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房地产领域非法集资知识宣传

防范房地产领域非法集资知识宣传

防范房地产领域非法集资知识宣传




近些年来,伴随着房地产事业的蓬勃发展,房产类的非法集资案件呈多发趋势。房地产行业非法集资案有吸纳非法资金周期短、涉案金额大、涉案人群广的特点,因此,一旦案发将会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同时也严重扰乱国家金融秩序,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为了从源头上遏制房地产领域非法集资违法犯罪活动蔓延,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和筹融资者认识非法集资的危害性,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认识非法集资的危害,理性投资。

希望社会各界都要自觉抵制房地产行业非法集资活动,协助司法机关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氛围,铲除非法集资生存的土壤,共建美好和谐社会。

1、非法集资在房地产领域有哪些主要表现形式:

●一是以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形式非法集资。在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中,房地产开发企业与中介机构相互串通,以投资房地产开发建设或民宿的名义,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 二是以预售房屋的形式非法集资。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房地产开发企业违规预售或房地产中介机构违规代理销售,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三是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等形式非法集资。房地产开发企业预售或房地产中介机构代理销售中,不具有房地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销售房产份额、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四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房地产金融业务为名义的非法集资。未取得相关金融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房屋租赁机构利用互联网从事金融业务,通过“众筹买房”“首付贷”等形式违规、超范围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五是租赁市场非法集资风险。房地产中介机构、住房租赁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和居间、租赁合同约定,超范围向社会公众开展吸收和发放资金业务,发布涉嫌非法集资的广告资讯。

2、如何防范以房地产开发为名的非法集资活动:

以房地产项目开发为名的非法集资活动,往往因为有“项目”做幌子,更容易吸引社会公众眼球,社会公众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是要具备基本常识。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进行房地产开发必须获得相关部门颁发的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要预售商品房需要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二是要理性分析。广大购房朋友要加强对所投资房地产项目的考察,实地查看项目开发及项目进展的真实情况。三是要有投资风险意识。“天上不会掉馅饼”、“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广大群众要正确判断自己的抗风险能力,更要认识到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切莫上当受骗。

3、房地产领域非法集资有哪些风险隐患和社会危害:

☆一是房地产企业在证照不齐的情况下,以房地产项目的名义进行预售房屋甚至“一房多卖”,导致在资金断裂甚至是开发企业携款逃匿情况下索回购房款无望,引发产权纠纷。

☆二是非法集资房地产项目往往涉及社会集资、定期返租,在经营不善、收益不确定等情况下,买受人不仅租金等得不到保障而且开发企业也无法兑现回购承诺。

☆三是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采取滚动借款方式,短期来看是弥补了资金漏洞,但长远来看若是发生资金期限与项目周期不匹配,资金链断裂,买受人将是血本无归,权利难以保障。

4、参与房地产非法集资形成的风险和损失由谁承担:

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37号,已经于2020年12月21日国务院第119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第二十五条“非法集资人、非法集资协助人应当向集资参与人清退集资资金。清退过程应当接受处置非法集资牵头部门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非法集资中获取经济利益。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的规定。这就意味着社会公众一旦参与非法集资,自身利益将不受法律保护,出现损失后果自负。

陵水黎族自治县房产管理局

2022年8月31日


标签: 宣传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返回首页

收藏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