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恩施市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整县推进试点县实施方案

2021年恩施市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整县推进试点县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农业农村经济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概况

恩施市地处湖北省西南部,享有“世界硒都”、“中国三大后花园”、“华中药库”、“鄂西林海”之美誉,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2019年已整体脱贫),是农业农村部对口帮扶联系点。从1986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始终坚持“恩施不脱贫,农业农村部不脱钩”这一庄严承诺,与恩施各族人民一道,解决温饱、扶贫攻坚、定点帮扶、精准扶贫、奋进小康,实现了恩施农业农村面貌的沧桑巨变,恩施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农业农村部唐仁健部长以及余欣荣、张桃林、屈冬玉、于康震等多位部级领导相继到恩施视察指导工作,共派驻恩施挂职干部26批次126人,帮助恩施培训人员25万余人次,遴选农村实用人才和致富带头人5000余人次赴外考察学习,支持农业项目400余个,为恩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全市国土面积39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1万亩,辖7个乡、6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风景区管理处,172个村36个居委会,1489个村民小组,18.73万户乡村农户。全市总人口81.30万,其中乡村人口63.69万人,农村劳动力37万人。2020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6.99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020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63.09亿元,同比增速为0.88%,增加值为36.19亿元,同比增速为0.7%,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速2.3%。

截止2021年3月底,全市注册的农民合作社2057个,注册资金29.70亿元,成员总数*****人,覆盖了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区)。全市注册的家庭农场598个,注册资金总额2.26亿元,从业人员2270人。

(二)鲜活农产品、特色农产品产销情况

2020年,全市茶叶、马铃薯、蔬菜、中药材、水果5大主导特色产业基地面积共计129.5万亩,产值89.71亿元,其中:茶叶种植面积38.05万亩,干茶产量2.5万吨,产值24.3亿元;商品蔬菜(含魔芋、食用菌)种植面积28.5万亩,产量55万吨,产值5.78亿元;马铃薯种植面积28.7万亩,产量34.4万吨,产值9.8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25万亩,产量1.6万吨,产值5.2亿元;水果种植面积9.25万亩,产量4万吨,产值4.13亿元。

1. 茶叶。2020年,全市茶叶种植面积38.05万亩,干茶产量2.5万吨,产值达到24.3亿元。恩施市是“中国茶业百强县”、“中国名茶之乡”、“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和中国特色农产品(茶叶)优势区,茶产业是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恩施市武陵山茶叶交易中心是恩施最大的茶叶交易物流中心,年交易量达10万吨。“恩施玉露”、“恩施富硒茶”是恩施市两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恩施玉露”是湖北省重点推介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先后获得“湖北第一历史名茶”称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2018年成为武汉东湖国事活动茶叙用茶,2020年品牌价值达到23.07亿元;“恩施富硒茶”是“中国十大富硒农产品品牌”,2020年品牌价值达到18.48亿元。

2. 马铃薯。2020年,全市种植面积28.7万亩,产量34.4万吨,产值9.8亿元。2020年“恩施土豆”在由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和湖北电视台组织的“我最喜爱的湖北品牌”电视大赛中获金奖、获国家地标产品、被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最美食材活动组委会评为“十大马铃薯主食化示范基地”、被中国绿色农业联盟评为全国绿色农业十大最具影响力地标品牌。2018年4月23日,“恩施土豆”在贝店网平台销售24小时达到******.5千克,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恩施土豆一成功走进全国20多个省、市城市,并通过良品铺子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

3. 蔬菜。2020年,全市商品蔬菜(含魔芋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28.5万亩,产量55万吨,产值达到5.78亿元,其中高山蔬菜种植面积15万亩。阴凉的气候、无污染的土地种植出的萝卜、甘蓝、白菜、辣椒等远销武汉、长沙、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

4. 中药材。恩施素有“华中药库”的美誉,属湖北省乃至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境内药用植物种类多、品质优。据统计,全市有药用植物186科,854属,2088种,常年收购品种达300种以上。2020年,全市中药材常年留存面积25万亩,产量1.6万吨,产值5亿元。全市种植面积较大的道地药材主要有党参、黄连、当归、牛膝 、大黄、竹节参、贝母等。其中鸡爪黄连(太山庙)、中国窑归(石窑当归)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板党(板桥党参)、恩施青钱柳正在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登记,现已通过省级评审。

5. 水果。2020年,全市水果种植面积9.25万亩,产量4万吨,实现产值4.13亿元。主要品种有柑桔、桃、李、柚、葡萄、猕猴桃、蓝莓、樱桃等。同时,恩施市有着丰富的原生、野生水果资源,如朱红桔、酸柑、白花桃、高山晚熟李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原生种,野生葡萄、猕猴桃、樱桃、八月瓜等野生水果种。

(三)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现状及需求分析

1.建设现状

全市特色主导产业明显,为提升产业效益,已在城区华硒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硒产业园建立了两个农产品保鲜冷链仓储中心,为全市进出城区农产品提供保鲜、冷藏、冷冻和销售服务。在各乡镇鲜活农产品产地,已有2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成了保鲜冷链仓库,为社员和周边农民提供分选、预冷、冷藏、冷冻、销售服务,实现了农产品从田间到消费市场的保值(质)。目前,全市各类仓储保鲜冷链运营主体已建成农产品保鲜冷链仓库容积达28.45万m3,仓储能力17.3万吨。

2.需求分析

全市五大特色产业基地面积129.5万亩,产量97.5万吨,规模种植产量达50万吨以上,经测算需建库容85万m3,截止2020年12月底,全市已建农产品保鲜冷链仓库28.45万m3,缺口56.55万m3,2021年全市申报主体拟建26.6万m3。

二、建设内容及绩效指标

(一)建设内容

1.通风贮藏库。在蔬菜、水果、茶叶、马铃薯、中药材等农产品主产区,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因地制宜建设通风贮藏库,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保持适宜贮藏温度。拟建库容22.968万m3,其中茶叶拟建库容1.35万m3;蔬菜拟建库容10.19万m3;中药材拟建库容3.74万m3;水果拟建库容3.758万m3;马铃薯拟建库容3.93万m3。

2.机械冷库。在果蔬及其他种植类农产品主产区,根据贮藏规模、自然气候和地质条件等,采用土建式或组装式建筑结构,配备机械制冷设备,新建保温隔热性能良好、低温环境适宜的冷库和果蔬速冻库;也可对闲置的房屋、厂房等进行保温隔热改造,安装制冷设备,改建为机械冷库。拟建库容2.616万m3,其中茶叶拟建库容0.55万m3;蔬菜拟建库容1.034万m3;中药材拟建库容0.439万m3;水果拟建库容0.458万m3;马铃薯拟建库容0.135万m3。

3.气调贮藏库。在葡萄、猕猴桃、柑橘等水果主产区,建设气密性较高、可调节气体浓度和组分的气调贮藏库,配备有关专用气调设备,对商品附加值较高的产品进行气调贮藏。拟建库容1.015万m3,其中茶叶拟建库容0.18万m3;蔬菜拟建库容0.19万m3;中药材拟建库容0.1万m3;水果拟建库容0.345万m3;马铃薯拟建库容0.2万m3。

(二)实施主体

项目实施主体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主体有设施需求、有资金实力、有设施用地、有用电保障,带农惠农作用明显的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先。

(三)绩效指标

按补贴额度25万元/个标准测算绩效目标,共需完成90个主体以上的建设目标任务。一是按时间节点完成项目建设;二是冷库建成后的利用率达到100%;三是建设主体满意率不低于95%。

三、经费概算及预期效益

(一)经费概算与资金筹措情况、用款计划等

2021年仓储冷链设施建设共需投入7443万元资金,其中财政补助2233万元,主体自筹资金5210万元。

根据建库市场价格情况,采取“双限”适当支持。按照不超过建设设施总造价的40%进行补贴,即新建主体按照通风贮藏库55元/m3、机械冷库235元/m3、气调贮藏库350元/m3的标准进行补贴,改建主体按照实际总投入资金额度的40%进行补贴;单个主体补贴规模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财政补助资金将按照先建后补、先验先补的竞争性原则,验收通过后及时向承建主体拨付补贴资金。考虑建设主体土地、资金、市场等潜在因素影响,对建设主体实行动态管理,128家申报主体优先申报和享受补助,未能实施的可由128家以外符合条件的主体申报和享受。

(二)预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后,将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仓储保鲜能力,农产品储存时间延长,农产品损耗降低,市场价格提升,避免季节性农产品集中上市,提高主体及农民收入,预计可增加经济收入1亿元以上。

2.社会效益:仓储保鲜冷链库的增加,不仅提升主体的市场管控能力,而且巩固了基地规模,延长了市场供应周期,达到了农产品市场稳定有序供应。

3.生态效益:仓储保鲜冷链库的建设,在给主体节本增效的同时,能减少田间废弃物的产生,在维护农村环境及降低病虫害危害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三)潜在风险分析

1.质量风险:在建库过程中,因各主体在市场联系的建筑商不一样,材质也各异,存在质量风险。

2.市场风险:主体在建库过程中,因市场价格波动、供需关系影响、管理水平不均等原因导致出现资金链断、货物销售不通畅、主体无法正常运营等情况,从而不能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

3.自然灾害风险:因汛期、冰雪天气导致农田摧毁、作物冻害及淹损严重、设施设备无法正常运营、库体淹水倒塌等灾害情况。

四、操作程序及进度安排

(一)操作程序

1.项目申报

由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对本辖区预建主体进行全面摸底,通过汇总核实,初步确定拟建主体。主体在接到市农业农村局通知后,及时完成网上申报认证工作。主体需下载农业农村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报系统APP或农业农村部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信息系统APP,及时开展申报。

2.项目审核

项目申报实行线上管理和审核。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班对相关主体进行网上审核,将审核信息报送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主体按规定提交申请资料,并对申请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负责,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审核结果在市级相关媒体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

3.项目验收

主体完成建设任务后,及时向市农业农村局提交验收申请,市农业农村局遴选第三方机构进行适时验收,并组织专班逐一复查。

4.发放补助

验收合格后,市农业农村局在市级相关媒体对验收主体及补助资金额度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公示期满后方可拨付补助资金。对纳入支持范围但未启动建设或弄虚作假的主体,不得发放补贴,且3年内不再为其安排相关项目。

(二)进度安排

1.项目申报阶段:申报时间为3-5月份,主要针对全市拟建主体进行摸底调查,组织拟建主体进行网上申报,制定并发布市级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2.网上审核阶段:审核时间为5月份,主要针对实施主体的建设内容、投资及补贴额度、运营情况进行线上审核。

3.建设实施阶段:建设时间为6-11月份,及时召开项目培训会,督办主体完成建设任务,组织“三方”机构及专班及时验收,公示验收及资金补贴情况,拨付主体补助资金。

4.资料归档阶段:归档时间为12月份,主要完成撰写项目总结及绩效评价报告工作,做好项目资料整理及装订。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措施

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政府办公室分管负责人、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供电公司以及各乡(镇、办、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按照职能分工协同做好项目申报实施、补助申请受理、资格审核、设施核验、补助公示等工作。市财政局负责按程序及时兑付补助资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审核主体用地情况。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做好项目申报实施、补助资金汇总申报、与主体对接指导网上填报、组织专人验收、公示全市补助资金发放情况等工作。市供电公司负责用电服务需求。

(二)技术措施

实施主体按照《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参考技术方案》自主选择具有专业资质和良好信誉的施工单位,采购符合标准的设施设备。市农业农村局组建项目专班,加强检查、指导、督办和定期调度,启动建设,确保建设质量、进度和施工安全。

(三)政策措施

因项目投入较大,我市将积极争取“仓储冷链贷”及“楚农贷”等惠农政策,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贷流程,提供金融支持。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办理用地手续。供电公司积极提供用电服务需求。

(四)严格风险防控

1.信息公示公开

强化监督制约,开展廉政教育,全程公开建设信息,充分运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渠道,及时公开市域内补贴受益对象、设施验收结果、补贴资金等各类信息,并设立咨询投诉举报电话(0718-*******)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设施建设公平、公正、公开。

2.严格按照程序办理

主体建设前后,严格按照项目申报、审核、验收、公示、资金拨付等程序办理,对套取补助资金等严重违规行为,坚决查处,绝不姑息。

3.严格检查验收

市农业农村局按照程序遴选第三方验收机构,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技术要求科学制定验收方案,并按照验收方案组织验收。

六、设施建设申报情况

截止2021年4月25日,全市申报主体共128家,拟建通风贮藏库库容22.968万m3、机械冷库库容2.616万m3、气调贮藏库库容1.015万m3,具体情况详见附件《2021年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意向汇总表》。

其中茶叶拟建主体41家,拟建通风贮藏库1.35万m3、机械冷库0.55万m3、气调贮藏库0.18万m3,补贴金额266.5万元;马铃薯拟建主体10家,拟建通风贮藏库3.93万m3、机械冷库0.135万m3、气调贮藏库0.2万m3,补贴金额317.875万元;蔬菜拟建主体42家,拟建通风贮藏库10.19万m3、机械冷库1.034万m3、气调贮藏库0.19万m3,补贴金额869.94万元;中药材拟建主体14家,拟建通风贮藏库3.74万m3、机械冷库0.439万m3、气调贮藏库0.1万m3,补贴金额343.865万元;水果拟建主体21家,拟建通风贮藏库3.758万m3、机械冷库0.458万m3、气调贮藏库0.345万m3,补贴金额435.07万元。

七、任务分工及责任人

姓名

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

任务分工

联系电话

潘贤勇

市农业农村局

局长

全面负责项目建设工作

189*****929

刘长富

市农业农村局

副局长

具体负责项目建设及相关协调工作

151*****599

田祚旭

市农业农村局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

负责项目实施相关协调工作

135*****637

邓宏彪

市农业农村局

马铃薯局局长

负责对接马铃薯主体

155*****856

何远军

市农业农村局

市特产中心主任

负责对接茶叶、水果、药材主体

135*****916

马刚

市农业农村局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人员

负责对接蔬菜主体

139*****927

谭博洋

市农业农村局

产业化股股长

负责网上审核

139*****189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农产品产地 实施方案 试点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