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淮北联动创新区建设实施方案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淮北联动创新区建设实施方案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淮北联动创新区建设

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安徽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的战略部署,放大安徽自贸试验区辐射带动效应,加快复制推广全国自贸试验区创新经验,积极探索开展差异化自主创新,最大限度将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淮北联动创新区(以下简称淮北联动创新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差异化探索,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主动对接安徽自贸试验区,高标准推动自贸试验区与联动创新区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努力实现自贸试验区与联动创新区政策互动、优势叠加、联动发展和双向溢出,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淮北对外开放水平,助力淮北全面建成苏鲁豫皖四省交汇区域改革开放新高地、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全国资源型城市全面绿色转型发展样板区和民生福祉更加厚实的幸福城,为全省构建改革开放新格局贡献“淮北经验”。

(二)发展定位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参照沪苏浙自贸试验区成熟经验,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框架下,围绕陶铝和铝基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及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推动淮北联动创新区向安徽自贸试验区学习借鉴,实现优势互补、创新功能有机融合,实现双区优势的迭代升级,在制度、产业、平台一体化创新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把淮北联动创新区建设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陶铝和铝基新材料产业集群、长三角新能源产业生产基地、重量级医药健康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以及皖北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五个淮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发展目标

充分发挥淮北联动创新区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改革探索,使能在淮北联动创新区复制落地的全国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做到应复尽复、全面推广;先行先试一批重大改革开放创新举措,力争自主探索形成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创新性的案例和试点经验;联动创新区新设企业数、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进出口总额、工业总产值、高新企业数量等主要指标高于全市水平,在陶铝和铝基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医药健康等产业方面集聚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建成一批具有较强承载力的高能级开放平台载体。到2025年末,努力将淮北联动创新区打造成为带动全市、辐射皖北、国内领先,现代产业集聚、要素高效流动、营商环境优良、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高质量联动创新区。

二、区域布局

一)实施范围

淮北联动创新区实施范围共55.8平方公里,涵盖2个区块: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块(以下简称淮北高新区区块)和濉溪经济开发区区块(以下简称濉溪经开区区块),两大区块通过省道235、县道009和五宋路均可直达,全长约10公里,车程约10分钟,为连续不间断区域。

淮北高新区区块实施范围30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东至龙河路-梧桐路-滨河路,南至淝河路,西至山前-平山路-雷河路-龙河-梧桐路,北至龙啸路。

濉溪经开区区块实施范围25.8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东至国槐路,南至省道303,西至濉岳路,北至乌桕路。

淮北联动创新区的土地开发利用须遵守土地利用法律法规,并符合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有关要求,并根据淮北联动创新区发展情况,适时将实施范围扩展至其他区域。

(二)功能划分

聚焦产业发展和功能布局,淮北联动创新区设立“四实一虚”五大功能区,不断加强开放型经济发展。

1.新兴产业集聚区。淮北高新区区块聚焦陶铝新材料及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大健康、锂电新能源及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建设陶铝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锂电产业园等承载平台,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重大新兴产业集聚区。濉溪经开区区块聚焦铝基新材料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和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提升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发展质量,加快培育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2.科技研发创新区。以产业创新需求为导向,推动淮北高新区区块建设上海交通大学安徽(淮北)陶铝新材料研究院、安徽先进能源研究院、中药配方颗粒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着力打造高端技术创新研发聚集区。推动濉溪经开区区块依托安徽皖北铝基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安徽铝基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范才河团队等开展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开展高精度铝箔、工业铝型材精深加工、高性能铝合金等新技术攻关,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型园区。

3.智能制造集聚区。推进制造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依托中色研达、斯瓦克、矿山机械、广博机电等企业,重点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依托铝基新材料产业发展优势,面向长三角地区引进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以松菱电器、福神新材料等项目建设为基础,进一步推动智能家电产业发展。

4.高端服务集聚区。以支撑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大力发展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研发设计、现代金融、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促进商流、物流、信息流等联动发展,构建铝基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锂电新能源、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等主导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融合的产业发展格局。

5.联动辐射扩展区。作为联动创新区功能拓展、项目落地、产业辐射的区域,联动辐射扩展区涵盖淮北全域的其他板块,为淮北联动创新区运行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同时,在联动创新区内试点成熟的政策,积极在淮北全域的其他区域复制推广,争取发挥政策的最大效应。

三、重点任务

(一)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创新经验

1.积极复制全国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除国家有明确实施界限的政策措施外,积极复制推广各自贸试验区相关改革试点经验和最佳实践案例(责任单位:市直各相关单位、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濉溪经开区管委会。结合淮北实际,重点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在“五群十链”相关产业发展、政府职能转变、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科技创新、金融开放等领域的制度创新成果(责任单位:市直各相关单位、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濉溪经开区管委会。率先复制安徽自贸试验区自主创新成果,重点借鉴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理念思路(责任单位:市直各相关单位、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濉溪经开区管委会

(二)协同探索跨区域联动合作创新

2.推动淮北联动创新区区内区外联动发展。发挥淮北联动创新区制度创新溢出效应,将制度创新成果优先推广到市内其他区域,实现区内、区外联动发展(责任单位: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濉溪经开区管委会。发挥淮北联动创新区与淮北高新区、濉溪经开区的政策叠加效应,加强贸易、投资、财税、金融等领域制度创新(责任单位:市直各相关单位、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濉溪经开区管委会。依托联动创新区建设,加快推进市内各类开发区整合提升,促进各类经济功能区实行高水平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责任单位:市直各相关单位、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濉溪经开区管委会)

3.推动淮北联动创新区与其他片区联动发展。强化与安徽自贸试验区、国内其他自贸试验区联动试验和系统集成,争创一批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重大改革创新成果(责任单位: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濉溪经开区管委会)。推动与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对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积极加强贸易、金融、平台、人才等方面合作,推动形成双方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责任单位:市直各相关单位)。鼓励与其他联动创新区开展平台、产业、项目、贸易、人才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推动优势互补、协调联动、错位发展(责任单位:市直各相关单位、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濉溪经开区管委会)。积极推进与沪苏浙自贸试验区结对合作,推动“区区联动、创新联动、产业联动、贸易联动、品牌联动、人才联动、金融联动”,争创长三角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典范(责任单位:市直各相关单位、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濉溪经开区管委会)

(三)深化营商环境差异化探索创新

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统一部署承接省级经济社会管理事项,依法下放市级管理事项,逐步实现“办事不出区”(责任单位:市委编办)。加快实施创建一流营商环境“9553”工程,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责任单位:市营商环境办)。积极推动联动创新区赋权工作,做到“能赋则赋、最大限度赋权”(责任单位:市直各相关单位)。开展“一业一证一码”改革试点,加快推进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一网通办、一证准营、一码共享”(责任单位: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濉溪县人民政府、濉溪经开区管委会、市市场监管局及市直其他各有关单位)。深化“一照多址”“一证多址”等改革,便利企业扩大经营规模(责任单位: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濉溪县人民政府、濉溪经开区管委会、市市场监管局及市直其他各有关单位)。积极争取符合条件的国家重大项目能耗指标单列,重点保障用能需求(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濉溪经开区管委会)。落实制造业企业用水用气成本补贴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终端到户价格(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濉溪经开区管委会)。优化项目建设审批管理,实行立项、用地、规划等各审批阶段“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网通办、限时完成、一次发证”(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数据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实施名称申报“企业承诺+事中事后监管”,允许新兴行业企业使用反映新业态特征的企业名称(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构建以项目为中心的“集成式”审批服务模式,推动项目“拿地即开工”(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积极开展企业投资项目“区域评估+标准地”改革(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直其他有关单位、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濉溪经开区管委会)。打造交通运输线上巡查与线下精准查处相结合的智慧治理新模式(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全面推广安全生产“首错免罚”制度(近三年内未发生事故且危害后果轻微的违法行为)(责任单位:市应急管理局)

5.深化办税缴税服务创新。扩大企业开办涉税业务“一网集成”模式(责任单位:市税务局)。推行出口货物退(免)税备案单证无纸化试点(责任单位:市税务局)。通过税企直联互动平台等渠道,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税费政策咨询辅导服务(责任单位:市税务局)。推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报退合一”(责任单位:市税务局)。推行跨省异地电子缴税业务,落实长三角区域企业涉税涉费事项跨区迁移规程,实现资质异地共认(责任单位:市税务局)

6.强力打造数字联动创新区。依托企业注销“一网通”平台,实现“一网受理、集成办理、信息共享、集中公示”(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全面实施“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实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全覆盖(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数据资源局)。深化涉企服务“一屏通办”改革,全力推进全程网办,全面建立线下线上高效政务服务平台(责任单位:淮北高新区管委会、市数据资源局、濉溪经开区管委会)。扩大电子证照、电子签章在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政府采购等领域应用,加快推动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互通互认,打造“无证明联动创新区”(责任单位: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濉溪经开区管委会、市数据资源局、市市场监管局)

7.积极打造信用联动创新区。优化市信用平台建设,加强信用信息归集(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信用监管深度融合(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及市直其他有关单位)。建立健全信用修复机制(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加快融入长三角信用一体化建设,推进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互查互认(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人行淮北市中心支行)。积极开展“信易贷”工作,支持普惠金融发展(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人行淮北市中心支行、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完善进出口企业诚信体系,助力进出口企业提高信贷额度(责任单位:人行淮北市中心支行、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商务局、淮北海关)

(四)提升跨境贸易便利水平

8.加快提升通关便利水平。积极探索长三角特殊货物检查作业一体化改革,鼓励开展远程可视化属地查检新模式(责任单位:淮北海关)。深化应用“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便利措施(责任单位:淮北海关)。建立健全海关业务预约机制,企业可自助预约办理通关查验等业务(责任单位:淮北海关)。按照诚信守法便利、失信违法惩戒的原则,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培育海关AEO高级认证企业(责任单位:淮北海关)。深入开展RCEP协定政策宣讲,推行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自助打印”模式,引导企业充分用好关税减让、原产地区域累积规则等货物贸易优惠措施(责任单位:淮北海关)。

9.优化贸易监管服务体系。探索与宁波港、上海港、青岛港等港口联动,开展货物通关、现场查验、贸易统计等方面合作(责任单位:市商务局、淮北海关)。创新“互联网+全程监管”工作模式,实现进境粮食检疫全流程监管(责任单位:淮北海关)。深入推进“主动披露”制度,积极实施容错机制(责任单位:淮北海关)

10.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积极谋划申请设立保税物流中心(B型)(责任单位:市商务局、淮北海关、濉溪经开区管委会)。支持培育和引进跨境电商企业,着力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园,积极申报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责任单位:市商务局、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濉溪经开区管委会)。创新跨境电商业务模式和监管方式,支持企业开展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责任单位:市商务局、淮北海关)。联动沪苏浙皖自贸试验区及联动创新区,探索推行“跨境电商+共享海外仓”外贸模式(责任单位:市商务局、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濉溪经开区管委会)。支持跨境电商线下体验店建设(责任单位:市商务局)。推进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培育和引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责任单位:市商务局、淮北海关、市财政局、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濉溪经开区管委会)。推动联动创新区利用蚌埠市场采购贸易平台拓展企业出口渠道(责任单位:市商务局、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濉溪经开区管委会)。挖掘服务贸易发展潜力,大力发展工程技术服务、高端装备研发等制造业服务外包及加工技术服务,扩大“产品+服务”进出口规模(责任单位:市商务局、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濉溪经开区管委会)

11.畅通国际贸易物流通道。推动水运码头项目建设,尽快实现水运码头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运营,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模式(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增开淮北-连云港、上海港、宁波港、南京港、青岛港海铁联运班次,推进多式联运深度融合发展(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充分发挥青龙山铁路“无水港”作用,主动与连云港、宁波港、上海港、南京港等港口合作,实现港口功能延伸(责任单位:市商务局、淮北海关)。加快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鼓励物流企业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网络货运平台(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濉溪经开区管委会)。探索物流企业为工业企业服务新模式,降低工业企业物流成本(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濉溪经开区管委会)。组织邮政、快递企业在园区合理布点,开展收寄网约、上门服务,满足企业需求(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濉溪经开区管委会)

(五)深化投资领域改革创新

12.提升投资便利化自由化。落实国家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要求,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提高开放度和透明度(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积极支持联动创新区内符合条件的外资旅行社从事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旅游业务(责任单位: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13.提升对外投资合作水平。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为境外直接投资提供融资支持,鼓励开展对外人民币直接投资(责任单位:人行淮北市中心支行、淮北银保监分局)。深入研究RCEP规则条款及缔约方市场准入承诺,加强与成员国自由贸易区的对接合作(责任单位:市商务局、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濉溪经开区管委会)

14.创新招商服务模式。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绘制淮北联动创新区产业链图谱,开展数字化精准招商(责任单位: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濉溪经开区管委会)。创新发展基金招商模式,自上而下设立一母多子、市区联动的产业立体基金矩阵(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产投公司、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濉溪经开区管委会)。推进“云推介”、“云洽谈”、“云招商”、“云签约”等新型招商模式(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中心)

15.强化投资促进和保护。健全涉外法律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国际商事争端多元解纷机制建设(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市中级人民法院)。简化港澳投资者办理商事登记流程和材料(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鼓励联动创新区在法定权限内制定外商投资促进政策(责任单位: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濉溪经开区管委会)。在符合现行外汇管理规定的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提高对境外资产或权益的处置能力,支持“走出去”企业以境外资产和股权等权益为抵押获得贷款(责任单位:人行淮北市中心支行、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六)推动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16.扩大金融领域对外开放。落实放宽金融机构外资持股比例、拓宽外资金融机构业务经营范围等措施,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外投资者依法设立各类金融机构责任单位:淮北银保监分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对接境外资本市场上市、发债,为符合条件的合资企业在境内上市做好服务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淮北市中心支行、淮北银保监分局)。围绕联动创新区重点产业链,打造以核心企业为基础、商业银行参与的智慧化供应链金融模式(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淮北市中心支行、淮北银保监分局)。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碳排放权的质押进行融资,推动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的规范化(责任单位:人行淮北市中心支行、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展绿色资产证券化等结构化融资产品,使转型项目得到更多资金支持(责任单位:人行淮北市中心支行、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支持有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绿色支行(责任单位:淮北银保监分局、人行淮北市中心支行、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积极对接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等资本市场,推动更多企业上市或发行债券(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淮北市中心支行、市发展改革委)。放宽企业跨境融资签约币种、提款币种、偿还币种必须一致的要求(责任单位:人行淮北市中心支行)

17.推动金融科技双向发展。持续开展“税融通”贷款业务,推动“金农信e贷”扩面增量(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淮北市中心支行)。建立完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打造线上政银企对接通道,为企业提供线上贷款申请、撮合等一站式金融服务(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数据资源局)。积极吸引并支持发展创业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加强与知名风险投资机构合作,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科技创新企业(责任单位:市产投公司)。支持在联动创新区内依法合规设立商业银行科技支行,组建专业服务团队,精准对接科创企业金融需求(责任单位:淮北银保监分局)。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探索与安徽自贸试验区及其他联动创新区联合开展金融业务(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淮北市中心支行、淮北银保监分局)

18.推动跨境金融创新发展。积极开展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业务试点(责任单位:人行淮北市中心支行)。推动人民币作为跨境贸易和投资的计价、结算货币(责任单位:人行淮北市中心支行)。依法支持金融机构为外贸企业提供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责任单位:人行淮北市中心支行)。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依法与结算银行、支付机构开展人民币计价、结算(责任单位:人行淮北市中心支行)。支持淮北联动创新区内银行向境外机构提供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服务(责任单位:人行淮北市中心支行、淮北银保监分局)。允许注册和营业场所均在淮北联动创新区内的银行为境外机构办理境内外汇账户结汇业务(责任单位:人行淮北市中心支行、淮北银保监分局)。优化经常项目外汇收支审核,银行按照“展业三原则”自主办理经常项目购付汇、收结汇及划转等手续(责任单位:人行淮北市中心支行、淮北银保监分局)

19.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强化反洗钱、反非法融资工作,防范非法资金跨境、跨区流动(责任单位:人行淮北市中心支行、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淮北银保监分局)。完善金融纠纷多元调解机制(责任单位:人行淮北市中心支行、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淮北银保监分局)。创新金融审判模式,建立健全“金融法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责任单位:市中级人民法院)。加强重大风险识别和系统性风险防范,完善地方金融领域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淮北市中心支行、淮北银保监分局)。

(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20.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安徽(淮北)陶铝新材料研究院和华润金蟾公司,重点推进安徽省陶铝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和安徽省中药配方颗粒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快构建“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科技创新链(责任单位:市科技局、淮北高新区管委会)。依托国家火炬濉溪铝复合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造新型铝基材料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推动铝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争创国家级中心,谋划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濉溪经开区管委会)

21.建设创新人才汇聚高地。积极运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民间资本参与人才服务体系建设(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积极链接长三角地区,探索建立人才共享模式,汇聚产业高层次人才(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建立市级博士创新实践基地制度,协助企事业单位汇聚博士层次高端人才(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产业人才政策,加大购房补贴、生活补贴和团队建设扶持力度,分档奖励、足额兑现(责任单位:市人才办、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科技局。探索设立“人才贷”风险补偿资金,引导金融机构运用“担保+信用+人才”组合模式(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财政局、淮北银保监分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22.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主动对接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中科院等优质高校院所,争取合作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引导省市级种子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集中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产投公司)。大力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推动设立联动创新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投入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责任单位:市产投公司)。建设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一批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基地,提供技术研发与集成、中试熟化与工程化服务(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23.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体系。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格局(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加快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建设,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知识产权服务企业和品牌(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支持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探索建立“贷款+保险保障+财政风险补偿”的质押融资新模式,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扩面增容(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淮北市中心支行、淮北银保监分局)

(八)积极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24.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陶铝和铝基新材料产业集群。积极提升陶铝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加快陶铝复合材料示范应用(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投资促进中心、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淮北高新区管委会)。加快汽车轻量化陶铝部件及装备产业化应用,争取将陶铝产品进入高端乘用车及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体系(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中心、市发展改革委、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提升航空航天陶铝部件及装备的生产能力,加强在其他国产大飞机、航空器领域的应用示范(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中心、市发展改革委、淮北高新区管委会)。加速无人机陶铝部件及装备、机器人陶铝部件及装备、陶铝3D打印三大新兴领域产业化推进,加强轨道交通陶铝部件及装备、海洋工程陶铝部件及装备、电子和精密仪器陶铝关键部件三大装备领域持续性渗透(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投资促进中心、淮北高新区管委会)。积极争取高标准建设中乌(淮北)国际合作航空产业园(责任单位:淮北高新区管委会)。引进一批高端铝基新材料项目,做大做强铝板带箔、铝型材、铝基复合材料及汽摩配件等产业链条(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中心、市直其他相关单位、濉溪经开区管委会)。积极推进高端铝板带箔产业园、循环产业园建设(责任单位:濉溪经开区管委会)。

25.建设长三角新能源产业生产基地。做大做强锂电池正极材料,引培一批负极材料、隔膜等锂电池材料企业,完善锂电池上游材料产业链(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投资促进中心、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濉溪经开区管委会)。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动力电池产业,重点发展动力锂电池,积极培育储能类锂电池和消费锂电池,推进锂电池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择机引入一批新能源乘用车整车制造商,布局A00级、A0级等中低端电动车领域(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投资促进中心、淮北高新区管委会)

26.建设重量级医药健康产业园。做大做强以华蟾素为特色的中成药,积极布局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等现代中药细分领域(责任单位:淮北高新区管委会、市市场监管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重点打造高端医疗产业园(责任单位:濉溪经开区管委会、市市场监管局、市卫健委)。加快引进高端康养服务机构,大力发展“中医+养生养老+现代健康管理”领域(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委、淮北高新区管委会)。鼓励国内外资本进入医疗、医养结合等领域,推动“互联网+医疗卫生”,助力健康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市卫健委)

27.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加强自主创新,依托中色研达、矿山机械、广博机电等企业,加大生产过程智能化改造力度,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濉溪经开区管委会)。以松菱电器、福神新材料等项目建设为基础,进一步推动智能家电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濉溪经开区管委会)

28.打造生态型工业高质量发展高地。依托高端铝板带箔产业园、新能源电池产业园、再生铝循环产业园,积极谋划一批有利于绿色产业链“补链接环”的项目,构建产业共生体系(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濉溪经开区管委会)。集聚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形成若干高水平、标志性前沿新材料企业和产品,形成化工新材料产业集聚区(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濉溪经开区管委会)

29.打造现代服务集聚区。积极发展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等领域,加快推进淮北科创中心建设(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产投公司、淮北高新区管委会)。加快搭建融合型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咨询、检测、认证一体化集成服务(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濉溪经开区管委会)。

(九)推动区域平台联动提升

30.全力建设皖北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快陶铝和铝基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发展,高标准建设产业承接平台(责任单位: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濉溪经开区管委会)。主动加强与徐州、海安、海门等无缝对接合作,承接一批铝基高端金属材料项目、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产业转移,提高铝基产业安徽市场比重(责任单位:濉溪经开区管委会)。推动淮北高新区建设省级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试验区,积极创建国家级高新区(责任单位:淮北高新区管委会)

31.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主动承接长三角区域和G60科创走廊溢出科技资源(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积极参与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络建设,推进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中心与实验装置、分析测试平台等共享(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深化长三角区域高校交流合作,鼓励长三角区域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在区内设立分支机构(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支持采取园中园、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模式与沪苏浙等地共建合作园区,探索建立要素投入共担和财税利益共享机制,大力发展“飞地经济”(责任单位: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濉溪经开区管委会)。加强与沪苏浙人力资源市场融合接轨,探索开展区域劳务经济合作(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32.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支持智能装备、新材料、煤化工等领域优势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园区(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积极围绕“一带一路”,开展内保外贷、买方信贷、卖方信贷等国际金融业务(责任单位:人行淮北市中心支行、淮北银保监分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淮北联动创新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拨付专项工作经费。建立工作专班,组建稳定、专业的干部队伍。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统筹推进联动创新区建设工作,协调解决跨部门重要事项和问题,督促检查相关工作的落实情况。加强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建立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联动创新区工作运行机制。

(二)强化责任落实

市直相关部门要根据淮北联动创新区的工作要求和发展重点,结合承担的改革任务,严格落实“清单制+责任制”,明确任务分工、完成时限和成果形式;要加强与省直对口部门联系,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大力支持。市直相关部门和淮北高新区管委会、濉溪经开区管委会对于在安徽自贸试验区已落地的制度创新成果,要加强学习,主动对接,及时复制推广;对于淮北联动创新区个性化的政策需求,要加强研究,形成方案,积极争取试点改革机会。

(三)完善制度保障

建立市直有关部门、淮北市高新区、濉溪经开区人员赴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芜蚌片区跟班学习制度,通过理论学习、实践学习、能力提升、跟踪反馈等多种模式,帮助淮北联动创新区工作人员掌握自由贸易试验区相关知识,了解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发展具体工作。结合国家支持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研究出台支持淮北联动创新区改革创新的制度。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加大对联动创新区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配置上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区内相关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完善专项扶持资金和产业基金配套制度。

(四)注重宣传引导

加强自贸试验区政策和知识的宣传培训,让更多的人了解自贸、熟悉自贸、会用自贸,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强化与主流媒体的战略合作,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媒体,宣传淮北联动创新区建设的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努力营造联动创新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舆论氛围。推动淮北联动创新区与安徽自贸试验区经验交流、成果共享,围绕自贸试验区建设和联动创新试点,积极开展科学大讲堂等培训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

(五)做好评估推广

探索推进“月调度”、调研问题“周反馈”的工作机制,定期发布联动创新区试点任务落地情况通报。积极开展改革任务落实情况综合评价考核工作,及时总结、推广改革创新的经验成果和典型案例,及时报告联动创新实施情况及政策诉求,形成上下联动、平衡推进的工作格局。

标签: 实施方案 创新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返回首页

收藏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