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福建省工会改革创新项目“十佳成果”网络投票活动候选项目简介

首届福建省工会改革创新项目“十佳成果”网络投票活动候选项目简介

1.福州市总工会:职工“三创”品牌

福州市总工会积极探索新时代工会服务职工新载体,打造以一个中心、一项大赛、一场峰会、一支基金、一个基地、一个家园等“六个一”为重点的职工“三创”品牌。

一个中心即,整合各方资源建设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全国最大的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于一体的“三创”孵化载体——福州市职工创新创业创造中心。中心为广大职工创客提供“工会+”(权益维护)、“智慧+”(导师智库陪伴式辅导)、“资源+”(产业资源和政策支持)、“金融+”(对接资本)等四大核心服务,推动创新项目、人才落地安家。一项大赛即,全国首创海峡两岸(福州)职工创新创业创造大赛。该大赛组织层次高、参赛范围广、增值服务多,项目落地还可享受《福州市科创走廊扶持政策》。一场峰会即:引进职工创新发展峰会落地福州。邀请全国知名院士、专家、大国工匠作主旨演讲,力求在宣传推介福州的同时,引进资本、项目、人才,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构筑创新“福”地。一个基地即,全国首个职工知识产权协同创新基地。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国际运营(上海)平台、南南全球技术产权交易所,成立中知路--福州职工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开展集知识产权开发保护、转化应用、估值交易、金融投资、产业运营于一体的职工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帮助职工“三创”成果接入国际交易平台进行挂牌交易,打通职工知识产权和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最后一公里”。一支基金即:成立首支全国性职工创新创业专项基金。由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福州市总工会共同发起成立,通过基金杠杆效应,以小资金撬动大资本,吸引更多的产业资本、社会组织关注福州,支持投身职工三创事业。一个家园即,携手台湾团队共同打造1000平方米的闽台职工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职工三创·闽台家园”,以“老台青服务新台青”的理念,为首次来榕的台湾青年职工精准对接政策服务、生活服务、创业服务,推动两岸职工创客融合发展,助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目前已成功总结出可标准化对外输出模式,将服务职工三创的成熟模式输出至福清和湖北十堰,建成福清市职工三创中心和十堰市职工三创中心。

2.福州市总工会:
福州市劳动领域社会组织共享基地运营项目

福州市总工会积极探索工会联系引导社会组织工作特点和规律,通过工会免费提供场地、社会组织协助运营、社会组织共享使用、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方式,打造全方位全链条全覆盖的社会组织共享基地,进一步接长工会手臂,不断提升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创新做法:“线上+线下”,打造全方位共享平台。“线上基地”通过小程序注册方式进入,涵盖在线注册、在线学习、预约使用线下基地、报名参加工会活动、发起服务职工公益活动、发布合作信息、获取采购项目资讯等,有效整合社会组织资源,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线下基地”位于福州工人文化宫,面积近1000平方米,包含可容纳80-100人的共享会议室、可容纳30人的共享活动室、共享办公区、共享会客室、共享职工书屋、共享助残服务室等,有效解决社会组织办公、活动、提供服务等的场地限制。“专业+专注”,打造全链条共享平台。提倡“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方式,联系引导福建省卓越企业服务中心(4A级社会组织)协助运营共享基地,利用社会组织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方法、专业技能等优势,辅以共享基地的专项设施,加强对劳动领域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示范带动、联系服务,专注于将共享基地打造成为劳动领域社会组织培训学习、展示提升、交流互动为一体的平台。“精准+精细”,打造全覆盖共享平台。借助共享基地平台、深化大数据运用,把职工群众的“需求清单”转化为工会工作“项目清单”,探索建立社会组织服务职工项目库,面向基层工会开设“服务超市”,开展工会联系引导社会组织服务职工日、社会组织服务职工优秀项目评选、社会组织服务职工示范基地推选命名等活动,支持具备专业能力的相关社会组织在文体活动、婚恋交友、法律服务、心理关怀、户外劳动者服务、职工子女暑托班等方面,为职工群众提供专业化、精细化、多样化的高质量服务。

实现成效:共享基地自2022年3月正式启用截至10月31日,线上基地已有216家社会组织注册加入;线下基地共有70余家社会组织申请使用,成功举办职工心理沙龙、社会组织培训、职工读书分享会、职工婚恋课堂等活动90余场,服务职工近3000人次;通过个案辅导、团体辅导等方式,为562人次提供心理咨询时长248.5小时。依托共享基地,推动20余家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成立工会;通过共享基地牵线搭桥,全市各级工会共投入资金近400万元,举办青年职工交友联谊活动近60场,职工子女暑托班71期,惠及职工5000余人。“共享基地”案例入选《全国工会联系引导社会组织工作法40例》,获评全国工会联系引导社会组织服务职工优秀项目,并作为全国工会联系引导社会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会的观摩推介项目,得到全国总工会领导肯定。

3.厦门市总工会:“智慧工会”服务平台

厦门市总工会秉持“职工为本,服务先行”的理念,依托工会会员核心数据库,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新媒体平台为窗口,创新打造智慧工会服务平台,形成独具厦门“工”字特色、高效便捷的网上服务职工新模式。

一是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构建工会服务网络。平台运用信息化技术,依托工会会员实名信息数据库,融合办公、管理、服务、宣传、互动为一体,构建全市工会普惠服务一张网。借助工会卡办理推行实名登记,实现会员信息数字化和管理实时化,为工会网上工作打牢坚实基础。当前平台认证工会组织数1.5万余家、会员数近160万人。依托核心数据库,平台整合集成劳模、困难职工、“平安返厦”等12大工会基础业务数据库和系统模块,实现数据采集、管理、查询、统计等多项功能,为各级工会普惠服务工作提供便捷通道。二是以项目化管理为载体,打造特色精准服务。平台实行市级统建各级分管,积极创新项目化服务,打造厦门“工”字特色普惠服务体系。纵向打通市至镇街工会信息网,使政策下达、信息上通,横向整合政府相关部门数据库,极大提高全市工会系统服务效率。针对不同职工群体需求,开发服务地图、知识问答等18款通用型交互应用模块。截至2021年底,累计与职工交互1.4亿次,创下“平安返厦”“求学圆梦”“职工学堂”等多个工会特色普惠服务品牌项目。三是以全媒体矩阵为驱动,凝聚职工磅礴力量。为提升工会组织影响力,厦门市总工会积极运用互联网抢占职工“掌上空间”,搭建全媒体服务矩阵,持续延伸平台服务职工触角。整合“一网两微多端”平台,构建网络“同心圆”。至今,微信平台两号共吸引157万粉丝关注,单条最高阅读量突破20w+,在全国工会系统新媒体排名稳居前列,连续三年被评为福建省“十佳”最有影响力工会新媒体。融合互动宣传,打响工会网上普惠服务品牌。至2021年底,“求学圆梦”学历提升行动共发放补助金额超780万元,惠及在厦职工近万人次。“平安返厦”补助活动,共发放补助金额近1.2亿元,惠及外来职工70多万人次,深受职工好评。

4.思明区总工会:职工加油站

思明区总工会创新思路,以职工需求为导向,联系引导社会组织打造“职工加油站”,打通服务职工的“最后一米”,提升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影响力。

实施过程:思明区总工会先后创建6个职工加油站,场地面积共1767.54平方米,建设资金204万,向社会组织购买社工服务每年300万。6个“加油站”分布在全区范围,有统一的服务时间、服务内容等,深受职工欢迎和喜爱。以总站为例,由思明区总工会向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购买服务,自投入运营以来,社工团队通过企业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职工需求,同时利用网络媒体开通“职工心声”栏目,收集职工动态需求。探索出“136”服务架构,即:坚持1个建设方向--打造职工素质提升平台;聚焦3方面服务内容--为职场发展加油、为身心健康加油、为家庭幸福加油;构建6格职工“生态圈”--自在圈、朋友圈、同好圈、职场圈、家庭圈、服务圈,以人本主义视角,引导职工关爱自己,进而关怀他人,鼓励有能力的职工成为他人的“充电宝”,构建和谐职场生态圈。搭建共享资源平台,通过开通直播间、公众号、视频号、微信交流群等,建立需求库和资源库,促进需求与资源对接。打造“乐工学堂”精品课程资源库,包括非遗类、心理疏导类、职场管理类、生活百科类。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手法,打造系列精品课程,为职工个人开展培训、为基层工会输送定制服务。培育、孵化职工互助、助他志愿服务组织,有“助人者”意愿的职工在参加活动的同时也服务其周边社群,促进职工受助—自助—助他的转变。以企业为媒介,既进企业为职工提供定制服务如节日团建、心理关爱等活动,同时鼓励企业组建志愿服务团队,站、企共建志愿服务活动,实现职工、企业、社会的和谐共赢。

项目成效:思明区职工加油站秉承“党建引领、工会主导、社会组织承接、职工志愿者参与”的多方协同服务模式,创新多元服务内容,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工会服务职工项目品牌效应逐步形成,6个“加油站”接待全国各地总工会的参访43批889人次,接待省市总工会现场教学3场266人次。

截至目前,职工加油站e家平台直播间共开140节课,*****人次收听;共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服务活动2054场、服务职工11万多人次。成立了2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伍--法律援助服务队、心理关爱服务队。法律援助服务队聚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共服务91人次;心理关爱服务队聚焦职工及其直系亲属的心理关怀,共服务个案70个、服务135人次。“思明区职工加油站”服务项目作为服务职工的优秀典型案例,在《工人日报》头版进行了宣传报道。

5.湖里区总工会:
共享职工之家创建与发展

湖里区总工会以聚焦问题、提升效能、夯实基层、服务职工为导向,树立以职工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人人共享”理念,推进“会、站、家”一体化建设,建立全国首个“共享职工之家”。通过项目招标、购买服务等社会化方式,引导社会组织为职工提供服务;整合园区资源,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发挥企业优势,同驻共建,形成“党政支持、工会搭台、社工介入,企业参与、职工共享”的综合服务平台,服务覆盖园区6千多家企业,6.5万名职工。目前,“共享职工之家”已向社区、楼宇延伸,共建设30家创新型共享职工之家。

目标和任务:一是服务资源更丰富。整合工会、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面资源,并通过购买服务,引入社会组织,有效服务广大职工。二是服务项目更专业。通过购买服务,引进社会组织、专业机构参与,开展法律服务、心理咨询等,解决工会干部人手不足、专业不足问题。三是服务对象更广泛。通过共享职工之家,将更多的中小微企业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纳入服务范围。四是服务形式更开放。打通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以开放的姿态、更低的门坎,欢迎广大职工“进家”。

进度:一是从造“盆景”到建“花园”。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园区、社区、楼宇等办公场所和硬件设施,建设创新型共享职工之家;依托全区150家五星职工之家,创建主体型共享职工之家。二是从“线下”“一公里”到“线上”“零距离”。依托微信公众号,上线“共享e家”服务平台,推出法律咨询、共享学堂、共享职工之家地图等便民服务功能。三是从“多元”服务到“群策群力”。成立“智囊团”,聘请领导、专家、媒体记者作为“顾问团”,指导我区共享职工之家创建工作。聘请企业职工、劳模、基层工会主席作为“帮帮团”,了解收集职工需求,使共享职工之家的服务更有针对性。

成效:一是聚力“共享领工”,增强工会凝聚力。依托共享职工之家场地,开展工悦领读活动。以“中国梦·劳动美”为主题,广泛开展读书演讲、书画展示等活动。二是聚力“共享强工”,提升职业竞争力。打造“快乐周末”、“共享学堂”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不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如手机摄影、烘焙、自媒体运营、服务礼仪、色彩搭配等。针对园区产业(行业)技术相近等特点深入开展群众性劳动和技能竞赛。三是聚力“共享护工”,做大维权“保护伞”。通过购买律师团队服务,4名律师团队线上线下提供维权指导,设立枫桥机制。设立主席信访接待日,每月第一周的周一为工会主席现场信访接待服务。四是聚力“共享暖工”,增强职工幸福感。设立倾诉台,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每年开展10场以上心理辅导讲座。为职工提供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医疗互助等服务。

6.漳州市总工会:“惠工汇”平台

漳州市总工会建设的“漳州惠工汇”APP平台,积极探索普惠服务新模式,推动互联网时代工会服务职工工作的全面转型升级。平台建设思想引领、组织建设、权益维护、技能提升等功能模块,通过各个功能模块更加方便快捷地服务职工。同时,“惠工汇”平台建有特色福利商城,由漳州信息产业集团负责运营,吸引本地企业入驻,助力“漳州产”“漳州味”扩展市场,为职工提供一站式购买服务,解决工会福利采购众口难调的难题,提升会员福利满意度。“惠工汇”平台以“互联网+”工会普惠服务为抓手,为职工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普惠服务,在网上职工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做法与成效:一是做好组织保障。市总工会将“惠工汇”平台建设做为一把手工程,成立惠工汇平台工作办公室,负责平台建设的推进工作。二是做好制度保障。构建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包括平台账号和用户权限管理制度、平台信息管理制度、部门分工管理制度等,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同时,市总工会牵头与市财政局、工信局、商务局联合发文推广使用“惠工汇”平台,为职工提供更多的优质工会福利产品,努力提升普惠服务质量和影响力。三是推进工会会员实名制管理工作。市总工会把好时间节点、统筹规划,推进工会会员信息采集认证工作,确保入库信息完善、准确有效,为普惠服务工作夯实基础。四是打造网上服务职工综合体系。将“惠工汇”平台打造成工会职工智能化综合服务平台,从职工需求出发,建设职工思想引领、组织建设、权益维护、技能提升等功能模块,提供网上入会转会、法律维权、医疗互助、工e就业、电子书屋、八闽工匠讲堂等一键式网上服务。平台还设有福利商城,由漳州信息产业集团建设运营,逢节日举办商城普惠活动,满足职工福利产品购买个性化需求。各级工会可以通过商城发放工会福利,会员登录商城购买福利产品,带动了本地企业发展,提升了会员的福利满意度。

“漳州惠工汇”APP已于2022年5月20日开启上线试运行,后续将通过多渠道宣传推广“惠工汇”平台,广泛收集反馈意见,并加以改进完善,提升平台网络服务职工的能力,实现工会工作“互联网+”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7.莆田市总工会:
“党建+”赋能共享职工之家

莆田市总工会充分发挥“党建带工建”机制,从规划布局、功能设置、职能拓展等方面激发共享职工之家活力。在全市各社区试点开展共享职工之家建设,争取5年内达到社区全覆盖。

进度和成效:目前适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分布特色,依托各级镇街(园区)工会建设“党建+”邻里中心共享职工之家18个,全年合计开展活动100多场次。一是布局规划上与“党建+”同步。立足现有资源的挖掘整合利用,将职工书屋、劳模创新工作室、户外劳动者休息室等工会品牌阵地与“党员活动中心”“党员书屋”等党建阵地有机结合、整合优化,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通过党政投入、工会补助、基层主体建设等模式,让共享职工之家建设更实用、更适用。二是机制建设上与“党建+”同频。建立健全共享职工之家工作机制,创新邻里中心共享职工之家“156”模式。把服务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会的工作目标,莆田市总工会通过打造一支社区工会工作者队伍、选树一批社区劳模工作室、下沉领办一项社区工会服务项目、一键连通社区“掌上工会”、共享一个活动阵地五项举措,在社区邻里中心建设好共享职工之家。三是职能拓展上与“党建+”同向。将四季四送服务、维权服务、莆工学堂服务、文体活动服务、健康安全服务、特惠服务六项服务送到职工身边。以党建共建、部门联建、工会自建、购买服务等模式,为社区邻里中心赋能,做到月月有行动、时时有声音,服务职工24小时全覆盖。

目前,全市依托市委“党建引领·夯基惠民”专项行动,共建有共享职工之家63家,发动各级共享职工之家切实“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有多家共享职工之家在创建过程中脱颖而出,5家已被命名为省级职工之家,10家已被命名为市级职工之家。

8.南平市总工会:
南平市工会普惠平台

“南平市总工会普惠平台+工会电子会员卡”运营管理平台按照“一个中心、两个体系、三个平台”的完整体系进行设计和建设。一中心,即以工会会员信息数据为中心,通过对工会会员信息资源的统一、分类整理,完善信息资源体系,实现各服务平台的动态数据共享。两体系,即建设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三个平台,即“工会采购平台”、“普惠应用平台”和“会员管理平台”。最终实现“职工人手一张卡、工会阵地一张图、服务管理一张网、建设运营一体化、多级工会一盘棋”,打造具有可复制性的适用于“百万级”会员的工会服务综合平台。

平台实现效果:一是进行交通资源整合。定期举办各类型的交通出行优惠活动,为全市1200名市级以上劳模发放劳模专属公交卡,享受全年全地区公交出行免费服务。二是进行文旅资源整合。推出大武夷职工康养普惠平台并发行大武夷职工康养卡,持卡者可享受在南平地区1个5A景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10个4A景区一年内各12次旅游体验。大武夷职工康养卡推出仅5个月,全市各级工会累计投入187万元,购买了1.3万张大武夷职工康养卡。三是城市生活服务整合。建立联盟商家体系和商圈,与第三方服务平台进行深度合作(如:支付宝、饿了么)。开展“全闽乐购”促消费活动,发放超百万城市消费券。平台已完成线上虚拟四鹤商圈建设,将四鹤商圈内的部分商户搬到线上,实现实体商圈与虚拟商圈融合互补,着力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四是常态化开展普惠服务。南平市工会普惠平台以工会电子会员卡为核心,以“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惊喜,天天有实惠”为服务宗旨。今年1月,借助南平市工会普惠平台,开展“开门稳、开门红”新春主题系列活动,多举措促进节庆消费,通过“福虎生威·惠聚虎年”集字活动、“福虎生威·喜乐元宵”猜灯谜活动,累计参与人次超过20万次。通过南平市工会普惠平台累计发放23.6万元工会消费券,在延平四鹤商城、建阳建发商城享受专享优惠活动,带动线上线下消费金额超1000万元。

作为全国首张与交通部电子交通卡、首张与支付宝合作推出的电子会员卡,集职工权益保障、消费支付、公共交通、积分兑换、普惠服务等多种功能。电子会员卡上线1年多,做到了“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惊喜、天天有实惠”,通过40余场线上+线下普惠活动吸引了近6万人使用电子会员卡,链接社会优质资源带动消费金额达3500万元,平台访问人数近400万次。

9.省总干校:八闽工匠学堂

“八闽工匠学堂”是集公共性、公益性、开放性、综合性的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该平台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一体,构建“统一身份、统一管理、集合资源、多元参与、横到边、竖到底”的综合服务平台。截止2022年11月25日,“八闽工匠学堂”注册人数******人,参与学习人数*****人(其中人社补贴性培训*****人),完成学习*****人(其中人社补贴性培训*****人)。

“八闽工匠学堂”平台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功能模块健全。“八闽工匠学堂”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拥有三大访问入口(1、闽政通APP;2、微信公众号;3、PC 版);平台内设置功能模块,拥有实名认证、级次管理、班级管理、积分商城、职工书屋、人社对接、工匠宣传、实训基地等功能。向广大职工免费开放所有的课程,为各级工会开展个性化培训开设专班,向各培训机构或企业开展人社部门专项补贴性培训提供平台及课程,并实时纳入人社部门监管,实现职工线上学习、线上测评、线上发证、补贴申请、积分兑换等线上服务。二是课程门类众多。上架100个国标工种课程,通用工种普及类型视频课程355个,课程总时长为******分钟;引入第三方专项能力课程、等级证书课程,平台囊括通识常识、互联网产业、文旅产业、康养产业、新能源产业等职业技能培训、“大国工匠”等系列课程。三是平台利用广泛。“八闽工匠学堂”也为省总各部门、各级工会提供各类竞赛支持,为工会财务知识竞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奖励领取等提供渠道。可按各级工会或企业要求打造线上培训平台,并提供与人社管理平台对接的接口,将学习情况实时传送到管理平台,授予管理权限,共享“工匠学堂”资源和服务功能。四是全省工会联动。系统为全省各级工会提供了“八闽工匠学堂”管理权限,各级工会可以根据职工实际需要和当地人社部门的政策,在平台开设各种培训专班,充分利用平台提供的课程资源、管理服务、政策联通等市县和基层工会难以实现的资源,实现省总搭台支撑、各级工会联动的培训格局,解决各级工会培训工作缺少管理平台、课程资源、政策支持、组织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的能动性,更好地满足广大职工技能提升需求。 五是政策保驾护航。省总工会和省人社厅共同发文《关于推进“八闽工匠学堂”建设的通知》明确平台由省总工会负责规划建设和监督管理,按照人社部门制定的线上培训相关政策组织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省总工会干部学校作为培训单位,负责政策执行、服务商选定与监督、年度预算与执行等具体业务实施。平台培训人次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统计范畴,引入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机制,劳动者可持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在“八闽工匠学堂”上接受培训。

10.福州市总工会: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指尖入会”

福州市总工会积极探索借助信息化手段,简化入会程序,优化入会方式和服务手段,通过开通货车司机、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外卖配送员专属二维码,并向扫码入会的职工发放入会礼包、免费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以“指尖入会”的形式,最大限度吸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

创新做法:一是简化入会流程。以“扫二维码、数据自动校验、免填个人信息”的入会形式,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只需通过闽政通扫二维码,自动登录“指尖入会”小程序,简单几步即可完成线上入会。二是实现实名校验。通过“闽政通APP”“e福州”与省、市数据汇聚平台、福建省社会用户实名认证和授权平台对接,快速完成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实名入会,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三是多渠道扫码入会。“指尖入会”小程序可实现与各微信公众号、各地市政府网上办事大厅及政府App无缝衔接,减少人工反复填写、审核材料,更为省时省力。四是便捷统计查询。“指尖入会”小程序后台系统管理端统计、查询功能较好满足各级工会管理需要。五是长效服务机制。依托职工服务e站,定期投放服务资源,增强系统活跃度,形成常态化长效化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机制。

实现成效:通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指尖入会”集中行动,向扫码入会的职工发放入会礼包,吸引近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开展市网络货运司机集中入会专项行动,为5000多名网络货运司机发放入会礼包“工会福袋”。通过e福州扫码登记的方式,向3.2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发放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吸引其加入工会。通过“抖音”短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号、电梯、公交站广告牌等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指尖入会”活动信息。建设400个职工服务e站,实现“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没电能充电,饭凉能加热,小病能用药”等功能。

目前,全市已建立市、县两级新就业形态领域行业工会联合会5个。成立市网络货运联合工会,涵盖货拉拉、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等35家网络货运平台企业,覆盖网络货车司机5000多名。5月推动成立福州T3出行网约车司机联合工会,涵盖T3出行平台企业及其6家线下运营公司,吸纳网约车司机约1900名。9月推动成立饿了么(福州)外卖配送联合工会,涵盖饿了么平台企业福州分部及其6家外卖配送加盟商,覆盖专送骑手约2800名。截至目前,已吸纳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四个重点群体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约6万人加入工会组织。

11.福建晨曦信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会:
晨曦数字工匠学堂

晨曦数字工匠学堂是由福建晨曦信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产学研一体化“数字工匠培育库”,以期建立开放式数字工匠技能学习平台。

晨曦数字工匠学堂旨在将“AI+BIM+CLOUD+DATA+GIS”技术深度应用于建筑工程行业,为社会、企业、高校培养能够掌握先进数字技术技能的高科技人才,助力福建省数字经济发展。学堂采用订单式、定向式和项目制等多种形式,层层推动数字经济职业技能培训往多元化方向发展,学堂以建筑信息化、数字化和工业互联网等工业和信息化企业一线从业人员、高校工科专业导师为重点,广泛组织开展数字技能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转岗转业培训、师资培训,力求全方位、多维度增强建筑数字产业工人的整体技能水平。

目前,晨曦数字工匠学堂拥有一支实践能力强、协作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大的师资团队,在专业课程建设、师资培养、BIM人才培养中心建设、教材共建、合作办学、校企人才互聘、科研项目等方面提供丰富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提供建筑领域造价专业实战培训方面,已开设多项造价实务岗前培训课程,包括:土建造价岗培班、安装造价岗培班、工程计价案例实战营等。在提供BIM专业师资团队建设综合解决方案方面,晨曦数字工匠学堂同时开设了BIM职业技能认证课程,包括:《Revit一级建模认证培训班》、《BIM工程造价案例实战班》等。

2018年至今,晨曦数字工匠学堂多措并举,参与或主导组织了上百场数字技能教育培训活动,如举办全国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能等级考前培训、开展住房城乡建设领域BIM技能考前培训、BIM工程造价案例实战培训班、造价实务岗前培训等,培育了2千多名从传统建筑领域升级到全面掌握现代数字技能技术的复合型“数字工匠”。

作为同行业软件领先入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企业,晨曦科技屡次获得教育部的认可。截至目前,已对该项目的四大模块,178个项目予以支持。同时,晨曦科技积极举办由政府、企业和院校共同参与的高校建筑类专业BIM职业技能竞赛,结合行业发展及趋势,聚焦土建施工类和建设工程管理类为核心的建筑类专业群,帮助高校学子通过参加普适性、选拔性、高端性技能大赛,提高学历教育与技能并重教学体系的有效性。

12.泉州市总工会:
医疗互助特色门诊补助

泉州市总工会在全市推行医疗互助特色门诊补助项目,对职工的特殊门诊费用进行补助,有效减轻患病职工的经济负担。医疗互助特色门诊补助是工会为职工办实事的具体行动,自推行以来得到全市广大职工群众的欢迎与认可,逐渐成为职工群众受益、降低医疗风险、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载体,成为工会工作的一个亮点和品牌。

一本特殊门诊证有效期内一年慰问一次,恶性肿瘤(含白血病)门诊放化疗、器官移植门诊抗排斥反应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小球肾炎特殊门诊产生治疗费用慰问2000元,其它病种特殊门诊产生治疗费用慰问200元,同时患有两种及两种以上特殊门诊病种的,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给予一项特殊门诊慰问,特殊门诊慰问金总额一年不超过2000元。一年来全市共有432名职工获得补助,金额达******元。

创新做法:一是精准补助,高效便捷。职工医疗互助特色门诊补助是职工医疗互助住院补助的有效补充,进一步缓解患病职工的医疗负担。针对特殊门诊发票多,计算复杂,几十张甚至上百张发票计算出来补助不过几十元,但职工收集提供发票很麻烦的状况,医疗互助特色门诊补助简化补助手续,职工只需提供特殊门诊册子就可以按病种进行定额补助。二是运用互联网的全流程功能。职工医疗互助特色门诊补助申请补助程序简单,通过“泉工医助”小程序实行线上申请、线上审核、线上办结,补助款直接转账至申请人的职工服务卡,为职工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线上申请补助,为广大职工筑起了另一道生命健康“防护墙”。三是规范运作,服务给力。医疗互助特色门诊补助是一项常规工作,是工会各级服务阵地必设的工作项目,目前全市设1个中心、1个管委会、13个办事处,拥有一支近50人的专门从事医疗互助工作的队伍,实现有阵地、有队伍、有工作运转机制。在工作中,特色门诊补助金的发放严格按规定执行,并自觉接受职工医疗互助经费监督审查委员会和社会监督。银行转账、合理岗位分工等措施,不断提高医疗互助特色门诊工作规范管理水平。

13.石狮市总工会:
“园区枫桥”宝盖镇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

石狮市总工会牵头联合市法院、人社、司法等相关职能部门,2015年底开始在宝盖鞋业工业园区管委会二楼建立职工法律维权“一体化”基地,占地面积800m2。2020年10月,升级打造“两庭两室”工作平台,建立联席会议机制。2021年8月,基地延伸服务触角在三楼建设宝盖镇共享职工之家,再次整合各部门资源,升级打造宝盖镇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主要创新做法:

一是阵地共建,典型推广促扩面。从“一地”到“全域”:一方面加大对宝盖基地的改造提升,建成了新业态群体维权服务综合体——石狮市乐业XIN驿站,推动“园区枫桥”面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放。从“线下”到“线上”:依托“石狮市总工会”和“魅力宝盖”公众号微官网模块,链接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解服务平台、石狮市矛盾纠纷化解平台。从“一元”到“多元”:以“靠前联动、职工共治、多元服务”为建设模式,基地内设置两庭两室工作平台(即劳动法庭、仲裁庭、职工法援室、调解工作室);同时设置职工法律教育培训中心、职工服务中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法律服务工作站、户外劳动者驿站和共享职工之家等9大服务功能区域。

二是机制互联,资源整合促提质。依托“工会搭台、部门共建、社会共创、职工共享”的工作格局,健全机制,做实做细做优各项服务。完善多方协同联动机制:成立“一体化”基地工作领导小组,搭建“4+X”工作架构,在以工会、司法、人社、法院等四部门为主导的基础上,协调引入综治、公安、应急、市场监管、行业协会(商会)等各方面力量的参与。创设维权服务常态模式: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别派出工作人员进驻一体化基地,联合打造“我们是一家人”的服务模式。即职工娘家人,有困难找工会;职工解铃人,美莲劳模创新工作室帮你调处劳资纠纷、工伤事故;职工代言人,金牌调解员、轮值律师、企业工会轮值主席为你的合法诉求发声出力;职工兜底人,商会为你提供兜底保障;职工护薪人,畅通劳资争议仲裁“绿色通道”,以仲裁“护薪”行为化解你的“薪酬”问题;职工护法人,法官派驻基地,为你及时开庭审理。推行企业工会主席轮值:由辖区10名非公企业工会主席担任轮值主席,轮流到职工服务中心窗口值班,并协助基地和共享职工之家做好日常管理工作,促进同辖区企业、职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满足辖区广大职工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三是功能对接,量身服务促增效。持续拓展普法教育渠道:组建职工维权援助服务律师团,聘请16名职业律师为成员,每月逢双号下午至少安排1名律师在律师服务站坐班服务。采取优秀法官上法律课、模拟法庭等形式,由工会组织职工观摩庭审全过程,成为职工法律教育培训重要平台。持续拓宽纠纷调解领域:通过设置两庭两室工作平台,并引进“蔡美莲劳模创新工作室(调解室)”,采用多元调解模式,调解职工劳资纠纷、工伤事故等劳动争议问题,促使各种劳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持续扩充精准服务范围:延伸建设职工法律教育培训中心、职工服务中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法律服务工作站、户外劳动者驿站和共享职工之家等服务功能区域,打造立体化、一站式维权服务链。

基地建成以来,截止2022年10月累计服务职工及其子女近15万人次,为职工提供咨询1042人次,成功调解各类纠纷176起,为2025名职工挽回经济损失2047.47万元;办理仲裁案件84件,为1008名职工挽回经济损失1063万元;办理诉讼案件53起,为761名职工挽回经济损失812万元。

14.泉州台商投资区总工会:
“一体多元、三级四化”职工法律服务新模式

泉州台商投资区总工会立足区域实际,努力打造“一体多元、三级四化”职工法律服务工作新模式,让职工走进一个大门就能一揽子解决所有法律事务,缩短职工维权周期,降低职工维权成本,得到广大职工群众的一致认可。

“一体多元、三级四化”职工法律服务模式主要内涵为:

建设“一体化基地”新阵地,建成涵盖“两室两庭一站”的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即职工法律援助室、职工劳资纠纷调解室、劳动仲裁庭、劳动法庭和台籍职工法律服务站,为职工提供普法、咨询、调解、仲裁、诉讼一站式服务。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集聚区总工会、综治办、民生保障局、法院“四方合力”,以建立高效的联动工作机制为导向,建立健全信息通报、工作交流、重大案件会商协作等制度,推动劳动争议案件的及时、有效调处。形成“三级联动”新体系,推动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乡镇法律服务站、企业工会联接互动,形成覆盖全区的劳动关系预警信息体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介入、早协调,努力将劳动关系矛盾隐患排查在源头、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的状态。实施“四化运作”新机制,即资源体系化,实现区总工会、区综治办、民生保障局和法院预防、调解劳动争议职能从分散到集中的优势集聚,也推动工会在职工生活保障、法律援助、信访接待、心理咨询内部资源从点状分布到一站式的有效整合。运作制度化,区总工会会同区法院、民生保障局劳动仲裁庭规范了对接机制、审查确认制度,实现了诉裁调无缝衔接。人员专业化,建立一支金牌调解员队伍,根据实际需要加强调解员业务培训,建立泉州台商投资区工会律师顾问团,为职工提供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工作特色化,突出对台、惠台工作特色,联合台湾中台湾律师联盟、泉州民革台湾同胞法律服务中心,建立辐射台湾、泉州“双中心”的法律服务团队。

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共成功调解劳资纠纷、工伤赔偿等劳动纠纷252起,处理法援案件57起,为外来工、农民工追回欠薪7225万元。同时减轻了仲裁院、法院的办案压力,2021年来信访量下降18.63%,仲裁案件减少了11.27%,法院起诉减少了8.65%,不少劳动争议在调解阶段成功和解。基地获首批省级“园区枫桥”示范单位荣誉称号,“2021年度工作突出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

15.三明市总工会:
创新职工疗休养工作机制

三明市总工会在全省率先开展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和春秋游目的地培育、推荐,推动形成全域覆盖的疗休养服务网络。现已建成全国劳模疗休养基地1个,省级示范基地6个,市县级基地40个,建立收录166家单位的工会会员春秋游目的地名录库。建成“三明职工疗休养”“三明工会会员春秋游”等2个微信小程序,并链接至省、市线上相关平台。先后赴省内外城市举办线下推介会17场,有效提升职工疗休养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创新做法:一是以党政支持为支撑,主动寻找作为空间。主动把职工疗休养工作融入到三明全域全产业链文旅和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大局中。与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制定《进一步深化职工疗休养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开展市级职工疗休养基地验收评价、命名挂牌工作。二是以基地建设为基础,着力夯实服务网络。制定《三明市职工疗休养基地暂行管理办法》等,实行职工疗休养活动“百分制”评价体系和意见建议反馈制度。加强规范化服务,先后就基地运营管理、服务技能等开展培训6批次达500多人次。加强品牌化塑造,立足三明特色文旅资源,因地制宜推出“森林浴”等一批具有三明地域特色的疗休养精品项目和线路。三是以政策激励为驱动,持续提振文旅市场。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强和规范三明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疗休养工作的通知》等政策。联合市文旅局出台优惠政策,面向市内外疗休养团及工会会员给予部分景区免门票或半价门票优惠政策。四是以区域协作为牵引,积极拓展合作交流。先后多次随市领导赴全总和上海市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单位对接争取疗休养政策支持和区域协作事宜,推动三明市政府与上海市总工会形成疗休养区域协作备忘录,三明市总工会与上海市总工会签订对口合作协议,促成航天国旅集团在三明宁化设立分公司。深化沪明两地疗休养人员互送、基地互认机制,在上海举办多场疗休养推介洽谈活动,争取到上海市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2个,上海市总工会党组书记黄红亲自率团出席沪闽(三明)旅游合作对接会,先后与上海海鸥集团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29份。目前,全市各级工会已组织职工(劳模)疗休养2.8万多人,基地吸引市内外职工(劳模)疗休养团2.7万多人。

“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疗休养机制”被列入市总工会与市政府第27次联席会议议题并研究通过,深化沪明职工(劳模)疗休养区域协作工作受到三明市委市政府嘉奖,“创新劳模疗休养工作机制”项目入选三明市改革创新特别贡献奖。

16.三明市总工会:
职工住院医疗互助补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保费用同步结算

近年来,三明市总工会紧密契合“三明医改”工作部署要求,推动施行在职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效衔接,医疗互助补助金支付实现“线下——线上与线下结合——与医保同步结算”的“三步曲”,促进了三明市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一是“线下跑”转为“网上办”。2020年7月,三明市总工会在“e三明”平台开通在职职工住院医疗互助网上结算功能,职工登陆“e三明”平台提交相应材料即可申请医疗互助补助金线上办理,服务项目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二是“工会推动”转为“部门联动”。主动将职工医疗互助纳入三明医改大盘子,提请政府联席会议议定职工住院医疗互助补助金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用同步结算事宜,争取到市医保局、市卫健委等部门支持,对基层卫生系统、各定点医疗机构的HIS系统和工会医疗互助管理系统进行了市级统筹规划的集中改造升级,2021年4月1日,三明在全省率先实现职工医疗互助补助金和医疗保障费用同步结算。三是“最多跑一趟”转为“一趟不用跑”。职工住院医疗互助补助金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用同步结算实现后,职工医疗互助补助金计算、审核、发放等全过程均被嵌入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系统,患病住院职工在出院结算时即可即时到账医疗互助补助金。

截止2022年10月31日,三明市已为2.44万人次住院职工办理同步结算,支付补助金1976.01万元,真正实现“一趟不用跑、补助就办好”。在同步结算施行一周年之际,5月22日《工人日报》头版头条刊登《职工“第二医保”实现由点扩面》,5月25日《工人日报》就此工作发表社评《让“职工第二医保”发挥更大作用》,7月该项工作被省总工会列入“八闽职工心向党感恩奋进新征程”工会名片。

17.龙岩市总工会:
中心城区“10分钟工会”工益伙伴联盟

为更好整合龙岩中心城区相关企业、行业和社会组织资源,为广大职工提供更加便利、快捷、高效的工会特色服务,龙岩市总工会牵头在龙岩中心城区组建打造“10分钟工会”工益伙伴联盟。

联盟围绕“科学化布点、网格化布局、社会化参与、精准化服务、常态化保障”工作目标,着力强化“五联”工作机制:一是行业联动。根据行业特点,秉持“小站点”汇聚“大服务”、“小切口”服务“大民生”的理念,通过“联名共建、活动共谋、资源共享”等方式,实现各行业联盟单位之间的持续良性互动,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完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二是阵地联建。以提供服务单位投入为主、地方工会专项经费补助为辅,依托各联盟单位职工之家、职工书屋、妈妈小屋、劳动者休息室等既有服务职工窗口或阵地,通过新建、改造、提升等方式,不断强化“会、站、家”一体化职工阵地建设。三是服务联合。以职工需求为导向,按照职工的差异化需求,不断拓展各类站点服务内容,将学习阅读、休憩补给、哺乳照料、暑托班、课后服务、劳动法律咨询等独具特色的工会服务与相关联盟单位的劳动者驿站、骑手换电站、公厕停车位、新就业形态电台专栏等服务项目进行有机整合,切实丰富各站点服务内容和质量。四是活动联办。各联盟单位共同组织开展或参与“学雷锋活动月”、志愿服务、创建文明城市和职工子女暑托班、四点半课后服务、联谊交友、环卫工人微心愿、文体交流、疗休养等服务职工活动。五是信息联通。以工益伙伴联盟联席会议为载体,深化工作交流互鉴、强化资源整合共享、加强行业(区域)协同协作,通过政策互惠、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服务同传,实现各方资源共享、工作力量联合、工作效果叠加。

龙岩中心城区市、区两级地方工会为指导单位,首批联盟单位15家,包含了龙洲集团、龙环环卫、中石化龙岩分公司、海华医药等企业,以及物流行业协会、快递行业协会、服务业行业协会等行业性社会组织和壹公益社工促进中心等公益性社会组织。整合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已有阵地,在商务楼宇、商贸街区、行政办公中心、社区和环卫、加油站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区域、场所布点建设了20个户外劳动者休息室(补给站)、20个共享职工书屋、10个移动妈妈小屋、5个骑手换电服务站、3个共享司机之家、22个“劳动者港湾(驿站)”等服务职工站点,由各联盟单位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各类服务职工阵地有了常态化保障,初步形成中心城区“10分钟工会”服务圈。

18.漳平市总工会:
服务台胞台企职工“134”工作机制

漳平市总工会通过在台湾农民创业园构建“一个中心、三大平台、四项机制”,探索实行“134”服务台商台企工作机制,为台创园涉台企业及职工交流学习及解决台企职工诉求提供可行渠道,为漳平市“台湾特色小镇”建设贡献工会力量。

创新做法:以台企制茶行业集体协商及台企职工诉求协商调解为抓手,打造和实施服务台商台企职工“134服务机制”,健全完善服务台商台企职工软硬件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一是建立“一个中心”,即建立“永福台创园区企业职工共享服务中心”,为台商台企职工学习、工作、生活提供全方位全天候高质量的服务。二是打造“三大平台”,即打造“闽台职工合作交流平台”“台企职工诉求协商解决平台”“台企职工共享文体交流活动平台”三个平台。三是构建“四项机制”,即构建“涉台联席会议机制”“涉台劳动关系服务调解机制”“台企共享职工之家建设机制”“台企集体协商工作机制”。

实现效果:一是共享中心建设初步完成并投入使用。2021年以来,投入10万元在漳平永福闽台缘高山茶产销专业合作社建立台企业协商交流中心,建设会议室、设立阅览室、棋牌室等相关设备。二是永福台创园“园区枫桥”机制初步形成。借鉴“枫桥经验”,结合永福的实际,打造“一体化”法律服务模式,整合了“五室”(法律援助室、劳动争议调解室、检察联络室、法官工作室、心理咨询室)。共受理各类涉台矛盾纠纷82件,其中诉前化解73件,审结涉台民事案件7件,涉台执行案件1件,办理涉台司法互助1件,无涉台刑事和行政案件。三是涉台联席会议启动并发挥应有作用。2021年12月召开涉台工作联席会议,会议探讨了台企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研究涉台企业劳动关系矛盾纠纷协调联动机制建设,商讨永福台创园区企业和谐企业创建工作等事项。四是台创园区制茶行业集体协商机制建设取得实效。率先在全国台湾农民创业园区成功举行了集体协商会议,并举行集体协商签字仪式。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区制茶行业集体协商是全国首个台湾农民创业园区集体协商,协商取得预期效果。此后,制茶等来工会联合会每年积极向全作社发出要约。

漳平市总工会服务台胞台企“134服务机制”得到全总、省总的重视和肯定,全国总工会台湾事务办公室报送的调研报告《福建工会推动构建台资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创新举措》,得到全总领导批示并在《全总信息》刊发交流推广。

19.宁德市总工会:
防止城镇职工返困工作机制

宁德市总工会在全面完成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基础上,注重全线监测跟踪,持续巩固成果,积极构建完善防止城镇职工返困工作机制。得到市委书记梁伟新的批示肯定。参评2021年全市机关体制机制创新获得一等奖案例。

主要创新做法:一是主动担当,率先出台《办法》。衔接《宁德市防止返贫精准救助方案》《宁德市实施民生兜底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于2020年12月全省率先出台《宁德市总工会防止城镇职工返困精准帮扶办法》(下称《办法》)。二是迅速落实,争取党政支持。召开全市工会防止城镇职工返困工作推进会,动员全市各级工会构筑防止城镇职工返困工作防线,全面开展防止城镇职工返困工作。市财政预算安排40万元用于困难职工帮扶;各县(市、区)总工会努力推动将困难职工帮扶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其中蕉城区财政安排100万元用于开展防止城镇职工返困工作。三是分类施策,确保应扶尽扶。重点关注“因学”“因停工待岗”“因意外”“因重大疾病”等4类返困风险,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因学”的开展“金秋助学”;“因停工待岗”“因意外”的开展技能培训、帮助创业就业、纳入政府救助等;“因重大疾病”的,开展医疗互助、专项帮扶等;按致困原因叠加帮扶措施,连续帮扶、建档管理、一帮到底。四是建立机制,层层落实到位。“1+1+1”责任落实机制:市抓县,县抓乡,乡抓基层,层层落实,抓实监测责任。结对帮扶机制:以各级职工服务中心为抓手,依托基层工会网格化,健全联系人帮扶制度,建立“一对一帮扶”工作格局。考评工作机制:列入对县级工会考核内容,市总领导分片挂钩,对建档脱档、资金使用等情况跟踪督查。五是畅通渠道,全面服务到位。“四季四送”常态帮扶:进一步夯实“两节”送温暖、金秋助学、夏送清凉、大病医疗补助等工会帮扶手段,汇集政府、慈善组织多方资源,筑牢防止返困屏障。特色服务补足短板:倾斜一线、艰苦岗位开展关爱帮扶,在重要节日期间,关注特定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对相对困难职工进行慰问帮扶。强化联动查缺补漏:加强工会组织与民政部门困难职工家庭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工作,推动符合政府救助条件的困难职工进入政策覆盖范围,形成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救助帮扶格局。

截至目前,纳入防止返困一般监测对象847户,纳入重点监测对象339户,其中“因学”153户,“因重大疾病”186户。防止城镇困难职工返困工作机制实行以来,“两节”送温暖活动中发放款物638多万元。金秋助学发放助学款167.7多万元,其他帮扶发放款物150多万元。职工医疗互助发放补助金2711多万元,补助*****人次,大病补助900多人次。

20.福鼎市总工会:
“能级工资”集体协商

福鼎市总工会在全省率先推出“能级工资”集体协商项目,引导非公企业健全职工分配激励机制,促进职工薪酬与技能绩效相挂钩,提高技术工人、先进职工的经济待遇、政治待遇和社会地位,实现企业与职工共赢,构建命运共同体。

面对企业存在的招工难,留住技能人才更难的新情况,福鼎市总工会2020年就在盈浩文创公司推动开展“能级工资”专项集体协商,在盈浩公司已推行多项奖励技能职工措施的基础上,指导公司工会向企业行政方发出要约,建议开展“能级工资”专项集体协商,提出包括鼓励开展职工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奖励五小成果,名师带高徒,建立技能等级提升机制,奖励岗位技能竞赛能手,奖励获奖劳模、先进职工等5项诉求,通过劳资双方推心置腹的平等友好协商,公司建立健全员工分配激励机制,达成《福建盈浩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能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凡取得“五小”成果的职工最高每项可获1000元奖励;岗位技能等级提升的职工每月最高可获1000元津贴;师傅带出好徒弟,师傅可获2000元奖励,徒弟在技能竞赛中获奖,师傅最高可再获6000元奖励;在岗位技能竞赛获奖职工最高可获1000元奖励;荣获劳模、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的先进职工最高可获*****元奖励。

2022年,结合贯彻福建省地方标准《企业集体协商工作质效评价指引》,盈浩公司首次创新出台股权激励举措,进一步丰富“能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内容,使年度工资集体协商与“能级工资”集体协商有机结合。

今年以来,福鼎市总工会结合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要求,持续在有氟密泵阀集团、巨龙光学公司等企业推广“能级工资”集体协商,进一步激发职工创新创造的积极性,激励职工提升素质,更好地投身于技术攻关,让职工在参与企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两年来,开展“能级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工业年产值比增20%以上,职工年收入比增10%以上,职工稳岗率达98%。“能级工资”协商,一是体现了企业以员工为本的发展理念,企业发展源以职工发展成果惠及职工。二是体现了企业尊重技能型人才、先进职工、敬重创造者的企业文化。三是体现了职工以企业为家的主人翁意识,打造一支爱岗敬业,富有创新的职工队伍,既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又维护了企业的发展利益,达到互利共赢的成效。

21.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工会:
“433”职工技术创新工作体系

国网福建电力工会坚持以职工技术创新为主体,搭建“四个平台”、突出“三个结合”、实施“三项举措”,建设创新流程顺畅、工作机制健全、保障措施齐全的群众性技术创新体系,企业科技进步和职工队伍素质持续提升。

“433”职工技术创新工作机制的主要内涵为:搭建“四个平台”推进群体创新。一是建立问题库、点子库、项目库和成果库“四个创新智慧库”,发动一线职工随时随地记录各种难题及解决难题的“金点子”,深入开展“五小”、点题创新等活动。二是成立103个劳模创新工作室。严格按照“五有”标准开展工作室创建,在团队组建上突出劳模先进“示范引领”效应。三是组建国网福建电力“双创中心”,致力于实现“产品、企业、产业、技术、平台”五聚集,大力培育“融合、协同、共享”新生态。四是成立2个职工创新成果孵化基地,实现职工技术创新项目试品加工、成果批量生产和培训推广全过程管理。突出“三个结合”激发创新活力。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注重职工“五小”创新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安全、质量与效率;与劳动竞赛相结合,为开展创新工作培养人才与骨干;与弘扬劳模精神相结合,将创新履历纳入先进典型选树重要参考项目,扩大宣传教育效果。实施“三项举措”提升创新成效。一是推动成果转化应用。构建项目研发、联合攻关、试品加工、成果生产、推广展示全流程创新应用,积极接洽国网公司电子商务平台,推动创新成果在国网电商平台进行销售。二是建立分红激励机制。将获得的利润与设计者团队分红共享,推行重点课题“揭榜挂帅”,优先使用公司双创孵化转化资金,优先通过转化平台进行成果孵化转化、优先进入相应级别的物资采购目录。三是积极争取创新荣誉。设立群众性科技创新成果奖、成果推广应用奖,把职工创新成果与企业重大科技进步项目同表彰、同推广。编印职工创新成果集,定期举办职工创新成果展,在公司系统推广、共享优秀创新成果,并积极向各级推荐优秀项目。

实现成效:形成234名劳模先进、277名技术专家和572名青年创客“三个创新团队”。2个创新工作室获得“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双创中心”成为国家电网公司两家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省级分中心其中之一。

近三年“五小”创新项目达3687项,其中1372项孵化应用为产品,创造经济效益1.2亿元,192个创新项目获省部级以上表彰。

22.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工会:
“心理助手”工具做实心理健康工作

福建炼化工会经过10年探索,在2019年成立EAP(员工心理健康帮助计划)创“心”工作室,2020年起开始应用“心理助手”工具,并在2021年在基层单位推广,两年来,基层分工会应用此工具自行组织心理健康活动近50场,把心理健康活动推向一线,有效助力全员心理健康水平提升,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协调,塑造互帮互助的团队文化氛围。主要进度和成效:

一是基层团队配备心理助手。2020年,福建炼化EAP创“心”工作室在新冠疫情期间,应用“心理助手”工具为古雷石化80名在武汉实习的员工组织线上活动,帮助其平稳渡过疫情隔离期。2021年,公司为各权属合资公司基层团队配备了“心理助手”工具,全年基层团队应用该工具,自行组织共计20场EAP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是服务安全生产中心工作。基层团队应用“心理助手”工具组织活动,研讨团队员工普遍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比如“开工前压力大”“如何让有经验的老员工不出安全事件”“如何高效完成装置改造”等,活动有效促进了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大修改造等中心工作。三是了解基层员工思想动态。应用“心理助手”工具组织的团队活动,其中一个环节是让大家提出最近困扰自己的最想解决的问题,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描述,基层管理者可以了解基层员工所思所想,活动后可以将搜集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一一解决。活动中大家投票选择的问题则可以集思广益,共同寻找解决办法。四是配合做好员工思想工作。2021年基层团队应用“心理助手”工具组织的20场活动,内容涉及员工最关心的“如何在创新工作室平台上更好地成长”“先奋斗还是先生娃”“新员工买房难”“提高工作沟通协调能力”等,活动增进团队沟通,营造良好的团队文化,引导员工多角度看问题,理顺思想情绪,调整员工状态。五是助力基层员工身心健康。针对基层团队中有员工观念有所偏颇,通过活动,每个人从不同角度谈想法与感受及方法,帮助大家多角度看问题,找方法,调整心态,比如“工资低”“年终奖太低”“如何更好地照顾父母身体健康”“技术创新工作室没有存在感,如何获得更多资源”“如何更好地发挥青年人才培养平台作用”,有效缓解了员工的心理压力。六是疫情期间员工心理减压。福建炼化及其合资公司福建联合石化2021年9月及2022年3月分别经历两次疫情隔离期。基层员工自行应用“心理助手”工具组织线上线下的沟通交流活动11场,每场活动一小时,参与活动的员工反馈,活动减压及联络感情、营造团队氛围的效果均很明显。七是解决心理问题效果突出。2021年3月份,福建炼化EAP创“心”工作室到公司挂职干部所在乡镇,组织“中国石化心理健康公益行”活动,活动中,志愿者应用“心理助手”工具组织初三的学生们研讨早恋问题,一个小时的活动成功解决了一个学生的早恋问题。活动结束后,早恋的两个孩子和平分手,全力以赴参加中考,双双考上满意的高中。

23.福州市总工会:
“数字赋能”职工温暖工程

福州市总工会职工温暖工程以“让榕城百万职工美好生活更有质感”为主线,近三年来,全市各级工会共累计筹集送温暖资金近2亿元,覆盖职工近90万人次。2022年,福州市总工会借力数字赋能,扎实推进职工便捷悦享工会服务,持之以恒推动职工温暖工程品牌创新再发展。

一是线上开展“八个一”关爱活动。2022年“两节”送温暖活动期间,开展“有情有爱这座城、邀您留榕过大年——八个一”活动,即发出一份倡议、充值一份流量包、补贴一道年夜菜、赠送一张电影票、送出一场运动、提供一张温泉卡、开展留榕一日游、组织一系列文娱活动。其中六项活动采取在“e福州”手机APP上预约报名、线上领取的方式进行。1月30日至2月6日期间,7367名留榕过年外地职工领取了15元话费,4958名职工领取100元永辉生活抵用券,1483名职工领取文化宫运动场馆抵用券,3200名职工领取电影票,2827名职工领取温泉卡,447名职工领取留榕一日游券。二是创新一线职工疗休养组织形式。改变传统的职工疗休养活动的组织形式,创新提出线上发券的方式。统一开发线上发券系统,通过“福州工人E家亲”微信公众号联动“e福州”平台开展职工疗休养券发放活动,参与总人次突破60万。通过线上发券的方式,职工能够自主选择疗休养的地点及时间,充分尊重职工疗休养意愿、满足职工疗休养需求,让职工疗休养活动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助力福州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实施构建高品质服务职工数字平台。建设职工服务e站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开发上线“福州职工服务e站”微信小程序,为全市职工服务e站配备二维码,职工可扫码进入微信小程序查看e站电子地图、e站VR,了解工会动态、工会政策,预约报名参与各类线上线下服务及活动,反馈留言需求、实时评价e站服务质量、提出合理化建议等;为有条件的职工服务e站配备视频设备及宽带网络,实时查看e站服务情况、统计服务人次;为有条件的职工服务e站配备液晶显示屏,展示宣传各项服务内容、发布活动信息、公告等。通过以上举措让广大职工群众便捷悦享工会服务。

24.厦门市总工会:
“平安返厦”活动

为鼓励外地职工春节后返厦工作,缓解企业招工难留人难的问题,厦门市总工会在全省首创开展“平安返厦”活动,为非厦门籍的外地职工春节返厦给予交通补助,此举最大限度地扩大了职工受惠面。2020年起,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延长职工提交申报的时间,方便职工错峰回乡返厦。

创新做法:一是扩大了职工受益面。以2014年春节开展平安返乡活动为例,全市共受益职工近5千人;2015年春节改为开展平安返厦交通补助活动,共投入1200多万元,惠及职工8万多人,之后每年补助的职工都超10万人,效果显著。二是扩大了覆盖范围。以往因为大巴的运输能力,包车大部分只能以省内地市为主,难以到达更远地区。通过以交通补助的形式,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外来职工都可以受益,扩大了服务的覆盖面和辐射范围,由为少数人服务向“普惠化”服务转变。三是优惠力度不断升级。往年偏远地区职工返回厦门,总要经过多种交通工具的多次转换才可到达,参加补助只能按照价格最高的单张票据申请。后采取定点定额统一标准,按照返厦路程分为省内三级、省外五级的标准进行补助,对于户籍地偏远、返厦费用高的外地职工更为有利,2020年开始补助标准由每人50-300元提高到80-450元。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鼓励错峰回乡返厦,申请补助的时间延续到全年。四是申报程序更加简化。以往职工申请补助需提交书面表格和个人证件,粘贴原始票据,还需本单位盖章证明上报,现在申报、审核咨询工作全部在网上实现,补助款直接打入职工的工会会员卡,职工一趟不用跑,一张纸不用填,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工作效率直线提升,受到了广大基层职工的好评。

实现成效:此项活动已投入1.1亿元,惠及70万名来厦务工人员。几年来,“平安返厦”活动不仅得到了外来职工的普遍点赞,也为许多企业解决了实际招工难题。不仅有力地推动外来员工来厦就业创业,也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建设“爱心厦门”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平安返厦”成为一项重要的福利政策,实现职企双赢,构建劳动和谐关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疫情期间,及时根据疫情发展情况调整政策,延长活动时间和申报时间,针对特殊行业的职工制定特殊政策,在倡导职工错峰返乡、留厦过年起到了突出的引导作用。

推广价值:我省兼具劳动力输出地与输入地双重属性,省内劳动力流动较为活跃,同时也吸纳了相当数量的省外劳动力。工会开展“平安返厦”活动,体现了工会对外地职工的关心关爱,在鼓励外来员工节后返岗、缓解企业节后缺工、助力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也体现了工会的担当作为。同时,以“平安返厦”活动的开展为抓手,在推动基层工会组建、工会卡信息采集、工会经费收缴、职工服务工作等方面,均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25.莆田供电公司工会:
“数智赋能”职工办实事项目

国网莆田供电公司工会强化互联网思维,通过数据分析、精准投放服务,实现“服务-数据”双向驱动,形成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为职工办实事工作新模式,有力推动公司18项为职工办实事项目精准高效落实落地,打造了和谐温情、充满活力、职工信赖的莆电家园。主要创新做法:

一是“一键式”解决职工诉求。依托“有事找党组织”微信小程序,员工通过手机便能随时随地一键找到党组织、工会组织提出诉求。平台自动将诉求推送至相关部门答复办理,让诉求人与答复人“零距离”互动沟通,实现员工自主督办、办理结果全公开,形成了“实时受理、快捷沟通、满意评价、跟踪督办、定期反馈”的诉求“一站式”服务模式。2021年以来,职工累计发起289件诉求,办结283件,办结率97.91%,季度评选“十佳诉求”40条;职工诉求全流程平均办理时长从26天下降至11.9天,已办结诉求件好评率从89%提升至99.18%。二是“精准化”掌握职工关切。分类归集职工反映的需求,聚焦职工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列入公司为职工办实事项目清单。比如,针对青年员工反映的成长成才问题,打造“清扬计划”三青联合培养品牌,推动33名员工岗位晋升、10名优秀青年输送到重要岗位。根据整理职工在线上平台的行为数据,智能化测绘职工“画像”,主动推送“好制度”“好机制”“好文化”等文章186篇,差异化推送5050人次,职工通过平台累计阅读*****次。三是拓展汇智共创空间。搭建多专业融合创新平台,抓实创新启航、护航、远航3阶段工作,在人、财、物3大方面充分支撑保障。推出掌上宣传平台,展示劳模工匠风采,宣传精彩故事;将职工创新成果、发表论文等6大类内容上传,方便职工随时随地查阅资料。建立“青春+数DO”工坊,组建20人研发团队,开发了380个RPA、BI项目。四是拓展素质提升空间。联合市总工会、团市委、人社局等举办技术创新大赛、职业技能竞赛,20名职工获市级金牌工人、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今年公司先后培育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电网高级专家、闽电工匠、电力工匠各1名,12名青年员工获评福建省优秀共青团员等市级及以上荣誉。五是拓展健康关爱空间。打造智慧后勤,升级公司大楼职工餐厅、后厨,开发“智餐订+”小程序,上线订餐、充值、餐厅互动、食堂购消存等多种特色业务。搭建休憩空间,打造“心小憩、心之旅、心港湾”三个功能区,配置心理减压器具、自动扫码听读设备等,为职工提供会客聊天、休闲充电的私密空间。

标签: 创新 工会 改革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