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十四五”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
《濉溪县“十四五”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
淮北市濉溪县农业农村局
2022年8月
目 录
第一章规划背景............................................................................ 1
第一节发展基础...................................................................... 1
一、农业产业发展量质齐升................................................. 1
二、农业品牌建设亮点纷呈................................................. 2
三、新型经营主体持续壮大................................................. 3
四、科技兴农成果日益丰硕................................................. 3
五、农业绿色发展实现突破................................................. 3
第二节 存在问题........................................................................ 4
一、农业规模效益亟待拓展................................................. 4
二、农业龙头企业实力有待增强......................................... 4
三、基础设施短板仍未补齐................................................. 4
四、农业要素支撑不足......................................................... 5
第三节发展环境...................................................................... 5
一、发展机遇......................................................................... 5
二、面临挑战......................................................................... 6
第二章总体要求............................................................................ 7
第一节指导思想...................................................................... 7
第二节基本原则...................................................................... 8
第三节主要目标...................................................................... 9
第三章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11
第一节持续完善“125”现代农业发展布局...................... 12
第二节各镇发展指引............................................................ 14
一、濉溪镇........................................................................... 14
二、刘桥镇........................................................................... 15
三、铁佛镇........................................................................... 16
四、百善镇........................................................................... 17
五、临涣镇........................................................................... 18
六、四铺镇........................................................................... 19
七、韩村镇........................................................................... 20
八、五沟镇........................................................................... 20
九、孙疃镇........................................................................... 21
十、南坪镇........................................................................... 22
十一、双堆集镇................................................................... 22
第四章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23
第一节推进“种业强县”建设............................................ 23
一、构建现代育种创新体系............................................... 23
二、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 24
第二节做优特色种植业........................................................ 25
一、粮食产业....................................................................... 25
二、蔬菜产业....................................................................... 26
三、水果产业....................................................................... 26
第三节做大特色养殖业........................................................ 27
第四节做深农副产品加工业................................................ 27
一、发展农产品初加工....................................................... 28
二、拓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28
三、推进农产品综合利用加工........................................... 29
四、建设农产品加工业集群............................................... 29
第五节做活乡村休闲农业.................................................... 30
一、 丰富休闲农业业态..................................................... 31
二、 提升休闲农业品质..................................................... 31
第六节做宽农产品流通服务................................................ 32
第五章 实施八大重点工程............................................................ 33
第一节科技强农推进工程.................................................... 33
第二节机械强农实施工程.................................................... 34
第三节农业品牌提升工程.................................................... 34
第四节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 35
第五节农业绿色循环发展工程............................................ 36
第六节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工程............................................ 37
第七节农业投资建设工程.................................................... 37
第八节社会化服务创新工程................................................ 38
第六章 保障措施............................................................................ 39
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 39
第二节推进“双招双引”.................................................... 39
第三节强化要素保障............................................................ 40
第四节营造良好氛围............................................................ 40
“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濉溪县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的关键阶段。为加快提升我县农业现代化水平,根据近年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和《濉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部署要求,结合濉溪县农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稳粮、扩菜、兴畜禽、重加工”的发展思路和现代农业建设标准,重点打造“124”(一带、二园区、四产业)现代农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农业多元化、品牌化、集聚化、组织化全面升级,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农业产业发展量质提升
农业规模效益不断扩大。2020年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91.5亿元,粮食播种面积339.6万亩,总产量124万吨;果蔬种植面积8万亩,产量20万吨;肉类总产量8.1万吨。农产品加工业成效突出,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320亿元,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2000多家,其中19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获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先进示范创建步伐加快。建设部级小麦、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13个,市级16个,建设核心示范区面积180万亩,专用小麦进入省“一县一业”全产业链示范创建名单。淮北市金鳜湖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名特水产品进入省第一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示范创建名单。跻身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百善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省第二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
二、农业品牌建设亮点纷呈
粮食品牌逐步唱响。探索实施“五优联动”模式,全力打造优质粮食产业链,连续10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鲁王”“淮鲁”“孙猴”“中世”面粉先后获评安徽省“放心粮油”称号,“濉溪粮食”品牌成为省内推广的区域公用品牌。良种品牌全面推广。组建品牌粮食作物种子产业联合体,引领带动“濉溪良种”国家优势农作物繁种基地发展成效显现,全县已育成审定品种24个,2020年成功跻身国家级制种大县行列,成为安徽省唯一享受国家制种大县奖励资金支持的基地县,“永民”“柳孜湖”等良种畅销省内外。绿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稳步提升。全县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总数57个,其中绿色食品标志认证产品43个,获得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的农产品14个。
三、新型经营主体持续壮大
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快速增长。“十三五”期间,全县共有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1489个,其中农业企业2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32家,家庭农场55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已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0家,濉溪鲁王制粉有限责任公司获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营销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15家,全县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签订订单120万亩以上,带动农户15万户。
四、科技兴农成果日益丰硕
科技推广实施有力。“十三五”期间,全县引进推广新品种超20个,新技术20多项,年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300万亩次、病虫害年统防统治面积180万亩次、绿色防控面积30万亩次,粮食作物机械化收获面积达300万亩,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38.49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4.6%。科技培训成效突出。开展送科技下乡、“开设家门口学堂”等活动,全县160名农技人员联系科技示范户开展面对面技术指导,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323期,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500人。
五、农业绿色发展实现突破
种养循环成效明显。积极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顺利完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升、秸秆沼气、秸秆发电等项目建设,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整县推进,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52%,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81%。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持续加强。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程,设立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在销售集中区域设立检测室,定期抽检上市农产品和基地农产品,蔬菜农药残留平均合格率达98%以上,畜产品主要药物残留平均合格率达96%以上,饲料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第二节 存在问题
一、农业规模效益亟待拓展
农业“小、散、弱”问题依然存在,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较低,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不强;产业融合有待深化,农业生产链条短、精深加工不足,高技术、高附加值农产品较少;农业品牌宣传不足,休闲农业资源优势转为产业优势的能力有待提升。
二、农业龙头企业实力有待增强
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偏少,目前全县省级龙头企业19家,市级龙头企业34家,国家级龙头企业仅1家。全县亿元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比例较低,龙头企业辐射范围有限,示范带动能力有待增强。
三、基础设施短板仍未补齐
全县农产品流通产业虽取得长足发展,但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和冷链物流运行体系、服务体系、监管体系、支撑体系尚未形成。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规模化、市场化程度低,冷链物流设施薄弱,现代化冷库、运输仓储设备陈旧落后,冷藏车数量不足,物流企业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无法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四、农业要素支撑不足
农业项目用地及时供给存在困难,规模化项目因土地不够集中难以推进,农村大量碎片化用地尚未充分利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金融支农机制仍未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社会资本投资农业渠道不畅,要素支撑不强,成为全县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掣肘因素。
第三节 发展环境
一、发展机遇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带来政策优先机遇。国家、省、市均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从制度创新优先、政策安排优先、保障措施优先等方面撬动更多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集聚,为推进濉溪县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重大区域战略叠加带来发展空间机遇。“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原经济区、淮海经济区、皖北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深化,有利于濉溪县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促进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为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出去”和先进农业要素“引进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皖北四化同步带来内生动力机遇。我省明确提出以“四化同步”促进皖北全面振兴,为进一步发挥皖北农业传统优势,奠定农业现代化基石,明确重点、增添动力,有利于濉溪坚持发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引领、促进和赋能作用。
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数字赋能机遇。随着5G、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数字化已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数字技术的普惠效应将得到有效释放,在生产经营数字化改造、管理服务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大有可为,将为推进濉溪县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新的动力支撑与发展倍增器。
淮北构建绿色食品产业链带来农业增产机遇。淮北市委、市政府将绿色食品产业作为全市“五群十链”重点产业,通过调结构、建集群,强龙头、育品牌,延链条、优服务,促进绿色食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濉溪县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渠道。
二、面临挑战
区域竞争激烈加剧资源争夺。省内各地区认真贯彻落实“158”行动计划,加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我县优势农产品与其他地区同质化发展问题突出,严重制约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针对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不均衡现状,我县也面临与其他地区争夺要素资源的挑战。消费需求升级导致供需错位矛盾。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个性化、多样化、优质化农产品和农业多种功能需求日益旺盛,存在高质量农产品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对农业现代化形成挑战。城市新定位对农业提出更高要求。省、市加快重点部署,明确支持濉溪冲刺全国百强县,将濉溪县纳入省市各级重要部署板块,我县需将农业现代化作为战略切入点,提升濉溪县农产品对消费市场的吸引力,推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县”步伐,助力濉溪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快车道。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作出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落实推动“两强一增”行动,加快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和现代种业强县建设,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构建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流通体系,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打造安徽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濉溪提供坚强支撑。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管农村,优先发展。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完善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将农业现代化摆在“三农”工作重要位置,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坚定不移地实施各项农业改革,拓宽农村发展思路,破除制约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围绕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进一步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激发强劲内生动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坚持锻长补短,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优势,做大做强“粮食”和“良种”两大优势品牌,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才短板,促进农业产业链条向终端延伸,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向适宜发展区域集聚,探索建立现代农业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
坚持生态引领,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生态文明贯穿农业生产全过程,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促进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积极推动农村生产生活和谐统一。
第三节 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
“十四五”时期,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更加优化,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全面重塑升级,“大品牌、大园区、大市场、大流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特色优势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两强一增”行动扎实推进,科技对农业提质增效作用更加明显,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成效更加突出。到202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35亿元,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
二、具体目标
农产品供应保障更加有力。到2025年,粮食稳产保供能力进一步加强,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40万亩左右,实现粮食总产量130万吨。生猪产能进一步提高,生猪存栏稳定在80万头左右,猪肉供应自给率稳定在100%。蔬菜、水产、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持续增效,主要农产品优质率达96%以上。
农业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到2025年,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农业综合生产加工能力大幅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农村现代流通网络进一步完善,休闲农业、农村电商、农业社会化服务等业态加快发展。
农业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到2025年,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不断提升,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8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5%,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率达60%。
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到2025年,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农业机械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7%,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5%,主要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覆盖率达100%,做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
农业产业化经营更上层楼。到2025年,新增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7家、累计达7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户数累计达19.6万户,培育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示范社达72个,示范家庭农场200个。
濉溪县“十四五”现代农业发展主要目标
类别 | 指 标 | 2020年 基数值 | 2025年 目标值 |
农业总体发展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 91.5 | 135 |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 | 320 | 490 |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
农产品供给保障 | 粮食播种总面积(万亩) | 339.6 | 339.6 |
粮食总产量(万吨) | 124.03 | 130 | |
果蔬总产量(万吨) | 20 | 24.5 | |
肉类总产量(万吨) | 8.1 | 12.69 | |
蛋奶总产量(万吨) | 3.45 | 5.36 | |
高效农业面积(万亩) | 18 | 25 | |
经营主体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个) | 564 | 681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户数(万户) | 11.28 | 19.6 | |
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个) | 53 | 70 | |
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个) | 63 | 72 | |
市级以上家庭农场示范场(个) | 144 | 200 | |
科技水平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64.5 | 67.5 |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94.6 | 97 | |
主要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覆盖率(%) | 98 | 100 | |
高标准农田(万亩) | 138.49 | 180 | |
质量安全 | “三品一标”认证数量(个) | 57 | 107 |
绿色食品认证(个) | 43 | 72 | |
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 | 98 | 99 | |
绿色发展 |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 | 81 | 85 |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 92.52 | 95 | |
农膜回收率(%) | 81.5 | 85 | |
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 | 40.4 | 43 |
第三章 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紧紧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综合考虑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等因素,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构建“125”(一带、二园区、五大支柱产业)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做强各镇特色农业节点支撑功能,全面推进濉溪县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力打造安徽省乡村振兴示范区。
第一节 持续完善“125”现代农业发展布局
“十四五”时期,优化提升“一带、二园区、五大支柱产业”发展布局,在保障粮食、蔬菜、肉蛋等重要农产品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
建设宿永路一线“良繁带”。以宿永路一带(四铺、百善、铁佛三镇)为主线,实施好国家级制种大县配套项目,建设五铺农场良种繁育区、五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高标准种业生产基地,着力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提高种子产业规模化、组织化经营水平,立稳树牢“国家级牌子”。
推进“两园区”发展。省级百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抓住南部次中心建设机遇,加快“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文化休闲旅游”功能区建设,建立高油酸花生和优质小麦种业繁育基地,通过种业带动打造高质量的第一产业,夯实产业基础,深入推进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创建,争创国家级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临涣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产业园“一轴一院两区三基地”的总体架构,推进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大力发展生态种养循环模式,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培育发展“五大支柱产业”。优质良种,扩大“濉溪良种”影响力,种业产业链条涵盖种子研发、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环节,发展壮大种业是实现产业振兴的重要前提。生态养殖,重点把握长三角地区消费需求,跟进对接,深化与农产品龙头企业合作,发展养殖业,攫取现代农业高附加值。精深加工,重点加强招商引资、创新驱动,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骨干龙头企业,打造农产品加工“百亿”产业集群。特色种植,重点推广麦、瓜、菜间作套种模式,拧紧“龙头+基地+农户”链条,打造“一村一品”乡土特色产业。农业休闲旅游,深入实施休闲农业提升工程,推进全域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发展,着力打造柳孜文化园A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蒙村规模休闲农庄集群,金鳜湖渔业休闲企业集群,百善、四铺花卉农业观光集群等。
图1 “125”现代农业发展布局图
第二节 各镇发展指引
一、濉溪镇
濉溪镇作为濉溪县城,毗邻淮北市区,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为特色种植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优质良种、水果、中药材及优质苗圃等产业,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和电商服务业,创建安徽省电商小镇,着力打造县域综合服务中心。
农业方面,持续不断推动传统农业转型,推进千亩小麦良种基地建设,在黄桥村,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采取能人托管模式,大力发展3000亩优质良种、中药材基地。利用近郊区位优势和种植基础,发展优质苗圃和特色种植,在王冲村,建设设施大棚、花卉栽培、鲜果采摘等基地,大力发展休闲、观光现代农业;在蒙村,在做强现有苗圃、果蔬等产业的前提下,依托周末农场、农家乐等载体,做活农产品深加工,配套建设占地200多亩的冷库等项目。旅游业方面,依托酒文化,利用石板街、乾隆湖风景区和口子文化博览园等资源,借助蒙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改造提升建设配套服务设施,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充分挖掘利用蒙村休闲农业资源,结合黄桥村的中草药种植基地,发展农业体验游。以萧濉新河水域、路域提升工程实施为契机,配套绿化、亮化、美化,打造特色乡村旅游景观带。现代服务业方面,依托濉溪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不断完善村级物流配送体系,利用闲置厂房等资源,重点发展仓储、物流业,推进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建设,全力推进“三品一标”“一村一品”农产品和休闲农业上网营销,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
二、刘桥镇
刘桥镇为近郊型城镇,副县级建制镇,“十四五”期间,农业产业按照“131”(一特色、三产业、一融合)现代农业发展布局,着力打造近郊农旅融合型城镇。
农业方面,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开展塌陷区治理增加可养水面,推动水产养殖大户发展名特优水产养殖,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抓牢三产业,依托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设施、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火神村桃树种植、任圩村葡萄种植、后吕楼村瓜蒌种植项目。旅游业方面,积极探索“旅游+文化+农业”等发展模式,依托凤栖湖湿地公园、梦湖湾拓展中心、七贤公社、刘桥养老院实现乡村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深度融合。壮大发展农家乐、观光旅游、农业采摘、休闲垂钓等旅游时兴业态,重点培育乡村休闲旅游产业。
三、铁佛镇
铁佛镇地处濉溪县城西南部,盛产无籽西瓜,境内的古城汉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四五”期间,农业产业发展实施“******工程”[1],旨在打造新型农旅小镇。
农业方面,依托高标准农田、生态养殖基地、良种繁育基地、优质蔬菜产业基地项目建设,重点发展无籽西瓜、红薯等果蔬,以及生猪健康养殖、蜗牛等特种养殖产业,进一步推进苗圃产业发展壮大,稳定发展粮食产业,重点实施2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基地”建设。旅游业方面,重点围绕沱河、隋堤、浍河沿线打造旅游观光休闲带,发展沿河水果种植、农家乐、垂钓等业态;积极推进古城汉墓、千年古银杏、卧龙人民公社展示馆等旅游景点开发。
四、百善镇
百善镇地处濉溪县中部,种植业以小麦、大豆、玉米和蔬菜为主,畜牧业以生猪、牛、羊、兔、家禽养殖为主,“十四五”期间,抓住淮北市南部次中心建设机遇,重点发展设施蔬菜、优质果品、食用菌和品牌粮食等种植业、养殖业和旅游业,加快推动宿永路一线“良繁带”和百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农业方面,依托柳丰种业、永民种业等企业,以青卫村为核心区域,建设品牌粮食生产基地,做大做强做优良种繁育产业。以种业支撑和带动濉溪高油酸花生产业发展,建设濉溪县国家级种业研究院,建成10万亩级的高油酸花生区域良种繁殖基地。加快发展高端设施蔬菜、优质果品、食用菌等特优农产品,重点发展强筋小麦、高淀粉玉米、高油大豆等优质专用品种,积极发展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作物。以道口村无籽西瓜品牌效应和已有种植规模为基础,建设无籽西瓜示范基地。依托柳孜村生态种养产业园建设项目,鼓励周边村庄散户集中发展规模种养殖。依托丁楼村现有的养殖场,通过引进企业模式,集中建设规模化、生态化的兰庄牧仕达养殖场。旅游业方面,依托柳孜大运河遗址和黄新庄票证馆,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依托青卫村、张庄村城郊现代农业发展基地项目,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围绕运河遗址,深入挖掘运河文化,建设集文化、娱乐、餐饮、体验为一体的运河小镇。
五、临涣镇
临涣镇位于濉溪县中南部,种植业以小麦、大豆、玉米、蔬菜为主,有“安徽省千年古镇”“安徽十大旅游古村镇”等荣誉称号,“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种养殖业和旅游业,推进临涣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农贸旅游强镇。
农业方面,依托牧原公司、神华公司、华阳食品等经营主体,大力推进临涣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重点发展生猪、家禽、奶牛、肉羊养殖,推动畜禽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加快拓展熟食、调理品、肉干、罐头等精深加工产品。突出发展设施蔬菜、特色菜、优质菜,进一步推广陈口“西瓜+蔬菜”特色种植模式,培育建设绿色蔬菜种植基地。充分发挥各村优势水果资源,依托胡沟葡萄、陈口西瓜、海孜雪桃等带动连片种植,坚持“一村一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水果种植业。旅游业方面,依托南阁遗址(沿浍河段)生态公园、古城遗址保护及开发、古城墙护城河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等项目建设,着力推进旅游业产业升级,谋深谋细“千年风情旅游古镇”品牌。以海孜村为核心,建设特色农业采摘园、特色民宿及休闲农业观光体验项目。以临涣镇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建设为基础,落实温泉度假村和百亩葡萄、千亩白草莓观光采摘项目,加快发展农家乐、高端民宿、健康养老等乡村新业态。依托临南村中药材种植基础,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带动发展乡村旅游。
六、四铺镇
四铺镇地处濉溪县东部,是濉溪县的东大门,种植业以小麦、大豆、玉米、蔬菜为主,“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西瓜、菊花及各类蔬菜和中药材等种植业,推动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镇。
农业方面,以新庄菊花特色小镇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菊花产业,建设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形成集种植、加工、旅游为一体的综合试验区;依托颜道口村西瓜种植基地和交易市场,培育引进较具规模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建立起“企业+基地+农户”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推动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化;不断扩大全镇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和绿色家庭农场的芹菜种植规模,适当扩大三铺村火龙果种植规模。依托周陈、界洪、新庄、新建等村,种植白芷、白芍、宿半夏等中药材,并适当扩大种植面积,争取到2025年,种植面积达5000亩。依托优势农产品种植区和便利的交通优势,建设五铺农产品交易市场。逐年扩大小麦良种繁殖面积,助推宿永路一线“良繁带”建设,到2025年,良种繁殖面积达15万亩。旅游业方面,合理开发利用张圩村塌陷区水面资源,发展水上休闲旅游业态。积极发展“美丽乡村+乡村旅游”产业模式,加快美丽乡村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打造花卉小镇、沱河林果发展带、五铺农场农业休闲观光基地。依托隋唐文化旅游基地项目,推动G343沿线村庄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及业态的打造。
七、韩村镇
韩村镇位于濉溪县南部,“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桃、西瓜、蔬菜、水产养殖和旅游等产业,着力打造农旅融合小镇。
农业方面,稳定发展粮食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生态养殖基地、花卉苗圃基地、水产养殖基地、精品水果基地建设为基础,重点发展桃、西瓜及各类蔬菜等种植业和养殖业。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引领,坚持双向延伸,扶持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并进一步挖掘农产品加工潜力,新培育一批农业规模企业。旅游业方面,围绕浍河沿线打造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带,发展沿河水果种植、农家乐、垂钓等业态,加快马桃园浍河公园建设。以小李家红色旅游区为中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打造集“红色旅游+垂钓采摘+生态体验”于一体的旅游区。
八、五沟镇
五沟镇地处濉溪县西南部,“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小麦、玉米、果蔬、水产养殖、家禽等产业和休闲旅游业,着力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镇。
农业方面,在全镇重点发展小麦、玉米等产业,建设优质粮食主产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建设特色果蔬基地,发展优质葡萄、桃、瓜蒌、火龙果、蔬菜等果蔬产业。进一步发展鳜鱼特色水产养殖、家禽科学养殖,实现养殖业全链条发展,依托濉溪县渔鱼淡水养殖合作社,建设鲈鱼育苗、养殖基地。旅游业方面,重点围绕北湖南产业园、金鳜湖鳜鱼养殖基地、五沟草莓采摘园、曹坊瓜蔬采摘园、孟集村垂钓园,发展旅游观光休闲产业,促进休闲、娱乐业发展。
九、孙疃镇
孙疃镇位于濉溪县南部,种植业以小麦、玉米、黑糯玉米、豌豆等为主。“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优质小麦、黑糯玉米和水产养殖及旅游业,着力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镇。
农业方面,依托濉溪县鑫荣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小麦良种繁殖,到2025年,繁殖基地形成规模,仓储、选种机等设备齐全,年繁殖小麦良种1万亩左右。围绕粮油、畜禽、果蔬、水产品、土特产品,依托特色文化等优势产业,引导优秀企业向主产区、优势产区、特色产区、重点销区集聚。完善尤沟蔬菜大棚基地配套设施建设,扩大尤沟冷库容量,依托果品集散中心打造商贸基地。利用陈楼新村塌陷区水域,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依托瓜萎种植基地、黑糯玉米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探索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以尤沟村蔬菜大棚为基础,开展现代农业种养循环项目,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旅游业方面,依托孙疃镇煤矿塌陷区田园综合体项目,以发展农旅融合为主,大力发展休闲垂钓、生态采摘园、农业观光、特色民宿等休闲农业。
十、南坪镇
南坪镇位于濉溪县南部,种植业以小麦、玉米、大豆、芝麻、花生等杂粮和果蔬等为主。“十四五”期间,加快建设生态循环现代农业示范园,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和生态循环农业,打造现代循环农业示范镇。
以浍北、路东扶贫产业示范园为基础,以天安农业、汉世伟养殖业为龙头带动,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建设蔬菜基地、苗木基地、黑木耳种植基地,推动特色种植业多样化发展。加大生态循环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力度,完善园区沼气沼液管网、余热供应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加大农药包装物和农膜等回收处置,树立现代循环农业发展典范。
十一、双堆集镇
双堆集镇位于濉溪县最南部,是典型的农业镇。“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优质良种、蔬菜、水果及生猪养殖产业和休闲农业,加快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打造一批休闲农业产业基地,努力建成休闲农业小镇。
农业方面,建设以罗集村为中心的草莓种植基地,以马沟村、刘楼村为中心的高粱种植基地,以施刘村、张圩村、曹坊村为中心的石榴、黑花生、草莓种植基地,以芦沟村、赵元村为中心的葡萄种植基地,以魏圩村为中心的红薯生产加工一体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以及双堆集千亩桃园。打造特色农业示范区,推进农产品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旅游业方面,以红色旅游资源、“坪谷堆”文化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一红一绿一新城”为发展理念,依托京台高速双堆集出口、高速铁路双堆集站以及双堆集中心镇新城建设,配套淮海森林公园、双堆集干部学院、凤池湖湿地、战地公园、澥河观光带,形成红色旅游休闲观光区,走绿色生态发展道路。
第四章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第一节 推进“种业强县”建设
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促进育繁推一体化,构建现代育种创新体系,优化提升“濉溪良种”品牌,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种源基地,推动“种业大县”向“种业强县”转变。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一、构建现代育种创新体系
围绕“濉溪良种”建设,推进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小麦)建设,加快提升宿永路一线“良繁带”发展,实施好国家级制种大县配套项目,立稳树牢“国家级品牌”。加强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培育筛选一批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品质优良的新品种,力争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品种(配套系)1个。实施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重点培育一批国家和省级畜禽核心育种场,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区域影响力的生猪和家禽良种繁育中心。大力培育现代种业主体,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积极建设种子研发中心和种子质量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支持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探索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协同、育繁推一体的育种创新体系,建设国内领先的协同创新育种平台,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
二、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
实施种质资源收集保护行动,加强农作物、畜禽、水产、微生物等农业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保护,支持鼓励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登记其保存的农业种质资源。加快种质资源库(圃)建设,推动品种(系)选育和产业化开发利用,夯实提升农业种质资源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强化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深度发掘,开展粮食作物、经济园艺作物等精准鉴定评价,挖掘高产、优质、广适、多抗、养分高效利用等育种材料。依托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育种优势,鼓励特色资源开发企业积极开拓市场,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到2025年,新收集保存农业种质资源达57份。建设和完善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库(场、区、圃)2个。
专栏4-1:现代种业提升工程 |
种子繁育基地建设工程。加快推动百善现代农业示范区、五铺农场良种繁育区(四铺镇),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四铺镇)建设,完善种子加工包装、仓储、烘干塔、种子研发实验室、培训中心、种质资源库等基础设施,加大良种技术攻关,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 种业产业扶持工程。在全县区域内从事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与种子生产、加工、推广的企事业单位,给予政策扶持。严格执行淮北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淮北市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扶持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淮农【2021】45号)文件精神。 |
第二节 做优特色种植业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聚焦粮食、蔬菜、水果三大主导产业,全面提升品牌化效应、市场化程度、配套化功能和组织化能力,强化农产品加工流通,优化乡村休闲旅游,推动优特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
一、粮食产业
守住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底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紧紧抓住粮食产业核心竞争力,着力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融合发展。发挥全国重点产粮大县优势,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保护和调动种粮积极性。围绕“稳产量、提品质、增效益”,发展优质专用粮食100万亩,推行“按图索粮”和订单化生产。以小麦、玉米两大谷物为主体,围绕良种选育、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充分利用百善工业园食品加工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粮食食品精深加工。充分发挥“全国产粮大县”品牌效应,积极推进“濉溪小麦”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和品牌宣传推介。到2025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39.6万亩,总产量达130万吨以上。
二、蔬菜产业
保障“菜篮子”量足价稳,优化蔬菜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构建品种互补、档期合理、区域协调的供应格局。重点建设好南坪镇蔬菜基地、孙疃镇蔬菜基地、临涣镇蔬菜基地,提高大葱、大蒜、甘蓝、芹菜等蔬菜的自给能力和应急供应能力。依托蔬菜产业优势,继续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场”的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因地制宜发展订单式蔬菜种植,改善农产品供销模式,拓宽蔬菜销售渠道,提升土地产出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围绕蔬菜全产业链,大力发展加工蔬菜,以工业化理念统筹推进种植、加工、销售各环节,支持开展新产品研发及新工艺关键技术攻关,提高蔬菜商品化处理率,形成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的蔬菜产业新模式。到2025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7万亩,总产量20万吨;蔬菜基地面积3.5万亩。
三、水果产业
坚持以生态保护为基准,以助农增收为目标,在现有水果种植布局基础上,适度扩大种植面积,加快设施栽培,优化品种结构,提升品质,做大品牌,坚持“一村一品”,做强优势水果种植业。继续做强韩村镇、刘桥镇、百善镇葡萄产业,百善镇、铁佛镇无籽西瓜产业,五沟镇、刘桥镇桃产业,五沟镇火龙果等特色水果产业。在双堆、南坪镇建设优质葡萄和水蜜桃生产基地。积极开展果品清洗、分级、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理,提高果品商品性能。配套完善冷藏库、气调库等设施设备,发展冷链物流。到2025年,水果种植面积达2万亩,水果产量4.5万吨。
第三节 做大特色养殖业
对接长三角需求,大力优化特色养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大力推动生态养殖,延长产业链,示范推广循环农业,重点打造临涣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集中在韩村、铁佛等镇打造家禽养殖基地;积极发展牛羊产业,持续实施奶业振兴行动;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带动采煤塌陷水域发展鳜鱼等水产养殖。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加大农业生产资料和投入品监管力度,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和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提升物资供应保障能力。培育一批领军核心企业、特色畜禽业基地。到2025年,生猪年存栏数保持在80万头以上,猪肉供应自给率稳定在100%;家禽存栏量分别保持在600万只以上;实现畜禽业产值85亿元。
第四节 做深农副产品加工业
深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和“158”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接一连三”作用,递次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集群,大力发展粮油、畜禽、饮料酒、果蔬、饲料等五大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到2025年,力争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624亿元。
一、发展农产品初加工
围绕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耐储农产品,重点发展烘干、储藏、脱壳、去杂、磨制等初加工,实现保值增值。支持农产品主产区建设一批粮油烘储、果蔬鲜切和生鲜水产加工中心,不断完善就地产后分级、清洗、贮藏、干燥、包装、运销等环节,实现就地加工转化增值。进一步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骨干作用,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改扩建预冷、保鲜、烘干、商品化处理等农产品初加工设施。推进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提升,延伸初加工机械化服务链,加快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向农产品初加工全环节、全产业拓展,提高装备利用效率效益。
二、拓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充分利用百善工业园食品加工产业优势,开展粮食食品精深加工,重点发展以小麦、玉米及油料作物等优质粮油产品精深加工,加快营养健康、方便谷物食品的开发。大力发展特色果蔬及饮料加工,加强果蔬加工新型杀菌、高效分离等关键技术升级与集成应用,采用现代生物发酵、生物酶解与传统发酵酿酒技术结合,开发果酒、果醋、果蔬膳食纤维等功能性食品与养生保健食品。充分挖掘食用菌功能保健价值,谋划开发营养均衡、养生保健、药食同源的健康食品。积极发展生猪、淮北灰驴、淮北麻鸡等畜禽精深加工,开发腌腊制品、风味熟食、休闲肉食、生物制品等加工产品。
三、推进农产品综合利用加工
鼓励大型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园区推进加工副产物循环、全值、梯次利用,采取先进的提取、分离与制备技术,发展粮油加工副产物、果蔬加工副产物、畜禽加工副产物、水产品加工副产物等综合利用新模式,不断挖掘农产品加工潜力。综合利用麦麸、胚芽、玉米芯、饼粕、油脚等副产物,开发面粉、胚芽油、膳食纤维、功能物质、多糖多肽等食品或食品配料,生产白炭黑、活性炭、助滤剂等产品,提高粮油综合利用效率。综合利用果皮果渣、菜叶菜帮等副产物,开发饲料、肥料、基料以及果胶、精油、色素等产品;综合利用皮毛、骨血和内脏等副产物,开发胶原蛋白肠衣、血粉、鱼油等高附加值产品,提升增值空间,减轻生态环境压力。
四、建设农产品加工业集群
依托百善现代农业示范区、食品加工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基地等载体,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在农产品产地打造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引进国内外先进农业企业集团,培大育强本土“链主”企业,加大对高成长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形成一批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充分发挥企业聚集和加工带动效应。引导支持加工企业实施全产业链经营,加强精深加工新装备和新工艺的集成应用,促进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工程,健全主要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大力推广“中央厨房”服务模式,构建社会化服务网络。
专栏4-4: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工程 |
“158”行动计划推进工程。围绕粮油、果蔬、畜禽、水产等特色产业,加快“一县一业”全产业链提档升级,积极推进高油酸花生全产业链建设,建设绿色农产品加工集聚区,着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强力实施农产品加工园区提升行动。到2025年,全县建成6个以上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面向沪苏浙地区的农副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年销售额达到40亿元。 绿色食品精深加工提升工程。做优粮食加工链,围绕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原料,加强面包、糕点、饼干等休闲食品,速冻面食、简餐面食等方便食品以及高端全谷物健康食品等深加工食品供给能力。做深肉制品加工链,围绕生猪、牛羊、禽类、水产等鲜活产品,加强生产风味熟食肉制品、零添加干熏制肉制品、蛋制品等休闲方便食品。做长蔬菜加工链,推动脱水、腌制菜、蔬菜脆片、菜汁饮品、蔬菜调味酱、调味品等功能性产品开发。做宽水果加工链。围绕本土特色鲜果,引入生物技术加大水果脆片、果脯蜜饯、水果罐头、果酱等休闲食品、调味品的开发力度。 |
第五节 做活乡村休闲农业
依托特色种养业、田园风光、农耕文化、美丽乡村等资源,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着力开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农家乐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农业新业态,打造休闲农业精品景点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加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示范线路创建。到2025年,累计新增13个市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实现3.5亿元,年均接待游客达150万人次。
一、丰富休闲农业业态
坚持以农业为本、以文化为魂、以田园为韵、以村落为脉,按照特色化、多样化、差异化的思路,加快拓展农业多功能性,促进农业与文化、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打造休闲农业产业集群,着力推进柳孜文化园A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蒙村规模休闲农庄集群、金鳜湖渔业休闲企业集群、百善、四铺花卉农业观光集群建设,积极开发田园风光类、农业科普教育类、研学体验类、养生休闲类等多样化特色休闲农业产品。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产业,按照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发展思路,促进农村生产、生活资料转换成特色旅游资源,加强村镇联动、村村联合,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休闲农业景观带。
二、提升休闲农业品质
深入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打造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引导各类主体发展民俗村、休闲农庄、农家大院、特色民宿等多元化休闲农业经营模式,初步形成以蒙村果蔬采摘为代表的规模休闲农庄集群,逐步构建“吃农家饭菜、住农家院落、购农家特产,体民俗风情、做农家趣事”的一体化休闲农业体系。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利用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稳步建设“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四美乡村,提升乡村休闲生态旅游产品品质。拓宽休闲农业服务,完善旅游景区、旅游村镇周边停车场、公共厕所、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道路通行、卫生服务、住宿餐饮条件水平提升,规范从业人员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意识。
专栏4-6:休闲农业提升工程 |
韩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区(韩村镇):以特色种植业为基础,联动三里直河、蚩尤窟、龙涎泉、黄台寺、千年古井、朦胧桥等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以及淮海、双沟等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农文旅融合示范区。 临涣特色产业发展区(临涣镇):围绕临南草药种植,发展农业旅游产业,辐射带动周边铚城、徐楼、海孜等村庄精品果蔬产业发展,发挥临涣古镇旅游资源优势,建设成为休闲农业先行示范区。 农耕文化旅游项目(四铺镇):打造北陈村农耕文化旅游村,促进农耕文化旅游发展。 蒙村乡村旅游(濉溪镇):加快蒙村果蔬采摘为代表的规模休闲农庄集群建设,打造集观光、采摘、旅游一体化的乡村旅游目的地,配套完善相关基础设施。 |
第六节 做宽农产品流通服务
加快引领农村新供给、促进新消费,拓宽农产品消费渠道,强化与县内及皖北地区大型商超、经销商、学校、企业等对接。推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提升优化现有县域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拓宽农村产品销售渠道,组织开展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推动电子商务与乡村产业加速融合,力争到2025年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实现突破性增长。进一步推进快递进村工程,推动符合条件的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快递,破解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到2025年,建设210个邮政快递服务站点,实现快递主要品牌平均进村覆盖率达到100%。全面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以粮食、蔬菜、水果、肉类制品等为重点,主动对接长三角市场需求,提升改造中瑞等农产品批发市场、集配中心、产地市场,配备预冷加工、冷藏保鲜等冷链设施,打造长三角3小时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圈。加快构建乡村冷链物流体系,打造集农产品生产、储存、加工、运输、销售为一体的区域农产品供应链中心,提升农业生产服务流通能力。
第五章 实施八大重点工程
第一节 科技强农推进工程
坚持农业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加快推动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实施农业“四新”科技成果转化行动,围绕种子工程、菜篮子工程、畜牧科技进万家工程以及农业适用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新工艺应用,大力推进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着力促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保障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增值服务合理取酬,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采取“聘、选、派、育”等方式,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加快实施数字赋“农”行动,推动种植业、畜禽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生产过程数字化转型升级。推进铁佛镇数字乡村试点镇建设,积极融入全省农业产业互联网建设,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物联网技术示范应用,推进农业生产管理精准化和智能化。以蔬菜、水果、畜禽标准园为重点,加快建设数字农业工厂,培育数字农业应用场景,到2025年,建设数字农业工厂8个、数字农业应用场景8个。
第二节 机械强农实施工程
大力推进全程机械化,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全程农机装备质量,巩固提高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提升油菜机械化种植和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快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果蔬和农产品初加工等特色农业机械装备应用,大力推广大型复式智能高效机械占比达30%。实施农机应用补短板行动,支持农机装备制造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高端装备研发,提高大型复式智能高效机械应用水平。提升粮食等主要农作物农机装备能力,推进每个镇建1个粮食烘干中心,确保每年新建粮食烘干中心2个。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打造小麦、玉米、大豆高标准综合示范基地4个。加深化农机农艺融合,推进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配套机具,建设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4个。加强信息化技术在农机化生产中的融合渗透,提高农业机械作业的适应性、精准性。
第三节 农业品牌提升工程
保障基本食品安全需求,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快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推动追溯管理与市场准入相衔接,实现全程追溯。围绕粮食加工、良种、蔬菜、瓜果、畜禽、水产等主导产业,加强“三品一标”产品认证与开发,推动市级以上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园区、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建设与认定,持续扩大“三品一标”产品总量和产业规模。突出名特优新农产品重点,大力培育“淮优”农产品品牌,积极培育创建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和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培育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1个、企业品牌1个、产品品 牌3个。继续培育“四铺菊花”“淮北灰驴”地理标志商标,持续稳步做好“淮北麻鸡”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维护,以及“临涣包瓜”地理标志产品的使用和管理,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强化农产品品牌宣介,支持品牌主体和产品积极参加国内外博览会和展销会等知名展会活动,培育“濉”字号公共营销服务品牌,不断提升濉溪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到2025年,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累计达107个;新培育4个以上国家名牌、省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和省著名商标。
第四节 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
加强指导服务,强化政策支持,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五带”[2]型农业龙头企业群体建设,强化牧原、汉世伟等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支持开展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基地建设、产品加工,打造农业龙头企业品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运营、提质增效,稳步提高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能力。扶持有长期稳定务农意愿的小农户、专业大户扩大规模发展成为农户家庭农场,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推动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着力培育千名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职业农民和农业经营领军人才。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组建产业化联合体,引导小农户以产权、资金、技术、产品等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合作,带动农户分享三次产业增值收益。到2025年,新型经营主体达到5725家(产业化联合体25家、龙头企业“甲级队”2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6家以上。
第五节 农业绿色循环发展工程
积极探索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进农业资源利用集约化、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以孙疃镇、南坪镇、五沟镇等形成循环农业空间,重点结合种植养殖发展循环农业。全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建立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提升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循环利用能力。加快普及标准地膜,加强可降解农膜研发推广,推进废旧农膜机械化捡拾和专业化回收。鼓励规模养殖场建设沼气、有机肥生产等设施,加快发展农牧配套、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以百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南坪循环农业示范园为基础,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健康养殖+废弃物利用+订单种植”生态循环农业集成等技术,积极探索“千头猪、百亩田、沼渣园”模式,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生态圈。到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85%。
第六节 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工程
因地制宜推行“一户一块田”改革,推进小田变大田,改善耕地碎片化,提升农田宜机化水平。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建设土地平整、土壤肥沃、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生态良好的高产稳产良田,新建高标准农田42万亩、改造提升12万亩。加快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提升行动,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管灌、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积极探索供水、排水、节水等智能化管理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村全域灌溉体系,提高现代农业“智慧灌溉”水平。到2025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8。
第七节 农业投资建设工程
坚持不超越发展阶段搞大融资、大开发、大建设,发挥社会资本市场化、专业化优势,加快投融资模式创新应用,提高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稳妥有序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充分发挥濉溪县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桥梁作用,以创新平台为建设重点,以资产盘活为抓手,打造现代农业发展融资平台,加大涉农板块的投资与管理运营、农业项目开发与利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三农”项目支持力度,促进要素集聚、产业集中、企业集群。鼓励社会资本探索通过全产业链开发、区域整体开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为现代农业提供投入保障。建立完善紧密合作的利益共赢机制,鼓励社会资本采用“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方式,与农民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无缝对接。
第八节 社会化服务创新工程
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加强银行保险等积极对接农业现代化重大工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开发特色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模式,加快发展农村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村经济合作社股份收益权等抵质押贷款,依法依规扩大温室大棚、养殖圈舍、大型农机、保单订单仓单等抵质押贷款。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扩面增品,开展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推广气象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产值产量险等创新险种覆盖应用。培育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覆盖农业全产业服务链条。支持各镇建设和改造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业展示推广服务中心、“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等,大力开展育秧育苗、烘干仓储、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农业生产性服务,鼓励拓展市场信息、冷藏保鲜、冷链物流、加工营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服务类型。
第六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分工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农业发展目标责任制,实现县、镇、村三级目标管理,把粮食生产、现代农业示范区、标准化示范基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等纳入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督查评比,严格目标考评,用激励机制保障农业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跨越。
第二节 推进“双招双引”
坚持用市场的逻辑谋事、资本的力量干事、平台的思维成事,不断推进“双招双引”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纵深推进发展。重点围绕粮油、畜禽、蔬果、现代种业等产业,以延链、补链、强链为目标,针对性开展产业链招商,推动精准招商、定向落地。编制完善招商地图,加大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双招双引”力度,努力引进一批外商、央企、上市公司等来我县投资发展。建立柔性引才引智机制,畅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降低人才引进门槛,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飞地研发中心”作用,招揽一批农业高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数字化应用人才等。针对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卡脖子”难题,组织制定发布“揭榜挂帅”榜单,招揽高端人才,攻克技术难题。
第三节 强化要素保障
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完善濉溪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加大对新建和改造现代农业示范区、设施栽培、新型经营主体和品牌创建等政策扶持力度。逐年提高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设立专项支农资金,加大对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农业建设、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的投入,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入农业服务。落实乡村振兴发展用地政策,每年安排不少于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专项指标不得挪用。坚持集约用地原则,健全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产业项目精准供地、节约集约用地长效机制,用活增减挂钩政策,积极保障农业产业发展用地需求。
第四节 营造良好氛围
加大宣传力度,发挥主流媒体、网络媒体等作用,讲好濉溪特色农业发展故事,提高社会各界对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关注度,营造支持现代农业建设的良好氛围。加强示范推广力度,大力培育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样板,推广鲜活经验,打造乡村产业振兴濉溪模式。
1“******工程”:1是围绕一个目标,即培育“一村一品”,建设农业产业强镇。2是稳定发展两个支柱产业,即提高优质粮食作物占比,确保粮食安全。提升生猪产能,保障市场供应。3是打造三张牌,即乡土特色牌、绿色环保牌、高产高效牌。4是做强四大产业,即特色种植业、健康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旅游业;5是五大产业带,即隋堤两侧20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带、以梁庄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崔楼、孟楼、和谐的生猪健康养殖产业带、以道口村为中心万亩无籽西瓜产业带、以张黄庄为中心辐射带动油榨、梁楼、古城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带、以润玉白玉蜗牛为龙头的特种养殖产业带。6是建设六强农业园,即茂铺特色蔬菜种植园区、张黄庄农产品加工园区、邹楼银杏产业园区、店孜瓜菜种植园区、华洛芙蔬菜种植园区、朱庙瓜菜种植产业园区。
[2]“五带”:是指“带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带动农产品销售、带动农业科技集成创新、带动农村资源资本化”。
标签: 发展规划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