CIF 格式 4视频信号制式:PAL 或 NTSC 5网络协议:TCP/IP 6图像传输速度:25 帧/s 7图像记录方式:25 帧/s 8报警响应:画面异动红外烟雾及温度等 9报警方式:声光电,监控中心及网上授权的任何一台计算机 10控制切换至图像响应时间:小于 1s 11报警响应至屏幕显示时间:小于 0.8s 12系统具备自诊断功能 13系统可用率:大于 99.9% 14图像显示分辨率达到 4CIF 格式704576 15计算机显示分辨率不小于 1024768 16系统时钟精度1s 17系统硬件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MTBF100 000h 18系统平均维护时间 MTTR0.5h 19计算机 CPU 负荷率平均30% 20监控画面显示与实际事件发生时间差0.5s 21事件报警到平台自动记录相应画面时间差1s 22各报警探头报警到后台信息显示时间差1s 23系统内存的配置应完全满足平台的上述响应速度。 3 试验 试验标准参照国标及IEC相应标准进行。若视频监控装置是第一次在国内同类变电站中采用,则卖方应按国内标准进行试验。 3.1 型式试验 3.1.1 绝缘性能 1绝缘电阻 2介质强度 3冲击电压。 3.1.2 耐湿热性能 根据试验条件和使用环境,在以下两种方法中选择其中一种。 1恒定湿热 2交变湿热。 3.1.3 抗电气干扰性能 1承受辐射电磁场抗干扰的能力 2承受快速瞬变干扰的能力 3承受脉冲群干扰的能力 4承受静电放干扰的能力。 3.1.4 直流电源影响 3.1.5 静态模拟动态模拟 3.1.6 连通通电 3.1.7 振动正弦 3.1.8 冲击 3.1.9 碰撞 3.1.10 结构和外观 1装置机箱和摄像机等应为金属外壳,装置机箱前面宜有透明面罩。 2装置机箱和摄像机等应采用防静电及防强电磁辐射干扰的措施。装置机箱和摄像机等的不带电金属部分应在电气上连成一体,并可靠接地。设备应满足发热元件的通风散热要求。 3设备应有安全标志。 3.2 出厂试验 出厂试验应在按合同供货的全部设备上,在制造厂家的试验场地里进行,试验时应有买方的代表在场,验收试验的结果应与由型式试验所得到的结果相似,满足GB标准IEC标准及本采购标准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出厂试验也应由与型式试验相同的方法进行。 3.3 现场试验 卖方应派技术人员参加现场投产试验和检查,费用由卖方自理。在开箱检查和试验中发现元件部件损坏,卖方应负责调换,机械结构损坏,卖方应负责修理。 至少应进行下列试验和检查: 1直观检查。 2通入电源检查。 3回路检查。 4所有接线正确性的检查及试验。 5绝缘试验。 6性能试验。由买方确定必要的重复试验。 7整组试验。 8其他必要的试验及买方要求的其他必要做的试验等。 4 其他要求 4.1 质量保证 4.1.1 订购的新产品除应满足本采购标准技术规范外,卖方还应提供产品的鉴定证书。 4.1.2 卖方应保证制造过程中的所有工艺材料等包括卖方的外构件在内均应符合规范书的规定。若买方根据运行经验指定卖方提供某种外购零部件,卖方应积极配合。 4.1.3 卖方应遵守本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中各条款和工作项目的ISO9000GB/T19000质量保证体系,该质量保证体系经过国家认证和正常运转。 4.1.4 在质保期间,因制造质量问题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卖方应免费为买方修理或更换零部件质保期按设备投运日算起三年。 4.2 技术服务 4.2.1 项目管理 合同签定后,卖方应指定负责本工程的项目经理,负责协调卖方在工程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如工程进度设计制造图纸文件制造确认包装运输现场安装调试验收等。 4.2.2 任务和责任 4.2.2.1 买方任务和责任包括: 1买方负责提供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站端系统所需的现场设备布置图,确定监视范围及内容。 2买方负责协调与其他系统互联的接口工作。 3买方负责场地准备,并配合现场调试。 4买方负责提供工程安装所需的安全条件。 5买方按照商务合同和技术协议进行各阶段验收。 4.2.2.2 卖方任务和责任包括: 1卖方指定的工地代表,应在合同范围内与买方工地代表充分合作与协商,以解决有关的技术和工作问题。双方的工地代表,未经双方授权,无权变更和修改合同。 2卖方技术人员应按合同规定完成有关设备的技术服务,指导监督设备的安装调试和验收试验。 3卖方技术人员应对买方人员详细地解释技术文件图纸运行和维护手册设备特性分析方法和有关的注意事项等,以及解答和解决买方在合同范围内提出的技术问题。 4卖方技术人员有义务协助买方对运行和维护的人员进行免费的系统培训。 5卖方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应是正确的,如因错误指导而引起设备和材料的损坏,卖方应负责修复更换和或补充,费用由卖方承担,该费用中还包括进行修补期间所发生的服务费。买方的有关技术人员应尊重卖方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 6卖方代表应充分理解买方对安装调试工作提出的技术和质量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使设备的安装调试达到双方都满意的质量。如因卖方原因造成安装或试验工作拖期,买方有权要求卖方的安装监督人员或试验工程师继续留在工地服务,且费用由卖方自理。如因买方原因造成安装或试验拖期,买方根据需要有权要求卖方的安装监督人员或试验工程师继续留在工地服务,并承担有关费用。 7在产品质保期内有制造质量的设备,由卖方负责修理或更换。对非卖方责任造成的设备损坏,卖方有优先提供配件和修理的义务。 8对买方选购的与本合同设备有关的配套设备如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等,卖方有提供技术配合的义务,并不由此而增加任何费用。 9卖方提供的设备及附件规格重量或接线有变化时,应及时书面通知买方。 10卖方应向买方介绍装置整定内容及整定方法。如某些装置整定范围或灵敏度不能满足运行条件时,买方有权要求卖方改进。 11卖方在合同签订后设备供货前应免费提供通信规约和解释文本及装置调试软件和后台分析软件,以便与监控系统联调并应参加联调。 12卖方所供设备应提供投运时的最新软件版本,并应负责今后运行过程中的免费软件升级。 4.2.3 资料管理 投标方应提供站端系统所有设备的图纸技术文件用户手册维护手册等资料,并对所提供的全部技术资料的准确性负责,资料和图纸应提供电子版1套,书面材料3套。具体包括: 1全部设备的配置和构成图,包括系统配置功能框图逻辑电路图纸安装尺寸图和基础图等。 2全部设备的技术说明书,包括型号技术特点和性能参数等。 3所有主要部件和连接电缆的连线图。 4设备和机柜的布置和连线图。 5与招标方设备连接的详细端子图。 6所有软件的说明书使用手册功能设计文件及画面定义指南等。 7备品备件清册。 8设备的安装手册。 9诊断维护手册。 10培训教材培训的建议日期时间表和课程表。 11设备的例行试验报告。 12设备的出厂检验报告。 13工程竣工资料等等。 14资料和图纸提交进度。 15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应注明版本号。 16按合同制订出设计材料供货制造培训和设备交货各阶段的详细计划和现场试验的建议计划。 17 投标方负责在合同签字生效后一个月内提供所供设备的配置图和有关技术资料和培训资料设备出厂前一个月内提供设备安装的所有资料工程验收后一个月内提交全部设备运行及维护的软硬件竣工图包括电子版的CAD图纸。 4.2.4 工程设计 技术协议签定7日内,根据招标方的技术要求监视点数量提供的现场设备布置图电缆沟走向及竖井的布置图等资料,进行实地核查后,进行整体设计,全部设计图纸初稿要双方在现场核对修改后,并经招标方认可,方可成为施工图纸。 4.2.5 设计联络会 为了确认本系统的设计方案,确定各互联系统软硬件接口界面,交换必需的设计配合资料,协调工程进度,投标方应在设计联络会召开前2周,提交给招标方需要确认的图纸和资料。 设计联络会由相关网省公司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测试单位等参加。 设计联络会议内容为: 1确认站端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 2确认站端系统的项目实施方案。 3讨论/确定培训计划。 4讨论/确定工程进度要求。 5讨论/确定现场安装计划要求。 6讨论/确定现场验收计划。 4.2.6 培训 1卖方负责对买方技术人员及运行维护人员的培训。 2买方将选派技术人员在卖方工程师的指导下参加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培训。 3由卖方负责免费提供培训,买方选派人员参加。 4培训内容为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设计原理设备接口网络接口现场安装调试维护使用故障诊断等。 5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应能熟悉站端系统的运行,并能进行一般的维护,能够应用投标方提供的软件平台进行视频及相关信息的浏览调阅备份及生成运行日志等。 4.3 工厂检验和监造 4.3.1 买方有权派遣其检验人员到卖方及其分包商的车间场所,对合同设备的加工制造进行检验和监造。 4.3.2 如经检验和试验有不符合技术规范的合同设备,买方可以拒收,卖方应无偿给予更换。 4.3.3 合同设备运到买方后,买方有进行检验试验的权力,不得因该合同设备在原产地发运以前已经由买方或其代表进行过监造和检验并已通过作为理由而受到限制。监造人员参加工厂试验,包括会签任何试验结果,既不免除卖方按合同规定应负的责任,也不能代替合同设备到达买方后的检验。 4.3.4 卖方应在开始进行工厂试验前1个月,通知买方其日程安排。根据这个日程安排,买方需确定要见证的项目,并在10天内通知卖方。监造人员前往卖方和或其分包商生产现场,观察和了解该合同设备工厂试验的情况及其运输包装的情况时,若发现任一货物的质量不符合合同规定的标准,或包装不满足要求,监造人员有权发表意见,卖方应认真考虑其意见,并采取必要措施以确保合同设备的质量。 4.3.5 若买方不派或未按时派遣监造人员参加上述试验,卖方应在接到买方相关通知后,自行组织检验。 监造范围: 1视频监控系统。 2系统组件组装及试验。 3整体组装试验。 4出厂试验。 5包装装运。 4.4 包装运输和储存 4.4.1 装置制造完成并通过试验后应及时包装,否则应得到切实的保护。 4.4.2 所有部件经妥善包装或装箱后,在运输过程中尚应采取其他防护措施,以免散失损坏或被盗。 4.4.3 在包装箱外应标明买方的订货号发货号。 4.4.4 各种包装应等确保各零部件在运输过程中不致遭到损坏丢失变形受潮和腐蚀。 4.4.5 包装箱上应有明显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按GB/T 191。 4.4.6 整体产品或分别运输的部件都要适合运输和装载的要求。 4.4.7 随产品提供的技术资料应完整无缺,提供份额符合GB11032的要求。 视频监控系统 技术规范书 专用部分 目  次 目  次 21 1 标准技术参数表 23 2 项目需求部分 33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33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35 2.3 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35 2.4 工程概况 36 2.5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36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36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36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37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 37 3.4 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37 3.5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38 3.6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38 1 标准技术参数表 投标人应认真逐项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见表1中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请填写表6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表1 安防监视系统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项 目 单位 标准参数值 投标人保证值 一 室外模拟快球 1 信号制式 PAL 2 传感器 1/4彩色日夜转换型CCD 3 有效像素 752H582V 4 水平解析度 540TVL 5 镜头 光圈 F1.4,F3.0 焦距 mm 3.4122.4 6 光学变焦倍数 不低于36倍 7 数字变焦倍数 12倍 8 水平回转角度 360连续旋转 9 垂直俯仰角度 090带自动翻转 10 日夜型转换模式 自动/彩色/黑白 11 最低照度 lux 彩色:1 黑白:0.1 12 旋转速度 水平最大300/s垂直最大240/s 13 预置点 点 128 14 信噪比 dB 50 15 自动/手动光圈 支持 16 自动/手动变焦 支持 17 自动增益AGC 支持 18 自动背光补偿 支持 19 自动白平衡 支持 20 工作温度 4555 21 自动温控范围  加热器开:85 关:205 22 防护罩等级 不低于IP66 二 室内模拟中速球 1 信号制式 PAL 2 传感器 1/4彩色日夜转换型CCD 3 有效像素 752H582V 4 水平解析度 540TVL 5 镜头 光圈 F1.4,F3.0 焦距 mm 3.488.4 6 光学变焦倍数 不低于26倍 7 数字变焦倍数 12倍 8 水平回转角度 360连续旋转 9 垂直俯仰角度 090带自动翻转 10 日夜型转换模式 自动/彩色/黑白 11 最低照度 lux 彩色:1 黑白:0.1 12 旋转速度 水平最大300/s垂直最大240/s 13 预置点 点 128 14 信噪比 dB 50 15 自动/手动光圈 支持 16 自动/手动变焦 支持 17 自动增益AGC 支持 18 自动背光补偿 支持 19 自动白平衡 支持 20 工作温度 3555 21 自动温控范围  加热器开:85 关:205  22 防护罩等级 不低于IP65 三 模拟固定摄像机 1 信号制式 PAL 2 传感器 单片/三片CCD 3 水平解析度 480TVL 4 日夜型转换模式 自动/彩色/黑白 5 最低照度 lux 彩色:0.5黑白:0.1 6 信噪比 dB 50 7 镜头接口 C/CS 8 自动增益AGC 支持 9 自动背光补偿 支持 10 自动白平衡 支持 11 工作温度 1050配装防护罩后达到4555 12 防护罩等级 不低于IP65 四 全景摄像机 1 图像传感器 1/2 CMOS,逐行扫描 2 最低照度 彩色: 1 lux  黑白: 0.1 lux 3 图像最大分辨率 彩色: 2048 x 1536 (3MEGA) 黑白: 1280 x 960 (MEGA) 4 图像格式 2048 x 1536,1280 x 960,1024 x 768,800 x 600, 768 x 576 (D1),704 x 576 (TV-PAL),640 x 480, 384 x 288,352 x 288,320 x 240,160 x 120 自定义格式 (例如1000 x 200像素的横形条幅) 5 最大图像帧频 (M-JPEG) VGA: 25 fps,TV-PAL: 18 fps,MEGA: 8 fps,3MEGA: 4 fps 6 最大视频帧频 (MxPEG) VGA: 30 fps,TV-PAL: 30 fps,MEGA: 30 fps,3MEGA: 20 fps 7 图像处理 背光补偿,自动白平衡,失真校正,智能视频分析(智能动态侦测) 8 虚拟PTZ 数字俯仰/转动/缩放,无级放大至8倍 9 接口 Ethernet 10/100, USB 10 安全机制 用户-/组管理,HTTPS/SSL,IP 地址过滤,IEEE 802.1x,非法入侵检测 11 供电 全年通过网络供电 (IEE 802.3af Class 0),供电适配器,典型耗电量 3 W 12 运行条件 防护等级 IP65 (按 DIN EN 60529),环境温度 -40 至 60 C 五 室外网络快球 1 信号制式 PAL 2 传感器 1/4彩色日夜转换型CCD 3 有效像素 1280H960V 4 水平解析度 540TVL 5 镜头 光圈 F1.4F3.0 焦距 mm 3.4122.4 6 光学变焦倍数 不低于36倍 7 数字变焦倍数 12倍 8 水平回转角度 360连续旋转 9 垂直俯仰角度 090带自动翻转 10 日夜型转换模式 自动/彩色/黑白 11 最低照度 lux 彩色:1 黑白:0.1 12 旋转速度 水平最大300/s垂直最大240/s 13 预置点 点 不少于128 14 信噪比 dB 50 15 自动/手动光圈 支持 16 自动/手动变焦 支持 17 自动增益AGC 支持 18 自动背光补偿 支持 19 自动白平衡 支持 20 工作温度 3555 21 自动温控范围  加热器开:85 关:205 22 防护罩等级 不低于IP66 23 网络接口 10Base-T/100Base-TX,RJ45头光纤接口可选 24 SD卡 手动录像/报警录像支持SDHC标准的SD卡 25 安全模式 授权的用户名和密码,以及MAC地址绑定 六 室内网络中速球 1 信号制式 PAL 2 传感器 1/4彩色日夜转换型CCD 3 有效像素 1280H960V 4 水平解析度 540TVL 5 镜头 光圈 F1.4F3.0 焦距 mm 3.488.4 6 光学变焦倍数 不低于26倍 7 数字变焦倍数 12倍 8 水平回转角度 360连续旋转 9 垂直俯仰角度 090带自动翻转 10 日夜型转换模式 自动/彩色/黑白 11 最低照度 lux 彩色:1 黑白:0.1 12 旋转速度 水平最大300/s垂直最大240/s 13 预置点 点 不少于128点 14 信噪比 dB 50 15 自动/手动光圈 支持 16 自动/手动变焦 支持 17 自动增益AGC 支持 18 自动背光补偿 支持 19 自动白平衡 支持 20 工作温度 3555 21 自动温控范围  加热器开:85 关:205  22 防护罩等级 不低于IP65 23 网络接口 10Base-T/100Base-TX,RJ45头光纤接口可选 24 SD卡 支持SDHC标准的SD卡 25 安全模式 授权的用户名和密码,以及MAC地址绑定 七 高清网络固定摄像机 1 图像传感器 DH5: 1/2.5 SONY PROGRESSIVE SCAN CMOS DH2和XH2: 1/1.8 SONY PROGRESS- IVE SCAN CCD 2 有效像素 DH5: 2560(H)1920(V) DH2和XH2: 1600(H)1200(V) 3 最低照度 lux 0.5lux/F1.2彩色0.1lux/F1.2黑白 4 日夜模式 ICR 5 光圈类型 自动光圈DC/Video驱动 6 镜头类型 外接C/CS接口镜头 7 最大图像尺寸 DH5: 25601920 DH2和XH2: 16001200 8 视频压缩 DH5: H.264/MPEG4/MJPEG DH2和XH2: H.264 9 帧率 DH5: 8fps(25601920) 20fps(20481539) 25fps(16001200) 25fps(19201080) 25fps(1280720) DH2和XH2: 25fps(1600 1200) 10 SD卡 YES 11 报警输入 4路 12 报警输出 3路 13 电源 DC12V10%/ AC24DC 14 工作温度 1050配装防护罩后达到3555 15 电磁兼容 EMC4 16 网络接口 10Base-T/100Base-TX,RJ45头(光纤接口可选) 17 SD卡 手动录像/报警录像 支持SDHC标准的SD卡 18 安全模式 授权的用户名和密码,以及MAC地址绑定 八 三合一防雷器 1 电源部分最大持续运行电压 V 275 2 电源部分电压保护水平Up V 40 3 视频部分最大持续运行电压 V 6 4 视频部分 额定放电冲击电流isn1.2/50 8/20s对称/非对称PE A 125A/5kA 5 信号部分最大持续运行电压 V 15DC 6 信号部分冲击电流isn1.2/50 8/20s对称/非对称PE A 125A/5kA 九 站端视频处理单元模拟输入 1 视频压缩标准 H.264/Mpeg4 2 实时监视图像分辨率 PAL:704576 NTSC:704480 3 回放分辨率 QCIF/CIF/2CIF/DCIF/4CIF 4 视频输入路数 16 5 视频输入接口 BNC电平:1.0Vp-p,阻抗:75,支持PALNTSC制 6 视频输出 1路,BNC电平:1.0Vp-p,阻抗:75 7 视频帧率 PAL:1/1625帧/s,NTSC:1/1630帧/s 8 码流类型 视频流/复合流 9 压缩输出码率 32K2M可调,也可自定义上限8M,单位:bps 10 音频输入路数 16 11 音频输入接口 BNC电平:2Vp-p,阻抗:1k 12 音频输出 1路,BNC线性电平,阻抗:600 13 音频压缩标准 OggVorbis/ITU-T G.711 14 音频压缩码率 kbps 16 15 语音对讲输入 1路,BNC(电平:2Vp-p,阻抗:1k) 16 双路回放 支持 17 双码流 支持 18 通信接口 个 不少于5个RJ45 10M/100M自适应以太网口,1个RS232口,1个RS485口 19 键盘接口 个 2个 20 硬盘接口 个 4个,支持8个SATA 硬盘,支持每个硬盘容量达2TB SATA 21 USB接口 个 1个,支持U盘,USB硬盘,USB刻录机,USB鼠标 22 VGA接口 个 1个,分辨率:800600/60Hz,800600/75Hz,1024768/60Hz 23 报警输入 路 16 24 报警输出 路 16 25 电源 V 220VAC,50Hz 26 功耗不含硬盘 W 70 27 工作温度 1055 28 工作湿度 10%90% 29 机箱 19英寸标准机箱 30 质量不含硬盘 kg 8 十 站端视频处理单元模拟网络视频 1 混合视频输入 24路模拟视频网络视频 2 音频输入 16路,BNC接口电平:2.0Vp-p,阻抗:1k 3 HDMI输出 1路,分辨率:1024768/60Hz,19201080/60Hz,12801024/70Hz 4 CVBS输出 2路,BNC接口电平:1.0Vp-p,阻抗:75 分辨率:PAL制式704576NTSC制式704480 5 VGA输出 1路,分辨率:1024768/60Hz,1024768/70Hz,12801024/60Hz 6 音频输出 2路,BNC接口线性电平,阻抗:600 7 视频压缩标准 H.264 8 视频编码分辨率 UXGA/720P/VGA/4CIF/DCIF/2CIF/ CIF/QCIF 9 视频帧率 PAL:1/1625帧/s,NTSC:1/1630帧/s 10 视频码率 kbps 322048,可自定义,最大6144 11 码流类型 复合流/视频流 12 音频压缩标准 OggVorbis/ITU-T G.711 13 音频码率 kbps 16 14 双码流 支持 15 硬盘类型 8个SATA接口 16 最大容量 每个接口支持容量大于2TB的硬盘 17 语音对讲输入 2个,BNC接口电平:2.0Vp-p,阻抗:1k 18 网络接口 不少于5个,RJ45 10M/100M/ 1000M自适应以太网口 19 串行接口 1个标准RS-485串行接口,1个标准RS-232串行接口 20 USB接口 3个USB 2.0 21 报警输入 16路 22 报警输出 4路 23 电源 AC220V,4763Hz 24 功耗 W 70 25 工作温度 2570 26 工作湿度 10%90% 27 机箱 19英寸标准2U机箱 十一 网络存储单元 1 处理器 64位双核处理器可扩展 2 高速缓存 2GB可扩展 3 阵列通道 24 4 磁盘接口 SATA I,SATA II 5 热插拔磁盘 支持 6 RAID级别 支持RAID01561050,JBOD,Hot-Spare 7 网络接口 48个,10/100/1000M自适应以太网口 8 电源 冗余电源 9 操作系统 Windows,Linux 10 协议支持 iSCSI / NFS / CIFS / FTP / HTTP / AFP 11 实时录像存储路数 4CIF:120路CIF:300路 12 功率 1150W 13 工作温度 1040 十二 主动红外对射报警器 1 光束数 束 四 2 警戒距离 围墙长度2 3 探测方式 四光束同时遮断检知式 4 光源 红外LED 5 感应速度 ms 50700 6 警报输出 继电器接点输出1c,接点电容量AC/DC 30V 0.5A 7 电源电压 V DC12-20V或AC10V-15V 8 消耗电流 mA 6585 9 使用温度范围 4555 10 防拆输出 接点输出1b 11 光轴调整角度 水平:18090 12 光轴调整角度 垂直:105 13 其他附加机能 接收指示,光轴测试点 14 材质 ABS树脂 十三 红外双鉴探测器 1 探测类型 红外微波 2 脉冲数调节 自动 3 外壳 金属抗电磁干扰 4 温度补偿 自动 5 探测范围 9014m14m 6 电源 V DC12 十四 电子围栏 1 脉冲峰值 V 500010 000 2 脉冲周期 s 11.5 3 脉冲持续时间 s 0.1 4 脉冲最大电量 mC 2.5 5 低压模式脉冲峰值 700V左右 6 脉冲电流超过300mA的持续时间 ms 1.5 7 脉冲电流峰值 A 10 8 脉冲最大能量 J 5 9 围墙安装栏线数 4 十五 门禁 1 读卡方式 感应式 2 最大控制门数/控制器 不低于4 3 通信协议 DL/T 860协议,RJ45 4 MTBF 不低于44 000h 5 最大系统容量 不低于40 000人 十六 灯光智能控制单元 1 开关量输出 路 AC220V/20A8路 2 通信接口 RJ45DL/T860协议 3 电源输入 AC220V 4 尺寸 19英寸1U机柜安装/壁挂 十七 温湿度传感器 1 温度测量范围  20100 2 温度测量精度  0.5 3 湿度测量范围 0%100%RH 4 湿度测量精度 1%RH25 5 响应时间  s 15 6 数据传输距离  m 800 7 环境温度 3555 8 环境湿度  10%95%RH 9 输出方式  mA 420 十八 风速传感器 1 测量范围 /s 0100 2 测量精度 0.5%测量值 3 响应时间  s 1 4 数据传输距离  m 800 5 环境温度 3555 6 环境湿度  10%95%RH 7 输出方式  mA 420 十九 水浸探头 1 灵敏度 mm 31 2 响应时间 s 1 3 误报率 0.01% 4 输出方式 常闭/常开型无源输出 二十 环境数据处理单元 1 标准电流环信号接入 路 16 2 标准电流环信号 mA 420 3 硬接点输入 路 8 4 电源输入 AC220 5 通信接口 2个RS232,2个RJ45 6 遥控开关 4路AC220V/20A 7 安装方式 壁挂或屏柜标准19英寸安装 二十一 SF6探测器 1 可检测范围 03000ppm 2 SF6 气体监测灵敏度 50ppm 3 工作温度范围 2050 4 湿度范围 0%95%相对湿度 二十二 综合电源 1 电源输入 V AC220V,50Hz 2 电源输出 V AC24V8A6DC24V8A3DC12V8A3 3 过功率保护  输出短路过载或超载后自动切断电源,去载后2s自动恢复  4 尺寸 19英寸2U 5 过流保护 直流输出回路都采用TVS做保护 6 耐压及安规I漏15mA,1min  直通输出不做耐压输入对地机壳:2000VAC输入对输出:2000VAC输出对地机壳: 二十三 网络交换机 1 应用层级 两层 2 传输速率 Mbps 10/100/1000 3 端口结构 非模块化 4 端口数量 26 5 接口介质 10/100/1000Base-T1000Base-X SFP 6 传输模式 全双工/半双工自适应 7 配置形式 可堆叠 8 交换方式 存储-转发 9 背板带宽 Gbps 19.2 10 VLAN支持 支持 11 QOS支持 支持 12 网管支持 支持 13 网管功能 支持命令行接口CLI,Telnet,Console口配置支持SNMP支持iMC网管系统支持WEB网管 14 MAC地址表 K 8 15 模块化插槽数 2 16 电源 额定电压范围:100V240V AC,50/60Hz,最大电压范围:90V264V AC,47Hz63Hz 17 环境标准 工作温度:045工作湿度:10%90%非凝露 二十四 网桥 1 以太网接口 个 接口:10/100Base-T 接口规程:符合IEEE 802.3标准 接口速率:10/100M自适应 接口类型:RJ45 2 E1接口 个 码速:2.048Mbps 容差:50ppm 码型:HDB3 接口电气特性:符合ITU-T G.703建议 抖动转移特性:符合ITU-T G.823建议 输入抖动容限:符合ITU-T G.823建议 接口阻抗:75非平衡/120平衡 3 时钟模式 内部时钟/线路时钟默认设置:内部时钟 4 电源选择 电压:AC220V/DC-48V/AC110V/ DC24V 功耗:5W 5 环境要求 工作温度:3050 相对湿度:5%95%无冷凝 二十五 视频光端机 1 视频输入 1路1.0Vp-p/75 2 视频接口 BNC 3 微分增益 0.1%典型值 4 微分相位 0.4典型值 5 视频信噪比(加权) dB S/N70最大光学链路损耗时 6 场 倾 斜 0.5%最大值 7 数据格式 RS-232RS-485 8 通信 kbps 0300 9 误 码 率 109 10 环境温度 3570 11 环境湿度 10%95%RH,无冷凝 二十六 光网转发设备 1 以太网物理接口 1个屏蔽RJ45接口 2 以太网接口速率 10M/100M/1000M自适应 3 光纤物理接口 1个FC接口 4 光纤类别 单模9/125um单纤或双纤 5 指示灯 网络连接状态和数据收发指示 6 工作温度 3070 7 环境湿度 10%95%RH,无冷凝 8 供电方式 交直流220V 二十七 图形工作站 1 CPU Intel 酷睿2 2330MHz 2 内存 ECC REG DDR2 2G 3 独立显卡显存 M 256 4 硬盘 SATA 250GB 5 光驱 DVD-ROM 6 显示器 22 7 网卡 10M/100M/1000M自适应网卡2块 8 操作系统 linux 二十八 SF6泄露监测子系统 1 输入电源常规 V AC 185265,50Hz 2 变送器连接最大数量 只 128只 3 氧气浓度检测范围 1.0%25.0% 4 氧气浓度检测准确度 0.5% 5 缺氧报警点 18% 6 最低 SF6 浓度泄漏报警点 L/L 100 7 SF6 气体泄漏报警点设置范围 L/L 1001500 8 SF6 浓度报警误差 5%设定值 9 温度显示范围 3099 10 湿度显示范围 099%RH 11 报警输出触点功率 220V,3A 12 风机输出触点功率 220V,8A 二十九 连接电缆 1 铠装阻燃三合一视频组合电缆 km ZR-(Y)-SYV75-5-41RVP20.75RV1.52 2 铠装阻燃电源电缆 km ZR-RVVP22-22.5 3 铠装阻燃屏蔽电缆 km ZR-RVVP22-41.0 4 铠装阻燃屏蔽电缆 km ZR-RVVP22-120.5 5 光纤 km GYFTZY53-4B1 6 屏蔽网络线 箱 FTP-31-5E-4P 7 阻燃材料 交联聚乙烯XLPE 注:项目单位对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有差异时,可在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投标人应对该差异表响应。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2 项目需求部分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表2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序号 名称 招标人要求 投标人响应 元件规格和主要参数 数量 元件规格和主要参数 数量 一 升压站视频监控 1 室外网络快球 CCD540TVL百万像素36倍光学变焦128预置位红外(带夜视功能),10M/100M自适应网络接口 16套 2 室内网络中速球 其中2套采用防爆型 CCD540TVL百万像素26倍光学变焦64预置位红外(带夜视功能),10M/100M自适应网络接口 11套 3 网络高清固定摄像机 最高清晰度25601920,支持SD卡存储 1套 4 防护罩 室外IP66 16只 5 室外立杆 不锈钢直径100mm高6000mm壁厚不小于3mm 16套 6 声光报警器 1个 7 网络防雷器 放电电流10kA,高速反应1012s,10/100M自适应,两级对地雷电泄放电路 按需/套 8 站端视频处理单元 32路嵌入式网络型1套 1套 按需 9 视频专用硬盘 SATA2T7200转 满足存储视频信息1个月的要求 只 按需 10 液晶显示器 21机架式组屏安装 1台 11 视频工作站 CPU:4核内存:4G 独立显卡512M 24液晶 1台 12 综合电源 输出:AV24V8A6 DC24V5A3DC12V5A3 1套 13 网桥 2M 1对 14 网络交换机 10M/100M/1000M自适应交换机,总共不少于36路电口,不少于10路FC型光口,机架式安装 2台 按需 15 光网转发设备 至少1个单模光纤接口,100M网络接口摄像头距视频监视屏距离超过100米时使用 10对 按需 16 光纤配线架 24口 1个 按需 18 尾纤及跳纤 10套 按需 19 屏柜 2260800600mm 1面 二 升压站安全警卫系统 1 主动红外对射报警器 100m,含主机 0对 2 红外双鉴报警器 15M15M 0只 3 电子围栏 围墙长度208mx86m 按全站规模配置,包含全套设备。含双防区域控制器4台按需,每个防区100m,4线安装,大门上端可移动护栏2套,报警线安装支架电源箱警示牌高音警号等按需配置。 1套 三 升压站门禁系统 1 门禁 含门禁系统主机读卡器门禁按钮磁力锁等配套设备。门禁设置在主控室消防控制室二次设备预制舱蓄电池舱2个35kV预制舱380V低压配电预制舱站变预制舱220kVGIS预制舱等,具备联动功能,出现火灾时可与火灾报警主机联动解除门禁系统。 暂按双开门9个,单开门4个,最终以预制舱厂家方案为准,满足甲方运行需求。 1套 四 配套线缆 1 铠装屏蔽网络线 FTP-31-5E-4P 按需 2 铠装阻燃屏蔽电缆 ZR-RVVP41.0安全警卫环境监测系统用 按需 3 铠装阻燃屏蔽电缆 ZR-RVVP22-120.5门禁系统用 按需 4 耐火电源电缆 NH-RVV22.5 按需 5 光纤 GYFTZY53-4B1 按需 6 安装辅料及施工 热镀锌管PVC管等 1套 7 其他 系统具备视频信息上传调度端接口 1 8 其他视频监控装置接入费用 可靠接入站内储能系统设备集装箱内的视频监控及门禁系统,暂按站内48个集装箱。 1套 注: 1. 此配置为用户基本要求,投标方应按此要求提供详细的,满足要求的供货清单。 2. 投标方应根据升压站运行环境特点,提供相应的抗干扰措施,确保系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方案。 3. 投标方在投标时应提供详细完整的根据本工程特点的安装方案,提供详细完备的系统图基础图纸,安装图纸布线埋管图等。 4.投标方负责提供整套系统的设备供货包括室外支杆安装螺栓埋入地下及墙内的钢管等附件,并根据业主要求提供立杆并指导基础预埋施工安装调试,并且满足电力系统的相关验收规定,保证系统在买方要求的时间内投入运行。室外电缆外露部分配镀锌护管,室内电缆可配PVC管。投标厂家负责预制舱内视频监控及门禁系统的安装及接线,预制舱厂家预留埋管。 5. 投标方应提供相应的通信规约,并预留通信接口,具备视频信息远传集中监控端功能。 6. 系统应满足与事故照明系统火灾报警系统联动。投标厂家应与预制舱厂家配合,实现视频监控门禁系统与舱体内各项设备,如消防防烟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最终满足消防等相关要求。投标人需承诺予以解决且不产生额外的费用,直至消防验收合格。 7. 视频系统应满足甲方要求,不排除摄像头数量或型号的调整,摄像头布点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满足运行要求。 8. 监控摄像头应根据建筑图纸拟定安装位置,便于提前布线,避免临时加装走裸线影响美观。 9. 投标方应保证摄像头室外立杆等设备的防雷接地满足相关规程规范要求。 10.设备选型应满足当地气象环境要求。 11. 本工程初步设计未开展,所有参数及设备数量均为暂定,具体配置以初设审查意见为准,存在变动的可能,厂家在接到甲方正式生产通知后再安排生产。 12. 升压站内60MW/120MWh储能系统集装箱内配置视频监控系统及门禁系统,并设置1台视频监控主机及门禁主机,根据建设方要求,投标厂家负责实现站内视频监控系统及门禁系统与储能厂家各系统的通信功能,实现全站范围内的视频监控及门禁的统一监控管理。 附表 环境条件 此表仅为参考数据,具体应以风电场实际数据为准 海力素气象站主要气象要素特征值表 /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表3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 投标人响应 型号和规格 数量 型号和规格 数量 1 2 3 4 2.3 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经确认的图纸资料应由卖方提交表4所列单位。 表4 卖方提交的须经确认的图纸资料及其接收单位 提交图纸 资料名称 接收图纸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 提交 份数 提交时间 认可图最终图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设计单位 1 1技术协议签订后2周内,供货商应提供认可图纸。 2工程师在收到认可图纸后2周内,应将经确认的1份图纸寄送给供货商。 3供货商收到经确认的图纸2周内提出最终图 认可图最终图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项目单位 2.4 工程概况 2.4.1 项目名称: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2.4.2 项目单位: 2.4.3 工程规模:本工程升压站220kV系统规划为单母线接线,出线2回,本期建成1回站内规划建设2台主变,本期建设2台35kV系统规划为独立2段单母线接线,本期建成2段单母线接线,并建设母线下35kV风机集电线路8回35kV储能线路2回无功补偿装置2组(SVG)35kV站用变1台。 2.4.4工程地址: 2.4.5交通运输: 2.5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项目单位原则上不能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根据工程使用条件,当污秽等级海拔高度等与标准技术参数表有差异或对通用部分条款有差异时,应逐项在表5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中列出,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应对表5的技术参数进行确认。 表5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序号 项  目 标准参数值 项目单位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2 序号 项  目 变更条款页码款号 原表达 变更后表达 1 2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投标人需填写专用部分的第1和第2部分的相应表格。标准技术参数表和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要求值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为准。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应填写投标人技术差异表。投标人保证值应与型式试验报告及其他性能试验报告相符。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投标人提供的产品技术规范应与本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要求一致。若有偏差投标人应如实认真地填写偏差值若无技术偏差则视为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的要求,且在投标人技术偏差表中填写无偏差。 表6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序号 项  目 对应条款编号 技术招标文件要求 偏  差 备  注 1 2 3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表7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序号 产品型号 运行单位 投运数量 投运时间 联系人及电话 备  注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 表8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型号和规格 单 位 数 量 1 2 3 4 3.4 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表9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序号 产品型号 运行单位 投运数量 投运时间 联系人及电话 备  注 1 2 3 4 5 6 3.5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表10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序号 产品型号名称 试验报告类别和内容 依据标准 试验时间 试验单位 3.6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表11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序号 鉴定产品型号名称 组织鉴定单位 依据标准 鉴定时间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电能量计量采集终端 技术规范书 通用部分 说明:本技术规范书为征求意见稿,请甲方与当地调度部门沟通,有意见及时反馈给设计院,以便修改。评标时通知当地调度部门参加。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2年06月 电能量计量采集终端采购标准 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1. 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 2. 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专用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 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1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范围。 3根据实际使用条件,需要变更海拔高度耐受地震能力环境温度等要求。 经招标文件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 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标准技术参数表项目需求部分和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还应对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响应。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中参数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证明参数优于招标人要求的相关试验报告。 5. 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6. 技术规范范本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目 录 1 总则 1 2 技术规范要求 2 2.1 结构要求 2 2.2 环境条件 2 2.3 技术条件 2 2.4 设备类型及技术参数表 3 2.5 功能要求 3 3 试验 3 3.1 试验要求 3 3.2 电气性能试验 4 3.3 现场试验 4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4 4.1 卖方提供的样本和资料 4 4.2 技术资料,图纸和说明书格式 4 4.3 供确认的图纸 4 4.4 买卖双方设计的图纸 4 4.5 其他资料和说明书 4 4.6 卖方提供的数据 5 4.7 图纸和资料分送单位套数和地址 5 4.8 设计联络会议 5 4.9 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5 4.10 质量保证 5 4.11 项目管理 6 4.12 现场服务 6 4.13 售后服务 6 4.14 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6 1 总则 1.1本技术规范适用于电能量计量采集终端的招标采购,它包括技术指标机械性能适应环境功能要求电气性能抗干扰及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验收要求以及供货质保售后服务等要求。 1.2 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凡本技术规范中未规定,但在相关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或IEC 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投标人应按相应标准的条文进行设备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 1.3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招标人认为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如有异议,都应在投标书中以投标偏差表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4 本技术规范所建议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投标人应按更严格标准的条文执行或按双方商定的标准执行。 1.5 本技术规范经招标投标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6本技术规范主要的技术依据为以下规范,这些规范的内容与本技术规范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若有不一致之处,以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为准,投标产品应满足下述规范的要求: 表1 引用标准和规范 标准号 标准名称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 GB/T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振动正弦 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分类 GB/T 12324 电能质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 GB/T 12325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 GB/T 14429 远动设备及系统术语 GB/T 15153.1 远动设备及系统 工作条件 第1篇:电源和电磁兼容性 GB/T 15153.2 远动设备及系统 工作条件 第2篇:环境条件气候机械和其他非电影响因素 GB/T 16435.1 远动设备及系统 接口电气特性 GB/T 17463.1 远动设备及系统 性能要求 GB/T 1762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DL/Z 634.11 远动设备及系统总则 基本原则 DL/T 448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DL/T 645-199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DL/T 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DL/T 719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 部分:传输规约 第102 篇: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 DL/T 743 电能量远方终端 DL/T 5137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Q/GDW 376.1 主站与采集终端通信协议 DL/T 698.36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 第3-6部分: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范-通信单元要求 DL/T 698.42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 第4-2部分:通信协议-集中器下行通信 2 技术规范要求 2.1 结构要求 机架式终端必须采用19,3U工业标准机箱。 壁挂式终端外形尺寸不大于300mm210mm100mm,安装尺寸应满足Q/GDW375.2。 2.2 环境条件 2.2.1 一般工况 海拔高度: 环境温度 工作温度范围:-33.239.1 最大日温差: 25 相对湿度环境温度为20时 日平均相对湿度: 95% 月平均相对湿度: 90% 2.3 技术条件 2.3.1 电源影响 电能量计量采集终端应支持交直流同时供电,应能可靠地自动切换。 交直流电源应具有输入过压过流保护,直流反极性输入保护等措施。 2.3.2 工作电源 交流电源:AC 220 20% 频率为50Hz,频率误差为5%。 直流电源:DC 220 20% 或 110 20% 直流电源电压纹波不大于5%。 2.3.3 功率消耗20W。 2.3.4 电磁兼容性要求 2.3.4.1 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 在电源电压突降及短时中断时,终端不应发生死机错误输出或损坏,电源电压恢复后存储数据无变化,工作正常。 2.3.4.2 工频磁场抗扰度 终端应能抗御频率为50Hz磁场强度为400A/m 的工频磁场影响而不发生错误输出,并能正常工作。 2.3.4.3 辐射电磁场抗扰度 终端应能承受工作频带以外如表2 所示强度的射频辐射电磁场的骚扰不发生错误输出和损坏,并能正常工作。 表2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浪涌磁场试验的主要参数 试验项目 等级 试验值 试验回路 电快速 瞬变脉 冲群 2 2.0kV耦合 通信线 3 1.0kV 状态信号输入控制输出回路60V 4 2.0kV 交流电量输入控制输出回路60V 4 4.0kV 电源回路 浪涌 2 1.0kV共模 状态信号输入控制输出回路60V 3 2.0kV共模 控制输出回路60V 4 4.0kV共模, 2.0kV差模 电源回路 射频辐射电磁场 4 10V/m 整机 工频磁场   400A/m 整机 2.3.3.4 静电放电抗扰度 终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应能承受加在其外壳和人员操作部分上的8kV 直接静电放电以及邻近设备的间接静电放电而不发生错误输出和损坏。 2.3.3.5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终端应能承受如表2 所示强度的传导性电快速瞬变脉冲群的骚扰而不发生错误输出和损坏,并能正常工作。 2.3.3.6 浪涌抗扰度 终端应能承受如表2 所示强度的浪涌的骚扰而不发生错误输出后和损坏,并能正常工作。 2.3.4 绝缘性能要求 绝缘电阻绝缘强度冲击电压应符合Q/GDW374.1的标准。 2.3.5 技术要求 采用模块化结构。 断电后终端中保存的电量数据配置参数不能丢失。 应具备与主站电能表对时和时钟设置功能。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5104小时。 采集终端应具备防雷性能要求。 2.4 设备类型及技术参数表 2.4.1 终端配置要求 2.4.1.1通信接口及电源配置要求 至少具有4 个以太网接口 至少具有2 路内置拨号MODEM 具备GPS对时接口 至少具备2 个RS232 接口1个独立的维护接口8 个RS485抄表接口 至少具有2 路可无缝切换的交直流供电电源 2.4.1.2 电子式电能表接入容量不小于96块,在512个电度量/5分钟时,存储时间不少于35天。 2.5 功能要求 具有数据采集处理功能。 应能按设定的采集周期采集电能表数据,最小采集周期1min。采集数据项见表3 一个独立的电能表接口应可挂接多种规约多功能电能表。 表3 电能量计量采集终端采集数据项表 序号 数 据 项 必备 选配 一 实时数据 1 当前正向有/无功电能示值一/四象限无功电能示值总费率1M 2 当前反向有/无功电能示值二/三象限无功电能示值总费率1M 3 当前总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 4 当前ABC三相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 5 当前ABC三相电压电流 6 总断相次数A/B/C三相断相次数及其累计时间 7 电能表日历时钟 8 电表运行状态字 9 最近一次编程时间最近一次最大需量清零时间 二 冻结数据 1 本月正向有/无功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总费率1M 2 本月反向有/无功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总费率1M 3 上月正向有/无功电能示值一/四象限无功电能示值总费率1M 4 上月反向有/无功电能示值二/三象限无功电能示值总费率1M 5 上月正向有/无功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总费率1M 6 上月反向有/无功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总费率1M 7 上上月正向有/无功电能示值一/四象限无功电能示值总费率1M 8 上上月反向有/无功电能示值二/三象限无功电能示值总费率1M 9 上上月正向有/无功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总费率1M 10 上上月反向有/无功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总费率1M 具有存储功能 应能对采集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如实时数据日数据月数据曲线数据等,曲线数据冻结密度可设置为1min24h。 应有专用的存储空间分别不同类型数据,应至少保存最近30天的日数据以及最近12个月的 月数据,存储容量不低于64MB。 电能量统计分析 应具有厂站电能量不平衡分析母线电能量不平衡分析变压器电能量损耗分析功能。 具有通信功能 与主站通讯应至少支持IEC60870-5-102Q/GDW 376.1,与电能表通信应至少支持DL/T645-2007。 具有状态指示功能。 应具备电源通信运行等工况指示。 支持远程维护。 支持远程升级。 支持接入网络安全监测装置。 3 试验 3.1 试验要求 3.1.1 卖方提供的设备试验标准应符合IEC及国标行标的有关规范,并提供型式试验出厂试验及现场试验三种类型试验报告。 3.1.2 卖方提供的每一种型式的产品都应提供型式试验报告和报告结论证明。 3.1.3 卖方提供的每一套设备出厂之前都应按规范要求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工厂规定的调试大纲进行出厂检查性能试验,试验报告应随产品提供。 3.2 电气性能试验 3.2.1 电能量计量采集终端内部所有元器件性能正确性试验及所有接线正确性试验。 3.2.2 模拟实际情况进行连续通电,包括交流电流电压的试验。 3.2.3 每个回路(除弱电回路外)应进行工频2000V1分钟耐压试验。 3.3 现场试验 现场实际设备接入后,在一次设备不带电和带电试运行时还应作测试验收,卖方应负责采集终端单元的现场调试及投运试验。现场投运前和试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元件损坏,卖方应及时无偿修理或更换,直至符合规范要求。保修期内产品出现不符合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卖方亦应负责。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4.1 卖方提供的样本和资料 卖方应在报价书中提供与本规范书有关的额定值数据输入输出接口数量及其数据各元件性能功率消耗及使用说明等必需的资料。卖方还应提供采集终端运行及改进情况说明。 4.2 技术资料,图纸和说明书格式 4.2.1 全部图纸应为A4幅面,并有完整图标,采用国标单位制。图中字体不得小于3mm。 4.2.2 提供最终修改图的电子文档。 4.3 供确认的图纸 在合同签字后2周内,卖方应以快件方式提供供确认和了解的资料和图纸。 1) 电能量计量采集终端的接线图及它们的图例符号说明。 2) 电能量计量采集终端的安装布置图及图例符号说明和所有元件技术参数表。 3) 电能量计量采集终端的方框原理图及其说明。 4.4 买卖双方设计的图纸 卖方在联络会议后的2周内,应提供经过联络会议修改后的全部正式图纸及资料,供买方设计。 经过设计联络会议修改后的全部正式图纸及资料。 1电能量计量采集终端各个部件的内部接线图和图例符号说明。 2电能量计量采集终端的安装布置图及说明。 3) 电能量计量采集终端端子排的端子排列图。 4) 合同设备施工时所必需的原理图。 5) 所有图纸的电子文档及支持软件。 4.5 其他资料和说明书 4.5.1 卖方应提供给买方终端投产前试验用的详细的试验说明和技术要求,还应提供卖方提供的特殊的试验仪器的使用说明,卖方还应提供现有终端进行正常试验及运行维护故障诊断的内容和要求。 4.5.2 卖方应提供各终端的出厂试验报告。 4.5.3 专用工具和仪器的说明。 4.5.4 卖方提供与供货终端一致的说明书。 4.6 卖方提供的数据 4.6.1 卖方应提供投标数据和信息,要求卖方提供足以证明设备性能的技术数据。卖方应提供评标所需的资料(最新版本或修订版)。 4.6.2 卖方提供的数据应包括卖方所提供产品的性能保证数据预计性能接口要求。卖方应提供买方所要求的性能信息,并对其可靠性和一致性负责,卖方所提供的资料和数据将成为合同一部份。任何数据的更改都须经买方同意。 卖方还应提供数据采集终端的软件版本号。 4.6.3 如买方因设计和其它需要,要求卖方提供有关技术数据时,卖方应按买方的要求提供这些资料和技术数据。 4.6.4 卖方应提供供货记录,包括安装地点投运时间和运行情况。 4.6.5 卖方应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书。 4.7 图纸和资料分送单位套数和地址 图纸和资料分送单位套数和地址在专用部分明确。 4.8 设计联络会议 4.8.1 若有必要,买方在收到卖方签字的第一批文件后的2周内将举行设计联络会议。 设计联络会议内容: 1) 卖方应对修改后的供确认的资料和图纸进行详细的解释,并应解答买方对这些资料和图纸所提的问题,经过共同讨论,买方给予确认,以便卖方绘制正式图纸提供给买方。 2) 卖方应介绍合同产品已有的运行经验。 3) 卖方应提供验收大纲,工程参数表。 4.8.2 会议需要签订会议纪要,该纪要将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4.9 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要求满足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中关于工厂验收现场的规范。 4.10 质量保证 4.10.1 卖方应保证制造过程中的所有工艺材料试验等(包括卖方的外购件在内)均应符合本规范书的规定。若买方根据运行经验指定卖方提供某种外购零部件,卖方应积极配合。卖方对所购配套部件设备质量负责,采购前向买方提供主要国产元器件报价表,采购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交货时必须向买方提供其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及有关安装使用等技术文件资料。 4.10.2 对于采用属于引进技术的设备元器件,卖方在采购前应向买方提供主要进口元器件报价表。引进的设备元器件应符合引进国的技术标准或IEC标准,当标准与本规范书有矛盾时,卖方应将处理意见书面通知买方,由买卖双方协商解决。假若卖方有更优越或更为经济的设计和材料,足以使卖方的产品更为安全可靠灵活适应时,卖方可提出并经买方的认可,然而必须遵循现行的国家工业标准,并且有成熟的设计和工艺要求以及工程实践经验。 4.10.3 双方签订合同后,卖方应按工程设计及施工进度分批提交技术文件和图纸,必要时,买卖双方尚需进行技术联络,以讨论合同范围内的有关技术问题。 4.10.4 卖方保证所提供的设备应为由最适宜的原材料并采用先进工艺制成且未经使用过的全新产品保证产品的质量规格和性能与投标文件所述一致。 4.10.5 卖方提供的终端设备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5104小时。 4.10.6 卖方保证所提供的设备在各个方面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质量规格和性能。在合同规定的质量保证期内终端设备到货后24个月或SAT后18个月,卖方对由于设计制造和材料外购零部件的缺陷而造成所供设备的任何破坏缺陷故障,当卖方收到买方的书面通知后,卖方在2天内免费负责修理或更换有缺陷的设备(包括运输费税收等),以达到技术规范书的要求。质保期以合同商务部分为准。 质保期后发生质量问题,卖方应提供维修服务。 4.11 项目管理 4.11.1 合同签订后,卖方应指定负责本工程的项目经理,负责卖方在工程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如工程进度设计制造图纸文件包装运输现场安装调试验收等。 4.11.2 卖方在订货前应向买方提供一般性资料如:典型说明书总装图等。 4.11.3 在技术协议签订1个月内,卖方向买方提供以下技术文件: 1) 总装图,应表示设备总的装配情况,包括外形尺寸安装尺寸运输尺寸和重量端子尺寸及其它。 2) 底座图,应表明设备底座的尺寸固定螺栓的位置和尺寸等。 3) 铭牌,包括主要额定参数等。 4) 终端的安装运行维护修理调试和全部附件的完整说明数据图纸资料。 5) 型式试验报告。 6) 结构图及对基础的技术要求。 4.12 现场服务 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视买方工作情况卖方及时派出工程技术服务人员,以提供现场服务。卖方派出人员在现场负责技术指导,并协助买方安装调试。同时,买方为卖方的现场派出人员提供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条件。 当终端需要分批投运时,卖方应按合同规定及时派工程技术人员到达现场服务。 4.13 售后服务 4.13.1 现场投运前和试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元件损坏,卖方应及时无偿修理或更换,直至符合规范要求。保修期内产品出现不符合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卖方亦应负责修理或更换。保修期外产品出现异常设备缺陷元件损坏, 现场无法处理时,卖方接到买方通知后,应在4小时内响应,并立即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在48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理。 4.13.2 卖方在设备保修期外及时更换损坏的设备,按成本收取维修费用。 4.14 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4.14.1 卖方应提供必要的备品备件和事故易损备件。 4.14.2 卖方应提供安装运行检修所需的非常规或非标准的专用工具,包括专用调试测试设备。提供的专用工具。 电能量计量采集终端 技术规范书 专用部分 目 录 1 标准技术参数表 1 2 项目需求部分 2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2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3 2.3 图纸资料提交单位及其接收单位 3 2.4 工程概况 3 2.5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4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4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4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4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 5 3.4 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5 3.5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5 3.6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5 1 标准技术参数表 投标人应认真逐项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见表1中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请填写表7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表1 电能量计量采集终端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数名称 单位 标准参数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外壳尺寸 标准19in机架式3U机箱或 壁挂式300mm210mm100mm 投标人填写 2 工作电源额定值 交流电源:AC 220120%V, 频率为50Hz,频率误差为5%。 直流电源:DC 220120%V或110 120%V,直流电源电压纹波不大于5% 投标人填写 3 电能表规约 DL/T 645IEC 61107 IEC 62056DLMS DL/T 860IEC61850 投标人填写 4 与主站通信规约 IEC 60870-5-102Q/GDW 376.1 投标人填写 5 时钟准确度 对时误差 s 5 投标人填写 走时误差 s/d 1 投标人填写 显示误差 s/d 2 投标人填写 6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h 5104 投标人填写 注1:项目单位对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有差异时,可在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投标人应对该差异表响应。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2 项目需求部分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表2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项目单位要求 投标人响应 型式规格性能参数 数量 型式规格性能参数 数量 1 电能量采集 套 1 1.1 电能量计量采集终端 台 机架式 双电源 2 1.2 通道防雷器 个 4 1.3 电源防雷器 个 4 1.4 屏柜 面 0 2 规约与软件 套 1 2.1 电能量远方终端与内蒙中调巴彦淖尔地调计量主站通信规约 套 1 2.2 电能量远方终端与内蒙电力公司营销采控主站通信规约 套 1 2.3 电能量远方终端与计算机监控系统通信规约 套 通信规约由监控厂家最终确认 1 3 2M专线接口装置 套 至内蒙电力公司营销采控主站 1 4 其他 套 采集器与其它设备连接电缆转换接口等,按实际需要供给。 1 注: 1本工程电能量采集装置放置于220kV线路电度表屏不在本技术规范中内。 2设备订购的原则为:电能量远方终端通信接口等设备按全站终期规模配置。 装置支持DL/T 860IEC61850规约。 3投标方所供设备应满足当地电网要求。1台电能量采集器将电量信息传至内蒙中调巴彦淖尔地调计量主站:主备通道均通过数据网接入设备接入至电力调度数据网,通信协议为 IEC60870-5-102。1台电能量采集器将电量信息传至内蒙电力公司营销采控主站:主通道为2M专线通道,备通道采用电话拨号方式,规约为内蒙古电力公司电能量信息采集与监控平台Q/NMDW-YX-001-2012传输规约。 4因本工程初步设计未审查,配置应以最终的审查结果为准,不排除调整的可能。投标方应在接到甲方正式生产通知后,再安排生产。 5预留新能源集控中心远程监控系统通讯接口。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表3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项目单位要求 投标人响应 规 格 单位 数量 规 格 单位 数量 1 2 3 4 表4 设计联络会培训及验收需求一览表 序号 项目 项目单位要求 投标人响应 1 第一次设联会 人天: 2 第二次设联会 人天: 3 技术培训 人天: 4 出厂验收 人天: 2.3 图纸资料提交单位及其接收单位 经确认的图纸资料应由卖方提交表5所列单位。 表5 卖方提交的须经确认的图纸资料及其接收单位 提交图纸 资料名称 接收图纸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 提交 份数 提交时间 认可图最终图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2 1技术协议签订后2周内,供货商应提供认可图纸。 2工程师在收到认可图纸后2周内,应将经确认的1份图纸寄送给供货商。 3供货商收到经确认的图纸2周内提出最终图 认可图最终图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4 2.4 工程概况 2.4.1 项目名称: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2.4.2 项目单位: 2.4.3 工程规模:本工程升压站220kV系统规划为单母线接线,出线2回,本期建成1回站内规划建设2台主变,本期建设2台35kV系统规划为独立2段单母线接线,本期建成2段单母线接线,并建设母线下35kV风机集电线路8回35kV储能线路2回无功补偿装置2组(SVG)35kV站用变1台。 2.5使用条件 表6 使 用 条 件 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电源的频率 Hz 50 投标人填写 2 环境温度 日最高温度 39.1 投标人填写 日最低温度 -33.2 投标人填写 日最大温差 30 投标人填写 3 湿度 日相对湿度平均值 % 95 投标人填写 月相对湿度平均值 90 投标人填写 4 海拔高度 m 2000 投标人填写 5 耐受地震能力 水平加速度 0.3g 投标人填写 垂直加速度 0.15g 投标人填写 6 用途 组屏/单装置 组屏 投标人填写 7 安装方式 集中/分散 集中 投标人填写 注 表中招标人要求值为正常使用条件,超出此值时为特殊使用条件,项目单位可根据工程实际使用条件进行修改。 2.6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项目单位原则上不能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根据工程使用条件,当污秽等级海拔高度等与标准技术参数表有差异或对通用部分条款有差异时,应逐项在表6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中列出,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应对表6的技术参数进行确认。 表7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序号 项 目 标准参数值 项目单位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2 序号 项 目 变更条款页码款号 原表达 变更后表达 1 2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投标人需填写专用部分的第1和第2部分的相应表格。标准技术参数表和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要求值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为准。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应填写投标人技术差异表。投标人保证值应与型式试验报告及其他性能试验报告相符。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投标人提供的产品技术规范应与本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要求一致。若有偏差投标人应如实认真地填写偏差值若无技术偏差则视为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的要求,且在投标人技术偏差表中填写无偏差。 表8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序号 项 目 对应条款编号 技术招标文件要求 偏 差 备 注 1 2 3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表9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序号 产品型号 运行单位 投运数量 投运时间 联系人及 电话 备注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 表10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型号和规格 单位 数量 1 2 4 5 6 7 3.4 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3.5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表11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序号 产品型号名称 试验报告类别和 内容 依据标准 试验时间 试验单位 3.6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表12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序号 鉴定产品型号名称 组织鉴定单位 依据标准 鉴定时间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电力专用纵向加密认证装置 技术规范书 通用部分 说明:本技术规范书为征求意见稿,请甲方与当地调度部门沟通,有意见及时反馈给设计院,以便修改。评标时通知当地调度部门参加。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2年06月 石家庄 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1. 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 2. 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专用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 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1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范围。 3根据实际使用条件,需要变更海拔高度耐受地震能力环境温度等要求。 经招标文件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 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标准技术参数表项目需求部分和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还应对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响应。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中参数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证明参数优于招标人要求的相关试验报告。 5. 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6. 技术规范范本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目 录 1 总则 3 1.1 引言 3 1.2 投标人职责 3 2 技术规范要求 4 2.1 使用环境条件 4 2.2 纵向加密认证装置额定参数 4 2.3 纵向加密认证装置总的技术要求 4 3 试验和验收 6 3.1 工厂试验 6 3.2 工厂验收 6 3.3 现场验收 7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8 4.1 与相关系统集成要求 8 4.2 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 8 4.3 安装和现场服务 8 4.4 技术联络 9 4.5 技术培训 9 4.6 质量保证要求 10 1 总则 1.1 引言 投标人应具有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宜有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宜有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并具有AAA级资信等级证书宜有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证书并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商业信誉。 提供的产品必须提供符合或优于本技术规范书要求的纵向加密认证装置,包括该装置运行所需的全部软/硬件设备及其连接电缆,所有设备部件和软件模块必须为新设备,每个产品及其部件必须具有在中国境内的合法使用权。 1.1.1 投标人及投标产品应具备如下资质: 1) 投标产品必须经公安部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等国家权威部门测试通过,并获得安全产品销售许可证。 2) 投标产品必须为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设备。 3) 若投标人为系统集成商,需提供原厂商的代理资质证明同时保证有直接向原厂商下单权限并直接获得原厂商售后技术服务支持的权限。 4) 投标人需提交书面的第三方的评测报告。 5) 投标人应提供三年以内在电力行业网省级公司及以上装置的应用案例3个以上。 1.1.2 本规范书提出了纵向加密认证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3 本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1.4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1.5 本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1.6 本规范书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规范书未尽事宜,由合同签约双方在合同谈判时协商确定。 1.1.7 本规范书中通用部分各条款如与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有冲突,以专用部分为准。 1.2 投标人职责 投标人的工作范围将包括下列内容,但不仅仅限于此内容。 1.2.1 提供标书内所有设备及设计说明书及制造方面的说明。 1.2.2 提供国家或电力行业级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型式试验报告,以便确认供货设备能否满足所有的性能要求。 1.2.3 提供设备安装使用的说明书。 1.2.4 提供试验和检验的标准,包括试验报告和试验数据。 1.2.5 提供图纸,制造和质量保证过程的一览表以及标书规定的其它资料。 1.2.6 提供设备管理和运行所需有关资料。 1.2.7 所提供设备应发运到规定的目的地。 1.2.8 如标准规范与本标书的技术规范有明显的冲突,则投标人应在制造设备前,用书面形式将冲突和解决办法告知买方,并经买方确认后,才能进行设备制造。 1.2.9 在更换所用的准则标准规程或修改设备技术数据时,投标人有责任接受买方的选择。 1.2.10 现场服务。 2 技术规范要求 2.1 使用环境条件 2.1.1 设备储存温度:-4055 2.1.2 设备工作温度:-555 2.1.3 大气压力: 70kPa106kPa 2.1.4 相对湿度:595%,非冷凝 2.1.5 抗地震能力: 地面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同时作用。 2.1.6 以下电源和电磁兼容性指标必须通过权威机构的认证,并提供证明文件: 表1 电源和电磁兼容指标 指标 标准 严酷等级 辐射电磁场干扰 GB/T15153.1 3级 快速瞬变干扰 GB/T15153.1 3级 衰减振荡波干扰 GB/T15153.1 3级 浪涌干扰 GB/T15153.1 3级 工频磁场干扰 GB/T15153.1 4级 介质强度 GB/T15153.1 3级 电压跌落 GB/T15153.1 500ms 静电放电干扰 GB/T15153.1 3级 机械振动 GB/T11287中3.2 1级 稳定性 GB/T13729中3.9 2.2 纵向加密认证装置电源要求 2.2.1 电源配置:双电源 2.2.2 电源输入:交流220V10%,50Hz5%。 2.3 纵向加密认证装置总体技术要求 2.3.1 装置至少应满足最新版本的以下规定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但不限于以下规范和标准: 表2 相关规范和标准 标准号 标准名称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GB/T 17626.2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6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7626.9 脉冲磁场的抗扰度试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4号令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国能安全201536号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等安全防护方案和评估规范的通知 2.3.2 装置应具有状态指示,开机自检功能。 2.3.3 装置应提供安全方便的维护管理方式,例如基于图形化的管理界面,方便对装置进行设置监视和控制运行。 2.3.4 装置应支持工作参数的备份与恢复。 2.3.5 装置应采用电力专用密码算法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保护,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机密性和完整性。 2.3.6 装置应具有基于IP传输协议应用端口号的综合报文过滤与访问控制功能。 2.3.7 装置必须能够识别处理网络正常运行所需要的路由协议报文及其他协议报文。 2.3.8 装置必须能够识别过滤转发Trunk协议的报文,本地配置功能必须支持设置VLanID。 2.3.9 网络环境适应性方面,必须支持多种网络接入环境,包括标准的802.1Q 多VLAN环境地址借用的网络环境单进单出网络环境和多进多出网络环境等。 2.3.10 装置应支持通过远程装置管理中心准确可靠实现远程的访问管理装置重启隧道初始化和策略添加等功能。 2.3.11 装置应支持双机热备功能,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 2.3.12 装置之间应支持基于电力数字证书的认证。 2.3.13 装置应支持基于加密隧道的明通功能,根据安全策略,可以对不同的隧道分别设置加密或明通。 2.3.14 为便于故障应急处理,装置应支持硬旁路明通模式,不允许软件方式。 2.3.15 装置一旦发现隧道对端装置断开或者明通应支持明通自适应功能,自动将加密处理的报文转为明通处理。 2.3.16 支持系统告警,支持完备的安全事件告警机制,当发生非法入侵装置异常通信中断或丢失应用数据时,可通过加密认证设备专用的告警串口或网络输出报警信息,日志格式遵循Syslog标准。 2.3.17 提供完备的日志审计功能。 2.3.18 装置应支持不同厂家设备的互联互通。 3 试验和验收 包括工厂试验工厂验收测试(FAT)和现场验收测试(SAT)。 3.1 工厂试验 3.1.2 稳定性测试 为了考验装置的操作运行,要做连续168小时的稳定性测试,在这168小时内,不得对外设进行机械或电气调整和软件调整,除非特别经过买方许可,在此期间若设备部件中出现故障则对于故障部分来说,只要有可能,就应由备用设备中的相应部件予以取代,以便测试不间断继续进行下去。但允许由于硬件或软件故障而进行成功地切换,失效部分应尽快的予以修复,以至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若测试由于故障而中断,要求重复再做连续168小时的稳定测试。 在稳定测试进行中,系统负荷应达到CPU的负荷测试要求,买方在任何阶段都可对系统提供的各种功能要求进行操作及信息转储。 在稳定测试进行中,不能出现崩溃频繁切换死机等稳定性问题或重大功能缺陷。 3.2 工厂验收 工厂验收必须在买方确认卖方提交的预验收报告通过后进行。若存在系统崩溃频繁切换死机等稳定性问题或重大功能缺陷,不能进入工厂验收。工厂验收测试包括系统功能测试稳定性测试和性能指标测试等内容,同时在卖方提供的纵向认证装置上按照买卖双方共同确认的工厂验收细则进行。 3.2.1 系统功能测试 当设备按照规范书中指定接入时,其运行操作应正常,系统测试在操作系统下装卖方开发的软件来进行 测试包括卖方提供的所有认证装置必须具备的所有功能,同时测试与买方现有各计算机控制系统无缝连接的功能,以及对于软件安全性的功能要求 装置在本规范书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正常持续工作 测试时间最长不超过一周。 3.2.2 性能指标测试 为考验装置的性能,测试中应在模拟的极限环境中对其进行测试,装置必须达到本技术规范书的功能要求。 3.2.3 以下条件为测试成功的评判标准。 卖方提供预验收测试报告,并经买方确认预验收通过 所有功能和技术指标满足本技术规范书中的要求 与买方现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互联满足技术规范书要求 与各系统的数据接口满足技术规范书要求 不丢失信息或数据 所有设备运行正常 168小时稳定性测试中各功能模块以及模块之间的数据交换应连续稳定 在买方接收前,出现崩溃频繁切换死机等稳定性问题,则工厂验收不能视为通过。 3.2.4 买方派出工程师参加工厂验收,卖方应提供必要的测试用工具,办公场地和交通设施等。 3.2.5 工厂验收通过后,既使买方已签收,但若在买方施工现场发现有不按合同供货的全部和部分设备,买方仍有权加以拒绝。 3.2.6 由于卖方责任工厂验收不能按时完成而引起的一切费用由卖方负责。 参加工厂验收的买方人员当地交通食宿保险等费用全部包括在合同总价中,卖方应分项报价。 3.3 现场验收 本项目分两步实施现场验收,第一阶段现场验收为装置安装调试完毕各种技术指标测试全部通过后的验收检查,第二阶段是设备持续安全稳定运行达半年后进行的项目验收。卖方需提供技术报告系统测试验收报告。买卖双方将共同提供测试大纲,卖方组织买方参与系统的验收测试。 所有设备到达现场后经检验无误,由卖方负责施工安装和调试,买方派出有经验的工程师参与设备的现场安装和调试。在设备和系统安装均已完成后,买卖双方将检查和证实安装工作并签发2份有关安装竣工证明书,双方各持1份。由卖方组织买方人员在卖方所在地参加设备的现场验收,验收大纲由卖方负责准备,并提前1周给买方,交由买方确认后方可执行。 以下条件为现场验收通过的评判标准。 设备的现场安装调试全部完成所有应用功能和技术指标满足工程阶段签订技术文件要求。 在连续72小时稳定试验中,所有设备工作正常。可进行系统现场验收,验收的内容为设备的所有功能/性能以及稳定性的测试,并按验收大纲要求测试合同设备的所有功能和技术性能并达到合格。如现场验收开始后一周内合同设备仍不能正常运行,则现场验收不能通过。卖方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纠正,费用由卖方自行负责。 买方将派出有经验的工程师参加验收,卖方应提供必要的验收工具办公场地和交通设施等。 参加验收的买方人日数量请参照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类设备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要求响应。 进入6个月的试运行阶段,在试运行期间由于卖方的原因,该装置所涉及到的所有设备有一条或多条达不到规定的技术性能时,卖方应在附加的1个月内采取有效措施,使其完全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并且试运行期将重新开始计算直到试运行期满,在此期间的一切费用由卖方承担,如在此期间内仍达不到规定的技术性能要求时,将按商务条款对卖方进行罚款。 现场验收的所有仪表专用工具和仪器由卖方提供。 现场验收将进行软件介质及其有关技术资料图纸的清点交接。 现场验收测试结束签署验收文件,包括如下内容: 1验收测试范围 2验收数据 3遗留问题及解决方案 现场验收通过后作为质量保质期的起始日期,进入为期36个月的质保期。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4.1 与相关系统集成要求 集成的主要目标是使整个系统包括买方现有的调度数据网络设备发电厂变电站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应用系统等能够连通并具有互操作性,所有计算机应用系统和设备能够接通并正常运转,所有软件能够在相应平台上正常运行。卖方有责任且必须承诺使买方的系统达到以上目标。 卖方必须响应下列集成要求。 4.1.1 产品集成和验收要求 产品集成是对整个调度数据网系统的所有软硬件设备,包括实现与网络交换机路由器安全/网络管理设备以及厂站计算机控制系统等的联调,根据技术规范书以及各个工程阶段所签订的阶段性设计文件的要求, 在规定的地点和环境下, 实现正常运行, 并达到系统的整体性能和产品技术规格中的性能。 产品集成验收要求: 1) 依要求对全部设备产品型号规格数量外型外观包装及资料文件包括装箱单保修单随箱介质等的开箱验收。 2) 按各个工程阶段所签订的阶段性设计文件的要求对其产品的性能和配置进行测试检查,并做出测试方案和测试报告。 3) 买方与卖方在设备到货后共同配合商检部门进行开箱检查,出现损坏数量不全或产品不对等问题时,由卖方负责解决。 4.1.2 与相关系统联合调试 按照各个工程阶段所签订的阶段性设计文件规定的全部功能完成在实际运行环境下的联合调试工作,主要包括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各级调度中心各个厂站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联合调试等。调试要求包括: 卖方应对其所提供的所有软件完整的安装调试负责,同时完成和配合完成与各实时控制系统的互联。 集成的验收要求包括: 买方和卖方, 必要时有第三方共同组成验收小组, 由卖方必要时由第三方提供测试方案和测试数据经买方确认后进行应用联合调至验收。 根据与相关系统联合调试规范, 提交系统调试报告。如果验收小组认为测试结果与要求不符,将重新进行测试。 4.1.3 现场环境方案准备 卖方要向买方提供现场环境要求及具体实施方案,其包括安装位置电源布线及各种跳线,买方批准后方可实施。卖方应根据方案安装设备,并与买方进行测试在线调试与最终验收。否则由于现场环境造成的任何设备损坏,由卖方负责。 4.1.4 项目的组织和管理 双方应共同成立项目领导与工作组,确定技术负责人商务负责人,并明确具体人员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4.1.5 技术联络会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完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卖方应与买方建立必要的技术联络会机制。卖方需组织召开必要的技术联络会,以便于买方在工程的实施阶段密切配合卖方,确保工程的进展顺利。技术联络会的内容包括:确认各个工程阶段的阶段性成果,审查确认卖方提供的技术文件和图纸,讨论确定培训计划包括课程安排教材进度,确定系统集成工作内容及工作日程表,确认验收细则,确认现场安装要求,调整备品备件及易耗品的种类及数量,以及买方向卖方提供网络配置用户需求相关数据和其他有关事项。 4.2 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 4.2.1 技术后援支持 卖方必须向买方承诺技术后援支持,并为今后该装置提供设备正式并网运行后3年的质量保证期限。 4.2.2 保修及系统维护服务 本规范书中所有设备必须有以下保修条件: 合同货物通过最终验收试运行结束并投运后36个月,如由于买方原因未在最后一批合同货物到达目的地之日起12个月内完成最终验收试运行结束并投运,则为卖方发运的最后一批合同货物到达目的地之日起48个月。在设备使用寿命期内,卖方在知道合同货物存在潜在缺陷或原理性故障后,应在第一时间以书面形式通知买方,并且免费予以及时弥补或校正。否则,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由卖方承担。 卖方必须在4小时内对买方所提出的维修要求作出反应,对关键部件须在24小时内解决问题,确保整个调度数据网及其网络上承载的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转。 卖方必须提出保修期内的维修维护内容及服务方式范围产品技术模块部件现场常驻维护人员。 4.2.3 系统联合调试与售后服务费用 卖方必须将系统联合调试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各项费用列入报价表中。所列费用计入总价。 4.3 安装和现场服务 卖方应根据买方提供的安装环境做出安装方案,经双方讨论确认后,作为安装的依据。 卖方对现场设备的现场安装调试负责,买方在卖方指导下参与安装调试工作,并给与卖方必要的合作。 在设备和系统安装均已完成后,买卖双方将检查和证实安装工作并签发2份有关安装竣工证明书,双方各持1份。 4.4 技术联络 为保证卖方所提供的设备能够较好适应电力调度数据网及其二次系统的使用,便于卖方的设备能够顺利接入调度数据网络和实时控制系统等。卖方应负责在买方和卖方所在地组织相应的技术联络会和审查会,提供会议场地和必须的资料及服务等。根据工程安排和进展,卖方负责召开各工程阶段的技术联络会。 合同生效后一周内,卖方应向买方提交建议的设计联络会日程安排,其中在卖方所在地暂按照1次,在买方所在地可根据实际工程进展召开多次联络会。 4.5 技术培训 目的:为保证卖方所提供的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便于买方技术人员的运行维护,卖方必须为买方培训一批合格的维护和管理人员。 培训方式和内容: 卖方集中组织一次技术培训。 卖方在各个安装地区分别对所在地买方的技术人员进行1-2次现场技术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是对买方的技术人员进行装置的维护和管理技能培训,使其基本掌握各模块的功能结构操作方式,故障后能独立对其进行基本操作,尽快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以保证重要业务的不间断性。 培训内容应涉及硬件软件和安全策略的制定等内容,包括:设备的调整使用,正常的维护等。 4.6 质量保证要求 卖方应确保其所提供的设备和材料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保证设备能够投入正常运行。若出现由于卖方提供的设备材料不满足要求或所提供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不全面而导致系统功能无法实现或不能完全实现,由卖方负全部责任。 卖方所有设备应是新的,且应按最佳方式进行设计和制造。所用材料最大限度地适合使用,设计和材料应尽可能增加使用寿命和运行的可靠性不易磨损,容易维护,检验和调整。 卖方在设计制造交货的各个阶段,均应满足设备运行的高度可靠性。 设计和规格相同的设备,其偏差应在容许范围内,且能互换。 卖方提供的所有设备,均应附有制造商发出的有卖方签字的质量保证书试验报告和检查记录。 当买方需要了解详细的设计资料和技术数据包括设备的保护控制操作安装及其它需求时,卖方应提供所需的资料和技术数据。 现场验收合格后即进入质量保证期,在保证期内系统出现故障时买方负责及时通知卖方。卖方有义务对任何故障部件进行维护和替换,必要时应对设备重新改进。维护和替换设备交货前,卖方应对所有部件和模块进行测试维护和替换后,系统的保证期从维护后重新计算。 电力专用纵向加密认证装置 技术规范书 专用部分 目 录 1 标准技术参数 13 2 项目需求部分 14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14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14 2.3 工程概况 14 2.4 使用条件 14 2.5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15 2.6 设计联络会培训及验收需求一览表 15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15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15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16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 16 3.4 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16 3.5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16 3.6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16 1 标准技术参数 投标人应认真逐项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见表1中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请填写表9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表1 纵向加密认证装置(普通型)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数名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 投标人保证值 1 网络接口 个 100M网卡接口4个 投标人填写 2 外设接口 个 终端接口(RS232) 1个 智能IC卡接口1个 投标人填写 3 设备厚度 U 1U 投标人填写 4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h >60000h(100%负荷) 投标人填写 5 最大并发加密隧道数 条 1024条 投标人填写 6 明文数据包吞吐量 Mbps 95Mbps(50条安全策略,1024报文长度) 投标人填写 7 密文数据包吞吐量 Mbps 25Mbps(50条安全策略,1024报文长度) 投标人填写 8 数据包转发延迟 ms 1ms 投标人填写 9 100M LAN环境下,加密隧道建立延迟 ms 1ms50%数据吞吐量 投标人填写 10 满负荷数据包丢弃率 % 0 投标人填写 11 电源 个 双电源,交直流自适应 交流110220V 直流100-370V 投标人填写 12 液晶屏 个 显示系统运行状态 投标人填写 表2 纵向加密认证装置增强型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数名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 投标人保证值 1 网络接口 个 1000M网卡接口4个 投标人填写 2 外设接口 个 终端接口(RS232) 1个 智能IC卡接口1个 投标人填写 3 设备厚度 U 1U 投标人填写 4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h >100000h(100%负荷) 投标人填写 5 最大并发加密隧道数 条 2048条 投标人填写 6 明文数据包吞吐量 Mbps 340Mbps(100条安全策略,1024报文长度) 投标人填写 7 密文数据包吞吐量 Mbps 80Mbps(50条安全策略,1024报文长度) 投标人填写 8 数据包转发延迟 ms 1ms 投标人填写 9 1000M LAN环境下,加密隧道建立延迟 ms 1ms50%数据吞吐量 投标人填写 10 满负荷数据包丢弃率 % 0 投标人填写 注1:项目单位对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有差异时,可在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投标人应对该差异表响应。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注2:参数名称栏中带的参数为重要参数。如不能满足要求,将被视为实质性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2 项目需求部分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表3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以下设备均采用双电源供电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 投标人响应 型式规格 数量 型式规格 数量 1 调度数据网纵向加密认证装置 (普通型) 台 安装于调度数据网屏 应支持交流或直流电源供电 4 注:1.设备选型应满足内蒙电网接入要求。 2. 所供设备型号应具备接入II型网络安全监测装置的功能,并提供相应的软硬件设备。 3.因本工程初步设计未审查,配置应以最终的审查结果为准,不排除调整的可能。投标方应在接到甲方正式生产通知后,再安排生产。 表4 可选择的技术参数表 序号 名称 参数 投标人响应 备注 1 智能IC卡 招标人填写 2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表5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单 位 招标人要求 投标人响应 型号和规格 数量 型号和规格 数量 1 2 2.4 工程概况 2.4.1 项目名称: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2.4.2 项目单位: 2.4.3 工程规模:本工程升压站220kV系统规划为单母线接线,出线2回,本期建成1回站内规划建设2台主变,本期建设2台35kV系统规划为独立2段单母线接线,本期建成2段单母线接线,并建设母线下35kV风机集电线路8回35kV储能线路2回无功补偿装置2组(SVG)35kV站用变1台。 2.4.4 工程地址: 2.4.5 交通运输:项目单位指定地点 2.4 使用条件 表6 使用条件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环境温度 设备储存温度 -4070 投标人填写 设备工作温度 -33.239.1 投标人填写 2 海拔高度 m 2000 投标人填写 3 相对湿度 % 3085 投标人填写 4 耐受地震能力 水平加速度 g 0.3g 投标人填写 垂直加速度 g 0.15g 投标人填写 注:表6中招标人要求值为正常使用条件,超出此值时为特殊使用条件,项目单位可根据工程实际使用条件进行修改。 2.5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项目单位原则上不能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根据工程使用条件,当污秽等级海拔高度等与标准技术参数表有差异或对通用部分条款有差异时,应逐项在表7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中列出,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应对表7的技术参数进行确认。 表7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序号 项 目 标准参数值 项目单位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2 序号 项 目 变更条款页码款号 原表达 变更后表达 1 2 2.6 设计联络会培训及验收需求一览表 表8 设计联络会培训及验收需求一览表 序号 项目 项目单位要求 投标人响应 1 第一次设联会 人天: 2 第二次设联会 人天: 3 技术培训 人天: 4 工程验收 人天: 注:项目单位可根据工程实际使用条件对表8中项目单位要求进行修改。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投标人需填写专用部分的第1和第2部分的相应表格。标准技术参数表和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要求值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为准。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应填写投标人技术差异表。投标人保证值应与型式试验报告及其他性能试验报告相符。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投标人提供的产品技术规范应与本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要求一致。若有偏差投标人应如实认真地填写偏差值若无技术偏差则视为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的要求,且在投标人技术偏差表中填写无偏差。 表9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序号 项 目 对应条款编号 技术招标文件要求 偏 差 备 注 1 2 3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表10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序号 产品型号 运行单位 投运数量 投运时间 联系人及 电话 备注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 表11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型号和规格 单位 数量 1 2 3 4 3.4 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3.5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表12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序号 产品型号名称 试验报告类别和 内容 依据标准 试验时间 试验单位 3.6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表13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序号 鉴定产品型号名称 组织鉴定单位 依据标准 鉴定时间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试验电源屏 技术规范书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2年06月 石家庄 目录 1供货范围 2 2工程概况 2 3总的要求 2 4项目环境 3 5通用要求 4 6技术要求 4 7图纸及资料 7 8.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9 9. 试验 11 10质量管理及保证 11 1供货范围 本表仅为供货范围的主要项目,卖方应根据买方的技术条件提出详细的设备清单。 1.1 配置如下 序号 名 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 注 1 试验电源屏 15kVA 面 1 2260(高)x800(宽)x600(深)mm 注:1.屏体颜色由甲方确定。 2.装置交直流空开应分别选用质量可靠的专用交流直流空开,每空开配置有1对常开常闭辅助节点供监视用。 2 工程概况 2.1 项目名称: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2.2 项目单位: 2.3 工程规模:本工程升压站220kV系统规划为单母线接线,出线2回,本期建成1回站内规划建设2台主变,本期建设2台35kV系统规划为独立2段单母线接线,本期建成2段单母线接线,并建设母线下35kV风机集电线路8回35kV储能线路2回无功补偿装置2组(SVG)35kV站用变1台。 3 总的要求 3.1需知 3.1.1 投标人或供货厂,下同必须有权威机构颁发的ISO-9000系列的认证证书或等同的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投标人或供货厂包括分包厂应设计制造和提供过同类设备,且使用条件应与本工程相类似,或较规定的条件更严格,至少有 3 台套 3 年以上的商业运行经验。 3.1.2 投标人应仔细阅读招标文件。投标人提供的设备的技术规范应与本规范书中提出的要求相一致,投标人也可以推荐满足本规范书要求的类似定型产品,但必须提出详细的技术偏差。 3.1.3 本规范书提出了对设备本体及其附属设备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设备的使用条件主要技术参数结构性能试验及所需技术资料等方面的内容。 3.1.4 本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的条文,投标方应按有关标准提供符合IEC标准国标行标和本规范书的优质产品。 3.1.5 本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及规定的条款如遇到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3.1.6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应按附录B填写,并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加以详细描述。 3.1.7 本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本规范书中涉及有关商务方面的内容,如与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有矛盾时,以商务部分为准。 3.1.8 本规范书未尽事宜,由招标人和投标人在合同技术谈判时协商确定。 3.2 投标方应提供的文件 3.2.1 投标人或供货商最近 3 年内同类设备的销售记录及相应的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3.2.2 投标人或供货商拥有的权威机构颁发的ISO9000系列的认证证书或等同的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 3.2.3 投标人或供货商具有履行合同所需的技术和生产能力的文件资料。 3.2.4 投标人有能力履行合同设备维护保养修理及其它服务等义务的文件。 3.2.5 投标人或供货商提供的同类设备的型式和例行试验报告。 3.2.6 技术数据见附录A,投标人随投标书一起提出。. 3.2.7 技术偏差见附录B,投标人随投标书一起提出。 3.2.8 进口部件见附录C,投标人随投标书一起提出。 3.2.9 备品备件见附录D,投标人随投标书一起提出。 3.2.10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见附录E,投标人随投标书一起提出。 4项目环境 4.1 海拔:2000m 4.2 环境温度 最高气温:39.1 最低气温:-33.2。 最大日温差: 4.3 最大相对湿度: 日平均: 95 。 月平均: 90 。 4.4耐震能力 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同时作用。 共振正弦拍波试验法,激振5次,每次持续时间5个周波,各次间隔2s,并考虑其端部连接导线振动和导线张力的影响。安全系数不小于1.67。 水平加速度应计及设备支架的动力放大系数1.2。 4.4安装方式: 安装地点户内或户外:户内 。 -- 室内垂直安装屏立面倾斜度不大于50 贮存运输极限环境温度: 符合GB/T 15145-94 3.4条规定 周围环境: 符合GB/T 15145-94 3.5条规定 5通用要求 应遵循的标准 按本招标书供货的设备,包括供货方由其它厂家外购的设备和附件都应符合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柜屏通用技术条件 DL/T720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14285 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B/T15145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 DL/T5136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 电安生1994 191号 高频干扰试验 IEC255221 级 静电放电试验 IEC255222 级 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 IEC255223 级 快速瞬变干扰试验 IEC255224 级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国电调2002138号文 国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 6技术要求 6.1技术参数 型号: 。 额定频率: 50Hz 。 额定交流电压: 57.7/100V。 额定交流电流: 1 A。 额定直流电源电压:220 V。 6.2. 装置的额定参数: 6.2.1 装置的额定参数: 6.2.1.1 交流电源部分 a) 输入电源:三相四线380V,50Hz。 b) 输出电源:两路三相四线380V,50Hz。两路220V,50Hz。两路100V/57.7V,50Hz。 c) 交流变压器容量:15kVA,连续工作。 d) 输出电压三相不平衡度<1%,三次谐波含量<3%。 6.2.1.2 直流电源部分 a) 输入电源:三相四线380V,50Hz。 b) 输出电源:两路220V。一路0250V连续可调。 c输出电流:直流电流20A。 d) 整流变压器容量:5kVA。 e) 直流纹波系数<1%。 6.2.1.3 输出端另设三个220V单相插座,一个380V三相插座,插座总容量为6kVA。 6.2.2 装置的其它要求: 6.2.2.1 输入电源通过组合开关接至两路电源,防止一路电源断电时影响试验工作。 6.2.2.2 为适应电源电压的偏移,交流变压器应设有电压调整抽头,可在屏面利用转换开关方便调整。 6.2.2.3 三相输入电压分别有指针式电压表指示和灯光显示 6.2.2.4直流输出电压有电压指示 6.2.2.5所有的馈出开关具有自动脱扣功能,直流馈出开关使用西门子开关 6.2.2.6交直流馈出在屏前装旋钮式接线端子。 6.3试验电源柜或屏要求 6.3.1试验电源柜或屏包括所有安装在上面的成套设备或单个组件均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正确的安装方式。保证试验电源柜或屏在起吊运输存放和安装过程中不会损坏。应满足DL/T720电力系统继电试验电源柜屏通用技术条件,卖方还应提供运输存放和安装说明书供买方使用。 6.3.2卖方应对柜或屏内部接线的正确性全面负责,在指定的环境条件下,所供应的设备的特性和功能应完全满足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6.3.3试验电源柜或屏的机械结构应能防卫: 灰尘 潮湿 盐污 虫和动物 所规定的高温和低温 试验电源柜支架的振动 柜或屏的防护等级为IP30。 6.3.4为便于运行和维修,应使用标准化元件和组件。 6.3.5柜体应前后有门,前门上应有玻璃窗。可监视内部的信号灯。柜体的前后门均应为内嵌式,本标书所要求的柜体厚度包括门的厚度在内共600mm。前门为单开门,门轴在左手侧以人面对保护柜正面为准后门为双开门。柜的高度包括铭牌高度60mm在内共2260mm。柜宽800mm。 6.3.6试验电源柜及其中的设备应能适用于地震地区。 6.3.7试验电源柜应装有100mm截面的铜接地母线,接地母线末端应装有可靠的压接式端子,以便接到电站的接地网上。 所有柜上的接地线与接地母线的连接应至少用两个螺丝。除此之外,接地母线上每隔10cm留有一个直径5mm的孔。 6.3.8试验电源柜内设备的安排及端子的布置应保证各套装置的独立性,在一套装置检修时不影响其他任何一套装置的正常运行。 6.3.9试验电源柜中的内部接线应采用耐热耐潮和阻燃的具有足够强度的绝缘铜线。 6.3.10导线应无损伤,导线的端头应采用压紧型的连接件。卖方应提供走线槽,以便于固定电缆及端子排的接线。 6.3.11端子排采用菲尼克斯端子并应保证有足够的绝缘水平V0级,额定电压不小于600V。 端子排应该分段,端子排应至少有20%备用端子并且可在必要时再增加。正负极之间应有空端子或加隔板。 引到端子排上的接线应考虑电缆出线的合理性,可能在同一电缆中引出的端子应安排在同一侧较靠近的端子,可能引入两根以上电缆芯线的回路必须有足够的连接端子,避免一个端子压二根导线。 6.3.12试验电源特性快速小开关应有动作指示及足够的断流容量。 6.3.13屏的内部和外部必须清洁,应清除内部所有杂物及内外一切污迹。 6.3.14卖方应保证试验电源柜内外油漆过的表面在运输存放和正常运行时的防腐蚀性能。 6.3.15每面柜及其上的装置都应有标签框,以便清楚地识别。外壳可移动的设备,在设备的本体上也应有同样的识别标记。 6.3.16对于那些必须按制造厂的规定才能进行更换的部件和插件,应有特殊符号标出。 6.3.17试验电源屏主母线应采用阻燃绝缘铜母线。柜内端子排采用不燃或阻燃型。所有指示灯采用节能型指示灯如发光二级管。 6.3.18运行中需要操作的元器件安装在面板上的位置,其操作高度距基础面0.61.8m范围内。紧急操作的元件应安装在距基础面0.81.6m范围内。在运行中需观察的指示仪表中心距基础面的安装高度不大于2m。 6.3.19绝缘和耐压 -- 试验电源母线对地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所有二次回路对地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 -- 试验电源母线的绝缘强度,应能承受工频3kV试验电压,耐压1min,无绝缘击穿和闪络现象。 6.3.20试验电源柜内装置与屏端子排之间装置与装置之间的连线应有明确的标识。 6.3.21试验电源柜的外部尺寸为2260800600mm。 6.4工艺要求 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技术。 7图纸及资料 对设计图纸说明书和试验报告的要求 图纸及图纸的认可和交付 7.1厂家应在投标的同时,提供1套符合本技术规范书要求的资料和图纸白图及电子版供招标方确认。 招标方确认资料完整齐全,可用于指导施工图设计后,才签订技术协议,确认后交投标方一套。确认后不解除投标方对图纸正确性的责任。 这些资料包括设备总装图原理图等。买方审定时有权提出修改意见,须经确认的图纸应由卖方提交表1所列接收单位。 表1接收图纸单位 提交图纸资料名称 接收图纸单位名称地址邮编联系人电话 提交份数 提 交 时 间 认可图最终图 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2 1技术协议签订后2周内,供货商应提供认可图纸。 2工程师在收到认可图纸后2周内,应将经确认的1份图纸寄送给供货商。 3供货商收到经确认的图纸2周内提出最终图 认可图最终图 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4 买方在收到需认可图纸2周内,将确认意见返还给卖方。 在技术条件签定后2周内,供方应提供供最终确认的资料和图纸,设计方应于收到供方供最终确认的图纸2周内,将确认意见或签有买方校订标记的图纸买方负责人签字返还给卖方。凡买方认为需要修改且经卖方认可的,不得对买方增加费用。在未经买方对图纸作最后认可前任何采购或加工的材料损失应有卖方单独承担。 7.2卖方在收到买方最终确认图纸包括认可方修正意见后,应于 1 周内向表1所列有关单位提供最终版的正式图纸和一套供复制用的底图及正式的CAD 3.5吋软盘或光盘,正式图纸必须加盖工厂公章或签字。卖方应在接到预中标通知后签订合同前完成本条款工作。 7.3完工后的产品应与最后确认的图纸一致。买方对图纸的认可并不减轻卖方关于其图纸的正确性的责任。设备在现场安装时,如卖方技术人员进一步修改图纸,卖方应对图纸重新收编成册,正式递交买方,并保证安装后的设备与图纸完全相符。 7.4图纸的格式:所有图纸均应有标题栏全部符号和部件标志,文字均用中文书写,并使用国际单位制。其图形文件应为AutoCAD 2002(及以上版本) for windows,汉字字型为。 7.5卖方免费提供给买方全部最终版的图纸资料及说明书。其中,图纸应包括总装配图及安装时设备位置的精确布置图,并且应保证买方可按最终版的图纸资料对所供设备进行维护,并在运行中进行更换零部件等工作。 7.6所需图纸: 柜面布置图。 交试验电源回路原理接线图。 柜背面接线图。 柜端子排图。 柜内所有装置及继电器规范表。 7.7说明书的要求 说明书应包括下列各项: 结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操作和全部附件的完整说明和技术数据。 产品技术说明。 出厂试验数据。 7.8试验报告 卖方应提供下列试验报告: 型式试验报告。 5份 出厂试验报告。 5份 8.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8.1技术服务 8.1.1为了有条理的便于合同设备的安装和试验,供方应自费派出熟练的身体健康和能胜任的技术人员到合同现场,由买方安排适当时间对设备的正确安装和试验给予技术讲课。 8.1.2供方应派出足够人员履行如下的现场服务: a 检验和评价由供方所提供设备的安装情况 b 参与验收试验,起动和设备投运 c 进行人员培训 8.1.3供方技术人员除了解答和解决由买方在合同范围内所提的问题外,还应详细地解释技术合同图纸运行设备性能以及注意事项。 8.1.4为了保证上述提到的工作的正确实施供方技术人员应给买方完整的和正确的技术说明书和进行必要的演示 8.1.5现场服务为期 个工作日。 8.1.6设备在投产前买方应提前一周通知卖方进行现场服务。 8.1.7自设备投运之日起3年内保修,在此期间内元件损坏或设备由于本身质量问题影响正常运行,厂家在接到通知后24小时内赶到现场,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及更换。在今后长期运行中保证供应备品备件。 8.1.8订货屏中不属于厂方提供设备,由厂方以同型号产品进行整组试验并提供试验报告。 8.2设计联络会议如需要 买方在收到供方签字的第一批文件后的 周后,将举行双方技术人员的设计联络会议,买方将派人出席。 设计联络会议内容: 供方应对供设计的正式资料和图纸进行详细的解释,并应解答买方对这些资料的图纸所提的问题,经过共同讨论,买方给予确认,以便供方绘制最终图纸并在会议纪要要求的时间内提供给买方。 供方应介绍合同产品已有的运行经验,包括现场的动作情况,改进情况,供方还应介绍保护装置配置原则,与通道的配合情况等经验。并应将现场应用所进行的改动向买方及设计院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释。 供方还应介绍保护装置的生产过程及装置性能试验及动模试验。买方在了解与观看上述过程及试验中所提的问题,供方应予以解答,并共同讨论和确定需要更改的问题。 讨论商定技术规范书中规定的联络会议解决的其他所有问题。 供方在工厂检验开始 半 个月前通知买方,买方将派人到工厂检查验收试验和设备包装等情况,进行人员培训。 8.3工厂验收会议内容: 在买方代表在场的情况下,供方按照买方确认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完成验收实验。 在设备的性能和质量不满足确认的标准和技术要求的情况下,买方有权提出异议,供方应做必要的改进以确保设备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应举行技术会议处理问题,寻求双方认可的解决办法。 讨论有关保护装置的运输安装,运行和现场试验等的问题。 参加设备验收试验,由供方提供试验用的图纸资料供试验人员使用。 其它为履行合同双方需要协调的问题。 f.进行人员培训 9. 试验 工频耐压试验冲击耐压试验稳流精度试验 稳压精度试验纹波系数试验 10质量管理及保证 10.1卖方应保证其提供的货物是全新的未使用过的,采用的是优质材料和先进工艺,并在各方面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规格和性能。卖方应保证其提供的货物经过正确安装正常操作和保养,在其寿命期内运行良好,卖方应承诺设备的寿命不少于 20 年。在质保期内,由于卖方设计材料或工艺的原因所造成的缺陷或故障,在合理的期限内卖方应免费负责修理或更换有缺陷的零部件或整机。 10.2质保期应为设备投运验收后 18 个月或合同设备达到指定交货地点 36 个月,质保期以先到为准。 10.3在质量保证期内,由于卖方设备的质量问题而造成停运,卖方应负责尽快更换有缺陷或损坏的部件,并赔偿相应损失同时,设备的质保期将延长,延长时间为设备重新投运后12个月。 10.4卖方应对合同设备的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制造和试验等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并在合同设备的整个制造过程中严格按其执行。 10.5对合同设备卖方应采用有运行经验证明正确的成熟的技术若采用卖方过去未采用过的新技术,应征得买方的同意。 10.6卖方从其他厂采购的设备,一切质量问题应有卖方负责。 10.7 合同签定后卖方应在 个周内向买方提供一份详尽的生产进度计划表,以确定每部分的工作及其进度。 10.8 交货时间如有延误,卖方应及时将延误交货的原因后果及采取的补救措施等向买方说明,而且要得到买方的同意。 109卖方应提出相应为完成制造所需的机加工所需自己主要使用设备。 10.10供货商应保证所供设备一次投入电网运行。 附件4 设备详细清单必须与商务清单一致,不包括报价 附件5 试验电源屏 表A 投标者应提供的技术数据 序号 项目 标书要求值 保证值 设备名称 1 三次谐波分量 2 交流变压器容量 3 整流变压器容量 4 耐压 5 其它 附件6 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差异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多功能电度表 技术规范 通用部分 说明:本技术规范书为征求意见稿,请甲方与当地调度部门沟通,有意见及时反馈给设计院,以便修改。评标时通知当地调度部门参加。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2年06月 石家庄 三相智能电能表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1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 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等条件。 经标书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5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1 标准技术参数表2 项目需求部分和3 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表6 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1 总则 3 2 结构及其他要求 5 2.1 规格要求 5 2.2 环境条件 6 2.3 显示 6 2.4 外观结构和安装尺寸 9 2.5 材料及工艺要求 10 2.6 机械及结构要求 12 2.7 功能要求 16 2.8 准确度要求 23 2.9 误差一致性要求 24 2.10 电气要求 25 2.11 绝缘性能试验 27 2.12 电磁兼容性要求 27 2.13 可靠性要求 27 2.14 数据安全性要求 28 2.15 软件要求 29 2.16 包装要求 29 3 试验 29 3.1 准确度试验 29 3.2 机械试验 30 3.3 气候影响试验 30 3.4 电气性能试验 30 3.5 电磁兼容性试验 31 3.6 误差一致性试验 31 3.7 误差变差试验 31 3.8 负载电流升降变差试验 32 3.9 电流过载试验 32 3.10 通信规约一致性检查 32 3.11 数据传输线抗干扰试验 32 3.12 功能检查 33 3.13 载波通信性能试验 33 3.14 费控功能试验 33 3.15 电价切换试验 34 3.16 可靠性验证试验 34 3.17 集中器要求 35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36 4.1 技术服务 36 4.2 出厂测试数据 36 4.3 设计联络会 36 4.4 工厂检验和监造 37 5 废标条件 37 1 总则 1.1本技术规范适用于三相智能电能表的招标采购,它包括技术指标机械性能适应环境功能要求电气性能抗干扰及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验收要求以及供货质保售后服务等要求。 1.2 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凡本技术规范中未规定,但在相关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或IEC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投标人应按相应标准的条文进行设备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 1.3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 则招标人认为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如有异议, 都应在投标书中以投标偏差表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4 本技术规范所建议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投标人应按更严格标准的条文执行或按双方商定的标准执行。 1.5 本技术规范经招标投标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 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6 本技术规范主要的技术依据为以下规范,这些规范的内容与本技术规范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若有不一致之处,以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为准,投标产品应满足下述规范的要求: QGDW 354 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 QGDW 356 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 QGDW 357 0.2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QGDW 358 0.5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QGDW 359 0.5S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无线技术规范 QGDW 360 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无线技术规范 QGDW 361 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技术规范 QGDW 362 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QGDW 363 1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QGDW 365 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范 QGDW 373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 QGDW 374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 QGDW 375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 QGDW 376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 DL/T 5136 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GB/T 50063 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设计规范 1.7投标人应提供的技术资料 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应提供下列有关资格文件。 1.7.1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 1.7.2具有在有效期内的企业最高计量标准的检定证书。 1.7.3 中国国家强制认证3C证书对于CPU卡费控智能电能表。 1.7.4电力部门权威机构出具的有效期内的符合本技术规范的全性能试验报告。 1.7.5基于元器件应力法的电能表可靠性预计报告, 应包括电源通信计量显示控制存储等模块的主要元器件。 1.7.6按照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专用部分填报主要元器件清单,样表及主要元器件合格证明照片扩展通信规约软硬件说明检测项目等相关信息,检测设备清单,外协件质量控制文件。 1.7.7提供生产厂家年生产能力生产设施的书面材料,该材料至少应符合国家质监局规定的企业制造许可证考核必备条件。 1.7.8提供与投标产品有关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证书或自主研发能力的证明材料等。 2 结构及其他要求 2.1 规格要求 本节所列内容为从技术方面描述货物的规格要求,供货时的规格要求详见招标文件商务部分货物需求一览表。 2.1.1 标准的参比电压 标准的参比电压见表1。 表1 标准的参比电压 电能表接入线路方式 参比电压V 直接接入 3220/380,3380 经电压互感器接入 357.7/100,3100 2.1.2 标准的参比电流 标准的参比电流见表2。 表2 标准的参比电流 电能表接入线路方式 参比电流A 直接接入 5,10,20 经互感器接入 0.3,1,1.5 2.1.3 最大电流 最大电流应是参比电流的整数倍,倍数不宜小于4 倍。 2.1.4 标准的参比频率 参比频率的标准值为50Hz。 2.1.5脉冲常数:电能表的脉冲常数由下式决定并取百位整数: C (2(3)x107/mUnImaxt 式中: C 电能表常数,imp/kWh m 测量单元数 Un 参比电压 Imax最大电流 t时间间隔,为1h。 2.1.6 推荐电能表常数 三相直接接入 电压(V) 最大电流(A) 推荐常数(imp/kWh) 220 20 1200 220 30 800 220 40 600 220 50 600 220 60 400 220 80 320 220 100 240 220 120 240 三相经互感器接入 电压(V) 最大电流(A) 推荐常数(imp/kWh) 3220/380 6 6400 357.7/100 6 20000 357.7/100 1.2 100000 3100 6 20000 3100 1.2 100000 2.2 环境条件 2. 2.1 参比温度及参比相对湿度 参比温度为23(C,参比相对湿度为4060。 2. 2.2 工作温度范围 工作温度范围见表3,特殊订货要求除外。 表3 工作温度范围 安装方式 户内式 户外式 规定的工作范围 20(C (45(C 35(C60(C 极限工作范围 35(C (60(C 45(C70(C 储存和运输极限范围 35(C (70(C 45(C70(C 2. 2.3 工作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不大于95 时,电能表应能正常工作。 2. 2.4 大气压力 电能表应在63.0kPa 106.0 kPa海拔4000 m及以下的大气压力下正常工作,特殊订货要求除外。 2.3 显示 2.3.1显示方式 电能表采用LCD显示信息液晶屏可视尺寸为85mm长50mm宽主区域数字不小于7mm宽12mm高副区域数字不小于3mm宽6mm高汉字不小于3mm宽3mm高符号不小于4 mm宽4mm高。 常温型LCD的性能应不低于FSTN类型的材质,其工作温度范围为-2580 低温型LCD的性能应不低于HTN类型的材质,其工作温度范围为-4070 LCD应具有背光功能,背光颜色为白色 LCD应具有高对比度 LCD应具有宽视角,即视线垂直于液晶屏正面,上下视角应不小于60 LCD的偏振片应具有防紫外线功能 LCD显示的内容参见图1图中各图形符号的说明参见表4不同类型电能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显示内容。 图1 三相智能电能表LCD显示界面参考图 说明:LCD显示界面信息的排列位置为示意位置,可根据用户需要调整。 表4 三相电能表LCD各图形符号说明 序号 LCD图形 说 明 1 当前运行象限指示 2 汉字字符,可指示: 1当前上1月-上12月的正反向有功电量,组合有功或无功电量,象限无功电量,最大需量,最大需量发生时间 2时间时段 3分相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 4失压失流事件纪录 5阶梯电价电量1234 6 剩余电量费,尖峰平谷电价 3 数据显示及对应的单位符号 4 上排显示轮显/键显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下排显示轮显/键显数据在对应数据标识的组成序号,具体见DL/T 645-2007 5 从左向右依次为: 1代表第12套时段 2时钟电池欠压指示 3停电抄表电池欠压指示 4无线通信在线及信号强弱指示 5载波通信 6红外通信,如果同时显示1表示第1路485通信,显示2表示第2路485通信 7允许编程状态指示 8三次密码验证错误指示 9实验室状态 10报警指示 6 1IC卡读卡中提示符 2IC卡读卡成功提示符 3IC卡读卡失败提示符 4请购电剩余金额偏低时闪烁 5透支状态指示 6继电器拉闸状态指示 7IC卡金额超过最大费控金额时的状态指示囤积 7 从左到右依次为: 1三相实时电压状态指示,UaUbUc分别对于ABC相电压,某相失压时,该相对应的字符闪烁某相断相时则不显示。 2电压电流逆相序指示。 3三相实时电流状态指示,IaIbIc 分别对于ABC相电流。某相失流时,该相对应的字符闪烁某相电流小于启动电流时则不显示。某相功率反向时,显示该相对应符号前的- 8 指示当前运行第1234阶梯电价 9 1指示当前费率状态尖峰平谷 2 指示当前使用第12套阶梯电价 2.3.2 显示要求 应具备自动循环和按键两种显示方式自动循环显示时间间隔可在520秒内设置按键显示时,LCD应启动背光,带电时无操作60s后自动关闭背光。 显示内容分为数值代码和符号三种。 三相电能表可显示电能量需量电压电流功率时间剩余金额等各类数值,数值显示位数不少于8位,显示小数位可以设置显示的数值单位应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如:kW kvar kWhkvarhVA等 单相电能表可显示电能量时间等各类数值,数值显示位数不少于8位,显示小数位可以设置显示的数值单位应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如:kW kvar kWhkvarhVA等 显示代码参见QGDW 354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附录B。 显示内容可通过编程进行设置。 应具有停电后唤醒显示的功能。 详见QGDW 354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和QGDW 356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具体规定。 2.3.3 指示灯 电能表使用高亮长寿命LED作为指示灯。各指示灯的布置位置参照QGDW 356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附录中电能表外观简图,并要求如下: 有功电能脉冲指示灯:红色平时灭,计量有功电能时闪烁。 无功电能脉冲指示灯:红色平时灭,计量无功电能时闪烁。 报警指示灯:红色正常时灭,报警时常亮。 跳闸指示灯:黄色平时灭,负荷开关分断时亮。 2.3.4 停电显示 停电后,液晶显示自动关闭 液晶显示关闭后,可用按键或其他非接触方式唤醒液晶显示唤醒后如无操作,自动循环显示一遍后关闭显示按键显示操作结束30秒后关闭显示。 2.4 外观结构和安装尺寸 电能表外观结构和安装尺寸除满足GB/Z 21192-2007要求外,还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2. 4.1 外观结构安装尺寸图及颜色 电能表外形尺寸有两种规格: 规格1:265mm(高)170mm(宽)75mm(厚),适用于不带费控功能的三相电能表 规格2:290mm(高)170mm(宽)85mm(厚),适用于其它类型三相电能表。 电能表的外观尺寸与安装尺寸端子座结构及尺寸LCD结构及尺寸通信模块结构及尺寸以及电压和电流接线端子辅助端子定义应符合附录中外观简图开盖尺寸简图侧视/后视/接线芯尺寸简图的要求。 电能表的条码卡槽编程盖板指示灯按键的相对位置应符合QGDW 356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附录中外观简图开盖尺寸简图侧视/后视/接线芯尺寸简图的要求,其他部分可根据需要调整。 端子盖内侧的接线图应符合QGDW 356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附录中端子接线图的要求。 电能表的表盖颜色:色卡号PANTONE:Cool Gray 1 U 电能表的表座颜色:色卡号PANTONE:Cool Gray 4 U。 2. 4.2 编程开关 编程开关采用按压形式,并应能施加封印具体结构及位置见QGDW 356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附录。 2. 4.3 通信模块 带有通信模块的电能表,其通信模块的尺寸及位置应符合QGDW 356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附录中开盖尺寸简图侧视/后视/接线芯尺寸简图无线通信模块尺寸图载波通信模块尺寸图中的要求。 外置通信模块应符合QGDW 356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附录G的要求。 2. 4.4 条形码结构和尺寸要求 条形码结构尺寸及相关要求应符合Q / GDW 2052008布置位置参见QGDW 356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附录。 2.5 材料及工艺要求 2. 5.1 采样元件 采样元件如采用精密互感器,应保证精密互感器具有足够的准确度,并用硬连接可靠地固定在端子上,或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线路板上不应使用胶类物质或捆扎方式固定。 采样元件如采用锰铜分流器,锰铜片与铜支架应焊接良好可靠,不应采用铆接工艺锰铜分流器与其采样连接端子之间应采用电子束或钎焊。 2. 5.2 线路板及元器件 线路板须用耐氧化耐腐蚀的双面/多层敷铜环氧树脂板,并具有电能表生产厂家的标识。 线路板应符合CEPGC-32F中的要求。 线路板表面应清洗干净,不得有明显的污渍焊迹,应做绝缘防腐处理。 表内所有元器件均应防锈蚀防氧化,紧固点牢靠。 电子元器件除电源器件外宜使用贴片元件,使用表面贴装工艺生产。 线路板焊接应采用回流焊波峰焊工艺。 电能表内部分流器端钮螺钉引线之间以及线路板之间应保持足够的间隙和安全距离。 线路板之间,线路板和电流电压元件之间,显示单元和其他部分之间的连接应采用导线焊接或可靠的接插件连接。 电源变压器互感器等质量较大的部件不宜直接焊接在线路板上确需直接焊接的,应有相应的紧固措施,并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在各几何位置处振动试验合格后,方能采用。 主要器件表面应印有生产厂家标志及产品批号。 2. 5.3 表座 采用嵌入式表座 表座应使用绝缘阻燃防紫外线的环保材料制成 表座应耐腐蚀抗老化有足够的硬度,上紧螺钉后不应变形 采用嵌入式挂钩。 2. 5.4 表盖 表盖应使用绝缘阻燃防紫外线的环保材料制作 表盖应耐腐蚀抗老化有足够的硬度,上紧螺钉后,不应变形 表盖的透明窗口应采用透明度好阻燃防紫外线的聚碳酸酯PC材料不应使用再生材料透明窗口与上盖应无缝紧密结合 表盖上按钮的材料应与表盖一致。 2. 5.5 端子座及接线端子 端子座应使用绝缘阻燃防紫外线的环保材料制成,要求有足够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 电压电流端子应组装在端子座中端子应采用HPb59-1铜或导电性能更好的材料,表面进行钝化镀铬或镀镍处理接线端子的截面积和载流量应满足1.2倍最大电流长期使用而温升不超过限定值。 端子座的电压电流接线端钮的孔径应能容纳至少18mm长去掉绝缘的导线和螺钉的配合应能确保牢固固定最小2.5mm2的导线固定方式应确保充分和持久的接触,以免松动和过度发热在施加封印后,应不能触及接线端子端子座内的端子部分采用嵌入式双螺钉旋紧。 电压电流端子螺钉应使用防锈且导电性能好的一字十字通用型螺钉,,经互感器接入式电能表接线螺杆直径不小于M4,直接接入式电能表接线螺杆直径在电能表Imax60A时,应不小于M5,Imax60A时,应不小于M6,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电压电流端子接线柱在受到轴向60N的压力时,接线柱不应内缩。 辅助端子接线柱在受到轴内10N的压力时,接线柱不应内缩。 RS485端子的孔径应能容纳2根0.75 mm2的导线。 电能表端子座与电能表底座之间应有密封垫带,密封良好。 端子座内接线端子号应刻印,不易磨损。 2. 5.6 封印表壳螺钉及封印螺钉 表壳螺钉及封印螺钉应采用HPb59-1铜或铁钝化镀锌镀铬或镀镍制成的十字一字通用螺钉。 除接线端子盖的装表封印外,电能表还应具有出厂封印。封印结构能防止未授权人打开表盖而触及电能表内部。在安装运行状态,电能表封印状态应可在正面直接观察到。出厂封印为一次性编码封印。 2. 5.7 端子盖 端子盖应使用绝缘阻燃防紫外线的环保材料制成,端子盖颜色与表盖颜色一致。 要求耐腐蚀抗老化有足够的硬度,上紧螺钉后,不应有变形现象。 在端子盖内侧刻印电能表电压接线端子电流接线端子辅助接线端子等接线图接线图清晰永久不脱落。 2. 5.8 铭牌 铭牌材料采用铝板或阻燃复合材料,应具有耐高温防紫外线功能。 铭牌应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规定,铭牌标识清晰不褪色,带有条形码位置。 铭牌上应有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和制造标准的标识。 铭牌布置参见QGDW 356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附录及相关要求。 2. 5.9 ESAM模块安全芯片 费控电能表ESAM模块可采用DIP封装形式,宜直接焊接在线路板上DIP封装形式如采用插接方式安装,需保证插接牢靠。 ESAM模块尺寸说明及管脚定义参见QGDW 356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附录H。 2.6 机械及结构要求 2.6.1机械结构要求 电能表机械和结构要求除应符合QGDW 356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的规定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2.6.1.1 通用要求 电能表的设计和结构应能保证在额定条件下使用时不引起任何危险。尤其保证:防电击的人身安全防过高温影响的人身安全防火焰蔓延的安全防固体异物灰尘及水的保护。易受腐蚀的所有部件在正常条件下应予以有效防护。任一保护层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应由于一般的操作而引起损坏,也不应由于在空气中暴露而受损。 电能表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能承受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可能出现的高温和低温。 部件应可靠地紧固并确保不松动。 电气接线应防止断路,包括在本标准规定的某些过载条件下。 电能表结构应使由于布线螺钉等偶然松动引起的带电部位与可触及导电部件之间绝缘短路的危险最小。 电能表应能耐阳光照射。 2.6.1.2 表壳 表壳应具有阻燃密封防尘防潮防水性能,并有一定的强度,由能抗变形腐蚀老化的阻燃环保材料制成。 表壳应可实施封印,前后有螺钉固定。只有破坏封印才能打开前后螺钉触及表内部件。表壳悬挂点应采用镀锌铁或不锈钢构件。表壳的结构和装配应能保证在出现非永久性变形时不妨碍电能表正常工作。表壳的全部或部分是金属材料时,应具有保护接地端,采用延伸型或嵌入型表座,采用II类防护绝缘包封。 2.6.1.2.1 表盖 表盖由能抗变形抗腐蚀抗老化的阻燃环保材料制成,应密封防尘并有一定的强度,上紧螺钉后,不应有变形现象。表盖的透明窗口应采用透明度好的材料不应使用回收料,透明窗口与上盖应无缝紧密结合。 2.6.1.2.2 端子盖接线端子端子座螺钉底座 电能表应有独立可封印的端子盖。端子座应有足够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 导线同接线端子的固定方式应确保充分的和持久的接触,以免松动和发热。每一接线端子中的所有部件,应保证同任一其他金属部件相接触而产生腐蚀的可能性最小。 组装在一起并具有不同电位的端子应加以保护,以防偶然短路。 各接线端子固定导体的螺钉外部的或内部的导体,不应同金属端盖接触。 端子座端子盖和底座应使用绝缘阻燃防紫外线的材料制成,具有不燃性端子座的热丝试验温度为:96015,端子盖和底座的热丝试验温度为:65015。 端子座内所有桩头一体化,采用型型通用螺钉。电压电流接线端子的接线柱在受到向内60N的接线压力时,接线柱应不内缩辅助接线端子的接线柱在受到向内10N的接线压力时,接线柱应不内缩。采用延伸型或嵌入型底座。 底座设计应考虑安装方便。 2.6.1.3 显示 2.6.1.3.1 电能表采用LCD显示,LCD尺寸屏显图形和内容技术指标应不低于QGDW 356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的有关要求,并应根据电能表工作温度范围选用不同类型的LCD。在电能表正常使用条件下,LCD使用寿命应大于10年。 2.6.1.3.2 在安装有表盖的条件下,其电子显示器外部应能承受15kV试验电压的静电空气放电。 2.6.1.3.3 电量数据显示位数不少于8位,小数位可设置且不少于2位。 2.6.1.3.4 具备背光显示功能。电能表在运行状态下可通过按键红外等触发方式点亮背光,2个自动轮显周期后关闭背光。 2.6.1.4 输出接口 2.6.1.4.1 电能量脉冲输出 电能表应具有与其电量成正比的电脉冲和LED脉冲测试端口有功无功,脉冲测试端口能用适当的测试设备检测,脉冲宽度为:80ms20ms。电脉冲应经光电隔离后输出LED脉冲采用超亮长寿命LED作电量脉冲指示,测试端口能从正面触及到。 2.6.1.4.2 多功能测试接口 电能表应具有日计时误差检测信号时段投切信号以及需量周期信号输出三个输出信号可以使用同一输出接口多功能测试接口,并可通过编程设置进行切换电能表断电后再次上电,多功能测试接口输出信号默认为日计时误差检测信号。 2.6.1.4.3 报警输出接口 具有报警输出接点,接点额定参数:交流电压220V电流5A直流电压100V,电流0.1A。 2.6.1.5 铭牌 标志应清晰,能防紫外线辐射7级以上,不退色,并符合GB/T 17215.3212008和GB/T 17215.3232008要求。条形码采用激光光刻技术刻蚀在电能表铭牌上,并应符合Q/GDW 2052008的要求。 铭牌盖板应可以翻开,并能实施封印。 2.6.1.6 封印 电能表表壳上应具有施加两个封印的位置。出厂的电能表应具备完整的两个封印,封印具有一次性防撬和防伪功能,并有明显生产厂家标识。 2.6.1.7 接线图和标识 电能表应采用激光蚀刻等非粘贴性方式在端子盖内侧刻印电能表电压接线端子电流接线端子辅助接线端子等接线图,接线图清晰永久不脱落。 2.6.1.8 电池 a 抄表及全失压电池 应使用绿色环保锂电池,此电池电量不足时,电能表应自动提示报警,电池应方便用户更换。 b 时钟电池 采用绿色环保锂电池,在电能表寿命周期内无需更换,断电后可维持内部时钟正确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5年。电池电压不足时,电能表应自动提示报警。 2.6.1.9 外形尺寸 应符合国家电网公司QGDW 356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要求。 2.6.1.10 电源供电方式 电能表电源由线路供电电能表应具备带隔离的多路输出电源,分别提供表内部测量与数据处理单元或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通信单元使用。对于三相四线电能表,当电能表三相电压中有任两相断相后,电能表应能正常工作对于三相三线电能表,当电能表三相电压中有任一相断相后,电能表应能正常工作。 0.2s级和0.5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电能表电源由线路和辅助电源(AC/DC自适应)供电,两种供电方式应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并可不间断自动转换,且辅助电源供电方式优先。 2.6.1.11 开关按键 开关按键应灵活可靠,无卡死或接触不良现象,各部件应紧固无松动。编程键设置在铭牌盖板下方,应能施加封印,防止非授权人操作。 2.6.1.12 CPU卡 对于采用CPU卡的电能表,CPU卡相关设备至少应满足以下要求。 2.6.1.12.1 插口 介质的插口应能防尘防水。 防尘应达到GB 4208中规定的IP5X防护等级要求防水对于户内的应达到IPXl防护等级,对于户外的应达到IPX4防护等级。 2.6.1.12.2 卡座 CPU卡在卡座中连续插拔20次后,卡片及触点应无划裂,并能用该卡座正常读写。 电能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将金属片插入卡座5min后拔出,试验后电能表能正常工作,内存数据不丢失。 2.6.1.12.2.1 触点压力 卡座读写头触点对卡的每一个触点的压力应保证满足接触点不可大于0.6N,在插拔过程中不应损坏卡和集成电路或使之产生划痕。 2.6.1.12.2.2 接触电阻 干净卡的触点与干净的卡座触点的接触电阻应不大于100 毫欧。 2.6.1.12.2.3 短路保护 卡座应具有承受触点间短路的能力,不论短路时间长短,短路触点数量多少,均不应损坏卡座或引起功能上的改变。 2.6.1.12.2.4 电源通断保护 已插入CPU卡的卡座出现突然通断电现象时,接触触点上不应出现引起卡误操作的信号。 2.6.1.12.2.5 工作寿命 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卡座应能承受不小于2万次的CPU卡插拔 2.6.1.13 负荷开关 负荷开关可采用内置或外置方式,当采用内置负荷开关时电能表最大电流不宜超过60A。 采用内置负荷开关时,开关操作时应有消弧措施硬件或软件,其出口回路应有防误动作和便于现场测试的安全措施。触点寿命:通断上述电流不小于6000次。电能表电压线路施加参比电压,电流线路通过1.2Imax,使开关通断10次。试验后,电能表应能正常工作。电能表电压线路在参比电压的70120时,负荷开关应能正常工作。 采用外置负荷开关时,电能表设计一组开关信号。正常工作时,输出的开关信号应维持负荷开关合闸,允许用户用电当满足控制条件时,输出的开关信号应驱动外置负荷开关动作,中断供电。 负荷开关无论内置外置,用户购电成功后都须通过本地方式由用户自行合闸。 2.6.1.14 表内配件 表内所有器件均应经过防锈蚀防氧化处理,内部连接线路采用焊接方式或插接方式。如采用插接方式时应紧固牢靠。端子座电流接线采用嵌入式双螺钉旋紧。 2.7 功能要求 三相智能电能表的功能应满足下述要求,其他功能要求参见QGDW 354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 2.7.1 电能计量 2.7.1.1 具有正向有功反向有功电能四象限无功电能计量功能,并可以据此设置组合有功和组合无功电能。 2.7.1.2 四象限无功电能除能分别记录显示外,还可通过软件编程,实现组合无功1和组合无功2的计算记录显示。注:循环显示组合无功1和组合无功2,但可按显和采集四象限无功量。 2.7.1.3 具有分时计量功能,即可按相应的时段分别累计存储总尖峰平谷有功电能无功电能不应采用各费率或各时段电能量算术加的方式计算总电能。 2.7.1.4 具有计量分相有功电能量功能,不应采用分相电能量算术加的方式计算总电能量。 2.7.1.5 能存储12个结算日电量数据,结算时间可设定为每月中任何一天的整点时刻。 2.7.1.6 电能表的参数可根据需要设定电能量参数不得设置底度值,只能清零清零必须使用硬件编程键。 2.7.2 需量测量 2.7.2.1 测量双向最大需量分时段最大需量及其出现的日期和时间,并存储带时标的数据。 2.7.2.2 最大需量值应能手动或使用抄表器清零,需量手动清零应有防止非授权人操作的措施。 2.7.2.3 最大需量测量采用滑差方式,需量周期和滑差时间可设置。出厂默认值:需量周期15min滑差时间1min。 2.7.2.4 当发生电压线路上电时段转换清零时钟调整等情况时,电能表应从当前时刻开始,按照需量周期进行需量测量,当第一个需量周期完成后,按滑差间隔开始最大需量测量。在一个不完整的需量周期内,不做最大需量的记录。 2.7.2.5 能存储12个结算日最大需量数据。 2.7.3 显示功能 2.7.3.1 电能表显示内容包括主显示数据,辅助显示代码和汉字两个方面显示内容对应显示代码参见QGDW 354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附录B。 2.7.3.2 显示分为自动循显和按键显示两种方式,显示项目可按要求进行设置。按键显示时LCD应启动背光方式。循环显示周期可以在5s20s范围内设置,默认值为5秒循环显示和按键显示的项目参见附录B。 2.7.3.3 电能表显示方式和显示要求应满足QGDW 356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中5.1和5.2的相关要求。 2.7.3.4 具有异常提示功能。当电能表运行出现异常失压电流严重不平衡断相逆相序等时,显示应停留在该代码上,并同时进行光报警。出错代码至少包括下列故障:时钟错误存储器故障或损坏。 2.7.4 时钟时段及费率功能 2.7.4.1 采用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内置硬件时钟电路,具有日历计时和闰年自动切换功能。内部时钟端子输出频率为1Hz。 2.7.4.2 至少具有两套费率时段,可通过预先设置时间实现两套费率时段的自动切换。每套费率时段全年至少可设置2个时区,24h内至少可以设置8个时段,时段最小间隔为15min,并且时段间隔大于表内设定的需量周期值,时段可跨越零点设置。 2.7.5 校时 2.7.5.1 通过RS485红外等通信接口可对电能表校时,除广播校时外,校时必须在编程状态下才能进行。 2.7.5.2 广播校时无需编程键和通信密码配合,每天只允许1次,电能表可接受的广播校时范围不得大于5min,应避免在电能表执行冻结或结算数据转存操作前后5min内进行当校正时间大于5min时,电能表只有通过现场进行校时。 2.7.6 测量及监测 能测量记录显示当前电能表的总及各分相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运行参数。测量误差引用误差不超过1。 提供越限监测功能,可对线相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参数设置限值并进行监测,当某参数超出或低于设定的限值时,应以事件方式进行记录,记录格式及要求按DL/T 6452007及其备案文件执行。 2.7.8 冻结 2.7.8.1 定时冻结:按照指定的时刻时间间隔冻结电能量数据,每个冻结量至少保存12次。 2.7.8.2 瞬时冻结:在非正常情况下,冻结当前的所有电量数据日历和时间以及重要的测量数据瞬时冻结量保存最后3次数据。 2.7.8.3 约定冻结:在新老两种费率/时段转换阶梯电价转换或电力公司认为有特殊要求时,冻结约定时刻的电量以及其他重要数据。 2.7.8.4 日冻结:存储每天零点的电能量,可存储2个月的数据量。 2.7.8.5 冻结内容及标识符应符合DL/T 6452007及其备案文件要求。 2.7.9 负荷记录 2.7.9.1 负荷记录内容可以从DL/T 6452007定义的电压电流频率有无功功率功率因数有无功总电能四象限无功总电能当前需量六类数据项中任意组合。 2.7.9.2 负荷记录间隔时间可以在160min范围内设置,每类负荷记录的时间间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7.9.3 负荷记录存储空间应保证在记录正反向有功总电能无功总电能四象限无功总电能,时间间隔为1min的情况下可记录不少于40天的数据容量。 2.7.10 停电抄表 在停电状态下,能通过按键或非接触方式唤醒电能表,抄读电能量等数据。 2.7.11 数据存储功能 2.7.11.1 至少能存储上12个结算日的双向总电能量和各费率的电能量数据,数据转存分界时刻为月末24时月初零时或在每月1至28日内的整点时刻。 2.7.11.2 至少能存储上12个结算日的双向最大需量各费率最大需量及其出现的日期和时间数据,数据转存分界时刻为月末24时月初零时或在每月1至28日内的整点时刻。月末转存的同时,当月的最大需量值应自动复零,其他时刻最大需量值不转存,最大需量也不复零。 2.7.11.3 电能表电源失电后,所有与结算有关的数据保存时间应不少于10年,其它数据保持时间应不少于3年。 2.7.12 清零 电能表清零操作必须作为事件永久记录所有清零指令必须有防止非授权人操作的安全措施,如设置硬件编程开关操作密码或封印管理以及保留清零前数据等。 2.7.14 脉冲输出 电能表应具备与所计量的电能成正比的LED脉冲和电量脉冲输出功能。 光测试输出装置的特性应符合GB/T 17215.2112006的要求。电测试输出装置的特性应符合GB/T 152842002的要求。 2.7.15 失压断相 发生任意相失压断相时,电能表都应进行记录并发出正确提示信息。 电能表的失压功能应满足DL/T 5661999的技术要求。 2.7.16 费控功能仅适用于费控电能表 电能表费控功能的实现方式分为本地方式和远程方式两种,本地方式是通过CPU卡射频卡等固态介质实现,远程方式是通过载波等虚拟介质和远程售电系统实现。 2.7.16.1 控制功能 当电能表内剩余金额小于或等于设定的报警金额时,电能表应能以声光或其他方式提醒用户透支金额应实时记录,当透支金额低于设定的透支门限金额时,电能表应发出断电信号,控制负荷开关中断供电当电能表接收到有效的续交电费信息后,应首先扣除透支金额,当剩余金额大于设定值默认为零时,方可通过远程或本地方式使电能表处于允许合闸状态,由人工本地恢复供电。 2.7.16.2 记忆功能 当供电线路停止供电时,剩余金额以及其他需要保护的信息不应丢失。 2.7.16.3 迭加 电能表的预存电费金额应能与表内的剩余金额进行准确迭加。 2.7.16.4 返写 完成电费预存后,电能表应能将剩余金额电能表用电参数等信息根据费控实现方式返写至固态介质中或通过虚拟介质传回售电系统。 2.7.16.5 辨伪 使用非指定介质输入购电金额时,电能表不应接受。 2.7.16.6 补遗 使用CPU卡或射频卡购电时,当用户CPU卡或射频卡遗失,通过一定程序补遗后电能表应能接受新补的CPU卡或射频卡,并拒绝原CPU卡或射频卡。 2.7.16.7 受检功能 电能表应能接受由售电管理系统制作的检测卡的检查,并能将电能表当前状态的信息反写至检测卡中,以便对电能表运行状态进行检查。 2.7.16.8 安全防护功能 当使用非指定介质或进行非法操作时,电能表应有防护功能。在撤销非指定介质或非法操作后,电能表应能正常工作且数据不丢失。 2.7.16.9 插卡响应 使用CPU卡或射频卡购电时,在购电卡插入后电能表应在3s内读写完毕。 2.7.16.10 参数设置 可通过固态介质对电能表内的用电参数进行设置,除用户购电信息外的其他用电参数设置应通过编程开关和密码验证使电能表处于编程允许状态方可进行。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通过虚拟介质对电能表内的用电参数进行设置。 2.7.16.11 安全认证 通过固态介质或虚拟介质对电能表进行参数设置预存电费信息返写和下发远程控制命令操作时,需通过严格的密码验证或ESAM模块等安全认证,以确保数据传输安全可靠。 ESAM模块的加密算法应符合国家密码管理的有关政策,推荐使用SM1算法。 2.7.17 阶梯电价仅适用于具有费控智能电能表 具有两套阶梯电价计费方式,并可在设置时间点启用另一套阶梯电价计费。 2.7.18 扩展功能 可以根据需要,选配以下功能: a 计量视在电能,建议的计算方法参见DL/T 6142007 b 谐波电压电流电量的监测 c 电能质量监测 d 计算铁损铜损。 2.7.7 事件记录 2.7.7.1 应记录编程总次数,最近10次编程的时刻操作者代码编程项的数据标识。 2.7.7.2 应记录需量清零的总次数,最近10次需量清零的时刻操作者代码。 2.7.7.3 应记录校时总次数不包含广播校时,最近10次校时的时刻操作者代码。 2.7.7.4 应记录各相失压的总次数,最近10次失压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对应的电能量数据等信息。 2.7.7.5 应记录各相断相的总次数,最近10次断相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对应的电能量数据等信息。 2.7.7.6 应记录各相失流的总次数,最近10次失流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对应的电能量数据等信息。 2.7.7.7 应记录最近10次电流不平衡发生结束时刻及对应的电能量数据。 2.7.7.8 应记录电压流逆相序总次数,最近10次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其对应的电能值量数据。 2.7.7.9 应记录开表盖总次数,最近10次开表盖事件的发生结束时刻。 2.7.7.10 应记录开端钮盖总次数,最近10次开端钮盖事件的发生结束时刻。 2.7.7.11 永久记录电能表清零事件的发生时刻及清零时的电能量数据。 2.7.7.12 应记录各相过负荷总次数总时间,最近10次过负荷的持续时间。 2.7.7.13 应记录掉电的总次数,最近10次掉电发生及结束的时刻。 2.7.7.14 应记录全失压的总次数,最近10次全失压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对应的电流值。 2.7.7.15 可抄读每种事件记录总发生次数和或总累计时间。 2.7.7.16 应记录最近10次远程控制拉闸和最近10次远程控制合闸事件,记录拉合闸事件发生时刻和电能量等数据。仅适用于费控智能电能表 2.7.7.17 应支持失压断相开盖等重要事件记录主动上报,上报内容可设置。仅适用于无线智能电能表 2.7.13 通信要求 2.7.13.1具有载波功能的电能表其通信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 1电能表至少应具有1个红外通信接口1个RS485通信接口和1个载波通信接口。红外通信RS485通信和载波通信接口在物理层必须独立,一种通信信道的损坏不得影响另一信道。另外,通信接口应和电能表内部电路实行电气隔离,有失效保护电路。 2红外通信RS485通信和载波通信接口的电气机械性能要求应满足国家电网公司QGDW 354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中4.8的要求。 3载波通信模块的信号频带最大输出信号电平使用频带外的干扰电平等技术要求应满足DL/T 698.35的4.6.1条。非计量通信状态下电能表存贮的计量数据和参数不应受到影响和改变。 4电能表RS485红外载波等通信遵循DL/T 6452007协议及其备案文件。 5支持通过红外和RS485通信口修改费率时段表及电价方案,并应有防止非授权人操作的安全措施,如设置硬件编程开关操作密码或封印管理以及保留清零前数据等。 6当使用载波通信时,不提倡通过载波信道修改设置费率表时段表电价方案等电表参数。 7支持通过授权的CPU卡和射频卡修改费率时段表及电价方案。 2.7.13.2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电能表其通信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 1电能表至少应具有1个红外通信接口1个RS485通信接口及1个GPRS/CDMA无线通信接口。红外RS485和无线通信接口的物理层相互间必须独立,一个通信接口的损坏不得影响其它通信接口正常工作。另外,通信接口应和电能表内部电路实行电气隔离,有失效保护电路。 2红外通信RS485通信和无线通信接口的电气机械性能要求应满足国家电网公司QGDW 354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中4.9的要求。 3无线通信模块指标要求应符合通信行业标准YD/T 12142006和YD/T 12082002的要求。 4电能表通过RS485红外无线等通信接口进行通信时,底层协议应符合DL/T 6452007及其备案文件要求,无线通信模块与主站通信应遵循698.41相关要求。 5支持通过红外和RS485通信口修改费率时段表及电价,并应有防止非授权人操作的安全措施,如设置硬件编程开关操作密码或封印管理以及保留清零前数据等。 6当电能表使用无线通信时,支持通过无线网络信道修改费率时段表及电价,修改前需通过安全认证。 7支持通过授权的CPU卡或射频卡修改费率时段表及电价。 2.7.13.3其他三相智能电能表其通信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 1电能表至少应具有1个红外通信接口和1个RS4851.0级三相智能电能表/2 个RS4850.2S0.5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个通信接口。红外和RS485接口的物理层必须独立,一个通信接口的损坏不得影响其它接口正常通信另外,通信接口应和电能表内部电路实行电气隔离,有失效保护电路。 2RS485接口通信波特率可灵活设置,标准速率为1200bps2400bps 4800bps 9600bps,缺省为2400bps。 3RS485红外等通信遵循DL/T 6452007协议及其备案文件。 2.8 准确度要求 2.8.1 准确度等级 有功准确度等级:0.2S级三相电能表满足0.2S级0.5S级三相电能表满足0.5S级1级三相电能表满足1级 无功准确度等级:2级。 2.8.2 基本误差 有功0.2S级0.5S级电能表应符合GB/T 17215.3222008的规定 有功1级电能表应符合GB/T 17215.3212008的规定 无功2级电能表应符合GB/T 17215.3232008的规定。 出厂误差数据应控制在允许误差限值的60以内。 2.8.3 起动 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和cos1.0的条件下,负载电流要求0.2S级0.5S级升到0.001In,1级升到0.004IbIn后,电能表应有脉冲输出或代表电能输出的指示灯闪烁,启动时间不超过下述公式计算结果要求。 起动规定时间: min, 式中: C为脉冲常数,imp/kWh PQ为起动功率,W。 2.8.4 潜动 电流回路无电流,电压回路加115Un时,在起动电流下产生1个脉冲的10倍时间内,电能表输出应不多于1个脉冲。 2.8.5 需量示值误差 在参比电压参比频率cos 1.0时,当I0.1IbInImax,其需量示值误差应不大于规定的准确度等级值。 需量示值误差推荐的测试负载点为:在参比电压参比频率参比温度cos1条件下0.1IbIn IbIn和Imax1.2In。 2.8.6 时钟准确度 在参比温度23及工作电压范围内,内部时钟准确度应优于0.5s/d。 在工作温度范围2560内,在交流电源供电和直流电池供电条件下,时钟准确度1.0s/d。 2.8.7 影响量 影响量相对于参比条件的变化引起的附加的百分数误差改变,0.2S级0.5S级电能表应符合GB/T 17215.3222008的规定,1级电能表应符合GB/T 17215.3212008的规定。 2.8.8 剩余电量递减准确度 电能表累计用电能量增加数与计算剩余电能量减少数之差应不大于计度器的一个最小分辨率值的计量单位。同一电量阶梯内,计算剩余电能量减少数由剩余金额减少数与当前电价相除得出。 2.8.9 电价切换试验 在一个约定的用电结算周期内,某一分段电量的累计值超过阶梯电量一个最小分辨率值的计量单位时,切换到对应电价的另一分段计量用电量。 2.9 误差一致性要求 2.9.1 误差一致性 同一批次数只被试样品在同一测试点的测试误差与平均值间的偏差不能超过表5的限定值。 表5 误差一致性限值 电流 功率因数 0.2S级 0.5S级 1级 Ib 1.0 (0.06 (0.15 (0.3 0. 5L 0.1 Ib 1.0 (0.08 (0.20 (0.4 2.9.2 误差变差要求 对同一被试样品相同的测试点,进行重复测试,相邻测试结果间的最大误差变化的绝对值不应超过表6的限定值。 表6 误差变差限值 电流 功率因数 0.2S级 0.5S级 1.0级 Ib 1.0 0.04 0.1 0.2 0.5L 2.9.3 负载电流升降变差 电能表基本误差按照负载电流从小到大,然后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两次测试,记录负载点误差同一只被试样品在相同负载点处的误差变化的绝对值不应超过表7的限定值。 表7 负载电流升降变差限值 电流 功率因数 0.2S级 0.5S级 1.0级 0.01IbIImax 1.0 0.05 0.12 0.25 2.10 电气要求 2.10.1 功耗 2.10.1.1 电压线路功耗 在参比温度参比频率和三相电压等于额定值的条件下,每一电压线路的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消耗1.5W6VA电能表采用外部辅助电源供电时,每一电压线路的视在功率消耗0.5VA,辅助电源功耗10VA。 对于具备通信功能的电能表,在通信状态下,电压线路附加的功率消耗不应超过8W。 2. 10.1.2 电流线路功耗 在基本电流参比温度和参比频率下,电能表基本电流小于10A时每一电流线路的视在功率消耗不应超过0.2VA,电能表基本电流大于或等于10A时每一电流线路的视在功率消耗不应超过0.4VA。 2.10.2 电源电压影响 电压范围按表8执行 表8 电能表电压范围表 规定的工作范围 0.9Un1.1Un 扩展的工作范围 0.8Un1.15Un 极限工作范围 0.0Un1.15Un 辅助供电电源规定的工作范围 0.8Umin1.2Umax  备注:Umin指辅助电源的最小标注值,Umax指辅助电源的最大标注值 电压在规定工作范围内变化时引起的允许误差改变量极限应满足GB/T 17215.3012007的相关要求。 电压在0.8Un0.9Un和1.1Un1.15Un范围内改变时引起电能表电测量单元的允许误差改变值,应不超过其规定工作范围内允许误差改变值极限的3倍,当电压低于80额定电压时电能表的误差可在10100的范围内变化。 电能表在3.4.1试验后,不应发生死机或信息改变。其它相关要求应满足GB/T 17215.3012007的规定。 2.10.3 短时过电流影响 电能表应能承受 1直接接入仪表应能经受30Imax的短时过电流,施加时间为额定频率的半个周期。当回到初始工作条件时,电能表的信息不应改变并正确工作,且电能表误差改变量不应超过表2-7的限定值。 2经互感器接入仪表应能经受20Imax的电流,施加时间为0.5s。当回到初始工作条件时,电能表的信息不应改变并正确工作,且电能表误差改变量不应超过表9的限定值。 表9 短时过电流变差限值 仪表 电流值 功率因数 0.2S级 0.5S级 1.0级 直接接入 Ib 1 / / 1.5 经互感器接入 In 1 0.05 0.05 0.5 2.10.4 自热影响 在功率因数为1.0或0.5L负荷电流为Imax的工况下,由自热引起的误差改变量不应超过表10的限定值。 表10 自热影响变差限值 电流值 功率因数 0.2S级 0.5S级 1.0级 Imax 1 0.1 0.2 0.7 0.5L 0.1 0.2 1.0 2.10.5 温升影响 在115Un120Imax条件下,线路和绝缘体的温升不应达到影响电能表正常工作的温度。电能表任何一点的温升,在环境温度为40时不应超过25K。 2.10.6 抗接地故障抑制能力仅适用于在非有效接地系统电网上使用的电能表 对三相四线经互感器工作的,并且接入非有效接地系统或中性点不接地的星形配电网上的电能表在接地故障及线对地产生10过电压情况下,没有接地的两线对地电压将会达到1.9倍的额定电压规定有下述要求: 在三线中的某一线上进行模拟接地故障状态的试验中,各线电压提高至标称电压的1.1倍历时4h。试验时,电能表的中性端与电能表试验设备MTE的地端断开,并与MTE中模拟接地故障的一端连接。这时,没有接地的两电压端的电压则为相电压的1.9倍。试验时,电流线路设定电流为0.5 In,功率因数为1对称性负载。试验后,电能表不应出现损坏,并且应正确工作。 当电能表恢复到参比温度时,在功率因数为1.0负荷电流为In的工况下,误差的变化量不应超过表11的限定值。 表11 接地故障引起的误差改变 电流值 功率因数 0.2S级 0.5S级 1.0级 In 1 0.1 0.3 0.7 2.11 绝缘性能试验 2.11.1 交流耐压试验 电能表应能承受交流耐压试验的影响,且0.2S级0.5S级电能表应满足GB/T 17215.3222008中的要求,1级电能表应满足GB/T 17215.3212008中的要求。 2.11.2 脉冲电压试验 电能表应能承受脉冲电压试验的影响,且应满足GB/T 17215.2112006中的要求。 2.12 电磁兼容性要求 2.12.1 对电磁骚扰的抗扰度 电能表的设计应能保证在传导和辐射以及静电放电的电磁骚扰影响下不损坏或不受实质性影响。 注:考虑的骚扰为: 静电放电 浪涌抗扰度 高频电磁场 快速瞬变脉冲群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 衰减振荡波试验仅对经互感器接入电能表。 2.12.2 无线电干扰抑制 电能表不应发生能干扰其他设备正常运行的传导和辐射噪声。 2.13 可靠性要求 2.13.1 采用绿色环保锂电池作备用时钟电源,电池容量1.2Ah,在电能表寿命周期内无需更换,断电后可维持内部时钟正确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5年。 2.13.2 产品的设计和元器件选用应保证整表使用寿命大于等于10年,产品从验收合格之日起,由于电能表质量原因引起的故障,其允许故障率应小于等于表12规定值。 表12 寿命保证期内允许的故障率 运行年数 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允许故障率 0.2 0.25 0.3 0.35 0.4 0.45 0.5 0.55 0.6 0.65 2.13.3 订购的电能表具有国家电网计量中心出具MTTF不少于10年的可靠性检测报告报告内容应对电能表制造企业提供的主要元器件明细表进行标注。电能表的功能结构线路关键器件等有重大变动时,必须重新进行全性能试验和可靠性验证试验,并在铭牌以及产品说明书中给以标注以示区别。国家电网计量中心负责对电能表全性能试验和可靠性验证试验中使用主要元器件进行备案技术审查和发布。 2.13.4 制造单位应提供基于元器件应力法的电能表可靠性预计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电能表设计方案选用的主要元器件性能可靠性相关工艺控制措施可靠性计算过程及结果等,确保电能表的设计满足本标准规定的可靠性要求主要元器件至少应包括计量专用芯片CPU液晶电解电容压敏电阻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晶振片式二极管片式电阻片式电容光耦电池负荷开关载波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CPU卡射频卡ESAM模块等,元器件参数应涉及生产厂家型号规格主要性能品级等。 2.14 数据安全性要求 2.14.1 一般性要求 当其它设备通过接口与电能表交换信息时,电能表的计量性能存储的数据信息和参数不应受到影响和改变。 在任何情况下,电能表存储记录的电量数据以及运行参数不应因非法操作和干扰而发生改变。 2.14.2 编程要求 可通过接触式(调制式)红外光口RS485载波通信口(无线通信口)对电能表进行编程。电能表应具备编程开关和编程密码双重防护措施,以防止非授权人进行编程操作。 1编程开关:采用按键形式,设置在可封印的铭牌盖下,打开铭牌盖才可触及到该按键。编程开关可以切换电能表允许编程及禁止编程状态。电能表仅在允许编程状态才能进行编程操作,广播校时和读表操作不受编程开关的控制。电能表若在允许编程状态下中止操作超过240min,电能表应自动关闭允许编程状态。 2编程密码:电能表密码分两种:管理员密码,操作员密码。按DL/T 6452007要求,管理员密码为02级,操作员密码为04级。管理员02级密码出厂初始设置为000000,操作员04级密码出厂初始设置为111111。对电能表进行编程操作时,需先按下编程开关,正确输入编程密码后,方可进入编程模式,允许编程。如果连续3次输入编程密码错误,电能表应自动闭锁编程功能24h。 2.15 软件要求 2.15.1 电能表生产厂家应提供操作应用软件,并可通过RS485接口或红外等接口方便抄读电能表内部记录的数据信息,并下载到相应存储设备中。 2.15.2 涉及计量准确性的软件设置功能,应提供明确的说明资料,并经试验验证,确保其稳定可靠。 2.15.3 设置软件应采用权限和密码分级管理体系,具有设置验证功能,并能记录操作人员操作时间操作项目等信息,能备份被改写的内容。 2.15.4 表内软件和操作应用软件应成熟完整,表内软件出厂后不允许远程或现场升级更改操作应用软件应满足用户要求软件要有良好的向下兼容性。 2.16 包装要求 应按照GB/T 154641995的要求进行产品包装。 3 试验 各等级三相智能电能表的全性能试验抽样验收全检验收的试验项目参见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试验项目表。 3.1 准确度试验 3.1.1 基本要求 电能表在参比条件下,基本误差起动和潜动电能表常数由其他影响量引起的误差极限等性能,0.2S级0.5S级有功电能表应符合GB/T 17215.3222008的规定1级有功电能表应符合GB/T 17215.3212008的规定2级无功电能表应符合GB/T 17215.3232008的规定。 3.1.2 电能示值误差 3.1.2.1 费率时段电能示值误差 按GB/T 152842002的规定试验判定。 3.1.2.2 计度器总电能示值组合误差 按GB/T 152842002的规定试验判定。 3.1.3 日计时误差 3.1.3.1 日计时误差 按GB/T 152842002的规定试验,电能表的日计时误差不应超过0.5s/d。 3.1.3.2 环境温度对日计时误差的影响 按GB/T 152842002的规定试验,在工作温度范围-2560内,时钟准确度 1.0 s/d。 3.1.4 需量示值误差 在参比电压参比频率cos 1.0时,当I0.1IbInImax,其需量示值误差应不大于规定的准确度等级值。 需量示值误差推荐的测试点为:在参比电压参比频率参比温度cos1条件下0.1IbInIbIn和Imax1.2In。 3.2 机械试验 对电能表的防尘和防水试验弹簧锤试验冲击试验振动试验耐热和阻燃试验应符合GB/T 17215.2112006的规定。 每项机械性能试验后,电能表应按本标准正常工作,无信息改变。 3.3 气候影响试验 对电能表的高温试验低温试验交变湿热试验阳光辐射防护试验应符合GB/T 17215.2112006的规定。 每项气候影响试验后,电能表应无损坏,无信息改变并能按本标准正确地工作。 3.4 电气性能试验 在参比条件下,电能表的温升脉冲电压抗接地故障能力等电气性能应符合GB/T 17215.2112006的规定。 3.4.1 电源电压影响试验 电源电压影响试验应符合GB/T 17215.3012007的规定。 3.4.2 交流电压试验 0.2S级0.5S级有功电能表按GB/T 17215.3222008规定的条件试验判定1级有功电能表按GB/T 17215.3212008规定的条件试验判定 2级无功电能表按GB/T 17215.3232008规定的条件试验判定。 3.4.3 功率消耗 0.2S级0.5级有功电能表按GB/T 17215.3222008规定的条件试验 1级有功电能表按GB/T 17215.3212008规定的条件试验2级无功电能表按GB/T 17215.3232008规定的条件试验。电能表电压回路电流回路的功率消耗应满足2.6.1.1和2.6.1.2规定。 所有的测试都应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进行,即通以三相参比电压基本电流,显示器应在全显状态。电压线路的有功功耗宜用低功率因数瓦特表测量,电压线路的视在功耗宜用高内阻VA表测量,电流线路视在功耗宜用VA法测量,测量的准确度应优于5。 3.4.4 短时过电流 0.2S级0.5S级有功电能表按GB/T 17215.3222008规定的条件试验判定1级有功电能表按GB/T 17215.3212008规定的条件试验判定2级无功电能表按GB/T 17215.3232008规定的条件试验判定。 试验后,电能表应按本标准正常工作,无信息改变。 3.4.5 自热影响 0.2S级0.5S级有功电能表按GB/T 17215.3222008规定的条件试验判定1级有功电能表按GB/T 17215.3212008规定的条件试验判定2级无功电能表按GB/T 17215.3232008规定的条件试验判定。 3.5 电磁兼容性试验 电能表的静电放电抗扰度射频电磁场抗扰度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浪涌抗扰度衰减振荡波抗扰度无线电干扰抑制等电磁兼容试验应符合GB/T 17215.2112006及GB/T 17215.3222008GB/T 17215.3212008的规定。 试验后,电能表应能正常工作,存储的信息无变化。 3.6 误差一致性试验 被试电能表在参比电压基本电流加载30min后,对同一批次n个被试样品典型为36只表,在参比电压100IbIn10IbIn功率因数1.0和0.5L处,被试样品的测量结果与同一测试点n个样品的平均值的最大差值不应超过表5的限值。被试样品应使用同一台多表位校验装置同时测试。 3.7 误差变差试验 被试电能表在参比电压基本电流加载30min后,对同一被试样品,在参比电压IbIn功率因数1.0和0.5L处,对样品做第一次测试在试验条件不变的条件下间隔5min后,对样品做第二次测试,同一测试点处的两次测试结果的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表6的限值。 3.8 负载电流升降变差试验 被试电能表在参比电压基本电流加载30min后,按照负载电流从轻载到Imax的顺序进行首次误差测试,记录各负载点的误差负载电流在Imax点保持2min后,再按照负载电流从Imax到轻载的顺序进行第二次误差测试,记录各负载点误差同一只被试样品在相同负载点处的误差变化的绝对值不应超过表5的限定值。测试点的负载电流为0.01IbIn0.05IbInIbInImax。 3.9 电流过载试验 直接接入式电能表的Imax/Ib小于10时,应加载10Ib的连续过载电流15min,并在参比电压功率因数为1.0以及电能表稳定的条件下测试误差,在此条件下,电能表的误差不应超过等级指数要求的2倍,恢复正常15min后,电能表在参比电压基本电流功率因数为1.0的条件下的误差应符合等级指数要求。 3.10 通信规约一致性检查 电能表在全性能试验或验收试验时,应通过公司系统内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通信规约一致性的检查。检查依据DL/T 6452007及其备案文件执行。 3.11 数据传输线抗干扰试验 对于与通信接口连接的,长度超过2m的脉冲传输线数据传输线,应进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试验按照GB/T 17215.2112006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 电能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使用电容耦合夹将试验电压以共模方式耦合至输入/输出脉冲和数据通信线路。 严酷等级:3 耦合在脉冲/数据传输线上的试验电压:1kV 试验时间:60s。 在脉冲群的作用下,电能表及组网成系统的各设备不应出现损坏,并能正常工作。试验后,系统应能正常工作和通信。 3.12 功能检查 电能表的各项功能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3.13 载波通信性能试验 3.13.1 信号传输特性试验 信号频率和电平信号最大输出电平和频带外干扰电平信号带宽等试验项目及指标要求应符合DL/T 6981999的相关要求。 3.13.2 数据影响要求试验 使电能表处于连续通信状态,电能表能正确计量,且表内存贮的计量数据和参数不应受到影响和改变。 3.13.3 数据传输可靠性试验 1数据传输可靠性试验条件 按照DL/T 6981999的6.5.1条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 2一次采集成功率试验 依据DL/T 6452007协议,以5min的间隔对电能表的累计电能量数据采集一次,共进行不少于400次的采集,统计一次采集成功率应满足DL/T 6981999相关要求。 3电能数据抄读总差错率试验 依据DL/T 6452007协议,对被试电能表的累计电能数据以5min的间隔进行采集,数据精确到0.1kWh,数据量不少于2000组,电能数据抄读总差错率满足DL/T 6981999要求。 3.14 费控功能试验 3.14.1 功能验证试验 在表内设置倍率电价剩余金额透支门限金额报警金额后,对电能表进行剩余电量和报警跳闸功能试验。其中剩余电量递减准确度要求为,电能表累计用电能量增加数与计算剩余电能量减少数之差应不大于计度器的一个最小分辨率值的计量单位。 3.14.2 安全认证试验 电能表在全性能试验或验收试验时,应通过公司系统内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电能表数据传输进行安全认证检查。检查依据国家电网公司QGDW 365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范执行。 3.15 电价切换试验 当累计月用电量超过阶梯电量一个最小分辨率值的计量单位时,应切换到对应电价。当电能表时间运行到预设电价切换日期时间点时,应启用第二套电价。 3.16 可靠性验证试验 电能表的可靠性试验,应根据环境条件,按表3中对应的温度范围上限以及参比电压上限等条件进行,本标准的可靠性试验按JB/T 62141992中的截尾序贯试验方案4:60.2,Dm2进行,见表13。 投入可靠性试验的样品出厂检验项目必须全部合格,在试验前发现有不合格项目,可用合格样品替换。 方案中各符号含义如下: m0指定的可接受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m1不可接受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生产方风险,实际的m m0时产品被拒收的概率 使用方风险,实际的m m1时产品被接收的概率 Dm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鉴别比。 Dm的计算公式是 Dm m0/m1 已知Dm2.0,m15104h,所以m01105h。 表13 4:6合格判定表 失效数 累计试验时间m0的倍数 拒收 等于或小于 接收 等于或大于 0 1.40 1 2.09 2 0.35 2.79 3 1.04 3.48 4 1.73 4.17 5 2.43 4.87 6 3.12 4.87 7 3.81 4.87 8 4.87 a 可靠性试验抽样数 抽样数按表14进行。 表14 推 荐 的 样 品 数 批量 最佳样品数 批量 最佳样品数 13 全部 5396 8 416 3 97200 17 1752 5 200以上 20以上 b 计算累积试验时间 可利用电能表上的计时器计时,第k次失效的累积试验时间应为所有计时器读数的总和 Tk 式中: Tk 第k次失效的累积试验时间,h tkm 在第k次失效时第m号电能表的试验时间,h n 电能表总数,台。 在判定点上未出现失效时的累积试验时间 T 式中: T 未出现失效时的累积试验时间,h tm 到判定点时第m号电能表的试验时间,h n 电能表总数,台。 根据计算累积试验时间,按表13进行下列判定。 1如无故障发生,则在1.40 m0时间后可验收。 2如在0.35 m0时间内发生两只以上故障则拒收。 3其余情况按4:6判定表确定是否继续试验。 试验工作条件参照DL/T 8302002中6.7.3.4的规定。 电能表的功能结构线路关键器件等有重大变动时,必须重新进行型式试验和可靠性验证试验,并在铭牌以及产品说明书中给以标注,以示区别。 3.17 集中器要求 3.17.1 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技术标准QGDW 373QGDW 374QGDW 375QGDW 376的要求。 3.17.2 集中器供货时必须提供国家电网计量中心出具的合格检测报告所采用的载波通信技术类型应与电能表匹配。 3.17.3 集中器应具备远程通信方式。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4.1 技术服务 4.1.1卖方应协助产品使用方进行现场试验调试试运行和验收若因质量问题导致产品不能正常运行,在产品整个寿命周期实行免费更换同类新产品负责提供设备接线图以及必要的技术文件及图纸等负责对用户维护人员运行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并提供培训资料对软件进行定期更新并提供免费升级。 4.1.2接到产品使用方的服务要求后,卖方应在12h内作出响应,48h内按要求派人到指定地点提供服务,并在5个工作日内提交解决方案。 4.1.3对于不能及时提供相应服务的,应及时填写不良技术服务记录。 4.1.4卖方 保证本合同货物中提供的资料正确完整,应至少提供包括原理图安装图产品说明书合格证出厂报告配套检验软件光盘装箱单及其他相应技术资料。 4.1.5卖方 除提供合同所列出的货物之外,还应提供为保护货物的安全稳定运行及安装维护所必须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等附件并应按照专用部分规定的比例/数量免费提供必需的集中器采集器编程器加长天线等辅助装置。 4.1.6卖方 应提供现场免费培训或到厂免费培训,使操作人员熟悉仪器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 卖方 应按招标人制定的标准,在指定位置刻制和粘贴条码。 4.1.7设备在质量保证期内发生的质量问题,在卖方 更换产品后质量保证期应予以延长。 4.1.8在质量保证期内,如发现投标人提供的货物有缺陷,不符合合同规定时,如属投标人责任,则招标人有权向投标人提出索赔。由此产生的到安装现场的换货费用运费及保险费由投标人负担。 4.1.9卖方 应在软件更新后,应提供免费升级。 4.2 出厂测试数据 按买方要求格式提供电子版。 4.3 设计联络会 4.2.1为协调设计及其它方面的接口工作,根据需要买方与卖方应召开设计联络会。卖方应制定详细的设计联络会日程。签约后的 天内,卖方应向买方建议设计联络会方案,在设计联络会上买方有权对合同设备提出改进意见,卖方应按此意见作出改进。 4.2.2 若遇重要事宜需双方进行研究和讨论,经各方同意可另召开联络会议解决。 4.2.3 每次会议均应签署会议纪要,该纪要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4.4 工厂检验和监造 4.3.1买方有权派遣其检验人员到卖方及其分包商的车间场所,对合同设备的加工制造进行检验和监造。 4.3.2如经检验和试验有不符合技术规范的合同设备,买方可以拒收,卖方应无偿给予更换。 4.3.3由制造单位对所生产的每个产品按照本标准提供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应施加出厂封印,并出具质量合格证明,检验项目参照GB/T 17215.3012007等相关标准要求。 5 废标条件 投标产品不满足下述技术条件之一时视为废标: 5.1提交的适用于投标产品的全性能试验检测报告结论必须为满足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能表技术标准。 电度表 技术规范 专用部分 目 录 1 标准技术参数表 40 2 项目需求部分 42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42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需求表 44 2.3 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45 2.4 工程概况 45 2.5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45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46 3.1 投标人响应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46 3.2 投标产品的销售及运行业绩 47 3.3 主要元器件 47 3.4 投标人提供电子文件格式 48 3.5 投标人检测设备明细 48 3.6 投标人提供外协件控制文件 48 1 标准技术参数表 投标人应认真逐项填写技术参数响应表中投标人响应栏,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标准参数值。如有偏差,请填写技术偏差表。打的项目为主要技术参数,如不能满足要求,将被视为实质性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表1 技术参数响应表投标人填写 序号 项目 标准参数值 投标人响应 1 参比电压 357.7/100V 3100V 响应 / 不响应 2 基本电流(0.3A1A1.5A) 0.3A/1.5A 响应 / 不响应 基本电流最大电流 1.2A/6A 响应 / 不响应 3 参比频率 50Hz 响应 / 不响应 4 外形尺寸 265mm高170mm宽75mm厚 响应 / 不响应 5 耐热阻燃温度 端子座 96015 投标人保证值 端子盖和底壳 65015 投标人保证值 6 接线柱压力特性 电压电流接线端子 60N 响应 / 不响应 辅助端子 10N 响应 / 不响应 7 液晶屏 尺寸 85mm长50mm宽 响应 / 不响应 主区域数字尺寸 7mm宽12mm高 响应 / 不响应 副区域数字尺寸 3mm宽6mm高 响应 / 不响应 汉字尺寸 3mm宽3mm高 响应 / 不响应 符号尺寸 4mm宽4mm高 响应 / 不响应 寿命 >10年 投标人保证值 8 电量显示 总位数 8 响应 / 不响应 小数位数 小数位24位可设置,默认两位 响应 / 不响应 9 输出接口 具备电能量脉冲输出多功能测试接口报警输出接口 响应 / 不响应 10 电能量脉冲宽度 80ms20ms 响应 / 不响应 11 环境条件 最高温度 60户内/70户外 投标人保证值 最低温度 -35户内/-40户外 投标人保证值 湿度 95% 投标人保证值 大气压力4000米以下 63.0kPa106.0kPa 投标人保证值 12 温度补偿电路 内置 响应 / 不响应 13 时钟准确度 23 0.5s/d 投标人保证值 -25 60 1.0 s/d 投标人保证值 14 存储 电量数据 12个结算日 投标人保证值 最大需量数据 12个结算日 投标人保证值 15 数据失电保存 结算数据 10年 投标人保证值 其他数据 3年 投标人保证值 16 通信接口 红外 1个 响应 / 不响应 RS485 2个 响应 / 不响应 17 费率时段 套数 2 投标人保证值 时区数 2 投标人保证值 时段数 8 投标人保证值 18 基本误差 出厂误差数据保证在允许误差限值的60%以内 出厂误差数据保证在允许误差限值的以内 19 逆相序试验 (0.05% 投标人保证值 20 电压影响试验 Cos1.0 (0.1% 投标人保证值 Cos0.5L (0.2% 投标人保证值 21 频率影响试验 Cos1.0 (0.1% 投标人保证值 Cos0.5L (0.1% 投标人保证值 22 自热试验 Cos1.0 (0.1% 投标人保证值 Cos0.5L (0.1% 投标人保证值 23 电压不平衡试验 (0.5% 投标人保证值 24 误差一致性试验 In(Cos1.00.5L) (0.06 投标人保证值 0.1In(Cos1.0) (0.08 投标人保证值 25 误差变差试验 同一负载点误差变化量 0.04% 投标人保证值 26 负载电流升降试验 同一负载点误差变化量 0.05% 投标人保证值 27 电压线路功耗 线路供电 有功功率1.5W 视在功率6VA 投标人保证值 辅助电源供电 视在功率0.5VA 辅助电源功耗<10VA 投标人保证值 28 电流线路功耗 0.2VA 投标人保证值 29 交流电压试验 4kV 响应 / 不响应 脉冲电压试验 6kV 响应 / 不响应 30 静电放电试验 试验电压 接触放电8kV,空气放电15kV 响应 / 不响应 31 浪涌抗扰度试验 试验电压 4kV 响应 / 不响应 32 高频电磁场试验 误差变化量 1.0% 响应 / 不响应 33 快速瞬变脉冲群试验 试验电压 4kV 响应 / 不响应 34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试验 误差变化量 1.0% 响应 / 不响应 35 衰减振荡波试验 误差变化量 1.0% 响应 / 不响应 36 电池 容量 1.2Ah 投标人保证值 寿命电表断电 5年 投标人保证值 37 可靠性 10年 投标人保证值 项目需求部分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表2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型 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电度表屏 空开试验接线盒按表配置 面 1 屏内共安装6块表,预留2台电能量采集器安装位置。 1.1 主变高压侧电度表 0.2S级双向三相智能电度表10配置 参比电压:357.7/100V 基本电流:0.3A1.2A 三相四线有功0.2S级无功2级 只 2 1.2 主变低压侧电度表 0.2S级三相智能电度表10配置 参比电压:357.7/100V 基本电流:0.3A1.2A 三相四线有功0.2S级无功2级 只 2 1.3 220kV线路电度表 0.2S级双向三相智能关口电度表11配置 参比电压:357.7/100V 基本电流:0.3A1.2A 三相四线有功0.2S级无功0.5级 只 2 2 35kV风机线路电度表 0.2S级双向三相智能电度表 参比电压:357.7/100V 基本电流:0.3A1.2A 三相四线有功0.2S级无功2级 只 8 安装在35kV线路开关柜内 3 35kV储能线路电度表 0.2S级双向三相智能关口电度表 参比电压:357.7/100V 基本电流:0.3A1.2A 三相四线有功0.2S级无功0.5级 只 4 安装在35kV线路开关柜内 4 35kV动态无功补偿电度表 0.2S级双向三相智能电度表 参比电压:357.7/100V 基本电流:0.3A1.2A 三相四线有功0.2S级无功2级 只 2 安装在35kV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开关柜内 5 35kV站变35kV侧电度表 0.2S级双向三相智能电度表 参比电压:357.7/100V 基本电流:0.3A1.2A 三相四线有功0.2S级无功2级 只 1 安装在站变35kV侧 开关柜内 6 所变380V侧电度表 0.2S级双向三相智能电度表 参比电压:357.7/100V 基本电流:0.3A1.2A 三相四线有功0.2S级无功2级 只 1 安装在所变380V配电盘内 7 接线盒 个 22 按电度表配置 8 铠装屏蔽网线 米 按需 9 表计检测费用 项 1 注: 1本规范书组屏方式仅供参考,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具体工程调整组屏方案。 2设备订购的原则为:电度表按本期规模配置。 3关口表应具备失压无流报警计时功能。 4屏体颜色甲方确定。 5设备严格按照当地电网要求生产。 1计量表应能准确完整可靠连续地计量站内计量点考核点正反向有功电能量和四相线无功电量的功能 2可通过串口向电能量远方终端传送分时电量数据,通信规约为DL/T 860IEC61850等通信规约 3具备两个RS-485/RS-232串口输出方式 4具备分时存储功能,可人工设置时段 5具备失压记忆功能,以保持运行参数和电能量数据 6具有就地维护测试功能接口。 6电度表屏内需安装电能量采集装置2台,投标厂家应负责安装,并负责将电度表接入站内电能量采集装置。 735kV开关柜内电度表及接线盒发给开关柜厂家组装。 8因本工程初步设计未审查,配置应以最终的审查结果为准,不排除调整的可能。投标方应在接到甲方正式生产通知后,再安排生产。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需求表 表 3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包号 名 称 项目单位要求 投标人响应 规 格 单位 数量 规 格 单位 数量  n-1 响应/不响应 注: 1项目单位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备品及专用工具。 2.3 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表4 卖方提交的图纸资料及其接收单位 提交图纸资料名称 接收图纸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 提交份数 提交时间 电力系统权威部门检测报告 设计方项目单位 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 主要元部件清单及照片CD 生产厂家年生产能力生产设施的书面材料 投标产品有效期内的全性能试验报告 基于元器件应力法的电能表可靠性预计报告 设备图纸 其它资料 2.4 工程概况 2.4.1 项目名称: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2.4.2 项目单位: 2.4.3 特殊环境要求: 2.4.4 工程规模:本工程升压站220kV系统规划为单母线接线,出线2回,本期建成1回站内规划建设2台主变,本期建设2台35kV系统规划为独立2段单母线接线,本期建成2段单母线接线,并建设母线下35kV风机集电线路8回35kV储能线路2回无功补偿装置2组(SVG)35kV站用变1台。 2.5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项目单位原则上不能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使用条件及相关技术参数如有差异,应逐项在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中列出。 表5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项目单位填写 序号 项 目 标准参数值 项目单位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2 序号 项 目 变更条款页码款号 原表达 变更后表达 1 2 注:本表是对技术规范的补充和修改,如有冲突,应以本表为准。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3.1 投标人响应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投标人应逐项响应本技术规范书中的要求,如有与本技术规范书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应逐项在技术偏差表 中列出。 表6 技术偏差表 序号 项 目 对应条款编号 技术规范书要求 差异 备注 1 2 3 4 3.2 投标产品的销售及运行业绩 表7 同类产品的销售及运行业绩表三年 序号 设备 名称 型号 产品等级 工程名称 数量 投运时间 使用单位 联系人 联系 电话 3.3 主要元器件 表8 主要元器件清单 序号 元器件名称 生产厂家 型号 规格 主要性能 品级 1 计量专用芯片 2 CPU 3 液晶 4 电解电容 5 压敏电阻 6 电流互感器 7 电压互感器 8 晶振 9 片式二极管 10 片式电阻 11 片式电容 12 光耦 13 电池 3.4 投标人提供电子文件格式 表9 电能表光盘电子文档一览表 序号 文档内容 文档格式 所在目录 1 主要元器件清单 EXCEL文档 元器件清单 2 主要元器件合格证明 PDF文档扫描件 元器件合格证明 3 主要元器件清晰照片 JPEG,1024768及以上 元器件照片 4 外观整表开盖印刷板正反面端钮盒等至少五张清晰照片 JPEG,1024768及以上 外观照片 5 产品使用说明书及编程软硬件使用说明书 PDF文档 说明书 6 扩展通信规约 EXCEL文档 规约 7 产品生产过程检测项目表 EXCEL文档 检测项目 说明: 1按本表要求的内容与格式提供光盘,同一项目单位的标包汇总成1张光盘提交,每包一个目录,其它无关文档不得刻入光盘。 2光盘表面应贴上标签,注明厂家名称项目单位名称。 3.5 投标人检测设备明细 表10 检测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生产厂家 1 时钟测试仪 2 漏电测试仪 3 EMC试验设备静电放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浪涌射频传导衰减震荡波电压跌落等,可分列填写 4 高温老化室 3.6 投标人提供外协件控制文件 表11 元器件外协件质量控制文件和所需设备清单 元器件质量控制文件 元器件采购质量合同和元器件厂商或一级代理商签订的基于采购元器件质量的合同 元器件验收筛选控制文件企业内部对外购元器件验收筛选的质量控制文件 外协件质量控制文件 外协件质量合同和外协件加工单位制定的质量合同 外协件验收筛选规定企业内部对于外部定制的印制板表壳互感器电源变等外协件的验收老化筛选质量控制文件 元器件和外协件验收筛选设备 需列出元器件和外协件验收筛选设备清单如印制板针床时钟测试仪等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交流不间断UPS电源 技术规范书 通用部分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2年06月 石家庄 交流不间断电源装置采购标准 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1. 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 2. 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专用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 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1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范围。 3根据实际使用条件,需要变更海拔高度耐受地震能力环境温度等要求。 经招标文件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 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标准技术参数表项目需求部分和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还应对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响应。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中参数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证明参数优于招标人要求的相关试验报告。 5. 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6. 技术规范范本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目 录 1 总则 4 2 技术要求 4 2.1 标准和规范 4 2.2 通用要求 5 2.3 技术性能和功能要求 5 2.4 整流器 7 2.5 逆变器 7 2.6 静态开关 7 2.7 手动旁路开关 8 2.8 其他要求 8 3 试验 9 3.1 型式试验 9 3.2 出厂试验 10 3.3 现场交接试验 10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工厂现场验收 10 4.1技术服务 10 4.2 设计联络会 10 4.3 工厂检验和监造 11 4.4 工厂现场验收 11 1 总则 1.1 本规范书文件提出了对交流不间断电源装置系统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 投标人应具有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必须具备国网机构检验合格证书。产品具有在相同或更恶劣的运行条件下持续稳定运行3年以上的成功经验。投标方应随同投标书提供所要求的资格证明文件及用户证明及3年内的运行业绩。 1.4 投标人提供的产品应具有国家或电力行业级检验检测机构试验合格的证明文件。 1.5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的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与本规范书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必须逐项在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列出。如果没有不一致的地方,必须在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写明为无差异。 1.6 本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7 本规范书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规范书未尽事宜,由合同签约双方在合同谈判时协商确定。 1.8 供方职责 供方的工作范围将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1.8.1 提供标书内所有设备及设计说明书及制造方面的说明。 1.8.2 提供设备安装使用的说明书。 1.8.3 提供试验和检验的标准,包括试验报告和试验数据。 1.8.4 提供图纸,制造和质量保证过程的一览表以及标书规定的其它资料。 1.8.5 提供设备管理和运行所需有关资料。 1.8.6 所提供设备应发运到规定的目的地。 1.8.7 如标准规范与本规范书的条文有明显的冲突,则供方应在制造设备前,用书面形式将冲突和解决办法告知需方,并经需方确认后,才能进行设备制造。 1.8.8 在更换所用的准则标准规程或修改设备技术数据时,供方有责任接受需方的选择。 1.8.9 现场服务。 2 技术要求 2.1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书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书的基本条文。在本规范书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书的各方应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表1 技术规范引用标准 标准号 标准名称 GB 50065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 5017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GB/T 7260 不间断电源设备 GB/T 3859.1 半导体整流器基本要求的规定 GB/T 14715 信息技术设备用不间断电源通用技术条件 DL/T 5103 35kV220kV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 DL/T 1074 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 DL/T 5218 220kV750kV变电站设计规程 GB/T 50063 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电安生1994191号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 国电调2002138号文 关于印发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继电保护实施细则 国家电网设备2018 979号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 2.2 通用要求 2.2.1 UPS装置输入额定电压 交流电压:单相220V/50Hz或三相380V/50Hz。 直流电压:110V(110V直流系统) / 220V(220V直流系统)。 2.2.2 UPS装置额定输出电压及频率:单相220V/50Hz。 2.2.3 UPS装置供电范围:计算机监控系统站控层设备调度数据网及二次安防设备,电量采集装置防误系统图像监视等。 2.2.4 每台UPS装置采用两路站用交流输入一路直流输入,两台UPS装置的直流输入采用不同直流母线输入,不自带蓄电池,直流输入采用站内直流电源系统。 2.2.5 UPS系统组成 UPS系统应由输入输出隔离变压器整流器逆变器静态开关手动维修旁路开关馈线开关以及本系统所有设备间联接电缆等组成。 UPS装置应包括本机液晶监视器本机诊断系统以及与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通信接口,调试监视和维修专用通信口等。UPS柜应有交直流输入空气开关,交流回路,直流回路,UPS馈线输出回路应配置空气开关,并配置标识牌。 单机采用工频UPS装置,输入及输出应有工频隔离变压器。UPS装置的所有部件的功率均应满足长期额定输出的要求。 UPS系统运行方式 1主从运行方式详见附录B附图1 正常情况下由UPS装置主机输出,当主机故障时,由从机输出。 分列运行方式详见附录B附图2 两台UPS装置输出交流母线为单母线分段,设置母联开关,母联开关是手动切换。 2.2.7 UPS系统配置 UPS配置数量和运行方式可参考附录A,具体情况由专用部分明确。 2.2.8 UPS系统工作方式 变电站UPS系统正常工作方式:UPS系统由220/380V交流电源经整流器逆变器向负荷供电,当220/380V交流电源失电或UPS整流器故障时则由站用直流电源回路经逆变器向负荷供电。当逆变器故障或过负荷或无输出时,由静态开关自动切换到旁路供电。详见附录B。 2.2.9 与站内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通信 UPS装置应具有与变电站监控系统通信接口,接口采用RS485串口和以太网口(至少具备DL860 /IEC61850)。卖方应免费提供详细的规约文本规约的信息说明及数据类型,并配合监控厂家完成规约转换的工作。 2.3 技术性能和功能要求 2.3.1 技术性能要求 2.3.1.1 UPS装置电源输入 交流输入电压:单相AC 220V10% 或 三相AC 380V10% 交流输入频率:50HZ5% 直流输入(110V直流电源系统): 99143V 直流输入(220V直流电源系统):198286V 直流母线反灌纹波电压系数:0.5%。 2.3.1.2 UPS系统输出 稳压精度: 稳态:不大于3% 动态:动态过程中,负荷以0%100%变化,其偏差值小于5%,恢复时间小于20ms 输出电压调节范围: 3% 效率:80交流输入逆变输出 85直流输入逆变输出 输出波形:正弦波 输出频率精度:50HZ0.5% 同步范围:50HZ2% 同步速度:1Hz/s 总谐波含量:3 负载功率因数范围:0.9超前,-0.7滞后 单机无故障时间MTBF:50000h 交流供电与直流供电之间的切换时间:0ms 过载能力:125额定值时可维持10min,150额定值时可维持1min。 2.3.2 功能要求 UPS装置应具备防止过负荷及外部短路的保护。 UPS装置交流电源输入回路中应有涌流抑制措施。 UPS装置的所有部件的功率均应满足长期额定输出的要求。 UPS装置旁路电源需经隔离变压器进行隔离。 UPS装置面板上应设有各种运行和故障显示。内容至少包括: (1) 运行显示 运行时显示下列内容: 1 交直流回路输入电流输入电压 2 整流器输出电流输出电压 3 逆变器输入电压 4 逆变器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出频率 5 旁路交流电压 7 UPS输出电流有效值 8 逆变器运行指示 9 静态开关位置指示 10旁路开关位置指示 11负载百分比 12通信接口的工作状况 (2) 面板报警显示 1 整流器输入电压低报警 2 直流输入电压低报警 3 旁路交流电源电压低报警 4 逆变器输入电压低/高报警 5 逆变器输出电压低/高报警 6 旁路位置报警 7 逆变器故障报警 UPS装置过载或出口短路关机信号。 要求状态信息报警信息等能通过通讯上传计算机监控系统,关键信号有硬接点上传。 2.4 整流器 整流器的容量应能满足逆变器长期满负荷供电的要求。 整流器的交流电源输入回路应设置空气断路器。 整流器应有涌流抑制功能。 整流器的容量应按带逆变器静态负荷来选择。 2.5 逆变器 逆变器的输入来自经过整流器整流后的直流电源和所用直流电源。旁路交流电源正常时,逆变器输出频率保持与旁路交流电源同步,若旁路交流电源的频率和电压偏差超过逆变器容差允许值时,同步回路应自动关断,逆变器则按其内部基准频率运行,直至旁路交流电源恢复至逆变器容差允许范围内时再与其保持同步。 额定功率因数下,负载在0100%范围内按20%增/减时,UPS稳态输出电压不应超过3%。逆变器在功率因数0.70.9运行时,最大冲击负荷为额定值的1.5倍时,应能承受60s。 逆变器应具有过流保护特性。UPS的过电流保护应能保证在负荷发生短路或电流超过允许的极限值时及时动作,使其免受浪涌电流的损伤。 2.6 静态开关 2.6.1静态开关的切换时间特性 切换时间: 4ms 切换方式: 自动 2.6.2当UPS逆变器故障或输入交直流电源失去时,能将负载无间断地切换至旁路交流电源。在旁路运行方式下,UPS装置应设计为易于维护和拆装,且对负载的供电不中断。 2.6.3 UPS过载时,静态开关应能按2.3.1.2中过载能力的规定自动将电源切换至由旁路交流电源供电。当负载由逆变器切换到旁路时,旁路电压必须正常由旁路切换至逆变器时,不应有相位的突变。 2.6.4任何条件导致UPS输出电压异常,如:UPS故障馈出支路短路等,若旁路电压正常,应立即切换到旁路供电。 2.7 手动旁路开关 2.7.1 正常位置时负荷应接至逆变器,旁路位置时负荷应接至交流电源。切换时负载供电不能中断。 2.7.2手动旁路开关应能将负荷由逆变器输出切换至旁路交流电源供电,在旁路侧应加隔离变压器。当负荷由旁路交流供电时,应允许对整流器逆变器和静态开关进行检修和维护。 2.8 其他要求 2.8.1技术文件 2.8.1.1 卖方应在投标时提供一般性资料如:产品鉴定证书典型说明书屏布置图系统原理图和主要技术参数。 2.8.1.2 在收到中标通知书20天内,卖方应向买方提供下列技术文件2份以供确认。 1) 屏柜正面图及设备布置图:应表示外型尺寸设备布置正面图及总重量运输尺寸和重量及其它附件。 2) 基础图:应注明屏柜尺寸基础螺栓的位置和尺寸及安装图等。 3) UPS的电气原理图及逻辑图:附有原理说明的每种装置的逻辑回路图附有图例说明的交直流元件连接图和带接点的输入输出图标明每种装置额定数据的基本文件。 4) 所有屏柜的内部接线图及端子排图:屏柜内部设备及外部设备连接的端子排图。端子排的型号,规格及使用说明。 5) 设备清册。 设计院在收到图纸后1周内返回确认意见,卖方在收到确认意见后1周内提供全部正式图纸及所有图纸AUTOCAD格式的软盘或者光盘。 卖方提供的图纸资料应满足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行的需要。 2.8.1.3 设备供货时提供下列资料:设备的开箱资料,除了上述图纸还应包括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修理说明书部件清单资料工厂试验报告产品合格证等。 2.8.2 机械要求 2.8.2.1 屏内所安装的元器件应有型式试验报告和合格证,宜采用标准化元件和组件。装置结构模式由插件组成插箱或屏柜。插件插箱的外形尺寸应符合 GB3047 的规定。装置中的插件应牢固可靠,可更换。屏体及包括所有安装在屏上的插件插箱及单个组件应满足防震要求。插件插箱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所有元件应排列整齐,层次分明,便于运行调试维修和拆装,并留有足够的空间。对装置中带有调整定值的插件,调整机构应有良好的绝缘和锁紧设施。 2.8.2.2 柜体下方应设有接地铜排和端子。接地铜排的规格为 254mm2,接地端子为压接型。 2.8.2.3 屏体防护等级 IP30 级,选用高强度钢组合结构,并充分考虑散热的要求。屏柜应有良好的防电磁干扰的屏蔽功能。屏体尺寸:2260800600(高宽深)。 2.8.2.4柜内主要设备及装置均采用嵌入安装法,并要求与屏正面平齐美观。柜内的侧板和背板上可安装少量零星部件。柜内端子排布置在柜内背板上。应提供由柜门而自动开启的柜内照明设备,以便于对柜内的设备进行检查和接线。柜内应设有横向及竖向导线槽,所有设备安装的位置都应方便外部电缆从屏柜的底部进入。 2.8.2.5 所有供货的屏柜均应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应提供必要设施,以保证能够正确起吊运输存放和安装设备,且应提供地脚螺栓孔。 2.8.2.6 所有屏面应清洁,并涂有一层底漆和两层面漆,以防止在运输仓储和运行中的腐蚀和锈蚀。屏与屏的内外应清洁,应无灰尘划痕及油污等。 2.8.2.7 屏体颜色由专用部分明确。 2.8.2.8 对于必须按制造厂的规定才能运行更换的部件和插件,应有特殊的符号标出。 2.8.2.9 屏上设备,安装水平高度应一致。屏的布置图应按比例画出,并按比例标注尺寸。 2.8.2.10 机械特性 UPS装置应有良好的通风散热系统,通风散热系统故障应报警。 UPS交流输出中性线应与UPS机壳绝缘。UPS机壳与接地电缆相接。 2.8.2.11 铭牌及图示 面板上固定的仪表开关内部端子盒供用户使用的元件及其他装置等,均应有铭牌。 2.8.2.12 接线 导线应为交联聚乙烯阻燃线,绝缘电压至少为1000V。 电缆两端应根据接线图打上永久性标志。 2.9 一体化电源监控 一体化电源监控装置是管理变电站直流系统UPS通信电源逆变电源等站内电源系统的综合监控,计算机监控和一体化电源监控通信实现对变电站电源系统的三遥功能。 2.9.1 显示界面 2.9.1.1 主界面 主界面以单线图的方式显示数字化管理系统所管理的电源系统的主接线图,正确反映各种电源装置之间的接线关系,图中的开关智能单元等符号应符合GB/T 4728.7的规定,所有文字显示均应为中文。开关位置各智能单元的状态及母线电压电流应为实时信息。 2.9.1.2 子界面 各种电源装置均有独立的子界面,以模拟图的方式显示较详细的电气主接线图,电气符号应符合GB/T 4728.7的规定,所有文字显示均应为中文。根据复杂程度的不同,子界面可以分成多级。界面中显示的信息均应是实时的。 2.9.1.3 列表信息 对于信息量较大的电源系统,可采用模拟图与列表相结合的方式显示各种模拟量和状态量,所有文字显示均应为中文。画面响应时间如下: 1画面调用响应时间不大于2s。 2开关量信号输入至画面显示的响应时间不大于2s。 3由串行通信输入的信号至画面显示的响应时间不大于3s。 2.9.2 事件记录 2.9.2.1 直流电源 1直流屏包括DC 48V和DC 220V。 2直流屏内交流备自投开关位置记录。 3交流输入电压故障记录。 4充电机输出开关位置脱扣或熔断器熔断记录。 5蓄电池进线开关位置脱扣或熔断器熔断记录。 6母线联络开关位置记录。 7直流母线电压异常记录,记录母线电压异常的持续时间。 8 充电机浮充电压记录,稳态下每天记录一次交流输入电压在允许波动范围内最低和最高时,充电机在浮充状态下的输出电压,需同时记录温度补偿电压值。 9充电模块故障记录。 10 各充电模块输出电流记录,稳态下每天记录一次。 11 馈线开关脱扣记录。 12 馈线开关变位记录。 13 直流母线绝缘状况记录,记录每天的绝缘电阻最小值,以曲线形式表示。 14 直流母线绝缘状况实时记录,保留最近一周的实时曲线。 15 馈线支路绝缘故障记录。 16 各种智能电子设备故障记录。 2.9.2.2 蓄电池 1蓄电池初次投运的完整记录,包括均充后的各单节电池电压的均衡度。 2蓄电池浮充记录,记录连续浮充时间浮充时的最大电流值每天记录一次。 3 蓄电池均衡充电记录,记录均充开始时间均充持续时间实际的均充电流值稳流状态和均充电压值稳压状态下。 4蓄电池巡检装置运行状态记录。 2.9.2.3 UPS电源 1UPS屏内交流输入备自投开关位置记录。 2交流输入电压故障记录。 3直流输入电压故障记录。 4UPS输出开关位置脱扣记录。 5直流输入开关位置脱扣记录。 6母线联络开关位置记录。 7母线自动切换装置动作记录。 8母线电压异常记录。 9馈线开关脱扣记录。 10UPS运行模式记录,如旁路输出交流输入逆变输出直流输入逆变输出。 11UPS故障记录,包含故障类型。 2.9.3 报警处理 2.9.3.1 报警输出 报警输出信息应直观醒目,并伴以声光效果,根据需要可配置空触点输出。 2.9.3.2 报警记录 报警信息记录的显示格式应可选择,如按发生时间的顺序按解除时间的顺序,每种报警信息均成对显示,即发生时间和解除时间。 2.9.4 时钟同步 数字化管理系统采用GPS标准授时信号IRIG-B码进行时钟校正,同时应具备软件对时功能。数字化管理系统的主机还应具有向所管理的各电源装置转发GPS信号的功能。对时精度误差不大于10ms。. 2.9.5 自诊断与自恢复 2.9.5.1 自诊断 数字化管理系统应具有在线诊断能力,对系统自身的软硬件包括各个通信接口运行状况进行诊断。发现异常时,予以报警和记录。 2.9.5.2 自恢复 对于一般性的软件异常,系统能自动恢复正常运行,并保持运行设定值不变。当运行设定值异常且不能自动恢复时,则以默认值运行,同时予以报警和记录。 3 试验 产品检验分型式试验出厂试验和现场交接试验,并应提供供货范围内各元件的型式试验和出厂试验报告。其中现场交接试验可与用户协商进行。 3.1 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应按电力专用UPS的相关标准进行,至少应进行表2所规定的试验: 表2 型式试验及出厂试验项目表 序 号 试验项目名称 试 验 分 类 说 明 型式 出厂 现场 1 一般检查 Y Y Y 2 绝缘试验 Y Y N 3 输出电压波动试验 Y Y Y 包括额定功率因数下的满载试验及其暂态过程试验,负载从25%增至100%时的暂态过程试验。 4 输出电压调整性能试验 Y Y Y 5 输出电压精度试验 Y Y Y 6 输出频率精度试验 Y Y Y 包括额定功率因数下的满载试验及其暂态过程试验,负载从25%增至100%时的暂态过程试验。 7 瞬时电压波动特性试验 Y N N 8 过负荷试验 Y N N 9 谐波畸变率试验 Y Y N 10 噪声试验 Y N N 11 温升试验 Y Y N 12 短路性能试验 Y N N 13 模拟各种故障情况下的设备性能报警负载切换及电源切换试验。如交流输入故障整流器故障直流输入故障逆变器故障逆变器过负荷静态开关故障交流电源消失外部短路等。 Y Y Y 14 静态开关随负荷变化的性能及切换时间试验 Y Y Y 15 效率试验 Y Y N 16 72小时持续运行 Y Y Y 17 与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通信接口试验 Y Y Y 3.2 出厂试验 发货前应完成各种性能试验,至少应进行表2所规定的试验内容。应按订货图逐一核对内容,无误方可出厂。 3.3 现场交接试验 卖方应派技术人员参加现场投产试验和检查,费用由卖方自理。在试验和检查中发现元件部件损坏,卖方应负责调换,机械结构损坏,卖方应负责修理。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工厂现场验收 4.1技术服务 4.1.1 概述 4.1.1.1 卖方应指定一名工程技术人员配合买方的工作,对合同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现场试验等进行技术指导。买方应为卖方的现场派出人员提供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条件。 4.1.1.2 买卖双方应该根据施工的进展通过协商决定卖方现场服务人员的专业人员数量服务持续时间以及到达和离开工地的日期。 4.1.2 任务和责任 4.1.2.1 卖方指定的现场服务人员,应在合同范围内与买方充分合作与协商。双方的现场代表,未经双方授权,无权变更和修改合同。 4.1.2.2 卖方现场服务人员应按合同规定完成有关设备的技术服务,指导监督设备的安装调试和验收试验。 4.1.2.3 卖方现场服务人员有义务协助买方在现场对运行和维护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4.1.2.4 卖方现场服务人员应满足买方对安装调试工作提出的技术和质量方面的合理意见和建议。 4.1.3 质保期 4.1.3.1卖方应提供3年的质保期。 4.2 设计联络会 4.2.1 为协调设计及其它方面的接口工作,根据需要买方与卖方应召开设计联络会。卖方应制定详细的设计联络会日程。在签约后的30天内,卖方应向买方建议设计联络会方案,在设计联络会上买方有权对合同设备提出改进意见,卖方应按此意见作出改进。 设计联络会内容: 1确定最终布置尺寸,其他附属设备的布置 2复核并确认设备的主要性能和参数 3检查质量保证程序及质控措施 4确定土建要求/运输尺寸和质量,以及工程设计的各种接口的资料要求 5讨论交货程序 6讨论监造工厂试验及检验问题 7讨论调试及验收试验 8买卖双方提出的其它内容 4.2.3 双方应作好各次联络会议纪要,包括讨论的项目内容和结论,经双方代表签字生效。会议纪要与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4.3 工厂检验和监造 买方有权派遣其检验人员到卖方及其分包商的车间场所,对合同设备的加工制造进行检验和监造。 监造人员参加工厂试验,包括会签任何试验结果,既不免除卖方按合同规定应负的责任,也不能代替合同设备到达买方后的检验。 监造人员有权前往卖方和或其分包商生产现场,观察和了解该合同设备工厂试验的情况及其运输包装的情况时,若发现任一货物的质量不符合合同规定的标准,或包装不满足要求,监造人员有权发表意见,卖方应认真考虑其意见,并采取必要措施以确保合同设备的质量。 若买方不派或未按时派遣监造人员参加上述试验,卖方应在接到买方相关通知后,自行组织检验。 为对合同设备进行实地了解,卖方应在本厂内组织一次对买方的培训。 监造范围如下: 1) 整流器逆变器静态开关外协件外购件等 2) 部分单元组装及试验 3) 整体组装试验 4) 出厂试验和型式试验 5) 包装装运。 卖方应向监造人员提供下列资料: 1) 合同设备的生产进度计划 2) 重要原材料型号规格合格证及其物理化学电气性能 3) 分包商主要零部件验收报告型式试验报告出厂试验报告及合格证说明书 4) 产品完善和改进的报告 5) 与分包商的技术协议及合同副本。 监造人员有权到合同设备生产车间及分包商生产车间实地了解生产情况,并提出对合同设备监造中发现的问题。 4.4 工厂现场验收 满足国家电网公司相关企业标准中关于工厂验收现场验收的规范。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UPS参考配置容量及数量 变电站电压等级 UPS容量kVA 技术参数 单位 数量 运行方式 屏柜数量 备注 220kV 5/8 交流单相输入直流输入110V或220V 台 2 分列/主从 2 330kV 8/10 交流三相输入直流输入110V或220V 台 2 分列/主从 3 500kV 10/15 交流三相输入直流输入110V或220V 台 2 分列/主从 3 750kV 15/20 交流三相输入直流输入110V或220V 台 2 分列/主从 3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UPS参考系统接线图 附图1 UPS系统接线图1 附图2 UPS系统接线图2 交流不间断UPS电源 技术规范书 专用部分 目 录 1 标准技术参数 17 2 项目需求部分 18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18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19 2.3 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19 2.4 工程概况 19 2.5 使用条件 20 2.6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20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21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21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21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 21 3.4 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22 3.5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22 3.6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22 1 标准技术参数 投标人应认真逐项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见表1中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请填写表8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表1变电站UPS不间断电源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数名称 单位 标准参数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输入交流电压幅值 V 二路 38010% 投标人填写 2 输入交流电压频率 Hz 505% 投标人填写 3 输入直流电压(220V直流系统) V 二路 220V198V-286V 投标人填写 4 输入直流电压(110V直流系统) V 二路 110V99V-143V 投标人填写 5 输出电压调节范围 V 220V3% 投标人填写 6 输出波形 正弦波 投标人填写 7 效率 80交流输入逆变输出 85直流输入逆变输出 投标人填写 8 输出电压精度稳态 V 220V3% 投标人填写 9 输出电压精度动态 V 负荷以0%100%变化,其偏差值小于5%,恢复时间小于20ms 投标人填写 10 输出频率精度 Hz 50Hz0.5% 投标人填写 11 同步范围 Hz 50Hz2% 投标人填写 12 同步速度 Hz/sec 1Hz/s 投标人填写 13 谐波失真 总谐波含量3 投标人填写 14 负载功率因数范围 0.9超前,-0.7滞后 投标人填写 15 过载能力 125%额定值时可维持10min,150%额定值时可维持1min 投标人填写 16 单机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h 100000 投标人填写 17 备用电源切换时间 ms 0 投标人填写 18 静态开关切换时间 ms 4 投标人填写 注1:项目单位对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有差异时,可在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投标人应对该差异表响应。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注2:参数名称栏中带的参数为重要参数。如不能满足要求,将被视为实质性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2 项目需求部分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表2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打的项目为主要技术参数,如不能满足要求,将被视为实质性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 投标人响应 型号规格性能参数 数量 型号规格性能参数 数量 1 UPS电源屏 面 UPS容量 2x15 kVA 输出额定电压AC 220V,50Hz 输入额定电压交流380V,50Hz 输入额定电压直流 220 V 交流输入输出两侧装设隔离变压器 运行方式:附图2 一体化逆变监控装置2台 3 2 交流输入开关 只 三相 2 3 直流输入开关 只 单相 2 4 手动旁路开关 只 单相 2 5 馈线开关 只 16A 30 6 馈线开关 只 25A 8 7 馈线开关 只 40A 10 8 旁路隔离变压器 只 2 9 输出母线电压表 只 2 10 输出母线电流表 只 2 11 输出母线频率表 只 2 12 直流输入电压表 只 2 13 交流输入电压表 只 4 注 1.UPS馈线端子排的LN间应具有空端子或绝缘隔板。 2.屏内断路器应采用质量先进可靠的设备,具体厂家由甲方确定。 3. 采用一体化电源设计,厂家负责UPS与直流系统之间连接电缆。 4. 装置采用DL/T 860IEC61850规约。 5.因本工程初步设计未审查,配置应以最终的审查结果为准,不排除调整的可能。投标方应在接到甲方正式生产通知后,再安排生产。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表3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单 位 招标人要求 投标人响应 型号和规格 数量 型号和规格 数量 1 2 3 4 5 6 表4 设计联络会培训及验收需求一览表 序号 项  目 项目单位要求 投标人响应 1 第一次设联会 人天: 2 第二次设联会 人天: 3 技术培训 人天: 4 出厂验收 人天: 2.3 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经确认的图纸资料应由卖方提交表5所列单位。 表5 卖方提交的须经确认的图纸资料及其接收单位 提交图纸 资料名称 接收图纸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 提交 份数 提交时间 认可图最终图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2 1技术协议签订后2周内,供货商应提供认可图纸。 2工程师在收到认可图纸后2周内,应将经确认的1份图纸寄送给供货商。 3供货商收到经确认的图纸2周内提出最终图 认可图最终图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4 2.4 工程概况 2.4.1 项目名称: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2.4.2 项目单位: 2.4.3 工程规模:本工程升压站220kV系统规划为单母线接线,出线2回,本期建成1回站内规划建设2台主变,本期建设2台35kV系统规划为独立2段单母线接线,本期建成2段单母线接线,并建设母线下35kV风机集电线路8回35kV储能线路2回无功补偿装置2组(SVG)35kV站用变1台。 2.4.4 工程地址: 2.4.5 交通运输:项目单位指定地点 2.5 使用条件 表6 使用条件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环境温度 日最高温度 39.1 投标人填写 日最低温度 -33.2 投标人填写 日最大温差 30 投标人填写 2 湿度 日相对湿度平均值 % 95 投标人填写 月相对湿度平均值 90 投标人填写 3 海拔高度 m 2000 投标人填写 4 耐受地震能力 水平加速度 g 0.3 投标人填写 垂直加速度 g 0.15 投标人填写 2.6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项目单位原则上不能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根据工程使用条件,当环境温度海拔高度等与标准技术参数表有差异或对通用部分条款有差异时,应逐项在表7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中列出,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应对表7的技术参数进行确认。 表7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序号 项 目 标准参数值 项目单位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2 序号 项 目 变更条款页码款号 原表达 变更后表达 1 2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投标人需填写专用部分的第1和第2部分的相应表格。标准技术参数表和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要求值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为准。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应填写投标人技术差异表。投标人保证值应与型式试验报告及其他性能试验报告相符。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投标人提供的产品技术规范应与本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要求一致。若有偏差投标人应如实认真地填写偏差值若无技术偏差则视为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的要求,且在投标人技术偏差表中填写无偏差。 表8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序号 项 目 对应条款编号 技术招标文件要求 偏 差 备 注 1 2 3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表9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序号 产品型号 运行单位 投运数量 投运时间 联系人及 电话 备注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 表10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型号和规格 单位 数量 1 2 4 5 6 7 3.4 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3.5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表11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序号 产品型号名称 试验报告类别和 内容 依据标准 试验时间 试验单位 3.6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表12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序号 鉴定产品型号名称 组织鉴定单位 依据标准 鉴定时间 3.7 投标人提供的UPS与监控厂家通讯成功业绩表(业主完成厂家提供协议就可) 表13 与监控厂家通讯成功业绩表 序号 产品型号 运行单位 投运数量 投运时间 联系人及 电话 备注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450/750V塑料绝缘控制电缆 技术规范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2年06月 通用部分 控制电缆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1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表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的参数 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 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等条件。 经标书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5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1 标准技术参数表2 项目需求部分和3 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目 次 1 总则 6 1.1 一般规定 6 1.2 投标人应提供的资格文件 6 1.3 工作范围和进度要求 6 1.4 对说明书和试验报告的要求 6 1.5 标准和规范 7 1.6 投标人应提交的技术参数和信息 7 1.7 备品备件 8 1.8 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 8 2 通用技术要求 8 2.1电缆结构 8 2.2 密封 9 2.3 技术参数 9 3 试验 9 3.1 试验条件 9 3.2 例行试验 9 3.3 抽样试验 9 3.4 型式试验 10 3.5 安装后的电气试验 10 3.6现场试验 10 4 技术服务工厂检验和监造 10 4.1 技术服务 10 4.2 工厂检验及监造 10 4.3 验收 10 5 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和保管 11 6 投标时应提供的其它资料 11 附录A 供货业绩(三年以来的供货业绩表) 11 附录B 工艺控制一览表 12 附录C 主要生产设备清单 12 附录D 主要试验设备清单 12 附录E 本工程人力资源配置表 12 7 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14 7.1 450/750V塑料绝缘控制电缆结构及技术参数 14 7.2 450/750V塑料绝缘控制电缆非电气技术参数 14 8 项目需求部分 16 8.1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16 8.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需求表 17 8.3 投标人应提供的有关资料 17 8.4 工程概况 17 8.5 使用条件 18 8.6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18 9投标人响应部分 19 9.1 技术偏差 19 9.2 投标产品的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19 9.3 主要原材料产地表 19 9.4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19 1 总则 1.1 一般规定 1.1.1 投标人应具备招标公告所要求的资质,具体资质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1.1.2 投标人或供货商应设计制造和销售过铜芯或铝芯电缆的产品,且使用条件应与本工程相类似或较规定的条件更严格。近三年至少有300km的450/750V塑料绝缘控制电缆产品运行业绩。 1.1.3 投标人应仔细阅读本招标文件,包括商务和技术部分的所有规定。由投标人提供的450/750V塑料绝缘控制电缆应与本技术规范书中规定的要求相一致。卖方应仔细阅读包括本技术规范书在内的招标文件中的所有条款。卖方提供货物的技术规范应符合招标书要求。 1.1.4 本技术规范书提出了对450/750V塑料绝缘控制电缆技术上的规范和说明。 1.1.5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人提供的产品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偏差,应在投标书中以技术专用部分附录的格式进行描述。 1.1.6 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1.7 本招标文件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合同双方在合同技术谈判时双方协商确定。 1.1.8 本技术规范书中涉及的有关商务方面的内容,如与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有矛盾时,以商务部分为准。 1.1.9 本技术规范书中的规定如与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有矛盾时,以专用部分为准。 1.1.10 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提供符合GB最新版本的标准和本技术规范书的优质产品。 1.2 投标人应提供的资格文件 以下列明了对投标人的资质的基本要求,投标人应按下面所要求的内容和顺序提供详实投标资料,否则视为非响应性投标。基本资质不满足要求投标资料不详实或严重漏项将导致废标。 1.2.1 拥有权威机构颁发的GB/T 19001-2008系列的认证证书或等同的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 1.2.2 具有履行合同所需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的文件资料。 1.2.3 有能力履行合同设备维护保养修理及其他服务义务的文件。 1.2.4 投标人应提供国网公司认可的专业检测机构出具的不超过五年的与所招标型号相同/相近的控制电缆型式试验报告,型式试验报告中电缆的截面不得小于本次招标电缆的截面,报告应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出具。 1.2.5 投标人所提供的组部件和主要材料如需向外协单位外购时,投标人应列出外协单位清单,并就其质量做出承诺。同时提供外协单位相应的例行检验报告投标人的进厂验收证明外协单位的相应资质证明材料和长期供货合同。 1.3 工作范围和进度要求 1.3.1 本技术规范书适用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所有采购的控制电缆。具体为:提供符合本标书技术要求的控制电缆相应的试验工厂检验试运行中的技术服务。 1.3.2 卖方在提供的电缆数量较大或买方认为重要的线路时,应在合同签订后不超过两周的时间内尽快向买方提交一份详细的生产进度表。这份生产进度表应以图表形式说明设计试验材料采购制造工厂检验抽样检验包装及运输,包括对每项工作及其过程足够详细的全部细节。 1.3.3 投标人应满足招标文件内交货时间要求。投标人对于因某种特殊原因造成的交货时间延误情况,应在投标文件中提供相应的采取补救措施的应急预案。 1.4 对说明书和试验报告的要求 1.4.1 技术资料要求 1.4.1.1 如有必要,工作开始之前,卖方应提供6份文件经买方批准。对于买方为满足技术规范书的要求直接做出的修改,卖方应重新提供修改的文件。 1.4.1.2 卖方应在生产前1个月特殊情况除外将生产计划通知买方,如果卖方在没有得到批准文件的情况下着手进行工作,卖方应对必要修改发生的费用承担全部的责任,文件的批准应不会降低产品的质量,并且不因此减轻卖方为提供合格产品而承担的责任。 1.4.1.3 应在试验开始前1个月提交详细试验安排表。 1.4.1.4 所有经批准的文件都应有对修改内容加标注的专栏,经修改的文件应用红色箭头或其他清楚的形式指出修改的地方,应该在文件的适当地方写上买方的名称标题卖方的专责工程师的签名准备日期和相应的文件编号。文件的尺寸一般应为210mm297mmA4纸型,同时应将修改的文件提交给买方。 1.4.2 产品说明书 1.4.2.1 提供电缆的结构型式的简要概述及照片 1.4.2.2 说明书应包括下列各项:型号结构尺寸附结构图技术参数适用范围使用环境安装维护运输保管及其他需注意的事项等。 1.4.3 试验报告 1.4.3.1 提供电缆的出厂试验报告 1.4.3.2 提供与所招标型号相同/相近的控制电缆的型式试验报告 1.4.3.3 需要时提供特殊试验报告,如低烟无卤燃烧阻燃试验防白蚁试验等。 1.5 标准和规范 1.5.1 除本技术规范书特别规定外,卖方所提供的设备均应按下列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制造检验和安装。所用的标准必须是其最新版本。如果这些标准内容矛盾时,应按最高标准的条款执行或按双方商定的标准执行。如果卖方选用标书规定以外的标准时,需提交与这种替换标准相当的或优于标书规定标准的证明,同时提供与标书规定标准的差异说明。 1.5.2 本条件中标明的参数数值是作为特殊强调的条款。 1.5.3 引用标准 这些标准应是现行的有效版本,同时在与下述标准各方达成协议的基础上鼓励研究采用下述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表1 引用标准一览表 序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 1 GB/T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2 GB/T 9330 塑料绝缘控制电缆 3 GB/T 18380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下的燃烧试验 4 GB/T 2951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5 GB/T 2952 电缆外护层 6 GB/T 3956 电缆的导体 7 GB/T 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8 GB/T 19666 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 9 GB/T 304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10 JB/T 8137 电线电缆交货盘 11 YB/T 024 铠装电缆用钢带 1.6 投标人应提交的技术参数和信息 1.6.1 投标者应按技术规范专用部分列举的项目逐项提供技术参数,投标者提供的技术参数应为产品的性能保证参数,这些参数将作为合同的一部分。如与招标人所要求的技术参数有差异,还应写入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技术偏差表中。 1.6.2 每个投标者应提供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要求的全部技术资料。 1.6.3 卖方提供的控制电缆的特性参数和其他需要提供的信息。 1.7 备品备件 1.7.1 投标人应提供安装时必需的备品备件,价款应包括在投标总价中。 1.7.2 招标人提出运行维修时必需的备品备件,见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表5。 1.7.3 投标人推荐的备品备件,见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表12。 1.7.4 所有备品备件应为全新产品,与已经安装设备的相应部件能够互换,具有相同的技术规范和相同的规格材质制造工艺。 1.7.5 所有备品备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止损坏等措施,并应与电缆一并发运,同时标注备品备件,以区别于本体。 1.7.6 投标人在产品质保期内实行免费保修,且对产品实行终身维修。并根据需要在15日内提供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表5所列备品备件以外的部件和材料,以便维修更换。 1.8 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 1.8.1 投标人应提供安装时必需的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价款应包括在投标总价中。 1.8.2 招标人提出运行维修时必需的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列在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表5中。 1.8.3 投标方应推荐可能使用的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列在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表12中。 1.8.4 所有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应是全新的先进的,且须附完整详细的使用说明资料。 1.8.5 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应装于专用的包装箱内,注明专用工具仪器仪表,并标明防潮防尘易碎向上勿倒置等字样,同主设备一并发运。 2 通用技术要求 2.1电缆结构 电缆结构除符合GB/T 9330标准的规定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2.1.1 导体 导体应是退火铜线。 2.1.2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 无铠装层的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6倍有铠装或铜带屏蔽结构的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2倍有屏蔽层结构的软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6倍。 2.1.3 绝缘 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绝缘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且应容易剥离而不损伤绝缘体导体或镀层。各截面绝缘标称厚度见GB/T 9330,绝缘厚度平均值最小测量值应不小于标称值。绝缘线芯应能经受GB/T 3048.9电线电缆绝缘线芯工频火花试验方法规定的交流50 Hz火花试验作为中间检查。绝缘线芯应采用颜色标志或数字标志以示识别,并应符合GB/T 6995.4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四部分:电气装备电线电缆绝缘线芯鉴别标志的规定。 2.1.4 屏蔽 屏蔽型电缆在缆芯外应有铜带或圆铜线编织构成的屏蔽层。应留有屏蔽层接地线,其线径应大于0.5mm。 圆铜线编织屏蔽允许用软圆铜线或镀锡圆铜线构成,其编织密度应不小于80%。编织层不允许整体接续,露出的铜线头应修齐。每1m长度上允许更换金属线锭一次。 允许采用 0.050.15mm的软铜带重迭绕包。 屏蔽和缆芯之间应重迭绕包二层合适的非吸湿性带子。屏蔽后,允许绕包一层合适的非吸湿性带子。 2.1.5 内衬层 金属铠装电缆应有内衬层,内衬层可以挤包或绕包。挤包的内衬层应不粘连绝缘线芯,绕包的内衬层可以采用双层或多层重叠绕包。挤包或绕包内衬层厚度最小值应不小于GB/T 9330标准规定标称值的80%。 2.1.6 填充物及隔离层 绝缘线芯间的间隙允许采用非吸湿性且适合电缆运行温度并与电缆绝缘材料相兼容的材料填充,填充物应不粘连绝缘线芯。 成缆线芯和填充物可以用非吸湿性材料薄膜带绕包隔离层。 2.1.7 铠装 铠装采用双层镀锌钢带,螺旋绕包两层,外层钢带的中间大致在内层钢带间隙上方,包带间隙应不大于钢带宽度的50%。 2.1.8 外护套 外护套应采用聚乙烯料挤包。 外护套应紧密挤包在绞合的绝缘线芯隔离层或金属铠装层若有上,且容易剥离而不损伤绝缘或护套。护套表面应光洁色泽均匀。 外护套厚度符合GB/T 9330标准的规定。 4.1 2.1.9 电缆不圆度 电缆不圆度应不大于10%。 电缆不圆度100%。 2.1.10 电缆阻燃要求 采用阻燃电缆时,电缆的阻燃特性和技术参数要求需符合GB/T 19666标准的规定。 2.2 密封 电缆端头应可靠密封,伸出电缆盘外的电缆端头应加防护罩。 2.3 技术参数 买方应认真填写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技术参数响应表中买方要求值,卖方应认真填写技术参数响应表中卖方的保证值。 3 试验 对于电缆的试验及检验要按照相关标准及技术规范书进行试验。试验应在制造厂或买方指定的检验部门完成。所有试验费用应由卖方承担。 3.1 试验条件 除个别试验另有具体规定外,其余试验应在环境温度为2015时进行。 3.2 例行试验 每批电缆出厂前,制造厂必须对每盘电缆按 GB/T 9330要求进行例行试验。 3.3 抽样试验 抽样试验应按GB/T 9330 或买方要求进行。抽样试验主要项目见表3,若买方有特殊需要,可另行补充。 表3 抽样试验项目 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标准 1 结构和尺寸检查 GB/T 9330 2 导体结构 GB/T 3956 3 4h交流电压试验 GB/T 3048 4 绝缘和外护套厚度外径的测量 GB/T 2951 5 绝缘热延伸试验 GB/T 2951 6 外半导电层剥离试验 GB/T 9330 7 隔离套工频耐压 15kV/1min GB/T 2952 8 导体直流电阻测量 GB/T 9330 9 铠装金属丝和金属带的测量 GB/T 9330 3.4 型式试验 如卖方已对相同型号的电缆按同一标准进行过型式试验,并且符合1.2.4条规定,则可用检测报告代替。如不符合,买方有权要求卖方到国家电网公司认可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重做型式试验,费用由卖方负责。重做的型式试验应按GB/T 9330 及本招标文件要求进行。 3.5 安装后的电气试验 对新安装电缆加4U0直流电压持续15min完成试验。 3.6现场试验 现场试验执行GB/T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4 技术服务工厂检验和监造 4.1 技术服务 卖方应提供必要的现场服务。 4.1.1 卖方在工程现场的服务人员称为卖方的现场代表。在产品进行现场安装前,卖方应提供现场代表名单资质,供买方认可。 4.1.2 卖方的现场代表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以督导安装负责调试投运等其他各方面,并对施工质量负责。卖方应指定一名本工程的现场首席代表,其作为卖方的全权代表应具有整个工程的代表权和决定权,买方与首席代表的一切联系均应视为是与卖方的直接联系。在现场安装调试及验收期间,应有至少一名现场代表留在现场。 4.1.3 在买方认为现场代表的服务不能满足工程需要时,可取消对其资质的认可,卖方应及时提出替代的现场代表供买方认可,卖方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费用。因下列原因而使现场服务的时间和人员数量增加,所引起的一切费用由卖方承担。 1产品质量原因 2现场代表的健康原因 3卖方自行要求增加人日数。 4.2 工厂检验及监造 4.2.1 卖方应在工厂生产开始前7天用信件或电传通知买方。买方将派出监造工程师或代表到生产厂家为货物生产进行监造和为检验做监证。 4.2.2 买方的代表自始至终应有权进入制造产品的工厂和现场,卖方应向买方代表提供充分的方便,以使其不受限制地检查卖方所必须进行的检验和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监造。买方的检查和监造并不代替或减轻卖方对检验结果和生产质量而负担的责任。 4.2.3 在产品制造过程的开始和各阶段之前,卖方应随时向买方进行报告以便能安排监造和检验。 4.2.4 除非买方用书面通知免予检验,则不应有从制造厂发出未经检查和检验的货物,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在圆满地完成本规范书中所规定的全部检验之后,才能发运这些货物。 4.2.5 若买方不派代表参加上述试验,卖方应在接到买方关于不派员到卖方和或其分包商工厂的通知后,或买方未按时派遣人员参加的情况下,自行组织检验。 4.2.6 货物装运之前,应向买方提交6份检验报告,其中必须有1份为原件。 4.3 验收 4.3.1 每盘电缆都应附有产品质量验收合格证和出厂试验报告。电缆合格证书应标示出生产该电缆的绝缘挤出机的开机顺序号和绝缘挤出顺序号。 4.3.2 买卖双方联合进行到样后的包装外观检查。 4.3.3 买卖双方联合进行产品结构尺寸检查验收。 4.3.4 如有可能,买卖双方联合按有关规定进行抽样试验。 5 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和保管 5.1 成品电缆的护套表面上应有制造厂名产品型号额定电压每米打字和制造年月的连续标志, 标志应字迹清楚,清晰耐磨。 5.2 除非另有规定,电缆应卷绕在符合JB/T 8137的电缆盘上交货,每个电缆盘上只能卷绕一根电缆。电缆的两端应采用防潮帽密封并牢靠地固定在电缆盘上。 5.3 在每盘电缆的外侧端应装有经采购方认可的敷设电缆时牵引用的拉眼或牵引螺栓。拉眼或牵引螺栓与电缆导体的连接,应能满足敷设电缆时的牵引方式和牵引该长度的电缆所需的机械强度。对机械强度的要求应由采购方与供方协商确定。 5.4 电缆盘的结构应牢固,筒体部分应采用钢结构。电缆卷绕在电缆盘上后,用护板保护,护板可以用木板或钢板。如采用木护板,在其外表面还应用金属带扎紧,并在护板之下的电缆盘最外层电缆表面上覆盖一层硬纸或其它具有类似功能的材料,以防碎石或煤渣等坚硬物体掉落在每匝电缆之间,在运输或搬运过程中损伤电缆外护套,如用钢板,则宜采用轧边或螺栓与电缆盘固定,而不应采用焊接固定。 5.5 在运输电缆时,供方应采取防止电缆盘滚动的措施,例如将电缆盘放在托盘上。供方应对由于未将电缆或电缆盘正确地扣紧密封包装和固定而造成的电缆损伤负责。 5.6 电缆盘在装卸时应采用专门的吊装工具以避免损坏电缆。 5.7 在电缆盘上应有下列文字和符合标志: 1合同号电缆盘号 2收货单位 3目的口岸或到站 4产品名称和型号规格 5电缆的额定电压 6电缆长度 7表示搬运电缆盘正确滚动方向的箭头和起吊点的符号 8必要的警告文字和符号 9供方名称和制造日期 10外形尺寸毛重和净重。 5.8 凡由于卖方包装不当包装不充分或保管不善致使货物遭到损坏或丢失时,不论在何时何地发现,一经证实,卖方均应负责及时修理更换或赔偿。在运输中如发生货物损坏和丢失时,卖方负责与承运部门及保险公司交涉,同时卖方应尽快向买方补供货物以满足工程建设进度需要。 5.9 卖方应在货物装运前7天,以传真形式将每批待交货电缆的型号规格数量重量交货方式及地点通知买方。 6 投标时应提供的其它资料 6.1 提供全套电缆的抽样试验报告型式试验报告和鉴定证书。 6.2 提供电缆结构尺寸和技术参数见技术规范专用部分。 6.3 提供同等电压等级电缆的供货纪录见技术规范通用部分附录A,对于与供货类似的电缆曾发生故障或缺陷的事例,投标者应如实提供反映实况的调查分析等书面资料。 6.4 提供对于因某种特殊原因造成的交货时间延误情况,所采取补救措施的应急预案。 附录A 供货业绩(三年以来的供货业绩表) 序号 工程名称 设备名称 供货数量 供货时间 投运时间 用户名称 联系人 联系方式 合计 备注:本表所列业绩均须提供最终用户证明材料。 附录B 工艺控制一览表 工艺环节 控制点 控制目标 控制措施 导体绞合 交联工艺 外护套工艺 不限于上述项目 附录C 主要生产设备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台数 安装投运时间 附录D 主要试验设备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台数 安装投运时间 备注 附录E 本工程人力资源配置表 序号 姓名 职称/职务 本工程岗位职责 本工程岗位工作年限 专用部分 7 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投标人应认真填写表1表3中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偏差,请填写表9 技术偏差表。 7.1 450/750V塑料绝缘控制电缆结构及技术参数 450/750V塑料绝缘控制电缆结构及技术参数见表1表2。 7.2 450/750V塑料绝缘控制电缆非电气技术参数 450/750V塑料绝缘控制电缆非电气技术参数见表3。 表1 450/750V塑料绝缘控制电缆结构参数表 序号 项 目 单位 标准参数值 投标人保证值 备注 1 电缆型号 / ZR/ KYJYP2-23 2 铜导体 材料 / 铜 投标人填写 材料生产厂及牌号 / 投标人提供 投标人填写 芯数标称截面 芯mm2 41.5 投标人填写 81.5 投标人填写 101.5 投标人填写 141.5 投标人填写 191.5 投标人填写 42.5 投标人填写 82.5 投标人填写 102.5 投标人填写 142.5 投标人填写 192.5 投标人填写 44 投标人填写 84 投标人填写 104 投标人填写 144 投标人填写 194 投标人填写 46 投标人填写 86 投标人填写 106 投标人填写 146 投标人填写 196 投标人填写 结构形式 圆形紧压 投标人填写 紧压系数 0.9 投标人填写 3 绝缘 材料生产厂及牌号 / 投标人填写 投标人填写 最薄点厚度不小于标称值 % 90 投标人填写 偏心度 % 10 投标人填写 4 金属屏蔽 铜带层数 层 1 投标人填写 铜带厚度 mm 0.050.10 投标人填写 搭盖率不小于 % 15 投标人填写 5 填充物 填充材料 / 投标人填写 投标人填写 6 隔离套 隔离材料 / 投标人填写 投标人填写 7 内衬层 材料 / 投标人填写 投标人填写 厚度 % 80 投标人填写 9 铠装层 材料 / 镀锌钢带 投标人填写 采用铠装电缆时填写 钢带层数 层 双层 投标人填写 采用铠装电缆时填写 10 外护套 材料 / 聚乙烯 投标人填写 材料生产厂及牌号 / 投标人提供 投标人填写 颜色 / 黑色/红色 投标人填写 最薄点厚度不小于标称值 % 80 投标人填写 采用铠装电缆时填写 最薄点厚度不小于标称值 % 85 投标人填写 采用非铠装电缆时填写 表2 450/750V塑料绝缘控制电缆技术参数表 序号 项 目 单位 标准参数值 投标人保证值 备注 1 电缆型号 ZR/ KYJYP2-23 电缆截面 2 20时铜导体最大直流电阻 /km 12.1 投标人填写 41.5 12.1 投标人填写 81.5 12.1 投标人填写 101.5 12.1 投标人填写 141.5 12.1 投标人填写 191.5 7.41 投标人填写 42.5 7.41 投标人填写 82.5 7.41 投标人填写 102.5 7.41 投标人填写 142.5 7.41 投标人填写 192.5 4.61 投标人填写 44 4.61 投标人填写 84 4.61 投标人填写 104 4.61 投标人填写 144 4.61 投标人填写 194 3.08 投标人填写 46 3.08 投标人填写 86 3.08 投标人填写 106 3.08 投标人填写 146 3.08 投标人填写 196 3 导体温度 70 投标人填写 正常运行时最高允许温度 4 出厂工频电压试验 kV/min 3/5 投标人填写 5 电缆敷设时允许环境温度 0 投标人填写 6 电缆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寿命 年 30 投标人填写 7 最大卤 素含量低毒电缆 mg/g 4 投标人填写 采用低烟无卤电缆时填写 8 最大烟密度低烟 % 60 投标人填写 采用阻燃电缆时填写 9 最大烟密度低烟 % 80 投标人填写 采用低烟无卤电缆时填写 10 电缆阻燃级别 级 项目单位填写 投标人填写 采用阻燃电缆时填写 11 电缆阻燃级别 级 项目单位填写 投标人填写 采用低烟无卤电缆时填写 表3 450/750V塑料绝缘控制电缆非电技术参数表 序号 项 目 单位 标准参数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绝缘 聚乙烯/A 老化前抗张强度不小于 N/mm2 12.5 老化前断裂伸长率不小于 % 150 老化后抗张强度变化率不超过 % 25 老化后断裂伸长率变化率不超过 % 25 高温压力试验,压痕深度不大于 % 50 热冲击试验 / 不开裂 低温冲击试验 / 不开裂 低温拉伸,断裂伸长率不小于 % 20 热失重,最大允许失重 mg/cm2 2.0 2 外护套 聚乙烯/A 老化前抗张强度不小于 N/mm2 12.5 老化前断裂伸长率不小于 % 150 老化后抗张强度变化率不超过 % 25 老化后断裂伸长率变化率不超过 % 25 高温压力试验,压痕深度不大于 % 50 热冲击试验 / 不开裂 低温冲击试验 / 不开裂 低温拉伸,断裂伸长率不小于 % 20 热失重,最大允许失重 mg/cm2 2.0 8 项目需求部分 8.1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表4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项目单位要求 投标人响应 型号规格 数量 型号规格 数量 一升压站部分 1 450/750V塑料绝缘控制电缆 km ZRC-KYJYP2/23-4x1.5 4.5 2 450/750V塑料绝缘控制电缆 km ZRC-KYJYP2/23-4x2.5 16 3 450/750V塑料绝缘控制电缆 km ZRC-KYJYP2/23-4x4 2 4 450/750V塑料绝缘控制电缆 km ZRC-KYJYP2/23-8x1.5 4 5 450/750V塑料绝缘控制电缆 km ZRC-KYJYP2/23-8x2.5 2.5 6 450/750V塑料绝缘控制电缆 km ZRC-KYJYP2/23-8x4 0.8 7 450/750V塑料绝缘控制电缆 km ZRC-KYJYP2/23-14x1.5 3 8 450/750V塑料绝缘控制电缆 km ZRC-KYJYP2/23-14x2.5 0.5 9 450/750V塑料绝缘控制电缆 km ZRC-KYJYP2/23-14x4 0 10 450/750V塑料绝缘控制电缆 km ZCN-KYJYP2/23-4x4 4 11 600/1000V塑料绝缘电力电缆 km ZCN-YJY23-2x10 1 13 600/1000V塑料绝缘电力电缆 km ZCN-YJY23-3x161x10 0.05 二其他线缆综自通信用 1 8芯单模直埋铠装光缆 用于风机箱变至风机之间 km GYFTA53-8B1 1.6 备注:由于该工程二次设备未招标,施工图未出,以上控制电缆均为暂估量,具体以施工阶段现场实际需求为准。投标厂家按单米报价,以便结算。 附表:当地气象站气象要素特征值表 此表仅为参考数据,具体应以风电场实际数据为准 海力素气象站主要气象要素特征值表 8.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需求表 表5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项目单位要求 投标人响应 备 注 型号和规格 数量 型号和规格 数量 1 2 3 4 5 8.3 投标人应提供的有关资料 8.3.1 电缆的有关设计资料 a 电缆截面图及说明。 b 导体和金属屏蔽热稳定计算书。 c 电缆载流量计算书。 d 牵引头和封帽的结构图。 e 电缆盘结构图。 f 短期过载能力曲线,说明全年过载时间为多少不至于影响电缆寿命。 8.3.2 电缆的放线说明。 8.3.3 上述资料要求为中文版本。 8.4 工程概况 8.4.1 项目名称: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 8.4.2 项目单位: 。 8.4.3 项目设计单位: 。 8.4.4 本工程 回电缆自 至 ,电缆路径长度分别 m,电缆敷设于 和 。 8.4.5 电缆的名称型号规格: 成束阻燃交联聚乙烯绝缘屏蔽铠装耐寒型控制电缆 。 8.5 使用条件 8.5.1 使用环境条件见表6。 表6 使用环境条件 海拔高度: 不超过 2000 m 环境温度和湿度: 最高气温: 39.1 。 最低气温: 户外 -33.2 户内 最热月平均温度: 。 最冷月平均温度: 环境相对湿度: 25。 月平均最高相对湿度: 90 %25下。 日照强度: W/cm2。 8.5.2 敷设条件安装位置及环境 a 电缆直接敷设在项目单位填写内,是否按长期积水考虑项目单位确定。 b 敷设电缆时,电缆允许敷设最低温度在敷设前 24 h 内的平均温度以及敷设现场的温度不低于项目单位填写厂家如有特殊要求请详细说明。 c 敷设方式为机械牵引敷设或人工敷设。 8.5.3 使用技术条件 a 工作电压见表7。 表7 电缆工作电压 单位:kV 额定工作电压 U0/U 0.45/0.75 b 额定频率:50 Hz。 8.6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项目单位原则上不能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使用条件及相关技术参数如有差异,应逐项在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中列出。 表8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项目单位填写 本表是对技术规范的补充和修改,如有冲突,应以本表为准 序号 项 目 标准参数值 项目单位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2 序号 项 目 变更条款页码款号 原表达 变更后表达 1 2 9投标人响应部分 9.1 技术偏差 投标人应认真填写表1表3中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若有偏差投标人应如实认真地填写偏差值于表9内若无技术偏差则视为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地要求,且在技术偏差表中填写无偏差。 表9 技术偏差表 序号 项目 对应条款编号 技术规范数要求 偏 差 备注 9.2 投标产品的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表10 投标产品的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序号 工程名称 设备名称 供货数量 供货时间 用户名称 联系人 联系方式 9.3 主要原材料产地表 表11 主要原材料产地清单 序号 材料名称 型号 特性/指标 厂 家 备注 9.4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表12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型号和规格 单位 数量 备 注 1 2 4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220kV线路保护1 技术规范书 通用部分 说明:本技术规范书为征求意见稿,请甲方与当地调度部门沟通,有意见及时反馈给设计院,以便修改。评标时通知当地调度部门参加。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2年06月 石家庄 220kV线路保护采购标准 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1. 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 2. 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专用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 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1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范围。 3根据实际使用条件,需要变更海拔高度耐受地震能力环境温度等要求。 经招标文件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 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标准技术参数表项目需求部分和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还应对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响应。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中参数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证明参数优于招标人要求的相关试验报告。 5. 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6. 技术规范范本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7. 一次设备的型式电气主接线和一次系统情况对二次设备的配置和功能要求影响较大,应在专用部分中详细说明。 目 录 1 总则 1 1.1 引言 1 1.2 供方职责 1 2 技术规范要求 1 2.1 使用环境条件 1 2.2 保护装置额定参数 2 2.3 装置功率消耗 2 2.4 220KV750KV线路保护总的技术要求 2 2.5 线路光纤差动保护装置具体要求 4 2.6 线路纵联距离方向保护装置具体要求 7 2.7 柜结构的技术要求 10 3 试验 10 3.1 试验要求 10 3.2 性能试验 11 3.3 现场试验 11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11 4.1 卖方提供的样本和资料 11 4.2 技术资料,图纸和说明书格式 11 4.3 供确认的图纸 11 4.4 买卖双方设计的图纸 11 4.5 其他资料和说明书 12 4.6 卖方提供的数据 12 4.7 图纸和资料分送单位套数和地址 12 4.8 设计联络会议 12 4.9 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12 4.10 质量保证 12 4.11 项目管理 13 4.12 现场服务 13 4.13 售后服务 13 4.14 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14 1 总则 1.1 引言 提供设备的厂家投标企业应具有GB/T1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年检记录,宜具有AAA级资信等级证书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证书并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商业信誉。提供的保护装置应在国家或电力行业检验检测机构通过型式试验和动模试验。 投标厂商应满足2.4.2中的规定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招标方在技术规范书专用部分提出的要求投标方也应满足。 提供的产品应有部级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 投标方应提供设备近2年运行业绩表。 1.1.1 本规范书提出了220kV750kV线路保护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2 本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1.3 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1.4 本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1.5 本规范书经招投标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1.2 供方职责 供方的工作范围将包括下列内容,但不仅仅限于此内容。 1.2.1 提供标书内所有设备及设计说明书及制造方面的说明。 1.2.2 提供国家或电力行业级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动模试验报告和型式试验报告,以便确认供货设备能否满足所有的性能要求。 1.2.3 提供与投标设备版本相符的安装及使用的说明书。 1.2.4 提供试验和检验的标准,包括试验报告和试验数据。 1.2.5 提供图纸,制造和质量保证过程的一览表以及标书规定的其它资料。 1.2.6 提供设备管理和运行所需有关资料。 1.2.7 所提供设备应发运到规定的目的地。 1.2.8 如标准规范与本标书的技术规范有明显的冲突,则供方应在制造设备前,用书面形式将冲突和解决办法告知需方,并经需方确认后,才能进行设备制造。 1.2.9 在更换所用的准则标准规程或修改设备技术数据时,供方有责任接受需方的选择。 1.2.10 现场服务。 2 技术规范要求 2.1 使用环境条件 2.1.1 设备储存温度:-25---70 2.1.2 设备工作温度:-5---45 2.1.3 大气压力: 86kPa---106kPa 2.1.4 相对湿度:5%---95% 2.1.5 抗地震能力:地面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同时作用。 2.2 保护装置额定参数 2.2.1 额定直流电源:220V (110V) 2.2.2 额定交流电流:5A/1A 2.2.3 额定交流电压:100V/相电压 2.2.4 额定频率:50Hz 2.2.5 打印机工作电源:交流220V,50Hz 2.3 装置功率消耗 2.3.1 装置交流消耗:交流电流回路功率消耗每相不大于0.5VA,交流电压回路功率消耗(额定电压下)每相不大于0.5VA,供方投标时必须提供确切数值。 2.3.2 装置直流消耗:当正常工作时,不大于50W当保护动作时,不大于80W。供方投标时必须提供确切数值。 2.4 220kV750kV线路保护总的技术要求 2.4.1 环境温度在33.239.1时,装置应能正常工作并且满足规范书所规定的精度。 2.4.2 装置至少应满足最新版本的以下规定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但不限于以下规范和标准: 标准号 标准名称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GB/T 14598.17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4598.18 浪涌抗扰度试验 GB 14598.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 GB/T 726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 1128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 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1453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和碰撞试验 GB/T 14598.9 辐射电磁场骚扰试验 GB/T 14598.10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4598.13 1M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4598.14 静电放电试验 GB/T 14598.19 工频抗扰度试验 GB/T 15145 输电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478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5218 220kV750kV变电站设计规程 DL/T 713 500kV变电站和控制设备的抗扰度要求 DL/T 769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 DL/T 5136 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T 667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第103篇 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DL/T 72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柜屏通用技术条件 DL/Z 886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化规范性指导文件 750kV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 87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产品动模试验 DL/T 587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Q/GDW 161 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 273 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处理系统技术规范 电安生1994191号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 国家电网设备2018 979号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 2.4.3 在雷击过电压一次回路操作系统故障及其它强干扰作用下,不应误动和拒动。装置快速瞬变干扰试验高频干扰试验,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冲击电压试验和绝缘试验应符合2.4.2的相关标准。装置调试端口应带有光电隔离。 2.4.4 保护柜与其它设备之间,应采用光电耦合或继电器触点进行连接,不应有电的直接联系。 2.4.5 保护柜中的插件应接触可靠,并且有良好的互换性,以便检修时能迅速更换。 2.4.6 保护柜内各组电压量电流量的中性线必须分开。 2.4.7 装置应具有直流电源快速小开关,与装置安装在同一柜上。装置的逻辑回路应由独立的直流/直流变换器供电。直流电压消失时,装置不应误动,同时应有输出接点以起动告警信号。应有监视直流回路电压消失的告警信号继电器。直流电源电压在80115%额定值范围内变化时,装置应正确工作。在直流电源恢复(包括缓慢的恢复)到80%Ue时,直流逆变电源应能自动启动。直流电源纹波系数5%时,装置应正确工作。拉合直流电源以及插拔熔丝发生重复击穿火花时,装置不应误动作。直流电源回路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如短路断线接地等)时装置不应误动作。 2.4.8 应提供标准的试验插件及试验插头,以便对各套装置的输入和输出回路进行隔离或能通入电流电压进行试验。另外,对每面柜的出口跳闸闭锁重合闸等输入输出回路应在柜面上有隔离措施,以便在运行中分别断开。隔离及试验部件应考虑操作的方便性,隔离压板标签栏位置应安装在隔离件本体或隔离件下部。 2.4.9 装置的出口回路主要电路装置异常及交直流消失等应有经常监视及自诊断功能以便在动作后起动告警信号远动信号事件记录等。 2.4.10 装置中跳闸出口回路动作信号及起动中央信号的接点应自保持,在直流电源消失后应能维持动作。只有当运行人员复归后,信号才能复归,复归按钮装在屏上的适当位置,以便于操作,并应有远方复归功能。用于远动信号和事件记录信号的接点不应保持。 2.4.11 装置中任一元件出口继电器除外损坏时,装置不应误动作。 2.4.12 跳闸出口回路采用有触点继电器。跳闸出口继电器触点应有足够容量,跳闸出口继电器触点的长期允许通过电流应不小于5A,在电感负荷的直流电路(<5ms)中的断开容量为50W。信号继电器触点的长期允许通过电流应不小于3A,在电感负荷的直流电路(<5ms)中的断开容量为30W。 2.4.13 对于装置间不经附加判据直接启动跳闸的开入量,应经抗干扰继电器重动后开入抗干扰继电器的启动功率应大于5 W,动作电压在额定直流电源电压的55%70%范围内,额定直流电源电压下动作时间为10 ms35 ms,应具有抗220 V工频电压干扰的能力。 2.4.14 所提供的保护设备应能直接与变电站内继电保护运行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或与监控系统连接,供方应提供符合国家电网公司要求的通用规约文本。保护装置宜采用符合DL/T 860标准的规约与自动化系统及保信系统设备通信。保护装置向子站或监控系统提供的信息符合Q/GDW273规范。保护装置应能保证接入变电所其他厂家的子站或监控系统,必要时应提供规约转换装置包括在投标报价中, 保护装置需具备3组通信接口包括以太网或 RS-485通信接口和打印机接口。 2.4.15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宜采用全站后台集中打印方式。为便于调试,保护装置上应设置打印机接口。 2.4.16 保护装置应具备远方修改定值功能软压板远方投退和定值区远方切换功能,其软压板远方投退功能不允许通过修改定值实现。 2.4.17 微机保护装置应具备通信网络对时和卫星时钟对时功能。应具备IRIG-BDC或脉冲对时功能,并通过保护柜端子排接线。 2.4.18 所提供的保护设备软件版本及校验码应与买方进行确认,并提供配套的使用说明书和相关的定值清单。 2.5 线路光纤差动保护装置具体要求 2.5.1 线路光纤差动保护装置的保护配置: 1) 保护装置应是微机型的,光纤电流差动的电流电压采样频率应不小于20点/周波并具有打印机接口及液晶显示器,装置具有检查自身故障的功能及人机对话的功能。 2) 每面光纤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屏含一套光纤分相电流差动主保护,并配置三段式相间距离保护三段式接地距离保护二段式零序保护独立的反时限零序保护,具有选相功能的零差保护作为后备保护,以保证高电阻接地故障时能可靠地有选择地切除故障。优先采用主保护后备保护一体化的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保护应能反映被保护设备的各种故障及异常状态 2.5.2 光纤差动保护通道设备的要求 : 1) 保护装置信号传输采用光纤通道,采用光纤通道时,短线支线优先采用专用光纤。采用复用光纤时,优先采用2Mbit/s数字接口。对光纤通道的误码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确保通道传输发生误码时误码率低于10-6,保护应能正常工作。保护室光配线柜至保护柜通信机房光配线柜至接口柜均应使用尾缆连接。尾缆应使用ST或FC型连接器与设备连接。光缆通过光配线柜转接。 2) 当同一线路的两套光纤电流差动保护均复用通信2Mbit/s光纤数字通道时,在通信室至少应配置2面光电转换接口屏,同一线路的两套保护的通信接口装置应安装在不同屏上同一机柜不得安装超过8条线路的继电保护专用光电转换接口装置设备。线路纵联电流差动保护通道的收发时延应相同。双重化配置的远方跳闸保护,其通信通道应相互独立线路纵联保护采用数字通道的,远方跳闸命令宜经线路纵联保护传输。2 Mbit/s数字接口装置与通信设备采用75同轴电缆不平衡方式连接。 3) 安装在通信机房的每个继电保护通信接口设备的直流电源均取自通信专业的直流电源,并与所接入通信设备的直流电源相对应,采用-48V电源,该电源的正端应连接至通信机房的接地铜排。 4) 保护屏和通信接口屏均应带有光纤接线盒。 5) 保护与光电转换及数字接口的连接要求采用单模光纤连接,光纤的结构应适合于电缆沟道敷设,应具有非金属防水阻燃防鼠咬等的功能。 线路光纤差动保护装置的保护功能: 2.5.3.1 线路两侧纵联电流差动保护装置应互相传输可供用户整定的通道识别码,并对通道识别码进行校验,校验出错时告警并闭锁差动保护。 2.5.3.2 纵联电流差动保护装置应具有通道监视功能,如实时记录并累计丢帧错误帧等通道状态数据,通道严重故障时告警,且不引起保护误动。 2.5.3.3 纵联电流差动保护两侧启动元件和本侧差动元件同时动作才允许差动保护出口。线路两侧的纵联电流差动保护装置均应设置本侧独立的电流启动元件,必要时可用交流电压量等作为辅助启动元件,但应考虑在PT断线时对辅助启动元件的影响,差动电流不能作为装置的启动元件。 2.5.3.4 线路在空载轻载满载条件下,在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各种故障包括单相接地两相接地相间短路三相短路非全相运行故障及转移故障时,主保护应能无时限可靠快速动作,并能适应平行线路。 2.5.3.5 保护应带有完善的反应相间故障及接地故障的后备保护,后备保护应分别配置三段式相间距离保护三段式接地距离保护二段零序电流保护和独立的反时限零序保护。 2.5.3.6 线路保护装置需考虑线路分布电容并联电抗器变压器励磁涌流等所产生的暂态及稳态过程的谐波分量和直流分量的影响,有抑制这些分量的措施。 2.5.3.7 对重负荷长距离的联络线路:保护应考虑振荡长线路充电电容效应并联电抗器电磁暂态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2.5.3.8 振荡闭锁 1系统发生全相或非全相振荡,振荡中又有区外故障,保护装置不应误动作跳闸 2系统在全相或非全相振荡过程中,被保护线路如发生各种类型的不对称故障,保护装置应有选择性地动作跳闸,纵联保护仍应快速动作 3系统在全相振荡过程中发生三相故障不考虑故障在振荡中心,保护装置应可靠动作跳闸,并允许带短延时。 2.5.3.9 断路器动作时的反应 当手动合闸或自动重合于故障线路时,保护应加速三相跳闸,且不再重合合于无故障线路上时,保护应可靠不动作。对于线-线串接线方式,中间断路器合闸时,仅加速合闸线路,不加速正常运行线路,此加速功能由线路保护不借助外部信号下实现。 2.5.3.10 保护装置在各种工作环境下,应能耐受雷击过电压一次回路操作开关场故障及其它电磁干扰作用,不应误动或拒动。 2.5.3.11 选择故障相的功能 主保护应有独立的选相功能,选相元件应保证在各种故障条件下正确选择故障相,非故障相选相元件不应误动。 2.5.3.12 装置应具有单相和三相跳闸逻辑回路,线路一相跳开后,再故障应跳三相。3/2断路器接线的断路器重合闸,先合闸断路器合于永久性故障,线路保护均加速动作,发三相跳闸永跳命令。 2.5.3.13 线路保护对于线路两侧CT的特性及变比不完全一致的情况,电流差动保护应考虑相应的解决措施。在CT饱和时,区内故障不应导致电流差动保护拒动区外故障不应导致电流差动保护误动。 2.5.3.14 对保护范围外故障的反应 在保护范围外部故障时,保护不应误动。外部故障切除外部故障转换故障功率倒向及系统操作等情况下,保护不应误动。 2.5.3.15 被保护线路在各种运行条件下进行各种正常的倒闸操作时,保护装置不得误发跳闸命令。 2.5.3.16 接地后备保护应保证在接地电阻不大于下列数值时,有尽可能强的选相能力,并能正确动作跳闸 220kV线路:100欧姆 330kV线路:150欧姆 500kV线路:300欧姆 750kV线路:400欧姆 2.5.3.17 距离保护的超越问题 距离保护应具有速动段,它在各种故障情况下的暂态和稳态超越应小于5%整定值。 2.5.3.18 距离保护的测量元件 距离继电器各段相间和接地故障均有不同的测量元件,并能同时进行测量。 2.5.3.19 距离继电器的记忆时间 距离继电器的记忆时间应大于100毫秒,以保证在发生内部故障或出口反向故障时能正确动作。 2.5.3.20 电流差动保护系统应能为相间故障接地故障及其混合性故障提供完整的保护。电流差动保护应符合作为快速主保护的要求。 2.5.3.21 对装有串联补偿电容的线路, 应考虑串补电容对保护的影响。 2.5.3.22 弱馈线路的保护 保护装置应具有弱馈线路保护功能。 2.5.3.23 线路保护装置不应由于互感器的暂态影响而误动作。 2.5.3.24 电流互感器的监视回路 当一相或两相交流电流断线时,应能告警,并可通过保护内部控制字的设置决定是否跳闸。 2.5.3.25 电压互感器的监视回路 保护装置应设有电压互感器监视回路,以防止保护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断开短路电压自动空气开关断开等引起误动作。在电压输入回路故障时,应闭锁会误动作的保护并发出告警信号。 2.5.3.26 测距功能 主保护装置应带有故障测距的功能,测量误差应线路全长的3%金属性故障。 2.5.3.27 保护装置输出接点应满足控制2台断路器的要求: 1)分相跳闸6组1组备用 2)三相跳闸2组:永跳 3)重合闸或分相合闸2组 4)远传12组 5)远传22组 6)保护动作信号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 7)重合闸动作信号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 8)通道告警信号2组:2组不保持 9)保护运行异常信号含PTCT断线,差流异常等,2组:1组保持,1组不保持 10)保护装置故障告警信号2组:1组保持,1组不保持。 注1:2项适用于3/2断路器接线。 注2:37项适用于双母线接线,其中,分相合闸仅适用于按相重合闸。 2.5.4 重合闸的技术要求 2.5.4.1 自动重合闸的要求 自动重合闸由保护起动,也可由控制把手和断路器状态不一致来起动。 自动重合闸由分相和三相跳闸起动回路起动。三相自动重合闸应有同期检查和无电压检查。 2.5.4.2 重合闸闭锁方式 重合闸应有外部闭锁重合闸的输入回路,用于在手动跳闸手动合闸母线故障断路器失灵延时段保护动作断路器操作压力降低等情况下接入闭锁重合闸接点。 三相重合闸元件起动后,应闭锁单相重合闸时间元件。 2.5.4.3 重合闸方式 1当用于重合闸检线路侧电压和检同期的电压元件不使用时,相应的电压元件异常不应报警 2检同期重合闸所采用的线路电压应该是自适应的 3装置具备单相重合闸三相重合闸禁止重合闸和停用重合闸功能。 4对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同杆并架双回线路,为了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可采用按相自动重合闸方式。 2.5.4.4 重合闸的合闸脉冲应有足够的宽度80120ms,以保证断路器可靠合闸,不会使断路器产生二次重合闸或跳跃现象。 2.5.4.5 重合闸时间 单相重合闸和三相重合闸时间,应可分别调整,时间范围为0.1s-10s,级差为0.1s或更小。 重合闸动作后,在整组复归前,应保持送给保护准备三跳的信号。 2.5.4.6 重合闸应有断路器操作压力降低闭锁重合闸的回路,该回路应保证只检查断路器跳闸前的操作压力。 2.5.4.7 重合闸应有足够信号接点,起动中央信号,事件记录和远动信号。 2.5.4.8 重合闸功能可以满足两套线路的两套重合闸同时投运的情况,采用电流判别保证不发生二次重合闸,且与另一套保护的重合闸无需外部连接,不采用交叉启动不相互闭锁。 2.6 线路纵联距离方向保护装置具体要求 2.6.1 线路纵联距离(方向)保护配置 2.6.1.1 保护装置应是微机型的,纵联距离(方向)的电流电压采样频率应不小于20点/周波并具有打印机接口及液晶显示器,装置具有检查自身故障的功能及人机对话的功能。每面纵联距离(方向)屏含一套纵联距离(方向)作为主保护,并配置三段式相间距离保护三段式接地距离保护二段式零序保护独立的反时限零序保护作为后备保护。 2.6.1.2 保护应能适应各种保护通道,保护信号能可靠传送到对侧。通道形式如下: 1) 专用收发信机以下简称收发信机:高频收发信机技术指标满足继电保护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技术条件。收发信机应设有远方启动发信的回路。 1收发信机应有远方启动发信的回路,并能手动复归。 2收发信机应有外部控制发信或停信回路,以便于本侧其它保护动作后使对端保护加速跳开断路器。 3收发信机应有开环和闭环进行通道检查的回路和相应的逻辑回路,并具有自检回路及装置异常告警回路。 4高频保护收发信机的高频录波量不允许直接并接在高频通道上,设有收信输出至故障录波的引出端,并与故障录波相匹配。收发信机具有供录波使用的收信输出接点。 5在收发信机的功放电源高频通道输入等回路不设置过载过压等保护性措施,以防止系统异常故障时,收发信机不能正常工作。 6高频保护收发信机包括远切发信机的直流电压输入必须经过抗干扰滤波器。 7对高频闭锁距离方向保护,其它保护停信回路应直接接入保护装置,而不应接入收发信机。保护与收发信机的配合宜采用单接点启信方式。 2 光纤通道:光纤距离方向保护的信号交换宜采用允许式。短线支线优先采用专用光纤。采用复用光纤时,优先采用2Mbit/s数字接口。对光纤通道的误码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确保通道传输发生误码时误码率低于10-6,保护应能正常工作。保护室光配线柜至保护柜通信机房光配线柜至接口柜均应使用尾缆连接。尾缆应使用ST或FC型连接器与设备连接。光缆通过光配线柜转接。 当同一线路的两套纵联距离方向保护均复用通信2Mbit/s光纤数字通道时,在通信室至少应配置2面光电转换接口屏,同一线路的两套保护的通信接口装置应安装在不同屏上同一机柜不得安装超过8条线路的继电保护专用光电转换接口装置设备。双重化配置的远方跳闸保护,其通信通道应相互独立线路纵联保护采用数字通道的,远方跳闸命令宜经线路纵联保护传输。2 Mbit/s数字接口装置与通信设备采用75 同轴电缆不平衡方式连接。 安装在通信机房的每个继电保护通信接口设备的直流电源均取自通信专业的直流电源,并与所接入通信设备的直流电源相对应,采用-48V电源,该电源的正端应连接至通信机房的接地铜排。 通信机房的光电转换接口柜尺寸:2260600600mm,两面光电转换接口屏内每个光电转换装置分别引入2路不同蓄电池通信直流电源,直流电源开关的报警接点引至监控系统。各光电接线盒失电故障信号引至端子排。 保护屏和通信接口屏均应带有光纤接线盒。 2.6.2 线路纵联距离(方向)保护功能 2.6.2.1保护装置中的零序功率方向元件应采用自产零序电压。纵联零序方向保护不应受零序电压大小的影响,在零序电压较低的情况下应保证方向元件的正确性 2.6.2.2在平行双回或多回有零序互感关联的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应防止非故障线路零序方向保护误动作 2.6.2.3 纵联距离方向保护应具备弱馈功能,在正负序阻抗过大,或两侧零序阻抗差别过大的情况下,允许纵续动作。 2.6.2.4 线路在空载轻载满载条件下,在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各种故障包括单相接地两相接地相间短路三相短路非全相运行故障及转移故障时,主保护应能无时限可靠快速动作,并能适应平行线路。 保护应带有完善的反应相间故障及接地故障的后备保护,后备保护应分别配置三段式相间距离保护三段式接地距离保护和二段零序电流保护独立的反时限零序保护。 2.6.2.5 线路保护装置需考虑线路分布电容并联电抗器变压器励磁涌流等所产生的暂态及稳态过程的谐波分量和直流分量的影响,有抑制这些分量的措施。 2.6.2.6 对重负荷长距离的联络线路:保护应考虑振荡长线路充电电容效应并联电抗器电磁暂态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2.6.2.7 振荡闭锁 1系统发生全相或非全相振荡,振荡中又有区外故障,保护装置不应误动作跳闸 2系统在全相或非全相振荡过程中,被保护线路如发生各种类型的不对称故障,保护装置应有选择性地动作跳闸,纵联保护仍应快速动作 3系统在全相振荡过程中发生三相故障不考虑故障在振荡中心,保护装置应可靠动作跳闸,并允许带短延时。 2.6.2.8 断路器动作时的反应 当手动合闸或自动重合于故障线路时,保护应加速三相跳闸,且不再重合合于无故障线路上时,保护应可靠不动作。对于线-线串接线方式,中间断路器合闸时,仅加速合闸线路,不加速正常运行线路,此加速功能由线路保护不借助外部信号下实现。 2.6.2.9 保护装置在各种工作环境下,应能耐受雷击过电压一次回路操作开关场故障及其它电磁干扰作用,不应误动或拒动。 2.6.2.10 选择故障相的功能 主保护应有独立的选相功能,选相元件应保证在各种故障条件下正确选择故障相,非故障相选相元件不应误动。 2.6.2.11 对装有串联补偿电容的线路, 应考虑串补电容对保护的影响。 2.6.2.12 装置应具有单相和三相跳闸逻辑回路,线路一相跳开后,再故障应跳三相。3/2断路器接线的断路器重合闸,先合闸断路器合于永久性故障,线路保护均加速动作,发三相跳闸永跳命令。 2.6.2.13 对保护范围外故障的反应 在保护范围外部故障时,保护不应误动。外部故障切除外部故障转换故障功率倒向及系统操作等情况下,保护不应误动。 2.6.2.14 被保护线路在各种运行条件下进行各种正常的倒闸操作时,保护装置不得误发跳闸命令。 2.6.2.15 接地后备保护应保证在接地电阻不大于下列数值时,有尽可能强的选相能力,并能正确动作跳闸 220kV线路:100欧姆 330kV线路:150欧姆 500kV线路:300欧姆 750kV线路:400欧姆 2.6.2.16 距离保护的超越问题 距离保护应具有速动段,它在各种故障情况下的暂态和稳态超越应小于5%整定值。 2.6.2.17 距离保护的测量元件 距离继电器各段相间和接地故障均有不同的测量元件,并能同时进行测量。 2.6.2.18 距离继电器的记忆时间 距离继电器的记忆时间应大于100毫秒,以保证在发生内部故障或出口反向故障时能正确动作。 2.6.2.19 弱馈线路的保护 保护装置应具有弱馈线路保护功能。 2.6.2.20 线路保护装置不应由于互感器的暂态影响而误动作。 2.6.2.21 电流互感器的监视回路 当一相或两相交流电流断线时,应能告警。 2.6.2.22 电压互感器的监视回路 保护装置应设有电压互感器监视回路,以防止保护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断开短路电压自动空气开关断开等引起误动作。在电压输入回路故障时,应闭锁会误动作的保护并发出告警信号。 2.6.2.23 测距功能 主保护装置应带有故障测距的功能,测量误差应线路全长的3%金属性故障。 2.6.2.24 保护装置输出接点应满足控制2台断路器的要求: 1)分相跳闸6组1组备用 2)三相跳闸2组:永跳 3)重合闸或分相合闸2组 4)远传12组 5)远传22组 6)保护动作信号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 7)重合闸动作信号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 8)通道告警信号2组:2组不保持 9)保护运行异常信号含PTCT断线,差流异常等,2组:1组保持,1组不保持 10)保护装置故障告警信号2组:1组保持,1组不保持。 注1:2项适用于3/2断路器接线。 注2:37项适用于双母线接线,其中,分相合闸仅适用于按相重合闸。 2.6.3 重合闸的技术要求 2.6.3.1 自动重合闸的要求 自动重合闸由保护起动,也可由控制把手和断路器状态不一致来起动。 自动重合闸由分相和三相跳闸起动回路起动。三相自动重合闸应有同期检查和无电压检查。 2.6.3.2 重合闸闭锁方式 重合闸应有外部闭锁重合闸的输入回路,用于在手动跳闸手动合闸母线故障断路器失灵延时段保护动作断路器操作压力降低等情况下接入闭锁重合闸接点。 三相重合闸元件起动后,应闭锁单相重合闸时间元件。 2.6.3.3 重合闸方式 1当用于重合闸检线路侧电压和检同期的电压元件不使用时,相应的电压元件异常不应报警 2检同期重合闸所采用的线路电压应该是自适应的 3装置具备单相重合闸三相重合闸禁止重合闸和停用重合闸功能。 4对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同杆并架双回线路,为了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可采用按相自动重合闸方式。 2.6.3.4 重合闸的合闸脉冲应有足够的宽度80120ms,以保证断路器可靠合闸,不会使断路器产生二次重合闸或跳跃现象。 2.6.3.5 重合闸时间 单相重合闸和三相重合闸时间,应可分别调整,时间范围为0.1s-10s,级差为0.1s或更小。 重合闸动作后,在整组复归前,应保持送给保护准备三跳的信号。 2.6.3.6 重合闸应有断路器操作压力降低闭锁重合闸的回路,该回路应保证只检查断路器跳闸前的操作压力。 2.6.3.7 重合闸应有足够信号接点,起动中央信号,事件记录和远动信号。 2.6.3.8 重合闸功能可以满足两套线路的两套重合闸同时投运的情况,采用电流判别保证不发生二次重合闸,且与另一套保护的重合闸无需外部连接,不采用交叉启动不相互闭锁。 2.7 柜结构的技术要求 2.7.1 屏体要求详见国家电网继电保护柜屏制造规范。 2.7.2 内部配线的额定电压为 1000V,应采用防潮隔热和防火的交联聚乙烯绝缘铜绞线,直流回路最小等效截面不小于 1.5mm2,交流电压电流回路最小等效截面应不小于 2.5mm2。导线应无划痕和损伤。卖方应提供配线槽以便于固定电缆,并将电缆连接到端子排。卖方应对所供设备的内部配线设备的特性和功能的正确性全面负责。所有连接于端子排的内部配线,应按照相对编号法以标志条和有标志的线套加以识别。 2.7.3 所有端子采用额定值为 1000V10A的压接型端子。电流回路的端子应能接不小于 4mm2的电缆芯线。TA和 TV 的二次回路应提供标准的试验端子,便于断开或短接各装置的输入与输出回路对所有装置的跳闸出口回路应提供各回路分别操作的试验部件或连接片,以便于必要时解除其出口回路。一个端子只允许接入一根导线。端子排间应有足够的绝缘,端子排应根据功能分段排列,并加入可进行标注的隔离件,至少留有 10%的备用端子,且可在必要时再增加。端子排间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外部电缆的连接。断路器的跳闸或合闸回路端子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不应布置在相邻的端子上,便于外部电缆的连接。 屏上跳闸回路应采用能接 4 mm2截面电缆芯的端子,并且跳闸回路的公共端子应采用多个端子的连接方式,以保证一个端子只允许接入一根电缆芯。屏上电源回路应采用能接 4 mm2截面电缆芯的端子,并且要求正负极之间应有端子隔开。 每面柜屏内下方应装有截面积100mm2的铜质接地汇流母线,母线上应有不少于6个接线柱。柜屏间母线应能方便互连。 2.7.4 屏面上信号灯和复归按钮的安装位置应便于运行监视操作和维护。 2.7.5 屏上的所有设备包括继电器控制开关熔断器空气开关指示灯及其它独立安装的设备,均应在屏面上有便于识别铭牌或标签框,且在屏体内按制造厂家的配线标示原则进行标示,所有标示应牢固不脱落不褪色。 2.7.6 保护柜所有空气开关应设在后门外上部。 2.7.7 柜上设备应采用嵌入式或半嵌入式安装和背后接线。 2.7.8 对于必须按制造厂的规定才能进行更换的部件和插件,应有特殊的符号标出。 2.7.9 保护跳合闸出口压板及与失灵回路相关压板采用红色,功能压板采用黄色,其他压板采用浅驼色。压板底座可采用浅驼色或与对应压板同色。 3 试验 3.1 试验要求 3.1.1 卖方提供的设备试验标准应符合IEC及国标行标的有关规范,并提供每一种型式产品的动模试验报告和型式试验报告。 3.1.2 卖方提供的每一套设备出厂之前都应按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工厂规定的调试大纲进行出厂检查性能试验,试验报告应随产品提供。当需做动态模拟试验或数字仿真试验时,模拟系统的接线和参数由卖方与买方在试验前协商确定,按实际系统参数进行试验。 3.2 性能试验 3.2.1 装置内部所有元器件性能正确性试验及所有接线正确性试验。 3.2.2 模拟实际情况进行连续通电,包括交流电流电压直流电源的试验。 3.2.3 每个回路(除弱电回路外)应进行工频2000V1分钟耐压试验。 3.2.4 装置的整定值校对和动作特性试验。 3.3 现场试验 现场实际设备接入后,在一次设备不带电和带电试运行时还应作测试验收,卖方应配合完成保护装置的现场调试及投运试验。现场投运前和试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元件损坏,卖方应及时无偿修理或更换,直至符合规范要求。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4.1 卖方提供的样本和资料 卖方应在报价书中提供与本规范书有关的样本,其中包括成套保护装置,标准部件,各种接点回路图,有关继电器选择开关信号灯样本等,以备买方查核,样本中还应包括各种额定值数据接点数量及其数据各元件性能功率消耗(包括交流及直流回路,正常及动作情况)及使用说明等必需的资料。卖方还应提供装置运行及改进情况说明。 4.2 技术资料,图纸和说明书格式 4.2.1 全部图纸应为A4幅面,并有完整图标,采用国标单位制。 4.2.2 提供最终修改图的USB接口存储优盘(图形文件能够被PC机AutoCAD for windows 2000版支持)。并提供一份可供修改的最终图纸电子文件。 4.3 供确认的图纸 在合同签字后2周内,卖方应尽快提供供确认和了解的资料和图纸。 1) 装置的交流和直流接线及输出接点图及它们的图例符号说明,跳闸回路图及说明。 2) 保护柜屏面布置图及图例符号说明和所有元件技术参数表。 3) 保护柜背面接线图。 4) 装置的方框原理逻辑图及其说明,各套装置及其元件的原理接线及动作原理的说明。 5) 继电器和选择开关使用说明。 买方有权要求卖方对设备部件按合同做出修改而不发生任何额外费用。买方确认图纸时间未影响卖方交货进度的前提下,在收到买方最终确认图之前采购或制造时的材料应由卖方承担全部风险和费用。 4.4 买卖双方设计的图纸 卖方在联络会议后的2周内,应提供经过联络会议修改后的全部正式图纸及资料,供买方设计。 经过设计联络会议修改后的全部正式图纸及资料: 1 保护装置各个部件的内部接线图和图例符号说明 2 保护柜内部接线图,包括保护柜背面布置图及说明 3) 保护柜内端子配置布置图 4) 保护柜内端子排的端子排列图 5) 试验板的接线图 6) 保护柜地脚螺丝安装图 7) 合同设备施工时所必需的其他原理图 8) 所有图纸的优盘及支持软件。 4.5 其他资料和说明书 4.5.1 卖方应提供给买方装置投产前试验用的详细的试验说明和技术要求,还应提供卖方提供的特殊的试验仪器的使用说明。卖方还应提供现有装置进行正常试验及运行维护故障诊断的内容和要求。 4.5.2 卖方应提供各装置的出厂试验报告。 4.5.3 专用工具和仪器的说明。 4.5.4 卖方提供与供货装置功能一致的说明书保护装置的定值表整定计算说明及计算算例。 4.6 卖方提供的数据 4.6.1 卖方应提供投标数据和信息,要求卖方提供足以证明设备性能的技术数据。卖方应提供评标所需的资料(最新版本或修订版)。 4.6.2 卖方提供的数据应包括卖方所提供产品的性能保证数据预计性能接口要求和操作特性。卖方应提供买方所要求的性能信息,并对其可靠性和一致性负责,卖方所提供的资料和数据将成为合同一部份。任何数据的更改都须经买方同意。 卖方还应提供保护装置的软件版本号和校验码。 4.6.3 如买方因设计和其它需要,要求卖方提供有关技术数据时,卖方应按买方的要求提供这些资料和技术数据。 4.6.4 卖方应提供供货记录,包括安装地点投运时间和运行情况。 4.6.5 卖方应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书。 4.7 图纸和资料分送单位套数和地址 图纸和资料分送单位套数和地址在专用部分明确。 4.8 设计联络会议 4.8.1 买方在收到卖方签字的第一批文件后的2周内将举行设计联络会议。 设计联络会议内容: 1) 卖方应对修改后的供确认的资料和图纸进行详细的解释,并应解答买方对这些资料和图纸所提的问题,经过共同讨论,买方给予确认,以便卖方绘制正式图纸提供给买方。 2) 卖方应介绍合同产品已有的运行经验。 3) 卖方应提供验收大纲,工程参数表。 4.8.2 会议需要签订会议纪要,该纪要将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4.9 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要求满足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中关于工厂验收现场的规范。 4.10 质量保证 4.10.1 卖方应保证制造过程中的所有工艺材料试验等(包括卖方的外购件在内)均应符合本规范书的规定。若买方根据运行经验指定卖方提供某种外购零部件,卖方应积极配合。卖方对所购配套部件设备质量负责,采购前向买方提供主要国产元器件报价表,采购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交货时必须向买方提供其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及有关安装使用等技术文件资料。 4.10.2 对于采用属于引进技术的设备元器件,卖方在采购前应向买方提供主要进口元器件报价表。引进的设备元器件应符合引进国的技术标准或IEC标准,当标准与本规范书有矛盾时,卖方应将处理意见书面通知买方,由买卖双方协商解决。假若卖方有更优越或更为经济的设计和材料,足以使卖方的产品更为安全可靠灵活适应时,卖方可提出并经买方的认可,然而必须遵循现行的国家工业标准,并且有成熟的设计和工艺要求以及工程实践经验。 4.10.3 双方签订合同后,卖方应按工程设计及施工进度分批提交技术文件和图纸,必要时,买卖双方尚需进行技术联络,以讨论合同范围内的有关技术问题。 4.10.4 卖方保证所提供的设备应为由最适宜的原材料并采用先进工艺制成且未经使用过的全新产品保证产品的质量规格和性能与投标文件所述一致。 4.10.5 卖方提供的保护设备运行使用寿命应不小于15年。 4.10.6 卖方保证所提供的设备在各个方面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质量规格和性能。在合同规定的质量保证期内保护设备到货后24个月或SAT后18个月,卖方对由于产品设计制造和材料外购零部件的缺陷而造成所供设备的任何破坏缺陷故障,当卖方收到买方的书面通知后,卖方在2天内免费负责修理或更换有缺陷的设备(包括运输费税收等),以达到技术规范书的要求。质保期以合同商务部分为准。 质保期后发生质量问题,卖方应提供维修服务。 4.11 项目管理 4.11.1 合同签订后,卖方应指定负责本工程的项目经理,负责卖方在工程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如工程进度设计制造图纸文件包装运输现场安装调试验收等。 4.11.2 卖方在订货前应向买方提供一般性资料如:典型说明书主要的总装图等。 4.11.3 在技术协议签订2周内,卖方向买方提供以下技术文件: 1) 总装图,应表示设备总的装配情况,包括外形尺寸安装尺寸运输尺寸和重量端子尺寸及其它。 2) 底座图,应表明设备底座的尺寸固定螺栓的位置和尺寸等。 3) 铭牌,包括主要额定参数等。 4) 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修理调试和全部附件的完整说明数据图纸资料。 5) 型式试验报告。 6) 结构图及对基础的技术要求。 4.12 现场服务 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视买方工作情况卖方及时派出工程技术服务人员,以提供现场服务。卖方派出人员在现场负责技术指导,并协助买方安装调试。同时,买方为卖方的现场派出人员提供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条件。 当变电站内保护设备分批投运时,卖方应按合同规定及时派工程技术人员到达现场服务。 根据买方的安排,卖方安排适当时间对设备的正确安装和试验给予技术培训。 4.13 售后服务 4.13.1 现场投运前和试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元件损坏,卖方应及时无偿修理或更换,直至符合规范要求。保修期内产品出现不符合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卖方应在4小时内响应,并在24小时内负责修理或更换。保修期外产品出现异常设备缺陷元件损坏或不正确动作, 现场无法处理时,卖方接到买方通知后,亦应在4小时内响应,并立即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在24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理。 4.13.2 对反事故措施以及软件版本的升级等,应提供技术服务。 4.14 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4.14.1 对每套保护,卖方应提供必要的备品备件。 4.14.2 卖方应提供安装运行检修所需的专用工具,包括专用调试测试设备。 220kV线路光纤差动保护1 技术规范书 专用部分 目 录 1 标准技术参数 20 2 项目需求部分 21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21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22 2.3 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23 2.4 工程概况 23 2.5 使用条件 23 2.6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23 2.7 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适用扩建工程 23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24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24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24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 25 3.4 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25 3.5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25 3.6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25 1 标准技术参数 投标人应认真逐项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见表1-4中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请填写表1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表1 220kV线路光纤差动保护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数名称 单位 标准参数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电流精工范围 测量范围下限为0.05 In,上限为20In40 In,在电流为0.05 In20 In40In时,测量误差5% 相对误差或0.02 In绝对误差,但在0.05 In以下范围用户应能整定并使用,实际故障电流超过电流上限20 In40In时,保护装置不误动不拒动 投标人填写 2 电压精工范围 V 0.01Un1.10Un 投标人填写 3 电流差动动作时间 ms 近端故障不大于20ms 远端故障不大于30ms 不包括通道传输时间 投标人填写 4 距离I段暂态超越 5% 投标人填写 5 整组动作时间 ms 近端故障不大于20ms 远端故障不大于30ms 不包括通道传输时间 投标人填写 6 交流电流回路过载能力 2 In,连续工作10 In,10s40 In,1s 投标人填写 7 交流电压回路过载能力 1.2 Un,连续工作1.4 Un,10s2 Un,1s 投标人填写 8 交流电压回路功率损耗每相 VA 0.5VA 投标人填写 9 交流电流回路功率损耗每相 VA 0.5VA 投标人填写 10 装置直流消耗 W 50W(工作时) 80W动作时 投标人填写 11 跳闸触点容量 长期允许通过电流不小于5A触点断开容量不小于50W 投标人填写 12 其它触点容量 长期允许通过电流不小于3A触点断开容量不小于30W。 投标人填写 表2 光纤复接通道接口装置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数名称 单位 标准参数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接口型式 2 Mbit/s数字接口采用75 同轴电缆不平衡方式连接 投标人填写 表3 打印机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数名称 单位 标准参数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工作电源 V 220VAC 投标人填写 2 接口型式 与保护装置配套 投标人填写 表4 保护柜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数名称 单位 标准参数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尺寸 mm 高度:2260 mm 宽度:800mm 深度:600mm 投标人填写 2 颜色 由甲方确定。 投标人填写 注1:项目单位对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有差异时,可在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投标人应对该差异表响应。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注2:参数名称栏中带的参数为重要参数。如不能满足要求,将被视为实质性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2 项目需求部分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表5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项目单位要求 投标人响应 序号 名 称 供货范围 单位 数量 名称 供货范围 单位 数量 1 光纤电流差动保护柜 含一套光纤电流差动保护装置通道形式2路均采用专用光纤芯通道 断路器辅助保护0台 过电压及远方跳闸保护 0台 背出线光纤熔接箱1台 打印机1台 光缆 6 芯 100 米 尾纤 4 根5 米/根 尾缆 4根50米/根 75欧同轴电缆 0 米。 面 1 2 电压切换箱 台 0 3 操作箱 三相 台 1 4 光纤复接通道接口装置 台 0 5 通道接口装置柜 按安装8台光纤复接通道接口装置考虑,光纤复接通道接口装置直流电源空开端子排均需配好 面 0 6 其他 本工程线路保护按照不同厂家配置 注:1. 若光纤电流差动保护使用光纤复接通道接口装置,则通道接口装置柜应与光纤电流差动保护柜配套,采用同一厂家的产品。 2. 若光纤电流差动保护通道采用专用光纤芯方式,则无需配置光纤复接通道接口装置。 3. 采用复用通信2M光纤数字通道时,光纤电流差动保护屏需随屏提供连接至通道接口装置柜的光缆尾纤,以及和通信SDH屏连接所需的75欧的同轴电缆。 4电压切换箱操作箱按照工程分项报价,且与线路保护统一组屏。 5. 本风电场升压站1回220kV线路接入乌拉特后旗 220kV 开关站,线路保护装置型号应与对端站保护型号保持一致。 6. 因本工程初步设计未审查,配置应以最终的审查结果为准,不排除调整的可能。投标方应在接到甲方正式生产通知后,再安排生产。 7. 装置采用DL/T 860IEC61850规约。 表6 可选择的技术参数表 序号 名称 参数 投标人响应 备注 1 装置工作电源 220V DC 2 TA二次额定电流 1A 3 断路器跳闸线圈电流 4 断路器跳闸线圈数量 2组 5 断路器合闸线圈电流 6 屏柜颜色 由甲方确定 7 屏柜尺寸 高度:2260 mm 宽度:800mm 深度:600mm 8 光纤通道类型 专用光纤通道 9 其他 招标人填写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表7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单 位 招标人要求 投标人响应 型号和规格 数量 型号和规格 数量 1 2 3 4 5 6 2.3 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经确认的图纸资料应由卖方提交表8所列单位。 表8 卖方提交的须经确认的图纸资料及其接收单位 提交图纸 资料名称 接收图纸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 提交 份数 提交时间 认可图最终图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2 1技术协议签订后2周内,供货商应提供认可图纸。 2工程师在收到认可图纸后2周内,应将经确认的1份图纸寄送给供货商。 3供货商收到经确认的图纸2周内提出最终图 认可图最终图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4 2.4 工程概况 2.4.1 项目名称: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2.4.2 项目单位: 2.4.3 工程规模:本工程升压站220kV系统规划为单母线接线,出线2回,本期建成1回站内规划建设2台主变,本期建设2台35kV系统规划为独立2段单母线接线,本期建成2段单母线接线,并建设母线下35kV风机集电线路8回35kV储能线路2回无功补偿装置2组(SVG)35kV站用变1台。 2.4.4 工程地址: 2.4.5 交通运输: 2.5 使用条件 表9 使用条件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电源的频率 Hz 50 投标人填写 2 环境温度 日最高温度 39.1 投标人填写 日最低温度 -33.2 投标人填写 日最大温差 30 投标人填写 3 湿度 日相对湿度平均值 % 95 投标人填写 月相对湿度平均值 90 投标人填写 4 海拔高度 m 2000 投标人填写 5 耐受地震能力 水平加速度 g 0.3g 投标人填写 垂直加速度 g 0.15g 投标人填写 6 用途 组屏/单装置 项目单位提供 投标人填写 7 安装方式 集中/分散 项目单位提供 投标人填写 注:表9中招标人要求值为正常使用条件,超出此值时为特殊使用条件,项目单位可根据工程实际使用条件进行修改。 2.6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项目单位原则上不能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根据工程使用条件,当污秽等级海拔高度等与标准技术参数表有差异或对通用部分条款有差异时,应逐项在表10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中列出,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应对表10的技术参数进行确认。 表10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序号 项 目 标准参数值 项目单位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2 序号 项 目 变更条款页码款号 原表达 变更后表达 1 2 2.7 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适用扩建工程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投标人需填写专用部分的第1和第2部分的相应表格。标准技术参数表和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要求值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为准。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应填写投标人技术差异表。投标人保证值应与型式试验报告及其他性能试验报告相符。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投标人提供的产品技术规范应与本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要求一致。若有偏差投标人应如实认真地填写偏差值若无技术偏差则视为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的要求,且在投标人技术偏差表中填写无偏差。 表1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序号 项 目 对应条款编号 技术招标文件要求 偏 差 备 注 1 2 3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表1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序号 产品型号 运行单位 投运数量 投运时间 联系人及 电话 备注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 表1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型号和规格 单位 数量 1 2 4 5 6 7 3.4 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3.5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表14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序号 产品型号名称 试验报告类别和 内容 依据标准 试验时间 试验单位 3.6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表15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序号 鉴定产品型号名称 组织鉴定单位 依据标准 鉴定时间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220kV线路保护2 技术规范书 通用部分 说明:本技术规范书为征求意见稿,请甲方与当地调度部门沟通,有意见及时反馈给设计院,以便修改。评标时通知当地调度部门参加。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2年06月 石家庄 220kV线路保护采购标准 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1. 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 2. 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专用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 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1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范围。 3根据实际使用条件,需要变更海拔高度耐受地震能力环境温度等要求。 经招标文件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 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标准技术参数表项目需求部分和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还应对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响应。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中参数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证明参数优于招标人要求的相关试验报告。 5. 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6. 技术规范范本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7. 一次设备的型式电气主接线和一次系统情况对二次设备的配置和功能要求影响较大,应在专用部分中详细说明。 目 录 1 总则 1 1.1 引言 1 1.2 供方职责 1 2 技术规范要求 1 2.1 使用环境条件 1 2.2 保护装置额定参数 2 2.3 装置功率消耗 2 2.4 220KV750KV线路保护总的技术要求 2 2.5 线路光纤差动保护装置具体要求 4 2.6 线路纵联距离方向保护装置具体要求 7 2.7 柜结构的技术要求 10 3 试验 10 3.1 试验要求 10 3.2 性能试验 11 3.3 现场试验 11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11 4.1 卖方提供的样本和资料 11 4.2 技术资料,图纸和说明书格式 11 4.3 供确认的图纸 11 4.4 买卖双方设计的图纸 11 4.5 其他资料和说明书 12 4.6 卖方提供的数据 12 4.7 图纸和资料分送单位套数和地址 12 4.8 设计联络会议 12 4.9 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12 4.10 质量保证 12 4.11 项目管理 13 4.12 现场服务 13 4.13 售后服务 13 4.14 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14 1 总则 1.1 引言 提供设备的厂家投标企业应具有GB/T1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年检记录,宜具有AAA级资信等级证书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证书并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商业信誉。提供的保护装置应在国家或电力行业检验检测机构通过型式试验和动模试验。 投标厂商应满足2.4.2中的规定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招标方在技术规范书专用部分提出的要求投标方也应满足。 提供的产品应有部级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 投标方应提供设备近2年运行业绩表。 1.1.1 本规范书提出了220kV750kV线路保护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2 本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1.3 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1.4 本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1.5 本规范书经招投标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1.2 供方职责 供方的工作范围将包括下列内容,但不仅仅限于此内容。 1.2.1 提供标书内所有设备及设计说明书及制造方面的说明。 1.2.2 提供国家或电力行业级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动模试验报告和型式试验报告,以便确认供货设备能否满足所有的性能要求。 1.2.3 提供与投标设备版本相符的安装及使用的说明书。 1.2.4 提供试验和检验的标准,包括试验报告和试验数据。 1.2.5 提供图纸,制造和质量保证过程的一览表以及标书规定的其它资料。 1.2.6 提供设备管理和运行所需有关资料。 1.2.7 所提供设备应发运到规定的目的地。 1.2.8 如标准规范与本标书的技术规范有明显的冲突,则供方应在制造设备前,用书面形式将冲突和解决办法告知需方,并经需方确认后,才能进行设备制造。 1.2.9 在更换所用的准则标准规程或修改设备技术数据时,供方有责任接受需方的选择。 1.2.10 现场服务。 2 技术规范要求 2.1 使用环境条件 2.1.1 设备储存温度:-25---70 2.1.2 设备工作温度:-5---45 2.1.3 大气压力: 86kPa---106kPa 2.1.4 相对湿度:5%---95% 2.1.5 抗地震能力:地面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同时作用。 2.2 保护装置额定参数 2.2.1 额定直流电源:220V (110V) 2.2.2 额定交流电流:5A/1A 2.2.3 额定交流电压:100V/相电压 2.2.4 额定频率:50Hz 2.2.5 打印机工作电源:交流220V,50Hz 2.3 装置功率消耗 2.3.1 装置交流消耗:交流电流回路功率消耗每相不大于0.5VA,交流电压回路功率消耗(额定电压下)每相不大于0.5VA,供方投标时必须提供确切数值。 2.3.2 装置直流消耗:当正常工作时,不大于50W当保护动作时,不大于80W。供方投标时必须提供确切数值。 2.4 220kV750kV线路保护总的技术要求 2.4.1 环境温度在33.239.1时,装置应能正常工作并且满足规范书所规定的精度。 2.4.2 装置至少应满足最新版本的以下规定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但不限于以下规范和标准: 标准号 标准名称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GB/T 14598.17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4598.18 浪涌抗扰度试验 GB 14598.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 GB/T 726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 1128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 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1453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和碰撞试验 GB/T 14598.9 辐射电磁场骚扰试验 GB/T 14598.10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4598.13 1M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4598.14 静电放电试验 GB/T 14598.19 工频抗扰度试验 GB/T 15145 输电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478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5218 220kV750kV变电站设计规程 DL/T 713 500kV变电站和控制设备的抗扰度要求 DL/T 769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 DL/T 5136 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T 667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第103篇 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DL/T 72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柜屏通用技术条件 DL/Z 886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化规范性指导文件 750kV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 87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产品动模试验 DL/T 587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Q/GDW 161 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 273 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处理系统技术规范 电安生1994191号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 2.4.3 在雷击过电压一次回路操作系统故障及其它强干扰作用下,不应误动和拒动。装置快速瞬变干扰试验高频干扰试验,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冲击电压试验和绝缘试验应符合2.4.2的相关标准。装置调试端口应带有光电隔离。 2.4.4 保护柜与其它设备之间,应采用光电耦合或继电器触点进行连接,不应有电的直接联系。 2.4.5 保护柜中的插件应接触可靠,并且有良好的互换性,以便检修时能迅速更换。 2.4.6 保护柜内各组电压量电流量的中性线必须分开。 2.4.7 装置应具有直流电源快速小开关,与装置安装在同一柜上。装置的逻辑回路应由独立的直流/直流变换器供电。直流电压消失时,装置不应误动,同时应有输出接点以起动告警信号。应有监视直流回路电压消失的告警信号继电器。直流电源电压在80115%额定值范围内变化时,装置应正确工作。在直流电源恢复(包括缓慢的恢复)到80%Ue时,直流逆变电源应能自动启动。直流电源纹波系数5%时,装置应正确工作。拉合直流电源以及插拔熔丝发生重复击穿火花时,装置不应误动作。直流电源回路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如短路断线接地等)时装置不应误动作。 2.4.8 应提供标准的试验插件及试验插头,以便对各套装置的输入和输出回路进行隔离或能通入电流电压进行试验。另外,对每面柜的出口跳闸闭锁重合闸等输入输出回路应在柜面上有隔离措施,以便在运行中分别断开。隔离及试验部件应考虑操作的方便性,隔离压板标签栏位置应安装在隔离件本体或隔离件下部。 2.4.9 装置的出口回路主要电路装置异常及交直流消失等应有经常监视及自诊断功能以便在动作后起动告警信号远动信号事件记录等。 2.4.10 装置中跳闸出口回路动作信号及起动中央信号的接点应自保持,在直流电源消失后应能维持动作。只有当运行人员复归后,信号才能复归,复归按钮装在屏上的适当位置,以便于操作,并应有远方复归功能。用于远动信号和事件记录信号的接点不应保持。 2.4.11 装置中任一元件出口继电器除外损坏时,装置不应误动作。 2.4.12 跳闸出口回路采用有触点继电器。跳闸出口继电器触点应有足够容量,跳闸出口继电器触点的长期允许通过电流应不小于5A,在电感负荷的直流电路(<5ms)中的断开容量为50W。信号继电器触点的长期允许通过电流应不小于3A,在电感负荷的直流电路(<5ms)中的断开容量为30W。 2.4.13 对于装置间不经附加判据直接启动跳闸的开入量,应经抗干扰继电器重动后开入抗干扰继电器的启动功率应大于5 W,动作电压在额定直流电源电压的55%70%范围内,额定直流电源电压下动作时间为10 ms35 ms,应具有抗220 V工频电压干扰的能力。 2.4.14 所提供的保护设备应能直接与变电站内继电保护运行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或与监控系统连接,供方应提供符合国家电网公司要求的通用规约文本。保护装置宜采用符合DL/T 860标准的规约与自动化系统及保信系统设备通信。保护装置向子站或监控系统提供的信息符合Q/GDW273规范。保护装置应能保证接入变电所其他厂家的子站或监控系统,必要时应提供规约转换装置包括在投标报价中, 保护装置需具备3组通信接口包括以太网或 RS-485通信接口和打印机接口。 2.4.15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宜采用全站后台集中打印方式。为便于调试,保护装置上应设置打印机接口。 2.4.16 保护装置应具备远方修改定值功能软压板远方投退和定值区远方切换功能,其软压板远方投退功能不允许通过修改定值实现。 2.4.17 微机保护装置应具备通信网络对时和卫星时钟对时功能。应具备IRIG-BDC或脉冲对时功能,并通过保护柜端子排接线。 2.4.18 所提供的保护设备软件版本及校验码应与买方进行确认,并提供配套的使用说明书和相关的定值清单。 2.5 线路光纤差动保护装置具体要求 2.5.1 线路光纤差动保护装置的保护配置: 1) 保护装置应是微机型的,光纤电流差动的电流电压采样频率应不小于20点/周波并具有打印机接口及液晶显示器,装置具有检查自身故障的功能及人机对话的功能。 2) 每面光纤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屏含一套光纤分相电流差动主保护,并配置三段式相间距离保护三段式接地距离保护二段式零序保护独立的反时限零序保护,具有选相功能的零差保护作为后备保护,以保证高电阻接地故障时能可靠地有选择地切除故障。优先采用主保护后备保护一体化的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保护应能反映被保护设备的各种故障及异常状态 2.5.2 光纤差动保护通道设备的要求 : 1) 保护装置信号传输采用光纤通道,采用光纤通道时,短线支线优先采用专用光纤。采用复用光纤时,优先采用2Mbit/s数字接口。对光纤通道的误码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确保通道传输发生误码时误码率低于10-6,保护应能正常工作。保护室光配线柜至保护柜通信机房光配线柜至接口柜均应使用尾缆连接。尾缆应使用ST或FC型连接器与设备连接。光缆通过光配线柜转接。 2) 当同一线路的两套光纤电流差动保护均复用通信2Mbit/s光纤数字通道时,在通信室至少应配置2面光电转换接口屏,同一线路的两套保护的通信接口装置应安装在不同屏上同一机柜不得安装超过8条线路的继电保护专用光电转换接口装置设备。线路纵联电流差动保护通道的收发时延应相同。双重化配置的远方跳闸保护,其通信通道应相互独立线路纵联保护采用数字通道的,远方跳闸命令宜经线路纵联保护传输。2 Mbit/s数字接口装置与通信设备采用75同轴电缆不平衡方式连接。 3) 安装在通信机房的每个继电保护通信接口设备的直流电源均取自通信专业的直流电源,并与所接入通信设备的直流电源相对应,采用-48V电源,该电源的正端应连接至通信机房的接地铜排。 4) 保护屏和通信接口屏均应带有光纤接线盒。 5) 保护与光电转换及数字接口的连接要求采用单模光纤连接,光纤的结构应适合于电缆沟道敷设,应具有非金属防水阻燃防鼠咬等的功能。 线路光纤差动保护装置的保护功能: 2.5.3.1 线路两侧纵联电流差动保护装置应互相传输可供用户整定的通道识别码,并对通道识别码进行校验,校验出错时告警并闭锁差动保护。 2.5.3.2 纵联电流差动保护装置应具有通道监视功能,如实时记录并累计丢帧错误帧等通道状态数据,通道严重故障时告警,且不引起保护误动。 2.5.3.3 纵联电流差动保护两侧启动元件和本侧差动元件同时动作才允许差动保护出口。线路两侧的纵联电流差动保护装置均应设置本侧独立的电流启动元件,必要时可用交流电压量等作为辅助启动元件,但应考虑在PT断线时对辅助启动元件的影响,差动电流不能作为装置的启动元件。 2.5.3.4 线路在空载轻载满载条件下,在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各种故障包括单相接地两相接地相间短路三相短路非全相运行故障及转移故障时,主保护应能无时限可靠快速动作,并能适应平行线路。 2.5.3.5 保护应带有完善的反应相间故障及接地故障的后备保护,后备保护应分别配置三段式相间距离保护三段式接地距离保护二段零序电流保护和独立的反时限零序保护。 2.5.3.6 线路保护装置需考虑线路分布电容并联电抗器变压器励磁涌流等所产生的暂态及稳态过程的谐波分量和直流分量的影响,有抑制这些分量的措施。 2.5.3.7 对重负荷长距离的联络线路:保护应考虑振荡长线路充电电容效应并联电抗器电磁暂态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2.5.3.8 振荡闭锁 1系统发生全相或非全相振荡,振荡中又有区外故障,保护装置不应误动作跳闸 2系统在全相或非全相振荡过程中,被保护线路如发生各种类型的不对称故障,保护装置应有选择性地动作跳闸,纵联保护仍应快速动作 3系统在全相振荡过程中发生三相故障不考虑故障在振荡中心,保护装置应可靠动作跳闸,并允许带短延时。 2.5.3.9 断路器动作时的反应 当手动合闸或自动重合于故障线路时,保护应加速三相跳闸,且不再重合合于无故障线路上时,保护应可靠不动作。对于线-线串接线方式,中间断路器合闸时,仅加速合闸线路,不加速正常运行线路,此加速功能由线路保护不借助外部信号下实现。 2.5.3.10 保护装置在各种工作环境下,应能耐受雷击过电压一次回路操作开关场故障及其它电磁干扰作用,不应误动或拒动。 2.5.3.11 选择故障相的功能 主保护应有独立的选相功能,选相元件应保证在各种故障条件下正确选择故障相,非故障相选相元件不应误动。 2.5.3.12 装置应具有单相和三相跳闸逻辑回路,线路一相跳开后,再故障应跳三相。3/2断路器接线的断路器重合闸,先合闸断路器合于永久性故障,线路保护均加速动作,发三相跳闸永跳命令。 2.5.3.13 线路保护对于线路两侧CT的特性及变比不完全一致的情况,电流差动保护应考虑相应的解决措施。在CT饱和时,区内故障不应导致电流差动保护拒动区外故障不应导致电流差动保护误动。 2.5.3.14 对保护范围外故障的反应 在保护范围外部故障时,保护不应误动。外部故障切除外部故障转换故障功率倒向及系统操作等情况下,保护不应误动。 2.5.3.15 被保护线路在各种运行条件下进行各种正常的倒闸操作时,保护装置不得误发跳闸命令。 2.5.3.16 接地后备保护应保证在接地电阻不大于下列数值时,有尽可能强的选相能力,并能正确动作跳闸 220kV线路:100欧姆 330kV线路:150欧姆 500kV线路:300欧姆 750kV线路:400欧姆 2.5.3.17 距离保护的超越问题 距离保护应具有速动段,它在各种故障情况下的暂态和稳态超越应小于5%整定值。 2.5.3.18 距离保护的测量元件 距离继电器各段相间和接地故障均有不同的测量元件,并能同时进行测量。 2.5.3.19 距离继电器的记忆时间 距离继电器的记忆时间应大于100毫秒,以保证在发生内部故障或出口反向故障时能正确动作。 2.5.3.20 电流差动保护系统应能为相间故障接地故障及其混合性故障提供完整的保护。电流差动保护应符合作为快速主保护的要求。 2.5.3.21 对装有串联补偿电容的线路, 应考虑串补电容对保护的影响。 2.5.3.22 弱馈线路的保护 保护装置应具有弱馈线路保护功能。 2.5.3.23 线路保护装置不应由于互感器的暂态影响而误动作。 2.5.3.24 电流互感器的监视回路 当一相或两相交流电流断线时,应能告警,并可通过保护内部控制字的设置决定是否跳闸。 2.5.3.25 电压互感器的监视回路 保护装置应设有电压互感器监视回路,以防止保护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断开短路电压自动空气开关断开等引起误动作。在电压输入回路故障时,应闭锁会误动作的保护并发出告警信号。 2.5.3.26 测距功能 主保护装置应带有故障测距的功能,测量误差应线路全长的3%金属性故障。 2.5.3.27 保护装置输出接点应满足控制2台断路器的要求: 1)分相跳闸6组1组备用 2)三相跳闸2组:永跳 3)重合闸或分相合闸2组 4)远传12组 5)远传22组 6)保护动作信号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 7)重合闸动作信号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 8)通道告警信号2组:2组不保持 9)保护运行异常信号含PTCT断线,差流异常等,2组:1组保持,1组不保持 10)保护装置故障告警信号2组:1组保持,1组不保持。 注1:2项适用于3/2断路器接线。 注2:37项适用于双母线接线,其中,分相合闸仅适用于按相重合闸。 2.5.4 重合闸的技术要求 2.5.4.1 自动重合闸的要求 自动重合闸由保护起动,也可由控制把手和断路器状态不一致来起动。 自动重合闸由分相和三相跳闸起动回路起动。三相自动重合闸应有同期检查和无电压检查。 2.5.4.2 重合闸闭锁方式 重合闸应有外部闭锁重合闸的输入回路,用于在手动跳闸手动合闸母线故障断路器失灵延时段保护动作断路器操作压力降低等情况下接入闭锁重合闸接点。 三相重合闸元件起动后,应闭锁单相重合闸时间元件。 2.5.4.3 重合闸方式 1当用于重合闸检线路侧电压和检同期的电压元件不使用时,相应的电压元件异常不应报警 2检同期重合闸所采用的线路电压应该是自适应的 3装置具备单相重合闸三相重合闸禁止重合闸和停用重合闸功能。 4对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同杆并架双回线路,为了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可采用按相自动重合闸方式。 2.5.4.4 重合闸的合闸脉冲应有足够的宽度80120ms,以保证断路器可靠合闸,不会使断路器产生二次重合闸或跳跃现象。 2.5.4.5 重合闸时间 单相重合闸和三相重合闸时间,应可分别调整,时间范围为0.1s-10s,级差为0.1s或更小。 重合闸动作后,在整组复归前,应保持送给保护准备三跳的信号。 2.5.4.6 重合闸应有断路器操作压力降低闭锁重合闸的回路,该回路应保证只检查断路器跳闸前的操作压力。 2.5.4.7 重合闸应有足够信号接点,起动中央信号,事件记录和远动信号。 2.5.4.8 重合闸功能可以满足两套线路的两套重合闸同时投运的情况,采用电流判别保证不发生二次重合闸,且与另一套保护的重合闸无需外部连接,不采用交叉启动不相互闭锁。 2.6 线路纵联距离方向保护装置具体要求 2.6.1 线路纵联距离(方向)保护配置 2.6.1.1 保护装置应是微机型的,纵联距离(方向)的电流电压采样频率应不小于20点/周波并具有打印机接口及液晶显示器,装置具有检查自身故障的功能及人机对话的功能。每面纵联距离(方向)屏含一套纵联距离(方向)作为主保护,并配置三段式相间距离保护三段式接地距离保护二段式零序保护独立的反时限零序保护作为后备保护。 2.6.1.2 保护应能适应各种保护通道,保护信号能可靠传送到对侧。通道形式如下: 1) 专用收发信机以下简称收发信机:高频收发信机技术指标满足继电保护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技术条件。收发信机应设有远方启动发信的回路。 1收发信机应有远方启动发信的回路,并能手动复归。 2收发信机应有外部控制发信或停信回路,以便于本侧其它保护动作后使对端保护加速跳开断路器。 3收发信机应有开环和闭环进行通道检查的回路和相应的逻辑回路,并具有自检回路及装置异常告警回路。 4高频保护收发信机的高频录波量不允许直接并接在高频通道上,设有收信输出至故障录波的引出端,并与故障录波相匹配。收发信机具有供录波使用的收信输出接点。 5在收发信机的功放电源高频通道输入等回路不设置过载过压等保护性措施,以防止系统异常故障时,收发信机不能正常工作。 6高频保护收发信机包括远切发信机的直流电压输入必须经过抗干扰滤波器。 7对高频闭锁距离方向保护,其它保护停信回路应直接接入保护装置,而不应接入收发信机。保护与收发信机的配合宜采用单接点启信方式。 2 光纤通道:光纤距离方向保护的信号交换宜采用允许式。短线支线优先采用专用光纤。采用复用光纤时,优先采用2Mbit/s数字接口。对光纤通道的误码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确保通道传输发生误码时误码率低于10-6,保护应能正常工作。保护室光配线柜至保护柜通信机房光配线柜至接口柜均应使用尾缆连接。尾缆应使用ST或FC型连接器与设备连接。光缆通过光配线柜转接。 当同一线路的两套纵联距离方向保护均复用通信2Mbit/s光纤数字通道时,在通信室至少应配置2面光电转换接口屏,同一线路的两套保护的通信接口装置应安装在不同屏上同一机柜不得安装超过8条线路的继电保护专用光电转换接口装置设备。双重化配置的远方跳闸保护,其通信通道应相互独立线路纵联保护采用数字通道的,远方跳闸命令宜经线路纵联保护传输。2 Mbit/s数字接口装置与通信设备采用75 同轴电缆不平衡方式连接。 安装在通信机房的每个继电保护通信接口设备的直流电源均取自通信专业的直流电源,并与所接入通信设备的直流电源相对应,采用-48V电源,该电源的正端应连接至通信机房的接地铜排。 通信机房的光电转换接口柜尺寸:2260600600mm,两面光电转换接口屏内每个光电转换装置分别引入2路不同蓄电池通信直流电源,直流电源开关的报警接点引至监控系统。各光电接线盒失电故障信号引至端子排。 保护屏和通信接口屏均应带有光纤接线盒。 2.6.2 线路纵联距离(方向)保护功能 2.6.2.1保护装置中的零序功率方向元件应采用自产零序电压。纵联零序方向保护不应受零序电压大小的影响,在零序电压较低的情况下应保证方向元件的正确性 2.6.2.2在平行双回或多回有零序互感关联的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应防止非故障线路零序方向保护误动作 2.6.2.3 纵联距离方向保护应具备弱馈功能,在正负序阻抗过大,或两侧零序阻抗差别过大的情况下,允许纵续动作。 2.6.2.4 线路在空载轻载满载条件下,在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各种故障包括单相接地两相接地相间短路三相短路非全相运行故障及转移故障时,主保护应能无时限可靠快速动作,并能适应平行线路。 保护应带有完善的反应相间故障及接地故障的后备保护,后备保护应分别配置三段式相间距离保护三段式接地距离保护和二段零序电流保护独立的反时限零序保护。 2.6.2.5 线路保护装置需考虑线路分布电容并联电抗器变压器励磁涌流等所产生的暂态及稳态过程的谐波分量和直流分量的影响,有抑制这些分量的措施。 2.6.2.6 对重负荷长距离的联络线路:保护应考虑振荡长线路充电电容效应并联电抗器电磁暂态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2.6.2.7 振荡闭锁 1系统发生全相或非全相振荡,振荡中又有区外故障,保护装置不应误动作跳闸 2系统在全相或非全相振荡过程中,被保护线路如发生各种类型的不对称故障,保护装置应有选择性地动作跳闸,纵联保护仍应快速动作 3系统在全相振荡过程中发生三相故障不考虑故障在振荡中心,保护装置应可靠动作跳闸,并允许带短延时。 2.6.2.8 断路器动作时的反应 当手动合闸或自动重合于故障线路时,保护应加速三相跳闸,且不再重合合于无故障线路上时,保护应可靠不动作。对于线-线串接线方式,中间断路器合闸时,仅加速合闸线路,不加速正常运行线路,此加速功能由线路保护不借助外部信号下实现。 2.6.2.9 保护装置在各种工作环境下,应能耐受雷击过电压一次回路操作开关场故障及其它电磁干扰作用,不应误动或拒动。 2.6.2.10 选择故障相的功能 主保护应有独立的选相功能,选相元件应保证在各种故障条件下正确选择故障相,非故障相选相元件不应误动。 2.6.2.11 对装有串联补偿电容的线路, 应考虑串补电容对保护的影响。 2.6.2.12 装置应具有单相和三相跳闸逻辑回路,线路一相跳开后,再故障应跳三相。3/2断路器接线的断路器重合闸,先合闸断路器合于永久性故障,线路保护均加速动作,发三相跳闸永跳命令。 2.6.2.13 对保护范围外故障的反应 在保护范围外部故障时,保护不应误动。外部故障切除外部故障转换故障功率倒向及系统操作等情况下,保护不应误动。 2.6.2.14 被保护线路在各种运行条件下进行各种正常的倒闸操作时,保护装置不得误发跳闸命令。 2.6.2.15 接地后备保护应保证在接地电阻不大于下列数值时,有尽可能强的选相能力,并能正确动作跳闸 220kV线路:100欧姆 330kV线路:150欧姆 500kV线路:300欧姆 750kV线路:400欧姆 2.6.2.16 距离保护的超越问题 距离保护应具有速动段,它在各种故障情况下的暂态和稳态超越应小于5%整定值。 2.6.2.17 距离保护的测量元件 距离继电器各段相间和接地故障均有不同的测量元件,并能同时进行测量。 2.6.2.18 距离继电器的记忆时间 距离继电器的记忆时间应大于100毫秒,以保证在发生内部故障或出口反向故障时能正确动作。 2.6.2.19 弱馈线路的保护 保护装置应具有弱馈线路保护功能。 2.6.2.20 线路保护装置不应由于互感器的暂态影响而误动作。 2.6.2.21 电流互感器的监视回路 当一相或两相交流电流断线时,应能告警。 2.6.2.22 电压互感器的监视回路 保护装置应设有电压互感器监视回路,以防止保护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断开短路电压自动空气开关断开等引起误动作。在电压输入回路故障时,应闭锁会误动作的保护并发出告警信号。 2.6.2.23 测距功能 主保护装置应带有故障测距的功能,测量误差应线路全长的3%金属性故障。 2.6.2.24 保护装置输出接点应满足控制2台断路器的要求: 1)分相跳闸6组1组备用 2)三相跳闸2组:永跳 3)重合闸或分相合闸2组 4)远传12组 5)远传22组 6)保护动作信号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 7)重合闸动作信号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 8)通道告警信号2组:2组不保持 9)保护运行异常信号含PTCT断线,差流异常等,2组:1组保持,1组不保持 10)保护装置故障告警信号2组:1组保持,1组不保持。 注1:2项适用于3/2断路器接线。 注2:37项适用于双母线接线,其中,分相合闸仅适用于按相重合闸。 2.6.3 重合闸的技术要求 2.6.3.1 自动重合闸的要求 自动重合闸由保护起动,也可由控制把手和断路器状态不一致来起动。 自动重合闸由分相和三相跳闸起动回路起动。三相自动重合闸应有同期检查和无电压检查。 2.6.3.2 重合闸闭锁方式 重合闸应有外部闭锁重合闸的输入回路,用于在手动跳闸手动合闸母线故障断路器失灵延时段保护动作断路器操作压力降低等情况下接入闭锁重合闸接点。 三相重合闸元件起动后,应闭锁单相重合闸时间元件。 2.6.3.3 重合闸方式 1当用于重合闸检线路侧电压和检同期的电压元件不使用时,相应的电压元件异常不应报警 2检同期重合闸所采用的线路电压应该是自适应的 3装置具备单相重合闸三相重合闸禁止重合闸和停用重合闸功能。 4对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同杆并架双回线路,为了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可采用按相自动重合闸方式。 2.6.3.4 重合闸的合闸脉冲应有足够的宽度80120ms,以保证断路器可靠合闸,不会使断路器产生二次重合闸或跳跃现象。 2.6.3.5 重合闸时间 单相重合闸和三相重合闸时间,应可分别调整,时间范围为0.1s-10s,级差为0.1s或更小。 重合闸动作后,在整组复归前,应保持送给保护准备三跳的信号。 2.6.3.6 重合闸应有断路器操作压力降低闭锁重合闸的回路,该回路应保证只检查断路器跳闸前的操作压力。 2.6.3.7 重合闸应有足够信号接点,起动中央信号,事件记录和远动信号。 2.6.3.8 重合闸功能可以满足两套线路的两套重合闸同时投运的情况,采用电流判别保证不发生二次重合闸,且与另一套保护的重合闸无需外部连接,不采用交叉启动不相互闭锁。 2.7 柜结构的技术要求 2.7.1 屏体要求详见国家电网继电保护柜屏制造规范。 2.7.2 内部配线的额定电压为 1000V,应采用防潮隔热和防火的交联聚乙烯绝缘铜绞线,直流回路最小等效截面不小于 1.5mm2,交流电压电流回路最小等效截面应不小于 2.5mm2。导线应无划痕和损伤。卖方应提供配线槽以便于固定电缆,并将电缆连接到端子排。卖方应对所供设备的内部配线设备的特性和功能的正确性全面负责。所有连接于端子排的内部配线,应按照相对编号法以标志条和有标志的线套加以识别。 2.7.3 所有端子采用额定值为 1000V10A的压接型端子。电流回路的端子应能接不小于 4mm2的电缆芯线。TA和 TV 的二次回路应提供标准的试验端子,便于断开或短接各装置的输入与输出回路对所有装置的跳闸出口回路应提供各回路分别操作的试验部件或连接片,以便于必要时解除其出口回路。一个端子只允许接入一根导线。端子排间应有足够的绝缘,端子排应根据功能分段排列,并加入可进行标注的隔离件,至少留有 10%的备用端子,且可在必要时再增加。端子排间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外部电缆的连接。断路器的跳闸或合闸回路端子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不应布置在相邻的端子上,便于外部电缆的连接。 屏上跳闸回路应采用能接 4 mm2截面电缆芯的端子,并且跳闸回路的公共端子应采用多个端子的连接方式,以保证一个端子只允许接入一根电缆芯。屏上电源回路应采用能接 4 mm2截面电缆芯的端子,并且要求正负极之间应有端子隔开。 每面柜屏内下方应装有截面积100mm2的铜质接地汇流母线,母线上应有不少于6个接线柱。柜屏间母线应能方便互连。 2.7.4 屏面上信号灯和复归按钮的安装位置应便于运行监视操作和维护。 2.7.5 屏上的所有设备包括继电器控制开关熔断器空气开关指示灯及其它独立安装的设备,均应在屏面上有便于识别铭牌或标签框,且在屏体内按制造厂家的配线标示原则进行标示,所有标示应牢固不脱落不褪色。 2.7.6 保护柜所有空气开关应设在后门外上部。 2.7.7 柜上设备应采用嵌入式或半嵌入式安装和背后接线。 2.7.8 对于必须按制造厂的规定才能进行更换的部件和插件,应有特殊的符号标出。 2.7.9 保护跳合闸出口压板及与失灵回路相关压板采用红色,功能压板采用黄色,其他压板采用浅驼色。压板底座可采用浅驼色或与对应压板同色。 3 试验 3.1 试验要求 3.1.1 卖方提供的设备试验标准应符合IEC及国标行标的有关规范,并提供每一种型式产品的动模试验报告和型式试验报告。 3.1.2 卖方提供的每一套设备出厂之前都应按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工厂规定的调试大纲进行出厂检查性能试验,试验报告应随产品提供。当需做动态模拟试验或数字仿真试验时,模拟系统的接线和参数由卖方与买方在试验前协商确定,按实际系统参数进行试验。 3.2 性能试验 3.2.1 装置内部所有元器件性能正确性试验及所有接线正确性试验。 3.2.2 模拟实际情况进行连续通电,包括交流电流电压直流电源的试验。 3.2.3 每个回路(除弱电回路外)应进行工频2000V1分钟耐压试验。 3.2.4 装置的整定值校对和动作特性试验。 3.3 现场试验 现场实际设备接入后,在一次设备不带电和带电试运行时还应作测试验收,卖方应配合完成保护装置的现场调试及投运试验。现场投运前和试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元件损坏,卖方应及时无偿修理或更换,直至符合规范要求。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4.1 卖方提供的样本和资料 卖方应在报价书中提供与本规范书有关的样本,其中包括成套保护装置,标准部件,各种接点回路图,有关继电器选择开关信号灯样本等,以备买方查核,样本中还应包括各种额定值数据接点数量及其数据各元件性能功率消耗(包括交流及直流回路,正常及动作情况)及使用说明等必需的资料。卖方还应提供装置运行及改进情况说明。 4.2 技术资料,图纸和说明书格式 4.2.1 全部图纸应为A4幅面,并有完整图标,采用国标单位制。 4.2.2 提供最终修改图的USB接口存储优盘(图形文件能够被PC机AutoCAD for windows 2000版支持)。并提供一份可供修改的最终图纸电子文件。 4.3 供确认的图纸 在合同签字后2周内,卖方应尽快提供供确认和了解的资料和图纸。 1) 装置的交流和直流接线及输出接点图及它们的图例符号说明,跳闸回路图及说明。 2) 保护柜屏面布置图及图例符号说明和所有元件技术参数表。 3) 保护柜背面接线图。 4) 装置的方框原理逻辑图及其说明,各套装置及其元件的原理接线及动作原理的说明。 5) 继电器和选择开关使用说明。 买方有权要求卖方对设备部件按合同做出修改而不发生任何额外费用。买方确认图纸时间未影响卖方交货进度的前提下,在收到买方最终确认图之前采购或制造时的材料应由卖方承担全部风险和费用。 4.4 买卖双方设计的图纸 卖方在联络会议后的2周内,应提供经过联络会议修改后的全部正式图纸及资料,供买方设计。 经过设计联络会议修改后的全部正式图纸及资料: 1 保护装置各个部件的内部接线图和图例符号说明 2 保护柜内部接线图,包括保护柜背面布置图及说明 3) 保护柜内端子配置布置图 4) 保护柜内端子排的端子排列图 5) 试验板的接线图 6) 保护柜地脚螺丝安装图 7) 合同设备施工时所必需的其他原理图 8) 所有图纸的优盘及支持软件。 4.5 其他资料和说明书 4.5.1 卖方应提供给买方装置投产前试验用的详细的试验说明和技术要求,还应提供卖方提供的特殊的试验仪器的使用说明。卖方还应提供现有装置进行正常试验及运行维护故障诊断的内容和要求。 4.5.2 卖方应提供各装置的出厂试验报告。 4.5.3 专用工具和仪器的说明。 4.5.4 卖方提供与供货装置功能一致的说明书保护装置的定值表整定计算说明及计算算例。 4.6 卖方提供的数据 4.6.1 卖方应提供投标数据和信息,要求卖方提供足以证明设备性能的技术数据。卖方应提供评标所需的资料(最新版本或修订版)。 4.6.2 卖方提供的数据应包括卖方所提供产品的性能保证数据预计性能接口要求和操作特性。卖方应提供买方所要求的性能信息,并对其可靠性和一致性负责,卖方所提供的资料和数据将成为合同一部份。任何数据的更改都须经买方同意。 卖方还应提供保护装置的软件版本号和校验码。 4.6.3 如买方因设计和其它需要,要求卖方提供有关技术数据时,卖方应按买方的要求提供这些资料和技术数据。 4.6.4 卖方应提供供货记录,包括安装地点投运时间和运行情况。 4.6.5 卖方应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书。 4.7 图纸和资料分送单位套数和地址 图纸和资料分送单位套数和地址在专用部分明确。 4.8 设计联络会议 4.8.1 买方在收到卖方签字的第一批文件后的2周内将举行设计联络会议。 设计联络会议内容: 1) 卖方应对修改后的供确认的资料和图纸进行详细的解释,并应解答买方对这些资料和图纸所提的问题,经过共同讨论,买方给予确认,以便卖方绘制正式图纸提供给买方。 2) 卖方应介绍合同产品已有的运行经验。 3) 卖方应提供验收大纲,工程参数表。 4.8.2 会议需要签订会议纪要,该纪要将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4.9 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要求满足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中关于工厂验收现场的规范。 4.10 质量保证 4.10.1 卖方应保证制造过程中的所有工艺材料试验等(包括卖方的外购件在内)均应符合本规范书的规定。若买方根据运行经验指定卖方提供某种外购零部件,卖方应积极配合。卖方对所购配套部件设备质量负责,采购前向买方提供主要国产元器件报价表,采购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交货时必须向买方提供其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及有关安装使用等技术文件资料。 4.10.2 对于采用属于引进技术的设备元器件,卖方在采购前应向买方提供主要进口元器件报价表。引进的设备元器件应符合引进国的技术标准或IEC标准,当标准与本规范书有矛盾时,卖方应将处理意见书面通知买方,由买卖双方协商解决。假若卖方有更优越或更为经济的设计和材料,足以使卖方的产品更为安全可靠灵活适应时,卖方可提出并经买方的认可,然而必须遵循现行的国家工业标准,并且有成熟的设计和工艺要求以及工程实践经验。 4.10.3 双方签订合同后,卖方应按工程设计及施工进度分批提交技术文件和图纸,必要时,买卖双方尚需进行技术联络,以讨论合同范围内的有关技术问题。 4.10.4 卖方保证所提供的设备应为由最适宜的原材料并采用先进工艺制成且未经使用过的全新产品保证产品的质量规格和性能与投标文件所述一致。 4.10.5 卖方提供的保护设备运行使用寿命应不小于15年。 4.10.6 卖方保证所提供的设备在各个方面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质量规格和性能。在合同规定的质量保证期内保护设备到货后24个月或SAT后18个月,卖方对由于产品设计制造和材料外购零部件的缺陷而造成所供设备的任何破坏缺陷故障,当卖方收到买方的书面通知后,卖方在2天内免费负责修理或更换有缺陷的设备(包括运输费税收等),以达到技术规范书的要求。质保期以合同商务部分为准。 质保期后发生质量问题,卖方应提供维修服务。 4.11 项目管理 4.11.1 合同签订后,卖方应指定负责本工程的项目经理,负责卖方在工程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如工程进度设计制造图纸文件包装运输现场安装调试验收等。 4.11.2 卖方在订货前应向买方提供一般性资料如:典型说明书主要的总装图等。 4.11.3 在技术协议签订2周内,卖方向买方提供以下技术文件: 1) 总装图,应表示设备总的装配情况,包括外形尺寸安装尺寸运输尺寸和重量端子尺寸及其它。 2) 底座图,应表明设备底座的尺寸固定螺栓的位置和尺寸等。 3) 铭牌,包括主要额定参数等。 4) 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修理调试和全部附件的完整说明数据图纸资料。 5) 型式试验报告。 6) 结构图及对基础的技术要求。 4.12 现场服务 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视买方工作情况卖方及时派出工程技术服务人员,以提供现场服务。卖方派出人员在现场负责技术指导,并协助买方安装调试。同时,买方为卖方的现场派出人员提供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条件。 当变电站内保护设备分批投运时,卖方应按合同规定及时派工程技术人员到达现场服务。 根据买方的安排,卖方安排适当时间对设备的正确安装和试验给予技术培训。 4.13 售后服务 4.13.1 现场投运前和试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元件损坏,卖方应及时无偿修理或更换,直至符合规范要求。保修期内产品出现不符合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卖方应在4小时内响应,并在24小时内负责修理或更换。保修期外产品出现异常设备缺陷元件损坏或不正确动作, 现场无法处理时,卖方接到买方通知后,亦应在4小时内响应,并立即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在24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理。 4.13.2 对反事故措施以及软件版本的升级等,应提供技术服务。 4.14 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4.14.1 对每套保护,卖方应提供必要的备品备件。 4.14.2 卖方应提供安装运行检修所需的专用工具,包括专用调试测试设备。 220kV线路光纤差动保护2 技术规范书 专用部分 目 录 1 标准技术参数 20 2 项目需求部分 21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21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22 2.3 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23 2.4 工程概况 23 2.5 使用条件 23 2.6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23 2.7 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适用扩建工程 23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24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24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24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 25 3.4 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25 3.5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25 3.6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25 1 标准技术参数 投标人应认真逐项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见表1-4中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请填写表1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表1 220kV线路光纤差动保护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数名称 单位 标准参数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电流精工范围 测量范围下限为0.05 In,上限为20In40 In,在电流为0.05 In20 In40In时,测量误差5% 相对误差或0.02 In绝对误差,但在0.05 In以下范围用户应能整定并使用,实际故障电流超过电流上限20 In40In时,保护装置不误动不拒动 投标人填写 2 电压精工范围 V 0.01Un1.10Un 投标人填写 3 电流差动动作时间 ms 近端故障不大于20ms 远端故障不大于30ms 不包括通道传输时间 投标人填写 4 距离I段暂态超越 5% 投标人填写 5 整组动作时间 ms 近端故障不大于20ms 远端故障不大于30ms 不包括通道传输时间 投标人填写 6 交流电流回路过载能力 2 In,连续工作10 In,10s40 In,1s 投标人填写 7 交流电压回路过载能力 1.2 Un,连续工作1.4 Un,10s2 Un,1s 投标人填写 8 交流电压回路功率损耗每相 VA 0.5VA 投标人填写 9 交流电流回路功率损耗每相 VA 0.5VA 投标人填写 10 装置直流消耗 W 50W(工作时) 80W动作时 投标人填写 11 跳闸触点容量 长期允许通过电流不小于5A触点断开容量不小于50W 投标人填写 12 其它触点容量 长期允许通过电流不小于3A触点断开容量不小于30W。 投标人填写 表2 光纤复接通道接口装置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数名称 单位 标准参数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接口型式 2 Mbit/s数字接口采用75 同轴电缆不平衡方式连接 投标人填写 表3 打印机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数名称 单位 标准参数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工作电源 V 220VAC 投标人填写 2 接口型式 与保护装置配套 投标人填写 表4 保护柜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数名称 单位 标准参数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尺寸 mm 高度:2260 mm 宽度:800mm 深度:600mm 投标人填写 2 颜色 由甲方确定。 投标人填写 注1:项目单位对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有差异时,可在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投标人应对该差异表响应。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注2:参数名称栏中带的参数为重要参数。如不能满足要求,将被视为实质性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2 项目需求部分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表5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项目单位要求 投标人响应 序号 名 称 供货范围 单位 数量 名称 供货范围 单位 数量 1 光纤电流差动保护柜 含一套光纤电流差动保护装置通道形式2路均采用专用光纤芯通道 断路器辅助保护0台 过电压及远方跳闸保护 0台 背出线光纤熔接箱1台 打印机1台 光缆 6 芯 100 米 尾纤 4 根5 米/根 尾缆 4根50米/根 75欧同轴电缆 0 米。 面 1 2 电压切换箱 台 0 3 操作箱 三相 台 1 4 光纤复接通道接口装置 台 0 5 通道接口装置柜 按安装8台光纤复接通道接口装置考虑,光纤复接通道接口装置直流电源空开端子排均需配好 面 0 6 其他 本工程线路保护按照不同厂家配置 注:1. 若光纤电流差动保护使用光纤复接通道接口装置,则通道接口装置柜应与光纤电流差动保护柜配套,采用同一厂家的产品。 2. 若光纤电流差动保护通道采用专用光纤芯方式,则无需配置光纤复接通道接口装置。 3. 采用复用通信2M光纤数字通道时,光纤电流差动保护屏需随屏提供连接至通道接口装置柜的光缆尾纤,以及和通信SDH屏连接所需的75欧的同轴电缆。 4电压切换箱操作箱按照工程分项报价,且与线路保护统一组屏。 5. 本风电场升压站1回220kV线路接入乌拉特后旗 220kV 开关站,线路保护装置型号应与对端站保护型号保持一致。 6. 因本工程初步设计未审查,配置应以最终的审查结果为准,不排除调整的可能。投标方应在接到甲方正式生产通知后,再安排生产。 7. 装置采用DL/T 860IEC61850规约。 表6 可选择的技术参数表 序号 名称 参数 投标人响应 备注 1 装置工作电源 220V DC 2 TA二次额定电流 1A 3 断路器跳闸线圈电流 4 断路器跳闸线圈数量 2组 5 断路器合闸线圈电流 6 屏柜颜色 由甲方确定 7 屏柜尺寸 高度:2260 mm 宽度:800mm 深度:600mm 8 光纤通道类型 专用光纤通道 9 其他 招标人填写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表7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单 位 招标人要求 投标人响应 型号和规格 数量 型号和规格 数量 1 2 3 4 5 6 2.3 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经确认的图纸资料应由卖方提交表8所列单位。 表8 卖方提交的须经确认的图纸资料及其接收单位 提交图纸 资料名称 接收图纸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 提交 份数 提交时间 认可图最终图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2 1技术协议签订后2周内,供货商应提供认可图纸。 2工程师在收到认可图纸后2周内,应将经确认的1份图纸寄送给供货商。 3供货商收到经确认的图纸2周内提出最终图 认可图最终图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4 2.4 工程概况 2.4.1 项目名称: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2.4.2 项目单位: 2.4.3 工程规模:本工程升压站220kV系统规划为单母线接线,出线2回,本期建成1回站内规划建设2台主变,本期建设2台35kV系统规划为独立2段单母线接线,本期建成2段单母线接线,并建设母线下35kV风机集电线路8回35kV储能线路2回无功补偿装置2组(SVG)35kV站用变1台。 2.4.4 工程地址: 2.4.5 交通运输: 2.5 使用条件 表9 使用条件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电源的频率 Hz 50 投标人填写 2 环境温度 日最高温度 39.1 投标人填写 日最低温度 -33.2 投标人填写 日最大温差 30 投标人填写 3 湿度 日相对湿度平均值 % 95 投标人填写 月相对湿度平均值 90 投标人填写 4 海拔高度 m 2000 投标人填写 5 耐受地震能力 水平加速度 g 0.3g 投标人填写 垂直加速度 g 0.15g 投标人填写 6 用途 组屏/单装置 项目单位提供 投标人填写 7 安装方式 集中/分散 项目单位提供 投标人填写 注:表9中招标人要求值为正常使用条件,超出此值时为特殊使用条件,项目单位可根据工程实际使用条件进行修改。 2.6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项目单位原则上不能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根据工程使用条件,当污秽等级海拔高度等与标准技术参数表有差异或对通用部分条款有差异时,应逐项在表10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中列出,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应对表10的技术参数进行确认。 表10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序号 项 目 标准参数值 项目单位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2 序号 项 目 变更条款页码款号 原表达 变更后表达 1 2 2.7 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适用扩建工程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投标人需填写专用部分的第1和第2部分的相应表格。标准技术参数表和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要求值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为准。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应填写投标人技术差异表。投标人保证值应与型式试验报告及其他性能试验报告相符。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投标人提供的产品技术规范应与本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要求一致。若有偏差投标人应如实认真地填写偏差值若无技术偏差则视为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的要求,且在投标人技术偏差表中填写无偏差。 表1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序号 项 目 对应条款编号 技术招标文件要求 偏 差 备 注 1 2 3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表1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序号 产品型号 运行单位 投运数量 投运时间 联系人及 电话 备注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 表1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型号和规格 单位 数量 1 2 4 5 6 7 3.4 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3.5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表14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序号 产品型号名称 试验报告类别和 内容 依据标准 试验时间 试验单位 3.6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表15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序号 鉴定产品型号名称 组织鉴定单位 依据标准 鉴定时间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220kV母线保护1 技术规范书 通用部分 说明:本技术规范书为征求意见稿,请甲方与当地调度部门沟通,有意见及时反馈给设计院,以便修改。评标时通知当地调度部门参加。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2年06月 石家庄 220kV母线保护采购标准 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1. 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 2. 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专用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 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1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范围。 3根据实际使用条件,需要变更海拔高度耐受地震能力环境温度等要求。 经招标文件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 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标准技术参数表项目需求部分和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还应对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响应。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中参数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证明参数优于招标人要求的相关试验报告。 5. 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6. 技术规范范本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7. 一次设备的型式电气主接线和一次系统情况对二次设备的配置和功能要求影响较大,应在专用部分中详细说明。 目  次 220kV母线保护采购标准 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2 1 总则 4 1.1 引言 4 1.2 供方职责 4 2 技术规范要求 4 2.1 使用环境条件 4 2.2 保护装置额定参数 4 2.3 装置功率消耗 5 2.4 220kV母线保护总的技术要求 5 2.5 220kV母线保护装置具体要求 7 2.6 柜结构的技术要求 9 3 试验 9 3.1 工厂试验 9 3.2 现场试验 9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10 4.1 技术文件 10 4.2 设计联络会议 11 4.3 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11 4.4 质量保证 11 4.5 项目管理 11 4.6 现场服务 11 4.7 售后服务 12 4.8 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12 1 总则 1.1 引言 提供设备的厂家投标企业应具有ISO 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年检记录,宜具有AAA级资信等级证书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证书并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商业信誉。提供的保护装置应在国家或电力行业检验检测机构通过型式试验和动模试验。 投标厂商应满足2.4.2中的规定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招标方在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提出的要求投标方也应满足。 提供的产品应有部级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 投标方应提供设备近2年运行业绩表。 1.1.1 本规范提出了了220kV电压等级母线保护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2 本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1.3 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如有异议,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的意见和同规范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1.4 本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1.5 本规范经招投标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1.2 供方职责 供方的工作范围将包括下列内容,但不仅仅限于此内容。 1.2.1 提供标书内所有设备及设计说明书及制造方面的说明。 1.2.2 提供国家或电力行业级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动模试验报告和型式试验报告,以便确认供货设备能否满足所有的性能要求。 1.2.3 提供与投标设备版本相符的安装及使用说明书。 1.2.4 提供试验和检验的标准,包括试验报告和试验数据。 1.2.5 提供图纸,制造和质量保证过程的一览表以及标书规定的其他资料。 1.2.6 提供设备管理和运行所需有关资料。 1.2.7 所提供设备应发运到规定的目的地。 1.2.8 如标准规范与本标书的技术规范有明显的冲突,则供方应在制造设备前,用书面形式将冲突和解决办法告知需方,并经需方确认后,才能进行设备制造。 1.2.9 在更换所用的准则标准规程或修改设备技术数据时,供方有责任接受需方的选择。 1.2.10 现场服务。 2 技术规范要求 2.1 使用环境条件 2.1.1 环境温度:33.239.1。 2.1.2 大气压力: 86kPa106kPa。 2.1.3 相对湿度:5%95%。 2.1.4 抗地震能力:地面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同时作用。 2.2 保护装置额定参数 2.2.1 额定直流电源:220V110V。 2.2.2 额定交流电流:5A/1A。 2.2.3 额定交流电压:100V/相电压。 2.2.4 额定频率:50Hz。 2.2.5 打印机工作电源:交流220V,50Hz。 2.3 装置功率消耗 2.3.1 装置交流消耗:交流电流回路功率消耗每相不大于0.5VA,交流电压回路功率消耗额定电压下每相不大于0.5VA,供方投标时必须提供确切数值。 2.3.2 装置直流消耗:当正常工作时,不大于50W当保护动作时,不大于80W。供方投标时必须提供确切数值。 2.4 220kV母线保护总的技术要求 2.4.1 环境温度在33.239.1。时,装置应能正常工作并且满足规范所规定的精度。 2.4.2 保护装置至少应满足最新版本的以下规定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但不限于表1中所列的规范和标准。 表1 保护装置应满足的规定规范和标准 标 准 号 标 准 名 称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GB/T 14598.17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4598.18 浪涌抗扰度试验 GB/T 14598.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 GB/T 726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 1128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 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1453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和碰撞试验 GB/T 14598.9 辐射电磁场骚扰试验 GB/T 14598.10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4598.13 1M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4598.14 静电放电试验 GB/T 14598.19 工频抗扰度试验 DL/T 478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5218 220kV750kV变电站设计规程 DL/T 713 500kV变电站和控制设备的抗扰度要求 DL/T 769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 DL/T 5136 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T 667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第103篇 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DL/T 72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柜屏通用技术条件 DL/T 559 220kV75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DL/T 670 微机母线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 87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产品动模试验 DL/T 587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DL/T 995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Q/GDW 175 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和母线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 273 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处理系统技术规范 电安生1994191号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 国家电网设备2018 979号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 2.4.3 在雷击过电压一次回路操作系统故障及其他强干扰作用下,不应误动和拒动。装置快速瞬变干扰试验高频干扰试验,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冲击电压试验和绝缘试验应符合2.4.2的相关标准。装置调试端口应带有光电隔离。 2.4.4 保护柜与其他设备之间,应采用光电耦合或继电器触点进行连接,不应有直接的电气联系。 2.4.5 保护柜中的插件应接触可靠,并且有良好的互换性,以便检修时能迅速更换。 2.4.6 保护柜内各组电压量电流量的中性线必须分开。 2.4.7 保护装置应具有直流电源快速小开关,与保护装置安装在同一柜上。保护装置的逻辑回路应由独立的直流/直流变换器供电。直流电压消失时,装置不应误动,同时应有输出接点以起动告警信号。应有监视直流回路电压消失的告警信号继电器。直流电源电压在80%115%额定值范围内变化时,保护装置应正确工作。在直流电源恢复包括缓慢地恢复到80%UN时,直流逆变电源应能自动起动。直流电源纹波系数5%时,保护装置应正确工作。拉合直流电源以及插拔熔丝发生重复击穿火花时,保护装置不应误动作。直流电源回路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如短路断线接地等时保护装置不应误动作。 2.4.8 应提供标准的试验插件及试验插头,以便对各套装置的输入和输出回路进行隔离或能通入电流电压进行试验。另外,对每面柜的出口跳闸,闭锁重合闸等输入输出回路应在柜面上有隔离措施,以便在运行中分别断开。隔离及试验部件应考虑操作的方便性,隔离压板标签栏位置应安装在隔离件本体或隔离件下部。 2.4.9 保护装置的出口回路主要电路装置异常及交直流消失等应有经常监视及自诊断功能以便在动作后起动告警信号远动信号事件记录等。 2.4.10 保护装置中跳闸出口回路动作信号及起动中央信号的接点应自保持,在直流电源消失后应能维持原有状态。只有当运行人员复归后,信号才能复归,复归按钮装在屏上的适当位置,以便于操作,并应有远方复归功能。用于远动信号和事件记录信号的接点不应保持。 2.4.11 保护装置中任一元件出口继电器除外损坏时,保护装置不应误动作。 2.4.12 跳闸出口回路采用有触点继电器。跳闸出口继电器触点应有足够容量,跳闸出口继电器触点的长期允许通过电流应不小于5A,在电感负荷的直流电路5ms中的断开容量为50W。信号继电器触点的长期允许通过电流应不小于3A,在电感负荷的直流电路5ms中的断开容量为30W。 2.4.13 对于保护装置间不经附加判据直接起动跳闸的开入量,应经抗干扰继电器重动后开入抗干扰继电器的起动功率应大于5W,动作电压在额定直流电源电压的55%70%范围内,额定直流电源电压下动作时间为10ms35ms,应具有抗220V工频电压干扰的能力。 2.4.14 供方所提供的保护设备宜采用符合DL/T 860的规约直接与变电站监控系统及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子站连接,并提供详细规约文件本。保护装置向子站提供的信息符合Q/GDW273。保护装置需具备3组通信接口包括以太网或 RS-485通信接口和打印机接口。 2.4.15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宜采用全站后台集中打印方式。为便于调试,保护装置上应设置打印机接口。 2.4.16 保护装置应具备远方修改定值功能软压板远方投退和定值区远方切换功能,其软压板远方投退功能不允许通过修改定值实现。 2.4.17 微机保护装置应具备通信网络对时和卫星时钟对时功能。应具备IRIG-BDC或脉冲对时功能,并通过保护柜端子排接线。 2.4.18 所提供保护设备的软件版本及校验码应与买方进行确认,并提供配套的使用说明书和相关定值清单。 2.5 220kV母线保护装置具体要求 2.5.1 220kV母线保护装置配置。 1 母线保护装置应具备差动保护,失灵保护,母联分段失灵保护,母联分段死区保护,TA断线判别功能,TV断线判别功能。 2 母线差动保护装置应设复合电压闭锁元件。母联和分段不经电压闭锁。母联分段失灵保护母联分段死区保护均应经电压闭锁元件控制。母线TV断线时,允许母线保护解除该段母线电压闭锁,还应具备电压闭锁元件起动后的告警功能。 3 双母线接线的差动保护应设有大差元件和小差元件大差元件用于判别母线区内和区外故障,小差元件用于故障母线的选择。 4 每套母线保护只作用于断路器的一组跳闸线圈。 5 每套线路保护及元件保护各起动一套失灵保护,母差和失灵保护应能分别停用,并且可以分别整定。 2.5.2 220kV母线保护装置技术要求。 1 装置应能在母线区内发生各种故障时正确动作,区外故障时,装置不误动。 2 母线保护应具有可靠的TA饱和判别功能,区外故障TA饱和时不应误动。 3 母线保护应能快速切除区外转区内的故障。 4 装置应能适用于各支路一次TA变比差不大于4倍的系统,并通过软件自动校正。 5 对构成环路的各种母线,保护不应因母线故障时电流流出的影响而拒动。 6 母线保护应具有比率制动特性,以提高安全性。 7 具有TA断线告警功能,除母联分段TA断线不闭锁差动保护外,其余支路TA断线后固定闭锁差动保护。 8 双母线接线的母线保护,在母线分列运行,发生死区故障时,应能有选择地切除故障母线。 9 母线保护应能自动识别母联分段的充电状态,合闸于死区故障时,应瞬时跳母联分段,不应误切除运行母线。 10母联分段死区保护确认母联跳闸位置的延时为150ms。 11双母线接线的母线保护,通过隔离开关辅助接点自动识别母线运行方式时,应对隔离开关辅助接点进行自检。当与实际位置不符时,发隔离开关位置异常告警信号,应能通过保护模拟盘校正隔离开关位置。当仅有一个支路隔离开关辅助接点异常,且该支路有电流时,保护装置仍应具有选择故障母线的功能。 12双母双分段接线母差保护应提供起动分段失灵保护的出口触点。 13宜设置独立于母联跳闸位置分段跳闸位置并联的母联分段分列运行压板。 2.5.3 220kV断路器失灵保护要求。 1 失灵保护应与母差保护共用出口回路。 2 线路支路应设置分相和三相跳闸起动失灵开入回路,变压器支路应设置三相跳闸起动失灵开入回路。 3 应采用母线保护装置内部的失灵电流判别功能各线路支路共用电流定值,各变压器支路共用电流定值线路支路采用相电流零序电流或负序电流与门逻辑变压器支路采用相电流零序电流负序电流或门逻辑。 4 母线故障变压器断路器失灵时,除应跳开失灵断路器相邻的全部断路器外,还应跳开本变压器连接其他电源侧的断路器,失灵电流再判别元件由母线保护实现。 5 为解决某些故障情况下,失灵保护电压闭锁元件灵敏度不足的问题,变压器支路应设置独立于失灵起动的解除电压闭锁开入回路。宜采用变压器保护动作触点解除失灵保护的电压闭锁,不采用变压器保护各侧复合电压动作触点解除失灵保护电压闭锁。起动失灵和解除失灵电压闭锁应采用变压器保护不同继电器的跳闸触点。起动失灵解除失灵保护电压闭锁开入异常时应告警。 6 母差保护和独立于母线保护的充电过电流保护应起动母联分段失灵保护。 7 为缩短失灵保护切除故障的时间,失灵保护宜同时跳母联分段和相邻断路器。 注 4 项该功能由装置内部逻辑实现,受失灵保护功能投/退控制。 2.5.4 开关量输入要求。 1 差动保护投/退。 2 失灵保护投/退。 3 母线互联投/退。 4 母联三相跳闸位置串联。 5 分段1三相跳闸位置串联分段2三相跳闸位置串联。 6 母联分列运行开入。 7 分段1分列运行开入分段2分列运行开入。 8 母联三相跳闸起动失灵开入。 9 分段1三相跳闸起动失灵开入分段2三相跳闸起动失灵开入。 10变压器支路解除失灵保护电压闭锁。 11各支路隔离开关位置开入。 12线路支路分相和三相跳闸起动失灵开入。 13变压器支路三相跳闸起动失灵开入。 14信号复归。 15检修状态投/退。 根据具体接线,开入量有所不同。 2.5.5 开关量输出要求。 1 跳闸出口每个支路2组 2 起动分段1失灵1组 3 起动分段2失灵1组 4 变压器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每个变压器支路1组 5 母线保护动作备用出口2组。 根据具体接线,开关量输出有所不同。 2.5.6 信号接点输出要求。 1 母差动动作母差动动作信号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 2 母线失灵动作母线失灵动作信号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 3 跳母联分段信号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 4 母线互联告警2组:1组保持,1组不保持 5 TA/TV断线告警2组:1组保持,1组不保持 6 隔离开关位置告警2组:1组保持,1组不保持 7 保护运行异常信号含差动电压开放失灵电压开放等,2组:1组保持,1组不保持 8 保护装置故障告警2组:1组保持,1组不保持。 注 根据具体接线,信号接点输出有所不同。 2.6 柜结构的技术要求 2.6.1 屏体要求详见国家电网继电保护柜屏制造规范。 2.6.2 内部配线的额定电压为1000V,应采用防潮隔热和防火的交联聚乙烯绝缘铜绞线,直流回路其最小等效截面不小于1.5mm2,交流电压电流回路最小等效截面应不小于2.5mm2。导线应无划痕和损伤。卖方应提供配线槽以便于固定电缆,并将电缆连接到端子排。卖方应对所供设备的内部配线设备的特性和功能的正确性全面负责。所有连接于端子排的内部配线,应按照相对编号法以标志条和有标志的线套加以识别。  2.6.3 所有端子采用额定值为1000V10A的压接型端子。电流回路的端子应能接不小于4mm2的电缆芯线。TA和TV的二次回路应提供标准的试验端子,便于断开或短接各装置的输入与输出回路对所有装置的跳闸出口回路应提供各回路分别操作的试验部件或连接片,以便于必要时解除其出口回路。保护跳合闸回路采用红色可断试验端子。一个端子只允许接入一根导线。端子排间应有足够的绝缘,端子排应根据功能分段排列,并加入可进行标注的隔离件,至少留有 10%的备用端子,且可在必要时再增加。端子排间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外部电缆的连接。断路器的跳闸或合闸回路端子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不应布置在相邻的端子上,便于外部电缆的连接。 屏上跳闸回路应采用能接4mm2截面电缆芯的端子,并且跳闸回路的公共端子应采用多个端子的连接方式,以保证一个端子只允许接入一根电缆芯。屏上电源回路应采用能接4mm2截面电缆芯的端子,并且要求正负极之间应有端子隔开。 每面柜屏内下方应装有截面积100mm2的铜质接地汇流母线,母线上应有不少于6个接线柱。柜屏间母线应能方便互连。 2.6.4 屏面上信号灯和复归按钮的安装位置应便于运行监视操作和维护。 2.6.5 屏上的所有设备包括继电器控制开关熔断器空气开关指示灯及其他独立安装的设备,均应在屏面上有便于识别铭牌或标签框,且在屏体内按制造厂家的配线标示原则进行标示,所有标示应牢固不脱落不褪色。 2.6.6 保护柜所有空气开关应设在后门外上部。 2.6.7 柜上设备应采用嵌入式或半嵌入式安装和背后接线。 2.6.8 对于必须按制造厂的规定才能进行更换的部件和插件,应有特殊的符号标出。 2.6.9 保护跳合闸出口压板及与失灵回路相关压板采用红色,功能压板采用黄色,其他压板采用浅驼色。压板底座可采用浅驼色或与对应压板同色。 3 试验 3.1 工厂试验 卖方提供的设备试验标准应符合IEC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有关规范,并提供每一种型式产品的动模试验报告和型式试验报告。  卖方提供的每一套设备出厂之前都应按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工厂规定的调试大纲进行出厂检查性能试验,试验报告应随产品提供。当需作动态模拟试验或数字仿真试验时,模拟系统的接线和参数由卖方与买方在试验前协商确定,按实际系统参数进行试验。 3.2 现场试验 现场实际设备接入后,应按照DL/T 995在一次设备不带电和带电试运行时作现场试验,卖方应配合完成保护装置的现场调试及投运试验。现场投运前和试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元件损坏,卖方应及时无偿修理或更换,直至符合规范要求。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4.1 技术文件   卖方提供的技术文件应提供买方所要求的性能信息,并对其可靠性和一致性负责,卖方所提供的技术文件包括资料和数据将成为合同一部分。 4.1.1 投标时应提供的技术文件   卖方应随投标书一起提供一般性技术文件,并且应是与投标产品一致的最新版本: 1 产品的技术说明书 2 产品的型式试验报告和动模试验报告 3 产品的鉴定证书和或生产许可证 4 产品的用户运行证明 5 产品的软件版本等。 4.1.2 签约后提供设计用的技术文件   卖方应在签约后2周内向买方提供设计用的技术文件: 1 产品的技术说明书 2 产品及保护屏原理框图及说明,模件或继电器的原理接线图及其工作原理说明 3 组屏的正面布置图屏内设备布置图端子排图及图例说明 4 保护屏所用的辅助继电器和选择开关采用的标准 5 保护屏的安装尺寸图,包括屏的尺寸和重量基础螺栓的位置和尺寸等。 在收到买方最终认可图纸前,卖方所购买的材料或制造所发生的费用及其风险全由卖方单独承担。 生产的成品应符合合同的技术规范。买方对图纸的确认并不能解除卖方对其图纸的完善性和准确性应承担的责任。 设计方在收到图纸后2周内返回主要确认意见,并根据需要召开设计联络会。卖方在提供确认图纸时必须提供为审核该张图纸所需的资料。买方有权要求卖方对其图纸中的任一装置任一部件作必要修改,在设计图纸完成之前应保留设计方对卖方图纸的其他确认权限,而买方不需承担额外费用。 4.1.3 设计确认后应提供的技术文件   在收到确认意见后,卖方应在规定时间内向买方提供下列技术文件: 1 4.1.2所列的修改后的正式技术文件 2 保护装置的内部接线及图例说明,保护屏内部接线图及其说明包括屏内布置及内部端子排图 3 保护装置的软件版本号和校验码 4 产品的使用说明书,包括保护装置的现场调试大纲整定值表和整定计算说明及计算算例等 5 通信规约和解释文本及装置调试软件和后台分析软件,以便与计算机监控系统和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联调。 4.1.4 设备供货时提供的技术文件 设备供货时提供下列技术文件和资料: 1 设备的开箱资料清单 2 产品的技术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和组屏图纸 3 出厂调试试验报告 4 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书 5 合同规定的出厂验收试验报告和动模报告等。 4.1.5 技术文件的格式和分送要求。 1 全部图纸应为A4幅面,并有完整图标,采用国标单位制。 2 提供的技术文件除纸质文件外,还应包括一份电子文档,并提供可供修改的最终图纸电子文件图形文件能够被PC机AutoCAD for Windows 2000版支持。 3 技术文件图纸和资料分送单位套数和地址在专用部分明确。 4.2 设计联络会议 4.2.1 若有必要,买方在收到卖方签字的第一批文件后的2周内将举行设计联络会议。 设计联络会议内容如下: 1 卖方应对修改后的供确认的资料和图纸进行详细的解释,并应解答买方对这些资料和图纸所提的问题,经过共同讨论,买方给予确认,以便卖方绘制正式图纸提供给买方。 2 卖方应介绍合同产品已有的运行经验。 3 卖方应提供验收大纲,工程参数表。 4.2.2 会议需要签订会议纪要,该纪要将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4.3 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要求满足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中关于工厂验收现场的规范。 4.4 质量保证 4.4.1 卖方应保证制造过程中的所有工艺材料试验等包括卖方的外购零部件在内均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若买方根据运行经验指定卖方提供某种外购零部件,卖方应积极配合。卖方对所购配套部件设备质量负责,采购前向买方提供主要国产元器件报价表,采购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交货时必须向买方提供其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及有关安装使用说明书等技术文件资料。 4.4.2 对于采用属于引进技术的设备元器件,卖方在采购前应向买方提供主要进口元器件报价表。引进的设备元器件应符合引进国的技术标准或IEC,当标准与本规范有矛盾时,卖方应将处理意见书面通知买方,由买卖双方协商解决。假若卖方有更优越或更为经济的设计和材料,足以使卖方的产品更为安全可靠灵活适应时,卖方可提出并经买方的认可,然而必须遵循现行的国家工业标准,并且有成熟的设计和工艺要求以及工程实践经验。 4.4.3 双方签订合同后,卖方应按工程设计及施工进度分批提交技术文件和图纸,必要时,买卖双方尚需进行技术联络,以讨论合同范围内的有关技术问题。 4.4.4 卖方保证所提供的设备应为由最适宜的原材料并采用先进工艺制成且未经使用过的全新产品保证产品的质量规格和性能与投标文件所述一致。 4.4.5 卖方提供的保护设备运行使用寿命应不小于15年。 4.4.6 卖方保证所提供的设备在各个方面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质量规格和性能。在合同规定的质量保证期内保护设备到货后24个月或SAT后18个月,卖方对由于产品设计制造和材料外购零部件的缺陷而造成所供设备的任何破坏缺陷故障,当卖方收到买方的书面通知后,卖方在2天内免费负责修理或更换有缺陷的设备包括运输费税收等,以达到技术规范的要求。质保期以合同商务部分为准。 质保期后发生质量问题,卖方应提供免费维修服务,包括硬件更换和软件版本升级。 4.5 项目管理 合同签订后,卖方应指定负责本工程的项目经理,负责卖方在工程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如工程进度设计制造图纸文件包装运输现场安装调试验收等。 4.6 现场服务 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视买方工作情况卖方及时派出工程技术服务人员,以提供现场服务。卖方派出人员在现场负责技术指导,并协助买方安装调试。同时,买方为卖方的现场派出人员提供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条件。 当变电站内保护设备分批投运时,卖方应按合同规定及时派工程技术人员到达现场服务。 根据买方的安排,卖方安排适当时间对设备的正确安装和试验给予技术培训。 4.7 售后服务 4.7.1 现场投运前和试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元件损坏,卖方应及时无偿修理或更换,直至符合规范要求。保修期内产品出现不符合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卖方应在4小时内响应,并在24小时内负责修理或更换。保修期外产品出现异常设备缺陷元件损坏或不正确动作, 现场无法处理时,卖方接到买方通知后,亦应在4小时内响应,并立即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在24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理。 4.7.2 对反事故措施以及软件版本的升级等,应提供技术服务。 4.8 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4.8.1 对每套保护,卖方应提供必要的备品备件。 4.8.2 卖方应提供安装运行检修所需的专用工具,包括专用调试测试设备。 220kV母线保护1 技术规范书 专用部分 目  次 1 标准技术参数 15 2 项目需求部分 16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16 2.2 必要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16 2.3 技术文件提交单位 17 2.4 工程概况 17 2.5 使用条件 17 2.6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18 2.7 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适用扩建工程 18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18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18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19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19 3.4 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19 3.5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19 3.6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19 1 标准技术参数 投标人应认真逐项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见表1表3中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请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表11。 表1 220kV母线保护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 数 名 称 单位 标 准 参 数 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电流精工范围 测量范围下限为0.05IN,上限为20IN40IN,在电流为0.05IN20IN40IN时,测量误差5% 相对误差或0.02IN绝对误差,但在0.05IN以下范围用户应能整定并使用,实际故障电流超过电流上限20IN40IN时,保护装置不误动不拒动 投标人填写 2 定值误差 % 不超过5 投标人填写 3 母差整组动作时间 ms 不大于202倍整定值 投标人填写 4 失灵保护的起动回路在故障切除后的返回时间 ms 小于20 投标人填写 5 交流电流回路过载能力 2IN,连续工作 10IN,10s40IN,1s 投标人填写 6 交流电压回路过载能力 1.2IN,连续工作 1.4IN,10s 7 交流电流回路功率损耗每相 VA 0.5 投标人填写 8 交流电压回路功率损耗每相 VA 0.5 9 装置直流消耗 W 50工作时 80动作时 投标人填写 10 跳闸触点容量 长期允许通过电流不小于5A 触点断开容量为不小于50W 投标人填写 11 其他触点容量 长期允许通过电流不小于3A 触点断开容量为不小于30W 投标人填写 注 项目单位对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有差异时,可在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投标人应对该差异表响应。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该参数为重要参数。如不能满足要求,将被视为实质性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表2 打印机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 数 名 称 单位 标 准 参 数 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工作电源 V 220 AC 投标人填写 2 接口型式 与保护装置配套 投标人填写 注 项目单位对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有差异时,可在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投标人应对该差异表响应。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表3 保护柜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 数 名 称 单位 标 准 参 数 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尺寸 mm 高度2260,宽度800,深度600 投标人填写 2 颜色 甲方确定 投标人填写 注 项目单位对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有差异时,可在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投标人应对该差异表响应。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2 项目需求部分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表4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不带转接屏方案 项目单位要求 投标人响应 序号 名 称 供货范围 单位 数量 名称 供货范围 单位 数量 1 母线 保护屏 每面屏含母差保护装置 1 套内含断路器失灵保护功能母线 1 段连接单元按 12 个考虑模拟盘 0 套打印机 1 台 面 1 2 其他 注:1.两套220kV母线保护屏按不同厂家招标。 2.设备配置应满足当地电网要求。保护装置采用以太网接口接入计算机监控系统。装置采用DL/T 860IEC61850规约。 3.保护装置应具备对时功能,具有IRIG-B(DC)码对时方式。 4.因本工程初步设计未审查,配置应以最终的审查结果为准,不排除调整的可能。投标方应在接到甲方正式生产通知后,再安排生产。 表5 可选择的技术参数表 序号 名  称 参  数 投标人响应 备  注 1 装置工作电源 DC220V 2 TA二次额定电流 1A 如果各支路TA二次额定电流一致则写一个,不一致需在备注中分别注明及其支路数量 3 支路个数 招标人填写 4 屏柜颜色 招标人填写 5 屏柜尺寸 招标人填写 6 其他 招标人填写 2.2 必要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表6 必要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 投标人响应 型式和规格 数量 型式和规格 数量 1 电源插件 套 1 2 保护CPU插件 套 1 3 通讯管理插件 套 1 4 5 2.3 技术文件提交单位 表7 卖方提交的技术文件及其接收单位 提交图纸资料名称 接收图纸单位名称地址邮编联系人电话 提交份数 提 交 时 间 认可图最终图 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2 1技术协议签订后2周内,供货商应提供认可图纸。 2工程师在收到认可图纸后2周内,应将经确认的1份图纸寄送给供货商。 3供货商收到经确认的图纸2周内提出最终图 认可图最终图 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4 2.4 工程概况 2.4.1 项目名称: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2.4.2 项目单位: 2.4.3 工程规模:本工程升压站220kV系统规划为单母线接线,出线2回,本期建成1回站内规划建设2台主变,本期建设2台35kV系统规划为独立2段单母线接线,本期建成2段单母线接线,并建设母线下35kV风机集电线路8回35kV储能线路2回无功补偿装置2组(SVG)35kV站用变1台。 2.4.4 工程地址: 2.4.5 交通运输: 2.5 使用条件 表8 使 用 条 件 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电源的频率 Hz 50 投标人填写 2 环境温度 日最高温度 39.1 投标人填写 日最低温度 -33.2 投标人填写 日最大温差 30 投标人填写 3 湿度 日相对湿度平均值 % 95 投标人填写 月相对湿度平均值 90 投标人填写 4 海拔高度 m 2000 投标人填写 5 耐受地震能力 水平加速度 0.3g 投标人填写 垂直加速度 0.15g 投标人填写 6 用途 组屏/单装置 组屏 投标人填写 7 安装方式 集中/分散 集中 投标人填写 注 表中招标人要求值为正常使用条件,超出此值时为特殊使用条件,项目单位可根据工程实际使用条件进行修改。 2.6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项目单位原则上不能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根据工程使用条件,当污秽等级海拔高度等与标准技术参数表有差异或对通用部分条款有差异时,应逐项在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表10 中列出,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应对表9的技术参数进行确认。 表9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序号 项 目 标准参数值 项目单位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2 序号 项 目 变更条款页码款号 原表达 变更后表达 1 2 2.7 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适用扩建工程 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适用于扩建工程,由项目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提供。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远投标人需填写专用部分的第1部分和第2部分的相应表格。标准技术参数表和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要求值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为准。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应填写投标人技术差异表。投标人保证值应与型式试验报告及其他性能试验报告相符。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投标人提供的产品技术规范应与本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要求一致。若有偏差投标人应如实认真地在投标人技术偏差表中填写偏差值若无技术偏差则视为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的要求,且在投标人技术偏差表中填写无偏差。 表1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序号 项  目 对应条款编号 技术招标文件要求 差  异 备  注 1 2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表1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序号 产品型号 运行单位 投运数量 投运时间 联系人及电话 备 注 1 2 3 4 5 6 7 8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表1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型号和规格 单  位 数 量 1 2 4 5 6 7 3.4 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3.5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表14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序号 产品型号名称 试验报告类别和内容 依据标准 试验时间 试验单位 1 2 3 3.6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表15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序号 鉴定产品型号名称 组织鉴定单位 依据标准 鉴定时间 1 2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220kV母线保护2 技术规范书 通用部分 说明:本技术规范书为征求意见稿,请甲方与当地调度部门沟通,有意见及时反馈给设计院,以便修改。评标时通知当地调度部门参加。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2年06月 石家庄 220kV母线保护采购标准 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1. 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 2. 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专用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 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1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范围。 3根据实际使用条件,需要变更海拔高度耐受地震能力环境温度等要求。 经招标文件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 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标准技术参数表项目需求部分和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还应对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响应。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中参数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证明参数优于招标人要求的相关试验报告。 5. 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6. 技术规范范本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7. 一次设备的型式电气主接线和一次系统情况对二次设备的配置和功能要求影响较大,应在专用部分中详细说明。 目  次 220kV母线保护采购标准 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2 1 总则 4 1.1 引言 4 1.2 供方职责 4 2 技术规范要求 4 2.1 使用环境条件 4 2.2 保护装置额定参数 4 2.3 装置功率消耗 5 2.4 220kV母线保护总的技术要求 5 2.5 220kV母线保护装置具体要求 7 2.6 柜结构的技术要求 9 3 试验 9 3.1 工厂试验 9 3.2 现场试验 9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10 4.1 技术文件 10 4.2 设计联络会议 11 4.3 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11 4.4 质量保证 11 4.5 项目管理 11 4.6 现场服务 11 4.7 售后服务 12 4.8 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12 1 总则 1.1 引言 提供设备的厂家投标企业应具有ISO 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年检记录,宜具有AAA级资信等级证书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证书并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商业信誉。提供的保护装置应在国家或电力行业检验检测机构通过型式试验和动模试验。 投标厂商应满足2.4.2中的规定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招标方在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提出的要求投标方也应满足。 提供的产品应有部级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 投标方应提供设备近2年运行业绩表。 1.1.1 本规范提出了了220kV电压等级母线保护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2 本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1.3 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如有异议,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的意见和同规范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1.4 本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1.5 本规范经招投标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1.2 供方职责 供方的工作范围将包括下列内容,但不仅仅限于此内容。 1.2.1 提供标书内所有设备及设计说明书及制造方面的说明。 1.2.2 提供国家或电力行业级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动模试验报告和型式试验报告,以便确认供货设备能否满足所有的性能要求。 1.2.3 提供与投标设备版本相符的安装及使用说明书。 1.2.4 提供试验和检验的标准,包括试验报告和试验数据。 1.2.5 提供图纸,制造和质量保证过程的一览表以及标书规定的其他资料。 1.2.6 提供设备管理和运行所需有关资料。 1.2.7 所提供设备应发运到规定的目的地。 1.2.8 如标准规范与本标书的技术规范有明显的冲突,则供方应在制造设备前,用书面形式将冲突和解决办法告知需方,并经需方确认后,才能进行设备制造。 1.2.9 在更换所用的准则标准规程或修改设备技术数据时,供方有责任接受需方的选择。 1.2.10 现场服务。 2 技术规范要求 2.1 使用环境条件 2.1.1 环境温度:33.239.1。 2.1.2 大气压力: 86kPa106kPa。 2.1.3 相对湿度:5%95%。 2.1.4 抗地震能力:地面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同时作用。 2.2 保护装置额定参数 2.2.1 额定直流电源:220V110V。 2.2.2 额定交流电流:5A/1A。 2.2.3 额定交流电压:100V/相电压。 2.2.4 额定频率:50Hz。 2.2.5 打印机工作电源:交流220V,50Hz。 2.3 装置功率消耗 2.3.1 装置交流消耗:交流电流回路功率消耗每相不大于0.5VA,交流电压回路功率消耗额定电压下每相不大于0.5VA,供方投标时必须提供确切数值。 2.3.2 装置直流消耗:当正常工作时,不大于50W当保护动作时,不大于80W。供方投标时必须提供确切数值。 2.4 220kV母线保护总的技术要求 2.4.1 环境温度在33.239.1。。时,装置应能正常工作并且满足规范所规定的精度。 2.4.2 保护装置至少应满足最新版本的以下规定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但不限于表1中所列的规范和标准。 表1 保护装置应满足的规定规范和标准 标 准 号 标 准 名 称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GB/T 14598.17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4598.18 浪涌抗扰度试验 GB/T 14598.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 GB/T 726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 1128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 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1453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和碰撞试验 GB/T 14598.9 辐射电磁场骚扰试验 GB/T 14598.10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4598.13 1M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4598.14 静电放电试验 GB/T 14598.19 工频抗扰度试验 DL/T 478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5218 220kV750kV变电站设计规程 DL/T 713 500kV变电站和控制设备的抗扰度要求 DL/T 769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 DL/T 5136 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T 667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第103篇 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DL/T 72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柜屏通用技术条件 DL/T 559 220kV75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DL/T 670 微机母线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 87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产品动模试验 DL/T 587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DL/T 995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Q/GDW 175 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和母线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 273 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处理系统技术规范 电安生1994191号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 国家电网设备2018 979号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 2.4.3 在雷击过电压一次回路操作系统故障及其他强干扰作用下,不应误动和拒动。装置快速瞬变干扰试验高频干扰试验,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冲击电压试验和绝缘试验应符合2.4.2的相关标准。装置调试端口应带有光电隔离。 2.4.4 保护柜与其他设备之间,应采用光电耦合或继电器触点进行连接,不应有直接的电气联系。 2.4.5 保护柜中的插件应接触可靠,并且有良好的互换性,以便检修时能迅速更换。 2.4.6 保护柜内各组电压量电流量的中性线必须分开。 2.4.7 保护装置应具有直流电源快速小开关,与保护装置安装在同一柜上。保护装置的逻辑回路应由独立的直流/直流变换器供电。直流电压消失时,装置不应误动,同时应有输出接点以起动告警信号。应有监视直流回路电压消失的告警信号继电器。直流电源电压在80%115%额定值范围内变化时,保护装置应正确工作。在直流电源恢复包括缓慢地恢复到80%UN时,直流逆变电源应能自动起动。直流电源纹波系数5%时,保护装置应正确工作。拉合直流电源以及插拔熔丝发生重复击穿火花时,保护装置不应误动作。直流电源回路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如短路断线接地等时保护装置不应误动作。 2.4.8 应提供标准的试验插件及试验插头,以便对各套装置的输入和输出回路进行隔离或能通入电流电压进行试验。另外,对每面柜的出口跳闸,闭锁重合闸等输入输出回路应在柜面上有隔离措施,以便在运行中分别断开。隔离及试验部件应考虑操作的方便性,隔离压板标签栏位置应安装在隔离件本体或隔离件下部。 2.4.9 保护装置的出口回路主要电路装置异常及交直流消失等应有经常监视及自诊断功能以便在动作后起动告警信号远动信号事件记录等。 2.4.10 保护装置中跳闸出口回路动作信号及起动中央信号的接点应自保持,在直流电源消失后应能维持原有状态。只有当运行人员复归后,信号才能复归,复归按钮装在屏上的适当位置,以便于操作,并应有远方复归功能。用于远动信号和事件记录信号的接点不应保持。 2.4.11 保护装置中任一元件出口继电器除外损坏时,保护装置不应误动作。 2.4.12 跳闸出口回路采用有触点继电器。跳闸出口继电器触点应有足够容量,跳闸出口继电器触点的长期允许通过电流应不小于5A,在电感负荷的直流电路5ms中的断开容量为50W。信号继电器触点的长期允许通过电流应不小于3A,在电感负荷的直流电路5ms中的断开容量为30W。 2.4.13 对于保护装置间不经附加判据直接起动跳闸的开入量,应经抗干扰继电器重动后开入抗干扰继电器的起动功率应大于5W,动作电压在额定直流电源电压的55%70%范围内,额定直流电源电压下动作时间为10ms35ms,应具有抗220V工频电压干扰的能力。 2.4.14 供方所提供的保护设备宜采用符合DL/T 860的规约直接与变电站监控系统及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子站连接,并提供详细规约文件本。保护装置向子站提供的信息符合Q/GDW273。保护装置需具备3组通信接口包括以太网或 RS-485通信接口和打印机接口。 2.4.15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宜采用全站后台集中打印方式。为便于调试,保护装置上应设置打印机接口。 2.4.16 保护装置应具备远方修改定值功能软压板远方投退和定值区远方切换功能,其软压板远方投退功能不允许通过修改定值实现。 2.4.17 微机保护装置应具备通信网络对时和卫星时钟对时功能。应具备IRIG-BDC或脉冲对时功能,并通过保护柜端子排接线。 2.4.18 所提供保护设备的软件版本及校验码应与买方进行确认,并提供配套的使用说明书和相关定值清单。 2.5 220kV母线保护装置具体要求 2.5.1 220kV母线保护装置配置。 1 母线保护装置应具备差动保护,失灵保护,母联分段失灵保护,母联分段死区保护,TA断线判别功能,TV断线判别功能。 2 母线差动保护装置应设复合电压闭锁元件。母联和分段不经电压闭锁。母联分段失灵保护母联分段死区保护均应经电压闭锁元件控制。母线TV断线时,允许母线保护解除该段母线电压闭锁,还应具备电压闭锁元件起动后的告警功能。 3 双母线接线的差动保护应设有大差元件和小差元件大差元件用于判别母线区内和区外故障,小差元件用于故障母线的选择。 4 每套母线保护只作用于断路器的一组跳闸线圈。 5 每套线路保护及元件保护各起动一套失灵保护,母差和失灵保护应能分别停用,并且可以分别整定。 2.5.2 220kV母线保护装置技术要求。 1 装置应能在母线区内发生各种故障时正确动作,区外故障时,装置不误动。 2 母线保护应具有可靠的TA饱和判别功能,区外故障TA饱和时不应误动。 3 母线保护应能快速切除区外转区内的故障。 4 装置应能适用于各支路一次TA变比差不大于4倍的系统,并通过软件自动校正。 5 对构成环路的各种母线,保护不应因母线故障时电流流出的影响而拒动。 6 母线保护应具有比率制动特性,以提高安全性。 7 具有TA断线告警功能,除母联分段TA断线不闭锁差动保护外,其余支路TA断线后固定闭锁差动保护。 8 双母线接线的母线保护,在母线分列运行,发生死区故障时,应能有选择地切除故障母线。 9 母线保护应能自动识别母联分段的充电状态,合闸于死区故障时,应瞬时跳母联分段,不应误切除运行母线。 10母联分段死区保护确认母联跳闸位置的延时为150ms。 11双母线接线的母线保护,通过隔离开关辅助接点自动识别母线运行方式时,应对隔离开关辅助接点进行自检。当与实际位置不符时,发隔离开关位置异常告警信号,应能通过保护模拟盘校正隔离开关位置。当仅有一个支路隔离开关辅助接点异常,且该支路有电流时,保护装置仍应具有选择故障母线的功能。 12双母双分段接线母差保护应提供起动分段失灵保护的出口触点。 13宜设置独立于母联跳闸位置分段跳闸位置并联的母联分段分列运行压板。 2.5.3 220kV断路器失灵保护要求。 1 失灵保护应与母差保护共用出口回路。 2 线路支路应设置分相和三相跳闸起动失灵开入回路,变压器支路应设置三相跳闸起动失灵开入回路。 3 应采用母线保护装置内部的失灵电流判别功能各线路支路共用电流定值,各变压器支路共用电流定值线路支路采用相电流零序电流或负序电流与门逻辑变压器支路采用相电流零序电流负序电流或门逻辑。 4 母线故障变压器断路器失灵时,除应跳开失灵断路器相邻的全部断路器外,还应跳开本变压器连接其他电源侧的断路器,失灵电流再判别元件由母线保护实现。 5 为解决某些故障情况下,失灵保护电压闭锁元件灵敏度不足的问题,变压器支路应设置独立于失灵起动的解除电压闭锁开入回路。宜采用变压器保护动作触点解除失灵保护的电压闭锁,不采用变压器保护各侧复合电压动作触点解除失灵保护电压闭锁。起动失灵和解除失灵电压闭锁应采用变压器保护不同继电器的跳闸触点。起动失灵解除失灵保护电压闭锁开入异常时应告警。 6 母差保护和独立于母线保护的充电过电流保护应起动母联分段失灵保护。 7 为缩短失灵保护切除故障的时间,失灵保护宜同时跳母联分段和相邻断路器。 注 4 项该功能由装置内部逻辑实现,受失灵保护功能投/退控制。 2.5.4 开关量输入要求。 1 差动保护投/退。 2 失灵保护投/退。 3 母线互联投/退。 4 母联三相跳闸位置串联。 5 分段1三相跳闸位置串联分段2三相跳闸位置串联。 6 母联分列运行开入。 7 分段1分列运行开入分段2分列运行开入。 8 母联三相跳闸起动失灵开入。 9 分段1三相跳闸起动失灵开入分段2三相跳闸起动失灵开入。 10变压器支路解除失灵保护电压闭锁。 11各支路隔离开关位置开入。 12线路支路分相和三相跳闸起动失灵开入。 13变压器支路三相跳闸起动失灵开入。 14信号复归。 15检修状态投/退。 根据具体接线,开入量有所不同。 2.5.5 开关量输出要求。 1 跳闸出口每个支路2组 2 起动分段1失灵1组 3 起动分段2失灵1组 4 变压器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每个变压器支路1组 5 母线保护动作备用出口2组。 根据具体接线,开关量输出有所不同。 2.5.6 信号接点输出要求。 1 母差动动作母差动动作信号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 2 母线失灵动作母线失灵动作信号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 3 跳母联分段信号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 4 母线互联告警2组:1组保持,1组不保持 5 TA/TV断线告警2组:1组保持,1组不保持 6 隔离开关位置告警2组:1组保持,1组不保持 7 保护运行异常信号含差动电压开放失灵电压开放等,2组:1组保持,1组不保持 8 保护装置故障告警2组:1组保持,1组不保持。 注 根据具体接线,信号接点输出有所不同。 2.6 柜结构的技术要求 2.6.1 屏体要求详见国家电网继电保护柜屏制造规范。 2.6.2 内部配线的额定电压为1000V,应采用防潮隔热和防火的交联聚乙烯绝缘铜绞线,直流回路其最小等效截面不小于1.5mm2,交流电压电流回路最小等效截面应不小于2.5mm2。导线应无划痕和损伤。卖方应提供配线槽以便于固定电缆,并将电缆连接到端子排。卖方应对所供设备的内部配线设备的特性和功能的正确性全面负责。所有连接于端子排的内部配线,应按照相对编号法以标志条和有标志的线套加以识别。  2.6.3 所有端子采用额定值为1000V10A的压接型端子。电流回路的端子应能接不小于4mm2的电缆芯线。TA和TV的二次回路应提供标准的试验端子,便于断开或短接各装置的输入与输出回路对所有装置的跳闸出口回路应提供各回路分别操作的试验部件或连接片,以便于必要时解除其出口回路。保护跳合闸回路采用红色可断试验端子。一个端子只允许接入一根导线。端子排间应有足够的绝缘,端子排应根据功能分段排列,并加入可进行标注的隔离件,至少留有 10%的备用端子,且可在必要时再增加。端子排间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外部电缆的连接。断路器的跳闸或合闸回路端子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不应布置在相邻的端子上,便于外部电缆的连接。 屏上跳闸回路应采用能接4mm2截面电缆芯的端子,并且跳闸回路的公共端子应采用多个端子的连接方式,以保证一个端子只允许接入一根电缆芯。屏上电源回路应采用能接4mm2截面电缆芯的端子,并且要求正负极之间应有端子隔开。 每面柜屏内下方应装有截面积100mm2的铜质接地汇流母线,母线上应有不少于6个接线柱。柜屏间母线应能方便互连。 2.6.4 屏面上信号灯和复归按钮的安装位置应便于运行监视操作和维护。 2.6.5 屏上的所有设备包括继电器控制开关熔断器空气开关指示灯及其他独立安装的设备,均应在屏面上有便于识别铭牌或标签框,且在屏体内按制造厂家的配线标示原则进行标示,所有标示应牢固不脱落不褪色。 2.6.6 保护柜所有空气开关应设在后门外上部。 2.6.7 柜上设备应采用嵌入式或半嵌入式安装和背后接线。 2.6.8 对于必须按制造厂的规定才能进行更换的部件和插件,应有特殊的符号标出。 2.6.9 保护跳合闸出口压板及与失灵回路相关压板采用红色,功能压板采用黄色,其他压板采用浅驼色。压板底座可采用浅驼色或与对应压板同色。 3 试验 3.1 工厂试验 卖方提供的设备试验标准应符合IEC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有关规范,并提供每一种型式产品的动模试验报告和型式试验报告。  卖方提供的每一套设备出厂之前都应按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工厂规定的调试大纲进行出厂检查性能试验,试验报告应随产品提供。当需作动态模拟试验或数字仿真试验时,模拟系统的接线和参数由卖方与买方在试验前协商确定,按实际系统参数进行试验。 3.2 现场试验 现场实际设备接入后,应按照DL/T 995在一次设备不带电和带电试运行时作现场试验,卖方应配合完成保护装置的现场调试及投运试验。现场投运前和试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元件损坏,卖方应及时无偿修理或更换,直至符合规范要求。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4.1 技术文件   卖方提供的技术文件应提供买方所要求的性能信息,并对其可靠性和一致性负责,卖方所提供的技术文件包括资料和数据将成为合同一部分。 4.1.1 投标时应提供的技术文件   卖方应随投标书一起提供一般性技术文件,并且应是与投标产品一致的最新版本: 1 产品的技术说明书 2 产品的型式试验报告和动模试验报告 3 产品的鉴定证书和或生产许可证 4 产品的用户运行证明 5 产品的软件版本等。 4.1.2 签约后提供设计用的技术文件   卖方应在签约后2周内向买方提供设计用的技术文件: 1 产品的技术说明书 2 产品及保护屏原理框图及说明,模件或继电器的原理接线图及其工作原理说明 3 组屏的正面布置图屏内设备布置图端子排图及图例说明 4 保护屏所用的辅助继电器和选择开关采用的标准 5 保护屏的安装尺寸图,包括屏的尺寸和重量基础螺栓的位置和尺寸等。 在收到买方最终认可图纸前,卖方所购买的材料或制造所发生的费用及其风险全由卖方单独承担。 生产的成品应符合合同的技术规范。买方对图纸的确认并不能解除卖方对其图纸的完善性和准确性应承担的责任。 设计方在收到图纸后2周内返回主要确认意见,并根据需要召开设计联络会。卖方在提供确认图纸时必须提供为审核该张图纸所需的资料。买方有权要求卖方对其图纸中的任一装置任一部件作必要修改,在设计图纸完成之前应保留设计方对卖方图纸的其他确认权限,而买方不需承担额外费用。 4.1.3 设计确认后应提供的技术文件   在收到确认意见后,卖方应在规定时间内向买方提供下列技术文件: 1 4.1.2所列的修改后的正式技术文件 2 保护装置的内部接线及图例说明,保护屏内部接线图及其说明包括屏内布置及内部端子排图 3 保护装置的软件版本号和校验码 4 产品的使用说明书,包括保护装置的现场调试大纲整定值表和整定计算说明及计算算例等 5 通信规约和解释文本及装置调试软件和后台分析软件,以便与计算机监控系统和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联调。 4.1.4 设备供货时提供的技术文件 设备供货时提供下列技术文件和资料: 1 设备的开箱资料清单 2 产品的技术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和组屏图纸 3 出厂调试试验报告 4 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书 5 合同规定的出厂验收试验报告和动模报告等。 4.1.5 技术文件的格式和分送要求。 1 全部图纸应为A4幅面,并有完整图标,采用国标单位制。 2 提供的技术文件除纸质文件外,还应包括一份电子文档,并提供可供修改的最终图纸电子文件图形文件能够被PC机AutoCAD for Windows 2000版支持。 3 技术文件图纸和资料分送单位套数和地址在专用部分明确。 4.2 设计联络会议 4.2.1 若有必要,买方在收到卖方签字的第一批文件后的2周内将举行设计联络会议。 设计联络会议内容如下: 1 卖方应对修改后的供确认的资料和图纸进行详细的解释,并应解答买方对这些资料和图纸所提的问题,经过共同讨论,买方给予确认,以便卖方绘制正式图纸提供给买方。 2 卖方应介绍合同产品已有的运行经验。 3 卖方应提供验收大纲,工程参数表。 4.2.2 会议需要签订会议纪要,该纪要将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4.3 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要求满足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中关于工厂验收现场的规范。 4.4 质量保证 4.4.1 卖方应保证制造过程中的所有工艺材料试验等包括卖方的外购零部件在内均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若买方根据运行经验指定卖方提供某种外购零部件,卖方应积极配合。卖方对所购配套部件设备质量负责,采购前向买方提供主要国产元器件报价表,采购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交货时必须向买方提供其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及有关安装使用说明书等技术文件资料。 4.4.2 对于采用属于引进技术的设备元器件,卖方在采购前应向买方提供主要进口元器件报价表。引进的设备元器件应符合引进国的技术标准或IEC,当标准与本规范有矛盾时,卖方应将处理意见书面通知买方,由买卖双方协商解决。假若卖方有更优越或更为经济的设计和材料,足以使卖方的产品更为安全可靠灵活适应时,卖方可提出并经买方的认可,然而必须遵循现行的国家工业标准,并且有成熟的设计和工艺要求以及工程实践经验。 4.4.3 双方签订合同后,卖方应按工程设计及施工进度分批提交技术文件和图纸,必要时,买卖双方尚需进行技术联络,以讨论合同范围内的有关技术问题。 4.4.4 卖方保证所提供的设备应为由最适宜的原材料并采用先进工艺制成且未经使用过的全新产品保证产品的质量规格和性能与投标文件所述一致。 4.4.5 卖方提供的保护设备运行使用寿命应不小于15年。 4.4.6 卖方保证所提供的设备在各个方面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质量规格和性能。在合同规定的质量保证期内保护设备到货后24个月或SAT后18个月,卖方对由于产品设计制造和材料外购零部件的缺陷而造成所供设备的任何破坏缺陷故障,当卖方收到买方的书面通知后,卖方在2天内免费负责修理或更换有缺陷的设备包括运输费税收等,以达到技术规范的要求。质保期以合同商务部分为准。 质保期后发生质量问题,卖方应提供免费维修服务,包括硬件更换和软件版本升级。 4.5 项目管理 合同签订后,卖方应指定负责本工程的项目经理,负责卖方在工程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如工程进度设计制造图纸文件包装运输现场安装调试验收等。 4.6 现场服务 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视买方工作情况卖方及时派出工程技术服务人员,以提供现场服务。卖方派出人员在现场负责技术指导,并协助买方安装调试。同时,买方为卖方的现场派出人员提供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条件。 当变电站内保护设备分批投运时,卖方应按合同规定及时派工程技术人员到达现场服务。 根据买方的安排,卖方安排适当时间对设备的正确安装和试验给予技术培训。 4.7 售后服务 4.7.1 现场投运前和试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元件损坏,卖方应及时无偿修理或更换,直至符合规范要求。保修期内产品出现不符合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卖方应在4小时内响应,并在24小时内负责修理或更换。保修期外产品出现异常设备缺陷元件损坏或不正确动作, 现场无法处理时,卖方接到买方通知后,亦应在4小时内响应,并立即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在24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理。 4.7.2 对反事故措施以及软件版本的升级等,应提供技术服务。 4.8 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4.8.1 对每套保护,卖方应提供必要的备品备件。 4.8.2 卖方应提供安装运行检修所需的专用工具,包括专用调试测试设备。 220kV母线保护2 技术规范书 专用部分 目  次 1 标准技术参数 15 2 项目需求部分 16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16 2.2 必要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16 2.3 技术文件提交单位 17 2.4 工程概况 17 2.5 使用条件 17 2.6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18 2.7 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适用扩建工程 18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18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18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19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19 3.4 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19 3.5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19 3.6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19 1 标准技术参数 投标人应认真逐项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见表1表3中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请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表11。 表1 220kV母线保护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 数 名 称 单位 标 准 参 数 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电流精工范围 测量范围下限为0.05IN,上限为20IN40IN,在电流为0.05IN20IN40IN时,测量误差5% 相对误差或0.02IN绝对误差,但在0.05IN以下范围用户应能整定并使用,实际故障电流超过电流上限20IN40IN时,保护装置不误动不拒动 投标人填写 2 定值误差 % 不超过5 投标人填写 3 母差整组动作时间 ms 不大于202倍整定值 投标人填写 4 失灵保护的起动回路在故障切除后的返回时间 ms 小于20 投标人填写 5 交流电流回路过载能力 2IN,连续工作 10IN,10s40IN,1s 投标人填写 6 交流电压回路过载能力 1.2IN,连续工作 1.4IN,10s 7 交流电流回路功率损耗每相 VA 0.5 投标人填写 8 交流电压回路功率损耗每相 VA 0.5 9 装置直流消耗 W 50工作时 80动作时 投标人填写 10 跳闸触点容量 长期允许通过电流不小于5A 触点断开容量为不小于50W 投标人填写 11 其他触点容量 长期允许通过电流不小于3A 触点断开容量为不小于30W 投标人填写 注 项目单位对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有差异时,可在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投标人应对该差异表响应。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该参数为重要参数。如不能满足要求,将被视为实质性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表2 打印机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 数 名 称 单位 标 准 参 数 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工作电源 V 220 AC 投标人填写 2 接口型式 与保护装置配套 投标人填写 注 项目单位对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有差异时,可在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投标人应对该差异表响应。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表3 保护柜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 数 名 称 单位 标 准 参 数 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尺寸 mm 高度2260,宽度800,深度600 投标人填写 2 颜色 甲方确定 投标人填写 注 项目单位对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有差异时,可在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投标人应对该差异表响应。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2 项目需求部分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表4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不带转接屏方案 项目单位要求 投标人响应 序号 名 称 供货范围 单位 数量 名称 供货范围 单位 数量 1 母线 保护屏 每面屏含母差保护装置 1 套内含断路器失灵保护功能母线 1 段连接单元按 12 个考虑模拟盘 0 套打印机 1 台 面 1 2 其他 注:1.两套220kV母线保护屏按不同厂家招标。 2.设备配置应满足当地电网要求。保护装置采用以太网接口接入计算机监控系统。装置采用DL/T 860IEC61850规约。 3.保护装置应具备对时功能,具有IRIG-B(DC)码对时方式。 4.因本工程初步设计未审查,配置应以最终的审查结果为准,不排除调整的可能。投标方应在接到甲方正式生产通知后,再安排生产。 表5 可选择的技术参数表 序号 名  称 参  数 投标人响应 备  注 1 装置工作电源 DC220V 2 TA二次额定电流 1A 如果各支路TA二次额定电流一致则写一个,不一致需在备注中分别注明及其支路数量 3 支路个数 招标人填写 4 屏柜颜色 招标人填写 5 屏柜尺寸 招标人填写 6 其他 招标人填写 2.2 必要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表6 必要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 投标人响应 型式和规格 数量 型式和规格 数量 1 电源插件 套 1 2 保护CPU插件 套 1 3 通讯管理插件 套 1 4 5 2.3 技术文件提交单位 表7 卖方提交的技术文件及其接收单位 提交图纸资料名称 接收图纸单位名称地址邮编联系人电话 提交份数 提 交 时 间 认可图最终图 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2 1技术协议签订后2周内,供货商应提供认可图纸。 2工程师在收到认可图纸后2周内,应将经确认的1份图纸寄送给供货商。 3供货商收到经确认的图纸2周内提出最终图 认可图最终图 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4 2.4 工程概况 2.4.1 项目名称: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2.4.2 项目单位: 2.4.3 工程规模:本工程升压站220kV系统规划为单母线接线,出线2回,本期建成1回站内规划建设2台主变,本期建设2台35kV系统规划为独立2段单母线接线,本期建成2段单母线接线,并建设母线下35kV风机集电线路8回35kV储能线路2回无功补偿装置2组(SVG)35kV站用变1台。 2.4.4 工程地址: 2.4.5 交通运输: 2.5 使用条件 表8 使 用 条 件 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电源的频率 Hz 50 投标人填写 2 环境温度 日最高温度 39.1 投标人填写 日最低温度 -33.2 投标人填写 日最大温差 30 投标人填写 3 湿度 日相对湿度平均值 % 95 投标人填写 月相对湿度平均值 90 投标人填写 4 海拔高度 m 1700 投标人填写 5 耐受地震能力 水平加速度 0.3g 投标人填写 垂直加速度 0.15g 投标人填写 6 用途 组屏/单装置 组屏 投标人填写 7 安装方式 集中/分散 集中 投标人填写 注 表中招标人要求值为正常使用条件,超出此值时为特殊使用条件,项目单位可根据工程实际使用条件进行修改。 2.6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项目单位原则上不能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根据工程使用条件,当污秽等级海拔高度等与标准技术参数表有差异或对通用部分条款有差异时,应逐项在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表10 中列出,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应对表9的技术参数进行确认。 表9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序号 项 目 标准参数值 项目单位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2 序号 项 目 变更条款页码款号 原表达 变更后表达 1 2 2.7 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适用扩建工程 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适用于扩建工程,由项目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提供。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远投标人需填写专用部分的第1部分和第2部分的相应表格。标准技术参数表和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要求值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为准。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应填写投标人技术差异表。投标人保证值应与型式试验报告及其他性能试验报告相符。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投标人提供的产品技术规范应与本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要求一致。若有偏差投标人应如实认真地在投标人技术偏差表中填写偏差值若无技术偏差则视为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的要求,且在投标人技术偏差表中填写无偏差。 表1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序号 项  目 对应条款编号 技术招标文件要求 差  异 备  注 1 2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表1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序号 产品型号 运行单位 投运数量 投运时间 联系人及电话 备 注 1 2 3 4 5 6 7 8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表1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型号和规格 单  位 数 量 1 2 4 5 6 7 3.4 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3.5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表14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序号 产品型号名称 试验报告类别和内容 依据标准 试验时间 试验单位 1 2 3 3.6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表15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序号 鉴定产品型号名称 组织鉴定单位 依据标准 鉴定时间 1 2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35kV母线保护 技术规范书 通用部分 说明:本技术规范书为征求意见稿,请甲方与当地调度部门沟通,有意见及时反馈给设计院,以便修改。评标时通知当地调度部门参加。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2年06月 石家庄 35kV母线保护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1. 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 2. 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专用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 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1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范围。 3根据实际使用条件,需要变更海拔高度耐受地震能力环境温度等要求。 经招标文件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 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标准技术参数表项目需求部分和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还应对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响应。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中参数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证明参数优于招标人要求的相关试验报告。 5. 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6. 技术规范范本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7. 一次设备的型式电气主接线和一次系统情况对二次设备的配置和功能要求影响较大,应在专用部分中详细说明。 目  次 35kV母线保护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2 1 总则 4 1.1 引言 4 1.2 供方职责 4 2 技术规范要求 4 2.1 使用环境条件 4 2.2 保护装置额定参数 5 2.3 装置功率消耗 5 2.4 母线保护总的技术要求 5 2.5 母线保护具体的技术要求 7 2.6 柜结构的技术要求 8 3 试验 8 3.1 试验要求 8 3.2 性能试验 8 3.3 现场试验 8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8 4.1 卖方提供的样本和资料 9 4.2 技术资料,图纸和说明书格式 9 4.3 供确认的图纸 9 4.4 买卖双方设计的图纸 9 4.5 其他资料和说明书 9 4.6 卖方提供的数据 9 4.7 图纸和资料分送单位套数和地址 10 4.8 设计联络会议 10 4.9 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10 4.10 质量保证 10 4.11 项目管理 10 4.12 现场服务 11 4.13 售后服务 11 4.14 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11 1 总则 1.1 引言 提供设备的厂家投标企业应具有ISO 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年检记录,宜具有AAA级资信等级证书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证书并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商业信誉。提供的保护装置应在国家或电力行业级检验检测机构通过型式试验和动模试验。 投标厂商应满足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以及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备2009年版,满足变电站无人值班的要求。招标方在技术规范书专用部分提出的要求投标方也应满足。 提供的产品应有部级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 投标方应提供设备近2年运行业绩表。 1.1.1 本规范书提出了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母线保护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2 本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1.3 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1.4 本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1.5 本规范书经招投标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1.2 供方职责 供方的工作范围将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1.2.1 提供标书内所有设备及设计说明书及制造方面的说明。 1.2.2 提供国家或电力行业级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型式试验报告,以便确认供货设备能否满足所有的性能要求。 1.2.3 提供设备安装使用的说明书。 1.2.4 提供试验和检验的标准,包括试验报告和试验数据。 1.2.5 提供图纸,制造和质量保证过程的一览表以及标书规定的其他资料。 1.2.6 提供设备管理和运行所需有关资料。 1.2.7 所提供设备应发运到规定的目的地。 1.2.8 如标准规范与本标书的技术规范有明显的冲突,则供方应在制造设备前,用书面形式将冲突和解决办法告知需方,并经需方确认后,才能进行设备制造。 1.2.9 在更换所用的准则标准规程或修改设备技术数据时,供方有责任接受需方的选择。 1.2.10 现场服务 2 技术规范要求 2.1 使用环境条件 2.1.1 外部环境温度:-33.239.1。 2.1.2 海拔<1700m。 2.1.3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2.1.4 相对湿度:5%95%。 2.1.5 抗地震能力:地面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同时作用。 2.2 保护装置额定参数 2.2.1 额定直流电源:220V110V。 2.2.2 额定交流电流:5A/1A。 2.2.3 额定交流电压:100V/相电压。 2.2.4 额定频率:50Hz。 2.2.5 打印机工作电源:交流220V,50Hz。 2.3 装置功率消耗 2.3.1 装置交流消耗:交流电流回路功率消耗每相不大于0.5VAIn1A或1VAIn5A,交流电压回路功率消耗额定电压下每相不大于1VA,供方投标时必须提供确切数值。 2.3.2 装置直流消耗:当正常工作时,不大于50W当保护动作时,不大于80W。供方投标时必须提供确切数值。 2.4 母线保护总的技术要求 2.4.1 环境温度在1040时,装置应能满足规范书所规定的精度。 2.4.2 环境温度在3045时,装置应能正常工作。 2.4.3 装置至少应满足最新版本以下规定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但不限于以下规范和标准。 表1 卖方提供的装置需要满足的主要标准 标准号 标 准 名 称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GB/T 4598.17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4598.18 浪涌抗扰度试验 GB 4858 电气继电器的绝缘试验 GB 6162 静态继电器及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 GB/T 7261 继电器和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 1128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 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1453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和碰撞试验 GB/T 14598.9 辐射电磁场骚扰试验 GB/T 14598.10 快速瞬变干扰试验 GB/T 14598.13 1MHz脉冲群干扰试验 GB/T 14598.14 静电放电试验 GB/T 14598.19 工频抗扰度试验 DL/T 478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670 微机母线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B/T 17626.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 GB/T 17626.2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6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7626.8 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9 脉冲磁场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0 阻尼振荡磁场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1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2 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DL/T 769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 DL/T 5136 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T 667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 第103篇 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DL/T 72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柜屏通用技术条件 Q/GDW 175 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和母线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 国家电网设备2018 979号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 2.4.4 在雷击过电压一次回路操作系统故障及其他强干扰作用下,不应误动和拒动。装置快速瞬变干扰试验高频干扰试验,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冲击电压试验和绝缘试验应至少符合IEC标准。装置调试端口应带有光电隔离。 2.4.5 保护柜与其他设备之间,应采用光电耦合或继电器触点进行连接,不应有电的直接联系。 2.4.6 保护柜中的插件应接触可靠,并且有良好的互换性,以便检修时能迅速更换。 2.4.7 装置应具有直流电源快速小开关,与装置安装在同一柜上。装置的逻辑回路应由独立的直流/直流变换器供电。直流电压消失时,装置不应误动,同时应有输出接点以起动告警信号。直流回路应有监视直流回路电压消失的告警信号继电器。直流电源电压在80%115%额定值范围内变化时,装置应正确工作。在直流电源恢复包括缓慢的恢复到80%Ue时,直流逆变电源应能自动启动。直流电源波纹系数5%时,装置应正确工作。拉合直流电源以及插拔熔丝发生重复击穿火花时,装置不应误动作。直流电源回路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如短路断线接地等时装置不应误动作。 2.4.8 应提供标准的试验插件包括母线保护装置本身具有的试验部件及试验插头,以便对各套装置的输入和输出回路进行隔离或能通入电流电压进行试验。另外,对每面柜的出口跳闸闭锁信号等输入输出回路应在柜面上有隔离措施,以便在运行中分别断开。隔离及试验部件应考虑操作的方便性,隔离压板标签栏位置应安装在隔离件本体或隔离件下部。 2.4.9 装置的出口回路主要电路装置异常及交直流消失等应有经常监视及自诊断功能以便在动作后起动告警信号远动信号事件记录等。 2.4.10 装置中跳闸出口回路动作信号及起动中央信号的接点应自保持,在直流电源消失后应能维持动作。只有当运行人员复归后,信号才能复归,复归按钮装在屏上的适当位置,以便于操作,并应有远方复归功能。用于远动信号和事件记录信号的接点不应保持。 2.4.11 装置中任一元件损坏时,装置不应误动作。 2.4.12 跳闸出口回路采用有触点继电器。跳闸出口继电器触点应有足够容量,跳闸出口继电器触点的长期允许通过电流应不小于5A,在电感负荷的直流电路5ms中的断开容量为50W。信号继电器触点的长期允许通过电流应不小于2A,在电感负荷的直流电路5ms中的断开容量为30W。 2.4.13 对于装置间不经附加判据直接启动跳闸的开入量,应经抗干扰继电器重动后开入抗干扰继电器的启动功率应大于5W,动作电压在额定直流电源电压的55%70%范围内,额定直流电源电压下动作时间为10ms35ms,应具有抗220V工频电压干扰的能力。 2.4.14 所提供的保护设备应能与变电站内继电保护运行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或直接与监控系统连接,供方应提供符合国家电网公司要求的通用规约文本。保护装置向子站或监控系统提供的信息包括:保护的运行定值及控制字保护的当前运行定值区保护的动作信号动作时间故障相别保护的自检状态,自检出错的类型,出错时刻保护的当前压板状态保护的当前模拟量。提供的保护装置应能保证接入变电所其他厂家的子站或监控系统,必要时应提供规约转换装置包括在投标报价中,保护装置需具备3组通信接口包括以太网或RS485通信接口和打印机接口。 2.4.15 保护装置应具备远方修改定值功能软压板远方投退和定值区远方切换功能,其软压板远方投退功能不允许通过修改定值实现。 2.4.16 微机保护装置应具备通信网络对时和卫星时钟对时功能。应具备IRIG-BDC或脉冲对时功能,并通过保护柜端子排接线。 2.5 母线保护具体的技术要求 2.5.1 母线配置一套微机型母线差动保护,母线差动保护装置应设复合电压闭锁元件,母线保护屏不设置独立的复合电压闭锁装置。保护出口应有复合电压闭锁措施,复合电压闭锁元件应与母差元件不共CPU。 2.5.2 母线保护应具有可靠的TA饱和判别功能,区外故障TA饱和时不应误动。 2.5.3 母线保护应能快速切除区外转区内的故障。 2.5.4 母线保护应允许使用不同变比的TA,并通过软件自动校正。 2.5.5 具有TA断线告警功能,除母联分段TA断线不闭锁差动保护外,其余支路TA断线后固定闭锁差动保护。 2.5.6 双母线接线的差动保护应设有大差元件和小差元件大差用于判别母线区内和区外故障,小差用于故障母线的选择。 2.5.7 对构成环路的各种母线,保护不应因母线故障时电流流出的影响而拒动。 2.5.8 双母线接线的母线保护,在母线分列运行,发生死区故障时,应能有选择地切除故障母线。 2.5.9 母线保护应能自动识别母联分段的充电状态,合闸于死区故障时,应瞬时跳母联分段,不应误切除运行母线。 2.5.10 双母线接线的母线保护,应设电压闭锁元件,母联和分段不经电压闭锁。 2.5.11 双母线接线的母线TV断线时,允许母线保护解除该段母线电压闭锁。 2.5.12 双母线接线的母线保护,通过隔离开关辅助触点自动识别母线运行方式时,应对隔离开关辅助触点进行自检。当与实际位置不符时,发隔离开关位置异常告警信号,应能通过保护模拟盘校正隔离开关位置。当仅有一个支路隔离开关辅助触点异常,且该支路有电流时,保护装置仍应具有选择故障母线的功能。 2.5.13 双母线接线的母线保护应具备电压闭锁元件启动后的告警功能。 2.5.14 宜设置独立于母联跳闸位置分段跳闸位置的母联分段分列运行压板。 2.5.15 母线保护任一元件或回路异常,应发告警信号。差动元件及闭锁元件起动,直流消失,装置异常和保护动作跳闸时,应发信号。除此,还应具有起动遥信及事件记录接点。母线保护输出接点应有一定量的备用。 2.6 柜结构的技术要求 2.6.1 屏体要求详见国家电网继电保护柜屏制造规范。 2.6.2 内部配线的额定电压为1000V,应采用防潮隔热和防火的交联聚乙烯绝缘铜绞线,其最小等效截面不小于1.5mm2,但对于TA和TV的等效截面应不小于2.5mm2。导线应无划痕和损伤。卖方应提供配线槽以便于固定电缆,并将电缆连接到端子排。卖方应对所供设备的内部配线设备的特性和功能的正确性全面负责。所有连接于端子排的内部配线,应以标志条和有标志的线套加以识别。 2.6.3 所有端子采用额定值为1000V10A的压接型端子。电流回路的端子应能接不小于4mm2的电缆芯线。TA和TV的二次回路应提供标准的试验端子,便于断开或短接各装置的输入与输出回路对所有装置的跳闸出口回路应提供各回路分别操作的试验部件或连接片,以便于必要时解除其出口回路。一个端子只允许接入一根导线。端子排间应有足够的绝缘,端子排应根据功能分段排列,并加入可进行标注的隔离件,至少留有10%的备用端子,且可在必要时再增加。端子排间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外部电缆的连接。断路器的跳闸或合闸回路端子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不应布置在相邻的端子上,便于外部电缆的连接。 屏上跳闸回路应采用能接4mm2截面电缆芯的端子,并且跳闸回路的公共端子应采用多个端子的连接方式,以保证一个端子只允许接入一根电缆芯。屏上电源回路应采用能接4mm2截面电缆芯的端子,并且要求正负级之间应有端子隔开。 2.6.4 屏面上信号灯和复归按钮的安装位置应便于运行监视操作和维护。 2.6.5 屏上的所有设备包括继电器控制开关熔断器空气开关指示灯及其他独立安装的设备,均应有便于识别铭牌或标签框。 2.6.6 保护柜所有空气开关应设在门外。 2.6.7 柜上设备应采用嵌入式或半嵌入式安装和背后接线。 2.6.8 对于必须按制造厂的规定才能进行更换的部件和插件,应有特殊的符号标出。 3 试验 3.1 试验要求 3.1.1 卖方提供的设备试验标准应符合IEC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有关规范,并提供型式试验出厂试验及现场投运试验三种类型试验报告。 3.1.2 卖方提供的每一种型式的产品都应提供型式试验报告和报告结论证明。 3.1.3 卖方提供的每一套设备出厂之前都应按规范要求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工厂规定的调试大纲进行出厂检查性能试验,试验报告应随产品提供。当需做动态模拟试验时,模拟系统的接线和参数由卖方与需方在试验前协商确定,按实际系统参数进行动模试验。 3.2 性能试验 3.2.1 装置内部所有元器件性能正确性试验及所有接线正确性试验。 3.2.2 模拟实际情况进行连续通电,包括交流电流电压直流电源的试验。 3.2.3 每个回路除弱电回路外应进行工频2000V1min耐压试验。 3.2.4 装置的整定值校对和动作特性试验。 3.3 现场试验 现场实际设备接入后,在一次设备不带电和带电试运行时还应作测试验收,卖方应负责保护装置的现场调试及投运试验。现场投运前和试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元件损坏,卖方应及时无偿修理或更换,直至符合规范要求。保修期内产品出现不符合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卖方亦应负责。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4.1 卖方提供的样本和资料 卖方应在报价书中提供与本规范书有关的样本,其中包括成套保护装置,标准部件,各种接点回路图,有关继电器选择开关信号灯样本等,以备买方查核,样本中还应包括各种额定值数据接点数量及其数据各元件性能功率消耗包括交流及直流回路,正常及动作情况及使用说明等必需的资料。卖方还应提供装置运行及改进情况说明。 4.2 技术资料,图纸和说明书格式 4.2.1 全部图纸应为A4幅面,并有完整图标,采用国标单位制。图中字体不得小于3mm。 4.2.2 提供最终修改图的USB接口存储优盘图形文件能够被PC机AutoCAD for windows 2000版支持。并提供一份可供修改的最终图纸电子文件。 4.3 供确认的图纸 在合同签字后2周内,卖方应以快件方式提交供确认和了解的资料和图纸。 1 装置的交流和直流接线及输出接点图及它们的图例符号说明,跳闸回路图及说明。 2 保护柜屏面布置图及图例符号说明和所有元件技术参数表。 3 保护柜背面接线图。 4 装置的方框原理图及其说明,各套装置及其元件的原理接线及动作原理的说明。 5 继电器和选择开关使用导则。 买方有权要求卖方对设备部件按合同做出修改而不发生任何额外费用。买方确认图纸时间未影响卖方交货进度的前提下,在收到买方最终确认图之前采购或制造时的材料应由卖方承担全部风险和费用。 4.4 买卖双方设计的图纸 卖方在联络会议后的2周内,应提供经过联络会议修改后的全部正式图纸及资料,供买方设计。 经过设计联络会议修改后的全部正式图纸及资料。 1 保护装置各个部件的内部接线图和图例符号说明。 2 保护柜内部接线图,包括保护柜背面布置图及说明。 3 保护柜内端子配置布置图。 4 保护柜内端子排的端子排列图。 5 试验板的接线图。 6 保护柜地脚螺丝安装图。 7 合同设备施工时所必需的其他原理图。 8 所有图纸的优盘及支持软件。 4.5 其他资料和说明书 4.5.1 卖方应提供给买方装置投产前试验用的详细的试验说明和技术要求,还应提供卖方提供的特殊的试验仪器的使用说明,卖方还应提供现有装置进行正常试验及运行维护故障诊断的内容和要求。 4.5.2 卖方应提供各装置的出厂试验报告。 4.5.3 专用工具和仪器的说明。 4.5.4 卖方提供与供货装置一致的说明书保护装置的定值表整定计算导则及计算算例。 4.6 卖方提供的数据 4.6.1 卖方应提供投标数据和信息,要求卖方提供足以证明设备性能的技术数据。卖方应提供评标所需的资料最新版本或修订版。 4.6.2 卖方提供的数据应包括卖方所提供产品的性能保证数据预计性能接口要求和操作特性。卖方应提供买方所要求的性能信息,并对其可靠性和一致性负责,卖方所提供的资料和数据将成为合同的一部分。任何数据的更改都须经买方同意。 卖方还应提供保护装置的软件版本号和校验码。 4.6.3 如买方因设计和其他需要,要求卖方提供有关技术数据时,卖方应按买方的要求提供这些资料和技术数据。 4.6.4 卖方应提供供货记录,包括安装地点投运时间和运行情况。 4.6.5 卖方应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书。 4.7 图纸和资料分送单位套数和地址 图纸和资料分送单位套数和地址在专用部分明确。 4.8 设计联络会议 4.8.1 若有必要,买方在收到卖方签字的第一批文件后的2周内将举行设计联络会议。 设计联络会议内容: 1 卖方应对修改后的供确认的资料和图纸进行详细的解释,并应解答买方对这些资料和图纸所提的问题,经过共同讨论,买方给予确认,以便卖方绘制正式图纸提供给买方。 2 卖方应介绍合同产品已有的运行经验。 3 卖方应提供验收大纲,工程参数表。 4.8.2 会议需要签订会议纪要,该纪要将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4.9 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要求满足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中关于工厂验收现场的规范。 4.10 质量保证 4.10.1 卖方应保证制造过程中的所有工艺材料试验等包括卖方的外购件在内均应符合本规范书的规定。若买方根据运行经验指定卖方提供某种外购零部件,卖方应积极配合。卖方对所购配套部件设备质量负责,采购前向买方提供主要国产元器件报价表,采购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交货时必须向买方提供其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及有关安装使用等技术文件资料。 4.10.2 对于采用属于引进技术的设备元器件,卖方在采购前应向买方提供主要进口元器件报价表。引进的设备元器件应符合引进国的技术标准或IEC标准,当标准与本规范书有矛盾时,卖方应将处理意见书面通知买方,由买卖双方协商解决。假若卖方有更优越或更为经济的设计和材料,足以使卖方的产品更为安全可靠灵活适应时,卖方可提出并经买方的认可,然而必须遵循现行的国家工业标准,并且有成熟的设计和工艺要求以及工程实践经验。 4.10.3 双方签订合同后,卖方应按工程设计及施工进度分批提交技术文件和图纸,必要时,买卖双方尚需进行技术联络,以讨论合同范围内的有关技术问题。 4.10.4 卖方保证所提供的设备应为由最适宜的原材料并采用先进工艺制成且未经使用过的全新产品保证产品的质量规格和性能与投标文件所述一致。 4.10.5 卖方提供的保护设备运行使用寿命应不小于15年。 4.10.6 卖方保证所提供的设备在各个方面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质量规格和性能。在合同规定的质量保证期内保护设备到货后24个月或SAT后18个月,卖方对由于设计制造和材料外购零部件的缺陷而造成所供设备的任何破坏缺陷故障,当卖方收到买方的书面通知后,卖方在2天内免费负责修理或更换有缺陷的设备包括运输费税收等,以达到技术规范书的要求。质保期以合同商务部分为准。 质保期后发生质量问题,卖方应提供维修服务。 4.11 项目管理 4.11.1 合同签订后,卖方应指定负责本工程的项目经理,负责卖方在工程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如工程进度设计制造图纸文件包装运输现场安装调试验收等。 4.11.2 卖方在订货前应向买方提供一般性资料如:典型说明书主要的总装图等。 4.11.3 在技术协议签订1个月内,卖方向买方提供以下技术文件: 1 总装图,应表示设备总的装配情况,包括外形尺寸安装尺寸运输尺寸和重量端子尺寸及其他。 2 底座图,应表明设备底座的尺寸固定螺栓的位置和尺寸等。 3 铭牌,包括主要额定参数等。 4 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修理调试和全部附件的完整说明数据图纸资料。 5 型式试验报告。 6 结构图及对基础的技术要求。 4.12 现场服务 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视买方工作情况卖方及时派出工程技术服务人员,以提供现场服务。卖方派出人员在现场负责技术指导,并协助买方安装调试。同时,买方为卖方的现场派出人员提供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条件。 当变电站内保护设备分批投运时,卖方应按合同规定及时派工程技术人员到达现场服务。 4.13 售后服务 4.13.1 现场投运前和试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元件损坏,卖方应及时无偿修理或更换,直至符合规范要求。保修期内产品出现不符合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卖方亦应负责修理或更换。保修期外产品出现异常设备缺陷元件损坏或不正确动作,现场无法处理时,卖方接到买方通知后,应在4小时内响应,并立即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在48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理。 4.13.2 卖方在设备保修期外及时更换损坏的设备,按成本收取维修费用。对反事故措施以及软件版本的升级等,应提供技术服务。 4.14 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4.14.1 对每套保护,卖方应提供必要的备品备件和事故易损备件。 4.14.2 卖方应提供安装运行检修所需的非常规或非标准的专用工具,包括专用调试测试设备。提供的专用工具。 35kV母线保护 技术规范书 专用部分 目  次 1 标准技术参数 14 2 项目需求部分 15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15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15 2.3 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15 2.4 工程概况 16 2.5 使用条件 16 2.6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16 2.7 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适用扩建工程 17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17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17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17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17 3.4 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18 3.5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18 3.6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18 1 标准技术参数 投标人应认真逐项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见表1中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请填写表10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表1 母线保护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 数 名 称 单位 标准参数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电流定值误差 不超过3% 投标人填写 2 电压定值误差 不超过3% 投标人填写 3 保护动作精度误差 3% 投标人填写 4 时间继电器的动作精度误差 最大整定值的1% 投标人填写 5 整组动作时间 ms 在2倍整定值下整组动作时间不大于30ms 投标人填写 6 整组返回时间 ms 在20倍额定值下整组返回时间不大于60ms 投标人填写 7 交流电压回路过载能力 1.2In,连续工作1.4In,10s 投标人填写 8 交流电流回路过载能力 2In,连续工作10In,10s 40In,1s 投标人填写 9 交流电压回路功率损耗每相 VA 1 投标人填写 10 交流电流回路功率损耗每相 VA 0.5In1A 1In5A 投标人填写 11 装置直流消耗 W 50工作时 80动作时 投标人填写 12 跳闸触点容量 长期允许通过电流不小于5A 触点断开容量为不小于50W 投标人填写 13 其他触点容量 长期允许通过电流不小于2A 触点断开容量为不小于30W 投标人填写 表2 打印机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 数 名 称 单位 标准参数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工作电源 V AC 220 投标人填写 2 接口型式 与保护装置配套 投标人填写 表3 保护柜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 数 名 称 单位 标准参数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尺寸 mm 高度:2260 宽度:800 深度:600 投标人填写 2 颜色 甲方确定 投标人填写 注 1. 项目单位对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有差异时,可在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投标人应对该差异表响应。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2. 参数名称栏中带的参数为重要参数。如不能满足要求,将被视为实质性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2 项目需求部分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表4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不带转接屏方案 项目单位要求 投标人响应 序号 名称 供货范围 单位 数量 名称 供货范围 单位 数量 1 母线 保护屏 每面屏 含母差保护装置1 套, 终期单母线2分段,按段配置 连接单元按20 个考虑 模拟盘 0 套 打印机 1 台 面 2 2 其他 注:1.设备配置应满足当地电网要求。保护装置采用以太网接口接入计算机监控系统。装置采用DL/T 860IEC61850规约。 2.保护装置应具备对时功能,具有IRIG-B(DC)码对时方式。 3.因本工程初步设计未审查,配置应以最终的审查结果为准,不排除调整的可能。投标方应在接到甲方正式生产通知后,再安排生产。 表5 可选择的技术参数表 序号 名  称 参数 投标人响应 备 注 1 装置工作电源 DC220V 2 TA二次额定电流 1A 3 断路器跳闸线圈电流 招标人填写 4 断路器合闸线圈电流 招标人填写 5 屏柜颜色 甲方确定 6 屏柜尺寸 2260(高)800(宽)600(深)mm 7 其他 招标人填写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表6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单  位 招标人要求 投标人响应 型号和规格 数量 型号和规格 数量 1 2 3 4 5 6 2.3 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经确认的图纸资料应由卖方提交表7所列单位。 表7 卖方提交的须经确认的图纸资料及其接收单位 提交图纸资料名称 接收图纸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 提交份数 提 交 时 间 认可图最终图 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2 1技术协议签订后2周内,供货商应提供认可图纸。  2工程师在收到认可图纸后2周内,应将经确认的1份图纸寄送给供货商。  3供货商收到经确认的图纸2周内提出最终图 认可图最终图 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4 2.4 工程概况 2.4.1 项目名称: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2.4.2 项目单位: 2.4.3 工程规模:本工程升压站220kV系统规划为单母线接线,出线2回,本期建成1回站内规划建设2台主变,本期建设2台35kV系统规划为独立2段单母线接线,本期建成2段单母线接线,并建设母线下35kV风机集电线路8回35kV储能线路2回无功补偿装置2组(SVG)35kV站用变1台。 2.4.4 工程地址: 2.4.5 交通运输: 2.5 使用条件 表8 使用条件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电源的频率 Hz 50 投标人填写 2 环境温度 日最高温度 39.1 投标人填写 日最低温度 -33.2 投标人填写 日最大温差 30 投标人填写 3 湿度 日相对湿度平均值 % 95 投标人填写 月相对湿度平均值 90 投标人填写 4 海拔高度 m 1700 投标人填写 5 耐受地震能力 水平加速度 g 0.3g 垂直加速度 g 0.15g 注 表中招标人要求值为正常使用条件,超出此值时为特殊使用条件,项目单位可根据工程实际使用条件进行修改。 2.6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项目单位原则上不能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根据工程使用条件,当污秽等级海拔高度等与标准技术参数表有差异或对通用部分条款有差异时,应逐项在表9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列出,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应对表9的技术参数进行确认。 表9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序号 项  目 标准参数值 项目单位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2 序号 项  目 变更条款页码款号 原表达 变更后表达 1 2 2.7 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适用扩建工程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投标人需填写专用部分的第1部分和第2部分的相应表格。标准技术参数表和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要求值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为准。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应填写投标人技术差异表。投标人保证值应与型式试验报告及其他性能试验报告相符。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投标人提供的产品技术规范应与本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要求一致。若有偏差投标人应如实认真地填写偏差值若无技术偏差则视为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的要求,且在投标人技术偏差表中填写无偏差。 表10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序号 项 目 对应条款编号 技术招标文件要求 偏 差 备 注 1 2 3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表11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序号 产品型号 运行单位 投运数量 投运时间 联系人及电话 备 注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表12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型号和规格 单位 数量 1 2 3 4 5 6 3.4 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3.5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表13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序号 产品型号名称 试验报告类别和内容 依据标准 试验时间 试验单位 3.6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表14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序号 鉴定产品型号名称 组织鉴定单位 依据标准 鉴定时间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故障信息子站系统 技术规范书 说明:本技术规范书为征求意见稿,请甲方与当地调度部门沟通,有意见及时反馈给设计院,以便修改。评标时通知当地调度部门参加。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2年06月 石家庄 1 故障信息管理系统范本使用说明 1. 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 2. 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专用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 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1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范围。 3根据实际使用条件,需要变更海拔高度耐受地震能力环境温度等要求。 经招标文件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 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标准技术参数表项目需求部分和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还应对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响应。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中参数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证明参数优于招标人要求的相关试验报告。 5. 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6. 技术规范范本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2 故障信息子站系统 技术规范通用部分 1 总则 2 技术要求 3 技术服务 4 买方工作 5 工作安排 6 质量保证和试验 7 包装运输和储存 1 总则 1.1 投标人应具备招标公告所要求的资质,具体资质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1.2 投标人须仔细阅读包括本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和专用部分在内的招标文件阐述的全部条款。投标人提供的 故障信息管理系统 应符合招标文件所规定的要求。 1.3 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提出了对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参数性能结构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4 本招标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标准和本招标文件技术要求的全新产品,如果所引用的标准之间不一致或本招标文件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要求较高的标准执行。 1.5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差异,则意味着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招标文件的要求。如有与本招标文件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必须逐项在技术差异表中列出。 1.6 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技术规范未尽事宜,由合同签约双方在合同谈判时协商确定。 1.7 若中标人完全响应招标书,上述技术规范直接作为技术协议。 若中标人不完全响应招标书或双方需要补充其他内容,在签订技术协议时,由中标人提供 差异表以及补充内容的纸质文件,经各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连同上述技术规范共同构成技术协议。 1.8 技术协议签订后1周内,双方必须签订商务合同,便于生产厂家及时提供有效的设计资料。 1.9 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中通用部分各条款如与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有冲突,以专用部分为准。 1.10 投标人应提供投标产品的软件版本信息。 2 技术要求 2.1 标准和规范 2.1.1 合同中所有设备备品备件,包括卖方自其他单位获得的所有附件和设备,除本规范书中规定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外,其余均应遵照最新版本的电力行业标准DL国家标准GB和IEC标准及国际单位制SI,这是对设备的最低要求。投标人如果采用自己的标准或规范,必须向买方提供中文或英文复印件并经买方同意后方可采用,但不能低于DLGB和IEC的有关规定。 2.1.2 执行的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书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书的条文。所示标准均应采用最新有效版本。 标准号 标准名称 GB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4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 GB24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 GB4858 电气继电器的绝缘试验 GB6126 静态继电器及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 GB7261 继电器和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11287 继电器,继电保护装置振荡正弦试验 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1453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和碰撞试验 GB/T15145 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B/T 14598.9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辐射电磁场骚扰试验 GB/T 14598.10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4598.1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1MHz脉冲群干扰试验 GB/T 14598.148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静电放电试验 GB/T 14598.1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的抗扰度 GB/T 14598.18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浪涌抗扰度试验 GB/T 1128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振动试验正弦 GB/T 1453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 GB/T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DL480 静态电流相位比较式纵联保护装置技术条件 DL/T478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769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 DL/T 5218 220kV750kV变电站设计规程 DL/T 5136 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T524 继电保护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技术条件 DL/T667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第103篇 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DL/T713 500kV变电站和控制设备的抗扰度要求 DL/T72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柜屏通用技术条件 Q/GDW 161 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 175 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和母线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 273 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处理系统技术规范 电安生1994191号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 国电调2002138号文 关于印发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继电保护实施细则 国家电网设备2018 979号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 2.2 使用环境条件 2.2.1 设备储存温度:-4070。 2.2.2 设备工作温度:-555。 2.2.3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2.2.4 相对湿度:5%95%。 2.2.5 抗地震能力:地面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同时作用。 2.2.6 安装环境 室内安装,为无屏蔽无抗静电措施的房间,室内设有空调。 地板负重:400kg/m2。 2.2.7 特殊地理条件要求可在本技术规范专用部分2.工程概况中提出。 2.3 基本技术条件 2.3.1. 对系统总的要求 2.3.1.1 安全性:要求本系统内部的任何元件,均不能影响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在系统设计上,应做到没有使保护装置动作出口的可能性。 2.3.1.2 适应性:要求与调度端主站之间的通信既要适应低速通道如拨号网络,又要适应高速通道拨号方式10/100M以太网方式。 2.3.1.3 兼容性:要求本系统能与不同厂家的继电保护故障录波器及安全自动装置以下简称保护装置接口,并做到规约统一。 2.3.1.4 可扩展性:本系统应预留标准接口,以便为其它系统提供数据发布和资源共享。 2.3.2 组网方式 子站通过调度数据网通道向省调主站1备调主站2和地调地区分站传送保护故障信息和故障录波器的有关信息。本期工程自动化专业已具备调度数据网接入设备,保护故障信息远传系统的信息传送采用10BASE-T接口接入调度数据网接入设备,通过屏蔽网线相联。 保护故障信息远传系统组成一个单独的光纤以太网,管理柜采集柜优先采用以太网口接入能提供光纤以太网接口的故障录波器和保护装置,不能提供光纤以太网接口的保护装置通过RS-485串口(103规约)采用屏蔽双绞线接入采集柜,不能提供光纤以太网接口和RS-485串口的保护装置将接点量接入采集柜,由采集柜转换后接入该以太网。管理柜负责与主站通信(10/100M以太网方式)。 2.3.3 系统规模 按提供以太网接口的保护装置60个,提供串口的保护装置60个,接点量100个考虑。 2.3.4 管理柜预留二个与监控系统通信的光纤以太网口。 2.3.5 系统配置主要功能和技术规范 2.3.5.1 系统硬件软件配置 a 硬件配置 管理柜采用微机型设备,并带有打印机。 厂家应提供保护室内与保护装置之间组网所需的光缆串口通信线及子站上送信息到通信机房的光缆和网络设备5类双绞线及其它连接必需的附件。并负责整套组网系统的安装调试及开通。 本系统所使用的硬件设备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所有与信息系统管理子站通信均需用光缆实现,以保证光电隔离。 b 软件配置 系统管理软件 规约转换软件 用户界面 故障分析软件 数据库管理软件 2.3.5.2 系统主要功能 a 自检和巡检设备:自检系统设备及巡检接入的保护装置,管理柜应保存所有联网装置的动作异常启动记录并建立相应档案,根据要求上传主站和就地监控系统发信号提示运行人员显示打印 b 数据查询和检索备份功能:主站工作站和管理柜可以根据权限随时查询站内的保护装置定值开关量位置情况历史动作报告,自检报告和录波器的定值和历史录波数据管理柜具备数据库备份文件导入导出功能本系统记录归档的信息均为只读文件,修改删除归档信息和原始数据时需口令正确才能进行,且修改后有永久性标识 c 数据处理:功能一,管理柜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所有保护装置上传的数据格式进行统一,并统一打包上传至主站。功能二,具备保存保护装置原始格式文件并能直接上传至主站的能力 d 数据上传:保护及故录的报告按优先级传送至主站。 第一级:保护动作总报告及故障录波简报,要求2分钟内自动上传至主站 第二级:保护动作分报告采样点数据,保护启动报告,保护自检报告,要求在主站空闲时10分钟内传送至主站 第三级:故录的详细报告,就地保存在录波器内,管理柜可根据授权随时调阅。 电网故障应同时就地显示打印信息和发出信号提示运行人员。 e 远程通信:具有远传功能,故障信息远传系统经通信通道向省调和地调传送保护与故障录波器的有关信息。接口方式采用10/100M自适应以太网方式。 f 对时:要求装置有GPS卫星同步对时功能。由监控系统厂家提供一路GPS有源220V输出接点,用电缆接至柜端子排对时端子。 g 安全性能:为保证系统的安全,管理柜应根据需要设置允许访问本系统的用户名称及密码,并需提供网络安全方案。 h 系统设置:设置巡检设备对时自动进行时间报告上传的时间间隔MODEM的参数设置添加删除工作站和用户等等 i 图形显示功能:反映站内的主接线图等。管理柜应能显示主接线图及开关状态,相关的软件应具有良好的界面及方便的图元编辑功能。在主接线图上可以定义相关的保护单元及开关量信息。而且该信息可以传送到主站,做到设备原始参数的唯一性 j 具备断点续传功能,串口传输率应达到设备串口支持的最高速率对各装置的通信规约转换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使用单独的驱动程序库,现场可自动完成连接设备的设置更改添加等维护调整工作,以保证本系统的扩建 k 子站预留与微机监控系统的接口,并考虑相互间信息的共享。 l 信息发布: 主站与子站之间采用WEB技术,实现主站对子站各种查询和操作。如对微机保护实现:复归动作信号修改保护时钟召唤采样值查询事件报告,召唤开关量状态召唤故障报告召唤保护定值召唤最新报告召唤自检报告退出查询与操作等对微机故障录波器实现召唤时钟曲线分析报告检索查看定值启动录波复制录波开关量配置退出查询与操作等。 管理柜拥有良好的人机操作界面,对上述信息会进行必要的处理。保护装置的动作报告自检报告等综合分析报告可以通过打印机以中西文两种格式输出,而且具有完善的在线帮助系统。 2.3.5.3 系统通信方式和通信规约 站内采用串口方式连接的通信规约应满足行标DL/T667-1999idt IEC60870-5-103IEC60870-5-103通信规约要求。 与主站通信采用10/100M 以太网接口方式连接。idt IEC60870-5-103IEC-60870-5-103通信规约的要求。数据格式采用ANSI/IEEE/COMTRADE,数据库采用ANSI/ISO关系形SQL标准。 2.3.5.4 需要接入故障管理信息系统的设备 a 需要接入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的故障录波器(招标后提供) b 需要接入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的保护装置(招标后提供) c 其他信息:不能进行通讯的保护信息通过(故障信息管理系统中标厂的设备)接入故障信息管理系统。 d 其他保护装置:协议中没有涉及的保护装置预留RS485通讯接口,IEC60870-5-103通讯规约,本次不接入故障信息管理系统。 2.3.5.5 投标人提供的子站系统应能与各个厂家的主站系统相连接,并提供相应的规约文本和技术支持。 2.3.5.6 所有信息管理系统组网与监控通信通过变电所提供的通信终端上传调度及与相应设备相连所需的电缆光缆及其它附件均由供货厂家提供,并负责接线整套系统调试及与相关系统的调通工作。 2.3.5.7 投标人与各保护和故障录波厂商积极配合,在供货前完成相互的联调通信。 2.4 技术性能要求 2.4.1 装置性能要求 2.4.1.1 本条所提的要求适用于每一套装置或每一面柜及其相互间配合的要求。同时,每一套装置或每一面柜还应分别满足其特定的要求。 2.4.1.2 环境温度 温度在-1540时,装置应能满足技术规范书所规定的精度。 温度在-2555时,装置应能正常工作。 2.4.1.3 装置交流功耗 每套保护装置每相交流电流回路额定功率消耗: < 0.5VA。 每套保护装置每相交流电压回路额定功率消耗: < 1VA。 2.4.1.4 每套保护装置之间,保护柜之间,保护柜与其他设备之间,应采用光电耦合和继电器接点进行连接,不应有电的直接联系。 2.4.1.5 在雷击过电压,一次回路操作,开关场故障及其强干扰作用下,在二次回路操作干扰作用下,装置不应误动和拒动,装置的高频干扰试验静电放电试验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快速瞬变干扰试验等应符合下列标准: IEC-60255-22-1 III级 IEC-60255-22-2 III级 IEC-60255-22-3 III级 IEC-60255-22-4 IV级 2.4.1.6 由分布电容并联电抗高压直流输电设备变压器(励磁涌流)和CT,CVT等在暂态和稳态产生的谐波分量和直流分量影响下,装置不应误动和拒动。 2.4.1.7 装置的交流耐压试验应符合IEC标准。 2.4.1.8 运行和检修 a 保护柜中的插件应具有良好的互换性,以便于检修时能迅速地更换。 b 每套装置应具有标准的试验插件和试验插头,以便对各套装置的输入及输出回路进行隔离或通入电流电压进行试验。 c 每套装置应具有试验部件等操作设备,以便在运行中由操作人员断开跳闸出口回路。每套装置跳闸起动失灵保护起动重合闸闭锁重合闸发送和接收远方信号回路中应有连接片,以便在运行中能够断开,防止引起误动。 2.4.1.9 直流电源 a 每套装置应具有自己的快速小开关(具有直流特性)与装置安装在同一柜上。直流电源回路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如短路断线,接地等)直流电压突变或渐变时,装置不应误动,拉合直流电源以及插拔熔丝发生重复击穿的火花时,装置不应误动。 b 直流电源电压在80115%额定值范围内变化时,装置应正确工作。 c 直流电源纹波系数5%时,装置应能正确工作。 2.4.1.10 装置中任一元件损坏时,装置不应误动作。装置中的主要电路应有经常监视,回路不正常时,应能发出告警信号。 2.4.1.11 保护装置应采用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的设备,投标人应提供装置已经运行的情况以及在运行或制造过程中装置的改进情况等资料。如果所提供的设备(无论本工程或其他工程)今后发现在动作原理上有任何缺陷,应马上通知招标人,投标人负责免费更换软件,并负责调试投入运行。 2.4.1.12 本技术规范书所提出的要求是至少应满足的,但并不完全限于这些要求。 2.4.1.13 装置应提供两个以太网口,具备与监控系统联调通信的能力。 2.4.1.14 保护装置应具有与外部标准授时源的GPS对时接口。装置时钟精度:24小时不超过2s经过时钟同步后相对误差不大于1ms。 2.4.2 保护装置设计要求 执行有关设计规范及国家电网公司及当地供电公司要求。 2.4.3 组屏设计要求 2.4.3.1 屏柜体加工制造标准 屏体要求详见国家电网继电保护柜屏制造规范。 2.4.3.2 柜包括所有安装在上面的成套设备或单个组件,皆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正确的安装方式。保证柜在起吊运输存放和安装过程中不会损坏。投标人还应提供运输存放和安装说明书,供用户使用。 2.4.3.3 投标人应对柜内部接线的正确性全面负责,在指定的环境条件下,所供应的设备的特性和功能应完全满足技术协议书的要求。 2.4.3.4 柜的机械结构应能防卫灰尘潮湿虫和动物所规定的高温和低温柜支架的振动。 2.4.3.5 为便于运行和维修,应利用标准化元件和组件。 2.4.3.6 柜应前后有门,前门上应有采用屏蔽材料的玻璃窗,可监视内部的掉牌信号及信号灯。门在开启时应不影响周围屏柜正常开启。门在开闭时,保护不应误动作。 2.4.3.7 柜及其中设备应能适用于地震地区。 2.4.3.8 柜上的设备采用嵌入式安装,并在背后接线,柜底部应有安装孔。 2.4.3.9 每面柜应装有100mm2截面的接地铜排,接地铜排末端应装好可靠的压接式端子,以备接到电站的接地电网上,所有柜上的接地线与接地铜牌的连接应至少用两个螺丝。保护装置外壳应与接地铜排相连。接地铜排用绝缘子支撑,绝缘子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满足施工要求。接地母线上依次打好8mm和5mm的孔。 2.4.3.10 接线 2.4.3.11 柜中的内部接线应采用耐热耐潮和阻燃的具有足够强度的绝缘铜线,导线应有永久性标志。 2.4.3.12 导线应无损伤,导线的端头如采用压紧型针插式连接件,则连接紧密完好。 2.4.3.13 提供走线槽,以便于固定端子排的接线。 2.4.3.14 端子排的技术要求 a 端子采用双层四联端子,端子上应标明端子号,每侧端子排应至少有20个备用端子。 b 端子排应保证有足够的绝缘水平,端子全部采用UL标准Vo级阻燃端子额定电压不小于600V。 c 每个端子的一侧上只接一根导线。 d 端子排应该分段,断路器的跳闸回路不宜接在相邻的端子上。直流电源正负极也不能接在相邻端子上。 2.4.3.15 应保证柜内外油漆过的表面在运输存放和正常运行时的防腐蚀性能。 2.4.3.16 每面柜及其上的装置包括其他独立附件都应有标签框,以便清楚地识别,外壳可移动的设备,在设备的本体上也应有同样的识别标志。 2.4.3.17 对于那些必须按制造厂的规定才能进行更换的部件和插件,应有特殊符号标出。 2.4.3.18 取消保护柜内照明电源。前后门加锁,一把钥匙应能开多把锁。 2.4.3.19 屏面上信号灯和复归按钮的安装位置应便于维护运行监视和操作。 2.4.3.20 屏上的所有设备包括继电器控制开关熔断器空气开关指示灯及其它独立安装的设备,均应有便于识别铭牌或标签框。 2.4.3.21 对于必须按制造厂的规定才能运行更换的部件和插件,应有特殊的符号标出。 2.4.3.22 保护屏应有交流电压小开关接点告警接点输出回路。 3 技术服务 3.1 项目管理 合同签定后,卖方应指定负责本工程的项目经理,负责协调卖方在工程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如工程进度设计制造图纸文件制造确认包装运输现场安装调试验收等。 3.2 技术文件 3.2.1 卖方在定货7天前向买方提供一般性资料如:鉴定证书报价书典型说明书屏布置图系统原理图和主要技术参数,并提供实际装置相符的定值清单和整定说明软件版本信息等。 3.2.2 在技术协议签定后7天内,卖方向业主和设计单位提供下列技术文件各1份以供确认。 3.2.2.1 保护屏正面布置图屏内设备布置图及图例说明。还应包括外型尺寸设备布置正面图及总重量运输尺寸和重量及其它附件。 3.2.2.2 保护屏的安装尺寸图。包括屏的尺寸基础螺栓的位置和尺寸等。 3.2.2.3 保护屏的端子排图。 3.2.2.4 保护屏原理框图及说明,模件或继电器的原理接线图及其工作原理说明。 3.2.2.5 保护屏所用的辅助继电器和选择开关采用的标准装置的抗干扰试验标准。 卖方应向买方介绍保护装置功能和使用说明,如某些功能不能满足运行条件时,买方有权要求卖方改进。 在收到买方最终认可图纸前,卖方所购买的材料或制造所发生的费用及其风险全由卖方单独承担。 生产的成品应符合合同的技术规范。买方对图纸的确认并不能解除卖方对其图纸的完善性和准确性应承担的责任。 设计院在收到图纸后 2 周内返回主要确认意见,并根据需要召开设计联络会。卖方在提供确认图纸时必须提供为审核该张图纸所需的资料。买方有权要求卖方对其图纸中的任一装置任一部件作必要修改,在设计图纸完成之前应保留设计院对卖方图纸的其它确认权限,而买方不需承担额外费用。 在收到确认意见后,在适当时候卖方应提供下列书面资料8份包括CAD版的图纸软盘或光盘 其中业主6份随屏,设计单位2份邮寄: 1上文所列举的修改后的正式图纸与技术文件。 2保护装置的内部接线及图例说明。 3保护屏内部接线图及其说明包括屏内布置及端子排图。 4试验箱柜板内部接线图。 5保护屏的地脚螺栓布置图。 6按合同供货设备安装所需的全部图纸。 7电缆接线图附电缆型式。 3.2.3 设备供货时提供下列资料:设备的开箱资料,除了上述所述图纸还应包括安装运行维护修理说明书部件清单资料工厂试验报告产品合格证等。 供方提供的图纸资料应满足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行的需要。 3.2.4 卖方在合同签定后设备供货前应免费提供通信规约和解释文本及装置调试软件和后台分析软件,以便与计算机监控系统联调并应参加联调。 3.2.5 卖方所供设备应提供投运时经调度部门确认的软件版本,并应负责今后运行过程中的免费软件升级。 3.3 现场服务及售后服务 3.3.1 卖方应派代表到现场指导安装调试和运行,并负责解决合同设备制造及性能等方面的有关问题,详细解答合同范围内买方提出的问题。 3.3.2 在产品质保期内有制造质量的设备,由卖方负责修理或更换。对非卖方责任造成的设备损坏,卖方有优先提供配件和修理的义务。 3.3.3 对买方选购的与本合同设备有关的配套设备如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等,卖方有提供技术配合的义务,并不由此而增加任何费用。 4 买方工作 4.1 买方应向卖方提供有特殊要求的设备技术文件。 4.2 设备安装过程中,买方为卖方现场派员提供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条件。 4.3 设备制造过程中,买方可派员到卖方进行监造和检验,卖方应积极配合。 5 工作安排 5.1 根据工程需要可以召开设计联络会或其它形式解决设计制造中的问题。 5.2 文件交接要有记录,设计联络会议应有纪要,该会议纪要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5.3 卖方提供的设备及附件规格重量或接线有变化时,应及时书面通知买方。 5.4 未尽事宜,双方协商处理,可以以其它形式补充。以后协调所形成的文件与规范书同等效力。 5.5 卖方应填写保护装置技术参数表,其形式和内容按本技术规范书专用部分。 6 质量保证和试验 6.1 质量保证 6.1.1 订购的新产品除应满足本规范书外,卖方还应提供产品的鉴定证书。 6.1.2 卖方应保证制造过程中的所有工艺材料等包括卖方的外构件在内均应符合规范书的规定。若买方根据运行经验指定卖方提供某种外购零部件,卖方应积极配合。 6.1.3 卖方应遵守本规范书中各条款和工作项目的ISO900 GB/T1900 质量保证体系,该质量保证体系经过国家认证和正常运转。 6.1.4 在质保期间,因制造质量问题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卖方应免费为买方修理或更换零部件。 6.2 试验 试验标准参照国标及IEC相应标准进行。 6.2.1 工厂试验 试验结果应满足规范书及产品调试大纲所规定的要求,试验后提供详细的试验报告。 6.2.1.1 直观检查保护屏的情况接线名牌装置号码及端子号码见证项目。 6.2.1.2 长期通电试验:试验时设备处于正常的交流电流电压和直流电压条件之下,试验结果装置特征应无变化。提供试验报告 6.2.1.3 绝缘试验见证项目。 6.2.1.4 性能试验:向继电器通入电流和电压,检查各元件的正确性及整定值的精确度见证项目。 6.2.1.5 动模试验:模拟区内区外各种故障,振荡,振荡下故障,转换性故障等情况,检查保护动作情况,模拟系统的接线和试验项目应根据规范书的要求,由卖方和买方在试验前协商确定提供试验报告。 注 见证项目:需等待买方人员一起做试验。 6.2.2 保护设备的现场试验和检查 6.2.2.1 现场安装:设备的一般检查:开箱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电缆和接线的完好情况。 6.2.2.2 卖方应配合买方进行现场投运试验。 7 包装运输和储存 7.1 装置制造完成并通过试验后应及时包装,否则应得到切实的保护。 7.2 所有部件经妥善包装或装箱后,在运输过程中尚应采取其它防护措施,以免散失损坏或被盗。 7.3 在包装箱外应标明买方的订货号发货号。 7.4 各种包装应等确保各零部件在运输过程中不致遭到损坏丢失变形受潮和腐蚀。 7.5 包装箱上应有明显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按GB191-2000。 7.6 整体产品或分别运输的部件都要适合运输和装载的要求。 3 故障信息管理系统 技术规范专用部分 1 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2 工程概况 3 技术差异表 附录A 投标产品的销售及运行业绩表相同及以上电压等级近三年业绩 附录B 技术参数通用部分条款变更表 表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内容 单位 数量 管理柜采集柜布置型式 直流电源电压 终期规模 1 保护及故障信息子站柜 面 1 集中组屏装于二次设备预制舱内 220V 220kV母线保护2套35kV母线保护2套主变保护6套220kV线路保护4套35kV线路保护10套35kV无功补偿保护2套站变保护1套故障录波器3套调度数据网二平面双网口。网口串口数量应满足站内终期规模,并留有备用。 每面柜含 主机配置双电源供电 台 1 17寸液晶 台 1 打印机 台 1 保护通信接口装置双电源供电 套 1 交换机双电源供电 台 2 防火墙双电源供电 台 1 2 子站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 套 1 3 调度端调试软件 套 1 4 子站专用调试终端及调试软件 套 1 5 光缆 4芯,非金属加强芯 米 按需 6 铠装屏蔽双绞线 ZCN-DJVP2VP2/22- 米 按需 7 ODF模块及尾纤 套 按需 8 铠装以太网线及配套护管 米 按需 注:1保护及故障信息子站柜的网络设备均按终期规模配置。 2卖方提供的屏蔽双绞线和以太网线需满足所有保护装置故障录波器接入和上传调度数据网所需所有网线。 3屏体要求:尺寸2260800600mm,颜色甲方确定。 4供货厂家负责相关保护设备的接入调试,并负责与调度端的调试工作。 5供货范围内设备硬件和软件质量保证期为设备正式入网运行后三年内。 6保信子站设备至少满足远期规划综自设备接入保信子站的接口数量要求,如通信接口设备1台数量不满足要求,请自行增加并注明。 7保信子站设备应至少具备5个逻辑相对独立以太网口,具备组网至调度端功能,最终实现信息上传至调度端。 预留至少2个新能源集控中心远程监控系统通讯接口。 8所供设备型号应具备接入II型网络安全监测装置的功能,并提供相应的软硬件设备。 9整套系统装置采用DL/T 860IEC61850规约。 10因本工程初步设计未审查,配置应以最终的审查结果为准,不排除调整的可能。投标方应在接到甲方正式生产通知后,再安排生产。 表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项目单位要求 投标人响应 规 格 单 位 数 量 规 格 单 位 数 量 1 2 3 4 表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投标人填写 序号 名 称 型号和规格 单 位 数 量 制造商 1 2 3 4 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表4 卖方提交的图纸资料及其接收单位 提交图纸 资料名称 接收图纸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 提交 份数 提交时间 认可图最终图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2 1技术协议签订后2周内,供货商应提供认可图纸。 2工程师在收到认可图纸后2周内,应将经确认的1份图纸寄送给供货商。 3供货商收到经确认的图纸2周内提出最终图 认可图最终图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4 2 工程概况 2.1 项目名称: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2.2 项目单位: 2.3 工程规模:本工程升压站220kV系统规划为单母线接线,出线2回,本期建成1回站内规划建设2台主变,本期建设2台35kV系统规划为独立2段单母线接线,本期建成2段单母线接线,并建设母线下35kV风机集电线路8回35kV储能线路2回无功补偿装置2组(SVG)35kV站用变1台。 2.4 工程地址: 2.5 交通运输:项目单位指定地点 2.6 其他条件: a直流电源电压: 220  V bTA二次侧电流: 1  A c. TV二次侧电压: 100V线电压, 100/相电压 d系统额定频率:  50 Hz e. 安装地点:    2.7 特殊环境要求: 表5 技术参数响应表 序号 名 称 技术要求 投标人响应 响应依据或出处 1 系统配置方案 2 可接入设备种类 3 硬件水平 4 工程经验 5 电磁兼容标准及等级 GB/T 14598.9 III级 GB/T 14598.10 III级 GB/T 14598.13 III级 GB/T 14598.14 III级 填写说明: 1.投标人应认真逐项填写技术参数响应表中投标人保证值,不能为空,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请填写技术差异表。 2.本表中标号部分响应依据或出处应填写该项参数响应值的详细出处。例如:某型式检验报告编号XX条款XX。 表6投标货物主要设备明细表 序号 名 称 投标人填写 规 格 单 位 数 量 1 2 3 技术差异表 投标人提供的产品技术规范应与本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要求一致。若有差异投标人应如实认真地填写差异值若无技术差异则视为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的要求,且在技术差异表中填写无差异。 表7 技术差异表 序号 项 目 对应条款编号 技术招标文件要求 差 异 备 注 1 2 3 附录A 投标产品的销售及运行业绩表相同及以上电压等级近三年业绩 序 号 型 号 技术参数 工程名称 数量 投运时间 使用单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附录B 技术参数通用部分条款变更表 本表是对技术规范通用部分的增加补充和修改,如有冲突,应以本表为准 变更条款页码款号 变更内容 原表述 变更后表述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故障录波器 技术规范书 通用部分 说明:本技术规范书为征求意见稿,请甲方与当地调度部门沟通,有意见及时反馈给设计院,以便修改。评标时通知当地调度部门参加。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2年06月 石家庄 故障录波器采购标准 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1. 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 2. 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专用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 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1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范围。 3根据实际使用条件,需要变更海拔高度耐受地震能力环境温度等要求。 经招标文件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 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标准技术参数表项目需求部分和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还应对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响应。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中参数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证明参数优于招标人要求的相关试验报告。 5. 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6. 技术规范范本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7. 一次设备的型式电气主接线和一次系统情况对二次设备的配置和功能要求影响较大,应在专用部分中详细说明。 目  次 220kV故障录波器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2 1 总则 4 1.1 引言 4 1.2 供方职责 4 2 技术规范要求 4 2.1 使用环境条件 4 2.2 故障录波装置额定参数 4 2.3 装置功率消耗 5 2.4 故障录波装置总的技术要求 5 2.5 故障录波装置具体的技术要求 6 2.6 柜结构的技术要求 8 3 试验 8 3.1 工厂试验 8 3.2 现场试验 8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8 4.1 技术文件 8 4.2 设计联络会议 9 4.3 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10 4.4 质量保证 10 4.5 项目管理 10 4.6 现场服务 10 4.7 售后服务 10 4.8 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10 1 总则 1.1 引言 提供设备的厂家投标企业应具有ISO 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年检记录,宜具有AAA级资信等级证书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证书并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商业信誉。提供的保护装置应在国家或电力行业检验检测机构通过型式试验和动模试验。 投标厂商应满足2.4.2中的规定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招标方在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提出的要求投标方也应满足。 提供的产品应有部级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 投标方应提供设备近2年运行业绩表。 1.1.1 本规范提出了故障录波装置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2 本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1.3 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如有异议,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的意见和同规范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1.4 本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1.5 本规范经招投标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1.2 供方职责 供方的工作范围将包括下列内容,但不仅仅限于此内容。 1.2.1 提供标书内所有设备及设计说明书及制造方面的说明。 1.2.2 提供国家或电力行业级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型式试验报告,以便确认供货设备能否满足所有的性能要求。 1.2.3 提供与投标设备版本相符的安装及使用的说明书。 1.2.4 提供试验和检验的标准,包括试验报告和试验数据。 1.2.5 提供图纸,制造和质量保证过程的一览表以及标书规定的其他资料。 1.2.6 提供设备管理和运行所需有关资料。 1.2.7 所提供设备应发运到规定的目的地。 1.2.8 如标准规范与本标书的技术规范有明显的冲突,则供方应在制造设备前,用书面形式将冲突和解决办法告知需方,并经需方确认后,才能进行设备制造。 1.2.9 在更换所用的准则标准规程或修改设备技术数据时,供方有责任接受需方的选择。 1.2.10 现场服务。 2 技术规范要求 2.1 使用环境条件 2.1.1 设备储存温度:5070。 2.1.2 设备工作温度:555。 2.1.3 大气压力: 86kPa106kPa。 2.1.4 相对湿度:5%95%。 2.1.5 抗地震能力:地面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同时作用。 2.2 故障录波装置额定参数 2.2.1 额定交流电源:220V。 2.2.2 额定直流电源:220V110V。 2.2.3 额定频率:50Hz。 2.2.4 TA二次额定电流:5A,1A。 2.2.5 TV二次额定电压:100V线电压,100V/相电压。 2.2.6 打印机工作电源:交流220V,50Hz。 2.3 装置功率消耗 2.3.1 装置交流消耗:交流电流回路功率消耗每相不大于0.5VA,交流电压回路功率消耗额定电压下每相不大于0.5VA,供方投标时必须提供确切数值。 2.3.2 装置直流消耗:当正常工作时,不大于50W当录波起动时,不大于80W。供方投标时必须提供确切数值。 2.4 故障录波装置总的技术要求 2.4.1 环境温度在33.239.1。时,装置应能正常工作并且满足规范所规定的精度。 2.4.2 保护装置至少应满足最新版本的以下规定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但不限于表1中所列的规范和标准: 表1 保护装置应满足的规定规范和标准 标 准 号 标 准 名 称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GB/T 14598.17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4598.18 浪涌抗扰度试验 GB/T 14598.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 GB/T 726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 1128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 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1453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和碰撞试验 GB/T 14598. 9 辐射电磁场骚扰试验 GB/T 14598.10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4598.13 1M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4598.14 静电放电试验 GB/T 14598.19 工频抗扰度试验 GB/T 15145 输电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478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524 继电保护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技术条件 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 667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3篇: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DL/T 87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产品动模试验 DL/T 72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柜屏通用技术条件 DL/T 769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 DL/T 873 微机型发电机变压器组动态记录装置技术条件 DL/T 5218 220kV750kV变电站设计规程 DL/T 663 220kV500kV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装置检测要求 DL/T 553 220kV500kV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技术准则 GB/T 22386 电力系统暂态数据交换COMTRADE的通用格式 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电安生1994191号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 国电调2002138号文 关于印发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继电保护实施细则 国家电网设备2018 979号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 2.4.3 在雷击过电压一次回路操作系统故障及其他强干扰作用下,装置不应误起动或丢失故障信息。装置快速瞬变干扰试验高频干扰试验,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冲击电压试验和绝缘试验应符合2.4.2的相关标准。装置调试端口应带有光电隔离。 2.4.4 故障录波柜与其他设备之间,应采用光电耦合或继电器触点进行连接,不应有直接的电气联系。 2.4.5 故障录波柜中的插件应接触可靠,并且有良好的互换性,以便检修时能迅速更换。 2.4.6 故障录波柜内各组电压量电流量的中性线必须分开。 2.4.7 各装置应具有直流电源快速小开关,与装置安装在同一柜上。直流电压消失时,装置不应误起动,同时应有输出接点以起动告警信号。直流电压在80%115%额定范围内变化时,保护装置应正确工作。直流电压波纹系数5%时,保护装置应正确工作。拉合直流电源时,装置不应误起动。直流电压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如短路断线一点接地等时装置不应误起动。 2.4.8 应提供标准的试验插件及试验插头,以便对各套装置的输入和输出回路进行隔离或能通入电流电压进行试验。 2.4.9 各套装置的出口电路主要电路装置异常及交直流消失等应有经常监视及自诊断功能,以便在起动后起动告警信号远动信号事件记录等。 2.4.10 装置中央信号的接点应自保持,在直流电源消失后应能维持原有状态。只有当运行人员复归后,信号才能复归,复归按钮装在屏上的适当位置,以便于操作,并应有远方复归功能。用于远动信号和事件记录信号的接点不应保持。 2.4.11 装置中任一元件损坏时,装置不应误起动。 2.4.12 供方应提供装置已经运行的情况以及在运行或制造过程中改进情况资料。 2.4.13 所提供的设备应能与变电站内继电保护运行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或直接与监控系统连接,供方应提供符合国家电网公司要求的通用规约文本。故障录波装置向子站或监控系统提供的信息包括:故障录波的起动信号起动时间起动原因。 2.4.14 提供的故障录波装置应能保证接入变电所其他厂家的子站或监控系统,必要时应提供规约转换装置包括在投标报价中, 具备3组通信接口包括以太网或 RS-485通信接口。 2.4.15 故障录波装置宜采用全站后台集中打印方式。为便于调试,故障录波装置上应设置打印机接口。 2.4.16 故障录波装置应具有对时功能,能接受全站统一时钟信号,宜采用IRIG-B时码作为对时信号源。 2.5 故障录波装置具体的技术要求 2.5.1 故障录波装置应采用嵌入式系统,所选用的故障录波装置应满足电力行业有关标准。 2.5.2 故障录波装置接口优先采用以太网口,采用数据网传输至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子站,通信规约采用DL/T667和DL/T 860通信规约。故障录波数据应符合GB/T 22386标准要求。 2.5.3 录波装置应具有本地和远方通信接口及与之相关的软件硬件配置。既可在当地进行运行录波数据存储调试定值整定和修改信号监视信号复归控制操作故障报告形成远程传送通信接口等功能还可以与保护和故障信息管理子站系统接口,以实现对故障录波装置的故障警告起动复归和波形的监视管理等。 2.5.4 装置不能由于频繁起动而冲击有效信息或造成突然死机。 2.5.5 每次记录的数据必须随即快速地转出到中间载体,以迎接可能随之而来的下一次故障数据记录。其内存容量应满足连续在规定时间内发生规定次数的故障时能不中断地存入全部故障数据的要求。 2.5.6 装置记录的数据应可靠,不失真,记录的故障数据有足够安全性,当故障录波装置或后台机电压消失时,故障录波装置不应丢失录波波形。 2.5.7 为了便于调度处理事故,在线路或元件故障时,故障信息应能上传到调度端,有助于事故处理时收集到重要的电气故障量。 2.5.8 录波装置应能完成线路和主变压器各侧断路器隔离开关及继电保护的开关量和模拟量的采集和记录故障起动判别信号转换等功能。交流电压回路接入故障录波装置时应经过空气开关隔离。故障录波装置应能记录直流量,且在采集直流对地电压时不得对站内直流电源系统造成影响。 2.5.9 故障录波装置应能连续监视电力系统,任一起动元件动作,即开始记录,故障消除或系统振荡平息后,起动元件返回,在经预先整定的时间后停止记录,在单相重合过程中也能记录。故障录波装置应能连续记录多次故障波形。 2.5.10 要求故障录波装置能记录因故障振荡等大扰动引起的系统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系统频率全过程的变化波形。宜具有连续记录功能并保存7天以上采样数据,采样频率不低于1000Hz。 2.5.11 应有足够的起动元件,在系统发生故障或振荡时能可靠起动。 2.5.12 故障起动方式包括模拟量起动开关量起动和手动起动。装置可以同时由内部起动元件和外部起动元件起动,并可通过控制字整定。 2.5.13 装置应具有完善的录波数据综合分析软件,方便分析装置记录的故障数据设计,可再现故障时刻的电气量数据及波形,并完成故障分析计算,如谐波分析相序量计算幅值计算频率计算有功和无功计算等。 2.5.14 故障录波装置应具有测距功能,测距误差应小于线路全长的3% 金属性故障。 2.5.15 故障录波装置应能根据设定的条件向调度端上传有关数据和分析报告,并满足调度端对通信规约的要求。 2.5.16 故障录波装置应具有记录起动次数的计数器。 2.5.17 录波装置面板应便于监测和操作。应具有装置自检装置故障或异常的报警指示等,并应有自检故障报警录波起动报警装置异常报警电源消失报警和信号总清手动复归等主要报警硬接点信号输出。 2.5.18 录波装置应具有对时功能,能接受全站统一时钟信号,采用IRIG-B时码作为对时信号源。 2.5.19 故障录波器应能够按照下列线路参数完成测距。参数格式为:线路长度L单位正序电阻R1单位正序电抗X1单位零序电阻R0单位零序电抗X0单位正序电容C1单位零序电容C0,且均为一次值。 2.5.20 应具备病毒防范和杀毒的措施。不应因病毒感染影响故障录波装置正常录波或丢失录波信息。 2.5.21 性能指标。 1 故障录波装置应能记录和保存从故障前150ms到故障消失时的电气量波形。 2 故障录波装置应至少能清楚记录5 次谐波的波形。 3 故障录波装置模拟量采样频率在高速故障记录期间不低于5000Hz。 4 故障录波装置电流电压波形采样精度为0.5%。 5 故障录波装置交流电流工频有效值线性测量范围为0.120IN交流电压工频有效值线性测量范围为0.12UN。 6 动作值精度。事件量记录元件的分辨率应小于1.0ms 。 7 A/D 转换精度:不低于32位。 8 CPU:不低于64位。 2.6 柜结构的技术要求 2.6.1 屏体要求详见国家电网继电保护柜屏制造规范。 2.6.2 内部配线的额定电压为1000V,应采用防潮隔热和防火的交联聚乙烯绝缘铜绞线,其最小等效截面不小于1.5mm2,但对于TA和TV的等效截面应不小于2.5mm2。导线应无划痕和损伤。卖方应提供配线槽以便于固定电缆,并将电缆连接到端子排。卖方应对所供设备的内部配线设备的特性和功能的正确性全面负责。所有连接于端子排的内部配线,应以标志条和有标志的线套加以识别。 2.6.3 所有端子采用额定值为1000V10A的压接型端子。电流回路的端子应能接不小于4mm2的电缆芯线。TA和 TV的二次回路应提供标准的试验端子,便于断开或短接各装置的输入与输出回路对所有装置的跳闸出口回路应提供各回路分别操作的试验部件或连接片,以便于必要时解除其出口回路。一个端子只允许接入一根导线。端子排间应有足够的绝缘,端子排应根据功能分段排列,并加入可进行标注的隔离件,至少留有10%的备用端子,且可在必要时再增加。端子排间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外部电缆的连接。断路器的跳闸或合闸回路端子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不应布置在相邻的端子上,便于外部电缆的连接。 屏上跳闸回路应采用能接4mm2截面电缆芯的端子,并且跳闸回路的公共端子应采用多个端子的连接方式,以保证一个端子只允许接入一根电缆芯。屏上电源回路应采用能接4mm2截面电缆芯的端子,并且要求正负极之间应有端子隔开。 2.6.4 屏面上信号灯和复归按钮的安装位置应便于运行监视操作和维护。 2.6.5 屏上的所有设备包括继电器控制开关熔断器空气开关指示灯及其他独立安装的设备,均应有便于识别铭牌或标签框。 2.6.6 故障录波柜所有空气开关应设在门外。 2.6.7 柜上设备应采用嵌入式或半嵌入式安装和背后接线。 2.6.8 对于必须按制造厂的规定才能进行更换的部件和插件,应有特殊的符号标出。 3 试验 3.1 工厂试验 卖方提供的设备试验标准应符合IEC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有关规范,并提供每一种型式产品的型式试验报告。  卖方提供的每一套设备出厂之前都应按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工厂规定的调试大纲进行出厂检查性能试验,试验报告应随产品提供。当需作动态模拟试验或数字仿真试验时,模拟系统的接线和参数由卖方与买方在试验前协商确定,按实际系统参数进行试验。 3.2 现场试验 现场实际设备接入后,应按照DL/T 995在一次设备不带电和带电试运行时作现场试验,卖方应配合完成保护装置的现场调试及投运试验。现场投运前和试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元件损坏,卖方应及时无偿修理或更换,直至符合规范要求。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4.1 技术文件   卖方提供的技术文件应提供买方所要求的性能信息,并对其可靠性和一致性负责,卖方所提供的技术文件包括资料和数据将成为合同一部分。 4.1.1 投标时应提供的技术文件   卖方应随投标书一起提供一般性技术文件,并且应是与投标产品一致的最新版本: 1 产品的技术说明书 2 产品的型式试验报告 3 产品的鉴定证书和或生产许可证 4 产品的用户运行证明 5 产品的软件版本等。 4.1.2 签约后提供设计用的技术文件   卖方应在签约后2周内向买方提供设计用的技术文件: 1 产品的技术说明书 2 产品及保护屏原理框图及说明,模件或继电器的原理接线图及其工作原理说明 3 组屏的正面布置图屏内设备布置图端子排图及图例说明 4 保护屏所用的辅助继电器和选择开关采用的标准 5 保护屏的安装尺寸图,包括屏的尺寸和重量基础螺栓的位置和尺寸等。 在收到买方最终认可图纸前,卖方所购买的材料或制造所发生的费用及其风险全由卖方单独承担。 生产的成品应符合合同的技术规范。买方对图纸的确认并不能解除卖方对其图纸的完善性和准确性应承担的责任。 设计方在收到图纸后2周内返回主要确认意见,并根据需要召开设计联络会。卖方在提供确认图纸时必须提供为审核该张图纸所需的资料。买方有权要求卖方对其图纸中的任一装置任一部件作必要修改,在设计图纸完成之前应保留设计方对卖方图纸的其他确认权限,而买方不需承担额外费用。 4.1.3 设计确认后应提供的技术文件   在收到确认意见后,卖方应在规定时间内向买方提供下列技术文件: 1 4.1.2所列的修改后的正式技术文件 2 保护装置的内部接线及图例说明,保护屏内部接线图及其说明包括屏内布置及内部端子排图 3 保护装置的软件版本号和校验码 4 产品的使用说明书,包括保护装置的现场调试大纲整定值表和整定计算说明及计算算例等 5 通信规约和解释文本及装置调试软件和后台分析软件,以便与计算机监控系统和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联调。 4.1.4 设备供货时提供的技术文件 设备供货时提供下列技术文件和资料: 1 设备的开箱资料清单 2 产品的技术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和组屏图纸 3 出厂调试试验报告 4 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书 5 合同规定的出厂验收试验报告和动模报告等。 4.1.5 技术文件的格式和分送要求 1 全部图纸应为A4幅面,并有完整图标,采用国标单位制。 2 提供的技术文件除纸质文件外,还应包括一份电子文档,并提供可供修改的最终图纸电子文件图形文件能够被PC机AutoCAD for Windows 2000版支持。 3 技术文件图纸和资料分送单位套数和地址在专用部分明确。 4.2 设计联络会议 4.2.1 若有必要,买方在收到卖方签字的第一批文件后的2周内将举行设计联络会议。 设计联络会议内容如下: 1 卖方应对修改后的供确认的资料和图纸进行详细的解释,并应解答买方对这些资料和图纸所提的问题,经过共同讨论,买方给予确认,以便卖方绘制正式图纸提供给买方。 2 卖方应介绍合同产品已有的运行经验。 3 卖方应提供验收大纲,工程参数表。 4.2.2 会议需要签订会议纪要,该纪要将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4.3 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要求满足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中关于工厂验收现场的规范。 4.4 质量保证 4.4.1 卖方应保证制造过程中的所有工艺材料试验等包括卖方的外购零部件在内均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若买方根据运行经验指定卖方提供某种外购零部件,卖方应积极配合。卖方对所购配套部件设备质量负责,采购前向买方提供主要国产元器件报价表,采购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交货时必须向买方提供其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及有关安装使用说明书等技术文件资料。 4.4.2 对于采用属于引进技术的设备元器件,卖方在采购前应向买方提供主要进口元器件报价表。引进的设备元器件应符合引进国的技术标准或IEC,当标准与本规范有矛盾时,卖方应将处理意见书面通知买方,由买卖双方协商解决。假若卖方有更优越或更为经济的设计和材料,足以使卖方的产品更为安全可靠灵活适应时,卖方可提出并经买方的认可,然而必须遵循现行的国家工业标准,并且有成熟的设计和工艺要求以及工程实践经验。 4.4.3 双方签订合同后,卖方应按工程设计及施工进度分批提交技术文件和图纸,必要时,买卖双方尚需进行技术联络,以讨论合同范围内的有关技术问题。 4.4.4 卖方保证所提供的设备应为由最适宜的原材料并采用先进工艺制成且未经使用过的全新产品保证产品的质量规格和性能与投标文件所述一致。 4.4.5 卖方提供的保护设备运行使用寿命应不小于15年。 4.4.6 卖方保证所提供的设备在各个方面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质量规格和性能。在合同规定的质量保证期内保护设备到货后24个月或SAT后18个月,卖方对由于产品设计制造和材料外购零部件的缺陷而造成所供设备的任何破坏缺陷故障,当卖方收到买方的书面通知后,卖方在2天内免费负责修理或更换有缺陷的设备包括运输费税收等,以达到技术规范的要求。质保期以合同商务部分为准。 质保期后发生质量问题,卖方应提供免费维修服务,包括硬件更换和软件版本升级。 4.5 项目管理 合同签订后,卖方应指定负责本工程的项目经理,负责卖方在工程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如工程进度设计制造图纸文件包装运输现场安装调试验收等。 4.6 现场服务 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视买方工作情况卖方及时派出工程技术服务人员,以提供现场服务。卖方派出人员在现场负责技术指导,并协助买方安装调试。同时,买方为卖方的现场派出人员提供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条件。 当变电站内保护设备分批投运时,卖方应按合同规定及时派工程技术人员到达现场服务。 根据买方的安排,卖方安排适当时间对设备的正确安装和试验给予技术培训。 4.7 售后服务 4.7.1 现场投运前和试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元件损坏,卖方应及时无偿修理或更换,直至符合规范要求。保修期内产品出现不符合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卖方应在4小时内响应,并在24小时内负责修理或更换。保修期外产品出现异常设备缺陷元件损坏或不正确动作, 现场无法处理时,卖方接到买方通知后,亦应在4小时内响应,并立即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在24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理。 4.7.2 对反事故措施以及软件版本的升级等,应提供技术服务。 4.8 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4.8.1 对每套保护,卖方应提供必要的备品备件。 4.8.2 卖方应提供安装运行检修所需的专用工具,包括专用调试测试设备。 故障录波器 技术规范书 专用部分 目  次 1 标准技术参数 13 2 项目需求部分 14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14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14 2.3 技术文件提交单位 14 2.4 工程概况 15 2.5 使用条件 15 2.6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15 2.7 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适用扩建工程 15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15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16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16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16 3.4 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16 3.5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17 3.6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17 1 标准技术参数 投标人应认真逐项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见表1表3中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请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表10。 表1 故障录波装置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 数 名 称 单位 标 准 参 数 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电流定值误差 % 不超过5 投标人填写 2 电压定值误差 % 不超过5 投标人填写 3 谐波分辨率 不低于5次 投标人填写 4 采样频率 Hz 不低于5000 投标人填写 5 测距精度金属性短路 % 3 投标人填写 6 交流电压回路过载能力 1.2UN,连续工作 投标人填写 7 直流电压回路过载能力 1.15 UN,连续工作 投标人填写 8 交流电流回路过载能力 2IN,连续工作10IN,10s40IN,1s 投标人填写 9 交流电压回路功率损耗每相 VA 0.5 投标人填写 10 交流电流回路功率损耗每相 VA 0.5 投标人填写 11 装置直流消耗 W 50工作时80起动时 投标人填写 12 信号输入触点容量 长期允许通过电流不小于5A触点断开容量为不小于50W 投标人填写 13 其他触点容量 长期允许通过电流不小于2A触点断开容量为不小于30W 投标人填写 14 装置容量 不低于64路模拟量,128路开关量 投标人填写 15 扩展容量 不改变总体结构情况下不低于32路模拟量,64路开关量 投标人填写 注 项目单位对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有差异时,可在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投标人应对该差异表响应。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该参数为重要参数。如不能满足要求,将被视为实质性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表2 打印机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 数 名 称 单位 标 准 参 数 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工作电源 V 220 AC 投标人填写 2 接口型式 与保护装置配套 投标人填写 注 项目单位对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有差异时,可在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投标人应对该差异表响应。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表3 录波柜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 数 名 称 单位 标 准 参 数 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尺寸 mm 高度2260,宽度800,深度600 投标人填写 2 颜色 甲方确定 投标人填写 注 项目单位对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有差异时,可在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投标人应对该差异表响应。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2 项目需求部分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表4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项目单位要求 投标人响应 序号 名称 供 货 范 围 单位 数量 名称 供货范围 单位 数量 1 故障录波屏 每台含96路模拟量16路交流电压量,4路直流电压量,76路交流电流量128路开关量双网卡,打印机1台 面 2 2 其他 网线 m 按需 注:1故障录波器应至少具备5个逻辑相对独立以太网口,具备对时接口,具有IRIG-B(DC)码对时方式。 2故障录波器应具备双网卡非Windows平台时钟上送的功能。采用安全操作系统。 3投标厂家设备必须负责满足当地电网公司要求。 4因本工程初步设计未审查,配置应以最终的审查结果为准,不排除调整的可能。投标方应在接到甲方正式生产通知后,再安排生产。 5所供设备型号应具备接入II型网络安全监测装置的功能,并提供相应的软硬件设备。 6整套系统装置采用DL/T 860IEC61850规约。 7预留至少2个新能源集控中心远程监控系统通讯接口。 8根据电网公司要求,故障录波器装置应与站内计算机监控系统为不同厂家。 表5 可选择的技术参数表 序号 名  称 参  数 投标人响应 备  注 1 装置工作电源 DC220V 2 TA二次额定电流 1A 3 屏柜颜色 招标人填写 4 屏柜尺寸 2260x800x600mm 5 其他 招标人填写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表6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 投标人响应 型式和规格 数量 型式和规格 数量 1 2 3 4 2.3 技术文件提交单位 表7 卖方提交的技术文件及其接收单位 提交技术文件名称 接收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 提交份数 备 注 供设计确认的技术文件 设计确认后的技术文件 设备出厂的技术文件 2.4 工程概况 2.4.1 项目名称: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2.4.2 项目单位: 2.4.3 工程规模:本工程升压站220kV系统规划为单母线接线,出线2回,本期建成1回站内规划建设2台主变,本期建设2台35kV系统规划为独立2段单母线接线,本期建成2段单母线接线,并建设母线下35kV风机集电线路8回35kV储能线路2回无功补偿装置2组(SVG)35kV站用变1台。 2.4.4 工程地址: 2.4.5 交通运输: 2.5 使用条件 表8 使 用 条 件 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电源的频率 Hz 50 投标人填写 2 环境温度 日最高温度 39.1 投标人填写 日最低温度 -33.2 投标人填写 日最大温差 30 投标人填写 3 湿度 日相对湿度平均值 % 95 投标人填写 月相对湿度平均值 90 投标人填写 4 海拔高度 m 3000 投标人填写 5 耐受地震能力 水平加速度 0.3g 投标人填写 垂直加速度 0.15g 投标人填写 注 表中招标人要求值为正常使用条件,超出此值时为特殊使用条件,项目单位可根据工程实际使用条件进行修改。 2.6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项目单位原则上不能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根据工程使用条件,当污秽等级海拔高度等与标准技术参数表有差异或对通用部分条款有差异时,应逐项在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表9 中列出,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应对表9的技术参数进行确认。 表9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序号 项 目 标准参数值 项目单位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2 序号 项 目 变更条款页码款号 原表达 变更后表达 1 2 2.7 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适用扩建工程 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适用于扩建工程,由项目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提供。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远投标人需填写专用部分的第1部分和第2部分的相应表格。标准技术参数表和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要求值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为准。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应填写投标人技术差异表。投标人保证值应与型式试验报告及其他性能试验报告相符。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投标人提供的产品技术规范应与本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要求一致。若有偏差投标人应如实认真地在投标人技术偏差表中填写偏差值若无技术偏差则视为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的要求,且在投标人技术偏差表中填写无偏差。 表10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序号 项  目 对应条款编号 技术招标文件要求 偏 差 备  注 1 2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表11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序号 产品型号 运行单位 投运数量 投运时间 联系人及电话 备 注 1 2 3 4 5 6 7 8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表12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型号和规格 单  位 数 量 1 2 4 5 6 7 3.4 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3.5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表13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序号 产品型号名称 试验报告类别和内容 依据标准 试验时间 试验单位 1 2 3 3.6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表14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序号 鉴定产品型号名称 组织鉴定单位 依据标准 鉴定时间 1 2 3 4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 技术规范书 通用部分 说明:本技术规范书为征求意见稿,请甲方与当地调度部门沟通,有意见及时反馈给设计院,以便修改。评标时通知当地调度部门参加。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2年06月 石家庄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采购标准 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1. 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 2. 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专用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 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1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范围。 3根据实际使用条件,需要变更海拔高度耐受地震能力环境温度等要求。 经招标文件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 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标准技术参数表项目需求部分和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还应对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响应。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中参数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证明参数优于招标人要求的相关试验报告。 5. 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6. 技术规范范本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7. 一次设备的型式电气主接线和一次系统情况对二次设备的配置和功能要求影响较大,应在专用部分中详细说明。 目 录 1 总则 1 1.1 引言 1 1.2 供方职责 1 2 技术规范要求 1 2.1 规范性文件引用 1 2.2 使用环境条件 2 2.3 装置额定参数 2 2.4 装置功率消耗 2 2.5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总的技术要求 2 3 试验 3 3.1 试验要求 3 3.2 电气性能试验 3 3.3 现场试验 3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3 4.1 卖方提供的样本和资料 3 4.2 技术资料,图纸和说明书格式 3 4.3 供确认的图纸 4 4.4 买卖双方设计的图纸 4 4.5 其他资料和说明书 4 4.6 卖方提供的数据 4 4.7 图纸和资料分送单位套数和地址 4 4.8 设计联络会议 5 4.9 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5 4.10 质量保证 5 4.11 项目管理 5 4.12 现场服务 6 4.13 售后服务 6 4.14 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6 1 总则 1.1 引言 提供设备的厂家投标企业应具有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年检记录,宜具有AAA级资信等级证书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证书并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商业信誉。提供的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应在国家或电力行业级检验检测机构通过型式试验。 提供的产品应有部级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 投标方应提供国家或电力行业级检验检测机构提供的有效期内的检测报告。 1.1.1 本规范书提出了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2 本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1.3 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1.4 本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1.5 本规范书经招投标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1.2 供方职责 供方的工作范围将包括下列内容,但不仅仅限于此内容。 1.2.1 提供标书内所有设备及设计说明书及制造方面的说明。 1.2.2 提供国家或电力行业级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型式试验报告,以便确认供货设备能否满足所有的性能要求。 1.2.3 提供设备安装使用的说明书。 1.2.4 提供试验和检验的标准,包括试验报告和试验数据。 1.2.5 提供图纸,制造和质量保证过程的一览表以及标书规定的其它资料。 1.2.6 提供设备管理和运行所需有关资料。 1.2.7 所提供设备应发运到规定的目的地。 1.2.8 如标准规范与本标书的技术规范有明显的冲突,则供方应在制造设备前,用书面形式将冲突和解决办法告知需方,并经需方确认后,才能进行设备制造。 1.2.9 在更换所用的准则标准规程或修改设备技术数据时,供方有责任接受需方的选择。 1.2.10 现场服务。 2 技术规范要求 2.1 规范性文件引用 装置至少应满足最新版本的以下规定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但不限于以下规范和标准: 标准号 标准名称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B/T 2423.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和导则:振动 GB/T 2829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12325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 GB/T 12326 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 14549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GB/T 15543 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 15945 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频率偏差 GB/T 18481 电能质量 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 GB/T 19862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 GB 17625.1 电磁兼容限值 谐波电流发射限值 GB/T 17626.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1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DL/T 1297 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DL/T 1227 电能质量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2.2 使用环境条件 2.2.1 设备工作温度:-5---55。 2.2.2 湿度: 在24h内测得的相对湿度的平均值不超过95% 在24h内测得的水蒸气压力的平均值不超过2.2kPa 月相对湿度平均值不超过90% 月水蒸气压力平均值不超过1.8kPa。 2.3 装置额定参数 2.3.1 额定工作交流电源:220V/100V,允许偏差士20%,谐波电压总畸变率小于或等于8% 2.3.2 额定工作直流电源:220V/110V,容许变化范围士20% 2.3.3 额定交流电压:57.7V/100V/220V,过载能力为额定电压的倍,波峰系数:2 2.3.4 额定交流电流:1A/5A,过载能力为1.2倍额定电流连续工作,波峰系数:3 2.3.5 额定工作频率:50Hz,允许偏差士5% 2.4 装置功率消耗 通过PT二次回路供电的监测设备,电源消耗的有功功率不大于5W。交流电流回路功率消耗每相不大于0.5VA(In1A) 或0.75VAIn5A,交流电压回路功率消耗(额定电压下)每相不大于 0.75VA。 2.5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总的技术要求 2.5.1 监测设备根据安装地点和监测要求,应具备可选择的监测功能,包括电压偏差频率偏差三相不平衡度负序电流2-50次谐波电压波动和闪变。间谐波测试为可选功能频率间隔必须为5Hz,FFT时间窗必须为10个周波。 2.5.2 监测设备应具有记录存储功能,且监测设备的存储记录应至少保存30天。 2.5.3 监测设备应具有实时数据显示功能 权限管理功能设置功能对时功能统计功能自检等功能。 2.5.4 监测设备应具备以太网接口,支持基于TCP/IP的通信协议,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或定时提取,并能对通信口进行灵活配置与实时监视。通信规约可参照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的相关规定。 2.5.5 准确度要求 监测设备各相应指标的精度误差应满足下述要求: 电压偏差:0.5% 频率偏差:0.01Hz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0.2% 三相电流不平衡度:1% 闪变:5% 电压波动:% 谐波:具体规定见表,至少满足B级要求             表谐波监测准确度等级 等级 被测量 条件 允许误差 A 电压 Uh 1% UN Uh 1% UN 5% Uh 0.05% UN 电流 Ih 3% IN Ih 3% IN 5% Ih 0.15% IN B 电压 Uh 3% UN Uh 3% UN 5% Uh 0.15% UN 电流 Ih 10 % IN Ih 10 % IN 5% Ih 0.5% IN 注:表中UN标称电压,IN为额定电流,Uh为谐波电压,Ih为谐波电流。 2.5.6为了保证数据分析展示等需要,监测设备应具有远程对时功能,可以通过主站进行时钟同步。应具备GPS对时模块,推荐采用无线对时模块。 2.5.7 监测设备应能自适应接入内蒙电网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 3 试验 3.1 试验要求 3.1.1 卖方提供的设备试验标准应符合IEC及国标行标的有关规范,并提供型式试验出厂试验及现场投运试验三种类型试验报告。 3.1.2 卖方提供的每一种型式的产品都应提供型式试验报告和报告结论证明。 3.1.3 卖方提供的每一套设备出厂之前都应按规范要求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工厂规定的调试大纲进行出厂检查性能试验,试验报告应随产品提供。 3.2 电气性能试验 3.2.1 装置内部所有元器件性能正确性试验及所有接线正确性试验。 3.2.2 模拟实际情况进行连续通电,包括交流电流电压直流电源的试验。 3.2.3 每个回路(除弱电回路外)应进行工频2000V1分钟耐压试验。 3.3 现场试验 现场实际设备接入后,在一次设备不带电和带电试运行时还应作测试验收,卖方应负责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的现场调试及投运试验。现场投运前和试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元件损坏,卖方应及时无偿修理或更换,直至符合规范要求。保修期内产品出现不符合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卖方亦应负责。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4.1 卖方提供的样本和资料 卖方应在报价书中提供与本规范书有关的样本,其中包括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标准部件等,以备买方查核,样本中还应包括各种额定值数据各元件性能功率消耗(包括交流及直流回路)及使用说明等必需的资料。卖方还应提供装置运行及改进情况说明。 4.2 技术资料,图纸和说明书格式 4.2.1 全部图纸应为A4幅面,并有完整图标,采用国标单位制。图中字体不得小于3mm。 4.2.2 提供最终修改图的电子文档。 4.3 供确认的图纸 在合同签字后2周内,卖方应以快件方式提供供确认和了解的资料和图纸。 1) 电能质量监测柜屏面布置图及图例符号说明和所有元件技术参数表。 2) 电能质量监测柜背面接线图。 3) 装置的方框原理图及其说明。 买方有权要求卖方对设备部件按合同做出修改而不发生任何额外费用。买方确认图纸时间未影响卖方交货进度的前提下,在收到买方最终确认图之前采购或制造时的材料应由卖方承担全部风险和费用。 4.4 买卖双方设计的图纸 卖方在联络会议后的2周内,应提供经过联络会议修改后的全部正式图纸及资料,供买方设计。经过设计联络会议修改后的全部正式图纸及资料。 1 电能质量监测装置各个部件的内部接线图和图例符号说明。 2 电能质量监测柜内部接线图,包括电能质量监测柜背面布置图及说明。 3) 电能质量监测柜内端子配置布置图。 4) 电能质量监测柜内端子排的端子排列图。 5) 电能质量监测柜地脚螺丝安装图。 6) 合同设备施工时所必需的其他原理图。 7) 所有图纸的电子文档及支持软件。 4.5 其他资料和说明书 4.5.1 卖方应提供给买方装置投产前试验用的详细的试验说明和技术要求,还应提供卖方提供的特殊的试验仪器的使用说明,卖方还应提供现有装置进行正常试验及运行维护故障诊断的内容和要求。 4.5.2 卖方应提供装置的出厂试验报告。 4.5.3 专用工具和仪器的说明。 4.5.4 卖方提供与供货装置一致的说明书。 4.6 卖方提供的数据 4.6.1 卖方应提供投标数据和信息,要求卖方提供足以证明设备性能的技术数据。卖方应提供评标所需的资料(最新版本或修订版)。 4.6.2 卖方提供的数据应包括卖方所提供产品的性能保证数据预计性能和接口要求。卖方应提供买方所要求的性能信息,并对其可靠性和一致性负责,卖方所提供的资料和数据将成为合同一部份。任何数据的更改都须经买方同意。 卖方还应提供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的软件版本号。 4.6.3 如买方因设计和其它需要,要求卖方提供有关技术数据时,卖方应按买方的要求提供这些资料和技术数据。 4.6.4 卖方应提供供货记录,包括安装地点投运时间和运行情况。 4.6.5 卖方应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书。 4.7 图纸和资料分送单位套数和地址 图纸和资料分送单位套数和地址在专用部分明确。 4.8 设计联络会议 4.8.1 若有必要,买方在收到卖方签字的第一批文件后的2周内将举行设计联络会议。 设计联络会议内容: 1) 卖方应对修改后的供确认的资料和图纸进行详细的解释,并应解答买方对这些资料和图纸所提的问题,经过共同讨论,买方给予确认,以便卖方绘制正式图纸提供给买方。 2) 卖方应介绍合同产品已有的运行经验。 3) 卖方应提供验收大纲,工程参数表。 4.8.2 会议需要签订会议纪要,该纪要将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4.9 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要求满足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中关于工厂验收现场的规范。 4.10 质量保证 4.10.1 卖方应保证制造过程中的所有工艺材料试验等(包括卖方的外购件在内)均应符合本规范书的规定。若买方根据运行经验指定卖方提供某种外购零部件,卖方应积极配合。卖方对所购配套部件设备质量负责,采购前向买方提供主要国产元器件报价表,采购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交货时必须向买方提供其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及有关安装使用等技术文件资料。 4.10.2 对于采用属于引进技术的设备元器件,卖方在采购前应向买方提供主要进口元器件报价表。引进的设备元器件应符合引进国的技术标准或IEC标准,当标准与本规范书有矛盾时,卖方应将处理意见书面通知买方,由买卖双方协商解决。假若卖方有更优越或更为经济的设计和材料,足以使卖方的产品更为安全可靠灵活适应时,卖方可提出并经买方的认可,然而必须遵循现行的国家工业标准,并且有成熟的设计和工艺要求以及工程实践经验。 4.10.3 双方签订合同后,卖方应按工程设计及施工进度分批提交技术文件和图纸,必要时,买卖双方尚需进行技术联络,以讨论合同范围内的有关技术问题。 4.10.4 卖方保证所提供的设备应为由最适宜的原材料并采用先进工艺制成且未经使用过的全新产品保证产品的质量规格和性能与投标文件所述一致。 4.10.5 卖方提供的终端设备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26,000小时。 4.10.6 卖方保证所提供的设备在各个方面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质量规格和性能。在合同规定的质量保证期内卖方对由于设计制造和材料外购零部件的缺陷而造成所供设备的任何破坏缺陷故障,当卖方收到买方的书面通知后,卖方在2天内免费负责修理或更换有缺陷的设备(包括运输费税收等),以达到技术规范书的要求。质保期以合同商务部分为准。 质保期后发生质量问题,卖方应提供维修服务。 4.11 项目管理 4.11.1 合同签订后,卖方应指定负责本工程的项目经理,负责卖方在工程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如工程进度设计制造图纸文件包装运输现场安装调试验收等。 4.11.2 卖方在订货前应向买方提供一般性资料如:典型说明书主要的总装图等。 4.11.3 在技术协议签订1个月内,卖方向买方提供以下技术文件: 1) 总装图,应表示设备总的装配情况,包括外形尺寸安装尺寸运输尺寸和重量端子尺寸及其它。 2) 底座图,应表明设备底座的尺寸固定螺栓的位置和尺寸等。 3) 铭牌,包括主要额定参数等。 4) 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修理调试和全部附件的完整说明数据图纸资料。 5) 型式试验报告。 6) 结构图及对基础的技术要求。 4.12 现场服务 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视买方工作情况卖方及时派出工程技术服务人员,以提供现场服务。卖方派出人员在现场负责技术指导,并协助买方安装调试。同时,买方为卖方的现场派出人员提供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条件。 当监测设备分批投运时,卖方应按合同规定及时派工程技术人员到达现场服务。 4.13 售后服务 4.13.1 现场投运前和试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元件损坏,卖方应及时无偿修理或更换,直至符合规范要求。保修期内产品出现不符合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卖方亦应负责修理或更换。保修期外产品出现异常设备缺陷元件损坏或不正确动作, 现场无法处理时,卖方接到买方通知后,应在4小时内响应,并立即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在48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理。 4.13.2 卖方在设备保修期外及时更换损坏的设备,按成本收取维修费用。 4.14 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4.14.1 对每套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设备,卖方应提供必要的备品备件和事故易损备件。 4.14.2 卖方应提供安装运行检修所需的非常规或非标准的专用工具,包括专用调试测试设备。提供的专用工具。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 技术规范书 专用部分 目 录 1 标准技术参数 12 2 项目需求部分 13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13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14 2.3 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14 2.4 工程概况 14 2.5 使用条件 14 2.6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14 2.7 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适用扩建工程 15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15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15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15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 16 3.4 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16 3.5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16 3.6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16 1 标准技术参数 投标人应认真逐项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见表1-3中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请填写表9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表1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数名称 单位 标准参数值 招标人需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交流电压回路过载能力 额定电压的倍 投标人填写 2 交流电流回路过载能力 1.2 In,连续工作2 In,1s 投标人填写 3 交流电压回路功率损耗每相 VA 0.75VA 投标人填写 4 交流电流回路功率损耗每相 VA 0.5VA(In1A) 0.75VAIn5A 投标人填写 5 基波电压电流误差 0.2% 投标人填写 6 电压偏差误差 0.5% 投标人填写 7 频率偏差误差 Hz 0.01Hz 投标人填写 8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误差 0.2% 投标人填写 9 三相电流不平衡度误差 0.5% 投标人填写 10 闪变误差 5% 投标人填写 11 电压波动误差 5% 投标人填写 12 谐波次数 15 招标人填写 投标人填写 存储容量 Mbyte 招标人填写 投标人填写 14 通信接口 以太网端口至少1个,RS232/RS485接口至少1个 招标人填写 投标人填写 本地维护接口 以太网端口1个或RS232/RS485接口1个 招标人填写 投标人填写 15 其它 表2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功能选择表 序号 参数名称 单位 投标人可选项 投标人响应值 1 电压偏差 投标人填写 2 频率偏差 投标人填写 3 三相不平衡度 投标人填写 4 负序电流 投标人填写 5 谐波 投标人填写 6 电压波动 投标人填写 8 其它 注1:项目单位对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有差异时,可在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投标人应对该差异表响应。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注2:参数名称栏中带的参数为重要参数。如不能满足要求,将被视为实质性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2 项目需求部分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表3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 投标人响应 型式规格 数量 型式规格 数量 1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 台 A类,电压4组,电流16组 1台不满足要求时按多台配置 按需 2 柜体及附件 面 2260x800x600mm 1 3 打印机 台 1 4 其它 注:1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应选择A类设备,应满足以下规范的技术要求: aQGDW 649-2011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bQGDW 650-2011电能质量监测终端技术规范 cQGDW 651-2011电能质量评估技术导则 d投标厂家设备必须负责满足当地电网要求。 2屏内电流端子采用3相8线制型式,即 A/B/C/N,A/B/C/N 。 3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终端监测数据应包含电压偏差电流偏差频率偏差三相不平衡度谐波电压闪变值谐波电流等指标。电能质量装置采集的信息通过综合数据网上转至调度端。 4整套系统装置采用DL/T 860IEC61850规约,并取得中国电科院相关认证报告。 5因本工程初步设计未审查,配置应以最终的审查结果为准,不排除调整的可能。投标方应在接到甲方正式生产通知后,再安排生产。 6预留至少2个新能源集控中心远程监控系统通讯接口。 71面屏体不满足安装要求时,投标厂家可按2面屏体配置。 表4 可选择的技术参数表 序号 名称 参数 投标人响应 备注 1 装置工作电源 220V DC 2 额定输入电流 1A 3 额定输入电压 57.7/100V 4 屏柜颜色 5 屏柜尺寸 6 其他 招标人填写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表5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单 位 招标人要求 投标人响应 型号和规格 数量 型号和规格 数量 1 2 3 4 2.3 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经确认的图纸资料应由卖方提交表6所列单位。 表6 卖方提交的须经确认的图纸资料及其接收单位 提交图纸 资料名称 接收图纸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 提交 份数 提交时间 认可图最终图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2 1技术协议签订后2周内,供货商应提供认可图纸。 2工程师在收到认可图纸后2周内,应将经确认的1份图纸寄送给供货商。 3供货商收到经确认的图纸2周内提出最终图 认可图最终图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4 2.4 工程概况 2.4.1 项目名称: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2.4.2 项目单位: 2.4.3 工程规模:本工程升压站220kV系统规划为单母线接线,出线2回,本期建成1回站内规划建设2台主变,本期建设2台35kV系统规划为独立2段单母线接线,本期建成2段单母线接线,并建设母线下35kV风机集电线路8回35kV储能线路2回无功补偿装置2组(SVG)35kV站用变1台。 2.4.4 工程地址: 2.4.5 交通运输:项目单位指定地点 2.5 使用条件 表7 使用条件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电源的频率 Hz 50 投标人填写 2 环境温度 日最高温度 39.1 投标人填写 日最低温度 -33.2 投标人填写 日最大温差 30 投标人填写 3 湿度 日相对湿度平均值 % 95 投标人填写 月相对湿度平均值 90 投标人填写 4 海拔高度 m 2000 投标人填写 5 耐受地震能力 水平加速度 g 0.3g 垂直加速度 g 0.15g 6 用途 组屏/单装置 项目单位提供 投标人填写 7 安装方式 集中/分散 项目单位提供 投标人填写 注:表8中招标人要求值为正常使用条件,超出此值时为特殊使用条件,项目单位可根据工程实际使用条件进行修改。 2.6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项目单位原则上不能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根据工程使用条件,当污秽等级海拔高度等与标准技术参数表有差异或对通用部分条款有差异时,应逐项在表9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中列出,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应对表9的技术参数进行确认。 表8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序号 项 目 标准参数值 项目单位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2 序号 项 目 变更条款页码款号 原表达 变更后表达 1 2 2.7 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适用扩建工程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投标人需填写专用部分的第1和第2部分的相应表格。标准技术参数表和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要求值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为准。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应填写投标人技术差异表。投标人保证值应与型式试验报告及其他性能试验报告相符。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投标人提供的产品技术规范应与本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要求一致。若有偏差投标人应如实认真地填写偏差值若无技术偏差则视为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的要求,且在投标人技术偏差表中填写无偏差。 表9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序号 项 目 对应条款编号 技术招标文件要求 偏 差 备 注 1 2 3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表10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序号 产品型号 运行单位 投运数量 投运时间 联系人及 电话 备注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 表11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型号和规格 单位 数量 1 2 4 3.4 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3.5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表12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序号 产品型号名称 试验报告类别和 内容 依据标准 试验时间 试验单位 3.6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表13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序号 鉴定产品型号名称 组织鉴定单位 依据标准 鉴定时间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宽频相量测量装置 技术规范书 通用部分 说明:本技术规范书为征求意见稿,请甲方与当地调度部门沟通,有意见及时反馈给设计院,以便修改。评标时通知当地调度部门参加。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2年06月 目 录 电力系统宽频测量装置技术规范 2 1 范围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3 4 总则 3 4.1 一般性要求 3 4.2 卖方职责 4 4.3 应满足的标准 4 5 宽频测量装置技术要求 4 5.1 接口要求 4 5.2 功能要求 4 5.3 性能要求 6 5.4 典型配置 7 5.5 运行条件 7 6 宽频测量处理单元技术要求 10 6.1 接口要求 10 6.2 功能要求 10 6.3 性能要求 11 6.4 运行条件 11 7 试验 11 7.1 试验要求 11 7.2 电气性能试验 11 7.3 现场试验 11 8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11 8.1 技术服务 11 8.2 设计联络 13 8.3 工厂验收 13 9 包装运输和储存 14 电力系统宽频测量装置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定义了电力系统宽频测量系统相关术语和系统组成,规定了宽频测量装置宽频测量处理单元的具体功能和性能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调控范围内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所有新能源场站换流站储能站牵引站等电力电子设备应用厂站的宽频测量装置招标。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Fc:振动正弦 GB/T 2887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 2900.1 电工术语 基本术语 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9361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GB/T 17626.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7-2017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供电系统及所连设备谐波间谐波的测量和测量仪器导则 GB/T 17626.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0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1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8 电磁兼容 试验与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2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 19520.12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第3 部分:插箱及插件 GB/T 22386 电力系统暂态数据交换通用格式 GB/T 24337-2009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间谐波 GB/T 26862 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检测规范 GB/T 26865.2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 第2部分:数据传输协议 DL/T 280 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 890.301 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 EMS-API 第 301 篇:公共信息模型 CIM 基础 Q/GDW 1680.32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 第3-2部分:基础平台 数据存储与管理 Q/GDW 1680.35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 第3-5部分:基础平台 数据采集与交换 Q/GDW 1680.41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 第4-1部分:实时监控与预警类应用 电网实时监控与智能告警 Q/GDW 10131-2017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4年第14号令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术语和定义 DL/T 280DL/T 860及GB/T 2900.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宽频测量 wide-frequency measurement 以高速采样为基础,实现电网信号宽频域范围内基波谐波和间谐波信号的统一测量。 宽频测量装置 wide-frequency measurement device 用于电网宽频测量传输记录和告警的装置。 宽频测量处理单元 wide-frequency measurement data processing unit 用于接收存储和转发宽频测量数据,同时具有数据的分析和预处理功能,实现原始测量数据预处理分析数据和诊断分析结果数据向主站的定制传输,同时接收主站下达的操作命令。 总则 4.1 一般性要求 4.1.1 本部分提出了对宽频测量装置宽频测量处理单元的外观及接口技术参数功能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4.1.2 本部分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本部分的优质产品。 4.1.3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部分的条文提出差异,则意味着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部分的要求。 4.1.4 本部分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部分未尽事宜,由合同签约双方在合同谈判时协商确定。 4.1.5 本部分中涉及有关商务方面的内容,如与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有矛盾时,以商务部分为准。 4.1.6 本部分各条款如与专用部分有冲突,以专用部分为准。 4.1.7 投标人要求如下: 投标人提供的产品应具备国家电网公司检验检测机构检验合格证书。提供的宽频测量装置宽频测量处理单元应在国家或电力工业检验检测机构通过DL/T 860电磁兼容及型式试验。 投标人应满足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备2009年版及变电站调控数据交互规范试行。 招标人在专用部分提出的要求投标人也应满足。投标人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将被视为实质性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提供的产品应有省级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中标单位应按招标人要求开展相关检验测试。 4.2 卖方职责 卖方的工作范围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提供标书内所有设备及设计说明书及制造方面的说明 b 提供国家或电力工业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型式试验报告,以便确认供货设备能否满足所有的性能要求 c 提供设备安装使用的说明书 d 提供试验和检验的标准,包括试验报告和试验数据 e 提供图纸制造和质量保证过程的一览表以及标书规定的其他资料 f 提供设备管理和运行所需有关资料 g 所提供设备应发运到规定的目的地 h 现场服务。 4.3 应满足的标准 系统及设备应满足GB/T 2423GB/T 4208GB/T 13729GB/T 17626GB/T 19520.3DL/T 478DL/Z 713DL/T 720DL/T 860DL/T 1075DL/T 1146DL/T 5149Q/GDW 215Q/GDW 383Q/GDW 393Q/GDW 3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14年第14号令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Q/GDW 10427-2017中所列标准的最新版本要求,但不限于上述所列标准。 宽频测量装置技术要求 接口要求 通信接口 装置的通信接口要求如下: 应具有不少于4个网络接口 宽频测量装置的站控层网络接口应采用RJ45电以太网接口或多模光纤以太网接口 多模光纤连接器应采用波长为1310nm或850nm 的ST 或LC 型光纤接口。 对时接口 宽频测量装置应具有IRIG-B对时输入接口,采用光纤B码时,光纤连接器应采用多模ST 光纤接口采用电B码时,应采用RS485电平接口。 硬接点输出要求 宽频测量装置应至少具备以下2路硬接点告警输出信号: 故障信号:直流电源消失告警,直流电源消失时导通,应为常闭接点 异常信号:装置异常告警,装置自检异常和同步异常时导通,应为常开接点。 功能要求 基本要求 宽频相量测量装置可以组建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观测系统的稳定裕度,记录电压失稳低频振荡次同步/超同步振荡等动态过程,实现电力系统安全预警,并逐步实现电力系统动态控制分析等高级应用,能够实现系统运行的长期实时数据记录。根据需要可实现与SCADA/EMS系统及安全自动控制系统的连接,可实现与智能调度支持系统的方便联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动态过程进行控制。 装置应具有谐波/间谐波实时监测低频振荡监测次/超同步振荡监测宽频振荡监测时间同步及监测功能。 采样要求 采样频率应不低于12.8kHz。 测量功能 装置应具有以下实时测量功能: 具有三相基波电压相量三相基波电流相量电压电流的基波正序相量频率频率变化率功率和开关量信号的测量功能 具有实时监测低频振荡的功能 支持2.5-45Hz,55-95Hz次/超同步振荡电流电压的监测功能具有次同步振荡功率的监测功能 具有100-300Hz宽频振荡监测功能 具有100-2500Hz范围内谐波间谐波测量功能,间谐波的计算方法遵循GB/T 17626.7-2017标准。 通信功能 装置应具有如下通信功能: 应支持DL/T860标准,具有对外传输基波谐波间谐波和告警信息及状态事件的相关功能装置应配置一个入口访问点AccessPoint, MMS通信访问入口名称为S1及SV访问入口M1 装置在S1访问点下配置1个公用LD名称为LD01个及多个测量LD名称为MEAS01MEAS02...。 应支持GB/T26865.2标准,具有对外传输同步相量的相关功能支持录波文件的对外传输。 数据记录功能 数据记录功能 装置应具备故障录波功能,支持在发生告警时启动录波功能。 数据记录的安全性 数据记录应具有足够的安全性: 不应因直流电源中断快速或缓慢波动及跌落丢失已保存的记录数据和录波文件 不应因外部访问而删除动态记录数据和录波文件 不应提供人工删除和修改动态记录数据和录波文件的功能 时间同步失步切换时,应能可靠记录动态数据,并保证记录数据时标的正确性。 越限事件记录功能 当发生下列事件时应能建立事件标识: 频率越限 频率变化率越限 幅值越上限,包括正序电压正序电流负序电压负序电流零序电压零序电流相电压相电流越上限 幅值越下限,包括正序电压相电压越下限 线路功率振荡 系统发生低频振荡 系统发生次/超同步振荡 系统发生宽频振荡 系统发生谐波电流越限谐波电压越限 系统发生间谐波电压越限间谐波电流越限。 低频振荡监测功能 宽频测量装置应具备就地低频振荡监测功能,当电力系统发生低频振荡时,装置应告警并启动录波功能给出事件告警信息,同时将告警事件传输给主站 次/超同步振荡监测功能 宽频测量装置应具备次/超同步振荡监测功能: a应能按照振荡幅度的强弱依次将最主要的10个振荡频率及对应的幅值上送 b装置发生次/超同步振荡时,应能启动录波功能,同时给出事件告警信息,并将告警事件传输给主站 d宜监测2.5-45Hz范围的次同步振荡,55-95Hz范围内的超同步振荡,其振荡频率分辨率不低于0.5Hz 宽频振荡监测功能 宽频测量装置应具备宽频振荡监测功能: 应能监测100-300Hz范围内的宽频振荡 装置发生宽频振荡时,应告警并启动录波功能,给出事件告警信息,同时将告警事件传输给主站 时间同步 基准时间源 宽频测量装置应采用厂站时间同步装置输出的时间同步信号作为数据采样的基准时间源。 时间同步要求 装置同步功能应满足如下要求: 对时信号类型应采用IRIG-B码,对时信号宜采用光纤传输 应具有守时功能 在闰秒发生期间,装置不应产生数据错误数据丢失等异常状况。数据帧中的闰秒标志位应能真实反应闰秒的实际情况 性能要求 零漂要求 交流二次电压回路的零漂值应小于0.05V,交流二次电流回路的零漂值应小于0.05A。 零值死区设置要求 具备零值死区设置功能,当测量值在该死区范围内时为零死区通过厂家自定义参数方式整定,不使用模型中的配置。 频率初值设置要求 电压异常时,装置间隔频率显示为0,通信规约FREQ字段设置为0x8000,对应的频率偏移量为-32.768Hz,表明该频率数值无效。 测量精度 基波电压电流相量测量准确度,频率偏移准确度三相不平衡测量准确度有功和无功测量的准确度应遵循Q/GDW 10131-2017的要求 谐波/间谐波测量准确度应遵循GB/T 17626.7-2017标准。 装置录波 装置的录波功能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支持以告警人工及联网触发等方式触发录波 录波采样率不低于12.8kHz,告警信号持续存在的情况下录波时间不小于60s 支持提供与录波数据对应的动作报告,包括触发事件及时间,触发时刻各间隔告警量幅值及频率等内容。 低频振荡 装置的低频振荡告警应满足以下要求: 低频振荡频率监视范围:0.1Hz2.5Hz 低频振荡判据:功率振荡峰峰值超过预设门槛Posc并持续X个周波Posc与X数值可整定。 次/超同步振荡 装置的次/超同步振荡监测应满足以下要求: 次/超同步振荡监测采用瞬时功率计算时,频率监视范围:2.5Hz45Hz采用电流计算时,频率监视范围:2.5Hz45Hz和55Hz95Hz,频率分辨率要求不低于0.5Hz 次/超同步振荡判据:宜采用次/超同步振荡的主导分量或者等效值作为越限的监测量。瞬时功率次/超同步振荡分量超过预设门槛Psso并持续X秒,Psso与X数值可整定电流次/超同步振荡分量超过预设门槛Isso并持续X秒,Isso和时间X均可整定。 宽频振荡 装置的宽频振荡监测应满足以下要求: 宽频振荡监测范围为100-300Hz频率分辨率要求不低于5Hz 宽频振荡监测判据:宜采用宽频振荡的畸变功率或等效电流作为告警判据,瞬时畸变功率振荡分量超过预设门槛Pwso并持续X秒,Pwso与X数值可整定电流宽频振荡分量超过预设门槛Iwso并持续X秒,Iwso和时间X均可整定。 通信性能 实时通信应满足如下要求: 装置对于动态数据的实时传输功能遵循Q/GDW 10131-2017的要求 装置基波谐波和间谐波等宽频测量数据向宽频测量处理单元的实时传输按照不低于1次/秒的速率传输 执行主站的召唤历史数据命令时,不影响实时帧传送速率。 数据及文件记录 应具备定时或者召唤的方式向宽频测量处理单元传输录波文件。 时间同步 装置时间同步性能应满足如下要求: 对时误差不大于1s 当同步时间信号丢失或异常时,装置守时精度为60min以内,相角测量误差的改变量不大于1即,时间改变量应不大于56s。 典型配置 宽频测量装置的典型配置要求如下: 宽频测量装置应支持单个或者多个间隔的数据采集功能, 宜采用1-2个间隔的简单配置或者4-6个间隔的典型配置两种方式 每个线路间隔宜采集3路电压和3路电流信号 运行条件 工作环境的大气条件 环境温度和湿度见表1,大气压力:70kPa106kPa。 工作场所环境温度和湿度分级 级别 环境温度 湿度 使用场所 范围 C 最大变化率 C/h 相对湿度 % 最大绝对湿度g/m2 C0 -5 45 20 595 28 室内 C1 -25 55 20 5100 28 遮蔽场所 C2 -40 70 20 5100 28 户外 储存运输极限环境温度 装置的储存运输及安装的极限环境温度为2570。 周围环境 装置的使用地点应无爆炸危险无腐蚀性气体及导电尘埃无严重霉菌存在。有防御 雨雪风沙尘埃及防静电措施。场地应符合GB/T 9361中B类的规定。接地电阻应符合GB/T 2887中4.4的要求。 信号输入 宽频测量装置模拟量采样应能够接收如下信号输入: 交流电压:V100V 交流电流:1A5A 额定频率:50Hz 状态量输入:空接点和脉冲信号 功率消耗 装置输入回路及电源功耗应满足如下要求: 模拟量输入式电流输入回路的功率消耗小于0.5VA,电压输入回路的功率消耗小于0.5 VA 装置电源最大功耗小于50W。 过载能力 模拟量采样装置应满足如下过载能力: 交流电流回路:1.2倍额定电流,允许连续工作20倍额定电流,允许时间为1s 交流电压回路:1.2倍额定电压,连续工作1.4倍额定电压,允许10s2倍额定电压,允许1s。 供电电源要求 直流电源变化时,装置应满足如下要求: 直流电源电压:支持110V或220V,允许偏差20%15% 直流电源电压纹波系数小于5%时,装置应能正常工作 直流电源中断100ms,不会导致装置故障或重启 直流电源跌落60%,100ms内不会导致装置重启 直流电源失电应有掉电告警硬接点输出 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直流电源在允许偏差内变化时,装置可靠工作 在接通断开直流电源时,装置均不误发信号 当直流电源恢复正常后,装置自动恢复正常工作。 绝缘性能要求 绝缘电阻 装置各电气回路对地和各电气回路之间的绝缘电阻要求如表2所示。 绝缘电阻 额定绝缘电压V 绝缘电阻要求M 测试电压V U60 5 250 U60 5 500 注:与二次设备及外部回路直接连接的接口回路采用U60V的要求。 介质强度 电源回路交流电量输入回路输出回路各自对地和电气隔离的各回路之间以及输出继电器常开触点之间,应耐受表3中规定的50Hz的交流电压,历时1min的绝缘强度试验,试验时不得出现击穿闪络。 试验电压 额定绝缘电压 试验电压有效值V U60 500 60U125 1000 125U250 1500 2500 注:电压为125U250时,户内场所介质强度选择1500V,户外场所介质强度选择2500V。 冲击电压 以5kV试验电压,1.2/50 us冲击波形,按正负两个方向,施加间隔不小于5s用三个正脉冲和三个负脉冲,以下述方式施加于交流工频电量输入回路和装置的电源回路: 接地端和所有连在一起的其他接线端子之间 依次对每个输入线路端子之间,其他端子接地 电源的输入和大地之间。 冲击试验后,交流工频电量测量的基本误差应满足其等级指数要求。 耐湿热性能 湿热条件:温度402,相对湿度90%95%,大气压力为86kPa106kPa下绝缘电阻的要求见表4。 湿热条件绝缘电阻 额定绝缘电压UV 绝缘电阻要求M U60 1.5用250V兆欧表 U >60 1.5用500V兆欧表 电磁兼容性要求 抗扰度能力要求满足GB/T 17626标准,具体性能试验和要求见表5。 电磁兼容试验要求 序号 试验名称 引用标准 等级要求 1 静电放电抗扰度 GB/T 17626.2 IV级 2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GB/T 17626.3 III级 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GB/T 17626.4 IV级 4 浪涌冲击抗扰度 GB/T 17626.5 IV级 5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7626.6 III级 6 工频磁场抗扰度 GB/T 17626.8 V级 7 脉冲磁场抗扰度 GB/T 17626.9 V级 8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 GB/T 17626.10 IV级 9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 GB/T 17626.11 GB/T 17626.29 短时中断 10 振荡波抗扰度 GB/T 17626.12 III/IV级 注1: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要求短时中断时间不小于100ms。 注2:振荡波抗扰度差模试验电压值为共模试验值的1/2。 注3:所有磁场抗扰度试验测量准确度改变量不大于100%静电放电抗扰度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浪涌冲击抗扰度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和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进行以上电磁兼容试验时,装置的测量准确度改变量不大于200% 机械振动特性及防护性能要求 机械振动性能应满足如下要求: 正弦稳态振动冲击自由跌落的参数等级见GB/T 2423.10中规定 装置防护性能:符合GB/T 4208规定的IP20级要求 箱体抗盐蚀能力:满足GB/T 10125标准的中性盐雾试验96h试验周期无锈蚀。 连续通电 装置在完成调试后,应进行时间为100h室温或72h40连续通电试验,试验期间对装置施加符合5.5.7规定的直流电源,装置的性能及参数应符合5.3的规定。 宽频测量处理单元技术要求 接口要求 通信接口 装置通信接口要求如下: 宽频测量处理单元的站控层网络接口应采用RJ45电以太网接口或多模光纤以太网接口 宽频测量处理单元应提供不少于6个网络接口。 对时接口 宽频测量处理单元应具有IRIG-B对时输入接口,采用光纤B码时,光纤连接器应采用多模波长为850nm 的ST 光纤接口采用电B码时,应采用RS485电平接口。 硬接点输出要求 宽频测量处理单元应至少具备以下2路硬接点告警输出信号: 直流电源消失告警接点:直流电源消失时导通,应为常闭接点 装置告警信号接点:装置或外部信号异常时导通。 功能要求 基本要求 宽频测量处理单元宜采用双直流电源模块供电,两个电源应独立工作,任一电源中断不应造成装置故障或重启。 通信功能 装置实时通信功能要求如下: 宽频测量处理单元应能实时接收存储解析宽频测量装置的传输的数据报文,包括动态数据传输报文 宽频测量处理单元应能向多个主站实时转发站内宽频测量数据,包括原始测量数据预处理分析数据及诊断分析结果数据。 宽频测量处理单元具有相量数据传输功能,相关要求遵循Q/GDW10131-2017标准。 宽频测量处理单元应具备故障录波文件72小时连续录波文件动态数据记录文件和预处理数据分析结果文件的离线召唤功能。 数据存储功能 宽频测量处理单元应连续记录宽频测量数据: 动态数据的记录应遵循Q/GDW10131-2017标准 宽频测量数据统计分析文件 支持宽频测量装置事件录波文件的召唤和存储功能 支持72小时连续录波,录波数据的采样频率不低于6.4kHz。 数据预处理分析功能 装置数据预处理分析功能要求如下: 应具备宽频测量装置上送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能够统计2-50次谐波在5分钟内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 应具备电流电压间谐波幅值在5分钟内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的统计分析功能 应实时采集次/超同步振荡10个主导分量的频率和幅值,统计分析出现次数最多的振荡频率及该频率在5分钟内出现的次数。 应能分析不低于2500Hz以内单通道和多通道的谐波间谐波分析功能,支持频谱分析 应支持数据分析时间窗的选择功能 应支持基波量的相量分析功能,包括基波幅值相位等 时间同步 宽频测量处理单元应支持IRIG-B信号对时,对时信号可采用光纤多模ST接口或电RS485接口。 性能要求 时间同步 宽频测量处理单元的对时精度应优于1ms。 实时通信 宽频测量处理单元的实时通信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宽频测量处理单元转发实时动态数据的延迟时间不大于200ms 宽频测量处理单元能接入的主站个数应不少于8个 宽频测量处理单元能接入的宽频测量装置台数应不少于8个。 数据记录与存储 宽频测量处理单元的动态数据记录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对于动态数据记录要求应遵循Q/GDW10131-2017标准 应支持不少于1000条事件录波文件存储 应支持录波文件动态记录文件预处理分析文件的调试分析展示和导出 运行条件 宽频测量处理单元运行环境条件要求应满足6.5的要求。 试验 7.1 试验要求 卖方提供的设备试验标准应符合国家行业及IEC 的有关标准,并提供型式试验出厂试验及现场投运试验三种类型试验报告。 卖方提供的每一种型式的产品都应提供型式试验报告和报告结论证明。 卖方提供的每一套设备出厂之前都应按规范要求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工厂规定的调试大纲进行出厂检查性能试验,试验报告应随产品提供。 7.2 电气性能试验 装置内部所有元器件性能正确性试验及所有接线正确性试验。 模拟实际情况进行连续通电,包括交流电流电压直流电源的试验。 7.3 现场试验 现场实际设备接入后,在一次设备不带电和带电试运行时还应做测试验收,卖方应负责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的现场调试及投运试验。现场投运前和试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元件损坏,卖方应及时无偿修理或更换,直至符合规范要求。保修期内产品出现不符合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时,卖方也应负责。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8.1 技术服务 8.1.1 项目管理 合同签订后,卖方应指定负责本工程的项目经理,负责协调卖方在工程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如工程进度设计制造图纸文件制造确认包装运输现场安装调试验收等。 8.1.2 技术文件 8.1.2.1 卖方在订货前提供一般性资料 如鉴定证书报价书系统原理图和主要技术参数产品质量的有效检验合格证典型说明书屏布置图。 8.1.2.2 卖方在技术协议签订后应提供资料 在技术协议签订后14天内,卖方向买方和设计院提供以下技术文件各1份以供确认。文件清单如下: a 宽频测量装置和宽频测量处理单元屏屏面布置图及说明。 b 原理方框图及其说明,装置及其元件的原理接线及动作原理说明。 c 原理接线图及其说明包括手动控制回路操作原理接线电气闭锁原理接线等。 d 设备布置和安装接线图,包括设备尺寸和安装尺寸光纤网络设备的连接及其安装等。 e 宽频测量装置屏屏背面接线图。 f 设备内部接线及其说明。 g 设备连接的端子排图,包括与买方设备接口的端子排。 h 设备清单,包括设备型号技术参数性能数据及参数。 i 使用说明书与操作功能规范书。 j DL/T 860模型一致性说明文档,主协议一致性说明文档,协议实现之外信息的说明文档。 k 卖方认为应提供的图纸和说明。在收到买方最终认可图纸前,卖方所购买的材料或制造所发生的费用及其风险全由卖方单独承担。 l生产的成品应符合合同的技术规范。买方对图纸的确认并不能解除卖方对其图纸的完善性和准确性应承担的责任。 8.1.2.3 卖方在收到确认意见后应提供资料 设计院在收到图纸后2周内返回主要确认意见,卖方在提供确认图纸时应提供为审核该张图纸所需的资料。买方有权要求卖方对其图纸中的任一装置任一部件作必要修改,在设计图纸完成之前应保留设计院对卖方图纸的其他确认权限,而买方不需承担额外费用。买方可根据需要确定召开设计联络会设计联络会的次数根据情况确定。 卖方在收到确认意见或技术协议签订后,14天内供方应提供下列书面资料8份包括CAD图纸电子资料光盘,其中业主6份随屏设计院2份邮寄: a 在8.1.2.2中所列举的修改后的正式图纸与技术文件。 b 设备组装成柜后的内部接线图,包括柜正面背面布置图,柜的端子排图及说明,光纤网络设备的连接及其安装图。 c 控制开关按钮继电器的触点图及其说明。 d 柜地脚螺栓安装图。 e 光缆电缆型号及其连接图。 f 各种软件及软件使用的详细说明书。 g 图例符号说明。 h 卖方认为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所必需的其他图纸和说明书。 i 其他资料和说明手册。说明手册应包括所有设备的装配运行检验维护零件清单推荐的部件以及型号等方面的说明。说明手册内容包括:系统总体说明,系统的技术参数,运行手册,维护手册,装配安装布置说明,合同中全部设备之间的连接说明及合同设备与买方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之间的连接说明,备品清单和说明及存放要求,软件总体说明,全部软件功能的详细说明,以及软件的结构说明及流程图,完整的程序员指南手册和其他使用手册,光盘方式提供的软件两套。说明手册由制造厂提供并注明就近服务的授权机构。说明手册还应有重要设备试验设备及专用工具的说明和有关注意事项,各装置的正常试验运行维护故障诊断的说明。 8.1.2.4 设备供货时提供资料 设备的开箱资料,除了8.1.2.3所述图纸外,还应包括安装运行维护修理说明书部件清单资料工厂试验报告产品合格证等。 供方提供的图纸资料应满足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行的需要。 8.1.3 现场服务及售后服务 8.1.3.1 卖方在宽频测量装置安装调试过程中视买方工作情况及时派出工程技术服务人员,以提供现场服务。卖方派出人员在现场负责技术指导,并协助买方安装调试。买方应为卖方的现场派出人员提供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条件。当变电站内设备分批投运时,卖方应按合同规定及时派工程技术人员到达现场服务。 8.1.3.2 现场投运前和试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元件损坏,卖方应及时无偿修理或更换,直至符合本部分要求。保修期内产品出现不符合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卖方也应负责修理或更换。保修期外产品出现异常设备缺陷元件损坏等故障,现场无法处理时,卖方接到买方通知后,应在4h内响应,并立即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在48h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理。 8.1.3.3 卖方在设备保修期外应及时更换损坏的设备,按成本收取维修费用。对国家电网公司的反事故措施以及软件版本的升级等,应提供技术服务。 8.1.4 工作安排 8.1.4.1 根据工程需要可以召开设计联络会或采用其他形式解决设计制造中的问题。 8.1.4.2 文件交接要有记录,设计联络会议应有纪要。 8.1.4.3 卖方提供的设备及附件规格重量或接线有变化时,应及时书面通知买方。 8.1.4.4 未尽事宜,双方协商处理,可以以其他形式补充。双方协商所形成的文件具有与本部分同等的效力。 8.1.5 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要求如下: a 订购的新产品除应满足本部分外,卖方还应提供产品的鉴定证书满足本部分技术要求的国家或电力行业设备质检中心出具的产品型式试验质检报告。 b 卖方应保证制造过程中的所有工艺材料等包括卖方的外购件在内均应符合本部分的规定。若买方根据运行经验指定卖方提供某种外购零部件,卖方应积极配合。 c 卖方应遵守本部分中各条款和工作项目的GB/T 19000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该质量管理体系经过国家认证和正常运转。 d 质保期内由于卖方的原因,设备到现场在安装和运行过程中出现缺陷和损坏时,卖方应自费到现场免费修理或更换。 8.2 设计联络 8.2.1 一般性要求 卖方应负责合同设备的设计和协调工作,承担全部技术责任,并做好与买方的设计联络工作。设计联络会议共举行2次,第一次联络会议在买方举行,第二次联络会议在卖方举行。双方应做好各次联络会议纪要,包括讨论的项目内容和结论,经双方代表签字生效。会议纪要与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8.2.2 设计联络会 8.2.2.1 若有必要,买方在收到卖方签字的第一批文件后的2 周内将举行设计联络会。设计联络会内容如下: a 卖方应对修改后的供确认的资料和图纸进行详细的解释,并应解答买方对这些资料和图纸所提 的问题,经过共同讨论,买方给予确认,以便卖方绘制正式图纸提供给买方 b 卖方应介绍合同产品已有的运行经验 c 卖方应提供验收大纲工程参数表。 8.2.2.2 应签订会议纪要,并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8.3 工厂验收 卖方应在工厂验收试验之前30天向买方提交宽频测量装置宽频测量处理单元详细的工厂验收及联调试验大纲,并通知相关的通信设备供货商。该大纲至少应包括试验日期试验接线试验项目试验方法以及测量仪器仪表等。该大纲需经买方确认方可执行。 卖方应确认提供的设备满足标书要求。 卖方应向买方提供工厂试验报告,有关设备的型式试验报告,同时提供设备和软件的使用和测试说明书。 在工厂验收期间,卖方应向买方参加试验的工作人员提供检查测试和记录设备。 买方参加工厂验收试验并不意味着解除卖方保证系统质量的责任,也不能代替设备到现场后的检查和测试。 工厂验收在工厂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主要根据标书要求进行功能和性能试验,以便确认。 包装运输和储存 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如下: a 装置制造完成并通过试验后应及时包装,否则应得到切实的保护 b 所有部件经妥善包装或装箱后,在运输过程中尚应采取其他防护措施,以免散失损坏或被盗 c 在包装箱外应标明买方的订货号发货号 d 各种包装应确保各零部件在运输过程中不致遭到损坏丢失变形受潮和腐蚀 e 包装箱上应有明显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符合GB/T 191的要求 f 整体产品或分别运输的部件都要适合运输和装载的要求 g 随产品提供的技术资料应完整无缺,提供份额符合GB/T 19.32的要求。 宽频相量测量装置 技术规范书 专用部分 目 录 电力系统宽频测量装置采购标准 第2部分:专用技术规范 17 1 标准技术参数 17 2 组件材料配置表 18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所有设备均采用双电源供电 18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19 2.3 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19 2.4 工程概况 20 2.5 使用条件 20 2.6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20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21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21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21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21 3.4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22 3.5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22 电力系统宽频测量装置采购标准 第2部分:专用技术规范 1 标准技术参数 技术参数特性表是对采购设备的基础技术参数要求,在招投标过程中,投标人应依据招标文件,对技术参数特性表中标准参数值进行响应。宽频测量装置参数特性见表1,物资应满足电力系统宽频测量装置通用技术规范的要求。 表1 宽频测量装置技术参数特性表 序号 项  目 单位 标准参数值 1 采样频率 Hz 12.8k 2 装置录波频率 Hz 12.8k 3 故障持续存在下连续录波时间 s 60 4 低频振荡监测范围 Hz 0.12.5 5 次/超同步振荡频率监测范围 Hz 2.545和5595 7 可同时监测的次/超同步振荡频率和幅值的数量 个 10 8 宽频振荡频率监测范围 Hz 100300 10 数据实时传输速率 帧/秒 1 11 对时精度 us 1 注 带的参数为重要参数。如不能满足要求,将被视为实质性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以下各表含义同。 表2 宽频测量处理单元技术参数特性表 序号 项  目 单位 标准参数值 1 连续录波时采样频率 Hz 6.4k 2 连续录波时间 小时 72 3 谐波的统计分析范围 次 250 4 间谐波统计分析范围 Hz 02500 5 频谱分析的谐波间谐波范围 Hz 02500 6 网络端口数量 个 6 7 可存储的录波文件数 条 1000 8 转发动态数据延迟 ms 200 9 可接入的主站数量 个 8 10 可接入的宽频测量装置数量 台 8 11 对时精度 ms 1 注 带的参数为重要参数。如不能满足要求,将被视为实质性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以下各表含义同。 表3 技术参数特性表 序号 名称 项目需求值或表述 投标人保证值 备注 1.1 电流测量误差% 0.2 0.2 1.2 电压测量误差% 0.2 0.2 1.3 频率测量误差稳态条件下Hz 0.002 0.002 1.4 电压测量误差10%的2-25次谐波干扰时% 0.4 0.4 1.5 频率测量误差10%的2-25次谐波干扰时Hz 0.004 0.004 1.6 低频振荡告警范围Hz 0.12.5 0.12.5,投标人响应范围按实际范围填写 1.7 次同步振荡监测范围Hz 1040 1040,投标人响应范围按实际范围填写 1.8 采样脉冲PPS输出精度s 1 1 1.9 模拟量容量 1.9.1 模拟量容量数字量采样路 36 1.9.2 模拟量容量模拟量采样路 36 1.10 开关量容量路 20 20 1.11 动态数据存储容量同步宽频相量测量装置天 14 14 1.12 连续录波数据存储容量同步宽频相量测量装置天 3 3 1.13 动态数据存储容量相量数据集中器天 14 14 1.14 通信网口数同步宽频相量测量装置个 4 4 1.15 通信网口数相量数据集中器个 6 6 1.16 交流电压回路过载能力 1.2UN,连续工作 1.17 直流电压回路过载能力 1.15UN,连续工作 1.18 交流电流回路过载能力 1.2IN,连续工作,并且20IN,1s 1.19 交流电压回路功率损耗每相VA 0.5 0.5 1.20 交流电流回路功率损耗每相VA 0.5 IN1A0.5VA 1.21 交流电流回路功率损耗每相VA 1 IN5A1VA 1.22 装置直流消耗W 80 80 1.23 装置工作电源相量数据集中器 双路供电 1.24 信号输入触点长期允许通过电流A 5 5 1.25 信号输入触点断开容量W 50 50 1.26 其他触点长期允许通过电流A 2 2 1.27 其他触点断开容量W 30 30 注 1.带的参数为重要参数。如不能满足要求,将被视为实质性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以下各表含义同。 2.本表中与表1表2冲突的地方以表1表2为准。 2 组件材料配置表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所有设备均采用双电源供电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 投标人响应 型式规格 数量 型式规格 数量 升压站内 1 数据集中处理单元 台 每台含:100M网口4个,能够支持与6个调度主站的数据通信,具有接受时间同步装置对本装置时间同步状态管理的功能。具备双平面调度数据网接入要求,并留有备用网口 2 2 宽频相量测量单元 模拟采样 台 全站模拟量至少24组3相电流4组三相电压,开关量64路。 应具备连续录波实时监测低频振荡和次/超同步振荡监测宽频相量测量功能。 3 按需 3 宽频相量测量光纤网络交换机 台 2 按需 4 辅助设备 套 光电转换设备通信光缆光熔接盒网线尾纤跳纤等,满足现场网络传输需要。含光纤熔接量。 1 5 柜体及附件 面 2 6 人机维护单元可选 台 17液晶显示器,键盘,鼠标 0 7 同步相量测量系统调试费 套 1 注: 1屏内电流端子采用3相8线制型式,即 A/B/C/N,A/B/C/N 。 2同步相量数据集中处理单元具备同时接入6个以上主调能力,信息接入内蒙调度主站。 3同步相量测量单元接入信号量路数应满足标书要求,如不满足,按多台配置。宽频相量测量装置应具备连续录波和次/超同步振荡监测宽频相量测量功能。设备选型应满足当地电网公司要求,采用四统一装置。 4所供设备型号应具备接入II型网络安全监测装置的功能。 5本工程初步设计未开展,所有参数及设备数量均为暂定,具体配置以初设审查意见为准,存在变动的可能,厂家在接到甲方正式生产通知后再安排生产。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表8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 投标人响应 型号和规格 数量 型号和规格 数量 1 2 3 4 5 6 2.3 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经确认的图纸资料应由卖方提交表9所列单位。 表9 卖方提交的须经确认的图纸资料及其接收单位 提交图纸 资料名称 接收图纸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 提交 份数 提交时间 认可图最终图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2 1技术协议签订后2周内,供货商应提供认可图纸。 2工程师在收到认可图纸后2周内,应将经确认的1份图纸寄送给供货商。 3供货商收到经确认的图纸2周内提出最终图 认可图最终图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4 2.4 工程概况 2.4.1 项目名称: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2.4.2 项目单位: 2.4.3 工程规模:本工程升压站220kV系统规划为单母线接线,出线2回,本期建成1回站内规划建设2台主变,本期建设2台35kV系统规划为独立2段单母线接线,本期建成2段单母线接线,并建设母线下35kV风机集电线路8回35kV储能线路2回无功补偿装置2组(SVG)35kV站用变1台。 2.4.4 工程地址: 2.4.5 交通运输:项目单位指定地点 2.5 使用条件 表10 使 用 条 件 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电源的频率 Hz 50 投标人填写 2 环境温度 日最高温度 39.1 投标人填写 日最低温度 -33.2 投标人填写 日最大温差 30 投标人填写 3 湿度 日相对湿度平均值 95 投标人填写 月相对湿度平均值 90 投标人填写 4 海拔 m 2000 投标人填写 5 耐受地震能力 水平加速度 m/s2 0.3g 垂直加速度 m/s2 0.15g 6 用途 组屏/单装置 项目单位提供 投标人填写 7 安装方式 集中/分散 项目单位提供 投标人填写 注 表中招标人要求值为正常使用条件,超出此值时为特殊使用条件,项目单位可根据工程实际使用条件进行修改。 2.6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项目单位原则上不能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根据工程使用条件,当污秽等级海拔等与标准技术参数表有差异或对通用部分条款有差异时,应逐项在表11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中列出,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应对表11的技术参数进行确认。 表11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序号 项 目 标准参数值 项目单位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2 序号 项 目 变更条款页码款号 原表达 变更后表达 1 2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投标人需填写专用部分的第1和第2部分的相应表格。标准技术参数表和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要求值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为准。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应填写投标人技术差异表。投标人保证值应与型式试验报告及其他性能试验报告相符。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投标人提供的产品技术规范应与本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要求一致。若有偏差,投标人应如实认真地填写偏差值若无技术偏差,则视为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的要求,且在投标人技术偏差表中填写无偏差。 表12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序号 项 目 对应条款编号 技术招标文件要求 偏 差 备 注 1 2 3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表13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序号 产品型号 运行单位 投运数量 投运时间 联系人及电话 备注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表14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型号和规格 单 位 数 量 1 2 3 4 5 6 3.4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表15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序号 产品型号名称 试验报告类别和内容 依据标准 试验时间 试验单位 3.5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表16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序号 鉴定产品型号名称 组织鉴定单位 依据标准 鉴定时间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综合监控子系统AVC子站 技术规范书 通用部分 说明:本技术规范书为征求意见稿,请甲方与当地电网部门沟通,有意见及时反馈给设计院,以便修改。评标时需通知电网相关部门参加。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2年06月 石家庄 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1. 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 2. 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专用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 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1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范围。 3根据实际使用条件,需要变更海拔高度耐受地震能力环境温度等要求。 经招标文件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 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标准技术参数表项目需求部分和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还应对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响应。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中参数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证明参数优于招标人要求的相关试验报告。 5. 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6. 技术规范范本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7. 一次设备的型式电气主接线和一次系统情况对二次设备的配置和功能要求影响较大,应在专用部分中详细说明。 目 录 1总则 5 1.1 引言 5 1.2 供方职责 5 2 技术规范要求 6 2.1 使用环境条件 6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6 2.3 基本技术要求 7 2.4 AVC子站功能 7 2.5 AVC 性能指标 9 2.6 AVC子站控制方式 9 2.7 技术方案 10 2.8 制造工艺的一般要求 14 3 试验 17 3.1 试验要求 17 3.2 性能试验 18 3.3 现场试验 18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18 4.1 卖方提供的样本和资料 18 4.2 技术资料,图纸和说明书格式 18 4.3 供确认的图纸 18 4.4 买卖双方设计的图纸 19 4.5 其他资料和说明书 19 4.6 卖方提供的数据 19 4.7 图纸和资料分送单位套数和地址 19 4.8 设计联络会议 20 4.9 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20 4.10 质量保证 20 4.11 项目管理 21 4.12 现场服务 21 4.13 售后服务 21 1总则 1.1 引言 提供设备的厂家投标企业应具有GB/T1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年检记录,宜具有AAA级资信等级证书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证书并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商业信誉。提供的保护装置应在国家或电力行业检验检测机构通过型式试验和动模试验。 投标厂商应满足规定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招标方在技术规范书专用部分提出的要求投标方也应满足。 提供的产品应有部级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 投标方应提供设备近2年运行业绩表。 1.1.1 本规范书提出了AVC子站设备功能设计控制方式设备配置接口方式及必需的其它事项。 1.1.2 本技术规范中提出的仅为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AVC子站开发建设单位应提供符合国家和有关行业最新版本的标准和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所规定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和相应的技术服务。 1.1.3 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1.4 本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1.5 本规范书经招投标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1.2 供方职责 供方的工作范围将包括下列内容,但不仅仅限于此内容。 1.2.1 提供标书内所有设备及设计说明书及制造方面的说明。 1.2.2 提供国家或电力行业级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动模试验报告和型式试验报告,以便确认供货设备能否满足所有的性能要求。 1.2.3 提供与投标设备版本相符的安装及使用的说明书。 1.2.4 提供试验和检验的标准,包括试验报告和试验数据。 1.2.5 提供图纸,制造和质量保证过程的一览表以及标书规定的其它资料。 1.2.6 提供设备管理和运行所需有关资料。 1.2.7 所提供设备应发运到规定的目的地。 1.2.8 如标准规范与本标书的技术规范有明显的冲突,则供方应在制造设备前,用书面形式将冲突和解决办法告知需方,并经需方确认后,才能进行设备制造。 1.2.8 在更换所用的准则标准规程或修改设备技术数据时,供方有责任接受需方的选择。 1.2.10 现场服务。 2 技术规范要求 2.1 使用环境条件 2.1.1 设备储存温度:-40---70 2.1.2 设备工作温度:-5---45 2.1.3 大气压力: 86kPa---106kPa 2.1.4 相对湿度:5%---95% 2.1.5 抗地震能力:地面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同时作用。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DL755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SD325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 DL 516-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 DL 5002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Q/GDW/Z 461 地区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应用功能规范 Q/GDW 619 地区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应用功能规范 国家电网生2009133号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 Q/GDW212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 调自2009210号 能量管理系统EMS 实用化标准试行 和能量管理系统EMS实用化验收办法试行 调自2009 231号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和设备运行评价规程征求意见稿 DL5003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DL476 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 DL890 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 主要包括 公共信息模型CIM和组建接口规范CISIDT.IEC61970 国际标准 GB/T 18657.1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5部分:传输规约 GB/T 18657.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5部分:传输规约 GB/T 18657.3 远动设备与系统 第 5部分:传输规约 GB/T 18657.4 远动设备与系统 第 5部分:传输规约 GB/T 18657.5 远动设备与系统 第 5部分:传输规约 DL/T 634.5101 远动设备与系统 第 5-101部分: 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IDT.IEC 60870-5-101:2002 DL/T 634.5104 远动设备与系统 第5-104部分 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 IEC 60870-5-101的网络访问IDT.IEC 60870-5-104:2000 DL 451 循环式远动规约 DL/T 630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 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 GB/T 16435.1 远动设备及系统接口电气特性 GB/T 15156 远动设备及系统工作条件 环境条件和电源 GB/T 19963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4号令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2.3 基本技术要求 2.3.1 AVC 子站 2.3.1.1 具备AVC 子站功能,采用专用 AVC 子站模式。 2.3.2传输通道 2.3.2.1AVC主站和子站通信应利用现有的自动化通信通道,并符合 DL 5002-2005 规程要求。 2.3.2.2主站和子站通信应采用先进成熟的电力系统专用规约,优先采用 IEC101104 规约。 2.4 AVC子站功能 2.4.1AVC子站系统应能够与升压站监控系统风机监控系统动态无功补偿装置AVC主站系统通信,支持多种通讯方式,包括专线通信方式和网络通信方式,支持DL/T634.5.104-2002DL/T634.5.101-2002MODBUSCDTOPC等常用标准规约。 2.4.1.1 AVC 子站控制模式至少包括远方 就地和退出三种模式。 远方模式是指接收主站指令, 按主站目标指令控制发电机组无功出力就地模式是指子站按照预先设定的高压母线电压曲线,由子站控制发电机组无功出力跟踪电压曲线退出模式是指子站退出运行。 2.4.1.2具备设置接收主站指令方式的功能,如母线电压设定值单机无功设定值或全厂无功设定值。接收母线电压或全厂无功设定值方式时,子站应合理分配单机无功。 2.4.1.3具备对主站的指令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识别的功能。在和主站通信中断或主站指令无效时,应闭锁控制或转为就地模式。 2.4.1.4具备参数在线设置和辨识功能。 可设置各种控制参数和限值,满足机组安全要求,并和主站参数匹配。具备权限管理功能,参数生效前自动对参数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鉴别,对不合理参数进行告警和处理。 2.4.1.5具备数据采集功能。实时数据宜从电厂自动化系统获取,也可单独采集。 2.4.1.6电厂运行人员可在操作台上进行 AVC 功能的控制模式切换,控制模式状态应实时上传主站。2.4.1.7具备安全闭锁功能。 在运行参数超出规定的约束条件或相关保护动作时,子站控制功能应自动闭锁。 子站自检异常时应自动闭锁控制。AVC 运行状态异常时应及时报警。 2.4.1.8 AVC子站应提供软件界面支持风场运行人员输入高压侧母线或节点电压目标值,高压侧母线或节点电压计划曲线。具有投入/退出AVC子站系统功能。 2.4.1.9 AVC子站系统应可以通过通信方式获得各风机的有功无功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低压侧电压主变档位和高压侧母线电压等重要遥测量。 2.4.1.10计算分析功能,应能采用常用的成熟的基本算法对目标值进行计算分析,按照先后顺序和分配策略给出各风机和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或电压以及主变分接头调节提示。 2.4.1.11具备数据查询和报表功能。子站应可完整保存主站下发的指令以及子站的控制命令,并能方便查询和生成报表。各种异常报警和人工操作记录应完整保存。 2.4.1.12数据存储功能,可存储采集的数据点并形成历史数据库,用于绘制趋势曲线和形成报表,历史数据可存储一年以上。 2.4.1.13操作带权限管理功能,保证操作安全。 2.4.1.14运行监视功能,能方便地监视AVC子站系统的运行工况,母线电压风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开关状态设备运行状态与其他设备的通信状态,能对一些关键状态进行监视。 2.4.1.15报警处理功能,AVC子站系统运行异常或故障时能自动报警,停止分配结果输出,并形成事件记录。 2.4.1.16事件记录功能,可对AVC子站告警闭锁原因人员操作等形成事件记录。 2.4.1.17计算模块能实现自动分配,根据选定的优化策略,可以根据各台风机的实际运行情况和AVC主站下发的命令值自动调节各台风机的无功。可以根据目标值对电厂的各台风机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和主变分接头综合协调控制。 2.4.1.18对于接入低压侧不同母线的SVC/SVG装置,AVC子站应具备协调功能,保证各SVC/SVG装置无功输出均衡。 2.4.1.19对于风场内的各台风电机组,AVC子站应具备协调功能,保证各台风电机组无功输出合理。 2.4.1.20当远方调节时,AVC子站长时间收不到主站命令可设定应报警并自动转为就地控制。 2.4.1.21具备和风电场监控系统统一时钟对时。 2.4.1.22系统管理和参数设置功能。 2.4.1.23计算统计功能,对遥测量进行最大值/最大时最小值/最小时等统计。 2.4.1.24 AVC子站应是成熟可靠并能方便维护和扩充的产品。 2.4.1.25 满足相关的安全防护要求。 2.5 AVC 性能指标 2.5.1AVC子站性能指标 2.5.2.1平均无故障时间 MTBF 大于 30000h 。 2.5.2.2控制精度 高压母线电压控制偏差不大于 ( 0.3kV 2.5.2.3控制延迟时间小于 10s 。 控制延迟时间是指从接收到主站指令时起到子站生成控制命令的时间。 2.5.2.4 调节速率 电压控制方式下调节速率不低于 0.5kV/min 无功控制方式下调节速率不低于 10Mvar/min 2.5.2.5 CPU 负载率不大于 30% 2.5.2.6单次计算时间:1秒 2.5.2.7历史数据保存时间不小于 1 年。 历史数据指子站保存的供查询的各种运行数据。 2.6 AVC子站控制方式 2.6.1风电场AVC子站通过调度数据网通道接收调度AVC主站下发的风电场高压侧母线电压调整量。风电场侧AVC子站通过三种方式来满足主站要求: 2.6.1.1调整风机无功出力或机端电压。AVC子站计算出对应风机机组的无功出力或机端电压,以通讯方式下发至风电场风机监控系统,由全场风机监控系统将风机无功出力指令或机端电压指令转发至每台风机就地控制器,由风机就地控制器控制风机变流器调节风机机组无功功率或机端电压。 2.6.1.2调整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和并联电容电抗器。AVC子站以通讯方式将SVG/SVC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需要控制的电压目标发至动态无功设备,由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自行调整无功出力。 2.6.1.3调节主变分接头。AVC子站以通讯方式将调节主变分接头命令下发至变电站监控系统,由监控系统负责执行,并将结果反馈至AVC子站。考虑地区电网的实际情况,具备此项功能,暂不作为调整手段 AVC子站控制策略,是上述三种方式的组合,以尽快满足主站要求为目标,优先采取调节速度快的方式,调整慢的方式随后跟进,把调节快的无功容量储备起来,保证有充足的动态调节速度较快的无功补偿容量。 2.6.1.4风机监控系统处于安全I区范围内,与外界连接应使用单向物理隔离装置实现安全隔离,满足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要求。 2.6.2系统的输入输出 风电场AVC子站与调度AVC主站通过升压站监控系统或调度数据网通道通信。 风电场AVC子站不需具备数据直采功能,所需数据均从升压站监控系统SVC/SVG控制器全场各风机监控系统通信获得。为避免单方面信息的不可信,风电场AVC子站应具备拓扑分析和数据检错功能,并提供错误信息告警功能,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风电场AVC子站通过与升压站监控系统的通信获取高低压母线和主变的实时数据,数据包括:高低压侧母线电压主变两侧有功/无功主变分头位置等数据。考虑到系统三相电压不平衡,电压调整时应以线电压为基准,应保证最高线电压不超过安全电压上限,最低线电压不低于安全电压下限。 风电场AVC子站系统以通信方式输出风机控制指令,其控制指令经过风机监控系统转发至风机就地控制器,调节风机机组无功出力。 风电场AVC子站系统以通信方式输出SVC/SVG电压值控制目标,电压控制目标下发至SVC/SVG控制器,SVC/SVG自动调整无功出力,跟踪电压目标。要求SVC/SVG装置根据风电场AVC子站系统提供的电压控制目标,连续的进行跟踪,直至下一个控制目标。 风电场AVC子站系统以界面方式给出主变分接头调整提示,提醒运行人员。 AVC子站运行信息通过调度数据网或升压站监控系统上传至调度AVC主站。 2.7 技术方案 2.7.1设备配置 风电场AVC子站系统至少包含:主备服务器双机冗余后台监视机。 主备服务器应具备以下功能: 2.7.1.1负责与调度AVC主站进行通信。接收调度AVC主站下达的高压侧母线电压调整量指令,并上传AVC子站相关信息至调度AVC主站。具有分析计算功能,在充分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后,分析计算出各风机对应的无功出力或机端电压值,SVC/SVG电压控制目标,升压站主变分头位置。 2.7.1.2接收风机监控系统信息,接收SVC/SVG信息,接收风电场监控系统信息,并负责按照计算结果,将调控命令下发至风机监控系统SVC/SVG设备。 后台监视机主要功能:有良好的人机界面,便于运行人员及时了解AVC子站的动作行为,便于统计分析。同时,便于维护人员进行软件调试维护。 2.7.2设备间接口方式 2.7.2.1AVC子站系统与调度AVC主站接口 风电场AVC子站系统通过调度数据网实时业务与调度AVC主站实现通信时,风电场调度数据网交换机提供一路网口与AVC子站系统主机连接,通信协议为DL/T634.5.104-2002。调度AVC主站端暂定为104规约主站,AVC子站暂定为104规约子站投标厂家应与当地调度部门确认。 AVC子站与调度AVC主站通信内容: 主站下发设定值: 遥调点号 遥测名称 指令内容 1 高压侧母线电压增量 三位数。百位1表示下调,2表示上调十位15指令循环计数器个位表示调节增量。 2 高压侧母线电压目标值 3 高压侧母线电压参考值 上传主站遥测量: 1 AVC子站可增无功 风电场上调无功限制 2 AVC子站可减无功 风电场下调无功限制 上传主站遥信量: 遥信点号 遥信名称 传送内容 1 AVC子站运行正常信号 正常/异常 2 AVC子站投入退出信号 投入/退出 3 AVC子站远方就地信号 远方/就地 4 AVC子站无功上调闭锁信号 风电场上调无功已到限值 5 AVC子站无功下调闭锁信号 风电场下调无功已到限值 2.7.2.2 AVC子站系统与风电场升压站监控系统接口 AVC子站系统从升压站监控系统通过通信方式采集数据,升压站监控系统提供网口与AVC子站通信,并按协议要求送出数据。通信协议为DL/T634.5.104-2002。AVC子站端为104规约主站,升压站监控系统为104规约子站。 采集数据包括: 序号 名称 备注 1 遥测 各条集电线电流 2 各条集电线有功 3 各条集电线无功 4 高压出线有功 高压出线无功 5 高压侧母线电压 三相三线 6 低压侧母线电压 三相三线 7 主变高/低压侧无功 8 SVC/SVG无功 9 主变分头档位 1 遥信 低压侧PT断线故障信号 低压侧母线单相接地故障信号 主变低压侧开关状态 2 各集电线开关状态 3 SVC/SVG开关状态 2.7.2.3 AVC子站系统与SVG/SVC控制器接口 AVC子站系统以通信方式将电压目标下发至SVG/SVC设备。接口方式可以为串口或网口。串口时:SVG/SVC控制器提供一路串口RS232/485与子站系统主机连接,通讯规约采用MODBUS(RTU)或CDT。AVC子站作为MODBUS(RTU) 或CDT规约主站,SVG/SVC控制器为MODBUS(RTU)或CDT规约子站。网口时:SVG/SVC控制器提供一路网口,规约采用104规约。SVC/SVG装置传送遥测遥信延时小于等于1s。 SVG/SVC能实现接收AVC子站下发的电压指令,自动调节SVG/SVC无功出力。 AVC子站下发设定值: 序号 名称 定义 备注 1 遥调 电压上限值 2 电压下限值 采集数据包括: 序号 名称 备注 1 遥测 可增加动态无功 2 可减少动态无功 1 遥信 SVC/SVG闭锁信息 2.7.2.4 AVC子站系统与风机监控系统接口 风电场AVC子站系统以网络方式与风机监控系统实现通信。风机监控系统提供一路网口LAN与AVC子站系统主机连接,通信协议为OPC或MODBUS(TCP/IP)或104,风机监控系统为OPC或MODBUS(TCP/IP)或104规约子站,AVC子站为OPC或MODBUS或104规约主站。 风机监控系统能接收并执行AVC子站下发的发功率因数无功指令或电压指令,实现对各风机就地控制器下发功率因数无功指令或电压指令,风机就地控制器调节变流器,实现对风机无功出力的控制。风机功率因数调节范围为0.95,考虑一定的裕度,AVC子站系统可控范围为0.97。 采集数据包括: 序号 名称 备注 1 遥测 各风机机端电压 2 各风机机端电流 3 各风机有功 4 各风机无功 5 各风机功率因数目标值 1 遥信 各风机并网状态 并网脱网 2 各风机运行状态 运行故障 3 各风机通讯状态 跟风机监控的通讯 AVC子站系统主机与后台监视机接口 风电场AVC子站系统主机以网络方式与布置在主控室内的后台监视机连接。AVC子站系统主机作为服务器,后台监视机以客户端方式浏览系统功能并执行界面操作。 2.7.3 风电场AVC子站软件配置说明 操作系统优先选用国产安全操作系统。 软件配置应满足功能规范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可维护性,应包括数据采集处理通信和诊断等各种软件。 软件应遵循国际标准,满足开放性的要求。 应配备一套完整的可运行的软件备份。 应具有较强的防计算机病毒反入侵的能力。 2.7.4对功能模块的要求 计算模块应具有下列功能: 按照给定的电厂侧高压母线电压调整量,计算风机机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和主变分接头档位。 根据调控次序选择需要调整的无功源,给出合适的调整指令。 运行约束条件: 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AVC子站系统应自动闭锁输出,给出告警,正常后恢复调节。 高压侧母线节点电压越限闭锁值。 高压侧母线节点电压波动过大。 主站指令异常。 与风机监控系统通信故障。 与升压站监控系统通信故障。 2.7.5 AVC子站的控制模式 退出:AVC子站退出运行。 远方:AVC主站与子站闭环运行。 就地:AVC子站系统根据本地设定电压曲线运行。 2.8 制造工艺的一般要求 2.8.1 对结构的要求: 2.8.1.1 所有的设备应该是新造的能够经久耐用。 2.8.1.2 所有的设备在结构上应该便于拆装检查和安装。 2.8.1.3 制造设备用的材料应是对其性能经过严格检查后所挑选出的材料。 2.8.2 涂漆和防锈: 2.8.2.1 除了有色金属零件镀锌钢件和机械精加工面以外, 其他所有的外露金属零部件应该先经过除锈处理后立即涂一层底漆。在金属零件的表面涂一道底漆以形成厚度为0.04毫米到0.1毫米的干膜。在这之后接着涂两道外用调合罩面漆, 使干膜的厚度达到0.127毫米到0.178毫米。底漆和罩面漆应该是同一厂家生产的。 2.8.2.2 所有的涂漆应能经受得住机械振动以及热和油的作用而不致会出现划痕或者变软。 2.8.2.3 屏上的涂漆应该使用合成树脂化合物喷涂成具有半光泽的表面层。 2.8.3 保护屏: 2.8.3.1 保护屏采用柜式前后开门结构,正面应带玻璃的防护门,门轴在屏正面左侧,背面设钢板防护门。此外还应包括安装所必须的槽钢底座支架顶板和侧板。门与屏体之间应采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多股软铜线可靠连接。 2.8.3.2 保护屏采用前后开门结构时,后门双开,屏门应开闭灵活,开启角不小于90,门锁可靠。保护屏采用前开门旋转式结构时,保护装置装于旋转面板上,旋转面板的旋转角度不小于135。外引接线端子排置于柜内两侧,端子排距屏后框架距离不得小于150毫米。端子排应有序号,端子排应便于更换且接线方便离地高度宜大于350毫米。 2.8.3.3 前后开门结构屏体是用厚度为2.5毫米的钢板制作的。前开门旋转式结构屏体是用厚度为3.2毫米的钢板制作的。 2.8.3.4 屏体设计成封闭的带有开启门的垂直自立式, 并且要安装容易,控制电缆的进出连接检查和维护要方便。 2.8.3.5 为了提高运行的可靠性, 设备将采用成套插入式结构。 2.8.3.6 保护屏采用前后开门结构时,屏体尺寸: 2260mm800mm600mm。屏体防护等级不低于IP30。屏内端子采用成都瑞联凤凰或ABB端子。 2.8.3.7 保护屏的颜色:甲方确定 2.8.3.8 保护出口回路和起动回路均应经连接片才连至端子排上,连接片应装在保护屏正面。跳闸出口连接片采用红色。 2.8.3.9 连接片的开口端应装在上方,并满足:连接片在落下过程中必须和相邻连接片有足够的距离,保证在操作连接片时不会碰到相邻的连接片连接片在扭紧螺栓后能可靠地接通回路穿过保护屏的连接片导电杆必须有绝缘套,并距屏孔有明显距离连接片在拧紧后不会接地。 2.8.3.10 试验部件连接片切换片,安装中心线离地面不宜低于300毫米。 2.8.4 低压回路的布线: 2.8.4.1 布线:内部配线的额定电压为1000V, 应采用防潮隔热和防火的交联聚乙烯绝缘铜绞线, 其最小截面不小于1.5 mm2 , 但对于CTPT回路的截面应不小于2.5 mm2 。导线应无划痕和损伤。应提供配线槽以便于固定电缆, 并将电缆连接到端子排。应对所供设备的内部配线设备的特性和功能的正确性全面负责。所有连接于端子排的内部配线, 应以标志条和有标志的线套加以识别。若屏内具有加热器, 端子和电加热器或电阻器之间的连接引线不能使用非耐热绝缘铜线。由于电加热器或电阻器附近的温度高,因此, 应该采用瓷管套着的裸导线, 或使用耐热的导线。 2.8.4.2 在进行屏的内部布线时, 不应该布置得使接点处于不利的角度或者温度升高的地方。 2.8.4.3 在可运动的地方布线,如跨越门或翻板的连接导线,必须采用多股铜芯绝缘软导线,要留有一定长度裕量,并采用缠绕带等予以保护,以免产生任何机械损伤,同时还应有固定线束的措施。 2.8.4.4 应完成各保护装置对时接口的屏内配线,且端子排上应有明确的标识,以方便外部对时信号缆线的接入。 2.8.4.5 接线端子:所有端子的额定值为1000V10A, 压接型端子, 采用凤凰成都瑞联或ABB端子。元器件与端子端子与端子之间的连接用多股绝缘导线时应采用冷压接端头冷压连接要求牢靠接触良好。电流电压回路的端子应能接不小于4mm2的电缆芯线。CT和PT的二次回路应提供标准的试验端子, 便于断开或短接装置的输入与输出回路。一个端子只允许接入一根导线。端子应有明显的编号,端子排间应有足够的绝缘, 端子排应根据功能分段排列 ,并应至少留有20%的备用端子,且留有备用端子排以供设计时作转接或过渡用。各回路之间正负电源之间电源回路与其它端子之间要设置空端子隔离,跳合闸引出端子与正电源适当隔开,至少间隔1个端子。端子排间应留有足够的空间, 便于外部电缆的连接。端子排应牢固固定,使其不致于振动发热等而变松,同时还应能方便地进行检查和维护。 2.8.4.6 端子的选型应与其功能相匹配,不同回路之间的端子应设置隔离端子并有明显的标识。设备间的连接须通过D 端子完成。电流回路开入回路和出口回路的间隔排列必须相互对应。 2.8.4.7 对各保护装置的n 端子编号不做具体要求,但各保护装置的接线除满足保护功能的要求外,还要满足对控制操作回路的要求,并且应能方便与开关柜内的D 端子相连。 2.8.4.8 每面屏配置至少5块专用的交流电流回路短接插片。 2.8.4.9 颜色代号:导线的颜色代号基本上应该与制造厂的标准一致。应提交制造厂的颜色代码标准, 导线颜色在合同签订后由最终决定。引线应该加套, 这些套的颜色就作为相序的代号。 交流回路中的相序是: A相 黄色 B相 绿色 C相 红色 中性线 淡蓝色 在直流回路中: (正极) 褐色 (负极) 蓝色 2.8.5 电子回路: 2.8.5.1 为了预防外部和/或内部的过电压引起误动作, 在电子电路中应该使用金属护套带屏蔽层的电缆或绞合电缆。 2.8.5.2 电子电路和电气回路之间在路径上应该保持合理的间隙。 2.8.5.3 电子电路的外部连接应该用连接器进行。 2.8.5.4 应该用电线槽进行布线, 如果采用其他的布线系统则应由审批这种布线系统。 2.8.5.5 为了防止误动作和/或拒动, 在屏内应该有消除过电压发生的电路, 交流回路和直流回路都应该有预防外部过电压和电磁干扰或接地的措施。 2.8.5.6 每块印刷电路板应该经防潮气和灰尘侵入处理。 2.8.6 接 地: 2.8.6.1 交流电源输入的二次屏柜应有工作接零,供电电缆中应含有中性线芯。中性线芯不应与二次屏柜的金属外壳相连接。 2.8.6.2 当采用三相五线制交流电源向二次屏柜供电时,供电电缆中应含有中性线芯和保护接地线芯。接地线芯应与二次屏柜的金属外壳相连接。接地线芯材料和截面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2.8.6.3 二次屏柜下部应设有截面不小于100mm2的专用的接地铜排母线,二次屏柜上的设备或装置应有接地端子,并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多股绝缘铜绞线或电缆接至专用的接地铜排母线,达到一点接地的要求。 2.8.7 铭 牌 2.8.7.1 保护屏的铭牌应该固定在屏的表面或屏内醒目的地方, 铭牌应该用透明的丙烯酸树脂制成铭牌为白底, 其上为黑色的粗体字, 并用中文标注。 2.8.7.2 铭牌的尺寸及其上的内容将在以后告知。 2.8.8 照 明 屏内的顶板上装有交流220伏20瓦的白炽灯, 用专用自动空开手动控制. 3 试验 3.1 试验要求 3.1.1 卖方提供的设备试验标准应符合IEC及国标行标的有关规范,并提供每一种型式产品的动模试验报告和型式试验报告。 3.1.2 卖方提供的每一套设备出厂之前都应按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工厂规定的调试大纲进行出厂检查性能试验,试验报告应随产品提供。当需做动态模拟试验或数字仿真试验时,模拟系统的接线和参数由卖方与买方在试验前协商确定,按实际系统参数进行试验。 3.2 性能试验 3.2.1 装置内部所有元器件性能正确性试验及所有接线正确性试验。 3.2.2 模拟实际情况进行连续通电,包括交流电流电压直流电源的试验。 3.2.3 每个回路(除弱电回路外)应进行工频2000V1分钟耐压试验。 3.2.4 装置的整定值校对和动作特性试验。 3.3 现场试验 现场实际设备接入后,在一次设备不带电和带电试运行时还应作测试验收,卖方应配合完成保护装置的现场调试及投运试验。现场投运前和试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元件损坏,卖方应及时无偿修理或更换,直至符合规范要求。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4.1 卖方提供的样本和资料 卖方应在报价书中提供与本规范书有关的样本,其中包括成套保护装置,标准部件,各种接点回路图,有关继电器选择开关信号灯样本等,以备买方查核,样本中还应包括各种额定值数据接点数量及其数据各元件性能功率消耗(包括交流及直流回路,正常及动作情况)及使用说明等必需的资料。卖方还应提供装置运行及改进情况说明。 4.2 技术资料,图纸和说明书格式 4.2.1 全部图纸应为A4幅面,并有完整图标,采用国标单位制。 4.2.2 提供最终修改图的USB接口存储优盘(图形文件能够被PC机AutoCAD for windows 2000版支持)。并提供一份可供修改的最终图纸电子文件。 4.3 供确认的图纸 在合同签字后2周内,卖方应尽快提供供确认和了解的资料和图纸。 1) 装置的交流和直流接线及输出接点图及它们的图例符号说明,跳闸回路图及说明。 2) 保护柜屏面布置图及图例符号说明和所有元件技术参数表。 3) 保护柜背面接线图。 4) 装置的方框原理逻辑图及其说明,各套装置及其元件的原理接线及动作原理的说明。 5) 继电器和选择开关使用说明。 买方有权要求卖方对设备部件按合同做出修改而不发生任何额外费用。买方确认图纸时间未影响卖方交货进度的前提下,在收到买方最终确认图之前采购或制造时的材料应由卖方承担全部风险和费用。 4.4 买卖双方设计的图纸 卖方在联络会议后的2周内,应提供经过联络会议修改后的全部正式图纸及资料,供买方设计。 经过设计联络会议修改后的全部正式图纸及资料: 1 保护装置各个部件的内部接线图和图例符号说明 2 保护柜内部接线图,包括保护柜背面布置图及说明 3) 保护柜内端子配置布置图 4) 保护柜内端子排的端子排列图 5) 试验板的接线图 6) 保护柜地脚螺丝安装图 7) 合同设备施工时所必需的其他原理图 8) 所有图纸的优盘及支持软件。 4.5 其他资料和说明书 4.5.1 卖方应提供给买方装置投产前试验用的详细的试验说明和技术要求,还应提供卖方提供的特殊的试验仪器的使用说明。卖方还应提供现有装置进行正常试验及运行维护故障诊断的内容和要求。 4.5.2 卖方应提供各装置的出厂试验报告。 4.5.3 专用工具和仪器的说明。 4.5.4 卖方提供与供货装置功能一致的说明书保护装置的定值表整定计算说明及计算算例。 4.6 卖方提供的数据 4.6.1 卖方应提供投标数据和信息,要求卖方提供足以证明设备性能的技术数据。卖方应提供评标所需的资料(最新版本或修订版)。 4.6.2 卖方提供的数据应包括卖方所提供产品的性能保证数据预计性能接口要求和操作特性。卖方应提供买方所要求的性能信息,并对其可靠性和一致性负责,卖方所提供的资料和数据将成为合同一部份。任何数据的更改都须经买方同意。 卖方还应提供保护装置的软件版本号和校验码。 4.6.3 如买方因设计和其它需要,要求卖方提供有关技术数据时,卖方应按买方的要求提供这些资料和技术数据。 4.6.4 卖方应提供供货记录,包括安装地点投运时间和运行情况。 4.6.5 卖方应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书。 4.7 图纸和资料分送单位套数和地址 图纸和资料分送单位套数和地址在专用部分明确。 4.8 设计联络会议 4.8.1 买方在收到卖方签字的第一批文件后的2周内将举行设计联络会议。 设计联络会议内容: 1) 卖方应对修改后的供确认的资料和图纸进行详细的解释,并应解答买方对这些资料和图纸所提的问题,经过共同讨论,买方给予确认,以便卖方绘制正式图纸提供给买方。 2) 卖方应介绍合同产品已有的运行经验。 3) 卖方应提供验收大纲,工程参数表。 4.8.2 会议需要签订会议纪要,该纪要将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4.9 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要求满足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中关于工厂验收现场的规范。 4.10 质量保证 4.10.1 卖方应保证制造过程中的所有工艺材料试验等(包括卖方的外购件在内)均应符合本规范书的规定。若买方根据运行经验指定卖方提供某种外购零部件,卖方应积极配合。卖方对所购配套部件设备质量负责,采购前向买方提供主要国产元器件报价表,采购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交货时必须向买方提供其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及有关安装使用等技术文件资料。 4.10.2 对于采用属于引进技术的设备元器件,卖方在采购前应向买方提供主要进口元器件报价表。引进的设备元器件应符合引进国的技术标准或IEC标准,当标准与本规范书有矛盾时,卖方应将处理意见书面通知买方,由买卖双方协商解决。假若卖方有更优越或更为经济的设计和材料,足以使卖方的产品更为安全可靠灵活适应时,卖方可提出并经买方的认可,然而必须遵循现行的国家工业标准,并且有成熟的设计和工艺要求以及工程实践经验。 4.10.3 双方签订合同后,卖方应按工程设计及施工进度分批提交技术文件和图纸,必要时,买卖双方尚需进行技术联络,以讨论合同范围内的有关技术问题。 4.10.4 卖方保证所提供的设备应为由最适宜的原材料并采用先进工艺制成且未经使用过的全新产品保证产品的质量规格和性能与投标文件所述一致。 4.10.5 卖方提供的保护设备运行使用寿命应不小于15年。 4.10.6 卖方保证所提供的设备在各个方面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质量规格和性能。在合同规定的质量保证期内,卖方对由于产品设计制造和材料外购零部件的缺陷而造成所供设备的任何破坏缺陷故障,当卖方收到买方的书面通知后,卖方在2天内免费负责修理或更换有缺陷的设备(包括运输费税收等),以达到技术规范书的要求。质保期以合同商务部分为准。 质保期后发生质量问题,卖方应提供维修服务。 4.11 项目管理 4.11.1 合同签订后,卖方应指定负责本工程的项目经理,负责卖方在工程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如工程进度设计制造图纸文件包装运输现场安装调试验收等。 4.11.2 卖方在订货前应向买方提供一般性资料如:典型说明书主要的总装图等。 4.11.3 在技术协议签订2周内,卖方向买方提供以下技术文件: 1) 总装图,应表示设备总的装配情况,包括外形尺寸安装尺寸运输尺寸和重量端子尺寸及其它。 2) 底座图,应表明设备底座的尺寸固定螺栓的位置和尺寸等。 3) 铭牌,包括主要额定参数等。 4) 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修理调试和全部附件的完整说明数据图纸资料。 5) 型式试验报告。 6) 结构图及对基础的技术要求。 4.12 现场服务 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视买方工作情况卖方及时派出工程技术服务人员,以提供现场服务。卖方派出人员在现场负责技术指导,并协助买方安装调试。同时,买方为卖方的现场派出人员提供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条件。 当变电站内保护设备分批投运时,卖方应按合同规定及时派工程技术人员到达现场服务。 根据买方的安排,卖方安排适当时间对设备的正确安装和试验给予技术培训。 4.13 售后服务 4.13.1 现场投运前和试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元件损坏,卖方应及时无偿修理或更换,直至符合规范要求。保修期内产品出现不符合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卖方应在4小时内响应,并在24小时内负责修理或更换。保修期外产品出现异常设备缺陷元件损坏或不正确动作, 现场无法处理时,卖方接到买方通知后,亦应在4小时内响应,并立即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在24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理。 4.13.2 对反事故措施以及软件版本的升级等,应提供技术服务。 4.14 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4.14.1 对每套保护,卖方应提供必要的备品备件。 4.14.2 卖方应提供安装运行检修所需的专用工具,包括专用调试测试设备。 AVC系统 技术规范书 专用部分 目 录 1 标准技术参数 22 2 项目需求部分 23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23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24 2.3 图纸资料提交 25 2.4 工程概况 25 2.5 使用条件 25 2.6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26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26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26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26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 27 3.4 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27 3.5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27 3.6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27 1 标准技术参数 投标人应认真逐项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见表1表3中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请填写表10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表1 AVC子站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 数 名 称 单位 标准参数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电流量电压量测量误差 % 0.2 投标人填写 2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测量误差 % 0.5 投标人填写 3 装置直流消耗 W 50W工作时 80W动作时 投标人填写 表2 打印机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数名称 单位 标准参数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工作电源 V 220V AC 投标人填写 2 接口型式 投标人填写 表3 柜体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参数名称 单位 标准参数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尺寸 mm 高度:2260mm 宽度:800mm 深度:600mm 投标人填写 2 颜色 甲方确定 投标人填写 注 1. 项目单位对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有差异时,可在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投标人应对该差异表响应。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2. 参数名称栏中带的参数为重要参数。如不能满足要求,将被视为实质性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2 项目需求部分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表4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 投标人响应 型式规格 数量 型式规格 数量 1 AVC服务器 主机机架式/非机架式 要求: 1 非停产主流优质设备 2 应提供产品的原厂家的技术说明 3 设备质保期应达到招标要求的质保年限,若设备原厂质保期小于要求的质保年限,由投标厂家负责购买原厂延长服务,其费用放入投标总价中 4采用国产品牌 此配置为最低配置,投标应高于此配置 双电源供电 套 处理器字长: 64 位 CPU: 2 路 4核/路 主 频: 2.4 GHz 内 存: 8X1 G 显 存: 1G 硬 盘: 2TB 网卡数量: 4 块 网卡速率: 10/100 Mbps自适应卡 光驱: 可读写光驱 1 操作系统: 国产安全操作系统 采用自主可控设备 安装于综合监控子系统屏内 1 2 屏蔽双绞线网线 套 按需 1 3 软件 套 AVC支持软件应用软件通信接口软件等 1 注:1根据内蒙电网公司要求,站内配置一套新能源综合监控子系统由综合通信管理终端及相应的AGCAVC功能模块组成,AVC作为综合监控子系统中配套模块。综合通信管理终端取得调度下发的无功电压控制指令后转发给无功电压控制装置,无功电压控制装置与实时监测的并网点电压比较,计算得出调控目标设定值,对无功补偿装置有载调压变压器储能变流器风电机组进行统一协调控制,使并网点电压达到要求,最终实现并网点电压和无功功率的自动调控,合理协调和优化无功分布,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电压质量减少有功损耗。 投标厂家负责与综合通信管理终端及调度端AVC主站可靠通信,并完成与站内监控系统厂家无功补偿设备厂家风机厂家储能厂家的通讯调试工作。 2本工程升压站终期规模接入风电场200MW,故投标厂家设备通讯接口等系统配置及设备均按终期规模提供至少1期风电机组厂家1期储能厂家2台主变及2套无功补偿装置等)。 3所供设备型号应具备接入II型网络安全监测装置的功能,并提供相应的软硬件设备。 4整套系统的配置应满足当地电网公司要求。 5因本工程初步设计未审查,配置应以最终的审查结果为准,不排除调整的可能。投标方应在接到甲方正式生产通知后,再安排生产。 6预留至少2个新能源集控中心远程监控系统通讯接口。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表5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单 位 招标人要求 投标人响应 型号和规格 数量 型号和规格 数量 1 2 3 4 5 6 2.3 图纸资料提交 经确认的图纸资料应由卖方提交表6所列单位。 表6 卖方提交的须经确认的图纸资料及其接收单位 提交图纸 资料名称 接收图纸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 提交 份数 提交时间 认可图最终图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设计单位 2 1技术协议签订后2周内,供货商应提供认可图纸。 2工程师在收到认可图纸后2周内,应将经确认的1份图纸寄送给供货商。 3供货商收到经确认的图纸2周内提出最终图 认可图最终图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项目单位 4 2.4 工程概况 2.4.1 项目名称: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2.4.2 项目单位: 2.4.3 工程规模:本工程升压站220kV系统规划为单母线接线,出线2回,本期建成1回站内规划建设2台主变,本期建设2台35kV系统规划为独立2段单母线接线,本期建成2段单母线接线,并建设母线下35kV风机集电线路8回35kV储能线路2回无功补偿装置2组(SVG)35kV站用变1台。 2.4.4 工程地址: 2.4.5 交通运输:项目单位指定地点 2.5 使用条件 表7 使用条件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电源的频率 Hz 50 投标人填写 2 环境温度 日最高温度 39.1 投标人填写 日最低温度 -33.2 投标人填写 日最大温差 30 投标人填写 3 湿度 日相对湿度平均值 % 95 投标人填写 月相对湿度平均值 90 投标人填写 4 海拔高度 m 2000 投标人填写 5 耐受地震能力 水平加速度 g 0.3g 垂直加速度 g 0.15g 注 表中招标人要求值为正常使用条件,超出此值时为特殊使用条件,项目单位可根据工程实际使用条件进行修改。 2.6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项目单位原则上不能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根据工程使用条件,当污秽等级海拔高度等与标准技术参数表有差异或对通用部分条款有差异时,应逐项在表8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列出,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应对表8的技术参数进行确认。 表8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序号 项 目 标准参数值 项目单位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2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投标人需填写专用部分的第1和第2部分的相应表格。标准技术参数表和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要求值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为准。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应填写投标人技术差异表。投标人保证值应与型式试验报告及其他性能试验报告相符。 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投标人提供的产品技术规范应与本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要求一致。若有偏差投标人应如实认真地填写偏差值若无技术偏差则视为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的要求,且在投标人技术偏差表中填写无偏差。 表9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序号 项 目 对应条款编号 技术招标文件要求 偏 差 备 注 1 2 3 3.2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表10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序号 产品型号 运行单位 投运数量 投运时间 联系人及电话 备注 3.3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 表11 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型号和规格 单位 数量 1 2 3 4 5 6 3.4 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3.5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表12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序号 产品型号名称 试验报告类别和内容 依据标准 试验时间 试验单位 3.6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表13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序号 鉴定产品型号名称 组织鉴定单位 依据标准 鉴定时间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综合监控子系统综合管理终端AGC控制子站 技术规范书 说明:本技术规范书为征求意见稿,请甲方与当地电网部门沟通,有意见及时反馈给设计院,以便修改。评标时需通知电网相关部门参加。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2年06月 石家庄 目 录 1 总体要求 3 2 适用标准 3 3 供货范围 5 3.1 概述 5 3.2 供货范围 5 3.3 供货原则 6 3.4 投标方职责 6 3.5 招标方职责 6 4 风电场有功自动控制AGC子站 6 4.1 主要功能 6 4.2 性能指标 8 4.3 硬件配置要求 9 4.4 软件配置要求 9 5 通用技术要求 9 5.1 型式 9 5.2 技术参数 9 5.3 结构及外观要求 11 6 技术服务与培训 11 6.1 工作安排 11 6.2 技术服务 11 6.3 培训 12 6.4 技术资料交付 12 7 质量保证和试验 12 7.1 质量保证 12 7.2 试验 13 8 包装运输和储存 14 总体要求 本技术规范书适用有功功率控制子站(AGC装置)。它提出了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招标方在本技术规范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投标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对国家有关安全环境保护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投标方如未对本规范提出偏差,招标方将认为投标方提供的设备符合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合同签订后 1 个月内,投标方提出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装配安装调试试运验收试验运行和维护等标准清单给招标方,招标方确认。 设备采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被认为已包含在设备报价中,投标方应保证招标方不承担有关设备专利的一切责任。 投标方应提供高质量的设备。这些设备应是技术先进并经过相同参数三台套三年以上成功运行实践证明是成熟可靠的产品。 投标方在设备设计和制造中所涉及的各项规程规范和标准必须遵循现行最新版本的中国国家标准。投标方应提供所使用的标准。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应按较高标准执行。 在签订合同之后,招标方有权提出因规程规范和标准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具体项目由买卖双方共同商定。 投标方必须是具有专门从事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相量测量装置设计开发生产和相应服务能力,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 投标方应具备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证书。 除本技术规范书明确说明外,投标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应满足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颁发的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技术规范试行修改稿的要求。 协议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适用标准 投标方应使用最新颁布执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IEC标准,在用户方同意时可以使用其他性能更高的标准。行业标准中已对产品质量分等作出规定的条款,投标方所提供的产品性能应达到优等品的标准。当以上标准中的条款与本技术条件发生偏差时,应以本技术条件为准。 引用有以下标准: Q/GDW 392 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GB/T 2900.53 电工术语 风力发电机组 GB 18451.1 风力发电机组 安全要求 GB/T 19960.1 风力发电机组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19960.2 风力发电机组 第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GB/Z 19963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的技术规定 DL/T 666 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GB/T 2423.12008,IEC 60068-2-1:2007,IDT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GB/T 2423.22008,IEC 60068-2-2:2007,IDT GB/T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 2423.32006,IEC 60068-2-78:2001,IDT GB/T 2900.1 电工术语 基本术语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EC 60529:2001,IDT GB/T 1128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试验正弦IEC 60255-21-1:1988 IDT GB/T 17626.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idt IEC 61000-4-6:1996 GB/T 17626.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8:2001,IDT GB/T 17626.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9:1993,IDT GB/T 17626.10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10:1993,IDT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4号令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DL/T 72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柜屏通用技术条件 DL/T630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 GB/T 14598.10 快速瞬变干扰试验 GB/T 14598.13 1兆赫脉冲群干扰试验 GB/T 14598.14 静电放电试验 GB/T 14598.9 辐射静电试验 GB T17626.5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DL476 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 Q/GDW 630 风电场功率调节能力和电能质量测试规程 GB/T 117463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4部分:性能要求 GB/T 16435.1 远动设备及系统 接口电气特性 GB/T 14429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1-3部分:总则 术语 供货范围 概述 本技术规范主要用于风电场综合监控子系统中综合通信管理终端AGC控制子站提出技术上的规范和说明。内容包括该系统的功能结构硬件及必需的事项。 供货范围 投标方供货范围至少应满足下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和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综合通信管理终端 主机机架式/非机架式 要求: 1 非停产主流优质设备 2 应提供产品的原厂家的技术说明 3 设备质保期应达到招标要求的质保年限,若设备原厂质保期小于要求的质保年限,由投标厂家负责购买原厂延长服务,其费用放入投标总价中 4采用国产品牌 此配置为最低配置,投标应高于此配置 双电源供电 处理器字长: 64 位 CPU: 2 路 4核/路 主 频: 2.4 GHz 内 存: 8X1 G 显 存: 512 M 硬 盘: 2 TB 网卡数量: 4 块 网卡速率: 10/100 Mbps自适应卡 光驱: 可读写光驱 操作系统: 国产安全操作系统 采用自主可控设备 套 1 2 AGC服务器 主机机架式/非机架式 要求: 1 非停产主流优质设备 2 应提供产品的原厂家的技术说明 3 设备质保期应达到招标要求的质保年限,若设备原厂质保期小于要求的质保年限,由投标厂家负责购买原厂延长服务,其费用放入投标总价中 4采用国产品牌 此配置为最低配置,投标应高于此配置 双电源供电 处理器字长: 64 位 CPU: 2 路 4核/路 主 频: 2.4 GHz 内 存: 8X1 G 显 存: 512 M 硬 盘: 2 TB 网卡数量: 4 块 网卡速率: 10/100 Mbps自适应卡 光驱: 可读写光驱 操作系统: 国产安全操作系统 采用自主可控设备 台 1   3 显示器要求: 1 非停产主流优质设备 2 应提供产品的原厂家的技术说明 3 设备质保期应达到招标要求的质保年限,若设备原厂质保期小于要求的质保年限,由投标厂家负责购买原厂延长服务,其费用放入投标总价中 4采用国产设备 显示器尺寸: 21寸 鼠标键盘: 各1 个 KVM切换器:1套 台 1 4 千兆以太网交换机 双电源供电 台 1 5 智能接口及通信管理装置 台 1 按需 6 柜体 屏体尺寸:2260x800x600mm 屏内材料:带空气开关电源防雷器端子排带双路电源输入PDB板和告警指示超五类屏蔽网线RJ45配线模块1个。厂家负责整体的安装调试,并提供所需的材料,包括光缆连接设备。 预留1台AVC服务器安装位置。 面 1 按需   7 软件 综合通信管理终端AGC支持软件应用软件通信接口软件等 套 1   8 通道保护器 SPD 套 1 9 工作站 主机机架式/非机架式 要求: 1 非停产主流优质设备 2 应提供产品的原厂家的技术说明 3 设备质保期应达到招标要求的质保年限,若设备原厂质保期小于要求的质保年限,由投标厂家负责购买原厂延长服务,其费用放入投标总价中 4采用国产品牌 此配置为最低配置,投标应高于此配置 双电源供电 处理器字长: 64 位 CPU: 2 路 4核/路 主 频: 2.4 GHz 内 存: 8X1 G 显 存: 1G 硬 盘: 2 TB 网卡数量: 4 块 网卡速率: 10/100 Mbps自适应卡 光驱: 可读写光驱 操作系统: 国产安全操作系统 鼠标键盘24寸显示器 采用自主可控设备 台 1 10 屏蔽双绞线网线 套 按需 说明:1根据内蒙电网公司要求,站内配置一套新能源综合监控子系统由综合通信管理终端及相应的AGCAVC功能模块组成,AGC作为综合监控子系统中配套模块。综合通信管理终端接收新能源调度支持系统下达的有功功率调控指令后转发给有功功率控制模块与储能监控系统,有功功率控制模块与储能监控系统经数据优化计算得出单台风机与储能变流器有功功率目标值,发送给风机监控系统,最终实现有功功率闭环控制。依据 DL/T 1870-2018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风电场应具备一次调频能力,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模块应与风电场一次调频等频率响应性能协同一致。 投标方应负责AGC与综合通信管理终端升压站监控系统风机监控系统储能监控系统一次调频装置和调度中心等的通信接口及调试工作。 2所供设备型号应具备接入II型网络安全监测装置的功能,并提供相应的软硬件设备。 3整套系统的配置应满足当地电网公司要求。 4因本工程初步设计未审查,配置应以最终的审查结果为准,不排除调整的可能。投标方应在接到甲方正式生产通知后,再安排生产。 5至少2个新能源集控中心远程监控系统通讯接口。 61面屏体不满足安装条件时,按2面柜体配置。 供货原则 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应是先进的完整的适用的标准设备 如果投标方未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书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方提供的设备满足了本技术规范书和有关工业标准的要求 合同签订以后,招标方有权提出因所执行的标准规范和规程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技术问题,具体项目供需双方共同商定。 投标方职责 负责合同内设备的设计制造集成和调试 负责提供合同内所有软件 负责在保证期内提供设备的正常运行 负责提供合同内的所有文件资料图纸及手册 投标方应负责与其系统相关联的各设备制造商的技术协调和有关联络工作。 招标方职责 确认投标方提供的技术文件和图纸。 负责提供与本工程有关的技术资料和参数。 负责协调子系统厂家配合将相关信息接入到有功自动控制AGC子站中。 风电场有功自动控制AGC子站 主要功能 将风电场相关子系统升压站监控系统风电机群监控系统风电机群管理系统测风塔系统风功率预测系统储能监控系统的实时运行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依据调度要求进行信息转发具备与上述系统和设备的通信功能,能够与风电场内升压站监控系统风机监控系统储能监控系统无功补偿装置和电网调度系统通信,支持多种通讯方式,包括专线通信方式和网络通信方式,支持MODBUSOPCCDTDL/T634.5.101-2002DL/T634.5.104-2002等常用标准规约。 实现风电场有功功率的自动控制根据电网调度部门指令控制风电场有功功率输出,能够接收并自动执行调度部门远方发送的有功出力控制信号,根据场内风机启停和并网状态,合理分配各台风机的有功功率,并将风机的有功出力指令下发至风机监控系统,实时跟踪电网调度部门的风电场有功功率输出指令,并确保风电场最大输出功率及功率变化率不超过电网调度部门的给定值。 可接受并执行调度机构下发的实时调控指令 可接受并执行调度机构下发的计划曲线指令 可将有功指令直接分配到风电单机组,实现风电机组有功功率的控制 对风电场限功率进行统计,形成报表 对风电场风电机群和风电机组的调节性能进行考核 对于故障情况下各个子系统的调节过程进行录波,为分析考核提供重要依据。 9有功控制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调整模式。 限值模式:此模式投入时,风电场自动发电控制系统有功控制应将全场出力控制在预先设定的或调度机构下发的限值之下,限值可分时间段给出。 调整模式:此模式投入时,风电场自动发电控制系统有功控制应立即将全场出力按给定的斜率调整至给定值若给定值大于最大可发功率,则调整至最大可发功率,当命令解除时,有功控制系统按给定的斜率恢复至最大可发功率。 斜率控制模式:此模式投入运行时,风电场自动发电控制系统有功控制应将功率上升或下降斜率控制在给定值之内,风速变化引起的风电场切入切出及故障等非可控情况除外。 差值模式:此模式投入时,风电场自动发电控制系统有功控制应以低于预测最大可发功率P 的出力运行,差值P 为预先设定值或调度机构下发值。 调频模式:此模式投入时,风电场在差值模式的基础上,根据系统频率或调度机构下发的调频指令调整全场出力。 风电场运行集中监控系统有功控制的模式选择,即可现场设置,亦可调度机构远端投入,各种模式即可单独投入,亦可组合投入。模式投入退出以调度机构下发的自动化信号及调度指令为准,调度规程规定的可不待调令执行的除外。 风电场运行集中监控系统对有功功率的控制应包括两种方式。 远方控制:系统接收电网调度部门实时下发的控制目标,按一定的控制策略调节风机有功功率,使控制量向目标值逼近,形成风电场内系统与调度系统的闭环控制。 本地控制:系统根据系统本地预置的控制目标或保存的发电曲线按一定的控制策略自动进行跟踪控制,使控制量满足预置目标或计划值的要求。 在电网紧急情况下,风电场应根据电网调度部门的指令来控制其输出的有功功率,并保证风电场有功控制的快速性和可靠性。 风电场运行集中监控系统有功控制功能,与调度端通信通道及交互数据要求,以调度要求为准。 10用户交互功能 系统应提供软件界面支持风场运行人员输入全场总无功功率设定值,控制方式选择,全场总有功功率设定值,发电计划曲线,AGC控制模式和方式选择。具有投入退出AGC系统功能。 计算分析功能 应能采用常用的成熟的基本算法进行全场AGC的控制,合理分配场内风机有功出力。 应能计算出风电场全场及不同类型风机的实时理论有功功率损失有功功率有功功率可调范围等数据。 数据存储功能 可存储采集的数据点并形成历史数据库,用于绘制趋势曲线和形成报表,历史数据可存储三年以上。 运行监视功能 能方便地监视控制风电场内风电机组及其他场内设备的运行状态。 报警处理功能 运行集中监控系统控制功能运行异常或故障时能自动报警,停止分配结果输出,并形成事件记录。提供语音报警功能。 计算统计功能 对遥测量进行最大值/最大时最小值/最小时等统计。 事件记录功能 可对系统运行告警闭锁原因人员操作等形成事件记录。 操作带权限管理功能 系统管理和参数设置具有操作权限限制,保证操作安全。 满足相关的安全防护要求。 性能指标 控制器内部通信网络通信的正确率99.9 系统可用率99.9% 通信总线负荷率:繁忙工况下负荷率30% CPU 负荷率:最恶劣工况下的负荷率60%。 考虑到风电场的扩容可能,提供扩容接口,根据电站发展建设情况适时进行。 风电并网控制采用多种容错机制,以应对风电场的各种情况和数据通讯异常情况。 硬件配置要求 系统主机具备主备冗余,双机热备 主机采用工业级无风扇的嵌入式的成熟设备,低功耗,避免插槽,能够适应长期稳定运行 主机配置足够的串行通信口和以太网口以满足与调度和其他设备的通信 集控室内配置后台监控工作站。 软件配置要求 软件配置满足功能规范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可维护性,应包括数据采集处理通信和诊断等各种软件。 软件应遵循国际标准,满足开放性的要求。 配备一套完整的可运行的软件备份。 具有较强的防计算机病毒反入侵的能力。 后台监视机具有有良好的人机界面,便于运行人员及时了解系统的动作行为,便于统计分析。同时,便于维护人员进行软件调试维护。 4.5综合通信管理终端的功能和性能指标要求 综合通信管理终端用于与电站的计算机监控系统风机监控系统储能监控系统通讯,完成风机储能测风塔设备等的各种实时数据遥测遥信事件顺序记录的采集,可将这些数据带时标存储形成历史数据,并将处理后的实时和历史数据向调度端主站发送。 综合通信管理终端作为电站用于信息上传的专用远动终端设备,通过电力工业电力设备及仪表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的全面测试,终端的基本性能绝缘性能电源影响环境条件影响电磁兼容性能连续通电稳定性功能传输规约均符合标准要求。 4.5.1 数据采集与存储 终端标准配置能接入监控系统8个,4000个遥测量,5000个遥信量,2000个电度量,数量可扩充,支持遥信变位和SOE事件顺序记录的传送和处理。 带时标存储遥信遥测电度量等的历史数据,数据存储周期160分钟可调,支持3个不同的存储周期。 数据存储采用没有机械转动部分的存储介质保证数据存储可靠性,保证数据掉电不丢失时间不小于10年。 存储容量:至少2GB,并可升级。按4000个遥测量,5000个遥信量,2000个电度量,数据存储周期5分钟,终端可保证存储数据45天以上。 4.5.2 通信接口及实现功能要求 综合通信管理终端与有功功率控制装置无功电压控制装置集成为一套新能源综合监控系统也可由综合通信管理终端及相应的AGCAVC功能模块组成。 综合通信管理终端通过提供相应通信接口和通信规约,实现风机监控系统无功补偿装置升压站监控系统储能监控系统提供的实时信息等实时数据的采集与历史数据和10分钟平均统计数据的生成,并将实时和历史数据上传至内蒙中调。 综合通信管理终端接收新能源调度支持系统下达的有功功率调控指令后转发给有功功率控制模块与储能监控系统,有功功率控制模块与储能监控系统经数据优化计算得出单台风机与储能变流器有功功率目标值,发送给风机监控系统,最终实现有功功率闭环控制。依据 DL/T 1870-2018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风电场应具备一次调频能力,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模块应与风电场一次调频等频率响应性能协同一致。 综合通信管理终端取得调度下发的无功电压控制指令后转发给无功电压控制装置,无功电压控制装置与实时监测的并网点电压比较,计算得出调控目标设定值,对无功补偿装置有载调压变压器储能变流器进行统一协调控制,使并网点电压达到要求,最终实现并网点电压和无功功率的自动调控,合理协调和优化无功分布,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电压质量减少有功损耗。 综合通信管理终端与本地功率预测系统以网络方式连接,向本地功率预测系统提供数值天气预报,并将功率预测结果上传至调度中心,通信规约使用内蒙古电网风电新能源综合信息传输规约。 4.5.3信息上传要求 综合通信管理终端向调度中心主站至少包括: 风机监控系统提供的风机气象监测设备的实时数据带时标历史数据10分钟平均数据周期1-60分钟可调为实现AGC和AVC提供的状态信号和遥测量 储能监控系统提供的设备的实时数据带时标历史数据10分钟平均数据周期1-60分钟可调为实现AGC和AVC提供的状态信号和遥测量 无功补偿装置提供的实时运行数据带时标历史数据 升压站综自系统提供的升压站实时遥信和遥测数据带时标历史数据10分钟平均数据周期1-60分钟可调 功率预测系统提供的功率预测结果。 4.5.4接收信息和控制命令要求 综合通信管理终端从调度中心主站接收的信息和控制命令至少包括: 数值天气预报信息 电站AGC有功功率目标值 电站AVC电压目标值 4.5.5实现AGC的信息和控制接口技术要求 为实现电站AGC功能,综合通信管理终端能与风机储能监控系统通信实现电站AGC有功功率目标值在不同风机PCS之间的优化分配,信息和控制接口要求为: 上传调度中心信息:电站AGC投入状态电站实时有功功率电站有功功率实时可调范围电站増出力闭锁信号电站减出力闭锁信号 接收调度中心控制指令:电站AGC投入电站AGC退出电站AGC有功功率目标值 下发光伏监控系统控制命令:风机及PCS投切指令单台风机及PCS的有功功率目标值。 4.5.6实现AVC的信息和控制接口技术要求 为实现电站AVC功能,综合通信管理终端能通过网口与风机监控系统储能监控系统升压站综自系统通信,通过串口与无功补偿装置通信,实现风机PCS无功补偿装置升压站主变分接头的统一协调控制,信息和控制接口要求为: 上传调度中心信息:电站AVC投入状态电站并网点电压和无功功率电站无功功率实时可调范围电站增无功闭锁信号电站减无功闭锁信号 接收调度中心控制指令:电站AVC投入电站AVC退出光伏电站AVC电压目标值 下发风机储能监控系统控制命令:单台风机PCS的无功功率目标值 下发无功补偿装置控制命令: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功率目标值 下发升压站综自系统控制命令:主变分接头升档/降档指令。 4.5.7 通信物理及环境特性 可靠性: MTBF 45000小时 使用寿命 15年 电源: 交直流两路供电电源,做到无缝切换,终端须监视自身供电电源状态。 交流电源:220V(20%V,50Hz直流电源:220(20%V。 电源电压范围在176-253VUi80%Ui115%范围内不影响数据传输正确性 绝缘性能: 绝缘电阻 通讯端口对地绝缘电阻 5M 电源端口对地绝缘电阻 5M 绝缘强度 通讯端口对地绝缘强度:加500V无击穿与闪络 电源端口对地绝缘强度:加1500V无击穿与闪络 安装方式: 标准的19英寸2U机箱,机架式安装。 4.5.7通道保护器要求 工作电压:12V 最大瞬变峰值电压:10kV 最大瞬变峰值电流:10kA 频响范围40MHz 响应速度:1ns 通用技术要求 型式 构成原理为微机型 安装方式为组屏安装 接线方式为端子接线方式。 技术参数 频率:50Hz 电源额定值:DC/AC 220VDC110V 功率消耗:正常工作时,整个控制系统< 10KW 绝缘性能 绝缘电阻 各电路分别与地(即外壳或外露的非带电金属零件)之间,交流电流电路与交流电压电路之间,交流电路与直流电路之间,用开路电压为500V的测试仪器测定其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100M(。 介质强度 产品能承受下表所示的工频耐压试验: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试 验 部 位 耐压水平(工频,1min) 单位:kV 交流电路对地 2.0 交流电流和电压电路之间 2.0 工作电源电路(包括逆变电源输入端及各开出触点)对地 2.0 交流和工作电源电路之间 2.0 24V电路(包括开入24V电源及所有开入端子)对地 1 冲击电压 产品的各电路分别与地(即外壳或外露的非带电金属零件)之间,以及交流电流电路与交流电压电路之间,应能承受标准雷电波的短时冲击电压检验,检验电压的峰值为5kV。 承受冲击电压后,产品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在检验过程中,允许出现不导致绝缘损坏的闪络,如果出现闪络,则应复查绝缘电阻及介质强度,此时介质强度检验电压值为规定值的75。 耐湿热性能 产品应能承受GB/T7261-2000第20章规定的交变湿热试验。在试验结束前2h内,测量各导电回路对外露非带电导电部位及外壳之间,电气上无联系的各回路之间的绝缘电阻,其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1.5M介质强度不低于5.6.2规定的介质强度试验电压值的75% 。 电磁兼容性 脉冲群干扰 产品能承受GB/T 14598.13-2008规定的1MHz和100kHz脉冲群干扰试验第一半波电压幅值共模为2.5kV,差模为1kV。 静电放电干扰 产品能承受GB/T 14598.14-1998规定的级接触放电8kV静电放电干扰试验。 辐射电磁场干扰 产品能承受GB/T 14598.9-2002规定的级10V/m的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 快速瞬变干扰 产品能承受GB/T 14598.10-2007规定的级通信端口2kV,其它端口4kV的快速瞬变干扰试验。 浪涌抗扰度 产品能承受GB/T 14598.18-2007规定的级共模电压4kV,差模电压2kV的浪涌抗扰度试验。 机械振动性能 产品应能承受DL/T 721-2000中4.17规定的机械振动性能要求。 触点性能 在电压不大于250V,电流不超过1A,时间常数L/R不大于5(0.75ms的直流有感电路中,其分断容量为50W。 输出触点在上述规定的负荷条件下,应能可靠动作与返回103次。 安全要求 外壳防护(IP防护)等级,外壳防护等级为GB 4208-1993中的IP20。 安全标志 安全标志见GB 16836-1997中5.7.6表5。 结构及外观要求 产品的金属零件应经防腐蚀处理。所有零件应完整无损,产品外观应无划痕及损伤 产品所用元器件应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要求 产品零部件元器件应安装正确牢固,并实现可靠的机械和电气连接 同类产品的相同功能的插件易损件应具有可换性 产品的调整整定应方便,调整整定后应能锁定。 技术服务与培训 工作安排 根据工程需要可以召开设计联络会解决设计制造和工程实施中的问题。有关设计联络的计划时间地点和内容要求由买卖双方商定。 文件交接要有记录,设计联络会议应有纪要 未尽事宜,双方协商处理,可以以其它形式补充。以后协调所形成的文件与协议同等效力。 技术服务 投标方应负责设备到货后的安装指导及调试工作,从而保证所提供设备能够顺利的投运 在调试和设备质保期内,由于投标方的责任造成的设备损坏应由投标方免费维修和更换。由于运输到货管理不当操作运行不当等原因造成的损坏,投标方有责任配合招标方做好服务工作 质保期至少为一年,质保期内系统发生故障,投标方将免费及时提供技术指导,更换元部件,直接派出工程师到现场服务 对非投标方责任造成的设备损坏,投标方有优先提供配件和修理的义务。投标方应对正常条件下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负责 超过保质期后,仍提供技术支持 产品一旦出现质量故障,投标方8小时内予肯定答复,如有需要,投标方48小时内派专业人员到达现场处理 招标方要配合投标方现场服务人员的工作,并在工作生活交通和通信等方面提投标方便 招标方应向投标方提供有特殊要求的设备技术文件 招标方应负责安排与协调与功率控制子站相关的其它厂家设备的配合调试工作,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培训 投标方有为业主方免费培训运行维护人员的义务 投标方应给业主方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包括硬件和软件培训,使经过培训的招标方人员应掌握系统的运行检查修理和服务 投标方应提出培训的建议日期培训时间表和课程,经业主方同意后,由投标方邀请进行培训 培训的时间人数地点等具体内容由业主方投标方商定。 技术资料交付 资料的组织结构清晰逻辑性强。资料内容正确准确一致清晰完整,满足工程要求。均需电子版本。 投标方资料的提交及时充分,满足工程进度要求。提供最终版的正式图纸的同时,应提供正式的电子文件(图形文件采用AUTOCAD14,技术文件采用Microsoft office),正式图纸必须加盖工厂公章或签字。 投标方提供的图纸应包括配屏图端子排图系统拓扑图原理图等,以供施工图使用。 对于其它没有列入合同技术资料清单,却是工程所必需文件和资料,一经发现,投标方应及时免费提供。 业主方要及时提供与合同设备设计制造有关的资料。 投标方认为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所必须的其它图纸和说明书。 质量保证和试验 质量保证 投标方应保证制造过程中的所有工艺材料等(包括投标方的外构件在内)均应符合协议的规定。若招标方根据运行经验指定投标方提供某种外购零部件,投标方应积极配合。 投标方应遵守本规范中各条款和工作项目的ISO9000GB/T1900 质量保证体系,该质量保证体系经过国家认证和正常运转。 在质保期间,因制造质量问题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投标方应免费为招标方修理或更换零部件质保期按设备投运日算起一年或投标方的最后一种设备到货之日算起一年半,两者以先到日期为准。 投标方应对合同设备的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制造和试验等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并在合同设备的整个制造过程中严格按其执行。 设备在制造过程中,必要时,招标方对合同设备,分批派遣有经验的工程师去投标方制造厂对设备的组装出厂试验和包装等方面进行监制和抽查验证。招标方监制人员不签署任何质量证明,招标方人员参加监制既不解除投标方按合同规定所应承担的责任,也不代替招标方到货的检验。投标方在设备制造前应向招标方提供生产计划表,以便招标方选定来厂日期和需参加验证的项目和内容。 投标方从其他厂采购的设备,一切质量问题应由投标方负责。 试验 7.2.1 工厂试验 为保证工程进度,确保系统满足标书的性能指标要求,业主方将参加投标方的工厂试验,投标方应予配合。 工厂试验应包括装置试验组屏后的屏柜试验系统功能试验。 在工厂试验期间,投标方应根据标书的技术要求,完成工厂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 设备的编号数量和出厂序号。 试验日期和试验地点。 试验条件(包括环境温度湿度试验电源等)。 试验依据的标准,如为厂家标准,应提交标准文本供招标方确认,是否满足标书要求。 试验结果,包括试验数据,试验点,打印数据和示波器图形等。 试验者和审批者的签名。 投标方完成工厂试验后,应及时通知招标方,以便安排工厂验收试验。 投标方应承诺配合第三方软件要求,实现与第三方软件系统数据交换,免费提供技术支持和配合调试。 投标方在提供出厂产品的同时,应提供出厂试验报告合格证明书装箱单等。 7.2.2 现场验收试验 现场验收试验的时间和条件由招标方根据现场安装和调试的进度确定。投标方有责任指导和配合招标方完成现场安装和调试的各项工作,并应负责培训招标方技术人员,使其掌握系统维护的各项技能。 现场验收试验有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进行,也有对事故条件的模拟。 现场验收试验主要目的是检验系统与其余系统及其它设备的配合 在试验和调试期间,所有损坏的供货范围内的设备,投标方应免费予以更换。对所有备品备件应加电投入运行,有故障的备品备件由投标方负责免费更换。 7.2.3性能验收试验 性能验收试验的目的为了检验合同设备的所有性能是否符合协议中要求。 性能验收试验的地点为招标方现场。 具体试验时间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性能验收试验的标准:按照协议中要求,并同时满足相关ICE标准。性能验收试验由招标方主持,投标方参加。试验大纲由招标方提供,与投标方讨论后确定。具体试验由买卖双方认可的测试部门完成。 性能验收试验结果的确认:性能验收试验报告由测试单位编写,报告结论招投标方均应承认。如双方对试验的结果有不一致意见,双方协商解决。如仍不能达成一致,则提交双方上级部门协商。 进行性能验收试验时,一方接到另一方试验通知而不派人参加试验,则被视为对验收试验结果的同意。 包装运输和储存 装置制造完成并通过试验后应及时包装,否则应得到切实的保护。 所有部件经妥善包装或装箱后,在运输过程中尚应采取其它防护措施,以免散失损坏或被盗。 各种包装应等确保各零部件在运输过程中不致遭到损坏丢失变形受潮和腐蚀。 包装箱上应有明显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按GB191)。 整体产品或分别运输的部件都要适合运输和装载的要求。 本产品按包装规范进行包装出厂。运输和保管按GB1102289第9章规定进行。 表1 使用条件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电源的频率 Hz 50 投标人填写 2 环境温度 日最高温度 39.1 投标人填写 日最低温度 -33.2 投标人填写 日最大温差 39.1 投标人填写 3 湿度 日相对湿度平均值 % 95 投标人填写 月相对湿度平均值 90 投标人填写 4 海拔高度 m 2000 投标人填写 5 耐受地震能力 水平加速度 g 0.3g 投标人填写 垂直加速度 g 0.15g 投标人填写 6 用途 组屏/单装置 项目单位提供 投标人填写 7 安装方式 集中/分散 项目单位提供 投标人填写 表2 卖方提交的图纸资料及其接收单位 提交图纸资料名称 接收图纸单位名称地址邮编联系人电话 提交份数 提 交 时 间 认可图最终图 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设计单位 1技术协议签订后2周内,供货商应提供认可图纸。 2工程师在收到认可图纸后2周内,应将经确认的1份图纸寄送给供货商。 3供货商收到经确认的图纸2周内提出最终图 认可图最终图 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 附电子文档 项目单位 表3 技术差异表 序号 项 目 对应条款编号 技术招标文件要求 差 异 备 注 1 2 3 表4 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序号 产品型号 运行单位 投运数量 投运时间 联系人及电话 备注 表5 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序号 产品型号名称 试验报告类别和内容 依据标准 试验时间 试验单位 表6 投标人提供的鉴定证书表 序号 鉴定产品型号名称 组织鉴定单位 依据标准 鉴定时间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主机加固软件 技术规范书 说明:本技术规范书为征求意见稿,请甲方与当地调度部门沟通,有意见及时反馈给设计院,以便修改。评标时必须通知地调度部门参加。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2年06月 石家庄 1 总则 1.1 引言 投标人应具有ISO 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年检记录,宜具有AAA级资信等级证书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证书并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商业信誉。 投标人应满足2.4.2中的规定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招标人在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提出的要求投标人也应满足。 提供的产品应有部级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 投标人应提供设备近2年运行业绩表。 1.1.1 本技术规范提出了主机加固软件在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2 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1.3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的要求。 1.1.4 本技术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2 投标人职责 投标人的工作范围将包括下列内容,但不仅仅限于此内容。 1.2.1 提供技术规范内所有设备及设计说明书及制造方面的说明。 1.2.2 提供国家或电力行业级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动模试验报告和型式试验报告,以便确认供货设备能否满足所有的性能要求。 1.2.3 提供与供货设备版本相符的安装及使用的说明书。 1.2.4 提供试验和检验的标准,包括试验报告和试验数据。 1.2.5 提供图纸,制造和质量保证过程的一览表以及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资料。 1.2.6 提供设备管理和运行所需有关资料。 1.2.7 所提供设备应发运到规定的目的地。 1.2.8 如标准规范与本技术规范的技术规范有明显的冲突,则投标人应在制造设备前,用书面形式将冲突和解决办法告知招标人,并经招标人确认后,才能进行设备制造。 1.2.9 在更换所用的准则标准规程或修改设备技术数据时,投标人有责任接受招标人的选择。 2 技术规范要求 2.1 主机加固软件需求 为落实国家和国网网络与信息安全相关要求,确保电力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的安全,抵御恶意代码等形式的攻击,特别是抵御集团式攻击,防止电力二次系统的崩溃或瘫痪,以及由此造成的电力系统事故或大面积停电事故。依据国调中心2016年102号文关于加强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常态化管理的通知,国家发改委2014年第14号文件和国家能源局2015年36号文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中3.6条主机加固关于采用专用软件强化操作系统访问控制能力的要求,在电站侧生产控制大区部署主机加固软件。 2.2 主机加固软件技术要求 2.2.1 主机加固软件须经中国电科院信息安全实验室检测,取得检测报告,并提供公安部颁发的产品功能具备国家安全操作系统第四级要求的测评报告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 2.2.2 在生产控制大区计算机设备上所加装的主机加固软件须与监控系统功率预测系统等应用软件兼容,不得影响各业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2.3 具有跨平台功能,能够在windowslinuxunix凝思磐石及麒麟等各类操作系统部署。 2.2.4 能够实时检测计算机设备操作系统漏洞防病毒弱口令通用网络服务E-MailWEBTelnetRelnetFTP远程桌面等空闲端口非法外联等情况。 2.2.5 在安全II区计算机上部署管理软件,能够收集和展示站内安全I区安全II区安全III区计算机设备主机加固的各项信息,并能够将信息通过调度数据网II区实时传送至调度机构。 2.2.6 提供可视化界面,通过图形表格等形式能够检测项目的实时状态。 2.2.7 提供通信接口开放,通过电力系统常用规约与各厂商的主机加固软件进行无障碍通信,保证与调度机构的数据交换。 2.2.8 对厂站端发生的非法外联漏洞恶意程序非法访问恶意操作等情况实时告警,并将告警推送至调度机构。 2.2.9 调度机构能够实时查看厂站端主机加固的运行情况。 2.2.10 禁止厂商在主机加固软件中预留降低安全策略或退出主机加固程序的功能,例如关闭实时监视删除安全策略开启端口等。确需开启USB接口功能的,由调度机构远程为厂站端I区II区各开启1个接口。 2.2.11 安装和卸载容易,安装不修改操作系统内核,不需重启系统,卸载后系统可完全恢复到安装前的状态,系统断电重启时仍能保持原有安全设置 2.2.12 运行开销小,且对正常用户透明 2.2.13 支持基于数字签名的强身份认证,接管系统原有的访问控制权限机制,允许对用户操作权限进行细致划分,有效控制每个用户所使用的资源,消除超级用户权限过大带来的安全隐患 2.2.14 提供进程保护功能,防止重要进程被意外终止,以保障关键性服务程序的稳定运行 2.2.15 提供堆栈溢出保护功能,以抵御常见的缓冲区溢出攻击 2.2.16 支持对网络数据流量的双向过滤 2.2.17提供主机防火墙,具有独立的日志系统,并提供查询和审计工具 2.2.18支持远程集中管理,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台对安装了内核防护系统的主机进行统一的管理和配置,并提供远程控制台的全套软件运行环境 2.2.19界面友好,易于安装配置和管理,并有详尽的技术文档,所有文档资料均为中文 2.2.20 投标厂商需提供原厂商授权函和原厂商服务承诺函。 3 试验 3.1 工厂试验 投标人提供的设备试验标准应符合IEC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有关规范。 3.2 现场试验 现场投标人应配合完成软件的现场调试及投运试验。现场投运前和试运行中发现的问题,投标人应及时无偿修理或更换,直至符合规范要求。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4.1 技术文件   投标人提供的技术文件应提供招标人所要求的性能信息,并对其可靠性和一致性负责,投标人所提供的技术文件包括资料和数据将成为合同一部分。 4.1.1 签约后提供设计用的技术文件 投标人应在签约后2周内向招标人提供设计用的技术文件: 产品的使用说明书,包括装置的现场调试大纲等。 4.2 设计联络会议 4.2.1 若有必要,招标人在收到投标人签字的第一批文件后的2周内将举行设计联络会议。 设计联络会议内容如下: 1 投标人应对修改后的供确认的资料和图纸进行详细的解释,并应解答招标人对这些资料和图纸所提的问题,经过共同讨论,招标人给予确认,以便投标人绘制正式图纸提供给招标人。 2 投标人应介绍合同产品已有的运行经验。 3 投标人应提供验收大纲,工程参数表。 4.2.2 会议需要签订会议纪要,该纪要将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4.3 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要求满足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中关于工厂验收现场的规范。 4.4 现场服务 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视招标人工作情况投标人及时派出工程技术服务人员,以提供现场服务。投标人派出人员在现场负责技术指导,并协助招标人安装调试。 根据招标人的安排,投标人安排适当时间对设备的正确安装和试验给予技术培训。 4.5 售后服务 4.5.1 现场投运前和试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和损坏,投标人应及时无偿修理或更换,直至符合规范要求。保修期内产品出现不符合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投标人应在4小时内响应,并在24小时内负责修理或更换。保修期外产品出现异常设备缺陷元件损坏或不正确动作,现场无法处理时,投标人接到招标人通知后,亦应在4小时内响应,并立即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在24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理。 4.5.2 对反事故措施以及软件版本的升级等,应提供技术服务。 4.6 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4.6.1 投标人应提供必要的备品备件。 4.6.2 投标人应提供安装运行检修所需的专用工具,包括专用调试测试设备。 5 项目需求部分 5.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表2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供货范围 单位 数量 1 全站主机加固软件 提供公安部颁发的具备国家安全操作系统第四级要求的测评报告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 通过国家电网安全实验室测评合格5年以上,并提供测评报告。 套 1 2 其他 套 1 注:1.站内配置计算机监控主机2台,微机五防主机1台,且已按当地电网要求配置综合管理终端AVC2台AGC2台风电功率预测系统故障录波装置3台保信子站,同时站内含风电场计算机监控系统储能监控系统各一套,均未安装主机加固软件,投标方应依据站内现有设备配置方案及数量,提供足够数量的主机加固软件,并核实除此之外的其他设备是否需加装主机加固软件,最终实现全站主机加固,满足电网验收需求。 2.投标方所供设备具有跨平台功能,能够在windowslinuxunix凝思磐石及麒麟等各类操作系统部署。 3. 因本工程初步设计未审查,配置应以最终的审查结果为准,不排除调整的可能。投标方应在接到甲方正式生产通知后,再安排生产。 5.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表3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 投标人响应 型式和规格 数量 型式和规格 数量 1 2 3 5.3 技术差异表 表6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序号 项 目 标准参数值 项目单位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2 表7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序号 项  目 对应条款编号 技术技术规范要求 差  异 备  注 1 2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京能200MW风电项目工程 II型网络安全监测装置 技术规范书 说明:本技术规范书为征求意见稿,请甲方与当地调度部门沟通,有意见及时反馈给设计院,以便修改。评标时必须通知地调度部门参加。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2年06月 石家庄 1 总则 1.1 引言 投标人应具有ISO 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年检记录,宜具有AAA级资信等级证书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证书并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商业信誉。 投标人应满足2.4.2中的规定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提供的产品应有部级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 投标人应提供设备近2年运行业绩表。 1.1.1 本技术规范提出了II型网络安全监测装置在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2 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1.3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的要求。 1.1.4 本技术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2 投标人职责 投标人的工作范围将包括下列内容,但不仅仅限于此内容。 1.2.1 提供技术规范内所有设备及设计说明书及制造方面的说明。 1.2.2 提供国家或电力行业级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动模试验报告和型式试验报告,以便确认供货设备能否满足所有的性能要求。 1.2.3 提供与供货设备版本相符的安装及使用的说明书。 1.2.4 提供试验和检验的标准,包括试验报告和试验数据。 1.2.5 提供图纸,制造和质量保证过程的一览表以及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资料。 1.2.6 提供设备管理和运行所需有关资料。 1.2.7 所提供设备应发运到规定的目的地。 1.2.8 如标准规范与本技术规范的技术规范有明显的冲突,则投标人应在制造设备前,用书面形式将冲突和解决办法告知招标人,并经招标人确认后,才能进行设备制造。 1.2.9 在更换所用的准则标准规程或修改设备技术数据时,投标人有责任接受招标人的选择。 2 技术规范要求 2.1 使用环境条件 2.1.1 环境温度:33.239.1。 2.1.2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2.1.3 相对湿度:5%95%。 2.1.4 抗地震能力:地面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同时作用。 2.2 装置技术要求 2.2.1 电厂网络监测装置部署方案 电厂网络安全监测装置部署与电厂涉网区域,根据当地电网要求,本厂站在安全II区分别设置II型网络安全监测装置1台,电厂监测装置同时兼有网关机功能,可通过纵向加密认证装置直接上传信息。 电厂部署监测装置时,监测装置一端连接到调度数据网交换机,一端连接到电厂涉网区域局域网交换机。若存在AB网,监测装置需要同时与AB网互联。 2.2.2 电厂端监测装置功能设计 2.2.2.1 数据采集功能 a. 支持对服务器工作站网络设备安全防护设备等监测对象进行数据采集 b. 网络安全监测装置应配套LinxuUnix国产安全操作系统等安全监测代理软件,以支持对现场服务器工作站的监测 c. 支持采集服务器工作站的用户登录操作信息运行状态移动存储设备接入网络外联等事件信息 d. 支持采集网络设备的用户登录操作信息配置变更流量信息网口状态等事件信息 e. 支持采集安全防护设备的用户登录配置变更运行状态安全事件信息等事件信息 f. 支持触发性事件信息的采集和周期性上送的状态类信息的采集。 2.2.2.2 采集对象:服务器和工作站交换机防火墙横向隔离装置。 2.2.2.3采集内容: 1服务器和工作站采集内容如下所示: 表1 服务器和工作站采集内容 序号 采集信息 信息产生方式 备注及说明 1 登录成功 触发 2 退出登陆 触发 3 登录失败 触发 4 操作命令 触发 5 操作回显 触发 6 USB设备插入 触发 7 USB设备拔出 触发 8 串口占用 触发 9 串口释放 触发 10 并口占用 触发 11 并口释放 触发 12 光驱挂载 触发 13 光驱卸载 触发 14 网络外联事件 触发 被监测设备需阻断外联行为 15 存在光驱设备 周期 默认60分钟,可配置 16 开放非法端口 周期 默认1分钟,可配置 17 网口up 触发 18 网口down 触发 19 关键文件变更 触发 20 用户权限变更 触发 2交换机采集内容如下所示: 表2 交换机采集内容 序号 采集信息 信息产生方式 备注及说明 1 配置变更 触发 SNMP TRAP,当交换机配置有变更时产生 2 网口状态 周期 SNMP轮询默认5秒钟,可配置,交换机应能够提供所有网口的up/down状态 3 网口up 触发 SNMP TRAP,当交换机网口有设备接入时产生 4 网口down 触发 SNMP TRAP,当交换机网口有设备拔出时产生 5 网口流量超过阈值 触发 SNMP TRAP,各网口流量阈值为80%,流量超限应通过TRAP主动上报。交换机应支持RMON协议告警组和事件组 6 登录成功 触发 SNMP TRAP,当有用户成功登录交换机时产生 7 退出登录 触发 SNMP TRAP,当有用户退出登录交换机时产生 8 登录失败 触发 SNMP TRAP,当有用户登录交换机失败时产生 9 修改用户密码 触发 SNMP TRAP,当有用户成功修改交换机登录密码时产生 10 用户操作信息 触发 SNMP TRAP,当有登录的用户对交换机进行任何操作时,需要产生命令行形式的操作信息。对于web登录的用户操作,交换机需要自行转换成命令行形式的操作信息 11 MAC地址绑定关系 周期 SNMP轮询默认60分钟,可配置,交换机应能够提供所有网口的MAC地址绑定关系。交换机应绑定MAC地址,并关闭自动学习功能。 3防火墙采集内容如下所示: 表3 防火墙采集内容 序号 采集信息 信息产生方式 备注 1 系统登录 触发 2 修改配置 触发 3 CPU利用率 周期 默认1分钟 4 内存利用率 周期 默认1分钟 5 不符合安全策略的访问 触发 4横向隔离装置采集内容如下所示: 表4 横向隔离装置采集内容 序号 采集信息 信息产生方式 备注 1 用户登录成功 触发 2 用户退出 触发 3 用户登录失败 触发 4 修改策略 触发 5 CPU利用率 周期 默认1分钟 6 内存利用率 周期 默认1分钟 7 电源故障 触发 8 风扇故障 触发 9 温度异常 触发 10 网口状态异常 触发 11 网口状态恢复 触发 12 不符合安全策略的访问 触发 13 攻击告警 触发 2.2.2.4 数据分析处理功能 1支持以分钟级的统计周期,对重复出现的事件进行归并处理 2支持根据参数配置,对采集到的CPU利用率内存使用率网口流量用户登录失败等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根据处理结果决定是否形成新的上报事件 3支持对网络设备日志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取出需要的事件信息如用户添加事件 4采用通过流量进行协议分析,对异常流量和行为进行实时监视与预警。 5支持对网络设备安全防护设备的采集信息做格式化处理,形成符合网络安全管理平台消息总线的数据格式 6支持形成外设接入事件用户登录事件危险操作事件状态异常事件等上传事件,具体见下表: 表5 上传事件列表 编号 设备类型 上传信息内容 级别 上传模式 1 服务器工作站等设备 登录成功 一般4 实时 2 退出登录 一般4 实时 3 操作命令 一般4 本地展示不上传 4 操作回显 一般4 本地展示不上传 5 USB设备非无线网卡类插入 重要2 实时 6 USB设备无线网卡 紧急1 实时 7 USB设备拔出 一般4 实时 8 串口占用 重要2 实时 9 串口释放 一般4 实时 10 并口占用 重要2 实时 11 并口释放 一般4 实时 12 光驱挂载 重要2 实时 13 光驱卸载 一般4 实时 14 网络外联事件 紧急1 归并 15 登录失败超过阈值 重要2 实时 16 关键文件变更 重要2 实时 17 用户权限变更 重要2 实时 18 危险操作 重要2 实时 19 设备上线 一般4 实时 20 设备离线 重要2 实时 21 存在光驱告警 重要2 实时 22 开放非法端口 重要2 实时 23 网口UP 重要2 实时 24 网口DOWN 重要2 实时 25 网络设备 配置变更 一般4 实时 26 网口UP 重要2 实时 27 网口DOWN 重要2 实时 28 网口流量超过阈值 重要2 归并 29 交换机上线 一般4 实时 30 交换机离线 重要2 实时 31 登录成功 一般4 实时 32 退出登录 一般4 实时 33 登录失败 一般4 实时 34 修改用户密码 一般4 实时 35 用户操作信息 一般4 实时 36 端口未绑定MAC地址 重要2 实时 37 防火墙 登录成功 一般4 实时 38 退出登录 一般4 实时 39 登录失败 一般4 实时 40 修改策略 一般4 实时 41 不符合安全策略访问 重要2 归并 42 攻击告警 紧急1 归并 43 防火墙上线 一般4 实时 44 防火墙离线 重要2 实时 45 CPU利用率超过阈值 重要2 归并 46 内存使用率超过阈值 重要2 归并 47 隔离装置 不符合安全策略访问 重要2 归并 48 隔离装置上线 一般4 实时 49 隔离装置离线 重要2 实时 50 CPU利用率超过阈值 重要2 归并 51 内存使用率超过阈值 重要2 归并 2.2.2.5 本地管理功能 本地管理功能,能提供本地图形化界,用于对网络安全监测装置进行管理,满足如下要求: 1应具备自诊断功能,至少包括进程异常通信异常硬件异常CPU占用率过高存储空间剩余容量过低内存占用率过高等,检测到异常时应提示告警,诊断结果应记录日志 2应具备用户管理功能,基于三权分立原则划分管理员操作员审计员等不同角色,并为不同角色分配不同权限应满足对不同角色的权限,进行相互制约要求,应不存在拥有所有权限的超级管理员角色 3应具备资产管理功能,包括资产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查看等,资产信息应包括:设备名称设备IPMAC地址设备类型设备厂家序列号系统版本等 4应支持采集信息上传信息的本地查看,应支持根据时间段设备类型事件等级事件条数等综合过滤条件进行信息查看 5应支持对监视对象数量在离线状态的统计展示,应支持从设备类型事件等级等维度对采集信息上传信息进行统计展示 6应具备日志功能,日志类型至少包括登录日志操作日志维护日志等 7日志内容应包括日志级别日志时间日志类型日志内容等信息,日志应具备可读性 8应支持通过本地实现对服务器工作站等设备的基线核查功能的调用。 2.2.2.6通信功能 1与服务器工作站设备通信功能 网络安全监测装置与服务器工作站设备通信,支持采用自定义TCP协议与服务器工作站等设备进行通信,实现对服务器工作站等设备的信息采集与命令控制。报文格式包括报文头报文体和报文尾三部分,具体报文格式和报文类型定义见下表: 表 6 报文格式定义 字段 字段明细 长度字节 备注 报文头 报文标识 1 定值0x55 报文类型 1 参数/返回值 2 网络字节序,下行为参数,上行为返回值 报文内容长度 4 网络字节序 报文体 报文内容 N 报文尾 报文内容校验和 1 报文内容的累加和 报文尾标识 1 定值0xAA 表 7 报文类型定义 报文类型 功能 0x1 采集信息上报 0x2 参数查看 0x3 参数设置 0x4 启动基线核查 0x5 启动主动断网 其他 保留 2与网络设备通信功能 网络安全监测装置与网络设备通信,满足以下要求: a. 应支持通过SNMP协议主动从交换机获取所需信息 b. 应支持通过SNMP TRAP协议被动接收交换机事件信息 c. 应采用SNMPSNMP TRAP V3版本与交换机进行通信 d. 应支持通过日志协议采集交换机信息。 3与安全防护设备通信功能 网络安全监测装置与安全防护设备通信功能,支持通过GB/T 31992协议采集安全防护设备信息。 4与管理平台通信功能 5事件上传通信功能 事件上传通信功能,支持采用DL/T634.5104通信协议,网络安全管理平台作为服务端,网络安全监测装置作为客户端,支持采用自定义的报文类型,TCP连接建立后,应首先进行基于调度数字证书的双向身份认证,认证通过后才能进行事件上传可以与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建立一条TCP连接。 6服务代理通信功能 服务代理通信功能,支持采用基于TCP的自定义通信协议,网络安全监测装置作为服务端,网络安全管理平台作为客户端,支持多个TCP连接,支持4个以上,对未配置的网络安全管理平台IP地址发来的TCP连接请求应拒绝响应。 2.2.2.7 服务代理功能 网络安全监测装置支持以服务代理的形式,提供服务给网络安全管理平台调用,服务代理能够实现如下功能: 1支持远程调阅采集信息上传事件等数据信息,支持根据时间段设备类型事件等级事件记录个数等综合过滤条件远程调阅数据信息 2支持对被监测系统内的资产进行远程管理,包括资产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查看等 3支持参数配置的远程管理,包括系统参数通信参数及事件处理参数 4支持通过代理方式,实现对服务器工作站等设备基线核查功能的调用 5支持通过代理方式,实现对服务器工作站等设备主动断网命令的调用 6支持通过代理方式,实现对服务器工作站等设备的关键文件清单危险操作定义值周期性事件上报周期等参数的添加删除修改查看 7支持通过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对网络安全监测装置进行远程程序升级。 2.2.2.8 安全性 网络安全监测装置操作系统安全应达到三级标准要求。 2.2.2.9 现场实施准备 表8现场实施准备工作 职责方 准备工作 电厂 1确定设备分配IP,包括AB网地址以及与主站网络安全管理平台通信的数据网地址 2预添加纵向策略,保证与主站安全监管平台的通信正常 3分配机柜空间及电源 4准备好工作票。 设备厂家 1制定现场实施方案确定需到场配合的监控系统厂商人员 2按分配的IP地址完成网络安全监测装置的配置 3完成与电厂监控系统厂商的接入测试。 电厂监控系统厂商 1电厂监控系统厂商配合开展现场监控系统调研,包括监控主机交换机等 2南瑞信通实施团队进行相关程序部署并完成接入测试。 3 试验 3.1 工厂试验 投标人提供的设备试验标准应符合IEC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有关规范。  投标人提供的每一套设备出厂之前都应按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工厂规定的调试大纲进行出厂检查性能试验,试验报告应随产品提供。 3.2 现场试验 现场实际设备接入后,应按照DL/T 995在一次设备不带电和带电试运行时作现场试验,投标人应配合完成监测装置的现场调试及投运试验。现场投运前和试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元件损坏,投标人应及时无偿修理或更换,直至符合规范要求。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4.1 技术文件   投标人提供的技术文件应提供招标人所要求的性能信息,并对其可靠性和一致性负责,投标人所提供的技术文件包括资料和数据将成为合同一部分。 4.1.1 签约后提供设计用的技术文件 投标人应在签约后2周内向招标人提供设计用的技术文件: 产品的技术说明书 产品原理框图及说明,模件或继电器的原理接线图及其工作原理说明 在收到招标人最终认可图纸前,投标人所购买的材料或制造所发生的费用及其风险全由投标人单独承担。 生产的成品应符合合同的技术规范。招标人对图纸的确认并不能解除投标人对其图纸的完善性和准确性应承担的责任。 设计方在收到图纸后2周内返回主要确认意见,并根据需要召开设计联络会。投标人在提供确认图纸时必须提供为审核该张图纸所需的资料。招标人有权要求投标人对其图纸中的任一装置任一部件作必要修改,在设计图纸完成之前应保留设计方对投标人图纸的其他确认权限,而招标人不需承担额外费用。 4.1.3 设计确认后应提供的技术文件   在收到确认意见后,投标人应在规定时间内向招标人提供下列技术文件: 1 4.1.2所列的修改后的正式技术文件 2 装置的内部接线及图例说明 4 产品的使用说明书,包括装置的现场调试大纲等 4.1.4 设备供货时提供的技术文件 设备供货时提供下列技术文件和资料: 1 设备的开箱资料清单 2 产品的技术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 3 出厂调试试验报告 4 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书 5 合同规定的出厂验收试验报告和动模报告等。 4.1.5 技术文件的格式和分送要求 1 全部图纸应为A4幅面,并有完整图标,采用国标单位制。 2 提供的技术文件除纸质文件外,还应包括一份电子文档,并提供可供修改的最终图纸电子文件图形文件能够被PC机AutoCAD for Windows 2000版支持。 3 技术文件图纸和资料分送单位套数和地址在专用部分明确。 4.2 设计联络会议 4.2.1 若有必要,招标人在收到投标人签字的第一批文件后的2周内将举行设计联络会议。 设计联络会议内容如下: 1 投标人应对修改后的供确认的资料和图纸进行详细的解释,并应解答招标人对这些资料和图纸所提的问题,经过共同讨论,招标人给予确认,以便投标人绘制正式图纸提供给招标人。 2 投标人应介绍合同产品已有的运行经验。 3 投标人应提供验收大纲,工程参数表。 4.2.2 会议需要签订会议纪要,该纪要将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4.3 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要求满足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中关于工厂验收现场的规范。 4.4 质量保证 4.4.1 投标人应保证制造过程中的所有工艺材料试验等包括投标人的外购零部件在内均应符合本技术规范的规定。若招标人根据运行经验指定投标人提供某种外购零部件,投标人应积极配合。投标人对所购配套部件设备质量负责,采购前向招标人提供主要国产元器件报价表,采购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交货时必须向招标人提供其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及有关安装使用说明书等技术文件资料。 4.4.2 对于采用属于引进技术的设备元器件,投标人在采购前应向招标人提供主要进口元器件报价表。引进的设备元器件应符合引进国的技术标准或IEC,当标准与本技术规范有矛盾时,投标人应将处理意见书面通知招标人,由买卖双方协商解决。假若投标人有更优越或更为经济的设计和材料,足以使投标人的产品更为安全可靠灵活适应时,投标人可提出并经招标人的认可,然而必须遵循现行的国家工业标准,并且有成熟的设计和工艺要求以及工程实践经验。 4.4.3 双方签订合同后,投标人应按工程设计及施工进度分批提交技术文件和图纸,必要时,买卖双方尚需进行技术联络,以讨论合同范围内的有关技术问题。 4.4.4 投标人保证所提供的设备应为由最适宜的原材料并采用先进工艺制成且未经使用过的全新产品保证产品的质量规格和性能与技术规范所述一致。 4.4.5 投标人提供的保护设备运行使用寿命应不小于15年。 4.4.6 投标人保证所提供的设备在各个方面符合技术规范规定的质量规格和性能。在合同规定的质量保证期内设备到货后24个月或SAT后18个月,投标人对由于产品设计制造和材料外购零部件的缺陷而造成所供设备的任何破坏缺陷故障,当投标人收到招标人的书面通知后,投标人在2天内免费负责修理或更换有缺陷的设备包括运输费税收等,以达到技术规范的要求。质保期以合同商务部分为准。 质保期后发生质量问题,投标人应提供免费维修服务,包括硬件更换和软件版本升级。 4.5 项目管理 合同签订后,投标人应指定负责本工程的项目经理,负责投标人在工程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如工程进度设计制造图纸文件包装运输现场安装调试验收等。 4.6 现场服务 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视招标人工作情况投标人及时派出工程技术服务人员,以提供现场服务。投标人派出人员在现场负责技术指导,并协助招标人安装调试。同时,招标人为投标人的现场派出人员提供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条件。 根据招标人的安排,投标人安排适当时间对设备的正确安装和试验给予技术培训。 4.7 售后服务 4.7.1 现场投运前和试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元件损坏,投标人应及时无偿修理或更换,直至符合规范要求。保修期内产品出现不符合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投标人应在4小时内响应,并在24小时内负责修理或更换。保修期外产品出现异常设备缺陷元件损坏或不正确动作,现场无法处理时,投标人接到招标人通知后,亦应在4小时内响应,并立即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在24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理。 4.7.2 对反事故措施以及软件版本的升级等,应提供技术服务。 4.8 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4.8.1 投标人应提供必要的备品备件。 4.8.2 投标人应提供安装运行检修所需的专用工具,包括专用调试测试设备。 5 项目需求部分 5.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表2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项目单位要求 序号 名 称 供货范围 单位 数量 1 II型网络安全监测装置 设备选型满足当地电网公司要求 套 1 2 其他 含全站相关系统探针软件等 套 1 注:1. 1台网络安全监测装置安装于站内调度数据网屏屏体内,投标方应负责配套提供监测装置所需所有以太网线等。如站内屏柜不具备安装条件,投标方需负责提供新增屏柜或提供其他更优解决方案。 2.因本工程初步设计未审查,配置应以最终的审查结果为准,不排除调整的可能。投标方应在接到甲方正式生产通知后,再安排生产。 5.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表3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 投标人响应 型式和规格 数量 型式和规格 数量 1 2 3 4 5.3 使用条件 表5 使 用 条 件 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招标人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电源的频率 Hz 50 50 2 环境温度 日最高温度 39.1 39.3 日最低温度 -33.2 40 日最大温差 30 30 3 湿度 日相对湿度平均值 % 95 95 月相对湿度平均值 90 90 4 海拔高度 m 2000 2000 5 耐受地震能力 水平加速度 垂直加速度 注 表中招标人要求值为正常使用条件,超出此值时为特殊使用条件,项目单位可根据工程实际使用条件进行修改。 5.4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项目单位原则上不能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根据工程使用条件,当污秽等级海拔高度等与标准技术参数表有差异或对通用部分条款有差异时, 应逐项在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表10中列出,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应对表7的技术参数进行确认。 表6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序号 项 目 标准参数值 项目单位要求值 投标人保证值 1 2 6 投标人响应部分 投标人需填写项目需求部分的表格。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要求值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为准。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应填写投标人技术差异表。投标人保证值应与型式试验报告及其他性能试验报告相符。 6.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投标人提供的产品技术规范应与本技术规范中规定的要求一致。若有偏差投标人应如实认真在投标人技术偏差表中填写偏差值若无技术偏差则视为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的要求,且在投标人技术偏差表中填写无偏差。 表7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序号 项  目 对应条款编号 技术技术规范要求 差  异 备  注 1 2 所有涉网自动化保护设备的标书应经电网公司审查,如有意见请及时反馈,以便我方修改。除火警视频控制电缆标书外。 初设报告电网公司未审查,有变动的可能,最终以审查意见为准。 R9702-宽频相量测量技术规范书,暂按宽频相量测量装置编写,请贵方与电网公司确认,如需改为普通型,请及时通知我方进行修改。 R9802-无功电压控制(AVC)系统技术规范书及R9803-综合管理终端有功功率控制(AGC)系统技术规范书中的新能源综合监控子系统,目前不清楚具体配置,请贵方与电网公司确认,如配置有误,请及时通知我方进行修改。 建议升压站内消防施工采用当地消防验收单位推荐的当地施工单位,便于消防验收。 根据风机联络会纪要,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及一次调频设备由风机厂家提供,R9801-风电功率预测系统技术规范书R9905-一次调频设备招标技术规范书,请贵方提供给风机厂家,用于风机厂家按电网公司要求配置设备。其中一次调频设备要求具备控制站内60MW/120MWh储能系统全部PCS的控制能力。 R9801-风电功率预测系统技术规范书:风电功率预测系统标书中暂按2台新建测风塔编制,如需要增加测风塔数量或按改造已有测风塔,请贵方与风机厂家协调。 R9117-控制电缆技术规范书:各类型控制电缆数量仅为估列,具体以施工图为准。合同编号: XXXX项目 供货合同 买方: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卖方: 2022年 月 日 目录 第一条 定 义 2 第二条 合同范围 3 第三条 合同价格 3 第四条 付 款 4 第五条 交货和运输 4 第六条 包装与标记 6 第七条 技术服务和联络 6 第八条 质保审核监造检验试验与认证 7 第九条 安装调试试运和验收 9 第十条 保 证 10 第十一条 违约的处理 12 第十二条 保 险 13 第十三条 税 费 13 第十四条 分包与外购 13 第十五条 合同的变更和终止 14 第十六条 不可抗力 14 第十七条 合同争议的解决 15 第十八条 合同生效 15 第十九条 其 它 15 附表A: 合同价格表 25 附表B: 推荐备品备件清单 25 附表C: 交货进度表 25 附表D: 履约保函格式 26 本合同由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一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注册并存在的公司,其注册地为中国山东济南高新区汉峪金融商务中心二区6号楼以下简称买方与 ,一家根据中国法律注册并存在的公司,其注册地为 邮编 以下简称卖方于 2022年 月 在济南签订。 鉴于: 买方已于2020年 月同发包人 签署了总承包合同 工程总承包,并取得了相应的法律地位和权利。 并且卖方有意根据本合同条款提供设备和服务,且买方有意获得本合同规定的设备和服务。 为此,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法规,经充分协商并达成协议,同意并按如下条款签订本合同。 合 同 条 款 第一条定 义 本文件和附件中所用下列名词的含义在此予以确定。 1.1发包人 公司以下称 发包人,指在合同协议书中约定的,被称为发包人的当事人,包括其合法继承人和经许可的受让人。 1.2承包人是指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称 买方,指在合同协议书中约定的,被发包人接受的具有工程总承包主体资格的当事人,包括其合法继承人,且按照交易习惯,合同提及的买方人员同时也包括发包人的相关人员。 工程设计单位或设计院:负责本招标设备工程项目设计的单位,即 卖方是根据本合同向买方提供合同设备和服务及履行其他合同义务的买方外的另一方当事人,即 。 1.3主合同或总承包合同是指 总承包合同,包括合同文件及其所有的商务技术附件。 1.4合同是指本合同条款及其附件中的所有部分。 1.5合同价格是指在本合同第三条中规定的部分。 1.6生效日期是指本合同第十八条中所规定的合同的生效日期。 1.7技术文件是指合同设备及其与电厂相关的设计制造监造检验安装调试性能试验验收和技术指导等文件包括图纸各种文字说明标准及各种电子版本和本合同技术协议规定的用于光伏电厂正确运行和维护的文件,质量文件作为技术文件的一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监造检验和试验等文件以及相关的照片包括电子版。 1.8合同设备是指卖方根据合同所要供应的设备装置材料物品专用工具备品备件和所有各种物品,如本合同技术协议中所列示和规定。 1.9监造和检验是指在合同设备的制造过程中,由买方或发包人派出代表根据质量检验计划ITP对卖方提供的合同设备的制造和试验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实行文件见证和现场见证。此种质量监造和检验并不解除卖方对合同设备质量所负的责任。在实施监造和检验时,提到买方的同时应包括发包人,反之亦然。 1.10工程接收,指工程或和单项工程通过竣工试验后,为使发包人的操作人员使用人员进入岗位进行竣工后试验试运行准备指初步验收性能试验完成后,由承包人与发包人进行工程交接,并由发包人颁发接收证书的过程。 考核验收证书,指试运行考核的全部试验完成并被验收后,由发包人签发的验收证书。 1.11制造完工证明是指设备最终质量符合质量要求的质量水平所要求的所有文件。包括设备标识检查接口表质量检验计划或与之相当的文件一致性证书质量放行焊接程序清单检查及试验证书试样板记录如适用以及提交给买方或雇主的特许/不合格品请求报告等。 1.12性能试验是指按照本合同技术协议中规定用以确定合同设备能否达到合同所规定的性能保证指标的考核试验。 1.13可靠性运行是指按照本合同技术规范和成熟的工业惯例,机组已达到试运行条件,并且在试运行期间满负荷修正到额定工况连续不间断运行无问题。 1.14设备缺陷是指卖方因设计制造错误或疏忽所引起的本合同设备包括部件原材料铸锻件元器件等达不到本合同规定的性能质量标准等要求的情形。 1.15本合同中所使用的日月年均指公历的日月年。本合同中所使用的任何期间的起点均指相应事件发生之日的下一日。如果任何时间的起算是以某一期间届满为条件,则起算点为该期间届满之日的下一日。任何期间的到期日为该期间届满之日的当日。工作日指除中国法定节假日之外的其他公历日。 1.16技术服务是指由卖方提供的在制造地和安装现场与本合同设备有关的工程设计设备监造检验土建安装调试性能试验运行检修时相应的技术指导技术配合技术培训等全过程的服务。 1.17 现场是指买方合同设备安装使用所在地。 1.18 随机备品备件是指卖方根据其成熟的经验提供的足够用于移交前的安装调试试运行的备品备件。 1.19推荐备品备件清单是指设备在移交之后运行维护的备品备件,发包人和买方将从如下清单附表B中选择备品备件,本备品备件将在发包人和买方共同确定后由买方另下订单,本备品备件价格不包含在本合同总价内,其单价在合同有效期内保持不变。 1.20分包商或分供货商是指由卖方在经买方同意后将合同供货范围内任何部分的供货分包给其他的法人及该法人的承继方和经许可的受让方。 1.21质量保证期或保证期是指设备通过发包人正式颁发接收证书的移交之日起24个月,或根据主合同的相关规定延长的期限。在保证期内卖方负责纠正或消除设备缺陷。质保期期间因卖方原因更换的设备/部件,其质保期需从更换之日起24个月 。 1.22潜在缺陷是指合同设备的任何重大缺陷或不足:a在质保期结束或对于延长质保期项目在延长质保期结束前一直存在,但通过正常的设备操作不能显现出来和/或b经一个仔细检查后也不能明显暴露出来。 1.23潜在缺陷责任期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设备的隐患不能在制造过程中被发现而形成潜在缺陷,卖方对纠正潜在缺陷所应负的责任,其时间保证到质量保证期终止后的2年。 1.24连续缺陷是指一个基本相同的缺陷发生在合同设备的相同部分或其组成部件,可能影响该设备的预期使用目的。 1.25连续缺陷通知期是指一个从合同设备验收合格之日起直到电厂移交后5年的期间。 1.26履约保函:是指为担保卖方履行本合同的义务,而由卖方依据买方要求的格式见附表D-1提供的数额为本合同总价的10的无条件和不可撤销的银行保函。有效期为从合同生效之日起至机组质量保证期开始之日止,履约保函应持续有效。 1.27进口件是指设备的生产制造来自于中国大陆之外的国家和地区,买方对进口件的原产地技术参数性能和进口报关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卖方应满足其要求。 第二条 合同范围 2.1本合同范围包括了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和交货,以及卖方提供的技术文件包括质量文件和技术服务等与在本合同项下规定的所有服务。 2.2卖方提供合同设备的供货范围满足本合同技术协议中要求的质量文件。在执行合同过程中如发现有任何漏项和短缺,在发货清单中并未列入而且确实是卖方供货范围应该有的,并且是满足合同技术协议中对合同设备的规范要求所必须的,或者是设备正常安全运行和/或维护所必需的,均由卖方负责将所缺的设备技术文件包括质量文件专用工具随机备品备件等补供,并承担全部费用。 2.3卖方提供全面的完整的配合并在买方要求的时间内提交相关技术文件质量文件,以便使发包人在设备投运后更换采购的备品备件。卖方应保证在以后设备寿命期内,在发包人要求时一直以合理的价格供应维护备品备件。任何备品备件要被废弃或排除在卖方的生产计划之外时,卖方应至少提前6个月通知买方,卖方应确保发包人在该备品备件被废除或不再生产之前以合理的价格采购到足够数量的该备品备件。 卖方承诺至少在25年之内供应正常和/或非计划性维护所需的备品备件。 2.4为确保合同签订后买方能及时的掌握卖方设备实际生产进度,便于合同更好的执行,卖方有义务每周四提供合同设备的生产状态检验状态及发运情况等信息。 2.5卖方提供的图纸说明书质量文件唛头单证资料等所有文件资料均需按照中文或中英文对照编写。 第三条 合同价格 3.1本合同价格,即: 合同总价为 不含税价格为 税费 税率为13%。 3.2合同价格已包括合同设备费随机备品备件专用工具等与合同有关的所有费用。合同设备费包含质量文件包括供货范围内所有设备材料或部件的质量文件技术文件技术服务及培训费,买方及发包人人员到生产厂进行质保审查监造测试检验认证等工作时的配合费用,还包括合同设备的税费保险费运杂费以及所有设备的包装费。 3.3附表B推荐的备品备件的价格不包括在本合同价格中,但其单价在本合同有效期内固定不变。 本合同分项价格以及推荐备品备件的单价在本合同有效期内固定不变,但在合同有效期内买方有权对其数量进行调整,合同价格进行相应变化。 第四条 付 款 4.1本合同总价款应以人民币支付。 4.2本合同付款方式为电汇和银行承兑汇票。 4.3合同价款的支付。 4.3.1 预付款:10% 合同签订后,卖方需出具相应价款的收据和买方可接受的金额为合同总价10的不可撤销的预付款保函见附表D-2及履约保函。买方审核无误后15个工作日内支付给卖方合同价格的10%作为预付款。 4.3.2 交货款:40% 卖方按交货顺序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该合同项下所有设备部组件运到交货地点,专用工具备品备件须随第一批设备交货时交货。提交该合同项下所有设备已供货完成的声明函,并将所有设备每一发运批次的,下列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提交给买方: 第一批设备交货时应该提供本项目最终的设备供货总清单发运总清单 备品备件清单专用工具清单 每批设备的交货箱件清单 每批设备的装箱清单包括明确所包含资料的名称份数 设备的制造完工报告,包括质量文件 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检验报告等资料符合主合同规定的检验机构所出具 随机资料图纸包括清单 买方/发包方签发的发运许可通知单 买方收货证明 所有的质量技术资料提交证明 且买方收到卖方提供的该批设备价格100%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相应价格的收据,买方审核无误后15个工作日支付该批设备价格40%的交货款。 4.3.3 运行款:40% 项目并网运行一个月后,卖方提交金额为合同价格40%的收据买方审核无误后15个工作日内,支付给卖方合同价格的40%。 4.3.4 质保金:10% 合同价格的10%作为质量保证金,待全部设备质量保证期满没有问题,卖方提交金额为合同价格的10%的收据,买方审核无误后15个工作日内,无息支付给卖方合同价格的10%。 4.4 如果卖方没有按照买方的要求开具正式的符合要求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卖方有义务按照买方的要求重新开具符合要求的正式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4.5买方按本合同向卖方进行付款并不表示买方接受卖方在本合同项下的供货,也不解除卖方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义务和责任。 第五条 交货和运输 5.1卖方应按合同附表C所规定的时间完成所有合同设备的交货,技术协议附件4中没有开列的货物应配合安装进度进行交货。交货应保证及时性和部套的完整性,设备的交货状态应符合本合同附件的规定。交货之后如发现任何不符合规定交货状态的合同设备,则应由卖方或由卖方委托买方完成为达到规定交货状态而需要完成的本应在工厂完成的工作。为完成此工作的费用以及因此而造成的对工程进度延误的责任由卖方承担。 5.2合同签订7个工作日内,卖方应按本合同的规定向买方提供满足交货所需的设计制造采购及监造和检验工作的详细进度表,此进度表应令买方满意该时间表应每月或根据买方的指示进行更新,月度进度报告应在每一个月的22日前提交给买方。 5.3 在每批货物生产完毕前7天,卖方应以传真或其他有效的通讯方式向买方朱斌 13789801296,提交生产完毕通知以及其他必要的资料,以便买方进行发运前检查,通过发运前检查取得买方颁发的发运许可通知单后方可发运见附表F,若卖方无买方颁发的发运许可擅自发货,每发生一次,扣款1000元。如因卖方原因未能及时通过发运前检查或交货延迟或擅自发运所产生的相关额外的费用由卖方承担。 5.4设备材料自工厂发运前,由供应商提供发运预报,并将货物运输随车清单MS24-1发至买方。在每批货物预计启运前7天,卖方应以传真或其他有效的通讯方式向买方提交发运通知以便买方安排接货场地机具。卖方应加强装车管理,无论买方是否到工厂监督,卖方均应做到合理配载牢固绑扎,减少设备运输风险。卖方提交的发运通知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预计发运的货物箱件清单,包括其重量及体积 b重量超过20吨或尺寸超过9米3米3米的每件货物的名称重量体积和件数。对每件该类设备部件必须标明重心和吊点位置,并附有草图 c对于特殊物品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及其它危险品和运输过程中对温度等环境因素和震动有特殊要求的设备或物品必须特别标明其品名性质特殊保护措施保存方法以及处理意外情况的方法。 d)若为化工品,需提供化工品MSDS货物运输条件鉴定书需到承运公司指定的部门进行鉴定或者非危保函。 5.5卖方应严格按照约定的交货批次发运,否则因此引起一切问题由卖方承担责任。 5.6在每批货物备妥及装运车辆/船发出前72小时内,将该批货物的合同号发运批次号运输方式交货日期箱件清单装箱清单等内容提交给买方。 箱件清单装箱清单包括4份买方代表签字版2份邮寄到买方项目部物资管理部门,2份随设备发运至现场,1份可编辑EXCEL版发至买方物资管理部门。 5.7买方根据卖方提供的72小时发货预报,选择派遣或不派遣代表到卖方工厂装货地点检查包装质量和监督装车情况,但所有的发货必须经买方代表确认并获得买方发放的发运许可后方可发货。上述买方代表的检查与监督及发运许可不能免除卖方的任何责任。包装发运前检查要求详见附件10。 5.8因买方原因要求卖方推迟设备发货时设备已制造完毕,卖方应妥善安排保管货物以便在买方发出要求供货的通知时及时交货。 5.9在设备交货前的运输中如发生货物损坏或丢失时,卖方负责与承运部门及保险公司交涉,同时卖方应尽快向买方补供货物以满足工期需要。 5.10单件重量在20吨以上的设备定义为重大件设备。买方负责20吨至100吨设备2天以内卸车100吨以上设备3天以内卸车规定时间以内的压车费用,由卖方承担超出规定时间的压车费用,买方可酌情补偿。 5.10交货地点:合同设备的交货地点为买方指定的项目所在地。 5.11每批合同设备交货日期以买方签发的交货地点收货证明所标明的日期为准。此日期即本合同11.2款计算迟交货物违约金时的依据。 卖方按交货顺序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每批设备部组件运到交货地点,并将该批设备下列分项中所列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提交给买方: 5.11.1买方签发的发运许可通知单 5.11.2该批设备的随货通行单交货箱件清单装箱清单必须以买方指定的格式为准以及其他必要的资料 5.11.3在交货地点由买方出具的设备交接单 第六条 包装与标记 6.1设备出厂时,零部件的包装符合JB/ZQ4286的规定及按合同技术协议附件10所规定的设备包装防护与标识要求,分类装箱并遵循适于运输,便于安装和查找的原则。 6.2 包装箱外壁有明显的文字说明,如:设备名称用途及运输储存安全注意事项等。 6.3 包装箱应附带下列文件,但不限于此: 装箱单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检验合格证书安装指示图。 6.4凡由于卖方对自己由于不正确的包装而导致的在正常运输搬运和储存期间发生的损失或损坏承担责任。 6.2卖方须提供一套完整的适合所供设备所需要的包装维护措施,并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特点,以防止安装设备在运输搬运和现场储存时发生损坏或恶化。 6.3卖方须遵守包装要求的规定并执行相应文件。 6.4 对于包装要求的设备:卖方分包商或分供货商的包装必须符合买方包装要求,卖方应根据合同设备的供货范围,测算出设备包装价格,在合同中单独体现。 6.5卖方必须按照买方指定的装箱清单的格式编制。装箱时必须保证装箱清单与实物一致,避免出现箱单标识错误,或者已经整体装配的部件仍然单独在箱单中标识的现象。 6.6随机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应单独装箱,严禁与其他设备混装,每出现一次扣款2000-5000元。 6.7 卖方在设备装箱前应提前3天通知买方到厂验收,如卖方未能及时通知,买方有权要求卖方在厂内重新开箱检验且不承担因此产生的费用。 6.8卖方应对设备装箱过程进行全程摄像,并自行保存视频资料,以备查验核对。 七条 技术服务和联络 7.1卖方应及时提供与合同设备有关的工程设计设备监造检验认证土建安装调试验收性能试验运行检修维护等相应的技术指导技术配合技术培训等全过程的服务详见技术协议。 7.2凡与本合同设备相连接的其它设备装置,卖方有及时提供接口和技术配合的义务,并不由此发生合同价格以外的任何费用。 7.3卖方需派代表到现场进行技术服务,指导买方按卖方的技术文件进行安装分部试运调试试运行和性能试验,并负责解决合同设备在安装调试试运行中发现的制造质量及性能等有关问题。卖方应提供对安装和调试有重要影响的工序重要工序进行列表,并应对买方的施工情况进行确认。 7.4卖方有责任在卖方制造工厂内及现场对发包人或买方的技术人员提供设备调试运行检验和维修保养等方面的培训。作为培训工作的一部分,卖方应提供适当的手册和其它培训资料。培训费用发包人/买方人员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已包含在合同总价中。如参加培训人员和时间超出或少于合同规定,则费用可适当调整,调整标准按照合同规定单数标准相应增加或减少。 7.5由于卖方技术服务人员对安装调试试运的技术指导的疏忽和错误以及卖方未按要求派人指导而造成的损失由卖方负责。 7.6卖方应在合同签署后30天内向买方提交本合同规定的服务工作的组织计划一式两份包括一份电子版。该计划包括: a派出服务人员的情况表,包括专业工作经历业绩资格等 b卖方为发包人或买方人员提供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的时间人数地点 c所提供设备的安装调试重要工序表。 买方或发包人对该组织计划认为有必要进行调整时,卖方应按照要求调整后重新提交。 7.7卖方派到现场服务的技术人员应是有实践经验可胜任此项工作的人员。买方有权根据卖方现场人员的工作情况提出增加或更换不符合要求的卖方的现场人员,卖方应及时增加或重新选派买方认可的服务人员而不应增加买方的任何费用,如果买方在书面提出该项要求7天内卖方没有答复,将按11.5款视为延误工期等同处理。 7.8卖方所有派往现场的技术服务人员必须身体健康。 7.9卖方所有派往现场的技术服务人员在实行技术服务前必须接受过相关安全培训。 卖方技术服务人员在服务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发包人和买方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对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负全部责任。 7.10 卖方所有派往现场的技术服务人员现场食宿费用人员工资差旅补贴等费用由卖方自理,买方为卖方现场工作人员在现场期间的食宿提供便利条件。卖方的分包商如需赴现场参加技术服务,由卖方统一组织并征得买方同意,所有费用由卖方负担。 7.11因卖方产品质量等卖方原因引起的额外服务,由卖方承担全部责任,该服务时间不包含在现场技术服务人日数量中。现场技术服务时间的计算以卖方服务人员到达和离开项目施工现场为起终点。如果在合同有效期间,由于非卖方原因导致的现场技术服务时间增加,增加的服务费用按照本合同技术文件中约定的技术服务费单价执行。 7.12卖方必须为其所有派往现场的技术服务人员购买人身意外相关保险,保险内容应包括:意外事故意外伤残意外医疗等,所有保险费用均包含在合同价款中。 7.13卖方有义务在必要时邀请买方参与卖方的技术设计,并向买方解释技术设计。同时卖方有与买方为本项目而雇佣的其他供应商/承包商之间进行技术协调的义务。 7.14如遇有重大问题需要双方立即研究协商时,任何一方均可建议召开会议,在一般情况下,另一方应同意参加。 7.15各次会议及其它联络方式双方均应签订会议或联络纪要,所签纪要双方均应执行。 7.16卖方提出并经双方在会议上确定的安装调试和运行技术服务方案,卖方如有修改,须以书面形式通知买方,经买方确认后方可进行。为适应现场条件的要求,买方有权提出变更或修改意见,并以书面形式通知卖方,卖方应给予充分考虑,并应满足买方要求。 7.17卖方买方有权将对方所提供的合同设备有关的资料分发给与本工程有关的各方,并不由此而构成任何侵权,但不得向与本工程无关的第三方提供。 7.18对盖有密件印章的资料,双方都有为对方保密的义务。 7.19卖方应就合同设备中使用的专利权知识产权许可证及协议支付所有要求的专利费和许可证费,并应根据需要为设备所采用的资料加工方法和工艺流程获得适合的专利权或知识产权许可证或协议。对于任何资料加工方法和工艺流程,若涉及到买方或发包人无权使用的机密信息或知识产权或专有权利,或因侵害任何国内或国外的专利权版权或其他知识产权或该权利的使用程序或对保密资料的使用可能导致买方或发包人卷入索赔或诉讼的保密资料知识产权或专利权,卖方不得在合同设备中使用。如果厂商因此卷入纠纷,应保障买方权利不受侵害,并赔偿由此给买方带来的损失。 7.20无论在合同中未予明确与否,为配合买方履行主合同,卖方必须按照买方要求的格式和时间提供与其有关的相关文件和资料。 7.21 卖方完成第七条规定的义务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应视为已包含在合同价格中。 第八条 质保审核监造检验试验与认证 8.1质保审核监造检验试验与认证要求总则 8.1.1买方将派出代表对卖方或其分包商进行质量保证体系审核设备监造和出厂前的检验有关认证方面的检验,了解设备组装检验试验认证和设备包装质量情况。监造检验的标准为本合同附件1所列的相应标准,监造检验的相关要求详见本技术协议附件5。卖方有配合以上工作的义务,及时提供相应资料和标准等,相关费用由卖方承担。 8.1.2卖方应按照技术协议的规定向买方提供本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和检验标准的目录及电子版,同时提交质量管理大纲以及相关管理程序质量检验试验计划ITP,提供有关试验的方案以及配合买方提供有关满足当地政府的认证资料和环保要求。 8.2监造与检验要求 8.2.1监造检验和见证应结合卖方工厂实际生产过程尽量不影响工厂的正常生产进度不包括发现重大问题时的停工检验。若监造与检验代表确不能按卖方通知时间及时到场,双方应及时沟通,取得相互谅解,协调新的检验时间进行检验。只有在得到买方书面确认放弃检验通知后,卖方工厂的试验工作才可正常进行,试验结果有效,但是卖方须按买方要求提供试验报告和结果。若卖方未及时通知监造与检验代表而单独进行检验,买方将不承认该检验结果,卖方应在买方代表在场的情况下重新进行该项试验。 在进行监造检验试验与认证中,因卖方原因而造成的检验时间不准确检验未通过或漏检或拒绝检查以及认证不合格等引起的工程损失买方和发包方及其代表为参加检查或检验发生的费用由卖方承担,并且卖方应即时向买方偿还相应费用。如果卖方收到买方通知后一月内未能向买方偿还相应费用,买方可自行在之后的付款中扣除这笔费用。 8.2.2卖方必须为买方指定的驻厂代表和监造代表以及发包人代表的监造检验提供: a按照双方签订提供的质量检验计划提供完备的监造检验条件。 b买方有权查阅与本合同设备监造与检验有关的标准包括工厂标准图纸资料工艺及实际工艺过程和检验记录包括中间检验记录和/或不合格品报告及附件5规定的有关文件,如需要,卖方应向买方提供以上文件的复印件 c为买方的监造代表提供工作生活方便。 8.2.3监造检验和见证应结合卖方工厂实际生产过程尽量不影响工厂的正常生产进度不包括发现重大问题时的停工检验。若监造与检验代表确不能按卖方通知时间及时到场,双方应及时沟通,取得相互谅解,协调新的检验时间进行检验。只有在得到买方书面确认放弃检验通知后,卖方工厂的试验工作才可正常进行,试验结果有效,但是卖方须按买方要求提供试验报告和结果。若卖方未及时通知监造与检验代表而单独进行检验,买方将不承认该检验结果,卖方应在买方代表在场的情况下重新进行该项试验。在进行监造检验试验与认证中,因卖方原因而造成的检验时间不准确检验未通过或漏检或拒绝检查以及认证不合格等引起的工程损失和重新/重复检查或检验的费用由卖方承担。 8.2.4监造与检验代表在监造中如发现设备和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或不符合本规定的标准或包装要求时,有权提出意见且卖方须采取相应改进措施,以保证交货质量。如果改进后仍未达到要求,买方有权拒收设备或其任何部分,卖方应通过更新或重做以使买方满意。无论监造与检验代表是否要求和是否知道,卖方均有义务主动及时地向其提供合同设备制造过程中出现的较大的质量缺陷和问题,不得隐瞒,在监造代表不知道的情况下卖方不得擅自处理。 8.2.5不论监造与检验代表是否参与了监造与出厂检验或者监造与检验代表参加了监造与检验,并且签署了监造与检验报告,均不能被视为卖方按本合同第10条规定应承担的质量保证责任的解除,也不能免除卖方对设备质量应负的责任。 8.3工厂检验与现场开箱检验 8.3.1由卖方供应的所有合同设备/部件包括分包与外购,在生产过程中都须进行严格的检验和试验,出厂前须进行部套和/或整机总装和试验。所有检验试验和总装装配必须有正式的记录文件。以上工作完成产品质量检查合格后,才对产品进行包装。发运前卖方须获得买方书面发运许可通知单后方可发货。 所有这些正式的记录文件和合格证作为技术文件的一部分,为满足最终用户的付款条件,在买方规定的时间内以买方要求的最终完工报告或其它形式提供给买方。 8.3.2货物到达项目现场后,买方应在现场开箱检查前通知卖方开箱检验的具体日期,接到通知后三天内卖方应派遣检验人员赴现场参加现场检验工作。若卖方人员接到通知不到场参加检验应填写委托买方开箱检验证明附表E:授权委托开箱信函,此证明应全权委托买方进行开箱检验并承诺对买方开箱结果予以认同如卖方未在规定时间内派人到现场参加开箱检验也未出具委托开箱证明或出具的委托开箱证明未声明承担开箱结果,买方视为卖方已全权委托买方自行开箱检验并认可开箱结果,如出现缺损件,卖方应无偿补供。卖方开箱检验代表在开箱检验记录中所确认的应由卖方承担费用无偿补供的设备或部件对卖方具有约束效力,如卖方不予认可,买方将在质保金内对所对应费用进行扣减。 8.3.3现场检验时,如发现设备由于卖方原因有任何损坏缺陷短少或不符合合同中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规范时,应做好记录,并由双方代表签字,各执一份,作为买方向卖方提出修理和/或更换和/或索赔的依据如果卖方委托买方修理损坏的设备,所有修理设备的费用由卖方承担如果由于买方原因,发现损坏或短缺,卖方在接到买方通知后,应尽快提供或替换相应的部件,但费用由买方自负。 8.3.4卖方如对上述买方提出修理更换索赔的要求有异议,应在接到买方书面通知后7天内提出,否则上述要求即告成立。如有异议,卖方在接到通知后14天内,指派代表在现场同买方代表共同复验。 8.3.5如双方代表在会同检验中对检验记录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时,可由双方委托权威的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对双方都有约束力,检验费用由责任方负担。 8.3.6卖方在接到买方通知后,应按本合同的规定在15天内完成对缺陷部分的修理更换或补发工作,由此产生的制造修理和运费及保险费均应由责任方负担。 8.3.7由于卖方原因而引起的设备或部件的修理或更换的时间,以不影响电厂的建设进度为原则。否则,按11.2款视为延误工期处理。 8.3.8买方的各项检验,尽管没有发现问题或卖方已按索赔要求予以更换或修理均不能被视为卖方在按合同第十条及附件5的规定应承担的质量保证责任的解除。 第九条 安装调试试运和验收 9.1本合同设备由买方根据卖方提供的技术文件质量文件检验标准图纸及说明书进行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 9.2卖方应提供合同设备的安装指导,参加合同设备调试并进行指导,及时解决调试中出现的设备问题,如果由于卖方的原因影响了电厂的建设进度,按11.5款视为延误工期等同处理。在设备安装调试试运和验收以及保证期过程中发生的设备缺陷潜在缺陷和连续缺陷,由卖方负责修理或调换,直至符合合同要求如果由于卖方的原因影响了电厂的建设进度,按11.5款视为延误工期等同处理。 9.3在不影响本合同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条件下,已列入未完项目清单的工作或设备有微小缺陷,卖方应在买方规定的时间内免费修理或完工,而不得影响机组的调试和试运行,但任何未完工作或消缺工作均应在机组移交前完成。 9.4合同设备的性能试验: 9.4.1合同设备的性能试验应在主合同规定时间内进行。 9.4.2性能试验由买方负责,卖方参加并应提供试验所需的技术配合和人员配合。 9.4.3性能试验时所用的控制调节和操作应当与正常运行期间所用的控制调节和操作一致。 9.4.4买方应提前7天通知卖方其准备进行性能试验的时间,卖方应及时派代表参加。如卖方不派代表或其代表未按买方通知的时间及时参加性能试验,则买方可按计划进行试验而卖方应接受该试验结果。 9.4.5性能试验完毕,合同设备达到本技术文件中所规定的各项性能保证值和技术性能的要求,并获得发包人签发的性能验收证书后,则买方应接受该合同设备,买方应在20天内签署由卖方会签的合同设备初步性能验收证书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 9.4.6买方对合同设备的接受不能视为卖方对合同设备中存在的可能引起合同设备损坏的潜在缺陷所应负的责任的解除。当发现这类潜在缺陷时经双方确认,卖方应在不影响本合同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条件下,将已列入未完项目清单的工作或设备有微小缺陷,在买方规定的时间内免费修理或完工,而不得影响机组的调试和试运行,但任何未完工作或消缺工作均应在机组完成性能试验前完成。 9.4.7如合同设备有一项或多项指标未能达到本合同附件1附件5所规定的性能保证值或技术性能,则卖方应按本合同第11.1款向买方支付违约金。此时卖方仍有义务使合同设备的技术性能和保证值达到合同要求。 9.4.8如果第一次性能试验达不到技术文件所规定的一项或多项性能保证值,则双方应共同分析原因,澄清责任,由责任一方采取措施,并在一个月内进行第二次性能验收试验。 9.4.9在第二次性能试验后,如有一项或多项指标未能达到技术文件所规定的性能保证值,双方应共同研究,分析原因,澄清责任。如属卖方原因,则应按本合同第十一条执行如属买方原因,本合同设备应被认为初步性能验收通过,此后1个月内由买方代表签署由卖方代表会签合同设备初步性能验收证书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此时卖方仍有义务与买方一起采取措施,使合同设备性能达到保证值。 9.5按9.4.5款及9.4.9款出具的验收证书和性能验收证书只是证明卖方所提供的合同设备性能和参数截止至出具上述验收证明时可以按合同要求予以接受,但不能视为卖方对合同设备中存在的可能引起合同设备损坏的潜在缺陷和连续缺陷所应负的责任解除的证据。同样,最终完工证书也不能被视为卖方对合同设备中存在可能引起合同设备损坏的潜在缺陷和连续缺陷应负责任的解除的证据。当发现这类潜在缺陷和连续缺陷时经双方确认,卖方应按照本合同的规定进行修理或调换。 9.6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的任何时候,对由于卖方责任需要进行的检查试验再试验修理或调换,在卖方提出请求时,买方应作好安排进行配合以便进行上述工作。卖方应负担因上述工作而发生的费用。如果卖方委托买方的其他分包商进行加工和/或修理更换设备,或由于卖方设计图纸错误或卖方技术服务人员的指导错误造成返工,将由卖方承担相应的费用。 第十条 保 证 10.1卖方保证: (a)合同设备应在适用的标准下按照良好的状态运行,并且避免一切瑕疵或缺陷: (b)该合同设备的设计寿命应为30年 (c)完成的合同设备应符合预期的目的 (d)应确保在电厂移交日之前所有与设备缺陷有关的未完项目清单事项的完成 10.2如果在质保期和/或延长质保期内发生任何可归咎于卖方的损害或者出现缺陷或不足,买方应当通知卖方修补该合同设备。卖方应立即通过重新执行修理或更换的方式免费修补任何缺陷。 10.3卖方应自己承担成本和费用包括劳动力成本,更换零部件等修复在质保期和/或延长质保期内发生的任何可归咎于卖方的损害或者出现的缺陷或不足。 10.4卖方在质保期和/或延长质保期内履行其义务所附带的所有成本包括材料和设备的搬运更换和重新安装,修补瑕疵或缺陷和重新测试已修复的或取代的部分工程应当由卖方承担。 10.5如果修补任何可归因于卖方的可能会明显影响合同设备预期目的的损害或任何缺陷或不足,发包人可能要求重复进行某些竣工试验。卖方应承担与重复进行此类竣工试验有关的所有性质的成本和费用。 10.6质保期内任何被更换和/或修复的合同设备或其任何部分的质保期应自更换和/或修复之日起延长12个月。 10.7卖方负责成功弥补任何潜在缺陷以及此类缺陷造成或导致的损害,包括未覆盖的和复原的。如果卖方在合理的时间内未能修理或更换或以其他方式弥补潜在缺陷,买方可以自己或通过其他方式实施修补工作,并且卖方应支付买方所有合理发生的费用。 10.8在连续缺陷通知期限届满前,如果卖方已经意识到或已被买方通知产生了连续缺陷,卖方应当在意识到或接到买方通知后20天内,发出一个初步报告初步连续缺陷报告以确定是否存在连续缺陷。如果初步连续缺陷报告表明存在连续缺陷,卖方应在发出初步连续缺陷报告后不迟于30天内向买方提供进一步的报告二次连续缺陷报告,应当确定产生连续缺陷的根本原因。二次连续缺陷报告还应提出适当的补救措施补救任何连续缺陷,避免未来潜在的连续缺陷因该同样的根本原因初步连续缺陷报告确定的在设备及组件中引起。 10.9 卖方应负责自己承担费用修补任何连续缺陷以及此类缺陷造成或导致的损害,包括未覆盖的和复原的。卖方修补连续缺陷的义务还应包括更换所有或任何受连续缺陷影响或合理预期会受影响的所有类似设备及组件无论该设备及组件是否显示出连续缺陷,如果连续缺陷已被证明存在。 10.10卖方应提交给买方依照本节的规定提出的实施补救工作的细节安排以供发包人批准,并预计此类修补工作的持续期间,需要关闭或停止使用工程设施的细节以及提议进行修补工作的日期。如果修补工作不必在关闭或停止使用工程的情况下进行,卖方应在切实可行的范围内尽快进行修补工作。如果修补工作需要关停或停止使用该工程,修补工作应在与发包人约定的时间段内进行,或在发包人考虑缺陷性质后决定的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工程运行干扰的时间内进行。 10.11卖方保证其供应的本合同设备是全新的,技术水平是先进的成熟的质量优良的,设备的选型均符合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和易于维护的要求。卖方同时保证根据本合同附件所交付的技术文件和质量文件完整统一内容正确准确并能满足合同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要求。 10.12质量体系与质量文件提交要求 10.12.1合同执行期间,卖方应按照ISO9001:2008标准标准升版时按最新版本建立并持续改进质量体系。 10.12.2卖方按照合同附件要求的时间提交下列质量文件供买方批准,质量文件包括但不限于: a项目质量管理大纲/计划或项目质量管理手册,以下简称质量大纲,包括涉及的程序和质量管理网络 b质量检验与试验计划ITP c有关设计计算质量检验试验见证认证资料或记录以及照片。 10.12.3项目质量大纲/计划应明确本项目有关的所有活动,并说明如何按照合同要求实施这些活动。 a项目质量大纲/计划应明确本项目中应用的质量体系与文件,质量体系与文件应符合ISO9001标准要求及卖方的质量手册与相关程序涵盖产品的设计制造工艺控制检验试验不合格品控制认证文件管理等全过程。 b质量大纲应明确卖方内部各部门卖方与其他分包方之间的接口 c质量大纲应包括项目组织机构与职责,并对组织职能与高素质的关键岗位人员进行说明 d合同执行期间,卖方应根据质量体系的变化修订升版质量大纲 e买方批准或附带意见批准卖方质量计划,卖方应根据买方意见修改后再提交,买方确认后方可执行 f卖方应确保其分包商执行本合同的相关规定 g合同执行期间,根据设备的重要性或监造要求,买方有权对卖方质量体系的有效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评价 h项目质量大纲/计划应明确并保证买方发出停工令的权利,无论何时,当发现卖方有明显的质量下降趋势或违背合同要求时,买方行使此权利 10.13本设备合同执行期间,如果卖方提供的设备有缺陷和技术文件有错误,或者由于卖方技术人员指导错误和疏忽,造成工程返工报废,卖方应立即无偿更换和修理。如需更换,卖方应负担由此产生的到安装现场更换的所有费用,更换或修理期限以不影响买方的电厂建设进度为原则,否则,应按11.2款处理。 10.14由于买方未按卖方所提供的技术文件图纸说明书和卖方现场技术服务人员的指导而进行施工安装调试造成的设备损坏,由买方负责修理更换,但卖方有义务尽快提供所需更换的部件,对于买方要求的紧急部件,卖方应安排最快的方式运输,所有费用均由买方负担。 10.15卖方应负责在保证期内迅速修理更换其有缺陷的设备,如果在收到买方要求进行此类工作的10天内仍未开始进行,则买方将按照现行的工业惯例以卖方的费用进行此类工作,此项合理的费用支出应在本合同价格中扣除或由卖方支付给买方。 10.16如发现的设备缺陷是由于设计错误引起的,则卖方应将电厂范围内所有在相同工作条件下具有此种功能的设备基于新的设计全部进行更换尽管可能不会引起对电厂的损害如由于卖方责任需要更换修理有缺陷的设备,可能影响电厂或其任何部分的性能保证,在更换或修理后的30天内,卖方应按买方的相关要求进行相关的试验。 10.17在设备安装调试试运行以及质量保证期内由于卖方的过失或疏忽造成的供应设备或部件的损坏或潜在缺陷,而动用了买方库存中的备品备件以调换损坏的设备或部件,则卖方应负责免费将动用的备品备件补齐,并免费按买方要求的时间运到买方指定的地点。 10.18由于卖方责任需要更换修理有缺陷的设备,而使合同设备停运或推迟安装时,则保证期应按实际修理或更换完毕的日期起重新计算。 10.19卖方保证选择合格的专业人员组成合同执行团队,其成员应报买方备案,人员一旦确定将不得变动,除非该人员由买方认为其不适合本项目管理要求而提出更换买方一旦向卖方提出更换人员的要求,卖方应在一周内更换合格的人员并报买方审查,并不得因此影响合同执行若因机构调整人员离职等原因确需更换,其人员变动需经买方同意。 第十一条 违约的处理 11.1由于卖方责任,合同设备在完成性能试验后不能达到本合同技术文件所规定的一项或多项保证指标时,卖方应按合同的约定承担的性能违约金为合同总价的10%。卖方提交违约金后,仍有义务采取各种措施以使设备达到各项性能指标。该项工作应在试验结束后30天内完成。 如果合同设备的性能达不到合同规定的最低性能标准,买方有权拒收设备,在此情况下,卖方应当返还买方已经支付给卖方的任何款项。卖方承担因此给买方造成的一切直接损失。 11.2如果不是由于买方原因而卖方未能按本合同附表C规定的交货期交货或卖方未能按买方要求推迟的交货期交货时不可抗力除外,买方有权向卖方收取迟交货物违约金:逾期交货违约金按合同总价的1%逐日累计,但最高不超过合同总价的10%,违约金不足以弥补损失的卖方还应承担因此给买方造成的经济损失。合同设备迟交超过3周时,按照本合同15.7款处理。 11.3如由于确属卖方责任未能按本合同技术文件中的规定按时交付技术文件,则每套技术文件迟交一周,卖方支付违约金5万元/套。每套文件是指在合同附件中所列的最小分类项目。 11.4质量文件是指技术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文件。因卖方资料包括质量文件和设备发运所需要的所有单证资料提交不及时,造成买方申请最终用户付款的延迟,买方有权顺延对卖方的付款,同时买方有权按照下列比例向卖方收取迟交资料的违约金: a每迟交14周,卖方支付违约金每周10万元 b每迟交58周,卖方支付违约金每周20万元 c迟交9周以上,卖方支付违约金每周30万元 11.5如由于卖方技术服务的延误疏忽和/或错误,在执行合同中造成延误,每延误一周卖方将向买方支付合同总价的1%违约赔偿金,此部分赔偿金最多不超过合同总价的10%不满一周按一周计算。且卖方需支付由于卖方技术服务错误或违约造成买方的直接损失。 11.6在进行监造检验试验与认证中,因卖方原而造成的检验时间不准确漏检或拒绝检查以及认证不合格等引起的工程损失和重复检查或检验的费用由卖方承担。卖方应按附件5要求按时提交月度检验计划质量检查通知单不符合项整改完成报告单等文件资料,否则将按11.4款承担违约责任。 11.7 因卖方包装未能遵守本合同及设备包装防护与标识程序的要求附件10要求运输,导致设备损坏或丢失造成的所有风险和责任由卖方承担。 11.8卖方违反本合同第十四条进行的非法分包属违约行为,买方有权扣除该分包设备或部件的合同价款,同时卖方应向买方支付合同总价格的10%作为违约金,并承担由于非法分包的行为给买方造成的一切损失。 11.9卖方应将月度进度报告和下月度质量检验计划在每一个月的22日前提交给买方,如卖方迟延提交月度进度报告则视为违约,卖方应向买方支付罚款,罚款标准为:0.2 万/天。 11.10卖方提供的装箱清单格式必须与买方提供的格式一致,必须与包装箱内的装箱单一致,且装箱单应与包装箱内的实物一一对应。每发现一次不符合项,扣款1000元。由此造成的缺件卖方无偿补供。卖方未在包装箱内随附装箱清单的,每出现一次,扣款1000元。 11.11卖方有义务每周四提供合同设备的生产状态检验状态及发运情况等信息。如卖方不及时提供,每出现一次,买方有权扣款1000元。 11.12卖方应确保合同执行团队的稳定及连续,如需要变更需提前通知买方未通知买方擅自变更的,每发生一次,扣款20000元。 11.13卖方提供的设备包括规格型号品牌产地等在没有得到买方批准的条件下,如果与合同约定不一致,买方有权拒收并要求卖方重新提供符合要求的设备,每发现一处,给予相关部件对应款项的50%的处罚。 11.14卖方在发运时应充分考虑现场的安装需要,保证发运物资的完整性,如因卖方发运不合理影响现场施工,每发现一次,买方有权根据对施工的影响程度处以5000元-100000元的罚款。 11.15卖方对于本合同承担的违约金总金额不论单项或多项累计将不超过合同总价的30%。 11.16卖方支付违约金后,并不解除其按合同所规定的相应义务。 11.17卖方违反合同的任何违约金赔偿金等,将由买方直接从合同价款中扣除。不足部分由卖方另行支付。 第十二条 保 险 12.1卖方须对合同设备,根据陆运和空运等运输方式,向保险公司以买方为受益人投保发运合同设备价格100%的运输一切险设备险,保险区段为卖方仓库到买方指定的交货地点仓库卸车后止。 第十三条 税 费 13.1根据国家有关税务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卖方应该交纳的与合同有关的税费由卖方承担。 13.2卖方的报价应为含税价。卖方提供的设备技术文件服务也包括运输和保险进口设备/部件等所有税费已全部包括在卖方的报价内,由卖方承担。 13.3不含税单价为固定价格,不因任何因素变化而变化,合同执行期间国家税率发生调整,含税单价相应调整,以上合同总价按现行国家规定的13%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算。 第十四条 分包与外购 14.1卖方未经买方同意不得将本合同范围内的设备/部件进行分包包括主要部件外购。卖方需分包的内容和比例应征得买方同意,否则不得分包若卖方未获得买方同意而进行分包,买方有权扣除该分包设备或部件的合同价款,同时卖方应向买方支付合同总价的10%作为违约金,并承担由于非法分包的行为给买方造成的一切损失。 14.2卖方须在买方同意的分包商名单中选定分包商,并以书面形式正式通知买方。买方对分包商名单的审查和批准并不解除卖方在本合同项下的责任。 14.3卖方对所有分包设备部件承担本合同项下的全部责任。 14.4卖方进口件应符合以下要求 14.4.1卖方提供的进口件品牌应在23家 14.4.2卖方在选定进口件厂家前要报买方并得到买方的书面同意 14.4.3卖方需对进口件的排产计划月度生产报告和月度检验报告监造与检验项目产品认证要求(产品认证需满足独联体国家认证要求图纸资料提交包装和防护要求发运前检查售后服务等单独提报给买方 从第三国直接发运的设备除满足以上要求外,发运前必须得到买方的许可。如果卖方擅自发运,买方有权利不接受设备并要求重新采购发运。同时卖方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符合买方规定的单证资料以便于卖方清关,单证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资料:提单原产地证明木质包装熏蒸证明限于原木包装。该单证资料必须在设备到达港口7个工作日内提供,若由于卖方问题耽误第三国进口设备清关,由此产生的滞港及其他相关费用应当由卖方承担,并处以罚款。 如果是信用证交易,单证资料应按信用证规定时间提交银行,并确保提单保单中的设备名称与买方要求的名称一致如果是电汇交易,单证资料应在设备发运后三个工作日内提供给买方。 14.4.4卖方应将进口件合同复印件在其合同签署后一周内报买方备案,若发现不一致现象,供货商必须无条件进行改正。 14.4.5卖方在合同签署后应将进口件的生产地址和供货商的联系方式等详细信息书面通知买方。 第十五条 合同的变更和终止 15.1本合同一经签署,卖方即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如卖方单方面提出终止合同或者卖方实际上已经不能履行合同或者卖方的行为已经使买方无法根据合同获得预期目的,卖方除应返还买方已支付的付款外,还应向买方支付合同总价20%的违约金。 15.2合同双方均不得擅自对本合同的内容包括附件作任何单方的修改。但任何一方均可以对合同的内容以书面形式提出变更修改或补充的建议。该项建议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并经双方签字确认后生效。如果该项修改改变了合同价格和交货进度,应在收到上述修改通知书后的5个工作日内,提出影响合同价格和/或交货期的详细说明,经双方同意并经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须经法定代表人书面授权委托签字后方能生效。 15.3如果卖方有违反或拒绝执行本合同规定的行为,买方将书面通知卖方,卖方在接到通知后7天内确认无误后应对违反或拒绝做出修正,如果认为在7天内来不及纠正时,应提出修正计划。如果得不到纠正或提不出修正计划,买方将保留终止本合同的部分或全部的权利。对于这种终止,买方将不出具变更通知书,由此而发生的一切费用损失和遭受的索赔将由卖方负担。如果卖方的违约行为本合同其它条款有明确规定,则按有关条款处理。 15.4如果因卖方违约买方行使终止权利,买方有权停付到期应向卖方支付终止部分的款项,已经履行完毕的部分,按照实际发生的金额进行结算。 15.5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若因总承包合同的变更或终止引起本合同无法正常执行时,卖方和/或买方可以向对方提出终止执行合同或修改合同有关条款的建议,与之有关的事宜双方协商办理。 15.6因买方原因要求中途退货,买方应向卖方赔偿卖方由此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 15.7在不损害买方根据本合同第十一条获得违约金的权利的前提下,如果因卖方原因合同设备的供货未能按合同附件4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且买方已耗尽从卖方获得的延期违约金所能得到的所有救助或因本合同11.2款的原因买方终止部分或全部合同,则买方有权i将迟交货物违约金增加到双方接受的水平,或ii与卖方协议合同降价或iii如未能达成违约金增加或合同降价的协议,买方有权终止合同并将剩余设备的供货以卖方的费用和风险转交别的机构执行,卖方支付相应的违约金并承担给买方造成的一切损失。 15.8在不损害买方根据本合同第十一条获得违约金的权利的前提下,如果合同设备在性能验收试验中未能达到一项或多项最低性能标准,且卖方未能在规定的期限内予以解决,则买方有权a根据双方同意的降低的合同价格接收合同设备,或b若双方未能在30天内达成上述协议,则买方有权i拒收合同设备,卖方此时应返还买方已支付的全部金额,支付相应的违约金并承担给买方造成的一切损失或ii终止本协议并将剩余合同设备的供货以卖方的风险和费用转交别的机构执行。 15.9如果卖方破产产权变更被兼并合并解体注销或无偿还能力,或为了债权人的利益在破产管理下经营其业务,买方有权立即书面通知卖方或破产清算管理人或合同归属人终止合同,在不损害买方根据本合同在终止以前所享有的任何其他权利或救济的前提下,买方有权i将剩余合同设备的供货以卖方的费用和风险转交别的机构执行,或ii向该破产管理人清算人或该合同归属人提供选择,视其给出合理忠实履行合同的保证情况,执行经过买方同意的一部分合同。 15.10如买方有理由相信卖方已不能实际履行本合同,或者有理由相信卖方的履约行为存在重大瑕疵,在提前15天书面通知卖方的前提下,买方有权单方面解除本合同。 15.11本合同的终止不解除任何一方在本合同下的合同终止后明确继续有效的义务除非本合同另行规定明确限制任何一方的责任,本合同的终止不解除任何一方在终止前对因其行为或疏忽而给另一方造成的损失或损坏所应承担的责任或义务。 第十六条 不可抗力 16.1不可抗力是指: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灾难如台风洪水地震火灾和爆炸等战争不论是否宣战叛乱动乱恐怖袭击等非归因于合同任何一方的,在签订合同时不能预见并且不可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观的特殊事件或情况。合同双方的任何一方,由于不可抗力事件而影响合同义务的执行时,则延迟履行合同义务的期限相当于不可抗力事件影响的时间,但是不能因为不可抗力的延迟而调整合同价格。 16.2受到不可抗力影响的一方应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尽快将所发生的不可抗力事件的情况以传真或电报通知另一方,并在7天内将有关当局出具的证明文件提交给另一方审阅确认,受影响的一方同时应尽量设法缩小这种影响和由此而引起的延误和损失,一旦不可抗力的影响消除后,应将此情况立即通知对方并开始合同的履行。 16.3如果因不可抗力而阻止本合同的履行累计超过180天或持续超过120天,任何一方可以在提前7天通知对方后终止本合同。如果因不可抗力而终止,则卖方应获得已进行的服务或已部分进行的服务所包含的任何项目所应支付的金额,条件是任何该类项目无瑕疵且为买方所接受。 第十七条 合同争议的解决 17.1与本合同有关原因而引起的一切争议,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经协商后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同意提交济南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17.2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双方必须严格履行其裁决所赋予的相应义务。 17.3由于申请仲裁所发生的费用,除法律明确规定或仲裁裁决裁定的外,由败诉方承担。 17.4在进行仲裁审理期间,除必须终止履行的事项外,合同仍应继续履行。 第十八条 合同生效 18.1本合同经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须经法定代表人书面授权委托签字并加盖合同专用章后即告生效。 18.2除非按照本合同条款另行提前终止,本合同有效期为从合同生效之日起到质量保证期结束并理赔完毕货款两清之日止。但是,本合同明确规定质量保证期满后或本合同终止后继续有效的所有条款在保证期满或终止后继续有效。 第十九条 其 它 19.1本合同适用法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19.2本合同所包括的附件,是本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合同内容相互有冲突的,标准较高的或对卖方要求较为严格的条款将优先适用。 19.3买方将在本合同签订后的1个月内,向卖方颁发其为本项目制订的有关程序文件,如进度审核与报告程序合同设备交付程序质量检验协调程序以及卖方提交文件的程序等,而卖方应遵守。经买方和卖方协商并共同认可后,程序手册可以修改并定期更新。 19.4本合同保证期满或发包人发出书面的合同终止要求时,买方应有权将本合同项下的买方的权利与义务转让给发包人发包人继承者受让人及融资方,卖方不得拒绝,条件是发包人同意承担并对转让日后的本合同下所产生的所有义务负责。 19.5在本合同项下,经买方确认,卖方应视发包人或其代表或其工作人员如同买方或买方的代表一样,有义务提供同样的工作条件和方便。 19.6合同双方承担的合同义务都不得超过合同的规定,合同任何一方也不得对另一方做出有约束力的声明陈述许诺或行动。 19.7本合同列明了双方的责任义务补偿和补救条款。任何一方不承担本合同规定以外的责任义务补偿和补救。 19.8双方任何一方未取得另一方事先同意前,不得将本合同项下的部分或全部权利或义务转让给第三方。 19.9本合同项下双方相互提供的文件资料,双方除为履行合同的目的外,均不得提供给与合同设备和相关工程无关的第三方。 19.10合同双方应各指定二名授权代表,分别负责直接处理本合同设备的技术和商务问题。双方授权代表的名称和通讯地址在合同签署的同时通知对方。 19.11任何一方向对方提出的函电通知或要求,如系正式书写并按对方告知的地址派员递送或挂号航空邮寄电报或传真发送的,在取得对方人员和/或通讯设施接收确认后,即被认为已经被对方正式接收。 19.12除本合同中已明确规定的以外,所有设备手册设计文件操作和维护检修手册图纸以及其它按照本合同双方所需提交的书面材料都应当有中文版文件。本合同以中文优先,合同签订后如同时有中英文两种正式版本则以中文优先除非文中有特殊说明。 19.13本设备合同执行期间,对于在现场查验时发现的缺损件,若买卖双方有争议,为不影响现场使用,对应合同项下金额不超过五万元人民币的单项缺损件单,卖方应无条件补供,待责任明确或争议解决后,由责任方承担相应费用。若卖方对于缺损件的处理不配合,每发现一处,扣款1000元。 19.14本合同一式6份买方执4份,卖方2份。 协议双方愿意接受法律约束,并促使其合适的授权代表在本文开头载明的日期签署本协议,以昭信守。 附表A:合同价格表 单位:人民币万元 附表B 推荐备品备件清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单位:人民币万元单独报价,不计入总价,此价格三年内有效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产地 生产厂家 单价 合价 备注 合计 附表C: 交货进度表 序号 设备名称 交货时间 1 所有设备 2022年9月15日前 根据工程需要,买方有权要求卖方调整设备交货期2个月,卖方无条件响应。 附表D-1: 履约保函格式 履约保函见索即付 编号: 查询编码: 致受益人 : 鉴于 下称被保证人与你方签订了编号为 的 合同或协议名称,我方愿就被保证人履行上述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义务向你方提供如下保证: 一本保函项下我方承担的保证责任最高限额为币种金额大写 下称保证金额。 二本保函的有效期为以下第 种: 1.本保函有效期至 年 月 日止。 2. ,但最迟不超过 年 月 日。 三在本保函的有效期内,我方将在收到你方提交的符合下列全部条件的书面单据后五个工作日内,以上述保证金额为限支付你方索赔金额: 一本保函原件。 二索赔通知。该索赔通知应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1.列明索赔金额币种金额大写。 2.说明被保证人在哪些方面违反了合同项下义务。 3.由你方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授权代理人签字或盖人名章并加盖公章。 三其他单据 四上述单据的语言应为 中文或其他语言。 五上述单据的交单形式应为 纸质形式或电子形式。 1.如果采用纸质形式交单,上述单据必须在本保函有效期内到达以下地址: 。 2.如果采用电子形式交单,上述单据必须按照以下交单格式通过以下系统在本保函有效期内到达以下电子地址: 交单格式: 交单系统: 电子地址: 。 六所有索赔通知必须在我方营业时间内到达本保函规定的地址,即每个营业日 点前,否则视为在下一个营业日到达。 四本保函保证金额将随我方按你方索赔通知要求分次支付而相应递减。 五本保函项下的权利不得转让,不得设定担保。 六因本保函发生争议协商解决不成,应按以下第 种方式解决: 一向受益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 二提交 济南 仲裁委员会仲裁地点为 济南 ,按照申请仲裁时该会现行有效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七本保函有效期届满或提前终止,本保函失效,我方在本保函项下的义务与责任自动全部消灭,此后提出的任何索赔均为无效索赔,我方无义务作出任何赔付。本保函失效后,受益人应将本保函原件退还我方,受益人未履行上述义务,本保函仍在有效期届至或提前终止之日失效。 八本保函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九其他条款: 十本保函自我方负责人或授权代理人签字或盖人名章并加盖公章之日起生效。 保证人公章: 负责人或授权代理人签字或盖人名章: 签发日期 年 月 日 附表D-2: 预付款保函格式 预付款保函见索即付 编号: 查询编码: 致受益人 : 鉴于 下称被保证人与你方签订了编号为 的 合同或协议名称,并按该合同或协议约定预收你方预付款 (币种金额大写)。我方愿就被保证人按上述合同或协议约定退还预付款向你方提供如下保证: 一本保函项下我方承担的保证责任最高限额为币种金额大写 下称保证金额。 二本保函的有效期为以下第 种: 1.本保函有效期至 年 月 日止。 2. ,但最迟不超过 年 月 日。 三在本保函的有效期内,我方将在收到你方提交的符合下列全部条件的书面单据后五个工作日内,以上述保证金额为限支付你方索赔金额: 一本保函原件。 二索赔通知。该索赔通知应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1.列明索赔金额币种金额大写。 2.声明被保证人违反上述合同或协议约定未向你方退还预付款。 3.应由你方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授权代理人签字或盖人名章并加盖公章。 三其他单据 四上述单据的语言应为 中文或其他语言。 五上述单据的交单形式应为 纸质形式或电子形式。 1.如果采用纸质形式交单,上述单据必须在本保函有效期内到达以下地址: 。 2.如果采用电子形式交单,上述单据必须按照以下交单格式通过以下系统在本保函有效期内到达以下电子地址: 交单格式: 交单系统: 电子地址: 。 六所有索赔通知必须在我方营业时间内到达本保函规定的地址,即每个营业日 点前,否则视为在下一个营业日到达。 四本保函保证金额将随我方按你方索赔通知要求分次支付而相应递减。 五本保函项下的权利不得转让,不得设定担保。 六因本保函发生争议协商解决不成,应按以下第 种方式解决: 一向受益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 二提交 济南 仲裁委员会仲裁地点为 济南 ,按照申请仲裁时该会现行有效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七本保函有效期届满或提前终止,本保函失效,我方在本保函项下的义务与责任自动全部消灭,此后提出的任何索赔均为无效索赔,我方无义务作出任何赔付。本保函失效后,受益人应立即将本保函原件退还我方,受益人未履行上述义务,本保函仍在有效期届至或提前终止之日失效。 八本保函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九其他条款: 十本保函在全部满足以下条件之日生效: 我方负责人或授权代理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预付款已足额支付到以下账户账号: 户名: 开户行 。视情况而定是否保留此条 保证人公章: 负责人或授权代理人签字或盖人名章: 签发日期 年 月 日 买方: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卖方: 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 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 联系人: 联系人: 电话:0531-66227637 电话: 传真:0531-66227636 传真: 邮箱: 邮箱: 地址:济南高新区汉峪金融商务中心二区6号楼 地址: 邮编:250100 邮编: 开户银行:建行济南工业北路支行 开户银行: 行 帐号:3700 1616 6360 5001 2703 帐号: 纳税人识别号:9137000016304450X1 税号: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物资采购廉政协议书 合同协议书编号: 为了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杜绝物资采购中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特签订本协议书。 一协议内容 甲方物资采购部门责任 认真履行合同,甲方人员不索要收受乙方财物,不收受贿赂性回扣营业性回扣须上缴公司财务,不接受乙方的宴请,不参加乙方邀请的营业性娱乐游山玩水及色情服务等非法活动,不以其他任何方式谋取私利。 乙方供货商责任 认真履行合同,优质优价供货,不向甲方人员馈赠财物,宴请甲方人员,不邀请甲方人员参加营业性娱乐游山玩水及色情服务等非法活动,不以其它任何方式贿赂甲方人员。 二责任追究 甲方人员不认真履行合同,索要收受乙方的财物,收受贿赂性回扣及营业性回扣不上缴,接受乙方的宴请,参加乙方邀请的营业性娱乐游山玩水及色情服务等非法活动,或以其他方式谋取个人利益的,依据省集团公司关于对干部职工违反政纪条规处理的暂行规定和本公司关于禁止请客送礼和邀请参加营业性娱乐活动的通知等规定严肃处理。 乙方向甲方人员馈赠财物,宴请甲人员,邀请甲方人员参加营业性娱乐游山玩水及色情服务等非法活动,或以其他方式贿赂甲方人员,尚未被确定为合格供货商的,并有了业务关系的,如发现有上述行为之一者,第一次给予批评第二次给予黄牌警告第三次则被列为不守信用供货商,与其有业务关系的物资采购部门必须马上终止业务关系,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各项目工地的物资采购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与其建立业务关系。 三甲方代表为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物资采购部门的负责人,乙方代表为供货商的法人代表。 四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纪委监察部执一份。 需 方 供 方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建一公司新能源公司 代表签字: 代表签字: 签约日期: 年 月 日

标签: 综合自动化设 EPC工程 风电项目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返回首页

收藏

附件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