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救在身边·护航赛事”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救在身边·护航赛事”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体育部门、文明中心、团委、红十字会:
为推进我市重大赛事活动应急救护保障工作,落实《关于开展“救在身边”十大行动推进应急救护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及第19届亚运会温州赛区相关工作要求,研究制定《“ 救在身边·护航赛事”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现予以下发,请遵照执行。
温州市体育局温州市第19届亚运会 温州市精神文明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建设指导中心
共青团温州市委温州市红十字会
2022年6月21日
(此文件公开发布)
“ 救在身边·护航赛事”专项行动
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关于开展“救在身边”十大行动推进应急救护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温委办发〔2022〕16号)及第19届亚运会温州赛区相关工作,推进我市重大赛事活动应急救护服务保障, 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以点带面、分类推进,全面开展“救在身边”行动,以服务亚运为契机,建立健全具备专业应急救护技能的志愿者参与重大赛事活动应急救护服务保障的长效机制,推动我市重大赛事活动、体育活动应急救护保障工作。
二、行动目标
(一)助力办好杭州亚运会温州赛区赛事活动
1.场馆人员应急救护技能水平有效提升。亚运会赛事场馆工作人员应急救护普及率达到100%,应急救护持证率达80%以上。
2.志愿者应急救护技能水平有效提升。亚运会赛事志愿者、城市志愿者的应急救护普及率达到100%,赛事志愿者应急救护持证率达到80%以上,城市志愿者应急救护持证率达30%以上。
3.赛事场馆应急救护阵地和设施配置健全。设立红十字救护站,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应急救护一体机、急救箱(包)等。
4.局机关年内应急救护普及率不低于30%、救护员持证率不低于4%、重要岗位人员(后勤、安保等)急救持证率不低于15%。
(二)基本形成重大赛事活动应急救护保障机制
1.体育业界人员应急救护技能水平有效提升。到2025年,全市裁判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应急救护普及率达80%,救护员持证率达30%。温州体育运动学校、县(市、区)业余体校干部职工、师生应急救护普及率达90%以上、救护员持证率达10%以上; 每所体校至少有5名以上应急救护培训师资,能满足本校的培训需求。
2.体育馆、体校应急救护阵地和设施配置不断完善。丙级以上体育馆普遍设立救护站,市、县业余体校普遍建有应急救护培训基地。
3.重大赛事活动现场有取得救护员证的志愿者参与应急救护服务保障。
三、具体任务
(一)亚运会筹办期间(2022年6月-亚运会赛前)
1.组织应急救护培训。组织亚运会工作人员、赛事志愿者、城市志愿者开展应急救护培训。重点在赛事志愿者中开展救护员培训。组织开展模拟情景应用和场景演练。组织开展群众性自救互救、灾难逃生应对培训。利用公共场所等各类宣传媒介,播放“救在身边·亚运同行”应急救护知识公益宣传片。
2.建设应急救护阵地。整合亚运会场地、人力、财力资源,在亚运会赛事场馆和赛事城市“亚运微站”建立红十字救护站,实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应急救护一体机、急救箱(包)等有效配置,完善服务亚运的应急救护阵地和应急救护设施设备。
3.动员开展无偿献血。加强无偿献血宣传,在突发情况下,组织动员群众开展无偿献血,保障救治伤员所需的血液供应。
4.开展应急救护服务。招募救护员、应急救护师组建“服务亚运”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在赛事场馆和城市“亚运微站”红十字救护站开展应急救护服务。亚运会期间,医疗服务人员佩戴红十字标志,红十字志愿者着有红十字标志的志愿者服装。
(二)重大赛事活动(2022年-2025年)
1.提高应急救护能力。将应急救护培训列入体育业界人员培训计划。积极推进裁判员、体育指导员取得救护员证书。支持体校教师、校医参加应急救护师培训,鼓励取得应急救护师资证书的教职员工在校内开展应急救护培训。适时举办体育业界救护技能大赛,以赛促训,检验巩固培训成果,激发体育业界人员参与应急救护培训积极性。
2.加强应急救护阵地建设。通过财政拨款、设立公益项目等方式筹措经费,整合“医疗急救”功能室等资源,在市县体育馆建立救护站,并根据场馆功能科学合理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应急救护一体机、急救箱( 包)等设施设备。市县体校整合已有教学资源建设应急救护培训基地,配置必要的应急救护培训设施设备和救护教具等。
3.加强应急救护服务保障。发挥各体育协会作用,组建体育行业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加强技能训练,参与各类赛事活动保障。定期组织志愿服务队开展应急救护演练,确保关键时刻“能救”“会救”“敢救”。实现重大赛事活动现场有取得救护员证的志愿者参与应急救护服务保障。
4.助力精神文明实践活动。在市体育中心试点开展“第一响应人”行动。定期组织救护员、应急救护师开展演练,配备相应设施,做好重大赛事活动应急救护服务保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市应急救护工作专班下设“救在身边·护航赛事”专项行动工作小组,成员单位由温州市亚运办、市体育局、市红十字会、市文明中心、团市委组成。主要负责落实市应急救护工作专班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全市“救在身边·护航赛事”专项行动的实施,及时报告工作进展;统筹做好各类宣传及赛事工作人员、赛事志愿者、城市志愿者的培训、演练和赛事期间的救护保障等工作。
(二)健全工作体系
加强应急救护师资队伍和培训基地建设,各县(市、区)红十字会依托现有资源至少配备2名专职应急救护师资。县(市、区)有条件的应急救护阵地要逐步向集教学、培训、知识普及和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拓展。建立应急救护联动响应机制,为掌握专业救护技能的志愿者、工作人员发挥“第一响应人”作用搭建平台。
(三)加强制度保障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争取财政对专项行动的经费支持力度,要动员社会力量支持专项行动的开展。要制定专项行动分阶段实施计划。要探索建立重大赛事活动应急救护服务保障机制,逐步形成各地重大赛事活动均有救护员参与应急救护服务保障的工作机制。
附件:应急救护重点工作任务清单
附件
应急救护重点工作任务清单
项目 | 目标要求 | 落实单位(人员) | 完成时间 | 责任单位 |
亚运会赛事场馆工作人员培训 | 温州赛区赛事场馆工作人员应急救护普及率达100%,应急救护持证率80%以上。 | 温州体育中心体育场、温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温州龙舟运动中心等3个竞赛场馆;温州奥体中心足球训练场、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大学、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等4个足球训练场。 | 2022年6月-亚运会赛前2个月 | 市体育局*、市红十字会、市亚运办、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大学、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市体投集团、瓯海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 |
赛事志愿者培训 | 赛事志愿者普及培训率达100%,应急救护持证率达80%以上。 | 首批预录用赛事志愿者1700人左右(后续批次按政策执行) | 2022年3月-亚运会赛前2个月 | 团市委*、市红十字会、市亚运办 |
城市志愿者培训 | 城市志愿者普及培训率达100%,应急救护持证率达30%以上。 | 根据亚运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 | 2022年6月-亚运会赛前2个月 | 市文明中心*、市红十字会、市亚运办 |
全市裁判员培训 | 2022年,实现应急救护普及率达20%,救护员持证率达8%;2025年,实现应急救护普及率达80%,救护员持证率达30%。 | 全市裁判员约3500人 | 持续开展 | 市体育局*市红十字会 |
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 | 2022年,应急救护普及率达20%,救护员持证率达8%;2025年,应急救护普及率达80%,救护员持证率达30%。 | 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约*****人 | 持续开展 | 市体育局*市红十字会 |
体育局机关干部职工培训 | 局机关年内应急救护普及培训不低于30%、救护员持证率不低于4%、重要岗位人员(后勤、安保等)急救持证率不低于15%。 | 市县两级体育部门机关 | 2022年 11月前 | 市体育局*、县级体育部门、市红十字会 |
业余体校培训 | 每所体校至少有5名以上应急救护培训师资,满足本校应急救护培训需求;到2025年,体校干部职工、师生应急救护普及率90%以上,救护员持证率达10%以上。 | 各业余体校 | 持续开展 | 市体育局*、县级体育部门 |
体育场馆救护设备配置 | 体育场馆建立红十字救护站,配齐AED、一体机、急救箱等救护设备。 | 温州体育中心体育场、温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温州龙舟运动中心等3个竞赛场馆;温州奥体中心足球训练场、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大学、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等4个足球训练场。 | 亚运会赛前 2个月 | 市体育局*、市红十字会、市亚运办、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大学、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市体投集团、瓯海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 |
丙级以上体育馆救护设备配置 | 丙级以上体育馆普遍设立救护站,配备AED、急救包。 | 各县(市、区)体育部门 | 2022-2025每年安排 | 各县(市、区)体育部门*、市体育局、市红十字会 |
发挥体育协会 作用 | 发挥体育协会作用,组建行业救护志愿服务队伍,参与赛事保障。 | 相关体育协会 | 持续开展 | 市体育总会*、市红十字会 |
开展无偿献血 | 加强无偿献血宣传,在赛事现场根据突发伤情需要,组织动员群众开展无偿献血,保障救治所需的血液供应。 | 全市体育系统 | 持续开展 | 市体育局*、县级体育部门、市红十字会 |
备注:标“*”为牵头单位;任务开展情况视亚运会举办时间适当调整。
温州市体育局办公室 2022年6月16日印发 |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