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公众评议突出短板指标整改措施进度表(1-12月)

省公众评议突出短板指标整改措施进度表(1-12月)

整改方案公布情况:8月20日在“莆田警方在线”微信公众号和莆田市公安局互联网网站上以《聚焦民生关切,纾解痛点堵点!莆田公安这样亮诺践诺邀您参与》为题重点从“交通出行安全有序”“社会治安和谐稳定”“执法公正文明规范”等整改措施、时限等内容进行公布。
序号整改措施整改时限责任领导和科室等目前进展情况责任单位
(四)提升城乡建设品质、改善居住环境情况
1一是开展窨井盖治理工作。按照“谁所有谁负责、谁管理谁维护”原则,开展公安自建的道路交通信号灯、视频监控窨井盖普查建档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台账,完善窨井盖具体位置、管养单位、井盖状态等窨井盖数据信息;同时,按照“一井一策”的要求,建立问题清单,对公安自建的存在破损、下沉、松动等情况的道路交通信号灯、视频监控窨井盖尽快维修加固,对窨井盖缺失的及时按相关标准补装,对已确认为废弃的窨井限期完成填埋。二是进一步挖掘路内停车资源。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各级交警部门深入排查辖区中心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道路,进一步挖掘路内停车资源,选择交通量较小、对交通影响较少的路段设置路内停车位。同时结合辖区电摩停车需求,重点排查农贸市场、商场、城市广场、学校等车辆密集区域,按照 “能划应划”的原则,科学合理施划电摩停车泊位。2022年底

责任领导:郭秋桥

责任科室: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科设大队
责任人:顾建宇

1.按照部门职责,交警部门围绕自建的道路交通信号灯、视频监控窨井盖开展排查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排查1197个交通信号灯等窨井盖并建立台账,整改6个问题窨井盖。
2.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复查整改工作,重点围绕老旧小区、农贸市场等区域停车位紧张问题,各级交警部门深入排查,施划停车泊位。截至目前全市已施划电摩二轮停车泊位3.5万个,修复施划路内停车泊位6千余个。
市公安局
(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维护公共安全情况
1强化安全监管,持续排查整治风险隐患。认真落实省、市安委会关于安全生产大检查、重大安全风险防范化解等工作部署,加强涉险公共区域安全防护,及时排查促改涉险隐患,持续完善机制建设,实现长效治理。紧密结合公安机关职责任务,积极配合做好全市旅馆业(含民宿)房屋结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认真做好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复核工作。立足全市危爆物品管理实际,聚焦严查严管严治,持续加大危爆物品管控力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和我省66条具体措施,巩固提升民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2022年底

责任领导:曾震日、林志松
责任科室:市公安局治安支队
责任人:林海强、黄胜

1.认真落实省、市安委会关于安全生产大检查、重大安全风险防范化解等工作部署,部署开展“警情梳理分析情况”“隐患排查整改情况”“设施力量建设情况”等公共区域涉险隐患排查工作。同时,在现有45个警务室及警务站、51个执勤点的基础上,建立完善联合会商等工作机制,开展联合应急救援演练82场。今年以来,出动警力对重点区域累计开展摸排958多场次,发现设施设备不足或损坏等安全隐患357处(其中非公安职责73处),开具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72份,并配合文旅、应急等部门增设安全警示标志、加固安全护栏设置硬质隔离等664余处,封停危险区域22处,清理整顿危险旅游项目场所19个。
2.根据《关于积极配合做好全省房屋结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闽公治传发〔2020〕216号)等文件,市公安局积极推进旅馆业房屋结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工作开展以来,复核卷宗材料449份,推动整治办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实地检查25家,组织其他场所自建房联合检查769次,出动警力1596人次,发现安全隐患(含消防)204处,已督促现场整改196处,由相关部门督促限期整改8处,发放宣传材料5368份。
3.结合“党建引领 夯基惠民”工程,以公安机关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为契机,立足全市危爆物品管理实际,聚焦严查严管严治,持续加大危爆物品管控力度.截至目前,全市爆破作业项目电子雷管使用率100%;牵头组织销毁各类枪支123支,各类配件125件、管制刀具7把;常态化安全监管成效显著。
市公安局
2强化安全出行,加强摩托车、电动车重点交通违法整治。开展事故研判、数据研判、视频研判,认真分析摩托车、电动道路交通事故特点规律,研判道路交通形势,分析摩托车、电动车违法行为高发的时段、路段、车型、人员和违法行为分布特征,检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整治工作中存在的盲区和薄弱点;加强视频查纠,针对路面警力薄弱时段和农村地区交通警力有限情况,通过视频查纠加强对学校周边重要路口、路段二、三轮摩托车、电动车交通违法行为的视频查纠力度,重点查纠等容易引发伤亡交通事故的交通违法行为;加强巡逻管控和溯源打击,对交通安全意识、行为习惯差,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常犯、屡犯不改的摩托车、电动车驾驶人,列为重点整治打击对象,通过倒查、追查的方式,依法依规进行严厉打击处理,以点带面强化整治效果;加强协同共治,加强与学校、镇、村居的协作,通报问题、研究举措,形成整治合力,打造对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齐抓共管、人人参与、全面打击的社会共治局面,有效预防和降低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全力营造和谐、平安、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2022年底

责任领导:郭秋桥

责任科室: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秩序大队
责任人:陈明池

自摩托车、电动车综合治理开展以来(7月27日至12月31日),全市共查处摩托车、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起、农村超员载客1465起,农村三轮摩托车违法载人1573起,有效预防和降低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市公安局
(七)交通设施建设、管理及出行情况
1加强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酒醉驾交通违法。开展夜查统一行动,在全市酒醉驾事故警情多发路段和酒醉驾违法频发易发的国省道、城区道路、城乡结合部和农村道路统筹设置夜查执勤点,严厉打击酒醉驾交通违法行为,消除安全隐患;落实有奖举报,推动酒醉驾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制度,广泛应用各类新闻媒体、传播媒介,加大对有奖举报制度的宣传力度,让喝酒不开车成为常态,成为全社会的自觉,切实从源头上杜绝酒醉驾违法行为发生;开展涉酒案件深度调查,对查获的每起酒驾醉驾违法尤其是涉酒事故进行溯源,落实“七必问”,发现娱乐场所违反规定营业的,通报文旅等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强化警示曝光,广泛宣传酒驾醉驾的危害及后果,引导公众自觉抵制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不间断曝光一批酒驾醉驾违法犯罪和交通事故典型案例,提高执法震慑和警示力度,全力营造酒驾醉驾严管氛围。
2022年底

责任领导:郭秋桥

责任科室: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秩序大队
责任人:陈明池

今年以来,全市共查获酒醉驾5975起,其中酒驾4442起,醉驾1533起;接报汽车类酒醉驾线索2047条,查实酒醉驾399条;完成深度调查涉酒案件52起,应用深度调查结果追责超时营业娱乐场所7家;全市共通过“三微一抖”平台,发布“酒醉驾宣传”、“重点违法曝光”等微文2610条、微博2925条,抖音256条,其中曝光酒驾违法行为380起,二轮车不戴头盔、超员等各类违法行为400余起。依托新闻媒体刊播宣传稿802篇,其中央级27篇,省级180篇,市级595篇。市公安局
 强化安全设施,持续推进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排查治理。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对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标志标线、信号灯等设施进行全面巡检排查,做好基础数据采集、建立完善基础台账,做到底数清、数据准;发现设施毁坏、破损、不规范等情况,协调属地相关部门及时处置,做到发现一处、上报一处、整改一处。统一设施规格指标。制定中心城区道路中央、机非交通隔离护栏的统一样式规格、标准及技术指标,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城区交通隔离设施更新、更换,全面提升物理隔离设施实用性和有效性。规范限时停车位设置。积极应对市民夜间、学校、商场等路段停车需求,全面摸排,合理划定限时停车位,统一设计限时停车位样式及配套标志标线,统一规范设置到位。2022年底

责任领导:郭秋桥

责任科室: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科设大队
责任人:顾建宇

1.围绕公安机关工作要点,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全面排查,继续对城区主要路段交通标志、标线进行补缺补漏,截至目前全市已排查整改交通标志标线32处,确保交通安全设施齐全有效。
2.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各县区主次干道、支路和背街小巷等道路的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隔离护栏、停车泊位等各类交通设施完好情况进行巡查,并以工作提醒单的形式下发各大队负责或督促做好属地问题的整改工作。目前已进行5批次实地检查,发现问题416处,第一时间点对点反馈辖区大队整改。
3.为持续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进一步统一、规范城市道路护栏样式,目前已明确中心城区道路隔离护栏的尺寸工艺、样式颜色等标准规格,正在有序推进护栏规范工作,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已更换交通护栏4.7公里,喷漆修复交通护栏3.6公里。
4.为深入推进创城考评和“点题整治”相关工作,交警支队经前期调研和研究决定,制定了限时停车位规范设置设计样式,辖区交警大队结合辖区实际组织开展限时停车位的新增或整改工作,进一步规范重点路段停车秩序,有效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已规范设置限时停车位84处,夜间错峰、学校、商超、超市等各类限时停车位1497个。
市公安局
(八)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情况
1强化联合整治,持续开展“护校安园”专项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结合市委“党建引领、夯基惠民”行动,联合市委政法委、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继续开展“护校安园”专项工作,进一步健全我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强化校园内部安全防范工作,及时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切实保障在校师生人身安全,全力维护校园及周边持续安全稳定。2022年底

责任领导:李天保

责任科室:市公安局治安支队
责任人:童永忠

与市委政法委、市教育局共同研究制定《2022年全市“护校安园”工作方案》,与市教育局联合印发《关于大力推进校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的通知》,持续加强校园安防建设,深入推进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整治。聚焦春季秋季开学、疫后“复学”、暑期放假、国庆等重要节点,以“排风险、除隐患、保安全”为主题,提前对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细致检查,清查校园周边群租房、网吧、游戏厅、洗浴按摩、歌舞娱乐等重点行业场所1600家次,开展校园安全监督检查1300多次,及时发现整治各类安全隐患893处,净化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同时,组织法治副校长民警开展“校园法治安全宣传教育”,督促落实校园“护学岗”和高峰勤务,强化校园周边交通整治,加密重点路段校园及周边车辆巡查、视频巡查、无人机空中巡查密度和频次,确保师生出入安全有序。市公安局
(十三)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情况
1依法规范执法,让执法执勤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牢固树立“抓执法就是抓业务、抓执法就是抓队伍、抓执法就是抓形象”的理念,进一步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执法全流程记录机制,着力强化执法记录源头管理、流程管控、质效评估,打造全面覆盖、有机衔接、闭环管理的执法记录链条。主动将法治宣传教育渗透到公安执法办案的全过程。在日常广泛开展普法宣传的同时,结合国家宪法日、法律施行日和重大节日等特殊时段和节点,及时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经常性开展各类法律学习教育。充分发挥警种部门职能作用,加强对县(区)执法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提升民警的法律素质、办案水平。2022年底

责任领导:王国容

责任科室:市公安局法制支队
责任人:程思嘉

一是开展公安执法规范化专项监督。结合市纪委监委“一年一专项”监督工作要求,针对公安机关执法办案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和有案不立、立而不侦、久拖不决等执法顽瘴痼疾较为突出的实际,开展公安执法规范化专项监督工作,对4方面22项重点问题进行重点整治排查整改14个执法问题,教育广大民警筑牢底线思维,督促养成规范执法行为习惯。
二是开展执法记录仪专项整治。推行“3+3+3”模式,让民警习惯“在监督状态下执法”,从源头上规范执法办案活动,实现执法活动全过程留痕、可回溯管理。同时,把规范执法记录仪使用作为解决受立案执法顽疾的重要载体,根据我市执法实际,明确18项整治重点。强化“市、县、办案单位”三级联查,发现、整改不规范使用、选择性使用、管理不善等问题113个,累计配发执法记录仪3137台,一线执法执勤民警配备率达100%,新增配数据采集站660台,进一步明确执法记录仪记录、管理、保障责任,实现执法记录仪监督检查常态、长效。
三是全力开展普法宣传。2022年11月3日,制定出台《2022年度全市公安机关普法工作方案》,坚持“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把“八五”普法工作纳入年度队伍建设和公安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并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促进普法工作落到实处。紧紧抓住110宣传日、国家安全宣传日、民法典宣传日等关键时间节点开展集中宣传,利用新媒体“莆田警方在线”“莆田交警”抖音号线上发布普法作品。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开展相关普法活动720余次,开展普法讲座160余场,发放普法材料22万余册(页),通过“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相结合,积极营造普法宣传浓厚氛围,为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和谐的政治社会环境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市公安局
(十九)治安状况
1强化打击整治,持续净化社会治安环境。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任务,坚持“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哪里治安混乱就重点整治哪里”,精心组织部署开展全市公安机关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治安大局稳定。深入开展打击治理跨境赌博违法犯罪活动,紧盯跨境赌博犯罪集团,强化专案经营、深挖扩线,全力摧毁招赌吸赌网络;持续推进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涉枪涉爆、“黄赌毒”等违法犯罪的打击整治力度,强化源头治理、收缴查控、重点整治,严防发生“打响、炸响”案件;扎实开展“昆仑2022”专项行动,依法打击制售假劣食品、假药劣药、农资卷烟、涉疫产品、危害生态环境等领域违法犯罪;强化吸毒人员管控,严防因吸毒人员管控不到位发生肇事肇祸案事件。严格落实社会面吸毒人员风险评估、分级管控,紧盯高风险吸毒人员,督促管控工作落实到位。
2022年底

责任领导:林志松、李天保

责任科室:市公安局指挥情报中心、治安、禁毒支队等
责任人:黄胜、刘国添、何国锋

1.进一步加大各类违法犯罪的打击整治力度,全面净化社会治安环境。1-12月,全市共立刑事案件6616起,同比下降13.3%,破案5472起,破案率82.7%;共立八类暴力案件273起,同比下降10.8%,破案273起,破案率100%;共立“两抢”案件20起,破案20起,破案率100%;共立盗窃案件678起,同比下降31.5%,破案609起,破案率89.8%,其中立入室盗窃案件108起,同比下降34.9%,破案97起,破案率89.8%;立毒品犯罪案件75起,同比下降29.2%,破案58起,破案率77.3%,社会治安持续向好。
2.扎实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深入落实“打防管治建”各方面措施,坚决实现“四个一批、四个严防、一个确保”工作目标,全力以赴打好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前哨战、主动战和整体战。期间,全市社会治安总体呈现“三个下降、三个100%”的良好态势,即刑事警情数、八类暴力犯罪案件和传统盗窃案件发案数同比全部下降;现行命案、“八类案件”“两抢”案件全部保持100%破获。

3.持续开展“昆仑2022”等专项行动,严打涉黄涉赌涉食药环领域违法犯罪。今年以来,共组织破获涉食药环刑事案件189起,其中部局挂牌督办2起、省厅挂牌督办20起,工作成效得到公安部、省公安厅等领导的批示肯定3次,获得部局、省厅的贺电表扬6次。特别是侦办的“2101”特大跨国制售假烟案受到公安部杜航伟副部长、国家烟草专卖局张建民局长的批示肯定,2022年9月9日获公安部通令嘉奖;接连侦破3起生产销售安宫牛黄丸、片仔癀等知名中成药假药案,获部局贺电及工作简报专栏刊发,受到省厅、市局相关领导批示肯定。共破黄赌刑事578起,“扫黄打非”工作成效得到省公安厅领导批示肯定。立足全市危爆物品管理实际,聚焦严查严管严治,持续加大危爆物品管控力度.截至目前,全市爆破作业项目电子雷管使用率100%,牵头组织销毁各类枪支123支,各类配件125件、管制刀具7把,常态化安全监管成效显著。

市公安局
4.强化吸毒人员管控。围绕吸毒人员“大排查、大收戒、大管控”专项行动,全面落实“三清”、“重嫌必检”、涉网吸毒人员清查等工作措施,严格执行社会面吸毒人员风险分类管控。1-12月份,全市累计摸排吸毒人员*****人,见面核查社会面吸毒人员7996人,其中高风险1人,中风险519人,低风险7476人。二是推进社会面重点吸毒人员毛发毒检工作。为消除隐性吸毒人员潜在社会危害,按照国家、省禁毒办部署安排,对社会面重点吸毒人员按季度分批次开展毛发毒检工作。1-12月份,全市完成社会面吸毒人员毛发采集148人;完成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毛发毒品初筛643人次,发现阳性人1人。三是开展吸毒驾驶人专项整治工作。建立吸毒驾驶人预警模型,通过大数据碰撞比对,精准锁定应注销驾照吸毒人员线索,并将吸毒驾驶人全部纳入社会化治理大数据云平台进行管控,1-12月份,向交警部门推送52名应注销未注销驾驶证吸毒人员。同时,会同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运输企业和有关部门对班线客车、校车、城市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和从事危险岗位工作的驾驶人员开展吸毒筛查核查。 
2坚持依法严惩,稳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始终坚持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紧盯黑恶势力发展新动向,进一步深化“打早打小”源头预警研判机制,及时发现掌握“乱生恶”“恶变黑”等动向,力争打早打小、露头就打。同时,持续聚焦信息网络等重点行业领域,加强专项攻坚、综合治理,健全完善扫黑除恶斗争“1+6+N”常态化工作体系,提升群众对扫黑除恶斗争的知晓率、好评率。
2022年底

责任领导:郭国庆

责任科室:市公安局刑侦支队
责任人:邱金雄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持续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紧盯黑恶势力发展新动向,聚焦信息网络等重点行业领域,强化专项攻坚,共新侦办涉黑恶案件23起,其中涉黑组织2起、恶势力犯罪集团18起、恶势力团伙3起。在重点行业领域整治方面,共侦办信息网络、自然资源、工程建设、交通运输等四大行业领域黑恶案件19起,其中信息网络15起,自然资源3起,交通运输1起。特别是成功打掉一个全国扫黑办和公安部挂牌督办的境外涉黑恶犯罪团伙,得到公安部、省市等领导批示肯定和省厅贺电表扬。在打击信息网络领域黑恶犯罪方面,工作成效受到中新网、福建长安网、湄洲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市公安局
3深化打击治理,全面构建电诈打防体系。坚持“四专两合力”理念,努力实现“不被骗、不骗人”目标。一是控住“人”,加强涉重点国家地区人员管控工作,全力做好高危人员拦截、劝返和核减工作;二是盯住“案”,按照省厅“重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侦办工作机制”要求,打要案、挖幕后、摧团伙,斩断涉诈人员的出入境通道,力争斩链条、摧网络、断通道;三是管住“卡”,紧紧围绕涉案“两卡”开户、买卖、寄递等环节,由下至上追着打、由上至下挖着打,重点打击卡商卡贩,确保落地本地嫌疑人100%抓捕到案;四是把住“宣”,按照“把反诈融入生活”的工作理念,提升全面宣传和精准预警能力,完善“网格+反诈”宣防机制,推动各联席成员单位共同参与,把反诈常识传进千家万户。2022年底责任领导:程国泉
责任科室:市公安局刑侦支队
责任人:蔡志高

一是控住“人”。截至目前全市各县区总分均退出前100名,共成功劝返核减莆田籍滞留缅北窝点人员1942人,核减率90.41%,居全国前列、全省第一。

二是盯住“案”。1-12月,全市共立电诈案件1674起,比降6.2%,共破电诈案件1092起,破案率65.2%,同比上升1.2%,抓获电诈犯罪嫌疑人2083名,比升17.4%;打击偷私渡团伙80个,抓获偷私渡违法犯罪嫌疑人893人,其中蛇头267人,运送者6人,偷渡客639人。

三是管住“卡”。共抓获涉“两卡”违法犯罪嫌疑人1098人、行业内部涉诈人员2人,全市涉诈银行卡、手机卡同比分别下降40.59%、35.21%。

四是把住“宣”。出台相关宣传方案,以“系统内部零发案、关联人员全覆盖、服务对象无遗漏”为目标,依托“网格+反诈”宣防机制,联合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各县区联席办,在全市范围内启动2022年度“全民反诈在行动”宣传活动。累计宣传446万人次,开展宣传讲座242场次,发布宣传信息164篇,其中被省厅采纳8篇,国家反诈中心17篇,公安部刑侦局3篇,国家级媒体60篇。

市公安局





标签: 公众 评议 整改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返回首页

收藏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