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丹棱县“十四五”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丹棱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丹棱县“十四五”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丹棱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丹棱县“十四五”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丹棱经开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单位):
《丹棱县“十四五”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规划》已经县十八届人民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丹棱县人民政府
2023年1月9日
丹棱县“十四五”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规划
二Ο二三年一月
目 录
前言6
第一章发展基础7
第一节“十三五”发展成效显著7
第二节“十四五”机遇挑战并存16
第二章总体要求20
第一节指导思想20
第二节基本原则20
第三节战略定位22
第四节发展目标23
第三章坚守粮食安全底线,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丹棱示范片25
第一节锚定“天府粮仓”丹棱示范片总体目标26
第二节优化“天府粮仓”丹棱示范片空间布局26
第三节夯实“天府粮仓”丹棱示范片基础支撑27
第四节激发“天府粮仓”丹棱示范片内生动力28
第五节提升“天府粮仓”丹棱示范片综合效益30
第四章突出特色精品农业,推动“3244”都市现代绿色农业提质增效32
第一节做精做优3大地标产业33
第二节做大做强2大重点产业34
第三节做专做深4大特色产业35
第四节做稳做实4大先导性产业36
第五章健全现代农业体系,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37
第一节构建现代农业园区梯次发展体系38
第二节提升农业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40
第三节深入推进都市现代农业绿色发展46
第四节完善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体系48
第五节融入“双循环”打造农业对外合作高地50
第六章全面发展美丽经济,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典范”51
第一节全域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51
第二节持续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54
第三节持续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55
第四节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57
第五节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59
第六节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61
第七节推动农村消费扩容提质62
第七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63
第一节建立健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63
第二节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63
第三节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分类帮扶机制64
第四节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64
第五节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65
第六节做好产业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66
第八章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探索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66
第一节探索集体经济运行机制66
第二节强化农村人才引进培育67
第三节落实农业优先投入发展67
第四节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68
第五节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68
第九章规划实施保障69
第一节健全推进机制69
第二节强化要素保障71
第三节突出项目支撑72
第十章环境影响评价72
第一节环境现状72
第二节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73
第三节环境影响减缓措施75
第四节评价结论77
附件丹棱县“十四五”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重点项目库78
前 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县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丹棱新征程、全面建成成都都市圈美丽经济示范区·大雅幸福新家园的机遇期,也是我县脱贫攻坚任务胜利完成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典范的攻坚期。
为强化规划引领,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奋力建设国家级乡村振兴先进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成渝经济圈农副产品供应基地、蓉欧贸易优质农产品重点基地县决策部署,县农业农村局牵头编制了《丹棱县“十四五”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规划》。
本规划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新时期“三农”工作指示精神,依据《“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四川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眉山市“十四五”都市现代绿色农业规划》《丹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上位规划,立足我县“长在农业、优在生态、美在乡村、富在农民”的比较优势,研判未来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对“十四五”时期我县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等作出了具体部署。
本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我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都市现代绿色农业的指导性文件。
第一章发展基础
第一节“十三五”发展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响亮提出“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典范”的发展定位,创新思路,精准施策,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荣获全国首个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试点县、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等21个国家级荣誉,走出了一条西部丘陵地区产业主导、融合共进、均衡发展的乡村振兴和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之路。
一、都市现代绿色农业高效发展
狠抓粮食、生猪生产,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形成了以晚熟柑橘引领,绿茶、脆红李等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保障了城乡居民“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稳定供应,农业“压舱石”作用日益稳固。一是农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十三五”期间,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04%,2020年达到14.52亿元,较2015年提高45.2%,“味在眉山·丹棱特产”销售收入62.25亿元。二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全年农林牧渔总产值24.6亿元;农作物播种面积*****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893公顷、总产量5.4万吨,油菜播种面积4357公顷、总产量0.75万吨;园林水果产量19.2万吨;茶叶产量0.33万吨;蚕茧产量77吨;小家禽出栏220万只;生猪出栏11.67万头,期末存栏10.03万头;肉类总产量1.2万吨;禽蛋产量5791吨;水产品产量5458吨。三是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高标准农田达到8.67万亩、占比52.55%,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6.30%。四是绿色生产水平持续提高。创建丹棱桔橙、丹棱脆红李两大地标产品,建成丹棱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杂柑)4.3万亩,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回收处置率85%以上,省、市2020年例行监测抽检合格率98.82%,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创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五是经营主体规模不断壮大。认定职业农民200余人,培育家庭农场955个,其中省级示范农场27个、市级示范农场32个、县级示范农场92个。六是农业新业态加快发展。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实施全域景区化连片提升,改造提升天府橙都农业主题公园,实施仁美桔香稻田项目,打造幸福谷人文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6个,天府橙都主题公园入选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农村电商蓬勃发展,依托晚熟柑橘、脆红李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扶持农村电商发展,获评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县培育骄阳果业专业合作社、柒分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电商企业50余家、网店(微店)3500余家,实现年销售额6亿多元。创成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数据来源:2015-2020年丹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1丹棱县“十三五”期间第一产业增加值变化情况
表1丹棱县2015年与2020年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对比
主要指标 | 2015年 | 2020年 | 变化 | |
农产品 | 粮食播种面积(公顷) | 7893 | ↓ 41.99% | |
粮食总产量(万吨) | 7.8 | 5.4 | ↓ 30.77% | |
油菜播种面积(公顷) | 4227 | 4357 | ↑ 3.08% | |
油菜总产量(万吨) | 0.68 | 0.75 | ↑ 10.29% | |
水果产量(万吨) | 14.4 | 19.2 | ↑ 33.33% | |
茶叶产量(万吨) | 0.30 | 0.33 | ↑ 10.00% | |
蚕茧产量(吨) | 2478 | 77 | ↓ 96.89% | |
畜牧业 | 生猪出栏(万头) | 20.91 | 11.67 | ↓ 44.19% |
生猪存栏(万头) | 13.39 | 10.03 | ↓ 25.09% | |
小家禽出栏(万只) | 174 | 220 | ↑ 26.44% | |
肉类总产量(万吨) | 1.93 | 1.2 | ↓ 37.82% | |
禽蛋(吨) | 6253 | 5791 | ↓ 7.39% | |
林业 | 森林面积(公顷) | *****.46 | ↓ 0.05% | |
渔业 | 水产品产量(吨) | 4250 | 5458 | ↑ 28.42% |
数据来源:2015年、2020年丹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桔橙总部经济加快集聚成势
突出品牌品质品效,以强链、补链、融链为重点,聚力打造桔橙总部经济,探索建设川果产业集群核心区。一是“强链”夯基础。坚持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化农业、实现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按照“一镇一园区,一园一特色”思路,规划建设柑橘、桔橙、脆红李、茶叶、粮油“五大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果、桑、茶、林”特色产业51万亩,其中桔橙18万亩、产值30亿元。齐乐镇梅湾村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杨场镇创成全国农业产业强镇。二是“补链”增质效。建立桔橙商品化处理、桔橙精深加工等农产品加工基地3个,修建冷藏库705座,引进桔橙分选线、无损检测分选线23条,发展水果产地初加工企业和个体近300家,晚熟柑橘产地初加工率达90%以上。与多家连锁超市签订“农超对接”合作协议,实现丹棱桔橙进入各大连锁商超。联合四川威兰特食品有限公司开展优质果品与果酒技术研发创新、果品现代化前沿深加工,推出“果小酒”等果酒系列。三是“融链”强品牌。依托“农业部地理标志农产品”“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金字招牌,连续9年赴外举办丹棱“不知火”品牌推介会,连续9届举办桔橙节。携手中柑所、省农科院联合举办“中国柑橘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与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联合举办三届“中国西部农特产品微电商峰会”,搭建全国桔橙产业交流平台。组织参加国内外各类会节,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丹棱“不知火”远销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丹棱桔橙”连续5次跻身中国区域品牌百强榜,品牌价值突破50亿元。
三、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为典范
原创性地把全县449平方公里全部规划成一个国家乡村公园,纵深推进“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治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提升,荣获2020年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2019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一是全面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建改结合、补面提标,推动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推行粪污无害化处理后还田,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9.5%,无害化卫生厕所达标率达93.3%。二是全面实施农村“污水革命”。探索出在农户聚居点建设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分散居民点建设一体化处理设施、人工湿地池、三格式化粪池的模式。全县48个村生活污水有效处理率达100%,成功创建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改革试点县。全面实施农村“垃圾革命”。“一元钱”撬动农村垃圾治理新机制被评为2018中国乡村振兴十大先锋榜样,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的村占比、村民小组保洁员配备率均达100%。四是全面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力度,探索实施人畜粪污“3211”综合利用模式,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废旧农膜回收处理利用、农业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均达85%以上。五是全面整治农村“村容村貌”。结合我县实际和农户意愿,全域统筹进行规划设计,打造重点线路及精品村落,被省住建厅列为农房风貌整治提升示范县之一。幸福古村入选全国特色村庄。
四、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全面改善
坚持把城乡均衡一体作为最终目标,做足“惠农”文章,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一是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大力实施“十大扶贫行动”和19个扶贫专项,高质量完成8521名贫困人口、21个省市贫困村的脱贫摘帽,三次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三次省级脱贫攻坚交叉考核被评为“好”。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创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县乡村道路通达率、通畅率和乡镇建制村客运覆盖率均达100%,农村公路等级公路比例、高等级铺装路面公路比例均达到95%以上,居眉山市第一。全域实施安全饮水项目,构建起青衣江自来水县域全覆盖及城乡一体供水体系。全域开展村庄“路灯照明”工程建设,全县乡村公共空间及道路照明设施得到基本完善。持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网综合电压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大力推进宽带网络进村入户,全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100%。三是农村公共服务全面优化。持续深化市县人民医院医联体合作,县域内就诊率达92%以上。大力推进城乡初中同标提质、城乡小学幼儿园均衡发展,投入近亿元新建1所小学、2所幼儿园。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低保、特困人员救助、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加强农村“三留守”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全覆盖建立村级关爱服务点。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新建养老服务综合体1个、农村养老服务分中心13个、养老服务点12个。四是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拓展。依托“大园区+小业主”模式,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融合发展模式,构建起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持续加大返乡创业培训和创业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农村群众和返乡人才多途径创业就业。“十三五”期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两次荣获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2020年达到*****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5年的1.83:1缩小到2020年的1.71:1。
数据来源:2015-2020年丹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2丹棱县“十三五”期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五、乡风文明建设持续深入推进
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敦化民风、培育新风,构建和谐、文明新乡村。一是全域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全覆盖成立村级乡风文明理事会,全域推广“道德超市”“红黑榜”“好撇事”等经验做法,全覆盖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被省文明办确定为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省级试点县。持续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县级以上文明村覆盖率89.6%、文明乡镇覆盖率100%。齐乐镇狮子社区、仁美镇雄义村、张场镇万年村成功创建省级文明村。张场镇万年村“道德超市”入选首批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二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编制丹棱白塔、刘嘴郑山摩崖石刻等国保文物单位保护规划方案。挂牌13处历史建筑,做好唢呐艺术资料收集与影像记录,建立非遗专题资源库,编撰并出版《丹棱县民间民俗文化集成》,非遗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100余场次。成立端淑文化研究会,开展民间民俗文化研究,建立民间民俗文化专家库,继续挖掘、整理特色文化。幸福古村成功纳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梅湾村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村。三是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两馆”实现乡镇分馆全覆盖,建成文化馆分馆7个,图书馆分馆8个。深化打造“大雅新农民·快乐新农村”“乡村春晚”“元宵节巡游”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展演活动,创作歌曲、散文诗歌、快板、摄影等文艺作品1000余件,精选100余件汇编成《丹心雅正》文艺作品集。其中:“颂歌献给党”七一歌咏比赛活动坚定党员干部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张场镇德祥文化大院入选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作平文化大院王作平和省级非遗(唢呐)传承人杨家文被评为四川省首批乡村文化能人,王作平创作的群口快板《铭记党史创未来》在全县文化院坝展演10余场次。张场镇创建为省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试点乡镇。齐乐镇创建为省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镇。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欢乐过大年·迈向新征程”——我们的小康生活2021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四川示范点在丹棱启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党媒同步聚焦丹棱“村晚”,观看人数突破150万人次。实施“端淑文化课堂进校园”活动50场,推进100个民间众筹文化院坝可持续发展,依托文旅能人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文艺宣讲、全民阅读推广、戏曲进乡村、乡村春晚、广电惠民服务月等活动150余场。实施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戏曲)进校园”系列巡演活动20场。开发系列文创产品在全省文旅大会上展示。
六、农村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突出党建引领,深入实施“三三三”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乡村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强化组织引领,构建“三级组织”联动体系。将乡村治理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构建起县委、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三级联动、共同发力的治理机制。全面优化村级党组织设置,对全县49个符合条件的村级党组织进行了全覆盖升格。党组织标准化建设100%。二是强化多元善治,构建“三治融合”运行体系。夯实“自治”基础,推行村规民约自定、村事自决、村财自管“三自”行动,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活力,“党群集中活动日”入选全国200个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全覆盖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构建县乡村三级法律服务体系。强化“德治”教化,常态开展“好公婆”“好儿女”“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选树道德模范,引领道德风尚。三是强化融合支撑,构建“三位一体”保障体系。着力构建乡村“人才智库”,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积极选拔优秀农民工进入村“两委”班子队伍,全县优秀农民工村党组织书记占比达80%。全覆盖完成“雪亮工程”和“视联网”工程建设,全域推进“智慧乡村·平安丹棱”建设,建成“慧眼工程”监控点*****路,完成软件集成及平台建设和宽带光纤网络升级改造,构建起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治安防控网。齐乐镇狮子村、仁美镇桂香村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七、农村改革工作持续深入推进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全县556个集体经济组织已全部完成成员身份确认,股份量化、赋码登记工作。农民合作社指导扶持和服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435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及承包经营合同管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受理审核变更2次。2020年,新增流转2130亩,增加农民年收入196万元。
第二节“十四五”机遇挑战并存
“十四五”时期是我县探索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成势见效的关键时期,县委县政府对“三农”工作提出了建设国家级乡村振兴先进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成渝经济圈农副产品供应基地、蓉欧贸易优质农产品重点基地县等要求,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
一、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
经过“十三五”时期特别是十九大以来的快速发展,农业农村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呈现出“五期”阶段性特征。一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二是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接二连三”步伐加快,进入农村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期。三是消费需求升级换代,需求结构、供给模式、经营方式加速变化,进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期。四是城乡改革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商品、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频繁,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窗口期。五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进入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建设高品质生活美丽宜居乡村加速期。
二、重大战略交织带来新机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农业农村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从国家政策导向看,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稳定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作为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着力补短板、锻长板、筑底板;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从区域发展战略看,丹棱处于成都2000万人口特大城市“一小时经济圈”,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眉山市乡村振兴北部示范带等建设加速推进,给我县农业农村发展带来诸多政策利好、投资利好、项目利好,有助于我县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充分释放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潜能。从农业技术创新看,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攻克“卡脖子”技术、打好种业翻身仗和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必将为农业农村转型发展深度赋能。从丹棱自身发展看,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实践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丰富经验,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舞台和实力保障,纵深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和城乡融合发展,必将进一步激发城乡资源要素活力。
三、多重制约因素带来新挑战
我县“总量小、财力弱、不平衡、欠发达”的基本县情尚未根本改变,农业“结构不优、质量不高、开放不足、创新不强”等问题仍然突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主要矛盾。一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农业农村基础依然薄弱。农业质量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产业链条不完整,农业机械化水平、乡村数字化水平、农业科技创新亟需加快提升,统筹保供与增收、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面临新的考验。二是体制机制束缚下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仍有待提升。城镇与农村之间发展差距较大,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城镇带动力不强、农业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偏低。迫切需要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破除制约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激活城乡融合要素、主体、市场,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将短板变成潜力板。三是人才制约下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农村劳动力呈现年龄、性别、素质结构性矛盾,农村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乡村人才严重不足。农村实用型人才存在明显短板,新型经营主体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极度匮乏。村干部年龄老化严重,在乡村治理中缺少乡贤和乡村精英的参与,乡村治理后继乏人,无法形成人才梯队,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高。四是要素制约下的农民持续增收机制还不完善。全县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但当前生产、生态要素制约日益凸显,农业投入成本持续走高,农产品价格提升空间有限,转移就业难度加大,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速放缓。支撑农民增收的传统动能逐渐减弱,农民持续增收内生动能不足,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迫切需要延伸农业产业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保障制度,提高农民的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第二章总体要求
第一节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抓好农产品稳产保供,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创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典范”,探索“城乡融合·共同富裕”丹棱路径,推动“三农”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第二节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适应确保国计民生要求,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首位,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经营主体积极性,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强化政府在规划引领、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等方面的作用,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
——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发展。推行农业标准化,提升监管能力,加快品牌培育,不断提升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坚持园区引领、产业兴旺。高质量高标准建设五大现代农业园区,做强产业基地,做响农业品牌,做大精深加工,做实经营主体,做好融合文章。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扩片成带、集带成面,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水平,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构建完善“3244”农业产业体系。
——坚持科技支撑、高效特色。围绕产出高效、产品安全,推进产学研融合、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培育高素质农民。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促进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融合发展。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强农村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配套,培育多元化农村市场主体,优化乡村营商环境。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推动农业农村多层次融合发展,增加农业“有效供给”,提升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坚持防止返贫、生活富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增强其巩固脱贫成果及内生发展能力,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坚持和完善对口帮扶机制。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大力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
第三节战略定位
——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在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推进农业生产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产业园区集聚,健全科技人才服务机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稳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逐步实现县域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可及,推广清单制、积分制等治理方式,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
——川果产业集群核心区。依托“五大现代农业园区”,突出品种、品牌、品效,全面融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构建晚熟柑橘全产业链,打造中国晚熟柑橘商贸物流园区、智慧农业试验区、社会资本投资服务区。
——川渝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示范区。深化丹蒲合作,重点依托中国晚熟柑橘大数据中心,蒲江县顶菓现代农业示范项目等项目建设,规划建设成渝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重点发展有机农业、遗产农业、智慧农业、艺术农业、亲子农业、共享农业等功能性农业,打造一批科技小院、文创小院、博览小院、企业家乐园等创新创意聚集地以及相关节庆活动,配套高品质小镇休闲设施和服务体系。以建设蒲丹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带和区域合作文旅长廊为重点,打造蒲丹交界地带文旅融合发展“核心圈”,共建川渝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示范区,构建全域旅游创新发展示范区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第四节发展目标
围绕2035年与全国同步建成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西部农区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示范区为特征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宏伟目标,立足农业农村发展阶段性特征,积极抢抓重大战略机遇。“十四五”时期我县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具体目标是:
——农业高质高效取得新突破。构建起“3244”产业体系,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五年之内建成成渝经济圈农副产品供应基地、蓉欧贸易优质农产品重点基地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成为成渝地区的“菜篮子”“果盘子”。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稳定,供给保障能力稳步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中国(丹棱)柑橘”“中国美丽乡村典范”等更多的国字号金字招牌落户丹棱并得到进一步夯实,产业集聚能力不断增强,总部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
——乡村宜居宜业呈现新面貌。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交通、供水、能源、信息等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国家乡村公园建设明显加快,“美丽经济”阶梯式培育示范机制不断完善,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基本建成生活环境优美、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宜居乡村,成为西部丘陵地区践行“两山理论”典型样板。农村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显著提升,农民法制意识、乡风文明程度较大提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功能作用充分发挥,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村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社会和谐稳定。
——农民富裕富足得到新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到202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5:1。
专栏1丹棱县“十四五”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主要指标 | |||||
类别 | 指标 | 2020年基期值 | 2025年目标值 | 指标属性 | |
农业高质高效取得新突破 | 1 |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吨) | 5.41 | 5.5 | 约束性 |
2 | 粮食播种面积(万亩) | 11.84 | 12 | 约束性 | |
3 | 肉类总产量(万吨) | 1.2 | ≥1.2 | 预期性 | |
4 | 生猪存栏量(万头) | 10.03 | 15 | 预期性 | |
5 | 生猪出栏量(万头) | 11.67 | 30 | 预期性 | |
6 | 禽蛋产量(万吨) | 0.58 | ≥0.58 | 预期性 | |
7 | 橘橙产业收入(亿元) | 30 | 33 | 预期性 | |
8 | 高标准农田面积(万亩) | 3.19 | 4 | 约束性 | |
9 |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76.3 | 78 | 预期性 | |
10 |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 | 98.82 | 99 | 预期性 | |
11 | 农产品加工与农业总产值比 | 1.8 | 2.7 | 预期性 | |
12 | 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静态库容容量(万吨) | 8 | 10 | 预期性 | |
乡村宜居宜业呈现新面貌 | 13 |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 90 | >90 | 约束性 |
14 |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 | 85 | >92 | 预期性 | |
15 | 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 | 93.3 | 95 | 预期性 | |
16 | 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比例(%) | 100 | 100 | 预期性 | |
17 | 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比例(%) | 100 | 100 | 预期性 | |
18 | “美丽宜居乡村”达标率(%) | 88.9 | 100 | 预期性 | |
农民富裕富足得到新提升 | 19 | 培训高素质农民(人次) | 165 | 200 | 预期性 |
20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预期性 | |||
21 | 城乡居民收入比 | 1.71:1 | 1.5:1 | 预期性 | |
22 | 集体经济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 | 40 | 100 | 预期性 |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面建立,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幅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高品质宜居乡村基本建成,农村生态环境良好,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三章坚守粮食安全底线,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
“天府粮仓”丹棱示范片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千方百计保耕地、多种粮、产好粮,最大力度延链条、提效益、促增收,努力构建更高水平的粮食产业体系、更高水准的粮食生产体系和更高效率的粮食经营体系,全面提升粮食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坚决把总书记耳提面命的殷殷嘱托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第一节锚定“天府粮仓”丹棱示范片总体目标
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县粮食产业规模化发展、科技化支撑、社会化服务、集成化配套、融合化提升、品牌化培育实现新突破,“一带两片多点”的粮食产业发展格局见势成效,基本建成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丹棱示范片,创造全市乃至全省、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到2025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达12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达4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5%,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5.5万吨,库存粮食质量总体合格率达100%。到2030年,全县粮食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进一步完备,现代农业发展方式不断创新,粮食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第二节优化“天府粮仓”丹棱示范片空间布局
一、打造安溪河流域万亩粮油产业带
以安溪河流域为轴,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环境条件,规划建设安溪河流域粮油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争创市级现代农业园区,聚力打造以稻油轮作为主导,玉米、大豆等带状复合种植的3万亩粮油产业带,营造美田弥望、稻谷飘香、壮美秀阔的大地景观。
二、打造千亩粮油产业片区
在仁美镇、张场镇提升建设2个千亩级粮油产业核心片区,集成应用展示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发展新模式。即:在仁美镇重点以“桔香稻田”为中心,提升建设1个3000亩以稻油轮作、稻田高效种养、农旅融合为特色的粮食产业核心区;在张场镇重点以金峡村—大田坎村为中心,提升建设1个2000亩以稻油、稻药、稻菜为特色的粮食产业核心区。
三、打造百亩粮油产业集中区
以乡镇为单位,突出区域粮油产业本底和优势,布局10个百亩粮油产业集中区。在仁美镇布局5个以稻油、稻菜、稻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为主导的百亩以上集中点;在杨场镇布局2个以稻油、稻药为主导的百亩以上集中区;在张场镇布局3个以稻油、稻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为主导的百亩以上集中点。
第三节夯实“天府粮仓”丹棱示范片基础支撑
一、守牢耕地保护红线
全面落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确保耕地数量、质量“双提升”,坚决守牢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全域实施耕地撂荒、批而未用土地和“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行动,落实最严格的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措施,健全纵向到底的三级“田长制”责任体系,加快“田长制智慧管理系统”建设,建档立卡保护好每一块田地。强化动态监测、严格执法监管,严禁违规占用耕地。
二、推进粮食稳面扩面
紧扣粮食稳产增产,全覆盖实施粮食稳面扩面三年行动,以仁美镇、张场镇为重点,全面深入推进低质低效经果林“退园还耕”,切实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积极推广套(间)种、浮板种稻等模式,鼓励引导各乡镇因地制宜分品种抓增产潜力、分区域挖扩面空间,最大限度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到2025年,全县改造低质低效经果林“退园还耕”面积新增5000亩,套(间)种面积新增5000亩。
三、全面提升耕地质量
聚焦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一带两片多点”区域为重点,因地制宜分区域推进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开展宜机化改造示范试点,强化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制综合配套,加快建设一批“集中连片、旱涝保收、宜机作业、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大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域实施“双替双升”行动,提升农田基础地力和农业生产能力,到2025年,建成高标准农田4万亩。
第四节激发“天府粮仓”丹棱示范片内生动力
一、培育职业化新型经营主体
实施“人才兴粮”工程,依托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带头人职业化试点,突出抓好粮油类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种粮大户等培育计划,积极引育一批以专业化从事粮油规模化生产经营为主的职业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科技、金融等“全生命周期”扶持政策,完善认证、培训、激励等制度机制,探索形成更加完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到2025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320名,认定290名,粮油类家庭农场主10名,农民合作社带头人10名。
二、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优化生产经营方式,充分运用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成果,引导农民通过土地入股、租赁流转、全程托管等方式将土地交由家庭农场、合作社、公司、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促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强粮油新品种引育、示范和推广。鼓励有条件区域适度推进稻鱼、稻虾等稻田综合种养,推广高效栽培、智能农机装备等新技术,全面提升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强化利益联结,探索保底分红、二次返利、购买保险、风险补助等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三、健全专业化社会服务体系
紧盯粮油生产全产业链,以国有公司、农民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公司等为主体,采取“科研院所专业技术团队+”的模式,积极培育一批专业从事育苗育秧、机插机播、统防统治、烘储加工等“一站式”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探索推广全程式、菜单式等多种服务模式,满足适度规模经营对耕、种、管、收、卖等环节多样化服务需求。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粮油生产领域应用,搭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加强农技指导推广组织建设,推进粮油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科技化。到2025年,建立县级社会化服务组织1个以上。
第五节、提升“天府粮仓”丹棱示范片综合效益
一、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聚焦“提高亩产挖潜力”,以“五良”融合为抓手,集成推广应用绿色高效粮食生产技术模式和智能农机装备新技术,鼓励开展种养循环、粮经复合种植,探索宜机化改造示范试点,提升粮食产业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切实加强高产、优质、高效新品种的引育、示范和推广,带动粮食均衡增产增效。完善灾害监测预警、应对防范机制,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二、延伸粮油产业链价值链
实施粮油产业建圈强链增效行动,大力培育引进一批粮油加工企业,统筹推动粮油精深加工与初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建强产业生态圈、健全加工产业体系,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健全完善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机制,加快推进现代粮食仓储设施和粮食现代物流中心建设,推动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纵向全链拓展粮油产业增值增效空间。
三、打造特色优质粮油品牌
大力实施“味在眉山·丹棱特产”战略,健全粮油品牌培育扶持机制,积极开展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粮油产品认证,打造一批叫得响的粮油特色品牌。全面推进“丹棱优质稻米品牌营销提升行动”,积极组织粮油企业和产品参加“农博会”“西博会”等国际国内知名展会和线上营销活动,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建设粮油全产业链全流程质量追溯平台,健全粮油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开展粮油质量检测溯源行动,提升质量安全水平。
四、推动农商文旅融合发展
围绕横向融链提升农业产业复合功能价值,深入实施“农业+”行动,依托“一带两片多点”区域良好生态本底和农耕文化遗产,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打造“桔香稻田”等一批大美田园景观和农业观光景观示范点,植入特色项目、营造多元场景,联动推进“稻田+体验”“稻田+研学”“稻田+文创”“稻田+观光”等新产业新业态,努力实现农田变景区、田园变公园,推动粮油产业多功能开发利用,拓展多元效益增长空间。
专栏1“天府粮仓”丹棱示范片重点项目 |
1.优质粮油基地建设项目。以张场镇、杨场镇、仁美镇等粮油主产区为核心,建设优质商品稻谷基地2万亩、实行订单收购,助农增收1000万元。 2.粮油仓储设施建设项目。新建一线粮食收纳库2万吨。升级改造3万吨原粮低温库,新建2000吨成品粮低温库,维修改造危仓老库1.2万吨。按照“三新四化”(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平台化)的要求,实施重点库升级改造,打造智慧粮库。 3.油菜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对丹棱城关省粮食储备库1万吨油菜籽生产线、实现产品质量升级,培育名牌产品。 4.优质大米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对丹棱城关省粮食储备库2万吨优质大米加工生产线实施技术改造,实现产品质量升级,培育名牌产品。 5.粮食物流体系建设项目。依托丹棱城关省粮食储备库,建设粮食物流中心及粮食物流设施1万平方米,建立粮食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仓储设施现代化、物流设施网络化、粮食流通“四散”化、装卸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标准化。 6.放心粮油工程建设项目。在全县建设1个放心粮油配送中心、建设放心粮油示范店、连锁店7个。构建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质量可追溯的放心粮油产业链条,保障粮食应急供应和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7.粮油应急供应体系建设项目。在全县建设1个应急供应配送中心,3个放心粮油和应急供应加工企业,建设7个粮油应急供应网点。 8.农户科学储粮建设项目。以张场镇、杨场镇、仁美镇等粮油主产区农户为重点,规划建设农户小粮仓1000个。 9.粮食监测系统建设项目。依托丹棱城关省粮食储备库,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平台和粮食企业监测网点建设,对重点企业、重点市场、重点品种、重点时段、重点区域进行全程质量监控。 |
第四章突出特色精品农业,推动“3244”都市现代绿色农业提质增效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实施“农业升级”计划,推动农业强链发展、高端发展、有机发展,形成晚熟柑橘等农业产业集群为引领的“3244”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特产品深度融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奋力把丹棱发展成为成渝经济圈农副产品供应基地、蓉欧贸易优质农产品重点基地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图3丹棱县“3244”都市现代绿色农业产业体系
第一节做精做优3大地标产业
一、丹棱桔橙
聚力打造桔橙总部经济,持续建设以桔橙为核心的川果产业集群核心区。坚持“稳面积、控风险、强园区、提品质、创品牌、促增收”,以眉山晚熟柑橘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为依托,围绕“建基地、搞加工、强品牌、促融合”,立足丹棱优质农产品生产基础,推动柑橘产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集中力量将“丹棱桔橙”打造为在国内外立得住、叫得响、卖得好的高品质特色品牌农产品。到2025年,全县晚熟柑橘种植面积稳定在18万亩,改造标准化种植基地面积8万亩,良种覆盖率实现100%,产值实现33亿元以上,带动9.2万人增收。
二、丹棱脆红李
以产品优质生态发展为目标,选育推广优质脆红李新品种和高效种植技术,推进种植、采摘、加工、旅游观光融合发展。到2025年,全县脆红李种植面积稳定在4万亩,实现产值4.5亿元,带动种植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三、丹棱冻粑
以产品多样化发展为方向,做大冻粑产业,实现从手工作坊式生产向产业化、标准化、集群化发展转变。切实加强丹棱冻粑创建品牌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到2025年,冻粑年产量达1.5亿个,年销售额2亿元以上。
第二节做大做强2大重点产业
一、粮油产业
切实抓好粮食增产丰收,以安溪河流域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大力推广水果间套种粮食、鱼塘浮板种稻,全面复种撂荒地和征而未用地,加强政策与技术支持,降低种植成本,促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双向投入,提高种粮大户比例,千方百计增面积、增产量,确保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2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5.45万吨。依托农民“丰收节”、四川省“稻香杯”新品种试验示范和四川省甜糯玉米区域试验等,继续落实稻谷补贴,提高种粮积极性。
二、生猪产业
全面贯彻落实以生猪为主的“菜篮子”工程,按照国、省、市、县生猪恢复生产一揽子政策,确保生猪稳产保供。加快推进优质生猪产业化项目,深入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鼓励发展“公司+农户”的生猪代养模式,全面开展部、省、市级畜禽养殖标准化创建,推动生猪养殖转型升级。持续抓好非洲猪瘟等疫病防控,不断完善动物防疫检疫体系,强化生猪养殖、屠宰、运输、销售全链条监管。全面落实生猪养殖用地、养殖用电、养殖保险政策,开展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场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试点。到2025年,全县生猪出栏达30万头,实现生猪产值9亿元。
第三节做专做深4大特色产业
一、茶叶产业
以含硒绿茶、高山生态绿茶为发展重心,创建知名品牌,做强龙头企业。到2025年,全县茶叶基地面积达5万亩,建设标准化茶园2个、交易中心1个、品种培育示范基地1个,实现产值5亿元。
二、山地羊产业
以总岗山脉地形优势为依托,以张场镇、顺龙乡、齐乐镇石桥社区为重点,完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山地羊产业。到2025年,全县山地羊总产量达6万只,实现产值1亿元。
三、林下鸡产业
以农、林资源共享的生态发展模式为引领,依托现有孵化基地和培训、加工、物流园,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加大新品种的引进、选育、推广,大力发展以乌骨鸡、土鸡为主的草虫鸡,带动农户发展林下养殖。到2025年,林下鸡实现年产量200万只,产值2亿元。
四、白(果)酒产业
以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为核心,强力推动酒企业发展,精心培育和打造一批区域性畅销的、符合大众需求的优质白(果)酒品牌。实施重点酒类企业体系检查和常态化自查报告,建立完善追溯体系建设,提升酒类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规范、提升果酒生产和经营环境,促进果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重点打造提升“果小酒”“老峨山酒”等品牌形象。到2025年,白酒实现产值3000万,果酒实现产值10亿元。
第四节做稳做实4大先导性产业
一、现代农业种业
深化与科研院校合作,以提高种子生产基地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为主要目标,大力改善柑橘、生猪等制种基地设施条件,切实提高种业基地经营、管理和领导水平,保证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到2025年,建设县级标准化柑橘良种繁育园1个,规划布局“四圃三园”(种质资源圃、采穗圃、砧木播种圃、苗木繁育圃、母本园、展示园、品比园),加强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培育,柑橘品种保有量30个以上,持续保持“丹棱桔橙”品种先进性。
二、现代农业装备
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契机,以推进主要农作物、特色产业和养殖业机械化生产为主线,着力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大力提高柑橘、茶叶等特色产业机械化水平,在灌溉、植保、采摘、运输、初加工等环节大力推广适合我县丘陵地区的小微型农业机械,并逐步向智能化发展;加快先进适用畜牧养殖机械化装备的推广应用,在饲喂、消杀防疫、环境控制、畜产品采集、资源化利用等方面推广先进适用机械,满足畜牧业现代化发展需求。到2025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23.25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8%,桔橙、茶叶产业机械化水平达75%以上。
三、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
推进产地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以中国晚熟柑橘商贸物流中心为核心,以丹棱桔橙集配交易中心为纽带,合理布局乡镇果园、村级仓储冷链物流设施,最终形成“国家—省—市—县—乡(镇)—村(社区)”六级仓储冷链物流体系。到2025年,全县冷链物流设施静态库容达到10万吨以上,农产品预冷率和冷藏保鲜率达90%以上。
四、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
组建丹棱县社会化服务联盟,整合全县开展社会化服务的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培训机构、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丹棱县社会化服务名录库,搭建“1+1+1+8”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制定服务标准,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到2025年,组建丹棱县社会化服务联盟,备案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200个,年收入800万元以上的5个。
第五章健全现代农业体系,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丹棱西部丘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在农业全面升级中培育“丹字号”特色农业新优势。
第一节构建现代农业园区梯次发展体系
围绕县域五大现代农业园区布局和定位,构建省级、市级、县级的现代农业园区梯次发展体系,力争到2025年创建1个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
一、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体系
落实“园长制”,健全园区管理机制。紧扣基地建设、设施装备、产品加工、农业新业态、品牌培育、科技支撑、组织方式“七大重点”,对标国家、省、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标准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进丹棱县柑橘现代农业园区、丹棱县九龙山桔橙现代农业园区、丹棱县脆红李现代农业园区、丹棱县茶叶现代农业园区、丹棱县安溪河流域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构建产业特色鲜明、加工水平高、产业链条完善、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品牌影响力大、要素高度聚集、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农业园区。以农业为核心延伸三产链条,全面推行“园区+”模式,建设集农业生产、科技、生态、研学、观光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园区,将五大园区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和核心载体。
图4丹棱县现代农业园区布局示意图
二、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加强与蒲江县合作,依托两地优势农业,规划建设成渝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聚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将柑橘、猕猴桃、脆红李等特色农产品进行资源整合,打造成渝都市圈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产业融合度最高、示范作用最强的田园综合体。推进丹棱县柑橘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全力建成眉山市“111”示范园区中20个万亩晚熟柑橘示范园的核心区,建成省级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建成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三、健全平台化运营机制
加快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强化与科研院所合作,建设“四圃三园”。组建丹棱县社会化服务联盟,搭建“1+1+1+8”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制定服务标准。对接国际柑橘协会、世界柑橘产业峰会等国际组织,积极与国内外柑橘产业重点县等缔结友好城市,吸引柑橘产业行业领军企业、尖端人才、领先技术集聚丹棱。
专栏2 现代农业园区重点项目 |
1.丹棱县柑橘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改建种养循环绿色生产基地5万亩,打造设施农业种植基地2万平方米,改造提升梅湾桔橙主题公园、天府橙都农业主题公园,建设深加工中心1个,建设采摘体验园2个、柑橘博览园1个,新建扩建生产便道34公里。提升“丹棱桔橙”区域公用品牌,加强品牌宣传推介。 2.丹棱县九龙山桔橙现代农业园建设项目。打造种养循环种植基地2万亩、建设设施大棚100亩、农业主题公园1个、育苗基地1个,建设柑橘博览园1个、柑橘研发中心1个,配套相关设施设备,新建、改扩建生产便道和产业大道28公里;建设农旅融合景观节点形象提升工程。 3.丹棱县脆红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新建改建种养循环绿色生产基地2万亩,建设采摘体验基地2个配套建设管理房等设施,改建观景平台3个,新建交易中心1个,新建扩建生产便道61公里、观光步道10公里。培育“丹棱脆红李”区域公用品牌,加强品牌宣传推介。 4.丹棱县茶叶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改建提升茶叶种植基地1万亩,建设生猪种养循环基地,建设茶文化主题公园1个、观景平台5个、茶艺体验馆1个、育苗科普园1个、精深加工基地1个、交易中心1个,新建扩建生产便道25公里、观光步道10公里,打造茶文化民宿带,并配套建设厕所、管理房等设施和绿化。 5.丹棱县安溪河流域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建设“水稻+”种植基地1万亩,新建、改扩建产业道路,进行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5000亩和退园还耕1000亩,包括田型调整、土壤改良、沟渠和生产道路建设等;建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育秧育苗中心1个,配套农业机械设备、智慧农田信息化、物联网管理检测系统等;建设大雅粮仓1个,包括建设粮油仓储设施、烘干设备厂房,配套粮油生产、加工、烘干、仓储、转运设备设施;建设产业环线、游客接待中心、农事体验中心等,配套停车场、步行道等农旅休闲设施;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建设废弃物综合处理中心;新建粮油电子商务中心,打造企业品牌,培育粮油类主体。 |
第二节、提升农业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坚持产业集群思路,牢牢占据现代农业“微笑曲线”研发、市场两端。盯牢“种中国最好柑橘”目标,保持“丹棱桔橙”技术、产品领先优势,打造晚熟柑橘“中国芯”培育基地。
一、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
落实扶持政策,抓好抓实国家已经出台的农产品加工业政策的落地,进一步完善“地、钱、人”等政策。壮大加工企业队伍,以五大产业园区为抓手,引导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聚集发展,引导龙头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大型农业企业集团,扶持一批龙头企业牵头、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加快科技创新,以农产品加工关键环节和瓶颈制约为重点,组织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加快农产品加工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提升农产品加工层次水平。依托“丹棱桔橙”研发系列果酒、风味小吃,延长柑橘消费产业链。
专栏3 农产品加工重点项目 |
1.年产15万吨生物配合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支持四川容川饲料有限公司新建生产车间、原料仓库、成品仓库、综合楼、五金库、锅炉房等,引进水产饲料生产线5条。 2.生物技术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计划投资6000万元,计划占地50亩,建设周期三年,先建成饲料添加剂工厂,后建设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罐,液体发酵罐160m3,固体发酵罐(槽)480m3,建成后其中液体罐年生产含量100亿CFU/g微生态菌粉1500吨,固体发酵3万吨。预计年产值9800万元,实现税收800万元。 |
二、完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
深入推进农业“互联网+”行动,创新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推进丹棱县农产品集散中心建设。深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充分发挥县电商孵化园、县小微电商运营中心和电商经营主体的“1+1+N”电商资源整合优势,统筹分配市场资源,积极举办“直播卖货”“云上发布会”“网络产销对接会”“云游丹棱”等活动,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加快建成中国晚熟柑橘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项目,提高电商经营主体市场竞争力,争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赋能农村实体店,促进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发展。
专栏4 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重点项目 |
1.中国晚熟柑橘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占地面积550亩,建设集展示交易中心、电子商务中心、检验检测中心、数据采集中心、初加工中心、物料生产中心、商务服务中心等“七中心”于一体的综合性商贸物流中心。 2.农产品商贸物流园区物流仓储中心建设项目。项目占地45亩,建设物流仓储中心厂房*****平方米,冷储冻库40个及水果初加工、仓储物流配套设备设施。 3.绿之源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项目。新建6000平方米厂房,500平方米业务用房,300平米低温加工处理中心,10个冻库及冷链物流配套设施建设。 4.丹橙供应链公共配送中心建设项目。新建*****平方米厂房,1000平方米业务用房,冷藏保鲜库及配套设施建设。 5.顺龙乡脆红李(顺龙山货)交易市场建设项目。新建顺龙乡脆红李(顺龙山货)交易市场2000平方米,完成附属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6.丹棱县客运物流集散中心及基础设施建设。地下停车场(新能源充电服务、停车服务、汽车检修服务)、交通客运枢纽(长途汽车客运、农村客运、城乡公交、出租换乘)、仓储物流(冷链物流、仓储、寄递)等。 |
三、全面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
加快推进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深度融合,打造科技农业、智慧农业。在五大园区探索开展智慧农场和精准化农业作业应用试点,对丹棱县柑橘产业链各个环节数据进行充分整合、分析,实现基于柑橘大数据分析的标准化精准服务、统一协调生产服务、产品品质提升服务、生产成本分析评估服务、产品竞争力提升服务、产品质量风险评估预警服务、品牌价值提升服务等,创建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示范区。到2025年,力争创建为国家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现代农业园区农业数字化率达到80%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技术应用率达到70%以上,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10%以上。
四、推动农文旅创新激活美丽经济
突出农文旅融合,依托蒲丹交界地带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幸福谷旅游度假区,推动业态、产业和功能融合发展,加快大雅文化和鹤山文化互动,建设都市圈2.5天旅游度假最佳目的地。
(一)打造高端旅游核心区。高品质推进幸福谷旅游度假区建设,联动打造“老峨山·十里银杏长廊”康养休闲基地、“龙鹄山·城市桔橙公园”旅游创新发展示范区,形成区域性高端旅游核心区。高标准开发九龙山、黄金峡等旅游资源,打造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高品质乡村旅游目的地。加强地域间协同联动,联合树立区域旅游统一品牌,建设区域合作文旅长廊,形成蒲江丹棱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带。
(二)建设休闲旅游集聚区。深入实施“百镇建设试点行动”,依托成德眉资一体化发展,面向环成都平原经济区,重点打造齐乐桔橙乐园、仁美农业嘉年华、杨场竹韵诗画、张场山水康养、顺龙幸福原乡项目,集中打造古井3D彩绘艺术村、稻田艺术雄义村、质朴原乡幸福古村等12个特色村庄,高水准推进精品民宿聚落建设,实现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推动主题公园建设,实现十步一景、百步成画,打造“城市绿心”。加快推进幸福古村、老峨山精品民宿建设,支持农户经营建设等级旅游民宿,构建精品民宿、优美民宿、乡村客栈的多元化、多层次民宿供给体系,将丹棱打造为环成都经济圈的民宿旅游高地。
(三)推进农文旅跨界融合发展。加强传统农耕文化及涉农民俗文化传承保护,支持各乡镇举办插秧节、丰收节、桔橙节、李子节等庆祝活动,开展涉农非遗传习活动,广泛宣传保护涉农非遗项目,进一步提高群众传承创新的积极性。实施“旅游+”,大力发展乡愁旅游、康养旅游、民宿旅游、会节旅游等新经济新业态,创建一批天府旅游名牌,再现“丹棱八景”,促进城市文化和传统文化转化为可消费和可欣赏的产品。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加快融入成都都市圈、环天府新区高端休闲度假文旅经济带和南部国际康养度假文旅经济带,共建共享大成都旅游服务体系,构建一体化和高度开放的区域旅游格局。
专栏5 农文旅融合重点项目 |
丹棱县全域农旅融合建设项目、国家乡村公园PPP项目旅游子项目、森林康养一体化建设项目、幸福谷人文旅游度假区项目、老峨山景区深度开发项目大雅文化旅游区提升项目、黄金峡旅游开发项目、岐山林场旅游度假区项目、九龙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户外营地建设项目等。 |
五、培育新经济新业态
(一)培育新型融合业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以规模化、特色化、专业化经营为融合点,跨界配置农业和现代产业元素,促进产业深度交叉融合,重点培育五种新业态,即:规模种植与林牧渔融合的林下种养、稻渔共生等新业态,农业与加工流通融合的中央厨房、直供直销、会员农业等新业态,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的创意农业、研学体验、功能农业等新业态,农业与信息产业、物流技术融合的智慧农业、共享乡村、生鲜电商、冷链宅配等新业态。
(二)高规格举办会节。充分发挥会节会展撬动作用,依托丹棱区位和文旅、农特产品优势,持续举办系列高端论坛、展会,积极承办国际国内重大会事、赛事,打造国际性桔橙会议的永久会址,力争成为全省节会活动“聚焦点”,聚集商气和人气。
六、提升“味在眉山·丹棱特产”品牌
(一)健全产品标准体系。实施“味在眉山·丹棱特产”战略,以“丹棱特产”区域品牌为统揽,建立健全“丹棱特产”标准体系,构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体系。加强丹棱不知火、丹棱冻粑等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的创建和推广。对丹棱特产的生产经营主体和产品实施动态监管,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
(二)擦亮“丹棱桔橙” “丹棱冻粑”“丹棱脆红李” “丹棱不知火”招牌。规范使用“丹棱桔橙”“丹棱不知火”“丹棱脆红李”地理标志。建立“丹棱桔橙”“丹棱脆红李”贴标标准及细则,加强标识、包装创意设计和市场营销。支持丹橙果业公司等龙头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强化品牌形象终端植入。促进丹棱冻粑标准化、现代化、产业化生产,创建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用好用活“丹棱冻粑”地理标志,创响“丹棱冻粑”品牌。
(三)创建特色标志品牌。围绕晚熟柑橘全产业链,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建设晚熟柑橘产业集群核心区。主动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带发展,建设蒲丹都市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要求,积极争创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鼓励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创建各级各类知名品牌,整理发布一批乡村特色产品名录,打造一批具有乡、村标识的“乡字号”“村字号”品牌。
第三节深入推进都市现代农业绿色发展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倡导精细生产,高效利用农业资源,推广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农业集约化生产技术,促进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以绿色生态为基础,以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为任务,落实《眉山市农业固体废弃物回收与处置方案》,坚持“一控两减三基本”,推进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全域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促进土壤大气质量提升和农产品品效提升的“双替双升”行动。持续做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广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和秸秆综合利用“三制”模式,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中转站,建立农药化肥“红黑榜”,确保全县化肥农药施用量持续负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以上,农膜回收利用率达93%以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率达85%以上。
二、深化耕地安全利用
全面落实《眉山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方案》,推进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推进农用地分类管控。加强农用地土壤环境监测和调查评估。开展受重金属污染耕地的综合治理试点示范,因地制宜开展种植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试点、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等综合修复治理。采用农艺调控类、治理修复类和结构调整措施安全利用受污染耕地,确保全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以上。
三、持续推进水土综合治理
加强水土资源管理,做好水土保持宣传、预防和监督检查。压紧压实各级河(湖)长制责任,积极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确保思濛河、安溪河、金牛河水质稳定达Ⅲ类。实施农业节水行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及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要求,全面施行农业取水许可管理,加强灌区骨干渠系节水改造、田间工程配套、易涝区治理和农业用水管理,实现输水、用水全过程节水,到2025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
四、加强国土绿化
结合森林城市、森林小镇、森林村庄建设,持续推进城区景观风貌提升、乡村道路绿化、农村庭院绿化、河岸水系绿化;采取腾地造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立体增绿的方式,引导小区、单位、企业积极开展社区绿化建设;推广“绿色基地+绿色村庄+绿色庭院”的建设模式,鼓励群众利用闲置土地开展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等“四旁”绿化建设,全面提升城乡绿化覆盖率。
五、抓好天然水域十年禁捕
严抓严打非法捕捞行为、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加强渔政执法能力建设,落实渔政执法常态化管理,实现天然水域禁捕执法全覆盖;严查市场、餐馆、商场、超市等场所非法捕捞渔获物经营利用不法行为,加强禁捕政策宣传,营造“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的禁捕良好氛围。
第四节完善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体系
一、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示范家庭农场创建力度,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创建一批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推动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社区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发展,支持农民合作社自愿组建联合社,着力构建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和监管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引领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探索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合作。到2025年,培育省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40家,培育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38个。
二、构建高素质农民培育机制
创新农民教育培训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实施农民教育培训重大工程,采取多种教育培训实现形式,满足农民多样化教育培训需求,培养爱农业、爱农村、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敢创新、负责任、能稳定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深入实施“田园名星”培育计划,实施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深入推进农民教育培训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培育农业经理人等经营管理型、种养大户等专业生产型和从事生产经营性服务的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推进农民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有效衔接,加快形成促进高素质农民全面发展的政策体系。到2025年,实施“田园名星”培育6名,实施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1200名。
三、加强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全面落实扶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政策体系,出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分类指导实施办法,分区、分类指导小农户发展。立足实际,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以乡镇为单位组建特色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搭建“产加销”联合体,更好推动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营销。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加强对职业农民的培育,发挥农民夜校、专业合作社作用,加大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力度,探索制定职业农民认定标准,鼓励支持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围绕强化产前、产中、产后的全链条全周期,以专合社、龙头企业、专业服务公司为依托,打造多元社会化服务主体,让农民从吃体力饭变为靠经营致富。
四、着力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围绕构建新时代农民工服务保障体系,完善农民工创业就业各项帮扶政策,加大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切实解决好农民工进城务工子女就学、养老育幼等现实问题。进一步落实农民增收县委书记和县长负责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建立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保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农民转移性收入不减少。完善提升平等就业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制度,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第五节融入“双循环”打造农业对外合作高地
一、主动融入国省战略布局
主动融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将构建现代农业“3244”产业体系放在成渝双城经济圈、成德眉资同城化建设中,筛选包装重大项目,建设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休闲体验基地、改革创新示范基地,建立重大项目引领开放合作机制。
二、全面深化周边地区合作
加强同蒲江县、名山区、东坡区、洪雅县等周边毗邻地区合作,突出国际生态旅游和现代都市农业融合发展,构建成都都市圈协作配套产业体系、持续发展的现代农旅产业技术体系,建成丹棱县天府橙都主题公园、川渝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形成“丹橙现代农业园+蒲江丑柑产业园”的农业发展“1+1”联动发展格局,成为成渝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验性近郊游首选地。
第六章全面发展美丽经济,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典范”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打造探索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总体目标,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
第一节全域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按照“四大板块、组团开发、片区推进”的思路,差异定位、整体联动,推进美丽农户、精品村、风景线、示范县四级联创,五年内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品牌、一线一幅画、全域大花园”的美丽乡村格局,将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转化为美丽经济。
一、构建四级镇村发展体系
按照“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乡镇—中心村”四级镇村等级结构体系,积极构建以丹棱中心城区为中心,以仁美镇为县域经济副中心,以张场、顺龙、杨场为节点,以中心村为基础的“一主一副多点”新型城镇体系,充分发挥城镇联结城市、带动乡村的作用。围绕“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做强城市根基、扩大城市规模,加强城市场景营造,培育现代宜居美丽城市,使城市更具活力、诗意。依托广洪高速和谋划建设的成峨高速、G351综合枢纽,发挥仁美镇位于大峨眉旅游环线上重要节点的区位优势,以安溪河流域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完善产业配套服务功能,带动区域产业集聚发展,融合循环农业、仓储物流、休闲度假、美食体验,打造县域经济副中心,通过主副联动,带动城乡均衡发展。深入实施“百镇建设试点行动”,推进产镇融合发展,促进宜业宜商宜居宜游环境建设,增强乡镇服务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
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乡镇
按照环境“青而绿”、形态“小而美”、产业“特而优”、机制“新而活”的要求,依托梅湾湖、端淑故里等自然人文资源及桔橙、脆红李、茶叶等农业特色,培育一批生态更加优美、设施更加完善、业态更加丰富、服务更加规范、生活更加富裕的农业乡镇。重点加快推进丹棱县柑橘现代农业园区、杨场竹韵诗画、安溪河流域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仁美示范片、张场山水康养、顺龙幸福原乡等项目建设。加强道路、供水、供气、管网、通讯、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将乡镇发展成为支撑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载体。
三、推进美丽乡村连线成片
按照村点出彩、沿线美丽、整体绿色的总体要求,以沿景区、沿产业带、沿山水线、沿人文古迹等为区域重点,以绿化彩化、干净整洁、立面改造、品质塑造等为建设重点,全力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提升农居建筑环境风貌,按照彰显特色、传承文化、经济适用、美观安全、符合民意的要求,选择一批村庄实施民居“控新治旧”改造工程。加快北部乡村振兴开放合作示范带建设,整合项目、资金,投入示范带涵盖范围。加强具有丹棱传统特色的村庄规划设计,对新(改扩)建建筑进行综合性管控,对不符合景观要求且与周边房屋色彩不协调的既有建筑进行立面改造。推进村、路、渠、宅“四旁”及公共区域绿化美化,加强对古居、古井、古树、古桥、古物等历史文化要素的保护,打造桃源式庭院和农庄。
四、分类创建美丽乡村典范
创建省级新时代公园城市,把全县当作美丽乡村来规划,把一个村、一个镇、一个小区当作一个景点来设计,把一户人家、一条街道当作一个小品来改造,融美丽业态于全县环境、空间、产业之中,“十四五”期间将全县建成美丽生态大花园。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要求,以历史文化村落、美丽宜居示范村、农家乐(民宿)特色村三类项目建设为抓手,因地制宜、因村而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专栏6 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区域布局 | ||
美丽村落板块 | 重点区域:龙鹄村、梅湾村、幸福村、峨山村、黄金村 | 建设目标:围绕“农村变景区,民居变民宿”“一村一风韵、一户一处景”,集中培育3D彩绘艺术村、质朴原乡幸福古村特色精品村12个以上。 |
乡镇 板块 | 重点区域:齐乐镇、杨场镇、仁美镇、张场镇、顺龙乡 | 建设目标:围绕“农业变景观、乡镇变美城”,突出产业特色,重点建设齐乐桔橙乐园、杨场竹韵诗画、仁美农业嘉年华、张场山水康养、顺龙幸福原乡5个产业镇。 |
城市绿心板块 | 重点区域:以齐乐镇为核心的丹棱县柑橘现代农业园区、以张场镇为核心的丹棱县茶叶现代农业园区、以仁美镇为核心的丹棱县安溪河流域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以杨场镇为核心的丹棱县九龙山桔橙现代农业园区、以顺龙乡为核心的丹棱县脆红李现代农业园区 | 建设目标:围绕“一园一特色”,统筹规划、差异定位,打造产业特色各异的农业生产区、景观区、生活区、体验区以及服务配套区、休闲度假区和衍生产业区。以丹棱县柑橘现代农业园区为样板,示范打造“天府橙都·农业主题公园”,实现十步一景、百步成画。 |
公园城市板块 | 重点区域:以端淑公园、大雅堂公园、齐乐公园、白塔公园、梅湾湖为中心及周边沿线区域 | 建设目标:加紧完善橘园新城基础设施,串联端淑公园、大雅堂公园、齐乐公园、白塔公园、梅湾湖“四公园一湿地”,加快滨河南北两岸风貌改造、业态提升和老旧小区改造,抓实思濛河带状公园建设和城市街道美化,持续开展“四季花城”靓化,科学布局休闲游憩和绿色开放空间,塑造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园城相融的公园城市。 |
第二节持续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巩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创建成果,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全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到2025年,力争“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100%。
一、深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理体系建设,完成全县5个垃圾中转站建设,并配齐中转站设备及转运车辆,试点完善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体系。到2025年,保持并提升100%行政村(社区)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二、深化农村污水治理
统筹解决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问题。全面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机制,确保设施正常有效运转、村级污水达标排放。积极探索创新推广“四三三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到2025年,保持并提升100%行政村(社区)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三、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健全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农村户厕无害化处理设施、农村公厕的维护、运行、管理、监督机制,统筹推进农村公厕建设。到2025年,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以上。
四、加大农村房屋风貌整治
推进农村危房、土坯房改造。持续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引导农户养成“两定三勤四看五好”的庭院整治习惯,有效整治村庄环境,县域全面建成“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
第三节持续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以解决大气、水、土壤污染等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夯实丹棱县发展的生态本底,巩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激励县创建成果。
一、加强生态保护
加强江河源头区和湿地保护,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坚持不懈抓长江十年禁渔,构建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加快实施思濛河、安溪河、金牛河流域生态治理和生态廊道建设、多彩通道建设、森林小镇建设、绿色基地建设、古树名木保护“六大绿色行动”。
二、推进生态建设
依托总岗山脉生态系统,以张场镇、顺龙乡为主体,全域统筹梳理国有林场、老峨山、十里银杏长廊、东风水库等山水林田湖生态资源,不断完善生态屏障和生态服务功能。加强矿产、建材等工矿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妥善处理弃土场、尾矿库的复耕复绿。强化重要河流“生态走廊”功能,大力提升水源涵养量、水文调节、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适度推动城乡绿道、生态公园、地质公园建设,构建绿色生态空间。
三、加强生态保护联防联治
积极与蒲江县等毗邻地区加强污染协同治理,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做好饮用水源、地下水、主要河流交界断面、重点污染源的监测,做好岷江流域、青衣江生态环境领域联防联控联治体系。共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体系,协同防控大气污染源头。联合开展丹棱上游畜禽等农业面源污染督查合作。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融合区内河流湖(库)水源涵养保护力度,推进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联动合作,深化区域生态环境联动执法。
专栏7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重点项目 |
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工程项目。实施30个村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 2.全域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建设项目。在全县各乡镇修建花园式生活垃圾分类转运中心(含地库、公厕、绿化等配套设施),并配套垃圾转运车辆及垃圾桶,新建垃圾能源化车间等。 3.生态流域综合治理(长江大保护)建设项目。建设防洪通道5条,约5公里;湿地保护建设约700亩;思濛河整治约11公里;沿河景观打造约2万平米。 4.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完成仁美镇、张场镇4处遗留芒硝矿矿山及全县废弃工业企业土地的综合整治;整治部分直接威胁人户、道路、水利及其他基础设施的地质灾害隐患;完成安溪河、金牛河、思濛河69.31公里的河道绿化,打造绿化节点;开展生物多样性基础调查和观测工作;保护原生植被;建立生物基因库,将本地特有且珍稀的物种生物基因进行保存;建立动植物保护园;引种栽培珍稀濒危植物。 |
第四节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
坚持以道路、水利、能源、通讯建设为重点,持续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有效支撑都市现代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一、持续推进乡村道路建设
加快构建“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体系,稳步推进县域内县道、乡道、村道的升级改造建设,完成旧危桥改造,夯实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基础。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保有“四好农村路”示范路100公里以上,新改建农村公路改善提升15公里以上。全域实施生产道路建设以奖代补项目。稳步推进县域内客运场站、物流节点体系规划建设,加强物流通道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联合蒲江县打通“断头路”和“瓶颈路”,实现毗邻乡镇相连、村与村相通。建设丹蒲公交一体化,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逐步实施全域公交化改造,建设丹蒲公交一体化,推动“金通工程”提质增效,基本实现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持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水资源承载能力。全面完成观音崖水库建设,加快推进黑滩子水库、长流水库等水利枢纽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和重点山洪沟治理工程。加快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增强流域和区域防洪排涝抗旱减灾能力。依托“引青入丹”,推进全域安全饮水和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实施中型灌区和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及现代化改造项目,切实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灌区供水保障能力。建设一批“五小水利”工程,加快农村机电提灌建设,着力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开展河流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河湖水系连通项目和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大力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
三、加快农村能源设施建设
持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开展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农村电网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5%以上。完成LNG储气设施建设、顺丹输气管线扩建工程建设。推进农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四、优化农村信息通信网络
以电信、移动、联通及其他网络资源为基础,有序推进三网融合,夯实“智慧丹棱”建设主要支撑。完善农村光纤宽带网络、新型无线宽带城域网和5G网络建设。持续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现网络村村通。鼓励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在农业农村的研发与应用。积极推广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城市管理、生态监管等领域实施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与蒲江县同步规划5G基站和相关通讯网络,织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网。
专栏8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
1.交通类。实施农村旅游公路建设项目,推进仁洪路、中桂路、生态旅游环线改建工程(一期、二期)、长秋山旅游公路等项目实施,改建35公里,新建14公里。 2.水利类。统筹推进思濛河城区上游段防洪治理工程、友谊等3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桂花等3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李子沟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安溪河仁美镇防洪治理工程、安溪河鸭子滩段防洪治理工程、石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农村饮水安全老旧管网改造项目、东风水库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党仲水库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小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黑滩子水库、长流水库、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思濛河流域河湖连通项目、丹棱县节水型社会重点县建设项目、安溪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安溪河仁美镇五龙大桥段防洪治理工程、金牛河杨场镇防洪治理工程、数字水利建设、“万口当家塘建设”项目建设。 |
第五节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一、提升农村教育质量
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逐步实现农村初中学生全部进城就读。探索实施学校办学共同体发展,推动形成以城带乡、以强带弱、城乡一体的辐射式办学模式,实现办学共同体内学校协同发展。努力抓好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双减”落实。全县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100%,残疾儿童入学率10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
二、提升农村医疗服务能力
依托各类线上培训平台,组织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站医疗卫生人员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在线培训;实施乡村医生培养计划;全面实行家庭医生智能化信息平台服务,签约服务覆盖率达100%。
三、加快农村关爱服务体系建设
把“一老一小”作为首要关切点,健全县、乡、村三级关爱体系,进一步巩固提升“五个三”留守儿童关爱模式,继续实施“百镇千村 助爱牵手”、丹棱县未成年保护等项目,积极开展慈善帮困助学活动。
四、开展全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构建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健全农村县乡村组四级养老服务网络,打造农村“1+N+N”养老服务三级阵地,逐步实现养老服务全覆盖。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养老机构提升改造等养老服务质量提升项目。
五、大力推进文体惠民工程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县级“四馆”充分发挥作用,提升大雅堂文化及商业价值。深度挖掘大雅文化内涵,打造一批文化产业基地。扶持创作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做响大雅文化、桔橙元素“两大IP”,打造“大雅记忆”城市文化品牌。加强文物古迹保护,逐步实现丹棱“古八景”再现。持续开展送文化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深度挖掘大雅文化、端淑文化、唢呐文化,通过开展学术研讨会、专家论坛等多种方式促进文化保护传承。全面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持续提高市民身体素质。充分利用公共场所,开辟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全力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在区域、城乡、人群中均衡协调配置。积极承办各类体育赛事,深化体教融合发展。
第六节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一、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坚持把乡风文明塑造作为重要抓手,选树先进典型,大力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评选等文明创建活动,深挖丹棱文脉,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发挥大雅文化、乡土文人优势。坚持“党委统揽、支部实施、群众参与”模式,对照乡村振兴内容,细化“道德超市”积分项,实行“以德换得”量化考评,搭建起崇尚道德文明激励平台。坚持以“支部引领、群众参与、集中活动、常态治理”为主要内容,构建“双向互动交流”平台,破解基层干部组织难、群众参与难的“两难”问题,实现农村党建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同步提升。
二、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全面构建“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进镇村两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全面建成乡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及村级调解室。加快农村司法体系改革,规范建成“两所一庭”。创新“网格+”治理模式,全覆盖配备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一警务助理,有效汇聚各类资源,形成乡村多元共治格局。
三、深化平安乡村建设
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农村群防群治力量建设,建立不低于常住人口2‰的专兼职平安巡防队伍。深化农村“雪亮工程”建设,拓展“慧眼工程+”功能应用,不断提升乡村智能防控能力。着眼无涉访违法行为、无刑事治安案件、无邪教、无黑恶势力、无公共安全事故、无毒害、无群体性事件等目标,开展“平安村(社区)”“零酒驾村(社区)”“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村(社区)”等创建活动。2025年,创建市级达标村(社区)不少于10个。
第七节推动农村消费扩容提质
实施农村消费促进行动,鼓励开展汽车下乡和汽车、家电、家具以旧换新。支持网络购物、移动支付、信息服务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向农村拓展。积极发展农村网红经济、直播经济、夜间经济、假日经济,打造一批直播带货基地、乡村夜间经济集聚区、周末旅游目的地,培育乡村消费新增长点。引导农民自主网上购物或提供公益性代购服务,逐步转变农民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加大农村市场日常监管和执法办案力度,聚焦食品药品安全、农资供应等领域,依法打击假冒伪劣、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规范农村市场秩序。畅通农村地区投诉举报渠道,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七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以已脱贫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和任务重的村为重点领域,持续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整个“十四五”时期农村工作最重要的任务,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抓紧抓好。
第一节建立健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政策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四个不”,即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低保、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性政策继续保持5年不变,健全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继续向已脱贫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和任务重的村选派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帮助打造一支能带富、善经营、会治理的村“两委”班子。
第二节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
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规划纳入“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覆盖全县已脱贫村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任务重的村,将其土地利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项目纳入规划中统筹实施,推进交通、物流、邮政、电商等多方设施同步配套,完善教育、养老、文化、体育、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生态宜居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
第三节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分类帮扶机制
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精准识别农村低收入人口,因户因人施策,分类开展常态化帮扶。完善动态监测机制,持续跟踪监测农村低收入人口享受常态化帮扶后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及饮水安全情况,定期核查、定期评估、定期调整。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完善低保和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对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人员、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等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展动态监测,要分层分类做好帮扶救助。充分利用民政、扶贫、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医疗保障等政府部门现有数据平台,加强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完善基层主动发现机制。健全多部门联动的风险预警、研判和处置机制,实现对农村低收入人口风险点的早发现和早帮扶。对基本生活陷入暂时困难的群众加强临时救助,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对脱贫人口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要按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并按困难类型及时给予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等,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第四节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制定丹棱县“十四五”巩固拓展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完善集中安置区基础设施后续配套建设,提高就医、就学、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满足搬迁群众基本生产生活需要。结合丹棱“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建设特点,积极推广县建现代农业园、村建特色示范园、户办产业小庭园“三园联动”模式,突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向园区集中、园区向特色产业优势区集中,推进三园联规、联建、联产,实现搬迁群众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盘活搬迁后闲置土地资源,探索农村土地集体经营、股份经营等模式,因地制宜在搬迁地发展产业。做好搬迁劳动力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落实各项就业创业优惠政策,让每个有劳动力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确保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加强安置区社区治理,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完善社区治理网络,建立关爱服务机制,促进社会融入。
第五节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
按照省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操作指南》要求,分类分级摸清扶贫项目资产家底,分级确定县、乡、村、户资产权属,尽快完成确权登记,建立台账。对非经营性资产,要落实管理主体和管理责任,切实加强管理和维护,确保继续发挥作用;对经营性资产,纳入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经营,明晰产权关系,防止资产流失和被侵占,要充分发挥作用,产生的收益重点用于项目运行管护、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公益事业;对到户资产及其它资产,要依法确权予以保护,由其自主管理和运营。
第六节做好产业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
产业发展是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着力点和支撑点,将已脱贫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和任务重的村纳入“五大园区”建设范围,促进产业、技术、设施、营销等提档升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加强务工就业技能培训,加大脱贫人口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不断提升脱贫群众自身造血功能,保障贫困人口的收入稳定,实现巩固提升脱贫质量目标。
第八章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探索建设“城乡
融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
围绕市委支持丹棱先行探索“城乡融合·共同富裕”,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资产资源“三权分置”,构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要素双向合理流动体制机制,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区域格局、功能布局、公共服务更加优化,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第一节探索集体经济运行机制
探索开展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试点,以低风险、可持续的方式放活经营权,通过承包、租赁、参股、联营、股份合作等方式增加集体收益。探索推进合并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到2025年基本实现合并村集体经济完全融合发展。加强集体资产管理监督和村民权益保障,让村集体经济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厚植村集体经济“家底”,实施“集体经济腾飞”行动,建立县级村集体经济发展扶持基金,每年择优选择6个村,按照50万元/村的标准落实扶持资金,到2025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村达50%以上。
第二节强化农村人才引进培育
加强与中柑所、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邀请专家入驻专家大院,巩固科技小院开展技术攻关和新品种研发。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或到农业类高校公开引进优秀人才,选拔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不断壮大农技推广队伍。加强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分批送往涉农大专院校开展专业技能的知识更新培训,使其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跟上产业发展节拍,成为指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行家里手。深化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建立职业农民动态管理制度和进退机制,并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新型经营主体中选取培育对象,采取“菜单式学习、孵化式辅导、实训化服务”的培育措施和“一班一案”的培训方式,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50人,为我县都市现代绿色农业提供人才支撑。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价体系,促进农村人才队伍健康发展。
第三节落实农业优先投入发展
继续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推进行业内资金整合与行业间资金统筹相互衔接配合,提高资金聚合度。瞄准乡村振兴先进示范区域、现代农业园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农业农村发展重点区域和重点任务,加大金融资源倾斜力度。深化财政支农方式改革,推动财政支农从“直接投”向“间接投”转变,继续推行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制度,有力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建设。抓好农业保险保费等补贴政策落实。
第四节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持续推进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利用我县农村宅基地审批及农房建设监管平台的功能,在保障村民住有所居的前提下,推进农村资源资产要素流动,充分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吸纳人才投身乡村创新创业,优化整合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和基础设施投入。在全县范围内,选择一批开展意愿强烈、前期工作有基础、经费来源有保障的村(社区)纳入“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规划编制试点。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应安排至少8%的新增建设用地,支持乡村建设。
第五节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以中心城镇齐乐镇为核心,全面推进乡镇和村加快改革。优化乡镇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依法推进乡镇扩权赋能。探索综合行政执法力量下沉,逐步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探索运用集约化、片区化和科技化等手段,完善“五级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建立完善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村(居)务监督、民主评议、问责等自治制度,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党务村(居)务财务公开等制度。科学规划、合理配置新老场镇的教育、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机构,提升便民服务能力,打造“15分钟农村服务圈”。
第九章规划实施保障
本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都市现代绿色农业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张蓝图干到底,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形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确保规划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第一节健全推进机制
一、加强党的领导
(一)加强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强化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促检查等职能,每年分解“三农”工作重点任务,落实到各责任部门,并定期督查工作进展情况。加强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深化“全域提升行动”,持续推动党支部“三化”建设,全面落实“七个基本”,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进一步深化“三分类三升级”活动,每年对全县基层党组织开展评先定级,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进一步完善“全链条管理体系”,健全完善村(社区)干部选拔、培育、使用、管理、激励、监督全链条政策措施,推进整体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职化、规范化;深入实施“引雁兴丹”计划,加大发现、培养、使用优秀农民工力度,选拔优秀农民工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占比80%以上。
二、落实主体责任
严格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的激励和约束政策。强化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领导体制,落实书记第一责任人制度,乡镇党委书记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农村工作上,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注重提拔使用乡村振兴实绩突出的领导干部。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每年向上级党委和政府报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工作制度。强化问责约谈机制,对考核排名落后、履职不力的乡镇、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建立常态化约谈机制。强化乡村振兴督查,创新完善督查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政策举措落实落地。
三、动员社会参与
广泛宣传党的“三农”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宣传内容、形式、手段和方式方法创新,提升宣传亲和力、影响力,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典型示范引领,探索“丹棱路径”,讲好“丹棱故事”。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优势,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纽带作用,凝聚乡村振兴力量。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和智库加强研究,支持其开展乡村振兴“丹棱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创新实践。
第二节强化要素保障
一、强化金融服务
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为“3244”产业发展和五大农业园区建设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优先开展农业农村产权融资服务改革创新,推动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点)进园区。积极推广“政银担”合作模式,按规定落实以奖代补、风险补助和担保业务费补助政策,加强与四川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对接,提升融资担保水平。完善农业保险政策,推广川果、育肥猪价格保险等成熟的农业保险模式,实现“3244”产业体系全覆盖,提升农业生产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强化人才支撑
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校合作,围绕园区建设、农产品加工、烘干冷链物流等重点领域,联合开展技术研究应用和专业人才培养。加强基层农技服务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的培训力度,扩充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三、强化用地保障
积极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和村规划编制工作,优化村用地布局。通过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和设施农业用地用于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建设用地规模、结构和布局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有效保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需要。
第三节突出项目支撑
一、加强项目谋划
全县各部门要坚持以项目为中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对接中央、省、市投资动向,积极实施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三农”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社会民生项目和生态环保项目。在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行动方案中要加强项目谋划,明确工作责任,加大推进力度,强化保障支撑,加强跟踪问效,制定好项目实施的时间表、路线图,补齐“三农”短板,增添发展后劲。
二、强化招商引资
持续开展招商引资“春风行动”,调动全县力量,主动作为、创新方式、集中攻坚,充分整合资源优势,坚持招商与安商并重、扩量与提质并行,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强化方法措施,着力提升招商引资实效,推进一批重点项目签约落地,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第十章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环境现状
丹棱古称齐乐郡,是大雅文化的发祥地,隋开皇13年(593年)建县,因城北红色有棱、状若飞旗的赤岩山而得名。全县幅员面积450平方公里,辖5个乡镇,总人口16.3万。县域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逐渐斜低,全县山区、丘区、坝区面积各占三分之一。年平均气温16.7℃,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是全国第一个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试点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森林覆盖率57.68%。
近年来,成功创成全国首个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试点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森林城市。“点长治气”强力实施,优良天数比例达84%以上。“田长治土”推进有序,工业固废及危险废物综合处置利用率达100%,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配套处理设施比例达9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均达85%。“引青入丹”工程建成并投用,实现安溪河水质稳定达Ⅲ类,思濛河、金牛河水质年平均实现Ⅲ类。乡镇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重点领域所有节能减排指标均达省、市要求。
第二节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一、与相关规划协调性分析
《丹棱县“十四五”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精神,科学分析了丹棱县“十四五”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的工作重点,对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先行县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从《规划》与相关战略规划的协调性看,《规划》与全国《“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四川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眉山市“十四五”都市现代绿色农业规划》等上位规划进行了有效衔接,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农业产业布局、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与国家、四川省、眉山市规划保持一致。同时与《丹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丹棱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提出的农业发展目标任务保持一致,并与水利、交通、文旅等领域的“十四五”专项规划进行了对接,规划之间不存在矛盾和冲突。
《规划》项目符合丹棱县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关开发原则和保障措施要求,认真落实各项目环评中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其实施可以把对各生态功能区的环境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规划》与丹棱县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总体上相适应。
二、各环境要素影响分析
《规划》实施后,对社会、生态、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等环境影响如下:
(一)社会环境。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和丹棱第一产业发展,推动全县社会经济发展,但部分需征占地的项目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存在一定社会稳定风险。
(二)生态环境。农业资源开发项目开发不当可能新增水土流失,造成面源污染;林业资源开发项目开发不当可能破坏原有生态植被、新增水土流失、引来外来物种,影响生态平衡;可能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众多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和脆弱区产生一定影响。
(三)环境空气。施工期主要是扬尘污染,但对环境质量影响一般较小;规模化畜禽养殖项目可能带来空气质量影响。
(四)水环境。施工期施工场地废水和施工驻地生活污水可能污染受纳水体和土壤;种植业农药、肥料过度使用,畜禽养殖业废水处理不当以及农村生活污水未有效处理,可能造成农业面源污染。
(五)声环境。施工期主要是施工作业机械噪声。
第三节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一、规划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原则
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处理好项目建设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与相关发展规划的关系;环境保护需作为重要的一项考核指标,落实到今后规划项目设计和具体实施的各个环节中。
二、减轻不利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和要求
(一)减缓种植业环境影响的措施。深入推进化肥减量,集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机械施肥等技术,加大生物肥料、水溶肥料、缓控释肥料等新型高效肥料的推广应用力度。深入推进农药减量,大力推广政府购买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服务,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和长残效除草剂使用,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启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使用补贴试点。加强科学选用农膜指导,严禁使用超薄地膜,推广农膜减量替代技术,减少农膜使用量,开展液体地膜、新型可降解地膜试验示范,建立健全农膜回收处理体系。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农药换包装、现金回收、回收保证金等多种方式,建立健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体系。深入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和原料化利用,持续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二)缓解养殖业环境影响的措施。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管,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严格落实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环保主体责任,督促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切实履行污染防治义务,配套完善畜禽粪污贮存、处理、利用设施,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排放。深入推进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建立健全畜禽粪污收集、存储、运输、处理和综合利用全产业链,提高畜禽粪便还田利用率。科学划定江河湖库渔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严格执行水产养殖证制度,强化湖库水质监测。加快老旧池塘改造,促进水产养殖基础设施、生产设施装备全面升级,减少污染物排放。大力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因地制宜发展池塘健康养殖、水库生态养殖、稻渔综合种养和流水养殖。
(三)林业资源开发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构建生态保护运行机制。
(四)对重要环境敏感区域及其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和要求。《规划》项目可能涉及一些“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区域,对实施规划有一定制约性。在选址、选线阶段应绕避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以及饮用水一级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森林公园、重要湿地、文物保护单位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禁止建设的区域。
第四节评价结论
《规划》综合考虑了丹棱县现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与资源分布、地形与地貌特点和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与丹棱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丹棱县城市总体规划、丹棱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及其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相关规划基本协调。落实各项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后,生态影响和环境污染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实施本《规划》总体可行。
附件
丹棱县“十四五”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重点项目库
序号 | 项目名称 | 地址 | 性质 |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 计划投资(万元) | 建设年限 | 责任单位 |
合计 | 67个 | ||||||
一、产业发展类(14个) | |||||||
1 | 四川省晚熟柑橘产业集群建设项目 | 丹棱县 | 续建 | 改造提升标准化基地2.3万亩,建设区域商贸物流中心1个,建设专家大院1个,培育产业化联合体1个。 | 2020-2023 | 四川丹橙现代果业有限公司 | |
2 | 丹棱县柑橘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 | 齐乐镇 | 续建 | 改建种养循环绿色生产基地5万亩,打造设施农业种植基地2万平方米,改造提升梅湾桔橙主题公园、天府橙都农业主题公园,建设深加工中心1个,建设采摘体验园2个、柑橘博览园1个,新建扩建生产便道34公里。提升“丹棱桔橙”区域公用品牌,加强品牌宣传推介。 | 2021-2025 | 县农业农村局 齐乐镇 | |
3 | 丹棱县生猪种养循环工程建设项目 | 丹棱县 | 新建 | 项目占地90亩,建筑面积约*****平方米,建设猪舍15个单元,种植基地,冷链物流,配套建设生活、粪污处理等设施。年出栏育肥猪*****头。 | 2021-2022 | 四川丹橙现代果业有限公司 | |
4 | 丹棱县20万头优质生猪产业化项目 | 杨场镇 | 新建 | 新建丹棱巨星农牧有限公司科研总部大楼、职工住宿楼,建设1.2万头种猪场、生猪运输车辆洗消中心、仔猪中转站。自建自养4个存栏1.2万头标准化育肥场,与地方集体经济组织或其他新型经营主体合建4个单场存栏1.25万头规模的标准化育肥场。 | 2021-2025 | 丹棱巨星农牧有限公司 | |
5 | 丹棱县生猪种养循环工程建设项目 | 丹棱县 | 新建 | 5000 | 2021 | 县农业农村局 | |
6 | 丹棱茶叶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 | 张场镇顺龙乡 | 续建 | 发展茶叶标准示范区2000亩,新建产业道路建设20公里,新建观光步道10公里,完善园区导视等标志牌、观景台、休憩地及节点打造。 | 2021-2025 | 县农业农村局 张场镇 顺龙乡 | |
7 | 杨场镇九龙山现代产业园建设项目 | 杨场镇 | 续建 | 打造种养循环种植基地2万亩、建设设施大棚100亩、农业主题公园1个、育苗基地1个,建设柑橘博览园1个、柑橘研发中心1个,配套相关设施设备,新建、改扩建生产便道和产业大道28公里;建设农旅融合景观节点形象提升工程。 | 2021-2025 | 县农业农村局 杨场镇 | |
8 | 顺龙乡万亩茶叶基地项目 | 顺龙乡 | 新建 | 发展茶叶标准示范区1000亩,完成品种改良3000亩;扩建产业大道10公里,新建生产便道20公里;新建采茶漫游体验步道10公里,发展采茶体验区500亩;新建传统手工制茶坊5家,培育高山生态茶庄3家,发展龙头企业1家。 | 3000 | 2021-2023 | 顺龙乡 |
9 | 丹棱县脆红李现代农业园区项目 | 顺龙乡 | 续建 | 新建改建种养循环绿色生产基地2万亩,建设采摘体验基地2个配套建设管理房等设施,改建观景平台3个,新建交易中心1个,新建扩建生产便道61公里、观光步道10公里。培育“丹棱脆红李”区域公用品牌,加强品牌宣传推介。 | 2021-2025 | 县农业农村局 顺龙乡 | |
10 | 丹棱县安溪河流域粮油现代农业园 | 仁美镇张场镇 | 续建 | 建设“水稻+”种植基地1万亩,新建、改扩建产业道路,进行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5000亩和退园还耕1000亩,包括田型调整、土壤改良、沟渠和生产道路建设等;建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育秧育苗中心1个,配套农业机械设备、智慧农田信息化、物联网管理检测系统等;建设大雅粮仓1个,包括建设粮油仓储设施、烘干设备厂房,配套粮油生产、加工、烘干、仓储、转运设备设施;建设产业环线、游客接待中心、农事体验中心等,配套停车场、步行道等农旅休闲设施;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建设废弃物综合处理中心;新建粮油电子商务中心,打造企业品牌,培育粮油类主体。 | 2021-2025 | 县农业农村局 仁美镇 张场镇 | |
11 | 丹棱县2021年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 | 丹棱县 | 新建 | 对丹棱县11家中大型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进行提质改造;建设CAC技术堆肥仓(5m3)45个,CAC技术堆肥仓(10m3)10个;购置粪污运输车(6m3)2辆,粪污运输车(10m3)2辆;建设田间沼液池*****m3;建设农业废弃物综合处理中心一处;因地制宜地实施绿色防控*****亩;建设生态沟渠及附属生态净化池8500m;新建生态湿地1处;新建3个生态湿地池及其配套管网;升级改造污水管网****m;新建生态湿地池单户池148个;购置并安装水产养殖生物浮板3000m2;建设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平台(含全县养殖场视频监控)一套。 | 9800 | 2021-2022 | 县农业农村局 |
12 | 丹棱县乡村振兴北部片区融合示范园建设项目 | 齐乐镇 仁美镇顺龙乡 | 新建 | 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规模化种植水稻、脆红李、葡萄等特色经济农作物;新建北部农产品交易中心9亩,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新建乡村邻里中心12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新建齐乐镇、仁美镇、顺龙乡等农旅结合示范点100亩;新建游客接待中心2000平方米等农旅融合基础设施。 | 2022-2024 | 县农业农村局 | |
13 | 年产15万吨生物配合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 | 四川丹棱经开区 | 续建 | 占地55亩,新建生产车间、原料仓库、成品仓库、综合楼、五金库、锅炉房等,引进水产饲料生产线5条。 | 2019-2021 | 四川容川饲料有限公司 | |
14 | 四川省丹棱县2020年桔橙全产业链大数据试点项目 | 齐乐镇 | 新建 | 项目规划面积16万亩,其中:核心监测面积6万亩,核心监测区为丹棱县柑橘生猪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4镇16村),辐射监测全县晚熟柑橘种植区。项目主要购置安装系统设施设备,共计394台(套),其中,丹棱县桔橙大数据中心购置设施设备222台(套)、电子商务平台购置设施设备101台(套)、桔橙服务平台购置设施设备71台(套)。 | 4500 | 项目批复后2年 | 四川丹橙现代果业有限公司 |
二、基础设施类(26个) | |||||||
15 | 丹棱县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仁美镇张场镇 | 新建 | 项目建设任务2700亩,其中包括高效节水灌溉400亩,地力培肥2700亩,新建沟渠、田间生产便道等。 | 800 | 2021-2022 | 县农业农村局 |
16 | 丹棱县产业扶贫道路项目 | 省市贫困村 | 新建 | 新建或加宽并硬化、黑化茶叶、脆红李、桔橙等产业道路60公里。 | 8000 | 2021-2025 | 县农业农村局 |
17 | 农村旅游公路建设项目 | 丹棱县 | 新建 | 1.仁洪路(XZ07)张中段改建工程:改建四级公路10.23公里,路基宽度6.5m,路面宽度6m,设计速度20km/h,沥青砼路面;2.中桂路(XZ15)改建工程:改建三、四级9.31公里,路基宽度6.5-7.5m,路面宽度6-7m,设计速度20-30km/h,沥青砼路面;3.生态旅游环线改建工程(一期、二期):改建四级公路14.7公里,路基宽度5.5-6.5m,路面宽度5-6m,设计速度15-20km/h,沥青砼路面。 | 2020-2022 | 县交通运输局 | |
18 | 长秋山旅游公路建设项目 | 丹棱县 | 新建 | 新改建14公里。 | 2021-2022 | 县交通运输局 | |
19 | 丹棱县思濛河城区上游段防洪治理工程 | 齐乐镇 | 新建 | 综合治理河道7.0km。 | 3468 | 2021-2022 | 丹棱县大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20 | 丹棱县友谊等3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 齐乐镇仁美镇 | 新建 | 完成3座小(2)型水库病险整治。 | 570 | 2021-2022 | 县水利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
21 | 丹棱县桂花等3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 齐乐镇张场镇杨场镇 | 新建 | 完成3座小(2)型水库病险整治。 | 570 | 2022-2023 | 县水利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
22 | 丹棱县李子沟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 | 张场镇 | 新建 | 治理李子沟河段长度总计4.2km。 | 1458 | 2022-2022 | 县防汛抗旱中心 |
23 | 丹棱县安溪河仁美镇防洪治理工程 | 仁美镇 | 新建 | 综合治理河道5.9km。 | 3280 | 2022-2023 | 县水利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
24 | 丹棱县安溪河鸭子滩段防洪治理工程 | 仁美镇 | 新建 | 综合治理河道5.2km。 | 2590 | 2023-2024 | 县水利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
25 | 丹棱县石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 | 齐乐镇 | 新建 | 综合治理石河生态清洁小流域24平方公里。 | 1223 | 2023-2024 | 县水利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
26 | 丹棱县农村饮水安全老旧管网改造项目 | 丹棱县 | 新建 | 对局部老旧供水管网进行改造更换。 | 3000 | 2022-2023 | 丹棱发展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27 | 东风水库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 张场镇 | 新建 | 整治干支渠21km。 | 4832 | 2022-2023 | 县水利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
28 | 幸福小流域水土流失哦综合治理项目 | 齐乐镇 | 新建 | 治理流域面积50k㎡,其中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k㎡。 | 1150 | 2023-2024 | 县水利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
29 | 小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 | 丹棱县 | 新建 | 整治干、支渠150公里。 | 5250 | 2024-2025 | 县水利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
30 | 黑滩子水库 | 张场镇 | 新建 | 新建一座中型水库,总库容1400万m3。 | ****0 | 2024-2028 | 县水利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
31 | 长流水库 | 张场镇 | 新建 | 新建一座小一型水库,总库容280万m3。 | 13100 | 2024-2026 | 县水利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
32 | 丹棱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 | 丹棱县 | 新建 | 开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建立农村水环境治理保护长效机制。 | 32000 | 2023-2025 | 县水利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
33 | 丹棱县思濛河流域河湖连通项目 | 丹棱县 | 新建 | 新建桔橙湖,规模500亩,建设生态护岸15公里,实施河道清淤疏浚10公里,新建和整治输水渠道15公里,实施河湖岸线综合治理20公里。 | 45300 | 2024-2026 | 县水利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
34 | 丹棱县节水型社会重点县建设项目 | 丹棱县 | 新建 | 开展农业节水工程、城乡生活节水工程建设。 | 6600 | 2023-2026 | 县水利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
35 | 丹棱县安溪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 | 丹棱县 | 新建 | 开展坡改梯、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林草措施以及封禁治理措施等工程建设。 | 780 | 2024-2025 | 县水利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
36 | 丹棱县安溪河仁美镇五龙大桥段防洪治理工程 | 仁美镇 | 新建 | 综合治理河道3km。 | 2600 | 2024-2025 | 县水利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
37 | 丹棱县金牛河杨场镇防洪治理工程 | 杨场镇 | 新建 | 综合治理河道4km。 | 3000 | 2024-2025 | 县水利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
38 | 丹棱县数字水利建设 | 丹棱县 | 新建 | 新建丹棱县水利数据管理中心,全面整合全县水利行业涉水数据,建立涉水在线数据中心。 | 8500 | 2024-2024 | 县水利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
39 | 丹棱县“万口当家塘建设” | 丹棱县 | 新建 | 整治山坪塘111座。 | 2000 | 2024-2025 | 县水利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
40 | 丹棱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项目 | 丹棱县 | 新建 | 新建县级平台1个、指挥中心1个,乡镇广播站5个,村社区广播室50个,应急避难点播放终端40个。该体系符合国家省市应急广播最新标准,体系建成后,可实现与上级平台无缝对接并预留应急管理、自然资源、防震减灾等信息发布端口等。 | 300 | 2022 | 县文广旅局 |
三、冷链物流类(6个) | 131200 | ||||||
41 | 中国晚熟柑橘商贸物流中心 | 齐乐镇 | 续建 | 建设占地面积550亩,建设集展示交易中心、电子商务中心、检验检测中心、数据采集中心、初加工中心、物料生产中心、商务服务中心等“七中心”于一体的综合性商贸物流中心。 | 2020-2023 | 四川丹橙现代果业有限公司 | |
42 | 农产品商贸物流园区物流仓储中心建设项目 | 丹棱县 | 新建 | 项目占地45亩,建设物流仓储中心厂房*****平方米,冷储冻库40个及水果初加工、仓储物流配套设备设施。,项目占地45亩,建设物流仓储中心厂房*****平方米,冷储冻库40个及水果初加工、仓储物流配套设备设施。 | 4800 | 2021-2022 | 四川丹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43 | 绿之源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项目 | 齐乐镇 | 续建 | 新建6000平方米厂房,500平方米业务用房,300平米低温加工处理中心,10个冻库及冷链物流配套设施建设。 | 2000 | 2020-2021 | 四川绿之源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44 | 丹橙供应链公共配送中心建设项目 | 齐乐镇 | 续建 | 新建*****平方米厂房,1000平方米业务用房,冷藏保鲜库及配套设施建设。 | 2400 | 2020-2021 | 四川丹橙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45 | 顺龙乡脆红李(顺龙山货)交易市场建设项目 | 顺龙乡 | 续建 | 新建顺龙乡脆红李(顺龙山货)交易市场2000平方米,完成附属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 2000 | 2020-2022 | 顺龙乡 |
46 | 丹棱县客运物流集散中心及基础设施建设 | 丹棱县 | 新建 | 地下停车场(新能源充电服务、停车服务、汽车检修服务)、交通客运枢纽(长途汽车客运、农村客运、城乡公交、出租换乘)、仓储物流(冷链物流、仓储、寄递)等。 | 2021-2022 | 县交通运输局 | |
四、农旅融合类(11个) | 443391 | ||||||
47 | 丹棱县国家乡村公园PPP项目旅游子项目 | 齐乐镇 | 新建 | 项目以龙鹄山、中观山水库及周边山林为主要区域,规划面积118.2公顷,建设综合服务中心,桔橙文化休闲景区及度假酒店等。 | 2021-2023 | 四川大雅家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
48 | 丹棱县森林康养一体化建设项目 | 丹棱县 | 新建 | 新建养老服务综合体、分中心、服务点;发展标准示范区2000亩,扩建产业大道30公里,新建生产便道20公里,新建漫游体验步道30公里,发展采摘体验区1500亩等。 | 2021-2023 | 丹棱县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 | |
49 | 丹棱县全域农旅融合建设项目 | 丹棱县 | 新建 | 新建柑橘产业园1万亩、育种研发中心、初加工基地、打造农业物流园及仓储冷链物流转运中心,提升打造乡村风貌、建设生态文化公园及相关生态配套,完善乡村观光及智慧旅游、充电桩、公路驿站等配套基础设施。 | 88300 | 2021-2024 | 四川丹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50 | 丹棱县4A级老峨山景区建设项目(一期)—改建景区连接道路及配套基础设施一标段项目 | 顺龙乡张场镇 | 改建 | 按四级公路标准改建,路基宽6.5m,双向双车道,设计速度15km/h,沥青砼路面;支线6.737km,按四级公路标准改建,路基宽6.5m,双向双车道,设计速度15km/h,沥青砼路面。 | 16091 | 2022-2024 | 县交通运输局 |
51 | 丹棱县幸福谷人文旅游度假区项目(一期) | 齐乐镇、顺龙乡 | 续建 | 对幸福古村进行扩容增量,主要建设内容为游步道梳理及建设;原乡区域现有物业提升改造;现有博物馆提升改造。原乡区域氛围营造;幸福谷人文旅游度假区旅游通道、慢行系统沿线提升Ⅰ、Ⅱ期工程;建设旅游服务功能齐备、设施齐全的游客接待中心;建设公共艺术装置及泛博物馆、村史博物馆;杆管线下地、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等。 | 11000 | 2020-2022 | 丹棱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52 | 丹棱县幸福谷人文旅游度假区项目(二期) | 齐乐镇、顺龙乡 | 新建 | 2021年完成对幸福古村扩容提升并对一期项目完善提升;2021-2023完成新建峡谷水域展示区游客中心及游船码头、乡村生态体验区民俗风情体验中心、幸福原乡核心区共享农庄、幸福原乡核心区配套基础设施提升打造。 | 2021-2023 | 丹棱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
53 | 老峨山旅游扶贫提质改造及建设项目 | 张场镇 | 新建 | 依托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深度开发打造,项目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老峨山景区的提质升级。主要包括宾馆接待中心,澄怀湖、快乐大道、沿公路景观平台、翠竹苑等主要景观节点和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景区内部道路提升和峨山民宿提升;二是老峨山旅游环线公路建设。主要包括总长约5.4公里的原老峨山进山道路提升和改建新建总长约10.2公里的总岗山环线公路;将老峨山打造为集修禅养心、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康养运动、乡村体验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创建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 | 43000 | 2021-2023 | 丹棱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54 | 大雅文化旅游区提升项目 | 齐乐镇 | 新建 | 大雅文化旅游景区主要包括大雅堂博物馆、大雅堂公园、大雅广场及商业街区、齐乐公园、白塔公园等五大组团,规划占地面积2.07平方公里,拟对建设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景观节点、导视系统、A级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 | 2021-2023 | 丹棱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
55 | 丹棱县黄金峡旅游开发项目 | 张场镇 | 新建 | 项目位于丹棱县张场镇,开发范围约10平方公里。海拔800-1000米,森林覆盖率82%以上,拥有总岗山麓7.5公里原生峡谷,及550万立方库容量的东风水库。项目紧邻国家3A级旅游景区老峨山,依托老峨山、黄金峡、东风湖形成旅游环线,拟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湖畔精舍旅游地产、户外拓展等旅游基础设施;打造峡谷养生度假、徒步、攀岩、露营等旅游产品。 | 2021-2024 | 县文广旅局 | |
56 | 丹棱县岐山林场旅游度假区项目 | 张场镇 | 新建 | 该项目位于丹棱县张场镇岐山村,距川藏高铁车岭站7公里,成雅高速太平出口13公里。海拔900-1100米,拥有5000亩国有林场,*****亩高山茶叶和1000亩优质猕猴桃等得天独厚的生态和自然资源,负氧离子含量高达*****个/立方厘米。拟建设旅游基础设施、精品茶艺主题酒店、精品民宿、高端森林旅游度假地产,集观光旅游、养生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 | 2021-2023 | 县文广旅局 | |
57 | 九龙山生态旅游度假区 | 杨场镇 | 新建 | 项目地处九龙山省级森林公园,规划占地8000多亩(含九龙山森林公园约5500亩),其中建设用地650亩。建设创意花卉景点打造,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森林康养度假酒店等。 | 2021-2023 | 县文广旅局 | |
五、宜居乡村类(10个) | 230404 | ||||||
58 | 丹棱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工程项目 | 丹棱县 | 新建 | 实施30个村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 | 11120 | 2021-2025 | 县农业农村局 |
59 | 丹棱县生态流域综合治理(长江大保护)建设项目 | 丹棱县 | 新建 | 建设防洪通道5条,约5公里;湿地保护建设约700亩;思濛河、龙鹄溪沿河整治约11公里;沿河景观打造约2万平米。 | 68000 | 2020-2022 | 县住建局 |
60 | 丹棱县全域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建设项目 | 丹棱县 | 新建 | 在全县各乡镇修建花园式生活垃圾分类转运中心(含地库、公厕、绿化等配套设施),并配套垃圾转运车辆及垃圾桶,新建垃圾能源化车间等。 | 2021 | 县住建局 | |
61 | 城乡生活分类转运项目 | 丹棱县 | 新建 | 在全县各乡镇修建花园式生活垃圾分类转运中心(含地库、公厕、绿化等配套设施),并配套垃圾转运车辆及垃圾桶。 | 3284 | 2021-2022 | 县住建局 |
62 | 新建垃圾分类转运车间项目 | 齐乐镇 | 新建 | 新建垃圾分类转运车间。 | 1500 | 2021-2022 | 县住建局 |
63 | 2020年城镇厕所革命建设项目 | 齐乐镇 | 续建 | 2020年改建新建厕所共14座,其中新建12座,改建2座;2021年改建新建厕所共14座,其中新建12座,改建2座;2022完成厕所新建及改造15座。 | 1500 | 2020-2022 | 县住建局 |
64 | 顺龙乡文化活动广场、公共停车场及公共厕所建设项目 | 顺龙乡 | 新建 | 新建顺龙乡文化活动广场1000平方米、公共停车场1000平方米及标准公共厕所1个。 | 1000 | 2021-2022 | 顺龙乡 |
65 | 顺龙乡农村道路整体提升改造项目 | 顺龙乡 | 新建 | 围绕全乡道路提档升级,对乡道、村道、组道等,次第有序、分类分档进行硬化加宽、黑化亮化、护坡绿化,对农旅园区、茶叶园区、“十里银杏”生态旅游环线外圈道路进行改造,对顺石路、顺万路、顺白路路段进行修复、加宽和提标升级,对每年汛期水毁基础设施及时进行整治修复,对高梯片区、老峨后山、柏木含硒蔬菜基地等农旅交通产业道路进行提标亮化、安全防护。新建通乡硬化路10公里,扩建农村硬化路20公里。 | 3000 | 2021-2024 | 顺龙乡 |
66 | 丹棱县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 | 丹棱县 | 新建 | 1、完成丹棱县仁美镇、张场镇4处遗留芒硝矿矿山及全县废弃工业企业土地的综合整治;2、整治部分直接威胁人户、道路、水利及其他基础设施的地质灾害隐患;3、完成安溪河、金牛河、思濛河69.31公里的河道绿化,打造绿化节点;4、开展生物多样性基础调查和观测工作;保护原生植被;建立生物基因库,将本地特有且珍稀的物种生物基因进行保存;建立动植物保护园;引种栽培珍稀濒危植物。 | 2022-2025 | 县水利局 | |
67 | 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 丹棱县 | 新建 | 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建养老服务综合体、分中心、服务点等养老服务设施。 | 1000 | 2021-2025 | 县民政局 |
标签: 发展规划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