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7日上海大众卫生报

2022年6月17日上海大众卫生报

image786.png


在这里,“花”开四季

——走近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学科”


1957年11月,我国第一家以诊治心胸疾病为主的三甲专科医院——上海市胸科医院成立。彼时,我国心胸外科的三位先驱:黄家驷、兰锡纯与顾恺时教授,分别担任首任院长、副院长之职。

此间的65年,胸科医院持续聚焦胸部肿瘤与心血管疾病两大学科群,心胸疾病诊治技术涵盖国内疾病谱之广、门类之全远近闻名。在传承中励精图治,这里翻开了一页页中国心胸学科发展的新篇章:我国第一架鼓泡式人工心肺机、世界首例非血缘供体成人单侧肺叶移植术、国内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胸部手术……

去年,胸科医院率先成为全国首个年机器人胸部手术量突破1000例的单中心,以“机器人手术”为代表的前沿微创技术已经深浸临床,将给予更多患者更小创伤、更优质的医疗体验。

今天,让我们聚焦胸部肿瘤学科,走近胸科医院“胸外学科”(胸外科与肿瘤外科),看看医、教、研之花,如何在这里次第开放。

在这里,亚专科“百花齐放”

作为国内最早开展胸部疾病规范化诊疗的医院,胸科医院胸外科的疾病谱广覆盖,涵盖肺、食管、纵隔、气管和移植等各个领域。长期聚焦各类微创新技术和复杂疑难胸部手术,胸外科的手术量及难度均位居国际领先地位。

近年来,在亚专科“百花齐放”的同时,肿瘤治疗是如何“锦上添花”的?以多原发早期肺癌为例,肺癌亚专科创新施行“胸腔镜联合磁导航气管镜微波消融治疗”模式,在一台手术中解决多个病灶。

与此同时,亚专科纷纷将目光聚焦于体表之外的微创理念——器官功能的保护。以食管亚专科为例,消化道肿瘤往往存在多病灶,以往根治性手术只能全喉切除。如今,医生在考虑切口大小的同时,会更进一步思考并实践——为患者保住喉功能。

随着胸外科团队持续进行的微创化再思考,将有更多患者因此获益。目前,依托医院在建的数字化外科研究中心,人工智能指导的无创化肺部结节定位等均在探索之中。

如何让患者更快地恢复,获得更优质的术后质量,承担更少的经济负担?两年前,胸外科开展快速康复外科项目, 通过再造流程和技术加持,为临床解决诸多“卡点”。运作至今,胸外科纳入快速康复的患者已达到八成。

在胸外科主任方文涛看来,学科的持续发展需要结合临床研究、科研创新共同发展。目前,胸外科已牵头多项肺癌、食管癌、胸腺癌相关的新药、多学科合作、器械临床试验。“过去,为药找病人。未来,为病人找药。”方文涛如是说,“兼顾了安全性和可行性,这才真正实现了精准治疗。”

“一击即中,真省心!”

纵隔亚专科的“制胜法宝”

“上海的专家快、准、狠,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26岁的颜女士因胸腔肿块忐忑不已,辗转多地医院,终于在胸科医院纵隔疾病多学科门诊确诊为胸腺瘤。在接受纵隔亚专科团队为其量身定制的精准治疗方案“胸腺肿瘤切除术+放疗”后,颜女士如今已重获健康。

在胸外科领域,纵隔疾病因门类多、情况杂,一直以“难诊难治”闻名。如何让慕名而来的患者获得“一击即中”的精准治疗?

十年前,该院牵头组建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2015年,成立胸外科纵隔亚专科,其后又牵头成立中国临床肿瘤协会纵隔肿瘤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纵隔肿瘤专业委员会等。如今,作为世界规模最大的纵隔疾病诊治中心之一,纵隔亚专科已建立起一套纵隔疾病规范化、全流程的多学科诊疗体系,机器人纵隔手术量跃居全国第一。

从2013年成立纵隔疾病多学科团队,到2020年开设纵隔疾病多学科门诊,再到去年成立上海首个实体化运作的纵隔疾病整合病房,在有效衔接门诊与住院的同时,让更多疑难案例在这里获得“一站式”解决。在门类十余种纵隔疾病中,纵隔亚专科团队火眼金睛分辨“良恶”,做出精确诊断。该院数据显示,纵隔多学科门诊至今已诊治200余例患者。

数十年来,该院致力于建立完善我国纵隔疾病诊疗标准。基于丰富的临床资源和数年潜心研究,胸外科方文涛教授团队首次以中国人群为分析基础,研究微创手术路径、手术切除范围和淋巴结清扫等外科关键问题,并建立国际首个胸腺肿瘤的术后复发预测模型,提出术后高低危患者分级管理模式,进一步改善胸腺肿瘤患者预后,提高远期生活质量。

纵隔亚专科主任茅腾表示,随着纵隔亚专科牵头编写的最新版《中国恶性肿瘤学科发展报告》纵隔章节,以及我国首部《中国抗癌协会(CACA)胸腺肿瘤诊治指南》的陆续问世,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胸腺肿瘤规范化外科治疗模式的建立与完善。

未来,结合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微创手术方式选择、局部进展期诱导治疗、晚期靶向及免疫治疗的研究与发展,或将为更多纵隔疾病患者争取到治疗机会。

“吃饭不堵了,真感谢!”

食管亚专科能“移花接木”

上个月,一张婚纱照勾起了食管亚专科团队的回忆,让医护们欣喜又激动。照片中笑意盈盈的新郎,是该院食管亚专科成立以来,运用游离空肠间置重建消化道技术成功救治的第一位患者。五年前,他因严重食管化学伤导致的无法进食而陷入绝望,正是胸外科副主任、食管亚专科主任李志刚教授团队为他重建了生命要道。

“吃饭不堵了,真感谢!”这是慕名来到食管亚专科求诊的患者,术后最高频的“告白”。食道手术的研究难度大,治疗需求量也大。为了提供更优质的治疗,自食管亚专科成立以来,持续推进微创技术在食管领域的开展。目前,食管亚专科已拥有全世界最大宗的食管疾病临床病例,累计完成机器人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近700例,位居全球单中心第一。

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该院已成为国内首家“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中国食管外科临床手术教学示范中心”。食管外科团队还牵头制定《机器人辅助食管切除术国际专家共识》,为我国乃至全球食管微创诊疗贡献中国智慧。

基于此,食管亚专科展开了进一步的思考:机器人手术与传统胸腹腔镜手术,对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结果孰优孰劣?作为我国年食管机器人手术量纪录保持者,李志刚教授团队近期完成全球第一个机器人对比传统胸腹腔镜的随机对照研究。初期研究结果以有力证据确立了机器人辅助食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有效——手术时间显著缩短,且在接受新辅助治疗后的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胸部淋巴结清扫率。

微创术式的临床优势,让更多患者看到治疗的曙光。与此同时,食管内镜技术也驶入了“快车道”,隧道内镜技术、食管黏膜剥离技术等先进微创技术已经常规开展。食管亚专科正积极推行结肠代食管、高位食管癌全咽喉食管切除等复杂手术,开展“内镜联合外科手术”治疗上消化道多原发肿瘤及内镜早癌诊治。

随着2020年实体化食管肿瘤联合诊疗病房的成立,“让医生围着患者跑”的模式,通过多学科联合查房、随访和临床研究等,正不断为中晚期患者、疑难食管癌患者的治疗之路“减负”。

“又能自在呼吸了,真好!”

气管亚专科里见“柳暗花明”

来自内蒙的徐女士因气管肿瘤堵塞窒息,气若游丝、命悬一线。气管亚专科团队成功挑战国际气管手术切除极限,完美吻合上下两端气管,她又能顺畅呼吸了。

肺部已经“石变”的冯先生,因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导致呼吸衰竭,只能靠体外膜肺氧合(ECMO)维持生命。肺移植亚专科带队“走钢丝”,以精进的技术,耗时8小时让健康的双肺在其体内复张,他又能自主呼吸了。

完全迥异的疾病,却遭遇着相似的痛苦——无法呼吸。由胸外科副主任姚烽带领的气管亚专科、肺移植亚专科两个团队,一次次成功挑战医学上的“不可能”,缔造出生命奇迹,让成百上千的患者又见柳暗花明。

作为我国气管外科的发源地,该院首创了国内气管外科的大部分术式。数十年来,气管亚专科综合实力继续领跑全国、领先国际,病种涵盖气管狭窄、气管肿瘤等各类气管疾病,成功开展高位声门下肿瘤切除喉气管重建、自主呼吸麻醉胸腔镜胸段气管重建、胸腔镜隆突重建等创新外科技术。

由于气管外科的手术异常复杂,因此被誉为“胸外科皇冠上的明珠”。去年,气管外科团队完成各类气管手术近90例。气管亚专科主任姚烽表示,作为全国气管外科的“领跑者”,未来将继续推广“上海胸科模式”,以提升全国气管疾病治疗的综合水平,给患者更好的生存质量,为他们排忧解难。

作为华东地区最早开展肺移植的医院之一,该院已培养出一支包括胸外科、呼吸内科、麻醉科、心外科、体外循环、重症医学科于一体的肺移植专业团队,主要病种包括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支气管扩张、肺动脉高压、矽肺等。数据显示,从2002年至今,该院共完成肺移植手术百余例,70%均为双肺移植术,其中包括4例难度极大的再次肺移植术。年纪最大患者为71岁,至今长期存活达12年之久,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姚烽表示,肺移植专业团队时刻准备着,给更多终末期肺部疾病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续写生命的篇章。

在这里,开出一朵“并蒂花”

2006年,胸科医院肿瘤科(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成立。十多年间,肿瘤科内外兼长,在临床科研开出一朵“并蒂花”,开启并推动着我国肺癌诊疗迈入新纪元。

基于肺癌诊治的关键靶点,肿瘤内科开展转化医学研究,改变了目前肺癌诊治的标准与模式。同时,不断深耕微创介入诊治新技术,为患者提供了更多肿瘤消融的选择。

发挥微创诊治技术优势,肿瘤外科将其有机结合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逐步提升医院胸部肿瘤微创诊治水平。 除了常规开展多孔机器人手术之外,肿瘤外科率先在国内施行了单孔机器人手术。近年来,机器人手术不再局限于肺小结节治疗,还被推广运用到局部进展期肺部肿瘤的治疗中,为患者带去更优质的治疗体验。

肿瘤科常务副主任罗清泉介绍,目前肿瘤科已在国内率先建立肺癌多学科诊治团队,开展精准医学指导下的个体化综合治疗,也将有更多患者因此获益。

“有治疗机会,我就有希望!”

内外联动,“有机”治疗

年过六旬的李先生,苦于肺癌晚期求医无门。该院肿瘤科团队开展内、外科协作,为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接受了三周新辅助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达到手术指征,李先生也因此获得肺癌根治手术的机会。

近年来,在该院肿瘤科,重拾手术治疗机会的肺癌患者正在变多。面对病情复杂的肺癌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更须谨慎。如何通过内外协同,给予患者精准的“有机治疗”,让他们获得长期的生存?

以“因人而治、对症下药”为目标,肿瘤科建立起肺癌多学科诊治模式,并探索局部晚期肺癌新辅助治疗的优化方案,全年进行多学科讨论病例近千例。肿瘤外科副主任成兴华将这种模式形容为“量体裁衣”,先综合评估,再制定治疗方案,替患者把“衣服”做得更好、更漂亮。未来,借助分子诊断等新技术,将进一步识别微小的残留病灶,用以指导术前术后的治疗。

去年,“肺癌精准诊疗”多学科团队成立,集肿瘤科、放射科、放疗科等多学科专家于一体,专攻肺癌复杂疑难病的诊治,为40余位中晚期肺癌患者带来更精准、更适宜的个体化诊疗策略。其中,涵盖局部进展期肺癌、多原发肺癌、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复发肺癌等复杂疑难病例。

在罗清泉看来,肿瘤外科团队的目标并不只是完成癌症治疗,还包括患者远期的生存情况,尤其是术后管理的完善优化。目前,肿瘤外科已开发出一套基于手机的小程序,对出院患者进行术后跟踪,让医护服务的触角外延,从而全面评估患者术后康复情况,长期为他们守护健康。

“我能做机器人手术吗?”

让微创更“微创”,造福患者

“我能做机器人手术吗?听说创伤小,恢复快一点。”与十多年前相比,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接受,甚至会主动选择机器人手术。

2009年,罗清泉施行了我国第一台机器人胸部手术,从此拉开机器人手术在我国大陆地区胸外科的发展历程。数据显示,胸科医院累计完成机器人胸部手术5000余台,年手术量多年保持全国第一。肿瘤科外科团队更是潜心微创外科技术,持续推广机器人辅助下肺癌肺叶切除术、胸腺瘤切除术,以及各类胸腔镜下的单孔及多孔肺部手术,目前,微创手术比近90%。

“不影响疗效,又能改善患者体验的,才是好技术。”罗清泉带领肿瘤外科团队持续深化微创模式,不断向前探索。机器人胸外手术通常需要3~4个切口,如何把创伤降到更低、让微创更“微创”?在多年的机器人临床经验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论证,肿瘤外科团队于2021年攻破技术瓶颈,在现有的机器人胸外手术体系中,进行更少切口的精准手术探索,成功开展世界首例机器人单孔肺叶切除术。

“探索技术创新的初衷,正是为了给患者更佳的治疗结果、更好的就医体验和更优的生活质量。”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陈天翔一直铭记这份“初心”。这一辈的青年医生,在罗清泉等前辈的支持和引导下,正卯足了劲去实现新的突破。为了实现患者快速康复,2018年,肿瘤外科、麻醉科率先完成两例非气管插管单孔胸腔镜手术,这也是胸部微创手术的一次技术创新。此后,肿瘤外科成功尝试多例单孔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术,手术切口小,运用“无管”麻醉,让患者在承受最少痛苦和创伤的情况下,获得相同治疗效果。

如何让更多患者享受顶尖微创技术的优势,获得更好的远期疗效?作为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协会胸外科机器人专委会主任委员,罗清泉牵头制定国内首个《机器人辅助肺癌手术中国临床专家共识》。四年来,《共识》已在全国推广与落地实施,持续推进机器人技术在胸外学科领域的医教研发展。

与此同时,罗清泉带领肿瘤外科团队致力于机器人的临床研究与发展探索,大力推进国产机器人的自主创新与研发,并于去年牵头完成国内首个国产机器人在胸外科领域的临床注册研究,成功完成20余例国产机器人手术。随着国产机器人的操纵系统和3D手术视野的日趋完善,未来,也将有更多患者从国产机器人手术中获益。

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胸科医院“胸外学科”蓬勃发展,医、教、研的种子在此开花结果,患者的未来,也因此开出一朵朵希望之花。在这里,“花”开四季。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卫生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