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郫都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

成都市郫都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

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是推进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市民健身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快建设世界赛事名城,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通知》(川府发〔2022〕6号)《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成府发〔2022〕6号),结合《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行动计划的通知》(成办发〔2022〕27号)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纲要的通知》(成办发〔2021〕84号),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市、区决策部署,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为根本目的,紧扣成都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部署和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战略目标,围绕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问题,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提高市民健身水平、促进全区体育事业发展、展示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价值和多元功能。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建立健全与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相适应的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场地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健身组织活力充分彰显,赛事活动全域化推进,科学健身服务常态化发展,人民群众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50%以上,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超过94%;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基本建成方便快捷、举步可就的“5分钟便捷健身圈”,功能齐备、类别齐全的“15分钟功能健身圈”和服务优质、配套完善的“30分钟品质健身圈”;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25名。推动覆盖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塑造全民运动健康生活新风尚,促进体育休闲运动产业化发展。

二、主要任务

实施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赛事活动全域化工程、健身组织全覆盖工程、科学健身服务普及工程、全民健身智慧化提升工程,深化“体育+”融合发展,积极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实施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

1.三级全民健身设施体系提升行动。着力完善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全民健身设施体系,实现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到2023年,完成区级1个公共体育场、1个公共体育馆、1个公共游泳池、1个全民健身中心、1个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五个一”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配置。到2025年,各街道(镇)至少建有1个综合多功能运动场或综合健身馆(居民健身中心);各社区(村)至少建有1个小型综合多功能运动场或1个配置有室内、外健身设施的居民健身中心。推动健身场地设施适老化、无障碍建设,就近就便服务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保持常态化公益性开放,服务广大居民群众体育锻炼。

2.居住区健身场地设施配套行动。根据人口规模、居住区和社区建设情况,完善群众举步可就、便携多元的健身场地设施。新建居住区落实“配套建设群众健身设施,按照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等要求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并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不得挪用或侵占。既有居住区按“群众健身设施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指标要求加快补齐。紧密结合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统筹布局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不具备标准体育场地建设条件的,可因地制宜灵活设置非标准运动场地和设施。

3.全民健身新空间打造行动。积极推进体育公园和体育服务综合体建设,采取盘活城市空闲土地、用好城市公益性建设用地、支持以租赁方式供地、倡导复合用地等模式,解决好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用地难问题。依托天府蓝网、天府绿道、川西林盘等户外运动资源,建设一批天府绿道健身新空间,打造“绿道+体育”融合发展的公园城市健身新场景。充分利用公园绿地、新建社区综合体、宜居乡村,以及剩余空间(街旁空间、基础设施周边空间、桥下空间、滨河空间、地下空间、屋顶空间、低效用地等),创造更多的体育承载空间。到2025年,全区新增天府绿道健身新空间30处以上,建设不少于1个符合国家标准、不少于2个符合四川省标准、多个不同类型的体育公园;每个社区(村)至少建成1个“社区运动角”。

4.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增效行动。建立健全场馆运营管理机制,优化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绩效管理方式,加强开放使用评估督导,不断提升场馆使用效益。推进体育场馆管理智能化、服务智慧化,提升市民健身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完善场馆硬件设施,做好场馆应急避难(险)功能转换预案。完善财政补助政策,每年补助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项目。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举办后,有序推进符合条件的大运会场馆向社会开放服务。积极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每年公共体育场免费低收费开放10万人次以上。推动成渝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共建共享。

(二)实施赛事活动全域化工程

1.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构建行动。广泛开展群众体育赛事活动,逐步构建三级联动、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供给体系。年均组织或参加区级以上赛事活动40场(次)以上。打造3种以上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每种赛事活动每年举办1次以上。街道(镇)每年举办群众体育赛事活动2次以上,社区(村)每年举办群众体育赛事活动1次以上。大力发展“三大球”运动,推动县域足球推广普及。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协会等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提升健身设施适老化程度,推广适合老年人的体育健身休闲项目,开展适合老年人的赛事活动。大力推广工间操、广播体操。支持举办各类残疾人体育赛事,开展残疾人康复健身活动。做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广传承工作。推广适合农民、妇女等人群的体育赛事活动。

2.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培育行动。打造“运动成都”系列赛等自主品牌,不断完善“天府绿道健康行”“社区运动节”“乡村运动节”“全民健身运动会”等固化品牌活动办赛机制,健全全民健身赛事活动选拔参赛机制,健全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办赛指南和参赛指引。支持各街道(镇)各行业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和民间体育资源,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逐渐形成“一地(城)一品”“一地(城)多品”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新格局。加强与国家、省、市体育部门衔接,争取支持,积极引进市级以上体育训练基地落户郫都。健全全民健身赛事活动选拔参赛机制,积极组队参加国家、省、市级全民健身赛事,力争取得优异成绩。推进川渝两地群众体育赛事活动联动开展,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三)实施健身组织全覆盖工程

1.体育社会组织活力激发行动。加强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建设,鼓励体育总会向街道(镇)延伸、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下沉社区(村),大力发展社区体育俱乐部,构建覆盖城乡、富有活力、就近就便的体育社会组织网络。积极构建“1+2+1”基层组织网络,各街道(镇)建成1个综合性体育社会组织,社区体育社会组织不少于2个,村级体育社会组织不少于1个。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参与承接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依托公共体育场馆资源,给予队伍稳定、组织活跃、专业素养高的全民健身社会组织场地支持。鼓励体育社会组织承办各级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开展健身技能培训,将运动项目推广普及作为单项体育协会的主要评价指标。

2.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壮大行动。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郫都品牌,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众体育引领员队伍建设,逐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富有活力的志愿服务体系。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众体育引领员激励机制,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志愿服务,提高科学健身服务水平。到2025年,实现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25名。

(四)实施科学健身服务普及工程

1.科学健身知识普及行动。开展科学健身“云指导”,每年制作发布科学健身宣传小视频及图文信息10期以上,推广普及全民健身科学知识。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乡村、学校等组织开展“科学健身大讲堂”。开展科学健身技能培训,依托各体育单项协会开展公益性培训,推广普及科学健身方法。拓展服务渠道,丰富服务载体,广泛利用各类媒体宣传普及科学健身知识,讲好群众健身故事,加大公益广告创作和投放力度,弘扬体育精神。

2.运动促进健康干预行动。落实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制度,常态化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定期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推广简便易行、科学有效的居家锻炼健身方法,推广太极拳等武术项目、八段锦等健身气功功法,发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健身养生和健康促进功效。

(五)实施全民健身智慧化提升工程

1.室外健身设施智能提升行动。通过政府投资,推动建设一批室外智能健身设施,打造智能化全民健身运动设施示范项目。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以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社会捐赠等多元化模式,推动全区室外健身设施品质提升。2022年启动全民健身设施智能化提升工作,到2025年,基本实现30%社区(村)拥有一处智能化室外健身设施;新建、改建体育公园及绿道实现智能化室外健身设施全覆盖,与社区(村)智能化室外健身设施互补,进一步优化完善智能化室外健身设施“15分钟服务圈”。

2.公共体育场馆信息化改造行动。推动现有公共体育场馆信息化改造,优化场馆流量监测、网上预定、信息发布等便民服务。新建(改扩建)公共体育场馆同步实施信息化建设,鼓励配置智能健身设施,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场馆开放使用效益。到2025年,完成2个以上公共体育场馆信息化项目升级改造。

3.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一张网”行动。积极填报全民健身大数据平台,推动建设集场地设施、社会组织、赛事活动、健身指导等于一体的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设施查询、场地预定、培训报名、赛事活动等服务。推进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创新应用,开展全民健身“云赛事”、科学健身“云指导”等活动,逐步形成信息发布及时、服务获取便捷、数据反馈高效的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一张网”。

(六)深化“体育+”融合发展

1.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竞赛体系和学校竞赛体系融合,形成面向所有在校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相互衔接、重点项目全覆盖的分层分类青少年体育竞赛供给体系。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校内体育健身活动时间不低于1小时,建立课后体育家庭作业督查反馈机制,帮助在校学生掌握2项以上体育运动项目技能,培养终身运动习惯。到2025年,全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良率达到57.5%。健全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加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体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力度,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规范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支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

2.推动体卫融合。探索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模式,分级推进体卫融合服务机构开展工作向基层延伸,推广针对常见慢性病、运动风险、运动伤病的运动干预项目和方法。常态化组织全科医生、社区医生参加“运动促进健康”技术培训班,支持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设立科学健身门诊,开展运动促进健康、运动伤病防治、体质健康干预等服务。每年建设运动促进健康服务站点10个以上。

3.促进体旅融合。积极培育户外运动、智慧体育等产业,加快形成以健身休闲和竞赛表演为龙头、体育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一批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精品线路和精品赛事,争创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鼓励发展体育主题乡村民宿、体育主题乐园,大力推动数字体育、体育会展、体育旅游、运动康养、体育用品租赁、体育团建定制服务等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积极打造集文化宣传、旅游推广、纪念品发布、观赛服务、住宿餐饮、运动社交、主题活动等于一体的复合型消费场景。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各级政府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作用,推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多元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

(二)壮大人才队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健身指导、组织管理、科技研发、宣传推广、志愿服务等人才培养。建立多元化培养渠道,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稳步推进基层体育管理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众体育引领员等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评价机制。

(三)保障资金支持。区财政将加大全民健身领域的投入,建立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全民健身需求相适应的财政保障机制。按照面向社会、重在基层、属地为主、钱随事走的原则,加强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维护)、活动设施、组织建设、人员配置等保障体系建立的投入支持力度。鼓励金融信贷支持增加、开发适合体育产业特点的信贷商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兴办全民健身公益事业,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帮助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有关项目申请四川省“体育贷”、成都“文创通”。

(四)加强土地要素保障。统筹考虑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需求,严格落实有关用地规划要求,将城乡社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区、街道(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配套建立建设和评价制度,强化保障支撑。

(五)强化安全保障。加强健身设施监管,设置公共体育场馆急救设备,确保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开放服务符合防疫、应急、疏散、质量和消防安全标准。健全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安全防范、应急保障机制,完善运动项目办赛指南和参赛指引,统筹赛事活动举办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推动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安全有序规范发展。加强全民健身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和个人信息保护。


标签: 全民健身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返回首页

收藏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