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生态修复效果监测及评估招标公告

河道生态修复效果监测及评估招标公告

( 河道生态修复效果监测及评估 )需求公示 项目名称
河道生态修复效果监测及评估 采购类型
技术研究类采购
采购人名称
深圳市水务局 采购方式
公开招标
财政预算限额(元)
1,621,078.00
项目背景
深圳市河道治理已从单一的防洪排涝向污水截排,再向系统化的生态修复转变,并逐步实现城市水系的健康循环和人居环境的提升。我局经过长期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福田河等河道治理取得良好成效。但鉴于河道生态修复的复杂性和更高要求,河道治理仍面临严峻挑战,迫切需要针对深圳特点,研究以河道生态修复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指南。本项目拟针对这一迫切需要,开展系统研究,为深圳河道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具有显著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投标人资质要求
1) 投标人必须是国内注册的独立法人机构;2) 投标人须拥有市级或以上水环境类重点实验室资质(提供市级或以上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成立重点实验室的文件);或者水质检测CMA资质(提供省级或以上政府主管部门核发的CMA证书);3) 投标人近三年内无行贿犯罪记录,由投标人营业执照住所地人民检察院出具《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告知函》。告知函自出具之日起2个月内有效,有效期到期日应在本项目招标公告发布日之后。


服务类清单
序号采购计划编号 需求内容 数量单位备注财政预算限额(元)
1 PLAN-2014-202001-000078 河道生态修复效果监测及评估 1.0 项 *******.0


具体技术要求
针对我市典型雨源型河道综合治理设计、施工、管理等环节中存在的生态修复指引不明确、生态保护措施不完善、修复效果差异较大等问题,以典型雨源型河道(以福田河、龙岗河、观澜河为例)为研究对象,在河道生态历史与现状调研、类似河流生态修复经验借鉴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深圳河流特征的生态修复评估指标体系与效果评估指南,为河流治理的事前设计、事中监督、事后评价提供依据;选择典型河道进行生态现状与修复效果的系统监测,对生态修复关键工程(截污、河床、护岸、清淤、调蓄、补水、人工湿地等)和维护管理方法进行功能诊断,甄别影响河道生态修复效果的关键因素,提出改善河道生态修复效果的对策,为我市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的科学性、有效性与可持续性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典型河道生态本底调查
采用资料收集、分析与调查等方法,搜集典型雨源型河道的生态本底、生态因子变化特征、河道水质变化情况、生态修复前状况,以及生态修复工程目标、设计、实施、维护管理和现状进行系统研究,掌握河道生态与不同水文条件之间的动态关联,为河道生态修复效果提供基准。
(2)河道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以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可量化性与全面性为指导原则,充分借鉴类似区域与发达国家或地区(欧洲、日本,以及港澳地区)的河流生态治理与效果评估成果,研究生态修复指标建立方法,构建符合深圳市雨源型河道特征的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在解析水环境整体政策与规划、生态修复工程目标、典型河道功能区划等基础上,识别河道生态治理的目标层与系统层元素。从河流健康质量、河流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措施等三方面,依据河流自然功能、生态环境功能与社会经济功能三个层次上对确定生态修复效果评价的具体表征指标,分析生态修复评价指标的关联性、通过权重分布精炼评价指标,结合指标针对性分析,构建涵盖河道水质、生物、生境、河岸景观、水体生境健康等参数的多目标、多参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我市河流的强人工干扰特点(与天然河道不同)及感潮河流上、中、下游的特点,对评价指标的表达与权重进行修正,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选择与确定评价指标因子,建立合理有效可行的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城市河流生态健康研究,结合生态修复效果评价体系,明确指标体系的指导作用。
(3)河道生态修复评估指南研究
在系统考察城市雨源型河流在雨季与旱季的水文特征的前提下,结合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典型因子与关键参数,以及现有的河流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实例,开展满足城市雨源型河流的生态修复工程指引研究。着重考察河流治理工程设计中的生态修复方案,及其与周边流域特征、功能区规划与发展,建立满足区域与流域生态要求的评估指引(包括生物多样性、整体性、完整性与系统性等),为河流治理的事前设计提供指南;建立河流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实施工程中的区域与流域生态保护方案,提出施工期的事中监督原则与方法(如:优化工程措施,充分保护原有生态,为后续进一步修复生态提供条件);开展河流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措施的有效性研究,确定治理后期关键时间节点的生态效果评价原则与方法。最终,形成满足深圳河流特征的、有效保障生态修复效果的、维持生态修复可持续性的生态修复评估指南。
(4)河道生态健康诊断与生态修复关键工程效能监测
① 河道生态健康监测与诊断
开展河道生态修复效果监测与诊断研究,通过典型雨源型河道生态因子分解,建立监测方案。在2个水文年水平下,开展不少于6次的河道生境指标(具体包括河流水文、河流形态结构、河岸带状况等10项指标)监测与变化趋势分析,分别在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开展包括河道水质与底泥理化指标(涵盖悬浮物、有机物、营养物质、重金属、痕量污染物等计14项指标)、生物指标(包括典型微生物、典型藻类、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等4大类)的监测与调查,分析不同小、中、强降雨与汇流条件下河道生态情况。同时调查分析河道功能(服务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防洪功能)指标的表达形式,系统分析河道生态健康现状,研究在不同环境条件变化影响下河道水环境对生态结构的影响。开展水生态修复、水质与河道生态指标等因素的相关性研究,通过定量分析手段,确定不同参数间的内在关联。分析水质变化、底泥质量、岸坡形貌等对河道生态的冲击影响,诊断其中存在的生态健康问题。
② 生态修复关键工程效能调查与影响分析
研究深圳市河道治理中采用的生态水体修复技术、生态护岸技术与生态景观建设等技术对河道生态的作用效能。分析沿岸截污对河道水质、底泥、生态结构、河道功能等的影响,考察生态湿地、底泥疏浚、植物护岸河岸绿化美化工程的建设与维护情况,及其对河道生态修复的作用,并与生态修复目标相比对,确定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效果。解析各单项工程及其集成对生态修复的具体作用,重点考察与监测其对典型微生物种群(4~5种)、生物多样性(包括藻类、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3大类)的影响与改善能力。从河道自然功能(河流水文特性、形态结构、河岸带状况)、生态环境功能(生态需水量满足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底泥平均污染指数、水质平均污染指数、水生生物种群分布)、社会经济功能(防洪功能、水资源利用功能、水景观娱乐功能等)等多方面,考察生态修复工程效能,并根据其建设、运行与维护情况与变化,分析河道生态修复综合效能。
③典型河道中水补水生态效应评估
从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两个方面分析再生水回用的安全健康。选取内分泌干扰物、消毒副产物、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病原微生物等作为监测指标,并以再生水综合毒性作为毒性指标,考察其对河道生态的影响行为。考察与监测再生水补水过程中的藻类生长、综合毒性变化,结合发光细菌法、藻类综合法等分析手段,通过监测总磷、总氮、高锰酸钾指数、生化需氧量等指标变化,考察中水的生态效应与健康情况,并在不同季节条件下分析其对底栖生物、微生物种群、浮游生物等的影响情况。
(5)雨源型河道生态修复效果评价与河道生态修复工程稳定运行方案
基于城市雨源型河道的特点,综合不同影响条件(自然条件、河道修复工程、运行管理等)下的河道生态因子指标变化规律,识别影响河道生态健康的关键因子。研究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日常管理技术方案和暴雨期河道生态维护管理技术方案。研究雨源型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对河道周边及其流域内生物群落生存环境的影响,提出满足河道流域水生态质量改善建议。建立深圳市典型河道生态修复效果改善对策,针对对策的具体方向、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进行系统考察。通过统计周边休闲活动人群数量、调查居住人口数量变化、调查现场声、光、味、舒适度等手段,研究判断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增进居民身心健康等方面作用;调查统计周边房产增值,促进城市更新,休闲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数据,分析河道综合治理对提升沿河两岸景观价值,促进周边经济发展的绩效。
最终,形成涵盖河道生态修复指标体系与评估指南、河道生态修复效果改善对策等成果,指导我市河道生态修复的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提高河道生态修复的科学性和修复成效的可持续性。

商务需求
1)本项目服务期限2.5年;
2)付款方式:分三期付款,合同签订后一个月内支付50%;合同签订满两年且合同工作量完成80%后支付30%;项目验收通过并提交正式成果后一个月内付清余款(20%);
3)验收方式:由项目委托方组织专家验收会,对中标人提交的成果进行会议验收;
4)售后服务:自项目验收通过之日起,中标人为本项目提供为期二年的售后咨询服务。

评标信息
序号
评分项
权重


1
价格
20分


2
技术部分
50分



序号
评分因素
权重
评分方式
评分准则

1
实施方案(工作措施、工作方法、工作手段、工作流程)
10
专家打分
按照投标文件响应情况进行横向比较,分档评分:评价为优得80%-100%分数;评价为良得60%-80%分数;评价为中得30%-60%分数;评价为差不得分。(部分情况下可采取客观化评分)

2
项目重点难点分析、应对措施及相关的合理化建议
10
专家打分
按照投标文件响应情况进行横向比较,分档评分:评价为优得80%-100%分数;评价为良得60%-80%分数;评价为中得30%-60%分数;评价为差不得分。(部分情况下可采取客观化评分)

3
拟安排的项目负责人情况
10
专家打分
项目负责人为深圳市常住工作人员,拥有市政或环境工程博士学位且具有副高级技术职称的得50%;项目负责人为深圳市常住工作人员,拥有市政或环境工程博士学位且具有正高级技术职称的得100%。项目负责人非深圳市常住工作人员,或为其他专业,或不具有高级职称,或不具有博士学位的,均不得分(提供最近6个月深圳市社保证明、博士学位和职称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验原件)。

4
拟安排的项目团队成员情况
10
专家打分
1、具有市政或环境或生物类专业博士学位的成员不少于5人;2、团队成员至少有3人具有市政或环境或生物类专业教授级技术职称。上述两项均满足的得100%,仅满足一项的得50%,两项均不满足的不得分。(提供团队成员职称、学位和最近6个月在投标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证明)。

5
水样采集、水质检测和流量测量使用的仪器、设备情况
10
专家打分
提供本项目拟使用的自有仪器、设备清单。其中,必备仪器包括:离子色谱仪、TOC仪、多通道流动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仪、DO仪、GC-MS、UPLC-MS、ICP、自动消解仪、流量计。列举的必备仪器中,每缺1项扣10%。非自有仪器不得分。(必备仪器设备须提供发票复印件加盖公章)

3
综合实力部分
15分



序号
评分因素
权重
评分方式
评分准则

1
投标人同类项目业绩情况
10
专家打分
1、自2008年1月1日以来,投标人主持承担过深圳市政府科技计划或深圳市政府招标的水环境类技术研究课题,且单项合同金额不少于人民币20万元的,每项得10%,最多5项课题得50%;

2、自2008年1月1日以来,投标人主持承担过国家级科技计划的水环境类技术研究课题,且单项合同金额不少于人民币100万元的,每项得10%分,最多5项课题得50%;

注:上述两项累积得分最高100%为满分(提供合同或任务书复印件,加盖公章,验原件)。

2
投标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情况
5
专家打分
投标人拥有供排水、水环境相关发明专利技术的,每项得20%,最高5项得100%;(提供发明专利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验原件。实用新型专利不得分。)

4
服务部分
5分


序号
评分因素
权重
评分方式
评分准则

1
服务网点
3
专家打分
投标人在深圳市设有固定办公场所,得100%。在深圳市未设有固定办公场所,不得分。(提供投标人在深圳市的法人证书,或房屋租赁合同及房租发票)

2
项目完成后的服务承诺
2
专家打分
按照投标文件响应情况进行横向比较,分档评分:评价为优得80%-100%分数;评价为良得60%-80%分数;评价为中得30%-60%分数;评价为差不得分。(部分情况下可采取客观化评分)



其他


附件

采购需求质疑及回复列表 序号 质疑标题 质疑内容 质疑单位 质疑人 质疑附件 质疑日期 标题 内容 单位 采购人 附件 日期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