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8日上海大众卫生报

2022年11月8日上海大众卫生报

image871.png


“四叶草”第五年——

全方位的健康守护,细微处的城市温度


温暖“四叶草”,健康有约定

“年年有变化,年年有收获。”作为一名“全勤”的医疗站医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医生李慧洋感慨不已。连续五年守护进博,李慧洋也在此过程中不断成长——从1号医疗站的队员成长为队长,从儿子、丈夫升级为新手爸爸。在李慧洋看来,今年将近一个月的闭环管理,压力和挑战兼具,但转念一想便决意坚持:“无论作为医生还是党员,我都应该冲锋在前。”

第五届进博会延续往年的医疗站设置,根据进口博览会总体规划和场馆分布,结合医疗服务的特点,在会展中心内设置5个医疗站,主要负责为进博会相关区域参观、参展等人员提供临时、便捷的医疗服务;对危重病人、特殊病人开展院前先期处置和伤病员转送工作;开展展区内重点疾病的监测工作。

在李慧洋看来,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是医疗站队员的职责。以他所在1号医疗站为例,华山医院充分发挥运动医学特色,保留场内处置能力,同时配以重症医学科、康复科护士,在让危重病人获得及时处置的同时,也能让外伤患者获得更有针对性的治疗。在前期布展阶段,已为十余位外伤患者进行相应治疗。

往“四叶草”的东北角走,15号临时观察处置点坐落在此。宝山区祁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医生黄剑身穿手术服、头顶手术帽、佩戴N95口罩,与一位“大白”护士配合值守。为对发热异常人员进行及时的留观管理,今年展区内外设置24个临时观察处置点,开展包括体温复测、信息登记及报告、人员转送等工作。

一名熟悉新冠疫情处置流程的医生与一名具备核酸采样等操作技能的护士,是临时观察处置点的“标配”。从清晨7点入驻到晚上7点收工,“一医一护”分别顶着全副武装的“行头”,值守12小时。作为一名防疫老将,黄剑的值守路径覆盖城市的多个角落,因此疏于陪伴家人孩子,但他说:“这是我的责任!”

“没事,不用担心。来,跟着我调整呼吸。”市医疗急救中心随车医生郜素燕轻抚“小叶子”缓缓说道。在 2号医疗站前,一名志愿者由于例假疼痛难忍前来求助,此时她已出现呕吐、抽搐现象,用药后仍未好转。情急之下,医疗站医生立即呼叫点位保障的2号急救车。

连续参加四届进博会的郜素燕,作为一线随车医生已有10年经验。到达现场后,她冷静镇定综合判断,患者或为情绪紧张、过度通气导致的呼吸性碱中毒,经过及时处置后,病症逐渐缓解。事后,“小叶子”感激不已:“不用转运真是太好了,我又能继续做志愿者了。”

在“四叶草”不远处,有一群进博会的“守护者”。“还剩最后一组数据。”晚上7点,在进博会医疗卫生防疫组现场指挥部,工作还在继续。每天下午6点后,需要对当天所有医疗站、临时留观点等报送信息进行汇总并制成报表上传。从往年在定点医院的“幕后”,走到今年进博会医疗保障的“台前”。来自同仁医院、进博现场指挥部的陈丹妮不禁感慨:“这里充满挑战。”

进博会医疗卫生防疫组除了对接馆内医疗站、临时留观点、“120”急救之外,还要与35家定点医疗机构对接,甚至跨部门、跨领域共事。与陈丹妮并肩作战的战友,来自上海卫生系统各单位。日复一日高强度工作中,陈丹妮发现:“每一位都是精兵强将,组成了高效的医疗服务流程。在有限的条件下,将医疗救治做到极致。”

穿梭在“四叶草”,正是对每瓣“叶子”的细微守护,让每一位参展商、观展人,得以安心享受这一大型国际博览的盛宴。

坚守“四叶草”,五年如一日

“报告,已完成晚班病媒生物巡查和场馆预防消毒任务,返回备勤点。”凌晨2点多,第五届进博会病媒生物控制和环境消毒应急处置保障队的队员结束当晚工作,准备返回备勤点。从10月23日开始,由市及青浦区爱卫会办公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以及上海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病媒生物防制预备队54名队员组成的这支队伍,再次担负起守护“四叶草”的职责。连续五届保障,他们始终坚守,不辱使命,维护展会的公共卫生安全。

2018年,市爱卫办联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委托市健康促进协会招募20支优质社会有害生物防制机构(PCO),组建首批上海市病媒生物应急处置预备队。2021年,为深入贯彻本市“公卫二十条”要求,结合首批预备队调整需要,市爱卫办会同相关单位继续从本市优质PCO机构中遴选10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共计110名专业人员组建“上海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病媒生物防制预备队”,正式纳入上海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备队统一管理。预备队成立以来,连续两年做好进博会等重大活动病媒生物防制保障和环境消毒应急处置,为保障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与往年不同的是,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保障进博会顺利举办,今年对所有进入场馆内部的工作人员都提前实行闭环管理,因此能进入场馆的应急处置队员人数相比往届十分有限。此外,以往病媒生物防制保障准备从3月开始,但今年受疫情影响,直到8月才开始配合国家会展中心复展压力测试工作同步进行,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市爱卫办介绍,今年参与保障的54名专业队员,均持有消杀和消毒双证,其中42.7%为行业高级资质,且大部分人员参与过前两届进博览相关工作,有着丰富经验,都是不折不扣的应急处置“老兵”。进入闭环流程以后,他们6人一组、分为9个小队,每天早上8点开始,各领队按照任务分配,从药械仓库领取日常巡查的药械,到指定位置开始蚊蝇鼠蟑等病媒生物消杀处置。每天下午3点前,各领队到指挥中心汇报一天工作情况和数据汇总,布置第二天任务。晚班则有3支队伍组成,到凌晨2点结束当天工作。

此外,今年场馆内增设一个病媒生物防制应急处置备勤点,常备一些应急处置设备,每天从9个小队中抽调6名队员应急值守,随时待命。他们肩负5个常设医疗站、24个临时留观点,以及国家会展中心内的环境消杀应急处置工作。如有突发事件,备勤点值守队员接到指令后15分钟内赶到现场,并根据专家指导环境消毒,按流程进行处置,让点位尽快恢复正常使用。同时,他们还承担位于国家会展中心P6和北广场核酸检测点的环境消杀工作,每天当场馆布展人员离开后,还要对全部15个场馆做好环境预防性消毒。可以说,他们是每天最后离开场馆的人。

今年病媒生物控制和环境消毒应急处置仍然实行分级保障工作制度,但除了核心保障区域的54名队员以外,缓冲区还有来自青浦、闵行、长宁及其他区的155名专业队员,与指挥中心共同组成一套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运转顺畅的病媒生物控制和环境消毒应急处置保障体系。

市爱卫办介绍,今年会展中心病媒防制保障的重点餐饮单位,鼠、蟑及绿化小飞虫问题与往年相比也有一些变化,因整个场馆闭馆时间较长,老鼠、蚊虫、蟑螂等“四害”隐患有所增加,因此在工作细节上也相应调整,明确做到病媒生物防制不漏角角落落。自入驻“四叶草”以来,已组织驻场队员开展多轮集中控制和消杀活动。

同时,今年从9月恢复常态化病媒生物监测开始,每月监测两次,每次监测点位包括:蚊二氧化碳24灯次,诱卵器600只,人诱成蚊点24处,捕蝇笼48个,鼠、蟑70家次,合计766点位。针对监测数据,工作组及时处置。临近进博会召开期间,还增加监测频次。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国家会展中心主要展馆和场所病媒生物密度水平已达国家标准A级,全面达到保障方案要求标准。进博会举行期间,工作组继续围绕餐饮、展馆、会务、外环境等各类场所开展病媒生物控制常态化巡查,做到即知即改,问题不过夜。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进博会在去年采用可实时定位各保障队工作和巡查路径记录的GPS工具箱功能上,又有改进与提升——新增工作电子台账功能,让每一名应急处置队员可直接通过手机端,对发现的病媒生物侵害问题和处置情况进行上报。与此同时,在位于国家会展中心AO的病媒生物控制和环境消毒应急处置保障组临时办公室内,偌大的电子屏幕可直接显示最新动态,并滚动播出,强化工作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派遣就近队员前往开展应急处置。

东方既白,病媒生物控制和环境消毒应急处置保障队的队员们如往常一样,出发前往相应的场馆,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五年如一日,通过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病媒防制工作,全力为进博会创造优质良好环境,更强有力保障城市公共卫生安全。

无烟“四叶草”,一抹“小清新”

“先生您好,吸烟有害健康,本届进博会全面禁烟,请戴好口罩,感谢理解配合。”3号展馆外,参展商何先生刚从兜里取出电子烟,即被一位手持禁烟提示牌、身穿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志愿者马甲的“小叶子”志愿者劝阻了。定睛一看,手持牌上印有卷烟和电子烟的新版禁烟标识。在“四叶草”内,有不少“烟民”与何先生一样,惊讶于加上电子烟的禁烟提示。

事实上,新版禁烟新标“诞生”不过十多天。10月 28日,《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简称《条例》)修正案实施,电子烟被纳入公共场所禁烟范围,即全市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及部分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禁止吸烟(包括电子烟)。

历年进博会,控烟保障始终是卫生健康保障工作任务之一,除了做好场馆内的无烟环境宣传和健康氛围营造外,同时监管部门和场所单位加强做好控烟监督管理。国家会展中心积极响应,控烟管理力度再升一级,全力打造“无烟进博”——在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的支持和指导下,在全市率先行动,展馆内全面更新禁烟标识,营造良好的无烟环境氛围,助力健康进博。不止国家会展中心,在“外滩之窗”等上海的城市地标,“无烟健康进博”主题宣传大屏也已于半个月前陆续投放。随着《条例》修正案的出台和落实,上海向社会共治的无烟城市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

延续历年进博会传统,在“小叶子”志愿者中单独设立的“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志愿服务队”,今年由59位上海健康医学院的优秀医学生代表组建而成,由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和共青团市委指导,市健康促进中心、市控制吸烟协会、市健康促进志愿服务总队、上海健康医学院、青浦区卫生健康委、青浦区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指导中心共同负责组织和落实。这支特别的“小叶子”队伍以更高标准、更好水平、更严要求投入进博会志愿服务工作,发挥医学生专业优势,展现过硬本领,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者誓言。

上海健康医学院护理学专业的2020级学生叶鉴葶,与进博会有着特别的缘分。同学们口中的这个“小叶子”,终于走进“四叶草”,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叶子”。“很高兴这次能通过选拔,参与第五届进博会健康志愿服务。”在学校团总支担任组织部部长期间,叶鉴葶常常听到学姐、学长分享进博会志愿服务的故事,那一份荣誉让她心驰神往,“相信这一段经历,也会成为我大学时期美好的回忆。”

“营造全方位、广覆盖的进博会良好健康宣传氛围”,这是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志愿服务的目标。进博会期间,“小叶子”们提供一系列志愿服务,包括疫情防控宣传和健康提示、场馆健康服务引导、应急救助咨询、控烟宣传和劝阻违规吸烟协助控烟管理等。在展会期间,他们每天以巡查形式开展志愿服务,提醒场馆内参展者和工作人员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劝阻吸烟等。

这支青春、活力、热情、专业的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志愿服务队,身着不同于其他“小叶子”的白色冲锋衣和蓝色志愿者马甲,成为“四叶草”中健康上海的一道流动风景,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为这座城市带来一抹更清新的空气与更健康的氛围。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卫生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