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抗旱技术措施

农业抗旱技术措施

为应对我县旱情,最大限度减轻旱灾损失、确保农业安全生产,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我局及时制定《农业抗旱技术措施》,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一、水稻

1.抢收早稻。及时抢收已成熟的早稻,收获后应及时烘干或晾晒至标准含水量,提倡集中烘干,避免霉变。

2.加强晚稻田间管理。稻田灌溉改全程漫灌为间歇灌溉,减少灌溉用水。采取浇水、喷(滴)灌、覆盖秸秆或杂草保墒、覆盖遮阴网等措施。对受灾田块,要看苗追肥,促进恢复生长。对因灾绝收的,引导调整种植结构,及时改种大豆等旱作物。

3.抓好病虫害防治。加强稻瘟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防治。

二、蔬菜、旱粮

1.应及时采收。对在田蔬菜、旱粮作物,尽早采收,减少经济损失。

2.节水保墒。一是畦面覆盖保墒,充分利用秸秆、杂草等,均匀地覆盖在作物行间,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露天蔬菜使用秸秆、地膜等保墒抗旱;及时摘除老叶,减少消耗和不需要的侧枝。二是充分利用遮阳网、防虫网等的遮阳、降温、保湿等功能进行田间覆盖保墒。三是中耕保墒,抑制土壤水分蒸腾,增强作物抗旱能力。

3.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合理追施磷、钾肥和含硼微肥,追肥要薄施、匀施,以免肥料过于集中而降低作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甚至造成烧根。

4. 防治病虫害。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防治,及时清理田间病残株。避开正午高温强光时喷药,抢在日出后或日落前、害虫活动正旺时喷药,烈日高温下水分挥发很快,忌随意提高药液浓度。

三、茶叶、果树

1.灌水抗旱。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浇灌、滴灌等不同方法及时灌水抗旱,保持土壤适当含水量,利用滴管、喷灌、穴贮肥水等节水技术,最大程度利用有限的灌溉水。

2.地面覆盖。在果园、茶园实行树盘或行间铺草覆盖方式,厚度10-15厘米左右。主要覆盖物可选秸秆、稻草、割下的生草等,以期在降雨时能最大程度减少地表径流,减少地表水分蒸发量,储蓄水分,达到抗旱的目的。

3.补充养分。对于幼龄园及灾情较重的果园,适当施肥补充养分,提升果树自身抗逆能力,适时追施有机肥、复合肥或磷钾肥等。


为应对我县旱情,最大限度减轻旱灾损失、确保农业安全生产,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我局及时制定《农业抗旱技术措施》,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一、水稻

1.抢收早稻。及时抢收已成熟的早稻,收获后应及时烘干或晾晒至标准含水量,提倡集中烘干,避免霉变。

2.加强晚稻田间管理。稻田灌溉改全程漫灌为间歇灌溉,减少灌溉用水。采取浇水、喷(滴)灌、覆盖秸秆或杂草保墒、覆盖遮阴网等措施。对受灾田块,要看苗追肥,促进恢复生长。对因灾绝收的,引导调整种植结构,及时改种大豆等旱作物。

3.抓好病虫害防治。加强稻瘟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防治。

二、蔬菜、旱粮

1.应及时采收。对在田蔬菜、旱粮作物,尽早采收,减少经济损失。

2.节水保墒。一是畦面覆盖保墒,充分利用秸秆、杂草等,均匀地覆盖在作物行间,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露天蔬菜使用秸秆、地膜等保墒抗旱;及时摘除老叶,减少消耗和不需要的侧枝。二是充分利用遮阳网、防虫网等的遮阳、降温、保湿等功能进行田间覆盖保墒。三是中耕保墒,抑制土壤水分蒸腾,增强作物抗旱能力。

3.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合理追施磷、钾肥和含硼微肥,追肥要薄施、匀施,以免肥料过于集中而降低作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甚至造成烧根。

4. 防治病虫害。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防治,及时清理田间病残株。避开正午高温强光时喷药,抢在日出后或日落前、害虫活动正旺时喷药,烈日高温下水分挥发很快,忌随意提高药液浓度。

三、茶叶、果树

1.灌水抗旱。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浇灌、滴灌等不同方法及时灌水抗旱,保持土壤适当含水量,利用滴管、喷灌、穴贮肥水等节水技术,最大程度利用有限的灌溉水。

2.地面覆盖。在果园、茶园实行树盘或行间铺草覆盖方式,厚度10-15厘米左右。主要覆盖物可选秸秆、稻草、割下的生草等,以期在降雨时能最大程度减少地表径流,减少地表水分蒸发量,储蓄水分,达到抗旱的目的。

3.补充养分。对于幼龄园及灾情较重的果园,适当施肥补充养分,提升果树自身抗逆能力,适时追施有机肥、复合肥或磷钾肥等。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抗旱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