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这十年】创新创业教育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注入源头活水
【上理这十年】创新创业教育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注入源头活水
在位于嘉定工业区兴庆路168号的曼胡默尔滤清器(上海)有限公司一间会议室里,面对来自母校上海理工大学的老师,曼胡默尔中国区总裁徐捷动情地讲述着自己的母校情缘。在徐总自己眼中,上理人有这样一副“画像”:理论功底扎实,动手能力很强,但又不会只是墨守陈规、埋头苦干,反而时常在企业技术革新中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其实不仅是曼胡默尔,也不仅是徐总,有上理人奋斗足迹的地方,人们总会给上理毕业生这样的评价:既有踏实精神,又有前瞻眼光、开放思维。这一画像所描摹的上理人的气质,也许正可以解答一直萦绕在很多人心头的疑问:已经在上理工开展了20年、影响了一代代上理人的创新创业教育,到底“创什么”、“教什么”。
创新创业教育,何以为“创”
从根本上说,创新创业教育只是上理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育卓越工程人才的改革清单中的一项,但无疑是其中最成功、最耀眼的——国家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7年)、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7年),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2022年)……培育出的团队连续摘得两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金奖(2019年、2020年),相关教学成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三结合、三递进、三协同’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分别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2018年)……上理工几乎囊括了所有创新创业教育的国字号平台、奖项和荣誉,足可以跻身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第一方阵。
上理工几乎“集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所有国家级平台
2019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颁奖典礼现场
金奖项目负责人李涵(左五)及指导老师夏鲲(左四)、宇振盛(右五)
2020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我校获奖团队合影
荣誉背后是很多上理人再熟悉不过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创业史”:作为国内较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之一,2002年上理工就开始探索双创教育,之后学校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引领,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国内率先探索创业实验班培养模式,率先实施覆盖大学四年全过程、旨在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创新创业大作业,建立了课堂教学、创新实践、创业培育、企业孵化“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成功的经验可以列举很多,但其中最核心、最能体现上理工双创教育定位和人才培养宗旨的可以归结为一点: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专业能力+创业精神”兼备的特色鲜明的复合型人才。
正在改造中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将可同时容纳200人开展双创实践活动
这个定位意味着,上理工的创新创业教育从来不是只为了在双创竞赛中摘金夺银,也从来不是只为了培养若干位创业者和企业家,而是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新工科建设的重要一环,通过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通过以赛促学、以学促用,通过构建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所有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担当制造强国使命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上理人不断锤炼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努力担当制造强国使命。图为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展示厅
基于这样的定位,一是通过“院级-校级-市级-国家级”四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每年设立800余项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每届90%以上的学生提供双创活动的“项目平台”;二是把公共实验教学空间纳入双创教育“实践平台”,让所有学生在专业实践中锻炼创新能力;三是把原有的创新创业通识课程改革为4个必修学分的“创新创业大作业”,鼓励每位学生以高水平论文、授权专利、创新作品、竞赛获奖等各种形式实现双创能力的“自我培育”;四是校企共建的创业学院、“千导计划”创业导师资源、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等为每位参与双创竞赛和创业项目的学生提供“社会支持”。
中英学院打造“更国际、更教育”的双创教育体系,走出了以“星墨”创始人余昊源为代表的创业精英。
图为中英学院精心打造的创新领导力中心
作为创业孵化的重要一环,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学校双创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为大学生创业训练营开营仪式在大学科技园举行
首次入选“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事迹”的环建学院2020级博士生刘伟就是各种双创比赛中一路“升级进阶”。2018年参加学校“沪江圆梦”创业大赛时的刘伟还很挫败,因为他的路演中完全没有体现商业思想,时间还超了。但正是比赛中暴露的问题,成为他前行中的宝贵财富。之后通过“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周”等创新创业训练活动以及“挑战杯”“汇创青春”等创新创业比赛的锤炼,他最终将“互联网+”大赛国赛铜奖、“挑战杯”大赛国赛银奖等一系列奖项收入囊中。
以专业所长投身环保事业的刘伟,致力于做一只攻克水环境治理难题的“啄木鸟”
从百舸争流到千帆竞发再到万树花开,上理工的创新创业教育从一开始就不是创业梦想者的专享,而是从竞赛走入课程、从一个专业(创业班)走进所有专业、从创业能力的培育走向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正基于此,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评委才会这样的感慨:正是因为创新创业教育在上海理工大学有如此丰润的土壤,才得以支撑起参天大树,进而结出累累硕果。
创新创业教育,何以常青
翻开曾荣膺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的《“三结合、三递进、三协同”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这篇文本,所谓“三结合”是指“与素质教育结合、与专业教育结合、与科学研究结合”。短短21个字,却道出了上理工的创新创业教育缘何活力常在、成果丰硕,也使得在上理工整体一流人才培养体系中,创新创业教育与其他教育教学改革相辅相成、相互成就,共同在卓越人才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正因为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包含创新创业教育在内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才能从知识传授递进到能力培养,进而培育学生不畏挫折的勇气、敢于担当的精神;正因为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包含创新创业教育在内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才能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不断在竞赛与课程的双向反馈、专业与专业的交叉融合中,让人才培养方案更精细、评价标准更科学;正因为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包含创新创业教育在内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才能打破教学与科研的壁垒,让科研反哺教学,让本研相学相长,让双创成为有源之水。
参加青少年科技活动的EE-CUSP电子设计社团。这个社团是“十四五”期间首批上海市学生科技创新社团,从这个社团走出了“互联网+”大赛金奖团队李涵、李翔(第一任社长)等优秀学子。
“互联网+”大赛金奖团队成员、“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熊沛琪也是EE-CUSP电子设计社团的一员。
图为熊沛琪(中)参加“新时代?中国说”社团专场活动
而“三结合”正契合了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要以“四个回归”为基本遵循,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表达沟通、团队合作、实践操作的能力;建立科教融合、相互促进的协同培养机制,推动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
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于2019年4月28日在天津举行。
丁晓东校长与上海市教委领导及部分上海高校参会
在这一方针指引下,学校党委八届四次全会上审议通过的《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9-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具体就包括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推进“五课程一体系”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实施覆盖所有专业的科研项目课程教学;提升学生学业挑战度和学习成果,面向全体学生设立“荣誉项目”等等。
2019年9月4日召开的中共上海理工大学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图为会议现场
“行动计划”落地两年来,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以科研项目课程为例,自2020年启动以来,全校科研项目课程已立项319门,参与相关课程的学生共计完成论文232篇、专利40项、课程研究报告54项,参与市级和校级竞赛奖项61项、市级和校级创新创业11项。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材化学院杨义老师就是把中国商飞CR929飞机关键部件3D打印技术的开发这一国家重点装备项目带到了课堂上,让本科生就能熟悉并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实验设备的使用以及数据分析和科研报告撰写等,同时也提高了对材料专业的兴趣。同样是参加科研项目课程,材化学院不少同学已经在中科院SCI一区发表了论文。
中国商飞C919、CR929项目都有上理师生的身影,他们在虚拟制造、增材制造、复合材料无损探伤等领域贡献着上理智慧。
图为C919、CR929对比图。
今年暑期,版艺学院工业设计系黄颖捷老师带领研究生参与民航客机驾驶舱人机交互设计研究。
图为黄颖捷老师在民机驾驶舱与飞行教员进行技术探讨
而通过“五课程一体系”改革,学校“五育并举”格局基本形成,特别是美育教学改革迈出了坚实步伐,美育实践育人在理工科高校中独树一帜,大师剧《刘湛恩》、“沪江杯”诗词大赛等文化育人品牌,机械艺术博物馆等美育空间成为实施工程美育的有效载体;在体育竞赛课程改革方面,以联赛制为抓手,建立多维度、多层次、全覆盖的课程和赛事体系,磨砺学生团结合作、永不言败、奋勇拼搏的工程特色体育性格,在竞赛成绩方面也成效斐然。近两年我校学生在体育赛事中荣获全国冠军5项、上海市冠军48项。扎实的举措、丰硕的成果得到社会各界和主管部门的肯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被教育部誉为“地方大学好样板”。
学校以大型赛事为抓手丰富美育实施路径,在国家和上海市艺术展演中屡获佳绩,其中我校原创音乐短剧《春归》在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摘得一等奖。图为《春归》演出现场
成立于2018年的我校桥牌队在2020年5月举行的全民挑战赛中成功挑战国家桥牌队勇夺总擂主,并取得世界大学生智力运动会桥牌比赛第五名的优异成绩。图为由5位在校生组成的桥牌队
走对路,才能走得更远。正是因为上理人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进程中,并没有把视野局限在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局限于企业家、经理人的培育,而是定位于培养具备专业能力、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卓越工程人才,上理工的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才能一路行稳致远。
供稿:新闻中心
文:张炜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