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专项转移支付2021年度绩效自评报告

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专项转移支付2021年度绩效自评报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通知公告

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专项转移支付2021年度绩效自评报告

来源:自治区残联计财部 发布时间:2022-12-29 19:28


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执行情况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财监〔2022〕1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开展2021年度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执行情况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桂财办〔2022〕11号)等精神,自治区残联对2021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项目进行绩效自评。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中央下达专项转移支付预算情况。

根据《财政部关于提前下达2021年中央财政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财社〔2020〕177号)、《财政部关于下达2021年中央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财社〔2021〕27号)和《财政部关于下达2021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财社〔2021〕51号)精神,下达广西残疾人事业发展中央补助资金16,12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补助资金5,455万元;彩票公益金补助资金10,674万元。

(二)整体绩效目标情况。

广西残联根据财政部和广西财政厅有关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文件精神和要求,按照因素法、项目法原则补助市县资金,及时制定资金分配方案,在规定时间内将分配方案报自治区财政厅,通过转移支付方式拨付补助资金。

2021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设置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资金绩效目标。

目标1:通过开展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项目年度工作,为肢体、视力、精神、智力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努力提高受助残疾人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

目标2:完成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年度工作,帮助农村残疾人提高生产增收技能。

目标3:通过“阳光家园计划”项目年度工作的实施,帮助残疾人得到托养照料服务,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

目标4:为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车主发放燃油补贴,弥补残疾人出行成本。

2.彩票公益金绩效目标。

目标1:为符合条件的0-6岁残疾儿童提供人工耳蜗及助听器验配、肢体矫治手术、功能训练等基本康复服务,改善残疾儿童功能状况,不断提高残疾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增强社会参与;为早期干预试点地区有需求的小龄听力、肢体等残疾儿童提供亲子同训、家长培训等以家庭为中心的早期干预康复服务,改善残疾儿童功能状况,不断提高残疾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增强社会参与。

目标 2:支持困难重度残疾人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改善残疾人居家环境。

目标3:为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机构配置康复训练设备,提升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能力。

目标4:通过实施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及文化产业项目,使残疾人参与文化活动的需求得到满足。

目标5:通过扶持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发展,丰富和活跃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

目标6:为困难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提供残疾评定,减轻残疾人经济负担。

二、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明确绩效评价的目的。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桂发〔2018〕26号)决策部署,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明确监管职责,加强项目管理,加快支出进度,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推动残疾人扶持政策的落实,促进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确定绩效评价的对象和范围。

根据自治区财政厅《关于编制自治区本级2021—2023年部门中期财政规划和2021年部门预算的通知》(桂财预〔2020〕94号)、《关于进一步规范自治区本级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桂财办〔2019〕99号)要求,编制预算项目年度绩效目标(具体包括:年初随部门预算编制的项目绩效目标、年中追加预算编制的项目绩效目标、年中二次分配资金补编的项目绩效目标)的预算项目,均须开展绩效自评。广西区残联涉及绩效自评的资金项目为广西残疾人事业发展中央补助资金16,12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补助资金5,455万元;彩票公益金补助资金10,674万元。

(三)确定评价方法。

本次评价主要采用案卷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专家评审法、实地勘察和座谈法、问卷调查法等。

1.案卷研究法。

案卷研究是从现有的项目文件、国家和地方的发展政策和战略规划、各种相关的研究和咨询报告等文档资料中寻找数据的过程。

2.比较分析法。

是指将实施情况与绩效目标、历史情况、地区同类支出情况进行比较的方法。

3.因素分析法。

是指综合分析影响绩效目标实现、实施效果的内外部因素的方法。

4.专家评审法。

它是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以打分等方式做出定量评价。

5.座谈法和实地勘察。

评价小组座谈及实地勘察的对象及内容为:一是与项目实施单位相关人员座谈,主要了解项目的背景及相关管理要求。二是与负责具体实施的相关机构座谈,主要了解项目开展的具体情况。三是对群众进行访谈,主要了解项目的实施效果。

6.问卷调查法。

评价小组向项目受益残疾人及其亲属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广大残疾人及其家商户对我区残疾人保障工作的满意程度。

(四)分析评价。

首先,评价小组在了解项目情况后,构建绩效自评指标体系;其次,收集各项目实施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相关材料,进行对照检查;最后,对评价过程中收集的资料(项目合同、项目阶段性报告、验收报告和付款凭证等)进行归纳、汇总分析,依据设定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分,形成自评报告。

三、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

2021年中央转移支付广西残疾人事业发展资金16,12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补助资金5,455万元;彩票公益金补助资金10,674万元。转移支付资金已在2021年7月底前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全部拨付有关市和县、(市、区)。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分析。

根据汇总各市、县(市、区)残联数据,2021年共执行中央补助资金(一般公共预算)5,333.50万元,执行率97.77%;执行中央补助资金(彩票公益金)7,973.35万元,执行率74.70%。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1)加强制度建设。会同广西财政厅出台《关于印发广西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文件明确了补助市县资金的分配时限、程序及有关规定,明确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绩效管理办法》等制度,完善监督体系,保障资金安全有效。印发了《广西残联“阳光家园”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自治区残联 自治区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广西“阳光助残基地”项目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指导手册(2019年版)》等一系列项目管理制度,明确了项目申报资助基本条件、扶持对象、资助范围、申请与审核、审批程序等原则要求,增强资金分配的约束性、规范性、公平性,加强和规范各项目管理,强化绩效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加强培训学习。广西残联每年举办全区性的康复、教育就业、维权、宣传文化体育、组织建设、财务管理等业务培训班,提升基层残联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规范项目实施。2021年组织开展了全区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采集员培训班、全区残联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业务培训班、全区残疾人康复业务培训班、全区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残疾人维权工作业务培训班和全区残联系统财务人员培训班等。

(3)加强指导监督。一是2021年5月,广西残联在南宁召开全区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各市、县(市、区)残联负责同志参会。广西残联主要负责人在会上重点部署加快转移支付资金执行进度工作,要求各级残联理事长提高政治站位,承担起资金执行进度工作的监督、指导责任,推动项目执行进度;强调中央支持广西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是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群体关爱关怀的重要体现,是巩固脱拓展残疾人贫攻坚成果的关键环节,要求各地深入查摆原因,制定方案,倒排工期,加快资金支出,用心、用情、用力推进工作,把党和政府惠残助残的好政策落地落实。二是组织各市残联财务人员召开专项资金执行进度推进会。要求各市抓好本辖区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分析问题原因,以问题为导向,加快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工作。会议强调各级残联财务人员作为专项资金的具体执行人,要加大对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在提高预算执行率的同时要规范专项资金使用方向,不得超范围、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会议要求各地要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主动联系,争取当地财政部门在支付资金等环节的支持。三是广西残联组成6个由理事会领导带队的调研组,赴全区14个设区市开展“学党史、访残情、办实事、开新局”调研活动,指导各地及时实施各项助残惠残项目,督促加快项目资金执行进度。四是开展残疾人项目检查、审计,做好项目绩效评价工作。2021年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资金审计工作,开展“阳光家园计划”项目绩效目标跟踪监控工作。对审计、绩效评价等发现各级残联在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要求各地认真及时进行整改,广西残联相关业务部门指导督促各地开展整改工作,起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效果,不断提升专项资金使用管理。

(4)健全通报督导机制。2021年,广西残联先后7次向全区通报中央、自治区残疾人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执行情况,并针对广西实际情况提出加快资金执行和规范资金使用的具体要求。广西残联领导分别带队到执行偏慢的地区开展专项调研督导,在各地召集政府分管领导、财政部门分管领导、残联负责同志共同研究,逐项梳理问题,破解资金执行进度慢的难题。

(5)组织开展绩效自评工作。根据财政部、中国残联的有关部署,广西残联及时印发开展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区各级残联按照绩效目标任务认真开展绩效自评工作。在3月中旬组织各市残联到南宁开展绩效自评集中会审,确保绩效自评情况真实、准确。

(二)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通过开展残疾人基本康复复核项目年度工作,为******名肢体、视力、精神、智力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为*****名困难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努力提高受助残疾人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

完成*****人次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年度工作,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提高生产增收技能。

通过“阳光家园计划”项目年度工作的实施,帮助*****人次残疾人得到托养照料服务。

为2657人次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车主发放燃油补贴,弥补残疾人出行成本。

*****名符合条件的0-6岁残疾儿童提供人工耳蜗及助听器验配、肢体矫治手术、功能训练等基本康复服务,改善残疾儿童功能状况,不断提高残疾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增强社会参与;为88人次早期干预试点地区有需求的小龄听力、肢体等残疾儿童提供亲子同训、家长培训等以家庭为中心的早期干预康复服务,改善残疾儿童功能状况,不断提高残疾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增强社会参与。

支持5871名困难重度残疾人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改善残疾人居家环境。

为2个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机构配置康复训练设备,提升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能力。

实施498户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及文化产业项目,使残疾人参与文化活动的需要得到满足。

扶持1个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展,丰富和活跃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

为2530名困难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提供残疾评定,减轻残疾人经济负担。

(三)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数量指标

得到基本康复服务年初任务数为*****人,实际完成******人,其中中央资金完成******人,中央资金完成率112.22%。

接受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年初任务数为7080人次,实际完成*****人次,其中中央资金完成7087人次,中央资金完成率100.10%。

补助接受托养服务年初任务数为*****人次,实际完成*****人次,其中中央资金完成*****人次,中央资金完成率100.18%。

配置辅助器具残疾人年初任务数为7201人,实际完成*****人,其中中央资金完成7876人,中央资金完成率109.37%。

发放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年初任务数为2780人次,实际完成2657人次,其中中央资金完成2548人次,中央资金完成率91.65%。

得到基本康复服务的残疾儿童年初任务数为4777人,实际完成*****人,其中中央资金完成5184人,中央资金完成率108.52%。

早期干预残疾儿童年初任务数为88人,实际完成88人,其中中央资金完成88人,中央资金完成率100%。

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年初任务数为3176人,实际完成5871人,其中中央资金完成3241人,中央资金完成率102.05%。

得到补助的康复和托养机构年初任务数为2个,实际完成2个,其中中央资金完成2个,中央资金完成率100%。

实施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年初任务数为500户,实际完成498户,其中中央资金完成492户,中央资金完成率98.40%。

扶持残疾人文化产业或非遗基地年初任务数为1个,实际完成1个,其中中央资金完成1个,中央资金完成率100%。

得到残疾评定补贴的残疾人年初任务数为2530人;全区按要求开展残疾人评定工作,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进行补贴。2021年实际完成补贴2530人,其中中央资金完成2530人,中央资金完成率100%。

(2)质量指标

本项目拟通过对农村残疾人进行实用技术培训,让残疾人掌握1-2门生产技能,提高他们劳动就业、自力更生的能力。2021年度,广西残联及各市县残联部门组织多场实用技能培训会,通过培训,农村残疾人基本掌握的1-2门及以上的生产技能,达到预期目标要求。

(3)成本指标

根据2021年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发放工作方案,全区对符合机动轮椅车国家标准(GB*****-2006)的相关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标准为每辆每年260元。2021年度,全区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均按260元/辆的标准进行补助。

(4)时效指标

残疾人事业发展涉及的各项目要求完成时间为2021年12月,项目实际完成时间为2021年12月,各项目基本上均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2021年度,广西区残联为完成******名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经过基本的康复治疗,全区残疾人康复水平有所提高;

2021年度,广西区残联培训结合本地残疾人需求,邀请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专家为残疾人进行培训,通过教师讲授、多媒体教学和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详细讲解了农业生产等各方面相关知识等,增强了残疾人的创业就业信心,为带动残疾人创业就业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培训,农村残疾人生活生产能力有所提高;

2021年度广西区各级残联从就业、康复、教育等多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残疾人生活品质,让残疾人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及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同时,社会各界向残疾人特殊团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全区关心、理解、支持残疾人的社会氛围有所改善;

发放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是党和国家关注和改善民生、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新举措,充分体现了国家、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怀。2021年度广西区残联对全区2657人发放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保障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缓解了残疾人经济负担,提高了残疾人生活质量,全区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车主出行便利程度有所提高;

2021年广西区残联为*****名残疾儿童提供基本康复服务,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得到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45%以上;

通过组织开展2021年残疾人文化周活动,依托网络平台、社区、残疾人服务机构、特教学校、福利企业以及各类公共文化场所,因地制宜组织残疾人就近、就便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开展全区残疾人艺术汇演评比,进一步促进基层开展残疾人文化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展示残疾人特殊艺术才华,推进特殊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开展残疾人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针对残疾人的各类免费的知识讲座、书画、摄影、集邮和传统手工艺等合适残疾人广泛参与的文化艺术培训,组织举办文艺演出、书画、摄影、手工艺品等群众基础深厚、符合残疾人身心特点的文化活动,达到残疾人进的来、融进去、能受益的目的,不断提高残疾人审美修养、丰富其精神世界、培养创新意识和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残疾人享有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所提高;

2021年度为5871个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通过楼梯、厨房、卫生间等进行重新改造后,大大提高残疾人进出的方便程度,残疾人居家生活便利程度有所提高;

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覆盖率达到23%以上。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残疾人或其家属对残疾人康复服务的满意度达到80%以上;

接受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残疾人或家属满意度达到70%以上;

接受托养服务残疾人或其家属的满意度达到70%以上;

接受燃油补贴残疾人的满意度达到80%以上;

残疾儿童或家属对基本康复服务的满意度达到80%以上;

接受无障碍改造残疾人家庭的满意度达到80%以上;

残疾人及亲友对残疾人能享有的文化服务的满意度达到80%以上。

三、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偏离目标原因分析。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经费未完成,主要原因:截至2021年12月31日,5184名残疾儿童已在康复服务机构接受康复救助,因县级残联根据服务进度分期拨付训练款项,部分儿童尚未结束训练,因此部分资金需在2022年服务结束后方能执行完毕。

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项目有232人未完成,主要原因:一些地区有部分残疾人机动轮椅车报废,不符合补贴条件;一些地区因申请人死亡等原因不符合补贴条件。

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项目未完成,主要原因为:个别地区因疫情原因未能开展相关活动。

(二)下一步改进措施。

1.加强对基层残联督促指导力度,规范项目实施,进一步加强项目组织管理,加大对项目实施检查跟踪力度,督促未完成单位尽快完成年度任务。

2.通过补助资金执行进度通报、约谈和现场督导等方式,加强督促各地加快补助资金执行进度,切实发挥中央财政资金效益。

3.进一步对评价结果进行运用,对项目实施缓慢、资金执行较慢的地区采取扣减项目经费等方式,提高补助资金使用效率。

四、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把绩效自评结果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安排以后年度补助资金的依据,改进管理措施,完善管理办法,调整和优化预算支出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

广西残联根据中国残联和广西财政厅的有关要求公开绩效评价结果。

五、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一)工作经验。

1.夯实残疾人社会保障基础。一是实施“阳光家园计划”项目,为智力、精神和重度贫困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及护理、心理辅导、职业康复与劳动技术训练等托养服务,切实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二是为贫困残疾人进行居家无障碍改造,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出行便利程度。

2.加大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力度。为残疾人进行了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残疾人生产能力,巩固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

3.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依托各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做好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工作;为困难残疾人发放轮椅、助行器、拐杖、盲杖等辅助器具,加强与各级卫生部门联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依托社会服务机构和医院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为困难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

(二)存在问题。

1.残疾人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不足,达不到普惠要求。我区大量残疾人需要康复服务,残疾人及其家庭生活还十分困难,残疾人就业还不充分,城乡残疾人收入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还比较大。康复、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还不能满足残疾人的需求,基层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尤其薄弱,专业服务人才相当匮乏。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障碍。

2.部分项目人均标准较低,实施较为困难,效果未能充分体现。广西是经济发展滞后地区,困难残疾人大多居住在偏远的山村,项目实施难度较大,项目实施效果不够明显。

(三)建议

1.加大对广西残疾人事业资金投入,让更多残疾人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助残惠残政策。

2.提高补助标准,使受助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效果更加显著。

3.完善制度,加强监管。探索引入第三方作为评估机构,开展对补助项目进行绩效考评,客观公正评价项目,确保补助资金用好用足,残疾人满意度较高。

4.扩大宣传,营造氛围。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宣传,让社会都关注关心残疾人群体。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附件1: 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转移支付绩效自评表(一般公共预算).xls

附件2: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转移支付绩效自评表(彩票公益金).xls


打印本页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残疾人 支付 专项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