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日上海大众卫生报
2022年8月2日上海大众卫生报
用十七年“书写”的答案:
“五官我守护,世界你感受”
摆脱无声桎梏,开启新音起点
“听见了,听见了!关门声、搪瓷杯盖的磕碰声、歌声、交谈声……”这篇名为《打开了治疗神经性耳聋之门》的文章来自于1985年2月3日的《新民晚报》,报道我国第一个电子耳蜗埋植成功。那年,16岁的福建姑娘邱尔兰摆脱十年无声桎梏,重获新“声”。为她成功实施“感应窝外电子耳蜗埋植手术”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正敏教授。
在我国实现人工耳蜗自主研发生产之前,神经性耳聋患者一般需要花费20~30余万元使用进口人工耳蜗。长期从事听觉医学和耳神经-颅底显微外科研究的王正敏及其团队刻苦攻关近十年,终于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人工耳蜗,打破国外企业垄断。
“他在患者耳后划了一个切口,将小小的带有两根白金丝电极的电子耳体内装置埋入。电子耳的体外部分像一副耳机,连带一个小型半导体收音机。”当年报道中,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个足以颠覆神经性耳聋治疗的奇迹。有了这个“小型半导体”,越来越多听障人士能感知世界的美好,细听乾坤。
“当年,第一次看到王正敏老师手绘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记录图,我的眼睛好像被一束光照到。”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周行涛回忆道,“这是在重重压力下的石破天惊的声与电的迸发,画中标出的正电极及负电极,是这个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新音起点,也是我国耳显微外科治疗神经性耳聋的里程碑。”
告别朦胧世界,串联三代医情
49年前,一封来自黑龙江省的求助信出现在当时上海第一医学院眼耳鼻喉科医院的创始人、著名眼科专家郭秉宽教授的办公桌上。这封信,出自18岁的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常继国。作为一种罕见的基因疾病,马凡氏综合征常累及患者视力,常继国的双眼视力仅有0.04、0.02。
“如果你的双眼晶状体混浊脱位,而眼内压和光定位都在正常范围内,那么通过冷冻手术尽可能地把晶状体摘除,然后佩戴矫正眼镜,估计对提高视力会有一些帮助……”郭秉宽在回信中畅言治疗方案,让处于“朦胧世界”的常继国找到生命中的那束光。
1977年,常继国来到医院,郭秉宽教授亲自接待他,并向他介绍自己的学生褚仁远。郭秉宽向褚仁远嘱咐道:“常继国从东北来上海治疗,我们应当竭尽全力帮助。”褚仁远二话不说便将经济困难的常继国接到自己家中安顿,并先后为他进行左、右眼手术,使其视力矫正后达到0.6。
1991年,常继国左眼突发化脓性眼内炎。经褚仁远等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他不仅保住眼球,还保留微弱视力。2000年,常继国右眼突发视网膜脱离。这回,曾经带给他光明的医院,又为经济拮据的他减免部分医药费。褚仁远和晶状体手术专家卢奕为他制定治疗方案。手术期间,卢奕对助手说:“他只有这一只眼睛了,我们一定要小心、细致。”
郭秉宽教授曾说:“我愿做人梯,让学生们从我的背上攀至医学的高峰。”时光荏苒,数十年匆匆而过,这句誓言已然成为三代“五官科人”的座右铭,在传承精湛医学技术的同时,医者仁心的接力棒也一代代传递了下去。
来信感动世人,患者重获新“声”
“我已经3次来上海眼耳鼻喉科医院住院了。这次住进病房,遇到前年9月给我做全喉切除手术的吴琍雯医生,她对病人高度负责、细致和善,主动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配合医生做好康复工作……”这是一封写于1989年的特殊感谢信。
1987年,70岁的金宝潼因声音嘶哑到眼耳鼻喉科医院就医,被诊断为喉癌,进行全喉切除手术。术后,金宝潼恢复良好,在医生指导下,他学习食管发音,能进行日常的表达和交流。之后,又两次因全喉术后气管造口狭窄而入院,进行造口扩张术。在第二次造口扩张术后,他写下了这封信。2013年,96岁的金宝潼去世。2017年,孙子金胜昔在整理爷爷遗物时,意外发现这封手写的早已泛黄却未寄出的感谢信,信中记录他3次住院期间得到的治疗和关心,表达了对五位医生的感激之情。
“请医生圈的朋友帮忙转出去,让爷爷信中提到的医生看到,接受爷爷这份迟到的感激!”金胜昔在微信“朋友圈”中呼吁。28年后,金宝潼信中的医生被“找到”了。
在人们感叹于这封神奇的信连接两代医患情的同时,也惊讶于上世纪80年代喉癌患者术后康复的高质量生活,这一切,源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耳鼻喉科的百尺竿头。
早在上世纪30年代,胡懋廉教授就将国外先进的西医治疗耳鼻喉科疾病方法引入我国,并长期深耕细作。1935年,他开国内先河,为鼻中隔脓肿而导致鼻梁凹陷的病人做肋软骨移植手术进行矫正;1939年,他成功施行国内第一例喉癌全喉切除术,为中国手术治疗喉癌迈出重要一步。
专业深耕细作,守护五官健康
“勇于担当、勇于创新、勇于服务、善于服务的精神一直流淌在一代代‘五官科人’的血液中。”周行涛说,“历史在变迁,但我们的初心不变,在老前辈业绩映照和精神感召下,我们医院的青年人才蓬勃向上,发出更为耀眼的光芒。”
“我们欣喜地看到,徐格致教授团队在老年黄斑变性基因治疗上的新突破,李华伟教授、舒易来主任团队在遗传性耳聋上取得新的进展;在鼻咽癌、放疗、手术等MDT(多学科协作)领域中,我们一直坚持深耕细作,使得晚期复发性难治性鼻咽癌得到更为精准的治疗。我们也看到,眼表疾病学科徐建江教授、洪佳旭主任等力克难治性病毒性角膜炎,通过基因编辑的方法,为患者打开一扇新大门;视光学科王晓瑛主任在高度近视治疗方面,特别是高度近视眼内镜治疗的拱高AI预测大数据等方法学的基础之上,让精准治疗更近了一步……”周行涛介绍。
正是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理念,代代“五官科人”不断开拓新技术、新项目,使医院眼科、耳鼻喉科始终保持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在眼科、耳鼻喉科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享有盛誉。
这一连串技术突破编年历:2017年,该院率先开展3D玻璃体视网膜手术;2019年,该院耳鼻喉科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鼻咽切除术的“四型”分型,为内镜鼻咽切除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该院研发数字化耳鸣诊疗装备,显著提高耳鸣标准化诊断和个体化康复治疗水平,2020年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2020年,引进使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在更加精确切除肿瘤、保证功能的同时,帮助患者实现无痕的梦想;2021年以来,在基因编辑治疗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眼科与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合作,使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有望通过基因疗法得到根治,而基因编辑治疗显性遗传性耳聋为患者带来新希望,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基因治疗则取得重要进展。今年,该院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合作首创圆锥角膜交联眼药水“纳米钥匙”,新材料的面世让圆锥角膜治疗有了新突破。
2020年起,该院陆续推出专病中心建设,以特定疾病为中心,建立全诊疗链式服务模式。目前已成立44个专病诊疗中心,其中眼科19个、耳鼻喉科22个、眼耳鼻整形外科2个,以及1个鼻咽癌多学科全程化管理专病中心。
精诚服务大众,打造鲜亮名片
70年,一切围绕患者,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增强患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而不断改革创新,是“五官科医院”建院以来不曾停歇的脚步。
“我们不仅要在专业上精益求精,更要在服务上惠民、便民、利民,用实际行动为患者健康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我们打通医患间‘最后一公里’,教学、科研各个方面以及承担社会公益责任全面开花。”周行涛表示。
为切实提升群众就医体验,医院利用“5G”、大数据及AI等数字技术赋能智慧医院建设,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的服务模式,通过线上线下一体融合,积极为患者提供在线便捷高效服务,走出一条具有专科特色的互联网医院发展之路。
该院提供的创新服务,包括跨院复诊、上海市和异地医保全覆盖、特色云药房线上直达配送、首创“取药码”解决药品配送难点、开通港澳台同胞及外籍人士线上就医服务……该院互联网医院累计接诊量超25万余人次,今年上半年互联网医院平均每日接诊量1000人次,单科接诊量、处方量、互联网复诊占比为全市第一。
在互联网医院取得长足发展的基础上,该院充分发挥“互联网分级诊疗”新势能,将优质医疗资源精准下沉,带动长三角地区五官科医疗高质量发展。打通互联网远程平台与互联网医院就医绿色通道,在出具远程会诊意见的同时可以开具医院检查项目、提供专科特色医疗服务,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地区,为建立专科互联网分级诊疗树立示范。
志愿服务和公益文化是“五官科医院”的鲜亮名片。自建院初期起,无数前辈、同仁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沙眼防治、援边援疆援外、参与抗疫救灾医疗队等,处处可见“五官科人”的身影。
1997年,该院眼科专家牵头成立上海市青光眼俱乐部,开创我国青光眼患者教育新模式。此后,该院把制度化、个性化、系统化和品牌化融入志愿服务和科普公益的各个环节,以专科为特色,成立22支专业化程度高、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团队。
每年的“全国爱耳日”“世界青光眼周”“全国爱鼻日”“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世界嗓音日”“世界红十字日”“国际护士节”“全国爱眼日”“世界头颈癌日”“服务百姓健康行动”等全国大型义诊活动周期间,该院都组织大型健康咨询活动和专题科普讲座,传播健康理念,引导民众走出疾病误区,科学就医。
对于困难家庭,该院还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先后成立“耳聪目明,健康‘童’行”“星星之光”等多个慈善项目,定向救助家庭困难的专病患者。
标签: 卫生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